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反叛到被反叛——朦胧诗与第三代比较

合集下载

朦胧诗派——精选推荐

朦胧诗派——精选推荐

朦胧诗派-70年代末80年代初出现的诗派,其代表人物有北岛、舒婷、顾城、江河、杨炼等。

在诗歌创作中,借鉴了西方现代主义诗歌的表现手法,他们的诗歌表现出与传统新诗截然不同的风格,在诗坛乃至整个文学界产生了巨大影响这些后来被称为朦胧诗第三代诗人(新生代诗人):新生代诗人,也叫第三代诗人;新生代诗也叫后新诗潮。

1986年,《诗歌报》和《深圳青年报》的“现代主义诗歌大展”标志着新生代诗人的集体亮相。

他们企图反叛和超越朦胧诗,重建一种诗歌精神,这种精神建立在普通人平淡无奇的日常生活和世俗人生的感性体验上。

新生代诗人代表:韩东、于坚、杨黎、李亚伟等。

改革文学:出现于70 年代末,并于80年代前半期达到高潮的,一股反映改革开放以及由此引发的一系列社会生活,思想观念,文化心理的变革与冲突的文学创作潮流。

代表作蒋子龙《乔厂长上任记》路遥《人生》高晓声《陈奂生系列》“三崛起”划时代的壮举,第一次一个人的声音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表达对社会、历史的独特思考,不再是时代精神的传声筒,不再是政治服务的工具。

寻根文学--上世纪80年代中期,中国文坛上兴起的文化寻根的热潮,作家们开始致力于对传统文化、民族文化心理的挖掘,他们的创作被称为寻根文学。

丙崽—韩少功《爸爸爸》中的主人公,国民身上一直斩不断的国民劣根性,用现代意识去透视传统文化的暗区,以此体现并挖掘民族文化心理深层结构。

地域文化的奇异,神秘色彩—反抗中原文化的大一统,从传统文化中寻找现代文化动乱的根源。

王一生—阿城《棋王》中时代主人公,活着只有两个目的吃和棋。

简单宁静而平凡的生活态度,诚实地生活,重视生命价值。

传统文化在现代人身上的体现,对当代人生的积极意义。

现代派小说—80年代中期兴起的一场受西方现代派影响,以抒写现实真感体验内容的潮流。

先锋小说-移植而来的文学“移植文学”,关注小说的形式和技巧,以叙事为主。

最大特点:移植文学,完全以西方文学为蓝本,疏远中国读者的阅读习惯。

归来、朦胧、第三代

归来、朦胧、第三代

第九章八十年代以来的诗歌两类:1是复出诗人的诗歌创作,又称为归来者的诗;2是以写朦胧诗为主的青年诗群。

这一节我们首先来了解一下归来派诗人的诗歌创作。

(二)归来诗人概念1 背景:1980年,艾青发表了一本诗集,名为《归来的歌》,同时,流沙河、梁南也写了诗歌《归来》和《归来的时刻》,由此,“归来”不仅成为这一期间老诗人复出的现象,而且成了普遍性的诗歌主题。

这批复出作家也被成为归来诗人。

2 归来诗人的群体构成:(1)50年代反右运动中的右派诗人,如艾青、公木、昌耀、公刘等;(2)1955年“胡风集团“事件中的罹难者,如牛汉、绿原、曾卓等;(3)因政治原因而在50年代相继退出诗坛的诗人,如辛笛、陈敬容、郑敏等。

2 牛汉、绿原、曾卓:他们由于55年胡风事件受到迫害,失去了写作的权利。

在文革中后期和新时期,他们又迎来了创作的高峰期。

牛汉写出了《半棵树》、《蚯蚓》等名篇;绿原在八十年代出版诗集《人之诗》;曾卓则有《有赠》、《悬崖边的树》等名篇。

3:公刘、邵燕祥:他们在57年被打成右派,新时期重新回归文坛,分别写出了《绳子》、《五十弦》等诗。

(四)归来诗歌的意义1 控诉和反思历史:“归来者”作家是以50年代背景下的革命激情与“五四”新文学的战斗传统相结合,构成自身的特定的现实关怀。

“归来的歌”与“伤痕小说”、“反思小说”一样,是噩梦醒来、苦难结束之后对伤痛的抚摸,对历史变乱的控诉和反思。

2 恢复了现实主义的文学传统:这些诗作无论是抒情言志还是沉思感慨,无论是表达个人遭遇还是揭示时代悲剧,都表现了诗的现实主义精神,张扬真、善、美,排斥假、大、空,对新诗艺术的重建做出了贡献。

3 局限:在冲破艺术禁锢,挣脱教条束缚方面,特别是与世界现代艺术的比照中,归来者的诗歌又明显地表现出创作力的薄弱和审美色彩的单一。

第二节朦胧诗的崛起谢冕的文章《在新的崛起面前》最早捕捉到了这种手法新颖的‘古怪’探索诗。

1980年章明在《诗刊》发表文章《令人“气闷”的“朦胧”》排斥这一艺术变革中的新诗潮。

论“朦胧诗”向“第三代诗歌”的主体转型特征

论“朦胧诗”向“第三代诗歌”的主体转型特征

了“自我 ” 消 隐和 萎 缩 的 心 路 历 程 , 另 一 方 面 回 到 生 命 本 体 , 现 了 对 平 凡 生 命 的 认 同。 然 而 , 的 从 展 在
“ 三代 诗 歇 ” 立起 迥 异 于 “ 胧 诗 ” 话 语 方 式 的 同 时 , 不 意味 着 它 具有 了后 现 代 性 的基 本 特 征 。 第 建 朦 的 并 [ 键 词 】 脆诗 ; 关 朦 第三 代 诗 歇 ; 体 ; 主 自我 , 现 代 性 后
诗 人终 于 从 “ 下 ” 上 了 “ 面 ” 而 “ 胧 地 走 地 , 朦
坚韧 地走 上诗 坛 , 满 “ 胧诗 ” 的是 敢 为 天 充 朦 问
下先 的 呐喊 以及 对 理 性精 神 的 热烈 追 求 , 因而
被历 史 赋予 了英雄 主义 和理 想主义 的光 环 。作
Hale Waihona Puke 为新 时 期文 学之先 锋 的 “ 胧 诗 ” 言 , 人 主 朦 而 诗 体 地位 是 大写 的 , 高高 凌驾 于客体 之上 的 ; 主体 的心 灵 尺 度 规范 并 役使 客 体万 物 人诗 , 切 皆 一
论 “ 胧诗 ’ 朦 ’ 第 三代 诗 歌 ’ 向“ ’ 的 主 体 转 型 特 征
郭 威
( 建 师 范 大学 文 学院 , 建 福 州 3 0 0 ) 福 福 507
[ 摘 要 】‘ 胧诗 ” “ . 4 诗 歌 ” ‘ 朦 向 第z ̄ - 的转 型 , 示 了新 时期 “ 我 ” 揭 大 的诗 歌 主 体 被 放 逐 的 命 运 , 始 开
维普资讯
第2卷 7
第 6期
哈 尔 滨 学 院 学 报
J OURN F HARB N UNI RS T AL O I VE I Y

第三代诗歌的产生

第三代诗歌的产生

第三代诗歌的产生:从朦胧诗到第三代诗1.朦胧诗的衰落80年代头两年之后,有关“朦胧诗”的论争还在激动人心地进行,但是,“新诗潮”的第一个浪头实际上已经过去。

当时的诗歌界,“复出”的诗人的大多数,写作上已出现停滞的现象,他们普遍难以顺利解决(或没有意识到)诗艺上的矛盾。

而“朦胧诗”(或“今天诗派”)作为一个群体,也已“失散”。

而且,由于“朦胧诗”的影响扩大,北岛、舒婷、顾城等的诗作,被许多诗歌爱好者模仿,在大量的“复制”中,原来的那种真诚的生命已变得淡薄,而蜕化为形式的、技巧性的制作。

这引起对现代诗有着执著追求的青年的不安和不满。

2.新生代的成长新诗潮向着另一阶段展开的另一重要因素是,一批比起“朦胧诗人”更年轻的作者开始涉足诗歌。

他们大多出生于60年代。

对于历史,对于“文革”,有着并不相同的记忆。

况且,在“朦胧诗”“退潮”的时候,社会思潮的状况已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曾经相当一致的把握世界的社会政治伦理视角,其重要性也已大为降低。

50年代以来所构造的光明与黑暗、美与丑、崇高与邪恶对立分明的世界,在一些人那里,已不再那么清晰,以此作为对事物进行评判的模式,也不再那么有效。

世界的复杂性更充分展示在人们面前,“新时期”开始时把握个人和历史进程的确信,发生了某种程度的动摇。

对于“朦胧诗”后的诗歌探索者来说,诗对社会历史的那种承担,也不再是毫无疑义了。

在后起的诗歌探索者看来,当代对中国现代诗的探索,“朦胧诗”仅是打开一个通道,其潜力和可能性远未被穷尽——而当时的诗界,似乎已存在将“朦胧诗”“经典化”的倾向(尽管同时在另外一些诗人那里“朦胧诗”仍是“异端”),这使他们感到忧虑。

他们特别感到当代写作者诗歌文本意识的欠缺,而汉语语词的潜能和表达的可能性,有着广阔的发掘和实验的天地。

3.第三代诗歌登上诗坛这样,一种有别于“朦胧诗”的“新的诗歌”和“新的诗人”的出现,就是势所必然。

这种出现,采用了一种和“朦胧诗”对抗、反叛的姿态[注:在当时,“pass北岛”(或“打倒北岛”)是他们中一些人喊出的口号]。

试析“朦胧诗”与“第三代诗歌”创作倾向的不同

试析“朦胧诗”与“第三代诗歌”创作倾向的不同
“ 朦胧 诗 ”与 “ 第三代诗 歌 ”创作倾 向的不 同
吴梅菊
继 “ 朦胧 诗 ”之后 的 “ 第三代 诗歌 ”是 以 “ 反朦胧 诗 ” 为其 发端 的, “ 第三代 诗歌 ”代 言人之一韩 东在一篇 文章中 称 之 为 “ 二 次 背 叛 ” 。 如 果 说 “ 胧 诗 ”是 对 以政 治 抒 情 第 朦 诗为主 流的 当代 诗歌美学 原则的背叛 ,那么 “ 三代诗 歌 ” 第 则是在 “回归诗 歌 ”的名 义下对 “ 朦胧 诗 ”的背叛 。既是 背 叛 ,那两者表现在创 作上就有明显的不 同。
这 些观 念 去 代 替 我 们 和世 界 ( 包括 诗 歌 )的关 系 ” , 所 以 说 “ 第三代诗 歌 ”的背叛 首先表现在对 “ 胧诗 ”集体共 同性 朦 存 在 的背 叛 , 他 们 的诗 歌 带 有 鲜 明 的个 人 体 验 的性 质 。 “ 我 的好妻 子/ 我们 的朋友 都会 回来/ 友们还 会带来更 多没见过 朋 面 的朋 友 ……他们 到我 们家来 ……他们要 用 胡子扎我 们儿 子 的小脸 ……他们 和我 没碰三 杯就 醉 了/ 鸡汤 面前痛 哭流 在 涕 ……看 到他 们混 浊 的I N/ 们 听到屋后 一记 响亮 的耳光 B 我 . / 原 谅 了他 们 ” ( 东 : 《 们 的朋 友 》 ) , “ 有 三 个 一 就 韩 我 你 样 的 杯 子 / 原 来 有 四个 一 样 的 杯 子 / 一 次 激 动/ 挥 手 打 破 你 你 你 了一个 ” ( 阿吾: 《 三个一样的杯子》 )。
诗歌的话语主体
“ 朦胧诗 ”是在 民族 的空前浩劫 和忧思 中产 生 的,客观 上说 ,它一 出世 就被思想解 放运动所俘 虏 ,为反对 过去文 艺 中 “ 非我的我 ,即自我的取消、 自我的毁灭的 ‘ 我’”,口 诗 人们认 为 “ 应该通 过作 品建 立一个 自己的世界 ,这 是一个真 诚而独特的世界 ,正直的世界 ,正义和人性 的的世界 ”。【 2 在 历史发 生巨大转 折的情境 下,他们 的 “自我 ”在充 分体现个 人主动 性的 同时 ,也成为 与历史与社会相 融为一体 的社会个 体 ,而他 们个人 的情绪诉求 也注定成为那 个时代集 体愿望 的 表达 ,是带着时代 印痕 的个体 经验 的表达 。从主观 上看 “ 朦 胧诗 ”的创作者们 也是 自觉地 以时代代 言人 的身份 ,承担起 历史叙 述者 的角 色,展现 一代 人理想破 灭信仰崩塌 的心灵历 程。 “ 诗人 需要 从个人 的经 历,跨入 民族 的经历 ;从个人与 环境 的冲突 ,跨入命 运与历 史的冲 突 ”,[因此 “ 3 朦胧 诗 ” 的话语 主体 ,便成 为一种集体 的经验主体 ,带有 明显的时代 感 ,具有 社会性 与普 遍性 。从 “ 朦胧诗 ”中可 以感 觉到 “ 有 代 人 正在 走过 ”的历 史进 程 感 ,他们 的 苦痛 带着 那 个时 代的 “ 荒谬 ” : “ 一切欢 乐都没 有微笑 , 一切 苦难都 没有泪 痕 ” ( 岛: 《 北 一切》 )、 “ 也许 我们点起一个个灯 笼/ 又被 大风一个个 吹灭 ” ( 舒婷 : 《 也许 》 )、 “ 我们幻想着 ,/ 幻 想破灭着 ,/ 想总是把破 灭宽恕,/ 幻 破灭却从不把幻想放过 ” ( 顾城 : 《 我的幻想》);他们的抗争指 向的是那个 “ 荒谬 ” 的时代 : “ 告诉你 吧,世界 ,/ 我一不一相一信 !” ( 岛: 北 《 回答》 )、 “ 黑夜给 了我黑色 的眼睛 ,我 却用它来 寻找光 明 ” ( 城 : 《 代 人 》 ) 、 “ 许 — —/ 在 那 里 牺 牲/留 顾 一 也 就 下歪歪斜斜 的脚 印/ 后来者/ 署通行证 ( 给 签 舒婷 : 《 献给我 的 同时代 》 )。与 “ 朦胧诗 ”不同 , “ 三代诗歌 ”是在社 第 会生活 日趋 “ 世俗化 ”、公众 高涨的政治 热情逐渐滑 落 的历 史语境 下诞 生的 ,他 们大多生 于2 世纪6 年代 ,是在 成长过 0 0 程 中更 多地 感受到 生活琐屑 、平庸的一面 的 “ 站在 餐桌旁 的 代 ”, 没 有 了北岛们 的苦难经 历 ,也就没有他 们 的历史 沉 重感和群 体意识 ,加 之 “ 国家政 治力量 要求诗歌承担 政治 动 员、历史叙述者 的压力 明显降低 ” , “ 读者对 诗歌的想象 也发生 了变化 ” , 在 “ 三代诗 歌 ”创 作者 的眼里 , “ 第 人 不 是 一 种 文 化 动 物 、 历 史 动 物 和 政 治 动 物 ” , 真 正 的 人 是 心灵世界保 持真实 、普通 和 E常状 态 。 “ t 回归个人 ”是 《 他 们 》也是他们 最响亮 的 口号 , “ 们最关 心的是作为个 人深 我 入 到这 个 世 界 中去探 索 、体 会 、经 验 …… 虽然在 我们 的身 上 投射着各 种各样 的观念 的光 辉,但我们 不想 、也不可能用

一 “第三代诗歌”与“朦胧诗”的区别

一 “第三代诗歌”与“朦胧诗”的区别

(一)“第三代诗歌”与“朦胧诗”的区别朦胧诗正值文革后期,诗人常常表现出一种晦涩的、不同于寻常的复杂情感,因此成为朦胧诗。

他们关注国家的命运,民族未来,但是经历了文革的诗人不可能也不会一下子在所有人面前把所有的思想曝光,于是他们任然用隐喻和象征的手法进行创作,这种创作方式让人琢磨不透,且深刻动人,完全让人很放松、朦胧诗论崇高,具有神圣使命。

他们满怀着救世主的态度,高度赞扬扬个人的生命价值与人格尊严,在艺术上追求诗歌的内在美的旋律。

代表作北岛的《我不相信》,顾城的《黑眼睛》,杨炼的《大雁塔》等。

这种隐喻和象征在后来的“复制者”的作品逐渐过于平淡以致产生了乏味和淡薄感,于是显得不再为人所接受了。

这便产生了不同于朦胧诗派的第三代诗。

第三代诗完全不再隐喻和象征,他们从朦胧诗的晦涩中解脱出来,提倡“拒绝隐喻”的口号,余坚认为诗是对隐喻的拒绝,对隐喻拒绝,破坏得越彻底,诗就越显出诗自身。

拒绝隐喻就是要达到诗歌的“澄明”, 于坚把诗歌的语言资源放在了民间,选择了口语,以日常生活为诗。

[5]“第三代诗人”就是在寻找一种不确定不明晰的方向,他们受到了前朦胧诗人的影响但是又更多地借鉴了欧美的后现代主义。

他们以平民的身份来关注自己周围的生活,关注自己的内心世界的情感变化。

如韩东的《有关大雁塔》,于坚的《尚义六街》,李亚伟的《中文系》等。

从杨炼和韩东眼中我们可以看到大雁塔的不同之处,同时也看出朦胧诗和第三代诗的区别。

韩东的大雁塔是历史作为一种反方向存在,由于人们已经走出了那段历史将永去不返,消失于黑暗宇宙的深处,于是我们就去领略一种与我们没有实际关系的的东西,直接捕捉和触摸个人和个人当下的生活。

诗人向人们诉说大雁塔生命的所有的记忆,而人们只不过是一群过客,人们来观大雁塔赋予它以光荣和崇高,它站在一动不动着;给它灾难和慰藉,它依然存在着;给它忧郁和希望,梦想还有羞愧大雁塔仍然在那里从没改变过。

这一件件一桩桩都是从通过诗人的口中呈现出来大雁塔历史存在的画面。

一 “第三代诗歌”与“朦胧诗”的区别

一 “第三代诗歌”与“朦胧诗”的区别

(一)“第三代诗歌”与“朦胧诗”的区别朦胧诗正值文革后期,诗人常常表现出一种晦涩的、不同于寻常的复杂情感,因此成为朦胧诗。

他们关注国家的命运,民族未来,但是经历了文革的诗人不可能也不会一下子在所有人面前把所有的思想曝光,于是他们任然用隐喻和象征的手法进行创作,这种创作方式让人琢磨不透,且深刻动人,完全让人很放松、朦胧诗论崇高,具有神圣使命。

他们满怀着救世主的态度,高度赞扬扬个人的生命价值与人格尊严,在艺术上追求诗歌的内在美的旋律。

代表作北岛的《我不相信》,顾城的《黑眼睛》,杨炼的《大雁塔》等。

这种隐喻和象征在后来的“复制者”的作品逐渐过于平淡以致产生了乏味和淡薄感,于是显得不再为人所接受了。

这便产生了不同于朦胧诗派的第三代诗。

第三代诗完全不再隐喻和象征,他们从朦胧诗的晦涩中解脱出来,提倡“拒绝隐喻”的口号,余坚认为诗是对隐喻的拒绝,对隐喻拒绝,破坏得越彻底,诗就越显出诗自身。

拒绝隐喻就是要达到诗歌的“澄明”, 于坚把诗歌的语言资源放在了民间,选择了口语,以日常生活为诗。

[5]“第三代诗人”就是在寻找一种不确定不明晰的方向,他们受到了前朦胧诗人的影响但是又更多地借鉴了欧美的后现代主义。

他们以平民的身份来关注自己周围的生活,关注自己的内心世界的情感变化。

如韩东的《有关大雁塔》,于坚的《尚义六街》,李亚伟的《中文系》等。

从杨炼和韩东眼中我们可以看到大雁塔的不同之处,同时也看出朦胧诗和第三代诗的区别。

韩东的大雁塔是历史作为一种反方向存在,由于人们已经走出了那段历史将永去不返,消失于黑暗宇宙的深处,于是我们就去领略一种与我们没有实际关系的的东西,直接捕捉和触摸个人和个人当下的生活。

诗人向人们诉说大雁塔生命的所有的记忆,而人们只不过是一群过客,人们来观大雁塔赋予它以光荣和崇高,它站在一动不动着;给它灾难和慰藉,它依然存在着;给它忧郁和希望,梦想还有羞愧大雁塔仍然在那里从没改变过。

这一件件一桩桩都是从通过诗人的口中呈现出来大雁塔历史存在的画面。

第三代口语化诗歌的粗俗

第三代口语化诗歌的粗俗

第三代口语化诗歌的粗俗第三代诗歌即“第三代”诗人所创作的诗歌。

所谓“第三代”诗人是相对于1949-1976年间的第一代及朦胧诗为代表的第二代诗人所界定的概念,泛指以朦胧诗以后到到90年代这段时间出现的一批诗人。

第三代诗歌具有以下特征:呈现出反理性,反崇高,反英雄倾向,倡导小人物,平民意识;重视流派与理论建设;在创作上高度的语言意识,用口语化的语言拓展了当代新诗发展的空间。

他们把诗从群体意识中解放出来是,促使中国诗歌呈现出多元化,边缘化,个人化的趋向。

第三代诗歌被看作中国当代诗歌的分水岭。

第三代人是什么?在第三代人之后还会有第四代人,第五代人么。

或许会有,或许不会有。

当第三代人进行自我命名的时候,他们没有想过以后。

根据周伦佑的说法,第三代人首先是一个政治概念。

简单来说,“第三代诗歌”是以“朦胧诗”为直接反叛与超越目标而展开的一次先锋诗内部的自觉变构行为,其所传达的美学经验整体上具有现代性与后现代性的特质。

我们需要对“第三代人”的总体的审美原则做一个概括,才能比较好的把握他们的文本特征。

周伦佑曾经为第三代人写过《第三代诗论》,里面大致概括了“第三代人”的“非诗”“非艺术”审美观念和写作倾向:非崇高;非文化;非修辞;非意象。

他们反对朦胧诗派对人的崇高化,过于强调诗人英雄式地悲剧感,把人的价值的重新发现与肯定树立为诗歌的主题。

他们试图对文化感保持淡漠,尽量避免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历史主题,尽量以口语入诗。

他们简化语言的描写,提出“通感”和“反逻辑修辞”的比喻手法。

他们反对隐喻,试图消除现代诗的晦涩和紧张。

徐敬亚用东西方意识的分流来概括“第三代人”的分野,大致是正确的:一支为以“整体主义”“新传统主义”为代表的“汉诗”倾向,而另一支为“非非主义”“他们”为代表的“后现代主义”倾向。

前者的诗人们对待词语的态度持成而稳重,他们并不倾向于解构语言,反而试图挖掘语言自身内在的神性因素。

诸如曾经发表的“现代主义大赋”就代表了这一派诗人的努力倾向。

朦胧诗与第三代诗比较论

朦胧诗与第三代诗比较论

朦胧诗与第三代诗比较论
于沐阳
【期刊名称】《晋阳学刊》
【年(卷),期】2008(000)005
【摘要】朦胧诗与第三代诗是20世纪80年代中国文学两个最重要的诗歌现象;精英意识感召下的忧患意识与批判精神是朦胧诗的主要价值取向,第三代诗则以鲜明的世俗关怀指向坚持平民立场与平民叙写;朦胧诗常常将个人化的"小"我附着在具有着政治、历史、文化内容,象征民族精神、时代精神的"大"我之中,而第三代诗则重在表现个体人的生命体验;朦胧诗通过各种修辞手段,构建了充满隐喻、象征意义的意象世界,第三代诗则将口语的运用推向了极致;朦胧诗奠定了新时期之初中国文学的基调,第三代诗则彻底改变了中国当代文学的精神向度.
【总页数】6页(P116-121)
【作者】于沐阳
【作者单位】延边大学,人文学院,吉林,延吉,13300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226.2
【相关文献】
1.论"朦胧诗"向"第三代诗歌"的主体转型特征 [J], 郭威
2.深邃典雅之妙与平易通俗之巧r——朦胧诗与第三代诗诗美特征论 [J], 夏俊华
3.从影响的焦虑看第三代诗对朦胧诗的超越 [J], 孙元元
4.迷踪后的沉寂——朦胧诗后第三代诗的命运反思 [J], 罗振亚
5.朦胧诗与第三代诗比较论 [J], 王萍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论“朦胧诗”向“第三代诗歌”的主体转型特征

论“朦胧诗”向“第三代诗歌”的主体转型特征

On the Subject Features of Transformation From Obscure Poem to Third Generation Poem 作者: 郭威
作者机构: 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福建福州350007
出版物刊名: 哈尔滨学院学报
页码: 79-82页
主题词: 朦胧诗;第三代诗歇;主体;自我;后现代性
摘要:“朦胧诗”向“第三代诗歌”的转型,揭示了新时期“大我”的诗歇主体被放逐的命运,开始了“自我”的消隐和萎缩的心路历程,从另一方面回到生命本体,展现了对平凡生命的认同。

然而,在“第三代诗歇”建立起迥异于“朦胧诗”的话语方式的同时,并不意味着它具有了后现代性的基本特征。

朦胧诗与第三代诗的比较

朦胧诗与第三代诗的比较

朦胧诗与第三代诗的区别
(2013-06-25 17:22:12)
第一,朦胧诗倾向于理性精神,特别是表现出了较强的政治反思和批判意识,而第
三代诗歌则倾向于非理性探索。

第二,朦胧诗表现出明显的人道主义精神,但“人”的意义还是处于概念和群体层
面上的,表现为一代人、为民族代言的愿望。

而第三代诗歌则是在个体的意义上建立人的主体性,并开始对个体生命内部的探索。

第三,朦胧诗的语言倾向于唯美的、经典的书面语,而且语言方式以经营意象为主
要手段,并在此基础上实现象征和隐语的意图。

而第三代诗歌则着力于日常化的口语写作,明确反对意象经营,试图突现语言自身的内部冲突。

第四,朦胧诗在美学上趋于崇高、悲剧或优美等传统美学形态,在更多方面趋于对
现代主义的认同。

而第三代诗歌则趋于反讽、荒诞、幽默,甚至丑陋等美学形态,带有一些后现代的色彩。

第五,朦胧诗表现出某种贵族化的精神气质,而第三代诗歌则表现出明显的平民意
识和日常状态。

“第三代诗歌”与“朦胧诗”的区别

“第三代诗歌”与“朦胧诗”的区别

(一)“第三代诗歌”与“朦胧诗”的区别朦胧诗正值文革后期,诗人常常表现出一种晦涩的、不同于寻常的复杂情感,因此成为朦胧诗。

他们关注国家的命运,民族未来,但是经历了文革的诗人不可能也不会一下子在所有人面前把所有的思想曝光,于是他们任然用隐喻和象征的手法进行创作,这种创作方式让人琢磨不透,且深刻动人,完全让人很放松、朦胧诗论崇高,具有神圣使命。

他们满怀着救世主的态度,高度赞扬扬个人的生命价值与人格尊严,在艺术上追求诗歌的内在美的旋律。

代表作北岛的《我不相信》,顾城的《黑眼睛》,杨炼的《大雁塔》等。

这种隐喻和象征在后来的“复制者”的作品逐渐过于平淡以致产生了乏味和淡薄感,于是显得不再为人所接受了。

这便产生了不同于朦胧诗派的第三代诗。

第三代诗完全不再隐喻和象征,他们从朦胧诗的晦涩中解脱出来,提倡“拒绝隐喻”的口号,余坚认为诗是对隐喻的拒绝,对隐喻拒绝,破坏得越彻底,诗就越显出诗自身。

拒绝隐喻就是要达到诗歌的“澄明”, 于坚把诗歌的语言资源放在了民间,选择了口语,以日常生活为诗。

[5]“第三代诗人”就是在寻找一种不确定不明晰的方向,他们受到了前朦胧诗人的影响但是又更多地借鉴了欧美的后现代主义。

他们以平民的身份来关注自己周围的生活,关注自己的内心世界的情感变化。

如韩东的《有关大雁塔》,于坚的《尚义六街》,李亚伟的《中文系》等。

从杨炼和韩东眼中我们可以看到大雁塔的不同之处,同时也看出朦胧诗和第三代诗的区别。

韩东的大雁塔是历史作为一种反方向存在,由于人们已经走出了那段历史将永去不返,消失于黑暗宇宙的深处,于是我们就去领略一种与我们没有实际关系的的东西,直接捕捉和触摸个人和个人当下的生活。

诗人向人们诉说大雁塔生命的所有的记忆,而人们只不过是一群过客,人们来观大雁塔赋予它以光荣和崇高,它站在一动不动着;给它灾难和慰藉,它依然存在着;给它忧郁和希望,梦想还有羞愧大雁塔仍然在那里从没改变过。

这一件件一桩桩都是从通过诗人的口中呈现出来大雁塔历史存在的画面。

新诗潮和后新诗潮的比较分析

新诗潮和后新诗潮的比较分析

新诗潮和后新诗潮的比较分析班级:09级汉语语言文学3班姓名:廖清梅学号:090240036 二十世纪八十年是一个诗歌腾飞的年代。

在那场文化的血雨腥风过后,一种不可抵挡的文学热潮在此时掀起。

这是年轻人在沉寂后的爆发,也是诗歌的一次集体释放。

有人说这个时代一切都是新的,新的诗人,新的主题,新的诗歌······这一个无处不透露出新气息的年代被称为“新诗潮”时期。

长江后浪推前浪,在新诗潮盛行的时期,另一种力量在喧闹中缓缓崛起,他们以生活化为旗帜,迅速的占领了诗歌市场,使其后来居上形成另一种热潮。

而这股热潮很显然是建立在新诗潮的基础之上的。

他们以反朦胧的为起点,开辟了诗歌的另一时代,史学家习惯把这个由第三代诗人创造的年代称之为“后新诗潮”时期。

很显然,这两个诗歌时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而这种联系使得这二者也更具可比性。

依个人之间,无论是从表面上的写作内容还是深沉次的思想情感。

这二者都是知道比较分析的。

一、产生的背景了解一个问题的本质必须就其根据,寻找其产生的背景是最具说服力的根据。

“新诗潮”产生于70年代末,在历经六十年代至七十年代的文化浩劫后,诗歌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

新时期的诗歌的觉醒。

是以1976年的天安门诗歌运动为起点的。

天安门诗歌运动以罕见的规模。

力度表现了广大群众的情感和意愿,诗重新获得了自己的独立的政治、文化价值,它宣布了充斥诗坛的矫揉造作、陈词滥调的“诗”的死刑。

70年代逐步深入的思想解放运动推动了诗歌主题从大喜大悲的歌颂、怀念和控诉,转向对于历史的反思和对现实社会生活的感受与思考。

在此期间,一大批冤假错案的平反,诗坛出现了大批归来诗人。

他们摈弃昔日那中类似于呐喊的写作手法,开始以一种朦胧的状态去感悟生活,关心社会。

用意向化的语言去描摹生活的姿态。

“新诗潮”产生于一个动荡的年代之后,那么它注定了就具有那个时代的残留,同时因为对那个年代心有余悸,害怕再次迷失在文学的暗沟之中。

第三代诗人简答题

第三代诗人简答题

第三代诗人简答题【原创实用版】目录一、第三代诗人的概念及代表人物二、第三代诗人的特点三、第三代诗人的创作风格四、第三代诗人的代表作品五、第三代诗人的影响和地位正文一、第三代诗人的概念及代表人物第三代诗人,又称为“新生代诗人”或“后朦胧诗派”,是指 20 世纪 70 年代末至 80 年代初崛起的一批中国当代诗人。

他们主要出生于20 世纪 50 年代,与前两代诗人相比,具有更为丰富的知识背景和更为广泛的创作领域。

第三代诗人的代表人物有北岛、顾城、芒克、多多等。

二、第三代诗人的特点第三代诗人在创作上具有以下特点:1.反叛性:他们反抗传统文化和价值观,追求个性和自由,表现出强烈的独立意识和批判精神。

2.多样性:第三代诗人的创作风格多种多样,既有浪漫主义、现实主义,也有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呈现出丰富的艺术风貌。

3.知识性:他们具有较高的知识素养,诗歌中融入了大量哲学、历史、文化等方面的内容,体现了诗人对时代和生命的深刻思考。

三、第三代诗人的创作风格1.意象丰富:第三代诗人的诗歌中充满了各种各样的意象,既有具象的,也有抽象的,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2.语言独特:他们的诗歌语言具有鲜明的个性,既有简洁明了的,也有晦涩难懂的,但都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3.形式创新:第三代诗人在诗歌形式上做了许多尝试,既有短小精悍的微型诗,也有长篇巨制的史诗,丰富了中国诗歌的表达形式。

四、第三代诗人的代表作品1.北岛的《回答》: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个体命运和民族命运的关切,体现了第三代诗人的反叛精神和时代责任感。

2.顾城的《门》:这首诗以独特的意象和深刻的哲理,揭示了人生困境和生命哲学,是第三代诗人的代表作之一。

3.芒克的《一代人》:这首诗通过描绘一代人的成长历程,反映了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进步,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

4.多多的《夜曲》:这首诗以丰富的意象和独特的语言,展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是第三代诗人的经典之作。

五、第三代诗人的影响和地位第三代诗人在中国当代诗歌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他们的创作不仅丰富了中国诗歌的内涵和外延,还影响了后来的诗人和文学创作。

破碎的激情——论第三代诗人创作的美学特色

破碎的激情——论第三代诗人创作的美学特色

破碎的激情——论第三代诗人创作的美学特色第三代诗人是从朦胧诗人中分离出来的后朦胧诗人。

他们在创作方法上受朦胧诗人的深刻影响而又更多地借鉴了欧美的后现代主义,“反英雄”、“反崇高”、“平民化”成为第三代诗人诗歌创作的总体特征。

但他们的有些创作亵渎崇高,消解理想,事实上是把人生和诗歌艺术都当成游戏,诗中除了极端化的自我形象或者自我嘲弄之外,再难看到鲜活健康的人的形象。

标签:第三代诗人;反崇高;反英雄;口语化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曾经独领风骚、喧嚣一时的朦胧诗已经渐渐沉寂;其创作风格和审美艺术特征,如主题的多义性和情感的多向性、意象的模糊性及关注现实的精神内核等,已经渐渐成为一种新的传统。

在这种背景下,一些在朦胧诗影响下成长起来的年轻人开始不满于它的停滞,并试图冲破它的局限,于是另辟蹊径,创造出一种新的诗歌方式,评论界称他们为“第三代诗人”或“后朦胧诗人”、“新生代诗人”等。

一这里所谓的“第三代诗人”,是就诗人生成代而划分的:第一代诗人,如闻捷、公刘等,革命的浪漫主义和批判现实主义是他们诗歌的主流;第二代诗人是指以朦胧诗为主的现代诗人,如黄翔、食指、北岛、舒婷、顾城、江河、杨炼等人,其主导思想是忧患意识和对传统专制主义的批判精神;第三代诗人则是从朦胧诗人中分离出来的后艨胧诗人,这批诗人是在1982年以后“打倒北岛”的呼声中独立和形成起来的,在创作方法上受朦胧诗人的深刻影响而又更多地借鉴了欧美后现代主义;在价值观念上,注重诗作对平民日常生活的审美;在艺术观念上,主张从蕴涵文化含义的书面语退回到原生态的日常语言,以日常语作为新诗的表现语言。

第三代诗人的集体亮相是在1986年10月,《诗歌报》和《深圳青年报》以“现代诗群大展”的方式集中介绍了由100多名诗人组成的60余家自称诗派及其实验诗歌代表作品。

这件事曾被许多人认为是20世纪80年代中国诗歌界最重大的一个事件。

他们之中比较有影响的诗人包括“新传统主义”的欧阳江河、廖亦武,“他们”诗派的韩东、吕德安、于坚、小海、陈东东、陆忆敏,“整体主义”的石光华,“非非主义”的周伦佑、杨黎,“莽汉主义”的万夏、李亚伟,“城市诗派”的宋琳,以及没有明确派别的王家新、柏桦、肖开愚、牛波、陈东东、海子、骆一禾、西川、张枣、翟永明、伊蕾、钟鸣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种行为 、 一个片段 、 一段过程 。诗的小 说戏剧化 、 实大于抒志的 述
臼, 从而有效、 积极地消解 了艨胧诗 。
“ 第三代” 出了“ 提 反诗 ” 的主张, 主张与意象诗抗衡 , 要求丢 弃外在修辞倾 向、 还 原语言 ” “ “ 、 回到事物 中去” 并 以大量超前 , 的实验 留下了诗向民间回归 的痕迹 。这种诗歌理 想的实践直接
实上 , 以手抄本形式流传 的“ 下文学”自始至终都没有 间断过。 地
限 真 的 能 划清 吗 ?
2语言与 修辞
() 1 朦胧诗 : 时代精英 的意象手法 朦胧诗人 由对现实的不满发展到要求建立另一个世界 , 他们 以人道 主义为旗帜 , 从强烈 的个性意识 出发 , 创造 了与此相适应 的艺术表现技巧和手法 , 打破 了笼罩诗坛 几十年 的单一 化倾 向, 向新诗 的现代主义传统回归 , 同时还表现出超越 的努力。
文 謦并 ・谚唁羽觉 I
从 反 叛 到 被反 叛一 朦 胧诗 与第三 代 比较
王倩 倩
( 山东大学威海分校新 闻传播学院 , 山东威海 2 40 ) 62 9
中 图 分类 号 : 5 12 0
文 献标 识 码 : A
乱, 诗坛表面繁荣的背后是一种空前 的混乱 , 全面的失控 和反叛 已经开始 。梁小 斌一篇 《 诗人 的崩溃》 宣告决 裂开始 , 曾经接 受 过朦胧诗的汁液 滋养 的更年轻 一代 的诗人在 对前辈们投 以应有 的尊敬后 , 宣称 : 我觉 得应 和你们再 见 了, “ ……舒 婷北 岛, 我们 要从朦胧走 向现实 。 ”
的是 一 种 贴 近 日常 凡 俗 生 活 的 表 达 方 式 , 言 成 为 首 选 的 突 破 语
被集体的狂欢所 淹没 。消失 的不仅有作为个 人的主体意识 , 还包 括个人化的语言 和写作 。太多 的诗人或 主动停止写作 或转 向颂
歌 或 因 追求 理 想 遭 遇 不 幸 , 诗歌 在 这 个 诞 生 过 辉 煌 的 土地 上一 夜 之 间 销 声 匿迹 了 。体 制 化 的文 学 规 范好 像 获 得 了全 面 的胜 利 , 事
文章 编 号 : 6 3— 1 1 2 1 ) 6— l0— 2 17 2 1 (0 0 0 0 1 0
中国的现代主义诗歌进程在经 历 了三 十年代的蓬勃 之后戛 然而止 , 这次断裂长达 近半个世纪 。直到那场轰轰烈烈 的政治运 动终于幻灭 , 成为七十年代现代主义诗歌 回归的时代背景 。被荒 谬 的历史所嘲弄了的“ 知青” 们从执着 的信仰跌落到失望 与怀疑 的深渊 , 反叛” 为他们 的唯一 选择 。由此 , “ 成 中国诗歌 、 诗人 和 读者在某种实实在 在又 不可知力 量 的感 召下一起 “ 朦胧 ” 一起 、 追寻心中的理想。意外 的是 , 就在社 会刚 刚羞涩地 给“ 胧” 朦 一 代正名之时 , 另一种反叛汹 涌而起 , 大有取 而代 之之势 。不 同的 是, 这次 的主角是 吸吮 了“ 朦胧 ” 乳汁 长大 、 成熟 的一代 , 他们就 像青春期 的孩 子, 迫不 及待地要 与母亲划清 界限 。可是 , 这条界
英 雄 的 角色 。
“ 第三代 ” 诗人 所共 有的 目标 是 , 一步挣 脱意识 形态控 制 进 下 的权力话语的束缚 ; 注重 生命体 验与诗 歌 的关 系 , “ 变 自我 表 现” 自我实现” 他们 不约而 同地意识 到形式 的创造 功能 , 为“ ; 强
调 语 言 的 自觉 。

个突 出的趋势是从 “ 内容” 的时代走进 了“ 形式 ” 的时代。
朦胧诗人痛感“ 诗歌面临着形式的危机” 让象征 、 , 暗示 、 通感 、 蒙
太奇手法等等屡屡 出现在 作品 中。朦胧 诗的胜利可 以说 是意象 艺术的胜利 , 意象艺术的内敛 含蓄从根本上驱逐掉了理性直说的
朦胧诗 的意义在于反叛 。在 那个万 马齐喑 的年代诗 歌率先
知青文学 、 白洋淀 诗群 ” “ 汇成 了后来朦 胧诗歌 的主 流。文革 结
体现在语言应 用 上 , 口语 化操 作恰 恰应 和 了平 民意 识。“ 三 第 代” 诗人毫不客气地 将装饰性 的 累赘 抛弃 , 以纯 净鲜 活、 素简 朴
单 的 日常语言对抗 意象 与象征 , 态的叙述语言在八十年代 中期 事
地打破 、 切割 、 组合 , 这就造成 了诗歌阅读的难度 ,懂 ” 不懂 ” “ 与“
的诗歌论争一时成为文坛普遍关注和思考的中心, 其结果是在客
观上调整了人们 的审美观念 。发展到后期 , 诗人们更是企图在语 言常规毁灭 的废墟 上 , 产生 “ 陌生化 ” 的效 果。在北 岛、 婷那 舒 里, 诗歌仍然是 少部分人 的盛宴 , 诗人仍然扮 演着启蒙者 和时代
束 、知青” “ 返城 , 芒克最后一个离开 自洋淀 ,今 天》 《 创刊 , 他们终 于浮出地表走进人们 的视野 , 由对 “ 革命 ” 义下 的封建意识 的 名
反叛开始进入艺术形式的革新 。
( ) 第 三 代 ”: 熟 后 的 断奶 2“ 成
生长的郁 郁葱 葱。动作细节上升为诗歌的主角 , 诗歌演绎的先锋力 量。除 了对 “ 朦胧 ” 光环 下的
追逐 和赞扬 , 凝聚在朦胧诗 概念之上 的历史背景 、 言修 辞 以及 语 哲学意味 的主题意义也都体现 了一种 不可抗拒 的反叛精 神和力
量。
弊端 。意象是构成朦胧诗歌的基本元素 , 各种事物被诗人们任意
1历史 回顾
( ) 胧 诗 : 地 下 到 主 流 1朦 从 2 0世 纪 5 代 以后 , 红 色 ” 为 社 会 主 流 话 语 , 人 声 音 0年 “ 成 个
( ) 第 三代 ” 平 民意识的 口语 化 2‘ ‘ : 朦胧诗 的陌生造成了理解的困难和 阐释的多义性 , 第 三 在“ 代” 的带领下 , 诗歌从凝 重沉滞 的象征 色调 中走 出来 , 们追求 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