常见的热力环流形式

合集下载

热力环流的原理与表现形式

热力环流的原理与表现形式
气压分 面与高空的气压相反
布规律 ②气温高、气压低

③凸高凹低
等压
面的 判定近地面气温,气压比较
应用 判定特定季节的 低

: 海洋(陆地)
上下相反 温压相反
低(高空)





冷(地面)
热力环流练习题
1.图中气压状况是由热力作用引起,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近地面何处是高压区? _________;何处是低压区?________ 。 (2)在图中画箭头完成热力环流。
【练习3】下列四幅等压线分布示意图中,正确的是哪幅?
同一水平面上(高度上),气温越低,气压越高 同一地点的垂直方向上,高空与地面气压变化状况相反 等压面向高空凸出(上拱),说明当地气压比同海拔其它处要高; 等压面向低空凸出(下凹),说明当地气压比同海拔其它处要低。
即“凸高(气压值)为低,凸低(气压值)为高”
(3)A、B、C三点都位于北半球同一条纬线,此时若地球位于 远日点,则A点处在______________(陆地或海洋)。
二、热力环流的常见表现形式
1 海陆风 白天:海风;晚上:陆风 2 山谷风 白天:谷风;晚上:山风 3 城市风 城市——郊区
问题探究:根据热力环流的原理,判断图中的风向正 确吗?
【知识解读】
2.判断天气状况 低压、低压槽控制为阴雨天气; 高压、高压脊控制为晴朗天气。
问题19:结合“问题15”图,判断北京、首尔、武汉、 福州近期的天气状况如何? 北京:晴朗;首尔:阴雨;武汉:阴雨;
福州:晴朗
【知识解读】
3、判断风力大小和方向 等压线密集→单位距离内气压差异大→水平
气压梯度力大→风力强。
南半球

热力环流

热力环流

3
高 1 A 2 低 4 B 地面
等压面 2000米
生活中存在很多的热力环流现象,你能说出哪些?
海陆风
城市风
山谷风
1、海陆风
海陆风是海陆间昼夜温度差异引起的热力环流
高压
低压
升温快 热
低压
高压 海洋
升温慢 冷
陆地


低压
高压
降温快 高压 冷 陆地
低压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降温慢
海洋 热


2、城市风
市区气温通常比郊区气温高
低压
高压
低压
低压 低压 高压 高压 高压 高压
郊区
市区
郊区

看图回答
A
B
C
对空气有污染的工厂应建设在A、B、C中的
C 地

要改善城市空气质量,最好在 B 地进行植树造林。
3、山谷风
山谷与其附近大气之间的温度差异引起的热力环流
白天,山坡升温快,大气上升,山谷升温慢,
大气下沉,风由山谷吹向山坡。
热力环流
二、热力环流(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
气压:单位面积上向上延伸到大气上界的垂直空气柱的重量 大气上界
hB
hA
B 1000米 A 500米
海 拔 越 高 气 压 越 低
地面
PA > PB
大气上界 C
高压
低压
B
地面
D
A
同一高度
空气密度越大,气压值越大,形成高压;
空气密度越小,气压值越小,形成低压
同一高度:(水平面)空气由高气压流向低气压
等压面:气压相等的点所组成的面。

热力环流和等压线详解

热力环流和等压线详解

>
C,A
>
D
(2)高压和低压都是针对同一水平面上的气压差异而言 近地面与高空气压中心相反 (3)凸向:气压高凸向高空, 气压低凸向近地面 (4)近地面,气温高, 气压低(或气温低, 高空 高
C
·
低 热

·
D
高A 冷
气压高)
B
近地面
·
·
(5)天气与气压的关系
例题:(2010年高考题)下图是某日08时和20时海 平面气压分布图(单位:百帕)。读图答题。

冷 高气压
低压
高压
低压
高压

低压

高压 冷
3、常见的热力环流形式 (1)海陆风
低压 陆地
高压 海洋
高压 陆地
低压 海洋
提示:陆地和海洋的热容量(比热)不同。陆地比热小, 白天升温快,夜晚降温快;海洋比热大,白天升温慢, 夜晚降温慢。
3、常见的热力环流形式
(2)山谷风
山顶 山谷
山顶
山谷
白天
夜晚
4、锋面气旋的判读
南半球 (1)确定锋面位置 槽部
1000 1005 1010 1015
(2)确定锋面附近风向
暖 A

D
丁 丙
(3)判断冷暖空气
(4)确定锋面性质 及移动方向
C 乙 B
1020

5、判断季节
七 月
5、判断季节
一 月
6、垂直方向等压线(面)的判读
(1)垂直方向上,高度越高,气压越低 气压:B
1000 A D
水平气压梯度力大小
单位距离的气压差大小
1005 1010 1015

高中地理热力环流

高中地理热力环流
城市热岛效应的形成
由于城市中建筑物密集、道路广泛、绿地减少等因素,导致城市地区温度高于周 围乡村地区的现象。
城市热岛效应的影响
城市热岛效应对城市气候、环境和人类健康等方面产生负面影响。例如,城市中 空气污染加重、能源消耗增加、极端气候事件增多等。同时,城市热岛效应还会 影响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如加剧夏季热浪的影响等。
城市通风规划
在城市规划中,可以利用热力环流原 理来优化城市通风规划,提高城市空 气质量,改善居民的生活环境。
城市热岛效应的缓解
通过合理规划城市绿地、水域等开放 空间,可以缓解城市热岛效应,降低 夏季城市温度,提高居民舒适度。同 时,也有助于改善城市气候和生态环 境。
04
热力环流的实例分析
某地区热力环流的实地考察
03
热力环流的应用
天气预报中的应用
天气预报的准确性
热力环流理论是天气预报的重要 基础。通过分析热力环流的模式 和趋势,可以预测未来天气的变 化,如温度、降水、风向等。
气象灾害预警
基于热力环流的研究,气象学家 能够提前预测台风、暴雨、暴风 雪等极端天气事件的发生,为防 灾减灾提供宝贵的时间。
农业生产的指导
生态保护与修复
通过研究热力环流对生态系统的调节作用,探讨如何保护和修复生态系统,促进可持续 发展。
THANKS
感谢观看
的有效落地和执行。
某地区农业生产的优化建议
农业现状
分析某地区农业生产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包括土地利用 、作物种植结构、水资源利用等方面的问题。
优化建议
提出针对性的优化建议,包括合理规划土地利用、调整作 物种植结构、推广节水灌溉技术等,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和经济效益。
实施方案
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明确责任主体和实施步骤,推动优 化建议的有效落地和执行。同时加强宣传教育和技术培训 ,提高农民的素质和技能水平。

常见的热力环流形式

常见的热力环流形式

A.①② C.②④
B.②③ D.①③
解析 新疆地区白天大气层干燥洁净,对
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小,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能 量多,地面温度高;夜晚,大气层中云量很少, 大气逆辐射作用弱,不能很好地对地面进行保温, 温度下降幅度较大。
答案 B
考点二 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及常见形式
1.形成过程
热力环流是由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一种环 流形式,结合等压面利用示意图对其形成过程分 析如下:
在北半球背风而 风向与等 立,右边为高压,左 压线平行 边为低压,南半球
反之
水平气压梯 度力、地转 偏向力和摩 擦力共同影 响
风向与等 压线有一 个夹角
在北半球背风而 立,左前方为低压, 右后方为高压,南 半球反之
图示
2.等压线图的判读
1 等压线图:同一海拔高度上气压水平分布 情况。
2 等压线图判读:首先识别气压场的基本形 式,其次判断风力大小和风向,最后分析天气变化。
副_热_西_带_风_高_带_压_带__交和 替控制
地中海气 候
加利地福中尼海亚沿沿岸、海北、美南洲美洲智 利非中洲部南端、的好望角地区

2.形成气候的五大因素: 太阳辐射、大 气环流、海陆分布、地形 、洋流等。
考点整合
即时巩固解析为教师用书独有
考点一 大气受热的过程及原理
地面辐射是对流层大气能量的直接来源,太 阳辐射是根本来源,大气的受热过程具体图解如 下:
3 同一垂直方向上,近地面和高空的气压类 型相反。
3.常见的热力环流形式
1 海陆风:白天在太阳照射下,陆地增温 快,气温比同纬度海洋上高,空气膨胀上升,高 空气压比原来气压升高,空气由大陆流向海洋, 近地面陆地形成低气压,而海洋上因气温低,空 气下沉,形成高气压,使下层空气由海洋流向大 陆,形成海风,如图a。夜间与白天大气的热力 作用相反而形成陆风,如图b。

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讲解:热力环流

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讲解:热力环流

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讲解:热力环流一、知识讲解(一)热力环流的形成——一个过程、两个方向、三个关系1.一个过程2.两个方向3.(1)温差关系:(如上图中甲、乙两地所示)。

(2)风压关系:水平方向上,风总是从高压吹向低压。

(如上图中M、N处风向所示)。

(3)等压面的凹凸关系:①受热地(乙地):低空下凹、高空上凸。

②冷却地(甲地):低空上凸、高空下凹。

4.常见的热力环流形式(1)海陆风①成因分析——海陆热力差异是前提和关键②影响与应用海陆风使海滨地区气温日较差减小,夏季气温低,空气较湿润,是避暑的好地方。

(2)山谷风①成因分析——山坡的热力变化是关键白天山坡比同高度的山谷升温快,气流上升,夜晚山坡比同高度的山谷降温快,气流下沉,山谷和盆地常因夜间冷的山风吹向谷底,使谷底和盆地内形成逆温层,大气稳定,易造成大气污染。

所以,山谷地区不宜布局有污染的工业。

(3)市区与郊区之间的热力环流①成因分析——“城市热岛”的形成是突破口②影响与应用一般将绿化带布置在气流下沉处以及下沉距离以内,而将卫星城或污染较重的工厂布置于下沉距离之外。

二、经典高考试题1.下图为甲地所在区域某时刻高空两个等压面P1和P2的空间分布示意图,图中甲、乙两地经度相同。

完成下题。

此时甲地近地面的风向为()A.东南风B.西南风C.东北风D.西北风解析高空等压面分布是乙处高,甲处低,则可推知高空气流由乙流向甲,进一步推出近地面由甲流向乙,如图所示:甲乙两地经度相同,根据纬度可知近地面由甲流向乙是南风,由于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北半球向右偏,南风偏转成西南风。

B项正确。

答案B2.下图为北半球某平原城市冬季等温线分布图。

读图回答(1)~(2)题。

(1)该城市可能位于()A.回归线附近大陆西岸B.40°N附近大陆西岸C.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D.40°N附近大陆东岸(2)市中心与郊区的气温差异导致市中心()A.降水的可能性较郊区大B.降雪的可能性较郊区大C.大气污染物不易扩散至郊区D.不易受郊区燃烧秸秆烟雾的影响解析第(1)题,由图读出该城市冬季平均气温在0℃以下,40°N附近大陆东岸为温带季风或温带大陆性气候,气温与其比较吻合。

湘教版必修1第二章第三节大气环境 热力环流(讲义)

湘教版必修1第二章第三节大气环境 热力环流(讲义)

1. 理解大气热力环流形成的原理及过程。

2. 能够解释生活中常见的热力环流现象(利用热力环流原理分析城市热岛、海陆风的形成原因,分析热力环流与污染的关系,如工业、绿化带、卫星城布局与城市热岛的关系,是经常考查的内容)。

二、重难点提示重点:1. 热力环流形成过程;2. 生活中常见的热力环流。

难点:热力环流形成过程。

一、热力环流1. 概念:由于地面的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称为热力环流,它是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

2. 形成原理:太阳辐射→地面冷热不均→气流的垂直运动(上升或下沉)→同一水平面上气压差异→大气的水平运动→形成高低空热力环流。

3. 形成过程热力环流是由于地面的冷热不均而形成的一种空气环流形式,结合等压面示意图对其形成过程分析如下:二、常见的热力环流形式(一)海陆风:白天在太阳照射下,陆地增温快,气温比海洋上高,近地面,陆地气压低于海洋,空气由海洋流向陆地,形成海风(如图a)。

夜间,陆地降温快,气温比海洋上低,近地面气压比海洋高,使近地面空气由陆地流向海洋,形成陆风(如图b)。

(二)山谷风:白天因山坡上的空气增温强烈,于是暖空气沿坡上升,形成谷风(如图c)。

夜间因近山坡空气迅速冷却,密度增大,因而沿坡下滑,流入谷地,形成山风(如图d)。

(三)城市风:由于城市人口集中并不断增多,工业发达,居民生活、工业生产和交通工具消耗大量的燃料,释放出大量的人为热量,导致城市气温高于郊区,形成“城市热岛”。

在城市和郊区之间形成了小型的热力环流(如下图)。

【随堂练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某地受热,高空形成低压B. 某地受热,近地面形成低压C. 某地冷却,高空形成高压D. 某地冷却,近地面形成低压答案:B思路分析:某地受热,空气膨胀上升,近地面形成低压,高空形成高压;某地冷却,近地面空气下沉,形成高压,高空形成低压。

例题1(荆州中学质检一)读下列四幅由地面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图,图中曲线和直线表示等压面,正确的为()A. ①①B. ①①C. ①①D. ①①思路分析:近地面受热,空气膨胀上升,形成低压,等压面下凹;近地面冷却,空气下沉,形成高压,等压面上凸,高空等压面和近地面相反。

热力环流图

热力环流图

热力环流图
下面是4种最典型的热力环流形式:
1.海陆风。

由于海洋和陆地的比热容有差异,是的海洋和陆地的热力性质有差异。

海陆风使海滨地区气温日较差减小,夏季气温低,空气较湿润,是避暑的好地方。

2.山谷风
由于地形的原因,山谷和盆地常因夜间冷的山风吹向谷底,使谷底和盆地内形成逆温层,大气稳定,易造成大气污染。

所以,山谷地区不宜布局有污染的工业。

3.城市风
由于城市化的进程,郊区农村和城市中心的热力有较大的差异,引起的一种局地的热力环流。

一般将绿化带布置在气流下沉处以及下沉距离以内,而将卫星城或污染较重的工厂布置于下沉距离之外。

4.焚风
焚,干热的意思。

因为水汽已经在迎风坡耗散,一旦风继续越过山顶吹向背风坡,就产生了焚风。

所以焚风吹来时,气温迅速增高,湿度显著减小,山体背风侧降水很少,形成雨影区,这就是典型的焚风效应。

因为背风坡异常干热,容易引发森林火灾虫灾和等现象。

高中地理热力环流及其常见形式

高中地理热力环流及其常见形式

高中地理热力环流及其常见形式1.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近地面冷热不均→空气的垂直运动(上升或下沉)→同一水平面上存在气压差异→空气的水平运动→形成热力环流。

如下图所示:2.热力环流的形成——一个关键、两种运动、三个不同“一个关键”(冷热不均是热力环流形成的关键)(1)同一性质下垫面,考虑纬度差异。

(2)不同性质下垫面,考虑热容量差异。

“两种运动”近地面冷热不均引起→大气垂直运动导致→同一水平面上气压差异引起→大气水平运动。

“三个不同”(1)空气升降不同:热上升、冷下沉——近地面热空气上升,近地面冷空气下沉。

(2)同面气压不同:热低压、冷高压——近地面冷的地方形成高压,近地面热的地方形成低压。

(3)空间气压不同:近地面和高空气压性质相反——近地面为高压,其高空为低压;近地面为低压,其高空为高压。

3.常见的三种热力环流形式(1)城市风由于城市人们的生产、生活释放出大量人为热,使城市气温升高,空气上升,与郊区下沉气流形成城市热力环流,下沉气流又从近地面把郊区污染物带入城市中心,严重污染了城市环境。

因此,为了减轻城市污染,如何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量及如何布局郊区工业及卫星城市,成为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

一般将绿化带布局于气流下沉处及下沉距离以内,而将卫星城或污染较重的工厂布局于下沉距离之外。

(2)海陆风白天在太阳照射下,陆地增温快,气温比海上高,空气膨胀上升,高空气压比原来气压升高,空气由大陆流入海洋;近地面陆地形成低气压,而海洋上因气温低,形成高气压,使下层空气由海洋流入大陆,形成海风。

夜间与白天大气的热力作用相反而形成陆风。

(3)山谷风白天因山坡上的空气增温强烈,于是暖空气沿坡上升,形成谷风(如图a)。

夜间山坡上的空气迅速冷却,密度增大,因而沿坡下滑,流入谷地,形成山风(如图b)。

城市风环流的方向不随时间而变化,因为市区的气温总是高于郊区。

而海陆风环流和山谷风环流的流向则随昼夜的变化而向相反的方向变化,因为海与陆、山与谷的气压高低随昼夜改变而改变。

高中地理复习:解读热力环流原理及应用

高中地理复习:解读热力环流原理及应用

高中地理复习:解读热力环流原理及应用热力环流【背诵要点】1.热力环流的概念、形成原因、形成过程、示意图、原理应用2.海陆风(湖陆风)、山谷风、城市风的形成原因、示意图、影响3.等压面(等温面)的判读:判断气压(气温)值大小、冷热、气流运动方向(风向)、天气状况、下垫面状况4.气压的概念、影响因素;高压和低压的概念、形成原因【基础知识】一、热力环流原理(一)概念: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称为热力环流。

它是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

(二)形成原因:地面冷热不均。

(三)形成过程(四)示意图【思考探究】是不是气温越高热力环流越旺盛?答案:不是。

热力环流的旺盛程度取决于地区间冷热差异。

地区间温差越大,空气垂直运动越旺盛,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大,热力环流越旺盛。

【特别提醒】1、一个关键“一个关键”是确定近地面两地点的冷热。

热容量大的地球表面,白天气温较低,夜晚气温较高;热容量小的地球表面,白天气温较高,夜晚气温较低。

两地温差越大,热力环流越旺盛。

2、两个气流运动方向:((先有垂直运动,后有水平运动))①垂直运动:与冷热差异有关,受热上升,冷却下沉。

②水平运动:与气压差异有关,从高压流向低压。

3、三个关系:(1) 等压面的凹凸关系:(近地面和高空的气压类型相反)受热:低空下凹、高空上凸。

变冷:低空上凸、高空下凹。

通常所说的高压、低压是相对同一水平面气压状况而言的。

在同一地点,气压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

(2)温压关系:热低压、冷高压(如上图中甲、乙、丙三地所示)。

注意:关于热力环流,具有“气温越高,气压越低”的规律,切记该规律只适用于热力条件下的下垫面,受动力因素影响的大气环流或者高空不适用于该规律。

(3)风压关系:水平方向上,风总是从高压吹向低压。

(五)常见热力环流形式1、海陆风①成因分析——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是前提和关键。

(海洋的比热容大于陆地)②影响与应用:海陆风使海滨地区气温日较差减小,空气较湿润。

2、山谷风①成因分析——山坡的热力变化是关键。

2024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1部分 第3章 第1讲 课时13 热力环流 大气的水平运动——风

2024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1部分 第3章 第1讲 课时13 热力环流 大气的水平运动——风

课时13 热力环流 大气的水平运动——风1.热力环流 (1)原理(2)形成过程用箭头在图中标出大气运动的方向,并填写形成过程。

答案2.大气的水平运动——风(1)形成风的直接原因:水平气压梯度力。

(2)主要作用力及特征⎩⎪⎨⎪⎧水平气压梯度力:垂直于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摩擦力:对风有阻碍作用,可减小风速,始终与风向相反地转偏向力:只改变风向,不改变风速,始终与风向垂直(3)风的受力状况与风向类型高空风近地面风图示(北半球)受力F1(水平气压梯度力)和F2(地转偏向力)共同影响F1(水平气压梯度力)、F2(地转偏向力)和F3(摩擦力)共同影响风向与等压线平行与等压线斜交思考在等压线图上,如何判定近地面和高空?答案一般来说,近地面气压值接近一个标准大气压(1 013 hPa),所以等压线图上气压值接近1 000 hPa时,即为近地面;如果等压线数值只有500 hPa左右,即表示“高空”。

1.常见的热力环流形式(1)海陆风①成因分析——海陆热力差异是前提和关键。

②影响与应用:海陆风使海滨地区气温日较差减小,夏季气温低,空气较湿润,是避暑的好地方。

(2)山谷风①成因分析——山坡的热力变化是关键。

②影响与应用:山谷和盆地常因夜间冷的山风吹向谷底和盆地,使谷底和盆地内形成逆温层,大气稳定,易造成大气污染。

所以,山谷和盆地地区不宜布局有大气污染的工业。

(3)市区与郊区之间的热力环流①成因分析——“城市热岛”的形成是突破口。

②影响与应用:一般将绿化带布置在气流下沉处以及下沉距离以内,而将卫星城或污染较重的工厂布置在气流下沉距离以外。

2.等压面图的判读(1)判断气压大小①在垂直方向上随着高度增加气压降低。

如图,P A>P C,P B>P D。

②地面冷热不均,导致同一水平面上出现气压差异,等压面发生弯曲;同一水平面上,等压面上凸处气压高,下凹处气压低。

如图,P C>P D,P B>P A。

③同一垂直方向上,近地面和高空的气压高低类型相反。

热力环流

热力环流

1.热力环流(1)热力环流的形成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称为热力环流。

它是大气运动的一种最简单的形式。

形成:(2)常见的热力环流①冷热不均导致的热力环流如果甲地受热多,近地面空气膨胀上升,到上空聚积起来,使上空形成高气压;乙丙两地受热少,温度低,空气冷却收缩下沉,上空空气密度减少,形成低气压;于是上空空气便从气压高的甲地向气压低的乙丙两地扩散。

在近地面,甲地空气上升后,近地面空气密度减小,气压比周围地区低,形成低气压;乙丙两地因有下沉气流,近地面的空气密度增大,形成高气压;于是近地面的空气又从乙丙两地流回甲地,形成了热力环流,形式如图所示:②海陆风白天在阳光照射下,近地面同一纬度的陆地要比同一纬度的海洋增温快,气温要比海上高,空气膨胀上升,近地面陆地形成低气压,海洋上因气温低产生下沉气流,形成高气压,陆地与海洋形成了热力环流。

,使下层空气由海洋吹向大陆,形成海风;夜间与白天的热力作用相反,近地面形成陆风。

热力环流形式③山谷风白天,山地是伸入到大气中的一个热源,使山坡上的空气增温较多,而山谷上空同高度的空气因离地面较远增温较少,因此山坡上的暖空气不断上升,并从山坡上空流向山谷上空,使谷底的空气沿着山坡向山顶补充,形成热力环流,下层由谷底吹向山坡的暖空气称为谷风。

夜间因山坡空气迅速冷却降温较多,而谷地上空同高度的空气因离地面较远,降温较少,于是山坡上的冷空气因密度大,沿坡面下滑,流入谷底,形成山风,谷底的空气因汇合而上升,并从上面向山顶上空流去,形成与白天相反的热力环流.环流形式如图所示。

④城市风由于城市人口集中并不断增多,工业发达,居民生活、工业生产和交通工具大量消耗矿物能源,释放出大量的人为热,导致城市气温高于郊区,形成“城市热岛”。

当大气环流微弱时,由于城市热岛的存在,引起空气在城市上升,在郊区下沉,在城市和郊区之间形成小型的热力环流,称为城市风。

2.大气的水平运动——风空气的运动是在力的作用下产生的。

【高一地理】3.3热力环流形成及常见形式

【高一地理】3.3热力环流形成及常见形式
石子地面增温较快,林 木增温较慢,增强了房 前房后的温差,从而增 强了房前房后的水平气 压梯度力
能量来源
热力环流的形成原因
热力环流
太阳 辐射
地表 冷热 不均
大气 垂直 运动
水平气压差
大气水平运动 (风)
一、热力环流的成因及形成过程
成因:太阳辐射能的纬度分布不均,造成高低纬度间的热量差异。 地面冷热不均
近地面冷热不均
低压
高压
引起
大气垂直运动
导致
冷却下沉
同一水平面上气压差异
受热上升
引起
大气水平运动
问题:武夷山是我国重要的茶叶产地,山谷风引起的云雾能够减少日 照,提升茶叶品质。武夷山茶农多将茶树种植在坡地,原因是?
坡地白天多上升气流,容易形成云雾
城市风
上升气流
城市风的成因:城市生活和生产燃烧化石燃料,释放大量废热和温室气体,此外城市 多沥青、水泥路面,对太阳辐射吸收的多,因此城市气温高,郊区气温低,近地面风
高空
490
1010

1015
热1020
B
1015
近地面
5
二、等压面的判读技巧
C②
D



上升气流上容升易形成雨降水,下沉气流往往下晴沉④朗 晴
气压值:① > ( ②=③=④) > ⑤
等地压面面气上压弯状说况明与该高处空是相高反压【,地下面弯与则高是空低等压压面相反】
等压面 等高面
热 低压
A
冷 高压
(2)“两种运动”
近地面冷热不均
引起
大气垂直运动
导致
同一水平面上气压差异
引起
大气水平运动

2大气环境

2大气环境
②不同等压线图上的点:先计算各点附近气压梯 度(单位实际距离的气压差)的大小,然后比较。气 压梯度大的点,风力(风速)大。
③高空的风:不考虑摩擦力,风向平行于等压线; 近地面的风:有摩擦力,风向与等压线斜交。
三、大气环流
1、影响因素:高低纬受热不均,地转偏向力。
高纬 环流
中纬 环流
低纬 环流
注意:赤道低压带与副极地低压带、副热带高压带与极地高压 带的形成原因是不同的。
(2)盆地(谷地)内的热力环流(山谷风)
(3)城市热岛环流
二、风 1、风的形成
2、等压线与风
根据等压线图判断风速、风向
①在同一幅等压线分布图上,等压线的疏密程度不 同。等压线密集的地方,单位距离水平气压梯度(力) 大,风力(风速)就大;反之,等压线稀疏的地方,水 平气压梯度(力)小,风力(风速)就小。
海 陆 分 布 对 大 气 环 流 的 影 响
一月份, 北半球中高纬度大陆冷高压(亚洲高压) 切断了副极地低气压带(60°N),形成阿留申低压 和冰岛低压。
海 陆 分 布 对 大 气 环 流 的 影 响
七月份,北半球中低纬度大陆热低压(亚洲低压) 切断了副热带高气压带(30°N),形成夏威夷高压 和亚速尔高压。
四、季风环流
亚洲1月、7月的季风图
冬季风
夏季风
成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显著;气压带、风带的季 节移动
季风环流
成因
冬季风 成因 性质
夏季风 成因 性质
亚 洲 东 部
海陆热 力性质 的差异。
受亚洲高 压控制, 盛行偏北 季风。
寒冷 干燥
受夏威夷高 压控制,盛 行来自海洋 的东南季风。
温暖 湿润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①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强 ②夜间大气 逆辐射弱 ③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少 ④大 气吸收太阳辐射能少
A.①② C.②④
B.②③ D.①③
【解析】 新疆地区白天大气层干燥洁净,对
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小,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能 量多,地面温度高;夜晚,大气层中云量很少, 大气逆辐射作用弱,不能很好地对地面进行保温, 温度下降幅度较大。
1.对流层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降低。 2.大气受热的能量来源:太阳辐射能。 3.受热过程 太阳短波辐射穿过大气过程中,部分被大气吸收或 反射,大部分到达地面,并被地面 吸收 和 反射 。
地面吸收太阳辐射能增温,又以长波 辐射的 形式把热量传递给大气,使大气增温,因此_地__面_ 是近地面大气主要、直接的热源。
图a
图b
(2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山谷风:山谷地区白天山坡比同高度的 大气吸热快,温度高,暖空气沿山坡上升,形成
考点整合
(即时巩固解析为教师用书独有)
考点一 大气受热的过程及原理
地面辐射是对流层大气能量的直接来源,太 阳辐射是根本来源,大气的受热过程具体图解如 下:
由图中可以看出:
1.“太阳暖大地”:太阳辐射能是地球上最主要 的能量来源,虽然需要穿过厚厚的大气,但大气直 接吸收的太阳辐射能量很少,只有臭氧和氧原子吸 收一部分波长较短的紫外线,水汽和二氧化碳主要 吸收波长较长的红外线,而能量最强的可见光被吸 收的很少,绝大部分能透过大气射到地面,地面因 吸收太阳辐射能增温。
如下图所示,从图中(图中箭头代表地面辐 射或大气辐射,箭头的多少代表辐射量的大小) 可以理解对流层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递减的原理。
【案例一】 (2010·江苏)大气中二氧化碳
含量增多导致全球气候变化,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热 点问题。下图为地球热量平衡示意图。二氧化碳含 量增多,导致大气对地面保温作用增强。下列数字 所示环节与大气保温作用直接相关的有(双选)( )
由上图等压面上的形态变化,可总结出如下规律:
(1)等压面上凸为高压区,下凹为低压区。
(2)高压区、低压区是指同一高度上,在同一 垂直方向上气压随着高度的增加而降低。
(3)同一垂直方向上,近地面和高空的气压类 型相反。
3.常见的热力环流形式
(1)海陆风:白天在太阳照射下,陆地增温 快,气温比同纬度海洋上高,空气膨胀上升,高 空气压比原来气压升高,空气由大陆流向海洋, 近地面陆地形成低气压,而海洋上因气温低,空 气下沉,形成高气压,使下层空气由海洋流向大 陆,形成海风,如图a。夜间与白天大气的热力 作用相反而形成陆风,如图b。
1.水平气压梯度力 方向:垂直于 等压线 ,指向 低压 。 作用:形成风的 直接 原因。 2.风的形成
类型
受力情况
风向
高空的 风
气压梯度力
和地转偏向力
与等压线
_平__行___
近地面 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 与等压线之间
的风 _摩__擦__力___
_成__一__夹__角__
知识四 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
A.①
B.②
C.③
D.④
【解析】 本题考查有关地面辐射、大气辐射
等基础知识,意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 度。大气保温作用是指大气吸收了地面辐射后, 又以大气逆辐射的形式将能量返还给地面,这分 别对应图中的①和③。
【答案】 AC
【即时巩固一】 形成新疆地区“早穿皮袄午
披纱”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2.分布
月份
被切断气压 带
形成气压中心 太平洋 大西洋
亚洲大 陆
1月
副__极__地__低__气
压带
阿留申低 压
冰岛低压 亚洲高__压_
7月
副__热__带__高___
气压带
夏威夷高 压
亚速尔高 压
亚洲
低__压_
知识六 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1.气压带和风带控制下的气候类型
气压带、风带 气候类型
典型分布区
赤道低气压带
热带雨林 亚马孙平原 、刚果盆地、 气候 __马__来__群__岛____
西风带
温__带__海_洋__性 欧洲 大西洋沿岸、美洲 太平 气候 洋沿岸
副_热_西_带_风_高_带_压_带__交和 替控制
地中海气 候
加利地福中尼海亚沿沿岸、海北、美南洲美洲智 利非中洲部南端、的好望角地区

2.形成气候的五大因素: 太阳辐射、大 气环流、海陆分布、地形 、洋流等。
【答案】 B
考点二 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及常见形式
1.形成过程
热力环流是由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一种环 流形式,结合等压面利用示意图对其形成过程分 析如下:
可简单归纳为:近地面冷热不均→气流的 垂直运动(上升或下沉)→近地面和高空在水 平面上气压的差异→大气的水平运动→形成高 低空热力环流。
2.等压面上的形态变化
4.意义:大气的受热过程影响着大气的热状 况、 温度 分布和变化,制约着大气的运动状态。
知识二 热力环流
1.根本原因:太阳辐射能的 纬度分布 不均, 造成高低纬度间的温度差异。
2.热力环流的形成:地区间冷热不均→空气 垂直 运动(上升或下沉)→同一水平面上的气压 差异→大气的 水平 运动。
知识三 大气的水平运动——风
2.“大地暖大气”:地面增温的同时向外辐射 热量。相对于太阳短波辐射,地面辐射是长波辐 射,除少数透过大气返回宇宙空间外,绝大部分 (75%~95%)被近地面大气中的水汽和二氧化碳 吸收,使大气增温。
3.“大气返大地”:大气在增温的同时,也向 外辐射热量,既向上辐射,也向下辐射,其中大 部分朝向地面,称为大气逆辐射,大气逆辐射把 热量还给地面,在一定程度上补偿了地面辐射损 失的热量,从而对地面起到了保温作用。
第二单 元 地球上的大气
知识结构
第 1 节 大气运动与气压带和风带
知识研读
(对应学生用书P19)
课程标准
1.了解对流层气温垂直变化的规律。 2.运用图表说明大气受热过程。 3.绘制全球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 4.说出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及其 对气候的影响。
知识梳理
知识一 大气的受热过程
1.成因:高低纬地区获得 太阳辐射不同,产 生 热量 差异。
2.分布:全球分为七个气压带、 六个风带,存 在着 低纬度、中纬度和 高纬度 三个环流圈。
3.季节移动:随太阳直射点的季节变化而南北 移动,就北半球而言,大致夏季 北移,冬季 南移。
知识五 北半球冬夏季气压中心
1.成因: 海陆热力性质 的差异,大陆增温和 冷却的速度 快于 海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