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大学理论课程教学大纲格式
云南大学《单片机及其应用》教学大纲
《单片机及应用》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1、课程名称(中/英文):单片机原理及其应用 / Microcontroller and Its Applications2、课程性质:专业必修3、周学时/学分:5/4,其中理论2学分,实验2学分4、授课对象: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工程5、主要教学方法:讲授演示学生实验6、使用教材:李学海,PIC单片机原理,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4年5月李学海,PIC单片机实践,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4年5月二、课程简介单片机是芯片级的高集成度计算机系统,具有体积小,耗电低,成本低,可编程,使用方便等特点。
另外随着半导体工艺的发展,其性价比越来越高,小到家用电器、汽车,大到航天飞机、洲际导弹中都可以发现单片机的身影。
单片机系统是一种较容易实现的计算机系统,通过单片机教学学生可以验证和实践在微机原理、数字(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等课程中学到的知识,达到复习巩固前期课程的目的,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学习计算机课程的积极性和自信心。
另一方面,单片机自身具有其他半导体产品不具有的特点和优势,已经成最典型、最广泛、最普及的一种嵌入式计算机应用系统,在生活、工业和军事领域的各类装置和设备的智能化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通过学习这门课程可以增加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毕业后适应社会的能力。
综上,单片机技术是现代计算机技术独特而又重要的分支,是电子类专业的学生应该学习和掌握的技术。
三、教学目的与基本要求以目前国际流行的具有哈佛结构和片上系统(SoC)特点的中档PICmicro 单片机为教学对象,讲授PICmicro单片机的结构、工作原理和编程语言。
另外单片机原理实验是单片机应用的重要实践,是了解单片机的组织结构,掌握单片机的工作原理和单片机接口的重要途径,也是对单片机应用进行充分开发的关键要结合所学的理论知识并通过实践,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动手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数学建模教学大纲云南大学
数学建模教学大纲云南大学数学建模教学大纲云南大学数学建模作为一门应用数学的重要分支,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云南大学作为一所综合性大学,一直致力于提高数学建模教学质量,为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做出积极贡献。
首先,数学建模教学大纲的制定是数学建模教学的基础。
云南大学的数学建模教学大纲充分考虑了学生的学科背景和实际应用需求,旨在培养学生的数学建模思维和实际问题解决能力。
大纲明确了数学建模的目标、内容和要求,使得学生能够系统地学习和掌握数学建模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其次,云南大学注重数学建模教学的实践性。
在课程设置中,实践环节被赋予了重要地位。
学生通过参与实际问题的建模和解决过程,能够深入理解数学建模的实际应用价值,并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云南大学还积极与企业、科研机构合作,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使得学生能够将数学建模理论应用于实际问题中,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此外,云南大学还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数学建模是一个综合性的学科,需要学生在团队中进行合作和交流。
云南大学通过课程设计和实践环节,鼓励学生进行团队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学生在团队中可以相互学习和借鉴,共同解决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效率和质量。
此外,云南大学还注重数学建模教学与实际问题的结合。
云南地理环境独特,面临着许多实际问题,如气候变化、生态环境保护等。
云南大学充分利用地理环境的优势,将数学建模教学与实际问题相结合,使得学生能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学习和应用数学建模知识。
这种教学模式能够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提高数学建模教学的实效性。
最后,云南大学还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数学建模教学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云南大学通过课程设计和实践环节,鼓励学生进行创新性的研究和实践,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学生在实践中能够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提高解决问题的创新性和独立性。
云南大学本科教材建设管理办法 - 云南大学教务处
附件3云南大学本科教材建设管理办法云大教[2016]121号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进一步加强教材建设与管理工作的科学化和规范化,适应学校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的实际需要,规范教材编写、选用、资助等管理工作,确保高质量教材进入课堂,切实提高教学质量,特制订本办法。
第二条“选”、“编”并重,优先选用国内外优秀教材,支持鼓励编写出版高水平特色教材。
保障高质量教材进入课堂,富有特色、国内领先的教材得到出版。
第三条学校设立教材建设专项经费,主要用于以下工作:1、校级教材建设项目的评审;2、校级立项教材编写的资助;3、国家级、省级规划教材的经费配套资助;4、开展教材研究活动等。
5、同等条件下,资助和奖励指标优先向高峰、高原学科对应的本科专业适度倾斜。
第二章组织机构及职责第四条本科教材建设相关工作由学校学术委员会负责。
其职责是:审定全校教材建设规划以及相关的教材管理规定;指导和协调各学院教材建设;负责全校教材立项、评估、评优、研究等工作;配合学校做好教材建设、选用以及管理的指导、咨询工作。
第五条各学院(部)的教材建设工作,由学院(部)学术委员会负责。
其职责是:制定本单位教材编写计划和教材选用计划;审核选用教材的质量并负责定期认定;组织本单位申报立项教材的初审;指导本单位教材编写、研究和评价工作等。
第六条教材建设实行学校、学院两级管理。
教务处是教材建设与管理的日常管理职能部门,负责具体的组织协调工作,包括组织各级教材的立项申报和选用审定;组织教材研究、评估和各级各类教材评优;落实教材建设的有关政策等。
各学院做好具体相关工作。
第三章教材选用第七条教学计划中规定开设的课程原则上都必须有正式出版的教材(包括实验课、习题课、实习指导用书等)。
提倡优先选用高质量教材,如选择受限,支持鼓励自己编写高质量特色教材。
部分专业选修课、综合素质教育选修课,若无正式出版教材或现有教材确实不适用的,需报学院(部)学术委员会同意后方可使用自编讲义;同时,还应指定外校同类课程教材作为参考书。
云大金融专硕课程设计
云大金融专硕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并掌握金融学基本理论,包括金融市场、金融工具和金融机构的运作原理;2. 学习并运用金融计量方法,对金融市场数据进行实证分析;3. 掌握金融衍生品的定价和风险管理方法。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金融学理论解决实际金融问题的能力;2. 培养学生运用金融计量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的能力;3. 提高学生团队协作和沟通表达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金融学科的兴趣和热情,激发他们继续深造的意愿;2. 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认识到金融行业的社会责任;3. 增强学生的国家意识,让他们了解我国金融市场的发展现状及在国际金融市场中的地位。
本课程针对云大金融专硕学生,结合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将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
课程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学生能够在掌握金融学基本理论的同时,具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旨在培养具备专业素养、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金融专业人才。
二、教学内容1. 金融学基本理论:包括金融市场、金融工具、金融机构的运作原理及金融体系的结构;教材章节:第一章至第四章。
2. 金融计量方法:涉及描述性统计分析、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回归分析等;教材章节:第五章至第七章。
3. 金融衍生品定价与风险管理:包括期权、期货、互换等金融衍生品的定价模型及风险管理方法;教材章节:第八章至第十章。
4. 实证分析与案例研究:运用金融计量软件,对实际金融市场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和解读;教材章节:第十一章至第十二章。
5. 金融伦理与职业道德:探讨金融行业伦理道德规范,分析金融市场中职业道德的重要性;教材章节:第十三章。
教学内容按照教学大纲进行详细安排和进度制定,确保学生能够系统、科学地掌握金融学科知识。
教学过程中,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案例分析、课堂讨论等形式,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同时,结合国内外金融市场发展趋势,及时更新教学内容,保持课程的前瞻性和实用性。
最新大学语文教学大纲(修改稿)
《大学语文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大学语文》英文名称:《Chinese 》课程类型:公共基础课总学时:54学时讲课学时:42学时实践学时:12学时学分:3学分适用对象:临床医学、护理学、麻醉学、医学影像学、眼视光学、口腔医学、预防医学、法医学、法学、医学检验学、医学美容技术、康复治疗学、药学、劳动与社会保障、公共事业管理。
基本要求根据国家“十一五”文化发展纲要“全国高等院校必须一律开设《中国语文》课程”的精神和云南省教育厅的规定,昆明医学院开设《大学语文》课程。
《大学语文》也是云南省普通高等院校非中文专业学生的一门公共基础必修课。
《大学语文》课程,以“扩大外延,充实内涵”为指导思想,根据学科体系的特点、学生以及社会的需要,进一步拓展文化内涵,加大知识容量,注意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开拓视野,融思想教育、智力教育、审美教育和医学写作技能训练为一体,以适应培养跨世纪复合型人才的需要。
本课程的设置自的,是为了使已具备高中毕业语文程度的大学本科专业学生,进—步提高阅读鉴赏与写作表达能力,改善和提高人文素质,为学好高等教育其他各类专业课程及接受通才教育打下扎实的基础。
本课程总学时为54学时,具体分为:一,讲课学时42学时;二,教学实践活动12学时。
实行学分制,本科专业为3学分。
具体分配为:修满一学期课堂教学并考试合格为2学分;参加统一组织的教学实践活动并有记录为1学分。
学生应当通过听课和实践活动,掌握文学作品的阅读鉴赏方法,提高医学文章的写作能力。
本大纲根据云南省大学语文教学指导委员会的指导和2006年第3版云南省高校教材审定委员会审定的《大学语文》(云南大学出版社)教材编写,本着从医学院校实际出发的原则,对部分章节作了必要的调整与修改,以适应本校的需要。
教师可在完成本大纲的基本要求的前提下,适当介绍相关领域的知识,以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大学语文》的教学内容,与中文专业开设的课程相区别,它是为切实改善大学生文化素质,培养和提高大学生语文知识、文化知识、写作能力、鉴赏能力而设置的一门综合性文化基础课。
云南大学物理学专业教学计划
物理学专业一、培养目标以“夯实基础、加强应用、开拓创新、办出特色”为办学指导思想,培养掌握物理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具有良好的数理基础和实验技能,成为“口径宽、基础厚、能力强、素质高”、能在物理学及相关的科学技术领域中从事科研、教学及相关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二、培养规格(培养要求)遵循“以人为本、敬业求实、崇尚科学、开拓创新”的办学理念,高度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把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贯穿于教育的全过程。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物质运动的基本规律,接受运用物理知识和方法进行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训练,使学生获得基础研究或应用基础研究的初步训练,具备良好的科学素养和一定的科学研究与应用开发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 掌握数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具有较高的数学修养;2) 掌握坚实的、系统的物理学基础理论及较广泛的物理学基本知识和基本实验方法,具有一定的基础科学研究能力和应用开发能力;3) 了解相近专业的一般原理和知识;4) 了解我国科学技术、知识产权等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法规;5) 了解物理学的发展前沿和科学发展的总体趋势;6) 掌握资料查询、文献检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最新科技信息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实验设计,创造实验条件,归纳、整理、分析实验结果,撰写论文,参与学术交流的能力。
三、学分要求及分配:学生在学期间必须修满教学计划规定的160学分,其中公共必修课34学分,综合素质教育选修课22学分,学科基础课程(必修)40.5学分,专业核心课程(必修)29学分,专业选修课程22.5学分,综合实践12学分。
四、主干学科:物理学五、修业年限:四年制六、授予学位:理学学士七、主要课程:高等数学(一、二),线性代数,力学与热学,电磁学,光学,原子物理学,普通物理实验(一、二、三),数学物理方法,理论力学,热力学与统计物理,电动力学,量子力学,固体物理,计算物理,近代物理实验(一、二)等。
八、主要实践教学环节:普通物理实验(1-3),近代物理实验(1-2),模拟、数字电子技术实验,微机原理与实验,接口技术实验,创新实验、社会调查与实习,毕业设计等。
云南师大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物理学(类)学科课程教学大纲【模板】
云南师大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物理学(类)学科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基础物理实验(3)(Foundation Physics Experiments(3))【课程编码】 09T203053【课程类别】学科基础课【课时】51学时【学分】 2学分【课程性质、目标和要求】本课程是四年制物理学类各专业开设的基础实验课,它与普通物理理论课既有紧密联系,又相互独立,是一门独立设置的专业基础课。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在物理实验的基本知识、基本方法、基本技能等方面受到系统的训练,加深对物理学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的理解和掌握,培养良好的科学素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基础物理实验(3)》(光学部分)是继力学、热学、电磁学实验后开设的基础物理实验,光学实验除了作为基础实验课的重要部分外,也将对提高光学理论知识的理解起着重要的作用。
在光学理论课的教学中有许多重要的概念,如干涉(等倾、等厚)、衍射、偏振、色散、光谱、折射率、最小偏向角、成象,象差等等,熟悉它们的物理图象将更能容易、牢固地掌握这些概念。
因此在光学理论课的教学中有实验与其配合是十分必要的。
光学实验的内容包括:几何光学、波动光学、及近代光学基础等三个部分。
重点是干涉、衍射、成象等。
学生在本课程中,通过一定数量的实验,应达到如下的基本要求:1、掌握光学实验中常用基本物理实验仪器的原理和性能,学会正确使用、调节和读数。
2、了解一些物理量的测量方法,清楚知道如何根据实验要求确定实验方案、选择仪器设备,减少测量误差,熟练掌握作图法、逐差法、外推法、补偿法、定标法等常用实验方法。
3、加深对基本物理概念和基本物理规律的认识和理解。
4、进一步掌握对实验进行误差分析和不确定度评价的基本方法,正确运用有效数字,并能定性判断和定量估算实验结果的可靠性。
5、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和严谨的科学作风,树立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道德。
6、提高进行科学实验工作的实际动手能力、分析判断能力、独立思考能力、革新创造能力、归纳总结能力、口头表达能力等综合能力。
云南大学各专业方向培养方案
云南大学软件学院软件工程硕士信息化与管理方向培养方案信息化与管理:主要为提高各领域信息化管理人员的信息化管理水平,通过系统的学习和实践,使学员具备扎实的信息化管理与计算机应用理论基础和较强的信息化规划建设、系统评估和组织管理软件工程项目的能力,为各行业信息化发展的需要打造高层次、实用型、复合型的高端人才。
招生对象:具有学士学位或具有国民教育序列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的在职从事管理方面的工作人员和应届本科毕业生,原所学专业和年龄不限。
培养计划:云南大学软件学院软件工程硕士金融信息工程方向培养方案主要培养在金融保险机构、政府及企事业单位从事金融信息技术工作,能熟练运用信息技术,解决政府与企业的金融信息管理问题及金融保险业经营管理问题,具有高尚的敬业精神和职业操守,能胜任政府、企业金融信息系统分析、设计和管理与决策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
招生对象:银行里中高层管理人员。
金融机构管理人员。
政府部门管理人员。
会计信息化及管理方向培养方案主要培养全面掌握会计信息化及其管理的理论、方法、内容和主要工作模式,熟悉会计信息化发展的最新动态和前沿问题,具备较强的综合应用信息技术与方法发现和解决会计信息化实际问题的能力,既懂现代会计与财务,又懂计算机软件开发与应用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
招生对象:1、企业财务总监、会计管理人员;2、银行系统管理人员;3、财政局、国税局、地税局人员及负责管理财务的公务员和事业单位管理人员。
财政税务信息化方向培养方案为中国未来的学者、经济政策制定者、企业管理者提供一个事业成功的跳板。
财政税务专业方向培养目标是通过灵活多样的课程设置,使学生具备良好的思想品德和坚实的专业理论基础,掌握先进的分析手段及实际操作技能,具有国际化的视野和较强的中英文沟通能力。
招生对象:1、财政局、国税局、地税局工作人员、公务员、其它管理人员云南大学软件学院软件工程硕士教育现代化管理方向培养方案旨在培养具有教育创新精神的教育经济管理和教育行政管理的高级人才,使其具备扎实的教育管理理论功底和较强的教育管理研究与实际操作能力。
大学语文教学大纲(修改稿)
《大学语文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大学语文》英文名称:《Chinese 》课程类型:公共基础课总学时:54学时讲课学时:42学时实践学时:12学时学分:3学分适用对象:临床医学、护理学、麻醉学、医学影像学、眼视光学、口腔医学、预防医学、法医学、法学、医学检验学、医学美容技术、康复治疗学、药学、劳动与社会保障、公共事业管理。
基本要求根据国家“十一五”文化发展纲要“全国高等院校必须一律开设《中国语文》课程”的精神和云南省教育厅的规定,昆明医学院开设《大学语文》课程。
《大学语文》也是云南省普通高等院校非中文专业学生的一门公共基础必修课。
《大学语文》课程,以“扩大外延,充实内涵”为指导思想,根据学科体系的特点、学生以及社会的需要,进一步拓展文化内涵,加大知识容量,注意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开拓视野,融思想教育、智力教育、审美教育和医学写作技能训练为一体,以适应培养跨世纪复合型人才的需要。
本课程的设置自的,是为了使已具备高中毕业语文程度的大学本科专业学生,进—步提高阅读鉴赏与写作表达能力,改善和提高人文素质,为学好高等教育其他各类专业课程及接受通才教育打下扎实的基础。
本课程总学时为54学时,具体分为:一,讲课学时42学时;二,教学实践活动12学时。
实行学分制,本科专业为3学分。
具体分配为:修满一学期课堂教学并考试合格为2学分;参加统一组织的教学实践活动并有记录为1学分。
学生应当通过听课和实践活动,掌握文学作品的阅读鉴赏方法,提高医学文章的写作能力。
本大纲根据云南省大学语文教学指导委员会的指导和2006年第3版云南省高校教材审定委员会审定的《大学语文》(云南大学出版社)教材编写,本着从医学院校实际出发的原则,对部分章节作了必要的调整与修改,以适应本校的需要。
教师可在完成本大纲的基本要求的前提下,适当介绍相关领域的知识,以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大学语文》的教学内容,与中文专业开设的课程相区别,它是为切实改善大学生文化素质,培养和提高大学生语文知识、文化知识、写作能力、鉴赏能力而设置的一门综合性文化基础课。
教 案 内 容 - 云南大学动物生物学精品课程
(1)自由生活的种类:
(2)寄生种类:
锥虫(Trypanosomaspp):
利什曼原虫(Leishmaniaspp.):
疟原虫(Plasmodiumspp):
刚地弓形虫(Toxoplasma gondii):
艾美球虫(Eimeriaspp):
痢疾内阿米巴(Entamoeba histolytica)
1.7化石和地层年代
作业
1.简述动物生活环境、生存方式、身体大小与结构的关系。
2.细胞的基本构造分几部分?比较它们的结构和功能。
3.四大类组织的主要结构特征及机能是什么?
4.掌握器官、系统的基本概念。
5.比较螺旋型卵裂和辐射卵裂、原口动物和后口动物。
6.掌握种的概念及种的双名法。
7.了解分类等级以及生物分界、动物界分门。
8.了解化石和地层年代。
2动物的要类群
2.1原生动物(Protozoa)
重点:原生动物为什么是最原始、最低等的一类动物。
难点:草履虫的形态、结构、生理机能。
2.1.1原生动物的主要特征
(1)单细胞或单细胞群体;
(2)缺乏组织和器官;
(3)功能分化是靠细胞器完成的。
(4)包囊形成很普遍;
(5)除包囊外,均生活在含水或潮湿的环境中。
2.2多孔动物门(Porifera)(海绵动物门Spongia)
重点:
1.海绵动物主要特征如:水沟系、骨骼等。
2.海绵动物的胚层逆转。
2.2.1海绵动物的主要特征
(1)水生固着生活,体制不对称或辐射对称。
(2)低等的多细胞动物,身体由疏松的细胞群组成。无器官或真正的组织;行细胞内消化;通过扩散作用进行排泄和呼吸。
昆明理工大学本科理论课程教学大纲内容及 …
课程教学文档规范(2017版)教务处制作二〇一七年五月六日《XX课程》教学大纲执笔人:制订时间:年月日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代码:课程名称:(英文)课程类别:指公共基础课、学科基础课、专业课等课程性质:指本课程属必修课、限选课、任选课等学分:总学时:学分乘以16适用专业:先修课程:指为完成本课程学习应先修的主要课程,如果没有可不填二、课程目标运用了解……、熟悉……;理解……、认识……;掌握……、学会……等行为动词,对所学内容做概要性描述。
三、内容体系及要求(一)知识体系四、教材与参考资料1.教材:(著者、书名、出版者,出版年份)2.参考资料:(著者、书名、出版者,出版年份)五、课程考核1.考核方式:(考试或考查)2.成绩评定(1)说明成绩评定办法。
(2)用表格明确课程成绩的构成,且明确各部分所占比例。
课程考核内容与要求一览表《XX课程》授课计划执笔人:制订时间:年月日一、授课基本信息课程名称:课程编码:总学分:授课班级:授课时间:学年度第学期授课人:(姓名)(职称)二、授课计划教研室主任签名:学院分管教学负责人签名:年月日年月日说明:(1)本表由主讲教师负责填写,于每学期开学第一周送交学院(部)教务科,由教务科集中送交学院领导审核;(2)此表一式二份,其中,任课教师留一份,教师所在学院留一份;(3)本表于每学期开学第一周向任课班级公布。
《XX课程》实验(实训)教学大纲执笔人:制订时间:年月日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代码:内容课程名称:(英文)课程类别:独立设课课程性质:指必修课、限选课、任选课等学分:总学时:学分乘以32适用专业:先修课程:指为完成本课程学习应先行修学的课程二、实验(实训)教学目标运用了解……、掌握……、学会……、会操作……、等行为动词,对预期要达到的要求做出总体描述。
三、实验(实训)项目实验(实训)一:(名称)1.教学内容:(列出若干条);2.教学要求:运用了解……、掌握……、学会……、会操作……、等行为动词,对于本项目要达到的要求做出相对具体的描述;……本课程实验(实训)项目汇总表说明:(1)实验(实训)项目代码由专业代码+二位数顺序码组成;(2)仪器设备代码由专业代码+三位数顺序码组成;(3)实验(实训)类型包括三个层次:一是“演示型”“验证型”实验(实训),二是“综合型”“设计型”“应用型”实验(实训),三是“研究型”“创新型”实验(实训)。
昆明学院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适用教师教育专业教师培养方向)
昆明学院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适用教师教育专业教师培养方向)(共36学时)一、课程的性质、地位、任务和教学目标(一)课程的性质和地位心理学是我院教师教育专业的一门教育类必修课,在整个教师教育专业的课程中占有重要地位,对培养合格教师起着不可缺少的重要作用。
(二)课程的主要任务结合我院教师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和心理学教师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们编写这份大纲,以满足心理学教师教育、教学工作的需要,力求让学生获得心理学中最基本的科学理论知识,为将来提高教育教学能力和教师的专业发展奠定基础。
(三)课程的教学目标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是心理学课程教学的纲领。
教师教学时,一方面应把大纲规定的主要内容传授给学生,同时注意培养学生相应的技能和能力;另一方面也可不全受大纲的局限,发挥自己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根据自己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处理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为最终目标。
二、课程教学环节组成课程的教学环节由组织教学、复习与教学内容有关的知识、课堂讲授新知识、课堂提问、课堂演示、课堂讨论、课堂实验、课堂总结和课堂布置作业等环节组成。
三、课程教学内容纲要(一)课堂讲授第一章心理学的对象、任务和方法【目的和要求】了解心理学的产生与发展。
理解研究和学习心理学的意义,心理学常用的研究方法。
掌握什么是心理学,心理现象的结构,研究心理学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心理学研究的对象、心理学的概念、心理学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教学难点:为什么说心理学是一门既很古老又很年轻的科学,理解实验法的特点。
【教学内容】第一节心理学研究什么心理学是一门既很古老又很年轻的科学。
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
科学的心理学要求从心理现象的描述过渡到心理现象的说明,并揭示它的规律。
人的心理现象极为复杂,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
一、心理学研究的对象心理现象虽很复杂,但它的构成不外是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两个方面。
㈠心理过程心理过程有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
云大滇院大一法三课程表
34 34;78* 56
*双周上课 徐焱 李申俊 罗红起 侯俊松 *单周3402上机
专业:法学﹙三
周学时 星期一 星期二 2 2 56 1 78* 2 3 34;78* 4 12;78 2 2 12 56*
学滇池学院2013至2014学年下学期课程表
专业:法学﹙三﹚班 星期三 星期四 星期五 12 56 教室 2101 2101 三号阶梯 四号阶梯 体育场 1109 1108 1108 3407 年级:2013 教师 朱敏思 朱敏思 李芸 董辉 备注 2013P23 2013P23 *双周上课
云南大学滇池学院2013至2014
学院:法学院 课程名称 大学英语读写﹙二﹚ 大学英语听说﹙二﹚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 大学体育﹙二﹚ 民法总论 刑法总论 立法学 MS Office高级应用 性质 公必 公必 公必 公必 公必 专必 专必 专必 素选 学分 2 2 2 1 2 3 4 2 3
云南大学《软件工程》软件工程教学大纲09版英文.docx
The Syllabus of Software EngineeringOne: The Basic Information of Curriculum1 . Course Name(Chinese/English):软件工程/Software Engineering2.Nature of the curriculum : Professional Required3.Week hours/Credit: 3/34.Students : The Major of Software Engineering and of Digital Media Technology5.The Use of Textbook: Ian Sommerville, Software Engineering (8th Edition) [M] f Addison-Wesley (机械工业出版社影印),2008Two: CurriculumSoftware engineering, a subject of developing large-scale software systems, is on theory of engineering, methods and technologies. It plays a key role in the field of computer science. It,s a required course for the major of software engineering, including overview, software requirements, software design f software development, software verification, software validation and software management. The aims of this course are to enable students to study and master the basic principles, methods, techniques, processes, tools and management of software development and software maintenance. What is more, to enable students to engage in the analysis, design, implementation and maintenance of software system for further study in software engineering.Three: Teaching Objective and Basic RequirementsThe aims of this course are to enable students to study and master the basic principles, methods, techniques, processes, tools and management of software development and software maintenance. What is more, to enable students to engage in the analysis, design, implementation and maintenance of software system for further study in software engineering.Before study of this course, students should learn about the following courses: Data Structure , Object-oriented Programming 9 Database Theory and Application 9 Operating System and so on. The focuses of this course are requirements analysis, software design, software development and software testing. Difficulties include: requirements analysis, software design and software testing.Four: Teaching ScheduleChapters Subjects Teaching hours Chapter 1Overview 6 hoursChapter 2Requirements 12 hoursChapter 3Design 12 hoursMid-term exam 2 hours Chapter 4Development 6 hoursChapter 5Verification and Validation 10 hoursChapter 6Management 6 hoursSum54 hours Five: The Methods of Assessment and PerformanceEvaluation1. The method of Assessment: Course work, Mid-term exam, and Usually Performance.2. The method of Performance Evaluation :Usually Performance ( 10% ) : Homework and attendance etc.The Mid-term Exam in English ( 20% )Practice Performance (Chapter practice 20% + Course Work based on CDIO principles 50%)Six: Summary of ContentsChapter 1: Overview (6 hours)Instructional objectiveMake students understand basic concepts of system engineering, factors of system engineering impact on software engineering, basic elements of socio-technical systems, software processes, software process models and project management.Instructional PointsTo describe the background of software engineering from the history of software, introduce the definition of software, its characteristics and categories, emphasize on software crisis, the definition of software engineering and its objectives. The purpose of software engineering is to make students realize what is software engineering and why is it so important for students. To show the basic concepts of software, software engineering, software lifecycle and software development models: These models include waterfall model, the fourth generation technology model, object-oriented and component model and hybrid model.Instructional difficultiesWhy is it important to consider system environment during the process of system design? What are system engineering processes, acquired processes, software requirements engineering, software development, software testing and software process evolution models. There are different software process models and when we use them. It needs to realize prototype model and spiral model in software development.Main teaching methods1- Use of bilingual multi-media teaching, use software engineering standard on Internet as much as possible, and discuss with students, also combine instruction in class with Internet searching out of class.2. Teaching with actual cases of software engineering, especially international cases.Section 1・ Overview1.1.1FAQs about software engineering1.L2 Professional and ethical responsibilitySection 2・ Socio-technical systems1.2.1Emergent system properties1.2.2Systems engineering1.2.3Organizations, people and computer systems1.2.4Legacy systemsSection 3・ Software processes131 Software process models1.3.2Process iteration1.3.3Process activities1.3.4The Rational Unified ProcessL3.5 Computer-Aided Software Engineering (CASE)Section 4.Project management1.4.1Management activities142Project planning143Project scheduling1.4.4Risk managementBasic conceptsSoftware, Software engineering, Software crisis, Software standardization, Systems engineering, Software process, Software process model, Project managementThinking questions: see textbookChapter 2. Software Requirements ( 12 hours ) Instructional objectiveTo make students realize the concepts of system requirements and how to describe them. To make students understand the concepts of user requirements, system requirements, the reasons that these requirements are described in many ways and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functional and non-functional requirements. System requirements can be described by structured-natural language and programming language. Discuss to the process of generic requirements engineering and a series of system models which are developed in requirements engineering. To know the importance of context models, the concepts of behavior model, data model and object model. To know how CASE platform supports system modeling.Instructional pointsWhy requirements management is necessary and how it supports other activities of requirement engineering. To realize the main activities of requirement engineering and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m, as well as the tasks of requirements analysis, the steps of requirements analysis, the principles of requirements analysis, the methods of requirements analysis, the specifications of requirements analysis and the review of requirementsspecification. It needs to know the technologies of requirements elicitation and requirements analysis. It also needs to know the importance of requirements validation and how to review requirements. To realize the importance of prototype model in different kinds of project development .When teaching, it needs to instruct concrete cases of requirements analysis.Instructional difficultiesMake students master how to organize requirements in software requirement documents and various latest methods of requirement analysis. To use the symbols defined in UML to develop different system models and the effective methods for user interface design and development. To understand rapid prototyping model, evolution model and disposable prototype model. Also, to understand the three technologies, namely four-generation language, database programming and component reuse.Main teaching methodse of bilingual multi-media teaching, use resources on Internet as much as possible, and discuss with students, also combine instruction in class with students' self-study out of class.2.Accumulating cases relevant to software engineering requirement analysis, teaching with concrete cases.Section 1・ Software requirements2.1.1Functional and non-functional requirements2.1.2User requirements2.1.3System requirements2.1.4Interface specification2.1.5The software requirements documentSection 2・ Requirements engineering processes221 Feasibility studies2.2.2Requirements elicitation and analysis2.2.3Requirements validation224 Requirements managementSection 3・ System models2.3.1Context models232 Behavioral models2.3.3Data models2.3.4Object models235 Structured methodsBasic concepts of this chapterSoftware requirement, Requirement engineering, System models, Context models, Behavioral models, Data models, Object models, Software prototyping, Rapid prototyping, User interface prototypingThinking questions: See textbookChapter 3 Design ( 12 hours )Instructional objectivesTo realize the concepts of software architecture and software architecture design. Also, to realize the importance of software architecture design. To understand the models of software architecture design and a set of different software architecture, covering architectural design,controlling and modular decomposing. Also, to understand the merits and shortcomings of distributed architectural design r the methods of developing client-server architectures,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client-server architectures and distributed architectures, the concepts of ORBs and the principles of CORBA. To realize basic concept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object oriented. To analyze and design object-oriented cases using the method of object-oriented analysis and design.Instructional pointsThe concepts, principles, steps, methods, design specification, evaluation of software design. Teaching with concrete cases for understanding the concepts of architectural design of large system, object-oriented design, object-oriented design methods, program component, interface and detail design.Instructional difficultiesObject identification, properties identification, operation definition, communication between objects; create use cases, determine tables, design communication between objects, designated contact, searching for successor, objects behavior analysis; architecture designMain teaching methodse of bilingual multi-media teaching, use resources on Internet as much as possible, and discuss with students, also combine instruction in class with students' self-study out of class.2.Accumulating cases relevant to software engineering design, teaching withconcrete cases and discuss with students.Section 1. Architectural design3.1J Architectural design decision3.1.2System organization3」.3 Modular decomposition3.1-4 Control styles3.1.5Reference architecturesSection 2・ Distributed systems architectures3.2.1Multiprocessor architectures3.2.2Client-server architectures323 Distributed object architectures3.2.4Inter-organizational distributed computingSection 3・ Application architectures 3.3.1Data processing systems3.3.2Transaction processing systems3.3.3Event processing systems334 Language processing systemsSection 4.Object-oriented design3.4.1Objects and object classes3.4.2An object-oriented design process 343 Design evolution Section 5 ・ User interface design3.5.1Design issues3.5.2The UI design process3-5.3 User analysis3.5.4User interface prototyping355 Interface evaluationBasic concepts of this chapterSystems architectures, Distributed systems, Design pattern, Object, Classes, Design reuse, User friendly, User interface designThinking questions: See textbookChapter 4 Development ( 6 hours )Instructional objectivesThe purpose of this chapter is to discuss about rapid methods of software development, software reuse, component based software engineering and software evolution etc.Instructional pointsSoftware reuse, Component-based Software EngineeringInstructional difficultiesSoftware evolutionMain teaching methodse of bilingual multi-media teaching, use resources on Internet as much as possible, and discuss with students, also combine instruction in class with students7 self-study out of class-2.Accumulating cases relevant to software engineering, teaching with concrete cases.Section 1・ Rapid software development4.1.1Agile methods4.1.2Extreme programming4.1.3Rapid application development4.14 Software prototypingSection 2・ Software reuse4.2.1Overview4.2.2. Design patterns423Generator-based reuse424Application frameworks4.2.5Application system reuseSection 3・ Component-based software engineering4.3.1Components and component models4.3.2The CBSE process4.3.3Component compositionSection 4. Software evolution441 Program evolution dynamics44.2Software maintenance4.4.3Evolution processes444 Legacy system evolutionBasic concepts of this chapterRapid software development, Agile methods, Extreme programming, Software reuse, Design pattern, Legacy system, Software evolutionThinking questions: See textbookChapter 5 Verification and Validation ( 10 hours ) Instructional objectivesTo make students understand software verification and validation, emphasize on the technology of static verification, differences between software verification and validation. Also, to make students understand an important verification method of defects finding: program static analysis, and cleanroom method of program development.Instructional pointsTo introduce the concept, principle, technologies and steps of software testing and the methods of using testing to verify and validate correctness and consistency of analysis and design models.Instructional difficultiesFormed・method, Software testingMain teaching methodse of bilingual multi-media teaching, use resources on Internet as much as possible, and discuss with students, also combine instruction in class with students, self-study out of class-2.Accumulating cases relevant to software engineering testing, teaching with concrete cases.Section 1.Verification and Validation5.1.1Planning verification and validation5.1.2Software inspections5-L3 Automated static analysis5.1.4Verification and formal methodsSection 2. Software testing521System testing522Component testing5.2.3Test case design5.2.4Test automationBasic concepts of this chapterVerification, Validation, Software testing, Test case, Defect testing, Integration testing, Object-oriented testingThinking questions: See textbookChapter 6 Management ( 6 hours )Instructional objectivesTo make students understand characteristics of software management, particularity of management and the function of software management. Expanding students9 knowledge, and know about international standard: capacity of maturity model.International pointsThe method of identify working requirement of project, hardware resources, software resources, and planning or organizing people. How to make a cost estimation and controlling, how to make a process planning and software management.Instructional difficultiesCapacity of maturity model, Software estimation, Algorithmic cost modeling, Software measurement and metricsMain teaching methodse of bilingual multi-media teaching, use resources on Internet as much as possible,and discuss with students, also combine instruction in class with students' self-study out of class.2.Accumulating cases relevant to software project management, teaching with concrete cases.Section 1・ Managing people6.1.1Selecting staff6.1.2Motivating people6.1.3Managing groups6.1.4The People Capability Maturity ModelSection 2. Software cost estimation6.2.1Software productivity622Estimation techniques623Algorithmic cost modeling6.2.4Project duration and staffingSection 3・ Quality management631 Process and product quality6.3.2Quality assurance and standards633 Quality planning6.3.4Quality control6.3.5Software measurement and metricsSection 4・ Process improvement6.4.1Process and product quality6.4.2Process classification6.4.3Process measurement6.4.4Process analysis and modeling645 Process change6.4.6The CMMI process improvement frameworkBasic conceptsManaging people, Groups partition and cooperation, Software cost estimation, Process improvement, Quality management, Quality evaluationThinking questions: See textbookReferences[1 JRoger Pressman. u Software Engineering: A Practitioner J s Approach n(6Ed.) [MJ. Washington: McGraw Hill (清华大学出版社彩印),2008[2]郑良松,刘海研,陆丽娜等编.软件工程[M].两安:两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3.[2]张海藩编.软件工程导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3]金尊和.软件工程实践导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补.,2004.[4]Stephen R.Schach,韩松等译.面向对象与传统软件工程,5th Edition[MJ. Washington: McGraw Hill (机械工业出版社影印),2004.⑸李彤.软件并行开发过程[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⑹ Tong Li, An Approach to Modelling Software Evolution Processes [M], Berlin: Springer-Ver lag (清华大学出版社影印),2008.Author: Yan KangTranslator: Fci Dai and Zhongwcn Xie。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共事业管理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名称(中/英文):公共事业管理概论/ Public Affairs of Administration
2、课程性质:专业必修
3、周学时/学分:3/3
4、授课对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
5、使用教材:崔运武.公共事业管理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8月(国家级规划教材)
二、课程简介
公共事业管理属于现代管理学的范畴,是公共管理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和分支学科、应用性学科。
从学科的角度看,公共事业管理又是行政管理学与经济学的一个交叉学科。
如同正在形成和发展中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共管理学一样,中国特色的公共事业管理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中都处于建构发展中。
《公共事业管理概论》作为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基本课程且是其中最为基础和核心的课程,其内容和任务主要是从理论上阐述公共事业和公共事业管理的基本范畴、公共事业管理的体制和方法等,同时,根据公共事业管理的基本理念,对公共事业管理的各个门类进行概述。
三、教学目的与基本要求
(注:必须明确要达到的知识、能力要求)
通过教学,让学生牢固地掌握公共事业和公共事业管理的基本概念,把握公共事业管理的基本特点、基本规律和原则,了解公共事业管理的体制、过程及发展趋势,能较好地较熟练地认识和掌握公共事业管理的一般方法和技术,并对公共事业管理各个部门有初步的认识和了解。
在此基础上,充分认识当前我国进行事业单位体制改革和建立发展中国特色公共事业管理体制的重要性,加强专业思想的教育,同时,促进学生理论素质和认识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
四、教学进度表
(以章为单位对教学内容做出学时要求安排。
)
五、考核方式和成绩评定办法
1、考核方式:闭卷考
2、成绩评定办法:平时、期中、期末成绩分别为10%、20%、70%(平时成绩由作业成绩、课堂讨论成绩、小测验成绩等构成)
六、正文
第一章绪论(教学时数6)
教学目的:通过对当前我国事业的转型和事业单位改革需要的分析,通过对公共事务、公共产品尤其是准公共产品理论的分析,让学生树立起新型的事业及公共事业的理念,并通过对公共权力、公共组织等分析,形成公共事业管理的概念。
进一步明确公共事业管理与其他相关管理的联系与区别,并了解公共事业管理的基本研究方法和学科意义。
教学重点:公共事业基本概念、公共事业管理基本概念、公共产品理论、准公共产品理论
教学难点: 公共事业的经济属性、公共事业管理与行政管理的关系
主要教学方法:
1、充分利用教材,尽可能多采取课堂讲授和学生自学相结合、课内与课外相结合、讲授与讨论相结合的教学组织形式和方法;
2、多积累相关案例,结合案例进行教学。
第一节公共事业的内涵和特征
一、我国传统的“事业”及其转型
二、社会公共事务
三、公共产品理论
四、公共事业的基本内涵和特征
第二节公共事业管理界定
一、公共事业管理主体——公共组织概述
二、公共事业管理中的权力
三、公共事业管理的含义
第三节公共事业管理与其他相关管理关系
一、公共事业管理与公共管理
二、公共事业管理与行政管理
三、公共事业管理与企业管理
第四节公共事业管理概论研究对象、方法及意义
一、公共事业管理概论的研究对象
二、公共事业管理的研究方法
三、当前学习和研究公共事业管理的意义
本章基本概念:
事业、公共事业、社会公共事务、公共产品、私人产品、纯公共产品、准公共产品、公共组织、非政府组织、准政府组织、公共权力、公共事业管理、行政管理
本章思考题:
1、社会公共事务的基本内涵和特征是什么?如何进行类别划分?
2、公共产品的基本概念是什么?其基本特征是什么?如何进行分类?
3、准公共产品的基本特点是什么?其可以如何划分?
4、我国公共事业的基本内涵是什么?为什么?
5、公共组织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6、为什么公共事业管理的主体必须是社会公共组织?政府在公共事业管理中居于什么地位?
7、公共权力如何划分?公共权力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8、公共事业管理与公共管理、行政管理、企业管理有什么联系与区别?
9、公共事业管理概论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10、公共事业管理的学习和研究方法主要有哪些?各种方法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11、当前学习和研究公共事业管理有什么意义?
七、参考文献
[1]娄成武等.公共事业管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5月.
[2]朱仁显主编.公共事业管理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
[3]张成福等.公共管理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
[4]冯云廷等.公共事业管理导论[M].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2001年.
执笔人:崔运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