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两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知识要点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考点复习)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考点复习)1.《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出自中国著名儒家典籍《孟子》,文中指出决定战争胜负的三要素及其关系的句子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认为“人和”是战争胜利的重要因素,由此推出“得道得多助,失道者寡助”的结论。
2、孟子(公元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
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儒家代表人物。
著有《孟子》一书。
孟子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主张“仁政”,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有“亚圣”之称,与孔子合称为“孔孟之道”。
《孟子》是中国儒家典籍中的一部,记录了战国时期思想家孟子的治国思想和政治策略,是孟子和他的门人记录并整理而成的。
《孟子》在儒家典籍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为“四书” 之一。
四书指:《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⑴[三里之城]方圆三里的内城。
⑵[环]围。
⑶[池]护城河。
⑷[兵革]泛指武器装备。
⑸[兵]兵器。
⑹[革]皮革制成的甲、胄、盾之类。
⑺[委而去之]意思是弃城而逃。
⑻[委]放弃。
⑼[去]离开。
⑽[域民不以封疆之界]意思是,使人民定居下来(而不迁到别的地方去),不能靠疆域的边界。
⑾[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
⑿[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震慑天下不能靠武器的锐利。
⒀[得道]指能够施行治国的正道,即行仁政。
⒁[至]极点。
⒂[亲戚]内外亲属,包括父系亲属和母系亲属。
⒃[畔]同“叛”,背叛。
⒄[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所以能行仁政的君主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能胜利。
⒅[君子]这里指能行仁政的君主,即上文所说的“得道者”。
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答案】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⑵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
【答案】比如一座方圆三里的内城,只有方圆七里的外城,四面包围起来攻打它,却不能取胜。
⑶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答案】采用四面包围的方式攻城,一定是得到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了,可是不能取胜,这(是)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不如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式。
《孟子》两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1》
《孟子》两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1》《(孟子)两章》选自《孟子公孙丑下》。
战国时期,诸侯各国之间的吞并战争日益激烈,为了求得生存,乃至建立霸业,各国君主不约而同地崇尚武力而不体恤百姓。
面对这种现实,孟子提出了他的治国理想。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文主旨十分明确,突出强调“人和”的重要性,“人和”是克敌制胜的首要条件,具体地说,就是阐明战争的胜败主要取决于人心的向背,而人心的向背,又取决于统治者是否“得道”。
从战争谈起,最终归结到如何治国平天下。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先以六个出身低微,经过种种磨炼而终于身负“大任”的显贵人物为例,说明人只有经过艰苦的磨炼,才能有所作为,才能成就大事,井由此引申,从正反两方面说明经受磨炼的益处,最后得出“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的结论。
由造就人才类推到治国的道理,显得水到渠成。
教学两篇短文,应在疏通文句、理解文意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学习孟子说理论证的方法,品味排比、对比等修辞的表达效果,全面认识《孟子》散文的艺术特点。
学习文言文,重在古今对读,赋予经典作品以新的内涵,体现文化传承的特点。
基于此,教师应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得道多助”“生于忧患”的时代意义。
课堂教学应以诵读法为主,辅之以讨论点拨法、比较法、竞赛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朗读、译读、思读、背读、延读、品读,最终实现美读,让琅琅书声伴随整个课堂教学。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积累文言知识,掌握古今异义词及词类活用现象。
2.了解《孟子》散文的特点,理解孟子的政治主张。
3.背诵两篇短文,积累名言警句。
能力目标1.反复诵读,理解文意,培养学生文言文自学能力。
2.学习古人说理论证的方法,品味对比、排比等修辞的表达效果。
德育目标1.理解“天时”地利”“人和”与“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增强对国家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的认识,2.理解“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含意。
并从中得到教益,增强忧患意识,以乐观的态度对待生活。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知识清单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知识清单“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这句话出自《孟子·公孙丑下》,意思是坚持正义会得到多数人的支持帮助,违背正义会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
这是一句蕴含着深刻哲理的名言,对我们的生活、社会以及历史的发展都有着重要的启示和指导意义。
一、出处及背景孟子生活在战国时期,那是一个诸侯纷争、战乱频繁的时代。
各国君主为了争夺土地和人口,不断发动战争,百姓生活困苦不堪。
孟子主张“仁政”,反对战争,希望君主能够以仁爱之心治理国家,关心百姓的疾苦。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正是他在这样的背景下提出的观点,旨在劝诫君主施行仁政,以赢得民心。
二、“道”的含义在“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中,“道”有着丰富的内涵。
它首先指的是正义、道德和公理。
一个遵循正义、秉持道德的人或国家,会得到人们的认可和支持;相反,违背正义和道德的行为则会遭到人们的谴责和反对。
“道”也可以理解为正确的治国方略和政策。
比如,减轻百姓的赋税负担,让百姓能够安居乐业;推行公平公正的法律制度,保障人民的权益;重视教育,培养人才等等。
一个国家如果能够制定并实施这样的政策,必然会赢得百姓的拥护。
此外,“道”还包括顺应民心、尊重民意。
人民是国家的基础,只有顺应民心,关心人民的需求,解决人民的问题,才能得到人民的衷心支持。
三、得道多助当一个人或一个集体遵循“道”时,就会得到多方面的帮助。
从个人层面来看,一个品德高尚、行为正直的人,往往能够赢得他人的尊重和信任,在遇到困难时,会有朋友和亲人愿意伸出援手。
比如,那些乐于助人、诚实守信的人,在自己需要帮助时,往往会得到别人的热情相助。
在国家层面,一个施行仁政、关注民生的国家,会得到国内人民的衷心拥护,也会在国际上赢得其他国家的尊重和支持。
当国家面临外部威胁时,人民会团结一心,共同抵御外敌;其他友好国家也可能会提供援助和支持。
例如,中国古代的唐太宗李世民,以开明的政策治理国家,轻徭薄赋,任用贤能,虚心纳谏,开创了“贞观之治”。
《孟子》两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ppt课件
02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文章背景
时代背景
战国时期,社会动荡不安,各国纷争不断。孟子作为儒家代表人 物,强调仁政思想,提倡道德伦理。
个人背景
孟子在游历各国时,目睹了战争和暴政给人民带来的苦难,因此 他通过《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文,阐述了他的政治主张和伦理 思想。
文章内容解析
主旨概括
本文主要论述了“得道多助” 和“失道寡助”的道理,强调 了仁政思想的重要性,认为君 主行仁政才能得到人民的拥护 和支持,反之则会失去民心。
个人经历
孟子在游历各国的过程中,目 睹了许多国家兴衰的实例,因 此提出了这一观点。
文化传统
中国古代文化中强调个人修养 和自我完善,这一思想与《生 于忧患,死于安乐》相呼应。
目的
激励人们不断进取,提高自身 素质,为国家的发展做出贡献 。
文章内容解析
开篇立论
文章开头提出了“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 其心志,劳其筋骨”的观点,强调了困境对于个 人成长的重要性。
《孟子》两章《得道多助,失道 寡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ppt课件
授课教师:
2024-01-03
目
CONTENCT
录
• 引言 •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 孟子的思想体系 • 孟子思想的影响与价值 • 结语
01
引言
孟子简介
孟子是中国古代儒家思想的重要代表人物,被尊称 为“亚圣”,与孔子并列。
孟子思想提倡的道德修养和教育理念对于现代社会的个人成长和道德建设具有重要 的指导意义。
对个人成长与修养的指导意义
02
01
03
孟子思想提倡个人修养和自我完善,认为个人的品德 和修养是实现个人价值和人生意义的基础。
007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知识点整理笔记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重点课下注释默写:①【三里之城】方圆三里的内城。
②【环】围。
③【池】护城河。
④【兵革】泛指武器装备。
【兵】,兵器。
【革】,皮革制成的甲、胄、盾之类。
⑤【委而去之】意思是弃城而逃。
【委】,放弃。
【去】,离开。
⑥【域民不以封疆之界】意思是,使人民定居下来(而不迁到别的地方去),不能靠疆域的边界。
⑦【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
⑧【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震慑天下不能靠武器的锐利。
⑨【得道】指能够施行治国的正道,即行仁政。
⑩【至】极点。
⑪【亲戚】内外亲属,包括父系亲属和母系亲属。
⑫【畔】同“叛”,背叛。
⑬【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所以能行仁政的君主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能胜利。
君子,这里指能行仁政的君主,即上文所说的“得道者”。
二、文言现象积累:1、分析加点字的文言现象并解析:①亲戚畔.之:通假字,畔通“叛”,背叛。
②七里之郭.:古今异义,古义:外城;今义:姓氏。
③池.非不深也池:古今异义,古义:护城河,今义:池塘。
④委而去.之:古今异义,古义:离开;今义:到……去。
⑤亲戚..畔之:古今异义,古义:内亲外戚;今义: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的家庭或它的成员。
⑥委.而去之:古今异义,古义:放弃;今义:委任。
⑦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古今异义,古义:界限,限制;今义:地域。
⑧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古今异义,古义:这;今义:判断动词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⑨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古今异义,古义:国防;今义:国家。
⑩域.民不以封疆之界:词类活用,名词用作动词,限制。
⑪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词类活用,名词用作动词,震慑。
⑫固.国不以山溪之险:词类活用,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坚固。
2、一词多义:以:①以天下之所顺:凭。
②所以动心忍性:用来。
之:①亲戚畔之:代词,他。
②三里之城:助词,的。
③寡助之至:动词,到。
而:①泉香而酒洌:表并列,并且。
②夫环而攻之:表顺接。
③环而攻之而不胜:表转折,却、但是。
《孟子两章》文言文原文注释翻译
《孟子两章》文言文原文注释翻译作品简介:《孟子两章》是《孟子》中选入初中语文教科书的两篇文章。
《孟子》是孟子及其门人所作,儒家经典之一。
《孟子》长于言辞,其文气势磅礴,论证严密,富有说服力和感染力,对后世散文的发展有很大影响。
古文一《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作品原文: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
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sù)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作品注释:(1)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选自《孟子·公孙丑下》。
标题是编者加的。
《孟子》是孟子及其门人所作,儒家经典之一。
(2)天时: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
地利: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
人和:作战时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3)三里之城:方圆三里的内城。
城:内城。
(4)郭:外城。
在城外加筑的一道城墙。
(5)环而攻之而不胜:包围起来攻打它却不能取胜。
(6)必:一定。
(7)然而:这样却。
(8)是:这。
(9)城:城墙。
池:护城河。
(10)兵革非不坚利也:武器装备不是不坚硬锐利。
兵革:泛指武器装备。
兵,兵器。
革:甲胄,用以护身的盔甲之类。
坚利:坚硬,锐利。
(11)委而去之:意思是弃城而逃。
委,放弃。
去:离开。
(12)域民不以封疆之界:意思是,使人民定居下来而不迁到别的地方去,不能靠划定的边疆的界限。
域,这里是限制的意思。
以:凭借。
(13)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
固:巩固(14)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震慑天下不能靠武力的强大。
威:震慑。
兵革之利:武器装备的锐利,这里意思延伸为武力。
(15)寡助之至:得到的帮助少到了极点(16)亲戚:身边的人。
4-《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全面梳理复习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基础知识】【文学常识】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字,山东省邹人。
战国中期 , , 。
是学说的继承和发扬者,有“”之称。
受业于孔子之孙孔伋的再传弟子,是孔子之后战国中期儒家学派最具有代表性的人物。
他和孔子的学术成就几乎同高,人们将他们合称为“”。
孟子死后,门人万章、公孙丑等记其言行,为《》七篇。
是之一,内容包括孟子的言行,政治学说以及关于哲学,伦理,教育思想等方面问题的论争。
文章说理透彻,气势磅礴,语言流畅,且富于感情色彩。
《孟子》的思想核心是“仁”、“义”,提倡“仁政”,是孔子思想的发展。
原文: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
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注音】畔【重点字词句义】1、通假字:①亲戚畔.之2、古今异义词:①然而..不胜者(古义:今义:)②城.非不高也(古义:今义:)③池.非不深也(古义:今义:)3、词类活用:4、一词多义:5、其他重点词语解释:①天时..不如地利..②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③环.而攻之而不胜④是.天时不如地也⑤池.非不深也⑥兵.革.非不坚.利.也⑦委.而去.之⑧域.民不以.封疆之界⑨固.国不以山溪之险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⑾得道..者多助⑿寡助之至.⒀亲戚..畔之⒁天下顺.之⒂故.君子..有.不战6、重点语句翻译:1、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2、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3、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4、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5、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第23课《孟子三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知识点梳理
八年级上册教材文言文知识梳理《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考点清单一、基础知识梳理1.通假字亲戚畔.之________同________,意思是:_____________2.词类活用(1)动词的使动用法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原意为:限制在疆域内,居住在句中的意思为:_________________(2)形容词用作动词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原意为:稳固,安定在句中的意思为:__________________3.其他重点实词(1)七里之郭.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兵革非不坚利也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委.而去.之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域民不以封疆之界.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固国不以山溪之险.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者多助得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得道..(8)寡助之至.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亲戚畔之亲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天下顺.之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文言文虚词(1)之①三里之城___________________②环而攻之而不胜___________________③多助之至___________________④以天下之所顺 ___________________(2)固国不以山溪之险___________________5.句子翻译(1)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
孟子二章《得道多助_失道寡助》《生于忧患_死于安乐》 实用课件
1、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天时: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 地利: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 指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人和: 孟子用“天时”“地利”“人和”来概括 有利于作战的各种客观条件和主观条件。
摆出观点,提携全文。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 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 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委,古义:放弃。 今义:委任 去,古义:离开 。今义:到……去
从防御一方的失利论证“地利不如人和”。
• 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域: 古义: 限制。 今义: 以: 凭,靠。 本句话的意思是:
地域
使人民定居下来(不迁移到别的地方去),不 • 固国: 能靠划定的边疆的界限。 • 威: 巩固国防。
震摄。兵革之利,武器的强大。
作者简介:
孟子(约前372-前289),名 轲,字子舆,战国中期邹国(今 山东邹县东南人),离孔子的故 乡曲阜不远。是著名的思想家、 政治家、教育家,孔子学说的继 承者,儒家的重要代表人物。 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德 治思想,发展为仁政学说,成为 其政治思想的核心。 孟子把伦理和政治紧密结合 起来,强调道德修养是搞好政治 的根本。
天时不如地利——进攻 战争中需要 分论点 论证 “人和” 地利不如人和——防御 (举例论证)
域民 类比 固国 威天下
治国需要“人和”
结论 得道者多助——顺之 施行“仁政”
失道者寡助——畔之 (对比论证)
反馈练习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题目。
1、选出与“三里之城,七里之郭”中“之”字用法相同的一项 (B ) A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B水陆草木之花 C肉食者谋之:(这)件事 D两狼之并驱如故 2、选出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解释错误的一项( C ) A兵革非不坚利也 兵:兵器 B寡助之至 至:极点 C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域:区域 D亲戚畔之 背叛 3、选出下列翻译正确的一项( D ) 畔:通“叛”,
《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知识点归纳
. 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知识点归纳 一、重点字词解释 1、七里之郭. (外城) 2、环.而攻之(围) 3、池.非不深(护城河) 4、兵革..泛指武器装备。
兵,兵器。
、革,甲胄。
5、委.而去.之(放弃)(离开) 6、域.民不以封疆之界(限制) 7、多助之至.(极点)8、亲.戚畔.之(亲戚)(通“叛”背叛 ) 9、固国.(国防) 10、天下顺.之(归顺、服从) 二、句子翻译1、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2、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使人民定居下来而不迁到别的地方去不能靠划定的边疆的界线。
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
震慑天下不能靠武力的强大。
3、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弃城而逃这是因为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4、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能施行“仁政”的君主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施行“仁政”的君主支持帮助他的人就少。
5、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点内外亲属也会背叛他。
帮助他的人多到了极点天下的人都会归顺他。
6、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
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凭着天下人都归顺他的条件去攻打那连内外亲属都背叛他的君主。
所以君子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能胜利。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这篇短论从决定战争胜负的因素这一角度出发通过对“天时”、“地利”、“人和”三个条件的比较阐述了“人和”对战争胜利的决定性作用。
由此再加引申推出“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的论断阐明了施行“仁政”的必要性。
文章用层层推理的方法进行论证开篇即提出论点接着设例进行论证再据此阐发引申层层深入最后得出断语逻辑性很强。
1、本文的主旨是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中心论点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2、从全文看作者认为决定战争胜负最主要的条件是人和,但“人和”的实质..是得道,“人和”的最佳局面是天下顺之,这反映了孟子民贵君轻的政治思想。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知识点梳理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知识点梳理【文学常识】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山东省邹人。
战国中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
是儒家学说的继承和发扬者,有“亚圣”之称。
受业于孔子之孙孔伋的再传弟子,是孔子之后战国中期儒家学派最具有代表性的人物。
他和孔子的学术成就几乎同高,人们将他们合称为“孔孟”。
孟子死后,门人万章、公孙丑等记其言行,为《孟子》七篇。
《孟子》是儒家经典之一,内容包括孟子的言行,政治学说以及关于哲学,伦理,教育思想等方面问题的论争。
文章说理透彻,气势磅礴,语言流畅,且富于感情色彩。
《孟子》的思想核心是“仁”、“义”,提倡“仁政”,是孔子思想的发展。
【生字注音】畔(pàn)【重点字词句义】1、通假字:①亲戚畔之(通“叛”,背叛)2、古今异义词:①然而不胜者(古义:这样却今义:表转折关系的连词)②城非不高也(古义:城墙今义:城市)③池非不深也(古义:护城河今义:池塘、水池)3、词类活用:4、一词多义:①利:天时不如地利(有利) 兵革非不坚利(锋利)②之:三里之城(助词,的)多助之至(到)天下顺之(代词,指得道者)5、其他重点词语解释:①天时(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不如地利(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②地利不如人和(人心所向、上下团结)三里之城(内城),七里之郭(外城)ﻫ③环而攻之而不胜(围)ﻫ④是天时不如地也(这)⑤池非不深也(护城河)⑥兵(兵器)革(甲胄,用以护身的盔甲之类)非不坚(坚硬)利(锐利)也⑦委(放弃)而去(离开)之ﻫ⑧域(限制)民不以(凭、凭借、靠)封疆之界⑨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巩固使┄┄坚固)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震慑)ﻫ⑾得道者多助(施行仁政)⑿寡助之至(极点)⒀亲戚畔之(内外亲属,包括父系亲属和母系亲属)ﻫ⒁天下顺之(归顺,服从)⒂故(所以)君子(指上文所说的“得道者”,施行仁政的君主)有(要么)不战6、重点语句翻译:1、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知识点归纳
[通假字]
亲戚畔之:通“ 叛” 背叛
[重点词语解释]
1、天时不如地利 天时: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地利:有利于作
战的地理形势
2、地利不如人和 人和: 人心所向、上下团结
3、环而攻之而不胜 环:围
4、是天时不如地也 是:这
5、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域:限制
6、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威:震慑
7、得道者多助 得道:施行仁义
8、亲戚畔之
亲戚:内外亲属。
9、故(所以)君子(施行仁政的君主)有(要么)不战
10、兵革非不坚(坚硬)利(锐利)也:
11、寡助之至
至:极点。
12、委(放弃)而去(离开)之
13、兵(兵器)革(甲衣)非不坚利也
14、池非不深也 池:护城河
16、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固:巩固。
古今异义
*使人民定居不迁到别处去,不能靠边疆的限制;巩固国防,不能靠 山河的险要;震慑天下,不能靠武力的强大。 [理解性默写]
1、文章的中心论点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2、攻城一方不能取胜的原因是:天时不如地利。守城一方“委而去之” 的原因是:地利不如人和。 3、日本某反华势力,擅自篡改历史教科书,结果招致了国内外有识 之士的一致反对,弄得众叛亲离,正应了孟子的哪句话“得道者多助, 失道者寡助 ” 4、指出决定战争胜负的三要素及其关系的句子是天时不如地利,地 利不如人和。 5、点明全文主旨的句子是: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6、“战必胜”的条件是;“得道者多助”。 [课文内容理解] 1、文中所论述的决定战争胜负的最重要因素是 人和 ,从中可反映 出孟子民贵君轻的政治思想。 2、作者在文中指出管理百姓、巩固国防、威慑天下三个方面不能只 “以封疆之界”、“以山溪之险”和“以兵革之利”。然后提示争取“人和” 的实质在于“得道”。 3、从全文看得“人和”的实质是“得道”得“人和”的最佳局面是“天下 顺之” 4、文中“得道者多助”一句中的“道”是指的什么? 答:施行仁政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知识点归纳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知识点归纳-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知识点归纳一、重点字词解释1、七里之郭.(外城)2、环.而攻之(围)3、池.非不深(护城河)4、兵革..泛指武器装备。
兵,兵器。
、革,甲胄。
5、委.而去.之(放弃)(离开)6、域.民不以封疆之界(限制)7、多助之至.(极点)8、亲.戚畔.之(亲戚)(通“叛”背叛)9、固国.(国防) 10、天下顺.之(归顺、服从)二、句子翻译1、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2、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使人民定居下来而不迁到别的地方去不能靠划定的边疆的界线。
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
震慑天下不能靠武力的强大。
3、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弃城而逃这是因为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4、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能施行“仁政”的君主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施行“仁政”的君主支持帮助他的人就少。
5、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点内外亲属也会背叛他。
帮助他的人多到了极点天下的人都会归顺他。
6、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
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凭着天下人都归顺他的条件去攻打那连内外亲属都背叛他的君主。
所以君子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能胜利。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这篇短论从决定战争胜负的因素这一角度出发通过对“天时”、“地利”、“人和”三个条件的比较阐述了“人和”对战争胜利的决定性作用。
由此再加引申推出“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的论断阐明了施行“仁政”的必要性。
文章用层层推理的方法进行论证开篇即提出论点接着设例进行论证再据此阐发引申层层深入最后得出断语逻辑性很强。
1、本文的主旨是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中心论点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2、从全文看作者认为决定战争胜负最主要的条件是人和,但“人和”的实质..是得道,“人和”的最佳局面是天下顺之,这反映了孟子民贵君轻的政治思想。
《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知识点归纳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知识点归纳
一、重点字词解释
1、七里之郭.(外城)
2、环.而攻之(围)
3、池.(护城河)
4、兵革
..泛指武器装备。
兵,兵器。
、革,甲胄。
5、委.而去.之(放弃)(离开)
6、域.民不以封疆之界(限制)
7、多助之至.(极点)
8、亲.戚畔.之(亲戚)(通“叛”背叛)
9、固国.(国防) 10、天下顺.之(归顺、服从)
1
作战中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2
要。
震慑天下不能靠武力的强大。
3
4
就少。
5
6
凭着天下人都归顺他的条件去攻打那连内外亲属都背叛他的君主。
所以君子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能胜利。
“天时”、“地利”、“人和”
文章用层层推理的方法进行论证开篇即提出论点接着设例进行论证再据此阐发引申层层深入最后得出断语逻辑性很强。
1、本文的主旨是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中心论点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2、从全文看作者认为决定战争胜负最主要的条件是人和,但“人和”的实质
..是得道,“人和”的最佳局面是天下顺之,这反映了孟子民贵君轻的政治思想。
可见这一章不是论战争而是讲民心向背是借战争论述实行仁政的重要性。
施行仁政的人君子
4
观点: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具体的体现:在天时、地利、人和这三要素中孟子认为人和是最重要的也就是要赢得民心的。
欢迎您的下载,
资料仅供参考!
致力为企业和个人提供合同协议,策划案计划书,学习资料等等
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知识点归纳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知识点归纳-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知识点归纳一、重点字词解释1、七里之郭.(外城)2、环.而攻之(围)3、池.非不深(护城河)4、兵革..泛指武器装备。
兵,兵器。
、革,甲胄。
5、委.而去.之(放弃)(离开)6、域.民不以封疆之界(限制)7、多助之至.(极点)8、亲.戚畔.之(亲戚)(通“叛”背叛)9、固国.(国防) 10、天下顺.之(归顺、服从)二、句子翻译1、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2、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使人民定居下来而不迁到别的地方去不能靠划定的边疆的界线。
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
震慑天下不能靠武力的强大。
3、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弃城而逃这是因为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4、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能施行“仁政”的君主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施行“仁政”的君主支持帮助他的人就少。
5、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点内外亲属也会背叛他。
帮助他的人多到了极点天下的人都会归顺他。
6、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
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凭着天下人都归顺他的条件去攻打那连内外亲属都背叛他的君主。
所以君子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能胜利。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这篇短论从决定战争胜负的因素这一角度出发通过对“天时”、“地利”、“人和”三个条件的比较阐述了“人和”对战争胜利的决定性作用。
由此再加引申推出“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的论断阐明了施行“仁政”的必要性。
文章用层层推理的方法进行论证开篇即提出论点接着设例进行论证再据此阐发引申层层深入最后得出断语逻辑性很强。
1、本文的主旨是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中心论点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2、从全文看作者认为决定战争胜负最主要的条件是人和,但“人和”的实质..是得道,“人和”的最佳局面是天下顺之,这反映了孟子民贵君轻的政治思想。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知识点归纳
3、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使人民定居不迁到别处去,不能靠边疆的限制;巩固国防,不能 靠山河的险要;震慑天下,不能靠武力的强大。
[理解性默写]
1、文章的中心论点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2、攻城一方不能取胜的原因是:天时不如地利。
守城一方“委而去 之”的原因是:地利不如人和。
3、日本某反华势力,擅自篡改历史教科书,结果招致了国内外有 识之士的一致反对,弄得众叛亲离,正应了孟子的哪句话“得道者多 助,失道者寡助”
4、指出决定战争胜负的三要素及其关系的句子是天时丕如地利 地利不如人和。
5、点明全文主旨的句子是: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课文内容理解]
1、文中所论述的决定战争胜负的最重要因素是
人和,从中可反映 出孟子民贵
君轻的政治思想。
2、作者在文中指出管理百姓、巩固国防、威慑天下三个方面不能
只“以封疆之界”、“以山溪之险”和“以兵革之利”。
然后提示争取 的实质在于“得道”。
3、从全文看得“人和”的实质是“得道”得“人和”的最佳局面是“天下顺
6、 “战必胜”的条件是;“得道者多助”。
人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孟子》两章
1、孟子,名轲,字子舆,邹人,思想家、教育家。
战国时期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
他在孔子'仁'的学说的基础上提出了'仁政'说,主张以'仁政'来统一天下。
孟子还主张'性善'论。
2、《孟子》是一部记录孟子及其弟子的思想观点和政治活动的书,共七篇。
南宋朱熹将《孟子》、《大学》、《论语》、《中庸》并称为“四书”。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1.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2.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
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
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三里的小城,七里的外城,包围着攻打它却不能取胜。
包围着攻打它,必定是得到天气时令的有利条件了,这样却不能取胜,这是因为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
3.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
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城墙不是不高,护城河不是不深,武器装备不是不坚固锋利,粮食不是不多,但守城者弃城而逃走,这是因为有利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4.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所以说:使百姓定居下来,不能依靠疆域的界限,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威慑天下不能靠武器装备的强大。
5.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施行仁政的君主,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多,不施行仁政的君主,帮助支持他的人就少。
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点,内外亲戚都会背叛他。
帮助他的多到了极点,天下人都归顺他。
6.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凭借天下人都归顺他的条件,攻打内外亲戚都背叛他的寡助之君,所以君子不战则已,作战就一定胜利。
重点字词解释:
1.天时:(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
2.地利:地理形势。
3.人和: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4.三里(之)城:的。
5.七里之(郭):外城。
6.(环)而攻之:围。
7.(是)天时不如地利:这。
8.(池)非不深:护城河。
9.(兵革)非不坚利也:武器装备。
10.(委)而(去)之:放弃。
去:离开。
11.(域)民不(以)封疆之界:限制。
以:凭。
12.(固)国:巩固。
13.(威)天下:威慑。
14.寡助(之)(至):到。
至:极点。
15.亲戚(畔)之:通“叛”,背叛。
16.天下(顺)之:归顺。
17(以)天下之所顺:凭借。
18.(故)君子有不战:所以。
文本理解:
1、本文的中心论点?“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
2、本文的主旨是: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3、从上文看,得“人和”的实质是“得道”,得“人和”的最佳局面是“天下顺之”。
4、本文主要采用的论证方法是举例论证,对比论证。
5、“道”指什么?“人和”指什么?二者间的关系?
“道”指施行“仁政”;“人和”是下文说的“多助”和“天下顺之”,是克敌制胜的重要条件。
而只有施行“仁政”,方能得“人和”,得民心,民心所向,作战就会取得胜利。
6、本篇主要是谈战争呢,还是谈政治呢?
本篇主要是谈政治,是借战争谈政治。
孟子借谈战争的取胜条件以阐明他的政治主张,他主张国君要有仁德,施行仁政(“得道”),这样才能“多助”,众人才会归顺,而“天下顺之”,“战必胜矣”,国家才能治理好。
7、现代生活中,“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仍然有其普遍的意义,请结合你的生活,谈谈对“道”的理解。
(1)、以国家外交部而言,“道”指国家间和平共处、互不侵犯;
(2)、以国家内部而言,“道”指爱民,为老百姓着想;
(3)、以个人而言,“道”指与人为善,仁义道德。
8、请写出一句与“人和”有关的名言警句:
家和万事兴。
兄弟同心金不换,妯娌同心家不散。
众人拾柴火焰高团结就是力量
人心齐,泰山移。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舜从田野中被任用,傅说从筑墙的泥水匠中被提拔,胶鬲自鱼盐贩中被举用,管夷吾从狱官手里获释被录用为相,孙叔敖从隐居海边进了朝廷,百里奚从市井之间而登上了相位。
所以上天将要下达重大责任给这个人,一定要先使他的内心痛苦,使他的筋骨劳累,使他经受饥饿,使他身受贫困之苦,使他做事不顺利,用来(通过那样的途径)使他的心惊动,使他的性情坚强起来,以不断增加他的才干。
3、一个人常犯错误,这样以后才能改
4内心忧困,思绪阻塞,然后才能有
5(一个人的想法,只有)从脸色上显露出来,
6
(相与抗衡的)
这样以后人们才会明白,因有忧患而得以生存,因沉迷安乐而衰亡。
重点字词解释:
1.(发)于畎亩:起,被任用。
2.(举)于版筑之间:被选拔。
3.举于(士):狱官。
4.举于(市):集市。
5.(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故:所以;任:使命。
于:给。
是:这。
6.(苦)其心志:使……痛苦。
7.(劳)其筋骨:使……劳累。
8.(饿)其体肤:使……饥饿。
9.(空乏)其身:使……贫困。
10.行(拂)(乱)其所为:违背;乱:扰乱。
11.所以(动)心(忍)性:使……惊动。
忍:通“韧”,使……坚韧。
12(曾)益其所不能:通“增”,增加。
13.人(恒)过:常常。
14.(然后)能改:这样以后。
15.(衡)于虑:通“横”,梗塞,不顺。
16.而后(所):有所作为。
17.(征)于(色)(发)于声:表现。
色:脸色。
发:抒发。
18.而后(喻):明白,了解。
19.(入)则无(法家)(拂士):在国内。
法家:守法度的大臣。
“拂”通“弼”,辅佐。
拂士:辅佐君主的贤士。
20.(出)则无敌国外患:在国外。
21.生(于)忧患:在。
[内容理解]
1、文章的中心论点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这一章讲的是人才和治理国家的问题。
孟子认为人才是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中造就的,所以说“必先苦其心志------行拂乱其所为”有了这样的磨练,才能“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2、首段列举古代六位贤士的事例,是为了证明人才是在艰难困苦中造就的
道理。
3、联系自身的实际,谈谈我们应该有怎样的忧患意识。
在学习和生活中,我们不可以掉以轻心,要时时提醒自己勤奋学习,努力拼搏,积极进取,与是俱进,否则就会停滞不前,甚至落后落伍。
4.本文的论证方法:举例论证、类比论证。
[思路结构]
本文先接连举事例,再讲道理,最后明确观点,全文4节,可以分为三段。
第一段(1-2):列举历史上圣贤们大苦大难的遭遇,论述担负大任并有所成就的人,必须先经历一番苦难的磨练。
第二段(3):论述人常处于困境之中才能振作奋发,国家没有忧惧则要灭亡的道理。
第三段(4):点明中心论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