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3练习7.5
七年级文言文阅读训练10篇
七年级文言文阅读训练10篇一、原文呈现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二、字词解释1. 内集:家庭聚会。
就像是一家人都凑到一块儿啦。
2. 儿女:这里指子侄辈,可不是光说儿子和女儿哦。
3. 文义:文章的义理,就是讲那些学问知识呢。
4. 俄而:不久,一会儿的功夫。
5. 骤:急,就是雪下得很急很大。
6. 欣然:高兴的样子。
7. 差可拟:差不多可以相比。
差,差不多;拟,相比。
8. 未若:不如。
三、句子翻译1.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谢太傅在寒冷的雪天举行家庭聚会,和子侄辈们讲解谈论文章的义理。
2. 白雪纷纷何所似?这纷纷扬扬的白雪像什么呢?3. 撒盐空中差可拟。
在空中撒盐大体可以相比。
4. 未若柳絮因风起。
不如比作柳絮凭借着风飞舞。
四、阅读理解1. 这篇短文里,谢太傅提出了一个很有趣的问题,“白雪纷纷何所似?”这就像是我们在雪天的时候,突然突发奇想,看着雪就想问个究竟。
2. 兄子胡儿说“撒盐空中差可拟”,他的想法很直接,觉得盐撒在空中那种颗粒感和雪有点像。
但是兄女说“未若柳絮因风起”就更妙啦,柳絮在空中飘飘扬扬的,很轻柔,和雪花那种轻盈飞舞的姿态更接近,而且更有美感。
谢太傅大笑乐,说明他对兄女的回答很满意,觉得这个比喻更有诗意。
3. 从这里我们能看出古代文人家庭的文化氛围很浓厚,下雪天不只是看雪玩雪,还能一起讨论学问,玩这种文字游戏呢。
一、原文呈现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
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
元方入门不顾。
二、字词解释1. 期行:相约同行。
文言文阅读训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文言文阅读训练习题及参考答案文言文阅读训练习题及参考答案「篇一」(一)公与之乘。
战于长勺。
公将鼓之。
刿曰:“未可。
”齐人三鼓。
刿曰:“可矣。
”齐师败绩。
公将驰之。
刿曰:“未可。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
”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
对曰:“夫战,勇气也。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彼竭我盈,故克之。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节选自《曹刿论战》)(二)故知胜有五: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者胜,识众寡之用①者胜,上下同欲②者胜,以虞③待不虞者胜,将能而君不御④者胜。
此五者,知胜之道也。
故曰:知彼知己,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
(节选自《孙子?谋攻》)注:①用:使用。
②同欲:目标一致。
③虞:戒备,准备。
④将能而君不御:将帅有才能,国君不干涉。
1.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
(2分)(1)公将鼓之鼓:(2)既克,公问其故克: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在文中的意思。
(2分)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3.曹刿为什么要“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这表现了曹刿什么样的`特点?(2分)4.鲁国在长勺之战中取得胜利印证了语段(二)中的一些说法,请选择其中一个简要说明。
(2分)参考答案:1.(1)击鼓(1分)(2)战胜(1分)(共2分)2.我看见他们的车辙印混乱,望见他们的军旗倒下,所以追击他们(2分)3.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担心齐国有埋伏)表现了曹刚沉着、冷静、谨慎的特点(一问1分。
共2分)4.①鲁庄公对曹刿言听计从,可谓“将能而君不御” ②鲁国君臣一心,可谓“上下同欲” ③曹刿在选择进攻和追击的时机上审时度势,可谓“知己知彼”(答出其中一个方面即可。
若从其他角度回答,能言之有理也可。
2分)(九)河南实验区(共14分)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18—22题。
(共10分)(一)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
文言文阅读加说明文练习带答案
文言文阅读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陈了翁①日与家人会食②,男女各为一席,食已,必举一话头,令家人答。
一日问曰:“并坐不横肱,何也?”其孙女方七岁,答曰:“恐妨同坐者。
”(选自《鹤林玉露》)【乙】郑均③字仲虞,东平任城人也。
少好黄老④书。
兄为县吏,颇受礼遗,均数谏止,不听。
即脱身为佣,岁余,得钱帛,归以与兄。
曰:“物尽可复得,为吏坐臧⑤,终身捐弃⑥。
”兄感其言,遂为廉洁。
(选自《后汉书》)【丙】刘忠肃公挚⑦,儿时,父居正督课极严,动必绳⑧以规矩。
或谓曰:“君止一子,独⑨不可少宽耶?”居正曰:“正以一子,不忍纵也。
”(选自《德育古鉴》)①陈了翁:陈瓘,字莹中,号了斋、了翁。
北宋元丰探花,以直谏闻名。
②会食:相聚进食。
③郑均:东汉人。
④黄老:指黄帝和老子。
⑤坐臧:贪赃犯罪。
⑥捐弃:舍弃,抛弃。
⑦刘忠肃公挚:刘挚,北宋人,嘉祜四年进士甲科,能力出众,政绩卓越,谥号“忠肃”。
⑧绳:约束,制裁。
⑨独:岂,难道。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1)食已.已:________________(2)均数.谏止数:________________(3)或.谓曰或:________________(4)正以.一子以:________________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每小题2分,共4分)(1)兄感其言,遂为廉洁。
(2)君止一子,独不可少宽耶?3.【乙】文中郑均为什么“脱身为佣”?4.【丙】文中刘挚父亲“动必绳以规矩”,对此,你是否认同?请说明理由。
二、文言文阅读【甲】权乃自来,乘轻船,从灞须口入公军。
诸将皆以为是挑战者,欲击之。
曹公曰:“此必孙权欲身见吾军部伍也。
”敕军中皆精严,弓弩不得妄发。
权行五六里,回还作鼓吹。
公见舟船器仗军伍整肃,喟然叹曰:“生子当如孙仲谋,刘景升儿子若豚犬耳!”权为笺与曹公,曰:“春水方生,公宜速去。
”别纸言:“足下不死,孤不得安。
”曹公语诸将曰:“孙权不欺孤。
”乃彻军还。
部编教材七年级上册文言文专题训练及答案
部编教材七年级上册文言文专题训练及答
案
简介
此文档是关于部编教材七年级上册文言文专题训练及答案的详细内容。
本文主要涵盖了七年级上册文言文的专题训练题目,并提供了相应的答案。
专题训练及答案
1. 专题一:文言文基础知识练
- 问题1: 请用文言文写出“我是一个学生”的意思。
答案: 吾乃一弟子也。
- 问题2: 老师对学生说:“好好研究,天天向上。
”请用文言文表达这句话。
答案: 师言:“勤学苦练,朝夕上进。
”
2. 专题二:文言文修辞手法练
- 问题1: 在下列句子中,找出使用了比喻手法的句子。
答案: “春风吹夜樱,时节艳夏菊。
”
- 问题2: 在下列句子中,找出使用了夸张手法的句子。
答案: “千军万马,势不可挡。
”
请注意,以上只是部编教材七年级上册文言文专题训练及答案的部分示例。
详细的专题训练及答案请参考相应教材。
总结
本文档提供了部编教材七年级上册文言文的专题训练题目及其答案。
希望本文档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文言文知识。
(全国通用版)2019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七文言文阅读7.5扫除障碍(二)文言虚词理得清课件
永元七年,后与诸家子俱选入宫,入掖庭为贵 人,时年十六。恭肃小心,动有法度,和帝深嘉爱 焉。及后有疾,特令后母兄弟入视医药,不限以日 数。后言于帝曰:“宫禁至重,而使外舍久在内省, 上令陛下有幸私之讥,下使贱妾获不知足之谤。上下 交损,诚不愿也。”帝曰:“人皆以数入为荣,贵人
反以为忧,深自抑损,诚难及也。”帝每欲官爵邓氏,后辄哀请谦让,故兄骘终帝 世不过虎贲中郎将。
﹒
﹒
﹒
﹒ ﹒
﹒
﹒﹒
附【译文】 邓皇后邓绥,是太傅邓禹的孙女。父亲邓训,是 护羌校尉;母亲阴氏,是光烈皇后堂弟之女。邓皇后 五岁时,太傅夫人很疼爱她,亲自为她剪发。夫人因 为年龄大眼睛看不太清,误伤邓皇后的额头,邓皇后 忍住痛苦不吭声。身旁看到的人感觉奇怪就问邓皇
后,邓皇后说:“不是不痛,太夫人怜爱我为我剪 发,不忍伤老人心意,所以忍受了。”邓皇后六岁能 读史书,十二岁通晓《诗经》、《论语》。她的哥哥 们每次诵读经书,她就虚心请教。她的志趣在研究诗 书典籍,而不过问居家事务。母亲常常批评她,说: “你不学习女子要做的纺织、刺绣、缝纫这些事来为
不久后因为接受贿赂被有司弹劾,唐太宗说:“顺 德是开国元勋,又是外戚,地位、爵禄已经够丰厚 了。如果能多看古今典籍审察自己,有对国家百姓有 益的作为,我会与他一起共享国库,何至于出了贪污 受贿的丑闻呢?”于是赐给他几十匹丝绢想让他产生 愧疚之心。大理寺少卿胡演说:“顺德因为接受贿赂
而触犯法律,罪不可恕,怎么又赐给他丝绢呢?”太宗说:“假使是有廉耻之心的 人,得到赏赐对他来说胜于刑罚;如果仍不能(使他醒悟),那他就像禽兽一样了,杀 了他也没有用。”
﹒
﹒
﹒﹒
﹒
附【译文】 王涯,字广津,他的祖先是太原人,是北魏广阳 侯王冏的后代。王涯学识广博,擅长写文章。他去拜 见梁肃,梁肃对他的才华感到惊异,向陆贽推荐他。 他考中了进士科,又通过了博学宏辞科,两次调任后 任蓝田尉。一段时间以后,升为左拾遗并任翰林学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训练及答案(Word版)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训练及答案(Word版)一、部编语文七年级上册文言文练习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郑人逃暑郑人有逃暑①于孤林②之下者,日流影移,而徙衽③以从阴。
及至暮,反席于树下。
及月流影移,复徙衽以从阴,而患露之濡④于身。
其阴逾⑤去,而其身逾湿,是巧于用昼而拙于用夕矣。
(选自《中华寓言故事》)【注】①逃暑:避暑,乘凉。
②孤林:独立的一棵树。
③衽:席子。
④濡(rú):沾湿。
⑤逾:通“愈”,更加。
(1)解释下列划线的词。
①徙衽以从阴________②其阴逾去________(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是巧于用昼而拙于用夕矣。
(3)郑人的“拙”具体表现在:________。
(用自己的语言表达)(4)这则寓言告诉人们的道理是:________。
【答案】(1)移动;离开(2)这个办法用在白天是巧妙的,而用在晚上是笨拙的。
(3)晚上也跟着树影移动席子(4)要随机应变,顺应变化,不能仅凭经验办事,不要墨守成规【解析】【分析】(1)①句意为:他也挪动着自己的卧席随着树荫走。
徙:移动;②句意为:树影越移越远了:去;离开。
(2)句中重点词语有:是,这;于:在;夕:晚上。
句意为:这个办法用在白天是巧妙的,而用在晚上是笨拙的。
(3)文中郑人“拙”具体表现在“及月流影移,复徙衽以从阴”。
(4)此题考查的是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的。
属于开放性试题,答案不唯一,设想合理即可。
故答案为:(1)移动;离开;(2)这个办法用在白天是巧妙的,而用在晚上是笨拙的;②是/吾剑之所从坠(3)晚上也跟着树影移动席子;(4)答案示例:①情况总是在不断变化,不能只用老眼光、老办法去解决新问题,不然就会碰壁。
②拘泥固执,不知变通,是不能办成事情的。
③客观世界在不断运动、发展、变化,我们也一定要认识并适应这种发展变化。
【点评】⑴考查对常见文言词(实、虚词)意义的理解及知识的迁移能力。
解答本题要词语在句子里的意思,词义可根据知识的积累结合原句进行推断;⑵本题考查的是重点句子的翻译,做该题时,要忠于原文、不遗漏、不随意增减内容,译文要顺畅。
小学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带答案30篇)
小学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含答案30篇)一、愚人篇1.永县之氓永之氓咸善游。
一日, 水暴甚, 有五六氓, 乘小船绝湘水。
中济, 船破, 皆游, 其一氓尽力而不能寻常。
其侣曰: 汝善游最也, 今何后为?曰: 吾腰千钱, 重, 是以后。
曰: 何不去之?不应, 摇其首。
有顷, 益怠。
已济者立岸上, 呼且号曰: 汝愚之甚!蔽之甚!身且死, 何以货为?又摇其首, 遂溺死。
【练习】1. 解释加点词:(1)永之氓咸.善游 ___________________(2)乘小船绝.湘水 ___________________(3)吾腰.千钱 ___________________(4)有顷, 益怠 ___________________2. 翻译句子。
(1)汝善游最也, 今何后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曰: 吾腰千钱, 重, 是以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汝愚之甚!蔽之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身且死, 何以货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这个故事讽刺了哪些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济阴贾人济阴之贾人, 渡河而亡其舟, 栖于浮苴(jū)上号焉。
2019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专题七 文言文阅读 7.5 扫除障碍(四)句子理解得透并翻译得顺
K12教育课件
5
【对点训练·通关】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把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
汉语。(注意文中的特殊句式。)(15分) 冯宿,东阳人。丱岁随父子华庐祖墓,有灵芝白
兔之祥。宿昆弟二人,皆幼有文学。宿登进士第,徐
州节度张建封辟为掌书记。后建封卒,其子愔为军士
K12教育课件
6
所立,李师古欲乘丧袭取。时王武俊且观其衅,愔恐 惧,计无所出。宿乃以檄书招师古而说武俊曰:“张 公与君为兄弟,欲同力驱两河归天子,众所知也。今 张公殁,幼子为乱兵所胁,内则诚款隔绝于朝廷,外 则境土侵逼于强寇。孤危若此,公安得坐视哉!诚能 奏天子,念先仆射之忠勋,舍其子之迫胁,使得束身
K12教育课件
30
郎。不到十天,他又外任为湖南观察使。后来又罢为太子詹事,在东都分司任职。 穆宗即位,随即下令授任他为河南尹,召入朝廷任工部尚书。他还未赴任,就去世 了,终年六十二岁,追赠为尚书右仆射,谥号“贞”。
K12教育课件
31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把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注意文中的特殊句 式。)(15分)
K12教育课件
24
6.这件事就停止不办了。张宿对此怀恨在心,(韦贯之)最终被张宿陷害,诬陷他结朋 连党,罢免了他的官职让他做吏部侍郎。
K12教育课件
25
附【译文】 韦贯之,名纯,避宪宗名讳,以字行于世。年少
时考中进士科。德宗末年,有人把韦贯之推荐给京兆 尹李实,李实举起笏板给人看他所记下来的名字, 说:“这是他的姓名,和我是同乡,一向就听说他很 贤能,希望认识他,然后引荐给皇上。”(向李实)推
11
3.牛元翼占据深州不服从王庭凑的指挥,朝廷下诏授(牛元翼)为襄州节度使。牛元翼 还没走出深州,就被王庭凑包围了。
2019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专题七 文言文阅读 7.5 扫除障碍(一)文言实词译得准透
渔人甚异﹒之(《桃花源记》) 异:认为……奇怪
K12教育课件
7
类型
典型例句
词义解释
作名词
合从缔交,相与为一(《﹒过
秦论》)
一:一体、整体
数
词 活
作动词
朝晖夕阴,气象万千﹒(《﹒岳
阳楼记》)
用
万千:千变万化
作形 容词
蚓无爪牙之利……用心一也
(《﹒劝学》)
一:专一
K12教育课件
8
三、古今异义词 古今异义指文言词语或短语的意义和用法与现代汉语不同的现象。主要类型如下:
偏义分析
异同:偏义复词,偏在“异” 上,意思是“不同”
昼夜勤作﹒息﹒,伶俜萦苦辛 (《孔雀东南飞 并序》)
作息:偏义复词,偏在“作” 上,意思是“劳作”
K12教育课件
16
【二级训练·通关】
【一级通关·整合提升】
1.下列对“患”的含义解释错误的一项是(3分)( )
A.欲勿予,即患秦兵之来
(忧虑,担心)
K12教育课件
32
知道有权势,不知道有君父啊。”皇帝看后,很受感 动。
K12教育课件
33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将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 汉语(注意题目中加点实词)。(10分)
郭永,大名府元城人。 少刚明勇决,身长七尺, 须髯若神。以祖任为丹州司法参军。守武人,为奸利 无所忌,永数引法裁之。守大怒,盛威临永,永不为 动,则缪为好言荐之朝。后守欲变具狱①,永力争不
古:身份低微,见识短浅 今:指品质恶劣,贬义词
K12教育课件
12
四、通假字 通假字是指文言文中用读音相同或者相近的字代替本字的用字现象。主要类型如
下:
K12教育课件
走进文言文-六七年级-译文与题解1-10单元
走进文言文(六七年级)Revision HistoryContentsRevision History (2)Contents (3)第1单元 (5)1.1杨修啖酪 (5)1.2王戎识李 (5)1.3诸葛恪得驴 (5)1.4谢道韫咏絮 (6)1.5曹冲称象 (7)2第2单元 (8)2.1黄香温席 (8)2.2陈遗贮焦饭 (8)2.3哑孝子 (8)2.4郑人买履 (10)2.5鲁人锯竿入城 (11)3第3单元 (13)3.1智勇退笔冢 (13)3.2一箧磨穴砚(yí qiè mó xué yàn) (13)3.3王羲之书六角扇 (14)3.4掩耳盗钟 (15)3.5红毛毡 (16)4第4单元 (18)4.1盲子窃钱案 (18)4.2张佐治遇蛙 (19)4.3焚猪见真情 (20)4.4蜜中鼠屎案 (21)4.5谜语一则 (22)5第5单元 (23)5.1鳝救婢女 (23)5.2二鹊救友 (24)5.3知恩图报 (25)5.4蝙蝠 (26)5.5杀驼破瓮 (27)6第6单元 (29)6.1虎画 (29)6.2正午牡丹 (29)6.3朱元璋画像 (31)6.4苏东坡画扇 (32)6.5铁杵成针 (33)7第7单元 (35)7.1食粥心安 (35)7.2鉴真东渡 (35)7.3少年志存高远 (36)7.4陈蕃有大志 (37)7.5画龙点睛 (37)8第8单元 (39)8.1黄仙裳济友 (39)8.2刘氏善举 (40)8.3李氏之友 (41)8.4田真兄弟 (41)8.5张用良不杀蜂 (42)9第9单元 (43)9.1赛跑定案 (43)9.2拷打羊皮露真相 (43)9.3钱若庚断鹅 (45)9.4欧阳晔破案 (46)9.5螳螂杀蛇 (47)10第10单元 (49)10.1人有卖骏马者 (49)10.2的卢救主 (51)10.3马啮盗髻 (52)10.4王行思爱马 (53)10.5齐人攫金 (54)第1单元1.1杨修啖酪人饷魏武一杯酪,魏武啖少许,盖头上题“合”字,以示众。
七年级语文课外文言文练习(七)(可编辑修改word版)
课外文言文练习(七)班级姓名1、孟母戒子 孟子少时,诵,其母方织。
孟子辍然中止,乃复进。
其母知其諠也,呼而问之:“何为中止?”对曰:“有所失,复得。
”其母引刀裂其织,以此戒之。
自是之后,孟子不复諠矣。
1、解释各组中加点的词的含义。
①孟子辍然中止() ②呼而问之:“何为中止?”() ③其母引刀裂其织() ④以此戒之()2、下列句子中的“之”字用法不一样的一项是()A、呼而问之B、以此戒之C、多作自能见之D、自是之后3.你认为孟母对孟子的成才有什么影响?4.学了这篇文章之后你还想到一个有关孟母的典故吗?2、王充求学 王充字仲任,会稽上虞人也,其先自魏郡元城徒焉。
充少孤,乡里称孝。
后到应有京师,受业太学,师事扶风班彪。
好博览而不守章句。
家贫无书,常游洛阳市肆,阅所卖书,一见辄能诵忆,遂博通众流百家之言。
1、解释加点词的意思。
①其先自魏郡元城徒焉()②师事扶风班彪()③一见辄能诵忆()④遂博通众流百家之言。
()2、翻译句子。
好博览而不守章句。
3、王充的“好博览而不守章句”是指王充的()A、学习态度、学习方法B、学习内容、学习方法C、学习内容、学习态度D、学习方法、学习范围3、范仲淹故事范仲淹二岁而孤,母贫无依,再适长山朱氏。
既长,知其世家,感泣辞母,去之南都,入学舍。
昼夜苦学,五年未尝解衣就寝。
若夜昏怠,辄以水沃面。
往往饘粥不继,日昃固始食。
遂大通“六经”之旨,慨然有志于天下。
常自诵曰:“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范仲淹二岁而孤( ) ②既长( )③辄以水沃面( ) ④去之南都( )2、翻译下列句子。
若夜昏怠,辄以水沃面遂大通“六经”之旨,慨然有志于天下3、“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范仲淹所作《》中的名句,与该文一样,此句在本文中起到______ ___ 的作用。
4、司马光好学司马温公幼时,患记问不若人,群居讲习,众兄弟既成诵,游息矣;独下帷绝编,迨能倍诵乃止。
七年级语文文言文练习及答案(Word版)
七年级语文文言文练习及答案(Word版)一、部编语文七年级上册文言文练习1.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各题。
【甲】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乙】孔子观于周庙,有敧①器焉。
孔子问于守庙者曰:“此谓何器也?”对曰:“此盖为宥座②之器。
”孔子曰:“闻宥座器,满则覆,虚则敧,中③则正,有之乎?”对曰:“然。
”孔子使子路取水试之,满则覆,中则正,虚则敧。
孔子喟然而叹曰:“呜呼!恶④有满而不覆者哉!”(《韩诗外传》)【注】①敧(qī):倾斜。
②宥(yóu)座:座位右边。
“宥”通“右”。
③中:这里指装水到一半。
④恶(wū):哪里,怎么。
(1)给下面两个句子划分停顿。
①好之者不如乐之者②孔子使子路取水试之(2)解释下列划线的字词。
①好之者不如乐之者________②择其善者而从之者________③孔子观于周庙________④虚则敧________(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汉语。
①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②恶有满而不覆者哉!(4)这几段文字内容都与学习有关,谈的都是学习________方面的问题。
【乙】文中孔子“恶有满而不覆者哉”的感叹给了我们的启示是________。
【答案】(1)①好之者/不如乐之者②孔子/使子路取水试之(2)以……为乐;优点;参观;空(3)①几个人一起走,一定有可以成为我老师的人。
②怎么会有满而不颠覆的呢?(4)态度;做人要谦虚谨慎,不要狂妄自大,骄傲自满【解析】【分析】(1)本题划分技巧:①句子成分划分:主谓宾定状补;②关联词划分;③介词划分:而、以、于等。
①好之者(主语)/不如乐之者(谓语)。
②孔子(主语)/使子路取水试之。
(2)①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喜爱学习的人比不上以此为乐的人。
乐,词类活用,意动用法,以……为乐。
②择其善者而从之者:应当选择他们的优点去学习。
“善”是一词多义:善良,好,擅长。
“者”:用在形容词、动词或形容词性词组、动词性词组后面,表示有此属性或做此动作的人或事物。
部编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含答案(Word版)
部编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含答案(Word版)一、部编七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阅读1.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孙权劝学《资治通鉴》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乙】鲁肃传(节选)《三国志》鲁肃代周瑜,当之陆口,过蒙屯下。
肃意尚轻蒙,或说肃曰:“吕将军功名日显,不可以故意待也,君宜顾之。
”遂往诣蒙。
酒酣,蒙问肃曰:“君受重任,与关羽为邻,将何计略以备不虞?”肃造次应曰:“临时施宜。
”蒙曰:“今东西虽为一家而关羽实熊虎也计安可不豫定?”因为肃画五策。
肃于是越席就之,拊其背曰:“吕子明,吾不知卿才略所及乃至于此也。
”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1)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划线词语。
①及鲁肃过寻阳________②即更刮目相待________③肃意尚轻蒙________④遂往诣蒙________(2)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限断2处。
今东西虽为一家而关羽实熊虎也计安可不豫定?(3)两篇文章都以“遂拜蒙母,结友而别”为结尾,有何作用?结合内容,简要分析。
(4)两篇文章都写到了鲁肃与吕蒙见面时的情形,《资治通鉴》与《三国志》哪部作品的描述比较详细?列举一例,加以说明。
【答案】(1)到,等到;重新;轻视;于是(2)今东西虽为一家/而关羽实熊虎也/计安可不豫定?(3)以“鲁肃拜见吕蒙母亲,与吕蒙结为好友”作为文章的结尾,写出鲁肃被吕蒙“对付关羽的五策”所折服,侧面突出吕蒙听从孙权的建议开始读书后,才干有了巨大的长进,不再是吴下时的阿蒙。
(4)示例1:《三国志》比较详细。
如鲁肃与吕蒙谈论的情形,《资治通鉴》用了“与蒙论议”四个字,而《三国志》则详细地描述了吕蒙问鲁肃如何防备关羽,对关羽的评价,和鲁肃谋定五策等内容。
初一语文课外文言文训练(附答案)
初一语文课外文言文训练(附答案)(一)王安石待客王安石在相位,子妇之亲萧氏子至京师,因谒公,公约之饭。
翌日,萧氏子盛服而往,意为公必盛馔。
日过午,觉饥甚而不敢去。
又久之,方命坐,果蔬皆不具,其人已心怪之。
酒三行,初供胡饼两枚,次供猪脔数四,顷即供饭,傍置菜羹而已。
萧氏子颇骄纵,不复下箸,惟啖胡饼中间少许,留其四傍。
公取自食之,其人愧甚而退。
【注释】①子妇之亲:儿媳妇家的亲戚。
②京师:京城。
③果蔬:泛指菜肴。
④酒三行:指喝了几杯酒。
⑤脔:切成块的肉。
⑥箸:筷子。
【文言知识】说“颇”。
“颇”的义项较奇特,它既可指“很”、“甚”,也可指“稍微”、“略微”。
这往往要随上下文决定它的含义。
上文“萧氏子颇骄纵”中的“颇”要作“很”解,意为萧氏的独生子很骄横放纵。
又,“其妇年五十,颇有姿色”,其中“颇”要作“略微”解,因为女子到五十已不太可能很有姿色了。
又,“公为人正直,乡里颇有望”,意为他为人正直,在乡里很有名望。
【思考与练习】1、解释:①翌日②馔③方④具⑤顷⑥而已⑦啖⑧退2、翻译:①觉饥甚而不敢去②其人已心怪之3、理解:上文末了说“人取自食之”,那么王安石到底吃了什么?(二)、范文正正直范文正公仲淹悴,依睢阳朱氏家,常与一术者游。
会术者病笃,使人呼文正而告曰:“吾善炼水银为白金,吾儿幼,不足以付,今以付子。
”即以其方与所成白金一斤封志,内文正怀中,文正方辞避,而术者气已绝。
后十余年,文正为谏官,术者之子长,呼而告之曰:“而父有神术,昔之死也,以汝尚幼,故俾我收之,今汝成立,当以还汝。
”出其方并白金授之,封识宛然。
【注释】①范文正:即范仲淹,谥号为“文正”。
②悴:忧。
③睢阳:古地名,今河南境内。
④封志:封存并加标志。
⑤谏官:给皇帝提建议的官员。
⑥而:你。
⑦俾:使。
⑧封识:即标志。
宛然:依然如故。
【文言知识】说“辞”。
“辞”是个多义词。
一、指“推辞”。
上文“文正方辞避”,意为范仲淹正想推辞回避。
二、指“告别”。
部编七年级 上册语文文言文训练及答案(Word版)
部编七年级上册语文文言文训练及答案(Word版)一、部编语文七年级上册文言文练习1.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鹬蚌相争赵且伐①燕。
苏代②为燕谓惠王③曰:“今者臣来,过易水,蚌方出曝④,而鹬啄其肉,蚌合而箝其喙⑤。
鹬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
’蚌亦谓鹬曰:‘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鹬。
’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禽之⑥。
今赵伐燕,燕赵久相支⑦,以弊大众⑧,臣恐强秦之为渔父也。
故愿王之熟计之也!”惠王曰:“善。
”乃止。
(选自《战国策》)【注】①伐:攻打。
②苏代:人名,苏秦的弟弟。
③惠王:赵国国君。
④曝(pù):晒太阳。
⑤喙:鸟的嘴巴。
⑥渔者得而并禽之:打鱼的人同时捉住它们。
⑦相支:长久相持。
⑧以弊大众:而蒙蔽大家(的眼睛)。
(1)解释下列划线的词语。
①赵且伐燕________②以弊大众________(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擒之。
(3)为什么苏代能说服惠王中止出兵?(4)这个故事后来演绎出一个成语,你知道是什么吗?【答案】(1)将要;蒙蔽(2)两个都不肯放掉对方,(一个)打鱼的人把它们一起捉住了。
(3)从苏代的角度看:①方法巧妙。
用寓言故事(讽喻或类比的方式)引入,使惠王易于接受。
②态度诚恳。
为燕赵双方的利益着想,陈述利害,入情入理。
从惠王的角度看:善于听取别人的建议。
(4)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解析】【分析】(1)“且”是副词,将要;“敝”指使…劳苦(贫困)(2)注意相舍指放过对手;并指全都;故翻译为:两个都不肯放掉对方,(一个)打鱼人把它们一起捉住了。
(3)我们可以不同的人物角度方面来回答。
如从苏代的角度,抓住“方法巧妙、态度诚恳”等方面来回答;从惠王的角度看,抓住“善于听取别人的建议”方面来回答。
(4)从“蚌方出曝,而鹬啄其肉,蚌合而箝其喙”中可知,这个成语应为: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故答案为:(1)①将要;②使…劳苦(贫困)(2)两个都不肯放掉对方,(一个)打鱼人把它们一起捉住了。
部编七年级语文文言文练习及答案(Word版)
部编七年级语文文言文练习及答案(Word版)一、部编语文七年级上册文言文练习1.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身已半入,止露尻尾。
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乙】某氏园中,有古木,鹊巢其上,孵雏将出。
一日,鹊徊翔其上,悲鸣不已。
顷之,有群鹊鸣渐近,集古木上,忽有二鹊对鸣,若相语状,俄而扬去。
未几,一鹤①横空而来,“咯咯”作声,二鹊亦尾其后。
群鹊见而噪,若有所诉。
鹳又“咯咯”作声,似允所请。
鹤于古木上盘旋三匝,遂俯冲鹊巢,衔一赤蛇吞之。
群鹊喧舞,若庆且谢也。
盖二鹊招鹳援友也。
【注】①鹳:一种凶猛的鸟。
(1)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一狼洞其中洞:洞口B. 乃悟前狼假寐寐:睡觉C. 鹊巢其上巢:筑巢D. 集古木上集:停息、聚集(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②群鹊喧舞,若庆且谢也。
(3)【甲】文中的狼贪婪、凶狠、狡诈,【乙】文中的鹊是怎样的呢?【答案】(1)A(2)①禽兽的诡诈手段能有多少啊?只是增加笑料罢了。
②喜鹊们欢呼起舞,像在庆祝,并(向鹳)致谢。
(3)①有情义,乐帮助;②会动脑;③善求助,④懂感恩。
【解析】【分析】(1)先要大致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弄清句子意思,依据句意和对文言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字词义。
解释时要注意辨析词义和用法的变化,依据语境判断字词意思。
A.洞:名词活用作动词,打洞。
故选A。
(2)①重点词语:变诈:诡诈;止:只是;句意:禽兽的诡诈手段能有多少啊?只是增加笑料罢了;②重点词语:谢:致谢。
句意:喜鹊们欢呼起舞,像在庆祝,并(向鹳)致谢。
(3)疏通文字,了解内容,根据故事情节,抓住鹊的行为表现的描写,理解形象,最后体会文章所说明的道理。
新部编人教版七年级 语文文言文练习及答案
新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文言文练习及答案一、部编语文七年级上册文言文练习1.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周公诫子成王封伯禽于鲁。
周公诫之曰:“往矣,子无以鲁国骄士。
吾,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也,又相天子,吾于天下亦不轻矣。
然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犹恐失天下之士。
吾闻,德行宽裕,守之以恭者,荣;土地广大,守以俭者,安;禄位尊盛,守以卑者,贵;人众兵强,守以畏者,胜;聪明睿智,守之以愚者,哲;博闻强记,守之以浅者,智。
夫此六者,皆谦德也。
夫贵为天子,富有四海,由此德也。
不谦而失天下,亡其身者,桀、纣是也。
可不慎欤?”【乙】诸葛亮《诫子书》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1)解释下列划线的词。
①博闻强记,守之以浅者________②非学无以广才________③悲守穷庐________④又相天子________(2)这两篇短文都是告诫子孙的文章,但中心内容不同。
其中【甲】文周公告诫儿子伯禽的中心内容是:________;【乙】文诸葛亮告诫儿子的中心内容是:________。
(3)将下列句子译为现代汉语。
①夫此六者,皆谦德也。
②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4)【乙】文中有两句话常被人们用作“志当存高远”的座右铭,这两句话是:________,________。
【答案】(1)见闻广博,记忆力强;增长;陋室;辅佐(2)不要因为受封于鲁国就怠慢、轻视人才;要立德、修身(3)①这六点都是谦虚谨慎的美德。
②(如果)年纪随同时光而疾速逝去,意志随同岁月而消失,最终就会像枯枝落叶般一天天衰老下去。
这样的人大多对社会没有任何贡献,只有悲伤地困守在自己的穷家破舍里,又怎么来得及!(4)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解析】【分析】(1)①句意为:见闻广博,记忆力强,却用浅陋来保持,这是聪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7.5文言文训练三(竞赛) 姓名_______ 成绩_________
1、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2、注水焉.()
3、顾谓
..弟子()()4、王数.封我矣() 5、必无.受利地() 6、荆.人畏鬼()
7、罪.夫当丧者()8、布帛尽于
..衣裘()()9、布帛尽则无以为
...蔽()
10、夫凡人之有为也,非名之,则利之也。
()
11、未几
..,厚葬之风休.矣。
()
12、吁!恶.有满而.不覆者哉!()
13、孙叔敖之知,知不以利为利矣。
()
14、请选出“是”的解释相同的几项()
A是.鱼之乐也 B今是.昨非 C自是.之后 D原于是.入舍就学
E翩翩两骑来是.谁 F唯利是.图
15、下列句子中,加点字“则”与“布帛尽则.无以为蔽”中的“则”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入则无法家拂士B战则请从C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D至则无可用
16、找出下列故事对应的出处1、知鱼之乐()2孙叔敖疾()3欹器满覆()4齐
国好厚葬()5、鲁侯养鸟()6、岂辱马医()
A《墨子》B《庄子》C《韩非子》D《列子》E《吕氏春秋》F《荀子》
17、判断下列句子中“之”的意义和用法,用T或者F表示
A游于濠梁之.上(结构助词,解释为“的”)()
B孙叔敖之.知(结构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
C曾子之妻之.市(动词,到)()
D我知之.濠上也(代词,它,相当于“鱼”)()
E何罪之.有(结构助词,相当于“的”)()
F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结构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
18、下列加点词解释正确的一项()
A寡人有疾疾:小病 B春风得意马蹄疾疾:快速
C嫉恶如仇疾:痛苦 D疾风知劲草疾:迅猛
19、唐朝诗人贾岛与合称“”,贾岛的“鸟宿池边树,___________”两句,贾岛自
称是“两句三年得,___________”。
20、《秋江写望》的作者是宋代“以____为妻,以____为子”的林逋,其咏梅诗《山园小梅》中
“疏影横斜水清浅,_______________”两句,被称为写尽梅之体态的描写。
21、《秋江写望》标题点明时间是______,地点是______。
其中“苍茫沙嘴鹭鸶眠,
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现了这首诗的氛围__________________。
22、《出郊》的体裁是________,从诗中等意象看出这首诗描写的是______(季节)的景色。
23、“桑麻”在古诗中通常泛指________,孟浩然《过故人庄》“开轩面场圃,____________”,这里的桑麻,同样是这个意思。
24、“中兴宋四家”又称“宋四大家”,是南宋时期_____、_______、尤袤和_______的合称。
2015.7.5文言文训练三姓名_______ 成绩_________
1、数.岁时()
2、吾少而孤.()
3、苟欲
..学()()
4、恻然
..久之()5、入舍就.学()6、逸.马蹄.而杀之()()
7、卧犬遭.之而毙()8、征索.者()9、钞已.()
10俄倾立就.()11、安.知我不知鱼之乐()12、子固.非鱼也()
13、请循.其本.()()14、有奔马毙.犬()15、何勤苦如.此()
16、所读书必手钞.()
17、一则羡其不孤,二则慕其得学()
18、逸马杀犬于道()
19、鯈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
20、对客挥毫,俄倾立就,以故名高一时()
21、判断下列句子中“之”的意义和用法,用T或者F表示
A游于濠梁之.上(结构助词,解释为“的”)()
C曾子之妻之.市(动词,到)()
D我知之.濠上也(代词,它,相当于“鱼”)()
E何罪之.有(结构助词,相当于“的”)()
F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结构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
22、中国古代第一部断代史是()
A《汉书》B《后汉书》C《明史》D《史记》
23、“咏其.文”的“其”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__________,“思其义.”.中的“其”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__________,“师问其.故”中的“其”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____________,“一则羡其.不孤”中的“其”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______。
24、唐宋八大家是提倡唐宋古文运动的中心人物,他们分别是唐朝的_______________和宋朝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他们主张_________,反对__________。
25、世称“乐府双璧”的两首作品是汉乐府《_____________》和北朝民歌《__________》,其
中《__________》是中国最早的长篇叙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