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像辩伪1
如何鉴定佛像真伪伪造佛像的惯用手法
如何鉴定佛像真伪伪造佛像的惯用手法在国内兴起的收藏热的带动之下,仿造佛像之风较之从前更来势凶猛,尽管博物馆、拍卖行、收藏家也慎重从事,但仍有漏网之鱼。
中国地域广大,历史悠久,诸地区各时代所造佛像风格不一。
至于年号干支错讹、异字、别字在铭文中也是常见的现象。
明末清初金铜佛像金铜佛像作伪风气的形成,与乾、嘉年间出现一批富有的收藏家和古玩行业的悄然兴起有着密切关系。
其兴旺的起点就是名闻海内外的北京琉璃厂。
金铜佛像伪作层出不穷,作假的方法、手段愈益高明、隐蔽,几可乱真。
归纳起来,大致有如下几种常见的作伪情况:•首先是全新浇铸作伪。
即依原物、或凭想像、或在图录中见到的式样,用失蜡法或翻砂法铸造成像,这是最多见的一种。
•其次是将两件残器拼合成一件完整的佛像。
比如甲物存像身,乙物存背光,东拼西凑合二为一。
•其三是局部加铸以完整原物。
即传世或出土之佛像损缺某个局部,作伪者便参照它器加铸完整。
•其四是加刻铭文。
即原器本身无铭文,但作伪者为牟取最大利润,加刻铭文,而且一般都把年代刻得较早,以用北魏时期的年号和发愿文居多。
其五是表面加涂金粉或金漆,即在本无鎏金的器物或鎏金大部脱落的器物表面重新加涂一层金粉或金漆,以显示其身价之昂贵。
明铜鎏金阿閦佛那么,我们如何来鉴别金铜佛像的真伪呢?关于如何鉴别一件金铜佛像,我想不外乎以下几个方面:一、造型的鉴定每个时期的金铜佛像都有它的发展规律和风格特征,我们可以经过多接触实物,细心观察实物,或者参考有关佛像图册和考古资科进行比较分析。
一般说来,伪器有全新铸造成像和拼凑嫁接改造两种。
全新铸造者基本有依照物,尽管有一定的相似之处,甚至十分接近,但总不免有破绽。
比如笔者曾过手一铜像,一眼看去绝无毛病,造像特征、雕刻风格等都可以被认为是宋初的菩萨铜像。
铜像为半跏坐式,一足踏下座,由于这类菩萨像是像与座分铸,可装合、脱卸,因此座与菩萨像之足底是一个嵌合的接触点,座上是一榫头,足底则凹入一小块,似有半厘米深。
真假鎏金佛像最简单的鉴别方法
真假鎏金佛像最简单的鉴别方法
文良铜雕厂是河北专业的鎏金铜佛像的鉴定应以类型、轻重、颜色等为切入点,发掘凝固在佛像上的历史痕迹。
类型:中国古代鎏金铜佛像艺术分为汉传佛像艺术和藏传佛像艺术两大部分,要区分风格差异;搞清青铜成分或鎏金等质地;结合时代特征综合判断,以标准器作为真伪依据,判断铜铸佛像是否属于新仿,是否进行过做旧处理。
真假真假颜色:古代佛像被放在佛龛上供奉,久历人间烟火,日月侵蚀,特别是鎏金铜造像表层颜色暗淡,在阳光下折射回来的光线柔和。
新仿、做旧处理过的铜铸佛像折射光线较刺眼。
质量:古代佛像所用铜质较纯,质量重,特别是浇铸器物有厚度。
仿制鎏金铜佛像一般铜质不纯,质量轻,使用合金材料。
工艺:受古老的生产工艺限制,浇铸成型后的佛像要经过细致雕塑技法处理,表情、服饰、底座加工痕迹清晰可见。
现代铜铸佛像使用机制打磨,生成极有规律的加工痕迹。
嗅觉:古老的铜质佛像,经长期供奉、烟火熏蒸,可以嗅到烟火味道;倘若长期埋藏于地下,可以嗅到发霉、发朽的味道。
而现代仿品嗅到的是化学腐蚀味道。
古董鉴定:佛像鉴定之真伪
古董鉴定:佛像鉴定之真伪还原历史环境判断佛像真伪鉴定佛像的真伪,可以从造型样式、质地、工艺制作等多方面进行。
除了这些看得见、摸得着的方法以外,艺粹网还告诉大家,要从作品的历史环境来设身处地地想问题。
实际上,有些伪作不用从外表判断,仅从复原它的历史环境便可判断。
如上海博物馆陈列的一件石雕吹箫伎乐人物,标明为唐代,高约40厘米,外形上与唐俑似是而非,就算是唐形吧,但致命的问题在于它是一尊可以从各个角度独立观赏的单尊石雕。
按常理,若是石窟中的某个伎乐天人残件,这件雕塑还能成立,但请工匠雕这件东西是要花钱的,有谁愿意出钱单独雕个歌舞班的吹萧像供在家中欣赏?又如一件铜铸的多手多头的神像,不知是何方神圣,对其消瘦的面相和不伦不类的衣饰,居然查不出依据。
后来艺粹网才发现它是大致描摹南诏国的铜钟上的天王像来的。
有意思的是,这尊铜像台座正面刻有几个西夏文,这就迷惑了一些西夏艺术史学者,把其当成重大发现。
理由自然是如此古奥的西夏文字,有哪个作伪者能有这么大本事?艺粹网指出,字确实是西夏文,是西夏崇宗赵乾顺的年号“贞观二年”数字,但书写并不规范,是从文物出版社版《西夏官印》一书上描摹而来的。
退一步说,即使西夏文书写规范,也不能仅据此就断定为真品,作为佛教徒供养佛像是为了现世和来世能祈福驱灾,造像上一般多写刻发愿人的姓名、造像缘由等,年号只是顺手一带的事。
真品伪款现象值得警惕伪刻佛像年款是近些年鉴定中比较常见的一种现象。
那么什么是伪刻佛像年款呢?艺粹网记录,伪刻年款就是将出土的无字古代铜、石佛上加刻早期的年款,以冀善价而沽。
典型的真品佛像而加刻伪款的一尊佛像,是现为台湾收藏的所谓梁太清二年(548年)金铜佛立像,确是真品,应是东魏时代山东风格的佛像。
但其刻款字迹浮浅,刀工软弱无力,根本体现不出北朝时人以刀作笔、入木三分的气势,且鎏金部分也有人为腐蚀痕迹,艺粹网分析很可能是在东魏时代的佛像上后刻的伪款。
另外,款识的字体、雕刻方法、异体字与简化字、避讳等方面都可以成为判断佛像真伪的一项依据,值得重视。
老木雕佛像的鉴别方法
老木雕佛像的鉴别方法
老木雕佛像的鉴别方法如下:
1.观察整体外观:老木雕佛像通常以木质细腻、颜色深沉、雕刻
精细为特点。
要仔细查看佛像的造型、姿势、面部表情、衣纹等是否具有古朴、自然的风格。
2.检查材质:老木雕佛像通常采用优质的木材制成,如红木、紫
檀等。
要仔细检查佛像的木质,看是否有老化、变色的现象,以及木材的纹理和质地是否自然。
3.检查年代特征:老木雕佛像通常具有一定的历史背景,可以通
过观察佛像上的痕迹、磨损、变色等现象,判断其年代。
例
如,长期使用的佛像会有明显的磨损痕迹,而老木雕佛像的色彩通常会显得比较深沉。
4.对比细节:与现代仿品相比,老木雕佛像在细节处理上通常更
加精细。
要仔细对比佛像的雕刻线条、面部表情、衣纹等细
节,看是否有明显的差异。
5.了解文化背景:老木雕佛像通常具有一定的文化背景和历史背
景,要了解相关的文化和历史背景,以便更好地鉴别佛像的真伪。
总之,鉴别老木雕佛像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经验,建议在购买或收藏前咨询专业人士或权威机构。
同时,要注意保护和保存好珍贵的文化遗产。
收藏佛像如何辨别真伪?
龙源期刊网
收藏佛像如何辨别真伪?
作者:
来源:《祝您健康·文摘版》2017年第04期
随着佛像收藏的兴起,一些赝品也开始亮相市场。
那么,收藏佛像如何辨别真伪?
首先看色泽是否自然陈旧。
佛像由于人们长期供奉,久历人间烟火,所以不管是鎏金的铜造像、木雕、瓷雕,经过日月的侵蚀,其颜色的光洁度必受影响。
而新的鎏金铜佛像虽然经过做旧处理,但其颜色在光线的反射下,仍较刺眼。
其次看工艺。
无论在制坯还是浇铸成型上,受当时生产工艺的限制,佛像都要经过严格的手工处理,在其面部表情、服饰上等都经过了细致的雕塑技法处理,尤其是每件佛像的底座,几乎都能找到人们的加工痕迹。
另外,要看是否有拼接痕迹。
現在多有以旧的残件重新拼凑或在旧品上添款以增加其价值的做法。
(摘自《中国审计报》)。
如何辨别佛像真伪
所谓伪作的确切定义是什么呢?比如说,民国初期的一位佛教徒到佛像作坊,请工匠雕刻一尊观音,工匠根据图样完工,轻车熟路。
这尊观音不管什么时候看,也是那个时代的作品,文物鉴定只能说是近百年所作,是真品,不能说是伪作,因为工匠是老老实实地按传统手法和传统的图样而雕刻,自然地体现出那个时代的艺术风格,制作的目的只是为了人们供奉,并不能说是伪作。
要鉴定一尊佛像的真伪,可以从造型、工艺、刻款等方面研究。
造型仿制有四种情况:1.造像人往往凭空捏造,不伦不类的把各朝各代的造像特点拼在一起;2.移花接木法,将数件残佛部件组成一件;3.按传统技艺制造,这种作伪与上述作伪动机有区别,他们是为了宗教的需要而制作佛像,至今仍然按照历史遗留下来的传统手法忠实地制作。
4.按真品仿造,以真品为范本重新制造的仿制铜像,一般多以发表的佛像为范本,重新作模仿制。
工艺鉴定法有两种情况:1.是真品翻模,以翻模造出的佛像外形大致相同,但稍加注意细部,如脸部、衣褶的局部,特别是手指、脚指,就会发现细部处理很粗糙、模糊,手指生硬,衣纹细部交待不清等。
近年来市场上有些仿明朝铁佛像,锈斑斑,分量上也很合适,颇可迷惑人,但若注意上述细节,就会感到生硬碍眼。
若是铜佛,则铜锈不自然,分量死沉,缺少灵动。
这是因为在翻模制造过程中必然不能完全再现细部,翻铸以后还要施以再加工打磨等工艺。
最重要的是工艺上的本质区别,古代铸造是用失蜡法,现代往往用塑胶翻模法,只要一看器物的内壁就可立见真伪,所以伪作佛像往往将器底用盖封住,使人看不出铸造方法;2.真品伪款,伪刻佛像年款是将出土的无字古代铜、石佛上加刻早期的年款,以冀善价而沽。
款式也是很重要的鉴定方法。
本身是真品而被加上伪款,伪款的年代当然是愈早愈好。
不看吃亏,金申谈历代佛像的辨伪
不看吃亏,⾦申谈历代佛像的辨伪■中国著名佛像⽂物鉴定专家、国学名家、禅画名家,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研究员,⽂化部艺术品评估委员会佛像专家。
在佛教⽂化、考古、鉴定研究⽅⾯著述丰富,对禅意书画的中国传统⽂化传播成就斐然。
央视《鉴宝》、《寻宝》节⽬专家。
■主要著作: 《中国历代纪年佛像图典》 《佛教雕刻名品图录》 《佛像的鉴定与收藏》 《佛像的系谱》(译作) 《历代佛像真伪鉴定》 《海外及港台收藏古代佛像珍品》铜鎏⾦释迦牟尼佛⽴像⼗六国后赵时代(公元4世纪)⾦申藏品伪品的常见形式佛像作伪的⽅式可谓五花⼋门,花样也在不断翻新,但任何伪品都逃不出 “线条绵软、表情甜俗”这⼋个字来。
在鉴定时不论运⽤哪条经验,只要我们抓住伪品的⼀两个主要破绽,⼀针见⾎地点在死⽳上,就可以解决问题。
⽽许多经验还可以触类旁通,举⼀反三。
关键是要具备辨伪意识,遇到问题穷追不舍,宁严勿宽,千万别⾃欺欺⼈,给赝品找台阶,削⾜适履,这样终会⽔落⽯出。
下⾯先介绍⼏种常见的佛像伪品形式:仿造真品以真品为范本仿造佛像,多是以刊物上发表过的佛像真品为范本。
但是这些发表的佛像本来就是名贵⽂物,其出处、现存何地⼤体都是有数的,不可能今天⼜混迹于古玩地摊等着被⼈发现。
另外,作伪者往往仅是根据照⽚仿制,故很多⾓度的造型⽆法参考,因⽽会出现随意添减和改变局部纹饰、造型的现象。
伪款北周菩萨像伪款北周菩萨像背⾯翻模佛像古代的⾦铜佛像是⽤失蜡法铸造的,佛像的内壁粗糙不平且很⼲脆,体量较⼤的佛像有时还会有⼏个⽀钉残存于内壁。
⽽现代铸造往往⽤塑胶翻模法,佛像内壁光滑柔软如蜡痕,鉴者⼀看内堂,就⼀切明了,所以伪像往往将器底⽤盖封住,使⼈看不出铸造⽅法。
似有所本清末民国时古玩商伪造佛像,专仿唐代以上到北魏时期的。
但是南北朝时期的佛像本就不多,因缺乏好图样,所以伪品往往东拼西凑,凭空捏造,乍⼀看似有古意,但稍加推敲便发现漏洞百出。
⽐如,有⼀尊北魏“太平真君五年”(444年)刻款的铜佛,⾝着褒⾐博带式⼤⾐,这尊像就有问题,因为褒⾐博带式⼤⾐最早出现在孝⽂帝改制后的5世纪末。
如何从制作角度鉴别古铜佛像的真伪
如何从制作角度鉴别古铜佛像的真伪目前,世面上所见的古铜佛像,早期出土器多为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鎏金佛坐像、立像、鎏金佛造像等。
而今传世品多为隋唐以后的,明清佛像占多数。
其中,明代永乐、宣德宫廷造像及藏传佛像尤为精美,著称于世。
“清代采用失蜡法铸造,又称拔蜡法,多制作铜佛、佛具、斋器。
佛器作坊多集中在北京‘外观’、山西五台山、西藏拉萨、青海湟中、内蒙古多伦、四川成都、山东潍坊、江苏苏州、云南昆明与保山、广东佛山等地。
”据华觉明《中国冶铸史论集》介绍,北京地区的民营铜器作坊,清乾隆年间有熔铜大局六处,铜铺432座。
其中以铸造佛像为主的作坊,聚集在安定门外的“外观”,到清末民国初年还有十多家,百余名工匠,较出名的铺号有涌泉、涌成、涌和、利生祥、恒利等。
一般来说,北京的失蜡法铸佛技艺多为山西牛村传过来,山西牛村大概是侯马地区的春秋晋国铸铜遗址所在地。
但是在清至民国时期,内蒙古多伦有多处造佛像场所,佛像比北京及其他地方造的好,制作工艺水平很高。
民国以前古铜佛像的铸法明宋应星著《天工开物》关于古代铸佛像中有记述:“铸仙佛铜像,作铸模的方法与朝钟同,但钟鼎不可由几部分接合,而铜像则可由几部分接合铸造,故浇注时力省事。
但接模之法,要求很高。
”这大概可以了解到宋、辽、金、元及明代时期的铸大型铜钟与仙佛像的方法。
就是用泥作模骨(内芯模),用石灰、三合土制成,不使有丝毫裂隙。
干燥之后,以牛油、黄蜡涂抹在上面约数寸厚。
油、蜡配方是牛油占十分之八,黄蜡(蜂蜡)占十分之二,夏天不操作,因为油不凝结。
油蜡涂固后,在上面雕刻造型、纹饰、铭文,细心操作。
然后将捣碎并筛过的绝细土与炭粉调和成泥,逐层涂在油蜡上数寸,使外模里外彻底干实,在外面用火力熔化其中油蜡,油蜡从铸模下部内外模交合的孔隙中溶流净尽。
则内外模间的中空部分,就是以后铸出佛像形状的地方。
流出一斤油蜡所空出的部分,可灌注十斤铜。
塑铸模时用十斤油蜡,便要准备一百斤铜,模中油蜡溶流尽,就该熔铜。
永乐佛像的鉴别方法
永乐佛像的鉴别方法
摘要:
一、永乐佛像的类型与风格鉴别
二、永乐佛像的色泽与质感分析
三、永乐佛像的时代特征与真伪判断
正文:
在中国古代金铜佛像艺术中,永乐佛像以其精湛的工艺和独特的风格备受藏家喜爱。
要鉴别永乐佛像的真伪,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永乐佛像的类型与风格鉴别
永乐佛像主要分为汉传佛像和藏传佛像两大类。
汉传佛像以端庄典雅、线条流畅为特点,面部表情宁静祥和。
藏传佛像则以其独特的神秘氛围和浓厚的地方风格而著称。
在鉴别时,要仔细观察佛像的姿势、衣纹、装饰等细节,以区分不同类型的永乐佛像。
二、永乐佛像的色泽与质感分析
永乐佛像的色泽往往呈现出深沉、内敛的特点。
由于长时间供奉在佛龛上,历经人间烟火和岁月侵蚀,鎏金铜造像的表层颜色会变得暗淡,并在阳光下折射出柔和的光线。
新仿或做旧处理过的铜铸佛像折射光线较刺眼。
此外,还可以通过触摸感受佛像的质感,永乐佛像的质地多为青铜,具有一定的重量感。
三、永乐佛像的时代特征与真伪判断
要判断永乐佛像的真伪,还需了解当时的历史背景和艺术风格。
结合永乐
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等特点,从佛像的造型、服饰、工艺等方面进行分析。
同时,可以参考当时的艺术作品和文献资料,对比同类佛像的异同,以判断铜铸佛像是否属于新仿,是否进行过做旧处理。
总之,鉴别永乐佛像的真伪需要综合考虑其类型、色泽、质感、时代特征等多方面因素。
铜佛像鉴定方法有哪些
铜佛像鉴定方法有哪些佛教是中国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铜佛像作为其文化遗产也广泛分布于全国各地。
对于热爱佛教文化的人来说,收藏一件铜佛像既能品味美丽的佛教文化也能增加文物价值感。
但是,鉴别铜佛像的真伪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
本文将从外形、材质、工艺等角度分析和介绍铜佛像的鉴定方法。
外形鉴定在铜佛像外形方面,鉴定真伪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观察脸部特征真正的铜佛像一般都是通过手工锤打,其细节处理处非常精致,拥有真实、丰富的面部表情。
而仿制品通常是通过机器制作或模具铸造,面部通常呈现出机械化的“呆板”效果。
观察手脚细节真正的铜佛像手脚关节处弯曲自如,五指或三手指之间都有足够的距离,指尖的细节非常清晰。
而仿制品则由于机器加工的原因,手、脚之间的距离过近,手、脚之间的区别不明显,指尖处理较为模糊。
观察服饰搭配铜佛像的服装细节在整体感觉上也很重要。
真正的铜佛像服装造型比较自然、细节处理清晰,饰品比较精致,而仿制品的服装处理往往显得粗糙,饰品的轮廓比真品更加笨拙。
材质鉴定铜佛像材质的真伪程度,绝大部分在铜的含量检测上。
铜佛像的材料通常包括普通铜、暗铜、宝石铜等。
如果是真正的铜佛像,那么经过检测铜的含量应该达到90%以上;而仿制品则铜含量不足,掺杂了大量的其他金属。
在材质鉴定的时候,还可以通过铜佛像的重量来判断其真伪。
真正的铜佛像由于原材料价格昂贵,一般都比较重。
而仿制品的材质通常采用铸造或铜合金制作,铜含量不高,重量往往较轻。
工艺鉴定铜佛像的制作工艺主要包括两种,手工锤打和铸造。
其中,手工锤打铜佛像是现代铜佛像制作者所倡导的方式,是制作真正铜佛像的关键。
真实的铜佛像承袭了古时候的制作方法,铸造出来的铜佛像显得不够真实、细节不够清晰,同时通常较为粗糙。
除此之外,手工锤打铜佛像还有一个特点,就是细节处理精致。
铜佛像的细节亲手制作出来,显得非常细腻、丰富,而铸造的仿制品由于生产制作方式的差异,无法达到这种效果。
总结根据以上介绍,我们可以找到铜佛像真伪的判断因素,即:细节精细度、重量、材料中铜含量、制作工艺等四个方面。
美国大都会博物馆藏“正光二年”铭金铜佛辨伪分析
美国大都会博物馆藏“正光二年”铭金铜佛辨伪分析美国大都会博物馆(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是世界上最重要的艺术和文化博物馆之一,收藏了许多重要的艺术品。
其中之一是被称为“正光二年”的铭金铜佛。
这件佛像在艺术界引起了广泛的争议和讨论,有人怀疑其真实性。
本文将对“正光二年”铭金铜佛的真实性进行分析。
我们来看这尊佛像的历史背景。
据说这尊佛像出土于中国河北省的一个古墓。
根据文物鉴定专家的研究,这尊佛像的样式和风格与中国北方佛教艺术相符合,可以追溯到北魏朝(公元386-534年)时期。
铭文上刻有“正光二年”(公元524年)的字样,这被认为是佛像制作的年代。
这样的历史背景并不能保证佛像的真实性,因为中国古代艺术品的制作技术相当高超,可以制作出非常逼真的仿制品。
我们可以通过分析佛像的材料和工艺来判断其真实性。
这尊佛像是由铜制成并覆以一层金箔。
金箔的使用在中国佛教艺术中非常常见,因为金被视为圣洁和高贵的象征。
这并不能证明佛像是真正的古代作品,因为现代仿制品也可以使用相同的材料和工艺。
要想确定其真实性,我们需要进一步分析佛像的制作工艺和材料使用的技术细节。
我们可以通过比较这尊佛像与其他已知的北魏时期佛教艺术品进行对比来判断其真实性。
北魏时期的佛教艺术具有独特的风格和特征,如平滑的线条、细腻的纹饰和神圣的表情。
如果这尊佛像在风格和特征上与其他已知的北魏时期作品相似,那么就增加了它的真实性。
对于“正光二年”铭金铜佛的真实性,我们需要综合考虑历史背景、材料和工艺以及与其他作品的比较。
尽管这些分析方法可以提供一些线索,但最终的结论仍有待进一步的科学研究和专家意见的确认。
只有通过高质量的考古学和文物鉴定技术,才能确定这尊佛像的真实性。
美国大都会博物馆藏“正光二年”铭金铜佛辨伪分析
美国大都会博物馆藏“正光二年”铭金铜佛辨伪分析
正光二年(公元684年)铭文的金铜佛像是中国唐代佛教艺术的重要代表作品之一。
该作品于20世纪初从中国购入美国大都会博物馆。
然而,自那时以来,对该作品的真实性一直存在疑问。
有人认为这是一件赝品,而不是真正的古代艺术品。
铜佛像高大雄伟,制作精美,由许多零件组成。
它的上半身是一尊佛像,下半身是一只蟠龙。
整个作品共有26个铭文,分别刻在不同部分的铜板上。
至于该作品是否为“正光二年”铭文的真实佛像,研究人员参照了各种文献资料、历史文物证据,以及铜佛像的一些特定细节。
研究人员发现铜佛像的铭文、佛像手势(印相)、外观等几乎与描述“正光二年”佛像的文献相符。
此外,铜佛像被制作于唐代,当时佛教盛行,艺术家们以佛教为主题创作了大量艺术品,其中许多为金铜佛像。
根据历史文物的记录,该佛像制作的时间、地点和创作者的名字都是已知的,这些信息都与铜佛像的历史记录相符。
而且,铜佛像产生的年代也和它所呈现的艺术风格相符合。
最后,该佛像的制作技术和工艺水平也表明这是一件真正的古代艺术品。
研究人员发现,在该佛像的制作过程中,强调了对细节的关注和精华的表达,例如佛相的祥和、蟠龙的身姿、铭文上的装饰,等等。
这些技术及工艺水平是以往赝品无法复制的。
综上所述,通过各方面的考证,可以推断出该作品是一件真正古代的艺术品,它所呈现的铭文、艺术风格、历史文物记录和工艺水平等多个方面都得到了证实。
翡翠佛像的真假如何鉴别?
翡翠佛像是佛教文化中的重要代表,其雕刻精细,寓意深远,备受人们喜爱。
由于翡翠佛像的市场价值巨大,一些不法商家便开始制造假冒伪劣的翡翠佛像,以牟取暴利。
如何鉴别翡翠佛像的真假成为了一个重要的问题。
要鉴别翡翠佛像的真假,需要了解翡翠的特点。
翡翠是一种硬度较高的宝石,其主要成分为硬玉和软玉。
硬玉的颜色以绿色为主,而软玉的颜色则比较多样。
在选购翡翠佛像时,首先要看其颜色是否自然,是否有翠绿色的光泽。
如果色泽不自然,或者没有翠绿色的光泽,那么很可能是假冒伪劣的翡翠佛像。
要鉴别翡翠佛像的真假,还需要看其纹理。
翡翠的纹理是由矿物质的晶体结构形成的,具有天然的纹路和条纹。
在选购翡翠佛像时,要仔细观察其纹理是否自然,是否有条理感。
如果纹理不自然,或者没有条理感,那么很可能是假冒伪劣的翡翠佛像。
要鉴别翡翠佛像的真假,还需要看其质地。
翡翠的质地应该坚硬、细腻、温润。
在选购翡翠佛像时,可以用手轻轻摸一下其表面,感受其质地是否坚硬、细腻、温润。
如果质地不坚硬、不细腻、不温润,那么很可能是假冒伪劣的翡翠佛像。
要鉴别翡翠佛像的真假,还需要看其切工。
翡翠的切工应该精细、平整、对称。
在选购翡翠佛像时,可以用放大镜仔细观察其切工是否精细、平整、对称。
如果切工不精细、不平整、不对称,那么很可能是假冒伪劣的翡翠佛像。
要鉴别翡翠佛像的真假,需要了解翡翠的特点,包括其颜色、纹理、质地和切工。
只有通过仔细观察和判断,才能够避免被不法商家欺骗,选购到真正的翡翠佛像。
翡翠佛像的真假鉴别是一项需要专业知识和经验的工作。
在选购翡翠佛像时,要仔细观察其颜色、纹理、质地和切工,判断其真假。
只有通过科学的鉴别方法,才能够选购到真正的翡翠佛像,避免被不法商家欺骗。
美国大都会博物馆藏“正光二年”铭金铜佛辨伪分析
美国大都会博物馆藏“正光二年”铭金铜佛辨伪分析正光二年铭金铜佛是唐代的一件重要文物,被认为是国家宝藏级的艺术品。
该文物现藏于美国大都会博物馆。
近年来有人质疑该佛像的真实性,有必要对其进行辨伪分析。
关于佛像的年代问题。
正光二年是公元671年,根据历史记载,该时期为唐中期时期,是佛教文化繁荣的时期。
该佛像的风格符合唐代佛教艺术的特点,比如佛像庄严肃穆、特征明显等。
从年代上来看,该佛像是符合正光二年的特征。
需要对佛像的材质进行分析。
目前无法直接观察佛像的材质,但可以通过图像进行初步判断。
唐代雕塑常用的材质为青铜,而该佛像的外观颜色呈现金黄色,金铜合金是唐代常用的创作材料之一,所以金铜合金制作的佛像也在唐代流行。
从材质上看,该佛像的金铜合金制作是符合唐代的特征的。
需要对佛像的风格和造型进行分析。
佛像的风格一直是辨伪的重要依据之一。
正光二年铭金铜佛的风格符合唐代佛教艺术的特征,比如佛像庄严肃穆、身姿端庄、面容圆润等,这些特征都与唐代佛像的风格相吻合。
而且,佛像的细节处理也非常精细,线条流畅,表达了唐代佛教艺术的高超技艺。
从风格和造型上看,该佛像是符合唐代佛教艺术的特征的。
需要对铭文进行分析。
正光二年铭金铜佛的铭文是佛教经文和日期的组合,据说是为了纪念唐文宗嗣德2年(即正光2年)举行的佛事活动而制作的。
铭文内容与正光二年的历史事件相符,从铭文上看,该佛像是符合正光二年的铭文特征的。
从年代、材质、风格和铭文等方面的分析来看,正光二年铭金铜佛可以认定为一件真正的唐代艺术品。
尽管存在辨伪的可能性,但目前的证据足以支持该佛像的真实性。
在对该佛像进行辨伪时,还需要进一步的科学方法和技术手段进行鉴定,才能最终确定其真伪。
佛像鉴定5种辨伪方法
佛像鉴定5种辨伪方法近些年来,随着人们收藏理念的转变,佛像以独特的艺术造型、深厚的文化内涵、丰富的实物遗存,成为许多人投资理财和收藏养性的重要艺术品类,在收藏拍卖市场上一路走俏,价格也一路攀升。
在经济利益的诱惑和驱使下,一些不法之徒也趁机混入其中,大肆造假贩假,牟取暴利,致使市场上的佛像鱼龙混杂,真假难辨,令许多收藏者、投资者胆寒而却步。
于是,如何鉴别佛像的真伪、年代、风格、题材和价值等专业技术,成了许多佛像收藏家和爱好者十分关注的焦点问题。
下面就这些问题谈谈自己的体会,谈论范围不限于汉传佛教造像,也包括藏传佛教造像。
关于佛像真伪的鉴定,简而言之就是辨伪,它是鉴定佛像的第一关,也是最重要的一关。
它的重要性与鉴定其他类文物一样,因为我们收藏的佛像主要是古代佛像(一般应在民国以前),如果是现当代仿制的佛像就没有收藏的意义。
辨伪的目的就是要区分对与错、新与旧,将真正的古代佛像艺术品鉴别出来,将新造的仿品、伪品剔除出去。
但是辨伪的方法并不是那么简单,需要考虑的因素和角度很多,有时代风格方面的,有神格图像方面的,有工艺技术方面的,还有纹饰和刻款方面的,总之包含了佛像鉴定的全部内容和过程。
对这些因素,我们切不可偏执一端,而要全面考虑,综合分析,只有这样才能得出正确的鉴定结果。
| 佛像时代风格的辨伪 |不同角度的鉴定方法各不一样,对于辨伪都有重要的参考作用。
其中,时代风格对于辨伪是首要的。
什么是风格?简而言之指佛像整体和局部的造型特征和装饰样式。
当我们看到一尊佛像时,我们首先要根据它的造型特征和装饰样式确定它的时代和风格。
对于专业的鉴定者而言,一般观察一眼鉴定的对象,就大致可以确定它的时代和风格。
但是它是否真的是历史上某时或某地制作的佛像呢?接下来我们就要调动大脑中已经贮存的各时代佛像艺术特征的印象,对着鉴定的佛像一一对应分析,从上到下,从前到后,还要看背光和佛座,寻找疑点和破绽。
一般来说,如果是新仿和伪造的佛像,其各部位的造型特征和装饰样式基本与所仿时代佛像相差无几,这是造假者追求的基本效果,比较容易达到,否则就不能达到以假乱真、以次充好的目的,进而获得经济利益。
佛像辨伪
明清铜佛像的鉴定、辨伪和收藏2006年02月22日09:44明清铜佛像的鉴定、辨伪和收藏金铜佛像作为宗教崇拜的对象,有以下三个特点:一是它的宗教性。
佛像体现佛教的庄严、神圣、慈悲的精神。
所以在造型的制作上,它必须严格遵循佛教的教义规范,也就是造像仪规。
这就决定了佛教造像中佛、菩萨、罗汉、明王、护法、祖师等等造像的造型。
二是它的社会性。
造像要有人崇拜,就必须与现实社会息息相关,在不同的时代,为了让人们理解和接受佛教精神,就要迎合不同时代的审美情趣。
这就使各个时代的佛教造像,体现出各自鲜明的时代特征。
其三是它的艺术性。
无论是宗教性也好,社会性也好,要体现出来,都必须经过艺术手段的加工。
所以,对于金铜造像必须从造型、时代和工艺三方面来欣赏和鉴定。
(1)鉴定佛教进入中国二千年了,佛教思想如一颗种子,落入土地后一禾三穗会结出诸多果实;一部佛典经过再三翻译,又经摘要、问答、论释后,会衍生出许多旁支学问,另立出许多宗派。
佛教造像也一样,各时期传入的有限的印度造像如同种子,在各时代、各地域形成不同风格的造像。
随着中国佛教文化的成熟,传入中国的印度佛像在中国工匠的手中逐渐脱离原有风格,加入了中国自身的造像形态,建立、发展成独特的中国佛像,在这艺术融汇、交流中,呈现出各时代多姿多彩的鲜明特色。
所以,要正确鉴定佛像必须具备四方面的知识概念,这就是地理概念、历史概念、文化概念和宗教概念,这就是要了解中国和古印度的历史,了解佛教产生和发展的有关知识。
这样对我们正确判断和选择收藏是极为有益的。
金铜造像是一种三维立体的雕塑艺术,也可以说是一种特殊的人体艺术,其主题是一致的,即都为“人”像,不同的只是其面部表情、手印、服饰、坐姿及周围的陪伴物、台座、持物等等而已。
因此,我们可以把一般的鉴定要点归纳为以下六点:一看面相和体形,二看手印与坐姿,三看标识与坐骑,四看细部与装饰,五看材料与质地,六看铭文与题记。
如果能注意到以上几点的话,基本上就可以做到正确的鉴定了。
铜佛像真假的鉴定方法
铜佛像真假的鉴定方法铜佛像,在中国传统的文化崇拜中占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尤其是在佛教信仰中更是如此。
众所周知,铜佛像象征着佛教的至高无上的信仰与敬畏,其造像工艺也在历史长河中得到了不断的发展与创新。
然而,由于铜佛像的制作、加工过程繁琐而又复杂,加之铜材料的市场价格较高,使得铜佛像的制作与出现了一些不良商家将劣质产品冒充真品的情况,从而给消费者带来了巨大的麻烦。
因此,铜佛像真假一直是广大佛教信徒和广大市民所关注的问题。
本文旨在介绍一些铜佛像真假鉴定的方法,以帮助大家分辨铜佛像真伪。
一、看铜佛像的尺寸与外观造型铜佛像的尺寸与造型除了可以直接展现铜佛像制作技艺与水平外,也是鉴别铜佛像真假的一项重要手段。
一般情况下,真正的铜佛像制作高超、精细,刻画有心意和含义,形神兼备,不同尺寸的佛像各有特点,显得缜密而自然,而且还有良好的比例和协调。
假冒的铜佛像则往往造型不专业,缺乏生动感,甚至可能一些零件安装得不够稳固,大小不合理手感不佳等,较为粗糙。
二、留意铜佛像的质地与重量铜佛像的质地和重量也是铜佛像真假鉴别的重要手段。
真正的铜佛像大都制作用上等材料,铜质量利用率高,常常重量相对较重。
而假冒铜佛像由于材料质量差,工艺粗糙等问题,明显不及真品,质地不均匀,颜色不自然,重量也不足以达到正常要求。
三、观察铜佛像的表面纹路铜佛像的表面纹路是鉴别铜佛像真假的重要手段。
一个好的铜佛像,表面起伏不大,铜的肌理清晰,纹路深浅合理,铜色由淡到浓,渐变清晰。
而假冒的铜佛像则表面颜色单调,肌理不清,纹路不自然,迹象明显地不如人意。
四、铜质量的密度与声音铜的密度、硬度决定了铜质量的大小和重量。
我们可以采用掂量铜佛像的重量来鉴别真假,一般真品的铜佛像相对较重;而假品则相对轻便,质量明显不足。
另外,用手轻敲铜佛像,如果能够发出清脆悦耳的声音,那么说明这枚铜佛像的质量很好,是真品。
五、考虑铜佛像的来源与品牌铜佛像的来源对于我们来说也是很重要的,最好选择制作工艺非常高超、名气很好的清一色店铺购买,以保证购买的铜佛像正品。
鎏金佛像辨伪:指缝等“死位”一定存在砂眼
鎏金佛像辨伪:指缝等“死位”一定存在砂眼鎏金佛像辨伪:指缝等“死位”一定存在砂眼周三的下午,飘着春雨,在文昌北路的岭南古玩市场。
从事古董行业三十余年的资深藏家老地,正在打理店铺。
目睹过佛像交易市场的起起落落,老地坦言现在的广州藏家出手过于谨慎,每个周二来这里“赶墟”的买家九成都是外地人。
他建议消费者在请购佛像时,可留意手指缝、胳肢窝等“死位”有无砂眼,并留意黄金成色的沧桑感,这样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买入赝品。
——广州本地资深藏家老地为“辨伪”支招精美鎏金佛超过33厘米的非常少见在老地的店铺,记者看到两尊二十多厘米高的鎏金铜像,沧桑的岁月并没有把其庄严曼妙的姿容遮掩。
老地介绍,这两尊佛像都出自明朝宣德时期的“天家”作品,一尊莲座底部刻有经文,另一尊则镶嵌有绿松石,市场价都已经过百万元。
“永乐的会更贵,而乾隆时期的没有这个价了,会低一些”,他说,“鎏金佛像以乾隆时期为分水岭,过了乾隆就不靓了,那时国家开始孱弱,铸造质量打折,不舍得下金,所以成色不足。
盛唐、永乐宣德、康雍乾等都是高峰期。
”纵观历年拍场上的鎏金佛像,大规格的并不多见。
对此,老地介绍说,精美的鎏金佛,超过33厘米的非常少见,超过24厘米的都可以算是精品了,而一般的都只有十几厘米高。
这是限于制作工艺和成本,规格越大,成本越高。
也有业内人士认为,对于鎏金佛像,无论是否有款识证明其御制身份,只要是大尺寸,造型精美,其价格必定会上涨,升值的空间较大。
店里还藏有一尊据说出自宋朝的千手观音,记者看到,其至少有50厘米高。
老地说,这是泥金而不是鎏金,就是把金粉直接涂于其上制作完成,表面会比鎏金的看起来略显粗糙,这种佛像的价位现在也在百万元以上了。
在手指缝、胳肢窝、莲花瓣上,仿品会有砂眼鎏金佛像相对比较珍贵,那么造假者多不多?老地坦言,有,但是只要掌握了一些技巧,就可以分辨真赝。
鎏金佛像的制造工艺繁琐,增加了它的价值。
老地介绍,佛像的铜胎做好并打磨之后,就进入鎏金的工序,工匠用水银溶解黄金变成“金泥”涂抹在佛像上,然后将烧红的无烟木炭放在扁形的铁丝笼中,用金属棍挑着,围着抹金的地方烤,使水银蒸发,最后把镀金压平。
南北朝佛像真赝辨
南北朝佛像真赝辨南北朝佛像真赝辨发布时间: 2007-12-19■北京金申民国时期最有影响的佛像著录即王度公字潜刚的《观沧阁魏齐造像记》。
此书笔者心仪已久,竟在日本神保町旧书肆觅得,翻检之下,内中所收十数尊造像竟全是伪作,无一件真品,实大为惊讶。
如所谓北魏和平元年 460年王苌造像,全然是明清佛像的装束,与同时代的云冈20窟大坐佛简直是天壤之别。
又有所谓东魏像、北齐像,也仅不过只是年号而已,造型上根本与同时代造像风马牛不相及,让笔者不知说什么为好图1、图2 。
可能仅有数方带字的残石块,从字体看似是真品。
据题跋可知得自山东,这批石像说不定也有来自山东者。
从后记语气看,这位王公欣喜所得,所谓“欢喜赞叹,恭敬记此”。
当然我们今天不能苛求古人,但按理说,民国时期真品尚不算难求,何至于竟无一件可称道之物,实不可解。
近年出版物中的伪造像亦多可指摘,但有的伪像往往有明确出土地点和铭记,故使人往往失去警惕,不慎落入误区。
如山东临沂义堂北魏太和元年 477年周记才兄弟造菩萨三尊像,其造型别的且不说,光那瘦桃形的大背光一眼看去即不对劲,火焰纹也飘忽不定,软弱无力。
太和时的背光均为所谓大舟形背光,极为开张有力,火焰为所谓变形夔龙纹,焰端尖锐如匕,不会出现有如此造型轻佻的背光及纹饰。
菩萨的帔帛相交叉穿过腹前一环,然后上卷,折角圆缓,是北魏晚期造像特征,可见于龙门魏字洞右胁侍菩萨,是北魏正光年520—525年流行的样式,不可能出现在太和元年的造像上。
又菩萨颈有三枚叶片式项饰,可多见于清末的侍女画上,可谓不伦不类。
又台座的莲瓣扁平,也不合北魏时饱满的莲瓣形。
总之此像可说是漏洞百出,毋庸赘辩,并非是“山东乃至中原极难得的早期石造像”。
又有所谓北魏太昌元年 532年姜神宝等造菩萨五尊像,从大形上的三山形的三个背光到凹形龛内的二狮子均属自我创作,同时代找不出先例。
更重要的是左手搭于屈膝上的所谓水月观音,这种坐姿的观音最早也只能出现在中晚唐以后,宋代最为流行,可见敦煌壁画及藏经洞发现的晚唐五代帛画,不可能超前二百多年出现,而此像也是l949年前西安郊外出土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明清铜佛像的鉴定、辨伪和收藏
发布日期:2006-5-19 20:17:48 浏览次数:184
明清铜佛像的鉴定、辨伪和收藏
金铜佛像作为宗教崇拜的对象,有以下三个特点:一是它的宗教性。佛像体现佛教的庄严、神圣、慈悲的精神。所以在造型的制作上,它必须严格遵循佛教的教义规范,也就是造像仪规。这就决定了佛教造像中佛、菩萨、罗汉、明王、护法、祖师等等造像的造型。二是它的社会性。造像要有人崇拜,就必须与现实社会息息相关,在不同的时代,为了让人们理解和接受佛教精神,就要迎合不同时代的审美情趣。这就使各个时代的佛教造像,体现出各自鲜明的时代特征。其三是它的艺术性。无论是宗教性也好,社会性也好,要体现出来,都必须经过艺术手段的加工。所以,对于金铜造像必须从造型、时代和工艺三方面来欣赏和鉴定。
最后是注意铭文和题记。铭文与题记是造像本身提供给我们的文字鉴定内容。一般说佛像上的题记从佛像一出现就有了。明代有“大明永乐年施”和“大明宣德年施”款,清代则为“大清乾隆年制”款,这两个朝代只有这3个款识较多,其他年号一般不刻款。
本新闻共3页,当前在第1页 1 2 3
(1)鉴定
佛教进入中国二千年了,佛教思想如一颗种子,落入土地后一禾三穗会结出诸多果实;一部佛典经过再三翻译,又经摘要、问答、论释后,会衍生出许多旁支学问,另立出许多宗派。佛教造像也一样,各时期传入的有限的印度造像如同种子,在各时代、各地域形成不同风格的造像。随着中国佛教文化的成熟,传入中国的印度佛像在中国工匠的手中逐渐脱离原有风格,加入了中国自身的造像形态,建立、发展成独特的中国佛像,在这艺术融汇、交流中,呈现出各时代多姿多彩的鲜明特色。所以,要正确鉴定佛像必须具备四方面的知识概念,这就是地理概念、历史概念、文化概念和宗教概念,这就是要了解中国和古印度的历史,了解佛教产生和发展的有关知识。这样对我们正确判断和选择收藏是极为有益的。
其后,所谓细部与装饰,可以说是佛像鉴定时非常实用的小窍门。如明代莲花座与清代莲花座上的莲瓣装饰,明代莲瓣精细而长,且瓣与瓣中有小型三角装饰,而清代莲瓣则显得粗壮,瓣与瓣间也无装饰。因此,明清金铜佛像看莲瓣也是一个非常有效的方法。
再有材料与质地,这是鉴定中最为直观的。铜佛像的材料主要有青铜、黄铜和红铜。我们在鉴定时,要注意不同的时期用铜是不同的。如同样是清代,早、中期是不同的,特别是乾隆时期,因为国力强盛和皇室对佛像的崇奉,这时造的佛像用材料特别好,所以乾隆时期佛像一上手,就有特别沉的感觉,而到晚清的佛像,手感要轻许多。再有就是不同地区或受不同地区影响而生产的佛像,用铜和用料也不相同。如藏佛教造像,内地宫廷的造像注重整体鎏金上光,藏地的佛像则注重远视效果,喜欢镶嵌各种矿物,包括绿松石、青金石等,有的只在脸部鎏金或贴金。而同为藏地造像,受克什米尔风格影响的造像,多以黄铜铸造,澄黄亮丽,他处少见。同时,眼与白毫常以白银镶嵌,唇部和衣纹喜欢用红铜镶嵌,使整体造像显得非常华丽。而受尼泊尔风格影响的造像,则多用红铜铸造,鎏金并镶嵌宝石。
金铜造像是一种三维立体的雕塑艺术,也可以说是一种特殊的人体艺术,其主题是一致的,即都为“人”像,不同的只是其面部表情、手印、服饰、坐姿及周围的陪伴物、台座、持物等等而已。因此,我们可以把一般的鉴定要点归纳为以下六点:一看面相和体形,二看手印与坐姿,三看标识与坐骑,四看细部与装饰,五看材料与质地,六看铭文与题记。如果能注意到以上几点的话,基本上就可以做到正确的鉴定了。
首先,所谓标识和坐骑、佛像的手印、坐姿都是有定规的,只要仔细观察和对照,就可正确地为一件造像定名,分清是佛还是菩萨,究竟是哪尊佛哪尊菩萨。正确的定名是正确鉴定的前提。
再者,佛像的面相与体型,是鉴定佛像的关键。它包括面部的五官、身材的比例、肌肉的表现、整体的风格等等,哪怕同一朝代的不同时期,也有很大的差异。比如清代康熙、乾隆时期和嘉庆、道光时期的造像,就有着一定的差别。
上篇文章:青铜器真伪鉴定 下篇文章: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金铜佛像的断代和鉴定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