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情日记—问计于民 惠普于民
10万字的民情日记
王孝
技 部 门 就 建 立 了 一 个 100 亩 瓜 蒌种 质 资 源 圃 ,聘 用 了 5名瓜 蒌 科 技 特 派 员 ,并 与 安 徽 农 业 大 学 、省农 科 院 等单 位联 系合 作 。 目前 潜 山县 已全 面启动 申报 “地 理 标 志产 品保 护 ”,若 申报 成 功 , “中国瓜 蒌 之 乡” 美誉 将 冠 于潜 山 ,到 时候 ,农 户 种 植 的农 产 品 不 愁 卖 不 掉 ,更 不 愁 卖 不 上 好 价
工程 ,全 长 1500多米 ,由于渠埂 系沙 线 龙 湖 大 道 由 于 长 期 受 到 运 砂 重 车
土 垒筑 ,每 逢 暴 雨 季 节 ,渠埂 经 常 发 的碾 压 ,已造 成 柏 油路 面 高低 不 平 ,
生 崩 塌 和 溃 坝 , 严 重 危 及 当 地 村 民 严 重影 响 万佛 湖景 区的 形 象。对此 ,
钱 了。日
道 路 改 道
工
程
O
江淮法治 2
作 为人 大代 表 ,首 先要 知 晓 民 的 议 案 ”,该 议 案 提 出后 ,很 快 得 到
情 。 自 2002年 当选 为舒 城县 人 大代 有 关 方 面 的 高度 重视 。县 相 关部 门
表 以 来 ,我 充 分利 用 空余 时 间 ,深入 在 较 短 的 时 间里 ,完成 了该 引水 渠
生命 财产 安全 ,同时也 影 响 下游 沿途 我认 真 开展 调 研 ,在舒 城 县 十五 届
乡镇 及 县城 居 民 2O多万人 口生 产 、 人 大 三 次 会 议 上 领 衔 提 出 “关 于 对
生 活 用 水 ,问题 亟 需解 决 。 于 是 ,我 万佛 湖旅 游 专 线 龙 湖 景观 大道 进 行
“三问于民”彰显民本情怀
破 的历 史真 理 。站 在新 的 历史起 点上 , 十 八属 六 中全 会提 出 全党 要 持 “ 三 问 1 二 民 ”,体现 了我 们党与 人 民群众 的衄
肉联 系 ,彰 显了我 们党 始终 与群 众 “ 心
一
要做到 “ 三 问于 民 ”,还 要 把握 好 个 “ 真 ”字 。必须 坚持群 众 路线 ,深 入基层 、深 入群众 ,尊重和 保持 群众 在
下情 况 不够全 面, 可能有些 意见 的提 出
民、 问计 于民,决 不允许 在群 众 面前 自
以 为 是 、 盛 气 凌 人 , 决 不 允 许 当官 做 老
爷 、漠 视 群 众 疾 苦 ,更 不 允 许 欺 压 群 众 、
个“ 实 ”字。 “ 三问于民 ” 是了解民意、
表 达 民意 、反 映民意 、集 中民意的 好渠
彻 党的群众路 线 , 为群 众办实事、 解难事 ,
当好 人 民公 仆 。 坚 持 问 政 于 民 、 问 需 于
个“ 诚” 字。 群众智慧来源于社 会实践 ,
会源源不断地倒出来。
要做 到 “ 三 问于 民 ”,关键要 做到
一
具 体 、生动 、鲜活 ,富于 生命 力,充 满 创 造力 。但 同时, 由于群众 毕竟 掌握 上
法 治 锐 评 l 论 坛 q■
“ 三 问于 民 " 彰 显 民本 情 怀
◆墨 人
中国共产 党 第十八届 中央委 员会 第
六 次 全 体 会 议 是 在 中 国共 产 党 成 立 9 5周
年 、红 军 长 征 胜 利 8 ( ) 周年 的历史节点 ,
“ 三 问于 民 ”,从 问政 于民 中知得 失、 从 问需 于 民中知冷 暖 、从 问计于 民 中知 虚 实 ,才 能在 想 问题、做 决策 、办 事情 时 真正 体现群 众 的利益 、愿望和 要 求,
三问于民 问出真情赢民心
三问于民问出真情赢民心“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这“三问”的提出,让人欣慰,因为人民是社会发展的主题,“三问”的实施正是细化和落实中央关于“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要求,符合“为人民服务”的根本要旨。
如何将此“三问”问到实处、问到真处、问到用处,就要求各级党委政府必须俯下身子、放下身段,把话筒递到基层去,倾听群众内心的想法。
“问民”就必须坚持群众路线,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尊重和保持群众在发展和社会管理中的主体地位,保障群众的发言权,倾听群众的需求和意见,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问政于民是要确保民众民主权力,让群众参与到整体发展的设计和规划中来;问需于民则要关注到群众最关心的问题、最切身的利益、最需要解决的民生问题,民生无小事,大到住房保障医疗制度,小到邻里关系针头线脑都要认真倾听、及时解决;问计于民要拢聚民间智慧,倾听群众对于发展的规划和需求,保持发展的持续性、稳定性和普惠性。
要做到这些,必须从实际出发,不搞形式主义,不做表面文章,把问政的话筒前伸到群众的嘴边,掏出群众的心里话、老实话,以实际成效取信于民、造福于民。
三问于民,首先在问。
“三问”所提出的思想,正是一种执政者与民间的良性互动。
我们知道,有问有答、解决问题,才是这“三问”的精髓所在。
在“三问”里,包含了“三答”的重要观念:其一,执政者要主动征求民间对政策的意见,在制订政策时,更多地考虑民意因素;其二,当执政者发出问题时,也就等于是承诺了对民意的回答必不可少。
民意的采集与整理,在很多时代都有,但问题的关键在于,民意最终能在决策层面上起到多大作用。
所以,问政于民的效果,要通过民意的回答来使其价值得到体现;民意的回应,则要通过执政者的发问来整理与归纳,两者缺一不可。
只有这种互动的机制真正建立,才能使上下沟通的渠道畅通。
问有所得首先应确立适当有效“问”的方式和渠道。
目前,“问计”渠道有很多,如新闻媒体、网络论坛、调查问卷、咨询座谈等等,但要注意解决畅通有效的问题,达到能够真实反映群众意愿的目的。
党员干部民情日记
党员干部民情日记走访慰问党员干部民情日记水务局党委书记张克忠2014年7月1日星期日晴早上8点,我带领几名同志,从县城出发,前往“联村联户”联系点大马营乡城南村。
此行目的,主要是走访慰问党员干部,了解农民兄弟的所思、所忧、所盼。
经过一个小时的车程,我们抵达了大马营乡城南村。
在村党支部“庆祝建党91周年”的座谈会上,村两委班子成员分别介绍了基本情况,并和新老党员重温入党誓词。
听了他们的介绍,我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成绩感到格外高兴。
对参会的党员干部说,这次县委在全县开展的“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意义重大,通过“送政策、访民情、办实事、促发展”,切实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做你们致富的参谋和助手。
在座谈会上,与基层党员干部敞开心扉的交谈,面对面的沟通,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全面及时的掌握了群众所思所盼,所求所急,同时征求了帮扶建的双孢菇大棚、葡萄大棚意见建议,党员干部表示积极参与建设、管理,帮助贫困户脱贫致富,共同致富奔小康。
在村委座谈会后,我决定去看看那些贫困农户,了解他们的生活状况,同时送去党和政府以及全局干部职工的温暖和关怀。
我跟村委会的两名干部步行前往石文荣家中,在交 1谈中不一会就到了农户石文荣家。
石文荣的房子是前几年前新盖的,虽说是砖木结构,但还没有吊顶,家里设施简陋,我问石文荣的母亲家里情况怎么样,她告诉我,石文荣今年已50岁了,连个家都没成,患有肺气肿、气管淡,长期服药。
家里收入来源主要靠3亩多地,平时打点零工,补贴家用,再加上我七十多岁的老母……。
她还告诉我,党的政策好,村上都给办了低保,对我家很照顾,听村上的干部说你们帮助建大棚,让我们这些老弱病残者在家门前挣钱,共产党好啊!面对眼前这位朴实、善良而又坚强的农村老奶奶,我的心被深深地震撼了,面对病魔折磨的儿子,她始终不离不弃,既要照顾儿子,又要操持家务,用柔弱的肩膀挑起家庭重担,承受了多少艰难和痛苦啊!一种敬佩之情油然而生,在她的身上体现了中国女性的勤劳和善良。
走访入户民情日记范文三篇
走访入户民情日记范文三篇篇一根据工作安排,我们今天的主要任务有二项,一是再次全覆盖走访农户,逐户拟订或落实增收计划,二是张贴宣传标语,三是刷写永久性巨幅标语。
由于工作任务艰巨,我们除了从学校抽调了三名教师参与行动外,我们还从联系学校——熊店小学借调了两位老师一同参与行动。
为了保证在规定的时间完成上述任务,上午我们一行八人外加杨家湾村书记、会计共10人,每2人一组分别对口该村5个村民小组逐户张贴县工作组给农民的一封信和宣传标语,逐户落实2011年增收计划。
镇党委副书记、驻村工作组组长田先桃和我宣传走访的是第3村民小组。
我们首先走访的是3组村民杨顺元。
杨顺元是村里的赤脚医生,又是家里的劳动主力。
杨家全家6人,种农田亩。
当时,杨正好从田头回家给病人打针、开药。
在50年一遇的大旱面前,仍栽早稻7~8亩。
通过座谈了解,杨顺元家今年的增收计划是增收4000元。
增辐为25%。
篇二3月28—29日,我和组员一起加入了以“进村入企、助推发展、强化服务”为主要内容的大走访活动。
由于我到塘栖镇任职不久,此次走访也就成了我了解掌握塘栖镇的重要机会,因此我非常重视此次走访。
我先后走访了南苑社区、超丁村、金属压延厂、今胜集团、和塘栖热电五个对象。
深入了解了社区创新基层社会管理、村级集体经济现状和规范村组财务管理、企业的发展现状和它们面临的困难;同时结合走访活动,向基层宣传我区全力攻坚“三大重任”战略目标任务,并与走访对象就加强社区管理、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和企业发展方面的问题进行了交流探讨,进一步增强了基层促进发展的信心。
南苑社区是我们小组走访的第一站。
社区干净整洁的办事大厅让我眼前一亮,社区许文楚书记热情地接待了我们,并给我们介绍了社区概况。
南苑社区面积1平方公里,现有居民3125户,实有人口万余人。
下设57个居民小组,204个楼道长。
党委下设11个党支部,现有党员343人,已有双报到党组织10个,双报到党员103人。
社区现有社区工作人员10名。
走访入户民情日记范文三篇
走访入户民情日记范文三篇篇一根据工作安排,我们今天的主要任务有二项,一是再次全覆盖走访农户,逐户拟订或落实增收计划,二是张贴宣传标语,三是刷写永久性巨幅标语。
由于工作任务艰巨,我们除了从学校抽调了三名教师参与行动外,我们还从联系学校——熊店小学借调了两位老师一同参与行动。
为了保证在规定的时间完成上述任务,上午我们一行八人外加杨家湾村书记、会计共10人,每2 人一组分别对口该村5村工作组组长田先桃和我宣传走访的是第3村民小组。
我们首先走访的是311.2亩。
当时,杨正好从田头回家给病人打针、开药。
在杨顺元家今年的增收计划是增收4000元。
增辐为25%。
篇二3月28—29日,我和组员一起加入了以“我区全力攻坚“三大重任”3125户,实有人口1.1万余人。
下设57个居民小组,20410个,双报到党员103人。
社区现有社区工作人员10”的宗旨,探索社区服务与管理新模式,已建立网格化管理。
相信“每日见面制度”和“便民食堂”,关爱了社区老“浙江省党建工作示范社区”和“浙江省示范社区居委会”等多项荣誉。
同时,我也了解到社区在社会管理中面临的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是人民路以北居民楼房陈旧,部分房屋存在进水、漏水现象,但因属运河综保规划范围,社区无法将其列入改造范围,目前只能帮助居民报请维修基金;居民活动场地少,停车场地缺乏,乱停车现象严重;还有小区低洼现象严重,每逢大雨就产生内涝。
通过走访了解,我认为南苑社区依靠党员骨干,依靠楼道长,加强社区管理,创出了一些特色,社区管理社会事务是党委政府联系百姓的纽带,在对百姓的服务上,社区工作大有可为。
同时我认为社区工作事无具细,要加强对片组民情意见的收集,化解居民矛盾要及时,服务居民要突出重点,特别要加强对弱势群体的帮助。
社区居民有幸福感,归属感,依赖感,社区工作就成功了。
针对社区面临的问题,我提出了初步的解决办法。
关于社区房屋老旧问题,积极争取维修基金,采取维修和加强管理的方法帮助居民解决困难。
三问于民心得体会(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
全文共计1206字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30周年大会上,胡锦涛总书记强调: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既通过提出和贯彻正确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带领人民前进,又从人民的实践创造和发展要求中获得前进动力。
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就是要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对人民群众要有深厚的感情,一切从群众的利益出发。
各级领导干部要有强烈的公仆意识、忧患意识,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说群众想说的话,做群众想做的事,向群众问计,关心群众疾苦,在帮助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与群众融为一体。
要做到“三问于民”,就得有新的思维、新的观念、新的工作模式。
不论是来自何方的意见,不论顺耳或逆耳,都得坐得住,听得进。
要做到“三问于民”,就得及时整合采纳社会各阶层建议的有效途径,与群众多接触,多交流,利用一切有效快捷的渠道,推心置腹,坦诚相见,对于群众提出的问题不回避,不含糊其辞,允许争论,在争论中提高决策能力和水平,从而作出符合多数人意愿的正确决策。
“三问于民”,就是听民愿,汇民智,帮民富。
我们搞改革开放的目的,就是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
只有让每个社会成员的生活水准都能够随着发展得到提升,人民群众的各种权益得到保障,才能不断增强人民群众基本需求的满足感。
由此凝聚人心,调动群众的积极性,更为有力地推动改革开放的深入,促进经济的发展。
过去的一年,全市各级各部门的工作作风、工作效率、工作成效应该给予肯定。
但不可否认,还有许多不足应该引起高度重视,还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极少数单位干部职工作风松懈,长期的岗位优势,养成了“让人求、被人敬、受人宠”的劣习;一些职能部门办事烦琐,环节多,效率不高;部分干部政治上缺乏敏锐感,对上级方针政策的学习、把握和理解存在一定差距,工作思路不明,工作重点不清楚;少数单位有令不行、有禁不止,政令不畅的情况仍然存在。
1。
走访社区民情日记
走访社区民情日记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走访社区民情日记》的文章,希望大家能够喜欢!篇一:3月28日,我与单位部分干部走访了高地社区。
高地社区地处城乡结合处,近几年发展迅猛,发展带来的问题也不断凸显。
走访中,高地社区的干部群众反映,该社区部分农户因住房距离杭浦高速过近,来往车辆多,噪声大,特别是夜间不能正常休息,生活为此受到很大的影响。
可是,由于杭浦高速的管理部门不是我们余杭区的,虽然也向有“惹”的祸。
临走时,工作人员告诉汪鸣忠,篇二:3月28—29日,我和组员一起加入了以“进村入企、助推发展、强化服务”为主要内容的大走访活动。
由于我到塘栖镇任职不久,此次走访也就成了我了解掌握塘栖镇的重要机会,因此我非常重视此次走访。
我先后走访了南苑社区、超丁村、金属压延厂、今胜集团、和塘栖热电五个对象。
深入了解了社区创新基层社会管理、村级集体经济现状和规范村组财务管理、企业的发展现状和它们面临的困难;同时结合走访活动,向基层宣传我区全力攻坚“三大重任”战略目标任务,并与走访对象就加强社区管理、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和企业发展方面的问题进行了交流探讨,进一步增强了基层促进发展的信心。
南苑社区是我们小组走访的第一站。
社区干净整洁的办事大厅让我眼前一亮,社区许文楚书记热情地接待了我们,并给我们介绍了社区概况。
南苑社区面积1平方公里,现有居民3125户,实有人口1.1万余人。
下设57个居民小组,204个楼道长。
党委下设11个党支部,现有党员343人,已有双报到党组织10个,双报到党员103人。
社区现有社区工作人员10名。
社区本着“以人为本,服务居民”的宗旨,探索社区服务与管理新模式,已建立网格化管理。
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发动群众,依托党支部和居民小组长、楼道长等骨干的力量,着力开展社区党建和社区建设。
积极开展为民服务各项工作,成立了党员志愿者服务站,巾帼志愿者巡逻队,义工服务站等组织,为社区维稳、社区管理、便民服务夯实了工作基础。
“三问三解”民情日志 (12稿)
“三问三解”民情日志 (12稿) 2012 5 17 星期四第一次走访联系户,17户。
早晨起来,天气晴朗,有个好心情,了解各户基本民情,碰到家中几户人。
摆谈中聂宗寿老人说,土地比较贫瘠,广种膊收,共产党好,应为我们老百姓造福。
老人说,孙子不想上学咋办。
我劝老人多向孙子沟通沟通。
2012 5 30星期四清晨起来,急忙赶车来到学校完成教学任务,就去龙滩村新营盘组杨顺军,王龙章这两户。
杨顺军说,现在官屯到毕节这段路太坏,车费太贵。
我向上级反映次事。
2012 6 11 星期一时间过了一个月,把教学任务完成之后来到杨永康家了解情况,他问到低保情况,他这年头,中央政府还好,给贫穷人生活保障,地保是咱回事。
我也不知道我给你询问,我认为是最低生活保障。
2011 6 15 星期五今天完成教学任务,通过和几户农家摆谈,提出的主要问题有:1.希望早日修好官屯到毕节这段路的困难。
2.地保问题。
2012 7 10 星期二完成教学任务,抽时间去了一躺龙滩村新营盘,并和几户,特别是特困户、困难户、留守儿童户、孤寡户、产业户等,联村干部走访到位,认真填写民情日志,把农民的要求、意见和建议带回。
2012 7 26星期四完成教学任务,通过和几户农家摆谈,就去龙滩村新营盘组杨顺军,王龙章这两户。
杨顺军说,现在官屯到毕节这段路太坏,车费太贵。
我向上级反映次事。
2012 8 8星期三暑假去了一躺龙滩村新营盘,并和几户,特别是特困户、困难户、留守儿童户、孤寡户、产业户等,联村干部走访到位,认真填写民情日志,把农民的要求、意见和建议带回。
我会向上级说明这些。
2012 8 26 星期日新的一个学期开始了,但三问三解这件事任然没有结束。
杨洪理说,交通不方便,煤炭费太贵,向这样下去要达到百元一百斤,官屯这段路太坏,不知哪天才能修好,你们是为老百姓办实事的人,希望你们向上级反映,解决这问题.实际上,我也希望把这路修好,何官屯到毕节短短几公里怎么不修呢?一定会修的,你放心,政府不会不管,我会向上级反映.2012 9 16 星期日今天是周末,应该轻松点,抽些时间去走访,正好碰上聂玉香,王凤章.这俩个人我根本不认识,是他们主动给我打招呼,你们是了解民情的吧?我回答到:是的,你们是怎么知道的.他们说,又不是只来一次.想了解生病住院报销情况.我向他们解释,现在有农村医保,这就是国家给老百姓解忧.2012 9 26 星期三回想起这段时间了解群众心声,为老百姓“解民忧、解民怨、解民困”,我心才得以安慰,为老百姓办实事,感概万分.2012 10 10 星期三走访这几次,王开琴家是我要走的最后一家,我和他们交谈中,谈到政府应该多扶持养殖业,因为群众的资金不够和技术不好.你说的对,那么推广农业技术时,你们主动积极去学习,我相信你们的养殖业一定很快会发展起来.谢谢.不客气.2012 1018 星期四集中开展民情民意调查,了解群众的所思、所想、所盼,集思广益,摸清群众思想,掌握群众意愿,掌握社情民意,联村领导走访所联村三分之二以上农户,特别是特困户、困难户、留守儿童户、孤寡户、产业户等,联村干部走访到位,认真填写民情日志,把农民的要求、意见和建议带回,提交办事处集中解决目前结合当前的“三问三解”何官屯领导班子、全体干部正将“问政于民、问计于民、问需于民,解民忧、解民怨、解民困”活动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求疑于民问计于民授惠于民
求疑于民问计于民授惠于民作者:王开文来源:《农村工作通讯》 2017年第5期2014年5月,我从福建省龙岩市教育局来到武平县七里村这个远近闻名的“三乱、两弱村”(垃圾乱倒、物品乱摆、建筑物乱搭盖,党组织软弱涣散、村财及农民收入弱),任党支部第书记,任期三年。
住下来,求疑于民七里村为什么会成为“三乱、两弱村”?带着困惑,我敲开了百姓家门,求疑于民,敲响“七里之门’。
报到时,我婉拒了乡里的住宿安排,住到了村里。
此后,往群众家里走,泡泡茶、谈谈心,聊聊村里的打算,听听群众的意见,成了种习惯。
驻村以来,我访遍了3个自然村9个村民小组的所有残疾人户、重大疾病户、贫困户、退休干部户、优秀外出乡贤户及在村农户。
还与村民代表五登七里村最高山——云华山;与村民带领龙岩学院志愿者服务队四进七里村测地形。
数次召集农户到各个山谷、田司地头探讨创办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可行性。
通过“住下来,求疑于民”,理出了“三乱、两弱村”的主要原因一一干群关系淡薄;干部不敢担当;发展目标不明确,产三产发展滞后。
走进去,问计于民问题和原因找出来了,通过什么途径来解决?我带领村两委走进群众,问计干民,打开“七里之门”。
走进群众听民声解民忧,转变工作作风,提升党群关系的融合力。
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以来.村两委开展的场场再平常不过的座谈,次次再普通不过的公示,让群众感觉到村两委作风在转变。
引导群众聚民心,动员党群全员参与宜居环境建设,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
在宜居环境建设时,村两委干部动员村民无偿捐出空地面积达900多平方米,捐资15万元修堤,参与公园建设。
发动农户捐让4公里30000平方米的林地修建乡村旅游公路,节约征地补偿费60万元。
发动七里村优秀乡贤捐资成立慈善基金和七里青年创业基金会120万元,扶持青年创业资金达300万元,发放各类慰问金超过20万元。
凝聚群众议发展,群策群力定目标,提高两委决策力。
经过村情村史了解、征求群众意见、村两委新班子讨论研究,明确发展目标,即:启动“三驾马车”(小宜居立村、小旅游兴村、小农场富民富村),打造“七个七里”(为革命作出重大牺牲的省定基点村;历年无讼无访的和谐村;以全国孝心少年王芹秀为代表的孝心村;有敬老爱幼典范的慈善村;乡贤集中发展鞋产业和农户集中发展家庭农场的创业村;百年古法造纸历史的中心村;党群全员参与宜居环境建设的活力村),建设宜居家园。
问计于民众志成城作文
问计于民众志成城作文嘿,各位小伙伴们,今天咱们聊聊一个特别有意思的话题:如何在解决问题时,真正把民众的意见放在心上,团结一心干成一番事业。
听起来是不是有点“大道理”,但其实吧,说白了,就是怎么让大家一起动脑筋,把事情做好。
来,大家坐稳了,咱们开始吧!首先,咱们得明白一点——大家的智慧比任何一个头脑发热的方案都靠谱。
记得有一次,我在参加一个社区的讨论会。
咱们社区最近想整顿一下街头的小广告问题。
一个大爷站起来说:“哎呀,别光说那些理论,咱们就简单点,干脆把那些小广告的墙壁都涂成大白色的。
”大家哄堂大笑,这主意听着确实有点儿“土”,但谁知道,最后效果还真不错,墙面白了,小广告少了,社区环境也好了。
接下来,要提到的是“志成城”的重要性。
你看,团队合作可真是关键。
有一次,我和几个朋友一起搞义工活动,打算给社区的老人送些生活用品。
开始的时候,大家都各忙各的,结果搞得有点乱,连袋子都找不到了。
后来,我们决定每个人都来个“专攻”——一个人负责包装,一个人负责配送,一个人负责联系老人。
瞧,这下子效率就高多了。
大家齐心协力,任务很快就完成了,老人的笑容也比任何奖励都要珍贵。
那说到这里,有个很有意思的细节,大家可能都没注意到:有时候,民众的意见比专业人士的建议还要有价值。
我记得有次社区要修一条小路,规划师设计得挺花哨的,结果社区的阿姨们一看就摇头:“哎呀,这样不行,那边的路口小孩经常跑过去,设计成这样,万一出事可咋办?”这不,阿姨们的话还真让我们重新审视了设计,最后改成了更安全的方案,大家都觉得挺靠谱的。
说了这么多,重点其实就是一个:大家的智慧和团结合作,能够让很多原本复杂的事情变得简单。
无论是在社区还是其他地方,听听大家的声音,咱们就能少走很多弯路。
你看,有时候咱们是不是太过于拘泥于所谓的“专家意见”,而忽略了普通人的智慧?试着打开耳朵,听听身边人的建议,你会发现,很多问题的答案其实就在我们身边。
最后,希望大家在未来的生活和工作中,都能多问问身边的朋友、家人,听听他们的看法和建议。
问需于民,问计于民的意思
问需于民,问计于民的意思咱老百姓过日子,就像划船在生活这条大河里。
政府呢,就像是那掌舵的人。
那怎么才能让这船稳稳地向前开呢?这就得靠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啦!你想想看,要是掌舵的人都不知道咱老百姓想要啥、需要啥,那这船能开对方向吗?肯定不能呀!就好比你去一个陌生的地方,你总得问问当地人怎么走才最方便吧,不然你瞎转悠,那不就浪费时间和精力嘛。
政府要做事也是一样的道理呀。
只有多问问咱老百姓,了解大家的需求,才能制定出好政策,做出对大家都有益的事儿。
比如说,要修条路,那得听听大家的意见吧,大家都希望路修在哪儿,修成啥样,这样修出来的路大家才会满意,才会觉得实用。
这问计于民呢,就更重要啦!咱老百姓里可有不少聪明人呢,说不定就有好点子、好办法。
政府要是能把这些智慧都收集起来,那可不得了。
这就像拼图一样,每个人手里都有一块小拼图,把大家的都凑起来,就能看到一幅完整又漂亮的画面啦。
你再想想,要是政府只按照自己的想法来做事,不考虑咱老百姓的感受,那能行吗?肯定不行呀!咱老百姓才是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主人呀,政府是为咱服务的呀。
就像家里请了个管家,那管家不得听听主人的意见,为主人把家管好呀。
有时候我就想呀,要是政府的人能经常到咱老百姓家里坐坐,喝杯茶,聊聊天,听听咱的心里话,那该多好呀。
其实这也不难做到呀,现在网络这么发达,政府完全可以通过各种渠道来收集咱老百姓的意见和建议嘛。
咱老百姓也得积极点呀,不能政府来问了,咱还不说。
那不是浪费了这么好的机会嘛。
咱得把自己的想法、自己的需求大大方方地说出来,让政府知道咱想要啥。
这也是咱的责任和义务呀。
总之,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可不是一句空话,这是关系到咱老百姓切身利益的大事呀。
政府和老百姓就像鱼和水,谁也离不开谁。
只有大家齐心协力,这船才能在生活的大河里稳稳地向前航行。
咱都得重视起来,让咱的生活越来越好,让咱的国家越来越强大!这就是我的想法,你们说是不是这个理儿呢?。
问需于民、问计于民是工作方法
问需于民、问计于民是工作方法咱老百姓啊,是国家的根基,是社会的细胞。
那问需于民、问计于民,这可不仅仅是一句口号,而是实实在在的工作方法呢!你想想看,政府要做什么事儿,要是不问问咱老百姓需要啥,那不是瞎忙活嘛!就好比你要去给别人买礼物,你总得知道人家喜欢啥吧,不然买回来人家不喜欢,不就浪费感情和金钱了嘛!政府的工作也是一样的道理呀。
只有知道了老百姓真正的需求,才能把事儿做到点子上,让大家都满意。
再说问计于民,咱老百姓的智慧那可是无穷的呀!俗话说得好,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老百姓们生活在各个角落,经历着各种各样的事情,他们对问题的看法和解决办法往往更接地气,更实用。
政府的官员们再聪明,也不可能面面俱到呀。
这时候听听老百姓的意见,说不定就能找到意想不到的好点子呢!你看那些城市建设得越来越好,不就是因为政府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嘛。
公园建在哪里,道路怎么规划,这些不都得听听老百姓的想法嘛。
要是政府自己闷着头干,说不定建出来的公园大家都不爱去,规划的道路反而让大家出行更不方便了呢。
还有啊,教育、医疗这些和咱老百姓息息相关的事儿,更得问需于民、问计于民了。
孩子们需要什么样的教育,患者们希望得到什么样的医疗服务,这些只有老百姓自己最清楚呀。
政府要是不了解这些,怎么能制定出好的政策呢?咱就说,政府就像是一艘大船,而老百姓就是水。
只有水涨了,船才能更高;只有老百姓的需求得到满足了,国家才能更繁荣昌盛。
问需于民、问计于民,这不是什么高深的理论,而是实实在在能让老百姓受益的工作方法。
你想想,如果政府做的每一件事都是老百姓真正需要的,那大家能不支持吗?能不积极参与吗?这样一来,整个社会不就更和谐、更有活力了嘛!而且啊,这问需于民、问计于民,还能拉近政府和老百姓的距离呢。
让老百姓感觉到政府是真正为他们着想的,而不是高高在上的。
这样的政府,老百姓能不爱戴吗?所以说呀,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可真不是一句空话,那是实实在在能让咱老百姓生活得更美好的法宝啊!这就是咱国家一直强调要坚持这样做的原因呀。
惠万民活动民情日记
惠万民活动民情日记惠万民活动民情日记民情必须要跳出纸上谈兵的怪圈,不但要记,更要去做,对群众所反映急需解决的问题,要想方设法尽快帮助解决。
对暂时不具备条件和能力解决的问题,也要耐心向群众解释清楚,给群众一个满意的答复。
广阔人民群众都是通情达理的,只要他们明白有些问题之所以不能尽快解决的原因,就会谅解,还会主动为政府分忧。
这样才能使民情日记中记录下来的问题件件得到落实,真正的取信于民,收到解决问题的实效,民情日记才能够得人心,暖民心。
下面,为大家精选了一篇惠万民活动的民情日记,欢送大家阅读欣赏。
新一轮“三万”活动展开,在市里开完发动大会后,我就一直在琢磨,如何立足民情、村情、镇情,把这次活动开展好,让群众真正得到实惠。
早晨,处理完手边的急件,我叫上镇里工作时间长,工作经验丰富的老同志王定荣,负责“三万”活动开展的镇副书记闻涛,我们一行人到各村走访摸底,了解群众的真实需求,“接地气,通民气,聚人气”。
村支部是镇党委、政府联系农村工作的可靠桥梁和纽带,村支部书记的作用更是不可小视,他们对本村的情况摸得很透,对农村工作更是有着深刻的理解和把握,从他们那里,我可以全面掌握全镇的整体情况。
来到龙潭河村,支部书记王有均等村两委同志和组长正在党群效劳中心商量村里的事务。
听我们讲明来意,年近60的一组王组长说:“省委开展的惠民活动实在。
现在的干群关系淡薄了许多,要趁活动凝聚民心,增进党跟群众的血肉联系。
”“老王说的很对,我们就是要利用惠万民活动时机,跟群众宣传政策,增进感情,兴办实事,为大家送政策、送科技、送卫生、送效劳、送温暖,把工作做到百姓心中去。
”我鼓励大家继续发表意见。
“我们村在全镇经济根底不是特别好,别的村靠养鱼、种橘子发家致富,我们因为地理位置这些产业都不行。
目前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要找到适合自己开展的富民路,让群众真正鼓起腰包,挺起腰杆得实惠。
”村支书王有均发言。
“当了这些年的村书记,你觉得龙潭河应该朝哪个方向开展?”我引导他。
真情为民帮民所困积极争取解民所急民情日记
真情为民帮民所困积极争取解民所急民情日记2021年1月5日星期一晴前几天,局领导让我们对任职村比较困难的自查党员和群众进行调查摸底,搞好走访慰问活动,让他们过一个欢乐祥和的国庆节。
于是我们通过与村干部沟通、走访座谈群众等形式初步确定了10余户家庭非常生活比较困难的老共产党员、残疾人等人家,并向局领导作了汇报。
今天上午,房管局党组书记、局长张建平带领党组全体成员,在费城镇领导的带领下,对村里的老党员、优抚对象、贫困户和残疾人等困难家庭进行了走访慰问。
每到一家,张厅长都握住他们的手,嘘寒问暖,打探他们的查访生活情况和存在的困难,向他们送去了春节的祝福和问候,并为他们送去了慰问金和米、油等生活必需品,扎扎实实把群众疾苦放在心上,把党的温暖送到农牧民手中。
2021年2月20日星期五晴到村伊始,我们就发现,道路问题负面影响是影响村民生活和制约村级发展的瓶颈。
“晴天一身土,雨天满身泥”就是该村的真实写照。
由于村集体基本没什么收入,道路整修就成了一个大难题。
我们到村后,针对这一情况,对道路基层情况以及需要投入资金情况进行了调查干道摸底,构筑了调查报告向领导作了汇报。
在领导的支持和争取下,将该项道路硬化铺装向县交通局递交了立项申请。
今天,接到通知,县交通局的领导要到我们村实地调查察看并研究规划事宜。
我们把这一消息反问了村干部,他们都非常兴奋,一大早就来到村办公室村委会等候了。
9点多钟,徐局长会同交通局贾局长来到了村里,村干部和群众都迎上前去款待,激动之情万分。
随后,开会讨论张局长和贾局长共同召开了听证会,我们到村任职人员和村两委班子及党员群众代表参加了会议,主要内容是对村子的道路进行探讨规划,商讨具体此项工作整修资金和工作方案等具体商讨。
贾局长表示,我们村的道路是从下河到芍药山乡村村通道路的一部分,可以列入村村通道路网修建计划,可以按照国家的有关政策给予资金支持。
近日将安排其市级的技术人员前来测量、勘测规划,列入村村通计划。
民情日记—察民情 办实事 暖民心【精品范文】
民情日记—察民情办实事暖民心2008年10月11日星期六晴10月11日下午我背起行囊,轻车简从,深入联系点——江城镇云林村“贫困先锋行”那洞试点屯开展“学习调研、问计于民”实践活动。
下午4时30许,我们来到那洞屯进屯叉路口,映入眼帘的是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一栋栋农家“小洋楼”,整洁而干净的环屯大道、进屯大道像一张渔网井然有序地笼罩着全屯,构成“两横七纵”的路网。
我信步地走进一户农家,他正在捞浆、和水泥建房,见我走过来,这位老农有点腼腆地用本地话与我打招呼。
我问他:“国家实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程好不好?建造这一层楼大概要多少钱?家庭经济能力承受得了吗?”他高兴地回答:“当然好啦,我们住得舒服,走路也方便嘛。
”然而,他又突然语气低沉地回答:“这一层楼现在需要4万多元啊!以前买钢筋每吨2800元,现在钢筋每吨卖到5800—6000元,还是有点承受不起啊!”我赞同地点了点头说:“您说得很对,这确实是我们目前迫切需要研究解决的问题啊!我们一起想想办法吧。
”4点50分左右,我来到该屯规划即将建设的屯级篮球场。
黄会长和潘主任告诉我说:“群众对新农村建设积极性很高,但由于屯里没有集体经济收入,目前还存在几个难题:一是没有办法买到炸药来炸石头;二是没有机械设备打碎石头;三是没有经费购买水泥。
”听完他们诉说后,我稍微理顺一下思路,当场消除了他们的顾虑,我说:“这样吧,炸药的问题我来协调,我负责找专业人员帮你们爆破,水泥由镇政府负责,机械设备你们自己去租,然后发动全屯群众投工投劳,好吧?”听了我一番话,他们一下子又兴奋起来了。
5点25分,我们来到屯头水田边。
由于水利灌溉原因,常年缺水,只能等靠雨水灌溉,所以这片农田产量很低。
群众想调整产业结构种植香葱。
听了他们这一说,我又来劲了,我说:“你们有这样的积极性,很好。
我想办法来帮助你们。
镇里负责组织10户左右的骨干群众近期到中平村参观学习香葱种植技术,村“两委”和理事会要做好调查摸底,进一步了解群众对种植香葱的积极性。
民情日记-坚持解决实实在在的问题
--------------------------------------------精品文档 Word 可编辑 值得收藏------------------------------------------------
----------------------------------------------------精品文档 值得收藏----------------------------------------------------------- 1 民情日记:坚持解决实实在在的问题
协调,对保林道路建设所需的50吨水泥缺口予以解决,关于几个村委干部所提到的基础设施建设和集体林场等几个问题我想办法与相关部门进行协商,尽量帮助他们解决。
漠川乡是我县的边远山区乡,自然条件和经济状况都比较落后,我知道,要让他们脱贫致富仍有很长的路要走。
但我相信,随着学习实践活动的深入开展,村民们贫困落后的现状一定会得到改变,并将在科学发展的路子上不断迈向小康!
通过此次调研活动,我听到了民声,了解到了民意。
今后,我将会更多的到基层、到群众中区,问计于民,问需于民,切实帮助老百姓解决一些实实在在的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民情日记—问计于民惠普于民
民情日记—问计于民惠普于民
2008年10月25日星期六晴
按照工作安排,今天我特地从南宁赶回来参加县领导“五进”中的“进农户”活动。
下午3:20,我和开庆书记开始出发,前往平马镇合乐村那宅屯。
经过20来分钟,我们到达了村口,那宅屯只有一条泥土路通向锦江大道,经过昨天的下雨,道路泥泞不堪,坑坑洼洼的,可以想像村民进出是多么的难行。
进入了那宅屯,村支书介绍道:那宅屯位于合乐村北部,锦江大道贯穿其中,是合乐村第8、9组村民小组所在地。
人口约205人,以农业为主,村民的主要收入是种植冬菜和芒果,没有工业。
在支书的带领下,我们一起绕屯走了一圈。
看到屯里许多楼房正在修建中,但也有许多旧房、危房。
在与村民的交谈中,我了解到,随着锦江大道的修建,许多村民争着把房子建起来了,还有村民正在计划中,但由于没有什么固定的经济收入,住在新房心里还不是很踏实,依然还要为生计盘算,“有新楼没新村”支书意味深长的6字概括。
在一个五保户家里,当我们把慰问品交到五保老人手中时,他高兴的说着话,虽然听不懂壮话,但我能感受到他对党和政府的感激之情。
下午4时,进到村民陈朝方家。
陈朝方是个憨厚的中年汉子,那宅9组组长,家里主要的经济于种植冬菜和芒果,平时还在县城开三轮车拉客,有两个女儿,当问起年收入时,他腼腆的笑了:“约2万左右吧,马马虎虎能过着日子”。
我们也笑了,在屯
里这算是中上收入了。
下午6时,我们把带来的一些菜一起在陈朝方家里加工。
饭桌上,村干村民们就开始纷纷表达自己的想法,主要反映了以下几个问题:、目前那宅屯新修的路难走,一下雨就不能通行,村屯都没有集体经济收入,很难投资;修路是自发性的,所以盼望政府能在资金上、技术上给予支持,解决这个民生大问题。
2、现村经济收入低,靠传统的种植收入缓慢,且农业基础设施落后,农业生产技术水平低。
3、村里建房没有实行统一规划,大都按自己的意愿建,结果影响了村容村貌;村屯建设配套设施跟不上,供水排污不成系统。
4、希望政府在规划锦江工业园时,照顾合乐村的规划,可以以企业合作的方式,村里积极配合企业的征地工作;希望政府帮助多拉些项目进村,争取企业给予村里更多支持,让村民能在企业群周边提供相关生产、生活服务,增加村民收入。
5、旧村部年久失修,已成危房,无法正常办公,新村部的土地使用审批迟迟得不到批准,加上资金短缺,新村部很难落实。
面对诚恳、淳朴的村民,我感慨万千,如果不亲自下村、深入群众,又怎么了解到如此真切的民声、民意呢这次的问计于民虽然结束了,但我深深感受到肩上的担子有多重,群众的期望有多高,所以我们要永远牢记以为人民服务为第一宗旨,群众的智慧是无穷的,是群众创造了历史,也是群众不断的把历史推向前进,因此,我们一定要坚定执行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针,问计于民,惠普于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