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9年春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2课《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精品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2课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教案
第十二课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说出宋元时期都市生活繁华的主要表现,知道宋朝就有了春节等传统节日,能说出宋词元曲的主要特点及代表作家。
过程与方法:通过赏析《清明上河图》,了解宋朝大都市的繁华和市民生活的丰富多彩,通过史料研习,知道宋朝就有了春节等传统节日,收集宋词名篇、元曲代表节选,体会其风格特色。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宋元时期城市经济和城市文化繁荣,宋词和元曲是我国古代文学艺术的奇葩。
【教学重点】瓦子和杂剧,宋词及著名词人,元曲及关汉卿【教学难点】瓦子的基本情况,宋词的特点及著名词人的创作风格,元曲四大家。
【教学方法】(教具准备、多媒体等)【教学过程】导入:同学们,刚才大家一起唱的歌,名字是?《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它的文学题材本是一首词,它的作者是?宋代词人苏轼。
下面我们就伴随这首优美的曲子进入本节课的学习第12课《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领略宋元时期万千气象的社会风貌和灿烂的文化。
新课讲授:师:本节课我们从三个部分来学习:一、繁华的都市生活;二、宋词;三、元曲。
首先,我们进入第一部分繁华的都市生活,宋元时期城市发展繁荣,呈现出丰富多彩的景象,这一时期出现了很多国际性的大都市,都有哪些啊?生:课本第一段,北宋开封,南宋临安和元大都。
师:开封最繁华热闹的就是大相国寺了。
请同学给大家介绍一下大相国寺。
不仅有各种商品买卖,还有丰富多彩的表演,如傀儡戏就是木偶戏,舞剑,杂技甚至皇家乐队的演奏。
过度:除了大相国寺,城市里还有一个有趣的地方,很是吸引人。
下面我们一起欣赏小品《那些年发生在瓦子的事儿》师:同学们,瓦子是什么地方?生: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
其中专门圈出来供演出的场所叫“勾栏”师:瓦子里还有很多娱乐项目,比如:木偶戏、角诋、斗蟋蟀、卜挂、傀儡戏、蹴鞠等前足联主席阿维兰热曾经反复重申“足球运动最早起源于中国!”相传早在黄帝时代就开始踢足球,那时叫“蹴鞠”。
蹴,就是脚踢的意思;鞠,则指为球。
新人教版七下历史第12课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七下历史第12课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新人教版七下历史第12课《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主要讲述了宋元时期我国都市和文化的繁荣。
本节课通过介绍宋代都城东京(今开封)和临安,以及元代大都(今北京)的兴衰,展示了中国古代都市的繁华景象。
同时,本节课还重点介绍了宋代的科技进步、文学艺术成就,以及元代戏剧、书法、绘画等领域的发展。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到宋元时期都市和文化的特点,以及中国古代科技、文学艺术的发展历程。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宋代和元代的历史背景,对于中国古代历史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对于宋元时期都市和文化的具体内容,以及科技、文学艺术成就的深入了解尚显不足。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深入了解宋元时期都市和文化的特点,以及中国古代科技、文学艺术的发展历程。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宋元时期都城东京、临安和大都的兴衰过程。
(2)掌握宋元时期都市和文化的特点。
(3)了解宋元时期科技、文学艺术成就。
2.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文献等资料,分析宋元时期都市的繁华景象。
(2)采用比较法,分析宋元时期科技、文学艺术的发展特点。
(3)小组讨论,探讨宋元时期都市和文化对后世的影响。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中国古代历史的兴趣和自豪感。
(2)培养学生尊重历史、客观评价历史的价值观。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宋元时期都城东京、临安和大都的兴衰过程。
(2)宋元时期都市和文化的特点。
(3)宋元时期科技、文学艺术成就。
2.教学难点:(1)宋元时期都市和文化的繁荣原因。
(2)宋元时期科技、文学艺术成就的意义。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文献等资料,营造生动的学习氛围,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宋元时期都市和文化的繁荣。
2.比较法:引导学生分析宋元时期科技、文学艺术的发展特点,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3.小组讨论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2课 《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 教案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2课《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教案一. 教材分析《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这一课主要介绍了宋元时期我国都市的繁荣和文化的发展。
教材通过讲述北宋东京城、南宋临安城、元大都等都市的繁荣景象,以及宋词、元曲等文化成就,使学生了解宋元时期都市和文化的特点。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于古代都市和文化有一定的了解。
但他们对宋元时期都市和文化特点的认识还不够深入,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进一步拓宽视野,提高历史素养。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宋元时期都市的繁荣和文化的发展,掌握北宋东京城、南宋临安城、元大都等都市的特点,以及宋词、元曲等文化成就。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分析宋元时期都市和文化的特点,提高历史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我国古代都市和文化的自豪感,增强民族自信心。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宋元时期都市的繁荣和文化的发展。
2.难点:分析宋元时期都市和文化的特点。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料,创设情境,让学生感受宋元时期都市的繁荣和文化氛围。
2.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教材,提取关键信息,培养独立思考能力。
3.合作探讨法:分组讨论,共同分析宋元时期都市和文化的特点,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
2.课件:PPT或其他多媒体教学资料。
3.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北宋东京城、南宋临安城、元大都等都市的繁荣景象,引导学生关注宋元时期都市的繁荣。
2.呈现(10分钟)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了解宋元时期都市的繁荣和文化的发展。
教师逐个讲解北宋东京城、南宋临安城、元大都等都市的特点,以及宋词、元曲等文化成就。
3.操练(15分钟)分组讨论,共同分析宋元时期都市和文化的特点。
每组选取一位代表进行汇报,总结本组讨论成果。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2课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教案
⼈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2课宋元时期的都市和⽂化教案第12课宋元时期的都市和⽂化1 教学分析【教学⽬标】【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宋朝城市娱乐活动;宋词和元曲;司马光和《资治通鉴》。
教学难点:宋元繁荣的都市⽣活和宋词、元曲出现的原因。
2 教学过程⼀、导⼊新课前⾯我们学习了宋代的政治、经济等内容。
在经济⽅⾯,宋代农业、⼿⼯业、商业都得到了较⼤的发展。
那么,经济的发展给⼈们的⽣活带来了什么样的影响呢?这是张择端《清明上河图》的局部⽰意图,它反映了宋代万千⽓象的社会风貌。
那么宋代⼈们的都市⽣活具体是⼀个什么样的情况呢?当时在节庆风俗⽅⾯都有哪些讲究?带着这些问题,我们来学习《宋元时代的都市和⽂化》这⼀课。
⼆、新课讲授⽬标导学⼀:繁华的都市⽣活1.教师讲述:宋元时期都市的基本情况。
(宋元时期有很多⼤的城市,在商业、贸易、⽂化、教育和社会⽣活等⽅⾯呈现出丰富多彩的景象。
北宋东京、南宋临安、元朝⼤都,都是当时世界上著名的⼤都市。
)2.史料解读。
材料:⽡⼦⼜称“⽡肆”“⽡舍”,吴⾃牧在《梦粱录》卷⼗九中说:“⽡舍者,谓其‘来时⽡合,去时⽡解’之义,易聚易散也。
”3.学⽣抢答⽡⼦的基本情况。
答案提⽰:开封城内有许多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叫作“⽡⼦”。
⽡⼦中圈出许多专供演出的圈⼦,称为“勾栏”。
4.结合教材分析讨论⽡⼦兴起的原因。
答案提⽰:随着城市的繁荣,宋代的市民阶层不断壮⼤,市民⽂化⽣活也丰富起来。
5.图⽚展⽰。
杂剧演员6.学⽣根据图⽚和教材抢答宋元戏剧表演的主要形式是什么?答案提⽰:杂剧。
7.看图,学⽣抢答图⽚展⽰的是什么节⽇?在宋元时期还有什么节⽇?答案提⽰:春节(宋代叫元旦)。
还有元宵节、中秋节等。
8.教师提出问题:你知道以下诗句描述的是哪些节⽇吗?明⽉⼏时有,把酒问青天。
——苏轼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欧阳修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
——陆游答案提⽰:依次为中秋节、元宵节、端午节。
⽬标导学⼆:宋词1.经典展⽰。
部编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2课《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2课《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课《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是部编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的一课。
教材主要介绍了宋元时期我国都市的繁荣和文化的发展。
内容包括:都市的繁荣、市民生活的丰富、宋词、元曲、书画、科技等方面。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到宋元时期都市和文化的特点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于宋元时期的社会生活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对于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特点及其对后世的影响还需进一步深入学习。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注重对历史史实的理解和分析,培养历史思维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宋元时期都市的繁荣和文化的发展,掌握宋词、元曲、书画、科技等方面的特点。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培养学生分析历史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宋元时期都市和文化的发展对后世的影响,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宋元时期都市的繁荣和文化的发展。
2.难点:分析宋元时期都市和文化对后世的影响。
五. 教学方法1.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宋元时期都市和文化的发展。
2.合作探讨:分组讨论,分析宋元时期都市和文化对后世的影响。
3.案例分析: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深入理解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特点。
六. 教学准备1.教材:部编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
2.课件:制作相关课件,展示宋元时期都市和文化的图片、资料等。
3.教学资源:收集相关的历史资料、论文、书籍等,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宋元时期的都市景象,如东京、临安等,引导学生关注宋元时期的都市繁荣。
2.呈现(10分钟)让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宋元时期都市和文化的发展。
教师适时提问,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宋元时期都市和文化对后世的影响。
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2课《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优质教案
《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教学模式介绍:探究式教学是以自主探究为主的教学。
它是指教学过程是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以学生独立自主探究或合作讨论为前提,以现行教材为基本探究内容,以学生周围世界和生活实际为参照对象,为学生提供充分自由表达、质疑、探究、讨论问题的一种教学形式。
学生对当前教学内容中的主要知识点进行自主学习、深入探究并进行小组合作交流,以自我获取,自我求证的方式深化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从而较好地达到课程标准中关于认知目标与情感目标要求的一种教学模式。
其中认知目标涉及与学科相关知识、概念、原理与能力的掌握;情感目标注重科学素养与道德品质的培养。
探究式教学的课程环节:创设情境——启发思考——自主探究——协作交流——总结提高设计思路说明:从知识结构方面来看,刚刚小学毕业知识结构比较单一,思维方式和接受能力还比较低,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方式还比较简单;从学生的个体差异来看,能力水平不一,也有不少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能力和知识基础都存在一定的差异。
本节课的课标要求是了解宋元时期的都市生活和宋词、元曲的流行。
欣赏《清明上河图》,说一说宋代城市生活中的衣、食、住、行和风俗习惯。
而宋元时期的城市发展和城市文化正是对课标要求的具体体现。
结合导学案所提供的材料和所学知识,认识市民文化娱乐活动丰富多彩与经济的繁荣和城市的发展密切相关,从而提高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教材分析本课承接宋元时期的经济概况,从宋元时期的城市发展和城市文化方面来介绍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这是宋元经济发展和民族文化交流的加强的结果。
宋元时期是我国封建经济继续发展的时期也是中国城市发展的一个新阶段。
宋元都市的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都极其丰富,城市的生活多姿多彩,宋元文化也得到巨大发展,使中国的城市文化达到一个新的高峰。
这一时期的许多社会风尚都值得后人赞叹,这是中华民族的骄傲。
因此,本课在教材中的地位也是非常重要的。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能说出宋元时期都市生活繁华的主要表现,知道宋朝就有了春节等传统节日,能说出宋词、元曲的主要特点及代表作家。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 第12课 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 教案
第12课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识记⑴知道宋代城镇的规模、特点、著名城市(大都市开封、杭州和区域中心城市苏州、武昌)以及《清明上河图》、瓦舍勾栏。
⑵了解宋代基本的衣食住行以及娱乐、体育和传统节目的内容。
2、能力培养⑴识读北《宋东京城平面图》,了解皇城、里城和外城的基本轮廓⑵陈述《清明上河图》中所反映的汴京城的繁华景象⑶归纳宋代城市的规模和特点⑷制作《宋代衣食住行表》⑸描述瓦舍勾栏的概况⑹联系课文,指出宋代延续至今的娱乐活动和传统节目⑺结合所在居住地,议论城市和城镇的区别,比较新老城镇的布局和市容3、情感教育和价值观⑴通过分析宋代城镇的规模和特点,加深对我国两宋时期的经济处于当时世界的领先地位的认识。
⑵通过了解宋代的城市生活,认识两宋时期是我国城市发展的重要时期,并对我国城市文化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二、教学要点1、重点宋代城镇规模的扩大和城镇变化的特点,学生应有明确的认识。
宋代市民的衣食住行和文化生活给我们展现了一幅宋代城市生活的画卷,同时也是两宋经济迅速发展和商品经济繁荣的真切写实,说明两宋时期是我国古代经济发展的重要阶段。
这是本课的重点。
2、难点对于进入21世纪,并与世界接轨的当代青少年来说,如何体会宋代的城市生活是有一定难度的,因为,宋代毕竟离我们已有1000年左右,其历史距离感和陌生感是必然存在的,教学中的难点也在于此。
三、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我们已经了解两宋时期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所反映出经济重心南移的状况,同学们想不想了解一下宋代的城市生活呢?”从而导入新课。
过程:一、市民的衣食住行可让学生阅读课本自制“宋代市民衣食住行特征表”如: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制作情况结合课本上的图片资料作一下讲解,作进一步强调衣食住行方面的特点。
二、市民文化生活让学生自学课本内容,结合课本的图片和描述,思考并回答以下几个问题:⑴宋代市民文化的特点及其原因是什么?⑵宋代市民主要的娱乐活动和体育活动有哪些?⑶课本P53页思考题结合学生的回答和课本图片、资料再作具体的讲解,使学生认识到文化生活的繁荣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大表现。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2课《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优质教案
第12课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1教学分析【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能说出宋元时期都市生活繁华的主要表现,知道宋朝就有了春节等传统节日,能说出宋词、元曲的主要特点及代表人物;知道史学家司马光和史学名著《资治通鉴》过程与方法通过赏析《清明上河图》,了解宋朝大都市的繁华和市民生活的丰富多彩;通过史料研习,知道宋朝就有了春节等传统节日;搜集宋词名篇、元曲代表作节选,体会其风格特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宋元时期城市经济和城市文化繁荣;宋词和元曲是我国古代文学艺术的奇葩【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宋朝城市娱乐活动;宋词和元曲;司马光和《资治通鉴》。
教学难点:宋元繁荣的都市生活和宋词、元曲出现的原因。
2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师:同学们知道中国有哪些传统节日吗?生: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
师:中国人最看重的传统节日是哪个?生:春节。
师:人们在春节里都有哪些习俗?学生畅所欲言(吃、穿、行、娱乐等方面)师:好,刚才几个同学从办年货、吃年饭、放爆竹、拜年等方面讲述了我们过年的情景。
那么,宋朝时人们又是如何过春节的呢?和我们现在一样吗?让我们一起走进历史,体会宋元时期的都市生活和文化。
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繁华的都市生活1.阅读教材“繁华的都市生活”一目,了解宋元时期都市的基本情况。
2.瓦子见闻记(角色体验,感悟东京社会生活的丰富多彩)师:如果你是北宋东京的一个市民,你最喜欢去哪里娱乐?生1:相国寺,那里热闹非凡。
生2:瓦子,那里吃喝玩乐什么都有。
师:在宋代,有许多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叫作“瓦子”。
那么,请你们说说,在瓦子里,你都看到了什么?生1:我看到了小吃摊点、饭馆、茶楼、商铺,有卖药材、字画的,还有剃头的、算卦的。
生2:在勾栏内,我看到了各种艺人卖艺谋生,有说书的、唱曲的、演杂剧的,还有表演杂技、舞蹈的。
生3:商店门前悬挂的广告旗子迎风飘扬,我是在《清明上河图》上看到的。
师:在瓦子内,你会听到什么?生1:商贩的各种吆喝叫卖声。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2课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教学课件
宋词:风格多样、内容广泛
著名 词人
风格 特点
代表作
苏轼 辛弃疾
豪迈而飘 逸
词豪境放更派为
雄大,
《念奴娇·赤壁怀古》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 以寄之》
气势磅礴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李清照
委婉婉约、派细
腻、清秀
《一剪梅》 《声声慢》《如梦令》
宋朝,词的内容呈现出风格多样、内容 广泛,名家辈出的原因是什么?
日,闺门多暇,记得偏重三五。 铺翠冠儿,捻金雪柳,簇带争济 楚。如今憔悴,风鬟雾鬓,怕见 夜间出去。不如向帘儿底下,听 人笑语。
二、宋词 宋词又称 长短句 ,是宋代最具特色的 文学体裁。词出现于 唐 ,经五代到两宋,
有很大发展。每首词依据乐谱的要求,有一
定的格式,叫做 词牌 ,如《念奴娇》
《满江红》《蝶恋花》等。
——《窦娥冤》
回忆一下这节课我们了解到 的内容,试想一下如果你生活在 宋元时代,你会怎样款待远道而 来的朋友呢?开动你的脑筋吧!
北宋的开封城,最为 繁华的是大相国寺,场地 宽阔,可容万人,每月举 办多次庙会。
寺内外人流如潮,进 行各种商品交易,还有傀 儡戏、舞剑、杂技等各种 表演。
元宵节时,相国寺的 大殿前设乐棚,供皇家乐 队演奏,吸引着众人前来 观赏,热闹非凡。
望海潮
柳永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 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 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临江仙
苏轼
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 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 不应,倚杖听江声。 长恨此
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 风静縠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 寄余生。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2课《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教学设计
第12 课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课程标准】了解宋元时期的都市生活和宋词、元曲的流行。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知道宋元时期商业的繁荣,了解宋元时期大都市社会生活的丰富多彩,知道宋词、元曲的流行及其代表作。
2.理解商业繁荣与都市生活和文化的关系。
(二)过程与方法围绕都市商业繁荣和丰富的社会生活,以赏析《清明上河图》为主线,结合课本所学知识解答问题,运用分析史实材料、识读图片等方式把握本课重点知识,通过欣赏宋元时期的词曲体会宋元文化。
最后理解归纳商业繁荣与社会生活、文化之间的关系,达成共识。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了解宋元时期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及文化,认识到经济发展、商业繁荣是社会生活丰富多彩的基础,一定时期的文化是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的反映。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宋元时期大都市生活的丰富多彩;宋词元曲与《资治通鉴》。
难点:宋元时期社会生活的丰富多彩、文化发展与社会经济之间的关系。
【教学过程】课前播放歌曲《清明上河图》展示宋元时期的商业繁荣。
【导入】有人曾问财经作家吴晓波:“如果你能穿越,最想回到哪个朝代?”他想了一下说:“宋朝吧。
……宋朝是一个不太强大但有幸福感的朝代。
”他为何有此感言呢?今天我们就走进《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板书课题),共同体味宋元时期的都市生活和宋元文化的优美华章。
【学习聚焦】现在我们来看一下本课的学习目标:1.了解宋元都市的风貌和节日习俗;2.掌握宋词和元曲的杰出代表;3.掌握司马光和《资治通鉴》;4.探究都市生活和文化发展与经济的关系。
【整体感知】本节课内容共分三部分:一、重温繁华盛况——都市生活二、展现文化风采——词曲通鉴三、探究繁华奥秘——追根溯源【起疑】(出示文字材料)“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
”这是北宋词人柳永在《望海潮》中的词句,大家知道描写的是哪个城市吗?(浙江杭州)大家还知道哪些宋元时期著名的大都市吗?(北宋的开封、南宋的临安、元朝的大都)让我们一起回到宋元时期,去感受一下宋元时期人们过着怎样的生活吧!一、重温繁华盛况——都市生活让我们一起穿越到北宋的开封府,去亲身体验和感受宋朝大都市的繁华和市民丰富多彩的生活。
2019年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2课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
2019年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2课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第12课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1 教学分析【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能说出宋元时期都市生活繁华的主要表现,知道宋朝就有了春节等传统节日,能说出宋词、元曲的主要特点及代表人物;知道史学家司马光和史学名著《资治通鉴》过程与方法通过赏析《清明上河图》,了解宋朝大都市的繁华和市民生活的丰富多彩;通过史料研习,知道宋朝就有了春节等传统节日;搜集宋词名篇、元曲代表作节选,体会其风格特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宋元时期城市经济和城市文化繁荣;宋词和元曲是我国古代文学艺术的奇葩【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宋朝城市娱乐活动;宋词和元曲;司马光和《资治通鉴》。
教学难点:宋元繁荣的都市生活和宋词、元曲出现的原因。
2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师:同学们知道中国有哪些传统节日吗?生: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
师:中国人最看重的传统节日是哪个?生:春节。
师:人们在春节里都有哪些习俗?学生畅所欲言(吃、穿、行、娱乐等方面)师:好,刚才几个同学从办年货、吃年饭、放爆竹、拜年等方面讲述了我们过年的情景。
那么,宋朝时人们又是如何过春节的呢?和我们现在一样吗?让我们一起走进历史,体会宋元时期的都市生活和文化。
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繁华的都市生活1.阅读教材“繁华的都市生活”一目,了解宋元时期都市的基本情况。
2.瓦子见闻记(角色体验,感悟东京社会生活的丰富多彩)师:如果你是北宋东京的一个市民,你最喜欢去哪里娱乐?生1:相国寺,那里热闹非凡。
生2:瓦子,那里吃喝玩乐什么都有。
师:在宋代,有许多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叫作“瓦子”。
那么,请你们说说,在瓦子里,你都看到了什么?生1:我看到了小吃摊点、饭馆、茶楼、商铺,有卖药材、字画的,还有剃头的、算卦的。
生2:在勾栏内,我看到了各种艺人卖艺谋生,有说书的、唱。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2课《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教案
《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宋元时期出现的著名大都市及其繁荣景象;掌握宋元时期文化娱乐活动和节庆习俗的变化;(2)了解宋元时期的宋词、元曲等文学成就;(3)理解宋元时期都市文化生活与经济繁荣、城市发展的关系;(4)通过对宋词、元曲作品的鉴赏,培养学生的审美观,提高学生的鉴赏力。
2.过程与方法1、搜集有关宋元都市生活的历史资料,逐步学会阅读、理解和处理历史信息,形成表述历史问题的能力。
2、对优秀宋词作品进行分析和讨论,提高对作品的鉴赏能力;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插图,培养学生的观察力,以增强对元代戏剧艺术的了解。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宋代社会生活的学习,认识到中华民族文化内涵的丰富多彩,从而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优秀文化,弘扬优秀的民族文化。
感受文学作品体现出的个人情感与经历,体会其中折射的社会风貌和时代特征。
宋元时期的一些文化名人不仅给后代留下了传世之作,也给后代留下了值得学习的品德,如辛弃疾的为国建功抱负,关汉卿的同情人民疾苦等。
【教学重点】瓦子、宋词和元曲。
【教学难点】宋朝社会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市民阶层的扩大与都市生活的关系。
【教学方法】应用多媒体课件,运用启发式和问题目标教学法。
【课前准备】相关图片、史料、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多媒体展示《清明上河图》。
教师讲述:这是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它反映了宋代万千气象的社会风貌。
那么宋代人们的都市生活具体是一个什么样的情况?当时在节庆风俗方面都有哪些讲究?带着这些问题,我们来学习万千气象的宋元时代的都市和文化一课。
二、新课学习一、繁华的都市生活1、宋元时期的城市教师讲述:宋元时期有很多大的城市,不仅在商业、贸易、文化、教育等方面十分发达,而且在社会生活方面呈现出丰富多彩的景象。
北宋东京(大相国寺)、南宋临安、元朝大都,都是当时世界上著名的大都市。
展示宋代城市繁华的相关图片。
图片展示《河南开封大相国寺》。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12课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 教案设计
第12课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知道宋元时期都市生活繁华的主要表现,了解宋朝社会生活大概的风貌;知道宋朝的一些传统节日;了解宋元时期的文化成就,掌握宋词、元曲的主要特点及代表人物,包括宋朝词人苏轼、李清照、辛弃疾,元朝剧作家关汉卿及其代表作《窦娥冤》。
知道史学家司马光和史学名著《资治通鉴》2、过程与方法通过赏析《清明上河图》,了解宋朝大都市的繁华和市民生活的丰富多彩;通过史料研习,知道宋朝就有了春节等传统节日;通过对宋词、元曲作品的鉴赏,培养学生的审美观,提高学生的鉴赏力;通过《资治通鉴》与《史记》之比较,明确其编纂手法的异同。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宋元时期城市经济和城市文化繁荣的学习,认识到文化产业发展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宋词和元曲是我国古代文学艺术的奇葩,认识了中国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中华民族文化内涵的丰富多彩,从而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优秀文化,弘扬优秀的民族文化。
通过辛弃疾的为国建功抱负,关汉卿的同情人民疾苦等认识到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戚戚相关。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繁华的都市生活;宋词和元曲;教学难点:宋朝社会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市民阶层的扩大与都市生活的关系。
宋元繁荣的都市生活和宋词、元曲出现的原因。
【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多媒体展示放鞭炮、贴对联等】同学们可知道这是哪个节日?学生回答后再问,你可知道这个节日在我国何时就出现了?板书课题三、讲授新课(一)繁华的都市生活师:阅读教材54--55页,提问,宋元时期举世闻名的大都市有哪些?生:北宋的开封,南宋的临安和元朝的大都【多媒体展示2则材料】材料1:大相国寺是寺院,但“每月五次开放万姓交易”,因此又是东京城最大的商业交易中心。
宋人笔记《燕翼诒谋录》说:“东京相国寺乃瓦市也,僧房散处,而中庭两庑可容万人,凡商旅交易,皆萃其中,四方趋京师以货物求售、转售他物者,必由于此。
”材料2:这座寺院不是傲世独立,而是完全融入滚滚红尘,成为宋朝汴梁市民生活的一部分;它不是拒绝世俗,而是从容地接纳了世俗。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第12课 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 教学设计
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宋元时期都市生活的特点和表现;了解宋元时期的娱乐活动及宋节庆风俗习惯受到重视,一直流传至今。
2.宋元时期的文学艺术成就、特点及典型代表人物。
3.知道中国史学的不朽巨著《资治通鉴》及其作者史学家司马光。
能力目标通过学习,感受宋元时代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认识到宋元时期城市经济发展和文化繁荣是我国城市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
通过学习宋元朝代的文化艺术成就,感受中华千年文化的魅力。
情感态度通过学习,拉近学生与历史之间的距离,加深学生对中华民族的历史和传统文化的亲和力,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古代优秀文化的文学素养。
教学重点宋元都市生活的特点和表现;文学艺术的成就;教学难点通过学习,分析丰富多彩的都市生活出现的原因。
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新课引入----PPT展示柳永词《望海潮》及图片激发学生兴趣导入新课。
1.展示《望海潮》词及图片,引导学生从词和图片中获取相关历史信息。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
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
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重湖叠巘清嘉。
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
千骑拥高牙。
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
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2.引导思考:词描写了的是什么?反映了什么?3.教师明确:《望海潮》不仅描绘了杭州的自然风光和都市的繁华,而且展现了杭州人民和平宁静的生活景象。
一首词比较真实地再现了宋元时期城市生活景象。
北宋画家张择端《清明上河图》用绘画描绘的是开封繁荣景象,再现了开封当年繁华。
宋元时期的城市生活是什么样的景象?宋元时期文学艺术取得了哪些成就?有哪些代表人物?今天,我们一直学习第12课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学艺术成就。
新课讲述一、繁华的都市生活宋元时期是继隋唐之后又一个统一时期。
国家统一,社会安定,注重农业发展,手工业兴盛,社会经济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为城市繁荣创造了条件,极大推动了城市发展。
人教版部编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2课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说课稿
人教版部编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2课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部编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2课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这一课,主要介绍了宋元时期我国都市的繁荣和文化的发展。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宋元时期都市的分布、特点以及都市生活的情况,同时了解宋元时期我国文化的繁荣,包括书法、绘画、戏曲等方面。
教材内容丰富,既有文字描述,又有图片资料,便于学生直观地了解宋元时期都市和文化的特点。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我国历史的发展脉络有一定的了解。
但宋元时期的历史事件和文化发展较为复杂,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进一步引导学生深入理解。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对一些历史事件和文化现象产生疑问,需要在课堂上进行解答。
同时,学生对图片和多媒体资料有较强的兴趣,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宋元时期都市的分布、特点以及都市生活的情况,掌握宋元时期我国文化的繁荣,包括书法、绘画、戏曲等方面。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认识宋元时期都市和文化的繁荣,增强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对历史文化的尊重和热爱。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宋元时期都市的分布、特点以及都市生活的情况;宋元时期我国文化的繁荣,包括书法、绘画、戏曲等方面。
2.教学难点:对宋元时期都市和文化繁荣的原因和意义的深入理解。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讨、教师讲解相结合的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提高学习效果。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图片资料等,生动形象地展示宋元时期都市和文化的特点,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宋元时期都市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宋元时期都市的繁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宋元时期都市的分布、特点以及都市生活的情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2课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
1教学分析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宋朝城市娱乐活动;宋词和元曲;司马光和《资治通鉴》。
教学难点:宋元繁荣的都市生活和宋词、元曲出现的原因。
2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知道中国有哪些传统节日吗?
生: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
师:中国人最看重的传统节日是哪个?
生:春节。
师:人们在春节里都有哪些习俗?
学生畅所欲言(吃、穿、行、娱乐等方面)
师:好,刚才几个同学从办年货、吃年饭、放爆竹、拜年等方面讲述了我们过年的情景。
那么,宋朝时人们又是如何过春节的呢?和我们现在一样吗?让我们一起走进历史,体会宋元时期的都市生活和文化。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繁华的都市生活
1.阅读教材“繁华的都市生活”一目,了解宋元时期都市的基本情况。
2.瓦子见闻记(角色体验,感悟东京社会生活的丰富多彩)
师:如果你是北宋东京的一个市民,你最喜欢去哪里娱乐?
生1:相国寺,那里热闹非凡。
生2:瓦子,那里吃喝玩乐什么都有。
师:在宋代,有许多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叫作“瓦子”。
那么,请你们说说,在瓦子里,你都看到了什么?
生1:我看到了小吃摊点、饭馆、茶楼、商铺,有卖药材、字画的,还有剃头的、算卦的。
生2:在勾栏内,我看到了各种艺人卖艺谋生,有说书的、唱曲的、演杂剧的,还有表演杂技、舞蹈的。
生3:商店门前悬挂的广告旗子迎风飘扬,我是在《清明上河图》上看到的。
师:在瓦子内,你会听到什么?
生1:商贩的各种吆喝叫卖声。
生2:说书、杂剧演唱声。
生3:车马声、驴叫声、讨价还价声……
师:面对此情此景你想到了什么?
生1:我想到了北宋城市的发达,商业市场的繁荣。
生2:我想到了社会的安定,人民的悠闲。
生3:我想到了当时文化娱乐的丰富,人民对精神生活的追求。
师:热闹繁华的瓦子和勾栏,确实给当时的人们带来了丰富多彩的精神生活,就连我们都不禁羡慕起来。
现在,我希望大家进一步想想,这样的生活与当时社会的哪些因素有关呢?(分小组讨论,然后发言) 生1:因为城市人口多,经济文化发达,商业贸易繁荣。
生2:因为市民阶层壮大,对文化娱乐生活的需要多样。
师生共同总结:商业繁荣、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市民阶层壮大,归根结底,都与当时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分不开。
3.图片展示
杂剧演员
4.学生根据图片和教材抢答宋元戏剧表演的主要形式是什么。
提示:杂剧。
5.学生抢答图片展示的是什么节日。
在宋元时期还有什么节日?
提示:春节(宋代叫元旦)。
还有元宵节、中秋节等。
6.你知道以下诗句描述的是哪些节日吗?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苏轼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欧阳修
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
——陆游
提示:依次为中秋节、元宵节、端午节。
目标导学二:宋词
1.经典展示
念奴娇·赤壁怀古
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2.阅读教材,了解宋词相关内容,教师简要介绍词的基本情况。
提示:词是一种新体诗歌,句子有长有短,也称长短句,便于歌唱。
1.阅读教材,了解元曲相关内容。
提示:包括散曲、杂剧和南戏等。
杂剧把音乐、歌舞、动作、念白融合在一起,成为一种综合性的艺术。
2.学生抢答元曲的代表人物。
提示:(1)元代最优秀的杂剧作家是关汉卿,他的代表作是《窦娥冤》。
(2)与关汉卿齐名的杂剧家还有马致远、郑光祖、白朴、王实甫等。
(3)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白朴四人,在明代以后被誉为“元曲四大家”。
目标导学四:司马光和《资治通鉴》
1.阅读教材“司马光和《资治通鉴》”一目,了解其基本情况。
提示:由北宋著名史学家司马光编写,是一部编年体通史,共300多万字,记述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00多年的历史,纵贯中国16个朝代。
2.学生根据教材回答《资治通鉴》的地位。
提示:司马光的《资治通鉴》与司马迁的《史记》,并列为中国史学的不朽巨著,他们也被后人称为“史学两司马”。
三、课堂总结
这节课,我们穿越时空的隧道,一起去宋元时代感受了气象万千的都市生活。
在宋元时代,文学领域的主要成就是宋词和元曲。
生活在今天的我们,在社会物质生活极其丰富的条件下,应该树立忧患意识,居安思危,培养社会责任感!
3板书设计
4教学反思
发挥教师的指导与引领作用,在教学内容设计中,教师角色展示的精华之一就在于对教学内容的总结升华。
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的预设情况,善于在学生合作探究问题的基础上提出问题,拓展学生思维,训练学生能力,善于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时给予引导,引导学生完成学科能力目标;及时依托学习内容进行恰当的情感与态度价值观教育,实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学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