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货中常见的虚假形式

合集下载

论存货核算的舞弊方式及其识别

论存货核算的舞弊方式及其识别
直接 计 入 .或将 应 按 一 定 比例 分摊 计 入各 种材 料 的采 购
成 本 .不 按规 定 进 行 合 理 的 分 摊 .只核 算 购人 材 料 的买 价 , 应 计 人 购 人 材 料 的 运 杂 费 、 输 途 中 的合 理 损 耗 、 将 运 入 库 前 的整 理挑 选 费用 等 采购 费 用全 部 计人 “ 理 费用 ” 管 账户 : 购人 材 料 发 生 的 运杂 费 , 按 材 料 的重 量 或 买 价 等 不 比例分 摊计 人 各种 材 料 的采 购 成本 . 全部 计 入某 主要 材 而 料 的采 购成 本 . 以加 大 主 要材 料 的采 购 成 本 . 少 其 他 材 减
面对 多种 多 样 的存 货 舞 弊方 式 ,只有 加 强 对 存 货 舞 弊 的 预 防 和识 别 . 能 减少 企业 存 货 舞 弊 动 机 和 条 件 , 才 避 免企 业 利 用存 货 核 算 、 管理 的难 点进 行 舞 弊 。
1应建 立健 全存 货 内部控 制制 度 完 善 的存货 内部 控 . 制制 度 在 得 到 良好执 行 的情 况 下 .可 以准 确提 供 关 于存 货 的数 量 、 额 等 一 系 列 数 据 因此 , 了解 企 业 的存 货 金 在
应 查 明 原 因 . 照规 定 进 行 转 账处 理 。但 在 实 际 工 作 中 , 按
关键 词 : 货核 算 : 弊 存 舞 存 货 .是 指 企业 在 日常 活动 中持 有 以备 出售 的产 成 品或 商 品 、 生产 过 程 中 的 在产 品 、 生 产 过 程 或 提 供 劳 务 在 过 程 中耗 用 的材 料 和 物料 等 . 于 流动 资 产 的 范畴 。在 实 属
结合 新 会 计 准 则 的相 关 规 定 .对存 货核 算 存 在 的 舞 弊 方

存货舞弊案例分析

存货舞弊案例分析

存货舞弊案例分析存货舞弊是指企业在财务报表中对存货进行虚增、虚减或者其他不当处理的行为,以达到误导投资者、隐瞒真实财务状况的目的。

存货舞弊案例在企业中并不罕见,它对企业的财务健康和声誉造成严重影响。

本文将分析两个存货舞弊案例,以匡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存货舞弊的形式、原因和预防措施。

案例一:XYZ公司存货虚增案XYZ公司是一家创造业企业,主要生产电子产品。

在一次财务审计中,发现该公司存货账面价值与实际价值存在较大差异,进一步调查发现存在存货虚增的情况。

具体表现为:公司在年末将大量过期或者损坏的产品计入存货,虚增存货的价值,以提高公司的资产负债表上的总资产和净资产。

存货虚增案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1. 财务目标压力:公司高层为了达到业绩目标,可能会采取不当手段来增加公司的利润和资产。

2. 内部控制不完善:公司缺乏有效的内部控制机制,未能及时发现和纠正存货虚增行为。

3. 职员激励机制:公司的绩效考核和奖励制度可能存在缺陷,导致员工为了获得奖励而进行存货虚增行为。

为预防存货虚增案,企业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加强内部控制: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包括明确的职责分工、审批制度和监督机制,确保存货账面价值与实际价值的一致性。

2. 审计和监督:定期进行内部和外部审计,及时发现和纠正存货虚增行为。

同时,加强对存货的监督和管理,确保存货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3. 培训和教育:加强员工的职业道德和风险意识培养,提高员工对存货舞弊的认识和警惕性。

案例二:ABC公司存货虚减案ABC公司是一家零售企业,经营食品和日用品。

在一次财务审计中,发现该公司存货账面价值与实际价值存在较大差异,进一步调查发现存在存货虚减的情况。

具体表现为:公司在年末将实际存在的存货价值减少,将一部份存货转移、销毁或者以低价出售给内部人员,以虚减存货的价值,从而减少公司的负债和成本,提高利润。

存货虚减案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1. 财务报表控制:公司高层为了美化财务报表,提高公司的财务指标,可能会采取存货虚减等手段。

存货核算假账怎样识别和防范

存货核算假账怎样识别和防范

存货核算假账怎样识别和防范在企业的财务核算中,存货核算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存货核算的准确性直接关系到企业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然而,有时候企业可能会遇到存货核算假账的情况,这给企业的财务管理带来了很大的风险。

本文将从存货核算假账的识别和防范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存货核算假账的一些常见表现,以便能够准确地识别。

存货核算假账的表现有以下几点:1. 存货数量与实际情况不符:存货数量是企业财务核算中的重要指标之一,当存货数量与实际情况不符时,就说明可能存在存货核算假账的问题。

比如,企业的实际销售数量与财务报表中的存货销售数量不一致,或者实际库存数量与财务报表中的存货数量相差较大等。

2. 存货价值与实际情况不符:存货价值是指企业存货的成本或市场价值。

当存货价值与实际情况不符时,就可能存在存货核算假账的问题。

例如,企业的存货成本与财务报表中的存货成本不一致,或者存货市场价值与财务报表中的存货价值相差较大等。

3. 存货流动性异常:存货的流动性是指企业存货的转化速度。

当存货流动性异常时,也可能存在存货核算假账的问题。

比如,企业的存货周转率低于行业平均水平,存在积压存货或滞销存货等情况。

以上是存货核算假账的一些常见表现,企业在进行存货核算时,应该密切关注这些情况,一旦发现异常,就要及时进行核查和处理。

接下来,我将介绍一些防范存货核算假账的方法和措施。

1. 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体系:企业应该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内部控制体系,包括制定完善的存货管理制度和流程,明确存货核算的责任部门和人员,并加强对存货流动的监控和控制。

同时,应该加强内部审核和监督,确保存货核算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 加强对存货盘点的管理:盘点是核实存货数量和价值的重要手段。

企业应该定期进行存货盘点,根据盘点结果及时调整存货账面数量和价值,确保存货核算的准确性。

同时,应该制定详细的盘点程序和规范,确保盘点的严谨性和有效性。

3. 引入信息化系统支持:借助信息化系统,可以提高存货核算的效率和准确性。

企业常用舞弊手段(存货)

企业常用舞弊手段(存货)

被审计单位常用舞弊手段-存货
(一)存货业务常见错弊
1.存货的入账价值不正确、发出存货的计价方法使用不适当、存货的期末计量不正确。

2.存货业务的账务处理不符合会计制度的规定。

3.在有现金折扣的情况下,舞弊者全额付款,将现金折扣占为已有。

4.舞弊者故意将存货数量记错,为今后转移存货打下基础。

5.存货账存数与实存数不相符。

6.舞弊者以假合同骗取预付款。

7.根据相关规定,在视同销售情况下,账务处理不正确。

视同销售是指在会计上不作为销售核算,而在税收上作为销售,确认收入计缴税金的商品或劳务的转移行为。

8.责任人怕承担责任,毁损存货时不及时报损。

9.监守自盗,虚报存货损失。

舞弊者利用职务之便,将企业的存货盗窃出去而虚报损失。

10.舞弊者采用调包计,以次充好、瞒天过海,从中捞取好处。

11.存货长期挤压,占有企业资金数额较大,结构不合理。

12.盘点过程中虚列盘盈盘亏的存货,或盘盈盘亏的存货不按规定的程序和方法及时处理资产。

存货中常见的18种虚假形式【会计实务操作教程】

存货中常见的18种虚假形式【会计实务操作教程】

只分享有价值的会计实操经验,用有限的时间去学习更多的知识!
科目,贷记“内部往来”科目的帐务处理,而漏掉了材料入库和出库的 核算程序。
七、以物易物 根据国家税法和《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企业之间以生产资料串换 生活资料,以生产资料对换其它生产资料等,都应视同销售,作购进和 销售帐务处理,并计算相关税金,但有些企业在这种非货币性交易中, 不结算,不走帐,摆脱银行、工商行政管理等部门的监督,为偷逃流转 税、虚减销售收入,隐瞒利润大开方便之门。例如,某企业为一汽车生 产厂家,将自己生产的汽车与一机床厂生产的机床进行易货贸易,该企 业财务人员不作帐务处理,两种商品之间通过协商不存在差价问题。 八、材料假出库,虚列成本费用 企业了了逃避所得税,虚减利润,就采用办理假出库手续,虚列材料 费用,人为提高产品成本。如某企业在年终车间办理领料手续,填制领 料单,而实际未领料,车间成本核算员根据领料单填写的用途,以产品 生产用料和车间维修用料为名,分别作增加产品生产成本和制造费用的 帐务处理,年终,再以少保留在产品成本、多分配完工产品成本的舞弊 方式,将虚增的产品成本,人为地转入销售成本,相应地虚减利润总 额。 九、货到票未到,不暂估入库 根据财会制度的规定,对于月末已收到的购入材料(但发票帐单未 到),要暂估入库进行帐务处理,待下月初再用红字冲回。但有些企业对 于收到的这部分材料,月末不作帐务处理,造成帐实不符。 如审计人员在对某企业存货进行审计时,盘点库存实物与帐面金额不
十四、偷梁换柱 有的企业采取“调包计”的方法,将采购或库存商品进行调换,以次 等品换优等品,以廉价物品换贵重物品,以劣质商品换优质商品,以旧 商品换新商品,以坏商品换好商品;有计划、有预谋地对不同商品产品串 档串规,混淆不同批次、不同型号、不同产地、不同价格的物资,偷梁 换柱,瞒天过海,以达到其违法乱纪的目的。如某食品公司仓库保管 员,其兄开了一个小店,经营日杂食品,长期以来凡小店因进货不当, 无法出售的物品全部由该保管员“调剂”回厂,从厂里换回新的物品;如 将过期食品送回厂,然后将新出厂的食品调换回店,之后该保管员又以 假换真,用假食品换本厂生产的真食品,使厂里经济大受损失。 十五、改变低档值易耗品核算方法,调节产品成本 企业对低值易耗品可采用一次摊销法、分次摊法、五五摊销法进行核 算。无论采用哪种方法核算,一经采用即不得自行变更。但是有的企业 为了调节产品成本,往往随意更换既定摊销法,违规核算低值易耗品的 实际成本。如企业为了调高或调低利润,就会改用分次或一次摊销方 法,人为地操纵费用,从而达到预定利润的目标。 十六、改变包装物核算方法,调节产品成本(参照上一节内容)

存货发出业务常见的会计造假的一些手段

存货发出业务常见的会计造假的一些手段

存货发出业务常见的会计造假的⼀些⼿段存货在发出时会选⽤不同的计价⽅式,有些企业为了达到隐匿或虚报收益的⽬的,采⽤各种不正当的⼿段进⾏造假。

常见的造假⼿段有哪些呢?下⾯店铺⼩编来为你解答,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1、存货发出时选⽤的计价⽅法不合理、不适当存货的计价⽅法各有其优缺点和适⽤范围,企业应根据⾃⾝实际⽣产经营管理的需要和实际情况并结合每⼀种计价⽅法的特点来选⽤存货计价⽅法。

但在实际⼯作中存在⼀些问题,主要表现是:(1)⼀些材料种类不多,材料管理制度不够健全的⼩型⼯业企业选⽤计划成本对材料进⾏⽇常核算,造成材料计划成本的制定缺乏依据和稳定性;⽽⼀些材料品种较多的⼤型⼯业企业却采⽤实际成本进⾏材料的核算,从⽽增加了核算的⼯作量,不能适应材料管理和核算的需要。

对这类问题,审查⼈员⾸先应了解该企业选⽤何种⽅法,然后调查该企业材料管理和核算⽅⾯的基本情况,确定选⽤⽅法的合理性。

(2)采⽤实际成本核算材料或商品产成品的⼯商企业,不能根据材料、商品的变动状况、物价⾛势、管理要求确定合理的存货发出计价⽅法。

如有些企业存货的增减变动⽐较频繁,品种规格较多,⼀般应采⽤加权平均法计算出发出成本,但却选⽤了个别计价法,从⽽增加了核算⼯作量,也给业务、仓库等部门的管理⼯作增加了难度。

此类问题主要是由于被查企业没有将⾃⾝实际情况与每种计价⽅法的适⽤范围、特点结合起来。

审查⼈员应⾸先询问企业有关⼈员,了解其⽅法选⽤情况,在此基础上,调查企业材料、商品的变动情况,并查阅有关存货明细账贷⽅记录及对应账户(如“⽣产成本”“商品销售成本”)的记录,确定被查企业选⽤的⽅法是否合理、正确。

(3)对低值易耗品、包装物等其他存货的领⽤采⽤不适当的摊销⽅法。

如⼀次领⽤数量较多、价值较⼤的低值易耗品、包装物时,采⽤⼀次摊销法将其价值全部摊⼊成本或费⽤中,影响了会计信息的准确性和前后各期的可⽐性。

对这类问题,审查⼈员应审阅“低值易耗品”“包装物”账户明细账的贷⽅记录及“管理费⽤”、“经营费⽤”“⽣产成本”等账户的明细账,确定被查企业是否存在上述问题。

存货核算方法-存货核算假账怎样识别和防范.

存货核算方法-存货核算假账怎样识别和防范.

存货核算方法-存货核算假账怎样识别和防范
在存货核算中假账主要存在于存货取得本钱、发出本钱、储存本钱三个方面,主要采取人为多计或少计本钱用度的,造成本钱不实,隐匿利润,逃避税收等。

一、存货核算假账的主要类型和识别思路,在实际工作中,造成本钱不实,出现假账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进货用度计进当期损益。

可通过查阅“银行存款日记账”、“治理用度”明细账摘要及相关的凭证发现线索和疑点,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调查取证。

(2)在发生进货退出业务的情况下,有意将本应冲销的“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退回的增值税款作为“应付账款”或“营业外收
进”“其他业务收进”处理,从而达到多抵扣少交税的目的。

例如:查账职员在查阅某企业银行存款日记账时发现有一笔进货退出业务,其银行存款的对应科目是“应付账款”和“原材料”决定进一步查证。

查账职员调阅反映该项业务的会计凭证,如下:
借:银行存款46800。

存货舞弊的主要手段及审计策略

存货舞弊的主要手段及审计策略
财会之窗
存货舞弊的主要手段及审计策略
□ 张炳林
一 、存货舞弊的主要手段 (一 ) 存货舞弊的主要表现形式 11虚构存货 一个极易想到的增加存货资产价值的
方法是对实际上并不存在的项目编造各种 虚假资料 , 如没有原始凭证支持的记账凭 证 、夸大存货盘点表上存货数量 、伪造装 运和验收报告以及虚假的定购单 , 从而虚 增存货的价值 。
(3) 原辅材料已领用消耗而求相应结 转材料等费用以达到调剂当年利润的目的 。
对于此类情况 , 应加强盘点的审计程 序 , 进行重点抽样或全面盘点实物 , 具体 分析盘亏及盘盈的原因 , 收集当年的产值 及产量统计报表 、生产产品材料的正常消 耗定额 、正常的经验消耗数据 , 对两者作 比较分析 , 看是否存有异常 , 同时根据机 器设备的全年或某时段的工作记录推算其 生产产品需耗用材料的数据 , 与企业的统 计数据及财务数据进行比较分析 , 以确定 是否存有耗料而未进成本以调剂利润的情 况。
供 ,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应提出保留意见或测算其对当年净 利润的影响额 。
(2) 人工费用的归集及分配人为在畅 销 、销量一般及滞销的产品及生产车间之 间分配 , 通过递延确认结转营业成本从而 达到调剂利润的目的 。
对于此类现象 , 应收集企业产品的工 时定额或经验耗费数据 、生产产品的车间 及厂矿的生产统计报表或车间的考勤记录 、 车间产品的耗用及开工记录的日志或台班 记录 、车间核算员核算的相关资料 、人力 资源部的厂矿人员分布及工种 、职位及薪 酬报表的原始记录等资料与财务归集分配 的人工费用 , 用以相互印证及分析复核 , 以辨别是否存有人为调剂利润的情况 。其 他费用的归集及分配调剂利润情况的审查 , 与上述方法大体相同 。
169

最新2912-会计假账手法:存货汇总

最新2912-会计假账手法:存货汇总

2912-会计假账手法:存货会计假账手法:存货会计基础2009-11-10 10:19 阅读16 评论0字号:大中小存货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为销售或者耗用而储存的各种资产,包括库存、在途和委托加工中的各种原材料、燃料、包装物、低值易耗品、外购商品、在产品、半成品、产成品和分期收款发出商品等。

存货属于流动资产的范畴,在企业活动资金中占有很大比重,流动性弱,种类杂、数量多、收发频繁,在企业中滞留时间长,变现能力慢,在管理和核算上存在一定难度,容易产生薄弱环节,所以,不法分子常把存货作为偷窃变卖的对象,企业也往往把存货作为调节成本和利润的蓄水池。

在存货管理和核算中常见的虚假形式主要有如下几种:一、违规分摊,成本不实一些企业在核算购入材料的采购成本时,将能够直接计入各种材料的采购成本不直接计入,或将应按一定比例分摊计入各种材料的采购成本不按规定进行合理的分摊,如在"材料采购"账户中,只核算购入材料的买价,将应计入购入材料的运杂费、运输途中的合理损耗、入库前的整理挑选费用等采购费用全部计入"管理费用"账户;购入材料发生的运杂费,不按材料的重量或买价等比例分摊计入各种材料的采购成本,而全部计入某主要材料的采购成本,以加大主要材料的采购成本,减少其他材料的采购成本。

某企业从木材厂拉入圆木50吨,其他木料50吨,运杂费共计30000元,全部由圆木负担,这样购入圆木的采购成本多计15000元,其他材料的采购成本则少计15000元,从而造成各种材料的采购成本核算不实。

二、随意变更存货的计价方法根据会计制度规定,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需要选用制度所规定的存货计价方法,但选用的方法一经确定,年度内不能随意变更,如确实需要变更,必须在会计报表中说明变更原因及其对财务状况的影响,但在实际工作中,许多企业都存在随意变更计价方法的问题,造成会计指标前后各期口径不一致,人为调节生产或销售成本,调节当期利润。

会计假账手法:存货+

会计假账手法:存货+

会计假账手法:存货会计基础2009-11-10 10:19 阅读16 评论0字号:大中小存货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为销售或者耗用而储存的各种资产,包括库存、在途和委托加工中的各种原材料、燃料、包装物、低值易耗品、外购商品、在产品、半成品、产成品和分期收款发出商品等。

存货属于流动资产的范畴,在企业活动资金中占有很大比重,流动性弱,种类杂、数量多、收发频繁,在企业中滞留时间长,变现能力慢,在管理和核算上存在一定难度,容易产生薄弱环节,所以,不法分子常把存货作为偷窃变卖的对象,企业也往往把存货作为调节成本和利润的蓄水池。

在存货管理和核算中常见的虚假形式主要有如下几种:一、违规分摊,成本不实一些企业在核算购入材料的采购成本时,将能够直接计入各种材料的采购成本不直接计入,或将应按一定比例分摊计入各种材料的采购成本不按规定进行合理的分摊,如在"材料采购"账户中,只核算购入材料的买价,将应计入购入材料的运杂费、运输途中的合理损耗、入库前的整理挑选费用等采购费用全部计入"管理费用"账户;购入材料发生的运杂费,不按材料的重量或买价等比例分摊计入各种材料的采购成本,而全部计入某主要材料的采购成本,以加大主要材料的采购成本,减少其他材料的采购成本。

某企业从木材厂拉入圆木50吨,其他木料50吨,运杂费共计30000元,全部由圆木负担,这样购入圆木的采购成本多计15000元,其他材料的采购成本则少计15000元,从而造成各种材料的采购成本核算不实。

二、随意变更存货的计价方法根据会计制度规定,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需要选用制度所规定的存货计价方法,但选用的方法一经确定,年度内不能随意变更,如确实需要变更,必须在会计报表中说明变更原因及其对财务状况的影响,但在实际工作中,许多企业都存在随意变更计价方法的问题,造成会计指标前后各期口径不一致,人为调节生产或销售成本,调节当期利润。

如M企业某年选用先进先出法计算发出存货的成本,但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该商品购进价格上扬时,改用后进先出法计算发出成本,购进价格下降时再用先进先出法,使该商品在周一会计年度内先进称出法和后进先出法交替使用,人为地调节利润。

存货中常见的18种虚假形式

存货中常见的18种虚假形式

存货中常见的18种虚假形式存货属于流动资产的范畴,在企业活动资金中占有很大比重,流动性弱,种类杂、数量多、收发频繁,在企业中滞留时间长,变现能力慢,在管理和核算上存在一定难度,容易产生薄弱环节,所以,不法分子常把存货作为偷窃变卖的对象,企业也往往把存货作为调节成本和利润的蓄水池。

在存货管理和核算中常见的虚假形式主要有如下几种:一、违规分摊,成本不实一些企业在核算购入材料的采购成本时,将能够直接计入各种材料的采购成本不直接计入,或将应按一定比例分摊计入各种材料的采购成本不按规定进行合理的分摊,如在“材料采购”帐户中,只核算购入材料的买价,将应计入购入材料的运杂费、运输途中的合理损耗、入库前的整理挑选费用等采购费用全部计入“管理费用”帐户;购入材料发生的运杂费,不按材料的重量或买价等比例分摊计入各种材料的采购成本,而全部计入某主要材料的采购成本,以加大主要材料的采购成本,减少其他材料的采购成本。

某企业从木材厂拉入圆木50吨,其他木料50吨,运杂费共计30000元,全部由圆木负担,这样购入圆木的采购成本多计15000元,其他材料的采购成本则少计15000元,从而造成各种材料的采购成本核算不实。

二、随意变更存货的计价方法根据会计制度规定,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需要选用制度所规定的存货计价方法,但选用的方法一经确定,年度内不能随意变更,如确实需要变更,必须在会计报表中说明变更原因及其对财务状况的影响,但在实际工作中,许多企业都存在随意变更计价方法的问题,造成会计指标前后各期口径不一致,人为调节生产或销售成本,调节当期利润。

如M企业某年选用先进先出法计算发出存货的成本,但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该商品购进价格上扬时,改用后进先出法计算发出成本,购进价格下降时再用先进先出法,使该商品在周一会计年度内先进称出法和后进先出法交替使用,人为地调节利润。

又如,某企业多年来一直采用后进先出法计算确定发出木材的实际成本,由于木材涨价过猛等原因,致使木器产品成本大幅度提高,经济效益明显下降。

常见于存货中的18种虚假形式(13-18)【会计实务经验之谈】

常见于存货中的18种虚假形式(13-18)【会计实务经验之谈】

常见于存货中的18种虚假形式(13-18)【会计实务经验之谈】十三、虚计在产品完工程度,调整完工产品成本产品总成本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的分配是否正确,将决定着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成本的真实性。

企业为了调节利润,常常在分配完工产品成本和在产品成本上做文章。

即有意多折合或少折合月末在产品的约当产量,或多计或少计在产品的加工程度等,以调节生产费用在在产品和完工产品之间的分配。

如某企业本月生产费用共计4500万元,本月生产产品2000台,月末完工1400台,在产品600台,完工程度为80%,企业为了提高产品销售成本,将在产品的完工程度确为60%,从而使完工产品成本分配数额比应分配数额多分配,造成少计利润。

十四、偷梁换柱有的企业采取“调包计”的方法,将采购或库存商品进行调换,以次等品换优等品,以廉价物品换贵重物品,以劣质商品换优质商品,以旧商品换新商品,以坏商品换好商品;有计划、有预谋地对不同商品产品串档串规,混淆不同批次、不同型号、不同产地、不同价格的物资,偷梁换柱,瞒天过海,以达到其违法乱纪的目的。

如某食品公司仓库保管员,其兄开了一个小店,经营日杂食品,长期以来凡小店因进货不当,无法出售的物品全部由该保管员”调剂”回厂,从厂里换回新的物品;如将过期食品送回厂,然后将新出厂的食品调换回店,之后该保管员又以假换真,用假食品换本厂生产的真食品,使厂里经济大受损失。

十五、改变低档值易耗品核算方法,调节产品成本企业对低值易耗品可采用一次摊销法、分次摊法、五五摊销法进行核算。

无论采用哪种方法核算,一经采用即不得自行变更。

但是有的企业为了调节产品成本,往往随意更换既定摊销法,违规核算低值易耗品的实际成本。

如企业为了调高或调低利润,就会改用分次或一次摊销方法,人为地操纵费用,从而达到预定利润的目标。

十六、改变包装物核算方法,调节产品成本(参照上一节内容)十七、委托加工受贿,多付材料费用企业委托外单位加工各种材料,有关财会人员和业务人员,为了从受托加工单位捞到好处,接受贿赂和回扣等,与受托加工单位合谋,按照其出具的加工费用结算单和发票,默认违反合同规定多计算的加工费用和运杂费,受托单位加工完毕后的剩余材料也不予回收,而将其价值全部计入加工完成材料的实际成本。

存货管理中的十八种作假方式

存货管理中的十八种作假方式

存货管理中的十八种作假方式存货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为销售或者耗用而储存的各种资产,包括库存、在途和委托加工中的各种原材料、燃料、包装物、低值易耗品、外购商品、在产品、半成品、产成品和分期收款发出商品等。

存货属于流动资产的范畴,在企业活动资金中占有很大比重,流动性弱,种类杂、数量多、收发频繁,在企业中滞留时间长,变现能力慢,在管理和核算上存在一定难度,容易产生薄弱环节,所以,不法分子常把存货作为偷窃变卖的对象,企业也往往把存货作为调节成本和利润的蓄水池。

在存货管理和核算中常见的虚假形式主要有如下几种:一、违规分摊,成本不实一些企业在核算购入材料的采购成本时,将能够直接计入各种材料的采购成本不直接计入,或将应按一定比例分摊计入各种材料的采购成本不按规定进行合理的分摊,如在材料采购帐户中,只核算购入材料的买价,将应计入购入材料的运杂费、运输途中的合理损耗、入库前的整理挑选费用等采购费用全部计入管理费用帐户;购入材料发生的运杂费,不按材料的重量或买价等比例分摊计入各种材料的采购成本,而全部计入某主要材料的采购成本,以加大主要材料的采购成本,减少其他材料的采购成本。

某企业从木材厂拉入圆木50吨,其他木料50吨,运杂费共计30000元,全部由圆木负担,这样购入圆木的采购成本多计15000元,其他材料的采购成本则少计15000元,从而造成各种材料的采购成本核算不实。

二、随意变更存货的计价方法根据会计制度规定,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需要选用制度所规定的存货计价方法,但选用的方法一经确定,年度内不能随意变更,如确实需要变更,必须在会计报表中说明变更原因及其对财务状况的影响,但在实际工作中,许多企业都存在随意变更计价方法的问题,造成会计指标前后各期口径不一致,人为调节生产或销售成本,调节当期利润。

如M企业某年选用先进先出法计算发出存货的成本,但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该商品购进价格上扬时,改用后进先出法计算发出成本,购进价格下降时再用先进先出法,使该商品在周一会计年度内先进称出法和后进先出法交替使用,人为地调节利润。

列举被审计单位虚构存货的主要方法

列举被审计单位虚构存货的主要方法

被审计单位虚构存货的主要方法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1. 虚构库存数量:有些公司会通过虚构库存数量来夸大其资产规模,以增加其财务报表上的利润和净资产。

这种方法通常包括假装存在一定数量的存货,而实际上这些存货并不存在或者数量被夸大。

2. 营销回购协议:一些公司会通过与供应商签订虚假的营销回购协议,以转移已经存在的存货,然后再将存货列为新的采购,从而增加存货的数量和价值。

这种做法可以夸大公司的存货水平,从而影响其财务报表的真实性。

3. 虚构存货价值:除了虚构存货数量外,一些公司还会通过虚构存货价值来夸大其资产规模。

这种方法通常包括夸大存货的购物价值或者夸大存货的市场价值,从而提高公司的利润和资产负债表上的存货价值。

4. 虚构库存周期:有些公司会通过虚构存货的周转周期来夸大其存货水平。

这种方法通常包括延长存货的周转周期,从而减少存货的成本,提高公司的利润。

以上是被审计单位虚构存货的几种主要方法,然而这些方法都是不道德且违反会计准则的。

审计师在对被审计单位进行审计时,需要特别注意发现并防范这些虚构存货的情况,确保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公司管理层也应加强内部控制,防止员工利用各种手段进行虚构存货,从而保护公司和投资者的利益。

在审计工作中,审计师要对被审计单位的存货进行全面审计,以确定存货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审计师需要采取一系列方法来审核存货,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 确认存货存在:审计师应该亲临被审计单位的仓库,对存货进行实地检查,确保存货的实际存在。

审计师还可以要求观察存货的进出记录,以确定存货的流动情况是否符合实际情况。

2. 验证存货数量:审计师需要对存货的数量进行确认,可以通过盘点存货的方法来核实存货的数量和种类。

如果盘点过程中发现差异,审计师还需要进一步调查差异的原因和核实方法,以确定存货数量的准确性。

3. 核实存货价值:审计师需要对存货的价值进行核实,包括存货的购物价值、市场价值以及可能的降值准备等。

财务管理:存货管理和核算中常见的虚假形式

财务管理:存货管理和核算中常见的虚假形式

存货管理和核算中常见的虚假形式存货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为销售或者耗用而储存的各种资产,属于流动资产的范畴,在企业流动资金中占有很大比重,流动性弱,种类杂、数量多、收发频繁,在企业中滞留时间长,变现能力慢,在管理和核算上存在一定难度,容易产生薄弱环节。

在存货管理和核算中常见的虚假形式主要有如下几种: 一、违规分摊、成本不实 一些企业在核算购入材料的采购成本时,将能够直接计入各种材料的采购成本不直接计入,或将应按一定比例分摊计入各种材料的采购成本,不按规定进行合理的分摊,如在“材料采购”账户中,只核算购入材料的买价,将应计入购入材料的运杂费、运输途中的合理损耗、入库前的整理挑选费用等采购费用全部计入“管理费用”账户;购入材料发生的运杂费,不按材料的重量或买价等比例分摊计入各种材料的采购成本,而全部计入某主要材料的采购成本,以加大主要材料的采购成本,减少其他材料的采购成本。

 例如:某企业从甲公司购入矿石50吨,其他材料50吨,运杂费共计30000元,全部由矿石负担,这样购入矿石的采购成本多计15000元,其他材料的采购成本则少计15000元,从而造成各种材料的采购成本核算不实。

 二、变更计价、调整成本 根据会计制度规定,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需要选用存货计价方法,但选用的方法一经确定,年度内不能随意变更,如确实需要变更,必须在会计报表中说明变更原因及其对财务状况的影响,但在实际工作中,许多企业都存在随意变更计价方法的问题,造成会计指标前后各期口径不一致,人为调整生产或销售成本,调整当期利润。

 例如:某企业某年选用先进先出法计算发出存货的成本,但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该商品购进价格上涨时,改用后进先出法计算发出成本,购进价格下降时再用先进先出法,使该商品在同一会计年度内先进先出法和后进先出法交替使用,人为地调整了利润。

 又如,某企业多年来一直采用后进先出法计算确定发出钢材的实际成本,由于钢材涨价过猛等原因,致使钢材产品成本大幅度提高,经济效益明显下降。

存货舞弊问题与审计对策分析

存货舞弊问题与审计对策分析

存货舞弊问题与审计对策分析1. 引言1.1 背景介绍存货是企业经营活动中非常重要的一项资产,它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盈利能力和财务状况。

在企业的资产负债表中,存货通常是最大的资产项目之一,对于企业的财务健康和经营情况至关重要。

存货舞弊问题却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给企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和声誉风险。

存货舞弊是指企业为了虚增利润或掩盖实际财务状况,采取虚构存货、无形资产和长期资产等手段进行财务造假。

存货造假的手法多种多样,常见的包括虚构存货数量、虚构存货价值、提前确认收入等。

这些手法不仅会给企业造成财务损失,还会破坏市场秩序,影响投资者和消费者的信心。

如何有效防范存货舞弊问题,提高审计质量和企业内部控制水平成为了当今审计界面临的重要挑战和任务。

在这个背景下,展开对存货舞弊问题与审计对策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和理论价值。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通过分析存货舞弊问题与审计对策,探讨如何有效防范和识别存货舞弊行为,提高审计的质量和效率。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深入了解存货的定义与分类,掌握存货舞弊的基本特点和表现形式,为后续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践参考。

分析存货造假的常见手法,揭示存货舞弊的实质和原因,为审计师提供识别和防范存货舞弊行为的思路和方法。

探讨审计对策一:审计程序的加强。

通过加强审计程序和技术工具的运用,提高审计的全面性和准确性,及时发现潜在的存货舞弊问题。

第四,研究审计对策二:内部控制评估。

通过评估公司内部控制体系的有效性和完善性,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机制,减少存货舞弊的风险。

探讨审计对策三:风险评估的加强。

通过加强风险评估和控制,及时识别和应对存货舞弊的风险因素,提高审计监管的有效性和针对性。

通过以上研究,旨在为提升存货舞弊问题的防范能力,促进审计对策的有效实施提供理论和实践支持。

1.3 研究意义存货是企业经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有着直接影响。

存货舞弊问题一直存在于企业的经营活动中,给企业和社会带来了严重的财务风险和信任危机。

虚增存货的舞弊手法

虚增存货的舞弊手法

虚增存货的舞弊手法
虚增存货是会计领域中常见的一种舞弊手法。

下面,我将介绍一些常见的虚增存货舞弊手法。

1. 虚假采购订单:这是最常见的虚增存货舞弊手法之一。

舞弊者会伪造采购订单,虚构原材料或零部件的采购行为,从而使存货数量增加。

这种行为往往会涉及到内部控制失效,因为管理人员可能会误认采购订单是真实的,而忽略其真实性。

2. 提前开具发票:舞弊者会提前开具发票,使货物尚未到达仓库,但存货数量已经增加。

这种行为通常发生在销售部门,舞弊者会在货物尚未到达仓库之前,提前开具发票,使存货数量增加,同时增加销售额。

3. 虚报库存:舞弊者会虚报库存,即将实际库存数量夸大,从而使存货数量增加。

这种行为通常发生在仓库部门,舞弊者可能会篡改库存记录,或者将货物谎报为已出售。

4. 盗窃和贪污:这是最恶劣的舞弊行为之一。

舞弊者会直接盗窃或贪污存货。

这种行为不仅会导致公司财产损失,还会损害公司的声誉和信誉。

虚增存货的舞弊手法多种多样,这些行为往往会对公司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为了防止这些舞弊行为,公司应该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特别是在采购、销售和仓库等部门,要加强监管和审核,确保货物和资金的安全。

同时,公司还应该加强员工的职业道德教育,提高其责任心和防范意识。

存货的舞弊形式及其审计

存货的舞弊形式及其审计

存货的舞弊形式及其审计作者:刘淑华来源:《审计与理财》 2018年第10期一、存货及其审计的意义存货在企业总资产中占有很大比重,资产负债表中的“存货”是由众多账户组成的,包括原材料、材料采购、包装物、低值易耗品、材料成本差异、自制半成品、库存商品、委托加工物资、委托代销商品、受托代销商品、分期收款发出商品、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等,其核算复杂,容易滋生错误或舞弊,理应引起注册会计师的重视。

近年来,利用存货这一重要项目进行造假的现象十分普遍,例如美国法尔莫、蓝田股份、达尔曼等。

在企业实务中,由于存货的种类、性质、流转千变万化,会计上的计量与计价又有一定的自由度,故存在较大的错报风险,是企业管理层粉饰报表、调节利润的重要手段和途径。

因此,注册会计师应深入研究存货舞弊手法,积累相关经验,以便快速有效地识别存货舞弊,揭示财务报表错报,维护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

二、存货的舞弊形式存货舞弊一直是不诚信的被审计单位常用的财务报表粉饰手段之一。

在企业的经营活动中,与存货相关的会计账户覆盖了采购和付款循环、生产和仓储循环、工薪和人事循环以及销售和收款循环等多个环节,是利润调节的“重灾区”。

因此,注册会计师有必要了解较为常见的存货舞弊手段,主要包括以下四种。

1.虚列存货数量。

被审计单位可能通过非法购买发票、无依据暂估入账的方式虚增存货,或通过将合格产品报废、将存货转为往来、操纵中介机构评估的方式虚减存货,以达到调节利润的目的。

银广夏和科龙电器是其中比较典型的例子。

天津广夏通过伪造大量原始凭证,包括销售以及采购合同、发票、海关出口报关单等,人为操控存货数量,使其母公司银广夏的利润虚增;而科龙电器则通过虚构交易,销售未真实出库的存货并确认收入,令存货虚减,利润虚增。

2.存货计价失真。

由于不同行业的经营方式不同,存货的属性不同,企业在选择存货计价方法时也有一定的灵活性。

有舞弊动机的企业可能会利用这一机制,频繁改变存货计价方法,使存货价值上下浮动,方便其调整生产销售成本,最终达到粉饰报表的目的。

存货核算的错弊形式与审计要点

存货核算的错弊形式与审计要点

存货核算的错弊形式和审计要点如下:
•存货舞弊的主要表现形式。

包括虚构存货,存货盘点操纵,错误的存货资本化。

•存货核算的错弊形式。

包括外购存货计算时人为减少或增加外购成本,外购存货的折扣或折让计算故意改变计算方法,以及外购存货溢缺或毁损处理不执行会计制度的规定等。

•审计要点。

取得或编制存货明细表,复核加计正确,并核对其期末余额与报表数、总账数及明细账合计是否相符;分析存货项目与非存货项目之间的关系;分析存货账龄;检查异常项目;分析存货周转率等。

存货舞弊的主要手段和方法

存货舞弊的主要手段和方法

存货舞弊的主要手段和方法存货舞弊的主要手段1、虚增虚减存货数量。

如将合格产品报废以虚减存货,无依据预估入账以虚增存货,将存货转列往来以虚减存货,通过往来虚增销售、虚转成本以虚减存货,以非法购买的发票虚增存货,聘请中介评估虚增虚减存货等。

2、不按配比原则归集和分配成本费用。

如将应列入销售费用、管理费用的开支列入制造费用以加大存货的价值,将应列入制造费用的开支列入销售费用、管理费用以虚减存货的价值,多转或少转已消耗的原材料或库存商品价值以调节存货的价值,多摊或少摊制造费用以调节存货的价值等。

3、非法销售。

主要是指高管人员或经管人员利用职务之便,将本单位的商品或材料私自销售,然后采取弄虚作假的办法,冲销商品或材料记录,将销售所得款项私设“小金库”或据为己有(贪污)。

如某公司将自产的某类日用消费品以馈赠(招待)客户的名义由办公室主任办理手续,以招待费的名义直接在公司管理费用中列支,再从仓库将商品发给关系密切的经销商直接收回现金,私设了数千万元的“小金库”。

再如,仓库保管人员将库存商品私下销售,将销售款据为己有,然后采取故意将不同型号的产品串号、故意多计少计产品数量弄乱仓库账以掩盖账实不符,或者勾结财务人员采取调账的手法将账做平。

4、通过操纵存货盘点掩盖存货舞弊。

如果存货存在舞弊,在大多数情况下,其账面数与实存数是不一致的,为了应付审计或检查,企业往往通过操纵存货盘点来掩盖账实不符。

如临时向同行借入商品以虚增存货价值,转移商品以虚减存货价值,伪造提货单以掩盖已被盗卖的商品,以货到票未到的商品抵作被挪用的商品等。

存货舞弊的主要方法(一)通过存货的取得环节进行舞弊。

1、虚构存货存在。

通过编造各种虚假资料,如没有原始凭证支持的记账凭证、夸大存货盘点表上存货数量、伪造装运和验收报告以及虚假的订购单,从而虚增存货的价值。

2、违规分摊,成本不实。

在核算购入材料的采购成本时,能够直接计入各种材料的采购成本不直接计入,或将应按一定比例分摊计入各种材料的采购成本不按规定进行合理的分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存货中常见的虚假形式存货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为销售或者耗用而储存的各种资产,包括库存、在途和委托加工中的各种原材料、燃料、包装物、低值易耗品、外购商品、在产品、半成品、产成品和分期收款发出商品等。

存货属于流动资产的范畴,在企业活动资金中占有很大比重,流动性弱,种类杂、数量多、收发频繁,在企业中滞留时间长,变现能力慢,在管理和核算上存在一定难度,容易产生薄弱环节,所以,不法分子常把存货作为偷窃变卖的对象,企业也往往把存货作为调节成本和利润的蓄水池。

在存货管理和核算中常见的虚假形式主要有如下几种:一、违规分摊,成本不实一些企业在核算购入材料的采购成本时,将能够直接计入各种材料的采购成本不直接计入,或将应按一定比例分摊计入各种材料的采购成本不按规定进行合理的分摊,如在"材料采购"帐户中,只核算购入材料的买价,将应计入购入材料的运杂费、运输途中的合理损耗、入库前的整理挑选费用等采购费用全部计入"管理费用"帐户;购入材料发生的运杂费,不按材料的重量或买价等比例分摊计入各种材料的采购成本,而全部计入某主要材料的采购成本,以加大主要材料的采购成本,减少其他材料的采购成本。

某企业从木材厂拉入圆木50吨,其他木料50吨,运杂费共计30000元,全部由圆木负担,这样购入圆木的采购成本多计15000元,其他材料的采购成本则少计15000元,从而造成各种材料的采购成本核算不实。

二、随意变更存货的计价方法根据会计制度规定,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需要选用制度所规定的存货计价方法,但选用的方法一经确定,年度内不能随意变更,如确实需要变更,必须在会计报表中说明变更原因及其对财务状况的影响,但在实际工作中,许多企业都存在随意变更计价方法的问题,造成会计指标前后各期口径不一致,人为调节生产或销售成本,调节当期利润。

如M企业某年选用先进先出法计算发出存货的成本,但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该商品购进价格上扬时,改用后进先出法计算发出成本,购进价格下降时再用先进先出法,使该商品在周一会计年度内先进称出法和后进先出法交替使用,人为地调节利润。

又如,某企业多年来一直采用后进先出法计算确定发出木材的实际成本,由于木材涨价过猛等原因,致使木器产品成本大幅度提高,经济效益明显下降。

企业为遏制经济效益下降的局面,在采取积极措施的同时也采取了一些不正当的手段,变更发出原材料实际成本的计算方法,其具体手法为:将后进先出法变换为先进先出法。

该企业原先一直采用后进先出法计算发出木材的实际成本,截止6月底木材的帐面结存100立方米,单位成本为180元/立方米,余额为180000元。

下半年购进木材3000立方米,金额为1575000元(其中7月份购进木材1700立方米,单位成本400元/立方米,余额为680000元;10月份购进木材1750立方米,单位成本460元/立方米,余额为80500元。

从7月份开始,未经审批使改用先进先出法计算发出木材的实际成本。

这样就会人为地调节了发出存货成本,销售成本和利润。

三、材料盘盈盘亏,不作转帐处理企业由于材料品种多,规格型号复杂,收发次数频繁,在计量和计算上难免发生差错,在仓储保管中可能发生自然损耗,损毁和被盗等问题。

因此,企业应在年终时对各种材料进行实地盘点,并将实存数量与帐面数量核对,对于材料盘盈、盘亏应查明原因,按照规定进行转帐处理。

但在实际工作中,许多企业却利用不正确处理盘盈或盘亏的手法,以调节利润。

如有的企业经济效益较好,但企业领导人担心"枪打出头鸟",为了压低利润,采取了只列报和处理材料盘亏,而对材料盘盈隐匿不报和不作转帐处理,相反,效益不好的企业,为了争取多实现一部分利润,就采取了只对材料盘盈作转帐处理,而对材料盘亏留待下年度处理的做法,还有的企业随意转帐,将盘盈材料计入"营业外收入"或"其他业务收入",或将盘盈盘亏与物资储备中发生的非常损失或溢出金额相互冲销,不转出其相应的"进项税额",以增加增值税的抵扣数。

四、不报毁损,虚盈实亏企业在清查财产过程中发现毁损材料,,应按照规定程序报批转销其毁损价值,但企业为了掩盖其不景气的经营状况,搞虚盈实亏,对年终财产清查中已经查明的毁损材料,不列表呈报,使其损失价值仍潜藏在材料成本中。

如某家专门生产毛线的企业,在年终进行财产清查时,发现库房由于质量原因,使许多库存毛线发生霉烂、虫蛀,损失价值达60万元。

企业在预计全年收支情况后,发现如要列报毁损,企业就会由盈利转为亏损。

该企业职工工资实行"工效挂钩"方式,如果企业亏损,职工就不能晋升工资,并影响到年终奖金的发放。

权衡之后,企业领导授意财会部门,将应报损的材料全部从财产清查表中去掉,实物仍留存在仓库不作处理,年终将帐面数额结转下年度。

这样的结果倒致企业一方面当年形成虚盈实亏,另一方面为以后年度埋藏了潜亏因素。

五、帐外物资"小金库"企业为了给职工搞额外收入,或进行一些非法支出,设帐外物资"小金库"。

将帐内的一定比例的物资材料移到帐外,置于企业生产经营的体外,作为随时可供自己调用的物资"蓄水池"。

主要手法有:1、购进存货时即作生产费用或作为待摊费用,未使用便计入成本费用。

2、领用的材料不用或少用,却计入成本费用,采用不作退料或假退料,退库不记帐等方式,积少成多,形成大量帐外物资,将其报出,存入"小金库"。

3、回收的边、角、废料不入帐。

4、盘盈、接受捐赠的物资不作帐。

5、自制材料不入帐。

6、外发加工退回材料的余料不入帐。

例如,某企业车间和管理部门领料,实物以领代耗,将领取的材料物资不用或少用,但在帐务处理却依据领料单将领取的材料物资数额,全部作为耗用计入了成本费用帐户。

由此而形成的大量帐外材料物资,即不作退库处理,也不作盘盈入帐,而是将其卖出,获取的价款存入"小金库",以便给职工购买生活用品或者以发放奖金的名义直接发放现金。

六、监守自盗,虚报损失保管人员利用职务之便,或勾结车间人员,涂改帐目、盗窃财物,或者虚报和夸大损失,将报损材料转移或贪污私分;冒领或用假领料单和发料单,盗窃物资,转移出售;或盗窃财产物资,将所窃物资成本通过打折等手法打入正常领料、发料业务之中。

例如:某企业车间领料员、成本核算员与仓库保管员,共谋贪污盗窃电器材料。

由领料员填写领料单,不经车间领导审批,直接到仓库领料;仓库保管员不按发料要求进行审核,即签字发料,随后合伙将实物偷运出厂。

在帐务处理时,只依据领料单作借记"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科目,贷记"内部往来"科目的帐务处理,而漏掉了材料入库和出库的核算程序。

七、以物易物根据国家税法和《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企业之间以生产资料串换生活资料,以生产资料对换其它生产资料等,都应视同销售,作购进和销售帐务处理,并计算相关税金,但有些企业在这种非货币性交易中,不结算,不走帐,摆脱银行、工商行政管理等部门的监督,为偷逃流转税、虚减销售收入,隐瞒利润大开方便之门。

例如,某企业为一汽车生产厂家,将自己生产的汽车与一机床厂生产的机床进行易货贸易,该企业财务人员不作帐务处理,两种商品之间通过协商不存在差价问题。

八、材料假出库,虚列成本费用企业了了逃避所得税,虚减利润,就采用办理假出库手续,虚列材料费用,人为提高产品成本。

如某企业在年终车间办理领料手续,填制领料单,而实际未领料,车间成本核算员根据领料单填写的用途,以产品生产用料和车间维修用料为名,分别作增加产品生产成本和制造费用的帐务处理,年终,再以少保留在产品成本、多分配完工产品成本的舞弊方式,将虚增的产品成本,人为地转入销售成本,相应地虚减利润总额。

九、货到票未到,不暂估入库根据财会制度的规定,对于月末已收到的购入材料(但发票帐单未到),要暂估入库进行帐务处理,待下月初再用红字冲回。

但有些企业对于收到的这部分材料,月末不作帐务处理,造成帐实不符。

如审计人员在对某企业存货进行审计时,盘点库存实物与帐面金额不符,经详查,得知该企业购入的一批电机,已入库,但发票一直未到,企业财务人员没有进行帐务处理。

十、人为提高成本差异率有些企业,为了控制超额利润,大都从隐匿收入和虚增成本两个方面进行作弊,人为提高材料成本差异率,多分摊材料成本差异,是采用计划成本进行日常核算企业的常用作弊手段。

如某企业为了逃避所得税,采用提高材料成本差异率的手段,该企业全年产品生产领用原材料的计划成本平均每月3000万元,每月应计原材料成本差异率在95-12.8%之间,经过调整,每月的人为差异率都比应计差异率提高1.5%,全年即可多分摊材料成本差异500多万元。

十一、人为压低差异率与提高成本差异率相反,有些企业为了完成承包任务,而人为地压低材料成本差异率,用来降低成本,虚增销售利润,实现承包任务。

十二、计划成本过度偏离实际成本根据财会制度规定,采用计划成本进行材料日常核算,计划价格通常以不高于或不低于实际价格的10%为宜,有的企业为了调节产品成本利润,有意过高或过低地确定材料的计划价格,甚至对已制订的接近实际价格的计划价格,有意大幅度地上调或下压。

从而人为地调整"材料成本差异"帐户余额,而达到调节利润的目的。

十三、虚计在产品完工程度,调整完工产品成本产品总成本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的分配是否正确,将决定着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成本的真实性。

企业为了调节利润,常常在分配完工产品成本和在产品成本上做文章。

即有意多折合或少折合月末在产品的约当产量,或多计或少计在产品的加工程度等,以调节生产费用在在产品和完工产品之间的分配。

如某企业本月生产费用共计4500万元,本月生产产品2000台,月末完工1400台,在产品600台,完工程度为80%,企业为了提高产品销售成本,将在产品的完工程度确为60%,从而使完工产品成本分配数额比应分配数额多分配,造成少计利润。

十四、偷梁换柱有的企业采取"调包计"的方法,将采购或库存商品进行调换,以次等品换优等品,以廉价物品换贵重物品,以劣质商品换优质商品,以旧商品换新商品,以坏商品换好商品;有计划、有预谋地对不同商品产品串档串规,混淆不同批次、不同型号、不同产地、不同价格的物资,偷梁换柱,瞒天过海,以达到其违法乱纪的目的。

如某食品公司仓库保管员,其兄开了一个小店,经营日杂食品,长期以来凡小店因进货不当,无法出售的物品全部由该保管员"调剂"回厂,从厂里换回新的物品;如将过期食品送回厂,然后将新出厂的食品调换回店,之后该保管员又以假换真,用假食品换本厂生产的真食品,使厂里经济大受损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