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歌阅读答案 清明二首(其二)杜甫此身飘泊苦西东,

合集下载

2024届高考诗歌专题训练诗人篇(杜甫)(含解析)

2024届高考诗歌专题训练诗人篇(杜甫)(含解析)

诗歌专题训练-------诗人篇(杜甫)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

狂夫杜甫万里桥西一草堂,百花潭①水即沧浪。

风含翠篠②娟娟净,雨裛③红蕖冉冉香。

厚禄故人书断绝,恒饥稚子色凄凉。

欲填沟壑唯疏放,自笑狂夫老更狂。

【注】本诗作于客居成都时。

①百花潭:即浣花溪,杜甫草堂在其北。

②篠(xiǎo):通“筱”,指细小的竹子。

③裛(yì):通“浥”,沾湿、滋润。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即沧浪”三字,用“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的典故,暗示诗人的操守。

B.颔联使用对偶的手法,描绘明净悦目的翠竹轻摇,细雨中清香可闻的荷花格外娇艳。

C.颈联描述了现实生活中诗人故人书信断绝,家人饱受饥饿之苦,与前文景色形成对比。

D.尾联“欲填沟壑”写诗人饱经患难,行将就木的消极与无奈,尽显杜诗思想感情之“沉郁”。

2.杜甫此诗,自称“狂夫”,却与李白《将进酒》中的“狂”大相径庭,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两首诗中二人的“狂”有何不同?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病马【注】杜甫乘尔亦已久,天寒关塞深。

尘中老尽力,岁晚病伤心。

毛骨岂殊众?驯良犹至今。

物微意不浅,感动一沉吟。

【注】这首诗大约写于乾元二年(759),当时诗人流寓泰州(今甘肃天水,当时属唐朝边境地区)。

3.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作为一首“咏物诗”,本诗表现了诗人的“爱物之心”;又以独特视角,用第二人称抒情达意,将马人格化,生动而有情味。

B.前两联语意紧密相承,“老”承“久”,“岁晚”承“天寒”。

交代了马与自己患难相依的关系,也写出了其老病的状态。

C.颈联写马的毛发、骨相等资质绝非平常之辈,但它在我面前却十分温顺驯服,对我非常忠诚,表达出对病马的浓浓深情。

D.曹操在《短歌行》中因思慕贤才而沉吟,杜甫因感动于此马为物虽微但对我情意深厚而沉吟。

同是“沉吟”却意味不同。

4.如同闻一多借“红烛”来写自己,杜甫所写的“病马”也实为诗人自己。

2016北京各区一模诗歌汇编及题型梳理

2016北京各区一模诗歌汇编及题型梳理

朝阳一模
三、本大题共4小题,共17分。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15—18题。 喜迁莺· 晋师胜淝上【1】 李纲【2】
长江千里,限南北,雪浪云涛无际。天险难逾,人谋克壮,索 虏岂能吞噬!阿坚百万南牧,倏忽长驱吾地。破强敌,在谢公处画, 从容颐指。 奇伟!淝水上,八千戈甲,结阵当蛇豕。鞭弭周旋,旌旗麾动, 坐却北军风靡。夜闻数声鸣鹤,尽道王师将至。延晋祚,庇烝民, 周雅【3】何曾专美!
东城一模
三、本大题共5小题,共18分。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5-19题。 满江红· 豫章滕王阁 吴潜
万里西风,吹我上、滕王高阁。正槛外、楚山云涨,楚江涛作。 何处征帆木末去,有时野鸟沙边落。近帘钩、暮雨掩空来,今犹昨。 秋渐紧,添离索。天正远,伤飘泊。叹十年心事,休休莫莫。岁 月无多人易老,乾坤虽大愁难着。向黄昏、断送客魂消,城头角。
15.下面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二句以写秋景起笔,不仅写出了悲凉肃杀的时令特点,也流露出“思归”意绪。 B.三至六句自述战事不断导致自己与亲人阴阳相隔,强烈控诉了战争的残酷无情。 C.第十句与“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使用的手法相似,都是以物类比自身情感。 D.诗歌最后两句的感叹,表达出征夫内心的痛楚、郁结,以及那说不尽的思乡之情。 16.下列诗句与本诗所表达的情感基调不相同的一项是(3分) A.漫漫秋夜长,烈烈北风凉。辗转不能寐,披衣起彷徨。(曹丕《杂诗》) B.方舟安可极,离思故难任。孤雁飞南游,过庭长哀吟。(曹植《杂诗》) C.壮士何慷慨,志欲威八荒。驱车远行役,受命念自忘。(阮籍《咏怀》) D.凛凛岁云暮,蝼蛄夕鸣悲。凉风率已厉,游子寒无衣。(《古诗十九首》)
石景山一模
三、本大题共4小题,共14分。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6—19题。

古诗清明·此身飘泊苦西东翻译赏析

古诗清明·此身飘泊苦西东翻译赏析

古诗清明·此身飘泊苦西东翻译赏析《清明·此身飘泊苦西东》作者为唐朝诗人杜甫。

其古诗全文如下:此身飘泊苦西东,右臂偏枯半耳聋。

寂寂系舟双下泪,悠悠伏枕左书空。

十年蹴踘将雏远,万里秋千习俗同。

旅雁上云归紫塞,家人钻火用青枫。

秦城楼阁烟花里,汉主山河锦锈中。

春水春来洞庭阔,白苹愁杀白头翁。

【赏析】第一首诗,诗人由清明景事兴感,抒写自己的悲惨遭遇与高洁志向,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情感段落。

第二首在内容上是第一首的继续和发展,着重写飘泊之感,情怀抒发则更挚切深痛而饱满。

“此身飘泊苦西东,右臂偏枯半耳聋。

”首联概写诗人苦于飘泊,年老病废的不幸命运,并启二三两联。

偏枯病名,《黄帝素问》说“风疾或为偏枯”。

“寂寂系舟双下泪,悠悠伏枕左书空。

十年蹴鞠将雏远,万里秋千习俗同。

”第二联紧承首联,“系舟”应“飘泊”,“左书空”对“左臂偏枯”,“双下泪”“左书空”如两个特写镜头,将首联漂泊病废内容具象化,“寂寂”、“悠悠”两个叠词,更强化了诗人无依无靠,飘泊不知所归,流浪难与人语的悲凉气氛。

茫茫人寰,无人可语,卧病在舟,飘荡无期,右臂残疾,左书难以成字,虽想停舟驻足,却又无岸可登,思前想后,诗人泪雨滂沱,心如刀割。

此为近承。

第三联在上联具写的基础上概写,远承首联。

蹴鞠即打球,与荡秋千等都是清明时节游戏,诗人选取它们入诗既照顾诗题,更含有深意。

《杜臆》认为蹴鞠乃军中击球之戏,此代指兵乱,战乱频仍中的飘泊就更为艰辛,此其一;清明打球乃唐旧俗,不止军中,宫中犹耽此戏,王建《宫词》描写道:“殿前铺设两边楼,寒食宫人步打球。

”诗人用此,寓有想望京华之意,此其二;其实,蹴鞠秋千在此还具有比喻、双关意义,诗人的一生不正象球那样被人踢来踢去,命运不定,也不正如秋千般飞荡往复,高低起落,难以自控吗?此其三。

“十年”言久,“万里”言远,诗人从时空两个角度叙写自己不幸。

“十年”既是虚指,也是实指,从诗人贬出朝迁到现在已是十年光阴过去了。

浙江省湖州市第一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语文模拟训练卷精选汇编:古诗词鉴赏专题

浙江省湖州市第一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语文模拟训练卷精选汇编:古诗词鉴赏专题

古诗词鉴赏专题浙江省湖州市第一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语文模拟训练卷1(二)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9-20题。

(6分)清明二首①(其一)(唐)杜甫此身飘泊苦西东,右臂偏枯半耳聋。

寂寂系舟双下泪,悠悠伏枕左书空。

十年蹴鞠②将雏远,万里秋千习俗同。

旅雁上云归紫塞,家人钻火用青枫③。

秦城楼阁烟花里,汉主山河锦绣中。

春去春来洞庭闹,白薠愁杀白头翁。

[注]①这首诗是769年春作者在湖南所作。

②古时清明有蹴鞠、秋千等游戏。

③楚地多枫,故钻火用青枫,与北方用榆柳不同。

19.“十年蹴鞠将雏远”中“将”意为________,“秦城楼阁烟花里,汉主山河锦绣中”一联中的“秦”“汉”借指_____________。

20.清代浦起龙《读杜心解》论及这首诗:“全乎‘漂泊’之感。

”结合全诗,分析作者是如何抒写这种“漂泊”之感的。

19【答案】1.(1).带领(携带)(2).唐20.(1)铺叙。

首联为第二联做铺叙,“系舟”应“飘泊”,“左书空”对“左臂偏枯”,“双下泪”“左书空”如两个特写镜头,将首联漂泊病废内容具象化,表达诗人无依无靠,飘泊不知所归,流浪难与人语的悲凉气氛。

(2)虚实结合。

第四联为眼前实景,雁阵穿云北去,赶赴北国家园;四野人家也钻青枫取火,一片清明风光。

南鸟北归有期,迁客返京无望;钻木取火,荆楚却用青枫,足见异地异俗。

第五联为想象虚景,北方紫塞,楚中枫火,两两相隔,诗人之心禁不住飞到故都。

长安的楼阁应掩映于迷离朦胧的轻烟花雨中了,那奇瑰高峻的山河也应万紫千红一片锦绣了。

两联一实一虚,一动一静,诗人身处异乡,想念京华欲归故都之情含蓄深婉地表现出来,足见诗人构思之精妙。

(3)融情于景。

“春去春来洞庭闹”春水滔滔归向浩渺无边的洞庭,隔断了诗人的归路,春水也如大雁一样,能够如期回归,诗人却不得不淹滞湖湘,返京无计。

(4)反衬。

“旅雁上云归紫塞”春来了,去冬南来的雁阵又纷纷穿云北去,赶赴北国的家园,南鸟北归有期,迁客返京无望,反衬出作者内心的的悲伤。

【最新】《清明》阅读附答案-word范文 (1页)

【最新】《清明》阅读附答案-word范文 (1页)

【最新】《清明》阅读附答案-word范文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
《清明》阅读附答案
清明
万宽
满城风絮一层纱,寂寂青山不见家。

料得百年身作土,人间孤月映梨花。

8.这首诗主要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请简要分析。

(6分)
9.韩愈的《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二首》(其一)中也写到了都城春景,请分
析与万宽诗在情感上有什么不同。

(5
参考答案:
8.答:虚实结合(2分)① 一、二句实写暮春风絮满城,青山寂寂的景象。

描绘出了出清明时节的凄清的景象。

(2分)② 三、四句想象百年之后,只余
孤月梨花的凄楚。

虚实结合,更增清明时节的感伤之情。

(2分)
(其他答案:借景抒情,写暮春风絮满城,青山寂寂的景象,抒发清明时节的
感伤之情。

渲染烘托,写暮春风絮满城,青山寂寂的景象,营造出清明时节的
凄清气氛。

想象,通过想象百年之后,只余孤月梨花的凄楚,表现了诗人清明
时节的伤感之情。

运用“梨花”谐音“离花”,双关人生的离别。

均可,根据
表述酌情给分)
9.答:①韩诗描画出一幅清新自然的早春景色,表达了自己喜悦之情和对春天
的热爱和赞美。

(2分)②万诗则通过风絮满城,青山寂寂不见家,以及想象
中百年之后的“孤月”和“梨花”表达人生无常,不知归宿何方的怅茫和感慨。

(3分)。

高考诗歌专题训练:动静结合

高考诗歌专题训练:动静结合

诗歌专题训练-------动静结合阅读下面两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秋日三首秦观其一霜落邗沟积水清,寒星无数傍船明。

菰蒲深处疑无地,忽有人家笑语声。

其二月团新碾瀹花瓷,饮罢呼儿课楚词。

风定小轩无落叶,青虫相对吐秋丝。

1.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第一首前两句由霜寒二字领起,不需点出“秋”字,而题意自在其中。

B.第二首前两句写碾茶烹茗、课儿读书两件家庭琐事,自有闲适情趣。

C.两诗都写秋日,时间都在秋夜,而地点有别:一为舟中,一在家里。

D.两诗写的都是琐细的生活题材,但观察都细致入微,语言清新动人。

2.两首诗都体现了“动静结合”的特点,请结合诗歌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面小题。

清平乐·博山道中即事辛弃疾柳边飞鞚①,露湿征衣重。

宿鹭窥沙孤影动,应有鱼虾入梦。

一川明月疏星,浣纱人影娉婷。

笑背行人归去,门前稚子啼声。

注释:①鞚(kòng):马笼头。

3.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首词是作者闲居上饶时所作,写夜晚博山道中所见,意境清新,语言淡朴,别见幽情奇趣,有很高的审美价值。

B.词的上阕重在山中所见之景,主要描绘了两幅画面,观察细致,生动有趣,表现出一种清幽淡远的意境。

C.词中“孤影”“疏星”等词语表现了词人的孤寂、不被赏识的苦闷失意,以及与当权的主降派奋战到底的决心。

D.此词在结构上的特点是外以词人的行程为次序,内以词人的情感为核心。

一切景观都从词人眼中看出,一切景观都从词人心上映出。

4.这首词在景物和人物描写上动静相生、形神俱到,请结合具体诗句分析说明。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下题。

宿业师山房期丁大不至①(唐)孟浩然夕阳度西岭,群壑倏已暝。

松月生夜凉,风泉满清听。

樵人归欲尽,烟鸟栖初定。

之子期宿来,孤琴候萝径。

【注】①业师,法名业的僧人;山房,山中的屋舍。

丁大:作者友人。

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的首联从夕阳西下写起,写出黄昏时刻屋舍四周的群山万壑昏暗幽静。

杜甫 诗词《清明二首》

杜甫 诗词《清明二首》

杜甫诗词《清明二首》清明二首【其一】朝来新火起新烟,湖色春光净客船。

绣羽衔花他自得,红颜骑竹我无缘。

胡童结束还难有,楚女腰肢亦可怜。

不见定王城旧处,长怀贾傅井依然。

虚沾焦举为寒食,实藉严君卖卜钱。

钟鼎山林各天性,浊醪粗饭任吾年。

清明二首【其二】此身飘泊苦西东,右臂偏枯半耳聋。

寂寂系舟双下泪,悠悠伏枕左书空。

十年蹴踘将雏远,万里秋千习俗同。

旅雁上云归紫塞,家人钻火用青枫。

秦城楼阁烟花里,汉主山河锦锈中。

春水春来洞庭阔,白苹愁杀白头翁。

《清明二首》是唐代伟大诗人杜甫的组诗作品。

第一首,作者由清明景事兴感,叙写自己的悲惨遭遇,最后以高洁自守的志向收束;第二首,着重写飘泊之感,情感挚切深痛而饱满。

两首诗在整体结构上有一种曲折变化之貌,回环错落之美。

《清明二首》赏析:公元758年(乾元元年)六月,杜甫因营救房琯触怒肃宗,被贬为华州司功参军,从此离开朝延,开始最后十余年的飘泊生涯,直到公元770年(大历五年)病死于洞庭舟中。

房琯事件是诗人政治生活中最严重挫折,其“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理想被丝丝蚀尽,自身更进一步坠入饥寒贫病的深渊。

不过在这十来年的流浪中,诗人度关陇,客秦州,寓同谷,居成都,然后漂泊湘鄂,却有幸饱览各地壮丽河山,凭吊众多古迹,广泛接触社会,了解风土民情,感受时代苦难,诗人的创作因之题材更广阔,抒写更深入,写出了大批优秀篇章,《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秋兴八首》、《登岳阳楼》、《清明二首》等佳构都是这一时期的作品。

《清明二首》写于公元769年(大历四年)春,当时诗人由岳州南行,拟往衡州依湖南都团练史、衡州刺史韦之晋。

全诗以情感的构思线索,取景用事全为抒情服务,所以景随情移,步步变换。

或以乐景衬哀,或直写哀景,第二首后三联则把情景高度统一于一体,一般景万种情叠起千重心浪,把全诗情绪推到最高点。

诗人又善于多角度切入和转换,多重诗歌意象纷至沓来,仿佛随手拈出,又极妥贴自然。

象第二首,首联点飘泊之苦,二联近承具写,三联远承概写,又带出清明物事,融深慨于其中。

杜甫清明二首的古诗

杜甫清明二首的古诗

杜甫清明二首的古诗清明二首
杜甫
【其一】
朝来新火起新烟,湖色春光净客船。

绣羽衔花他自得,红颜骑竹我无缘。

胡童结束还难有,楚女腰肢亦可怜。

不见定王城旧处,长怀贾傅井依然。

虚沾焦举为寒食,实藉严君卖卜钱。

钟鼎山林各天性,浊醪粗饭任吾年。

【其二】
此身飘泊苦西东,右臂偏枯半耳聋。

寂寂系舟双下泪,悠悠伏枕左书空。

十年蹴踘将雏远,万里秋千习俗同。

旅雁上云归紫塞,家人钻火用青枫。

秦城楼阁烟花里,汉主山河锦锈中。

春水春来洞庭阔,白苹愁杀白头翁。

唐杜甫清明二首古诗赏析

唐杜甫清明二首古诗赏析

唐杜甫清明二首古诗赏析朝来新火起新烟,湖色春光净客船。

绣羽衔花他自得,红颜骑竹我无缘。

胡童结束还难有,楚女腰肢亦可怜。

不见定王城旧处,长怀贾傅井依然。

虚沾焦举为寒食,实藉严君卖卜钱。

钟鼎山林各天性,浊醪粗饭任吾年。

此身飘泊苦西东,右臂偏枯半耳聋。

寂寂系舟双下泪,悠悠伏枕左书空。

十年蹴将雏远,万里秋千习俗同。

旅雁上云归紫塞,家人钻火用青枫。

秦城楼阁烟花里,汉主山河锦绣中。

春去春来洞庭阔,白苹愁杀白头翁。

注释:绣羽:鸟。

衔花:少年。

胡:泛指少数民族。

童:儿童。

结束:服饰装束。

定王:汉景帝第十子刘发,唐姬所生,微无宠,故封王于卑湿贫国长沙,卒谥定。

定王城又名定王台、定王庙等,在长沙县东一里,庙连岗,高七丈,故又谓之定王冈,相传乃定王为望其母唐姬墓所建。

长怀:遐想,悠思。

贾傅:即贾谊。

沾:润泽。

严君:即严君平,汉蜀郡人。

卜筮于成都,日得百钱足以自养,则闭肆下帘读老庄,扬雄曾从其游。

天性:犹天命,指上天的意旨或上天安排的命运。

浊醪:浊酒。

白苹:亦作“白萍”。

水中浮草。

翻译:早起匆匆赶路,天气晴朗春色正好,可以清晰的看到那小舟荡漾在湖水之上。

飞鸟在天上自在飞翔,少年无忧无虑的嬉戏打闹,只是这般天真无虑的时光却是与我无缘了。

少数名族儿童的独特的服饰已经很少看到了,楚地的女孩腰肢纤细,惹人怜惜。

昔日辉煌的定王府已无踪迹,想象着贾谊府中的古井仍是当年模样。

虽是只需禁火三日,无奈没有食物烹煮实在辜负了周举的好意了,一直四处奔波,生计却仍无着落。

富足奢侈的生活还是山林平淡生活都是天意,有浊酒、粗茶淡饭颐养天年也已足够了。

一生都在外颠簸漂泊,右臂已渐渐枯瘦无力一边的耳朵也已听不清。

想到这病弱的身体,无依无靠,不禁悲从中来,泪湿衣襟。

流浪漂泊,离都城已越来越远,时光匆匆已过十年,现唯有清明的风俗还与之相同。

雁阵穿云北去,赶赴北国家园;其他人家也纷纷钻青枫取火,一片清明风光。

长安的城楼掩映在一片轻烟花语中,那万里山河也是一片锦绣吧。

清明唐杜甫的诗

清明唐杜甫的诗

清明唐杜甫的诗原文:《清明二首》其一朝来新火起新烟,湖色春光净客船。

绣羽衔花他自得,红颜骑竹我无缘。

胡童结束还难有,楚女腰肢亦可怜。

不见定王城旧处,长怀贾傅井依然。

其二虚沾焦举为寒食,实藉严君卖卜钱。

钟鼎山林各天性,浊醪粗饭任吾年。

此身飘泊苦西东,右臂偏枯半耳聋。

寂寂系舟双下泪,悠悠伏枕左书空。

十年蹴踘将雏远,万里秋千习俗同。

旅雁上云归紫塞,家人钻火用青枫。

秦城楼阁烟花里,汉主山河锦绣中。

春水春来洞庭阔,白苹愁杀白头翁。

一、衍生注释:“新火”:古代四季用不同木材钻木取火,春天用榆柳,称为新火。

“绣羽”:美丽的鸟羽。

“红颜骑竹”:儿童骑着竹马游乐的情景。

“胡童结束”:少数民族儿童的服装打扮。

“定王城”:指汉长沙定王刘发所筑的城。

“贾傅井”:贾谊宅中的水井。

“焦举”:清明日人们把隔夜的冷食暴晒后再吃。

“严君”:严君平,汉代蜀地的卖卜者。

二、赏析:这两首诗描绘了清明时节的景象和诗人的感触。

诗中既有对春光美景的描绘,如“湖色春光净客船”,展现出清新明丽的画面;又有对自身漂泊困苦的感慨,如“此身飘泊苦西东,右臂偏枯半耳聋”,流露出诗人的无奈与悲哀。

同时,还通过对不同人物和场景的描写,反映了社会的多样与变迁。

三、作者介绍: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

他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圣”。

其诗反映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风格沉郁顿挫,饱含对国家和人民的关切之情。

四、运用片段:“清明时节,我独自漫步在湖边,望着那‘湖色春光净客船’的美景,心中却满是忧愁。

这美好的景致,为何不能驱散我内心的阴霾?就如同那娇艳的花朵,虽美丽动人,却无法治愈我心灵的创伤。

想想杜甫笔下的清明,是如此的复杂深沉,而我此刻的心情,又有谁能懂呢?”。

黄庭坚的《清明》阅读练习

黄庭坚的《清明》阅读练习

黄庭坚的《清明》阅读练习黄庭坚的《清明》阅读练习黄庭坚的《清明》运用对比手法,抒发了人生无常的感慨,整理了黄庭坚的《清明》阅读题及答案。

清明黄庭坚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芜自生愁。

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

人乞祭余骄妾妇,士甘焚死不公候。

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蒿共一丘。

黄庭坚《清明》阅读答案【阅读训练】1.请分析“佳节清明桃李笑”一句中“笑”的表达效果。

(5分)2.诗歌最后两联表达了什么情感,请作简要分析。

(6分)3.首联采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3分)4.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4分)参考答案1.“笑”运用了拟人的手法,描绘出清明时节,桃花李花争相绽放的情态,与后文荒冢生愁形成鲜明对比(与下句中的“愁”形成鲜明对比),以乐景写哀情,流露出对世事无情的叹息。

2.颈联借助典故表达了对奸佞小人卑劣无耻行径的鄙夷(2分),对高洁品行的坚守(肯定、赞许)(2分)。

尾联以“知谁是”的反问,以及蓬蒿荒丘的描述,以貌似通达之语表达了对贤愚混杂、是非不分的世道的愤慨与无奈(2分)。

3. (3分)以乐景写哀情。

春天到来,桃李绽开,生机勃勃。

然而作者想到的是荒野中埋在地底那长眠的人们,不禁愁绪万端。

乐景写哀,愈见其哀。

(答对比的酌情给分)4.(4分)①用典,写出毫无人格尊严的齐人以吃食人家祭祀的食品而洋洋自得的丑态,与介子推宁愿烧死也不做官的气节形成了强烈对比,表达出作者对人生意义的拷问。

②人生无论贤愚,最后都变成了一蓬蒿草,但是人生的意义却不尽相同,有的能够遗臭万年,有的却千古不朽。

黄庭坚《清明》赏析这是诗人触景生情之作,通篇运用对比手法,抒发了人生无常的慨叹。

首联以清明节时桃李欢笑与荒冢生愁构成对比,流露出对世事无情的叹息。

二联笔锋一转,展现了自然界万物复苏的景象,正与后面两联的满眼蓬蒿荒丘,构成了强烈的对比。

由清明扫墓想到齐人乞食,由寒食禁烟想到介子推焚死,不论贤愚,到头来都是一杯黄土。

诗人看到大自然的一片生机,想到的却是人世间不可逃脱的死亡的命运,表达了一种消极虚无的思想,悲凉的情绪缠绕于诗行间。

清明诗词阅读原文附答案

清明诗词阅读原文附答案

清明诗词阅读原文附答案古典诗词是我国古代文化艺术的瑰宝,无论是其深厚的文化背景、凝练的语言形式,还是其委婉含蓄的抒情方式、蕴味悠远的艺术境界。

下面是店铺为你整理的《清明》诗词阅读原文和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清明》诗词阅读原文清明金圣叹清明正是落花时,百舌声中折一枝。

恼杀东风太无赖,公然来我手中吹。

《清明》诗词阅读题目(1)诗的前两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这首诗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写景抒情,试作赏析。

《清明》诗词阅读答案(1)参考答案:①暮春时节,百鸟啼鸣,落英缤纷。

②诗人融叙述、描写、抒情于一体,表达了爱花之意、惜春之情。

解析:第一问是对意境的分析,写了什么景,描绘了什么样的画面;用词要准确。

第二问是对情感的分析,爱春、惜春之情跃然纸上。

(2)参考答案:①借代。

以“百舌”代指众鸟,百鸟啼鸣的画面鲜明可感。

②拟人。

赋予东风以人格化写法,表现春风的活泼可爱。

解析:修辞手法的判断要从诗句出发,如拟人。

要注意结合词句对表达效果进行分析。

《清明》诗词作者简介明万历三十六年(1608年)三月初三,金圣叹生于苏州,童年贫困孤独,九岁入读私塾,刻苦勤奋,思想独立,喜爱阅读,尤其沉迷于《水浒传》,成年后考取秀才,耗费无度,以致常处贫困。

金圣叹笃信神佛,喜读佛经和结交僧人,擅长扶乩降灵,自称佛教天台宗祖师智顗弟子的转世化身,托名“泐庵”法师,士大夫尊称为“泐公”或“泐师”,二十岁起开始在吴县扶乩,自称收纳三十多个已逝女子为冥间弟子,崇祯朝中期最为活跃,曾到叶绍袁、钱谦益、姚希孟、戴汝义等士大夫家中扶乩,写出优美感人的篇章,往往说中事主的心思,受叶绍袁等人的崇信;钱谦益直言金圣叹好像受某种神灵支配。

其后他绝意仕宦,埋首书本,约在崇祯十四年(1641年)评点小说《水浒传》,清顺治十三年(1656年)刊行评点王实甫《西厢记》,此外编辑唐诗选集《唐才子书》8卷,编写八股文应试范本《制义才子书》,并注释杜甫诗集。

清明原文、翻译注释及赏析

清明原文、翻译注释及赏析

清明原文、翻译注释及赏析清明二首原文、翻译注释及赏析原文:清明二首唐代:杜甫朝来新火起新烟,湖色春光净客船。

绣羽衔花他自得,红颜骑竹我无缘。

胡童结束还难有,楚女腰肢亦可怜。

不见定王城旧处,长怀贾傅井依然。

虚沾焦举为寒食,实藉严君卖卜钱。

钟鼎山林各天性,浊醪粗饭任吾年。

此身飘泊苦西东,右臂偏枯半耳聋。

寂寂系舟双下泪,悠悠伏枕左书空。

十年蹴踘将雏远,万里秋千习俗同。

旅雁上云归紫塞,家人钻火用青枫。

秦城楼阁烟花里,汉主山河锦绣中。

春去春来洞庭阔,白苹愁杀白头翁。

译文:朝来新火起新烟,湖色春光净客船。

早起匆匆赶路,天气晴朗春色正好,可以清晰的看到那小舟荡漾在湖水之上。

绣羽衔花他自得,红颜骑竹我无缘。

飞鸟在天上自在飞翔,少年无忧无虑的嬉戏打闹,只是这般天真无虑的时光却是与我无缘了。

胡童结束还难有,楚女腰肢亦可怜。

少数名族儿童的独特的服饰已经很少看到了,楚地的女孩腰肢纤细,惹人怜惜。

不见定王城旧处,长怀贾傅井依然。

昔日辉煌的定王府已无踪迹,想象着贾谊府中的古井仍是当年模样。

虚沾焦举为寒食,实藉严君卖卜钱。

虽是只需禁火三日,无奈没有食物烹煮实在辜负了周举的好意了,一直四处奔波,生计却仍无着落。

钟鼎山林各天性,浊醪粗饭任吾年。

富足奢侈的生活还是山林平淡生活都是天意,有浊酒、粗茶淡饭颐养天年也已足够了。

此身飘泊苦西东,右臂偏枯半耳聋。

一生都在外颠簸漂泊,右臂已渐渐枯瘦无力一边的耳朵也已听不清。

寂寂系舟双下泪,悠悠伏枕左书空。

想到这病弱的身体,无依无靠,不禁悲从中来,泪湿衣襟。

十年蹴踘将雏远,万里秋千习俗同。

流浪漂泊,离都城已越来越远,时光匆匆已过十年,现唯有清明的风俗还与之相同。

旅雁上云归紫塞,家人钻火用青枫。

雁阵穿云北去,赶赴北国家园;其他人家也纷纷钻青枫取火,一片清明风光。

秦城楼阁烟花里,汉主山河锦绣中。

长安的城楼掩映在一片轻烟花语中,那万里山河也是一片锦绣吧。

春去春来洞庭阔,白苹愁杀白头翁。

春水滔滔不绝的汇向洞庭湖中,阻断了我回去的道路,目之所及茫茫一片白萍,心中更是凄苦愁闷。

《苏堤清明即事》《清明二绝(其二)》对比赏析及答案

《苏堤清明即事》《清明二绝(其二)》对比赏析及答案

《苏堤清明即事》《清明二绝(其二)》对比赏析及答案《苏堤清明即事》《清明二绝(其二)》对比赏析及答案苏堤清明即事[宋]吴惟信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

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

清明二绝(其二)[宋]陈与义卷地风抛市井声, 病夫危坐了清明。

一帘晚日看收尽,杨柳微风百媚生。

1.这两首诗都写出了“清明日暮”的景色,其共同的景色特征是?两位诗人借此抒发了的情感?(5分)2.这两首诗各自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请简要赏析。

(6分)参考答案1.这两首诗,都抓住“清明日暮”的景色优美宜人、明丽清新这一特征进行歌咏。

(2分)两首诗都抒发了诗人热自然、热爱春天的美好情感。

(3分)2.吴诗对大好春光游春乐境并未作具体渲染,作者不由正面入手,而是侧面描写。

(1分)借游人的纵情、黄莺的恣意,叙节日情景,状清明景色。

游子寻春,不但“半出城”,而且“朝而往,暮而归”,痛玩了整整一天,足见西湖胜景令人目不暇接,节日气氛使人流连忘返。

再看“流莺”,在游人离去后再现柳林,正说明宜人秀色的魅力。

这样,诗人通过侧面描写表现清明的景色。

(意思对即可)(2分)陈诗用欲扬先抑(或对比)的手法。

(1分)前两句状冷落难堪之形,抒压抑凄楚之情。

“风抛市井声”,写城里郊外,人声鼎沸,节日氛同异常浓烈;而此时此刻,“我”这“病夫”却孤家寡人,冷冷清清,两相对照。

后两句,诗人却宕笔开去,写诗人凝神注目,“一帘晚日看收尽”。

微风习习,杨柳袅袅,作者倾觉百媚滋生、神爽志清。

诗的基调一下子高昂起来,给读者以峰回路转、抑扬顿挫的艺术享受。

(意思对即可)(2分)二:(1)、这两首诗写景的顺序和角度有何不同?请结合诗歌选择其中一个方面作简要分析。

(2)、从总体上看,这两首诗的感情基调同中有异,相同的是什么?不同的又是什么?试作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1).都绘出了春天美妙的画面,但写景的顺序和角度不同:吴诗先从视觉状梨花、杨柳,再从听觉摹笙歌、流莺;陈诗先从听觉交代市井声,再从视觉写晚日、杨柳。

黄庭坚《清明》阅读答案及翻译

黄庭坚《清明》阅读答案及翻译

黄庭坚《清明》阅读答案及翻译黄庭坚《清明》阅读答案及翻译这是诗人黄庭坚的触景生情之作,运用对比手法,说出了人生无常的感慨。

清明黄庭坚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芜自生愁。

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

人乞祭余骄妾妇,士甘焚死不公候。

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蒿共一丘。

【注】①此诗作于诗人被贬宜州期间。

②士:指介之推,春秋时晋人。

从晋文公出亡十九年,功成后拒绝做官,隐居锦山被烧死。

【翻译】清明时节,春雷万钧,惊醒万物,宇宙给大地带来了勃勃生机。

春雨绵绵,使大地上一片芳草萋萋,桃李盛开。

野田荒芜之处,是埋葬着死者的墓地,死去的人们长眠地下,使活着的人心里感到难过。

诗人由清明的美景想到死者,从死想到了生,想到人生的意义。

诗人指出,人生各不相同。

古代的某个齐人天天到墓地偷吃别人祭奠亲人的饭菜,吃得油嘴腻脸。

回到家里,还要对妻子和小妾撒谎吹嘘,他是在某个当大官的朋友家里吃喝,主人如何盛情招待他。

这种人的人生萎琐卑下,毫无人格尊严。

而另有一些高士,如春秋战国时代的介子推,他帮助晋文公建国以后,不要高官厚禄,宁可隐居山中。

晋文公想让他出来做官,下令放火烧山,但是,介子推其志不可动摇,意抱树焚死在绵山中。

黄庭坚由清明的百花盛开想到荒原的逝者,想到人生的价值。

他感叹地说,虽然无论智愚高低,最后都是篷蒿一丘,但是人生的意义却大不相同。

【阅读训练】1.请分析“佳节清明桃李笑”一句中“笑”的表达效果。

(5分)2.诗歌最后两联表达了什么情感,请作简要分析。

(6分)3.首联采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3分)4.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4分)参考答案1.“笑”运用了拟人的手法,描绘出清明时节,桃花李花争相绽放的情态,与后文荒冢生愁形成鲜明对比(与下句中的“愁”形成鲜明对比),以乐景写哀情,流露出对世事无情的叹息。

2.颈联借助典故表达了对奸佞小人卑劣无耻行径的鄙夷(2分),对高洁品行的坚守(肯定、赞许)(2分)。

尾联以“知谁是”的反问,以及蓬蒿荒丘的描述,以貌似通达之语表达了对贤愚混杂、是非不分的世道的愤慨与无奈(2分)。

《清明①黄庭坚》阅读答案

《清明①黄庭坚》阅读答案

《清明①黄庭坚》阅读答案《清明①黄庭坚》阅读答案《清明①黄庭坚》阅读答案清明①黄庭坚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

雷惊天地龙蛇蜇,雨足郊原草木柔。

人②乞祭余骄妾妇,士③甘焚死不公侯。

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蒿共一丘。

[注]①此诗作于诗人被贬宜州期间。

②人:古代的某个齐人,天天到墓地偷吃别人祭奠亲人的饭菜,吃得油嘴腻脸。

回到家里,还要对妻子和小妾撒谎吹嘘,他是在某个当大官的朋友家里吃喝。

③士:指介之推,春秋时晋人。

从晋文公出亡十九年,功成后拒绝做官,隐居绵山被烧死。

⑴这首诗首联写景抒情有什么特点?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⑵指出“人乞祭余骄妾妇”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14.⑴本诗首联用乐景写哀情。

春天到来,桃李绽开,生机勃勃。

然而作者想到的是荒野中埋在地底那长眠的人们,不禁愁绪万端。

乐景写哀,愈见其哀。

⑵典故出自孟子《齐人有一妻一妾》。

这个典故写出毫无人格尊严的齐人以吃食人家祭祀的食品而洋洋自得的丑态,与介子推宁愿烧死也不做官的气节形成了强烈对比。

尾联表达出作者对人生意义的拷问。

人生无论贤愚的确最后虽然都变成了一蓬蒿草,但是人生的意义却不尽相同。

有的能够遗臭万年,有的却千古不朽。

20XX—019学年度第一学期生物教研组工作计划指导思想以新一轮课程改革为抓手,更新教育理念,积极推进教学改革。

努力实现教学创新,改革教学和学习方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促进学校的内涵性发展。

同时,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在全面实施新课程过程中,加大教研、教改力度,深化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的研究。

正确处理改革与发展、创新与质量的关系,积极探索符合新课程理念的生物教学自如化教学方法和自主化学习方式。

主要工作一、教研组建设方面:、深入学习课改理论,积极实施课改实践。

、以七年级新教材为“切入点”,强化理论学习和教学实践。

、充分发挥教研组的作用,把先进理念学习和教学实践有机的结合起来,做到以学促研,以研促教,真正实现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

黄庭坚的《清明》阅读练习

黄庭坚的《清明》阅读练习

黄庭坚的《清明》运用对比手法,抒发了人生无常的感慨,整理了黄庭坚的《清明》阅读题及答案。

清明
黄庭坚
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芜自生愁。

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

人乞祭余骄妾妇,士甘焚死不公候。

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蒿共一丘。

黄庭坚《清明》阅读答案
【阅读训练】
1.请分析“佳节清明桃李笑”一句中“笑”的表达效果。

(5分)
2.诗歌最后两联表达了什么情感,请作简要分析。

(6分)
3.首联采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3分)
参考答案
1.“笑”运用了拟人的手法,描绘出清明时节,桃花李花争相绽放的情态,与后文荒冢生愁形成鲜明对比(与下句中的“愁”形成鲜明对比),以乐景写哀情,流露出对世事无情的叹息。

2.颈联借助典故表达了对奸佞小人卑劣无耻行径的鄙夷(2分),对高洁品行的坚守(肯定、赞许)(2分)。

尾联以“知谁是”的反问,以及蓬蒿荒丘的描述,以貌似通达之语表达了对贤愚混杂、是非不分的世道的愤慨与无奈(2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