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临沂市莒南县2016-2017学年七年级(上)期中生物试卷(解析版)
山东省临沂市七年级上学期期中生物试卷
山东省临沂市七年级上学期期中生物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15题;共30分)1. (2分)科学探究一般要从哪个步骤开始()A . 提出问题B . 作出假设C . 设计方案D . 进行实脸2. (2分)制作临时装片时,所要观察的材料必须是()A . 薄,且不透明B . 厚,且不透明C . 厚而透明D . 薄而透明3. (2分) (2016七上·万全月考) 松树细胞具有而松鼠细胞中没有的结构是()A . 细胞膜B . 细胞质C . 细胞壁D . 细胞核4. (2分) (2017七上·迁安期末) 某同学使用的显微镜有如下一些镜头可供选择(见图),要使被观察的物体放大50倍,应选择的镜头为()A . ④和⑤B . ③和⑥C . ①和④D . ②和⑥5. (2分) (2016七上·潮南期末) 在用低倍镜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实验时,甲、乙、丙、丁四位同学分别在视野中看到的物像如图所示。
你认为哪个观察效果最好?()A .B .C .D .6. (2分)(2017·衡阳) 下列有关生物实验操作的叙述,错误的是()A . 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时,载玻片中央滴的是清水B . 制作临时装片盖盖玻片时,让盖玻片的一边先接触液滴,然后缓缓放下C . 观察草履虫的实验中,从草履虫培养液的表层吸一滴培养液D . 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中,把叶片直接放在清水中加热脱色7. (2分)(2018·江西) 关于用显微镜观察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叙述,正确的是()①环境光线较暗时,使用反光镜凹面对光②镜筒下降时,眼睛要从侧面注视目镜③可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更加清晰④视野中带黑边的圆圈,为口腔上皮细胞A . ①③B . ②③C . ②④D . ③④8. (2分) (2015七上·济南期中) 图示是帮助我们理解生物学概念的有效方法。
2016-2017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docx
七年级期中检测生物试题(2016 年 11 月)本巻共 100 分,答题时间60 分钟。
注意事项:1.本试题分第 1 卷和第Ⅱ卷两部分。
第Ⅰ卷为选择题,满分为分为 50 分。
考试时间为 60 分钟。
50 分;第Ⅱ卷为非选题,满2.答卷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涂写在答题卡上,并同时将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的密封线内。
3.第Ⅰ卷为选择题,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正确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写在试卷上无效。
第Ⅰ卷(选择题共50 分)一、选择题(共有25 小题,每题 2 分,共50 分。
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目的要求。
)1. “非洲羚羊发现危险后迅速奔跑”,这种现象说明生物具有的特征是()A. 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B. 生物能生长和繁殖C. 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D. 生物之间能相互影响2.唐代诗人孟浩然在《春晓》中描绘了一幅春天早晨绚丽的图景。
下列诗句中不属于描写生命现象的一句是()A. 春眠不觉晓B. 处处闻啼鸟C. 夜来风雨声D. 花落知多少3 、生物圈的范围包括()A. 大气圈底部、整个水圈、岩石圈B. 水圈、大气圈、岩石圈表面C. 大气圈底部、整个水圈、岩石圈表面D. 大气圈、水圈、岩石圈4 、荒漠中生活的骆驼刺,地下的根比地上部分长很多,这主要是()A.骆驼刺喜欢沙土 B. 骆驼刺怕被风刮走C. 骆驼刺需要营养物质D. 骆驼刺对缺水环境的适应5.黄瓜果肉细胞和人的口腔上皮细胞都有的结构是()① 细胞壁② 细胞膜③ 细胞质④ 细胞核⑤ 线粒体⑥ 叶绿体⑦ 液泡A. ①⑥⑦B. ②③④⑤C. ②③④⑤⑦6. 细胞分裂后,新细胞的遗传物质与原细胞相比有什么变化?(D. ①②③④⑤⑥⑦)A. 是原细胞的两倍B. 是原细胞的一半C. 是原细胞的 4 倍D. 与原细胞相等 7 、下图表示一个用右手写字的人正在用显微镜观察,其中观察方法正确的是()8.“根深叶茂,树干粗壮”,这是对一棵大树的整体性描述。
山东省临沂市 七年级(上)期中生物试卷(含答案)
七年级(上)期中生物试卷题号一二三总分得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共60.0分)1.下列属于生物的是()A. 衣服发霉长的毛B. 恐龙化石C. 珊瑚D. 不断长大的钟乳石2.“螳螂捕蝉、黄雀在后”、“龙生龙,凤生凤”中描述的现象体现的生物的基本特征分别是()①生物能生长②生物都有遗传特性③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④生物能变异.A. ①②B. ③①C. ③④D. ③②3.调查是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下列不属于科学调查的是()A. 濒危动物调查B. 卫生检查C. 人口普查D. 森林资源清查4.下列有关生物圈的叙述,正确的是()A. 生物圈是指地球上的生物及其全部生存环境的总称B. 生物圈包括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C. 温度和空间不是生物圈为生物提供的生存条件,而是自古就有的D. 岩石圈是人类的“立足点”,所以人类的活动仅限于岩石圈5.“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这句诗描述的是哪一种非生物因素影响了鸭的生活()A. 温度B. 空气C. 水D. 光6.茂密灌丛中的湿度比裸地的湿度大,这说明()A. 环境影响生物的生存B. 生物都能适应环境C. 生物能影响环境D. 生物因素与非生物因素密不可分7.下列生态系统中,维持自身相对稳定能力最大的是()A. 寒温带针叶林B. 农田C. 湖泊D. 热带雨林8.下列不能称作一个生态系统的是()A. 一片农田B. 一座高山C. 一个城市D. 一群鸟9.“叶落归根”,落叶最终将在下列哪项的作用下回归土壤()A. 生产者B. 消费者C. 分解者D. 水分10.下列食物链正确的是()A. 鹰→蛇→鸟→草B. 草→蚱蜢→食虫鸟→蛇→鹰C. 阳光→草→食草籽鸟→鹰D. 蘑菇→野兔→狐11.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相对稳定的,这是因为()A. 生物与生物之间相互制约B. 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C. 生产者总是数量最多的D. 人工控制的结果12.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A. 生物圈B. 海洋生态系统C. 森林生态系统D. 城市生态系统13.曾经有一个牧草留种区,为了预防鸟啄食草子,就用网把留种地罩上.后来发现,草的叶子几乎被虫子吃光.产生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 环境污染B. 植物破坏C. 缺水干旱D. 食物链被破坏14.如果转动目镜和移动装片时,视野内的污点始终不动,则污点可能在()A. 装片上B. 目镜上C. 物镜上D. 反光镜上15.小明同学将写有字母“p”的载玻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看到的物像应该是()A. pB. bC. dD. q16.如图是制作临时装片的四个步骤,这四个步骤的正确顺序应是()A. ①②③④B. ②③④①C. ④②①③D. ②④③①17.在显微镜下观察用碘液染色的洋葱表皮细胞,可看到染色最深的结构是()A. 细胞膜B. 细胞核C. 细胞质D. 液泡18.下列关于“制作并观察植物细胞临时装片”实验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 制作临时装片时,观察用的实验材料越大越容易看清楚细胞结构B. 为在视野中看到较多的细胞,可转动转换器用较大倍数的物镜C. 用碘液对临时装片染色,目的是更清楚的看到细胞的各部分结构D. 在视野中呈圆形或椭圆形、边缘较黑,内部空白的物像就是细胞19.绿色植物的叶片细胞中,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是①,它能将叶绿素等色素吸收的②转变成③储存在它所制造的有机物中.上述①②③分别表示()A. 线粒体、光能、化学能B. 叶绿体、化学能、光能C. 细胞核、化学能、光能D. 叶绿体、光能、化学能20.与植物细胞相比,草履虫缺少的结构是()①细胞膜②细胞壁③叶绿体④细胞质⑤细胞核⑥液泡。
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七年级生物试题
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七年级生物试题1.下列物体中属于生物的是①珊瑚②机器人③钟乳石④蘑菇⑤香樟树⑥向日葵A.①②③B. ①④⑤C. ④⑤⑥D. ③④⑥2.在进行科学探究实验时,通常应按照一定的步骤来进行。
你认为正确的顺序是①作出假设②实施计划③提出问题④得出结论⑤制定计划A.①②③④⑤B. ③①②④⑤C. ③①⑤②④D. ①④②③⑤3.我们在家养花的时候,往往要给花施肥。
肥料的作用主要是给花的生长提供A.水B. 无机盐C.有机物D.氧气4.生长健壮的油菜进行光合作用时,物质和能量主要的变化情况是A.分解有机物、储存能量B.合成有机物、存储能量C.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D.合成有机物、释放能量5.“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这一成语中所指的生物之间的关系是A.捕食B.合作C.共生D.寄生6.古人云“橘生淮南,橘生淮北则为枳。
”这就是说,淮南的橘子移种到淮北就不甜美了。
产生这一差异的主要因素是A. 土壤B. 空气C. 温度D. 阳光7. “叶落归根”,落叶最终将在下列哪项的作用下回归土壤()A.生产者B.消费者C.分解者D.水分8. 把蒜瓣种下,若在一直露天环境下则长成绿色的蒜苗,若长期在黑暗中则长成蒜黄,由此可推测,与叶绿素的形成有关的是A. 光B. 温度C. 土壤D. 空气9.显微镜操作的正确步骤是A.安放→对光→放片→调准焦螺旋→观察B.对光→安放→放片→调准焦螺旋→观察C.安放→对光→调准焦螺旋→放片→观察D.安放→放片→对光→调准焦螺旋→观察10.在“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中,把变成蓝色的那部分叶片切下一细条,制成装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叶片内变蓝的部位是A.上、下表皮B.导管C.叶肉D.叶脉11、今年春节过后,我国华北地区连续多日雾霾蔽天,各大医院呼吸科门诊爆满,病患比平常增加四成。
从生态学的角度分析,这一现象说明A.环境影响生物B.生物影响环境C.生物适应环境D.环境适应生物12. 在生产过程中,为了提高植物光合作用的强度,获得蔬菜的丰收,有些菜农在大棚里增施“气肥”。
新人教版_山东省临沂市2016-2017学年七年级(上)期中生物练习试卷(解析版)
新人教版_2016-2017学年山东省临沂市七年级(上)期中生物练习试卷一、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72分)1.科学家通过实验发现,给作物播放音乐能提高产量,这说明生物()A.需要营养B.进行生长C.排出废物D.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2.下列哪项不是生命现象?()A.种子萌发,长出幼苗B.天气炎热,人体出汗C.蛇的冬眠D.溶洞中的石笋逐渐长高3.“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描述的是()A.捕食B.合作C.竞争D.食物网4.下列能构成生物圈的是()A.地球及生物B.湖泊中的所有生物C.地球上的所有的人类D.森林中的所有的树木5.下列哪项不是生活在河中的鲫鱼的生态因素()A.河中的水B.河岸上吃草的羊C.同种的鱼D.不同种的鱼6.为确保实验组、对照组实验结果的合理性,对影响实验的其他相关因素应设置()A.相同的条件B.不同的条件C.相对的条件D.相似的条件7.下列食物链正确的是()A.草→蚱蜢→食虫鸟→蛇→鹰B.蚱蜢→草→食草子的鸟→鹰→狐C.狐→鹰→食虫鸟→蚱蜢→草D.草←蚱蜢←食虫鸟←鹰←蛇8.森林茂密的地方,大气湿度大,说明()A.生物能影响环境 B.生物适应环境C.大气影响植物的生存D.植物的生长需要水分9.生态平衡是指生态系统中的各种生物()A.数量不改变B.比例不改变C.数量和所占比例相对平衡D.数量暂时平衡10.当显微镜视野很暗,影响观察时,应调节光亮程度,此时应采取的措施是()A.缩小光圈B.换高倍目镜C.选用凹面镜反光 D.调节细准焦螺旋11.下列哪一生态系统被誉为“地球之肾”()A.湿地生态系统B.草原生态系统C.森林生态系统D.湖泊生态系统12.小明在显微镜的视野中看到一个“d”字,请问透明纸上写的是()A.d B.b C.q D.p13.小红同学在用显微镜观察洋葱鳞片表皮细胞,显微镜的目镜有5×和10×两种,物镜有10×和40×两种,下列组合中观察到细胞数目最少的是()A.目镜5×,物镜10×B.目镜10×,物镜10×C.目镜5×,物镜40×D.目镜10×,物镜40×14.能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结构是()A.细胞膜B.细胞质C.细胞核D.细胞壁15.在观察临时装片时,如在视野中看到中央发亮、周边黑暗的圆圈,该圆圈可能是()A.污物B.细胞C.气泡D.墨水16.细胞中含量最多的是()A.水B.糖类C.无机盐D.蛋白质1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所有的物质都能穿过细胞膜B.细胞是物质、能量和信息的统一体C.细胞中的物质都是自己制造的D.细胞中的物质分有机物和无机盐两大类18.一棵榕树的树叶、根的细胞遗传物质含量()A.一样多B.不一样多C.叶比根多D.根比叶多19.克隆羊多莉长得非常像()A.供细胞核的母羊 B.供无核卵的母羊C.代孕的母羊D.A,B,C三种羊的一部分20.下列不属于器官的一组结构是()A.肝脏和胃B.脾和肌肉C.一段骨和一块肌肉D.血液21.植物的根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后,由图中哪种组织把水运输到叶片?()A. B.C.D.22.绿色开花植物的结构层次是()A.细胞→组织→器官→植物体B.细胞→组织→系统→植物体C.细胞→器官→系统→植物体D.细胞→器官→组织→植物体23.下列生物中属于单细胞生物的是()A.蚂蚁B.大豆C.变形虫D.蚯蚓24.用显微镜观察草履虫时,经常在临时装片的培养液中放一些棉丝,其作用是()A.增加温度B.增加营养C.便于计数D.限制草履虫的运动25.病毒这一类生物与其他生物的主要区别是病毒()A.不能独立生活B.十分微小,不具备细胞结构C.没有细胞壁D.没有叶绿体,不能制造有机物二、非选择题:26.(1)在这个生态系统中,数量最多的生物是,数量最少的生物是.(2)在此食物网中,总共有条食物链,请写出最长一条食物链为.(3)图中所有生物若要构成一个良好完整的生态系统,还缺少和.(4)如果鼠的数量减少,短期内蛇的数量怎样变化.(5)蛇和鼠之间是关系.(6)鹰体内的能量最终来源于.(7)某些有毒物质在生物体内是难以分解、无法排出的,通过食物链不断,有毒物质积累最多的是.(8)生态系统具有的能力,而且这种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如果外界干扰超过了这个限度,生态系统就会遭到破坏.27.连线题A.将细胞的结构与它的功能连线.B.将人体的基本组织与功能连线.28.如图分别为显微镜结构图(图1)、细胞结构示意图(图2)和一个显微镜视野(图3),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用显微镜观察临时装片时、在视野中已经找到观察物,如果要使物像更清晰些,应调节显微镜的[ ] .如果要观察的物像不在视野中央,而是在视野的右上方,应该把向移动,使物像位于视野中央.(2)A、B所示两个细胞的主要不同之一是:A细胞质中含有[ ] ,因而能够制造有机物,而B细胞不能.(3)在“观察植物细胞”和“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两个实验中,开始时用滴管向载玻片中央滴加的液体分别是和.(4)细胞结构中,[ ] 内含有遗传物质,能够传递遗传信息.(5)小红用显微镜观察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看到的视野如图3所示,小红发现视野中有较大的污点,经转动转换器、移动玻片后污点都没有动,则污点最可能在图1的上.29.如图为草履虫的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有关问题:(1)草履虫以细菌和微小浮游植物为食,食物从口沟进入形成图中标号所示结构,随细胞质流动逐渐被消化;不能消化的食物残渣从胞肛排出.(2)草履虫从外界吸收的氧气和排出体外的二氧化碳都通过图中标号所示结构进出.(3)用吸管从草履虫培养液中取草履虫样本的最好部位是:,原因是:(4)若是草履虫培养液中滴几滴墨汁,然后取培养液制成临时装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发现草履虫身体中被染成黑色的是:(用标号作答)新人教版_2016-2017学年山东省临沂市七年级(上)期中生物练习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72分)1.科学家通过实验发现,给作物播放音乐能提高产量,这说明生物()A.需要营养B.进行生长C.排出废物D.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考点】生物的特征.【分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生物的特征,解答时可以从生物的特征方面来分析.【解答】解:生物具有一下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2、生物能够进行呼吸.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4、生物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5、生物能够生长和繁殖.6、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给作物播放音乐能提高产量,生命生物能对外界的刺激做出反应.故选:D.2.下列哪项不是生命现象?()A.种子萌发,长出幼苗B.天气炎热,人体出汗C.蛇的冬眠D.溶洞中的石笋逐渐长高【考点】生物的特征.【分析】此题考查的是生物的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2、生物能够进行呼吸.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4、生物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5、生物能够生长和繁殖.6、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解答】解:A、种子萌发,长出幼苗,体现了生物能生长和繁殖这一生命现象.不符合题意.B、天气炎热,人体出汗,是人体排出产生的废物,体现了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这一生命现象.不符合题意.C、蛇冬眠,是对环境温度刺激(低温)的一种反应,体现了生物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这一生命现象.不符合题意.D、溶洞中的石笋逐渐长高,是石灰岩逐渐堆积的结果,不是生物意义上的生长.不属于生命现象.符合题意.故选:D3.“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描述的是()A.捕食B.合作C.竞争D.食物网【考点】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分析】生物与生物之间有竞争、合作、捕食、寄生等关系,据此答题.【解答】解:“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意思是螳螂在前面捕食蝉,黄雀在后面捕食螳螂.“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揭示的是动物之间的捕食关系,即吃与被吃的关系,在“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这一成语中,形成的食物链应为:树→蝉→螳螂→黄雀.综上所述B、C、D选项错误,只有A选项正确.故选:A4.下列能构成生物圈的是()A.地球及生物B.湖泊中的所有生物C.地球上的所有的人类D.森林中的所有的树木【考点】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分析】生物圈是地球上的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生物圈的范围:以海平面为标准来划分,生物圈向上可到达约10千米的高度,向下可深入10千米左右深处,厚度为2 0千米左右的圈层,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包括森林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等,是最大的生态系统.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有阳光、空气、水、温度、土壤(泥沙)等;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绿色植物)、消费者(动物)、分解A者(细菌和真菌).【解答】答:A:生物圈是地球上的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故A、地球及生物,符合题意;B:湖泊中的所有生物,缺少非生物,故不符合题意;C:地球上的所有人类,人类只是生物中的一部分,故不符合题意;D:森林中的所有的树木,也只是生物中的一部分,故不符合题意.用逐一排除法.故选A5.下列哪项不是生活在河中的鲫鱼的生态因素()A.河中的水B.河岸上吃草的羊C.同种的鱼D.不同种的鱼【考点】环境对生物的影响.【分析】此题主要考查了环境因素对生物的影响.解答时可以从环境特点和生物的关系方面来切入.【解答】解: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环境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某种生物个体生活的其他所生物,包括同种和不同种的生物个体.生态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生物的形态、生理和分布等的因素.常直接作用于个体生存和繁殖、群体结构和功能等.亦称环境因子、生态因子.鲫鱼生活在水中,影响鲫鱼生活的因素主要有光、温度、水、空气、同种的鱼和不同种的鱼.河岸上吃草的羊和鲫鱼生活的环境不同,对鲫鱼没有直接影响,因此不属于影响鲫鱼生活的生态因素.故选:B.6.为确保实验组、对照组实验结果的合理性,对影响实验的其他相关因素应设置()A.相同的条件B.不同的条件C.相对的条件D.相似的条件【考点】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分析】此题考查对对照实验的认识.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之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解答】解:对照实验是指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之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其中这种不同的条件就是实验变量.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是的就是对照组.为确保实验组、对照组实验结果的合理性,对影响实验的其他相关因素应设置均处于相同理想状态,这样便于排除因其他因素的存在而影响、干扰实验结果的可能.故选:A7.下列食物链正确的是()A.草→蚱蜢→食虫鸟→蛇→鹰B.蚱蜢→草→食草子的鸟→鹰→狐C.狐→鹰→食虫鸟→蚱蜢→草D.草←蚱蜢←食虫鸟←鹰←蛇【考点】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在一个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存在一种吃与被吃的关系,叫食物链,所以食物链的起点是生产者,终点是消费者,据此可以解答此题.【解答】解:由食物链的定义可以知道:食物链的起点是生产者,终点是消费者,中间用箭头来表示,箭头指向吃的一方,而且它们之间存在吃与被吃的逻辑关系,可以判断:A、符合食物链的定义,起点是草,为生产者,终点是鹰为消费者,所以为正确项.B、食物链的起点是蚱蜢,属于消费者,不是生产者,终点是狐为动物,属于消费者,所以为错误项.C、食物链的起点是鹰,属于消费者,不是生产者,终点是草为植物,属于生产者,所以为错误项.D、起点是草,属于生产者,终点是蛇,属于消费者,但箭头的方向标错了,箭头指向吃的一方,所以为错误项.故选:A8.森林茂密的地方,大气湿度大,说明()A.生物能影响环境 B.生物适应环境C.大气影响植物的生存D.植物的生长需要水分【考点】绿色植物在生物圈水循环中的作用.【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生物对环境的关系.首先应该明确生物既能适应环境,又能改变环境.【解答】解: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普遍存在的.现在生存的每一种生物,都具有与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生理特征或行为.例如:虽然鲸虽然是哺乳动物,但是它却生活在水中,为了适应水中生活,鲸的体型像鱼,四肢变为鳍状,这是对水中生活的一种适应.生物不但能适应环境,还能改变环境,例如:茂密的森林,可以通过光合作用,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释放氧气,还能吸收空气中的有毒气体和粉尘,使得空气变得清洁、新鲜;能通过蒸腾作用,向空气中释放水蒸气,是空气变得湿润.所以森林茂密的地方,大气湿度大,说明生物能影响环境.故选:A.9.生态平衡是指生态系统中的各种生物()A.数量不改变B.比例不改变C.数量和所占比例相对平衡D.数量暂时平衡【考点】保持生态平衡的重要意义.【分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生态平衡的概念.据此解答.【解答】解:生态平衡是指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生态平衡是一个动态的平衡,生物的种类数量不是绝对不变,而是相对、持续的稳定.可见C符合题意.故选:C10.当显微镜视野很暗,影响观察时,应调节光亮程度,此时应采取的措施是()A.缩小光圈B.换高倍目镜C.选用凹面镜反光 D.调节细准焦螺旋【考点】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和使用方法.【分析】增加显微镜的亮度可以通过增加到达视野的光线的强度实现,也可以通过增多到达视野的光线的数量实现.【解答】解:遮光器上有大小光圈,在光线强时用小光圈,光线弱时用大光圈.使用大光圈,使进入的光线更多,光线更亮;反光镜有平面镜和凹面镜两个面,光线强时用平面镜,光线弱时用凹面镜.所以当外界光线较暗时,为了不影响观察效果,应选用凹面镜.故选:C11.下列哪一生态系统被誉为“地球之肾”()A.湿地生态系统B.草原生态系统C.森林生态系统D.湖泊生态系统【考点】生态系统中的类型.【分析】本题应从各个生态系统的特点及在自然界的作用方面来解答.地球的肾主要是指湿地,包括多种类型,珊瑚礁、滩涂、红树林、湖泊、河流、河口、沼泽、水库、池塘、水稻田等都属于湿地.湿地在抵御洪水调节径流、控制污染、调节气候、美化环境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它既是陆地上的天然蓄水库,又是众多野生动植物资源,特别是珍稀水禽的繁殖和越冬地,它可以给人类提供水和食物.湿地与人类息息相关,是人类拥有的宝贵资源,因此湿地被称为“生命的摇篮”、“地球之肾”和“鸟类的乐园”.湿地的过滤作用是指湿地独特的吸附、降解和排除水中污染物、悬浮物和营养物的功能,使潜在的污染物转化为资源的过程.如香蒲以及藻类在生长过程中从污水中汲取营养物质的作用,从而使污水净化.生物作用是湿地环境净化功能的主要方式.沼泽湿地象天然的过滤器,它有助于减缓水流的速度,当含有毒物和杂质(农药、生活污水和工业排放物)的流水经过湿地时,流速减慢有利于毒物和杂质的沉淀和排除.一些湿地植物如芦苇、水葫芦等还能有效地吸收水中的有毒物质,净化水质.沼泽湿地能够分解、净化环境,起到“排毒”、“解毒”的功能,因此被人们喻为“地球之肾”.【解答】解:A、湿地生态系统湿地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是地球上生物多样性丰富和生产力较高的生态系统.湿地是地球上具有多种功能的生态系统,可以沉淀、排除、吸收和降解有毒物质,因而被誉为“地球之肾”.故该选项符合题意.B、草原生态系统分布在干旱地区,这里年降雨量很少.与森林生态系统相比,草原生态系统的动植物种类要少得多,群落的结构也不如前者复杂.因此没有抵御洪水、调节径流、“排毒”、“解毒”的功能,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C、森林生态系统主要分布在湿润和半湿润地区,动植物种类繁多.是地球环境中最具有生物多样性的地区.森林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有绿色水库之称.因此没有抵御洪水、调节径流、“排毒”、“解毒”的功能,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D、湖泊生态系统是指湖泊中的水生生物和其生存的环境构成的,湖泊界限明显;面积较小;水温分层现象明显;水量变化大;演替、发育缓慢,因此抵御洪水、调节径流、“排毒”、“解毒”的作用有限,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A.12.小明在显微镜的视野中看到一个“d”字,请问透明纸上写的是()A.d B.b C.q D.p【考点】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和使用方法.【分析】此题是一道实验操作题,考查的是物体在显微镜中的成像特点.【解答】解:物体在显微镜中的成像特点是成放大的倒像.所谓倒像就是原物体的上下左右全都反过来.小明在显微镜的视野中看到一个“d”字,与透明纸上写的字母互为倒像,因此透明纸上写的是“p”.所以小明在显微镜的视野中看到一个“d”字,透明纸上写的是“p”.故选:D.13.小红同学在用显微镜观察洋葱鳞片表皮细胞,显微镜的目镜有5×和10×两种,物镜有10×和40×两种,下列组合中观察到细胞数目最少的是()A.目镜5×,物镜10×B.目镜10×,物镜10×C.目镜5×,物镜40×D.目镜10×,物镜40×【考点】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和使用方法.【分析】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等于目镜的放大倍数乘以物镜的放大倍数,而显微镜放大倍数越大时,看见的细胞体积越大、细胞数目越少、视野越小,所以观察到细胞数目最少的应是放大倍数最大的一组.【解答】解:选项A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50×,故不选;选项B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100×,故不选;选项C显微镜的放的倍数是200×,故不选;选项D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400×,放的倍数最大,故选D.故选项:D14.能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结构是()A.细胞膜B.细胞质C.细胞核D.细胞壁【考点】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分析】此题考查的是植物细胞的结构以及功能,据此答题.【解答】解:A、细胞膜能控制物质的进出,也有保护作用,符合题意.B、细胞质的流动能加速细胞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不符合题意.C、细胞核内含遗传物质,对生物的遗传具有重要的意义,不符合题意.D、细胞壁位于细胞的最外面,起到保护和支持作用,不符合题意.故选:A15.在观察临时装片时,如在视野中看到中央发亮、周边黑暗的圆圈,该圆圈可能是()A.污物B.细胞C.气泡D.墨水【考点】使用显微镜和制作临时装片.【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使用显微镜制作临时装片的时遇到的问题,首先明确制作临时装片的步骤.【解答】解:制作临时装片的步骤包括:擦、滴、撕(刮)、展(涂)、盖、染.在“盖”这一步,应是将盖玻片先接触液滴的一端,然后缓缓放平,以免产生气泡,气泡的特点是中央发亮、周围黑暗.污物和墨水在视野中是全黑的;细胞是一个清晰地图象.故选:C16.细胞中含量最多的是()A.水B.糖类C.无机盐D.蛋白质【考点】细胞中的物质.【分析】此题考查细胞的组成成分,其中水的含量最高,据此答题.【解答】解:组成细胞的物质既有有机物又有无机物.无机物有水分和无机盐,有机物有糖类、蛋白质、核酸和脂类.在细胞的组成成分中,无机物中的水是最主要的成分,约占细胞物质总含量的75%﹣80%.故选:A1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所有的物质都能穿过细胞膜B.细胞是物质、能量和信息的统一体C.细胞中的物质都是自己制造的D.细胞中的物质分有机物和无机盐两大类【考点】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分析】本题可以采用直选法,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单位,在细胞中可以生成、消耗各种物质(如分解合成蛋白质),能量(线粒体的供能),和信息(神经元对神经冲动的处理).故细胞是物质、能量和信息的统一体.【解答】答:细胞是组成生物体的基本单位,在细胞中进行着生物体所需的各种生化反应,是物质、能量和信息的统一体.故B对;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以保证细胞内部环境的相对稳定.具体而言就是细胞需要的物质可以选择性通过、吸收,而对细胞有害的物质则排斥在细胞之外,故A,C错.细胞中有水,既不属于有机物也不属于无机盐.故D错.故选B18.一棵榕树的树叶、根的细胞遗传物质含量()A.一样多B.不一样多C.叶比根多D.根比叶多【考点】染色体、DNA和基因的关系.【分析】此题考查基因、DNA、染色体、细胞核之间的关系和植物体的结构层次.【解答】解:基因是染色体上具有控制生物性状的DNA 片段.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呈双螺旋结构.染色体是细胞核内能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由DNA和蛋白质组成.一条染色体上包含一个DNA分子.一棵榕树的生长发育是从一个受精卵开始的.受精卵经过细胞分裂、分化,形成组织、器官、榕树的个体.正常情况下,同种生物的体细胞内的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都是一定的.故选:A19.克隆羊多莉长得非常像()A.供细胞核的母羊 B.供无核卵的母羊C.代孕的母羊D.A,B,C三种羊的一部分【考点】细胞核在生物遗传中的重要功能.【分析】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据此解答.【解答】解:由分析可知,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对生物的遗传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在克隆的过程中,谁提供了细胞核,克隆出来的生物就像谁.因此小羊多莉长的像供细胞核的母羊.故选:A20.下列不属于器官的一组结构是()A.肝脏和胃B.脾和肌肉C.一段骨和一块肌肉D.血液【考点】细胞、组织、器官、系统的概念.【分析】此题考查的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的概念,其中重点考查的是器官,分析作答.【解答】解:动物体一般是由细胞构成组织,由组织构成器官,由器官构成系统,再由系统构成一个完整的动物体.一块骨骼肌最外面的膜是结缔组织膜,属于结缔组织,肌腹主要是由长纺锤状的肌肉细胞构成的,属于肌肉组织,内外布满了丰富的血管和神经,血管里的血液属于结缔组织,神经属于神经组织,可见一块骨骼肌是由不同的组织按照一定的次序结合在一起构成的一个器官.同理人体的。
七年级上册生物期中试卷附详细标准答案
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七年级生物试题第一部分选择题(共70分)在每小题给出地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地要求,请将所选答案地字母填写在题后表格中.1.下列现象中,不能体现生物特征地是A.秋天植物落叶B.病毒能繁殖后代C.亲鸟喂养雏鸟D.钟乳石慢慢长大2.“羚羊发现危险后迅速奔跑离开”这种现象说明生物具有地特征是A.生物地生活需要营养B.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C.能适应环境并影响环境D.具有生长和繁殖地特性3.观察肉眼无法看见地微小生物或者生物体中地微细结构,应使用A.显微镜B.放大镜C.望远镜D.平面镜4.某同学用显微镜观察玻片,若使用地目镜为5×,物镜为10×,则物像地放大倍数是A.5倍B.10倍C.15倍D.50倍5.某同学用显微镜观察时,若光线很强,则选用地光圈和反光镜依次是A.较小地光圈,凹面镜B.较大地光圈,凹面镜C.较大地光圈,平面镜D.较小地光圈,平面镜6.显微镜视野中出现了一个污点,要判断污点地来源,下列操作无效地是A.转动反光镜B.转动转换器,换一个物镜C.移动载玻片D.换一个目镜b5E2R。
7.为了探究影响大棚作物产量地因素,某校生物科技小组按右表在三个大棚内进行了种植实验(其他条件均相同).下列说法错误地是A.甲乙构成一组对照实验,变量是二氧化碳浓度B.乙丙构成一组对照实验,变量是温度C.甲丙构成一组对照实验,变量是温度和二氧化碳浓度D.可以构成两组对照实验,变量分别是温度和二氧化碳浓度8.小红同学观察到烤面包片难以生出霉菌,则提出:水分对霉菌地生活有影响吗?这属于科学探究步骤中地A.发现并提出问题B.设计实验方案并实施记录C.作出假设D.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结论9.巴斯德通过右图地曲颈瓶证明了微生物来自于空气这一假设,他采用地探究方法是A.观察法B.实验法C.测量法D.调查法10.细菌和真菌是生态系统中地A.生产者B.消费者C.分解者D.非生物部分11.对于农田中地蝗虫来讲,它地生活环境是指A.阳光、空气、土壤和温度等因素B.农田中地其他蝗虫C.农田中地其他各种生物D.以上三项都是12.用光学显微镜观察玻片标本时,所观察地生物材料必须A.形态不规则B.厚实一点C.越大越好D.薄而透明13.下列现象中属于生物影响环境地是A.仙人掌地叶变成刺状B.蚯蚓使板结地土壤疏松C.沙漠中地骆驼刺地下地根比地上部分长很多D.秋天大雁从北方飞向南方14.“风吹草低见牛羊”所指地生态系统是A.城市生态系统B.草原生态系统C.森林生态系统D.农田生态系统15.地球上最大地生态系统是A.森林生态系统B.湿地生态系统C.生物圈D.海洋生态系统16.下面可以成为一个生态系统地是A.一片森林中所有地树B.一个池塘中所有地生物C.一片水稻地D.一片草地上地阳光、土壤和空气17.下列操作不规范地是A.用试管夹夹住试管加热B.用嘴吹灭酒精灯C.用两只手转动准焦螺旋D.实验结束后整理实验桌18.将暗处理后地叶片甲主叶脉切断(如图),该操作地目地是为了验证植物光合作用需要A.水B.叶绿体C.光D.二氧化碳19.王大爷今年种植地萝卜喜获丰收,使萝卜增产地物质主要来自A .土壤中地水分和无机盐B .土壤中地水分和空气中地二氧化碳C .空气中地水分和二氧化碳D .空气中地二氧化碳和土壤中地有机物 20.王刚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时,发现细胞偏左上方,要把它移到视野中央,装片移动方向是A .左上方B .左下方C .右上方D .右下方DXDiT 。
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测试七年级生物试卷
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测试七年级生物试卷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题2分,共50分)1.观察是科学探究的一种基本方法。
下列各项活动中属于观察的是()A.上网搜索资料B.用直尺测量肾蕨的高度C.进行人口普查D.用放大镜观察蚂蚁的结构2.手被针扎后缩回,这说明生物能()A.生长繁殖B.进行呼吸C.排出体内废物D.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3.某小组将调查到的生物进行分类,他们将鲫鱼、鲤鱼、荷花等归为一类,而将杨树、山羊、麻雀等归为一类。
他们的分类标准是()A.按照生物的生活环境B.按照生物的用途C.按照生物的形态结构特点D.按照生物的经济价值4.下列各项中,属于影响小麦生活的生物因素的一组是()A.光、温度、土壤B.田鼠、杂草、蝗虫C.水、温度、蝗虫D.光、水、杂草5.“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所描写的动物之间的关系是()A.竞争B.捕食C.合作D.寄生6.俗话说“大树底下好乘凉”、“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这都体现了()A.生物能影响环境B.生物能适应一定的环境C.环境能影响生物的生存D.生物与环境可以相互影响7.在生态系统中,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的是()A.细菌B.动物C.植物D.真菌8.下列选项中,能正确表示食物链的是()A.鹰→蛇→鸟B.草→鼠→猫头鹰C.鼠→蛇→鹰D.狐→兔→草9.在生物圈的各个圈层中,一切陆生生物的“立足点”是()A.岩石圈B.水圈C.大气圈D.空气10.在生态系统中,被誉为“地球之肾”的是()A.草原生态系统B.森林生态系统C.湿地生态系统D.城市生态系统11.要了解马与驴在外形上的相同或不同之处,应采用()A.分析法B.观察法C.实验法D.调查法12.使用显微镜时,应按以下步骤进行()①取镜②对光③观察④安放A.①②③④ B.①④②③ C.①②④③ D.①④③②13.用显微镜观察时,如果光线弱应选()A.大光圈、凹面镜B.大光圈、平面镜C.小光圈、平面镜D.小光圈、凹面镜14.用光学显微镜观察玻片标本时,对观察的生物材料的要求是()A.平面结构的B.形态不规则的C.薄而透明的D.有生命活力的15.使用目镜5×、物镜40×的显微镜观察细胞,其放大倍数是()A.45倍B.40倍C.200倍D.5倍16.如果在显微镜的视野中看到的物像是“b”,实际上字母是()A.qB.dC.pD. b17.下图是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步骤,它们的先后顺序是()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① C.④②①③ D.③④②①18.克隆羊诞生的故事说明遗传信息存在于()A.细胞质中B.细胞核中.C.液泡中D.细胞膜中19.下列物体中,属于生物的是()A.病毒B.变形金刚C.智能机器人D.钟乳石20.杜鹃花与杜鹃鸟相比,所缺少的结构层次是()A.细胞 B.组织 C.器官 D.系统21.下列植物结构中,属于器官的是()22.生活在北极的狐跟生活在非洲沙漠的狐相比,耳朵要小得多,这是为了()A.听觉更灵敏B.迅速奔跑以找到食物C.适应北极寒冷环境D.不易被食狐动物发现23.张帆同学在用显微镜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时,发现细胞在视野的右上方,要把物像移到视野中央,玻片标本的移动方向是()A.右上方B.右下方C.左下方D.左上方24.动物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是()A.细胞膜B.细胞核C.叶绿体D.线粒体25.下图中有A、B、C、D四个箭头,表示细胞分化的是()A.箭头AB.箭头BC.箭头CD.箭头D二、非选择题(共 50 分)26.(10分)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山东省临沂市 七年级(上)期中生物试卷(含答案)
七年级(上)期中生物试卷题号一二三四总分得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共48.0分)1.下列都属于生物的是( )A. 机器人和蘑菇B. 珊瑚和珊瑚虫C. 钟乳石和熊猫D. 含羞草和生石花2.某学习合作小组在讨论生物的基本特征时,出现以下四种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A. 生物都需要从外界获取食物B. 生物都需要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C. 同种的生物都是完全一样的D. 生物对外界刺激能作出一定的反应3.在调查校园里的生物过程中.下面四位同学的做法正确的是( )A. 李华发现一只毛毛虫,觉得太恶心了,不记录B. 王强抓到一只不认识的鸟,于是把它带回家探究后当食物C. 陈明的调查记录中有菊花,后来他发现其他同学都没有,就把它删掉D. 张平在校园内发现一只蟋蟀,它很快就蹦到校园外面去,但他同样记录下来4.地衣(一种植物)能在岩石表面生长,又能使岩石不断风化。
这说明( )A. 生物能适应环境和影响环境B. 生物与环境之间没有直接联系C. 生物的生存和发展与环境无关D. 生物的生存对环境有一定的影响5.古人云“橘在淮南生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就是说,淮南的橘子移种到淮北,就结不出甜美多汁的果实.请你想一想,造成这一差异的主要环境因素是( )A. 阳光B. 土壤C. 空气D. 温度6.下列各项可以构成生态系统的是( )A. 森林中的全部树木B. 树林中的全部猴子C. 农田中的白菜和菜青虫D. 一条河流或一片草原7.某生态系统中四种生物所占数量关系如图.假设这四种生物构成一条食物链,在一段时间内如果甲的数量增加,则可能引起的变化( )A. 乙和丙数量增加B. 丙和丁数量增加C. 乙、丙和丁数量减少D. 乙和丁数量增加8.下列谚语、俗语与所蕴含的生物学知识不相符的是( )A. “万物生长靠太阳”蕴含着生物体进行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最终来自于太阳能B. “大树底下好乘凉”蕴含着生物的生理活动会影响环境C. “鱼儿离不开水”蕴含着生物的生存依赖于一定的环境D.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蕴含着生物与生物之间的竞争关系9.在生物圈中有“绿色水库”之称的生态系统是( )A. 草原生态系统B. 淡水生态系统C. 森林生态系统D. 海洋生态系统10.从生物圈与人类的关系来看,生物圈Ⅱ号的失败说明的科学道理是( )A. 人类迄今为止还无法建立一个人造的适合人类永久生存的环境B. 生物圈Ⅱ号是人类和其它生物共同生活的唯一家园C. 生物圈Ⅱ号需要足够的水量D. 生物圈Ⅱ号是一个开放的生态系统11.某学生使用的显微镜有如下一些镜头可供参考(见下图).使用该显微镜观察某组织时,要使视野中观察到的细胞数目最多,应选择的镜头组合是( )A. ③和⑤B. ④和⑥C. ①和④D. ②和⑥12.董瑞同学在用显微镜观察叶表皮细胞的临时装片过程中,其视野如图所示。
山东省临沂市 七年级(上)期中生物试卷(含答案)
A. 甲羊
B. 甲羊和乙羊 C. 丙羊
D. 乙羊
23. 如图表示植物体的不同结构层次,其中属于组织的是( )
第 3 页,共 20 页
A.
B.
C.
D.
24. 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含有的能量转换器是( )
A. 叶绿体 C. 叶绿体和线粒体
B. 线粒体 D. 液泡
25. 下列关于癌细胞叙述错误的是( )
18. 取一个成熟的番茄果实,用开水烫过,即可撕下表皮,露出里面的果肉,吃的时候 感觉有点酸味,并能看到一些“筋络”.这说明番茄中可能有( )
A. 保护组织、营养组织、分生组织 C. 保护组织、营养组织、结缔组织
B. 上皮组织、营养组织、输导组织 D. 保护组织、营养组织、输导组织
19. 苹果在生物体的结构层次中属于( )
A. 癌细胞不是从正常细胞变化而来的 B. 分裂快 C. 可侵入临近的正常组织 D. 疯狂分裂和生长
二、探究题(本大题共 1 小题,共 12.0 分)
26. 小明制作了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在显微镜下看到的 情况如图 1,请据图回答:
(1)据图可知,观察到的洋葱表皮细胞是 ______ 图. (2)这两种细胞中都有的能量转换器是 ______ . (3)如图 2 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______ .
七年级(上)期中生物试卷
题号 得分
一
二
三
四
总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25 小题,共 50.0 分)
1. 下列属于生物的是( ) ①草 ②煮熟的鱼 ③珊瑚 ④钟乳石 ⑤冬眠的蛇 ⑥恐龙化石 ⑦蘑菇 ⑧人.
A. ①⑤⑦⑧
B. ①③④⑧
2016—2017学年七年级生物上学期期中测试卷【精品推荐最新人教版生物试卷,含参考答案】
2016—2017学年七年级生物上学期期中测试卷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60分)1.观察是科学探究的一种基本方法。
以下关于科学观察的说法正确的是:()A.只可以直接用肉眼来观察B、不需要进行测量和记录C、科学观察就是一般的观察D、有明确目的、全面、细致和实事求是并记录、思考和交流。
2、以下各项属于生物的是()A、机器人在弹钢琴B、生石花开出黄色的花朵C、岩洞里的钟乳石慢慢长大D、珊瑚虫分泌的外壳形成的珊瑚3、下面有关生物特征的说法的错误的是()A、生物都是有细胞构成的B、树木落叶能带走植物产生的废物C、生物能生长和繁殖D、植物能自己制造有机物,动物不能4、“一母生九仔、连母十个样”,体现了生物的哪种特征()A、能生长和繁殖性B、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C、具有遗传和变异的特D、能进行呼吸5、下列现象能体现“生物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的特征的是()①海豚吃鱼②鲸呼气时产生雾状水柱③人出汗、排尿、呼出气体④猎豹发现猎物后迅速追击⑤羚羊发现敌害后迅速奔逃⑥含羞草受到触碰后展开的叶片合拢⑦同一株碧桃上的红白两种颜色的花A:④⑤⑥B、①②③⑤⑦C、①②③④⑤⑥⑦D、③④⑤6、调查是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之一。
以下活动中属于调查的是()A、用显微镜看洋葱表皮细胞B、到图书馆查资料C、进行人口普查D、测量身高和体重7、某班同学将调查到的生物进行分类,其中A小组把鲤鱼、蚊子、鸡、鸭、蚯蚓、麻雀、蝗虫等归为一类,而把樟树、桂花树、车前草、玫瑰、松、柏等生物归为另一类。
把香菇、木耳等生物归为另一类。
他们分类的依据是()A、按照形态结构B、按照生活环境C、按照用途D、按照多少8、在开展调查前,你认为下列哪项不是准备工作中应该做的()A、确定调查目的B、写出调查提纲C、列出注意事项D、得出调查结论9、所有生物共同具有的一组特征是()A、需要营养与运动B、生长与繁殖C、运动与排除废物D、呼吸与运动10、包括我们人类在内所有生物的共同家园是()A、湿地B、海洋C、生物圈D、森林11、下列属于影响小麦生长的生物因素的是()①七星瓢虫②蚜虫③蝗虫④蚯蚓⑤温度⑥细菌⑦水⑧土壤⑨阳光⑩杂草A、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B、①②③④⑥⑩C、①②⑤⑥⑨D、①④⑦⑨⑩12、探究实验的过程一般要经历六个步骤,其先后顺序是()A、提出问题----制定计划----作出假设----实施计划----表达交流----得出结论B、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C、作出假设-----提出问题----制定计划----实施计划----表达交流-----得出结论D、制定计划----作出假设-----提出问题----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交流13、生物即能适应环境、也能影响环境。
临沂市七年级上册期中生物期中试卷及答案-百度文库
临沂市七年级上册期中生物期中试卷及答案-百度文库一、选择题1.下面关于显微镜的操作不正确的是()A.使用显微镜观察时,在下降镜筒时眼睛要注视物镜B.用显微镜观察英文字母“P”,看到的物像是“b”C.当光线较暗时,用反光镜的凹面来对光D.观察显微镜时,用一只眼看若目镜,另一只眼睁开的目的是便于画图2.“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诗句中影响该现象主要的非生物因素是()A.阳光B.空气C.温度D.水分3.下列实例中,能体现出生物适应环境的是()A.植被丰富的山中空气清新B.初到高原的人出现高原反应C.浮水植物的气孔主要分布在叶片的上表皮D.水葫芦作为“生物入侵者”影响本地物种的生存4.许多成语或诗句中蕴含着一定的生物学道理。
以下成语或诗句中的现象与影响因素对应不合理的是()选项成语或诗句影响因素A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生物B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温度C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土壤D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光照A.A B.B C.C D.D5.下图中,细胞甲经过a过程形成了细胞乙、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图可以表示动物细胞的分裂过程B.丙细胞内的遗传物质是甲细胞的- -半C.a过程的结果是形成了不同的组织D.a过程中,细胞核的变化最明显6.下列有关细胞分裂和细胞分化的叙述,错误..的是()A.细胞分裂产生新细胞的形态结构相似B.细胞分裂产生新细胞的染色体数目不变C.细胞分化可以形成不同的组织D.细胞分化一定会导致细胞中的遗传物质发生改变7.如图是一个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请据图判断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作为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还缺少非生物部分和分解者B.图中所示生物,除草以外,都是消费者C.这些生物中,草的数量是最多的D.草→鼠→蛇→鹰是最长的一条食物链8.如下图是自然界中某物质循环示意图,其中甲、乙、丙依次是()A.生产者、分解者、消费者B.分解者、生产者、消费者C.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D.消费者、分解者、生产者9.如图表示某池塘中四种绿藻(W、X、Y和Z)在不同水层分布情况,下列选项正确的是()A.图中最适应弱光环境的是YB.四种绿藻中X主要分布于最上层C.池塘出现水华后又恢复正常,说明该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D.池塘中四种绿藻和无机环境可以构成生态系统10.为探究湿度对绿豆发芽的影响,小明同学设计了一组对照试验,在甲和乙两个相同花盆中种品种和数量相同的绿豆,并对光、温度和水加以控制,下表显示的部分数据中,表中①②两处分别是()花盆阳光温度水甲向阳处30℃充足乙①20℃②A.向阳处,不充足B.暗室,不充足C.向阳处,充足D.暗室,不充足11.小明和同学们在探究“蚕豆种子萌发所需的条件”过程中,实验记录如下表所示。
精品解析:山东省临沂市第一学期期中七年级生物练习试卷2
山东省临沂市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期中七年级生物练习试卷一、选择题1. 科学家通过实验发现,给作物播放音乐能提高产量,这说明生物()A. 需要营养B. 进行生长C. 排出废物D. 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生物具有一下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2、生物能够进行呼吸;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4、生物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5、生物能够生长和繁殖;6、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给作物播放音乐能提高产量,生命生物能对外界的刺激做出反应。
考点:生物的特征。
2. 下列哪项不是生命现象?()A. 种子萌发,长出幼苗B. 天气炎热,人体出汗C. 蛇的冬眠D. 溶洞中的石笋逐渐长高【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种子萌发,长出幼苗,体现了生物能生长和繁殖这一生命现象,A错误;天气炎热,人体出汗,是人体排出产生的废物,体现了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这一生命现象,B错误;蛇冬眠,是对环境温度刺激(低温)的一种反应,体现了生物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这一生命现象,C错误;溶洞中的石笋逐渐长高,是石灰岩逐渐堆积的结果,不是生物意义上的生长.不属于生命现象,D正确。
考点:生物的特征。
3.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描述的是()A. 捕食B. 合作C. 竞争D. 食物网【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意思是螳螂在前面捕食蝉,黄雀在后面捕食螳螂,“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揭示的是动物之间的捕食关系,即吃与被吃的关系,在“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这一成语中,形成的食物链应为:树→蝉→螳螂→黄雀.综上所述B、C、D选项错误,只有A选项正确。
考点:生物和生物之间有密切的联系。
4. 下列能构成生物圈的是()A. 地球及生物B. 湖泊中的所有生物C. 地球上的所有的人类D. 森林中的所有的树木【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生物圈是地球上的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生物圈的范围:以海平面为标准来划分,生物圈向上可到达约10千米的高度,向下可深入10千米左右深处,厚度为20千米左右的圈层,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
山东省临沂市七年级生物上学期期中试卷(含解析)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全册生物试题
2015-2016学年某某省某某市七年级(上)期中生物试卷一、选择题(共30题,每题2分,共60分)1.下列属于生物的是()A.衣服发霉长的毛B.恐龙化石C.珊瑚 D.不断长大的钟乳石2.有一种叫跳舞草的植物,当它听到优美、快乐的乐曲时就跳起舞来,这种现象称为()A.生物的生长B.生物的运动C.生物对外界刺激的反应 D.生物的繁殖3.调查是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下列不属于科学调查的是()A.濒危动物调查 B.卫生检查 C.人口普查 D.森林资源清查4.下列有关生物圈的叙述,正确的是()A.生物圈是指地球上的生物及其全部生存环境的总称B.生物圈包括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C.温度和空间不是生物圈为生物提供的生存条件,而是自古就有的D.岩石圈是人类的“立足点”,所以人类的活动仅限于岩石圈5.“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这句诗描述的是哪一种非生物因素影响了鸭的生活()A.温度 B.空气 C.水D.光6.茂密灌丛中的湿度比裸地的湿度大,这说明()A.环境影响生物的生存B.生物都能适应环境C.生物能影响环境D.生物因素与非生物因素密不可分7.大雨过后,许多蚯蚓爬到地面上来,产生这种现象的主要环境因素是()A.水分 B.温度 C.食物 D.空气8.下列不能称作一个生态系统的是()A.一片农田 B.一座高山 C.一个城市 D.一群鸟9.下列食物链正确的是()A.鹰→蛇→鸟→草B.草→蚱蜢→食虫鸟→蛇→鹰C.阳光→草→食草籽鸟→鹰D.蘑菇→野兔→狐10.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相对稳定的,这是因为()A.生物与生物之间相互制约B.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C.生产者总是数量最多的D.人工控制的结果11.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A.生物圈B.海洋生态系统 C.森林生态系统 D.城市生态系统12.曾经有一个牧草留种区,为了预防鸟啄食草子,就用网把留种地罩上.后来发现,草的叶子几乎被虫子吃光.产生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环境污染 B.植物破坏 C.缺水干旱 D.食物链被破坏13.如果转动目镜和移动装片时,视野内的污点始终不动,则污点可能在()A.装片上B.目镜上C.物镜上D.反光镜上14.在显微镜下观察的材料必须是()A.薄而透明的B.经过染色的C.临时装片 D.永久装片15.使用下列四组显微镜的镜头,观察同一标本看到细胞数目最少的是()A.目镜5×,物镜10×B.目镜10×,物镜40×C.目镜15×,物镜10×D.目镜5×,物镜40×16.小明同学将写有字母“p”的载玻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看到的物像应该是()A.p B.b C.d D.q17.口腔上皮细胞和洋葱表皮细胞共有的结构是()A.液泡 B.细胞核C.叶绿体D.细胞壁18.如图是制作临时装片的四个步骤,这四个步骤的正确顺序应是()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① C.④②①③ D.②④③①19.在制作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将标本放于0.9%的生理盐水中,目的是()A.保持标本透明度B.防止标本干燥C.容易染色 D.保持细胞原有形态20.在显微镜下观察用碘液染色的洋葱表皮细胞,可看到染色最深的结构是()A.细胞膜B.细胞核C.细胞质D.液泡21.小强在显微镜下观察到了洋葱表皮细胞后,兴奋地向同学描述,并把显微镜轻轻挪动给同组同学,但别人却看不清物像.你认为最可能的原因是()A.没有调节粗准焦螺旋B.射入光线发生改变C.显微镜的物镜转换了D.光圈的大小改变了22.画生物图时,对细胞中较暗的地方,正确的表示方法是()A.用铅笔打斜纹 B.用铅笔涂阴影C.用铅笔点上细点,点得密些 D.留下空白23.无论是观察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还是观察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都不能将显微镜后仰,其原因是()A.不方便操作B.不利于画图C.不利于对光D.临时装片中的水会流出来,污染显微镜24.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时,由低倍镜转换高倍镜后发现()A.视野变暗、细胞数量减少B.视野变暗、细胞数量增加C.视野变亮、细胞数量减少D.视野变亮、细胞数量增加25.下列哪种物质不是细胞生活需要的()A.水B.脂类 C.无机盐D.尿素26.通过“小羊多莉”实验,我们知道,细胞中的遗传物质在于()A.细胞壁B.细胞膜C.细胞质D.细胞核27.下列关于基因的说法,正确的是()A.基因就是染色体B.一个基因就是一个DNA分子C.基因容易被碱性染料染上颜色D.基因是DNA上的一些片段28.细胞分裂过程的正确顺序是()①细胞质分成两份,每份各含有一个细胞核②在原来的细胞中央,形成新的细胞膜,植物细胞还形成新的细胞壁③细胞核内出现染色体等结构,均分成两等份,形成两个新的细胞核.A.①②③B.②①③C.③①②D.①③②29.一个细胞连续分裂3次后,可形成多少个细胞?()A.3个B.6个C.8个D.无数个30.细胞分裂后,新生的细胞的遗传物质()A.和原来细胞一样B.比原来细胞多一倍C.比原来细胞少一倍 D.差不多二、非选择题(每空1分,共40分)31.如图为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间的相互关系,请回答:(1)图中[1]能够利用光能制造,属于.(2)图中属于消费者的有[]、[].(3)图中[]属于分解者,主要是指和,它们能把动植物中的有机物分解成,归还土壤,供植物重新利用.(4)请写出图中生物所形成的食物链.32.(2015秋某某期中)如图是植物细胞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1)对细胞起保护作用、支持作用的是[1].(2)西瓜有甜味,葡萄有酸味,这些甜味、酸味的物质存在于[6]中的[5]中,其内液体叫.(3)在光学显微镜下不易看清楚的结构是[2].(4)图中哪些结构是动物细胞不具有的[1]、[3]和[5].33.如图是某一草原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请据图回答:(1)如果此图代表一个生态系统,需要添加的成分是和.(2)从图中可以看出,鹰与狐之间属于关系,鹰与鼠之间属于关系.(3)此食物网由条食物链组成,其中最长的一条食物链是.(4)从整体上看,该生态系统中数量最多的是,食草动物的数量总比食肉动物的数量.(5)若对该草原施用农药DDT,则该生态系统中的体内积累DDT的浓度最高.34.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示细胞属于细胞.(2)控制物质进出的结构是[2].(3)“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这一遗传现象由[4]控制.(4)只在植物细胞中存在的能量转换器是[5],作用是.(5)动植物细胞内都有的能量转换器是[1].35.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在清扫学校的仓库时,发现墙角潮湿的拖布和扫帚下面有许多鼠妇,当他们拿起拖布和扫帚时,鼠妇迅速爬走.(1)提出问题:鼠妇会选择阴暗的环境吗?(2)作出假设:(3)制定并实施探究方案:在铁盘内放上一层湿土,一侧盖上不透光的纸板,另一侧盖上透明的玻璃板,给鼠妇提供和两种环境,以便对照.在铁盘两侧的中央处各放5只鼠妇,观察鼠妇的行为.该实验的设计变量是.如果在铁盘两侧中央各放1只鼠妇是否可以得出准确的结论?.为什么?.(4)分析结果,得出结论:该同学对上述实验重复了5次,结果如下表:环境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第五次明亮0只1只2只0只2只阴暗10只9只8只10只8只为了使实验结论更准确,应对上述数据做怎样的处理?(5)做完实验后,你是怎样处理这些鼠妇的?.2015-2016学年某某省某某市七年级(上)期中生物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30题,每题2分,共60分)1.下列属于生物的是()A.衣服发霉长的毛B.恐龙化石C.珊瑚 D.不断长大的钟乳石【考点】生物的特征.【专题】热点问题;归纳推理.【分析】生物的特征有(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生物能生长和繁殖.生物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解答】解:A具有生物的特征,属于真菌.B、C、D不具有生物的特征,不属于生物.故选:A【点评】生物的特征是区分生物与非生物的依据.生物具有生物的主要特征;非生物不具有生物的主要特征.2.有一种叫跳舞草的植物,当它听到优美、快乐的乐曲时就跳起舞来,这种现象称为()A.生物的生长B.生物的运动C.生物对外界刺激的反应 D.生物的繁殖【考点】生物的特征.【分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生物的特征,解答时可以从生物的特征方面来切入.【解答】解:生物具有一下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2、生物能够进行呼吸.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4、生物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5、生物能够生长和繁殖.6、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跳舞草听到优美、快乐的乐曲时就跳起舞来,是生物对外界刺激作出的一种反应.故选:C.【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生物的特征.3.调查是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下列不属于科学调查的是()A.濒危动物调查 B.卫生检查 C.人口普查 D.森林资源清查【考点】调查的基本方法.【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日常生活中的生物技术.【分析】为了达到设想的目的,制定某一计划,全面或比较全面地收集研究对象的某一方面情况的各种材料,并作出分析、综合,得到某一结论的研究方法,称为调查法.它的目的可以是全面把握当前的状况,也可以是为了揭示存在的问题,弄清前因后果,为进一步的研究或决策提供观点和论据.【解答】解:ACD、人口普查、濒危动物调查、森林资源调查都属于调查.B、卫生检查不属于调查.故选:B【点评】调查法包括抽样调查和全面调查,选择普查还是抽样调查要根据所要考查的对象的特征灵活选用,一般来说,对于具有破坏性的调查、无法进行普查、普查的意义或价值不大时,应选择抽样调查,对于精确度要求高的调查,事关重大的调查往往选用普查.4.下列有关生物圈的叙述,正确的是()A.生物圈是指地球上的生物及其全部生存环境的总称B.生物圈包括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C.温度和空间不是生物圈为生物提供的生存条件,而是自古就有的D.岩石圈是人类的“立足点”,所以人类的活动仅限于岩石圈【考点】生物圈的X围.【专题】热点问题;归纳推理;生物圈专题.【分析】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包括森林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等,是最大的生态系统.【解答】解:生物圈是生物与环境构成的一个统一的整体,是最大的生态系统,它包括了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及其生存的全部环境,它为生物提供了营养物质、阳光、空气、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等生存的基本条件,适合生物的生存,生物圈的X围:以海平面为标准来划分,生物圈向上可到达约10千米的高度,向下可深入10千米左右深处,厚度为2 0千米左右的圈层,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包括森林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等,是最大的生态系统.故选:A【点评】关键点: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5.“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这句诗描述的是哪一种非生物因素影响了鸭的生活()A.温度 B.空气 C.水D.光【考点】环境对生物的影响.【分析】此题主要考查了环境中的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解答时可以从环境特点和生物的关系方面来切入.【解答】解: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环境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某种生物个体生活的其他所有生物,包括同种和不同种的生物个体.“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体现了温度对生物的影响.春天温度升高,鸭子开始下水游泳.故选:A.【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运用所学知识对某些自然现象做出科学的解释.6.茂密灌丛中的湿度比裸地的湿度大,这说明()A.环境影响生物的生存B.生物都能适应环境C.生物能影响环境D.生物因素与非生物因素密不可分【考点】生物对环境的影响.【专题】新信息筛选题;热点问题;类比推理;生物与环境的关系专题.【分析】植物的蒸腾作用把水分蒸发到大气当中,能增加大气的到湿度,据此答题.【解答】解:植物的蒸腾作用能降低植物体的温度,避免因温度过高晒焦导致死亡.能产生向上力,促进水、无机盐吸收等,是对陆生环境的一种适应.同时植物的蒸腾作用能够为大气提供大量的水蒸气,使当地的空气保持湿润,使气温降低,让当地的雨水充沛,形成良性循环,因此茂密灌丛中的湿度比裸地的湿度大,说明生物能影响环境.故选:C.【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植物的蒸腾作用可以提高空气的湿度.7.大雨过后,许多蚯蚓爬到地面上来,产生这种现象的主要环境因素是()A.水分 B.温度 C.食物 D.空气【考点】蚯蚓的特征.【专题】归纳推理;生物的分类.【分析】蚯蚓生活在阴暗潮湿的土壤中,靠湿润的体壁进行呼吸空气中的氧气.蚯蚓的体壁中分布着丰富的毛细血管,体壁可以分泌黏液,使体表保持湿润,氧气就溶解湿润的体表黏液中,然后再进入体壁的毛细血管里,体内的二氧化碳也经体壁的毛细血管由体表排出体外.【解答】解:蚯蚓是用湿润的体壁进行呼吸的,呼吸的是空气中的氧气.大雨过后土壤中水多,水把土壤缝隙中的空气排挤出来,导致土壤缺少空气,蚯蚓在土壤中无法呼吸,为了呼吸蚯蚓纷纷钻出地面.因此,“大雨过后,许多蚯蚓爬到地面上来”,产生这种现象的主要环境因素是“空气”.故选:D.【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蚯蚓呼吸的是空气中的氧气.8.下列不能称作一个生态系统的是()A.一片农田 B.一座高山 C.一个城市 D.一群鸟【考点】生态系统的概念.【专题】归纳推理.【分析】生态系统是在一定的空间X围内,生物与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由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组成.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分解者(细菌和真菌).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等.【解答】解:ABC、一块农田、一座高山、一个城市,即包括了环境,又包括了此环境中所有的生物,因此都属于生态系统;D、一群鸟,只有部分动物,没有生产者、分解者等其它生物,也没有环境部分,因此不属于生态系统.故选:D.【点评】解此题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生态系统的概念及组成.9.下列食物链正确的是()A.鹰→蛇→鸟→草B.草→蚱蜢→食虫鸟→蛇→鹰C.阳光→草→食草籽鸟→鹰D.蘑菇→野兔→狐【考点】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生态系统中物质和能量的流动.【分析】食物链是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由于食物关系而构成链条.它表示的是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关系.其写法是:起点是生产者,依次是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三级消费者…一直到最高消费者,中间用箭头连接,箭头总是指向捕食者.【解答】解:A、鹰是消费者,而食物链必须从生产者开始,故此选项不正确;B、该食物链正确的表示了生产者草与消费者蚱蜢、食虫鸟、蛇、鹰它们之间的关系,故此选项正确;C、阳光是非生物部分,既不属于生产者也不属于消费者,食物链的概念未包括非生物部分,故此选项不正确;D、蘑菇属于分解者,而食物链包括分解者,故此选项不正确;故选B【点评】此类题只考查了食物链的正确表示方法,虽然是基础性的试题,但是在平时还是经常会出错的:有些同学会在食物链的后面加上分解者,有些同学会把箭头的方向弄反了或者只画一横线表示,还有的同学把整个食物链都写反了.10.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相对稳定的,这是因为()A.生物与生物之间相互制约B.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C.生产者总是数量最多的D.人工控制的结果【考点】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分析】此题考查对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的认识.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但这种自动调节能力有一定限度的.【解答】解:食物链和食物网中的各种生物之间存在着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关系.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生态系统调节能力的大小取决于它自身结构特点,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和数量越多,食物链和食物网越复杂,并且食物网中,植物的数量大于植食性动物的数量大于肉食性动物数量.自动调节能力就越强.但这种自动调节能力有一定限度,当人为的或自然因素的干扰超过了这种限度时,生态系统就会遭到破坏.例如,如果草原上放养的牲畜太多,就会严重破坏草场植被,造成土地沙化,草场就很难恢复原样了.故选:B【点评】人类活动只有尊重生态规律,合理地保护和控制、开发和利用生态资源.才不会破坏生态系统的稳定性.11.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A.生物圈B.海洋生态系统 C.森林生态系统 D.城市生态系统【考点】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生态系统中的类型.【分析】此题是关于生物圈的知识的选择题,据此答题.【解答】解: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是一个生态系统,它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三个部分,包括森林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是最大的生态系统.故选:A【点评】生物圈的内容是中考的热点,要好好理解掌握.明确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12.曾经有一个牧草留种区,为了预防鸟啄食草子,就用网把留种地罩上.后来发现,草的叶子几乎被虫子吃光.产生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环境污染 B.植物破坏 C.缺水干旱 D.食物链被破坏【考点】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保持生态平衡的重要意义.【分析】在生态系统中,生物与生物之间互相联系,互相制约,据此答题.【解答】解:在牧草留种区上,昆虫吃草,有的鸟吃草籽,有的鸟吃昆虫,有的鸟既吃草籽又吃昆虫;存在:草→鸟,草→昆虫→食虫鸟的食物链,草地被网子罩起来以后,鸟飞不进去了,吃草的昆虫失去了鸟的控制,就猖獗起来,从而破坏了食物链,所以造成牧草留种区草的叶子几乎被虫子吃光.故选:D.【点评】生态系统在中考中常常出现,应注意掌握.13.如果转动目镜和移动装片时,视野内的污点始终不动,则污点可能在()A.装片上B.目镜上C.物镜上D.反光镜上【考点】使用显微镜和制作临时装片.【分析】(1)观察临时装片时,视野里出现了污点,污点可能在出现在物镜、目镜和玻片标本(装片)上,不可能出现在反光镜上.因为如果反光镜被污染,只会影响视野的明亮程度,不会出现污点.(2)判断的方法是转动目镜或移动玻片.转动目镜污点动就在目镜,不动就不在目镜;移动载玻片,污点移动就在载玻片,不动就不在载玻片;如果不在目镜和载玻片,那就一定在物镜上.【解答】解:如果转动目镜和移动装片时,视野内的污点始终不动,表明污点不在目镜和玻片上,则污点可能在物镜上.故选:C.【点评】解答此类题的关键视野中污点的位置只有三种可能,目镜、物镜或玻片标本.14.在显微镜下观察的材料必须是()A.薄而透明的B.经过染色的C.临时装片 D.永久装片【考点】使用显微镜和制作临时装片.【专题】归纳推理;显微镜的使用专题.【分析】用显微镜观察时观察材料必须是薄而透明,厚薄均匀的.【解答】解:显微镜成像是利用光学原理,必须使可见光线穿过被观察的物体,如果不透光就不能在视野中成像.所以,在显微镜下观察的材料必须是“薄而透明的”,这是因为光线能透过材料.故选:A.【点评】解此题关键是理解光线依次要通过反光镜、光圈、通光孔、玻片标本、物镜、镜筒、目镜,才能进入到人的眼睛.15.使用下列四组显微镜的镜头,观察同一标本看到细胞数目最少的是()A.目镜5×,物镜10×B.目镜10×,物镜40×C.目镜15×,物镜10×D.目镜5×,物镜40×【考点】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和使用方法.【分析】此题主要考查显微镜的放大倍数问题.物体的放大倍数等于目镜和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解答】解: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视野越暗,看到的细胞数目越少,细胞的体积越大;反之,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小,视野越亮,看到的细胞数目越多,细胞的体积越小.因为物体的放大倍数等于目镜和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A中,5×10=50,此镜头组合放大了50×;B中,10×40=400,此镜头组合放大了400×;C中,15×10=150,此镜头组合放大了150×;D中,5×40=200,此镜头组合放大了200×.由此可见只有B选项的镜头组合放大倍数最大,看到的细胞数目最少.故选:B【点评】解本题时,要注意高倍镜会出现以下问题:一是视野窄,二是视野暗,三是细胞数目少;四是细胞体积大.16.小明同学将写有字母“p”的载玻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看到的物像应该是()A.p B.b C.d D.q【考点】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和使用方法.【分析】因为从目镜内看到的物象是倒像(显微镜物象和实物是上下左右都颠倒),所以,在显微镜视野中看到一个“d”,那么在载玻片上写的是“p”.【解答】答:A:因为从目镜内看到的物像是倒像.故A选项是错误的;B:从目镜内看到的物像是倒像.有些同学误认为上下颠倒.故B选项是错误的;C:从目镜内看到的物像是倒像,即显微镜物象和实物是上下、左右都颠倒.故C选项正确;D:从目镜内看到的物像是倒像.有些同学误认为左右颠倒.故D选项是错误的;故选C【点评】解此题的关键是理解“从目镜内看到的物象是倒像”即显微镜物象和实物是上下左右都颠倒.17.口腔上皮细胞和洋葱表皮细胞共有的结构是()A.液泡 B.细胞核C.叶绿体D.细胞壁【考点】动、植物细胞结构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分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口腔上皮细胞和洋葱表皮细胞的区别.解此题运用比较法,比较口腔上皮细胞和洋葱表皮细胞在结构上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解答】解:人体口腔上皮细胞和洋葱表皮细胞的基本结构都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但洋葱表皮细胞还具有细胞壁、液泡,而人体口腔上皮细胞没有有细胞壁、液泡.植物细胞只有绿色部分含有叶绿体,葱表皮细胞不具有叶绿体.故选:B.【点评】区别动物细胞与植物细胞的依据是动物细胞内没有细胞壁、液泡和叶绿体,而植物细胞有细胞壁、液泡和叶绿体.细胞的基本结构是学习生物细胞的基础,也是重要的考点之一,要牢记掌握.18.如图是制作临时装片的四个步骤,这四个步骤的正确顺序应是()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① C.④②①③ D.②④③①【考点】制作临时装片观察植物细胞.【分析】制作临时装片的顺序可用下列动词记“擦,滴,撕,放,展,盖,染,吸”,擦是擦拭载玻片和盖玻片,滴是滴加清水,撕是撕取洋葱表皮,放是将洋葱表皮放入水中,展是将洋葱表皮展开,盖是盖上盖玻片,染是进行染色,吸是用吸水纸吸掉多余的水和染液.识图可知:①盖上盖玻片,②展平,③染色,④滴清水.【解答】解:制作临时装片的顺序可用下列动词记“擦,滴,撕,放,展,盖,染,吸”,擦是擦拭载玻片和盖玻片,滴是滴加清水,撕是撕取洋葱表皮,放是将洋葱表皮放入水中,展是将洋葱表皮展开,盖是盖上盖玻片,染是进行染色,吸是用吸水纸吸掉多余的水和染液,记住了这几个动词的顺序就记住了制作临时装片的顺序.对照“擦,滴,撕,放,展,盖,染,吸”,四个步骤的正确顺序应是④滴清水,②展平,①盖上盖玻片,③染色.故选:C.【点评】在制作临时装片观察动植物细胞时,最容易失误的地方就是盖盖玻片,平时要注意多操作,多练习,熟能生巧,这样就可以避免盖玻片下产生气泡.19.在制作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将标本放于0.9%的生理盐水中,目的是()A.保持标本透明度B.防止标本干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东省临沂市莒南县2016-2017学年七年级(上)期中生物试卷(解析版)一、选择题1.下列属于生物的是()A.衣服发霉长的毛B.恐龙化石C.珊瑚 D.不断长大的钟乳石2.“螳螂捕蝉、黄雀在后”、“龙生龙,凤生凤”中描述的现象体现的生物的基本特征分别是()①生物能生长②生物都有遗传特性③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④生物能变异.A.①②B.③①C.③④D.③②3.调查是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下列不属于科学调查的是()A.濒危动物调查 B.卫生检查 C.人口普查 D.森林资源清查4.下列有关生物圈的叙述,正确的是()A.生物圈是指地球上的生物及其全部生存环境的总称B.生物圈包括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C.温度和空间不是生物圈为生物提供的生存条件,而是自古就有的D.岩石圈是人类的“立足点”,所以人类的活动仅限于岩石圈5.“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这句诗描述的是哪一种非生物因素影响了鸭的生活()A.温度 B.空气 C.水D.光6.茂密灌丛中的湿度比裸地的湿度大,这说明()A.环境影响生物的生存B.生物都能适应环境C.生物能影响环境D.生物因素与非生物因素密不可分7.下列生态系统中,维持自身相对稳定能力最大的是()A.寒温带针叶林 B.农田 C.湖泊 D.热带雨林8.下列不能称作一个生态系统的是()A.一片农田 B.一座高山 C.一个城市 D.一群鸟9.“叶落归根”,落叶最终将在下列哪项的作用下回归土壤()A.生产者B.消费者C.分解者D.水份10.下列食物链正确的是()A.鹰→蛇→鸟→草B.草→蚱蜢→食虫鸟→蛇→鹰C.阳光→草→食草籽鸟→鹰D.蘑菇→野兔→狐11.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相对稳定的,这是因为()A.生物与生物之间相互制约B.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C.生产者总是数量最多的D.人工控制的结果12.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A.生物圈B.海洋生态系统 C.森林生态系统 D.城市生态系统13.曾经有一个牧草留种区,为了预防鸟啄食草子,就用网把留种地罩上.后来发现,草的叶子几乎被虫子吃光.产生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环境污染 B.植物破坏 C.缺水干旱 D.食物链被破坏14.如果转动目镜和移动装片时,视野内的污点始终不动,则污点可能在()A.装片上B.目镜上C.物镜上D.反光镜上15.小明同学将写有字母“p”的载玻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看到的物像应该是()A.p B.b C.d D.q16.如图是制作临时装片的四个步骤,这四个步骤的正确顺序应是()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①C.④②①③D.②④③①17.在显微镜下观察用碘液染色的洋葱表皮细胞,可看到染色最深的结构是()A.细胞膜B.细胞核C.细胞质D.液泡18.下列关于“制作并观察植物细胞临时装片”实验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制作临时装片时,观察用的实验材料越大越容易看清楚细胞结构B.为在视野中看到较多的细胞,可转动转换器用较大倍数的物镜C.用碘液对临时装片染色,目的是更清楚的看到细胞的各部分结构D.在视野中呈圆形或椭圆形、边缘较黑,内部空白的物像就是细胞19.绿色植物的叶片细胞中,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是①,它能将叶绿素等色素吸收的②转变成③储存在它所制造的有机物中.上述①②③分别表示()A.线粒体、光能、化学能 B.叶绿体、化学能、光能C.细胞核、化学能、光能 D.叶绿体、光能、化学能20.与植物细胞相比,草履虫缺少的结构是()①细胞膜②细胞壁③叶绿体④细胞质⑤细胞核⑥液泡.A.①③⑤ B.③④⑤ C.②③⑥ D.①④⑤21.我国首例体细胞克隆牛“康康”在莱阳农学院诞生,其培育过程大致如下:从甲牛体细胞中提取出完整的细胞核;从乙牛卵巢内提取出成熟的卵细胞,去掉其细胞核;将甲的细胞核植入去核卵细胞中;培育后将胚胎植入丙牛的子宫中,发育后分娩,便产出了“康康”,“康康”的体色最像()A.甲牛 B.乙牛C.丙牛 D.甲、乙、丙三头牛的混合色22.下列为植物细胞不同时期的分裂图象,正确的排序为()A.a→b→c→d B.a→c→d→b C.c→d→a→b D.a→d→b→c23.国庆节假期,康康和爸爸去北城新区玩,买了块“烤地瓜”,它属于()A.茎B.根C.果实 D.种子24.成语“藕断丝连”中的“丝”属于()A.输导组织 B.营养组织 C.分生组织 D.保护组织25.下列各项中属于组织结构层次的是()A.肝脏 B.心脏 C.血液 D.皮肤26.取一个成熟的番茄果实,用开水烫一烫,撕下表皮,可以看到里面的果肉肥厚多汁.仔细观察,里面还有丝丝“筋络”.以上叙述中没有描述到的植物组织是()A.输导组织 B.保护组织 C.分生组织 D.营养组织27.画生物图时,对细胞中较暗的地方,正确的表示方法是()A.用铅笔打斜纹 B.用铅笔涂阴影C.用铅笔点上细点,点得密些 D.留下空白28.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时,由低倍镜转换高倍镜后发现()A.视野变暗、细胞数量减少B.视野变暗、细胞数量增加C.视野变亮、细胞数量减少D.视野变亮、细胞数量增加29.细胞分裂后,新生的细胞的遗传物质()A.和原来细胞一样B.比原来细胞多一倍C.比原来细胞少一倍 D.差不多30.下列关于草履虫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有专门的呼吸结构﹣﹣收集管和伸缩泡B.观察时,为了限制草履虫的运动把载玻片上的水吸干C.为了看清其体表上的纤毛,可以使用大光圈,使光线增强D.能对刺激作出反应,趋利避害二、非选择题31.(9分)如图是某一草原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请据图回答:(1)如果此图代表一个生态系统,需要添加的成分是和.(2)从图中可以看出,鹰与狐之间属于关系,鹰与鼠之间属于关系.(3)此食物网由条食物链组成,其中最长的一条食物链是.(4)从整体上看,该生态系统中数量最多的是,食草动物的数量总比食肉动物的数量.(5)若对该草原施用农药DDT,则该生态系统中的体内积累DDT的浓度最高.32.(8分)如图为显微镜的部分构造和某学习小组观察到的洋葱表皮细胞的几个视野,请分析回答:(1)在“观察植物细胞”和“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两个实验中,开始时用滴管向载玻片中央滴加的液体分别是和,目的是保持细胞的原有形态.(2)观察时,要使视野从a变为b,应将装片向方移动;要使视野从b变为c,应转换为(“高”/“低”)倍物镜;要使视野从c变为d,应调节[ ] .(3)若显微镜的目镜为5×,物镜为40×,则观察到的物像放大倍.(4)如果观察过程中,发现视野过暗,应使用和.33.(9分)细胞是构成生物体基本的结构和功能单位,如图是动、植物细胞结构模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是植物细胞的结构,[B] 的主要功能是.(2)细胞结构中,[ ] 含有遗传物质,能够传递遗传信息(3)在图中的细胞结构中,是植物细胞所特有的.(4)吃西瓜时,流出的汁液是[ ] 内的细胞液,它含有糖类等物质.(5)甲乙都具有的能量转换器是.34.(8分)如图表示油菜个体发育不同时期的结构层次.请据图回答:(1)戊由细胞甲发育而来,甲细胞的名称叫做.(2)[a]过程叫做细胞的.该过程中细胞内最重要的变化是先复制后均分.(3)[b]过程叫做细胞的,形成的图丙在结构层次上叫做.(4)图丁所示的叶片的结构层次属于.(5)油菜的结构层次可概括为:.(6)与动物体的结构层次相比,植物体没有.35.(6分)小明的车库里比较潮湿,经常有鼠妇爬来爬去,而车库外的水泥路上却不见鼠妇的踪影,小明决定进行探究.(1)提出问题:土壤的潮湿度会影响鼠妇的生活吗?(2)作出假设:(3)实验步骤:①准备材料用具:20只鼠妇、铁盘、纸板、干土、湿土②设计实验装置:该实验的变量是,在铁盘以中轴线为界,一侧放干土,另一侧放湿土,这样做的目的是设置.③在铁盘两侧的中央各放入10只鼠妇.应对上述数据作怎样的处理?,这样做的目的是.(5)结论:.2016-2017学年山东省临沂市莒南县七年级(上)期中生物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1.下列属于生物的是()A.衣服发霉长的毛B.恐龙化石C.珊瑚 D.不断长大的钟乳石【考点】生物的特征.【分析】生物的特征有(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2)生物能进行呼吸.(3)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6)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7)生物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解答】解:A具有生物的特征,属于真菌.B、C、D不具有生物的特征,不属于生物.故选:A【点评】生物的特征是区分生物与非生物的依据.生物具有生物的主要特征;非生物不具有生物的主要特征.2.“螳螂捕蝉、黄雀在后”、“龙生龙,凤生凤”中描述的现象体现的生物的基本特征分别是()①生物能生长②生物都有遗传特性③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④生物能变异.A.①②B.③①C.③④D.③②【考点】生物的特征.【分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生物的特征.生物的特征: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2、生物能够进行呼吸.3、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4、生物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5、生物能够生长和繁殖.6、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7.生物都能遗传和变异的特征.【解答】解:“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体现了生物之间的捕食关系,说明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龙生龙,凤生凤”体现了生物亲子代之间的遗传现象,即题中的③②两项特征.故选:D.【点评】理解掌握生物的基本特征.3.调查是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下列不属于科学调查的是()A.濒危动物调查 B.卫生检查 C.人口普查 D.森林资源清查【考点】调查的基本方法.【分析】为了达到设想的目的,制定某一计划,全面或比较全面地收集研究对象的某一方面情况的各种材料,并作出分析、综合,得到某一结论的研究方法,称为调查法.它的目的可以是全面把握当前的状况,也可以是为了揭示存在的问题,弄清前因后果,为进一步的研究或决策提供观点和论据.【解答】解:ACD、人口普查、濒危动物调查、森林资源调查都属于调查.B、卫生检查不属于调查.故选:B【点评】调查法包括抽样调查和全面调查,选择普查还是抽样调查要根据所要考查的对象的特征灵活选用,一般来说,对于具有破坏性的调查、无法进行普查、普查的意义或价值不大时,应选择抽样调查,对于精确度要求高的调查,事关重大的调查往往选用普查.4.下列有关生物圈的叙述,正确的是()A.生物圈是指地球上的生物及其全部生存环境的总称B.生物圈包括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C.温度和空间不是生物圈为生物提供的生存条件,而是自古就有的D.岩石圈是人类的“立足点”,所以人类的活动仅限于岩石圈【考点】生物圈的范围.【分析】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包括森林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等,是最大的生态系统.【解答】解:生物圈是生物与环境构成的一个统一的整体,是最大的生态系统,它包括了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及其生存的全部环境,它为生物提供了营养物质、阳光、空气、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等生存的基本条件,适合生物的生存,生物圈的范围:以海平面为标准来划分,生物圈向上可到达约10千米的高度,向下可深入10千米左右深处,厚度为2 0千米左右的圈层,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包括森林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等,是最大的生态系统.故选:A【点评】关键点: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5.“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这句诗描述的是哪一种非生物因素影响了鸭的生活()A.温度 B.空气 C.水D.光【考点】环境对生物的影响.【分析】此题主要考查了环境中的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解答时可以从环境特点和生物的关系方面来切入.【解答】解: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环境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某种生物个体生活的其他所有生物,包括同种和不同种的生物个体.“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体现了温度对生物的影响.春天温度升高,鸭子开始下水游泳.故选:A.【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运用所学知识对某些自然现象做出科学的解释.6.茂密灌丛中的湿度比裸地的湿度大,这说明()A.环境影响生物的生存B.生物都能适应环境C.生物能影响环境D.生物因素与非生物因素密不可分【考点】生物对环境的影响.【分析】植物的蒸腾作用把水分蒸发到大气当中,能增加大气的到湿度,据此答题.【解答】解:植物的蒸腾作用能降低植物体的温度,避免因温度过高晒焦导致死亡.能产生向上力,促进水、无机盐吸收等,是对陆生环境的一种适应.同时植物的蒸腾作用能够为大气提供大量的水蒸气,使当地的空气保持湿润,使气温降低,让当地的雨水充沛,形成良性循环,因此茂密灌丛中的湿度比裸地的湿度大,说明生物能影响环境.故选:C.【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植物的蒸腾作用可以提高空气的湿度.7.下列生态系统中,维持自身相对稳定能力最大的是()A.寒温带针叶林 B.农田 C.湖泊 D.热带雨林【考点】生态系统中的类型;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分析】一般来说,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自我调节能力就越大,反之,调节能力就小;热带雨林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最大.【解答】解:A、寒温带针叶林是由耐寒的常绿或落叶针叶树种所组成,为我国分布面积广、资源丰富的森林类型.主要由云杉属、冷杉属、落叶松属和一些耐寒的松属和圆柏属植物所组成,A错误;B、农田生态系统是人工的生态系统,以农作物为主体,动植物种类相对较少.同野生植物相比,农作物抵抗旱、涝或病虫害的能力差,因此,需要在栽培和管理中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B错误;C、湖泊生态系统,湖泊生态系统与溪流生态系统一样属于淡水生态系统,不同的是在于水并没有流动.含氧量相对较低,而且污染也会比溪流生态系统严重的多.湖泊水域通常深度深,因此阳光不易到达池底,缺乏生长于池底的大型藻类,此区生产者多为浮游藻类.C错误;D、热带雨林分布在全年高温多雨的地区,丰富的热量和季节分配均匀而又充足的水分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优越条件.动植物种类特别丰富,营养结构复杂.因此,热带雨林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最大,D正确.故选:D【点评】解此题的关键是理解①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自我调节能力就越大;②生态系统的类型结构和功能.8.下列不能称作一个生态系统的是()A.一片农田 B.一座高山 C.一个城市 D.一群鸟【考点】生态系统的概念.【分析】生态系统是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由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组成.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分解者(细菌和真菌).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等.【解答】解:ABC、一块农田、一座高山、一个城市,即包括了环境,又包括了此环境中所有的生物,因此都属于生态系统;D、一群鸟,只有部分动物,没有生产者、分解者等其它生物,也没有环境部分,因此不属于生态系统.故选:D.【点评】解此题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生态系统的概念及组成.9.“叶落归根”,落叶最终将在下列哪项的作用下回归土壤()A.生产者B.消费者C.分解者D.水份【考点】生态系统的组成及各部分的作用.【分析】(1)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等,生物部分由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和分解者(细菌、真菌)组成.(2)分解者指的是细菌、真菌等营腐生生活的微生物.它们将动植物残体等含有的有机物分解成简单的无机物,归还到无机环境中,促进了物质的循环.【解答】解:分解者能将落叶中的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等简单的无机物回归无机环境.因此,落叶最终将在分解者的作用下回归土壤.故选:C【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生态系统的组成和各成分的功能.10.下列食物链正确的是()A.鹰→蛇→鸟→草B.草→蚱蜢→食虫鸟→蛇→鹰C.阳光→草→食草籽鸟→鹰D.蘑菇→野兔→狐【考点】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生态系统中物质和能量的流动.【分析】食物链是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由于食物关系而构成链条.它表示的是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关系.其写法是:起点是生产者,依次是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三级消费者…一直到最高消费者,中间用箭头连接,箭头总是指向捕食者.【解答】解:A、鹰是消费者,而食物链必须从生产者开始,故此选项不正确;B、该食物链正确的表示了生产者草与消费者蚱蜢、食虫鸟、蛇、鹰它们之间的关系,故此选项正确;C、阳光是非生物部分,既不属于生产者也不属于消费者,食物链的概念未包括非生物部分,故此选项不正确;D、蘑菇属于分解者,而食物链包括分解者,故此选项不正确;故选B【点评】此类题只考查了食物链的正确表示方法,虽然是基础性的试题,但是在平时还是经常会出错的:有些同学会在食物链的后面加上分解者,有些同学会把箭头的方向弄反了或者只画一横线表示,还有的同学把整个食物链都写反了.11.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相对稳定的,这是因为()A.生物与生物之间相互制约B.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C.生产者总是数量最多的D.人工控制的结果【考点】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分析】此题考查对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的认识.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但这种自动调节能力有一定限度的.【解答】解:食物链和食物网中的各种生物之间存在着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关系.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生态系统调节能力的大小取决于它自身结构特点,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和数量越多,食物链和食物网越复杂,并且食物网中,植物的数量大于植食性动物的数量大于肉食性动物数量.自动调节能力就越强.但这种自动调节能力有一定限度,当人为的或自然因素的干扰超过了这种限度时,生态系统就会遭到破坏.例如,如果草原上放养的牲畜太多,就会严重破坏草场植被,造成土地沙化,草场就很难恢复原样了.故选:B【点评】人类活动只有尊重生态规律,合理地保护和控制、开发和利用生态资源.才不会破坏生态系统的稳定性.12.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A.生物圈B.海洋生态系统 C.森林生态系统 D.城市生态系统【考点】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生态系统中的类型.【分析】此题是关于生物圈的知识的选择题,据此答题.【解答】解: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是一个生态系统,它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三个部分,包括森林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是最大的生态系统.故选:A【点评】生物圈的内容是中考的热点,要好好理解掌握.明确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13.曾经有一个牧草留种区,为了预防鸟啄食草子,就用网把留种地罩上.后来发现,草的叶子几乎被虫子吃光.产生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环境污染 B.植物破坏 C.缺水干旱 D.食物链被破坏【考点】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保持生态平衡的重要意义.【分析】在生态系统中,生物与生物之间互相联系,互相制约,据此答题.【解答】解:在牧草留种区上,昆虫吃草,有的鸟吃草籽,有的鸟吃昆虫,有的鸟既吃草籽又吃昆虫;存在:草→鸟,草→昆虫→食虫鸟的食物链,草地被网子罩起来以后,鸟飞不进去了,吃草的昆虫失去了鸟的控制,就猖獗起来,从而破坏了食物链,所以造成牧草留种区草的叶子几乎被虫子吃光.故选:D.【点评】生态系统在中考中常常出现,应注意掌握.14.如果转动目镜和移动装片时,视野内的污点始终不动,则污点可能在()A.装片上B.目镜上C.物镜上D.反光镜上【考点】使用显微镜和制作临时装片.【分析】(1)观察临时装片时,视野里出现了污点,污点可能在出现在物镜、目镜和玻片标本(装片)上,不可能出现在反光镜上.因为如果反光镜被污染,只会影响视野的明亮程度,不会出现污点.(2)判断的方法是转动目镜或移动玻片.转动目镜污点动就在目镜,不动就不在目镜;移动载玻片,污点移动就在载玻片,不动就不在载玻片;如果不在目镜和载玻片,那就一定在物镜上.【解答】解:如果转动目镜和移动装片时,视野内的污点始终不动,表明污点不在目镜和玻片上,则污点可能在物镜上.故选:C.【点评】解答此类题的关键视野中污点的位置只有三种可能,目镜、物镜或玻片标本.15.小明同学将写有字母“p”的载玻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看到的物像应该是()A.p B.b C.d D.q【考点】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和使用方法.【分析】因为从目镜内看到的物象是倒像(显微镜物象和实物是上下左右都颠倒),所以,在显微镜视野中看到一个“d”,那么在载玻片上写的是“p”.【解答】答:A:因为从目镜内看到的物像是倒像.故A选项是错误的;B:从目镜内看到的物像是倒像.有些同学误认为上下颠倒.故B选项是错误的;C:从目镜内看到的物像是倒像,即显微镜物象和实物是上下、左右都颠倒.故C选项正确;D:从目镜内看到的物像是倒像.有些同学误认为左右颠倒.故D选项是错误的;故选C【点评】解此题的关键是理解“从目镜内看到的物象是倒像”即显微镜物象和实物是上下左右都颠倒.16.如图是制作临时装片的四个步骤,这四个步骤的正确顺序应是()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①C.④②①③D.②④③①【考点】制作临时装片观察植物细胞.【分析】制作临时装片的顺序可用下列动词记“擦,滴,撕,放,展,盖,染,吸”,擦是擦拭载玻片和盖玻片,滴是滴加清水,撕是撕取洋葱表皮,放是将洋葱表皮放入水中,展是将洋葱表皮展开,盖是盖上盖玻片,染是进行染色,吸是用吸水纸吸掉多余的水和染液.识图可知:①盖上盖玻片,②展平,③染色,④滴清水.【解答】解:制作临时装片的顺序可用下列动词记“擦,滴,撕,放,展,盖,染,吸”,擦是擦拭载玻片和盖玻片,滴是滴加清水,撕是撕取洋葱表皮,放是将洋葱表皮放入水中,展是将洋葱表皮展开,盖是盖上盖玻片,染是进行染色,吸是用吸水纸吸掉多余的水和染液,记住了这几个动词的顺序就记住了制作临时装片的顺序.对照“擦,滴,撕,放,展,盖,染,吸”,四个步骤的正确顺序应是④滴清水,②展平,①盖上盖玻片,③染色.故选:C.【点评】在制作临时装片观察动植物细胞时,最容易失误的地方就是盖盖玻片,平时要注意多操作,多练习,熟能生巧,这样就可以避免盖玻片下产生气泡.17.在显微镜下观察用碘液染色的洋葱表皮细胞,可看到染色最深的结构是()A.细胞膜B.细胞核C.细胞质D.液泡【考点】制作临时装片观察植物细胞.【分析】染色体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因而观察细胞时,用染色的方法可以清楚的看到细胞核.【解答】解:植物细胞的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和液泡.细胞壁起支持和保护作用;细胞膜控制物质的进出;细胞质缓缓的流动可加速细胞与外界的物质交换;细胞核里有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叫染色体,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的是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的临时装片时被染色最深的结构,首先明确植物细胞的结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