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理论专题北京师范大学
北师大文学类考研文学理论考研复习策略
北师大文学类考研文学理论考研复习策略(中文考研远离尘嚣)这几年文学理论的出题老师都是赵勇老师,他的风格大家都应该清楚了,考题结构一般是两三个名词解释,再加上一道简答题,以及一道论述题,相对古代文论来说,这一块所占的分值要大一些,有45-50 左右,所以大家不可掉以轻心。
大家都有这样一个印象,即文学理论出题很容易超出大家的期待视野,事实也确实是这样,但我通过仔细分析,广泛查找资料发现,历年的出题都和赵勇的研究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就是说这些偏题虽然超出参考书的范围,但不会超出出题老师的研究范围。
下面我可以举几个例子来印证一下,比如2011年的“印象派批评”这个概念,就反复出现在赵勇老师编写的《反思文艺学》这本书中,也是这一年的真题,那一道简答题出现在第二章的课后习题,而这一章正是赵勇老师编写的,再说那道论述题,很多同学不会答,但这个题目来源于赵勇老师最新的一篇文章中——《影视的收编与小说的末路》。
再说2010 年的真题,其中“艺术自律”同样出自《反思文艺学》,而论述题“视觉文化时代的文学阅读”则来自赵勇老师的新书《大众媒介与文化变迁》。
同样2009 年,名词解释《启蒙辩证法》考的是法兰克福学派,而赵勇老师正是该领域的研究专家,论述题讨论“文学终结论”更是赵勇老师在论文中反复论述过的。
很明显,大家在复习这一块的时候,好好掌握课本知识点外,还要研究一下赵勇老师的研究兴趣点及最新研究资料,只有这样才能牢牢地把文学理论的分数拿下来,同时也能和其他考生拉开差距。
我先简要分析下赵勇老师的学术背景。
赵勇老师早年在山西某大学教书,后于20 世纪末来到北师大就读博士,跟随童庆炳教授。
他的博士论文做的是《整合与颠覆:大众文化的辩证法》,也就是说赵勇老师走的是文化研究这一条路,法兰克福学派的理论大家一定要好好看看。
近几年,赵勇老师在研究“视觉文化”对文学的冲击、文学的未来、文学与政治的关系、知识分子、大众文化理论与批评、小说与电影改编这样一些比较新颖的课题。
2022年北京师范大学808中国语言文学基础真题
2022年北京师范大学808中国语言文学基础真题一、名词解释(30分,每题6分)1、语境2、宾语前置(木樨模拟题2-论述选做第1题原题)3、中唐古文运动(木樨真题班【古代文学】)4、新感觉派小说(木樨VIP、SVIP班思考题练习)5、心灵辩证法二、简答题(60分,每题15分)1、简析汪曾祺小说的语言特色。
(木樨808真题集、基础笔记原题)2、简述“知人论世”说。
(木樨真题班【古代文论】)3、结合实例简述语言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的联系与区别。
(木樨模拟题3名词解释第2题)4、请找出下面一段话中的语病,修改这些病句,并简要说明原因。
(语用类)周末的时候,我打算见面中国朋友。
等他的时候,我把周围的书店逛,看到一本对于敦煌旅游的书。
我去年去过敦煌,今年再想去。
我决定买那本书,可是发现钱不够,最后我没买了那本书。
三、综合题(5选2,共60分,每题30分)1、解释下面句子中“关”的意义,并归纳引申义。
同时结合材料,说明探求本义的方法和步骤。
①善闭,无关楗而不可开②古之为关也,将以御暴③无门籍人有急奏者,皆令监门司与仗家引奏,不得关碍④肠断非关陇头水,泪下不为雍门琴⑤门虽设而常关⑥其上闻及移关诸部,犹未敢然⑦事大小皆关其手(木樨课程中讲解强调过)2、指出“喜欢杭州的姑娘”存在什么歧义?请分析歧义的原因。
仿写两个类似的歧义句。
请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词义与语法的关系。
(木樨模拟题3-论述选做1)3、根据宋人记载,宋神宗曾与大臣讨论李白和苏轼的异同,认为“白有轼之才,无轼之学”,如果用这一说法评价李白和苏轼的诗歌,你认为是否成立?请结合具体作品加以论述。
(李白、苏轼均为木樨课程讲授重点)4、以戴望舒的创作为例,论述现代诗派在中国新诗史上的地位。
(木樨模拟卷五)5、请举例说明你对当代社会民间文学资源化的理解。
(开放性题目)木樨语文·北师大808 真题解析(By羊羊师姐,可可师兄)2022年考研初试落下了帷幕。
北京师范大学2024年文学类考研真题和答案解析
北师大2024年文学类考研真题精解(答案仅供参考)北京师范高校2024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探讨生入学考试真题部(院、系、所):文学院科目代码:723科目名称:中国文学史(全部答案必需写在答题纸上,做在试题纸或草稿纸上的一律无效)第一部分:中国古代文学史(75分)一、填空(每题1分,共15分)1、中国古代四大神话女娲补天、共公触山、后裔射日、嫦娥奔月都保存在《__》中。
2、《诗经》除了305篇,另有6篇有目无辞的__。
3、《庄子》作为创作方法的“三言”是指卮言、重言、__。
4、东汉抒情赋主要有__和述志赋两类。
5、东汉最早的完整五言诗是班固的《__》。
6、李商隐、温庭筠、段成式皆长于骈文,一时齐名,号称“__”。
7、欧阳修在《六一诗话》中对__等人的“雄文博采,笔力有余”表示赞许。
8、__的17首词自注有工尺谱,是今存唯一的宋代词乐文献。
9、范成大的《__》是描写出蜀见闻的闻名笔记散文。
10、“寒波澹澹起,白鸟悠悠下”出自__的五古《颖亭留别》。
11、白朴的《墙头立刻》故事源自白居易诗《__》。
12、揭露阉党论政的《__》是明代一部以反面人物为主角的时事小说。
13、冯梦龙所编辑的两部明代民歌专集是《__》和《山歌》。
14、汪中的《__》是清代骈文的代表作。
15、“春夜难过坐画屏,不如放眼入青冥”出自近代闻名诗人__的《夜坐》。
二、材料分析(每题15分,共30分)1、陈祚明《采菽堂古诗选》:“子建既擅凌厉之才,兼饶藻组之学,故风雅独绝,不甚法孟德之健笔,而穷态尽变,魄力厚于子桓。
要之三曹固各成绝技,使后人攀仰莫及。
”如何理解陈对三曹的评价?结合作品加以简析。
2、朱权《太和正音谱》:“关汉卿之词如琼筵醉客。
观其词语乃可上可下之才。
盖所以取者初为杂剧之始,故卓以前列。
”“王实甫之词如花间美人,铺叙委婉,深得骚人之趣,极有佳句,若玉环之出浴华清,绿珠之采莲洛浦”。
简述朱的主要观点,你是否认同?结合作品加以赏析。
2023年北京师范大学708中国语言文学基础考研真题
北京师范大学2023年708中国语言文学基础真题一、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相关问题。
(本题共50分,第1小题20分,第2小题15分,第3小题15分)(一)宋人评杜甫:“考其笔力,少而锐,壮而肆,老而严,非妙于文章不足以至此。
”请结合杜甫青年、中年、晚年不同时期的人生经历与代表作,阐述你对这段评语的理解。
(20分)(二)阅读下列古注材料,回答问题。
(15分)及曹曹共公闻其骈胁欲观其裸浴薄而观之薄,迫也。
骈胁,合胁。
○共音恭。
闻其骈幹,绝句。
骈,薄贤反。
胁,许业反。
《说文》云“骈胁,并也”。
《广雅》云“胁幹谓之肋”。
《通俗》云“腋下谓之胁”。
欲观,如字,绝句。
一读至裸字绝句。
裸,力果反,又户化反。
浴音欲。
薄,如字。
《国语》云:“薄,帘也”。
幹,古旦反。
[疏]“及曹”至“观之”。
○正义曰:断其裸以上为句。
裸谓赤体无衣也。
骈胁,非裸不见,故欲观其裸,伺其浴,乃逼迫以观之。
《晋语》云“曹共公闻其骈胁,欲观其状,止其舍,谍其将浴,设微薄而观之”。
孔晁云:“谍,候也。
微,蔽也。
”○注“薄,迫也。
骈胁,合幹”。
○正义曰:薄者,逼近之意,故为迫也。
《说文》云“骈胁,并幹了。
肋,胁骨也”。
《广雅》云“胁幹谓之肋”。
孔晁云“闻公子胁幹是一骨,故欲观之”。
《通俗文》曰“腋下谓之胁”。
如此诸说,则胁是腋下之名,其骨谓之肋,幹是肋之别名。
骈训比也,骨相比迫若一骨然。
1、请指出“欲观,如字,绝句。
一读至裸字绝句”中的注释用语,并说明其作用。
(8分)2、结合陆德明的注释,请对“及曹曹共公闻其骈胁欲观其裸浴薄而观之”这句话进行不同的句读;孔颖达赞成那种方式?(3分)(三)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文中的大字正文部分。
(15分)乙丑,赵穿攻灵公於桃园。
穿,赵盾之从父昆弟子。
乙丑,九月二十七日。
○攻,如字;本或作弑。
[疏]注“穿赵”至“弟子”。
○正义曰:《晋语》云“赵衰,赵夙之弟”。
《世族谱》,盾是衰子,穿是夙孙,是穿为盾之从父昆弟之子也。
北京师范大学考研试题
北京师范大学考研试题北京师范大学2005年中国文学考研试题一、填空1、文学史上的中古期是指到中叶这段时间。
2、“善养吾浩然之气”,语出“有德者必有言”语出。
3、《史记》五种体例是表、书、列传、、。
4、杜丽娘是明朝戏剧家的剧作中的人物。
5、“别是一家”的词论是提出的。
《词源》的作者。
6、五四时期的周作人在理论上突出的贡献之一是以来概括新文学的内容,标示新文学区别于旧文学的本质特征。
7、现代文学的第一个十年以创作题材而言,不管哪种流派的作家,大量描写的都是和。
8、三十年代的海派小说中,穆时英,刘呐鸥等人的“小说”和的心理分析小说,具有较典型的现代主义风格。
9、在曹禺的“生命三部曲”中以“损不足以奉有余”的现代大都市为背景,则表达了与“爱”交织在一起的“复仇”主题。
10、赵树理以传统说唱文学为基础,创造了一种体的现代小说形式。
11、后期新月派诗人特别强调以区别同时期中国诗歌会诗人对外部世界的叙事的偏重。
12、作为奴隶丛书出版的萧红的反映了“九。
一八”事变前后东北农村市镇的生活图景。
二、简答20分各5分1、举例说明山水诗和田园诗是区别。
2、简述《三国演义》的语言特点。
3、为什么说矛盾的《子夜》是对三十年代中国社会“全方位”的正面描绘?4、简要说明鲁迅小说中的乡土中国与沈从文小说中的乡土中国有什么不一样?读古诗写一篇500字左右的鉴赏短文10分回车驾言迈,悠悠涉长道。
回顾何茫茫,东风摇百草。
所遇无故物,焉得不速老?盛衰各有时,立身苦不早。
人生非金石,岂能长寿考?奄奄随物化,荣名以为宝。
北京师范大学99年文学理论(含马列文论、文学概论)一、名词术语解释(每小题6分,共30分)1、艺术家的勇气2、期待视野3、共鸣4、情感把握5、叙事的构成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1、简论文学消费的二重性2、谈谈叙事作品中的时序问题3、如何理解抒情中的自我与社会的关系?4、谈谈文学概念三义三、论述题(30分)试论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性质北京师范大学99年文艺理论试题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1、形象思维2、第一文本3、审美批评4、共鸣二、简答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1、如何认识文艺创作中的灵感现象?2、简述文艺流派,文艺思潮与风格之间的关系。
北师大文学院《文学理论与外国文学史》2021考研真题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936《文学理论与外国文学史》(含比较文学)考研真题文学理论部分一、解释题(每题5分,共20分)1.气盛言宜2.熟参3.按照美的规律造型4.现代小说是忙书,不是闲书。
二、简述题(共30分)1康德认为天才具有哪些主要特点?(5分)2简述曹丕文学价值观的主要思想。
(15分)三、分析题:结合相关的文学理论和文化理论知识,谈谈你对以下文字的理解。
(共25分)美国的理论家杰姆逊在《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一书中指出:我曾提到过文化的扩张,也就是说后现代主义的文化已经是无所不包了,文化和工业生产和商品已经是紧紧地结合在一起,如电影工业。
以及大批生产的录音带、录像带等等。
在19世纪,文化还被理解为只是听高雅的音乐,欣赏绘画或是看歌剧,文化仍然是逃避现实的一种方法。
而到了后现代主义阶段,文化已经完全大众化了,高雅文化和通俗文化,纯文学和通俗文学的距离正在消失。
商品化进入文化意味着艺术作品正成为商品,甚至理论也成了商品;当然这并不是说那些理论家们用自己的理论发财,而是说商品化的逻辑已经影响到人们的思维。
总之,后现代主义的文化已经从过去那种特定的“文化圈层”中扩张出来,进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成为了消费品。
四、名词概念解释(每题5分,共25分)1.艳情昧2.荷马问题3.巴洛克4.百科全书派5.黑色幽默小说五、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简述阿拉伯文学的民族特性。
2.简述《哈姆莱特》在哪些方面体现了莎士比亚戏剧的艺术成就?3.简沦后期象征主义诗歌的特性。
六、论述题(20分)什么是“比较诗学”?为什么不能忽视东方比较诗学?通过分析众多院校历年文学理论考研真题,可以看出不同院校的考研真题相似性很高,甚至部分考题完全类同。
因此,建议考生在复习备考过程中一定要认真研究其他水平相当院校的历年考研真题。
本书是为参加全国各高校“文学理论”考试科目及包含文学理论知识的文学综合类考试科目的考生精心编写的复习备考辅导用书。
北京师范大学936文学理论与外国文学史考研真题及解析
北京师范大学考研历年真题解析——936文学理论与外国文学史(含比较文学)主编:弘毅考研弘毅教育出品【资料说明】《文学理论与外国文学史(含比较文学)历年真题解析》系北京师范大学优秀文学类考研辅导团队集体编撰的“历年考研真题解析系列资料”之一。
历年真题是除了参考教材之外的最重要的一份资料,其实,这也是我们聚团队之力,编撰此资料的原因所在。
历年真题除了能直接告诉我们历年考研试题中考了哪些内容、哪一年考试难、哪一年考试容易之外,还能告诉我们很多东西。
1.命题风格与试题难易第一眼看到北师大历年试题的同学,都觉得试题“简单”、题量少。
其实,这也是很多学生选择北师大的原因吧。
北师大的试题不偏、不怪,80% 的题目可以在课本上找到部分的答案。
这不同于一些学校的试题,比如北京大学,理论性很强,说不会答,一点也答不上来。
北师大的试题,不管你复习的怎么样,一般都能答上一点,至于能答到什么程度,则因人而异。
现在,我告诉大家一个数字,“3%”,这是学校公布的2011年文学类专业的平均录取率。
看到这个数字,你还会觉得题目“简单”吗?其实,“试题很基础”----“试题很简单”----“能得高分”根本不是一回事。
试题很基础,所以每个学生都能答上一二,但是想得高分,就要比其他学生强,要答出别人答不出来的东西。
要答出别人答不出来的东西,这容易吗?大家不要被试题表象所迷惑。
很多学生考完,感觉超好,可成绩出来却不到100分,很大程度上就是这个原因:把考的基础当成考的简单。
其实这很像武侠小说中的全真教,招式看似平淡无奇,没有剑走偏锋的现象,但是如果没有扎实的基础和深厚的内功是不会成为大师的。
我们只能说命题的风格是侧重考察基础的知识,但是,我们要答出亮点,让老师给你高分,这并不容易。
2.考试题型与分值大家要了解有哪些题型,每个题型的分值。
从最近七年看,北师大的题目基本都是主观题,即名词解释、简单题、论述题三种主观题型。
每个题型的分值是不一样的,一个名词解释一般也就是5分,简单题每个15分,可一个论述就是30分。
文学概论(北师大精品课程)04
《便条》分析
分行排列成‚诗‛ 的样式,无诗意的应 用文就摇身一变成 ‚诗‛了吗?
第二节 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
文学作为一般意识形态 文学作为审美意识形态 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的表现
一、文学作为一般意识形态
文学是上层建筑中社会意识形态的组成 部分 文学作为意识形态
最终决定于社会的经济基础 与经济基础的关系是间接的,通过上层建 筑中政治等中介环节与经济基础发生联系
陶渊明
三、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的表现
文学中的理性
理性是由概念、判断和推理等所构成的思维过 程,与形象方式相对 形象成为文学的直接存在方式,形象又依赖于 理性的力量 艺术形象本身蕴含着某种理性 理性使艺术形象服务于特定时代的人类生活
文本赏析
饮 酒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第四章
文学活动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
第一节 文学的含义
文学的文化含义 文学的审美含义 文学的通行含义 文学与非文学
一、文学的文化含义
文学的文化含义
文学的文化含义泛指广义的文化 过程,是指一切口头或书面语言 行为和作品,包括今天的文学以 及政治、哲学、历史、宗教等一 般文化形态
一、文学的文化含义
三、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的表现
审美情感
审美情感是凝聚在审美形象中的主体态度
审美情感的特征
超越个人利害得失而具有人类普遍性的情感 情感的形式或形式的情感 与审美无功利、审美形象相互渗透,并通过它 们而显现
文本分析
雨果:《巴黎圣母院》
北京师范大学936文学理论与外国文学史(含比较文学)高分辅导笔记
【前言】相信看到这段前言的时候,大家已经把北师大当做自己的目标,"百年师大中文当先",北师大建校1902,中文系也是建立1902也是这一年。
这就可以秒杀了全国大部分高校的文学院。
什么鲁迅、钱玄同、沈从文就不说了;启功先生这样的国学大师也是文学院的,有机会大家可以去看看,启功先生几十万的字画就放在文学院的走廊里。
北师文学院以童庆炳教授、王宁教授为代表的,实力也是很强。
再加上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同时莫言作为北师大教授,北师大拿到的课题项目比北大还多。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北师大文学院走出了数十位国内外有影响的作家,其中,苏童、刘恒、余华、严歌苓、刘震云、迟子建、陈染、伊沙等都是杰出代表。
总之选择北师大文学院,一定是这一生中最明智的一次选择。
但选择北师大同样面对的是极其惨烈的竞争,北师大文学类专业平均录取率2012年为4.5%,2013年为5.6%,2014年为10.5%,2015年官方具体数据还没有公布(历年各专业报录比请查看:/thread-1068588-1-1.html),而且每年考北师大文学院的同学中,有三分之一是二战、三战的,而且现在考上的同学也几乎有一半是二战、三战的同学,老师在复试录取时也更多同情二战、三战的同学啦,所以大家尤其是第一年考的同学,千万要在初试的时候拿高分,这样才能在复试的时候保持主动的地位。
那么怎么才能超过二战、三战的同学呢?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地方就是复习的方法,我之所以不建议大家全面撒网式复习的原因也是如此,你们第一年考的同学对课本的熟悉程度肯定是没有二战、三战的同学高,你们可能只看了2-3遍,而他们却是看了6-7遍,所以在复习的全面性上,第一年考得同学是比较难以超越二战、三战的同学。
所以大家得从其他方面入手,出奇制胜。
下面我列出了8条必胜法则:第一条:悟性很重要。
要考上北师大,每一个考生缺的并不是勤奋和毅力,而是悟性,因为在我看来,大家都非常用功,但悟性却参差不齐,很可能悟性高的人就上啦,我所指的悟性是对于考试的掌控透规能力。
2005至2010年北师大文学院考研真题总汇
北师大文学院2010年考研真题:文学理论与外国文学史专业课二:936文学理论与外国文学史(含比较文学)第一部分文学理论一、名词解释:因文生事夸示式消费隐含的读者余味艺术自律二、简答题:1、福斯特说“国王死了,然后王后也死了”是故事,“国王死了,王后因伤心而死”是情节,为什么?2、“不平则鸣”的文论观是谁提出的?“不平”的含义是什么?在此之前之后,类似的观点还有那些?为什么说这一理论和相关理论的提出成为中国古代文论的优良传统?三、论述题:给出一段引言,结合相关理论及自身经验,谈谈新视觉时代下的文学阅读。
第二部分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一、名词解释:《阿卡奈人》心灵辩证法实验小说《云使》能乐二、简答题:1、19世纪英国浪漫主义诗歌的发展历程。
2、谈谈“物哀”在《源氏物语》中如何体现?3、谈谈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的关系。
三、论述题:结合具体作品,分析莎士比亚戏剧的艺术成就。
北师大文学院2010年考研真题:中国文学史北师大2010年文学考研真题专业课一:723 中国文学史第一部分中国古代文学一、名词解释:《古诗十九首》宫体诗词“别是一家”拟话本桐城派二、简答题:1、简述《战国策》寓言的特色。
2、简述大历诗风的艺术特色。
三、论述题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评价《西游记》时说,“……作者禀性,‘复善谐剧’,故虽述变幻恍忽之事,亦每杂解颐之言,使神魔皆有人情,精魅亦通世故”结合这段话,谈谈你的理解。
第二部分中国现当代文学一、名词解释:《在其香居茶馆里》《回春之曲》《升官图》《人•兽•鬼》二、简答题:1、胡适和周作人在现代文学建设上提出的理论主张。
2、简析王蒙《春之声》的艺术特色。
三、论述题:结合胡适、郭沫若、李金发、闻一多、徐志摩、戴望舒、艾青、穆旦等人的诗歌创作,论述中国现代诗歌的发展历程。
北师大文学院2009年考研真题:文学理论与外国文学史2009年北京师范大学硕士学位研究生试题(文学类)文学理论与外国文学史(含比较文学)(文艺学等专业)(科目代码:936)第一部分:文学理论(共75分)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1、语言学转向2、《启蒙辩证法》3、涵泳4、点铁成金二、简答题(每题15分,共30分)1、简述公安派的文学主张(性灵说)。
北师大文学考研文艺学参考书目、中国古代文论知识点、重难点、考点分析
北师大文学考研文艺学参考书目、中国古代文论知识点、重难点、考点分析文艺学:一些书目:(马新国,翻翻当代文论,或者可以看看陈太胜的《西方文论专题研究》)(1)童庆炳主编:《文学理论新编》(第3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
(2)童庆炳主编:《文学理论新编教师用书》(第3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
(3)童庆炳,马新国主编:《文学理论学习参考资料新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
(4)马新国主编:《西方文论史》(修订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
(5)朱立元主编:《当代西方文艺理论》(第2版),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
(6)李壮鹰,李春青主编:《中国古代文论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7)李春青主编:《中国古代文论新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
复习方法:一、注意文学流派或者文学活动的发展脉络二、名词解释中国古代文论1.(孔子的)“思无邪”说《论语`为政》篇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提出了"思无邪"说。
"思无邪"的批评标准从艺术上说,就是提倡一种"中和"之美。
《诗》三百中的作品起初不仅关涉内容(歌词),而且与音乐有紧密的关系。
因此,从音乐上讲,"思无邪"就是提倡音乐的乐曲,要中正平和,要"乐而不淫,哀而不伤";从文学作品上讲,则要求作品从思想内容到语言,都不要过分激烈,应当做到委婉曲折,而不要过于直露。
2.(孔子的)“兴观群怨”说"兴、观、群、怨"说是孔子在《论语`阳货》里里提出来的,文中说:"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
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用现代的话简单地说。
兴,就是说诗歌有感发人的精神的作用,可以引起人的联想;观,就是说诗歌可以起到观察社会现实的作用,能看到世风的盛衰得失;群,就是说诗歌可以使人们交流感情,达到和谐,起到团结人的作用;怨,就是说诗歌可以干预现实,批判黑暗的社会和不良的政治。
2011年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936文学理论与外国文学史(含比较文学)考研真题(回忆版)
2011年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936文学理论与外国文学史(含比较文学)考研真题(回忆
版)
第一部分文学理论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
1.气盛言宜
2.《创作家与白日梦》
3.诗为“活物”
4.印象派批评
二、简答题(每题15分,共30分)
1.在《文艺与政治的歧途》一文中,鲁迅是怎样论述文艺与政治的关系的?他与毛泽东在论述这一问题时有怎样的区别?为什么?
2.简述中国古代“虚静”说的流变过程与其核心思想。
三、论述题(25分)
莫言说:“我认为写小说就要坚持原则,绝不向电影和电视剧靠拢,……越是迎合电影、电视写的小说,越不会是好的小说,也未必能迎合导演的目光。
”昆德拉认为,小说在今天已日益落入传播媒介之手,它既简化了小说的思想,也简化了小说的精神。
结合以上说法,并结合当下文学与影视交往互动的复杂格局,你认为小说的精神或原则是什么?应该如何理
解小说与影视的关系?
第二部分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10分)
1.《帕美拉》
2.黑色幽默
二、简答题(每题15分,共45分)
1.简述果戈理《死魂灵》第一部中乞乞科夫所拜访的五个地主的名字和性格特征。
2.如何从比较文学的角度理解“民族文学”与“国民文学”的关系?
3.怎样认识印度文学的特征?
三、论述题(20分)
结合作品内容,分析左拉《萌芽》的历史意义。
文学理论专题 北师大共37页文档
•
6、黄金时代是在我们的前面,而不在 我们的 后面。
•
7、心急吃不了热汤圆。
•
8、你可以很有个性,但某些时候请收 敛。
•
9、只为成功找方法,不为失败找借口 (蹩脚 的工人 总是说 工具不 好)。
•
10、只要下定决心克服恐惧,便几乎 能克服 任何恐 惧。因 为,请 记住, 除了在 脑海中 ,恐惧 无处藏 身。-- 戴尔. 卡耐基 。
谢谢!
36、自己的鞋子,自己知道紧在哪里。——西班牙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37、我们唯一不会改正的缺点是软弱。——拉罗什福科
xiexie! 38、我这个人走得很慢,但是我从不后退。——亚伯拉罕·林肯
39、勿问成功的秘诀为何,且尽全力做你应该做的事吧。——美华纳
40、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2010年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936文学理论与外国文学史(含比较文学)考研真题(回忆版)
2010年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936文学理论与外国文学史(含比较文学)考研真题(回忆
版)
第一部分:文学理论部分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5分)
1.因文生事
2.隐含的读者
3.余味
4.夸示性消费
5.艺术自律
二、简述题(共25分)
1.福斯特说:“国王死了,不久王后也死去”是故事;而“国王死了,不久王后也因伤心而死”则是情节。
为什么?(10分)
2.“不平则鸣”的理论是谁提出来的?“不平”的含义究竟指什么?这一理论此前此后还有哪些相关说法?为什么说此理论与其相关说法构成了中国古典文论的一个优良传统?(15分)
三、论述题(共25分)
结合新媒介给人带来的冲击,并结合自己的实际经验,试论视觉文化时代的文学阅读。
第二部分:外国文学史与比较文学部分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5分)
1.《阿卡奈人》
2.“实验小说”
3.“心灵辩证法”
4.能乐
5.《云使》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
1.简述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的关系。
(10分)
2.怎样从“物哀”的角度解读《源氏物语》?(10分)3.简述英国浪漫主义诗歌的发展历程。
(10分)
三、论述题(20分)
结合具体作品论述莎士比亚戏剧的艺术成就。
文学理论专题北京师范大学
二、文学理论的危机与对策
1.危机 危机之一:文学理论滞后于文学的发展,无 法对文学作出充分的解释。 A.来自文学概论课的启示:许多文学理论 的教材中论证一个问题所举的例子大都是经 典名著的例子 。
B.来自文学现实的启示:如张艺谋《英雄》 上演之后的评论文字。
评论文字:电影中虚构的残剑、飞雪、长空、 无名为报国仇家仇,义无返顾谋刺秦王,在 这种壮举中,他们已是“英雄”人物;刺秦 悲剧发生后,他们终于醒悟到秦国的不可战 胜。与其诸侯割据,生灵涂炭,不如统一 “天下”,共生共荣,义士侠客遂从“个人 英雄主义”升华到“民族英雄主义”,成为 真正的“英雄”。这一故事虽纯属“戏说”, “但《英雄》揭示的是历史规律的真实、时 代精神的真实、‘英雄’内心的真实。它达 到了一种理性真实的高度”。
文化研究的特点: 跨学科 政治性 当下性 大众性:反精英。文化研究不是对高雅文化 进行研究,而是对以大众文化为中心的文化 现象进行研究,凡是以往被文学批评不屑一 顾的大众文化现象,均可纳入文化研究的视 野。
国内对文化诗学的重新阐释
现实性品格:这一点吸收了文化研究的思路。 审美性品格:这一点保证了它与文学的联系。
危机之三:文学已经或正在走向终结,文学 理论失去了言说或研究的对象。 这是美国文学理论家希利斯· 米勒的观点。他 在许多次讲演中都引用了德里达《明信片》 中的一段文字作为论述的依据。
……“在特定的电信技术王国中(从
这个意义上说,政治影响倒在其 次),整个的所谓文学的时代(即 使不是全部)将不复存在。哲学、 精神分析学都在劫难逃,甚至连情 书也不能幸免……
不可否认,文学理论促成了文学的死亡。当代的文 学理论正出现于文学的社会功能削弱之时。它是对 这一削弱的间接回应。如果文学的力量和角色,仍 然公认处于全盛状态,就没有必要对文学进行理论 化了。亚里士多德的《诗学》是探讨我们今天所说 的文学的最伟大古代论文,它是写在希腊悲剧衰落 之时(更不要说史诗了,亚里士多德对“诗歌”的 主要例子就是史诗)。类似地, 20 世纪对文学本质 的引人注目的理论思考,正出现在现代意义上的文 学作为西方文化中一个主要力量趋于暗淡之 时。……文学理论的繁荣标志着文学的死亡。 [美] 希利斯· 米勒:《文学死了吗》,秦立彦译,广西师 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北京师范大学比较文学概论
第一章比较文学的定义和功能“历史类型学”Ⅱ这是日尔蒙斯基提出的观点。
他对各民族的文学现象中出现相同现象的原因,抱有独到的解释,提出了两个互相联系但不能混为一谈的原因:一是文化交流和互相影响,二是由于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统一性。
“由于各民族在同一历史时期发展个别文学时具有相同的社会关系,因而产生历史——类型学的类似”。
针对着后一方面的现象,他提出“历史类型学”这样一个新的观点。
“世界文学”Ⅱ“世界文学”是比较文学中常见的一个术语。
对这个术语一般有三种不同的理解。
一种是歌德提出的看法。
他的本意是希望有一天各国文学将“合而为一,……成为一个伟大的综合体”,而每一个国家都将在这样一个全球性的大合奏中演奏自己的声部。
“世界文学”的第二个含义是指那些获得了世界声誉的作家和作品。
还有不少批评家把“世界文学”看作各国文学的总和,不管这些文学是否具有世界地位和不朽性。
这是对这一术语的第三种理解。
“总体文学”Ⅱ“总体文学”的原意是指文学的问题、原则、源流、运动,是诗学或美学的总称,实际是文学理论的别称。
在这个意义上,它显然与“比较文学”有区别,因为比较文学虽然十分重视文学理论,但它的范围却远远大于文学理论的研究。
况且,总体文学并没有规定一种比较的研究方法,而比较文学不仅把文学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而且始终强调自觉的比较意识,因此,二者不可能混同。
比较文学Ⅱ比较文学是一种开放式的文学研究,它具有宏观的视野和国际的角度,以跨民族、跨语言、跨文化、跨学科界限的各种文学关系为研究对象,在理论和方法上,具有比较的自觉意识和兼容并包的特色。
质言之,比较文学是一种跨民族、跨语言、跨文化、跨学科的文学研究。
可比性Ⅱ(Ⅱ)可比性是比较文学学科的理论根基,是关系到这一学科能不能建立、能不能生存的大问题。
所谓可比性包含着两个方面的问题,即跨界限的文学现象为什么是可比的?怎样来发掘它们的可比性?进入比较文学研究领域的各种文学关系,即事实联系、价值关系和交叉关系是可比性的客观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化研究的特点: 跨学科 政治性 当下性 大众性:反精英。文化研究不是对高雅文化 进行研究,而是对以大众文化为中心的文化 现象进行研究,凡是以往被文学批评不屑一 顾的大众文化现象,均可纳入文化研究的视 野。
国内对文化诗学的重新阐释
现实性品格:这一点吸收了文化研究的思路。 审美性品格:这一点保证了它与文学的联系。
《文学死了吗》中的相关论述
文学行将消亡的最显著征兆之一,就是全世 界的文学系的年轻教员,都在大批离开文学 研究,转向理论、文化研究、后殖民研究、 媒体研究(电影、电视等)、大众文化研究、 女性研究、黑人研究等。他们写作、教学的 方式常常接近社会科学,而不是接近传统意 义上的人文学科。他们在写作和教学中常常 把文学边缘化或者忽视文学。P18
危机之二:文学理论游离于文学本身,抛开 文学自说自话。 20世纪的西方的文学理论逐渐成了一门独立 的学科,成为一门自足的学问,理论本身获 得了繁衍、生殖、革新的能力。文学理论不 再需要文学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不再需要 文学作为自己的论证依据。在许多文学理论 中,已看不到它们与文学有多少关系。
南帆:批评抛下文学享清福去了
文学理论正在逐渐得 到重视。可以看到, 众多西方的文学理论 派别纷纷登陆,盘踞 了教授们的讲坛。大 规模的翻译组织的理 论旅行终于显出了成 效。
从新批评、结构主义、精神分析学到后殖民主义, 这些理论已经在西方的学院得到认可证书。尽管对 于弗洛伊德心存疑虑,或者弄不清结构主义的基本 涵义,但是,学院愿意对这些不无古怪的学说网开 一面。一些新锐理论家开始在能指嬉戏、欲望的写 作或者东方主义这些术语之下重新集结,并且自命 为“学院派批评家”。……必须承认,学院派批评 家多半是围绕一些理论设计的话题从事研究。
曹文轩:我将批评的 资源分为“娘家理论” 与“婆家理论”。
所谓“娘家理论”就是这些理论本就是专门 用来研究文学的。它所谈论的问题,就是文 学问题,它的体系本就是为言说文学而建立 的。比如中国的古代文论。所谓“婆家理 论”,就是这些理论本不是专门为文学而建 立的,建立了这些理论的理论家们当初也没 有想到过他的理论日后会与文学有什么瓜葛, 是文学批评家们将文学嫁了过去或者让它们 倒插门,终于结成金玉良缘,并从此如胶似 漆。
技术的变化以及与伴随的新的媒介,正在导 致现代语汇意义上的文学渐渐死亡。印刷时 代的文学用来对一个民族国家的公民反复灌 输观念、意识形态、行为方式和价值判断, 使他们成为好的公民。这一角色及其功能, 在世界范围内,正逐渐被收音机、电视、电 脑、VCR、DVD与因特网等取代。甚至,社 会也不再需要大学作为主要的教化公民的场 所,过去在大学中这一职能主要由人文科学 系来承担,现在也被电影、电视以及谈话节 目所取代。
关于余虹及其论文
余虹(1957. 2- 2007.12),生前系中国 人民大学中文系教授,博 士生导师,国家重点学科 文艺学学科带头人,比较 文学研究所所长。主要著 作有《思与诗的对话—— 海德格尔诗学引论》, 《中国文论与西方诗学》 等,2007年12月5日1时 许坠楼身亡。
文学的终结与文学性蔓延——兼谈后 现代文学研究的任务
再比如当年明月撰写的 系列作品:《明朝那些 事儿》 赵勇:“好看”的秘 密——《明朝那些事儿》 的文本分析
余虹在此基础上先后从以下四个方面论述了 “文学性蔓延”: 一、后现代思想学术的文学性 二、消费社会的文学性 三、媒体信息的文学性 四、公共表演的文学性 结论:从“文学”研究转向“文学性”研究 但引出来的问题是:什么是文学性?(参看 《西方文论关键词》中周小仪的解释)
二、文学理论的危机与对策
1.危机 危机之一:文学理论滞后于文学的发展,无 法对文学作出充分的解释。 A.来自文学概论课的启示:许多文学理论 的教材中论证一个问题所举的例子大都是经 典名著的例子 。
B.来自文学现实的启示:如张艺谋《英雄》 上演之后的评论文字。
评论文字:电影中虚构的残剑、飞雪、长空、 无名为报国仇家仇,义无返顾谋刺秦王,在 这种壮举中,他们已是“英雄”人物;刺秦 悲剧发生后,他们终于醒悟到秦国的不可战 胜。与其诸侯割据,生灵涂炭,不如统一 “天下”,共生共荣,义士侠客遂从“个人 英雄主义”升华到“民族英雄主义”,成为 真正的“英雄”。这一故事虽纯属“戏说”, “但《英雄》揭示的是历史规律的真实、时 代精神的真实、‘英雄’内心的真实。它达 到了一种理性真实的高度”。
罗兰· 巴特在其早期著作《神话论文集》中对 摔跤、洗衣粉广告、汽车式样、电影明星、 脱衣舞等进行了一系列有趣的解读,并指出 了这些日常文化背后所隐藏的意义,因此, 亦可把巴特的研究看作是文化研究的一种形 式。
西方学者对文化研究的反思中,亦开始注意 到法兰克福学派(Frankfurt School)在文化 研究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比如,从90年代 中后期开始,凯尔纳就在反复申明这样一个 观点:法兰克福学派的批判理论是文化研究 的元理论之一,其大众文化理论与大众传播 研究实际上是文化研究的早期模式,这一学 派所发展起来的跨学科方法可以给后来的文 化研究带来许多启迪。
2001年,当米勒同样在《文学评论》(2001 年第1期)发表《全球化时代文学研究还会继 续存在吗?》一文时(此文原为米勒2000年 在北京语言文化大学的演讲),却激起了轩 然大波。
此文是从“文学是信息高速公路上的沟沟坎 坎、因特网之神秘星系上的黑洞”等路径进 入问题,其意图却依然是要揭示文学与文学 研究所存在的危机。 此后国内许多学者撰文质疑、商榷、支持这 一观点 质疑者以北师大童庆炳先生为代表 支持者以社科院金惠敏先生为代表
2、对策
对策之一:走向文化研究 对策之二:走向文化诗学
关于文化研究
一般所谓的“文化研究”(cultural studies)有其 特定的含义,主要指的是1950年代从传统的英国文 学学科中逐渐发展起来的一门学科,其先驱人物是 威廉斯和霍加特霍加特于1964年创办了英国伯明翰 “当代文化研究中心” 并首任主任,此后,该中 心进行了一系列迥异于传统文学批评的研究,比如, 通过对英国工人阶级青少年亚文化的考察,他们发 现这种亚文化实际上对体现着中产阶级保守价值观 念的英国主流文化构成了一种象征形式的抵抗,具 有深刻的阶级内容。由于其具体操作充分考虑到了 性别、年龄、种族等文化政治因素,从而使文化研 究与实际的社会政治运动结合了起来。
一、经典文本情况
关于米勒 J. 希利斯· 米勒(J. Hillis Miller), 1928年生,哈佛大 学博士,美国著名 文学批评家,解构 主义批评的重要代 表人物,现为厄湾 加州大学英语与比 较学系教授,主要 代表作有《理论今 昔》、《小说与重 复》。
1988年,米勒第一次来中国参加学术活动, 1994年,他第二次来中国,随后是1997年, 自2000年始,几乎每年都有一次或数次来中 国参加学术会议的机会,他的影响也越来越 大,堪比当年的杰姆逊。
危机之三:文学已经或正在走向终结,文学 理论失去了言说或研究的对象。 这是美国文学理论家希利斯· 米勒的观点。他 在许多次讲演中都引用了德里达《明信片》 中的一段文字作为论述的依据。
……“在特定的电信技术王国中(从
这个意义上说,政治影响倒在其 次),整个的所谓文学的时代(即 使不是全部)将不复存在。哲学、 精神分析学都在劫难逃,甚至连情 书也不能幸免……
杰姆逊给中国送来了 后现代主义 米勒则给中国带来了 文学终结论
1997年,美国当代著名文学批评家J· 希利 斯· 米勒(J. Hillis Miller)在《文学评论》 (1997年第4期)发表《全球化对文学研究的 影响》一文,虽然他在此文中已经断言, “新的电子设备在文学研究内部引起了变 革”,网络也对文学研究带来了很大的影响, 但此时国内学者对他的说法反应冷淡。
在这里,我又遇见了那位上星期六跟我一 起喝咖啡的美国学生,她正在考虑论文选 题的事情(比较文学专业)。我建议她选 择二十世纪(及其之外的)文学作品中关 于电话的话题,例如,从普鲁斯特作品中 的接线小姐,或者美国接线生的形象入手, 然后再探讨电话这一最发达的远距离传送 工具对一息尚存的文学的影响。我还向她 谈起了微处理机和电脑终端等话题,她似 乎有点儿不大高兴。她告诉我,她仍然喜 欢文学(我也是,我回答说)。很想知道 她说这句的涵义。”
美国学者辛普森在1995年出版过一本书,名 曰《学术后现代与文学统治》。该书针对流 行的后现代“文学终结论”提出了后现代 “文学统治”的看法。到90年代末,卡勒注 意到该书,受此启发写了《理论的文学性成 分》一文卡勒对辛普森的提法略有修正,将 统治的“文学”改为“文学性成分”,从而 使缘认为文学在大学和学术界被放逐到边 缘只是一种假象,事实上,文学完成了它的 统治,它渗透在各个学科中并成为其潜在的 支配性成分。比如一些学科已习惯了借用文 学研究的术语,史书重新成为故事讲述,哲 学、人类学和种种“主义”理论热衷于具体 性和特殊性,传统的非文学性话语开始迷恋 修辞,凡此种种皆显示了当代人文社会科学 的文学化。
第一讲 文学理论的危机与 对策
经典文本阅读
希利斯· 米勒:《全球化时代文学研究还会继 续存在吗?》,《文学评论》2001年第1期, 也见易晓明编:《土著与数码冲浪者――米勒 中国演讲集》,吉林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余虹:《文学的终结与文学性蔓延》,《文艺 研究》2002年第6期。
辅助阅读材料
举例
复旦大学杨乃乔:《文学性叙事和通俗化经 典——论黄仁宇〈万历十五年〉的书写策 略》。 杨认为,《万历十五年》既不是完全意义上 的史学经典,也不是充分意义上的文学经典, 而是很好地把史学和文学糅到了一起:一方 面它尊重历史,具有历史研究的可靠性;另 一方面它又借鉴了文学的叙事笔法(比如古 代章回体小说),这是它被人喜欢也有研究 价值的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