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内蒙古地区对小学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美术教学
内蒙古地区非遗传承与活化路径探索
内蒙古地区非遗传承与活化路径探索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创造的精神财富,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独特标志,也是人们传承文化记忆、维护文化多样性的重要方式。
由于各种原因,非遗传承与活化面临许多挑战和困境。
针对内蒙古地区的情况,本文将探讨非遗传承与活化的路径。
要加强非遗传承的保护意识和宣传教育。
政府部门可以通过设立专门的非遗保护机构,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调研和收集工作,提供必要的资金和技术支持,以促进非遗传承项目的保护和传承。
要加强宣传教育,通过举办展览、讲座等活动,向公众普及非遗的知识,增强大众对非遗的认同和支持。
要促进非遗与时代相结合,创新传统工艺和技术。
传统的非遗项目应与现代科技相结合,注入新的元素和创意。
可以通过组织专家学者和传承人员进行研讨和培训,开展非遗创新设计和传统工艺技术的创新研究,推动非遗文化的创新发展和传承。
要加强非遗的市场开发和推广。
非遗传承与活化需要有一个良好的市场环境和销售渠道,以保障传统工艺的生产和销售。
政府可以通过购买非遗产品、组织非遗展销会等方式,推动非遗产品的市场开发和销售。
可以鼓励和支持传承人开办非遗工坊、非遗文化主题餐馆等,提供传统工艺体验和非遗文化的展示。
要加强非遗传承人才培养和传统知识的传授。
传承人是非遗传承与活化的核心力量,培养和保护传承人是非遗传承与活化的关键。
政府可以通过设立奖学金、开展培训等方式,吸引更多的年轻人参与非遗传承,并将传统知识传授给年轻一代。
要加强非遗传承人的交流和合作,建立传统知识的数据库和研究机构,提供必要的资源和平台,促进非遗传承与活化的交流与合作。
非遗传承与活化是一项艰巨而又复杂的任务,需要政府、社会和个人共同努力。
只有通过加强保护意识和宣传教育,创新传统工艺和技术,加强市场开发和推广,培养传承人才和传统知识传授,才能真正实现非遗传承与活化的目标,保护和传承我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非物质文化遗产欣赏课的教学思路
非物质文化遗产欣赏课的教学思路作者:燕晓娟来源:《内蒙古教育·科研版》2017年第03期摘要: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课堂,保护传承从儿童抓起,已经成为增强文化软实力的必然选择。
本文试图以一节敖鲁古雅兽皮画艺术欣赏课为例,探索出有效的教学思路和教学目标,即通过观看纪录片,揭秘具有三百多年历史的鄂温克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兽皮画的制作工艺和手法。
让学生了解内蒙古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以及本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通过创新教学设计模式,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更直观地让学生掌握和了解兽皮画艺术,教师可以在教学设计中拓展思路,提高学生对知识点的学习能力。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敖鲁古雅;兽皮画;教学;思路【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216(2017)03B-0060-02一、教学设计思路的背景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在历史上创造并以活态形式传承至今的,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艺术价值、科学价值和社会价值等传统文化事象,今天,对它的研究已经成为一门专业性的学问。
非物质文化遗产分为民间文学、表演艺术、传统工艺美术、传统生产知识、传统生活知识、传统仪式、传统节日七个大类。
非物质文化有七个基本特点,分别是独特性、活态性、传承性、流变性、综合性、民族性、地域性。
非物质文化涉足的地域和国家非常广泛,但近十几年来随着传承群体的老化、窄化及传承环境的改变,许多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事实上已经到了濒临灭绝的边缘,保护传承本民族文化使其得到发展已迫在眉睫,因此,欲保护和传承本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就要从学生抓起,让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进课堂,让下一代从小了解掌握本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容和特点,使之延续、传承下去,从而达到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软实力的目的。
内蒙古草原是北方游牧民族的发祥地,被历史学家翦伯赞先生称为“历史的后院”,世居在这里的有汉、满、蒙、回、朝鲜、达斡尔、鄂伦春、鄂温克、赫哲、锡伯、柯尔克孜等11个民族。
如何在美术教学中对学生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
务 院公布了第一批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 录,涉及 民 活态文化存在的认知过程 ,是一个更具 人性发 现和理性
间美术 、 民间手工 艺 、 民间文学 、 民间音乐 、 民间舞蹈 、 精神的 民族文化整合 过程 。 民 然而 , 在我们 目前的基础教育
俗等十大类 5 8 。 l 项 内容丰富多彩 , 比如民间美术就包括 特别是美术教育中 ,基本 以西方的美学 观念 和教育 内容 非物质文化遗产 内容明显偏少 , 我国优 良 对 木版年画 、 藏族唐卡 、 剪纸 、 刺绣 、 挑花 、 玉雕 、 石雕 、 木雕、 为教学主体 , 竹刻 、 泥塑、 灯彩等共计 5 项 ; l 传统手工技艺包括宜兴紫 的审美文化传统远不够重视。联合国教科文 组织亚太 地
《 教学 与管 理 》
20 09年 1 0月 1日
如何在美术教学中 对学生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
◎ 四川 宜宾学院
人类 自古以来有两种文化 , 一种是物质 的 , 另一种是 非物质的 , 两种文化推动着人类 的历史进程 , 同时也形成
了丰富的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 。我国是一个
击 , 多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在急剧消失和灭亡。 许 如何在 中 化的重要载体 , 蕴含着 中华民族 特有 的精 神价值、 思维方
小学美术教 育中进行非物质文化遗 产相关知识 的教育 , 式 、 想象力和文化意识 , 体现着 中华 民族 的生命力 和创造
这对于保护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 、继承和发扬 民族优秀 力。 而工业文 明的迅速发展 , 全球经济一体化、 城市化 、 现
砂 陶制作技艺 、 景德镇手工制瓷技 艺 、 壮族 织锦技艺 、 风 区五国驻京办事处 文化 官员爱得蒙 ・ 卡拉先生就 曾发 本
美术课堂中地方民族文化传承的策略研究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教育科学 2016 年 02 期·35·美术课堂中地方民族文化传承的策略研究张 智内蒙古包头市达茂旗百灵庙第一小学,内蒙古 包头 014500摘要:鉴于促进学生个性发展、教师专业成长、学校办学品位提升、地区文化认同传承的目标,笔者在开展课题研究过程中,概括总结出挖掘文化资源,开发校本课程,积累课例素材,编写校本教材,结合常规教学渗透,结合第二课堂拓展,注重人文性、科学性、实践性的“一主两辅三注重”实施策略。
关键词:蒙古族地方民俗文化;美术元素;校本课程开发;“一主两辅三注重”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691(2016)02-0035-01在开展《地方文化美术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应用研究》课题研究过程中,通过大量教学实践、反思总结,概括出了“一主两辅三注重”的蒙古族地方民俗文化传承实施策略,即。
通过抓好“挖掘文化资源,开发校本课程,积累课例素材,编写校本教材”这一条主线,实施“常规教学渗透、第二课堂拓展”两方辅助,落实“人文性、科学性、实践性”三项注重,促进学生个性发展、教师专业成长、学校办学品位提升、文化认同传承。
1 抓好“一条主线” “一条主线”即挖掘文化资源,开发校本课程,积累课例素材,编写校本教材。
课程是实施教育教学工作的依据和载体。
就传承具有浓郁地方特点的民族文化而言,常规的国家课程不能全面顾及不同地区的教育需求。
因此,挖掘本土文化资源,开发校本课程是传承民族文化最有效的教育途径之一。
“校本课程”是学校根据自己的办学理念和实际情况自主开发的课程,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实际发展需要。
在义务教育阶段,10%~12%的课程可用于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开发实施。
校本课程整合过程中,深刻挖掘蒙古族地方民俗文化中美术元素的教育价值,按衣(传统服饰)、食(饮食文化)、住(民居)、行(交通工具)、艺(传统工艺与收藏)、俗(传统节日、民俗礼仪)、地(名胜古迹)、人(名人)分类,共开发出具体课例20课。
关于非遗进校园在小学美术课堂上的研究与实践
关于非遗进校园在小学美术课堂上的研究与实践摘要:对于学生来说,它是中国文化遗产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因此,越来越多的教师将非物质文化遗产教学融入到教学过程中。
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引入校园,不仅可以丰富教学内容,而且可以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更好的传承。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小学艺术;艺术课堂引言:文化是一个国家的传承,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这是非物质文化作为传统文化的载体之一,是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
为了有效地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艺术教学涉及到很多内容,它不仅是非物质文化的重要体现,也是学生学习艺术的重要内容。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小学美术课堂结合的重要性1.非物质文化遗产经过悠久的历史洗礼,是传统文化的结晶,也包含着许多智慧和经验。
非物质文化与课堂的结合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非物质文化系统的学习和理解。
因此,作为教师,我们应该要积极探索非物质文化遗产与课堂的关系,确保学生之间可以学得更好。
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多种传承形式,因此,许多学科都可以结合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教学,这对美具有重要意义。
在美术课上,艺术本身就涉及到剪纸、绘画、色彩和泥塑化等方面的学习,使艺术课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千丝万缕的影响。
非物质文化遗产蕴涵着传统文化的精髓优秀的价值观和思想可以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
将地方文化引入小学美术课堂,文化遗产的学习内容结合了地方文化和民族艺术课程合理的整合,可以极大地丰富小学美术课程的教学同时,它也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非物质文化遗产。
2.随着国家对传统文化的日益重视,人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视程度也逐年提高,非物质文化遗产与艺术课程建设也在不断加强,结合的继承方式近年来得到了广泛推广。
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是对和社会经济体验并不丰富,但小学阶段的审美启蒙和修养是好的美术学习是思维的关键期,教师要重视学学生并进行艺术教学,这样才能保证学生获得更好的学习体验和学习效果。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艺术课堂的融合可以为学生提供直接接触非物质文化遗产,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它和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从而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审美情趣和审美眼光。
如何在美术教学中对学生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
如何在美术教学中对学生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作者:罗蓉来源:《教学与管理(中学版)》2009年第10期人类自古以来有两种文化,一种是物质的,另一种是非物质的,两种文化推动着人类的历史进程,同时也形成了丰富的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
我国是一个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国,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们宝贵的文化资源。
由于时代的变迁和受到现代商业文化的冲击,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在急剧消失和灭亡。
如何在中小学美术教育中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知识的教育,这对于保护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继承和发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丰富美术课程资源以及提高学生美术素养等都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一、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知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非文字的、以人类口传方式为主的、具有民族历史积淀和广泛突出代表性的民间文化(艺术)遗产。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范围具体阐释为:①各种口头表述,包括对群众有意义的诗歌、史诗、神话、民间传说及其他形式的口头表述,也包括作为载体的语言;②传统表演艺术,包括音乐、舞蹈、戏剧、曲艺、杂技、木偶、皮影、宗教表演等表现形式;③社会风俗、礼仪、节庆,包括重要的节庆、游戏、运动和重要集会等活动;④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间传统组织和实践;⑤传统的手工艺技能和文化创造形式,包括传统工艺技术知识和实践,书法与传统绘画,工艺美术生产、雕刻技术,纺织技艺等;⑥与上述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
由此可见,“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相对于“物质文化遗产”而言的,非物质的涵义并不是与物质绝缘,而是指偏重于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精神领域的创造活动及其产品成果。
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既是世界各国的共识,也是我国文化安全战略的重要课题。
2006年5月20日,国务院公布了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涉及民间美术、民间手工艺、民间文学、民间音乐、民间舞蹈、民俗等十大类518项。
内容丰富多彩,比如民间美术就包括木版年画、藏族唐卡、剪纸、刺绣、挑花、玉雕、石雕、木雕、竹刻、泥塑、灯彩等共计51项;传统手工技艺包括宜兴紫砂陶制作技艺、景德镇手工制瓷技艺、壮族织锦技艺、风筝制作技艺等89项;民间文学包括梁祝传说、古渔雁民间故事、刘三姐歌谣等31项。
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中小学美术特色课程的教学实践
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中小学美术特色课程的教学实践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中小学美术特色课程的教学实践我国有56个民族,拥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传承这些民族文化遗产,开发新民族文化,发挥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积极作用在社会协调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因此,在教育工作中要积极将少数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中小学美术特色课程的教学实践,充分展示多民族文化的优美风貌,促进各族人民和谐共处,实现全民族的文明进步。
要从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中小学美术特色课程教学实践,可开展以下工作:首先,根据教育目标,积极结合有关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增加和拓展美术特色课程的内容,确定融入新内容的比例,并结合年级、班级特点,系统地融入美术特色课程的教学中。
其次,对美术特色课程的教学内容要科学有效的处理,使教学内容可控,易于掌握,合理把握。
再次,要实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美术特色课程的教学实践。
可以加大选材实施,大力开展民族礼仪、民族文学、民族美术等多种形式的活动,让学生有机会参与其中,深入了解少数民族文化,加深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了解和感受,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热情,丰富课堂学习内容,满足学生在思想和审美方面的要求,培养学生的民族意识和爱国精神。
最后,要搭建平台,建立丰富的学习资料,鼓励学生自学,包括少数民族美术作品。
让学生对美学审美有较为全面的认识,增强对多民族文化美的鉴赏能力,从而提高艺术审美素质。
融入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中小学美术特色课程教学实践,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学生的艺术审美素养,引导学生从少数民族文化精髓中汲取精彩,对于培养学生尊重多元文化,认准文明,共创美好未来具有重要作用。
非遗进课堂美术教学特色做法
非遗进课堂美术教学特色做法1. 引言1.1 概述: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传统文化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作为一种宝贵的文化资源备受关注。
作为美术教学工作者,我们有责任将非遗元素引入到课堂中,使学生能够深入了解、传承和发扬优秀的传统文化。
本文旨在探讨非遗进课堂美术教学的特色做法,以期给予教育界一定的启示和参考。
1.2 文章结构:本文主要分为五个部分进行论述。
首先,在引言部分进行概述,并介绍文章的结构安排。
接下来,阐述非遗对课堂美术教学的重要意义,包括传承文化、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和提升学生创造力三个方面。
然后,具体介绍非遗进课堂美术教学的实施方式,包括导入非遗元素、制定艺术项目计划和融入非遗技艺训练三个环节。
紧接着,探讨学生在非遗进课堂美术教学中的收获与体会,包括加深对传统文化的认知与理解、增强艺术表达能力与创造力培养以及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和品质修养等。
最后,在结论部分总结非遗进课堂美术教学特色做法的重要性,并展望未来发展方向。
1.3 目的:通过本文的撰写,旨在传达非遗进课堂美术教学特色做法对于学生发展的积极影响,并提供给教育界一些建议和借鉴。
希望通过引入非遗元素,能够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提升他们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并培养出具有艺术专长和团队合作精神的优秀人才。
同时,也期待着未来更多关于非遗进课堂美术教学方面的研究和探索。
2. 非遗对课堂美术教学的意义2.1 传承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Non-Material Cultural Heritage,简称“非遗”)是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传统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非遗代表了人类创造力和智慧的结晶,是一种独特而珍贵的艺术形式。
在课堂美术教学中引入非遗元素有助于让学生了解和理解传统文化,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承。
通过接触和学习非遗艺术作品、技艺和文化内涵,学生能够认识到自己所处的时代与历史的联系,并进一步加深对于自己民族和文化根源的认知。
内蒙古地区艺术教育民族文化传承的策略研究
内蒙古地区艺术教育民族文化传承的策略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内蒙古地区是多民族共同生活的地方,拥有丰富的民族文化遗产。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迁,内蒙古地区的艺术教育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如何在传承民族文化的基础上推动艺术教育的发展,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传统的民族文化在现代社会面临着多种挑战,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年轻一代对传统文化的关注度逐渐减少,传承工作面临严峻的挑战。
在这种背景下,研究内蒙古地区艺术教育民族文化传承的策略显得尤为重要。
通过对内蒙古地区的民族文化特点和艺术教育现状的深入分析,可以更好地把握当下的问题和挑战,提出有效的策略建议,促进内蒙古地区艺术教育民族文化传承的持续发展。
深入研究这一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1.2 研究意义内蒙古地区作为我国重要的少数民族聚居地区,拥有深厚的民族文化历史和独特的民族艺术传统。
在当今社会文化多元化的背景下,保护和传承内蒙古地区的民族文化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
艺术教育在这一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艺术教育可以使更多的人了解、认识并传承内蒙古地区的民族文化。
本研究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通过研究内蒙古地区的民族文化特点和艺术教育现状,可以为当地文化传承工作提供具体的参考和借鉴;通过分析内蒙古地区艺术教育民族文化传承面临的挑战,可以帮助相关部门更好地制定政策和措施;通过探讨内蒙古地区艺术教育民族文化传承的策略建议和文化创新与传统文化融合的问题,可以为相关研究和实践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和实践指导。
本研究对于推动内蒙古地区艺术教育民族文化传承工作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和价值。
1.3 研究方法研究方法是进行本研究的核心环节,为了全面深入地探讨内蒙古地区艺术教育民族文化传承的策略,我们采取了多种研究方法来收集和分析相关资料。
我们进行了大量的文献资料收集,包括相关学术论文、研究报告、政府文件等,以全面了解内蒙古地区的艺术教育现状和民族文化特点。
内蒙古民族文化资源在艺术设计课程中的利用
内蒙古民族文化资源在艺术设计课程中的利用内蒙古是中国少数民族聚集地之一,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
这些民族文化资源在艺术设计课程中的利用,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艺术修养和审美意识,还能够提高学生对于民族文化的认知和了解。
在艺术设计课程中运用内蒙古民族文化资源可以培养学生对于传统艺术的欣赏和品味能力。
内蒙古地处中国的北部边境地区,曾经是中国古代文化的交流重镇,这里留下了许多传统的艺术形式和技巧。
在艺术设计课程中,可以介绍内蒙古的传统绘画、雕塑、剪纸等艺术形式,并通过欣赏和学习这些作品,培养学生对于传统艺术的鉴赏能力,提高他们的审美水平。
运用内蒙古民族文化资源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意思维和设计能力。
内蒙古地区的传统文化以草原牧民和游牧民族为代表,具有独特的自然景观和生活方式。
在艺术设计课程中,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了解内蒙古的自然和人文景观,发掘和挖掘出蕴含在其中的设计灵感,进行创意设计和表达。
这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还可以使学生的设计作品更加独特和有个性。
运用内蒙古民族文化资源还可以增强学生对于民族文化的认同和自豪感。
内蒙古地区拥有丰富多样的民族文化,如蒙古族、达斡尔族、鄂伦春族等,每个民族都有独特的艺术形式和文化内涵。
在艺术设计课程中,可以鼓励学生从自己的文化背景中汲取创作灵感,体现自己的民族特色和个人风格。
通过这样的设计作品,不仅可以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和认同自己的民族文化,还可以增强学生对于自己身份的自豪感和自信心。
运用内蒙古民族文化资源还可以促进学生对于跨文化交流和多元文化的理解。
内蒙古地区毗邻蒙古国和俄罗斯,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相互交融,在艺术设计课程中可以介绍内蒙古地区的民族艺术与其他国家的艺术形式进行对比和研究,探讨其异同之处。
通过这样的跨文化交流,可以开拓学生的眼界,培养他们对于不同文化的包容和理解能力,提高他们的国际视野。
内蒙古民族文化资源在艺术设计课程中的利用对于学生的艺术修养和审美意识的培养、创意思维和设计能力的提高、民族认同和自豪感的增强以及跨文化交流和多元文化的理解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内蒙古民族文化资源在艺术设计课程中的利用
内蒙古民族文化资源在艺术设计课程中的利用内蒙古民族文化资源可以用于课程内容的设计。
艺术设计课程可以通过内蒙古的传统手工艺品、建筑、绘画等来进行教学,通过学习和模仿这些传统艺术形式来培养学生的艺术创作能力。
在学习绘画时,可以引导学生学习内蒙古传统的民族绘画风格,通过学习传统的纹样和色彩运用等,让学生了解并学习民族文化的美。
还可以通过设计赛马角透等具有内蒙古民族特色的图案,来培养学生的观察和绘画技巧。
内蒙古民族文化资源可以用于教材资源的开发。
根据内蒙古的民族文化特色和艺术形式,可以开发一些适合于艺术设计课程的教材资源。
可以编纂内蒙古传统绘画教材、内蒙古建筑设计教材等,以丰富的图片和详细的说明,让学生了解传统艺术的历史和发展,了解内蒙古的民族文化美。
还可以开发一些针对内蒙古绘画、书法、雕刻等传统民族艺术技法的实践教材,以帮助学生掌握和运用这些传统技巧。
内蒙古民族文化资源可以用于实践项目的设计。
艺术设计课程可以设置一些与内蒙古民族文化有关的实践项目,让学生在实践中运用所学的艺术设计知识和技巧。
可以分组让学生设计一张以内蒙古蒙古族文化为主题的明信片,通过设计表达对内蒙古的热爱和向往。
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内蒙古传统手工艺品的设计和制作,通过亲手制作传统艺术品,让学生体验传统手工艺品的制作过程和文化内涵。
内蒙古民族文化资源在艺术设计课程中的利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审美观念,加深学生对内蒙古的历史、文化和艺术的理解。
通过课程内容的设计、教学方法的设计、教材资源的开发和实践项目的设计,可以有效地利用内蒙古民族文化资源,拓宽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艺术设计能力。
小学美术教学中非遗文化教育渗透策略研究
以上,笔者从小学美术教学中非遗文化渗透教育的策略分析,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渗透非遗文化,教师需要因地制宜,有效结合教学实践,跟随时代教育发展步伐,为学生创造更好的艺术空间,激发美术教学活力,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艺术素养,提升学生的美术学习兴趣。
参考文献
[1]温迪安.谈美术教学的鼓励教学法[J].才智.2008(12).
三、注重教学层次性
在不断地研究和实践中,教师应该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优化美术教学内容。让学生遵循由浅入深、有主干到枝叶,从认识到实践这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学习美术和传承民族文化。例如,对于低年级学生,教师可以通过游戏教学,让他们体验艺术,激发他们对于美术文化的兴趣。在课程中,向学生展示泥塑、绘画和剪纸等艺术作品。对于中高段的小学生,基于低年级美术学习打下的基础,学生对于美术学习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因此在课堂设计中,教师应该多采用应用和造型表现的教学手法,将美术元素和美术教学有机结合起来,激发学生的想象,推动他们进行美术创造。
关键词:小学美术;非遗文化;文化渗透
小学美术课程与非遗文化的结合,不仅可充实和丰富小学教学资源,而且更能加深学生对自己民族文化的了解,同时对弘扬民族精神有一定的价值意义,能够促进小学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也有利于少年儿童身心健康发展,提高他们的身体素质,引导学生感受祖国文化的丰富与优秀,从而进一步发展小学创新能力,促使学生各方面素质全面发展,使小学课程文化更加丰富多彩。所以,对小学美术课程与非遗资源的结合的研究分析具有很高的价值。以下是我对如何在小学美术课程渗入非遗元素的看法。
又如非物质遗产剪纸的学习,剪纸是民间艺术中最为流行的一种,民间艺术主要包括:剪纸、年画、风筝、玩具、皮影等。剪纸的另外一个名字叫“刻纸”,因为剪纸不仅是剪出来的艺术,还是刻出来的艺术。剪纸作为一种高平本地民间艺术慢慢走进小学园的课堂,深受学生和老师以及家长的喜爱。民间剪纸的学习,让学生更好地学习民间艺术的特色和了解民间艺术的悠久非遗,能更好的继承和发扬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
如何在内蒙古地区对小学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美术教学
如何在内蒙古地区对小学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美术教学摘要:我国近年来在教育领域不断地进行教育改革,促进了教育和人才的发展。
国家目前大力提倡保护与传承本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是因为新学科学术的不断推进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国家文化力在文化全球化的冲击下立于不败之地的重要举措。
在大、中、小学课程设置上应该与时代同步,不断融入新的教育教学因素,对小学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的教育与实践是落实此项教育的根本,抓好了才能顺应时代进步的要求。
关键词:教育改革;非物质文化遗产;小学美术教学;内蒙古地区一、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在美术教学中的必要性人类文明跨入二十一世纪,新的时期急需复合型素质的人才,而中国传统的文化艺术素质又是复合型人才更好地在社会上发挥才能所必具的生命活水。
它包含文学、艺术、音乐等人文生活积淀与技能的修炼,它的很大一部分需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教学中获得。
而目前来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教学在美术教学中极度缺乏。
我国美术教育的课程设置长期以来一直是以学科为重点,对社会取向少,对儿童取向更少。
而美术教育的关键是如何在这三个取向之间取得最佳平衡。
2010年11月,国家在不断深化教改的过程中又颁布了《义务教育小学美术新课程标准》,其前言第二条:(二)引导学生参与文化的传承和交流中说道:“通过对美术课程的学习,有助于学生熟悉美术的媒材和形式,理解和运用视觉语言,更多地介入信息交流,共享人类社会的文化资源,积极参与文化的传承,并对文化的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
”这一条明确提出应该将人类社会的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纳入美术教育中来。
而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社会的文化”的重要部分。
我们在对全民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的普及方面还远远落后于许多先进的国家,更严重的是中国少年儿童很缺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
所以,对少年儿童实施艺术教育应考虑一个大目标,这个大目标因该是针对人的个体贯穿始终地进行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扬的教育,使其顺应社会发展的文化需求。
蒙古族(特色文化)资源在小学美术课程中的探索与实践感悟蒙古族特色文化体验刻制在橡皮章上的美
蒙古族(特色文化)资源在小学美术课程中的探索与实践感悟蒙古族特色文化体验刻制在橡皮章上的美内容摘要:蒙古族主要分布在东亚地区,是我们中国的少数民族之一,也是一个传统的典型游牧民族。
蒙古族起源于古代忘建河东岸一代,十三世纪初,成吉思汗的蒙古部逐渐形成了一个新的民族共同体。
辽阔无垠的内蒙古草原上有着丰富的蒙古族特色文化,而各个部族的文化资源又有着相近却不同的特点。
随着当今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精神文化需求的不断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美术教育在提高中小学生素质和实现全面健康发展中的作用,美术教育在中小学课堂中的地位日益提高,它的作用不容忽视。
美术教育具有多种题材和方向,而橡皮章作为新兴的DIY创意设计手作以其简易新颖的制作模式、美观独特的装饰效果而深受大众的喜爱,橡皮章制作也充分符合新课程标准中对小学生审美的要求。
因此,在小学美术课程中,以蒙古族特色文明为题材,通过橡皮章的形式体验探究,再结合民俗活动进行实践,是学生了解和认识蒙古族美术资源的不二之选。
也是首府中小学校本课程开发的目标和重点。
关键词:激发兴趣橡皮章刻制学习体悟一、学习以蒙古族特色文化刻制橡皮章的意义。
在小学美术课程中要让学生广泛接触蒙古族文化资源中的优秀美术作品,拓宽美术视野,提高鉴别和判断能力,抵制不良文化的影响。
尤其要引导学生深入了解蒙古族民族、民间文化资源,增强对家乡优秀文化的理解。
少年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在学生中宏扬蒙古族传统文化,培育民族精神,是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前提条件,是中华民族精神代代相传并发扬光大的必然要求。
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今天,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学生的认同感和自信心,是振奋民族精神、凝聚民族力量的重要途径。
同时,蒙古族资源在美术课程中的应用实践,体悟以刻制橡皮章的表现形式,新颖的操作方法,引人入境的故事背景,贴近学生生活的学习内容,也会让美术课程独具一格,提高学生的学习美术的兴趣。
如何让非遗文化在小学美术特色课程中绽放异彩
如何让非遗文化在小学美术特色课程中绽放异彩摘要:非遗文化需要每个学生学习和传承,美术作为文化中最关键的内容之一,每个阶段的学生都有有所学习。
在美术课程中融合非遗文化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来说以非常有益的。
学校作为传统文化传播、继承、创新的主阵地,需要明确自身的使命,需要从整体出发,将非遗文化融入到小学美术课程教学中,深度挖掘地方资源,打造特色的非遗文化课程,积极开展丰富多彩,内涵丰富,形式多样的美术活动,促使非遗走进校园,走进学生的心中,促使学生自觉传承和发展非遗文化。
对此,本文主要浅谈非遗文化在小学美术特色课程中的应用,具体分析了非遗文化在小学美术特色课程中的意义,后提出了具体的策略。
关键词:非遗文化;小学美术;特色课程;引言:小学生的学习经验不够丰富,需要教师全面的引导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尤其是非遗文化,因为内涵丰富,博大精深,很难让学生感受到文化的魅力。
对此教师需要充分利用小学美术课程这个育人手段,将非遗文化融入其中,深度挖掘地方文化资源、传统风俗、艺术等,以此丰富课程教学内容和形式,强化学生思想认知,激发学生的传承意识,让学生感受美术作品的魅力,最终将学生培养成为社会需要的新型美术人才。
一、非遗文化在小学美术特色课程中应用意义(一)有效创建校园文化非遗文化是传统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是各个民族文化特色、传统风俗习惯、意识形态、手工艺、风土人情的汇总,包含了特定时期的特定历史价值、艺术价值、文化价值、美学价值和教育价值,可以彰显文化的多样性、民族性、独特性,促使中华传统文化走向世界。
将非遗文化引入到小学美术课程中可以更好地继承、创新传统文化,更好地宣传和推广非遗文化,让更多的人了解非遗文化,自觉保护,最终加强文化建设,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有效发挥非遗文化的育人功能和价值。
(一)可以有效创建校园文化将非遗文化引入到小学美术课程中可以强化学校的文化建设意识和责任,整合文化资源,深度挖掘校园文化资源、地方文化资源,打造具体地方特色的校园文化,创建美术课程教育品牌,丰富历史文化积淀,创造出丰富多彩的非遗文化。
如何将蒙古族传统手工融入小学综合实践课堂
如何将蒙古族传统手工融入小学综合实践课堂传统手工艺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宝贵的艺术文化遗产,在整个中国文化艺术发展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在资本主义大工业生产和先进的科学技术浪潮下,手工艺不仅不应被消灭,而且还应该得到继承和发展。
如何把传统手工艺与小学综合实践课堂完美结合呢?教师可以从教材本身出发,引进传统手工艺的精髓,充实制作课堂;并且加强两者之间的相互联系;搞好综合实践课堂。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各族人民世代相承,承载着人类社会传统文化和历史见证的珍贵文化资源,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中智慧与文明的结晶。
"蒙古族传统手工擀毡技艺"就是其中一项。
擀毡技艺是蒙古民族文化形象的标志,它不仅融合了诸多民族手工技艺和智慧,也是蒙古族古老文化的缩影,它具有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工艺价值、经济价值。
蒙古民族历史悠久,分布地域广阔,各地习俗多彩多姿,但是,做为一个民族,其基本特征还是相同的,在蒙古族人民的生活中这几样东西始终是伴随他们的:蒙古包,毡子,首饰、袍子、腰带、靴子等。
这些文化遗产的传承学校应该担负起主要责任。
传统的制作课程缺乏生活体验,常常出现纸上谈兵的情况。
学生没有亲身体验,创造表现就会受到一定的影响,许多学生在制作作品的时候认为只要能做一张像书本上范作那样的作品就算是好作业了,他们一味模仿,创新思维受到了限制。
再则,学科教学时,统一的材料,统一的作业要求,学生很难在构图、造型、色彩以及创造等方面展露自己的个性,作业成果整齐划一,缺少新意。
新课程在教学中更加注重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创造性。
一堂美术课上可以呈现多种学习成果,面对广泛的文化情境,我们不能再将目光锁定在单纯技能技巧的训练方面了,而应将重点放到形成学生基本的美术素养和学习能力上。
现在,我们有的仅仅是一年级的新教材,传统的手工制作课依然存在于二至六年级的美术课本中。
特别是在中低年级中占有很大的比例,而这个阶段也正是孩子创造力动手能力迅猛发展的阶段,怎样的教学才更有利于学生的发展呢?老教材中该如何实施新理念呢? 我认为作为一名美术教师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力,给老教材穿"新衣"。
将民间美术资源引入小学美术教学的策略—-以察哈尔蒙古族服饰为例
将民间美术资源引入小学美术教学的策略—-以察哈尔蒙古族服饰为例摘要:在小学美术教学时,将民间美术资源融入其中,即可丰富美术学科教学素材,为学生营造优良的学习氛围。
文章以察哈尔蒙古族服饰为例,进一步分析其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价值,并进一步分析如何借助察哈尔蒙古族服饰创新小学美术教学,提出了几点建议,希望能切实优化小学美术教学,培养学生美术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提高学生美术整体学习素养和水平。
关键词:察哈尔蒙古族服饰;小学美术;策略;民间美术;价值引言服饰文化以服装为载体,对现实生活进行真实反映。
随着服饰文化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渗透和发展,面向察哈尔蒙古族服饰建构美术教学资源,已成为小学美术教师关注的焦点。
察哈尔蒙古族服饰是独特的民间美术资源,将其有效融入美术课堂,有助于学生对复杂民间美术文化知识进行充分理解和分析,全面提升学生美术学习效果。
一、将民间美术资源引入小学美术教学的意义一方面,察哈尔蒙古族服饰有利于充实小学美术教学内容。
在传统美术课堂中,教师所传授的知识常常被课本所限制,学生所能接触到的美术知识非常有限,这对学生美术素养及综合能力的发展十分不利。
在这种情况下,把察哈尔蒙古族服饰引入进来,就可以很好地弥补这方面的不足。
这样一来,小学生不但可以理解教材内容,还可以进一步感受到当地文化和艺术,促进学生多样化学习。
另一方面,有利于促进民间美术的继承和发展。
在小学美术教育中,教师充分发挥民间美术教育作用,即可促使更多学生认知察哈尔蒙古族服饰。
察哈尔蒙古族服饰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把其引进到小学美术课堂中,能让小学生体会民俗美术的魅力,让其认识民间美术中的色彩和形式,从而建立起正确的美术学习观念,从而对民间美术生成自信感和自豪感,全面促进其形成美术素养[1]。
二、将民间美术资源引入小学美术教学的策略(一)紧密融合小学美术课堂和民间美术资源在小学美术教育中,教师要不断地创新教学方法,以多元化方法融入察哈尔蒙古族服饰资源。
内蒙古民族文化资源在艺术设计课程中的利用
内蒙古民族文化资源在艺术设计课程中的利用内蒙古是我国少数民族聚居区之一,拥有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
在艺术设计课程中,充分利用内蒙古民族文化资源,既可以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又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培养他们对多样文化的认知和尊重。
本文将重点探讨内蒙古民族文化资源在艺术设计课程中的利用。
内蒙古民族文化资源可以作为艺术设计课程的教学内容,用于讲授民族传统艺术技法和样式。
蒙古族传统绘画中的“五彩缤纷”技法可以作为水彩绘画的教学内容,让学生学习并运用这种传统技法进行创作。
还可以通过教授内蒙古传统刺绣、雕刻等技法,激发学生对手工艺术的兴趣和热爱,并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审美能力。
通过学习内蒙古民族文化,可以启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内蒙古拥有丰富多样的民间故事和神话传说,如《三个火球》、《白龙马》等,这些故事可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让他们根据故事情节进行艺术设计创作。
比如可以设计以《三个火球》为主题的插画,或者创作以《白龙马》为题材的雕塑作品,让学生展现自己的创作才华。
利用内蒙古民族文化资源可以增加多元文化的认知和尊重。
通过学习内蒙古民族服饰、民族建筑等传统文化元素,学生可以了解到不同民族的文化特点和艺术风格,从而培养他们对多样文化的尊重和包容心态。
通过比较不同民族文化的差异和相似之处,学生可以思考民族文化的起源、发展和变迁,培养他们的文化遗产保护意识和创新意识。
内蒙古民族文化资源还可以用于学生的艺术设计实践活动。
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内蒙古民族服饰设计、音乐演奏、舞蹈表演等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参与到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创新中去。
这样的实践活动既能锻炼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又能加深他们对内蒙古民族文化的理解和体验,提高他们对艺术设计的兴趣和热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在内蒙古地区对小学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美术教学摘要:我国近年来在教育领域不断地进行教育改革,促进了教育和人才的发展。
国家目前大力提倡保护与传承本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是因为新学科学术的不断推进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国家文化力在文化全球化的冲击下立于不败之地的重要举措。
在大、中、小学课程设置上应该与时代同步,不断融入新的教育教学因素,对小学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的教育与实践是落实此项教育的根本,抓好了才能顺应时代进步的要求。
关键词:教育改革;非物质文化遗产;小学美术教学;内蒙古地区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在美术教学中的必要性
人类文明跨入二十一世纪,新的时期急需复合型素质的人才,而中国传统的文化艺术素质又是复合型人才更好地在社会上发挥才
能所必具的生命活水。
它包含文学、艺术、音乐等人文生活积淀与技能的修炼,它的很大一部分需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教学中获得。
而目前来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教学在美术教学中极度缺乏。
我国美术教育的课程设置长期以来一直是以学科为重点,对社会取向少,对儿童取向更少。
而美术教育的关键是如何在这三个取向之间取得最佳平衡。
2010年11月,国家在不断深化教改的过程中又颁布了《义务教育小学美术新课程标准》,其前言第二条:(二)引导学生参与文化的
传承和交流中说道:“通过对美术课程的学习,有助于学生熟悉美术的媒材和形式,理解和运用视觉语言,更多地介入信息交流,共享人类社会的文化资源,积极参与文化的传承,并对文化的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
”
这一条明确提出应该将人类社会的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纳入美术教育中来。
而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社会的文化”的重要部分。
我们在对全民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的普及方面还远远落后于许多先进的国家,更严重的是中国少年儿童很缺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
所以,对少年儿童实施艺术教育应考虑一个大目标,这个大目标因该是针对人的个体贯穿始终地进行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扬的教育,使其顺应社会发展的文化需求。
在艺术课教育教学中适当增加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继承与保护方面的教育,就是对美术教育内涵的深化与扩展。
根据国家教委2010年5月颁布实施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刚要》第六条中提出改革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我们从这一条中得到启示,在编制艺术课教学大纲时,先要有一个总的课程和内容的框架设计,明确目标。
其中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应随年级不同依次按比例、有选择地分阶段制定教学计划。
而且非物质文化遗产这部分的内容各地区按国家省级行政区域划分可由本地区教育部门编制教学内容,应突出本地域文化艺术特征。
如我国南方
贵州的傩文化与蜡染、云南的刺绣与银饰艺术、河南的泥泥狗与木版年画、陕北的民歌与剪纸……这些迷人的民间艺术完全可以由当地教育部门编制适合本地域情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
二、内蒙古地区小学艺术课程设置现状
笔者以内蒙古为例,对当地小学艺术课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的实践与编制进行探讨:内蒙古地区地域辽阔,生活在这里的蒙古人创造了灿烂的草原文化,历史上还有多次以晋陜为主的移民大迁入多种文化交融形成了独特的生存生活形态,所反映的艺术风格也独具特色。
这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如剪纸、面塑、地毯编织、皮革缝绣、刺绣;蒙古傩舞、“二人台”地方性;那达慕大会、成吉思汗四季祭、已部分流变的汉族年节、婚丧嫁娶等风情习俗;因不同的宗教信仰而建的召、庙、寺等;阴山岩画、赵长城、秦直道等历史古迹众多,历史文化源远流长。
此地人口大多集中在呼和浩特和包头等市郊地区,广大的牧区人口稀少。
根据内蒙古地区的实际情况对六年制小学艺术课程重新设置,六年中非物质文化遗产总课时量为223节,占艺术课总课时量的34%,所有非物质文化遗产课中以民间剪纸课教学为主线,因她是中华民族的母亲艺术,孩子们可以从小接触本国的原生态文化艺术,传承她其中所包含的哲学思想、艺术的思维与表达方式,了解她丰富的内涵,学习她独特优美的造型……她材料简单,易于操作,能很好地锻炼孩子们的想像力、创造力和动手动脑的能力。
其他有关的内
容要根据儿童生理心理的发展阶段米制定课程,1-2年级以剪纸、泥塑、模拟游戏、欣赏为主;3~4年级以剪纸、缝绣、民间玩具制作、欣赏为主;5-6年级以剪纸、欣赏、考察为主。
例如:模拟游戏课:选当地有代表性的民俗形态如蒙古傩舞“跳鬼”仪式,先讲解意义及过程,然后做面具,最后让孩子们戴上面具做跳鬼游戏。
最好结合多媒体教学;民间玩具制作课:把当地失传的民间玩具收集起来,引入课堂教孩子们制作。
玩耍如口弦琴、胡燕儿、风呼轮;欣赏课:围绕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他课的内容展开与深入,讲解与图片、幻灯、多媒体结合;考察课:选定考察的目标,如对当地文化历史古迹的普查,查访各类民间艺人,观察记录一种活态文化或民间工艺品的传承或制作过程等,无论选什么目标,都要做深入细致的调查,尽可能多地收集有关资料,然后整理。
发现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锻炼孩子们实际工作的能力。
具体课时设计与课时安排如下:
以上小学一至六年级艺术课程的设置是本人在长期研究和实践中得出的结果,在全区每年的中小学教师培训过程中得以推广和实验,现在,已经在当地多个小学实施教学,有的小学成为一校一坊的示范学校。
例如内蒙古包头市九原区的麻池小学,将当地民间剪纸作为学习传承的主要对象,几年来教学收获很大,他们请当地剪纸老艺人进课堂亲自教学生剪纸,讲述剪纸的文化内涵以及有关剪
纸的各种传说与故事,老师、学生的作品屡获各种参赛奖项,甚至校园的围墙也以剪纸装饰,孩子们在这样良好的艺术氛围中潜移默化地传承了传统文化和传统技能,并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有了深刻的认识。
总体来说,内蒙古地区大部分小学都很重视非遗传保的课程实施,而且效果良好,但也有不尽人意之处。
就目前情况来看,还不能顺利地、全面地推行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的教学,原因很多,归结如下:
三、原因剖析
(一)学生分布不均匀
我国人口众多,国家处在社会主义发展的初级阶段,各种发展项目均需投资,国家负担重,投入在教育上的设备资金不足,先进地区与落后地区教学条件差距很大。
在北京地区的小学大部分已实施每班20人左右的小班教学,而在边远的内蒙古,如内蒙古呼市、包头市及近郊区,市内的小学尤其名校每班人数多达60人以上是很普遍的现象,班级容量太大,许多课程不便在课堂上教学。
而农村小学班级人数却很少,缺乏必要的教学条件。
(二)师资问题
城市中教师数饱和,郊区农村教师缺乏,内蒙古地区有些小学偏科现象严重,学校不重视“小三门”教学,承担小学美术课的教师大多是新人校或年老体弱的教师,甚至以前从未接触美术教学却被安排教美术者大有人在,教师的全面素质有待尽快提高。
(三)应试教育的弊端
在我国的大、中、小学校,衡量一个学生的优劣目标只是片面地看其考试成绩如何。
在这种压力下,人们功利心理日益严重,家长和学生只能将精力投入到书本知识,而忽略对孩子其他方面素养的培养提高。
这一现象在内蒙古也很严重。
(四)美术教科书“一言堂”
全国各年级小学的美术教科书的内容统一编制,没有足够考虑到我国的民族性和地区的文化经济的差异性,造成许多课程有些边远地区难以正常实施教学,而边远大部分地区又是蕴藏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的地区,国家统一美术教育与地区文化特色未能很协调地结合进行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艺术传承教育。
应该提倡一校一坊的灵活教学制度。
这些问题在内蒙古地区的小学长期普遍地存在,因此对孩子们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并非易事,有待于在理论或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
对中国儿童进行新时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美术基础教育,我们可因地制宜,不断尝试新的教学方法,设计新的教学思路,树立新的教学理念,分层次、有比例、有选择性地制定一些地域性、民族特色较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的课程,改变死板的课堂教学模式,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研究、勤于动手。
在教学中应对小学高年级的艺术课程设置有一定比例的田野考察课、欣赏课、理论研讨课、车间实践课等,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
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现代化科学、技术、社会的发展要求现代美术教育理念也应同世界接轨,世界美术教育平台为何物?我想它并不是一味迎合西方的教育模式,“没有自己的风格,恰恰是没有国际性的”。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具有悠久历史的本土文化,闪烁着灿烂的恒久文明之光,但长期以来被冷落着,甚至被认为是艺术中的“下里巴人”。
这是因为人们普遍没有认识到它的价值、意义。
振兴美术教育,振兴中国风格,将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从小抓起。
这就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目前应该承负的历史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