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刀配合艾灸治疗肩胛提肌损伤临床观察
肌肉牵张联合冰敷、艾灸对颈肩部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病人治疗效果观察
肌肉牵张联合冰敷㊁艾灸对颈肩部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病人治疗效果观察何 琳,覃 华,张红色,杨小丹,赵金线,欧雯雯摘要 目的:探讨肌肉牵张联合冰敷㊁艾灸对颈肩部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病人疼痛㊁颈部功能及心理焦虑的影响㊂方法:选取2021年12月 2022年11月在广西某三级甲等医院康复医学科住院的颈肩部肌筋膜疼痛综合征进行针刺治疗的77例病人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的前后顺序分为对照组㊁冰敷组各26例,冰敷联合艾灸组(联合组)25例㊂三组病人均给予常规疼痛护理;在此基础上冰敷组给予肌肉牵张训练及冰敷的干预方法,肌肉牵张训练10m i n ,每天1次,冰敷20m i n,每天1次;联合组在冰敷组的基础上联合艾灸,时间为30m i n ,每天1次㊂观察针刺治疗前1天,治疗后第1㊁3㊁7天的疼痛情况,针刺治疗前和治疗后第7天的颈部功能障碍情况和心理焦虑状况㊂结果:治疗后第1㊁3㊁7天,3组病人视觉模拟评分(V A S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3组病人V A S 评分在干预因素与时间因素上存在着交互效应(P <0.05);治疗后第7天,经两两比较发现,联合组㊁冰敷组在颈部残障指数表(N D I)评分㊁贝克焦虑量表(B A I )评分的改善程度上优于对照组(P <0.05),联合组的改善程度优于冰敷组(P <0.01)㊂结论:肌肉牵张联合冰敷㊁艾灸可以有效改善颈肩部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病人疼痛程度㊁颈部功能障碍和心理焦虑状况㊂关键词 肌筋膜触发点;肌肉牵张;冰敷;艾灸;疼痛;护理K e yw o r d s m y o f a s c i a l t r i g g e r p o i n t ;m u s c l e s t r e t c h ;a p p l y i c e ;m o x i b u s t i o n ;p a i n ;n u r s i n g d o i :10.12104/j.i s s n .1674-4748.2024.06.031 肌筋膜疼痛综合征(m y o f a s c i a l p a i n s yn d r o m e ,M P S)是临床上引起慢性疼痛的常见原因,表现为骨骼肌内可触及的高张力索条状异常敏感的结节[1],可引发区域性的疼痛,并且能引起远端的牵涉痛[2]㊂有相关报道称M P S 病人约占慢性疼痛病人的50%[3],而颈肩部M P S 的发病率更高,达30%~93%[2]㊂临床上M P S 的治疗常采用肌筋膜触发点针刺治疗[4],是一种安全便捷㊁创伤性小的治疗方法,但是病人常常在针刺治疗后会出现针刺部位肌肉或神经痛㊁局部淤血甚至出血等不良反应[5]㊂据统计,部分病人的局部疼痛要持续几个小时,更甚者有1周内的局部疼痛[5],严重影响病人的日常生活㊂为了减轻病人针刺后的疼痛感,有研究者采用了肌肉牵张训练结合冷敷的护理方法[6-10],效果良好㊂但中医传统治疗方法中无冷敷的说法,多强调的是热敷疗法㊂艾灸是通过点燃中药艾叶,直接或间接熏灼体表穴位,达到温经通络㊁宣痹散寒的功效,同时也抑制中枢对刺激信号的反应,达到镇痛的效果[11-12]㊂因此,本研究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对颈肩部M P S 病人在实施针刺治疗后采用肌肉牵张联合冰敷和艾灸的干预方法,以期为临床护理实践提供新的护理方法㊂1 对象与方法1.1 研究对象基金项目 广西壮族自治区中医药管理局自筹经费科研课题;编号:G X Z Y Z 20210470㊂作者简介 何琳,主管护师,本科,单位:530000,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族医院;覃华(通讯作者)㊁张红色㊁杨小丹㊁赵金线㊁欧雯雯单位:530000,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族医院㊂引用信息 何琳,覃华,张红色,等.肌肉牵张联合冰敷㊁艾灸对颈肩部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病人治疗效果观察[J ].全科护理,2024,22(6):1123-1126.选取2021年12月 2022年11月在广西某三级甲等医院康复医学科住院的颈肩部M P S 进行针刺治疗的80例病人为研究对象㊂纳入标准:1)诊断符合中华医学会编著的‘临床诊断指南-物理医学与康复分册“[13]中关于M P S 的诊断标准;2)主诉病变部位为颈肩部;3)第1次进行肌筋膜触发点针刺治疗且年龄ɤ70岁的病人;4)1个月内未接受其他方法治疗者;5)病人意识清楚,能够正常交流,自愿配合各项干预措施,并签署知情同意书㊂排除标准:1)特异性颈痛,如颈椎间盘突出症伴神经根受累㊁肿瘤㊁结核或其他原因引起的疼痛等;2)病人有运动功能障碍不能自主活动或体质虚弱者;3)严重心脑血管疾病㊁高血压病㊁糖尿病㊁肝肾疾病的病人;4)对艾灸过敏的病人;5)长期使用抗凝药物或存在凝血障碍性疾病的病人㊂脱落标准:1)依从性差,不能坚持完成本次研究的病人;2)研究过程中突然发生病情变化或要求退出者;3)本研究治疗期间自行服用止痛药物或接受其他治疗者;4)症状突然加重或因其他疾病需求需口服止痛药物治疗者㊂本研究已经通过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㊂1.2 样本量估算样本量的计算使用G*P o w e r 3.1.9.2软件计算,样本量计算取决于治疗前㊁后疼痛评分的差异,采用单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㊂根据前期预实验的结果,取效应量(E f f e c t s i z e f )0.25㊁检验水准(α)0.05㊁检验效能(P o w e r )0.95,经计算总样本量为72例,考虑10%样本释放率,故本研究共纳入80例㊂为避免沾染,按照病人入院的先后顺序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㊁冰敷组各26例,冰敷联合艾灸组(即联合组)28例,其中联合组有3例病人因疼痛难忍而口服止痛药,按脱落处理㊂3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㊂㊃3211㊃全科护理2024年3月第22卷第6期表13组一般资料比较项目对照组(n=26)冰敷组(n=26)联合组(n=25)统计值P 性别[例(%)]男7(26.9)10(38.5)7(28.0)χ2=0.9800.613女19(73.1)16(61.5)18(72.0)年龄(岁)55.12ʃ6.7254.59ʃ9.3055.11ʃ7.94F=1.9800.138发病天数(d)21.93ʃ8.2423.16ʃ9.5722.25ʃ8.44F=2.3300.098住院天数(d)11.05ʃ2.7811.00ʃ3.0611.20ʃ2.88F=0.0380.713文化程度[例(%)]小学8(30.8)8(30.8)6(24)初中8(30.8)7(26.9)8(32)χ2=0.5460.997高中5(19.2)6(23.1)6(24)专科及以上5(19.2)5(19.2)5(20)1.3干预方法1.3.1成立研究小组本研究小组包括1名中医医生(副主任医师),9名护士(1名副主任护师,5名主管护师,3名护师)㊂成员均为本科及以上学历,工作年限均在5年以上㊂小组成员均经过集中培训及相关内容的考核,确保考核合格㊂课题负责人担任小组组长及质控员,负责监督干预措施的落实,并对出现的相关问题进行协调,确保干预顺利进行;医生负责对病人实施针刺治疗;其余小组成员落实干预措施并进行资料的收集及整理㊂1.3.2对照组采用M P S针刺后的常规疼痛护理,主要包括1)正确评估病人的疼痛,讲解疼痛的原因,提供心理支持;2)指导病人及时补充维生素,提供饮食指导;3)做好病人的健康宣教,避免长期姿势固定或长时间的伏案工作等;4)指导病人进行太极㊁八段锦等中医功法锻炼㊂1.3.3冰敷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肌肉牵张训练及冰敷㊂医生给予病人针刺治疗结束后2h内,由护士指导病人进行肌肉牵张训练㊂按照受累肌功能㊁解剖方向等设计牵张训练方法,一般拉伸的肌肉群为斜方肌㊁胸锁乳突肌㊁肩胛提肌㊁斜角肌等;每个拉伸动作保持15s,每次做3组,训练总时长约10m i n,每天1次;在肌肉牵张训练结束后给予冰块对牵张的肌肉进行冷敷(注意冰块不能直接接触病人皮肤),时间为20m i n,每天1次,持续干预7d[6-10]㊂1.3.4联合组在对照组和冰敷组的基础上联合艾灸的方法㊂进行肌肉牵张训练及冰敷后4~6h对病人进行施灸㊂方法:艾灸盒取北京同仁堂铜制温灸盒;艾柱选取北京同仁堂制品,大小为18mm(直径)ˑ27mm(高)㊂病人可取坐位或俯卧位,旋转拧开金属艾灸盒盖子,将艾柱插入艾灸盒内固定,位置与艾灸盒底部距离为1~ 1.5c m,点燃艾柱,拧紧盖子,并装入配置的无烟包中,将艾灸盒放置于病人进行肌肉牵张训练的肌肉群,以病人皮肤的 温㊁热㊁灼 主观耐受的感觉控制施灸部位的上下移动,可通过旋转金属盖的出气孔大小控制施灸温度㊂整个施灸过程中注意评估病人的皮肤情况,避免出现红疹㊁水疱等烫伤情况;施灸后告知病人2h 内不能洗澡㊂施灸总时长为30m i n,每天1次,持续干预7d㊂1.4评价指标1.4.1疼痛情况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 i s u a l A n a l o g u e S c a l e, V A S)量表[14]评估疼痛情况㊂V A S评分为一条10c m 的直线,两端分别为无痛(0分)与剧痛(10分)㊂评价标准为:0分表示无痛;1~3分为轻微疼痛但是能忍受;4~6分为中度疼痛,影响生活及睡眠;7~10分为剧烈疼痛,无法忍受且严重影响食欲㊁睡眠和日常生活㊂1.4.2颈部功能障碍采用颈部残障指数量表(N e c k D i s a b i l i t y I n d e x, N D I)[15]评估病人颈部功能障碍情况㊂该量表包含颈痛及相关的症状(疼痛的强度㊁头痛㊁集中注意力和睡眠)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个人护理㊁提起重物㊁阅读㊁工作㊁驾驶和娱乐)2个部分,共10个项目,每个项目最低得分为0分,最高得分为5分,得分越高表明病人功能障碍程度越重㊂1.4.3心理焦虑状况采用贝克焦虑量表(B e c k A n x i e t y I n v e n t o r y, B A I)[14]评估病人的心理焦虑状况㊂该量表包含21个项目,主要评估受试对象 现在 及 1周内 焦虑症状烦扰程度,采用1~4分的4级评分法,分别表示无㊁轻度㊁中度㊁重度,总分ȡ45分视为存在焦虑㊂1.5资料收集方法和质量控制资料收集分为预试验阶段及正式研究阶段㊂预试验阶段是2021年11月,选择符合纳入与排除标准的颈肩部M P S进行针刺治疗的8例病人进行干预,根据预试验结果进行干预措施的调整㊂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后,2021年12月 2022年11月开展正式研究㊂资料收集包括针刺治疗前1d,治疗后第1㊁3㊁7天的疼痛情况,针刺治疗前和治疗后第7天的颈部功能障碍情况和心理焦虑状况㊂收集到的资料由2名研究人员㊃4211㊃C H I N E S E G E N E R A L P R A C T I C E N U R S I N G M a r c h2024V o l.22N o.6进行核对㊁录入㊂1.6统计学方法资料的录入用E x c e l软件,采用S P S S24.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符合正态分布的定量资料用(xʃ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㊂不同时间点的比较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同一时间点的比较采用t检验㊂定性资料用例数和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㊂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㊂2结果表23组V A S评分比较(xʃs)单位:分组别例数治疗前治疗后第1天治疗后第3天治疗后第7天对照组266.46ʃ0.755.79ʃ0.083.29ʃ0.041.74ʃ0.06冰敷组266.41ʃ0.085.52ʃ0.08①2.85ʃ0.04①1.60ʃ0.06①联合组256.36ʃ0.085.37ʃ0.78①2.68ʃ0.43①②1.50ʃ0.06①②F值0.1605.75041.650103.160P0.8500.005<0.001<0.001注:F时间=4875.700,P<0.001;F交互=4.620,P=0.001;F组间=15.280,P<0.001㊂①与对照组相比,P<0.05;②与冰敷组相比,P<0.01㊂表33组N D I评分比较(xʃs)单位:分组别例数治疗前治疗后第7天t值P 对照组2622.50ʃ7.0213.38ʃ2.006.370<0.001冰敷组2621.50ʃ3.3011.77ʃ2.39①12.170<0.001联合组2521.04ʃ2.9210.08ʃ2.53①②14.180<0.001 F值0.62012.950P0.540<0.001①与对照组相比,P<0.05;②与冰敷组相比,P<0.01㊂表43组B A I评分比较(xʃs)单位:分组别例数治疗前治疗后t值P 对照组2645.38ʃ8.7633.46ʃ6.925.440<0.001冰敷组2646.00ʃ7.8530.42ʃ4.43①8.810<0.001联合组2546.80ʃ7.0127.32ʃ4.31①②11.840<0.001 F值0.2108.330P0.810<0.001①与对照组相比,P<0.05;②与冰敷组相比,P<0.05㊂3讨论3.1肌肉牵张联合冰敷和艾灸可以减轻颈肩部M P S 病人针刺治疗后的疼痛程度本研究结果显示,在治疗后第1㊁3㊁7天,3组病人V A S评分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第1天,两两比较中,联合组㊁冰敷组在减轻病人颈肩部疼痛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联合组与冰敷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尚不能说明哪种方法更优,分析原因可能为干预时间过短;治疗后第3天及第7天两两比较中,联合组㊁冰敷组在减轻病人颈肩部疼痛程度优于对照组,而联合组优于冰敷组(P<0.05),表明针刺治疗后,先给予病人进行肌肉牵张及冰敷,再进行艾灸热敷,在减轻颈肩部M P S病人针刺治疗后的疼痛感更好,与李应志等[16]的研究结果类似㊂分析原因可能为,冰敷可使神经末梢及细胞的敏感性降低,从而减轻疼痛,减少组织损伤后带来的炎症反应㊂同时,冷感觉信号的传递较疼痛感觉信号快,因此冷的感觉较强于疼痛的感觉,间接提高了疼痛的耐受阈值[17]㊂其次,对牵张的受累肌肉进行冰敷后,形成的冷信号会在脊髓抑制因牵张产生的张力信号以及减少神经电位活动,从而阻断上传的疼痛信号和传出的痉挛信号,使痉挛的肌束容易被拉开,起到一定的止痛作用[5]㊂此外,M P S在中医角度上常被认为是 痹证 经筋病 ,‘素问㊃痹论“指出 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 ,‘灵枢㊃经筋“提到 经筋之病,寒则反折筋急 ,其发生与长期受到寒冷㊁潮湿的侵袭有关,寒和瘀是其主要的病理特点,以 痛则不通,通则不痛 为病理基础,治则当温经散寒㊁活血祛瘀㊁疏经通络止痛,而艾灸具有温经散寒,消瘀散结的作用[11,18]㊂现代研究则证实了艾灸产生的温热效应可以减少外周神经兴奋,抑制中枢对刺激性信号的反应,以达到镇痛的目的[19-20]㊂本研究将冰敷与艾灸相结合,通过中西医结合㊁相辅相成的作用,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㊂3.2肌肉牵张联合冰敷和艾灸可以改善颈肩部M P S 病人针刺治疗后的颈部功能障碍程度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3组病人的N D I得分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两比较中,联合组㊁冰敷组改善病人颈部功能障碍程度优于对照组,而联合组又优于冰敷组㊂说明针刺治疗后,先给予病人进行肌肉牵张及冰敷,后进行艾灸热敷,更能减轻颈肩部M P S病人针刺治疗后的颈部功能障碍程度㊂这是因为病人的颈部肌肉损伤或者活动受限,是因为产生了肌筋膜疼痛触发点(m y o f a s c i a l t r i g g e r p o i n t, MT r P s),影响了肌纤维的完全伸展,进而导致肌张力升高和肌节缩短,致使颈部活动受限,从而影响病人的颈部功能状态[2]㊂有研究表明,损伤的肌纤维会引起肌浆网或骨骼肌细胞受损,导致细胞内各种离子㊁蛋白等外溢,挤压毛细血管,从而导致肌纤维缺血缺氧,进而肌纤维会表现无力,颈部的活动能力受影响,颈部的㊃5211㊃全科护理2024年3月第22卷第6期功能也受到影响[21]㊂对病人进行针刺MT r P s,灭活感染神经元,让骨骼肌内部的挛缩肌束恢复,使机体的生物力学处于一个动态平衡状态[22];此外,牵引㊁冰敷联合艾灸,对针刺后的病人进行镇痛,从而使病人不因疼痛影响颈部活动功能,与吴晓佳等[23]的研究结果类似,也使病人颈肩部肌群得到放松,进而改善颈部功能障碍㊂3.3肌肉牵张联合冰敷和艾灸可以改善颈肩部M P S 病人针刺治疗后的心理焦虑程度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3组病人的B A I评分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两比较中,联合组㊁冰敷组改善病人的焦虑障碍程度优于对照组,而联合组又优于冰敷组㊂这说明,针刺治疗后先给予病人进行肌肉牵张及冰敷,后进行艾灸热敷,通过降低病人的疼痛耐受阈值,从而减轻病人的焦虑程度㊂这与龙抗胜等[24]对慢性腰背M P S病人进行疼痛干预进而减轻焦虑状态的研究结果类似㊂这是因为,M P S是一种以疼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的肌肉和筋膜无菌性炎症性疾病,因长期治疗不佳或者病情迁延不愈,病人可出现较为明显的焦虑状态[25]㊂临床上也发现,长期被M P S困扰的病人大部分都有情绪障碍㊂而且慢性疼痛与焦虑症之间是相辅相成㊁相互干扰的关系[26-27]㊂冰敷在针刺早期,通过减少炎症反应和降低神经传导阈值发挥镇痛作用,艾灸的温热效应可以在针刺后期,通过增加局部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加速炎症介质的吸收来发挥镇痛作用㊂此外,通过艾灸的通经活络㊁调和气血㊁温经散寒㊁扶正祛瘀的功效[28],进而减轻病人局部酸㊁胀及疼痛感,进而达到减轻病人焦虑的目的㊂4小结颈肩部M P S病人在行针刺治疗后,予病人进行相应肌肉的牵张训练约10m i n,冰敷牵张肌肉处20 m i n,最后艾灸热敷30m i n,可有效缓解针刺后颈肩部的疼痛情况,减轻病人的颈部功能障碍情况和焦虑程度㊂但是由于本研究样本量较少,且临床资料仅限于1所医院,存在一定的局限性㊂今后可增加样本量,并进行推广应用,进行大样本㊁多中心研究㊂参考文献:[1] C H I A R O T T O A,C L I J S E N R,F E R N A N D E Z-D E-L A S-P E N A S C,e t a l.P r e v a l e n c e of m y o f a s c i a l t r ig g e r p o i n t s i n s p i n a l d i s o r d e r s:as y s t e m a t i c r e v i e w a n d m e t a-a n a l y s i s[J].A r c h i v e s o f P h y s i c a l M e d i c i n e a n d R e h a b i l i t a t i o n,2016,97(2):316-337.[2]成熟,胡小刚,刘建启,等.肌筋膜触发点的超声和肌电诊断研究进展[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7,32(5):591-594.[3]张泽学,王威,朱恒锦,等.小针刀浅刺配合肌肉牵张术治疗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效果探究[J].当代医药论丛,2020,18(17):23-24.[4]王祖庆,李艳.激痛点治疗肌筋膜疼痛综合征中医临床研究进展[J].中国中医急症,2020,29(12):2245-2249.[5]黄强民,庄小强,谭树生.肌筋膜疼痛触发点的诊断与治疗[M].南宁: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1.[6]郑耀珍,何琳,覃华,等.肌肉牵张训练结合冷敷对颈肩肌筋膜炎触发点针刺后疼痛的影响[J].广西中医药大学学报,2019,22(1): 25-27.[7]何琳,郑耀珍,覃华,等.肌肉牵张与冷敷对颈部肌筋膜触发点针刺后疼痛的效果[J].中国临床护理,2019,11(4):346-347. [8]覃华,郑耀珍,张红色,等.路径式护理对肩部肌筋膜触发点针刺治疗后疼痛的影响[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9,10(22):79-81 [9]张红色,郑耀珍,覃华,等.疼痛护理对腰肌筋膜触发点针刺治疗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影响[J].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2018(15):93.[10]杨小丹,郑耀珍.综合护理干预对肩背部肌筋膜综合征患者针刺后疼痛的影响[J].当代护士(中旬刊),2019,26(10):100-102.[11]李蕾,王欣,李璨,等.艾灸疗法调控炎症反应机制的研究进展[J].环球中医药,2020,13(11):1986-1990.[12]李佰承,吕君玲,尹海燕,等.T R P V1的生物学特性与艾灸镇痛研究结合的思路分析[J].陕西中医,2015,36(5):580-583. [13]中华医学会.临床诊疗指南-物理医学与康复分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05-107.[14]张玉梅,鲁平.康复评定常用量表[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8:465.[15]伍少玲,马超,伍时玲,等.颈椎功能障碍指数量表的效度与信度研究[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8,23(7):625-628. [16]李应志,张吉,邵长丽,等.冰敷与热敷分别联合推拿对家兔急性骨骼肌损伤修复作用的比较[J].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19,36(8):1188-1194.[17] A L G A F L Y A A,G E O R G E K P.T h e e f f e c t o f c r y o t h e r a p y o nn e r v e c o n d u c t i o n v e l o c i t y,p a i n t h r e s h o l d a n d p a i n t o l e r a n c e[J].B r i t i s h J o u r n a l o f S p o r t s M e d i c i n e,2007,41(6):365-369.[18]王宝玉,王睿,成惠娣,等.艾灸联合耳穴贴压对急性寒湿型腰椎间盘突出症不同时段镇痛作用的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药科技, 2017,24(4):460-462.[19]赵会,朱艳.基于T R P V1离子通道探讨艾灸镇痛机制[J].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22,42(12):2117-2121.[20]王婷婷,朱美玲.基于信号通路探讨艾灸作用机制研究进展[J].新中医,2017,49(2):173-177.[21]付志远.超声引导小针刀治疗颈肩部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临床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21.[22]潘伟超,马明,孙悦,等.核心肌群训练联合D M S治疗非特异性腰痛的临床疗效研究[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8,9(23):8-10.[23]吴晓佳,肖倩,刘华凤.中医针对性疼痛护理结合症状管理理论在颈椎病患者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22,28(11):107-110.[24]龙抗胜,叶勇,孙梦龙,等.针刺激痛点结合脏腑推拿治疗慢性腰背肌筋膜疼痛综合征伴焦虑临床研究[J].针灸临床杂志,2022, 38(9):16-20.[25]柳围堤,薛开禄,田苗.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病人生活质量及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018,24(3):192-197. [26] W I E C H K,T R A C E Y I.T h e i n f l u e n c e o f n e g a t i v e e m o t i o n s o np a i n:b e h a v i o r a l e f f e c t s a n d n e u r a l m e c h a n i s m s[J].N e u r o I m a g e, 2009,47(3):987-994.[27]邢珂珂,陈涛.前扣带回皮质与慢性痛相关焦虑和抑郁情绪的研究现况[J].神经解剖学杂志,2021,37(4):475-478. [28]夏循礼.中医艾灸功效的药物基础及其作用机制探讨[J].中医学报,2015,30(2):297-299;302.(收稿日期:2023-11-15;修回日期:2024-03-18)(本文编辑蒋尔丹)㊃6211㊃C H I N E S E G E N E R A L P R A C T I C E N U R S I N G M a r c h2024V o l.22N o.6。
中医理论指导下治疗急性肩袖损伤验案1则
Key words:Acute shoulder cuf injury;Acupuncture movement; Warming needle moxibustion; Bloodletting;Thermal treatment with
bloodletting to treat a case of acute rotator cuf injury, and achieved good results in the short term.The advantages of some classic acupuncture schemes in the treatment of acute rotator cuf injury and the bottleneck solution in clinical practice were discussed.Each ease is
Traditional C hinese M edicine forl Case ZHANG Fen
(Department of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the Afiliated People’S Hospital of Fujian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FujianProvince,Fuzhou 350004,China)
节 。 留 针 约 15 min。 1月 20日复诊 。患 者感 局 部疼 痛 较 前 稍减 轻 ,活
肩胛提肌损伤的中医治疗进展
肩胛提肌损伤的中医治疗进展李丰;李海;齐兆双;齐伟【摘要】肩胛提肌损伤是临床常见的一类疾病.治疗方法多种多样,包括小针刀、推拿、针灸、拔罐、刮痧、中药治疗、物理治疗、刃针等方法.其中刃针是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一种特色新疗法,具有安全有效、无副作用等优点.通过对近10年来中医治疗肩胛提肌损伤的文献加以回顾性综述,旨在总结中医治疗肩胛提肌损伤的临床概况,从而更好地指导临床,同时也为今后中医治疗肩胛提肌损伤的临床研究指明方向.【期刊名称】《中国医药导报》【年(卷),期】2016(013)032【总页数】4页(P41-44)【关键词】肩胛提肌损伤;临床治疗;综述【作者】李丰;李海;齐兆双;齐伟【作者单位】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软伤科,吉林长春130033;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软伤科,吉林长春130033;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软伤科,吉林长春130033;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软伤科,吉林长春13003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85肩胛提肌损伤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其病因多为伏案工作或长期单一姿势或受寒等,使肩胛提肌受到牵拉,甚至痉挛、水肿、粘连,压迫周围的血管、神经,导致血供障碍而引起颈肩背部疼痛、患侧上肢后伸受限等,其临床表现与颈椎病、肩周炎相似,常被误诊为颈椎病或肩周炎。
肩胛提肌起于颈椎(C1~C4)横突后结节,止于肩胛骨内侧角上部,支配神经为肩胛背神经(C3~5节段)[1],其主要功能为上提肩胛并使肩胛骨转向同侧,如止点固定,单侧肌肉收缩,可使颈屈向同侧,头亦转向同侧。
可见,肩胛提肌对颈肩部的正常功能活动至关重要,肩胛提肌损伤的治疗也日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中医药治疗肩胛提肌损伤针对病灶、有的放矢,发挥独特的优势。
现将近年来中医药治疗肩胛提肌损伤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小针刀是在古代九针中的镵针、锋针等基础上,结合现代医学外科用手术刀而发展形成的,是与软组织松解手术有机结合的产物,已有十多年的历史,近几年有进一步发展的趋势,并逐渐为世人所重视。
针刀治疗肩胛提肌损伤的临床研究
① 符合上述诊 断标 准者 ; ②年龄 2 0岁 ~ 5岁 , 6 性别不 限。
14 排 除 标 准 .
3 2 1 两 组 临 床 疗 效 比 较 ( 表 1 .. 见 ) 表 1 两 组 临床 疗 效 比较 例( ) %
① 颈椎病 引起 的颈肩部 疼痛者 ; ②合并 有严重感 染者或 严 重心、 、 肝 肾等脏器疾病 者 ; ③不能坚持治疗者 , 无法判断疗效及
痛点在颈椎横突 , 在颈椎横突部进针刀 , 口线方 向和颈椎纵轴 刀 平行刺入 , 达横突尖部 时 , 先作 纵行剥 离 , 再作 横行 剥离 ( 口 刀
线始终在横 突尖部 骨面上 活动 ) 。有硬结 可 纵切 几刀后 出针 。 按 压 5 n以防出血 , mi 创可贴外敷治疗点 。1周治疗 1 , 次 2次为
摘 要 目的 : 察 针 刀 治 疗 肩胛 提 肌 损 伤 的 I床 疗 效 。 方 法 :1 观 】 盘 l8例 患者 随机 分 为 两组 。 治 疗 组 7 8例 , 用针 刀 疗 法 采
治疗 : 对照组 4 0例 , 采用常规针 刺治疗。对 两组 临床疗效及 即时止痛效果进行评 定。结果 : 刀组 中, 针 治愈 6 o例 , 显效 1 0
刀 四步进针法 J如 压痛点 在肩 胛骨 内上 角 的边缘 , 刀 口线 1, 将 方 向与肩胛提肌纤维纵轴平行 , 直皮肤 , 针直达肋 骨面 , 垂 进 先 纵行剥离 , 后将 针身倾斜 , 使其和肩胛 骨平面呈 10 角 , 3 。 刀刃在 肩胛骨边缘骨面上做纵 向切开 剥离 , 1次 ~ 2次即可 出针 ; 如压
资料不全者 。凡符合 以上纳 入 和排除 标准 并确诊 肩胛 提肌 损 伤者均属于观察对象。 由表 1比较两种疗法 总有效率 , 经统 计学处 理 , =9 3 , X .4 P< .5 差异有 显 著性 意 义 , 明针 刀组 疗 效 明 显优 于 针 刺 00 , 说
针刀联合针刺疗法治疗肩周炎临床研究
F E N G P i n g - d o n g H E Z e — d u o 。 HU A N G C h u n — m i n f
1 . De p a r t me n t o f Or t h o p e d i c s a n d T r a u ma t o l o g y o f T r a d i t i o n a l C h i n e s e Me d i c i n e , Tr a d i t i o n a l Ch i n e s e Me d i c i n e Ho s p i t a l o f Ma o n a n Di s t r i c t i n Ma o mi n g Ci t y o f Gu a n g d o n g P r o v i n c e , Ma o mi n g 5 2 5 0 0 0 , Ch i n a ; 2 . De p a tme r n t o f Ac u p u n c t u r e , T r a d i t i o n a l C h i n e s e Me d i c i n e Ho s p i t a l o f Ma o mi n g C i t y i n Gu a n g d o n g Pr o v i n c e , Ma o mi n g 5 2 5 0 0 0 , Ch i n a ; 3 . De p a r t me n t
【 关键 词】 肩周炎; 针 刀联 合 针刺 ; 疗效 【 中图分 类号 ] R 2 4 6 . 9 【 文 献标 识码】 A [ 文章 编号]1 6 7 4 — 4 7 2 1 ( 2 0 1 7 ) 0 7( c ) 一 0 0 9 8 — 0 3
针灸配合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51例临床观察
脊 柱缘 内侧 角 的上部 , 其 中段 肌腹 被头 夹肌 覆盖 , 属 颈 肌群 , 该 肌作 用是 上提 肩胛并 使肩 胛 骨转 向同侧 _ 2 ] 。由 于机体 的某 种特 殊动作 ,要 求肩胛 骨 迅速 上提 或 向上
内旋转 , 肩胛 提肌 必然 突然 收缩 , 而肩 胛骨 因受 到 多块
呈4 0。 ) 分 离松 解 。防止术后 出血 。 该 处治 疗 引起血 管 损 伤是 常 见 的 , 甚 至 难 以避 免 , 术 后 需压 迫 止 血 , 观 察 1 0 mi n后 无 出血 可让患 者离 开 。术毕针 刀 口无 菌辅 料
覆盖。 ( 4 ) 疗程康 复 指导 与随访 。 治疗 间隔 7日, 3次 为
【 关键词 】 椎动脉型颈椎病
直接 在 压痛 点 刺入 作 上下 、 左右 方 向切 割 、 分离 松 解 , 可能 会损 伤神 经和 血管 。 由于枕 大神经 穿 出头半 棘 肌
后 由 内下 向外 上斜行 .枕动脉 在胸 锁乳 突肌 和夹 肌 的 深面 由前 向后 横行 , 两者 在 同一部 位穿腱 膜 和筋 膜 , 为 了避 免损 伤神 经 和血管 , 应在 用针 刀松解 压 组织 时 , 最
・
4 5 4・
中 国 中 医急 症 2 0 1 3年 3月 第 2 2卷第 3期 J E T C M. Ma r . 2 0 1 3 , Vo 1 . 2 2 , N o . 3
肌 纤 维平行 ) , 刀体 与外 侧面 呈 6 0。 , 常规 皮肤 消毒 , 快
速 刺 入皮肤 . 约 1 0 1 5 mm, 通过 皮肤 和皮 下组 织 , 遇有 结节 、 条索 状 物 和 酸胀 感 时 , 行纵行疏 、 横行剥离 2  ̄ 3 刀 即可 。术毕 针刀 口无 菌辅料 覆 盖 。( 3 ) 俯 卧 位 。针 刀
小针刀治疗肩胛提肌损伤60例
病案 举例 刘某 !男 !)*岁 "因 与别 人打 架时 右上 臂 被反 背 致 右 肩背 部 疼 痛半 年 !并 向 颈部 放 散!后 经针 灸理 疗!服 中西 药!贴膏 药!疼 痛稍 有好 转!但 右肩 背部 疼痛 始终 不能 根除 !气候 变化 时加 剧!伴 有右 颈部 ’右枕 部疼 痛!心烦 ’恶心 等症 "于 )$$9年 ,,月 )日来 诊 !经 查体 1在 右 肩胛 内 上角 有明 显压 痛点 !并向 枕部 放散 "诊断 为右 侧肩 胛提 肌损 伤" 以上 述治疗 方法 选取 肩胛 内上 角治 疗一 次而 愈!随 访半 年无 不适 "
主题 词1肩 痛4针灸 疗法 5 肩胛提 肌损 伤 5小 针刀 疗法
肩 胛提 肌 位 于斜 方 肌 与 胸锁 乳 突 肌深 面 !起 始于 上 四个 颈 椎 横突 后 结 节!抵 止于 肩 胛 骨上 角 及内 侧缘 的上部 "该 肌受 肩胛 背神 经支 配!收 缩时 上提 肩胛 骨-当 肩胛 骨被 固定 时!一 侧收 缩则 使颈 部侧 屈!双 侧收 缩则 头后 仰!颈 部后 伸" 由于 经常 低头 工作 !该肌 长期 处于 被牵 伸!或 颈部 过度 前屈 而 致 伤!是 针 灸 科 临 床 常 见 病!表 现 为 肩 背 部 酸 痛!颈 部 活 动 受 限 !肩 胛 骨 活 动 及 低 头 时 疼 痛 加 重" 病久 者可有 头痛 ’头 晕’心 烦等 "严 重影 响工 作及 生活 !我科 )$$)年 6)$$*年采 用小 针刀 疗法 治疗 肩胛 提肌损 伤 *$例取 得满 意疗 效"
中药配合针刀治疗肩周炎68例临床疗效
现代医药卫生肩周炎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为肩关节周围软组织退行性炎症性病变,以肩关节疼痛、功能障碍为主,多单侧发病,常见于50岁左右的中老年人,又称五十肩、冻结肩、凝结肩。
2009年6月至2011年6月,本院采用中药配合针刀治疗肩周炎68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门诊患者110例,随机分为两组进行对照研究。
观察组68例中男29例,女39例;年龄32~68岁;病程3d 至3年。
对照组42例中男17例,女25例;年龄32~68岁;病程1周至2年。
1.2诊断及纳入标准本组所有患者均符合《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并经DR、CT、MRI等检查,结合临床症状、体征确诊为肩周炎,排除骨折、脱位、结核、肿瘤及风湿、类风湿疾病等。
1.3治疗方法1.3.1观察组中药配合针刀治疗。
中药外治:采用秦艽20g、苍术20g、鸡血藤18g、当归20g、五加皮18g、荆芥12g、伸筋草12g、透骨草12g、红花12g、木瓜18g、牛膝18g、地龙12g、防风12g、士元12g、穿山甲12g、川断18g、桂枝18g、杜仲18g等中药,装入长30cm,宽20cm大小的布包。
使用前药包外均匀喷洒食用醋半斤,放高压锅内蒸20min左右,温度合适后敷于患处。
保温外敷40min,每天1次,10次为1个疗程。
针刀治疗:(1)体位取坐位,若体质较差或害怕针刀治疗者,可采用侧卧位。
定点:在肩胛骨内上角、冈上、冈下、肩峰、喙突及肱骨大结节、小结节等处,于肩胛提肌、斜方肌、菱形肌、冈上肌、冈下肌、三角肌、肱二头肌等肌肉的起止点处按压触摸,寻找增厚、条索、结节样病灶,用定点笔作标记。
(2)用聚维酮碘常规消毒、铺巾、戴无菌手套。
(3)用0.8%盐酸利多卡因局部麻醉,大部分患者不麻醉亦可。
(4)用汉章Ⅰ型4号针刀进行治疗。
针刀治疗时,刀口线应与主要神经、血管平行,刀锋快速刺入皮下,行纵疏、横拨、切割等刀法治疗,一般每点治疗3~5下,针刀下有松动感时出针刀。
针灸推拿联合治疗肩周炎的临床效果分析
针灸推拿联合治疗肩周炎的临床效果分析目的:探讨针灸推拿联合治疗肩周炎的临床效果。
方法:收集2011年1月至2014年12月我科诊断为肩周炎的患者。
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均接受针灸治疗,研究组加用推拿治疗。
对比研究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和治疗后肩部疼痛评分以及两组肩周炎治疗疗效。
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治疗前肩部疼痛评分结果比较无差异(P>0.05),治疗后肩部疼痛评分结果比较有差异(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肩周炎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8%、90%,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本次研究认为针灸推拿联合治疗肩周炎疗效肯定,值得临床推广。
标签:针灸;推拿;肩周炎;效果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肩周炎的发病率逐年上升[1]。
中医领域,肩周炎的治法以活血通络、祛风散寒为主[2]。
针灸和推拿治疗肩周炎历史悠久,安全性好。
本文以2011年1月至2014年12月我科诊断为肩周炎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旨在探讨针灸推拿联合治疗肩周炎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收集2011年1月至2014年12月门诊诊断为肩周炎的患者,入选标准:肩周炎符合第九版《中医诊断学》制定的标准。
表现为:肩部持续性疼痛,上举、外展及旋转受限;肩缘突、肩峰下、三角肌压痛。
排除标准:1)颈椎病、肩结核等疾病导致肩关节疼痛者。
2)患者治疗依从性差,不能按时接受治疗者。
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
研究组平均年龄(54.6±12.5)岁,男性26人,女性24人;对照组平均年龄(53.8±11.7)岁,其中男性25人,女性25人。
两组人员性别,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1.2.1 对照组采取针灸治疗。
取华佗牌针灸针(直径0.35mm,针长4Omm)。
患者取坐位,常规消毒后,针刺泻法对肩康穴(足3、4跖骨与外侧楔骨关节间)、中平穴(足三里下1.5寸)、肩三针、阿是穴、天宗、曲池、手三里、外关、合谷等穴位进行针灸。
针刀等治疗肩胛提肌损伤83例临床观察
表 1 治疗组与对照组 AP 00 , < .5与对照组 BP 00 < .5
分组 治疗组
对照组 A 对照组 B
例数 3 3
2 5 2 5
治愈 2 8
l O 1 1
好转 5
1 2 1 3
无效 O
3 1
2 治疗 方法
将8 3例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一针刀治疗法( 3 )对照组 3例 , A 一注射疗法配合神灯(5例 )对 照组 B 2 , 一针刺疗法配合神灯 (s 2 例) 。以患侧 肩胛 内侧上部及颈部上段 的压痛点为主穴定点 , 术 毕均施予手法操作 。
组A 一注射疗法配合神 灯 2 5例( 治愈 率 4 %) 对照组 B 0 ; 一针刺 疗法配合神灯 2 例 ( 5 治愈 率 4%)二组对照 P 00 。结论: 4 ; <. 5 针刀治疗肩胛提肌损伤疗效优 于对照组 A及 B。
关 键 词 :肩 胛提 肌 损 伤 ;针 刀 ;对照 组
中图分类号 :16 1 < 8. 7
照神灯 3 分钟, 日 1 , 次后休息 2 天 ,0 3 每 次 1 0 3 2 天为一疗程 。
3 治疗效 果
31 疗 效 标 准 .
疗效标准分为 :
治愈 : 临床症状消失 , 患侧上肢后伸正 常 , 无压痛点 , 半 随访
年未复发。 好转 : 临床症状基本消失或减轻 , 患侧上肢活动基本正常 , 压
维生素 B 20 u, 120g当归注射液 l L 地塞米松 2 m 混合液 , m, . L 5 每 次选 1 —2个压 痛点 ,每穴注射 2 mL一 mL 3 ,完毕后加 照神灯 3m n 每周一次, 次为一疗程 。 0 i, 3
23 对照组 B . 常选颈 、 胸华佗夹脊 、 阿是穴、 中俞 、 肩 肩外俞等局部腧穴为 主, 选用 2 2 6— 8号毫针 , 手法 以泻法为 主或用平补平泻 , 针后加
肩胛提肌慢性损伤-针刀医学课件
03
针刀治疗
治疗原理
调整气血
通过刺激穴位和经络,调节气 血平衡,达到舒经活络、促进
循环的效果。
松解粘连
利用针刀的机械刺激,松解粘 连的软组织,提高局部血液循
环和淋巴回流。
缓解疼痛
通过针刀的刺激,产生神经递 质的释放,缓解疼痛。
治疗方法
定位
确定肩胛提肌的病变部位,选择合 适的进针点。
消毒
对进针点周围皮肤进行消毒,确保 无菌操作。
治疗总结
对于肩胛提肌慢性损伤的患者,小针刀治疗是一种有 效的治疗方法。
在治疗过程中,需要注意无菌操作和消毒工作,避免 感染。
针对不同的病因,可以采用不同的针刀方法来治疗。
治疗完成后,需要注意肩胛提肌的功能锻炼和保护, 以防止复发。
06
总结与展望
治疗优势
Hale Waihona Puke 总结针刀医学在肩胛提肌慢性损伤治疗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包括改善疼痛、恢复功能 、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等方面。
慢性损伤。
症状
肩胛骨上角周围疼痛,肩胛骨 上缘、内侧缘和腋窝处疼痛, 以及肩部牵拉、僵硬感等。
体征
肩胛提肌紧张试验阳性,肩胛 骨上角压痛明显,肩关节活动
受限。
鉴别诊断
肩袖损伤
与肩袖损伤引起的疼痛相似, 但肩袖损伤常伴有肩关节活动 受限,而肩胛提肌慢性损伤主 要表现为肩胛骨局部疼痛和牵
拉感。
颈椎病
颈椎病常伴有上肢放射痛和手指 麻木,且肩胛提肌无压痛。而肩 胛提肌慢性损伤主要表现为肩胛 骨局部疼痛和牵拉感。
针刀操作
将针刀刺入病变部位,进行粘连松 解、切割等操作。
压迫止血
针刀治疗后,给予压迫止血,防止 出血过多。
治疗周期
针刀治疗肩袖损伤 操作流程
针刀治疗肩袖损伤操作流程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1. 初步评估:首先,医生会对患者的肩袖损伤情况进行详细的问诊和体格检查,了解损伤的程度、范围和具体位置,以便制定合适的针刀治疗方案。
观察生化检验在糖尿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1] Aitken RC.Measurement of feelings using visual analogue SCaleS. Proc R Soc Med,1969,62(10):989—993.
[2] 顾力军 ,李文华 ,张斌 ,等 .铍针松解 和针 刀松解治疗早 中期 膝骨关 节炎 的短 期临床疗 效观察 .中医正骨 ,2016,28(9):30—
[9] 雷福 侠 .小 针 刀治 疗肩 胛 提肌 损 伤 6O例 .陕 西 中 医 ,2007, 28(2):210-21 1.
[1O]孟羽 .针 刀等治疗肩胛提肌损伤 83例l}缶床观察 //国际针 刀医 学学术交流 大会 ,2007:133—134. [收稿 日期 :2018—07—04 1
观察 生化 检验在 糖尿病诊 断 中的临床 应用效 果
黄 子 开
【摘要 】 目的 探析生化检验在糖尿 病诊断 中的临床应 用效果。方法 选取 100例糖尿病 患者作 为观察 组 ,同期进行健康检查 的 10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 。两组均进行生化检验 ,比较研究对象的生化 检验结果 。结果 观察组患者 的空腹血糖 、餐后 2 h血糖 、甘油三酯及糖耐量水平 (8.79±1.28)、f10.02± 1.14)、(2.86±0.76)、(11.16-i-1.68)mmol/L均明显高 于对 照组 (5.74±1.66)、(7.12±1.63)、(1.O1±0.331、 (5.64士1.07)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 义 (t=14.550、14.579、22.328、27.714,P<O.O5)。结论 在糖 尿病 的 临床诊断上 ,生化检验是一种准确率较高的诊断技术 ,可为病情诊断提供科学依据 ,值 得在 糖尿病 的临 床诊断上进一步推广和应红强 ,等 .铍针 与毫针治疗臀上 皮神 经卡 压综合征的临床对 照观察 .北京 中医药 ,201 1,30(21:125—127.
推拿治疗急性肩胛提肌损伤248例
推拿治疗急性肩胛提肌损伤248例
王洪才;张敏秀;周祥华;黄来顺
【期刊名称】《吉林中医药》
【年(卷),期】2004(024)005
【摘要】急性肩胛提肌损伤属中医“落枕”范畴,属临床多发病。
近年笔者采用手法治疗急性肩胛提肌损伤248例,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总页数】1页(P50-50)
【作者】王洪才;张敏秀;周祥华;黄来顺
【作者单位】北京工业大学校医院,北京,100000;北京工业大学校医院,北
京,100000;白山市中医院,吉林,白山,134300;白山市中医院,吉林,白山,134300【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685.4
【相关文献】
1.自拟利肾通瘀汤联合穴位推拿治疗急性脊髓损伤性膀胱功能障碍的临床观察 [J], 王策;朱斌;黄萌
2.推拿治疗对急性软组织损伤家兔血清神经递质表达影响的研究 [J], 王宇峰;丛德毓;高辉;楚云杰
3.针灸联合推拿治疗急性踝关节损伤疗效分析 [J], 王朝亮;乌感记;王娜;杨环瑞;徐佳妮;孙希彬
4.手法治疗急性肩胛提肌损伤110例报告 [J], 冯金升;赵华丽
5.小针刀合推拿治疗肩胛提肌损伤32例 [J], 朱俊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小针刀疗法为主治疗肩胛骨周围肌肉劳损128例
小针刀疗法为主治疗肩胛骨周围肌肉劳损128例
邵河清
【期刊名称】《河北中西医结合杂志》
【年(卷),期】1997(006)003
【摘要】肩胛骨周围肌肉劳损在临床上较为常见。
多因外伤或上肢用力不当引起肩胛肌肉的急性损伤,由于未及时治疗或首次治疗不彻底,待急性损伤症状缓和后,逐步出现肩胛骨周围肌肉慢性劳损。
此症大多不是单一的肌肉劳损而是多块肌肉同时损伤和劳损,罹患此病后病情呈慢性反复发作,肩背部酸胀重着疼痛,常因疲劳或剧烈运动后加重。
【总页数】2页(P451-452)
【作者】邵河清
【作者单位】浙江省金华市河上桥河清疼痛诊所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685.05
【相关文献】
1.针刺肌肉运动点为主治疗周围性面瘫30例临床总结 [J], 秦玫;李石良
2.针刺为主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伴面部肌肉萎缩56例 [J], 王玲
3.小针刀疗法联合玻璃酸钠局部注射治疗肩部慢性肌肉损伤(附52例报告) [J], 徐洪璋;靖林林;程耿斌;陈为坚
4.小针刀疗法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128例临床观察 [J], 李智斌;杨利学;惠民
亚
5.肩胛骨内角封闭为主治疗肩胛提肌劳损39例疗效观察 [J], 孙正水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传统疗法治疗劳损性肩背痛症52例疗效观察
传统疗法治疗劳损性肩背痛症52例疗效观察
张运;肖兵
【期刊名称】《云南中医学院学报》
【年(卷),期】2006(29)4
【摘要】目的:寻求一种对肩胛提肌和菱形肌劳损性肩背痛症的有效且安全的治疗方法.方法:用中医推拿手法及中药热熨疗法,配合功能锻炼治疗.结果:52例中治愈37例,好转13例,总有效率为96.2%.结论:应用中医传统治法,配合功能锻炼,是治疗肩胛提肌和菱形肌劳损性肩背痛症的有效疗法.
【总页数】3页(P29-30,33)
【作者】张运;肖兵
【作者单位】云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云南昆明,650100;云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云南昆明,6501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685.4
【相关文献】
1.辩证治疗劳损性肩痛症123例 [J], 龙智铨;何晖
2.针刺带针运动治疗外伤性肩痛症疗效观察 [J], 汪红霞
3.乒乓球运动员肩背软组织劳损的按摩治疗 [J], 罗启翠
4.肩胛提肌和菱形肌劳损性肩背痛症针刀手术入路研究 [J], 陈跃;吴炳煌;张文光;阙庆辉;谢永财;张家栋;李长征
5.针刀手术治疗劳损性肩背痛症41例 [J], 陈跃;吴炳煌;阙庆辉;张文光;谢永财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与关节 的稳 定性 , 消 除对椎动脉 的刺激 或压迫 , 促 进局部 病变修
复, 使椎 基底 动脉供 血得到适度 的改善 , 从 而消除 临床症状 , 恢 复正常的生理功能 。
参考文献 :
[ 1 ] 石美鑫. 实用外科学[ M ] . 北京 : 人 民卫生出版社 , 1 9 9 2 : 2 1 0 4 . [ 2 ] Z Y / T O 0 1 .1 — 0 0 1 . 9— 1 9 9 4 . 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 [ S ] . 1 8 6 .
间, 偶有加重 , 但治疗后减轻 ; 无效 : 眩晕等症状无 改善或稍有 减 轻 。随访期 间, 眩晕等症状 时有发生 , 明显影 响工作 和生活 。 3 . 2 结果( 见表 1 )
表 1 两组 临床疗效比较 ( 例)
疗, 又能 改善其病 理改 变 , 恢 复颈椎管 内外 的力 学平衡 , 纠 正骨 与关节 的轻 微移位 , 解除对 神经 、 血管 的刺激 和压迫 , 恢 复骨
关键词 : 肩肿提肌损伤 ; 针 刀; 艾灸, 中 医疗 法 中图分类号 : R 6 8 5 . 4 文献标识码 : B 文章编号 1 0 0 0— 0 7 0 4 ( 2 0 1 5 ) 4 — 0 0 0 6 4- 0 2
肩胛提肌损 伤是临床 上常见 的颈肩 部疾病 , 属于项 背肌筋 膜软组织损 伤症 的范畴。以颈肩 部疼痛 , 患 侧上肢 后伸受 限等
1 O 5 .
临床实践提 出 : 颈部维护关节稳 定的椎周软组织 ( 肌 肉、 韧带 等 )
急慢性损伤后 的动态平衡失调 以及 由此而造成 的颈椎 生物力学 平衡失调是 颈椎 病发病 的根 本原 因。其 主要 发病机 制是 : 椎 周 软组织 的急慢性损伤 引起 的无菌性 炎症 、 组织 间的疤一 8年。两组 患者间性别 、 年龄、 病程等 比较 , 经统计 学处 理无显著性差 异( P>0 . 0 5 ) , 表 明两组 资料具有 可比性 。
1 临床 资 料
共选 6 8例 患者 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 照组。治疗组 ( 针 刀配 合艾灸治疗 ) 3 6例 , 男2 0例 , 女1 6例 ; 年龄 2 6—6 5岁 , 病程 1个 月 一 8年 ; 对 照组 3 2例 , 男 1 8例 , 女l 4例 ; 年龄 2 7— 6 4岁 , 病程
为 临床 主要 症状。笔者近年来采用配合 针刀艾灸 治疗 肩胛提肌
损伤疗效 满意 , 现报道如下 。
具体操作方 法参照《针 刀 医学 临床诊疗 与操 作规 范》 ] 。治疗
及挛缩 , 可刺激 、 卡压穿行其 间的血管 、 神经 而引起症状 ; 另一 方 面, 粘连、 挛缩 的椎周 软组织可牵拉其 附着的椎骨发 生力平衡 失 调, 导致颈椎椎体的 整体或局 部发生 位移 而产生 骨关 节 的微 小 移位 。与此 同时 , 这种 骨关节 的微小 移位 会使颈椎 的生理力 线 发生偏移 , 椎体各部位承受 的应力发生 改变 , 在人 体 自我代 偿机
---—
—
6 4— - - - — —
湖北 中医杂志 2 0 1 5年 0 4月第 3 7卷第 0 4期
针 刀 配 合 艾 灸 治 疗 肩 胛 提 肌 损 伤 临 床 观 察
张云 涛 , 陈圣堂 , 朱定 弦, 王勇
( 湖 北省 潜江 市 中医院针灸 推拿 科 , 湖 北 潜江 4 3 3 1 9 9 ) 通讯作者 : 王勇, 男, 湖北省潜江市中医院 l 任 医师。E— m a i l : j a k e _ z y t @q q . c 。 m 。
与 对 照 组 比较 , P<0 . 0 5 。
[ 3 ] 吴绪平 , 张天 民.针刀医学临床诊疗 与操作规范 [ M] . 北京 : 中国中
医药 出版 社 , 2 0 1 2: 5 0—5 3 .
4 讨 论
朱汉章 教授 在前人 生物力 学研究 成果 基础上 , 结合 多年
[ 4 ] 朱汉章 . 针刀 医学原理 [ M] . 北京 . 人民卫 生出版 社.2 0 0 2 : 1 4 — 0
制作用下导致骨 质增 生 的发 生 。这 种 病理 性 的骨 关 节微 小 移 位、 骨质增 生会刺 激压 迫颈部周 围的神经 、 血管 、 脊髓 而产 生一
系列 颈 椎 临 床 症 状 。这 一 学 说 , 为 通 过 对 造 成 颈 部 内应 力 平 衡
日后评 定疗效 。
3 治 疗 结 果
[ 5 ] 郭毅 , 王志强. 小针 刀头下斜肌松解 术治疗椎 动脉型 颈椎病 l 8例
[ J ] . 江苏中医 , 1 9 9 9 , 2 0 ( 9 ) : 2 2 .
( 收 稿 日期 : 2 0 1 4—1 2—1 1 编辑 : 任婕 )
湖北 中医杂志 2 0 1 5年 0 4月第 3 7卷第 o 4期 H u b e i J o u r n a l o fT C MA P R . 2 0 1 5 . V o 1 . 3 7 , N o . 0 4
3 . 1 疗 效标 准 】
失调 的椎周 软组 织进行 治疗 , 重新恢 复颈 椎生物 力学 平衡 治疗 颈椎病 提供 了理论依据。
针 刀配合手法整 复治疗椎 动脉 型颈椎 病 , 既 能针 对病 因治
治愈 : 眩 晕 等 症状 消失 , 恢 复 正 常 工 作 和 生 活 。 随 访 半 年 无 复发 ; 好转: 眩晕 等 症 状 明 显 减 轻 , 不 影 响 工 作 和 生 活 。 随 访 期
结束后 , 拔 出全部 针 刀 , 碘 伏消 毒 , 刀 口处 创 可贴覆 盖。每 隔 5
日治疗 1次 , 治疗 3次后评定疗 效。
2 . 2 对 照 组
采用 5 %葡萄糖 2 5 0 m L加复方丹参注射 液 3 0 m L静脉滴注 , 每 日 1次 ; 1 2 1 服西 比灵 5 m g , 每晚 1 次, 睡 前服用 。连续 治疗 1 5
32结果见表1表1两组临床疗效比较例组别例数痊愈显效好转无效有效率治疗组36对照组32与对照组比较倡p0054讨论肩胛提肌是一对带状长肌位于颈部的背外侧该肌起于上由于长期低头工作枕头过高睡姿不正等原因使肩胛提肌产生积累性损伤或因颈部突然扭转或运动不慎拉伤肩胛提肌使肌内纤维微细血管韧带骨膜等受到牵拉撕裂或轻微出血在人体自我修复过程中发生机化结疤而粘连并挤压该处的神经血管束使微循环出现障碍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