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4课《安恩和奶牛》导学案 (新版)苏教版.doc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4课 安恩和奶牛》导学案(无答案)(新版)苏教版
4.安恩这样看似怪异的行为,安恩和奶牛之间这样亲密的关系反映了本文什么样的主题?
3、检查预习情况。
看拼音写汉字,给加点 字注音。
腼腆()liào()下木jī()
zèng()亮反chú()找chá()
瑕疵()粗lì()牛dú()zhé()皱干biě()xī()动
lín()xún ()xī()来rǎng()往
踌( )躇()zī()zhū()必 较
Hale Waihona Puke 挑剔()依偎()闷()声不响不屑()斑驳()睥睨()
二、自学:
1.作者给我们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概述。
2.本故事中,有不少精彩的人物描写(如肖像、语言、动作等)和场面描写的句子,请你以安恩为对象各举一例,并 分析其对表现安恩这个人物形象或场面各有什么作用。
3.本故事最大 的一个特点就是设置悬念,引人入胜。具体来说,即:
(1)安恩带了一头人人看好的奶牛到集市上,却______________使人不禁要问:“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交流:
四、展示:
五、反馈:
对本节课所学的字词、文学常识进行强记和检测。
教学反思:
安恩和奶牛
学习内容
安恩和奶牛
学习目标
1.掌握重点字词;
2.学习人物描写、场面描写方法并体会其作用;
3.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主题。
2019-2020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 四 安恩和奶牛学案 苏教版.doc
2019-2020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四安恩和奶牛学案苏教版【学习目标】1.学习文章的写法,制造悬念。
2.学习人物描写的方法,特别是对话描写。
3.理解文章的主题思想。
【作者作品】约翰尼斯﹒延森(1873-1950)丹麦小说家、诗人。
1944年获诺贝尔文学奖,代表作有《希默兰的故事》、《漫长的旅途》等。
这是延森以日德兰半岛北部故乡风光人物为背景,把幼时听到过的各种故事和逸闻进行文学加工而写成的短篇故事集。
【相关知识】小说是文学体裁四分法中的一大样式。
它是通过塑造人物、叙述故事、描写环境来反映生活、表达思想的一种文学体裁。
小说有三个要素:人物形象、故事情节、环境。
小说按篇幅可分为长篇小说、中篇小说、短篇小说和小小说(微型小说)。
【自主学习】1.汉字加拼音:腼腆()锃()瑕疵()翕()臀()窘()茬()踌躇()茸()锱铢()嶙峋()请你补充2.请同学们简要概括故事内容。
(注意说清时间、地点、人物、故事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合作探究】读一读,想一想:1、课文第1自然段,看看这段文字是从哪些方面刻画安恩的?2、先后有几拨人要买奶牛?哪几拨?这几拨人的出场顺序能倒一倒吗?为什么?3、下列片段使用了什么写作手法和修辞手法,作用是什么?周围一片嘈杂⑧喧闹:马市上马儿嘶鸣,海滩上渔船卸货的在吆喝,马戏班鼓声咚咚,小丑们招摇地高声喊叫。
然而她却站在那里晒着太阳,打着她的毛袜。
哦,真是旁若无人,安闲得很。
写作上:修辞上:作用:4、片段描写。
仿照下列句子的写法,细致的描写一个人的委婉拒绝别人时的动作神情。
安恩爱怜地瞅了瞅自己的奶牛,不屑地斜视了一下那根藤杖,然后转过脸去往远处张望,仿佛发现了什么使她感到兴趣的东西。
5、文中写有人出大价钱买牛,“安恩老太太还是用非常坚定的口气回答说:‘不!’但是她似乎有些窘迫不安”。
如何理解她的“坚决”和“窘迫不安”?6、安恩为什么带着她家的奶牛来到牲口交易市场?读了全文你觉得安恩是怎样的一个人?【拓展训练】1.填空。
2019-2020年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4课 安恩和奶牛导学案2 苏教版
2019-2020年七年级语文上册第4课安恩和奶牛导学案2 苏教版1.了解有关小说的文体常识;能复述故事内容。
2.在诵读中体会安恩的情感。
3.树立爱护动物、珍爱生命的意识。
●重点:学习人物描写的方法,特别是外貌和对话描写。
2.给加点字注音。
羞怯.(qiè) 木屐.(jī) 找茬.(chá) 七皱八褶.(zhě)撂.下(liào) 锃.亮(zènɡ) 粗粝.(lì) 嶙峋..(lín)(xún)翩.然(piān) 腼腆. (tiǎn) 翕.动(xī) 锱铢..必较(zī)(zhū)3.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也不时抬头看看身边熙来攘往....的人群和买卖交易的牲口。
形容人来人往,非常热闹拥挤。
(2)她那瘦骨嶙峋....的双手拿着毛线针飞快地翩然起舞。
形容人或动物消瘦露骨。
(3)他把挑剔的眼光从奶牛身上转到安恩身上,锱铢必较....地望着她。
很少的钱也一定要计较。
形容非常小气。
也比喻气量较小,很小的事也要计较。
(4)紧跟着又来了一个人,死乞白赖....地纠缠着要做成这笔买卖。
指为了达到目的,没完没了地纠缠。
4.根据课文内容,概括大意。
第一部分(第1~2段):是小说情节的开端部分,写安恩和牛在集市上。
第二部分(第3~10段):是故事情节的发展部分,写老太太拒绝想要买牛的顾客。
第三部分(第11段至结尾):故事的高潮及结局,写老太太解释为什么不卖牛。
问题一:从文章对牛的描写中可看出这是一头怎样的牛?作者是从哪些方面写出安恩的奶牛是一头好母牛的?安恩的奶牛是头年老、优美、健壮结实、甘于奉献的好牛。
作者一方面对奶牛的结实健壮的外形进行直接描写,另一方面通过许多买牛人对奶牛感兴趣的举动对奶牛进行侧面描写。
问题二:文章第一、二段着力描写奶牛的健壮结实和安恩的悠然自得有何作用?写奶牛的结实健壮是为后文人们纷纷想买奶牛作铺垫,写安恩的悠然自得是为了说明她根本没有卖牛的想法,由此来表现安恩的善良。
2019-2020年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4课《安恩和奶牛》教案 苏教版
2019-2020年七年级语文上册第4课《安恩和奶牛》教案苏教版教学目标:1.通读全文,能简单概括故事内容。
2.通过课文研读,能够说出安恩这一人物形象的特点。
3.通过探讨,能理清小说巧妙的情节构思,说出其对于塑造人物表现中心的作用。
重点、难点:1.理解安恩对奶牛的深厚情感及淳朴、善良、慈爱的人物特点。
2.把握生动传神的人物形象描写。
教学过程:一、导入作家赵丽宏希望同学们走进文学之门,巴金老人引领我们走进了散文天地,冰心老人用隽永的小诗带我们漫步了诗的国度。
今天我们将跟随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延森的步伐,轻轻地叩开小说之门,去感知小说世界里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
二、走近作者约翰尼斯﹒延森(1873-1950)丹麦小说家、诗人。
出生于丹麦日德兰半岛西岸的西玛兰。
从小学起,他就迷恋书本,尤其喜爱丹麦古典文学和北欧神话传说。
西玛兰教育了延森对时空的强烈感受,使他关注人类历史和命运并与大自然深深结缘。
17岁时,延森到格陵兰上高中,三年后,到了哥本哈根念大学,结识勃兰兑斯等一些丹麦的著名学者和作家。
1895年,延森在一份周刊上发表发表连载惊险小说《卡塞亚的宝物》,这是他的第一部文学作品,紧接着,他又写了一系列侦探小说。
第二年,长篇小说《丹麦人》出版,由延森根据学生时代的经历写成。
从此,延森成为一名职业作家。
从1897年起,他陆续创作了30多篇描写家乡西玛兰风土人情的短篇小说,后来结集出版了《西玛兰短篇小说集》,该小说集连续再版达几十次之多,为延森赢得了世界声誉。
延森曾两度到美国旅行,并写出了小说《德拉夫人》(1904)和《车轮》(1905)。
两篇小说均本世纪初的美国为背景,充满了讽刺、滑稽与悲剧色彩,较深奥难懂。
延森的重要作品有长篇系列小说《漫长的旅途》(1908-1922):《冰河》、《船》、《失去的天国》、《诺尼亚•葛斯特》、《奇姆利人远征》和《哥伦布》。
这六部长篇小说从远古冰河时代的北欧写到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具有史诗的宏大气垫和优美奇特的风格。
七年级语文上册 4《安恩与奶牛》学案 苏教版
四 安恩与奶牛【学习目标】1.通读全文,能简单概括故事内容。
2.通过课文研读,能够说出安恩这一人物形象的特点。
3.通过探讨,能理清小说巧妙的情节构思,说出其对于塑造人物表现中心的作用。
【学习重难点】1.理解安恩对奶牛的深厚情感及淳朴、善良、慈爱的人物特点。
2.把握生动传神的人物形象描写。
【学法指导】探究与讨论相结合【学时安排】二课时【学习过程】一、 预习导学1.大声朗读课文,能复述故事内容。
2.掌握生字词(1)给加点字注音:褶.( ) 撂.( ) 窘.迫( )锃.( )亮 瘦骨嶙峋..( )( ) 反刍.( ) 瑕疵..( ) 羞怯.( )锱铢..( ) 踌躇..( )( )(2)词语解释腼腆: 旁若无人: 瘦骨嶙峋: 熙来攘往: 锱铢必较: 刨根究底:3.《安恩和奶牛》选自 ,作者 ,_ (国籍)的 ,代表作 ★4.小说是以刻画人物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
它的三要素是 。
《安恩和奶牛》体裁是 ,它通过记叙一位老太太把牛牵到市场却不卖牛的故事,表现了 ,主人公名字叫 。
5.我的疑问。
二、课堂助学 第一课时1.导入同学们,你们喜欢小动物吗?如果你拥有一只小动物的话,你将如何与它相处?今天,我们将跟随约翰尼斯·延森一起去看看他笔下安恩和一头奶牛的生活。
2.在复述课文的基础上,用一句话概括故事内容(要理清情节的开端、发展和高潮)。
3.快速浏览全文并理清情节结构:4.划出小说中环境的描写的内容,指出环境描写作用。
5.以貌取人,初识安恩。
(1)请大家找出对安恩外貌集中的描写内容。
(2)学生读第一小节,讨论学习该节内容,从字里行间分析安恩是一个怎样的老人。
(分组讨论,要求在书本上留下讨论分析的痕迹)6.小结:师生交流,共同形成对安恩的初步认识。
(指导学生结合文字探讨对老人的认识)7.作业布置:(1)抄写词语三遍。
(2)奶牛和安恩的关系和谐吗?从哪里可以看出?第二课时1.导入:上节课我们从整体上把握了这篇课文,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这篇课文。
七年级语文上册 4《安恩和奶牛》学案 (新版)苏教版
安恩与奶牛班级姓名备课组长签名【学习目标】1.学习小说的描写方法,了解人物外貌描写与小说情节的关系。
教师个备或2.了解故事主人公关怀动物,重视它们生命需求的善良感情。
学生笔记【课前预习】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干瘪.()粗粝.()撂.下()木屐.()锃.()亮翕.()动反刍.()找茬.()瑕疵..( )( )..()()腼腆..()( ) 嶙峋锱铢..()()小犊.()..()()必较踌躇2、解释下列词语瑕疵:锱铢必较:熙来攘往:踌躇:死乞白赖:腼腆:3、请仔细阅读文章,用简要的语言概括故事内容。
【学习过程】1.导入:同学们,你们喜欢小动物吗?如果你拥有一只小动物的话,你将如何与它相处?今天,我们将跟随约翰尼斯·延森一起去看看他笔下安恩和一头奶牛的生活。
2.检查预习字词。
3.介绍作者作者简介:约翰尼斯·延森,丹麦小说家、诗人。
1944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代表作有《希默兰的故事》(34篇中短篇小说集)等。
4.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默读课文,复述故事内容。
5.研读课文,认识人物,理解主旨。
(1)、从文章对牛的描写中可看出这是一头怎样的牛?作者是从哪些方面写出安恩的奶牛是一头好母牛的?(2)、初识安恩:朗读课文第1自然段,看看这段文字是从哪些方面刻画安恩的?(3)、走近安恩:朗读全文,分析课文中描绘四个买牛人和安恩的神态、动作、语言,揣摩买牛人和安恩的心理活动,谈谈你对安恩这个人物有哪些新的认识。
(4)、你认为这篇小说的作者想告诉读者什么?作者想告诉人们:人与动物也会有真挚的感情,人应当像尊重同类一样尊重动物,爱护它们,理解它们,重视它们的情感需求。
人类对于动物不仅应有物质上的关怀,还应有精神的怜悯。
6.作者为什么在文章最后安排安恩解释不出售奶牛的原因呢?这样安排能够让情节充满矛盾,从而设置悬念,吸引读者,使本文的构思显得精巧独特。
7.总结学习本文,其实是个解疑的过程,最初我们心中满是不解和惊奇,随着深入阅读,安恩这一特殊的形象逐渐走进我们的心灵,我们被感动的同时,也在思考自己的生活,这就是文学的魅力。
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安恩和奶牛》导学案
3.《安恩和奶牛》教学设计编写者:尚田田单位:祁县东观中学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通过阅读作品,了解主人公关怀动物,重视它们生命情感需求的善良感情。
多角度体会小说主题修改栏过程与方法复述故事,体会小说构思的精巧,了解悬念手法的作用。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阅读作品,了解主人公关怀动物,重视它们生命情感需求的善良感情。
多角度体会小说主题。
教学重点学习小说的描写方法,了解人物外貌描写与小说情节和主题的关系。
教学难点1.小说主题的多角度分析。
2. 小说的三要素:人物、环境、情节的把握。
第一课时教学要点学法指导:合作讨论教学过程一、课前预习1、给加点字注音:褶()撂()木屐()窘迫()锃()亮瘦骨嶙峋()()翕()动反刍()瑕疵()找茬()羞怯()粗粝()锱铢()()必较踌躇()()腼腆()()刨根究底()2、词语解释腼腆:旁若无人:瘦骨嶙峋熙来攘往锱铢必较:扬长而去:刨根究底:二、预习交流1.《安恩和奶牛》选自(),作者约翰尼斯●延森,_丹麦_(国籍)的小说家、诗人,代表作《漫长的旅途》。
2.小说是以刻画人物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
它的三要素是人物、环境、故事情节。
三、问题探究师:请同学们简要概括故事内容。
注意说清时间、地点、人物、故事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生思考,并在“随堂练习”上写作)知道了故事梗概,我们来分析一下这篇小说的主人公——初识安恩师:先请一位同学来朗读一下小说的第1小节,语速要慢,要平静一些、舒缓一些。
讨论:请同学们根据课文第1小节谈谈安恩给你的最初印象。
(出示示例)从“然而她却站在那里晒着太阳,打着她的毛袜。
”这句神态动作描写可以知道她是一个安静从容的人。
(师板书“初识安恩”,然后请生把刚才几个关键词写在后面:朴素、历经沧桑、有爱心)当我们初识了安恩以后,再请自由阅读第3~19小节。
(可以读出声音)走近安恩思考讨论:1先后有几拨人要买奶牛?哪几拨?这几拨人的出场顺序能倒一倒吗?为什么?2通过安恩的回答语言、动作、神情、心理等细节你对安恩又有了那些新的认识?示例:从“老太婆安恩爱怜地瞅了瞅自己的奶牛,不屑地斜视了一下那根藤杖,然后转过脸去往远处张望,仿佛发现了什么使她感到兴趣的东西。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4课安恩和奶牛教案(新版)苏教版
第四课《安恩和奶牛》【理论支持】本课案设计主要遵循合作学习的理念:合作学习是组织和促进课堂教学的一系列方法的总称。
学生之间在学习过程中的合作则是所有这些方法的基本特征。
在课堂上,同伴之间的合作是通过组织学生在小组活动中实现的。
小组充当社会组织单位,学生们在这里通过同伴之间的相互作用和交流展开学习,同样也通过个人研究进行学习。
“合作学习是一种旨在促进学生在异质小组中互助合作,达成共同的学习目标,并以小组的总体成绩为奖励依据的教学策略体系”。
本课案重在以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进行自主阅读,通过课文的学习,学会在自保的基础上,关爱他人,甚至动物,力求“让别人因我的存在而幸福”。
【教学目标】1.学习小说的描写方法,了解人物外貌描写与小说情节和主题的关系。
2.能概括故事情节,体会小说构思的精巧,了解悬念手法的作用。
3.通过阅读作品,了解主人公关怀动物,重视它们生命情感需求的善良感情,多角度体会小说主题。
【教学重难点】1.小说的三要素:人物、环境、情节的把握。
2.小说主题的多角度分析。
【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设计】课前延伸1.阅读课文,初步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
2.学生自主学习完成老师布置的预习题。
3.收集并阅读与教材相关、相似、相近的文章,做好读书笔记。
课内探究第一课时一、学1.导入新课:(1)由奶牛与人类的关系导入新课。
(2)作者简介:约翰尼斯·延森:丹麦小说家、诗人。
1944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代表作有《希默兰的故事》(34篇中短篇小说集)等。
2.检查预习:(1)学习小组互批预习题,共同纠偏解疑。
(2)各学习小组向全班汇报自主学习课文的初步感受;展示收集并阅读的与课文相关的文章以及读书笔记。
3.自主阅读:(1)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①概括故事情节。
(注意说清时间、地点、人物、故事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②带着任务读书,了解安恩的性格特点。
思考:【出示幻灯片】(1)安恩给你的最初印象怎样?她和环境和谐吗?(2)她的奶牛是怎样的一头牛?这暗示了什么?安恩她和奶牛的关系和谐吗?(3)先后有几拨人要买奶牛?哪几拨?这几拨人的出场顺序能倒一倒吗?为什么?(4)通过安恩的语言、动作、神情、心理等细节你对安恩又有了那些新的认识?【设计第①题的目的是让学生感知课文的结构和内容;设计②题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作者对人物和环境的描写了解人物。
2019-2020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安恩和奶牛》教案 苏教版.doc
2019-2020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安恩和奶牛》教案苏教版课型:新授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学习课文中的描写方法。
过程与方法目标:引导学生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走进主人公,感受文中人物美好的心灵。
教学重点:1.通过阅读作品,了解故事主人公关怀动物,重视它们生命需求的善感。
2.学习小说描写方法,了解人物外貌描写与小说情节的关系。
教学难点:1.小说主题的多角度分析。
2.体会小说构思的精巧。
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要点:1.通过探究故事情节和人物描写来了解安恩。
课前预习:1. 生字词注音、识义。
2. 作者简介:约翰尼斯·延森:丹麦小说家、诗人。
1944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代表作有《希默兰的故事》(34篇中短篇小说集)等。
3. 朗读课文,熟悉小说情节。
教学过程:情理之中的依据:(可以看出安恩和奶牛的亲密关系。
)4. “她站在那里,竖起耳朵凝神倾听着杂货摊上飘过来的音乐声,也不时抬头看看身边熙来攘往的人群和买卖交易的牲口。
”(神态描写,看出她是一个安静,不引人注目的人。
)5. 安恩面对买主一次次的询问都回答“它是不卖的”(通过前面的多次暗示性交代,结尾安恩再告诉我们她到集市上来不是卖奶牛的,我们就觉得这个结尾并不突然,还是合情合理的。
)意料之外的依据:1. “她身上穿着样式老掉牙的旧衣服,可是很干净;一条手染的蓝裙,还带着乡下染缸中的那股土味儿。
脚上的木屐连后跟都磨平了,皮面上却抹了油,擦得锃亮。
”(这是衣着外貌描写,写出了安恩老人是个朴素的老人,不富裕。
穿着旧,但干干净净。
这样一位老人或许是需要卖掉牛来赚钱的。
)2.“它是一头好母牛,而且显而易见已经成熟到可供屠宰的地步……”文中分别写了四拨人都要来买奶牛。
(说明奶牛是一头好奶牛,非常的抢手,应该容易出手,也应该可以卖个好价钱,可是最后都遭到了安恩的拒绝,看出安恩对奶牛的感情很深厚,这是一种很令人感动的关怀。
)3.“有个人已经来过一次想买这头牛,遭到了拒绝,现在又折回来,出了一个大价钱,那诱惑力简直令人难以抗拒。
2019-2020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1单元 第4课安恩与奶牛(第2课时)教学案 苏教版.doc
2019-2020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单元第4课安恩与奶牛(第2课时)教学案苏教版一、教学目标三、学习与交流1.文章第一、二部分着力描写奶牛的健壮结实和安恩的悠闲自得有何作用?2.文章从哪些方面写出安恩的奶牛“是一头好母牛”的?3.讨论交流(1)对于文中写的几次买牛人,安恩分别是怎样的态度?最后为什么“似乎有些窘迫不安”?(2)在安恩拒绝了众多的买主之后,终于有人对此寻根究底,不断追问。
最后一个买牛人所提的几个问题很耐人寻味。
请你揣摩一下其中的语气。
(3)对最后一个买牛人所提的几个问题,安恩是怎样的反应?(4)被质疑、责难的安恩为什么还坚持不卖奶牛呢?请结合最后一个小结说说安恩是个怎样的人。
4、从安恩和奶牛身上,我们能读出点什么?四、典型题例1.结合文章内容说说这篇小说的主题。
2.这篇小说在写作手法上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3. 学习了《安恩和奶牛》的故事,你有何感想?请结合具体情节谈谈你的感想。
五、达标检测丹麦首都哥本哈根。
凌晨2时15分。
当班的见习消防队员拉斯马森拿起突然铃声大作的电话,一阵微弱的喘息声传来:“我摔倒了,救命啊……”声音像一位老夫人,在确定不是恶作剧后,拉斯马森询问道:“请把您公寓的地址告诉我!”“我……想不起来了。
”“那请把您的名字告诉我!”“我记不得了。
”“请您不要把电话挂断,我们好通过电信局找到您的住处!”拉斯马森想到了电信局,他马上与电信局取得了联系。
可值班人员却表示,现在人员不齐,要查清电话是从哪里打来的,根本做不到……无计可施的拉斯马森叫醒了中尉,中尉拿起了电话:“夫人!……夫人!能告诉我床前地毯旁边是什么吗?”“是镶木地板,老式的打蜡地板。
”“天花板高吗?”“高……我觉得很高……”“这么说,您住的是老式房子!百叶窗关着没有?”“没关。
”中尉兴奋地对拉斯马森说道:“寻找一幢窗户狭长的老式房子,房子的窗口有灯光,大约在二三层……”中尉又对着话筒问道:“夫人,能告诉我,您住的街道的名称吗?”然而,话洞里再没有人搭腔了。
2019-2020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4《安恩和奶牛》学案(新版)苏教版.doc
2019-2020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 4《安恩和奶牛》学案(新版)苏教版一、默一默腼腆..()()干biě()撂.下()抽屉.()反刍.()Zèng()亮蹭.着()找茬.()臀.部()瞅.着()不屑.()窘.迫()肘.部() xī动()刨.根究底()xī( )来rǎng( )往 zī zhū( )( )必较七皱八zhě( )补充:二、读一读自由朗读课文,做到吐字清楚,读音准确。
速读课文,简要概括故事内容。
注意说清时间、地点、人物、故事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三、想一想1.你从哪些语句中可以看出老妇人安恩完全有理由卖掉这头奶牛?结合具体语句说说她为什么不卖掉这头牛?安恩老太太是个怎样的人?2. 读了这篇小说,你觉得这个小说的结尾给你感觉是意料之外还是在情理之中的?四、练一练1. 1. 小说最后安恩对自己不卖牛作出解释后,集市上的人有怎样的反应?请续写一个结尾,注意抓住人物的神态、动作、语言等进行描写。
2.请从语言、结构、情节、主题、人物形象等角度赏析下面的这篇文章。
可以在旁边写批注,也可以对文章进行总评。
悠长的铃声毕淑敏雨天,是城市的忌日。
花花绿绿的伞,填满每条街道,到处堵车。
我大清早出门,赶到读书的学院,还差一分钟就要上课了。
“今天你晚了。
”看大门兼打铃的老师傅说。
他瘦而黑,像一根铁钉。
别的同学都住校,唯我走读。
开学才几天,他这是第一次同我讲话。
“不晚。
”我撒腿就跑。
从大门口到教室的路很长,就是有本·约翰逊的速度再加了兴奋剂,也来不及。
课堂纪律严格,我只是想将损失减少到最小。
上课的铃声在我背后响起来了,像一条鞭子,抽我的双腿。
有一瞬,几乎想席地坐下,喉咙里发咸,仿佛要吐出红色来。
迟到就迟到吧!纪律虽严,健康还是最重要的!我的脚步迟缓下来,仿佛微风将息的风车。
然而铃声还在宁静而悠远地响着,全然没有即将沉寂的细弱。
只要铃声响着,我就不该停止奔跑,我对自己说。
终于,到了。
2019-2020学年七年级语文《安恩和奶牛》教案.doc
我找到的语句是第______节的 ________________
我注意到的词语有 __________
这句话可以看出___________。
或:我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安恩为何不卖奶牛?
“这头奶牛太孤单了!”她终于吐露了真情,“我的小村庄就只有这么一头奶牛,它又没法同别的牲口在一起,所以我就想到不如把它带到集市上来,至少可以让它跟同类聚聚,散散心。是这样的,真的,我就是这么想的。我的打算没有什么不好的,不 会对别人有什么恶意……这样,我们就到这里来了。但是我们不是来做生意的。既然已经弄成这样,我们只好回去了。不过,我刚才应该讲一句‘对不起,我很抱歉’。好吧, 再见了,谢谢你。”
二、检查字词预习情况
(一)读准生字词字音,
干瘪 撂下木屐锃亮
翕动找茬瑕疵小犊
七皱八褶锱铢必较踌躇不决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明确朗读要求:声音洪亮,读音正确,吐字清晰,语速适当。
四、走进故事
1、概括故事内容
(时间、地点、人物,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2、走进安恩
你从哪些语句中可以看出老妇人完全有理由卖掉这头奶牛?
2019-2020学年七年级语文《安恩和奶牛》教案
学科
语文
年级
七
设计人
课型
新授
课题
总课时
1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分析、概括、想像和联想的能力。
2、引导学生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
3、走进主人公,感受文中人物美好的心灵。
教学重点
理解安恩对奶牛的深厚情感及勤劳淳朴、善良慈爱的性格特点。
2019-2020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 4.安恩与奶牛教案 苏教版.doc
2019-2020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 4.安恩与奶牛教案苏教版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分析、概括、想像和联想的能力。
2、引导学生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
3、走进主人公,感受文中人物美好的心灵。
教学重难点培养学生对待动物不能只看到它的物质性的一面,同时也应该看到它的精神性的一面。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你们喜欢小动物吗?如果你拥有一只小动物的话,你将如何与它相处?今天,我们将跟随约翰尼斯·延森一起去看看他笔下安恩和一头奶牛的生活。
二、作者简介约翰尼斯﹒延森(1873-1950)丹麦小说家、诗人。
1944年,“由于他借着丰富有力的诗意想象,将胸襟广博的求知心和大胆的、清闲的创造性风格结合起来”,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本文选自作者的《希默兰的故事》,这部故事集的出现一扫当时流行的无病呻吟、追求华丽词藻的时尚,为丹麦文坛输入一股清新的阳刚之气,其中最出色的短篇是《安恩和奶牛》三、整体感知在预习的基础上快速阅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并简要概括故事内容。
1、正音腼腆miǎn tǎn 锃zèng 干瘪biě踌躇chóu chú 锱铢zīzhū 嶙峋lín xún2、概括故事内容1’-2’(时间、地点、人物,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四、合作探究1、初识安恩(那么安恩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人呢?)根据第1节内容,谈谈安恩给你的最初印象。
2、再识安恩a、进一步读文,划出课文中描绘四个买牛人和安恩的神态、动作、语言,来分析买牛人和安恩的心理活动,谈谈你对安恩这个人物有哪些新的认识。
b、市集上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人想买安恩的这头奶牛?这是怎样的一头牛?(备)五、拓展延伸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人都喜欢养小宠物,给小宠物梳小辫子,穿各式各样的衣服,带宠物出去散步,你觉得这些人和安恩区别吗?为什么?六、总结难道只有我们人会感到孤单寂寞吗?奶牛也会的。
七年级语文上册 《安恩和奶牛》导学案 苏教版
《安恩和奶牛》(第1课时)【学习目标】1.通读全文,能简要概括小说的故事情节。
2.初步了解安恩的性格特点。
【课前预习】1.走近作者。
约翰·尼斯延森,丹麦小说家、诗人。
1944年,“由于他借着丰富有力的诗意想象,将胸襟广博的求知心和大胆的、清闲的创作风格结合起来”而获诺贝尔文学奖。
代表作有《漫长的旅途》等。
2.了解小说的一般常识。
小说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故事情节叙述和环境描写反映社会生活。
小说的情节一般可分为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个部分,有的小说还有序幕和尾声。
小说必须具备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和环境这三个要素。
其中人物形象是主要要素。
小说的人物描写的方法主要有:外貌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
3.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撂下()锃亮()窘迫()嶙xún()xiá疵()踌chú()【活动方案】活动1:简要概括小说的故事情节(注意交代清楚故事的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
(自由朗读,尝试概括→小组讨论,推选一名同学将讨论结果写在小黑板上→出示小黑板,看看其他小组概括的文字与本组有没有不同之处。
如有,小组讨论后或自我完善,或讲述理由帮助别的小组修改)活动2:这个故事发生在什么地方?从文中找出描写环境的语句,并分析环境描写的作用。
(快速浏览课文,画出文中的环境描写的句子,独立思考,认真批注→小组交流,形成共识→各小组推荐一名学生汇报讨论结果)活动3:默读第1小节,结合具体内容,参照示例,谈谈安恩给你的最初印象。
(默读课文,画出描写安恩的句子→参考示例,独立批注→小组交流,尝试合作展示→全班交流)[示例:“然而她却站在那里晒着太阳,打着她的毛袜。
”这句中的动作描写可以看出她是一个安静从容的人。
]活动4:自由朗读第2小节,结合相关句子说说安恩的奶牛有什么特点。
你对安恩这个人物又有了哪些新的认识?(自由朗读课文,画出文中描写奶牛的句子→独立思考,认真批注→小组交流,尝试展示→全班交流)个性调整课堂随笔:四《安恩和奶牛》课堂学习活动单(第2课时)【学习目标】1.精读课文,进一步理解安恩对奶牛的深厚情感及主人公淳朴、善良、慈爱的特点。
2019-2020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 3《安恩和奶牛》导学案2 (新版)苏教版.doc
2019-2020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 3《安恩和奶牛》导学案2 (新版)苏教版1.认真读课文第3——19段。
2.人物描写的方法有哪些?找出描写安恩和买牛人的有关语句。
▲3.小说最后安恩对自己不卖牛作出解释,集市上的人会有怎样的反应?请续写一个结尾。
★【要点部分】(学习程序:小组交流8分钟——老师分配任务,小组重点探究4分钟——大展示,点评12分钟)1.继续朗读课文。
(1)这个故事发生在什么地方?从文中找出描写环境的语句,并分析环境描写的作用。
▲(2)安恩对买牛人的态度分别是怎样的?(找出文中有关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
) 从安恩一次又一次的拒绝中,可以看出安恩是个怎样的人?★(3)被质疑、责难的安恩为什么还坚持不卖奶牛呢?▲(4)安恩带着她家的奶牛来到牲口交易市场的原因为什么不在开头交代,却在结尾处才揭示?★(5)小说结尾,安恩对自己不卖牛作了解释后,为什么没有写集市上人们的反应?★2.你认为这篇小说的作者想告诉读者什么?★【拓展部分】(学习程序:展示、点评、总结8分钟)阅读下面短文,并完成练习。
父亲与耕牛杜怀超我父亲是个典型的牛把式,爱牛如命。
他把牛当做家庭中的一员了。
冬天里,父亲总是把牛牵到自己的床前,照料着它,怕它冷,怕它饿。
父亲耕田时使用牛轭,与别人不一样。
他总是把牛轭做得很宽,牛轭的表面,父亲用木器刮得异常平整。
为了防止伤害到脖颈,父亲还从笸箩里找来长长的蓝卡其布条,一圈圈缠绕在上面,形成了一个软和的牛轭,犁地时牛的脖子再也没有血肉模糊过。
家境不好,牛是我们家最好的劳动力了。
记忆里,童年的秋天就是靠戴着牛轭的牛一车车、一趟趟把丰收搬运回家,把温暖欢欣的炊烟点燃起来。
我曾看见过牛儿流过泪,那硕大的泪珠,从眼角半天滚落下来,很大很沉。
父亲和我都不敢正视它,因为屋檐下,那沉重的枷锁——牛轭在闪着寒冷的光芒。
谁发明了牛轭这个玩意儿?伴随着牛儿一生的伤痛与桎梏。
沉默无言的牛儿,这一生你到底在想什么?我也曾尝试做一头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20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册第4课《安恩和奶牛》导学案 (新版)苏教版【学习目标】1.体会小说构思的精巧,了解悬念手法的作用。
2.学习小说的描写方法,了解人物外貌描写与小说情节的关系。
3.了解故事主人公关怀动物,重视它们生命需求的善良感情。
【阅读指南】1.简介小说特点。
小说是以刻画人物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
它的三要素是人物、环境、故事情节。
肖像(外貌)描写人物——虚构的(一般情况)动作描写自然环境语言描写小说环境社会环境神态描写开端心理描写情节发展(细节描写)高潮结局2.了解写作背景。
【预习作业】1.给加点字注音。
(1) 羞怯.()(2)干瘪.()(3)七皱八褶.() (4)撂.下()(5)木屐.() (6)锃.()亮(7)嶙峋..()(8)翩.然()(9) 腼腆..( )( ) (10)翕.()动 (11)反刍.() (12)找茬.()(13)瑕疵..()()必较..()( ) (14)粗粝.()(15)锱铢(16)踌躇..()()不决(17)小犊.()2.解释下列词语。
(1)端详——(2)瑕疵——(3)腼腆——(4)锱铢必较——(5)熙来攘往——(6)踌躇——(7)瘦骨嶙峋——(8)死乞白赖——(9)扬长而去——(10)刨根究底——3.填空。
(1)本文体裁,作者,他是_____(国籍)小说家、诗人,曾经获得过奖,代表作品有等。
(2)请仔细阅读文章,用简要的语言概括故事内容。
【课堂教学】一、情境导入。
二、预习情况反馈。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试用简要的话概括故事内容。
2.本文按照情节的发展可分为两部分,请说说各讲了什么内容。
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
3.复述故事,体会构思巧妙。
以小组为单位,推选学生复述课文。
四、研读课文第一部分,初步了解人物。
1.第一小节主要用了怎样的描写方法,请找出相关语句加以说明。
从这些语句中可看出安恩是个怎样的人呢?2.第一小节中有对周围环境的描写,这个描写有什么作用呢?3.第二小节主要是对牛的描写,从中可看出这是一头怎样的牛?从哪些方面写出安恩的奶牛“是一头好母牛”的?4.文章第一、二节着力描写安恩的悠闲自得和奶牛的健壮结实有何作用?5.你觉得安恩和奶牛的关系怎样?三、研读课文第二部分,深入了解人物。
1.读完小说的第一部分,你对后面发生的事有没有自己的猜想?有哪些是你没想到的?作者这样设计有什么好处呢?2.对于文中写的几次买牛人,安恩分别是怎样的态度?最后为什么“似乎有些窘迫不安”?可以看出安恩是个怎样的人?3.在安恩拒绝了众多的买主之后,终于有人对此寻根究底,不断追问。
最后一个买牛人所提的几个问题很耐人寻味。
请你揣摩一下其中的语气。
4.对最后一个买牛人所提的几个问题,安恩是怎样的反应,可看出安恩是个怎样的人?5.被质疑、责难的安恩为什么还坚持不卖奶牛呢?请结合最后一个小节说说安恩是个怎样的人。
6.小结人物形象和情节特点。
四、概括文章主旨和写法。
1.从安恩和奶牛身上,我们能读出点什么?2.文章在写法上有何特点呢?五、学生自主交流从小说中获得的人生启示。
【学法总结】所谓“悬念”,即读者、观众、听众对文艺作品中人物命运的遭遇,情节的发展变化所持的一种急切期待的心情。
“悬念”是小说、戏曲、影视等作品的一种表现技法,是吸引广大群众兴趣的重要艺术手段。
(摘自《应用写作》月刊1997年第1期《广告与悬念小议》)悬念是指作者为了激活读者的“紧张与期待的心情”,在艺术处理上采取的一种积极手段。
它包括“设悬”和“释悬”两个方面。
前有“设悬”,后必有“释悬”。
通俗地说,它是故事发展中间只亮开谜面,藏起谜底,在适当的时候再予点破,使读者的期待心理得到满足。
悬念的构成,主要依靠以下条件:①人物命运中潜伏着危机;②生与死、成功与失败均有可能出现,存在两种命运、两种结局;③发生势均力敌而又必须有结果的冲突;④剧中主要人物的性格、行动能引起观众在感情上的爱憎;⑤观众对未来事态发展的趋势清楚。
合乎逻辑的剧情发展和对人物的强烈爱憎,是构成悬念的两个重要元素。
【拓展延伸】1.试运用本课学到的刻画人物的方法,写一个人物片段,要突出人物的性格特征。
2.课文第二段对于动物观察细腻,描写生动,你能写一段你所熟悉的动物吗?【课外阅读】蜜蜂丰子恺①正在写稿的时候,耳朵近旁觉得有“嗡嗡”之声,间以“得得”之声。
因为文思正畅快,只管看着笔底下,无暇抬头来探究这是什么声音。
然而“嗡嗡”,“得得”,也只管在我耳旁继续作声,不稍间断。
过了几分钟之后,它们已把我的耳鼓刺得麻木,在我似觉这是写稿时耳旁应有的声音,或者一种天籁,无须去探究了。
②等到文章告一段落,我放下自来水笔,照例伸手向罐中取香烟的时候,我才举头看见这“嗡嗡”“得得”之声的来源。
原来有一只蜜蜂,向我案旁的玻璃窗上求出路,正在那里乱撞乱叫。
③我以前只管自己的工作,不起来为它谋出路,任它乱撞乱叫到这许久时光,心中觉得有些抱歉。
然而已经挨到现在,况且一时我也想不出怎样可以使它攒得出去的方法,也就再停一会儿,等到点着了香烟再说。
④我一边点香烟,一旁观它的乱撞乱叫。
我看它每一次攒,先飞到离玻璃一二寸的地方,然后直冲过去,把它的小头在玻璃上“得,得”地撞两下,然后沿着玻璃“嗡嗡”地向四处飞鸣。
其意思是想在那里找一个出身的洞。
也许不是找洞,为的是玻璃上很光滑,使它立脚不住,只得向四处乱舞。
乱舞了一回之后,大概它悟到了此路不通,于是再飞开来,飞到离玻璃一二寸的地方,重整旗鼓,向玻璃的另一处地方直撞过去。
因此“嗡嗡”“得得”,一直继续到现在。
⑤我看了这模样觉得非常可怜。
求生活真不容易,只做一只小小的蜜蜂,为了生活也须碰到这许多钉子。
我诅咒那玻璃,它一面使它清楚地看见窗外花台里含着许多蜜汁的花,以及天空中自由翱翔的同类,一面又周密地拦阻它,永远使它可望而不可即。
这真是何等恶毒的东西!⑥因了诅咒玻璃,我又羡慕起物质文明未兴时的幼年生活的诗趣来。
我家祖母年年养蚕。
每当蚕宝宝上山的时候,堂前装纸窗以防风。
为了一双燕子常要出入,特地在纸窗上开一个碗来大的洞,当作燕子的门,那双燕子似乎通人意的,来去时自会把翼稍稍敛住,穿过这洞。
这般情景,现在回想了使我何等憧憬假如我案旁的窗不用玻璃而换了从前的纸窗,我们这蜜蜂总可攒得出去。
即使撞两下,也是软软地,没有什么苦痛。
求生活在从前容易得多,不但人类社会如此,连虫类社会也如此。
⑦我点着了香烟之后就开始为它谋出路。
但这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
叫它不要在这里钻,应该回头来从门里出去,它听不懂我的话。
用手硬把它捉住了到门外去放,它一定误会我要害它,会用螯反害我,使我的手肿痛的不能工作。
除非给他开窗;但是这扇窗不容易开,窗外堆叠着许多笨重的东西,须得先把这些东西除去,方可开窗。
这些笨重的东西不是我一人之力所能除去的。
⑧于是我起身来请同室的人帮忙,大家合力除去窗外的笨重的东西,好把窗开开,让我们这蜜蜂得到出路。
但是同室的人大家不肯,他们说,“我们做工都很疲倦了,那有余力去搬重物而救蜜蜂呢?”⑨忽然门里走进一个人来和我说话。
为了不能避免的事,我立刻被他拉了一同出门去,就把蜜蜂的事忘却了。
等到我回来的时候,这蜜蜂已不见。
不知道是飞去了,被救了,还是撞杀了。
(选自《丰子恺散文》,有删改)4.联系上下文,说说你从第②段加点的“才”字中读出了什么。
答:5.结合语境,品味第⑤段中加点“清楚地看见”“周密地拦阻”的表达效果答:6.细读第⑥段,完成以下任务。
⑴假如你是文中的燕子,你穿洞时为什么“把翼稍稍敛住”?请结合语境,描述当时的心理。
答:⑵联系上下文,说说本段画线处的内容有什么作用。
答:7.阅读第⑦段,用简洁的语言写出作者觉得为蜜蜂谋出路“很不容易”的几点原因。
答:8.从全文看,如果删掉最后一段画线的句子,文章结构也完整,但在情感的表达上有什么不同?请说说你的看法。
四、《安恩和奶牛》教学案参考答案【预习作业】1.(1)qiè(2)biě(3)zhě(4)liào(5)jī(6)zèng(7)lín xún(8)piān(9)miǎn tiǎn(10)xī(11)chú(12)chá(13)xiá cī(15)zī zhū(16)chóu chú (17)dú2.(1)仔细看。
(2)瑕,玉上的斑点;疵,小毛病。
指人的小过失或事物的缺点。
(3)害羞。
(4)很少的钱也一定要计较。
形容非常小气。
也比喻气量狭小。
(5)形容人来人往,非常热闹拥挤。
(6)犹豫不决。
(7)形容人或动物消瘦露骨。
(8)指为了达到目的,没完没了地纠缠。
(9)扬长而去:大模大样地离开。
(10)刨根究底:比喻追究底细。
3.(1)小说约翰尼斯·延森丹麦诺贝尔文学奖代表作有《漫长的旅途》等。
(2)心地善良的安恩养着一头健壮的奶牛,虽然她并不富有,但是因为这头奶牛太孤独,她就把它带到集市上来,让它跟同类相聚,散散心。
虽然好多人想用大价钱来买她的牛,但都被他拒绝了。
【课外阅读】4.“才”字表明“我”在此之前一直专心于写稿,没空关注这声音的来源,更不知道是蜜蜂在求出路,表达了“我”对自己只管工作,没能及时为蜜蜂谋出路的歉疚之情。
5.加点词语写出玻璃一面激起蜜蜂对外界的向往,一面又残忍地扼杀蜜蜂萌生的希望,从而突出玻璃的恶毒和蜜蜂的可怜,表达出“我”对玻璃的诅咒之情和对蜜蜂的怜悯之情。
6.⑴我(燕了)这样做就不会扯大纸窗上的洞,能让主人防风,不会影响蚕宝宝上山,免得辜负主人对我的关爱。
⑵回忆了充满诗趣的幼年生活,表现那时人与生灵的温情,反衬现代人对生灵的冷漠,表达作者对过去那份温馨的留恋,隐含着作者对现代物质文明弊端的批判。
7.一是蜜蜂不懂“我”的劝告;二是怕蜜蜂误会“我”捉它放生的举动;三是“我”不能凭一已之力开窗放蜜蜂出去。
8.画线句写出了“我”心中对蜜蜂命运的牵挂,更能体现“我”对生灵的爱惜、怜悯(爱护、关爱、同情等)。
/从前文写“我”一直想替蜜蜂谋出路,到最后这两句交待救蜜蜂的无果而终和”我“对蜜蜂生死未卜的担忧,暗含了“我”对人生错失的缺撼和生命的无常、无奈的感叹。
如果删去画线句,就没有这样的表达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