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实验报告

合集下载

数值分析第四章外推法计算数值微分MATLAB计算实验报告

数值分析第四章外推法计算数值微分MATLAB计算实验报告

数值分析第四章外推法计算数值微分MATLAB计算实验报告数值分析MATLAB计算实验报告姓名班级学号⼀、实验名称⽤MATLAB编程实现数值微分的外推法计算。

⼆、实验⽬的1.掌握数值微分和定义和外推法的计算过程;2.了解数值微分外推法的计算⽅法并且编写出与其算法对应的MATLAB程序代码;3.体会利⽤MATLAB软件进⾏数值计算。

三、实验内容⽤外推法计算f(x)=x2e?x在x=0.5的导数。

四、算法描述1.命名函数。

2.如果输⼊未知数少于四个,默认精度10^-33.描述T表矩阵坐标4.依次赋值计算 T表第⼀列5.根据数值微分计算公式求出T表矩阵的值6.若达到精度则运算结束,若未达到循环计算7.输出T表,得出的值就是导数值五、实验结果六、实验结果分析此实验通过MATLAB实现外推法数值微分计算,得到相应的数据,⽅便对数据进⾏分析。

从结果可以看出,当步长h=0.025时⽤中点微分公式只有3位有效数字,外推⼀次达到5位有效数字,外推两次达到9位有效数字。

七、附录(程序)function g=waituifa(fname,x,h,e)if nargin<4,e=1e-3;end;i=1;j=1;G(1,1)=(feval(fname,x+h)-feval(fname,x-h))/(2*h);G(i+1,1)=(feval(fname,x+h/2)-feval(fname,x-h/2))/h;G(i+1,j+1)=(4^j*G(i+1,j)-G(i,j))/(4^j-1);while abs(G(i+1,i+1)-G(i+1,i))>ei=i+1;G(i+1,1)=(feval(fname,x+h/2^i)-feval(fname,x-h/2^i))/(2*h/2^i); for j=1:iG(i+1,j+1)=((4^j)*G(i+1,j)-G(i,j))/(4^j-1);endendGg=G(i+1,i+1);。

(完整word版)数值线性代数第二版徐树方高立张平文上机习题第四章实验报告

(完整word版)数值线性代数第二版徐树方高立张平文上机习题第四章实验报告

第四章上机习题1考虑两点边值问题⎪⎩⎪⎨⎧==<<=+.1)1(,0)0(10 ,22y y a a dx dy dx y d ε 容易知道它的精确解为ax e e ay x +---=--)1(111εε为了把微分方程离散化,把[0,1]区间n 等分,令h=1/n ,1,,1,-==n i ih x i得到差分方程,21211a hy y h y y y i i i i i =-++-++-ε简化为 ,)2()(211ah y y h y h i i i =++-+-+εεε从而离散化后得到的线性方程组的系数矩阵为⎥⎥⎥⎥⎥⎥⎦⎤⎢⎢⎢⎢⎢⎢⎣⎡+-++-++-++-=)2()2()2()2(h h h h h h h A εεεεεεεεεε 对,100,2/1,1===n a ε分别用Jacobi 迭代法,G-S 迭代法和SOR 迭代法求线性方程组的解,要求有4位有效数字,然后比较与精确解得误差。

对,0001.0,01.0,1.0===εεε考虑同样的问题。

解 (1)给出算法:为解b Ax =,令U L D A --=,其中][ij a A =,),,,(2211nn a a a diag D = ,⎥⎥⎥⎥⎥⎥⎦⎤⎢⎢⎢⎢⎢⎢⎣⎡------=-00001,21323121n n n n a a a a a a L,⎥⎥⎥⎥⎥⎥⎦⎤⎢⎢⎢⎢⎢⎢⎣⎡------=-0000,122311312 n n n n a a a a a a U 利用Jacobi 迭代法,G-S 迭代法,SOR 迭代法解线性方程组,均可以下步骤求解: step1给定初始向量x0=(0,0,...,0),最大迭代次数N ,精度要求c ,令k=1 step2令x=B*x0+gstep3若||x-x0||2<c ,算法停止,输出解和迭代次数k ,否则,转step4 step4若k>=N,算法停止,迭代失败,否则,令x0=x ,转step2在Jacobi 迭代法中,B=D -1*(L+U),g=D -1*b在G-S 迭代法中,B=D -1*(L+U),g=D -1*b在SOR 迭代法中,B=(D-w*L)-1*[(1-w)*D+w*U],g=w*(D-w*L)-1*b另外,在SOR 迭代法中,上面算法step1中要给定松弛因子w ,其中0<w<2 为计算结果,规定w=0.5。

第04章 Ftp实验报告 windows server 2003-各种常见服务搭建

第04章 Ftp实验报告 windows server 2003-各种常见服务搭建

配置Ftp服务实验说明:本实验用于配置Ftp服务教员:龚老师实验人员:陈学增实验名称:配置FTP服务涉及课程章节:《WINDOWS网络服务》第四章实验目的:理解FTP服务的工作原理,熟练掌握安装FTP服务及配置FTP服务实验设备:1)windows server 2003 VM 两台实验描述:实验一:安装FTP服务实验二:配置ftp服务站点1:安全帐户的配置2:主目录的配置实验三:客户端的使用1:使用命令行2:使用web3:使用ftp客户端工具实验四:Server-u的使用实验步骤及截图:实验一:安装FTP服务1:打开开始菜单-控制面板-添加或删除程序2:单击添加/删除windows组件3:选择应用程序服务器选择ftp服务4:正在安装过程中5:安装完成实验二:配置默认ftp服务站点 1:基本配置2:安全账户的配置 3:消息的配置4:主目录的配置5:目录安全性的配置1:打开ftp服务2:ftp服务界面3:右击选择属性4:ftp站点的基本配置5:安全账户的配置注:此帐户的密码不能进行更改6:消息的配置(用于账户登陆时显示)7:主目录的配置(也可以指向虚拟目录)8:目录安全性的配置9:添加IUSER账户实验三:客户端的使用1:使用命令行2:使用web3:使用客户端软件1:使用命令行(1):始-运行-cmd(2):ftp命令用于进入ftp状态(3):open 主机ip 用于进行登录(4):输入匿名用户anonymous进行登录(不需要密码)(5):ls命令用于列出文件信息(6):get 命令用于下载文件(7):mget命令用于批量下载文件(8):?命令用于显示帮助信息(9):close命令用于结束会话(10):bye命令用于结束会话并退出ftp(11):进入客户端下载目录可以看到文件已经下载下来2:使用web3:使用ftp客户端工具实验四:Server-u的使用1:新建域2:建立和配置用户账户Server-u的界面2:新建域(1)输入域的ip地址(2)输入域名(3)设置端口号(4)选择域的类型(5)显示域的界面2:新建和配置用户账户(1)输入用户名(2)设置用户登录的密码(3)设置用户登录的主目录(4)选择锁定用户的主目录(5)设置用户的基本属性(6)设置账户的常规属性(7)设置账户的目录访问(8)设置账户的ip访问(9)设置账户的上传/下载率(10)设置账户的磁盘配额(11)使用账户进行登录,需要输入用户名和密码(12)进入目录界面(13)写入文件(14)在服务器上可以监视用户的信息状态和磁盘使用情况。

《第四章 实验活动5 制作简单的燃料电池》学历案-高中化学人教版19选修1

《第四章 实验活动5 制作简单的燃料电池》学历案-高中化学人教版19选修1

《制作简单的燃料电池》学历案(第一课时)一、学习主题本课程学习主题为“制作简单的燃料电池”,通过实验与理论学习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掌握燃料电池的基本原理和制作方法,理解其在能源领域的应用价值。

二、学习目标1. 知识与理解:了解燃料电池的基本原理、构造及工作过程;掌握燃料电池的分类及特点。

2. 技能与操作:通过实验操作,学会制作简单的燃料电池,并能够理解其内部反应过程。

3. 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于新能源技术的兴趣与热情,理解节能减排的重要性,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能源观。

三、评价任务1. 知识理解评价:通过课堂提问和课后小测验,评价学生对燃料电池基本原理、构造及工作过程的掌握情况。

2. 操作能力评价:通过学生实验操作过程和最终制作的燃料电池成品,评价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

3. 综合评价: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实验报告和小组讨论等方式,综合评价学生对本课程的学习效果和收获。

四、学习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燃料电池的应用实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简述燃料电池的发展历程和应用领域。

2. 知识讲解:介绍燃料电池的基本原理、构造及工作过程,讲解燃料电池的分类及特点。

3. 实验准备:准备实验器材和材料,包括电解质溶液、电极材料、电池壳等。

4. 实验操作:指导学生进行实验操作,包括电极的制备、电解质的添加、电池的组装等步骤。

5. 实验观察与记录:引导学生观察燃料电池的工作过程,并记录实验数据和现象。

6. 实验总结: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实验心得和观察结果,教师进行总结和点评。

五、检测与作业1. 课堂小测验:进行课堂小测验,检测学生对燃料电池基本原理和构造的掌握情况。

2. 实验报告:要求学生撰写实验报告,包括实验目的、步骤、数据记录和分析、结论等部分。

3. 课外拓展:鼓励学生查阅相关资料,了解更多关于燃料电池的知识和应用领域。

六、学后反思1. 学生反思:学生应反思自己在本次课程中的学习过程和收获,总结自己的不足之处,为今后的学习提供参考。

第四章TRIZ创新方法技术——阿奇舒勒的五个发明步骤实验报告

第四章TRIZ创新方法技术——阿奇舒勒的五个发明步骤实验报告

阿奇舒勒的五个发明步骤实验报告专业班级学号姓名得分1.实验内容与步骤1)发明的级别。

请简述划分发明级别的意义是什么?答:发明的独特之处就在于解决矛盾,解决现有的技术系统中存在的问题,但是在通过专利局审核并颁发了专利证书的专利同时,也有大量简单的、毫无意义的、类似于常规设计的专利,为了区分具有价值性的专利,而故将发明进行级别划分。

在浩如烟海的技术系统中,有些技术系统对人类有着重大的影响。

请根据发明级别的定义,分析下列发明属于哪个发明级别。

(1)晶体管的发现,使制造体积更小、结构更为紧凑的计算机成为可能,成就了今天所有关于“信息化”的技术基础:属于(第三)级发明。

你的理由是:因为第一代计算机是用的电子管,晶体管比电子管小得多,不需要暖机时间,消耗能量较少,处理更迅速、更可靠。

整体对计算机性能起到了本质性的改进。

(2)数百年前,人们就使用锉刀作为金属加工的工具:属于(第一)级发明。

你的理由是:是人们刚开始利用自己原有的知识进行总结,设计,属于常规设计。

(3)杯子对于人们的日常生活很重要:属于(第三)级发明。

你的理由是:杯子的形状、外表设计各种各样,其属于第一级别的发明,由于后来对其进行保温,量温,实时的测温,对其进行局部改进,属于小发明,第二级。

(4)冰箱作为制冷设备可以为食物保鲜:属于(第三)级发明。

你的理由是:冰箱的设计整体对人类的生活带来了福音,从日常的观察对其进行改良设计,以及现在各种不同的冰箱种类,都是大大提升了系统的性能。

属于第三级别的发明。

(5)因特网联系着全世界千百万台计算机,实现了全球用户间信息的交换:属于(第五)级发明。

你的理由是:因为互联网的联系,世界交流更方便,人们获取信息更迅速,互联网发展,推动了全球的进步,属于重大级别的发明。

(6)书本作为传播媒体,将知识与文化代代相传:属于(第一)级发明。

你的理由是:书作为常规特有的,现在对于书的设计,现在书为了能够迎合每个人的喜好,各种各样的包装封面进入人们的眼球,但是都是一些初级的改变,属于第一级别的发明。

电力电子实验报告

电力电子实验报告
(2)当α在[0°,90°]之间时电路工作在整流状态,当α>90°时电路工作在逆变状态。这是因为α在[0°,90°]之间时,整流输出能量大于逆变输出反馈回电网的能量,以整流为主,当α>90°时,逆变输出能量大于整流输出能量以逆变为主。
第三章实验十二单相交流调压电路实验
一、原理概述
通过改变反并联晶闸管或双向晶闸管的控制角α,从而改变交流输出电压的大小。因为触发脉冲为窄脉冲时,会造成晶闸管工作不对称,所以交流调压电路通常采用宽脉冲或脉冲列触发。
二、实验报告
(2)α=30°时
α=60°时α=90°时
阻感性负载和阻性负载波形相同在此略
(3)在负载侧并联一个续流二极管,使负载电流通过续流二极管续流,而不再经过T1、D1或T3、D2这样可使晶闸管恢复阻断能力。
三、思考题
(1)电路在正常运行情况下,突然把触发脉冲切断或者α角增大到180°,就会产生“失控”。
三、思考题
实现有源逆变的条件有两个
(1)外部条件:外部有一个直流电势,方向与晶闸管导通方向一致,值稍大于变流器侧输出的平均电压。
(2)内部条件:逆变电路的主电路为全控结构,α>90°,处于逆变区。
本电路直流电势由整流输出电压提供,使用心式变压器进行升压,使直流电势值稍大于变流器侧输出的平均电压。
第三章实验八三相半波可控整流电路实验
二、实验报告
(1)当α=90°时,Ud、UVT波形如图所示。
(2)
(3)由波形可以看出当晶闸管导通时输入电压全部加在输出电压Ud两端,当晶闸管截止时,输入电压全部加在晶闸管两端;带感性负载时,由于电流不能突变,输出电压出现负压,此时电压由变压器提供。
三、思考题
(1)由 知C1越大, 越小,反之,C1越小, 越大。

植物遗传育种实验报告

植物遗传育种实验报告

植物遗传育种实验报告植物遗传育种实验报告第一章引言1.1 研究背景植物遗传育种是一项重要的农业科学研究领域,其目的是通过遗传改良植物,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品质和抗逆性,以满足人类对食物的需求。

本实验旨在通过遗传育种方法,探究植物性状的遗传规律,为农作物品种改良提供理论和实践基础。

1.2 实验目的本实验的主要目的是通过植物遗传育种的实际操作,了解常见植物性状的遗传规律,并通过实验数据的统计和分析,验证遗传规律的正确性。

第二章材料与方法2.1 实验材料本实验选择了豌豆(Pisum sativum)作为实验材料,豌豆具有短世代、易于培养和观察的特点,是经典的遗传实验材料。

2.2 实验方法(1)选取豌豆的两个性状,如种子形状、花色等。

(2)分别选取具有不同性状的豌豆个体作为亲本,进行人工授粉。

(3)观察和记录第一代(F1)的表型,统计各个性状的比例。

(4)将F1代自交,得到第二代(F2)。

(5)观察和记录F2代的表型,统计各个性状的比例。

(6)根据实验数据,进行遗传规律的分析和讨论。

第三章实验结果与分析3.1 F1代的性状表现经过人工授粉,我们得到了F1代的豌豆种子。

我们发现F1代的豌豆种子形状均为圆形,花色为紫色。

这与亲本中圆形种子和紫色花的性状相一致。

3.2 F2代的性状表现F1代自交后,我们得到了F2代的豌豆种子。

我们发现F2代的豌豆种子形状出现了圆形和皱纹形两种,比例为3:1;花色出现了紫色和白色两种,比例也为3:1。

这符合孟德尔遗传学说中的分离定律。

3.3 分离定律的解释根据孟德尔遗传学说,豌豆的种子形状和花色是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的。

圆形种子和紫色花是显性性状,皱纹形种子和白色花是隐性性状。

F1代的豌豆表现为圆形种子和紫色花是因为显性基因压制了隐性基因的表达。

而F2代的豌豆中,显性基因与隐性基因的组合产生了不同的表型,形成了3:1的比例。

第四章结论与展望4.1 结论通过本实验,我们验证了豌豆种子形状和花色的遗传规律符合孟德尔的分离定律。

第四章 金属的塑性变形与回复再结晶

第四章 金属的塑性变形与回复再结晶

第四章金属的塑性变形与回复再结晶第一节金属的塑性变形金属的一项重要特性是具有塑性,能够在外力作用下进行塑性变形。

外力除去后,永久残留的变形,称为塑性变形。

塑性变形的基本方式有滑移和孪生两种,最常见的是滑移。

下面我们就讨论:一、光学金相显微镜下滑移带、变形孪晶与退火孪晶的特征滑移:所谓滑移即在切应力作用下晶体的一部分沿一定的晶面和晶向相对于另一部分产生滑动。

所沿晶面和晶向称为滑移面和滑移方向。

1.滑移带经表面抛光的金属单晶体或晶粒粗大的多晶体试样,在拉伸(或压缩)塑性变形后放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在抛光的晶体表面上可见到许多互相平行的线条,称为滑移带,如图4一1所示。

a黄铜的滑移带600⨯b 纯铁的滑移带 400⨯图4-1 滑移带的光学显微形貌由图可见,纯铁的滑移带特征与黄铜的略有不同,往往呈波纹状。

这主要由于纯铁本身层错能较高,其扩展位错容易束集,加之体心立方晶体可进行滑移的晶面多,因而产生大量交滑移的缘故。

如果用电子显微镜作高倍观察,会发现每条滑移带(光学显微镜下的每根线条)是由许多密集在一起的滑移线群所组成。

实际上,每条滑移线表示晶体表面上因滑移而产生的一个小台阶,而滑移带是小台阶累积的大台阶。

正因为晶体表面有这些台阶的出现才显示出上述的微观形貌。

如果将这些小台阶磨掉,即使重新抛光并浸蚀也看不出滑移带,因为滑移面两侧的晶体位向不随滑移而改变,故只能借助晶体表面出现的小台阶来观察。

1.变形孪晶孪生通常是晶体难以进行滑移时而发生的另一种塑性变形方式。

以孪生方式形变的结果将产生孪晶组织,在面心立方晶体中一般难以见到变形孪晶,而在密排六方晶体中比较容易见到。

因为密排六方晶体的滑移系少,塑性变形经常以孪生方式进行。

图4一2a为锌的变形孪晶,其形貌特征为薄透镜状。

纯铁在低温下受到冲击时也容易产生变形孪晶,其形貌如图4一2b所示,在这种条件下萌生孪晶并长大的速度大大超过了滑移速度。

a 锌的变形孪晶100⨯b 铁的变形孪晶 100⨯图4—2 变形孪晶光学显微形貌如果将变形孪晶试样重新磨制、抛光、浸蚀,是否如同滑移带那样也会消失呢?并不是这样的。

第四章 简要介绍教育研究报告的种类

第四章 简要介绍教育研究报告的种类

简要介绍教育研究报告的种类。

教育研究报告根据教育研究任务与方法的不同,一般分为教育调查报告、教育实验报告、经验总结报告。

1、教育调查报告教育调查报告是研究者在正确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指导下,对某种教育现象进行认真的调查研究,对调查材料进行整理、分析、综合而形成的有事实分析、有理论观点的研究报告。

教育调查报告按其内容的不同,可以分为典型经验的调查报告、专题调查报告、政策研究调查报告、新事物调查报告、揭露问题的调查报告等。

一般来说其基本的结构都是由标题、前言、正文、结论、附录等几部分组成。

撰写调查报告应注意巧用资料、表述得体。

2、教育实验研究报告教育实验研究报告是以书面的形式反映教育实验过程和结果的一种研究报告,与调查研究报告、经验总结报告等其他研究报告相比,它更强调研究报告的客观性。

实验研究报告与一般研究报告不同,它在格式上有较为严格的要求。

按出现的顺序,一般必须包括标题、摘要、引言、方法、结果、讨论与结论、参考文献等部分。

撰写实验研究报告应注意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定量和定性相结合,实验的方法、结果要清楚。

3、经验总结报告经验总结报告是研究者依据教育实践所提供的事实,深入地分析和总结教育实践中活生生的现象,使之上升到教育理论的高度,从而揭示教育实践的客观规律的一种研究报告。

按性质的不同,经验总结报告可分为全面总结和专题总结两大类。

经验总结报告从结构上讲,一般包括标题、前言、正文和结尾。

撰写经验总结报告需注意选择总结的对象要有典型性,经验总结要避免面面俱到、就事论事,)经验总结要以教育实践活动为依据。

4、教育研究论文是研究者对教育科学中的某个问题,通过种种途径和方法,进行科学的探索或思考而写成的以论述为主的文章,包括投稿论文和学位论文。

和研究报告相比,教育研究论文更强调内容的创新,更强调文章的学术价值和社会价值。

研究论文的结构比较简单,一般由题目、署名、前言、正文、结论、注释或参考文献等几个部分组成。

全站仪碎步测量实验报告

全站仪碎步测量实验报告

全站仪碎步测量实验报告第一章前言全站仪是一种高精度、高效率的测量仪器,广泛应用于各种建筑工程和土地测量中。

碎步测量是一种全站仪测量的方法,可以快速、准确地测量出目标点的坐标和高度,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工程中。

本实验旨在通过对全站仪的碎步测量实验,提高学生对全站仪的认识和操作能力。

第二章实验设备本实验所用的设备为Sokkia品牌的全站仪,配有三角架、测钉、测杆、测距棒等测量辅助工具,以及笔记本电脑和数据处理软件。

第三章实验内容本实验采用碎步测量法,首先在测量站点设置三角架,通过三角测量法确定目标点的大致位置,然后使用全站仪对目标点进行精确测量。

具体实验步骤如下:1. 设置三角架在测量站点选择一个平整、稳固的位置,将三角架放置在上面。

使用水准仪调整三角架水平,然后使用测钉固定。

2. 测量目标点大致位置使用全站仪测量三角架上的两个点,根据三角测量法计算出目标点的大致位置。

将全站仪移动到目标点附近,以确保视野中可以看到三角架上的两个点。

3. 碎步测量目标点坐标和高度在全站仪上输入目标点的大致位置坐标,选择碎步测量模式。

站在目标点附近,使用测杆测量出目标点的高度,并将数据输入全站仪中。

按下测量键,全站仪将自动对目标点进行测量,测量完毕后将数据传输到电脑中。

4. 数据处理将电脑上的数据导入数据处理软件中,进行数据处理、计算,得到目标点的精确坐标和高度。

第四章实验结果本实验得到的目标点坐标和高度数据如下:点名X(m) Y(m) Z(m)目标点38.529 24.637 2.011由此可见,本实验的结果十分精确,误差很小。

第五章实验结论通过本实验,我们对全站仪的基本操作和碎步测量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全站仪作为一种高精度测量仪器,在建筑工程和土地测量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掌握全站仪的操作和碎步测量法对于建筑工程人员来说是十分必要的技能。

赌徒问题实验报告

赌徒问题实验报告

赌徒问题实验报告一、引言赌徒问题是针对第四章动态规划的练习,同时也是对第三章介绍的贝尔曼方程和强化学习的基本知识的实际应用。

两者紧密结合只有充分了解相关内容才能了解实验经过,才能对强化学习的基本问题有所了解。

二、相关知识介绍1、马尔科夫性:能够保存此状态的来历的方式,称此方式是马尔科夫的。

也就是r s ,',和历史的00111,,,...,,,,,a s r a s r a s t t t t t --来说,},,,...,,,,,|,'P r {0011111a s r a s r a s r r s s t t t t t t t --++===},|,'Pr{11t t t t a s r r s s ==++ 在这种情况下,环境和任务是一体的,也都称为具有马尔可夫性质。

PS :每个状态都是有前一个可能的状态动作对和发生的各个概率计算得来的。

2、值函数:一个策略π是每个状态S s ∈以及动作)(s A a ∈到状态s 下采取动作a 的概率),(a s π的一个映射。

通俗地说,在策略π下状态s 的值记为)(s V π,它是从状态s 开始并遵循策略π的期望回报。

对MDP 而言,我们可以形式化地定义)(s V π为:⎭⎬⎫⎩⎨⎧====∑∞=++s s r E s s R E s V t k k t k t t |}|{)(01γπππ, (3.8)其中{}πE 表示了agent 在遵循策略π之后的期望值。

而终止状态的值总是0。

我们把函数πV 称为策略π的状态值函数(state -value function for policy π)。

类似地,我们定义在策略π下状态s 中采取动作a 的值,记为),(a s Q π,作为在策略π从状态s 开始,采取动作a 的期望回报:⎭⎬⎫⎩⎨⎧======∑∞=++a a s s r E a a s s R E a s Q t t k k t k t t t ,|},|{),(01γπππ(3.9)我们将πQ 称为策略π的动作值函数(action -value function for policy π)。

JSP第4章实验报告

JSP第4章实验报告

肇庆学院计算机学院JSP内置对象实验报告inputNumber.jsp<%@ page contentType="text/html;charset=GB2312"%><HTML><BODY bgcolor=cyan><FONT size=5><FORM action="receiveNumber.jsp" method=post name=form>输入运算数、选择运算符号:<br><Input type=text name="numberOne" size=6><select name="operator"><option value="+">+<option value="-">-<option value="*">*<option value="/">/</select><Input type=text name="numberTwo" size=6><br><Input type="submit" value="提交你的选择" name="submit"> </FORM></FONT></BODY></HTML>receiveNumber.jsp<%@ page contentType="text/html;charset=GB2312" %><%@ taglib tagdir="/WEB-INF/tags" prefix="computer" %><%String a=request.getParameter("numberOne");String b=request.getParameter("numberTwo");String operator=request.getParameter("operator");if(a==null||b==null){a="";b="";}if(a.length()>0&&b.length()>0){%><computer:Computer numberA="<%=a%>" numberB="<%=b%>" operator="<%=operator%>"/> 计算结果:<%=a%><%=operator%><%=b%>=<%=result%><%}%><a href=inputNumber.jsp>返回输入数据界面</a>Computer.Tag<%@ tag pageEncoding="GB2312" %><%@ attribute name="numberA" required="true" %><%@ attribute name="numberB" required="true" %><%@ attribute name="operator" required="true" %><%@ variable name-given="result" scope="AT_END" %><% try{double a=Double.parseDouble(numberA);double b=Double.parseDouble(numberB);double r=0;if(operator.equals("+")){r=a+b;}else if(operator.equals("-")){r=a-b;}else if(operator.equals("*")){r=a*b;}else if(operator.equals("/")){r=a/b;}jspContext.setAttribute("result",String.valueOf(r));}catch(Exception e){jspContext.setAttribute("result","发生异常:"+e);}%>inputRadius.jsp<%@ page contentType="text/html; charset=GB2312" %><HTML><BODY bgcolor=yellow><FONT size=2><FORM action="drawCircle.jsp" method=post name=form>输入圆的半径:<input type=text name="radius" size=6><input type="submit" value="提交" name="submit"></FORM></FONT></BODY></HTML>drawCircle.jsp<%@ page contentType="text/html; charset=GB2312" %><%@ page import="java.awt.*" %><%@ page import="java.io.*" %><%@ page import="java.awt.image.*" %><%@ page import="java.awt.geom.*" %><%@ page import="com.sun.image.codec.jpeg.*" %><HTML><BODY bgcolor="yellow"><FRONT size=3><%String R=request.getParameter("radius");out.print(R);try{double number=Double.parseDouble(R);if(number <=0 || number >100){response.setContentType("text/plain;charset=GB2312");out.println(number + "作为圆的半径不合理");}else if(number>0 && number<=100){response.setContentType("image/jpeg");int width =100,height =100;BufferedImage image =new BufferedImage(width,height,BufferedImage.TYPE_INT_RGB);Graphics g = image.getGraphics();g.setColor(Color.white);g.fillRect(0,0,width,height);Graphics2D g_2d = (Graphics2D)g;Ellipse2D circle = new Ellipse2D.Double(0,0,number,number);g_2d.setColor(Color.blue);g_2d.fill(circle);g.dispose();OutputStream outClient = response.getOutputStream();JPEGImageEncoder encoder = JPEGCodec.createJPEGEncoder(outClient);encoder.encode(image);}}catch(Exception e){response.sendRedirect("inputRadius.jsp");}%></FONT></BODY></HTML>choiceBook.jsp<%@page contentType="text/html; charset=GB2312" %><HTML><BODY bgcolor=yellow><FONT size = 2><p>选择要购买的图书<table><tr><td><a href="orderForm.jsp?bookMess=Java面向对象设计@ISBN:9876@价格:9.9元">Java面向对象设计(10元)</a></td></tr><tr><td><a href="orderForm.jsp?bookMess=JSP程序设计@ISBN:4567@价格:9.5元">JSP程序设计(10元)</a></td></tr><tr><td><a href="orderForm.jsp?bookMess=XML程序设计@ISBN:2356@价格:8.8元">XML程序设计(10元)</a></td></tr></table></FONT></BODY></HTML>orderForm.jsp<%@page contentType="text/html;charset=GBK" %><%@page import="java.util.*" %><%String book = request.getParameter("bookMess");if(book != null){StringTokenizer fenxi = new StringTokenizer(book,"@");String bookName = fenxi.nextToken();String bookISBN = fenxi.nextToken();session.setAttribute(bookISBN,book);}%><html><body bgcolor="cyan"><font size = 4><P>图书订单<table border=3><%Enumeration keys = session.getAttributeNames();while(keys.hasMoreElements()){String key = (String)keys.nextElement();book = (String)session.getAttribute(key);if(book != null){StringTokenizer fenxi = new StringTokenizer(book,"@");byte X[]= ((String)fenxi.nextToken()).getBytes("ISO-8859-1");String bookName = new String(X);byte S[]= ((String)fenxi.nextToken()).getBytes("ISO-8859-1");String isbn = new String(S);byte P[]= ((String)fenxi.nextToken()).getBytes("ISO-8859-1");String price = new String(P);%><tr><td><%= bookName %></td><td><%= isbn %></td><td><%= price %></td> </tr><%}}%></table></font></body></html>。

宁波大学计算机网络实验四

宁波大学计算机网络实验四

宁波大学计算机网络实验四宁波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计算机网络第四章DIY!now电子版实验报告班级:通信112班姓名:徐威学号:116040040 完成时间:2012-12-29 [注] 1. 每个实验问题回答时可以采用截图辅助说明; 2. 实验报告打包成rar文件,传到Reports3文件夹,并用学号+姓名+章号命名,如:07410005张山- 3. 请独立完成实验和报告,实验报告分析和数据要一致。

实验得分 1 2 3 4IP协议分析实验时间:12-24 客户端IP:RACK编号:5A A.上传的文件名是:4-1。

一、捕获traceroute 二、观察捕获的数据Q1.选择你的电脑所发送的第一个ICMP请求消息,在包详细信息窗口扩展包的Internet协议部分。

你的电脑的IP地址是多少?答:电脑的ip地址:Q2.在IP包头部,上层协议区域的值是多少?答:上层协议区域的值是 1 Protocol: ICMP (1) 头部有多少字节?IP数据包的有效载荷是多少字节?解释你是怎样确定有效载荷的数量的?答:有效载荷是36字节,Q4.这个IP数据包被分割了吗?解释你是怎样确定这个数据包是否被分割?答:这个IP数据包没有被分割Q5.在包捕获列表窗口,你能看到在第一个ICMP下的所有并发的ICMP消息吗?答: 1 Q6.往同一IP的数据包哪些字段在改变,而且必须改变?为什么?哪些字段是保持不变的,而且必须保持不变?答:必须改变:1. Identification:相同的标示段值能使分片的数据报不可能重新装成原来的数据报 2. Time to live 3. Header checksum 保持不变片偏移某片在源地址中的相对位置标示:是否收到最后一片数据报Q7.描述一下在IP 数据包的Identification字段的值是什么样的?答:每个IP数据包ID 值是连续变化的数据字段和TTL 字段的值是多少?答:Q9.所有的通过最近的路器发送到你的电脑去的ICMP的TTL溢出回复是不是值都保持不变呢?为什么?答:不是;因为不同的路器到达电脑所经过的路器的数目不一Q10. 那个消息是否传送多于一个IP数据包的分片?看第一个被分割的IP数据包的片段,在IP头部有什么信息指出数据包已经被分割?在IP头部有什么信息指出这是否是第一个与后面片段相对的片段?这个IP 数据包的长度是多少?答:是的140IP Fragmented IP protocol (proto=ICMP 0x01, off=0, ID=896a) [Reassembled in #141] Total Length: 1500 Q11.看被分割的IP数据包的第二个片段。

数据结构实验报告总结

数据结构实验报告总结

数据结构实验报告总结引言:在学习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过程中,数据结构是一个重要的基础课程。

通过实验课的学习,我们不仅可以理解和掌握数据结构的基本概念,还能够通过实践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本文将对数据结构实验进行总结,介绍实验过程中的收获和体会。

第一章:实验背景与目的本次实验的背景是通过对各种数据结构的实际操作,了解不同数据结构在不同场景下的应用特点。

实验目的是培养我们对数据结构的理论知识与实际运用的能力,锻炼编程与调试的技巧。

第二章:数据结构实验内容与方法本次实验包括线性表、栈、队列、树、图等多个实验,每个实验通过使用不同数据结构解决相关问题。

我们使用C语言进行编程,并运用相应的算法来实现各种数据结构的基本操作。

实验过程中,我们需要运用已学习的数据结构知识,并进行算法设计与分析。

第三章:实验过程与结果在实验过程中,我们首先针对每个数据结构的特点,进行算法设计。

然后,通过编写程序实现算法,并进行调试。

在方法上,我们采用逐步调试的方法,先验证算法的正确性,再进行性能测试。

实验结果表明,我们所实现的数据结构能够解决相关问题,并具有较好的性能。

测试数据的输入规模和复杂度也对运行时间和内存占用有一定的影响。

第四章:实验中的收获与体会通过实验,我们对数据结构的理论知识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

实践中,我们不仅解决了各种具体问题,还培养了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具体的实验环节中,编程与调试的过程让我们学会了如何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的、复杂的问题。

在实验报告的撰写中,我们进一步锻炼了书面表达的能力。

结论:通过本次数据结构实验,我们深入学习和理解了各种数据结构和算法,锻炼了编程和调试的技巧。

实验中,我们不仅仅是在机械地运用数据结构知识,更是在思考和探索如何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具体问题中。

这次实验让我们见识到数据结构的强大和灵活性,同时也让我们意识到实践的重要性。

通过实验的整个过程,我们对计算机科学的实际应用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为以后的学习与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完整word版)第四章 简要介绍教育研究报告的种类

(完整word版)第四章 简要介绍教育研究报告的种类

(完整word版)第四章简要介绍教育研究报告的种类简要介绍教育研究报告的种类。

教育研究报告根据教育研究任务与方法的不同,一般分为教育调查报告、教育实验报告、经验总结报告。

1、教育调查报告教育调查报告是研究者在正确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指导下,对某种教育现象进行认真的调查研究,对调查材料进行整理、分析、综合而形成的有事实分析、有理论观点的研究报告.教育调查报告按其内容的不同,可以分为典型经验的调查报告、专题调查报告、政策研究调查报告、新事物调查报告、揭露问题的调查报告等。

一般来说其基本的结构都是由标题、前言、正文、结论、附录等几部分组成.撰写调查报告应注意巧用资料、表述得体.2、教育实验研究报告教育实验研究报告是以书面的形式反映教育实验过程和结果的一种研究报告,与调查研究报告、经验总结报告等其他研究报告相比,它更强调研究报告的客观性。

实验研究报告与一般研究报告不同,它在格式上有较为严格的要求。

按出现的顺序,一般必须包括标题、摘要、引言、方法、结果、讨论与结论、参考文献等部分.撰写实验研究报告应注意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定量和定性相结合,实验的方法、结果要清楚。

3、经验总结报告经验总结报告是研究者依据教育实践所提供的事实,深入地分析和总结教育实践中活生生的现象,使之上升到教育理论的高度,从而揭示教育实践的客观规律的一种研究报告.按性质的不同,经验总结报告可分为全面总结和专题总结两大类。

经验总结报告从结构上讲,一般包括标题、前言、正文和结尾。

撰写经验总结报告需注意选择总结的对象要有典型性,经验总结要避免面面俱到、就事论事,)经验总结要以教育实践活动为依据。

4、教育研究论文是研究者对教育科学中的某个问题,通过种种途径和方法,进行科学的探索或思考而写成的以论述为主的文章,包括投稿论文和学位论文.和研究报告相比,教育研究论文更强调内容的创新,更强调文章的学术价值和社会价值。

研究论文的结构比较简单,一般由题目、署名、前言、正文、结论、注释或参考文献等几个部分组成.撰写研究论文应注意论述要有理有据,论述方法要多样。

氨的催化氧化实验报告

氨的催化氧化实验报告

《化学实验教学研究》实验报告实验项目:“氨的催化氧化”实验设计与研究 实验日期:2016年9月23日下午至晚上 姓名: 学号 同组人: 台号:2台3组 【教学目标】本实验原理位于必修一第四章第四节,教材没有提供具体实验要求和步骤,通过本实验主要达到以下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本实验加深对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理解,以及仪器的选择和操作。

过程与方法:通过方案的设计体会设计实验的思路和方法,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解释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合作探究精神,增强实验安全意识。

【实验原理】 4NH 3+5O 2 4NO+6H 2O+Q2NO+O 2 NO 2+Q 3NO 2+H 2O HNO 3+NO+Q NH 3+HNO 3 NH 4NO 3 可能会出现的副反应:NH 3+4O 2 2N 2O+6H 2O4NH 3+3O 2 N 2+6H 2O 【实验装置及药品】 一、实验装置二、实验药品:浓氨水(25%-28%)、重铬酸铵、三氧化二铁、氧化铜、氢氧化钠等 【实验方案设计思路】△催化剂△ 催化剂△催化剂1.鼓气速率过快则可能产生白烟,氨气转化率低。

鼓气过慢则可能使气体密度过低,反应热量低致使反应停止,也可能是一氧化氮分解为氮气和氧气。

2.氨水浓度过大尽管有红棕色气体产生,同时产生白烟(硝酸铵)。

氨水浓度过小时带入过多水分影响催化剂活性,红热现象不明显,红棕色不明显。

3.鼓气速率不同,单位体积空气能带出的氨气的量基本不变。

4.实验前检查装置气密性,要进行预热,实验结束先将导管移出烧杯再撤酒精灯5.一氧化氮氧化和二氧化氮溶于水都是放热反应。

【实验内容】一、实验步骤:1.用重铬酸铵制备氧化铬催化剂。

2.用氧化铬作催化剂,在不同浓度氨水(总体积50ml,浓氨水与水的体积比分别是1:1,3:2,2:3)下进行操作。

3.以最佳浓氨水与水体积比,使用氧化铁和氧化铜作催化剂进行实验。

二、实验现象记录三、问题与讨论1.白烟的产生白烟的产生是由于二氧化氮溶于水生成硝酸,氨气与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铵,可能是由于鼓气过早或者过快、氨水浓度太大造成的。

赌徒问题实验报告

赌徒问题实验报告

赌徒问题实验报告一、引言赌徒问题是针对第四章动态规划的练习,同时也是对第三章介绍的贝尔曼方程和强化学习的基本知识的实际应用。

两者紧密结合只有充分了解相关内容才能了解实验经过,才能对强化学习的基本问题有所了解。

二、相关知识介绍1、马尔科夫性:能够保存此状态的来历的方式,称此方式是马尔科夫的。

也就是r s ,',和历史的00111,,,...,,,,,a s r a s r a s t t t t t --来说,},,,...,,,,,|,'P r {0011111a s r a s r a s r r s s t t t t t t t --++===},|,'Pr{11t t t t a s r r s s ==++ 在这种情况下,环境和任务是一体的,也都称为具有马尔可夫性质。

PS :每个状态都是有前一个可能的状态动作对和发生的各个概率计算得来的。

2、值函数:一个策略π是每个状态S s ∈以及动作)(s A a ∈到状态s 下采取动作a 的概率),(a s π的一个映射。

通俗地说,在策略π下状态s 的值记为)(s V π,它是从状态s 开始并遵循策略π的期望回报。

对MDP 而言,我们可以形式化地定义)(s V π为:⎭⎬⎫⎩⎨⎧====∑∞=++s s r E s s R E s V t k k t k t t |}|{)(01γπππ, (3.8)其中{}πE 表示了agent 在遵循策略π之后的期望值。

而终止状态的值总是0。

我们把函数πV 称为策略π的状态值函数(state -value function for policy π)。

类似地,我们定义在策略π下状态s 中采取动作a 的值,记为),(a s Q π,作为在策略π从状态s 开始,采取动作a 的期望回报:⎭⎬⎫⎩⎨⎧======∑∞=++a a s s r E a a s s R E a s Q t t k k t k t t t ,|},|{),(01γπππ(3.9)我们将πQ 称为策略π的动作值函数(action -value function for policy π)。

第四章 电力系统功率特性和功率极限实验【范本模板】

第四章 电力系统功率特性和功率极限实验【范本模板】

电力系统实验指导书第四章 电力系统功率特性和功率极限实验一、实验目的1. 初步掌握电力系统物理模拟实验的基本方法;2. 加深理解功率极限的概念,在实验中体会各种提高功率极限措施的作用; 3. 通过对实验中各种现象的观察,结合所学的理论知识,培养理论结合实际及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原理与说明所谓简单电力系统,一般是指发电机通过变压器、输电线路与无限大容量母线联接而且不计各元件的电阻和导纳的输电系统.对于简单系统,如发电机至系统d 轴和q 轴总电抗分别为X d∑和X q ∑,则发电机的功率特性为:δδ2sin 2sin 2∑∑∑∑∑⋅-⨯+=q d q d d q Eq X X X X U X U E P当发电机装有励磁调节器时,发电机电势E q随运行情况而变化.根据一般励磁调节器的性能,可认为保持发电机E 'q (或E ')恒定。

这时发电机的功率特性可表示成:δδ2sin 2sin 2∑∑∑∑∑⋅'-'⨯+''='q dq dd qEq X X X X U X U E P或 δ'''='∑sin dq EX U E P这时功率极限为∑'='d EmX UE P随着电力系统的发展和扩大,电力系统的稳定性问题更加突出,而提高电力系统稳定性和输送能力的最重要手段之一是尽可能提高电力系统的功率极限,从简单电力系统功率极限的表达式看,提高功率极限可以通过发电机装设性能良好的励磁调节器以提高发电机电势、增加并联运行线路回路数或串联电容补偿等手段以减少系统电抗、受端系统维持较高的运行电压水平或输电线采用中继同步调相机或中继电力系统以稳定系统中继点电压等手段实现.三、实验项目和方法(一)无调节励磁时功率特性和功率极限的测定1.网络结构变化对系统静态稳定的影响(改变x)在相同的运行条件下(即系统电压Ux、发电机电势保持Eq保持不变,即并网前Ux=E q),测定输电线单回线和双回线运行时,发电机的功一角特性曲线,功率极限值和达到功率极限时的功角值。

2021年高一化学 第四章 氯 溴 碘的性质 氯离子的检验

2021年高一化学 第四章 氯 溴 碘的性质 氯离子的检验

2021年高一化学第四章氯溴碘的性质氯离子的检验●教学目标使学生通过实验:1.认识氯、溴、碘的单质以及几种卤化物的性质.2.认识卤素间的置换反应.3.学会氯、溴、碘离子的检验方法.4.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5.培养学生认真观察和分析实验的能力.●教学重点1.培养学生对化学的兴趣.2.对实验现象的分析和思考.●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方法启发引导、实验探究.●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用具投影仪实验用品试管、试管架、用于塞试管的胶塞、烧杯、胶头滴管、镊子、药匙氯水(新制的)、溴水、碘水、NaCl液、NaBr液、NaI液、AgNO3液、Na2CO3液、稀HNO3、盐酸、CCl4、KI淀粉试纸、淀粉溶液、碘单质、小于试管直径的干净光滑的白纸.●教学过程[引言]本章我们主要学习了卤族元素的一些性质.然而,“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须躬行”,故本节课我们就来亲手操作和亲眼目睹一下卤素单质及其化合物的一些性质.[板书]实验五氯、溴、碘的性质卤离子的检验[师]首先,我们来重温有关卤素单质的性质.[板书]一、氯、溴、碘的性质[师]卤族元素的单质中,砹是放射性物质,F2有剧毒,且化学性质十分活泼,因此,我们的实验对象主要是氯、溴、碘.[展示新制的氯水、溴水、碘水][师]大家看,我这儿有氯、溴、碘三种物质的水溶液,大家能否根据它的颜色把它们区别开来?[生]溶液显黄绿色者为氯水,溴水、碘水不太容易区分.[问]既然我们不能根据溶液的颜色把溴水和碘水明确地区分开来,那么,能否利用它们的其他物理性质将它们加以区分呢?[生]能!可根据它们在CCl4中的颜色不同而加以区分.[师]那好!下面就请大家用CCl4来区分溴水和碘水,另外,还可把氯水也溶于CCl4振荡,看分别会有什么现象.[学生活动,教师巡视,提醒学生所取试剂的用量][问]氯、溴、碘的CCl4溶液分别呈现什么颜色?[生]它们分别是黄色、橙红色和紫色.[师]由于Cl2、Br2、I2等都有不同程度的毒性和腐蚀性,故它们实验后的溶液不能随处乱倒,而要倒入指定的容器中,以便回收和利用.现在,请大家把实验后的溶液倒入指定容器中.[学生倒溶液,可让两名学生取容器到各实验小组处进行回收][师]刚才的实验使我们又一次加深了对氯、溴、碘溶解性的认识.即它们在水中的溶解度不大,但在有机溶剂中的溶解度却大大增加.[板书]1.氯、溴、碘的溶解性[过渡]卤素单质的溶解性特点,可用来进行指纹检查.请大家根据以下步骤进行实验.[投影]指纹检查1.取干净、光滑的白纸条,用手指在纸条上用力摁几个手印(如果手较为干燥,可用手摸一下头发后再摁).2.用药匙取芝麻粒大的一粒碘(注意不要多取),放入试管中,把1所得纸条悬于试管中(注意摁有手印的一面不要贴在管壁上),塞上橡胶塞(纸条可用橡胶塞稍压住一点,以避免其落入试管底部).3.把装有碘的试管在酒精灯火焰上方微热一下,待产生碘蒸气后立即取出,进行观察.[学生活动,教师巡视指导][问]大家看到了什么?[生]纸条上有棕色的指纹出现.[问]为什么会这样呢?也即上述实验的原理是什么呢?[生]碘受热升华成碘蒸气.而碘易溶于有机溶剂,手指上的分泌物中含有油脂等有机物.碘蒸气溶解在油脂中而形成棕色指纹印迹.[师]回答很正确![过渡]其实,碘除了具有易升化的特性外,还有另一特性——使淀粉溶液变蓝.[板书]2.碘跟淀粉的反应[师]请大家在两支试管中,各加入少量淀粉溶液,然后向其中的一支试管中滴加2~3滴碘水,向另一支试管中滴加2~3滴NaI溶液,观察它们的现象是否相同.[学生活动][请一位同学说出以上实验现象][生]加碘水的试管中,溶液变蓝;加NaI的试管中无明显变化.[问]能解释出现以上不同现象的原因吗?[生]使淀粉变蓝是碘单质的特性,碘水中有I2存在,故溶液变蓝;NaI溶液中只有I-,而无I2,故不能使溶液变蓝.[师]因此,我们在检验碘单质是否存在时,常用淀粉溶液做试剂.现在,请大家用镊子夹取一小块湿润的KI淀粉试纸,放到盛有新制氯水的试管口,观察有何变化.[学生活动][问]有什么现象发生呢?[生]试纸变蓝.[问]依此现象,能得出什么结论?[生]试纸变蓝,说明有I2生成,也说明氯水挥发出来的Cl2能把I-氧化成I2.[师]很好!以上反应实际上是Cl2与KI之间的置换反应.Cl2除了可和KI发生置换反应外,还可以和NaBr等物质发生置换反应.[板书]3.氯、溴、碘之间的置换反应.[师]请大家做P1763——氯、溴、碘之间的置换反应(2)、(3)的实验内容.[学生活动,教师巡视指导][问]以上实验现象说明什么问题?[生]说明活泼的卤素单质可把不活泼的卤素从它们的卤化物中置换出来.[师]很好,请大家写出以上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学生活动,请一位同学上黑板书写][学生板书]Cl2+2I-====2Cl-+I2Cl2+2Br-====2Cl-+Br2Br2+2I-====2Br-+I2[过渡]刚才我们用碘做了指纹检查的实验.其实,用AgNO3也可以.请大家思考以下问题:[投影]法医做指纹实验时,常用AgNO3溶液喷洒在有指纹的地方,解释其原理.[学生思考并回答][答案]指纹间的汗液中有NaCl,NaCl+AgNO3====AgCl↓+NaNO3,AgCl见光分解:2AgCl2Ag +Cl2,指纹间有黑色颗粒Ag,故可鉴别.[师]正因为这样,我们常用AgNO3作试剂来检验卤离子.[板书]二、卤离子的检验[讲解]在检验卤离子时,为防止CO、PO等离子的干扰,我们常要先向溶液中滴几滴稀HNO3来排除干扰.请大家在盛有少量NaCl、NaBr、NaI溶液的试管里,先滴入几滴稀HNO3,再滴入几滴AgNO3,振荡并观察现象.[学生活动][问]大家在三支试管中分别看到了什么现象?[生]分别有白色、浅黄色、黄色沉淀生成.[问]它们分别是什么沉淀?[生]是AgCl、AgBr和AgI沉淀.[师]请大家写出各试管中所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学生活动,请一位同学上黑板写出][学生板书]Ag++Cl-====AgCl↓Ag++Br-====AgBr↓Ag++I-====AgI↓[设问]那么,CO、PO等离子到底是怎样干扰卤离子的检验的呢?[师]下面,我们以CO为例来进行试验.请大家做课本P176二(卤离子的检验)中的内容3的实验.[学生活动,教师巡视][问]在Na2CO3溶液中滴加AgNO3和HNO3的顺序不同,产生的现象是否相同?描述你所看到的现象.[生]现象不同!在Na2CO3溶液中先滴AgNO3,有白色沉淀生成,再滴稀HNO3,沉淀溶解,有无色气体生成;在Na2CO3溶液中先滴稀HNO3,有无色气体生成,再滴AgNO3,无明显现象.[师]回答得很好,这也是为什么CO可干扰氯离子的检验,而先用HNO3酸化却可排除干扰的原因.请大家写出按以上不同顺序进行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学生活动,请一位同学上黑板书写][学生板书]CO+2Ag+====Ag2CO3↓Ag2CO3+2H+====2Ag++CO2↑+H2OCO+2H+====CO2↑+H2O[师]现在,请大家在盛有少量自来水的试管里,滴入几滴稀硝酸,再滴入几滴AgNO3溶液,振荡并观察现象.[学生操作][问]大家看到了什么现象?[生]试管中溶液变浑浊(白色).[问]这说明自来水中含有什么离子?[生]含有氯离子.[师]对!也正是因为这样,我们配制AgNO3溶液时,只能用蒸馏水,而不用自来水.[投影练习]下图是一个制取氯气并以氯气为原料进行特定反应的装置:(1)A是氯气发生装置,其中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2)实验开始时,先点燃A处的酒精灯,打开旋塞K,让Cl2充满整个装置,再点燃D处酒精灯,连接上E装置.Cl2通过C瓶后再进入D.D装置的硬质玻璃管内盛有炭粉,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其产物为CO2和HCl.试写出D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装置C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3)在E处,紫色石蕊试液的颜色由紫色变为红色,再变为无色,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将E处烧杯中溶液改为澄清石灰水,反应过程中现象为____________.(选填符号)A.有白色沉淀生成B.无现象C.先生成白色沉淀,而后白色沉淀消失(5)D处反应完毕后,关闭旋塞K,移去酒精灯,但由于余热的作用,A处仍有Cl2产生,此时B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B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MnO2+4HCl(浓) MnCl2+Cl2↑+2H2O(2)C+2Cl2+2H2OCO2+4HCl 提供反应物水蒸气(3)多余Cl2与H2O反应生成HCl和HClO,HCl使石蕊变红,HClO有漂白性,最终使溶液褪为无色(4)B(5)瓶中水面下降,漏斗中水柱逐渐升高贮存多余的Cl2[本节小结]本节课我们用实验验证了卤族元素及其化合物的一些典型性质,通过实验使大家会对前边所学的知识理解的更深刻,掌握的更牢固.[作业]书写实验报告并回答问题和讨论.●板书设计氯、溴、碘的性质氯离子的检验一、氯、溴、碘的性质1.氯、溴、碘的溶解性2.碘跟淀粉的反应3.氯、溴、碘之间的置换反应Cl2+2I-====2Cl-+I2Cl2+2Br-====2Cl-+Br2Br2+2I-====2Br-+I2二、卤离子的检验Ag++Cl-====AgCl↓Ag++Br-====AgBr↓Ag++I-====AgI↓CO+2Ag+====Ag2CO3↓Ag2CO3+2H+====2Ag++CO2↑+H2OCO+2H+====CO2↑+H2O●教学说明本节课所涉及的实验操作并不困难,故教学的重点应放在启发学生对实验现象的分析和思考上,不但要让学生知其然,还要让他们知其所以然.这样,可避免学生做实验仅仅是“照方抓药“的现象,同时也会使他们对所学知识能理解得更加深刻,并逐渐养成活学活用的习惯.本节课增加有关指纹检查的内容,一是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二是可让学生有学以致用的成就感.●综合实验题1.在下图的装置中,当将浓盐酸与重铬酸钾(K2Cr2O7)共热时产生的单质气体X经A、B两个装置后,在C处与加热的某白色固体反应,最后在D瓶内有紫色晶体析出,请回答:(1)单质气体X为__________,制取气体X时,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主要有____________.(2)要得到纯净气体X,A瓶中盛____________,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B瓶盛____________,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C处的白色固体是____________,D瓶内析出的晶体是____________ .(4)C处加热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E装置中装碱石灰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取少量D瓶所得固体溶于水,再在混合液中加入CCl4,振荡后静置,整个过程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说明该固体易溶于____________,而难溶于____________.解析:根据MnO2和浓盐酸反应制Cl2的原理,可知有强氧化性的K2Cr2O7与浓盐酸反应可制得Cl2,制Cl2装置为“固+液气”型,据此可解得(1)问;制得的Cl2中含少量HCl和水蒸气,可分别选择饱和食盐水和浓硫酸除去.从D瓶有紫黑色固体可推知C中装的是金属碘化物(如NaI);根据卤素可与碱反应的原理可知E是用来除去多余的Cl2及碘蒸气的.根据I2的溶解性及萃取原理即可解答第(6)问.答案:(1)Cl2烧瓶、分液漏斗、酒精灯(2)饱和食盐水除去Cl2中的HCl 浓硫酸除去Cl2中的水蒸气(3)NaI(或KI) 碘晶体(4)使Cl2与NaI反应,并使碘升华(5)吸收多余的Cl2及未冷凝的I2蒸气(6)I2溶于水得棕黄色溶液,加CCl4振荡静置后,溶液分层,上层为无色,下层为紫色CCl4等有机溶剂水2.NaCl样品中混有少量的CaCl2、NaBr,按下列程序操作可得纯净的NaCl.(1)X气体是____________,Y溶液是____________,Z溶液是____________.(2)过滤时,除漏斗外还需要的玻璃仪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加入Y溶液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检验Y溶液是否足量的方法是____________ .解析:要从混合物中除去杂质,即除去Ca2+和Br-,可用Cl2把Br-氧化为Br2,利用Br2的挥发性除去;而Ca2+则可利用其与CO反应生成沉淀,通过过滤除去,但在反应中不能引进新的杂质离子,故选用Na2CO3为好.整个除杂过程中,为保证除杂较彻底,每次使用试剂均必须是足量的,Cl2易挥发与溴一起除去,但过量的CO必须加盐酸除去.答案:(1)Cl2Na2CO3溶液盐酸(2)烧杯、玻璃棒(3)使溶液中的Ca2+形成CaCO3沉淀,通过过滤除去检验Y是否足量的方法有三种,任选一种即可:取少量过滤前清液,然后分别:①用pH试纸检验呈碱性,②滴加少量的Na2CO3无沉淀产生,③滴加盐酸有气泡产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章实验报告
#include<iostream>
using namespace std;
enumCPU_Rank { P1 = 1, P2, P3, P4, P5, P6 };
/*class CPU {
public:
CPU(CPU_Rank r, intnewF, float newV);
void Run(CPU_Rank r, float newF, intnewV);
void Stop();
~CPU() { cout<< "析构了一个CPU" <<endl; }
private:
CPU_Rank rank;
int voltage;
float frequency;
};
void CPU::Run(CPU_Rank r, float newF, intnewV) {
r=rank;
frequency = newF;
voltage = newV;
}
inline void CPU::Stop() {
cout<< "rank is "<< rank << "," << "frequency is " << "," << "voltage is " << "." <<endl; }
*/
class CPU {
private:
CPU_Rank rank;
float voltage;
int frequency;
public:
CPU (CPU_Rankr,intf,float v)
{
rank=r;
frequency=f;
voltage=v;
cout<<"构造了一个cpu"<<endl;
}
~CPU() {cout<<"析构了一个CPU"<<endl;}
CPU_RankGetRank() const {return rank;} intGetFrequency() const {return frequency;} floatGetVoltage() const {return voltage;}
voidSetRank(CPU_Rank r) { rank=r ; } voidSetFrequency(int f) { frequency=f; } voidSetVoltage(float v) { voltage=v; }
void Run() {cout<<"CPU开始运行!"<<endl;} void Stop() {cout<<"CPU停止运行!"<<endl;} };
int main() {
CPU myCPU(P6, 300, 2.8);
myCPU.Run();
myCPU.Stop();
}
#include<iostream>
using namespace std;
enumCPU_Rank{P1=1,P2,P3,P4,P5,P6,P7};
class CPU
{private:
CPU_Rank rank;
int frequency;
float voltage;
public:
CPU(CPU_Rankr,intf,float v)
{rank=r;frequency=f;voltage=v;
cout<<"构造了一个CPU!"<<endl;
}
~CPU(){cout<<"析构了一个CPU!"<<endl;}
CPU_RankGetRank() const {return rank;}
intGetFrequency() const {return frequency;}
floatGetVoltage() const {return voltage;}
CPU(CPU &c);
};
CPU::CPU(CPU &c)
{rank=c.rank;frequency=c.frequency;voltage=c.voltage; cout<<"Calling the copy constructor"<<endl;
}
class RAM
{private:
int ram;
public:
RAM(int r){ram=r;cout<<"构造了一个RAM!"<<endl;}
~RAM(){cout<<"析构了一个RAM!"<<endl;}
RAM(RAM &r1);
intGetRam() const {return ram;}
};
RAM::RAM(RAM &r1)
{ram=r1.ram;
cout<<"Calling the copy constructor"<<endl;
}
class CDROM
{private:
intcdrom;
public:
CDROM(int cd ){cdrom=cd;cout<<"构造了一个CDROM!"<<endl;} ~CDROM(){cout<<"析构了一个CDROM!"<<endl;}
CDROM(CDROM &c2);
intGetCdrom() const {return cdrom;}
};
CDROM::CDROM(CDROM &c2)
{cdrom=c2.cdrom;
cout<<"Calling the copy constructor"<<endl;
}
class Computer
{private:
CPU cpu;
RAM ram;
CDROM cdrom;
public:
Computer(CPU cp,RAMra,CDROMcdr):cpu(cp),ram(ra),cdrom(cdr) {cout<<"构造了一个Computer!"<<endl;}
void run(){cout<<"Computer开始运行!"<<endl;}
void stop(){cout<<"Computer停止运行!"<<endl;}
~Computer(){cout<<"析构了一个Computer!"<<endl;}
};
int main()
{ CPUmycpu(P2,300,2.8);
RAM myram(50);
CDROM mycdrom(150);
Computer mycomputer(mycpu,myram,mycdrom); mycomputer.run();
mycomputer.stop();
return 0;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