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提升职业技能为目标的立体化教学模式研究
高职院校就业指导课立体化教学模式探索
等 特点 , 是一 门集理 论 与 实践 高 度 融合 的综 合性 应 用 型学科 。它不 但涉 及到 职业 、 就业 、 创 业等 基础性 理论 , 也 涉及 到思想政 治 、 政策法 规 、 职业 道德 、 心理
素质等 理论体 系 , 还包 含职 习 、 自主创 业 等 程序 性 综 合 知识 。 就业 指 导
课 与教 育学 、 社会 学 、 管理 学 、 法学 、 心理学 等学科 密
程教 学要求 》 ( 简称就业 指 导课 ) 的通 知 , 指出“ 高校
要 切实把 就业指 导课 程建 设 纳入 人 才 培 养工 作 , 列 入 就业 “ 一把手” 工程 , 并 作 为 公 共 课 纳 入 教 学 计 划, 贯穿 学生从 人学 到毕业 的整 个培养 过程 ; 分 年级
2 0 1 3年 l 2月 第 l 4卷 第 4期
包 头职 业技 术 学 院 学报
J OURN AL OF B AO TO U VOC AT I O NAL & T E CHNI C AL C OL L EG E
De c e n l h e r . 201 3
Vo 1. 1 4.No. 4
高职 院校 就 业 指导 课 立体 化 教 学 模 式探 索
匡增 明
( 包 头职业 技术 学院 招生 就业处 , 内蒙 古 包 头 0 1 4 0 3 5 ) 摘 要: 就 业指 导课 现 已成 为高职 院校人 才培 养课程 体 系 中的一 门新 兴课 程 , 创新教 学模 式是提 升
课 程教 学水平 , 提 高教 学效 果 , 打造 品牌课 程 的重要 途径 。 本 文从教 学 内容 、 教 学方 法及 任课 教 师 等 方面探 索就 业指导课课 程 立体化 教 学模 式。 关键 词 : 高职 院校 ; 就 业指 导课 ; 教 学模 式 ; 立体 化
高职院校“立体化”教学管理模式研究——以长江职业学院为例
的考核方式 更加 量化 , 能简化他们 的管理环 节 , 考评结果 能更 直观的从数据上反映出来 。处于基础具体教学管理 岗位 的教学 秘书则认为 , 采用 目标管理模式后 , 他们只需要完成上传下达 , 基本信息收 集的工作即可 , 极大地简化 了他们 的工作任务 。但 处于教学一 线的教师 则认 为量化 考核过 于机械 , 乏一定的科 缺 学性和 灵活 洼, 只是单纯增加了教师的工作负担 。教学 、 科研 活 动被“ 量化 ” 的过 于机械 , 创新的余地就极大地减少 了。这样一 来, 目前普遍被 采用的 目标管理 教学 管理模 式 , 就并没 有真正 实现“ 目标统一” 尤其是一线教师缺乏对 目标管理 模式的认 同 , 感, 而一线教师又 恰恰是教学 活动中最重要 的主体 , 是教学 也
设 施 陈 旧等 弊 端 日益 显 现 , 了应 对 这 样 新 的 挑 战 , 建 “ 为 构 立体
() 1 目标管理认同感缺失 。同样是 目标管理模式 , 从教学管
理 部门的角度来看 目标管理模式作用显著 。对教务处这样的处
于宏观监督 地位的管理部 门认为 , 采用 目标 管理模式 , 对教师
机关教务处这种模式下 , 其更多的是起到宏观指导和监督 的作
用 。这就形成 了一种 “ 点到面” 的教学管理模式 , 但是这 种模式 在实际运行过程 中, 逐渐显现出了一些弊端 , 要不 断完善 , 需 应 构 建一个更加 立体化的模式 ,以便适应现 代社会 的高等职业 教育 。
一
学生考评 分数固然能从 一定程 度上反映 出授课教 师的教
师 则对 目标管 理认 同感缺乏 、 教学 计划沟通滞 后 、 教学过程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馈模糊 、 教学评价 考核方式单一等问题 。
立体化教学研究报告
“立体化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课题实验研究报告摘要学习无处不有,生活处处皆学问,生活处处有教材。
教学内容的立体化,使语文教学更接近社会生活,使语文教学内容增加时代的新气息。
在语文教学上注意教学内容的立体化,能够把教材里那些抽象的知识化为可视可感的具体形象,打破僵化的思维定势,发展学生的求异思维,让学生迸射出智慧的火花,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这是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有效途径。
关键字:立体化语文教学模式一课题提出的背景江泽民同志在全国第三次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东陈至立同志也指出:“实施素质教育重点是要改变传统教育观念,改变传统的教学手段,尤其是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精神为主。
”当前,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仍存在着不少弊端:不少教师所采用的教学方法陈旧单一,“满堂灌”,教师包办代替了学生的思考,师生之间缺少互动,造成课堂气氛沉闷,学生学习语文的素质能力低下,学习语文的兴趣不高等,严重地影响了教学效果和质量。
针对这些总是,我们必须对以往陈旧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构建符合素质教育的新的教学模式。
对于如何推进教学改革,落实素质教育,近年来许多的教育专家、教师都进行了研究和探索。
立体教学正是一项实施素质教育的改革实验,是在开放性的教学环境中,师生互相质疑,通过多角度、多层次的立体探究,优化课堂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教学活动,立体教学模式具有科学性和实用性,可操作性强,适合在我校开展探索和研究。
二、理论依据探索立体化的课堂教学模式,我们以孙春成同志创立的“立体教学论”为主要理论依据。
立体教学是孙老师十几年辛勤汗水的结晶,它借鉴和移植了十多种科学理论,从教学艺术和教学科学两个方面系统地阐述了立体教学观,提出了课堂系统中心论、思维三坐标等新颖独到的见解。
它的最大优点是立体化,即教学多角度、多层次、多渠道、多方位,境界化、整体化、形象化、民主化、艺术化、科学化,呈开放性而又综合性强,有时空感,其内涵十分丰富,具体体现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诸多方面。
构立体化培养模式,促教师专业化发展论文
构立体化培养模式,促教师专业化发展职业教育攻坚,队伍建设是关键,教师培养是重点。
目前,中等职业教育存在这实践教学能力弱、教师队伍结构不够合理,专业课和实习指导教师比例偏低,骨干教师和专业带头人缺乏等问题。
通过调研,桂林市以“构建立体化培养模式、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为基本思路,通过多途径切实加强我市中等职业学校师资队伍建设,为我市中等职业教育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作为我市中等职业教育师资培训负责人,现将我市的中等职业教育师资培训工作的体会与大家做一交流。
一、认清形势,建立职教师资培训机制。
鲁昕副部长提出:“中等职业教育要以提高质量为核心,高度重视内涵建设,抓师资队伍建设,就抓住了教育事业发展的根本环节”。
为此,我市制定了《桂林市中等职业学校教师2008年—2012年市级培养培训实施计划》,明确了开展中等职业教育师资培训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实行目标责任制和领导责任制,把实施教师素质提高计划作为我市职业教育工作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客观要求和具体体现,作为整体推进我市职教师资队伍建设的重大机遇和重要突破口,在工作的规划、推进和保障上,做到了优先研究、优先部署、优先支持。
二、加大投入,健全培训经费保障机制。
为落实我市中等职业教育师资培训实施计划各项目标,我市从职教攻坚财政性经费中,安排3%比例用于教师队伍建设,启动了桂林市中职教师队伍培训方案和中职名师培养计划。
2009年以来,我市近百名专业骨干教师参加了国家级培训、1000多名专业骨干教师参加了自治区级培训、2400余名教师参加了市级转岗教师、骨干教师、双师型教师、中职教师职业基础技能、中职德育新大纲和制定中职学校教学方案等项目的培训。
通过培训,有500余名参培教师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同时还举办了中职校级领导全员、提高和高级研修班的培训,使参培校级领导增强了形成科学的学校发展观、提升创办特色学校的意识和责任感。
三、扎实推进,确保师资培训质量。
职业学校技能大赛促进专业技能教学体系改革的研究与实践成果报告
一 是 以 大赛 项 目为参 照 、 以 职 业 岗 位 分 析 为
制 成 果 将 大 赛 项 目承 载 的 技 术 培 养 目标 为 核 心 、 以“ 利做 、 利
以及 参 赛 选手 的得 失 情况 动 态 反馈 到教 学 环 节 ,
反 馈 的 促 进 机 制
一
施 水 平 和 能力 . 形 成 了 区 域 整 体 推 进 教 学 改 革 的 高 位 态 势
( 三 ) 形 成 了 从 大 赛 项 目 向 专 业 技 能 课 程 资
源 转 化 的 开 发 程 式
是 大 赛 促 进 专 业 技 能 教 学 改 革 的 倒 逼 机
与开 发成 果 “ 进课 程 、 进课 本 、 进课 堂 ” 。 二 是 以骨 干 职 业学 校 为 “ 实 验 田” , 广 泛 建 立 课 程 改 革 专 业 实 验 点 和 技 能 教 学 研 究 基 地 , 引 导 职业 学校 开展 “ 教学 做 合一 ” 模 式 的实 践 , 建立 “ 能 力导 向” 的评 价标 准 . 真正实 现学 生 的深度 学 习 。 三是 以 “ 示 范课 ” 评 比、 信 息 化 教 学 大 赛 为 “ 切人点 ” . 发 挥 大赛 教 练 员 、 金 牌 选 手 的 示 范 引
 ̄ J I l +推 广 ” 模 式 和 “自 下 而 上 ” 的问 题解 决 模式 、 社 会 互 动 模 式 ,推 动 职 业 学 校 动 态 调 整 课 程 内 容 、
变 革 教 学 方 式 、 创 设 教 学 情 境 、 提 升 教 师 课 程 实
三、 成 果 主 要 创 新 点
f 一 1 建 立 了 大 赛 与 专 业 技 能 教 学 改 革 双 向
大赛 成 果 向教学 改 革实 践 的转化 。
高职土建类专业“点、线、面、体”立体化实践教学模式研究与探索
安徽建筑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7359(2021)12-0110-02DOI:10.16330/ki.1007-7359.2021.12.0521引言1.1发达国家职业教育实践教学模式德国职业教育实践教学模式是以职业活动的行为过程为导向而展开教学,其中理论课程的教学内容浅显易懂,以够用为度;实践课程门类较少,但课程内容几乎覆盖了专业所必需的所有实践知识和技能领域,不仅涉及面广、综合性强,而且还有利于培养“操作型、技能型”的职业技术高级专业人才,教学过程采用双元化教学模式。
加拿大职业教育中实践教学课程设置采用“CBE ”模式。
企业确定专业必备的综合职业能力,学校组织编写教学大纲,在编写教学大纲的过程中,首先将知识相近、相同的内容归纳在一起,构成一定时期内能够完成的教学模块,按照基础—专业—实际工程进行排序,最后形成教学大纲。
从德国的“双元制”和加拿大的“CBE ”模式中,我们不难看出,发达国家在职业教育过程中能够充分调动企业参与助学的积极性,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培养目标与实际需求相互脱离的现象,是较为实用且又便于操作的方法。
1.2国内职业教育实践教学剖析国内的高等职业教育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逐渐暴露出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与市场经济的要求相比,与高速发展的高等职业教育规模相比,现有高等职业教育尚未完全形成适应市场需要、独具高等职业教育特色的实践教学体系。
在实践教学模式的研究过程中,根据社会需求不同,国内的学者们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实践教学模式,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实践教学模式如下。
1.2.1“三结合、三层次、三段式培养”的实践教学模式“三结合”指的是实践教学活动中的教学、科研、生产实践的有机结合。
“三层次”指的是大学生实践教学分为基础实践、专业实践、社会实践三个层次,实践教学活动按照三个层次递进的关系进行设计。
“三段式培养”指的是把实践教学培养过程分为校内“基础阶段”、校内“综合实训阶段”和校外“顶岗实习”阶段。
立体化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师 的课 堂教学 、 学科科 研、 社会 服务等模 块 进行整合并 在网络 上 为学 生和其他使用者呈现 。同时也提 供了教师与学 生讨 论交
教学 模 式 符合 创 新型 、 实 践型 人 才 的培养 需求 , 符 合 教育教 学发 展的需要 , 对于提高 教育教学质量 、 深 化教学 改革有着非
算机技术 、 网络技 术、 云存储技术 等信息技 术和教育技术 , 可以
给教 师和学生提 供内容丰富、 质量可靠 的教学 素材以及优 秀的 教学示范课程 等共享资源 , 在先进 的教学理念 和教学设计 的帮
助下, 能极 大改善教学效果 。 2 0 1 1 年以来 , 以物流管理 专业 特色
专业及课 程一体化建设项 目和物流管理专业综合 改革为依托 , 开展专 业教学 网站建 设 , 为物 流管 理专业 教师 、 学 生和其 他使 用者提 供了课程 教学资源共 享以及课程讨 论 的平台, 取得 了很
教 学模 式 是 活生生 的教 学论 , 它以生 动鲜 活 的表现 形式 居 于教育 理 论与教育 实践 之 间。l 1 因此 , 一直 以来 , 教学 模式
是 理论 和实践 部 门关 注 的焦点 。 教学 模 式是 正确反 映教 学客 观 规律 、 有 效指 导教学 实践 的教学行 为范型 , [ 2 是影 响教 学质 量 的重 要 因素之一 。 根 据 经济 管理 学 科 的特点和人 才 培养 目
立体化教学模式百科
立体化教学模式立体化教学模式是在教学理论指导下,为完成规定的教学目标和内容,以“学--导多元立体化互动“的开放教学模式为基础,通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总结出多元立体化新型教学模式:“学生学习主动化、资源整合多元化、课程讲授多样化、学习支持立体化“.探索了几种典型的“学--导多元立体化“教学模式:南大学校模式、学分制模式和医学模式.多元立体化教学模式对教师提出的新挑战:通过更新智能观念,全面了解每个学生的智能特征;针对不同智能的特点,设计相应的课程和教学活动;完善智能结构,组织教师“智能小组“.多元立体化教学模式提倡启发式教学,注重因材施教;优化课程结构,构建以核心课程和选修课程相结合、有利于学科交叉与融合的课程体系;提高大学生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交流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目录1 立体化教学模式的基本原则1 1.1 目的性原则1 1.2 主体性原则1 1.3 实验性和实践性原则1 1.4 “立体化”原则2 立体化教学模式的主要架构1 2.1 教学思维1 2.2 教学目的1 2.3 教学角色1 2.4 授课模式1 2.5 教学组织1 2.6 教学考评立体化教学模式 - 立体化教学模式的基本原则“立体化”教学模式强调以现代教育理论和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为理论依据,倡导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目的性原则要明确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根本目的,处理好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实践教学和网络教学之间的关系,实现各教学环节的协调统一,共同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总目标服务,同时任何不利于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的行为和思想都应予以抵制。
主体性原则要坚持学生主体性的原则,从教材、教学内容的选择到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评价的运用都要体现出学生主体的参与性、选择性和自主性,体现出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
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要符合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目的、大纲和要求,要有利于学生主体性的发挥。
基于共建共享模式的高职立体化教材建设与实践
基于共建共享模式的高职立体化教材建设与实践1. 引言1.1 高职教育的发展背景高职教育作为我国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起源于上世纪80年代,是为了满足经济发展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而设立的。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高职教育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
目前,我国高职教育在办学规模、人才培养水平和教学质量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进步和成就。
在高职教育的发展过程中,面临着一系列新的挑战和机遇。
一方面,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科技的不断进步,高职教育要求教育教学模式与时俱进,更好地满足社会需求。
教材建设是高职教育质量的重要保障之一,如何建立起质量过硬、适应性强的教材体系成为迫切需求。
通过共建共享模式在高职教育教材建设中的应用,可以更好地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提升教材的适应性和实用性,促进高职教育的持续发展和进步。
1.2 共建共享模式在教材建设中的重要性在教材建设中,共建共享模式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共建共享模式可以促进资源的充分整合和优化利用。
通过多方共同参与,可以集聚更多的专业知识和教学经验,使得教材内容更加丰富多样,符合实际需求,提高教学效果。
共建共享模式可以促进教学团队的合作与交流。
不同学校、企业、教育机构之间的合作,可以促进教学团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提高教学质量,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
共建共享模式还可以促进教材的更新与优化。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教育的内容也需要不断更新,共建共享模式可以使得教材内容更加贴近现实需求,更加符合时代潮流。
共建共享模式在教材建设中的重要性不容忽视,它将为高职立体化教育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与保障。
2. 正文2.1 高职立体化教育的概念和特点高职立体化教育是指通过多种教学手段和教育资源的整合,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实践能力为目标,为学生提供更加全面的教育服务。
其主要特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多元化的教学手段:高职立体化教育不再局限于传统的课堂授课模式,而是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如实验教学、实践教学、项目教学等,以满足学生对不同形式教育的需求。
基于陶行知教育思想的中职英语阅读课立体化教学模式探究
基于陶行知教育思想的中职英语阅读课立体化教学模式探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影响日益凸显,对于中职英语教育的研究和实践也引起了广泛关注。
陶行知倡导的以学生为中心、重视个性与情感的教育理念,与中职教育培养学生实践能力、职业技能的需求相契合。
基于陶行知教育思想来探讨中职英语阅读课的立体化教学模式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不断提高,中职生对英语阅读能力的要求也日益增加。
传统的英语阅读教学模式往往注重知识传授,忽略了学生的个性特点和情感需求,导致学生对英语阅读缺乏兴趣和动力。
研究如何将陶行知教育思想与中职英语阅读课的教学实践相结合,设计出符合学生需求的立体化教学模式,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兴趣具有重要意义。
在这样的背景下,本研究旨在探讨基于陶行知教育思想的中职英语阅读课立体化教学模式,并通过实施效果评价和模式优势总结,为中职英语教育的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研究背景】的深入探讨将有助于更好地理解本研究的意义和重要性。
1.2 研究意义陶行知教育思想作为现代教育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育实践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针对中职英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通过基于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立体化教学模式探究,将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积极性,促进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的提升。
通过对中职英语阅读教学模式的优化设计和实践探索,不仅可以丰富中职英语教学方法和手段,还能够为中职教育教学改革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参考,推动中职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
本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可以为中职英语阅读教学的改进和创新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支持,有助于推动中职教育的发展和进步。
1.3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探讨基于陶行知教育思想的中职英语阅读课立体化教学模式,并分析该模式对学生英语阅读能力和学习动机的影响。
具体目的包括:1. 深入理解陶行知教育思想在中职英语教育中的应用和意义;2. 分析当前中职英语阅读教学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为构建新的教学模式提供依据;3. 设计基于陶行知教育思想的中职英语阅读课立体化教学模式,并探讨其实施的可行性和有效性;4. 评价该教学模式的实施效果,探讨其对学生英语阅读能力和学习动机的影响;5. 总结模式的优势和不足之处,为后续教学改进提供参考;6. 最终目的是为中职英语教育的教学改革和提升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新时代高职思政课“六化”教学研究
鄂州大学学报Journal of Ezhou University 2021年1月Jan.2021第28卷第1期Vol.28No.ldoi:10.16732/ki.jeu.2021.01.005新时代高职思政课“六化"教学研究杨秋凤(鄂卅职业大学思政课部,湖北鄂卅436099)摘要:新的背景、新的理念和新的要求,使新时代高职思政课教学发生巨大变革。
为了适应新时代的发展变化,高职思政课必须实现“六化”教学要求,即教学内容专业化、教学目标一体化、教学过程学习化、教学手段信息化、教学方法实践化、教学考核立体化。
认真研究与探讨高职思政课教学如何实现“六化”要求,对提高高职思政课的实效性和彩响力意义重大。
关键词:新时代;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9004(2021)01-0019-04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政课教师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指出,“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思政课作用不可替代”。
2019月1月24H,国务院发布了《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
《方案》指出,要“指导职业院校上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实现职业技能和职业精神培养高度融合”。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进入新时代,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提出了更新、更高、更全面的要求。
2018年4月12日教育部印发了《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基本要求》(以下简称《要求》)。
《要求》提出,要努力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配方'先进、'工艺'精湛、'包装'时尚”。
2019年8月14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公布了《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为深化新时代思政课改革创新提出了具体的指导意见。
高职院校“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探究-最新教育文档
高职院校“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探究0 引言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为实现这一目标,我们必须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实现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探索新的教学模式,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是以学生为主体的符合高等职业教育特点的先进教学理念,它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使学生在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过程中有效提高学习能力和自身素质,为学生“职业生涯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1 “教学做”一?w化教学模式改革背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起步较晚,高职院校的校内教师也大多来自普通高校,教育教学模式尚未摆脱传统的普通高等教育模式的影响。
当前高职院校中,教师普遍沿袭了普通高等教育的教学模式,以课堂理论讲授为主,以实践教学为辅;更有甚者,一些教学计划中的实训实验课程由于种种原因不能付诸实施,致使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不能得到有效地锻炼和提高,与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相去甚远。
高职院校从企业中聘请的兼职教师数量也相对有限,达不到教育部规定的企业兼职教师占专业教师比例的要求,而企业中的兼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往往是重实践轻理论,又由于自身单位工作原因,很难保质保量地完成教学任务。
近些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不同经济领域和行业出现了此消彼长,兴衰交替的局面,为了适应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变化,同时为了应对生源逐渐萎缩的客观现实,各高职院校不断增设新专业以应对不断变化的社会需求和招生压力。
这就必然导致新专业的迅速扩张和专业教师相对短缺以及教学硬件设施跟进滞后的矛盾,严重影响了人才培养质量。
当前普遍实施的教育教学评价制度也不利于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例如,评价体系单一,考试考核制度不利于学生能力和素质的提高,不少高职院校在教学过程中仍然把实践和理论割裂开来,并在考核中重理论、轻实践。
为了实现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真正为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需求培养出能胜任工作岗位的合格毕业生,“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改革是非常必要的。
“课岗对接,课证融合,课赛融通”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的探索
“课岗对接,课证融合,课赛融通”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的探索一、前言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15]6 号文件)指出:职业院校要加强与职业技能鉴定机构、行业企业的合作,积极推行“双证书”制度,把职业岗位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和职业素养融入相关专业教学中,将相关课程考试考核与职业技能鉴定合并进行。
根据教育部该文件的要求,我们在教学改革中积极探索将课程教学与职业岗位紧密结合,以期达到职业岗位的必备需求。
近年来,职业技能大赛应运而生,职业技能大赛是由职业教育面对新形势、站在新起点的重大制度设计,比赛规程基于专业基础、国家职业技能标准、企业岗位能力的要求而设计,通过职业技能大赛的内涵与竞争体系建设,达到“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用、以赛促改”的目的。
职业技能大赛近年来在职业教育中的作用得到了广大师生的普遍认可,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作为一个新兴专业,已在我国大部分轻工类院校和农科类院校设置并招生。
我院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开设于2003 年,在江苏、安徽、山东、浙江等省招生,为适应高职院校教育发展的要求,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也在不断地改革与实践。
通过多年的研究和实践,逐渐探索出“课岗对接、课证融合、课赛融通”的课程教学模式改革,将课程教学与岗位需求、行业技能证书及职业大赛的需求相结合,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课岗对接,课证融合,课赛融通”课程教学模式改革内涵所谓“课岗对接” 是指根据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学生就业岗位的要求,构建服务于融岗位工作要求、行业要求及学生人生职业发展于一体的课程内容体系;“课证融合”是指人才培养规格对接国家职业资格标准,培养内容对接国家职业标准,按照职业资格标准确定实验、实训教学内容,把职业资格考核融入到学生的期末考核,学生完成课程学习的同时也获得职业资格证书,以证代考。
“课赛融通”是指将各种技竞赛项目嵌入课程教学当中,设计课程教学内容和实训项目,以竞赛为动力,以竞赛内容为项目驱动,提高学生专业应用能力,同时参赛学生可通过参加竞赛来代替相应专业课程的学习,通过申请,根据竞赛的规格和成绩获得相应的课程成绩。
现代教育技术环境下高职立体化课程资源建设模式研究
现代教育技术环境下高职立体化课程 资源建设模式研究
马 海峰,秦桂英
( 常州机 电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常州 23 0 ) 1 00
[ 内容提要] 本 文从现代 教育技术 的角度剖析 了现代高职 院校课程资源建设中存 在的深层 次问题 ,提 出了在 现 代教育技术环境 下的立体化课程 资源建设模式 ,并从专业领域 、教学领域 、学习领域 、师生互动领域等四个层 次研究了立体化课程 资源建设模式框架结构 ,以及各个领域在课程 资源 建设中的地位 、作用和相互关系 。 [ 关键词】 现代教育 ;立体化课程 ;资源建设;高职 [ 中图分类号] G7 1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10 .4 7 (0 0 00 3 -1 0 87 2 2 1 )1.0 10 现代 教育技术是指在现代教育理论指导下 , 充分运用现 代信 息技 术,通过对教与学 的过程和教与学的资源的设计、 开发、 利用、 管理和评价,以实现教学最优化的理论和实践。 它是以计算机技术 、 多媒体技术 、网络通讯技术为核心的信 息技术 的发展而迅速发展起来的 , 它是一种全新的教育观念 和一种全新 的教学设计思想 , 其核心 内容是用系统的方法谋 划教育策略 ,进行教学设计 ,资源开发利用 ,建立评价体系 等 ,从而构建 新型的教 学模式 ,实现教学的最优化。现代教 育理念与信息技术的结合,构成了以计算机 网络 为基础 ,网 络技术为支撑 , 数字化教学资源为核心,培养创 新人才 为 目 标 ,多媒体交互学习过程的现代 教育模式 。
一
、
课 程 资 源 建设 现 状
1 .课程资源贫乏 ,质量差 高职院校 教师上课压力较重 , 教师 的主要精力用在课堂 教学, 设课程 资源精力十分有限 , 建 从而导致课程资源贫乏。 各高职院校都是最近几年才升格转型为高职院, 缺乏课程资 源建设相关 的管理制度和奖惩制度 , 教师课程资源建设的积 极性不高 ,从而导致课程资源质量较差。 2 .课程 资源形式单 一,适应性差 因为高校教师运用现代 教育技术 能力较低 , 许多有 课程 资源 仅 仅 是 由利 用 P weP it软 件 制 作 的 一 些 低 层 次 、 重 o ron 复的课件组成 ,课程资源 技术落后 ,形式单一 ,不能适 应现 代教育信息化技术发展 的需要 。 3 .课 程 资源 独 立 分 散 ,缺 乏 共 享 课程资源 建设缺乏统一规划 , 各任课教师 独立进行课程 资源 建 设 ,课 程 资源 分 散 ,相 互独 立 ,无法 进 行 共 享 ,并 导 致部分课程 资源重复建 设,浪费大量 的人力和物力。 4 .课程资源利用率低 ,应 用效果不佳 课程资源建 设没有将现 代教育思想 与现代信 息技 术进 行整 合,没有真 正促进教学 改革 , 没有建立起与信息技术环 境相 配套 的课程资源 以及相应的教学模式和方法 体系。 二 、立体化课程资源建设模式 立 体 化课 f — == F=二_ 。二 … … … 一 … ~ = = 二 彳 二 = 程 资源 建 设模 一 竺 一 一 兰 … :兰 一 j
新时代高职院校“1355”实践育人质量提升体系的探索与构建①——以汉中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新时代高职院校“1355”实践育人质量提升体系的探索与构建①———以汉中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刘欣,单园,程羲,王莹,张弛(汉中职业技术学院,陕西汉中723002)汉中职业技术学院积极响应指导思想及政策要求,推进教育教学模式的创新,实施项目教学、案例教学、工作过程导向教学,增强教学与实训的融合,提升实习实训的比重。
同时,学院坚持与行业、产业和企业深度融合,确保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内容和教学过程与产业技术进步、行业标准和企业需求紧密对接,实现了课程与实训基地建设与产业技术发展的同步发展,并对新兴产业人才进行适度的超前储备,有效推动了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发展。
一、新时代高职院校落实“1355”实践育人质量提升体系的现实意义(一)实践教学改革的大势所趋此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机构在推动校企合作、工学一体化的进程中进行了深入探索,始终把提升学生的实操能力作为重点,希望通过优化学生的职业技能、缩减教育输出与行业需求间的鸿沟、增强学生就业能力的具体办法,确立教育的核心价值。
在校企合作模式构建方面,众多院校已经发展出了具有自身特色的合作框架,然而,在具体的合作实践中也暴露出诸多问题,这些问题既是对现有教育模式的考验,也为未来教学工作的改良指明了方向[1]。
在此背景下,各高职院校亟须创新人才培养机制,以更好地适应职业教育的发展需求,实现校企双方的互利共赢。
(二)学校教育创新的必经阶段近年来,汉中职业技术学院不断深化人才培养模式,形成了以“适应岗位需求+灵活转换职业”的培养理念为核心的“13X ”实践教学体系和“311”人文素质教育计划[2]。
这些创新举措显著提升了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尤其在针对服务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上,各分院突破传统教学模式,紧密结合未来工作场景的实际需求,将沟通、表达、应急处理及抗压能力的培养与职业角色的多样性及专业知识深度融合,通过加强校内专业实验与实践教学的基础,实施人才培养方案、职业能力标准、课程体系、教材选择及实习等方面的全面改革。
高职教材建设心得体会
高职教材建设心得体会教材是体现教育思想、教学特色的主要载体,笔者结合多年高职教育和国家级精品课程建设、国家级共享资源课程建设的经验和体会,认为高等职业教育教材建设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适应高等职业教育形势,体现“职业性”高职教育是以培养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的高端技能型专业人才为主要任务,以职业需求为中心。
强调职业的定向性,注重职业的素质要求,如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和正确的职业观[1]。
教材的制订结合特定职业的需要,顺应职业结构,随经济结构、产业结构变化的趋势。
在教材建设过程中,通过对职业岗位特点的分析,根据岗位需求和《高等职业教育专业教学标准》的要求,确定教材的主体内容。
内容的选取不应刻意地追求体系的完整,而是根据培养目标、职业岗位群的要求进行选取。
教材建设的目标、标准、内容都要满足区域行业或职业岗位群的需要。
2、加强技能训练,体现“教、学、做”一体的教学模式教材要以应用为主线,加强技能训练的相关内容,培养学生与岗位对接的职业能力,突出理论知识在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应用,力求探索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为了更多地体现“简单”、“实用”、“职业”的特色,教材可以根据需要采用相对不完整的理论体系,但应在实践、应用上多下功夫,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带领学生进一步学习相关的知识与技能,提高动手能力,培养工程意识,从而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
充分地体现“教、学、做”一体,工学结合。
3、注意更新内容,体现教材的先进性在教材内容的选取上要注重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的引入,同时处理好传统知识、技能与现代科技发展的关系。
针对工业化和信息化社会的特点,改变传统教材内容严重滞后于当前社会科技发展水平的缺陷。
对于快速发展的行业大力更新教材内容,在实际生产的调研基础上,分析职业岗位所需的专业知识和技术能力,吸收专业领域的最新成果,建立具有科学现代职教特色的教材体系,这将有利于学生的知识更新和全面素质的提高,为科技进步和加快社会发展而服务。
立体式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收稿日期:2012-11-04作者简介:文斌(1972-),男,黑龙江佳木斯人,佳木斯大学理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教育理论、泛函微分方程;刘春妍(1979-),女,黑龙江佳木斯人,佳木斯大学理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教育理论、凸分析与凸规划;康兆敏(1969-),男,黑龙江佳木斯人,佳木斯大学理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教育理论。
基金项目:2012年黑龙江省高等教育综合改革试点专项项目“地方性高校大类招生背景下的大学数学课程改革研究与实践”和2010年佳木斯大学教学研究项目“高师数学“兴趣研究”的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L2010-100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文斌刘春妍康兆敏立体式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摘要:如何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学生是当前高等师范教育面临的一大难题,立足课堂教学、创新教学模式是解决这一难题的有效途径之一。
立体式教学模式在很大程度上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其独立思考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实变函数》课程中采用立体式教学模式,立体化夯实课程基础、立体化搭建知识框架、立体化设计教学环节的教学实践与教学效果校验使教与学皆受益匪浅。
关键词:实变函数;立体式教学;认知规律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0438(2013)03-0133-03(佳木斯大学理学院黑龙江佳木斯154007)目前,高等师范院校大学生就业难与用人单位“人才”难觅的悖论促使高等教育工作者不得不深思:如何立足专业课程体系改革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模式、适时更新教学内容,培养出适应社会需求的高层次人才。
为适应大类招生的需要,根据多年的教学管理与实践,笔者从创新教学模式入手,在我校数学与应用数学本科专业的课程教学中进行大胆的探索与研究,以《实变函数》这门公认的数学专业课程体系中既难教又难学的课程为例,通过2005-2008级等四届学生的教学实践与效果反馈,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其独立思考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方面有所体悟。
基于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的高职护理专业“多层态、立体化”实践教学体系研究①
基于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的高职护理专业“多层态、立体化”实践教学体系研究①周璇,任敏*,唐丽芳(昆明卫生职业学院,云南昆明650600)黄炎培先生是中国近代职业教育的启蒙人物,是我国近代著名教育家。
他提出的“手脑并用”“做学合一”“使无业者有业,使有业者乐业”等教育观点对于当下的职业教育改革发展依然有很多借鉴之处。
结合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最新要求,在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影响下,学院一直致力于教育教学改革,旨在培养“用得上,下得去,留得住”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基层卫生健康人才。
一、研究背景实践教学是护理教育教学中最重要的教学环节,通过文献检索近十年来关于护理实践教学体系研究的相关文章和论文,发现护理实践教学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个是对实践教学的理论性研究,这类研究主要探讨和构建护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实践教学模式、实践教学方案等理论。
如以岗位需求为导向,以社会需要为依据,以了解护生需要具备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然后确定当前护理专业人才应具有的知识和职业技能结构,构建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的实践教学体系[1]。
第二个是对实践教学成效、问题和对策的研究,这类研究主要以实例或调查研究方式进行。
对实践教学成效较好的实例进行分析研究、归纳总结,提出实践教学改革的建议。
如通过调查护理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效果,提出构建“递进式”实践教学体系,采取“三阶段、三站式”实践教学及“案例式”专业技能考核方法的建议[2]。
第三个是对实践教学某一方面进行研究,这类研究比较多,从护理专业某一课程的实践教学来研究,从而提出对护理专业实践教学见解。
如从指导思想、原则、制定老年护理专业实践教学目标、设计和实施老年护理专业实践教学方案四个方面阐述了“发挥院校合作、工学结合的职业教育优势,融入人文科学”的老年护理专业实践教学方式[3]。
这些研究可借鉴,但系统性不强,未形成体系。
长期以来,在护理人才培养过程中,学院一直致力于研究探索特色护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自2016年开始,在厅级课题“高职护理专业实践课程体系探究”下开展调研,发现护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中一些共性问题:第一,校内实训情境创设不理想。
2024年职业安全卫生教育的立体化构想(2篇)
2024年职业安全卫生教育的立体化构想职业安全卫生是一个国际通行的概念。
根据国家标准《职业安全卫生术语》的定义,职业安全卫生是指以保障职工在职业活动中的安全与健康为目的的工作领域及在法律、技术、设备、组织制度和教育等方面所采取的相应措施(同义词是劳动安全卫生)。
职业安全卫生教育,是与上述目标、价值、机制、关系、权利义务密切相关的教育。
这种教育需要在教育环节、教育关系主体、教育机制和教育内容各个方面进行总体化安排和立体化设计,由此形成立体化教育模式,如此才能获得良好的、持久的绩效和效益。
教育的环节职业安全卫生的教育、培训工作,目前主要在已经就业和即将就业的普通劳动者群体中进行。
对于即将就业的高等院校、中等学校和职业学校的学生,这些方面的教育、培训工作极为欠缺,甚至阙如;社会性的职业安全卫生教育,也缺乏稳定、高效的机制。
即使存在相关的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也相对粗疏、简陋。
在已就业劳动者群体中的职业安全卫生教育和培训,受制于时间、场所、方法、经济成本、组织资源、劳动者就业压力等多要素的制约,基本属于被动型、补救型的教育培训,其效果通常不佳。
且由于我国劳动关系的调整机制在总体上相对落后,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的关系处于明显不对等状态,劳动者对于涉及职业安全卫生的内部公共管理事务,缺乏制度性参与和民主性决策的渠道,“过分”强调劳动者的职业安全卫生权益,可能妨碍用人单位的某些利益而受到用人单位的抵制或者否定,因而劳动关系订立后的职业安全卫生教育培训,是缺乏劳动者自主性、主动性的,其绩效难免低下。
与用人单位或工作场所中的劳动关系存续期间的职业安全卫生教育相比,学校阶段的职业安全卫生教育具有若干优势:不受用人单位的利益制约;较为彻底地对与职业安全卫生有关的权利、机制和责任进行传播教育,具有深度和广度;受众精神相对自由,能够主动参与、积极互动。
讨论职业安全卫生学校教育的比较优势,并非否定用人单位或工作场所中相关教育培训的其他优势。
“三教”改革背景下新形态活页式立体教材_的开发探索与研究_——以中式菜肴制作为例
I FOOD INDUSTRY I 87FOOD INDUSTRY I THEORY“三教”改革背景下新形态活页式立体教材 的开发探索与研究——以中式菜肴制作为例文 王庆泉青岛酒店管理职业技术学院行业的新标准、岗位的新要求和行业的新技术及时精准地融入到教材内容设计中,有利于深化校企合作、实行产教融合,使教学内容“活”起来。
第二,新型活页式立体教材用活页夹把版面组合在一起,让教材的装订形式更加灵活便捷。
不仅可供教师随时增减教学知识点及授课内容,动态地修改和优化教材,还可为学生增加学习插页和笔记区,帮助学生做好笔记,补充内容和扩展知识。
最后是“立体”。
新型活页式立体教材把二维码技术、VR/AR 技术、微视频技术、FLASH 动画技术等融入教材设计,同步开发与教材内容相匹配的信息化资源,使内容得到了实时动态的更新,能把静态的纸质教材变成动态的信息资源,使其能在空间上从“平面”向“立体”延伸。
同时,新型活页式教材的编写要经历确立目标、精选内容、组织结构、评价效果等多个环节,教材内容设定与结构组织体现了模块化的设计思想,将学生的认知规律与认知水平、技术迁移能力结合起来,设计了梯度差异学习情景,教材编写和设计呈现出立体化的特点。
2.推动新形态活页式立体教材开发的必要性与可行性2.1必要性分析新时代对烹饪本身及烹饪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职业院校的教材内容和形式迫切需要进行改革和创新,以更好地服务和满足当代人的物质生活需求及专业课程的人才培养要“教师、教材、教法”(简称“三教”)是职业院校关于“谁来教”“教什么”“如何教”的三大教学要素。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时代的变迁,教育体制改革不断深化,“三教”合并的趋势也日益明显。
教材作为基础,教师充当桥梁,教法作为手段,三者有机结合在一起,才能更好地促进职业教学的改革和创新。
教材是教育教学有效开展的基础,为了更好地满足社会需求,教材编写需要根据新形势做出相应的调整和改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政府越来越重视职业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已经成为我国教育发展的重点目标之一。
当今毕业生的知识架构体系与现实需求严重脱离。
探讨现代化职业教育培养模式,培养应用技术型人才,是当前教育方向的重中之重。
据此现状,在培养应用类专业人才时,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构建基于“职业技能”的教学模式,对于提高专业的目标性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关键词:立体教学;市场需求;职业技能
1 立体化教学模式概述
本文所提出的“立体化”的教学模式,旨在将课程体系中“信息孤岛”,通过课程内容、课堂教学方式、资源共享等方式构建立体化的网络关系。
强调课程之间的内在关联性,架构动态的课程逻辑关系网。
在教学模式的思考过程中,采用了逆向思维的方法,从“职业技能”这一角度出发,分析企业对于本专业学生的技能需求,最终构建现代化立体式教学模式及方法。
2 根据市场需求明确课程目标和职业目标
从当今企业实际需求人才要求出发,将培养学生职业技能和多学科、多课程衔接为导向,着力培养并向企业和社会人力资源输送综合性高等教育人才。
通过查阅相关资料,针对市场环境,对企业基于职业能力的需求进行详细的调研分析,确定最终的职业应用技能方向。
2.1 培养目标
教育与市场需求脱节是毕业生就业难的主要问题。
根据市场需求明确课程目标,根据就业岗位来进行课程设置。
一个社会所需要的主要还是具有一定专业技能的普通劳动者。
这种劳动者需要的是一技之长,而不是多么高深的理论。
因此教育资源应该由市场导向来配置,培养社会急需的人才。
从这种角度看,借鉴职业培训机构教育的模式,培养更多有一技之长的普通基层劳动者,是教育发展的重中之中。
2.2 职业技能
笔者通过查阅相关资料,针对信息管理专业的特殊性,对其具有针对性的职业方向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种(见表1):
3 基于职业技能的立体化教学模式的构建
3.1 网络化课程内容体系构建
为了达到企业职业技能的要求,本研究将通过重构课程内容体系来实现多学科领域知识的融会贯通。
通过该内容体系的教学,使得学生在自主学习、团队协作、沟通和解决问题等职业技能方面的能力得到提高。
在构建课程内容关系时,可以将课程的目标输出作为另一门课程的输入,并强调其对另一门课程的影响,将知识体系构成一个网络结构,而不是离散的结构,以此实现专业课程的内在关联关系,达到一种网络型的课程体系结构。
3.2 立体化课堂设计
立体化课堂的形式主要包括:
①理论课堂,通过学生自主学习的结果来安排课堂内容。
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会激发学习的学习兴趣,对存在的问题,可以通过学生讨论或教师答疑的方式来解决。
②职业技能驱动式的课程设计,结合企业的实际项目,综合运用多门课程知识,形成以“职业技能”为中心的课程设计;③岗位实习,当学生具备相关的技能后,通过岗位实习检验其职业技能的掌握情况。
3.3 教学资源共享库的构建,实现教育信息化
为了构建立体化的教学模式,教学资源共享库是本研究的一个关键点,资源共享库构建的质量、数量以及时机都影响着该模式的教学成果。
多课程与多学科之前的网络关系正是通
过资源共享的方式和途径完成无缝对接。
该教学资源共享库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①课程内容及教案库。
主要存储了课程内容的教案库,以及课程内容的之间的关联关系图。
②学生案例库。
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是教学方法的重要目标。
学生案例库,通过借助于数据库技术,将学生在实践课程中的产品或模型得到收集,形成丰富的学生的案例资源,能够给后面的学生做出表率,同时,这些案例库也可以作为教学成果而得到展示。
③企业职业技能及参考资源。
将企业的职业技能的相关需求,存储在职业技能知识库中,可供学生参考。
④cai课件的应用。
大多数新授课的教学活动,可以选用常规模型,由教师控制。
cai 主要呈现各种教学材料(如概念、公式、规则、例子、说明等)和提问、回答与判断反馈等。
综上所述,本课题的“立体化”教学模式的主要内容,如图1所示:
4 结束语
以现代企业人才需求为导向,以培养学生各项专业、综合技能为目标,通过动态构建教学资源共享平台和对多课程、多学科的逻辑关系再优化,完成现代企业和高校人才培训的无缝对接。
本研究成果在课程逻辑关系重构、教学资源共享等模式具有一定的高校通用性和借鉴性。
因此,将本成果推广至地区级的高校联盟将会更加全面的体现此研究的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