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社区安全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_以北京市为例[1]

合集下载

城市治理现代化评估指标体系

城市治理现代化评估指标体系

城市治理现代化评估指标体系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和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城市治理现代化已经成为各个城市发展的重要目标。

城市治理现代化评估指标体系是评估一个城市治理现代化程度的重要工具,它能够客观地反映出城市在政治、经济、社会、环境等方面的发展水平,为城市的改革和发展提供科学的依据。

城市治理现代化评估指标体系包括政府治理、公共服务、社会管理、经济发展、环境保护五个方面的指标。

其中政府治理方面的指标主要包括政府效能、政府公信力、政府责任等内容。

政府效能是指政府在履行职责过程中所能够达到的效果,包括政策制定、决策执行、资源配置等方面的效果。

政府公信力是指政府在民众心目中的形象和信任度,包括政府的透明度、廉洁度、公正性等方面的表现。

政府责任是指政府对于城市发展和社会民生负有的责任和义务,包括保障民生、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等方面的责任。

公共服务方面的指标主要包括教育、医疗、交通、环境保护等内容。

教育是一个城市发展的基础,教育资源的公平分配和质量的提高是评估一个城市教育公共服务水平的重要指标。

医疗是民众的基本需求,医疗资源的均衡分布和医疗服务的质量是评估一个城市医疗公共服务水平的重要指标。

交通是城市发展的重要支撑,交通基础设施的完善和交通运输的便利性是评估一个城市交通公共服务水平的重要指标。

环境保护是一个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环境质量的改善和环境保护的措施是评估一个城市环境公共服务水平的重要指标。

社会管理方面的指标主要包括社会治安、社会组织、社会公平等内容。

社会治安是一个城市安全稳定的基础,犯罪率的下降和社会秩序的维护是评估一个城市社会治安水平的重要指标。

社会组织是城市社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组织的发展和社会参与的广度是评估一个城市社会组织水平的重要指标。

社会公平是一个城市社会发展的目标,贫富差距的缩小和社会福利的公平分配是评估一个城市社会公平水平的重要指标。

经济发展方面的指标主要包括经济增长、产业结构、就业水平等内容。

中规院城市指标体系

中规院城市指标体系

中规院城市指标体系近年来,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规划和建设也成为许多地方政府和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

为了更好的指导城市规划和发展,中央规划协会提出建立城市指标体系的建议,以便对城市的综合发展进行评估和指导。

城市指标体系将是一个综合性的评价体系,包括城市经济、社会、环境等多个方面的指标,以便更全面的反映城市的实际情况和发展方向。

首先,城市指标体系应包括经济指标方面。

城市的经济状况直接关系到城市的发展水平和综合实力。

因此,在城市指标体系中,需要包括城市的GDP总量、人均GDP、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外贸进出口额等经济指标。

同时,还应考虑城市的产业结构、产值占比、企业家数量等因素,以反映城市的经济结构和发展方向。

这些指标可以帮助评估城市的经济实力和竞争力,指导城市制定适合自身的发展战略和政策。

其次,城市指标体系还应包括社会指标方面。

城市的社会发展水平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在城市指标体系中,需要包括城市的居民收入水平、教育水平、医疗水平、住房情况等社会指标。

此外,还应考虑城市的就业率、失业率、犯罪率、文化活动丰富度等因素,以便更全面的评估城市的社会状况和民生水平。

这些指标可以帮助城市更好地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发展。

另外,城市指标体系还应包括环境指标方面。

城市的发展同时也带来了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等问题,严重影响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在城市指标体系中,需要包括城市的空气质量、水质量、垃圾处理率、绿化覆盖率等环境指标。

同时,还应考虑城市的能源消耗、碳排放量、资源利用率等因素,以便更全面的评估城市的环境状况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这些指标可以帮助城市更好地保护环境,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推动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

总的来说,中央规划协会建议建立城市指标体系,是为了更好地指导城市规划和发展。

城市指标体系将是一个综合性的评价体系,包括经济、社会、环境等多个方面的指标,以便更全面的评估城市的综合发展情况。

只有建立科学、全面的城市指标体系,才能为城市的发展提供更有效的指导,推动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

评估指标体系

评估指标体系

评估指标体系摘要评估指标体系是衡量和评价一个系统、项目或组织绩效的关键工具。

本文将探讨评估指标体系的定义、设计原则、构建方法以及应用场景,帮助读者了解评估指标体系的重要性和实施步骤。

什么是评估指标体系评估指标体系是一个由一组相关的指标组成的框架,用于度量和评估目标的实现程度。

通过建立评估指标体系,可以更加客观地了解系统的运行情况,有助于识别问题并制定改进措施。

评估指标体系的设计原则设计评估指标体系时,需要遵循以下原则: - 明确性:指标的定义和计量方式应清晰明了,避免歧义。

- 可比性:不同指标之间应具有可比性,方便进行对比和综合评价。

- 相关性:指标应与评估对象的目标和价值观相关联。

- 全面性:评估指标体系应全面覆盖评估对象的各个方面,不偏废某一方面。

- 可衡量性:指标的数据应可衡量和可获取,避免主观性和主观干扰。

构建评估指标体系的方法构建评估指标体系通常包括以下步骤: 1. 确定评估对象:明确评估的对象是什么,目标是什么。

2. 确定评估层次:确定评估指标的层次结构,包括总体指标和细分指标。

3. 确定指标内容:设计各个层次的指标内容,确保指标的全面性和相关性。

4. 设定权重与方法:给各个指标确定权重,并确定计算方式和方法。

5. 数据收集与监测:收集评估指标所需的数据,并建立监测机制。

6. 评估与反馈:根据指标收集的数据进行评估,及时反馈结果,并对系统进行调整和改进。

评估指标体系的应用场景评估指标体系可以应用于各种领域和场景,如: - 企业绩效评估:用于评估企业的经营状况和管理效率。

- 政府治理评估:用于评估政府的治理水平和政策实施效果。

- 项目管理评估:用于评估项目的执行情况和达成目标的效果。

- 教育评估:用于评估学校和教育机构的教学质量和学生表现。

结论评估指标体系是一个重要的管理工具,能够帮助组织和机构客观地了解自身的运行状况,指导改进和决策。

设计和建立合适的评估指标体系对于提高绩效和效率至关重要。

北京市社会组织评估指标

北京市社会组织评估指标

北京市社会组织评估指标社会组织是指由自愿组成的、独立自主、非营利性、为社会公共利益或成员共同利益服务的团体组织。

北京市作为中国的首都和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社会组织在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为了更好地评估和监管社会组织的活动和发展,北京市制定了一系列的评估指标,以确保社会组织的健康发展和良好运行。

下面将对北京市社会组织评估指标进行具体介绍。

1.组织管理(1)社会组织的登记情况:是否按照《社会组织登记管理条例》的规定进行登记;(2)组织的章程和组织结构:是否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是否设立了规范的管理机构和制定了相应的管理制度;(3)组织的财务状况:是否进行了规范的财务管理,是否向社会公开了财务信息。

2.项目运作(1)项目的合规性:项目是否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是否违反了国家政策;(2)项目管理情况:项目的实施模式、进展情况、经费使用是否符合批准的计划,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效果;(3)项目成果和影响:项目的实施是否取得了可观的成果,对社会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3.组织发展(1)组织的发展规划:是否有明确的发展目标和规划,并且实施了有效的发展策略;(2)组织的社会影响力:组织在社会中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是否能够对社会产生积极的影响;(3)成员参与情况:组织内成员的积极性和参与度如何,是否有有效的组织体系和动员机制。

4.服务能力(1)服务对象和范围:组织的服务对象以及服务范围是否明确,是否能够满足社会的需求;(2)服务项目和质量:组织提供的服务项目和服务质量如何,是否得到了受益者的认可和好评;(3)服务资源和能力:组织的服务资源是否充足,服务能力是否有条件满足社会需求。

5.诚信建设(1)守法经营:组织是否严格遵守法律法规的规定,是否存在违法经营和不良行为;(2)行业自律和规范:组织是否遵守社会组织的行业准则和规范,是否存在不正当竞争和不诚信行为;(3)社会责任和形象:组织是否履行了社会责任,是否建立了良好的社会形象和品牌。

城市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城市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城市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生态环境质量成为人们越来越关注的话题。

城市的生态环境质量直接关系到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健康。

因此,城市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成为重要的任务。

一、城市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意义城市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可以从多个方面对城市的生态环境进行评价。

首先,可以对城市的各项生态环境指标进行评估,从而更加全面的了解城市的生态环境状况。

其次,可以通过对指标的评价来发现城市存在的环境问题,并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方案。

最后,可以为城市未来的发展提供科学依据,进一步优化城市的生态环境质量。

二、城市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成城市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成包括城市空气质量、城市水质量、城市噪声污染、城市固体废弃物管理等多个方面的指标。

1、城市空气质量空气质量是城市生态环境中最为突出的问题之一。

城市空气质量指标体系包括了PM2.5、PM10、SO2、NO2等多个指标。

其中,PM2.5指标是目前最受关注的一个指标,也是评估城市生态环境中空气质量的关键指标之一。

2、城市水质量城市水质量直接关系到城市居民的生活和健康。

评价城市水质量需要考虑的指标包括了地下水水位、地下水盐度、COD、BOD、总氮、总磷等指标。

这些指标可以从各个方面来评价城市水质量的状况。

3、城市噪声污染城市噪声污染是城市生态环境中容易被忽视的问题之一。

城市噪声污染的指标体系包括了噪声强度、噪声频率、噪声覆盖面积等指标。

这些指标能够更加全面地评估城市噪声污染状况。

4、城市固体废弃物管理城市固体废弃物管理是近年来越来越受到关注的一个问题。

城市固体废弃物管理的指标体系包括了垃圾填埋污染、废水处理等指标。

这些指标可以更加全面的评价城市固体废弃物管理的状况。

三、城市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评价方法城市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是一个综合的过程,需要进行多维度的评估。

评价方法包括了对指标的评分、综合评价指数的计算、评价结果的可视化展示等。

未来社区的评价指标体系

未来社区的评价指标体系

未来社区的评价指标体系未来社区的评价指标体系是以评估社区综合发展、提升社区生活质量、促进社区居民参与和建立和谐社会为目标的一套指标体系,用于衡量社区的发展状况和效果,为社区规划和管理提供科学的依据。

以下是未来社区评价指标体系的主要内容:一、社区建设与环境:1.基础设施:包括道路、供水、供电、通讯等基础设施的完善程度和质量。

2.绿化环境:包括公园、绿地、花坛等绿化设施的覆盖面积和质量,以及空气质量等环境指标。

3.社区安全:包括治安状况、消防设施和安全管理等方面的指标。

4.建筑质量:包括住宅和公共设施的建筑质量、使用寿命和功能利用率等指标。

二、社区服务与管理:1.公共服务设施:包括医疗、教育、文化娱乐等公共服务设施的覆盖程度和服务质量。

2.社区管理效能:包括居民参与、社区管理机构运行效率、公共资源配置和使用效益等方面的指标。

3.社区服务质量:包括社区服务对象的满意度、服务的及时性和周到性等方面的指标。

4.公共安全:包括社区的治安状况、突发事件应对和应急救援等方面的指标。

三、社区经济与就业:1.社区经济发展:包括社区经济规模、增长速度、产业结构和经济效益等经济指标。

2.就业机会:包括社区就业率、就业结构、职业培训和创业机会等就业方面的指标。

3.社区商业与服务业:包括商业设施的覆盖程度和服务质量,以及社区居民购物和消费的便利程度。

四、社区文化与教育:1.文化活动与设施:包括文化活动的覆盖面、文艺团体数量和文化设施建设等方面的指标。

2.文化传承与创新:包括文化传统的传承与保护、文化产业的发展和文化创新成果等方面的指标。

3.教育质量:包括学校的教育质量、教师的水平和学生的学习情况等方面的指标。

五、社区居民健康和幸福感:1.健康状况:包括社区居民的身体健康状况和医疗资源的覆盖情况。

2.幸福感指数:包括社区居民对社区生活的满意度、幸福指数和生活质量等指标。

3.社区居民参与度:包括居民对社区事务的参与程度和参与方式等方面的指标。

公共管理硕士(MPA)论文参考题目

公共管理硕士(MPA)论文参考题目

MPA毕业论文参考选题★服务型政府创新研究★服务型政府与政府治理模式转变问题研究★责任型政府创新研究★引咎辞职制度化问题研究★依法行政问题研究★和谐社会与政府能力建设问题研究★我国政府行政能力建设问题研究★政府行政执行力问题研究★行政决策科学化、民主化问题研究★行政公开制度研究★完善听证制度问题研究★行政效率问题研究★政府绩效评估(管理)实践研究★公共安全信息问题研究★我国的电子政务发展难点研究★编制公开化、法制化问题研究★行政监察体制问题研究★行政监察问题研究★公务员制度研究★公务员激励机制研究★行政复议制度研究★政府机构改革研究★中央与地方关系问题研究★地方政府职能研究★乡镇综合配套改革研究★乡镇政府职能转变问题研究★公共服务民营化形式研究★公私伙伴关系研究★政府形象问题研究★行政文化研究★行政伦理研究★政府应急管理机制研究★服务型警务创建问题研究★服务型警务与公安机构改革研究★城市公安机构改革研究★公安管理体制创新研究★公安工作绩效管理研究★公安行政管理研究★警务保障问题研究★警员亲民形象塑造问题研究★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政府职能的定位与转变★政府管理与政府职能调整,或政府经济学★关于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政府职能转变★经济政治学★政府经济学★长三角县级市政府改革目标取向和路径选择★基层政府经济职能定位★建设服务型政府★近忧与远虑—-谈政府体制改革与方向抉择★政府成本管理★论政府在城市经营中的作用★公路建设投融资机制★政府行为在市场经济中的定位★当代人事制度改革★政府管理方面★海外人力资源利用★青年人力资源管理★论人力资源管理与组织效能的关系★人事制度研究★常州市民间组织发展与市场经济成熟度关系之研究★政府人事管理★人事管理方向★政府如何在快速发展中协调好稳定与改革的关系★21世纪社会中介组织的生存与发展★政策与招商引资★移民及移民管理★政府绩效管理★信息化与政府创新★浅析苏州的电子政务建设苏州开发行政管理体制创新研究★政府信息公开机制探讨★电子政务与政府管理模式改革★对苏北县域经济发展中政府行为的调查与研究★发展中地区政府管理模式探讨★公共政策改革研究★公共卫生体制改革★检验检疫机构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和运行★乡政村治问题研究★香港政府管理★台湾民进党转型研究★人事劳动保障工作政策评估★海关管理与海关政策★公共管理与海关管理★公共组织创新★非政府组织的发展★问责制探析★WTO与公共管理★海南省财政部门预算改革政策评估报告★积极财政政策与区域经济发展★经济学相关课题★国有企业改革和国有资产流失★市场化进程中的公共财政研究★税务部门组织结构的优化问题★税收管理流程再造——论国税系统税收征管改革★垄断国企的改革★行政管理支出研究★合理布局城市粮食储备,完善城市粮食安全体系★市政管理方向★经营城市或人力资源开发★政府事业单位体制改革★乡镇政府机构运行机制★政府经济职能转变★地勘事业单位改革与转型时期政府的补偿机制★建设服务型政府★从公共管理的角度谈气象服务★从公共管理的角度分析银行监管的创新★海关职能转变★ISO质量体系与政府管理★政策执行or政府治理★高新区管理体制创新★政府管理(公共支出)★有效监督在政府工作中的作用初探★质量体系在行政管理中的运用★体制转轨时期基层行政管理探索★行政执行与调整★市场经济与行政法治★财政监督方面★行政法律环境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与互动分析★市场经济条件下文体场馆的管理★政府管理的效率与公平★政府外事管理部门职能转变★社会转型时期的政府建设(或:政府转型)★文化体制改革★如何改善党风廉政建设★政府体制改革与职能变迁★政府职能转变★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人力资源管理★高层次人才与经济发展★人力资源管理★公共部门的人力资源管理★城市管理(对象是弱势群体)与社会保障关系★农村公共卫生体系的建立与完善——关于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与完善★城市化进程中切实维护失地农民和低保人群利益★医疗制度改革★医院产权制度改革★社会保障收支与财政管理★社会劳动保障★社会保障(税费改革)★社会保障(住房管理)★教育保障制度在社会保障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农村医疗保障★中国社会保障现状分析及发展方向★流动人口管理★江苏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农民户口问题研究★有组织转移农村妇女剩余劳动力★城市化进程中央地农民的补偿与保障★关于加快城市化进程探讨与实践★关于苏州市城市化过程中小城镇建设的研究——公共管理研究的视角城市化★城市规划和城市经营★城市化进程★关于城市发展的定位策略★连云港城市化问题探析★城市管理or水环境建设与城市发展★苏州区域市化与中心城市现代化若干问题思考★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评审制度和继续教育探讨★现行教育政策分析与实施★教育经济学★淮安市人才现状与对策★教育产业发展与管理★走向一种新的税收管理模式★军转干部安置政策的调整与完善★完善税收管理系统协调机制★西部大型国企改革的困境与出路★乡镇债务危机的形成与治理★长三角区域新型政府间关系的构建★厦门港口物流业发展战略的研究★晋江市公共行政体制改革方案执行的研究★税务机关与纳税人伙伴关系的建构★市政公共事业改革的路径选择★《行政许可法》与海关依法行政★口岸危机管理机制的建构★《行政许可法》与海关依法行政★政府雇员制的理论与实践★反腐败国际经验与中国特色治腐之路★大城市治理模式的构建――以大连为例★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与有限政府构建★论作为一种管理工具的绩效评估★民营化工具在公共部门管理中的应用-—城市燃气行业民营化的案例分析★作为政府改革战略的民营化★决策、执行和监督三种职能的分离与协调-—评深圳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行政三分制"方案★危机与变革:中国乡镇公共管理制度缺陷及纠错对策研究★城中村改造的政策选择★上海公交定价机制与比价关系研究★“三项改革”后西部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投入问题研究★北京市城市生活垃圾处理产业的市场机制研究★市政公用事业改革的路径选择——厦门公交民营化改革案例分析★中西方行政体制比较研究★当代西方国家公共管理运动评述★中西方行政改革比较研究★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国政府职能定位研究★当代中国行政区划改革研究★中央与地方关系(包括财政关系、权力分配关系、法律关系)研究★当代中国行政改革的问题与对策研究★公共领域的治理机制与政府行为研究(包括公共领域的安全问题)★我国区域合作模式研究(以某区域为例)★“泛珠三角”区域协调发展研究★粤港澳政府合作研究★广佛都市圈的形成与发展研究★跨区域的公共事务治理研究(如环境污染治理、水污染治理、公共交通治理、食品安全监管等)★政府间关系研究★乡镇公共管理体制研究★街道办事处管理体制及其问题研究★地方政府党政关系研究★村民自治问题研究★地方政府公共管理模式研究★地方政府决策问题研究★地方政府竞争研究★NGO经费筹集与管理研究★NGO管理体制研究★NGO行为规范研究★NGO法制建设研究★各类NGO组织的具体问题研究★事业单位改革研究★政府绩效评估的组织与实施研究★政府绩效评估指标体系研究★政府绩效评估方法研究★各类不同政府部门的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及其构建★项目绩效评估研究★绩效审计改革与推进研究★行政许可制度研究★行政立法研究★行政执法问题研究★行政强制研究★行政和解制度研究★行政仲裁研究★行政赔偿研究★行政自由裁量权研究★行政监督制度研究★领导体制研究★领导责任及其追究★职业道德问题及其研究★组织冲突与摩擦研究★组织激励研究★公共产品和服务的供给制度研究(包括医疗、社会保障、公用事业等) ★政府采购的制度与管理问题★地方政府投资决策机制研究★政府经济性管制和行政性监督问题★公私伙伴关系中管理与制度问题★国有资产的管理与制度问题★中国地方政府部门预算改革★中国地方政府国库集中收付体制改革★中国地方人大预算监督研究★中国地方教育财政体制★中国地方政府间财政关系★中国地方支出绩效评估改革★公共人力资源规划研究★人员编制管理研究★公职人员的选拔、甄选和任用研究★公职人员培训制度研究★工作分析研究★公职人员绩效评估研究★薪酬制度研究★激励制度研究★政府人工成本控制★公共人力资源管理体制研究★城市规划研究★城市交通研究★城市经营研究★城市治安研究★城市化问题(包括城中村、村改居等)研究★市政建设管理研究★城市公用事业管理研究★城市公共安全问题研究★城市小区公共管理问题研究★城市社区问题及其治理研究★城市社区的功能及其作用研究★有关公共政策理论问题的研究★公共政策分析方法研究★公共政策评估研究★科技与教育政策研究★劳工问题与劳工政策研究★社会保障与社会福利政策研究★住房问题与住房政策研究★人口问题与人口政策研究★卫生政策与医疗体制改革研究★儿童社会工作★青少年社会工作★老年社会工作★家庭社会工作★妇女社会工作★残疾人社会工作★司法矫治社会工作★非营利组织★政府宣传与公共信息传播研究★政府新闻发言与信息发布研究★政府危机信息传播与负面信息调控研究★国家形象与对外传播研究★政府公关与形象传播(政府形象、区域形象、城市形象)研究★网络环境下的政府信息传播研究★公共传媒与公众情绪研究★行政文化管理创新研究★政府公共危机管理研究★电子政务建设规划研究★电子政务建设项目管理研究★电子政务绩效评估研究★电子政务各种业务应用系统建设研究★政务信息资源管理研究(包括采集管理、公开管理、分级管理、交换共享管理、信息安全管理)★电子政务与政府管理创新研究★基于电子政务的政府管理方式研究★“一站式"电子政务及其应用研究★电子监察研究★电子政务建设与应用标准问题研究。

城市社区消防安全评估指标体系的建立与应用

城市社区消防安全评估指标体系的建立与应用

城市社区消防安全评估指标体系的建立与应用 0 0
【 摘要 】本文界 定了 消防安 全评估领域 中 城市社 区的概 念, 总结了 城 理能力等诸多影 响因素 J 。
市社 区消防安 全的现状 及问题 , 阐明了城市社 区消防安全评 估依据和 方 评估方法 : 在城市社 区考评 指标 的基础 上, 科学 梳理城市社 区消防 法, 充分考虑城市社 区消防安 全的影响 因素, 基于 层 次分析方法从 区域 特 安 全评 估要素 , 理清各 要素之 间的层 次关系 , 综合运 用定量分 析 ( 如 各 征评 价、 消防安 全责任 落实评 价、 建筑物 防火评价、 日 常消防安 全管理评 指标 分值和 权重分 配) 以及 定性 分析 ( 如重大 火灾隐患 、 重大 危险源 否
求, 指标 体系分为区域特征评 价指标 、 消防安全责任 落实评价 指标 、 建
1 、 引言 筑物 防火 评价指标 、 日 常 消防安全管 理评价指 标 、 消防安全教育培训评 社区是 一个 城市 的基本 单位 , 作 为社会组 织的 每一 个成 员都 离不 价指标 5 大类3 6 , 1 , 项。 开社区而 存在 , 并形成社 会区域 生活共 同体 , 作为城 市的基 本单位 , 社 3 . 3 i g 估结论 的综合运 用 区的消防安全 工作与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 全息息相关 。 城市社 区作为消 对 城市社 区消防 安全形 势进 行分析评估 后, 应依 据评 估指 标量化 防安全 的重点区域 , 建 立完备的消防安 全评估体 系, 科 学运用评 估结论 得 分情况做 出具 体评估意 见, 按照各细项 内容分别作出评价 结论 , 形成 改善和 加强城 市社 区的消防 安全 环境 , 提 高城市社 区抗御火 灾的 整体 书面评 估分析报告, 报告文本应体现 城市社 区消防 安全工作 基本情况、 能力, 减 少和避免各 类火灾事故 的发生 , 是 当前消防安 全形势 分析评估 火 灾规 律特 点及预 测 、 存在 的主要 问题 、 加 强 和改 进消 防安 全工作 的 研究领域的 重要课题 。 措 施等 内容。 评 估分析报告将 作为所辖地 区政府机 关、 街 道办事 处 ( 社

社区发展评价体系

社区发展评价体系

社区发展评价体系简介社区发展评价体系是一种用于评估社区发展状况的工具。

通过该体系的使用,可以对社区的整体发展情况进行综合评估,为决策者提供关键的数据和信息。

本文档将介绍社区发展评价体系的基本框架和评估指标。

基本框架社区发展评价体系的基本框架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社区环境评价:评估社区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包括社区的气候、地理位置、文化资源等。

2. 社区基础设施评价:评估社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情况,包括道路交通、水电供应、通讯设施等。

3. 社区经济评价:评估社区的经济发展状况,包括就业率、产业结构、经济增长等。

4. 社区社会服务评价:评估社区的社会服务体系,包括教育、医疗、社会福利等。

5. 社区居民参与评价:评估社区居民的参与程度和满意度,包括居民组织、社区活动等。

评估指标社区发展评价体系的评估指标根据不同方面的特点而有所不同。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评估指标:1. 社区环境评价指标:- 空气质量指数- 水质和水源资源- 文化遗产保护情况2. 社区基础设施评价指标:- 道路通达性- 水电供应可靠性- 通讯网络覆盖率3. 社区经济评价指标:- 就业率- GDP增长率- 产业多样性程度4. 社区社会服务评价指标:- 教育资源覆盖率- 医疗机构数量和质量- 社会福利服务覆盖范围5. 社区居民参与评价指标:- 居民参与社区活动的频率- 居民对社区管理的满意度- 居民参与决策的机会和途径总结社区发展评价体系是一个综合评估社区发展状况的重要工具。

通过评估社区环境、基础设施、经济、社会服务和居民参与等方面,可以为社区的决策者提供基础数据和参考意见,促进社区的可持续发展。

城市治理现代化评估指标体系

城市治理现代化评估指标体系

城市治理现代化评估指标体系一、城市治理现代化的概念城市治理现代化是指在城市管理和服务过程中,采用先进的管理理念、科学的管理方法和高效的治理机制,以提升城市发展水平、改善居民生活质量为目标的一种治理模式。

城市治理现代化的核心是提高城市的管理效能和服务水平,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城市人口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二、评估指标的重要性评估指标是衡量城市治理现代化水平的重要工具。

通过科学合理的评估指标,可以客观地评估城市治理现代化的成效,帮助城市管理者了解城市治理的现状和问题,为城市改革和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三、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评估指标体系是评估城市治理现代化的基础。

一个科学完备的评估指标体系应包括多个方面的指标,如政府治理、公共服务、社会管理、环境保护等。

下面将从这些方面介绍具体的评估指标。

1. 政府治理政府治理是城市治理的核心,包括政府的决策能力、执行能力、监督能力等。

评估指标可以包括政府决策的科学性、决策的透明度、政府执行的效能等。

2. 公共服务公共服务是城市治理的重要内容,包括教育、医疗、交通、安全等方面。

评估指标可以包括教育资源的充足程度、医疗服务的质量和覆盖率、交通设施的完善程度、社会治安水平等。

3. 社会管理社会管理是城市治理的基础,包括社会秩序、社会安全、社会稳定等方面。

评估指标可以包括犯罪率、社会信任度、社会福利水平等。

4. 环境保护环境保护是城市治理的重要内容,包括空气质量、水质、噪音等方面。

评估指标可以包括空气质量指数、水质指数、噪音指标等。

四、评估指标体系的应用评估指标体系可以被用于城市治理现代化的评估和对比分析。

通过对各个指标的测量和评估,可以得出不同城市的治理现代化水平,帮助城市管理者了解自身的优势和不足,借鉴其他城市的经验,推动城市治理现代化的进程。

总结:城市治理现代化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对于城市的改革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科学合理的评估指标,可以客观地评估城市治理现代化的成效,为城市管理者提供科学依据。

2022年北京市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及参考答案

2022年北京市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及参考答案

2022年北京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及答案一、给定资料资料1应急管理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及时应对处置各类灾害事故的重要职责,担负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使命,我国始终高度重视应急管理工作,从推进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推进城市安全发展、强化地方党政领导干部履行“促一方发展、保一方平安”的政治责任,到组建应急管理部、积极推进我国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一项项强有力的改革举措,彰显了全面加强应急管理工作的决心。

《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健全公共安全体制机制。

完善和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和管理制度,建立公共安全隐患排查和安全预防控制体系。

构建统一指挥、专常兼备、反应灵敏、上下联动的应急管理体制,优化国家应急管理能力体系建设,提高防灾减灾救灾能力。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意见》,将增强乡镇(街道)应急管理能力作为加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措施,明确提出要健全基层应急管理组织体系,构建多方参与的社会动员响应体系,为基层应急管理工作制定了任务书和路线图。

资料2自2009年开始,我国将每年的5月12日确定为全国防灾减灾日,目的是要唤起全民防灾减灾意识,不断增强全社会防灾减灾能力。

同时要求,各地要针对潜在灾害风险和区域灾害特点,开展应急演练活动。

2021年5月12日是我国第13个全国防灾减灾日,主题是“防范化解灾害风险,筑牢安全发展基础”。

近年来,我国地震灾害风险调查覆盖范围不断扩大,四川、江苏、河南等省的城市活断层探测全面铺开,吉林延吉、海南海口等几十个城市活断层探测进展顺利,福建省开展了陆地与海洋地震风险基础探测,全国完成了一百多项区域性地震安全评价,国家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工程启动。

有专家认为,我们可以把城市比作一个有机生命体,如果城市出现安全问题就好比是生了病。

北京市城市安全风险评估试点工作手册

北京市城市安全风险评估试点工作手册

北京市城市安全风险评估试点工作手册北京市城市安全风险评估试点工作手册一、引言近年来,城市安全问题在全球范围内不断增加,成为许多城市发展的巨大挑战。

作为中国的首都和一座国际大都市,北京市面临着诸多的安全风险。

为了更好地提高城市安全水平,北京市政府决定推行城市安全风险评估试点工作,借此来全面了解和评估当前城市的安全状况。

本文将深入探讨北京市城市安全风险评估试点工作手册。

二、城市安全风险评估试点工作的意义城市安全是一个综合性的问题,涉及到许多方面,包括自然灾害、交通安全、环境污染、社会治安等。

而城市安全风险评估试点工作的意义在于,通过全面评估和认知各种安全风险,为政府制定相关政策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以提高城市的安全防范水平。

三、城市安全风险评估的内容与方法1. 内容:城市安全风险评估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自然灾害风险评估:包括地震、洪水、台风等自然灾害的潜在风险评估。

- 交通安全风险评估:评估城市交通系统的安全性,发现潜在的事故隐患。

- 环境污染风险评估:评估城市环境污染的程度和对居民健康的影响。

- 社会治安风险评估:评估城市的犯罪率和社会不安定因素。

2. 方法:城市安全风险评估主要依靠以下几种方法:- 数据收集:收集大量的相关数据,包括历史数据、现场勘查、实地调研等,以获得准确的信息。

- 统计分析:将收集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和潜在的风险。

- 模型建立:建立相关的数学模型来评估不同的安全风险,以便得出准确的结论。

- 专家评估:请相关领域的专家对评估结果进行验证和修正,以提高评估的准确性。

四、城市安全风险评估试点工作手册的编制为了保证城市安全风险评估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北京市政府决定编制一份城市安全风险评估试点工作手册。

该手册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 前言:对城市安全风险评估的意义和目的进行简要介绍。

2. 评估范围与指标体系:明确评估的范围和评估所采用的指标体系,以便评估工作的统一和规范。

北京市建设学习型城市示范区评估指标体系

北京市建设学习型城市示范区评估指标体系

北京市建设学习型城市示范区评估指标体系一、知识经济发展水平:1.创新活动和知识产出的增长速度;2.知识经济领域的研发投入和科技创新力度;3.学校、高等教育和研究机构的数量和质量;4.知识密集型行业和企业的数量和质量。

二、教育质量和智力资源:1.学生的学习质量和表现;2.教师的教学质量和能力;3.学校的办学水平和管理能力;4.教育资源的分布和利用情况。

三、科技创新和创业环境:1.科技创新机构和企业的数量和质量;2.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情况;3.创业环境和政策支持的情况;4.创新人才的培养和吸引情况。

四、文化和艺术氛围:1.文化活动和艺术表现的丰富度和多样性;2.文化场馆和机构的数量和质量;3.文艺人才和艺术家的数量和质量;4.文化产业和艺术市场的发展情况。

五、社会参与和社区发展:1.公民参与公共事务的意愿和能力;2.社区建设和社会组织的数量和质量;3.社区服务和社会福利的覆盖和质量;4.社会公平和社区和谐的发展情况。

六、数字化和信息化水平:1.信息技术的普及和使用率;2.数字化服务和创新平台的数量和质量;3.信息安全和数据保护的情况;4.电子政务和数字经济的发展情况。

七、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1.能源消耗和排放的情况;2.环境保护措施和政策的实施情况;3.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和社会模式的推行情况;4.公众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和参与程度。

以上是一个初步的评估指标体系,用于衡量北京市建设学习型城市示范区的发展水平和效果。

当然,在实际使用过程中,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细化和调整,以确保指标的全面性和科学性。

希望这个建议对您有所帮助。

北京安全风险评估指南

北京安全风险评估指南

北京安全风险评估指南
北京作为中国的首都和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之一,面临着多种安全风险。

为了评估和防范这些风险,可以参考以下指南:
1. 自然灾害风险评估:包括地震、洪水、台风等自然灾害的潜在风险评估,可以通过收集历史灾害数据和地质、气象等相关信息来进行分析。

2. 恐怖袭击风险评估:考虑到北京作为国家政治中心的地位,恐怖袭击可能存在一定风险。

可以通过评估国内外恐怖袭击事件的动向和威胁等因素来评估潜在风险。

3. 社会安全风险评估:包括犯罪、社会动荡等因素的风险评估。

可以通过分析犯罪数据、社会问题和民意调查等方法来进行评估。

4. 公共卫生风险评估:考虑到疫情、传染病爆发等公共卫生风险,可以通过收集公共卫生数据、疫情爆发的历史和地理等因素来进行评估。

5. 交通安全风险评估:包括道路交通事故、交通拥堵等因素的风险评估。

可以通过收集交通事故数据、交通流量和交通管理措施等信息来进行评估。

6. 环境污染风险评估:考虑到北京市的大气污染、水体污染等环境问题,可以通过收集环境监测数据和分析环保政策措施等信息来进行评估。

在评估完这些风险后,可以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包括加强建筑物的抗震能力、修建防洪设施、加强恐怖袭击警戒等措施。

此外,还可以加强公共安全教育和宣传,提高居民和机构对安全风险的认知和应对能力。

海淀区城市管理考核指标体系

海淀区城市管理考核指标体系

海淀区城市管理考核指标体系
1.环境卫生管理:城市道路、公共场所和餐饮服务单位环境的卫生状况,定期道路清洗、垃圾分类等。

2.公共设施管理:路灯、道路标志、公共厕所、垃圾箱等设施的维护和改善情况。

3.市容整治管理:城市建筑物外观、道路交通秩序、城区绿化、保安等市容环境整治和改善情况。

4.应急管理:应急救援预案的制定和执行情况,突发事件的处置能力和应急演练情况。

5.社会治安管理:社会治安状况、治安案侦破、管控力度、社会矛盾调处等情况。

6.群众信访管理:接待群众信访、处理的反映意见数量和满意度。

7.文化旅游管理:文化遗产和旅游景点的保护和开发利用情况,旅游景点的安全和文明导游服务管理情况。

8.工业废物和污染物排放管理:对工业污染物排放的治理和监测,环保设施建设和维护管理情况。

9.交通运输管理:市内道路交通规划、公共交通工具的运营管理情况,交通秩序管理情况。

10.城市规划和建设管理:城市规划和建设项目的整体规划和实施情况,土地利用计划和城市更新情况。

11.城市管理服务:物业服务、社区管理与服务、城市管理工作开展等服务管理情况。

城市社区自组织能力及其指标体系

城市社区自组织能力及其指标体系

建立社区自治监督 机制:加强对社区 自治的监督和评估 ,确保社区自治的 公正、透明和合法 性
建立有效的社区内外部合作机制
建立社区内部合作机制:加强居民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形成互助互爱的社区氛围
建立社区外部合作机制:与政府、企业、社会组织等外部力量建立合作关系,共同推动社 区发展
建立社区资源共享机制:整合社区内外部资源,实现资源共享,提高社区服务水平
01
城市社区自组织能力的构成要素
社区居民参与度
参与能力:居民具备参与社 区事务的能力和条件
参与意愿:居民对社区事务 的关注和参与意愿
参与行为:居民实际参与社 区事务的行为和表现
参与效果:居民参与社区事 务的效果和影响
社区资源整合能力
资源共享:实现社区内资源 的共享,提高资源利用率
资源整合:整合社区内各种 资源,如人力、物力、财力 等
资源管理:对社区内资源进 行有效管理,确保资源的合
理分配和使用
资源创新:鼓励社区内资源 的创新和优化,提高资源利
用效率
社区自治水平
居民参与度:居民参与社区事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组织结构:社区自治组织的健全程度和运行效率 制度建设:社区自治制度的完善程度和执行情况 资源整合:社区自治组织对社区资源的整合能力和利用效率
城市社区自组织能力的定义和重要 性
城市社区自组织能力的定义
自组织能力:社 区成员自发组织、 自我管理、自我 服务的能力
重要性:提高社 区治理效率,增 强社区凝聚力, 促进社区和谐发 展
主要表现:社区 成员参与社区事 务的积极性、主 动性和创造性
影响因素:社区 环境、社区文化 、社区制度等
城市社区自组织能力的重要性
提高居民参与意识与能力

未来社区的评估指标体系构想

未来社区的评估指标体系构想

未来社区的评估指标体系构想1.环境健康指标-空气质量:衡量社区中空气污染的程度,包括PM2.5和PM10的含量。

-水质:评估社区供水系统的水质是否安全和可靠。

-噪音水平:测量社区中的噪音水平,包括交通噪音和工业噪音等。

-青绿覆盖率:评估社区中的绿地覆盖率和植被情况,以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

2.社区设施指标-公共交通:评估社区的公共交通系统是否便利和可靠。

-教育设施:测量社区中学校、幼儿园等教育设施的数量和质量。

-医疗设施:评估社区医院、诊所等医疗设施的数量和质量。

-文化设施:衡量社区中博物馆、美术馆、图书馆等文化设施的数量和质量。

3.社会安全指标-犯罪率:评估社区的犯罪率,包括抢劫、盗窃、性犯罪等。

-消防安全:测量社区的消防安全设施和消防员的数量和质量。

-灾害风险:评估社区的自然灾害风险,包括地震、洪水和火灾等。

4.居民生活指标-安居指数:衡量社区居住环境的总体舒适度,包括住房条件、安全性、垃圾处理等。

-健康指数:评估社区居民的健康状况和医疗保障水平。

-教育指数:测量社区居民的受教育程度和教育机会。

-就业指数:评估社区居民的就业机会和收入水平。

5.环保可持续指标-能源使用效率:衡量社区能源的使用效率和可再生能源的比例。

-废物处理:评估社区的废物处理系统,包括垃圾分类、废水处理等。

-碳排放:测量社区的碳排放量,包括交通运输和工业生产等。

以上只是未来社区评估指标体系的初步构想,具体的指标和权重可能需要根据不同社区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通过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估指标体系,未来社区的发展将更加有据可依,并能够为居民提供更好的生活环境和服务。

北京市建设学习型城市示范区评估指标体系(2023年修订)

北京市建设学习型城市示范区评估指标体系(2023年修订)
4


7.推动老年群体终身学习,积极实践共学养老和智慧助老,探索创建乐龄学习中心,培育老年学习示范校(点)及老年学习共同体,开发老年人力资源,助力老有所为。
4



8.健全家校社协同育人新机制;培育家庭教育指导师,强化区域家庭教育指导服务,开展学习型家庭评建活动,形成家庭教育活动品牌。
4


9.全面推进区域内绿色学校创建行动,培育青少年生态文明素养;建设一批特色生态文明教育基地,推动生态文明教育进企业、进社区、进单位,提升市民生态文明意识,促进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
4




三.建设成效
(共20分)
1.学习型城区建设工作在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治理能力现代化方面取得明显成果;获得市级以上表彰奖励或影响较大的权威新闻媒体专题报道,评价较高。
5


2.学习型城区建设工作在体制、机制创新等方面取得突破,形成典型经验或模式。
5


3.学习型城区建设工作在构建区域终身教育和终身学习服务体系、学习型组织建设等方面的示范项目或创新项目突出;培育了一批具有区域特色的学习品牌。
4


4.充分发挥区域内文化、科技、体育等机构和融媒体平台的社会教育功能,开发市民研习游学线路,丰富拓展学习体验项目。倡导和促进全民阅读,助力建设书香京城。
4



5.加强学分银行管理分中心及区域内联盟成员单位建设,积极参与探索学分认定、积累与转换试点工作,促进不同类型学习成果互认。
3


6.以数字化赋能智慧化发展为引领,共建共享学习资源,形成政府、企业、学校等多元主体的合作机制,探索建立市民智慧学习体验中心,优化多场景学习和个性化学习;打造数据驱动、跨界融合的终身学习平台,促进各类学习资源互联互通。

社区治理评估方案

社区治理评估方案

社区治理评估方案社区治理评估是社区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通过对社区治理的评估,可以了解社区管理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为社区管理的提升提供依据和指导。

因此,建立一套科学、全面的社区治理评估方案尤为必要。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社区治理评估方案的建立与实施。

1. 评估指标的制定社区治理评估的指标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社区发展水平:包括社区人口规模、人口结构、产业发展等指标。

•社区环境质量:包括空气质量、水质、噪声污染等指标。

•社区安全:包括犯罪率、交通安全、消防安全等指标。

•社区市容环境:包括交通秩序、垃圾处理、公共设施等指标。

•社区文化教育:包括教育水平、文化设施、公共活动等指标。

•社区服务水平:包括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物业服务等指标。

评估指标的制定应该充分考虑社区的实际情况,并借鉴国内外的先进经验和做法。

同时,应该确保评估指标的科学性、客观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社区治理评估的方法主要包括定量评估和定性评估。

定量评估是通过采集大量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从而得出评估结果的方法。

常用的数据采集方式包括问卷调研、统计数据、实地观察等。

在评估指标的选择和数据采集的过程中,应该充分考虑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避免数据的失真和漏洞。

定性评估是通过专家评价、案例分析等方式,从综合性、主观性的角度进行评估的方法。

定性评估的优点在于能够深入了解问题的本质和深层次原因,更具备参考性和可行性。

但定性评估也存在缺陷,如主观性较强,难以量化评估结果等。

评估方法的选择应该根据社区的特点和评估的目的来确定,确保评估的全面性和准确性。

3. 评估报告的撰写社区治理评估报告是评估结果的呈现形式,其质量对评估的意义和价值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评估报告的撰写应该充分考虑受众的需求和实际情况,采用直观、易懂的语言,确保评估结果的正确性、科学性和具体性。

同时,报告内容应该包括评估指标的说明、数据分析和评估结论等部分,具备全面性和信息量。

社区治理评估的最终目的是为社区管理的改善和提升提供科学的依据和指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金项目>本文为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项目/北京城市社区安全评估研究0(项目编号:05BJ DFX032)的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伍先江,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治安系副教授。

¹ 安全生产系统对于/危险源0的定义是:可能造成人员死亡、伤害、疾病、财产损失、作业环境破坏或其他损失的根源或状态。

2009年第4期N o 142009 Journal of Ch i nese P eop l e p s Pub lic Secur ity U n i versity (Soc ial Sc i ences Edition) 总第140期Su m 140城市社区安全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以北京市为例伍 先 江(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北京 100038)=摘 要> 城市社区安全评估的主要目标是对社区安全及其工作进行评价、调控、指导、决策和激励。

城市社区安全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是进行社区安全评估的基础和首要环节。

指标体系设计应遵循客观性、全面性、层次性、可操作性等原则,采用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公众调查与专家访谈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按照不同的标准,城市社区安全评估指标类型可分为正面指标和负面指标、客观指标和主观指标、绝对数指标和相对数指标、定量指标和定性指标,具有反映、监测、比较、预测、归化等功能以及相关性、重要性、敏感性、系统性、可行性等特点。

城市社区安全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与使用应注意指标体系的本地化、动态化和无量纲化。

=关键词> 社区安全;评估;指标体系=中图分类号>D6311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2140(2009)04-0001-07 在我国,所谓社区,一般是指聚居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人们组成的社会生活共同体,其构成一般包括地域、人口、社会心理、社会组织和公共设施五个基本要素。

安全是指某一主体处于没有危险,不受威胁的状态。

一般以主体面临的/危险源0来定义、评估安全状况。

¹社区安全可以认为是社区内各个组成部分(即主体)的具有普遍性的安全利益的集合。

由于安全主体体现的主体利益不同,导致安全的内涵和外延不同,危险源的表现形式也不相同。

因此,社区安全的危险源可以定义为:可能造成人员死亡、伤害、财产损失或其他损失的根源或状态。

笔者认为,所谓社区安全评估,是建立在社区安全调查和社区安全问题统计基础之上,遵循科学原则,通过建立科学的评估指标体系,运用一定的数理统计方法,对某一特定地域范围、某一特定时期/时点的社区安全状况与安全工作的客观状况进行的主观性定量与定性评价。

城市社区安全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不仅是进行社区安全评估的基础和首要环节,也是关系评估过程与评估结果运用、评估功能发挥的重要基础。

因此,正确合理地选取评估指标,是进行社区安全评估的前提。

构建评估指标体系是一个细致分析、反复调整#1#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和论证的过程,需要严谨的逻辑推理和创造性的思维以及丰富的实践经验,使评估指标体系不仅能全面地反映出社区安全的目标要求,尽可能做到科学、合理,符合实际情况,并基本上能为有关人员和部门所接受。

与大多数社区安全状况评估或社会治安状况评估中将正面指标与负面指标作为一个混合体系进行单一性评估[1]145不同,笔者认为,影响城市社区安全状况的因素分为制约社区安全状态的负面指标和促进社区安全的正面指标两部分,并分别作为两个独立的体系进行评估;同时,与大多数社区安全状况评估或社会治安状况评估中将客观指标与主观指标(主要是指公众安全感)作为一个混合体系进行单一性评估[2]不同,笔者认为,进行城市社区安全评估时,其评估指标体系主要体现为社区安全的客观状况,即对社区安全的客观状况进行评估,而不包括公众的心理感受即安全感。

因为社区居民的安全感并不完全反映社区安全状况,也未必与社区安全状况成正比,它还受到居民主体因素的影响,与居民主体的社会地位、受教育水平、一定时期内媒体对某类犯罪或事故的曝光率、自身安全是否受到过危害等等有密切关系。

如有必要,可以建立另一主观指标体系,通过公众调查来测量公众(居民)的社区安全感[3]。

一、城市社区安全评估主要目标社区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社区安全是社会治安的重要方面。

科学合理地对社区安全进行评估,对于搞清社区安全的基本状况与影响社区安全的主要因素,加强社区安全管理工作的科学调控和指导,为社区安全的宏观管理决策提供重要理论与实践依据,激励基层社区工作者尤其是社区民警和社区自治组织及其力量做好社区安全维护工作等,均具有重要作用。

城市社区安全评估的主要目标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主要方面。

(一)评价目标对社区安全状况的评价是社区安全评估的首要目标或基本目标。

对于社区安全状况的综合评价,主要基于对若干社区安全状况的客观比较性评价,在此基础上,参照一定的评价基点(如各指标平均水平的假想社区),有助于了解社区安全的真实状况,特别是在一定时期内(横向评价)通过对若干社区如全市、全区范围内社区安全状况的定量比较性综合评价,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定性的判断分类或排序。

也可以在经过多个时期横断截面数据收集的基础上,对某一社区在一较长时期内的安全状况及其历史变化进行评价。

(二)调控目标社区安全状况是影响社区安全负面因素作用的突出表现,也是社区安全主体特别是社区民警和社区自治组织及其力量维护社区安全工作的外在体现,是二者矛盾相互作用的结果。

在对社区安全状况进行评价的过程中,社区安全主体可以通过建立/反馈)调控0机制[1]139为社区安全管理与维护工作提供及时、可靠的信息,从而实现对社区安全的有效调节和控制。

即有助于在社区安全维护工作中,及时发现以往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通过科学分析,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和对策,从而更好地做好社区安全维护工作。

(三)指导目标对社区安全状况评价的过程,既是检验、检测社区安全状况好坏的过程,也是对社区安全主体维护社区安全工作过程进行诊断分析的过程。

因此,通过对社区安全状况评价,特别是通过对社区安全评价具体指标的分析评价,有助于在实际工作中找到工作的缺点和具体不足之处,有针对性地采取具体措施改善实际工作,从而对社区安全主体的具体工作带来良好的指导作用。

(四)决策目标对社区安全状况进行实事求是、科学客观的评价,一是在宏观层面,可以为评价区域内的地方政府和有关部门正确了解和分析社区安全形势,制定正确的社区政策和管理措施,提供及时有效的事实依据;二是在微观层面,可以接受评价的社区在客观认识本社区以及其他社区安全状况的基础上,找到自身的差距与不足及其具体原因,从而对本社区的安全维护工作做出正确的决策部署,促进本社区安全的改善。

(五)激励目标通过对不同社区安全状况进行评价,可以为上级政府以及社区基层自治组织通过建立合理的激励机制、实行工作奖惩,从而做好社区安全工作提供有力依据。

一是在宏观层面上,结合评价工作建立激励机制,对安全状况好的社区、安全工作做得好的职能部门予以表扬和奖励,对工作做得差的社区或部门进行告诫甚至惩戒,促使有关社区和部门继续发扬优势、克服缺点,从而更好地做好社区安#2 #全维护工作。

二是在微观层面,相关社区可以通过评价工作对影响社区安全状况的主要方面及其相关工作人员的具体工作进行评价,找出优点、指出不足,通过激励机制和奖惩制度对相关工作人员予以奖惩,从正反两个方面激发所有社区安全工作人员的内在工作潜力,充分发挥他们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社会安全做出更大的贡献。

二、城市社区安全评估指标体系设计(一)指标体系设计原则11客观性原则。

城市社区安全评估指标体系的设计,应该符合社区安全的客观实际[4],符合已被实践证明的社区安全理论,能充分反映社区安全的内在形成机制和影响因素。

同时,指标的统计口径统一规范,以保证评估方法的科学性、评估结果的真实性和客观性。

21全面性原则。

指标体系要求覆盖面广,能全面并综合地反映涉及社区安全的各种要素以及各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

对于每一类要素,应依据其内在结构,全面体现要素的构成,使指标体系具有较强的代表性,能准确、全面地反映社区安全这一研究主题。

31层次性原则。

社区安全是一个涉及诸多要素的复杂系统,按照这些要素可以将其分解成若干个子系统。

对应于每个子系统,应在相应的一级指标体系下,按照客观性原则和全面性原则,具体设计相应的二级指标,从而形成指标层次体系。

41可操作原则。

城市社区安全评估指标体系的设计首先要实用,要选取容易理解、遵循一般基础数据规范的指标;其次,要尽可能选择容易收集、易于进行比较的指标[5];第三,对于一些当前难以收集数据的指标,也要考虑在适当调整工作制度或规范后数据的可获取性。

51定性与定量结合原则。

城市社区安全评估指标的设计,首先应尽可能选取可以直接量化的指标;其次,对于难以直接量化而又难以舍弃的指标,可采用主观打分的方法进行间接量化。

但对于一些难以量化、其意义又重大的指标,也可以用定性指标来描述(主要是社区人文环境指标)。

(二)指标体系设计方法指标体系设计方法主要是评估指标的选取方法。

城市社区安全评估指标的设计主要采用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公众调查与专家访谈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一是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

指标体系的提出首先是定性理论分析的结果,即首先依据社区安全和治安学的基本理论,结合研究城市社区安全工作的具体实践,经过多次讨论和修改,提出详细而全面的指标体系初稿;其次,多次召集有关专家包括理论研究方面的专家、社区安全实际工作方面的专家分别进行座谈讨论,反复修改,最终形成供公众调查的调查指标体系。

最后,通过在北京全市范围内采用概率与规模成比例抽样(PPS)方法进行抽样调查,在社区层面随机抽取了374位北京市民就各指标的重要性(重要性得分)进行问卷调查,按照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原则,将问卷调查的各指标重要性统计分析结果结合属性分析的定性分析方法,对指标体系进行了删、并、改的重大调整,使指标体系更精简、逻辑联系更密切、指标结构更逻辑化,从而形成社区安全评估指标体系的修改稿,供第一轮专家调查(因子权重的确定)使用。

二是在第一轮专家调查后,为进一步强化指标体系的可操作性,为模型的使用便利性,依据第一轮专家调查发现的问题,在进行第二轮专家调查前,再次召开社区安全工作者主要是社区民警参加的专家座谈会,对第一轮专家调查使用的指标体系(修改稿)进行了更具操作性的指标体系调整,主要是对于一些比较模糊的指标进一步具体化、明确化,对一些目前难以收集到数据的指标进行调整,从而形成最终确定的北京城市社区安全状况评估指标体系,供第二轮专家调查(确定因子最终权重)使用。

三、城市社区安全评估指标类型、功能、特点(一)指标类型城市社区安全评估的指标类型,按照不同的标准,可以分为:11正面指标和负面指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