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九年级德州一练化学参考答案

合集下载

2015年山东省德州市中考化学试题(word版,含答案)

2015年山东省德州市中考化学试题(word版,含答案)

德州市二〇一五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化学试题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a-23 Cl-35.5一、选择题(本题包括8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16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每年的4月22日是“世界地球日”,2015年地球日的活动主题为“珍惜地球资源转变发展方式——提高资源利用效益”。

下列做法不符合活动主题的是A.农业和园林灌溉,改大水漫灌为喷灌、滴灌B.改进汽车发动机的燃烧方式,使汽油充分燃烧C.为提高粮食产量,大量使用各种化肥、农药D.回收利用废旧金属、废旧书报及废弃塑料2.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下列日常生活中的做法你认为不恰当的是A.灼烧闻味—区分棉、毛织物B.加热煮沸—降低硬水的硬度C.表层涂漆—防止铁器锈蚀D.甲醛浸泡—保存海鲜食品3.以下是小明同学书写的部分化学用语,其中正确的是①金刚石—C ②五氧化二磷—O5P2③氯化铁—FeCl2④钠元素显+1价—Na+1⑤两个铝离子—2Al3+A.①②④ B.①⑤C.②③⑤ D.②③④4.硬铝的组成金属有铝、镁、铜、锰等。

已知:锰丝放入稀硫酸中,有气泡产生;锰丝放入硫酸铝溶液中,表面没哟金属析出。

结合我们所学金属再溶液中的活动性顺序,下列有关金属的活动性强弱判断错误的是A.Mn强于Cu B.Al强于MnC.Mg强于Al D.Mn强于Mg5.下图是干燥、收集某气体的装置。

由实验装置可以推测该气体的有关性质,请你在表中找出相对应的选项。

序号A B C D气体性质溶于水中所得溶液的pH>7 <7 >7 <7ρ1>ρ2ρ1>ρ2ρ1<ρ2ρ1<ρ2其密度(ρ1)与空气密度(ρ2)的比较在水中的溶解性极易溶难溶极易溶难溶6.化学是在分子、原子的水平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应用的一门自然科学。

下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围观示意图,你认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都不变 B.该反应是置换反应C.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都发生了改变 D.乙、丙两种物质都是氧化物7.要使右图装置中的小气球鼓起来,则使用的固体和液体可以是①硝酸铵和水;②铁和稀硫酸;③固体氢氧化钠和水;④生石灰和水;⑤石灰石和稀盐酸A.①②③④⑤ B.②③④⑤C.②③⑤ D.②④⑤8.通过一年的学习,同学们对化学有了一些初步认识,你认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自然界中的元素是有限的,但组成的物质却是无限的B.宏观上相对静止的物体,其构成微粒也是静止的C.物质都具有两面性:既可以造福人类,也可能造成危害D.化学变化是有规律可循的,如化学变化往往伴随着能量的变化二、理解与应用(本大题包括5个小题,共16分)1.(3分)化学就在我们身边。

2015年初三一模化学试题(含答案)

2015年初三一模化学试题(含答案)

2015届初三第一次统一练习化学试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16 Na :23 Cl :35.5【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共20道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1.空气成分中,体积分数约占78%的是A .氮气B .氧气C .二氧化碳D .稀有气体 2.下列金属中,活动性最强的是A .铁B .铜C .锌D .铝 3.碳元素与氧元素的本质区别是 A .质子数不同 B .电子数不同C .中子数不同D .最外层电子数不同4.适量摄入维生素能提高人体免疫力,下列食物中富含维生素的是5.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A .石灰水B .空气C .生铁D .干冰 6.下列符号中,表示2个氢原子的是 A .H 2 B .2H C .2H + D .2H 27.下列数据是相应物质的近似pH ,其中一定呈碱性的是(9.5~10.5) (3.3~5.2 ) (2.0~3.0) (6.5~7.5) A .液体肥皂B .菠萝汁C .柠檬汁D .饮用水8.下列物质中,能用作钾肥的是A .NH 4NO 3B .CO(NH 2)2C .K 2SO 4D .Ca(H 2PO 4)29.下列物品所使用的主要材料为有机合成材料的是A.黄金饰品B.纯棉帽子C.陶瓷餐具10.下列做法中,不利于...保护水资源的是A.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B.隔夜水影响健康直接倒掉C.淘米水用于浇花D.工业废水处理达标后排放11.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倾倒液体B.点燃酒精灯C.取用固体粉末D.稀释浓硫酸12.下列物质敞口放置,质量会减轻的是A.氢氧化钠B.浓硫酸C.浓盐酸D.碳酸钙13.下列各种物质的用途中,利用了其物理性质的是A.CO2用于灭火B.铜用作导线C.氢氧化钙用于改良酸性土壤D.小苏打用于治疗胃酸过多14.垃圾分类从我做起。

废弃塑料瓶属于A.可回收物B.有害垃圾C.厨余垃圾D.其他垃圾15.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有黑色固体生成的是A.红磷B.木炭C.甲烷D.铁丝16.下列关于燃烧的说法正确的是A.增大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可使其充分燃烧B.用木材引燃煤,是为了提高煤的着火点C.只有燃烧可将化学能转化为热能D.物质与氧气反应时都会燃烧17.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示。

山东省平原县2015年九年级学业水平第一次模拟考试化学试题

山东省平原县2015年九年级学业水平第一次模拟考试化学试题

2015年第一次练兵考试平原化学试题(时间:60分分值:50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O-16 Mn-55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

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2分,共16分。

)1.2015年3月13日下午,缅甸军机炸弹落入中方境内,造成临沧市耿马县孟定镇大水桑树村正在甘蔗地里作业的无辜平民5人死亡8人受伤,部分民房等财产受损。

事后中方迅速采取了下列措施,其中与化学有关的是()A.研究此次事件的政治目的B.研究缅甸军机飞行路线和投炸弹的地点C.研究炸弹碎片成分以便确定炸弹来源D.统计此次事件的财产损失2.下列食品、调味品的制作过程中,没有发生化学变化的是()A.鲜奶制酸奶B.水果榨果汁C.糯米酿甜酒D.黄豆酿酱油3.下列物质的归类正确的是()A.同一物质:火碱,纯碱,苛性钠B.复合肥料:氯化铵、磷矿粉、硝酸钾C.化石燃料:煤、石油、天然气D.混合物:氢气、石灰石、空气4.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健康饮食强调食用的“绿色食品”,指的是绿颜色的食品B.篝火晚会时通常把木柴架空一些能使燃烧更旺C.自行车支架上刷上油漆既美观又能防止钢铁生锈D.对人体健康而言,铅、镉、汞等是有害元素5.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打开浓硫酸的瓶盖瓶口出现大量白烟B.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的火焰C.镁条燃烧生成氧化镁D.羊毛灼烧时闻到烧焦羽毛的气味6.下图为小坤同学在实验课上的操作,其中正确的是()A.熄灭酒精灯B.闻气体气味C.倾倒液体D.稀释浓硫酸7.从分子和原子的角度分析并解释下列事实,其中不正确的是()A.品红在水中扩散——分子在不断运动B.物体的热胀冷缩——分子的大小发生变化C.氧化汞分解成汞和氧气——分子可以再分D.一滴水中大约有1.67×1021 个水分子——分子很小8.分析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酸性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所以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溶液呈酸性B.溶液具有均一、稳定的特征,所以均一、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C.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都是单质D.复分解反应中有沉淀、气体或水生成,所以有上述物质生成的反应就是复分解反应二 、填空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15分)9.(4分)有下列物质:氯化钠、氮气、氖气、二氧化硫、二氧化碳、盐酸,请选用这些物质的化学式填空:(1)人体胃液中含有的酸是 ;(2)属于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的是 ;(3)属于稀有气体的是 ; (4)光合作用中消耗的气体是 。

初中九年级化学——实验探究题

初中九年级化学——实验探究题

山东省17市2015—2013三年中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实验探究题(2015年)1.(2015•德州)在浓硫酸的催化作用下,固体草酸(H2C2O4)受热分解生成碳的氧化物与水。

某化学课外兴趣小组对生成物中碳的氧化物种类进行了如下实验探究:【提出问题】生成物中有哪几种碳的氧化物?【猜测】【设计实验】基于猜想3,依据CO与CO2的性质,兴趣小组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实验探究】(1)观察到装置(填序号)中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草酸分解有CO2气体生成。

(2)有两种实验现象都能分别证明草酸分解的气体中含有CO:①C装置中澄清石灰水不变浑浊,F装置中;②E装置中出现的现象。

【实验结论】通过实验探究证明:猜测3成立。

草酸分解的化学方程式是。

【问题讨论】(1)B装置的作用是;D装置的作用是。

(2)装置末端酒精灯的作用是。

2.(2015•菏泽)实验室中常用分解过氧化氢来简便快速的制备氧气,化学小组进一步探究外界条件对过氧化氢分解速率的影响,并进行了氧气的性质实验。

[查阅资料]有些水果、蔬菜对过氧化氢的分解有催化作用。

[实验探究1]探究苹果与土豆对过氧化氢分解是否有催化作用及催化效果:各量取6ml的过氧化氢溶液,分别倒入1、2、3号三志试管中,取大小、形状基本相同的苹果块与土豆块,分别放入2、3号试管中,并把带火星的木条分别同时伸入三支试管口内,观察现象并记录如下:[实验探究2]探究浓度对过氧化氢分解速率的影响:取10ml30%的过氧化氢三份,将其中两份分别稀释为不同浓度的溶液,同时测定收集到100ml氧气所用的时间,(其它实验条件均相同)记录如下:实验编号123过氧化氢溶液5%15%30%浓度所用时间(秒)205253实验结论[实验条件3]用上述收集的仪器与不同位置进行反应,其中有一固体能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生成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答案:【实验探究1】苹果、土豆对过氧化氢的分解均有催化作用(1分),但催化效果不同或土豆催化效果较好。

2015-2016学年山东省德州市九年级(上)期末化学模拟试卷(解析版)

2015-2016学年山东省德州市九年级(上)期末化学模拟试卷(解析版)

2015-2016学年山东省德州市九年级(上)期末化学模拟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下列日常生活常见的金属中,金属活动性最强的是()A.Fe B.Cu C.Al D.Zn2.下列铁制品的防锈方法不合理的是()A.公交车扶手一涂防锈油 B.水龙头﹣镀防护金属C.汽车外壳一烧漆D.脸盆一烧涂搪瓷3.在装有水的四个烧杯中,分别加入少量牛奶、食盐、菜油和面粉,充分搅拌后可形成溶液的是()A.牛奶 B.食盐 C.菜油 D.面粉4.你知道吗,缺铁会引起贫血;缺碘易患坏血病;缺钙易得佝偻病或发生骨质疏松;缺锌会引起生长迟缓、发育不良…,这里的铁、碘、钙、锌是指()A.原子 B.分子 C.元素 D.单质5.下列知识整理的内容中,有错误的一组是()A.除杂的方法:木炭粉中混有铁粉﹣﹣用磁铁吸引B.化学物质中的“三”三大化石燃料﹣﹣煤、石油、天然气三种黑色氧化物﹣﹣氧化铜、二氧化锰、四氧化三铁C.实验安全注意事项制取气体﹣﹣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点燃可燃性气体﹣﹣先检验气体的纯度D.化学物质与俗名:二氧化碳﹣﹣干冰氢氧化钙﹣﹣烧碱6.2015年娄底市着力打造生态旅游区,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A.爱护花草树木B.随意排放废水C.分类回收垃圾D.绿色低碳出行7.运用图示法可以帮助我们巧学化学.下列化学知识用相应图示表示正确的是()A.B.C.D.8.一定温度下,一定质量的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制成溶液.下列有关的量不随水的质量改变而改变的是()A.溶液质量分数 B.溶液的pHC.氢氧化钠的溶解度 D.最多能吸收二氧化碳的质量9.类推可以实现知识迁移,但不符合事实的类推会得出错误的结论.下列类推正确的是()A.硝酸铵溶于水吸收大量的热,食盐溶于水也吸收大量的热B.氮肥氯化铵与碱研磨可放出氨气,氮肥尿素与碱研磨也能放出氨气C.盐酸与块状石灰石反应能制取CO2,则稀硫酸也能与块状石灰石反应制取CO2D.氢气与空气混合点燃可能爆炸,CO与空气混合点燃也可能爆炸10.下列物品所使用的材料中,不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A.尼龙背包B.塑料瓶C.陶瓷花盆D.手机塑料外壳11.哈尔滨市秋林食品深受广大市民的喜爱,下列秋林食品中国含蛋白质相对较多的是()A.B.C.D.12.下列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是()A.鉴别两种化肥NH4Cl和KNO3B.检验二氧化碳C.除去氧气中的水蒸气D.探究空气中氧气的含量13.分类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常用方法,下列分类正确的是()A.有机物:甲烷、碳酸钡 B.化石燃料:石油、天然气C.混合物:氮气、空气D.复合肥料:硝酸钾、氯化铵14.有关“粗盐的初步提纯”基础实验的描述正确的是()A.实验的主要步骤是:称量与溶解、过滤、蒸发B.过滤时不需要用玻璃棒引流C.过滤时为了除去所有杂质D.蒸发时,待滤液全部蒸干后,停止加热15.下列各组溶液,不加其他试剂就能鉴别的是()A.K2SO4、BaCl2、Na2CO3、HCl B.HNO3、Na2CO3、Ca(NO3)2、HClC.CuCl2、K2SO4、NaNO3、NaOH D.AgN03、KCl、NaCl、HNO316.下列洗涤或除污过程利用乳化原理的是()A.用洗洁精洗去餐具上的油污 B.用刷子刷去杯子上的污垢C.用酒精除去衣服上的碘 D.用汽油除去衣服上的油污17.向CuO和铁粉的混合物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硫酸,微热,充分反应后冷却、过滤,在滤液中放入一枚洁净的铁钉.发现铁钉表面无任何变化,据此判断,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滤液中一定含有FeSO4,可能含有H2SO4B.滤液中可能有CuSO4C.滤渣里一定有Cu,可能有Fe和CuOD.滤渣里一定有Cu和Fe18.根据下面的实验过程和提供的数据,可知样品中碳的质量分数为()A.44% B.46% C.54% D.64%19.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将t1℃时b的饱和溶液加水可变为不饱和溶液B.将t2℃时a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溶液质量不变C.t2℃时,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a>bD.将t2℃时a、b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至t1℃,两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20.如图所示a~g是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图中“→”表示转化关系,“﹣”表示相互能反应.已知a是人体胃液中含有的酸,g是最轻的气体,b、c、d、e、f都是氧化物.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g是理想的燃料B.e与f发生的化学反应类型是化合反应C.b和c物质中所含元素的化合价相同D.c、d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能是3CO+Fe2O32Fe+3CO2二、填空题(共20分)21.化学与社会密切相关:(1)人体缺(填元素名称)可能会得佝偻病.目前市场上有“补血口服液”、“高钙奶粉”、“加碘食盐”等,这些铁、钙、碘应理解为(填序号):①原子②分子③元素④单质.(2)市售的麦片中含有极微量很细的还原铁粉,食用这样的麦片后,铁在胃里溶解的原因是.(3)有机高分子材料的出现是材料史上的一次重大突破,下列四种物质不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的是哪一种(填序号)①尼龙绳;②家用保鲜膜;③橡皮擦;④钢材.22.已知A、B、C、D、E为初中化学中常见的五种不同类型的物质,其中A为年产量最高的金属单质,各种物质间的反应和转化关系如图所示(“﹣”表示相连的两种物质之间可以发生反应,“→”表示一种物质可以转化为另一种物质:反应条件、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已略去).请写出:(1)B的化学式.(2)D与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3.人类的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离不开水.请回答:(1)水(填“属于”或“不属于”)人类所需的六大基本营养素之一.(2)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叫做(填“软水”或“硬水”).(3)下列净化水的单一操作中,相对净化程度较高的是(填字母).A.静置沉淀B.吸附沉淀C.蒸馏(4)水在通电的条件下可以分解,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5)甲和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①在℃时,甲和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②将t1℃时等质量的甲和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0℃,析出固体质量较少的是(填“甲”或“乙”).③t2℃时,将60g甲物质放入100g水中,充分搅拌,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w(甲)与同温下乙物质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w(乙)大小关系为(填字母).A.w(甲)<w(乙)B.w(甲)>w(乙)C.w(甲)=w(乙)D.无法确定.三、实验探究题(共26分)24.为提高实验探究能力,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对一瓶久置出现变质硬化的氢氧化钙固体进行如下探究活动.【探究活动一】检验硬化的氢氧化钙样品是否完全变质(1)用化学方程式表示氢氧化钙变质的原因:.(2)检验氢氧化钙样品是否完全变质,进行如下实验: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取氢氧化钙样品少量,研细后加适量蒸馏水充分混合后静置,该样品还含有氢氧化钙【探究活动二】测定样品中含有的变质固体(以下用R表示)的质量分数取3克部分变质的氢氧化钙样品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测量生成气体的体积(气体不溶于植物油),从而计算出样品中R的质量,便可求出样品中R的质量分数.实验装置(气密性良好)如图1所示.(3)将稀盐酸滴入样品中,产生气体的化学方程式为,反应一段时间后,当观察到(填实验现象),才停止滴加稀盐酸.(4)实验中量筒的作用是..(5)实验结束后,量筒内进入水的体积如图2所示,其读数为mL.已知在该实验条件下,生成气体的密度为2g•L﹣1,通过计算,样品中R的质量分数为.(6)上述图1所示实验装置和相关试剂,用来实验测定样品中R的质量分数是比较粗略的,请简要说明测定数据存在误差的原因:(写一个).25.2014年12月28日,青烟威荣高铁正式通车.(1)如图1高铁车头的玻璃是用无机玻璃、树脂、塑料等粘合而成,能耐受强大的撞击力.这种玻璃属于材料.(2)高铁建设需要消耗大量的铝、铁等金属.①工业上常用电解氧化铝的方法冶炼金属铝,该反应属于(填字母序号).A.化合反应B.分解反应C.置换反应D.复分解反应②某兴趣小组在实验室中利用CO气体模拟炼铁的原理,如图2所示.Ⅰ.为了避免装置A中玻璃管在加热时可能发生爆炸,加热前应.Ⅱ.装置A玻璃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Ⅲ.装置B除了吸收CO2气体外,还有作用.四、计算题(共14分)26.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们取氯化钠和碳酸钠的混合物34.9克,加入49.5克水中完全溶解,再加入一定量的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4.4克,此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20%.求:(1)原混合物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2)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2015-2016学年山东省德州市九年级(上)期末化学模拟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下列日常生活常见的金属中,金属活动性最强的是()A.Fe B.Cu C.Al D.Zn【考点】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专题】金属与金属材料.【分析】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K、Ca、Na、Mg、Al、Zn、Fe、Sn、Pb、(H)、Cu、Hg、Ag、Pt、Au,进行分析比较.【解答】解:由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K、Ca、Na、Mg、Al、Zn、Fe、Sn、Pb、(H)、Cu、Hg、Ag、Pt、Au,则可知金属活动性最强的是铝,所以C符合题意.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是很大,考查了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熟练掌握金属活动性顺序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所在.2.下列铁制品的防锈方法不合理的是()A.公交车扶手一涂防锈油 B.水龙头﹣镀防护金属C.汽车外壳一烧漆D.脸盆一烧涂搪瓷【考点】金属锈蚀的条件及其防护.【专题】金属与金属材料.【分析】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解答,铁在与水和氧气并存时易生锈,防锈就是破坏铁生锈的条件,据此解答.【解答】解:A、公交车扶手涂防锈油,不合理;B、水龙头镀防护金属防锈合理;C、汽车外壳喷漆防锈合理;D、脸盆镀上一层搪瓷防锈合理;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的是防锈的知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3.在装有水的四个烧杯中,分别加入少量牛奶、食盐、菜油和面粉,充分搅拌后可形成溶液的是()A.牛奶 B.食盐 C.菜油 D.面粉【考点】溶液的概念、组成及其特点.【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分析】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中,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叫做溶液,它的基本特征是均一性和稳定性;只有被分散的物质在水中是可溶的,二者混合后才会形成溶液.【解答】解:A、牛奶是不溶性的小液滴等分散到液体中形成的,不能和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即不能够形成溶液,故选项错误.B、食盐易溶于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选项正确.C、菜油不溶于水,不能和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即不能够形成溶液,故选项错误.D、面粉不溶于水,不能和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即不能够形成溶液,故选项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溶液的本质特征(均一性、稳定性、混合物)、各种物质的水溶性方面的知识是解答本题的关键.4.你知道吗,缺铁会引起贫血;缺碘易患坏血病;缺钙易得佝偻病或发生骨质疏松;缺锌会引起生长迟缓、发育不良…,这里的铁、碘、钙、锌是指()A.原子 B.分子 C.元素 D.单质【考点】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人体的元素组成与元素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根据元素与微观粒子及物质的区别进行分析解答本题,人体缺少的铁、碘、钙、锌等指的是元素,它们以化合态存在于人体中.【解答】解:宏观物质的组成,用宏观概念元素来表示;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是宏观概念,只讲种类,不讲个数;人体缺少的铁、碘、钙、锌等不能以单质、分子、原子形式存在,是以化合态的形式存在,故是指元素.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根据元素与微观粒子及物质的区别,同学们掌握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了解常用元素的存在形式.5.下列知识整理的内容中,有错误的一组是()A.除杂的方法:木炭粉中混有铁粉﹣﹣用磁铁吸引B.化学物质中的“三”三大化石燃料﹣﹣煤、石油、天然气三种黑色氧化物﹣﹣氧化铜、二氧化锰、四氧化三铁C.实验安全注意事项制取气体﹣﹣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点燃可燃性气体﹣﹣先检验气体的纯度D.化学物质与俗名:二氧化碳﹣﹣干冰氢氧化钙﹣﹣烧碱【考点】混合物的分离方法;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物质的元素组成;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化石燃料及其综合利用;氢气、一氧化碳、甲烷等可燃气体的验纯.【专题】物质的分离和提纯;化学与能源;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A、根据铁能被磁铁吸引进行解答;B、根据三大化石燃料以及物质的颜色进行解答;C、根据实验安全注意事项进行解答;D、根据常见物质的俗称进行解答.【解答】解:A、铁能被磁铁吸引,所以除去木炭粉中混有铁粉可用磁铁吸引,故A正确;B、化学物质中的“三”三大化石燃料有煤、石油、天然气,氧化铜、二氧化锰、四氧化三铁是黑色氧化物,故B正确;C、制取气体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可燃性气体不纯遇明火可能会发生爆炸,所以点燃可燃性气体先检验气体的纯度,故C正确;D、二氧化碳固体俗称干冰,氢氧化钙俗称熟石灰,而烧碱是指氢氧化钠,故D错误.故选:D.【点评】解答本题要对除去杂质的方法、物质的分类方法及其注意安全等方面的内容有一个全面的理解,只有这样才能对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6.2015年娄底市着力打造生态旅游区,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A.爱护花草树木B.随意排放废水C.分类回收垃圾D.绿色低碳出行【考点】防治空气污染的措施;水资源的污染与防治.【专题】化学与环境保护.【分析】打造生态旅游区,应把生态旅游资源、保护环境放在首位,生态旅游的内涵强调的是对自然景观的保护的可持续发展的旅游,如沿河流两岸打造绿色生态长廊工程,加速实施绿化工程,提高植被覆盖率,从而改善生态大环境,实现生态良性循环,据此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花草树木可以吸收一定的空气污染物,可使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增高,空气变得清新,故正确;B.随意排放废水,会污染水体和土壤,该做法不符合生态旅游的这一主题;C.分类回收垃圾,既可以节约能源,又可以减少垃圾对环境的污染,故正确;D.绿色低碳出行,可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减少温室效应的产生,使生态变得更好,故D正确.故答案为:B.【点评】环境的污染与保护是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与之相关的考题就成为中考的热点之一.解答本题关键是看是否保护了生态环境.7.运用图示法可以帮助我们巧学化学.下列化学知识用相应图示表示正确的是()A.B.C.D.【考点】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生铁和钢;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专题】化学式的计算;金属与金属材料;常见的酸酸的通性.【分析】A、根据胃液呈酸性,pH小于7;食盐溶液呈中性,pH等于7;氢氧化钾溶液呈碱性,pH大于7进行分析;B、根据化合物中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的原则分析硫元素的化合价进行分析;C、根据生铁含碳量2%~4.3%,钢的含碳量0.03%~2%分析.D、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汞、银、铝的金属活动性强弱的顺序分析.【解答】解:A、胃液呈酸性,pH小于7;食盐溶液呈中性,pH等于7;氢氧化钾溶液呈碱性,pH大于7,因此三种溶液的pH大小关系为氢氧化钾溶液>食盐溶液>胃液,与数轴关系一致,因此表示的关系是正确的;B、利用化合物中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的原则,根据H为+1、O为﹣2价,可计算H2S中S为﹣2价、SO2中S为+4价、单质S中化合价规定为0,与数轴关系不一致,因此表示的关系是错误的;C、由图示可知,含碳量0.03%~2%的为钢,含碳量2%~4.3%为生铁,生铁的含碳量高,与数轴关系不一致,因此表示的关系是错误的;D、汞、银、铝三种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铝>汞>银,因此表示的关系是错误的.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利用数轴表示的化学相关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溶液酸碱性与pH的关系、化合价的有关计算、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以及生铁和钢的区别.8.一定温度下,一定质量的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制成溶液.下列有关的量不随水的质量改变而改变的是()A.溶液质量分数 B.溶液的pHC.氢氧化钠的溶解度 D.最多能吸收二氧化碳的质量【考点】溶质的质量分数;固体溶解度的概念;碱的化学性质;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常见的碱碱的通性.【分析】A.根据溶质的质量分数=来分析;B.根据碱溶液的pH与溶液酸碱性的关系来分析;C.根据影响固体溶解度的因素来分析;D.根据二氧化碳的性质来分析.【解答】解:A.氢氧化钠的质量是一定的,水的质量越大,溶质的质量分数越小,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随着水的质量的改变而改变;B.溶液中水越多,溶液的碱性越弱,氢氧化钠溶液的pH越小,可见溶液的pH随着水的质量的改变而改变;C.固体物质的溶解度主要受温度的影响,温度不变,氢氧化钠的溶解度也不会改变;D.二氧化碳不但与氢氧化钠反应,还能与水反应,可见水的量改变,被吸收的二氧化碳的量也随之改变.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溶液的组成、溶质的质量分数以及溶剂质量的变化对溶液的浓度、溶液的酸碱度、溶解度等量的影响,要结合各选项认真分析解答.9.类推可以实现知识迁移,但不符合事实的类推会得出错误的结论.下列类推正确的是()A.硝酸铵溶于水吸收大量的热,食盐溶于水也吸收大量的热B.氮肥氯化铵与碱研磨可放出氨气,氮肥尿素与碱研磨也能放出氨气C.盐酸与块状石灰石反应能制取CO2,则稀硫酸也能与块状石灰石反应制取CO2D.氢气与空气混合点燃可能爆炸,CO与空气混合点燃也可能爆炸【考点】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铵态氮肥的检验;燃烧、爆炸、缓慢氧化与自燃.【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氧气、氢气的性质与用途;常见的盐化学肥料;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检验、干燥与净化.【分析】A、根据常见物质溶于水的吸热与放热现象、溶液温度的变化情况进行分析解答即可;B、根据铵盐与碱研磨可放出氨气解答;C、根据硫酸与碳酸钙反应生成的硫酸钙微溶于水,覆盖在大理石表面,使硫酸隔离,反应终止解答;D、根据可燃性气体与空气混合点燃可能爆炸解答.【解答】解:A、硝酸铵固体溶于水吸收热量,溶液的温度降低,食盐溶于水温度变化不大,故错误;B、铵盐与碱研磨可放出氨气,氮肥尿素没有铵根离子,不能与碱研磨放出氨气,故错误;C、硫酸与碳酸钙反应生成的硫酸钙微溶于水,覆盖在大理石表面,使硫酸隔离,反应终止;实验室通常用稀盐酸与大理石(或石灰石)反应制取二氧化碳,故错误;D、氢气、一氧化碳都是可燃性气体,与空气混合点燃可能爆炸,故正确.答案: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物质溶于水的吸热与放热现象、温度变化情况、铵盐的性质、制取二氧化碳的原理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10.下列物品所使用的材料中,不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A.尼龙背包B.塑料瓶C.陶瓷花盆D.手机塑料外壳【考点】合成材料的使用及其对人和环境的影响.【专题】化学与生活.【分析】有机合成材料简称合成材料,要判断是否属于合成材料,可抓住三个特征:有机物、合成、高分子化合物,据此常见材料的分类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尼龙背包是用尼龙制成的,尼龙属于合成纤维,合成纤维属于三大合成材料之一,故选项错误.B、塑料瓶是用塑料制成的,塑料属于三大合成材料之一,故选项错误.C、陶瓷花盆是泥土烧制而成的,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故选项正确.D、手机塑料外壳是用塑料制成的,塑料属于三大合成材料之一,故选项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合成材料的三大特征(有机物、合成、高分子化合物)、分类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所在.11.哈尔滨市秋林食品深受广大市民的喜爱,下列秋林食品中国含蛋白质相对较多的是()A.B.C.D.【考点】食品、药品与健康食品中的有机营养素.【专题】化学与生活.【分析】根据人体所需六大营养素的种类、食物来源,结合题中所给的食物判断所含的营养素,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面包中富含淀粉,淀粉属于糖类,故选项错误.B、酒糖中富含糖类、酒精,故选项错误.C、红肠中富含蛋白质,故选项正确.D、饮料中富含水、碳酸等,故选项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各种营养素的生理功能、食物来源等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12.下列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是()A.鉴别两种化肥NH4Cl和KNO3B.检验二氧化碳C.除去氧气中的水蒸气D.探究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考点】铵态氮肥的检验;气体的干燥(除水);空气组成的测定;二氧化碳的检验和验满.【专题】简单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分析】A、根据铵态氮肥的检验方法来分析;B、根据二氧化碳的检验方法来分析;C、根据该洗气瓶除杂质气体的气体走向分析;D、根据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原理来分析.【解答】解:A、氯化铵与氢氧化钠溶液共热能释放出氨气,氨气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色,而硝酸钾与氢氧化钠溶液不发生反应,图示操作正确;B、检验二氧化碳气体应该用澄清的石灰水,我们可以将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若变浑浊,证明是二氧化碳气体,不能用紫色石蕊试液,图示操作错误;C、用浓硫酸来除去氧气中混有的水蒸气,通过盛有浓硫酸的洗气瓶,导管应该是“长进短出”,图示操作错误;D、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所选择试剂应该具备以下条件:能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是固体,碳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容器内气体压强不变,无法来测定氧气含量,图示操作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是有关实验方案的设计和评价的考查,要求学生熟悉所实验的内容及原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13.分类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常用方法,下列分类正确的是()A.有机物:甲烷、碳酸钡 B.化石燃料:石油、天然气C.混合物:氮气、空气D.复合肥料:硝酸钾、氯化铵【考点】有机物与无机物的区别;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化石燃料及其综合利用.【专题】物质的分类.【分析】根据已有的物质的类别进行分析解答,有机物是指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和天然气,混合物是指含有多种物质的物质,复合肥料是指含有氮、磷、钾三种元素中至少两种元素的肥料,据此解答.【解答】解:A、碳酸钡虽然含有碳元素,但是性质与无机物相似,属于无机物,错误;B、石油和天然气属于化石燃料,正确;C、氮气是纯净物,错误;D、氯化铵中只含有氮元素一种营养元素,属于氮肥,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常见的物质分类的知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14.有关“粗盐的初步提纯”基础实验的描述正确的是()A.实验的主要步骤是:称量与溶解、过滤、蒸发B.过滤时不需要用玻璃棒引流。

山东省德州市中考化学试卷(解析版).docx

山东省德州市中考化学试卷(解析版).docx

2015年山东省德州市中考化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包括8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1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2分)(2015•德州)每年的4月22日是“世界地球日”,2015年地球日的活动主要为“珍惜地球资源转变发展方式﹣提高资源利用效益”.下列做法不符合活动主题的是()A.农业和园林灌溉,改大水浸灌为喷灌、滴灌B.改进汽车发动机的燃烧方式,使汽油充分燃烧C.为提高粮食产量,大量使用各种化肥、农药D.回收利用废旧金属、废旧书籍及废弃废弃塑料考点:合理使用化肥、农药对保护环境的重要意义;水资源状况;常见污染物的来源、危害及治理.分析:A、根据农业和园林灌溉,改大水浸灌为喷灌、滴灌可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分析;B、根据改进汽车发动机的燃烧方式,使汽油充分燃烧可提高汽油利用率分析;C、根据化肥、农药会对水土造成污染分析;D、根据回收利用废旧金属、废旧书籍及废弃塑料可节约资源并可防止环境污染分析.解答:解:A、农业和园林灌溉,改大水浸灌为喷灌、滴灌可提高水资源利用率,故正确;B、改进汽车发动机的燃烧方式,使汽油充分燃烧可提高汽油利用率,故正确;C、由于多施化肥、农药,会造成对水土污染,故错误;D、回收利用废旧金属、废旧书籍及废弃塑料可节约资源并可防止环境污染,故正确.故选C.点评:保护地球,防止环境污染已经引起了全球的重视,是中考的热点问题,解答时所选答案要与题目总要求相符.2.(2分)(2015•德州)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下列日常生活中的做法你认为不恰当的是()A.灼烧闻味﹣区分棉、毛织物B.加热煮沸﹣降低硬水的硬度C.表层涂漆﹣防止铁器锈蚀D.甲醛浸泡﹣保存海鲜食品考点:亚硝酸钠、甲醛等化学品的性质与人体健康;硬水与软水;金属锈蚀的条件及其防护;棉纤维、羊毛纤维和合成纤维的鉴别.专题:化学与生活.分析:A、羊毛主要成分是蛋白质,燃烧后发出烧焦羽毛的味道;而棉花没有这种味道;B、水煮沸后往往会形成水垢,降低水的硬度;C、根据金属生锈的条件判断防锈的方法.D、甲醛可破坏蛋白质的结构性质.解答:解:A.羊毛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燃烧后有烧焦羽毛的味道,而棉花没有这种味道,所以可用灼烧的方法区分棉、毛织物,故正确;B.水煮沸后往往会形成水垢,降低水的硬度,使水的硬度降低使其软化,故正确;C.金属生锈的条件判断一般是与空气中的水与氧气有关,在金属表面涂漆能较好的隔绝金属与水及氧气,因此能防止生锈,故正确;D.甲醛有毒,能破坏蛋白质的结构,不但对人体有害,而且降低了食品的质量,故错误.故选D.点评:化学来源于生产生活,也必须服务于生产生活,所以与人类生产生活相关的化学知识也是重要的中考热点之一.3.(2分)(2015•德州)以下是小明同学书写的部分化学用语,其中正确的是()①金刚石﹣C ②五氧化二磷﹣O5P2③氯化铁﹣FeCl3④钠元素显+1价﹣Na+1 ⑤两个铝离子﹣2Al3+.A.①②④B.①③⑤C.②③⑤D.②③④考点:化合价与离子表示方法上的异同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本题考查化学用语的意义及书写,解题关键是分清化学用语所表达的对象是分子、原子、离子还是化合价,才能在化学符号前或其它位置加上适当的计量数来完整地表达其意义,并能根据物质化学式的书写规则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才能熟练准确的解答此类题目.解答:解:①金刚石是固态非金属单质,元素符号表示其化学式为C,故正确;②根据化合物的命名和书写方法可知,五氧化二磷的化学式为P2O5,故错误;③氯化铁中,铁元素显+3价,氯元素显﹣1价,故氯化铁的化学式为FeCl3,故正确;④化合价应标注在元素符号的正上方,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钠元素显+1价应表示为:,故错误;⑤根据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因此两个铝离子表示为2Al3+,故正确;故选B.点评:本考点考查了化学式和离子符号的书写,元素符号、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等化学用语的书写是中考的重要考点之一,要加强练习,理解应用.本考点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4.(2分)(2015•德州)硬铝的组成金属有铝、镁、铜、锰等.已知:锰丝放入稀硫酸中,有气泡产生,锰丝放入硫酸铝溶液中.表面没有金属析出.结合我们所学金属在溶液中的活动性顺序,下列有关金属的活动性强弱判断错误的是()A.M n强于Cu B.A l强于Mn C.M g强于Al D.M n强于Mg考点: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专题:金属与金属材料;简单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分析: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于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酸中的氢,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排在它后面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据此判断能否发生反应,进而可确定金属活动性强弱的顺序.解答:解:锰丝放入稀硫酸中,有气泡产生,说明锰的金属活动性比氢强,即Mn>H;锰丝放入硫酸铝溶液中,表面没有金属析出,说明锰的金属活动性比铝弱,即Al>Mn.A、锰的金属活动性比氢强,即Mn>H,而铜的金属活动性比氢弱,即Mn>Cu,故选项说法正确.B、锰丝放入硫酸铝溶液中,表面没有金属析出,说明锰的金属活动性比铝弱,即Al>Mn,故选项说法正确C、镁的金属活动性比铝强,即Mg>Al,故选项说法正确.D、锰丝放入硫酸铝溶液中,表面没有金属析出,说明锰的金属活动性比铝弱,即Al>Mn;而镁的金属活动性比铝强,即Mg>Mn,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金属活动性应用,掌握金属活动性应用“反应则活泼、不反应则不活泼”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5.(2分)(2015•德州)如图是干燥、收集某气体的装置,由实验装置可以推测该气体的有关性质.请你在表中找出相对应的选项()气体性质\序号 A B C D溶于水中所得溶液的pH >7 <7 >7 <7ρ1>ρ2ρ1>ρ2ρ1<ρ2ρ2<ρ1其密度(ρ1)与空气密度(ρ2)比较在水中的溶解度极易溶难溶极易溶难溶A.A B.B C.C D.D考点:常用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与选取方法;常用气体的收集方法;气体的净化(除杂).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实验方法和过程的探究.分析:由收集装置可知,氢氧化钠固体可以干燥碱性气体,该气体的密度比空气小,从吸收装置分析可知,该气体易溶于水.解答:解:由收集装置可知,氢氧化钠固体可以干燥碱性气体,溶于水中所得溶液的pH>7;当该气体的密度比空气小时,可以把集气瓶中的空气顺利排出;吸收装置中,导管连接了一个漏斗,目的是为了防止倒吸,说明该气体极易溶于水.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分析实验的能力,从多角度对气体的收集方法进行了综合考查,考虑收集气体的方法时,应该从气体的密度、水溶性等角度进行分析.6.(2分)(2015•德州)化学是在分子、原子的水平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应用的一门自然科学.如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你认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都不变B.该反应是置换反应C.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化合价都发生了改变D.乙、丙两种物质都是氧化物考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元素在化学变化过程中的特点;化学反应的实质;置换反应及其应用.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观察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根据微粒的构成,分析反应物、生成物,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根据方程式的意义等分析判断有关的问题.解答:解:由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该反应是碳和水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了一氧化碳和氢气,反应的方程式是:C+H2O CO+H2.A、由微粒的变化可知,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都不变.故A正确;B、该反应由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了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属于置换反应,故B正确;C、由元素的化合价可知,在反应前后氧元素的化合价没有发生变化,故C错误;D、乙、丙两种物质分别是水和一氧化碳,都是氧化物,故D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通过微观粒子的反应模型图,考查了微观上对化学反应的认识,学会通过微观示意图把宏观物质和微观粒子联系起来、从微观的角度分析物质的变化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7.(2分)(2015•德州)要使如图装置中的小气球鼓起来,则使用的固体和液体可以是()①硝酸铵和水②铁和稀硫酸③固体氢氧化钠和水;④生石灰和水;⑤石灰石和稀盐酸.A.①②③④⑤B.②③④⑤C.②③⑤D.②④⑤考点:酸的物理性质及用途;酸的化学性质;常见碱的特性和用途;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的能量变化.专题:元素化合物知识型;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和能量变化;常见的酸酸的通性;常见的碱碱的通性;常见的盐化学肥料.分析: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解答,小气球鼓起来,则是装置内的压强变大,可以是产生气体,也可以是温度升高,据此解答.解答:解:①硝酸铵溶于水温度降低,瓶内压强变小,错误;②铁和稀硫酸能反应生成气体,瓶内压强变大,正确;③固体氢氧化钠溶于水放出热量,温度升高,压强变大,正确;④生石灰和水反应放出大量热温度升高,压强变大,正确;⑤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气体,压强变大,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的是物质间的化学反应与物理压强的知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8.(2分)(2015•德州)通过一年的学习,同学们对化学有了一些初步认识,你认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自然界中的元素是有限的,但组成的物质却是无限的B.宏观上相对静止的物体,其构成微粒也是静止的C.物质都具有两面性,既可以造福人类,也可能造成危害D.化学变化是有规律可循的,如化学变化往往伴随着能量的变化考点:元素的概念;物质的微粒性;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的能量变化.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和能量变化.分析:A、从一种元素可以组成不同的单质,不同的元素可以组成多种物质去分析解答;B、根据构成物质微粒的特性去分析解答;C、根据物质的两面性及合理利用去分析解答;D、根据化学变化的实质及伴随的现象去分析解答;解答:解:A、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一种元素可以组成不同的单质,不同的元素可以组成多种物质;故A正确;B、构成物质微粒是在不断的运动的;故B错误;C、物质都具有两面性,利用好了可以造福人类,利用不好就会造成危害;故C正确;D、化学变化存在规律性,化学变化的过程中常伴随着能量变化;故D正确;故答案为:B.点评:学习化学重要的途径是科学探究,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二、理解与应用(本大题包括5个小题,共16分)9.(3分)(2015•德州)化学就在我们身边,请你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1)将50mL酒精和50mL水混合,得到溶液的体积小于100mL,试从微观的角度解释这一宏观现象:将50mL水与50mL酒精混合,由分子的特征可知:分子间有间隔,两种液体混合,分子相互进入对方的分子间隔中,体积变小,所以所得溶液体积小于100mL;(2)在农村广泛使用沼气(主要成分是CH4),既可改善人居环境,又使废弃物得到充分利用,请写出沼气燃烧的方程式:CH4+2O2CO2+2H2O;(3)在焊接工人们通常用稀盐酸先将其表面铁锈涂去,其化学方程式是:Fe2O3+6HCl=2FeCl3+3H2O.考点:利用分子与原子的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铁锈的主要成分;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专题:生产、生活、环保类简答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金属与金属材料.分析:(1)由分子的特征可知:分子间有间隔,两种液体混合,体积变小,是因为分子相互进入对方的分子间隔中.(2)根据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进行分析.(3)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与盐酸反应会生成氯化铁与水.解答:解:(1)将50mL水与50mL酒精混合,由分子的特征可知:分子间有间隔,两种液体混合,分子相互进入对方的分子间隔中,体积变小,所以所得溶液体积小于100mL,故填:将50mL水与50mL酒精混合,由分子的特征可知:分子间有间隔,两种液体混合,分子相互进入对方的分子间隔中,体积变小,所以所得溶液体积小于100mL.(2)沼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燃烧的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4+2O2CO2+2H2O.故填:CH4+2O2CO2+2H2O;(3)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与盐酸反应时会生成氯化铁与水,反应方程式是Fe2O3+6HCl=2FeCl3+3H2O.故答案为:Fe2O3+6HCl=2FeCl3+3H2O.点评:在数学中1+1═2,但在化学中有时1+1≠2,会利用化学的知识解释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和变化.10.(3分)(2015•德州)我国具有丰富的煤炭资源,煤制取乙二醇的产业化发展已列入我国石化石化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由煤制取乙二醇的流程示意图为:(1)煤属于不可再生(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2)合成气可用作气体燃烧,写出合成气中氢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2H2+O22H2O;(3)合成气(CO和H2)在不同催化剂的作用下,可以合成不同的物质,从物质组成的角度考虑,仅用合成气为原料不可能得到的物质是③(填序号).①乙醇(C2H4OH)②甲醇(CH2OH)③尿素[CO(NH2)2].考点:化石燃料及其综合利用.专题:化学与生活.分析:(1)要解答本题需掌握:常见的可再生能源和不可再生能源有哪些;(2)根据氢气燃烧的过程来分析;(3)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1)煤炭、石油、天然气是化石能源,属于不可再生.常见的可再生能源有很多,比如:太阳能,水能、风能、潮汐能等;故填:不可再生;(2)氢气与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水,故填:2H2+O22H2O;(3)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可知反应前元素有三种即碳、氢、氧,反应后不会出现氮元素,所以尿素[CO(NH2)2]不可能产生.故填:③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是对能源利用的考查,掌握微观模拟图表示的意义、质量守恒定律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11.(3分)(2015•德州)海水淡化可采用膜分离技术.如图一所示,对淡化膜右侧的海水加压,在其左侧得到淡水,其原因是海水中的水分子可以透过滤液淡化膜,到其他各种离子不能透过.请回答:(1)采用膜分离技术淡化海水的原理,与化学实验中常见的过滤操作相似.(2)对淡化膜右侧的海水加压后,海水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会增大(填”增大“、”减小“或”不变“)(3)海水中含有大量的氧化钠,图二示氯化钠的溶解度曲线,据此可知盐场从海水中得到食盐晶体利用的方法是蒸发结晶(填”降温“或”蒸发“).考点:海洋中的资源;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专题:生产、生活、环保类简答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分析:(1)根据混合物分离的原理来分析;(2)根据溶液中溶质质量和溶剂质量的变化情况来分析;(3)根据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来分析.解答:解:(1)此方法类似于过滤﹣﹣分离难溶性固体和液体的方法,故填:过滤;(2)由题干信息可知,海水中溶质质量不变,溶剂的质量减少,所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增大,故填:增大;(3)由图象可知,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比较小,所以从海水中得到食盐晶体利用的方法是蒸发结晶,故填:蒸发.点评:本题考查了海水的淡化原理,难度不大.12.(4分)(2015•德州)2015年4月13日,西昌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堆放在仓库中浓度为21%的过氧乙酸消毒液发生泄漏.经查阅资料可知:过氧乙酸(化学式为C2H4O3)是无色液体.有强烈刺激性气味,易溶于水、乙醇等.易挥发,与其他酸有相似的化学性质,温度稍高即分解为乙酸、氧气.请回答下列问题:(1)过氧乙酸的物理性质有:无色、液体、有强烈的刺激性气味、易溶于水、易溶于乙醚、易挥发(写出两条即可).(2)过氧乙酸溶液中存在的阳离子是H+(填离子符号).(3)过氧乙酸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之比为:6:1:12.(4)乙酸和过氧乙酸都是无色液体,且有强烈刺激性气味.要把两种液体区别开来,可采用的方法是:取适量的两种物质分别放入试管中,微热,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中,使木条复燃的是过氧乙酸,不复燃的是乙酸.考点:醋酸的性质及醋酸的含量测定;元素质量比的计算.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分析:(1)物理性质是指通过感觉器官或简单测量即可得到的,而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如物质的色、态、味、溶解性等是物理性质;(2)过氧乙酸是一种酸,都能电离出氢离子;(3)根据元素的质量比=(C的相对原子质量×C的原子个数):(H的相对原子质量×H 的原子个数):(O的相对原子质量×0的原子个数),计算即可;(4)根据二者性质的不同来分析.解答:解:(1)根据题给的信息可以知道过氧乙酸是无色液体,易溶于水,有强烈的刺激性气味等属于物理性质;故填:无色、液体、有强烈的刺激性气味、易溶于水、易溶于乙醚、易挥发;(2)酸中都含有的阳离子是氢离子,故填:H+;(3)过氧乙酸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C:H:O=(12×2):(1×4):(16×3)=6:1:12;故填:6:1:12;(4)因为过氧乙酸在微热的条件下会分解出氧气,故可用带火星的木条来进行鉴别;故填:取适量的两种物质分别放入试管中,微热,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中,使木条复燃的是过氧乙酸,不复燃的是乙酸.点评:能够从题给的信息中获取对解题有帮助的信息,然后利用获取的信息结合具体的问题进行分析解答,这是我们在学习中要着重培养的能力.13.(3分)(2015•福建)将稀盐酸慢慢滴入盛有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用温度计测量烧杯中溶液的温度,温度随加入稀盐酸的质量变化曲线如图所示.(1)在滴加的过程中,烧杯中溶液的pH逐渐减小(填”增大“、”减小“或”不变“).(2)由图可知,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的反应是放热(填”放热“或”吸热“)反应.(3)图中B点时,溶液中的溶质是NaCl(填化学式).考点: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的能量变化;中和反应及其应用.专题:结论探究;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和能量变化;科学探究.分析:(1)根据溶液的酸碱性来分析;(2)根据图象可以看出随着盐酸的加入温度在逐渐上升,据此进行分析解答.(3)B点是温度最高时,也就是酸碱恰好完全中和时.解答:解:(1)氢氧化钠溶液的pH大于7,稀盐酸的pH小于7,在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的过程中,溶液的pH逐渐变小;故填:减小;(2)由图象可以看出,随着稀盐酸的加入,温度在逐渐的升高,说明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的反应是放热反应.故填:放热;(3)根据图象可以看出,随着稀盐酸的加入,温度在逐渐的升高,在B点前后温度是两种情况,B点温度最高,B点表示酸碱恰好完全反应,反应后生成氯化钠和水,故填:NaCl.点评:本题难度不是很大,本题主要考查了结合图象考查了中和反应的应用,理解图象的含义、掌握中和反应的实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三、实验与探究(本大题包括2个小题,共12分)14.(4分)(2015•福建)规范的操作是试验成功的基本保证.下面是有些同学的实验操作,请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1)A操作存在的错误是试管口没有略向下倾斜;(2)B操作集气瓶中既无水又无细沙,可能造成的后果是集气瓶炸裂;(3)用C操作量取的水配制溶液的浓度比欲配制溶液偏大(填”偏大“或”偏小“);(4)D操作可能造成的不良后果是导管断裂或试管破裂(写出一条即可).考点:测量容器-量筒;固体药品的取用;仪器的装配或连接;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1)根据给固体药品加热的注意事项进行分析;(2)根据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要求进行分析;(3)根据用量取液体时,读取数据的方法进行分析;(4)根据玻璃仪器连接时的方法及注意事项进行分析;解答:解:(1)给试管内的固体药品加热时,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停止加热生成的水滴倒流回试管底部炸裂试管;(2)进行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集气瓶底部应事先放入少量沙子或水,防止高温融熔物下落后炸裂集气瓶;(3)量取液体读取数据时,视线要与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图中附视读数,量取的水要少与应取量,因此造成配制溶液的浓度会偏大;(4)玻璃仪器连接时不能在桌面上平压,右手要握住橡皮塞而不能握住玻璃弯管,图示操作可能造成的不良后果是导管断裂或试管破裂;故答案为:(1)试管口没有略向下倾斜;(2)集气瓶炸裂;(3)偏大;(4)导管断裂或试管破裂;点评:本题考查常见实验操作中注意的事项,要熟练掌握.15.(8分)(2015•德州)在浓硫酸的催化作用下,固体草酸(H2C2O4)受热分解生成碳的氧化物和水,某化学课外兴趣小组对生成物中碳的氧化物种类进行了如下实验探究:【提出问题】生成物中有哪种碳的氧化物?【猜测】猜想1 猜想2 猜想3只有CO 只有二氧化碳含有CO和CO2【设计实验】基于猜想3,依据CO和CO2的性质,兴趣小组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1)观察到A装置(填字母)中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草酸分解有CO2气体生成.(2)有两种实验现象都能分别证明草酸分解的气体中含有CO:①C装置中澄清石灰水不变浑浊,F装置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②E装置中出现黑色粉末变成红色的现象;【实验结论】通过实验探究证明:猜想3成立.草酸分解的化学方程式是H2C2O4CO↑+CO2↑+H2O.【问题讨论】(1)B装置的作用是除去气体中的二氧化碳,避免对气体中一氧化碳的检验造成干扰;D装置的作用是除去混合气中的水蒸气.(2)装置末端酒精灯的作用是点燃尾气中一氧化碳,防止污染空气.考点: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猜想与事实验证;根据浓硫酸或烧碱的性质确定所能干燥的气体;反应现象和本质的联系.专题:简单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分析:【猜想】根据猜想1和3进行分析;【设计实验】(1)A装置中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能够证明有CO2气体;(2)根据一氧化碳有还原性,能和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进行分析;【实验结论】根据猜想3成立可知,反应物、反应条件、生成物然后写出化学反应式即可;【问题讨论】(1)根据氢氧化钠溶液可以吸收二氧化碳气体,浓硫酸有吸水性进行分析;(2)根据装置末端酒精灯可以处理尾气CO进行分析.解答:解:【猜想】根据猜想1和3可知,猜想2是只有CO2;猜想1 猜想2 猜想3只有CO 只有二氧化碳含有CO和CO2【设计实验】(1)二氧化碳遇澄清石灰水,可使石灰水变浑浊,所以A装置中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能够证明有CO2气体;(2)一氧化碳有还原性,能和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所以①C装置中澄清石灰水不变浑浊,F装置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D 装置中黑色粉末变成红色;【实验结论】根据猜想3成立可知,生成物中有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水,所以化学反应式是:H2C2O4CO↑+CO2↑+H2O;【问题讨论】。

[初中化学]山东省德州市2015年中考化学模拟试卷2 人教版

[初中化学]山东省德州市2015年中考化学模拟试卷2 人教版

山东省德州市2015年中考化学模拟试卷2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Cl—35.5 Ca—40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个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计16分)1. 地沟油长期食用可能会引发癌症,下列辨别某瓶装油是否为“地沟油”的简易方法,一定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看油是否透明B.闻油是否有异味C.问油的生产厂家D.取油燃烧,听是否发出噼啪响声2.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用下列日常生活中的物质不能达到预期目的是( )A.服用碳酸氢钠治疗胃酸过多B.食醋--除去保温瓶胆内壁的水垢C.食盐水--除去衣服上的锈渍D.纯碱--除去沾附在鱼肉上的鱼胆汁(显酸性)的苦味)3.实验结束后,下列仪器的放置方法正确的是(4.治疗手足口病的常用药物阿昔洛韦化学式为:C8H11N5O3.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阿昔洛韦属于有机化合物B.阿昔洛韦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25C.阿昔洛韦中C、H、N、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8:11:5:3D.阿昔洛韦的一个分子中含有27个原子5.能正确反映图象对应实验操作的是( )A.①高温煅烧一定质量的石灰石B.②向一定体积的稀盐酸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C.③加热等质量的氯酸钾制取氧气D.④某温度下,向一定量饱和硝酸钾溶液中加入硝酸钾晶体7.所谓合金,就是不同种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在熔化状态下形成的一种熔合物,根据下列四种金属的熔沸点判断,其中不能形成合金的是( )A .Fe 和NaB .Fe 和CuC . Cu 和AlD .Al 和Na二、填空题(本题共3个小题。

共16分)9.(8分)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离不开化学,请用所学的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请回答下列问题:(1)四川庐山发生了大地震,全国人民抗震救灾,众志成城,彰显了中华民族的巨大凝聚力。

地震发生后,全国各地为灾区紧急提供包括方便面在内的各种救灾物品,据下表回答:方便面所含的营养素主要有蛋白质、 、油脂、无机盐和水。

山东省德州市中考化学一模试题(含解析)

山东省德州市中考化学一模试题(含解析)

2015年山东省德州市中考化学一模试卷一、选择题1.下列做法中不利于保护我们生存环境的是()A.鼓励家庭生活垃圾分类收集B.发展“低碳经济”,减小火力发电占总发电量的比例C.适量使用化肥农药D.用化工厂未达标排放的废水灌溉农田2.根据如图有关信息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铍、镁元素化学性质相似B.镁、硫元素在元素周期表第三周期C.在化学反应中,硫原子容易失去2个电子D.镁离子与硫离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等3.蜡烛(足量)在如图1密闭装置内燃烧至熄灭,用仪器测出这一过程中瓶内氧气含量的变化如图2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蜡烛燃烧前装置内只有氧气B.氧气浓度小于一定值时,蜡烛无法燃烧C.过程中装置内物质总质量不断减少D.蜡烛熄灭后瓶内只剩二氧化碳气体和水蒸气4.实验前恰当处理实验仪器和用品是保证实验成功的关键,下列处理方法中,错误的是()A.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所用烧杯需要干燥B.进行过滤操作,需先将滤纸润湿使之紧贴漏斗内壁C.做铝条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实验,铝条需要用砂纸打磨D.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酸碱度,需先将试纸用水润湿5.芯片是电脑“智能”的核心部件,它是高纯度硅制成的,下面是生产单质硅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反应:SiO2+2C Si+2X↑,同学经过分析得到以下信息:①X的化学式为CO;②该反应时置换反应;③该反应中最小的微粒时Si、O和C;④该反应前后化合价有变化的元素为O和C,以上信息正确的是()A.①②③B.②③ C.②④ D.②③④6.利用所学化学知识判断,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化学与人体健康B.资源的利用和保护①人体缺钙会导致骨质疏松症②人体缺维生素C,会引起夜盲症③人体缺氟会导致龋齿①保护空气要减少有害气体和烟尘的排放②爱护水资源要节约用水和防止水体污染③保护金属资源只能通过防止金属锈蚀实现C.“低碳经济”的措施D.日常生活经验①改造或淘汰高能耗、高污染产业②研制和开发新能源替代传统能源③减少使用一次性塑料方便袋和筷子等①洗涤剂去油污﹣是溶解作用②区别硬水与软水﹣加入肥皂水振荡③区分羊毛纤维与合成纤维﹣灼烧后闻气味A.A B.B C.C D.D7.在实验室中,小明同学为了探究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规律,将一定质量的某种金属M的粉末放入AgNO3与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实验过程及现象如图所示,结合实际现象判断,小明同学得出的以下结论中,错误的是()A.滤液中一定没有银离子 B.滤渣中一定含有金属单质MC.滤渣中一定含有单质铜 D.加入的金属M可能是单质铁8.能正确反映图象对应实验操作的是()A.高温煅烧一定质量的石灰石B.加热等质量的氯酸钾制取氧气C.向一定体积的稀盐酸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D.某温度下,向一定量饱和硝酸钾溶液中加入硝酸钾晶体二、理解与运用(本题包括3个小题,共17分)9.化学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请从H、O、C、Cl、Na、Ca中选择适当的元素组成物质填空(填化学式)(1)通过高粱、玉米和薯类的发酵得到可缓解能源危机的燃料是.(2)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的物质是.(3)人体出现胃酸过多时,可用作治疗的药物是.(4)空气成分之一,常用来灭火的氧化物是.(5)厨房中有多种调味品,其中pH等于7的是(6)有强烈的腐蚀性,在生活中可用来去除油污的是.10.已知A、B、C三种物质含有同种金属元素,其中A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B为氧化物;D、E、F 三种物质含有同种非金属元素,其中F是单质,E是易于血液中血红蛋白结合的有毒气体.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有些转换关系,反应条件等略去),试回答:(1)写出B、F的化学式:B ;F ;(2)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以下转换关系:C→A.11.硝酸钾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一种盐.请按要求填写下列有关空格:(1)质量分数为 4.04%的硝酸钾溶液可作为番茄无土栽培的营养液.硝酸钾(填“属于”或“不属于”)复合肥.硝酸钾中含有的离子是、(填符号).(2)黑火药爆炸的反应原理是:2KNO3+S+3C K2S+3CO2↑+N2↑.此反应的反应物和生成物中,没有涉及到下列物质类别中的(填序号)A.单质B.氧化物 C.酸 D.碱 E.盐(3)如图为硝酸钾和氯化钠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示意图,其中曲线a表示 KNO3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趋势.恒温下欲将接近饱和的KNO3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可采取的方法有,此过程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变大”、“不变”或“变小”)若KNO3固体中含有少量NaCl,可用的方法提纯KNO3(4)在硝酸钾中,质量分数最大的元素是(填符号).三、实验与探究12.小明同学看到妈妈将买来的排水口洗净剂(主要成分:过碳酸钠、柠檬酸)洒在厨房排水口网状盖的底部,倒上温水后迅速冒出气泡.为了解其反应过程,他与学习小组的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探究一】小组同学根据所学的化学知识设计并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要保证实验的效果,实验装置要有良好的气密性,检查A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实验中观察到如下现象:A中有气泡产生;B中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C中收集到的气体能使燃着的木条燃烧更旺.由此同学们得出结论:生成的两种气体分别是、(填化学式).【探究二】(1)实验过程:教师提供了一瓶过碳酸钠(Na2CO4),小组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探究:(2)提出问题:无色溶液X中的溶质有哪些物质?(3)猜想与假设:根据以上实验现象,X溶液中一定存在的溶质是;还可能存在Na2CO3、NaHCO3、NaOH中的一种或几种.写出上述实验探究中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4)查找资料:资料1:氯化钙溶液呈中性;氯化钙溶液与碳酸氢钠溶液混合不发生反应;氯化钙溶液与碳酸钠溶液混合后发生如下反应:Na2CO3+CaCl2═CaCO3↓+2NaCl资料2:NaHCO3溶液呈碱性,与石灰水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碳酸氢钠、碳酸钠与足量的酸反应产物相同.(5)实验过程:小组同学对溶液X中的溶质进行了如下实验.请将下列实验方案填写完整.实验操作主要实验现象结论①证明溶液中有Na2CO3②证明溶液中既无NaHCO3又无NaOH(6)实验反思:①根据资料,Na2CO4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②Na2CO3、NaHCO3两种物质性质上既有共性又有差异,其差异性可用于鉴别、等.四、计算题(本体包括2个小题,共6分)13.人体缺乏维生素C(简称V C),就会患坏血病.右图是盛放“维生素C”瓶子的标签的一部分,其中维生素C的化学式部分不清,可用C n H8O6表示.根据表中信息回答:(1)维生素C中氢、氧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2)维生素C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76,则C n H8O6中n= .14.为定量研究长期放置氢氧化钠药品变质情况,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其主要实验步骤如下:Ⅰ.按图1组装仪器,将55.0g试样放入锥形瓶,加入足量稀硫酸溶液;Ⅱ.测量一定时间内装置丁内物质增加的质量(见图2曲线)Ⅲ.待锥形瓶中不再产生气泡,打开活塞B,从导管A处缓慢鼓入一定量的空气;Ⅳ.再次称量装置丁内物质增加的质量;Ⅴ.重复Ⅲ和Ⅳ的操作,直至装置丁内物质质量不变.请根据实验数据,通过计算分析氢氧化钠的变质情况(“全变质”,“部分变质”或“不变质”,要有详细的计算步骤,没有步骤不得分)2015年山东省德州市中考化学一模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1.下列做法中不利于保护我们生存环境的是()A.鼓励家庭生活垃圾分类收集B.发展“低碳经济”,减小火力发电占总发电量的比例C.适量使用化肥农药D.用化工厂未达标排放的废水灌溉农田【考点】防治空气污染的措施;水资源的污染与防治.【专题】化学与环境保护.【分析】A、根据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即可以节约资源又可以防止环境污染进行解答;B、根据低碳经济就是尽量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进行解答;C、根据水的污染源进行解答;D、根据未“达标”排放的废水灌溉农田会污染地下水资源和土壤进行解答.【解答】解:A、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即可以节约资源又可以防止环境污染,利于我们生存环境保护,故A不符合题意;B、减小火力发电占总发电量的比例有利于发展“低碳经济”,利于我们生存环境保护,故B不符合题意;C、适量使用化肥农药,可以防止水的污染,故C不符合题意;D、未“达标”排放的废水灌溉农田会污染地下水资源和土壤,不利于我们生存环境保护,故D符合题意.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日常生活中哪些做法有利于资源的保护,属于基础知识考查.2.根据如图有关信息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铍、镁元素化学性质相似B.镁、硫元素在元素周期表第三周期C.在化学反应中,硫原子容易失去2个电子D.镁离子与硫离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等【考点】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根据原子结构示意图以及元素周期表中一个小格的意义进行分析解答即可.【解答】解:A、铍、镁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故化学性质相似,正确;B、镁、硫元素都有三个电子层故在元素周期表第三周期,正确;C、硫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6,在化学反应中,硫原子容易得到2个电子,错误;D、镁离子与硫离子的最外层电子数都到了8个的稳定结构故相等,正确;故选C.【点评】掌握原子结构示意图以及元素周期表中一个小格的意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3.蜡烛(足量)在如图1密闭装置内燃烧至熄灭,用仪器测出这一过程中瓶内氧气含量的变化如图2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蜡烛燃烧前装置内只有氧气B.氧气浓度小于一定值时,蜡烛无法燃烧C.过程中装置内物质总质量不断减少D.蜡烛熄灭后瓶内只剩二氧化碳气体和水蒸气【考点】蜡烛燃烧实验.【专题】科学探究.【分析】根据瓶内氧气含量的变化图,反应前瓶内氧气的体积分数约是19.56%,当氧气的体积分数达到15.96%时,蜡烛熄灭,说明开始时瓶内含有其它气体,氧气的浓度低于一定值时,蜡烛无法燃烧,据此结合题意、遵循质量守恒定律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解:A、由瓶内氧气含量的变化图,反应前氧气的体积分数约是19.56%,说明蜡烛燃烧前装置内除了含有氧气,还含有其它气体,故选项说法错误.B、瓶内氧气含量的变化图,当氧气的体积分数达到15.96%时,蜡烛熄灭,说明氧气的浓度低于一定值时,蜡烛无法燃烧,故选项说法正确.C、任何化学反应都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密闭容器内的物质的质量总质量不会减少,故选项说法错误.D、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瓶内不会只剩下二氧化碳和水蒸气,还应含有燃烧前瓶内的其它气体,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蜡烛燃烧的实验、质量守恒定律等并能灵活运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4.实验前恰当处理实验仪器和用品是保证实验成功的关键,下列处理方法中,错误的是()A.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所用烧杯需要干燥B.进行过滤操作,需先将滤纸润湿使之紧贴漏斗内壁C.做铝条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实验,铝条需要用砂纸打磨D.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酸碱度,需先将试纸用水润湿【考点】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配制;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溶液的酸碱度测定;金属的化学性质.【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A、根据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溶液的方法、注意事项进行分析判断.B、过滤液体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C、根据金属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pH试纸的使用方法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所用烧杯需要干燥,否则会造成溶剂质量偏大,所得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偏小,故该处理方法正确.B、过滤液体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需先将滤纸润湿使之紧贴漏斗内壁,故该处理方法正确.C、铝条能与空气中氧气发生反应,表面形成致密的氧化铝保护膜,影响实验现象,因此要使用砂纸进行打磨除掉表面的氧化膜,故该处理方法正确.D、用pH试纸测定未知溶液的pH时,正确的操作方法为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置于干燥的pH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比来确定pH.不能用水湿润pH试纸,否则稀释了待测溶液,溶液的酸碱性减弱,测定结果不准确,故该处理方法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溶液的注意事项、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金属的化学性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5.芯片是电脑“智能”的核心部件,它是高纯度硅制成的,下面是生产单质硅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反应:SiO2+2C Si+2X↑,同学经过分析得到以下信息:①X的化学式为CO;②该反应时置换反应;③该反应中最小的微粒时Si、O和C;④该反应前后化合价有变化的元素为O和C,以上信息正确的是()A.①②③B.②③ C.②④ D.②③④【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化学反应的实质;反应类型的判定.【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分析】根据化学方程式SiO2+2C Si+2X↑和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Si原子为1个,O 原子为2个,C原子为2个;反应后Si原子为1个,则推测X的化学式为CO.根据化学方程式的反应物、生成物的物质特点,可推测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等.【解答】解:①根据化学方程式SiO2+2C Si+2X↑和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Si原子为1个,O原子为2个,C原子为2个;反应后Si原子为1个,则推测X的化学式为CO.②观察反应的方程式可知反应物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生成物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属于置换反应,故说法正确;③该反应中最小的微粒时Si、O和C,说法正确;④反应前碳是单质,元素化合价为0,而反应后在一氧化碳中表现为+2;硅在反应前表现为+4,反应后为0,故该反应前后化合价有变化的元素为Si和C,说法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的知识点较多,可以从化学方程式中的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种类、条件方面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6.利用所学化学知识判断,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化学与人体健康B.资源的利用和保护①人体缺钙会导致骨质疏松症②人体缺维生素C,会引起夜盲症③人体缺氟会导致龋齿①保护空气要减少有害气体和烟尘的排放②爱护水资源要节约用水和防止水体污染③保护金属资源只能通过防止金属锈蚀实现C.“低碳经济”的措施D.日常生活经验①改造或淘汰高能耗、高污染产业②研制和开发新能源替代传统能源③减少使用一次性塑料方便袋和筷子等①洗涤剂去油污﹣是溶解作用②区别硬水与软水﹣加入肥皂水振荡③区分羊毛纤维与合成纤维﹣灼烧后闻气味A.A B.B C.C D.D【考点】人体的元素组成与元素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防治空气污染的措施;硬水与软水;乳化现象与乳化作用;金属资源的保护;保护水资源和节约用水;白色污染与防治;棉纤维、羊毛纤维和合成纤维的鉴别;生命活动与六大营养素.【专题】化学与环境保护;化学与生活.【分析】A、根据元素与人体健康之间的关系分析;B、根据保护空气的措施、保护金属资源的途径等进行分析判断.C、“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据此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常见物质的鉴别方法分析判断.【解答】解:A、人体缺维生素A,会引起夜盲症,故A错误;B、防止金属锈蚀是保护金属资源只的措施之一,故B错误;C、改造或淘汰高能耗、高污染产业,研制和开发新能源替代传统能源,减少使用一次性塑料方便袋和筷子等,都属于“低碳经济”的措施,故C正确;D、洗涤剂去油污,是利用了洗涤剂的乳化作用,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选用排除法(即只要发现有一项归纳错误,即可排除该选项)是正确、快速解答此类题的捷径.7.在实验室中,小明同学为了探究金属与盐溶液的反应规律,将一定质量的某种金属M的粉末放入AgNO3与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实验过程及现象如图所示,结合实际现象判断,小明同学得出的以下结论中,错误的是()A.滤液中一定没有银离子 B.滤渣中一定含有金属单质MC.滤渣中一定含有单质铜 D.加入的金属M可能是单质铁【考点】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专题】压轴实验题;金属与金属材料.【分析】根据题意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产生了无色气体,而银和铜都不能和稀盐酸反应,所以说明在滤渣存在着活泼金属,进而可以判断加入的M比铜和银都活泼,从而可以判断滤液的银离子和铜离子已被完全置换出来,可以据此解答该题.【解答】解:根据题意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产生了无色气体,而银和铜都不能和稀盐酸反应,所以说明在滤渣存在着活泼金属,进而可以判断加入的M比铜和银都活泼,从而可以判断滤液的银离子和铜离子已被完全置换出来,故:A、由于活泼金属是过量的,所以滤液中一定没有银离子,故A结论正确;B、加入稀盐酸产生气体,所以可以判断在滤渣中一定含有金属M,故B结论正确;C、根据B的解答可以知道,活泼金属是过量的,所以滤渣中一定含有金属铜,故C结论正确;D、铁在发生置换反应时生成的是浅绿色的亚铁盐溶液,而题中得到的是无色溶液,所以不可能为铁,故D结论错误.故选D.【点评】解答这类题目时,首先,要熟记和理解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以及与之相关的知识等;然后,根据所给问题情景结合所学的相关知识和技能,细致地阅读、分析题意等细心地进行探究、推理,最后,按照题目的要求,认真地进行选择或解答即可.8.能正确反映图象对应实验操作的是()A.高温煅烧一定质量的石灰石B.加热等质量的氯酸钾制取氧气C.向一定体积的稀盐酸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D.某温度下,向一定量饱和硝酸钾溶液中加入硝酸钾晶体【考点】盐的化学性质;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溶质的质量分数;中和反应及其应用.【专题】元素化合物知识型.【分析】A、碳酸钙分解生成二氧化碳和氧化钙,其中氧化钙为固体,可以据此解答该题;B、加入催化剂只会加快氯酸钾分解的速率,但是不能改变生成氧气的质量,可以据此解答该题;C、稀盐酸为酸性,其pH值小于7,氢氧化钠溶液为碱性,其pH值大于7,它们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呈中性,可以据此解答该题;D、根据饱和溶液溶液的定义可以知道,某温度下,向一定量饱和硝酸钾溶液中加入硝酸钾晶体,硝酸钾晶体不能继续溶解,可以据此解答该题.【解答】解:A、碳酸钙分解生成二氧化碳和氧化钙,其中氧化钙为固体,所以反应完毕后固体不可能为0,故A错误;B、加入催化剂只会加快氯酸钾分解的速率,但是不能改变生成氧气的质量,故B错误;C、稀盐酸为酸性,其pH值小于7,氢氧化钠溶液为碱性,其pH值大于7,它们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呈中性,故C正确;D、根据饱和溶液溶液的定义可以知道,某温度下,向一定量饱和硝酸钾溶液中加入硝酸钾晶体,硝酸钾晶体不能继续溶解,故D错误.故选C.【点评】此题是过程与图象结合题,是对学生识图能力的考查,解题的关键是能正确的分析各个反应的过程,并结合图象分析问题,对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有一定帮助.二、理解与运用(本题包括3个小题,共17分)9.化学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请从H、O、C、Cl、Na、Ca中选择适当的元素组成物质填空(填化学式)(1)通过高粱、玉米和薯类的发酵得到可缓解能源危机的燃料是C2H5OH .(2)可用于改良酸性土壤的物质是Ca(OH)2.(3)人体出现胃酸过多时,可用作治疗的药物是NaHCO3.(4)空气成分之一,常用来灭火的氧化物是CO2.(5)厨房中有多种调味品,其中pH等于7的是NaCl(6)有强烈的腐蚀性,在生活中可用来去除油污的是NaOH .【考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根据常见化学物质的性质和用途进行分析解答即可.【解答】解:(1)高粱、玉米和薯类经发酵、蒸馏可得到酒精,可做燃料,故填:C2H5OH;(2)氢氧化钙能用于改良酸性土壤;故填:Ca(OH)2;(3)碳酸氢钠能与稀盐酸反应,所以可用碳酸氢钠来治疗胃酸过多,故填:NaHCO3;(4)二氧化碳是空气的成分之一,是一种既不具有可燃性,也不具有助燃性的氧化物,故填:CO2;(5)氯化钠可以做调味品,其水溶液的pH=7,故填:NaCl;(6)氢氧化钠具有强烈的腐蚀性,可用来除油污,故填:NaOH.【点评】本题考查了常见物质的用途,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物质的性质进行.10.已知A、B、C三种物质含有同种金属元素,其中A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B为氧化物;D、E、F 三种物质含有同种非金属元素,其中F是单质,E是易于血液中血红蛋白结合的有毒气体.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有些转换关系,反应条件等略去),试回答:(1)写出B、F的化学式:B CaO ;F C(合理即可);(2)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以下转换关系:C→A Ca(0H)2+CO2═CaCO3↓+H2O .【考点】物质的鉴别、推断;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专题】框图型推断题.【分析】根据A、B、C三种物质含有同种金属元素,A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所以A为碳酸钙,B为氧化物,B能够和水反应产生C,C能够转化为碳酸钙,可能是碳酸钙、氧化钙、氢氧化钙的转化,所以B是氧化钙,C是氢氧化钙;再由A(碳酸钙)、D两种物质相互转化的关系,D、E、F三种物质含有同种非金属元素,其中F是单质,E是易与血液中血红蛋白结合的有毒气体,所以E一氧化碳,可推断出D为二氧化碳,F是碳,然后进行验证即可.【解答】解:A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故A为碳酸钙,B为氧化物,B能够和水反应产生C,C能够转化为碳酸钙,因此可能是碳酸钙、氧化钙、氢氧化钙的转化,则B是氧化钙,C是氢氧化钙;再由A(碳酸钙)、D两种物质相互转化的关系,D、E、F三种物质含有同种非金属元素,其中F是单质,E是易与血液中血红蛋白结合的有毒气体﹣一氧化碳,可推断出D为二氧化碳,E为一氧化碳,F是碳或氧气,因此:(1)B是氧化钙,F是碳或氧气,故答案为:CaO;C(合理即可);(2)C→A是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0H)+CO2═CaCO3↓+H2O.2【点评】本题属于框图式推断题,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将题中有特征的物质推出,然后结合推出的物质和题中的转化关系推导剩余的物质,最后将推出的各种物质代入转化关系中进行验证即可.11.硝酸钾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一种盐.请按要求填写下列有关空格:(1)质量分数为 4.04%的硝酸钾溶液可作为番茄无土栽培的营养液.硝酸钾属于(填“属于”或“不属于”)复合肥.硝酸钾中含有的离子是K+、NO3﹣(填符号).(2)黑火药爆炸的反应原理是:2KNO3+S+3C K2S+3CO2↑+N2↑.此反应的反应物和生成物中,没有涉及到下列物质类别中的CD (填序号)A.单质B.氧化物 C.酸 D.碱 E.盐(3)如图为硝酸钾和氯化钠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示意图,其中曲线a表示 KNO3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趋势.恒温下欲将接近饱和的KNO3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可采取的方法有加溶质或蒸发溶剂,此过程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变大(“变大”、“不变”或“变小”)若KNO3固体中含有少量NaCl,可用加入硝酸钾固体、降低温度的方法提纯KNO3(4)在硝酸钾中,质量分数最大的元素是O (填符号).【考点】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变的方法;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单质和化合物的判别;常见的氧化物、酸、碱和盐的判别;元素的质量分数计算;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专题】化学式的计算;溶液、浊液与溶解度;物质的分类;常见的盐化学肥料.【分析】(1)同时含有氮、磷、钾三种元素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肥料称为复合肥;(2)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都是氢离子的化合物是酸;电离时生成的阴离子都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是碱;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是盐;(3)根据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分析;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因此可采取增加溶质、蒸发溶剂或降低温度的方法把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变成饱和溶液;。

山东省德州市2015_2016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

山东省德州市2015_2016学年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

2015-2016学年山东省德州市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2分,共计16分)1.下列现象中,没有发生化学变化的是()A.敞口放置的澄清石灰水中有白色固体析出B.敞口放置的氯化钠饱和溶液中有白色固体析出C.浓硫酸溅到木材上,木材变黑D.长期掩埋于地下的铁器上产生红褐色斑点2.下列分析判断正确的是()A.酸能够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二氧化碳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色,所以二氧化碳是酸B.铁、铜都是金属单质,都能够置换出盐酸、稀硫酸中的氢C.氧化物中含有氧元素,但是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氧化物D.点燃的木条伸入某无色气体中会熄灭,证明该无色气体一定是二氧化碳3.要使如图装置中的小气球鼓起来,则使用的固体和液体可以是()①硝酸铵和水;②铁和稀硫酸;③固体氢氧化钠和水;④生石灰和水;⑤石灰石和稀盐酸.A.①②③④⑤B.②③④⑤ C.②③⑤D.②④⑤4.恰当的安全措施能减少生命财产损失.下列事故处理措施正确的是()A.油锅着火,立即盖上锅盖B.电器着火,立即用水扑灭C.高层住房着火,立即、打开所有门窗D.煤气泄漏,立即打开排气扇电源开关5.物质保存的方法取决其性质.下列药品不需要密封保存的是()A.氧化钙B.浓硫酸C.木炭 D.浓盐酸6.有CO、CO2和N2的混合气体120g,其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0%.使该混合气体与足量的灼热氧化铁完全反应,再将气体通入过量的澄清石灰水中,充分反应后得到白色沉淀的质量为()A.50 g B.100 g C.150 g D.200 g7.某校化学小组在利用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探究酸碱中和反应时,利用数字化传感器测得烧杯中溶液pH的变化,其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中c点所示溶液呈碱性B.图中a点所示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是Na2SO4和H2SO4C.该实验是将氢氧化钠溶液逐滴滴入到盛有硫酸的烧杯中D.由a点到b点的pH变化过程证明酸和碱发生了中和反应)二、理解与应用(本大题包括4个小题,共16分)9.在Cu(NO3)2、Al(NO3)3和AgNO3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出的固体上滴加稀硫酸时有气泡产生.则反应后所得溶液中含有的金属离子有;反应后溶液的质量比原混合溶液的质量(填“大”或“小”);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写出一个即可).10.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根据图象分析以下问题:(1)t1℃时,a物质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是;(2)t2℃时,将50ga物质(不含结晶水)放入100g水中充分溶解得到a的溶液;(填“饱和”或“不饱和”)(3)将t2℃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关系是;(4)等质量的a、b、c三种物质分别配制t2℃时的饱和溶液,所得溶液的质量由大到小的顺序为.11.铜质的器皿长期暴露在潮湿空气中会长出一层绿色的铜锈,铜锈的主要成分是碱式碳酸铜[Cu2(OH)2CO3],小娟同学进行了单质铜生锈影响因素的实验探究.她将除锈后光亮的铜片同时分别放置在下列三种环境中,然后观察、研究.A.密封在干燥的环境中 B.浸没在煮沸后的蒸馏水中 C.放置在潮湿的空气中请回答下列问题:(1)铜片在上述三种环境中放置一段时间后,最先有明显铜锈生成的是;(填环境序号)(2)小娟同学通过实验,得出的实验结论是:铜的锈蚀是铜与水、氧气共同作用的结果.对于这个结论你认为还应补充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是(3)取一定量的碱式碳酸铜[Cu2(OH)2CO3]放入盛有一定量稀硫酸的烧杯中,恰好完全反应,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2(OH)2CO3+2H2SO4=2CuSO4+CO2↑+3H2O该反应过程中,观察到的明显反应现象是(答一条即可).12.A、B、C、D、E、F、G是常见物质,B是一种气体单质,E是红色的固体单质,D是浅绿色溶液,G是蓝色溶液,它们可以发生如下转化关系:(1)推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A 、B 、D 、G ;(2)写出下列转化的化学方程式:E→F:;F转化为G的反应置换反应(填“是”、“不一定是”或“不是”).三、实验与探究(本大题包括2个小题,共12分)13.如图是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NaCl溶液的实验操作示意图:(1)用图表示的序号表示配制溶液的正确操作顺序.(2)图②中,有一种塑料仪器,其名称是.(3)称量NaCl时,天平平衡后的状态如图⑤所示,游码标尺示数见图,则称取的NaCl质量为.(4)根据计算需要量取水的体积是(水的密度为1g/mL).量取读数时,下图视线角度正确的是.(选填字母标号)(5)称量NaCl质量完毕放回砝码时,发现有一个砝码缺损了一个小角,若其他操作步骤正确,则所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0%.14.某化学兴趣小组在做完制取二氧化碳的实验后(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对反应后反应器内的剩余溶液的溶质成分产生了兴趣,他们继续进行了以下实验探究.【分析推断】根据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可以确定剩余溶液中一定含有氯化钙.但其中是否含有氯化氢需要通过实验来证明.若剩余溶液显酸性(含有H+),说明含有氯化氢.【查阅资料】碳酸钙不溶于水,氢氧化钙微溶于水,氯化钙溶液呈中性.加入稍过量的(填化学式),经、蒸发等操作后即可完成.四、计算题(本题1个小题,共6分)15.某校化学研究性学习课题组的同学们为了测定某氢氧化钙样品中Ca (OH)2含量(含有的杂质为CaCO3),共做了3次实验,使一定质量的该试样分别与同一种盐酸反应,所得相关实验数据记录(1)在第次实验中,反应容器内有白色固体剩余.(2)求原试样中Ca (OH)2的质量分数?2015-2016学年山东省德州市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2分,共计16分)1.下列现象中,没有发生化学变化的是()A.敞口放置的澄清石灰水中有白色固体析出B.敞口放置的氯化钠饱和溶液中有白色固体析出C.浓硫酸溅到木材上,木材变黑D.长期掩埋于地下的铁器上产生红褐色斑点【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解答】解:A、敞口放置的澄清石灰水中有白色固体析出,是因为与二氧化碳发生反应生成碳酸钙,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A不符合题意;B、敞口放置的氯化钠饱和溶液中有白色固体析出,是因为水份蒸发,溶剂减少,食盐结晶,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B符合题意;C、浓硫酸溅到木材上,木材变黑,是因为浓硫酸具有脱水作用,吸收了木材中的水份,使其碳化,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C不符合题意;D、长期掩埋于地下的铁器上产生红褐色斑点是有铁锈生成,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2.下列分析判断正确的是()A.酸能够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二氧化碳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色,所以二氧化碳是酸B.铁、铜都是金属单质,都能够置换出盐酸、稀硫酸中的氢C.氧化物中含有氧元素,但是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氧化物D.点燃的木条伸入某无色气体中会熄灭,证明该无色气体一定是二氧化碳【考点】氧化物、酸、碱和盐的概念;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酸碱指示剂及其性质.【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分析】A、二氧化碳能和水反应生成碳酸;B、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的要求判定金属与酸的反应.C、根据氧化物的定义判断;D、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的气体很多,不止二氧化碳.【解答】解;A、二氧化碳能和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色,而不是二氧化碳.故A不正确;B、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只有排在氢前面的金属才能置换出酸中氢,排在氢后面的金属不能置换出酸中氢;故B不正确;C、由氧化物的定义知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氧化物,如KClO3.故C正确;D、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的气体很多,不止二氧化碳如:氮气等也能使点燃的木条熄灭.故D不正确;故选C【点评】此题主要考查酸、氧气的性质,金属活动性顺序,氧化物的概念理解等方面的知识,考查面广,知识性好.3.要使如图装置中的小气球鼓起来,则使用的固体和液体可以是()①硝酸铵和水;②铁和稀硫酸;③固体氢氧化钠和水;④生石灰和水;⑤石灰石和稀盐酸.A.①②③④⑤B.②③④⑤ C.②③⑤D.②④⑤【考点】酸的物理性质及用途;酸的化学性质;常见碱的特性和用途;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的能量变化.【专题】元素化合物知识型;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和能量变化;常见的酸酸的通性;常见的碱碱的通性;常见的盐化学肥料.【分析】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解答,小气球鼓起来,则是装置内的压强变大,可以是产生气体,也可以是温度升高,据此解答.【解答】解:①硝酸铵溶于水温度降低,瓶内压强变小,错误;②铁和稀硫酸能反应生成气体,瓶内压强变大,正确;③固体氢氧化钠溶于水放出热量,温度升高,压强变大,正确;④生石灰和水反应放出大量热温度升高,压强变大,正确;⑤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气体,压强变大,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的是物质间的化学反应与物理压强的知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4.恰当的安全措施能减少生命财产损失.下列事故处理措施正确的是()A.油锅着火,立即盖上锅盖B.电器着火,立即用水扑灭C.高层住房着火,立即、打开所有门窗D.煤气泄漏,立即打开排气扇电源开关【考点】易燃物和易爆物安全知识;常见的意外事故的处理方法.【专题】氧气、氢气的性质与用途.【分析】A、油锅着火,立即盖上锅盖,可以灭火;B、电器着火,立即用水扑灭,会使人触电;C、高层住房着火,立即卡开所有门窗,会使火势更猛;D、煤气泄漏,立即打开排气扇电源开关,会引起爆炸.【解答】解:A、油锅着火,立即盖上锅盖,可以隔绝空气达到灭火的目的,故A正确;B、电器着火,立即用水扑灭,会使人触电,造成伤亡事故,故B错误;C、高层住房着火,立即大开所有门窗,因为有了充足的氧气会使火势更猛,故C错误;D、煤气泄漏,立即打开排气扇电源开关,会引起爆炸,故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灭火的方法,解答时要结合燃烧的条件方面进行分析、判断,从而找出正确的灭火方法.5.物质保存的方法取决其性质.下列药品不需要密封保存的是()A.氧化钙B.浓硫酸C.木炭 D.浓盐酸【考点】空气中常见酸碱盐的质量或性质变化及贮存法;生石灰的性质与用途.【专题】常见的酸酸的通性;常见的碱碱的通性.【分析】依据易变质、易吸水和易挥发的物质需要密封保存分析判断.【解答】解:A、氧化钙易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需要密封保存,故错误;B、浓硫酸具有吸水性,需要密封保存,故错误;C、木炭粉在空气中不易发生变化,不需密封保存,故正确.D、浓盐酸具有挥发性,需要密封保存,故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常见物质的保存方法,完成此题,可以依据物质的性质进行.6.有CO、CO2和N2的混合气体120g,其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0%.使该混合气体与足量的灼热氧化铁完全反应,再将气体通入过量的澄清石灰水中,充分反应后得到白色沉淀的质量为()A.50 g B.100 g C.150 g D.200 g【考点】混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计算;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计算.【专题】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分析】根据混合气体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计算出碳元素的质量,而这些质量的碳元素转化为二氧化碳后又与氢氧化钙反应转化为碳酸钙中的碳元素,所以依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混合物中的碳元素质量与碳酸钙中碳元素的质量相等.【解答】解:CO、CO2和N2的混合气体120g,其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0%,故碳元素的质量为120g×20%=24g,24g的碳元素转化为二氧化碳后又与氢氧化钙反应转化为碳酸钙中的碳元素,所以依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混合物中的碳元素质量与碳酸钙中碳元素的质量相等.设碳酸钙的质量是x,则x×=24g,解得x=200g.故选:D.【点评】此题不用分别计算出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质量,只需知道不管是原来的二氧化碳,还是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生成的二氧化碳,其中含有的碳元素都来自原混合物中的碳.7.某校化学小组在利用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探究酸碱中和反应时,利用数字化传感器测得烧杯中溶液pH的变化,其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中c点所示溶液呈碱性B.图中a点所示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是Na2SO4和H2SO4C.该实验是将氢氧化钠溶液逐滴滴入到盛有硫酸的烧杯中D.由a点到b点的pH变化过程证明酸和碱发生了中和反应【考点】中和反应及其应用;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专题】常见的酸酸的通性.【分析】A、根据c点的pH小于7,溶液显酸性,据此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a点的pH大于7,溶液显碱性,据此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图象中pH值的变化是从大于7逐渐的减小到小于7,进行分析解答.D、根据由a到b点的pH值的变化是从大于7逐渐的减小到等于7,进行分析解答.【解答】解:A、c点的pH小于7,溶液显酸性,故错误;B、a点的pH大于7,溶液显碱性,溶液中的溶质是硫酸钠和氢氧化钠,故错误;C、由图象可知,pH值是开始时大于7逐渐的减小到7然后小于7,可知原溶液显碱性,然后不断的加入酸性溶液,使pH减小,说明是把稀盐酸滴加到氢氧化钠溶液中,故错误;D、由a到b点的pH值的变化是从大于7逐渐的减小到等于7,可以说明酸和碱发生了中和反应,故正确.答案:D【点评】本题难度不是很大,主要考查了中和反应及其应用,掌握溶液的酸碱性和溶液pH大小之间的关系、从数形结合的角度理解中和反应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滤A.A B.B C.C D.D【考点】物质除杂或净化的探究;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金属的化学性质;盐的化学性质.【专题】物质的分离、除杂、提纯与共存问题.【分析】根据原物质和杂质的性质选择适当的除杂剂和分离方法,所谓除杂(提纯),是指除去杂质,同时被提纯物质不得改变.除杂质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解答】解:A、除去二氧化碳中的一氧化碳不能够通氧气点燃,这是因为除去气体中的气体杂质不能使用气体,否则会引入新的气体杂质,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B、碳酸钾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钾、水和二氧化碳,再进行蒸发,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C、锌和铁均能与稀硫酸反应,不但能把杂质除去,也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D、氧化钙和碳酸钙均能与稀盐酸反应,不但能把杂质除去,也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故选:B.【点评】物质的分离与除杂是中考的重点,也是难点,解决除杂问题时,抓住除杂质的必需条件(加入的试剂只与杂质反应,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是正确解题的关键.二、理解与应用(本大题包括4个小题,共16分)9.在Cu(NO3)2、Al(NO3)3和AgNO3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出的固体上滴加稀硫酸时有气泡产生.则反应后所得溶液中含有的金属离子有Al3+和Fe2+;反应后溶液的质量比原混合溶液的质量小(填“大”或“小”);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十2AgNO3=Fe(NO3) 2+2Ag[Fe+Cu(NO3) 2=Fe(NO3) 2+Cu] (写出一个即可).【考点】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专题】压轴实验题;金属与金属材料.【分析】依据活动性强的金属可以把活动性弱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所以铁可以置换出铜与银但不能置换出铝,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出的固体中滴加稀硫酸,有气泡产生,此现象说明Fe 过量没有反应完,所以原混合溶液中的Cu(NO3)2、AgNO3全部被置换生成Cu、Ag和Fe(NO3)2溶液,A1(NO3)3不反应,再利用反应时金属的原子量可对溶液质量的改变进行分析,确定溶液质量的变化.【解答】解:混合溶液中的Cu(NO3)2、AgNO3与铁发生置换反应,得到Cu、Ag,铁粉过量,所以滤出固体中含Fe;反应后的溶液中即滤液不再含的Cu(NO3)2、AgNO3,而是含有生成的Fe(NO3)2;由于Al(NO3)3不与Fe发生反应,所以滤液中还含有Al(NO3)3;依据该置换反应的过程是Fe十2AgNO3=Fe(NO3) 2+2Ag;Fe+Cu(NO3) 2=Fe(NO3) 2+Cu反应的铁与铜银的原子量关系可知:该两个反应发生时铁置换银与铜时反应的铁都小于生成的铜和银,故溶液质量减小;该过程中共发现两个反应:铁和硝酸铜的置换反应,铁和硝酸银的置换反应;故答:Al3+和Fe2+;小;Fe+Cu(NO3)2=Fe(NO3)2+Cu(或Fe+2AgNO3=Fe(NO3)2+2Ag).【点评】此题是对金属活动性顺序的考查,解题的关键是掌握金属活动性顺序表的意义,只有这样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10.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根据图象分析以下问题:(1)t1℃时,a物质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是16.7% ;(2)t2℃时,将50ga物质(不含结晶水)放入100g水中充分溶解得到a的饱和溶液;(填“饱和”或“不饱和”)(3)将t2℃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关系是b>a >c ;(4)等质量的a、b、c三种物质分别配制t2℃时的饱和溶液,所得溶液的质量由大到小的顺序为c >b>a .【考点】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解性和溶解度的关系.【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分析】(1)据饱和时质量分数的计算式×100%解答;(2)据该温度下a的溶解度分析解答;(3)据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情况及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计算方法分析解答;(4)据该温度下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分析解答.【解答】解:(1)据饱和时质量分数的计算式×100%可知:t1℃时,a物质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是×100%≈16.7%;(2)t2℃时a的溶解度是50g,即100g水中最多溶解50g的a,所以将50ga物质(不含结晶水)放入100g水中充分溶解恰好得到a的饱和溶液;(3)将t2℃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ab的溶解度减小,析出溶质,溶液中溶剂的质量不变,所以溶质的质量分数减小,c的溶解度增大,溶液中溶质、溶剂的质量不变,故溶质的质量分数与降温前相等;而t1℃时b的溶解度大于a的溶解度大于t2℃时c的溶解度,据饱和溶液中溶解度大则溶质的质量分数大可知:降温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关系是 b>a>c;(4)t2℃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关系是a>b>c,即等质量的水中溶解的a最多,c最少,所以等质量的a、b、c三种物质分别配制t2℃时的饱和溶液,需要的水最多的是c,最少的a,故所得溶液的质量由大到小的顺序为c>b>a;故答案为:(1)16.7%;(2)饱和;(3)b>a>c;(4)c>b>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溶解度的概念及溶解度曲线的意义,只有准确理解溶解度曲线的意义,才能进行有关问题的分析、判断.11.铜质的器皿长期暴露在潮湿空气中会长出一层绿色的铜锈,铜锈的主要成分是碱式碳酸铜[Cu2(OH)2CO3],小娟同学进行了单质铜生锈影响因素的实验探究.她将除锈后光亮的铜片同时分别放置在下列三种环境中,然后观察、研究.A.密封在干燥的环境中 B.浸没在煮沸后的蒸馏水中 C.放置在潮湿的空气中请回答下列问题:(1)铜片在上述三种环境中放置一段时间后,最先有明显铜锈生成的是 C ;(填环境序号)(2)小娟同学通过实验,得出的实验结论是:铜的锈蚀是铜与水、氧气共同作用的结果.对于这个结论你认为还应补充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是二氧化碳的参与(3)取一定量的碱式碳酸铜[Cu2(OH)2CO3]放入盛有一定量稀硫酸的烧杯中,恰好完全反应,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2(OH)2CO3+2H2SO4=2CuSO4+CO2↑+3H2O该反应过程中,观察到的明显反应现象是(答一条即可)冒出气泡(或溶液变为蓝色).【考点】探究金属锈蚀的条件;酸的化学性质.【专题】化学学习中的实验思想;科学探究.【分析】(1)根据题中信息可以知道铜质的器皿长期暴露在潮湿空气中会长出一层绿色的铜锈,可以据此作出判断和选择;(2)根据铜锈的成分结合质量守恒定律来进行解答;(3)根据化学方程式可以结合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来进行解答即可;【解答】解:(1)根据题中信息可以知道铜质的器皿长期暴露在潮湿空气中会长出一层绿色的铜锈,分析所给的选项可以知道选项C是正确的;故选C.(2)根据铜锈的成分结合质量守恒定律可以知道在铜锈中含有碳元素,所以在反应物质中应该含有碳元素,结合铜所处的环境可以判断反应物中还应该含有二氧化碳;(3)根据化学方程式可以结合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以知道产生了二氧化碳,所以会冒出气泡,生成了硫酸铜,所以溶液会变成蓝色;故答案为:(1)C;(2)二氧化碳的参与;(3)冒出气泡(或溶液变为蓝色);【点评】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熟记铁生锈的条件,并学会将其迁移应用到其它金属锈蚀的条件探究中;按照控制变量法,细致地进行对照实验探究之.或者按照科学探究的方法和环节,精心设计实验方案;然后,进行科学地实验探究,以图得出金属锈蚀的条件.12.A、B、C、D、E、F、G是常见物质,B是一种气体单质,E是红色的固体单质,D是浅绿色溶液,G是蓝色溶液,它们可以发生如下转化关系:(1)推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A Fe3O4、B H2、D FeSO4、G CuSO4;(2)写出下列转化的化学方程式:E→F:2Cu+O22CuO ;F转化为G的反应不是置换反应(填“是”、“不一定是”或“不是”).【考点】物质的鉴别、推断;置换反应及其应用;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专题】框图型推断题;物质的检验、鉴别与推断.【分析】根据“D为浅绿色溶液”可以知道D为亚铁盐的溶液,根据图框可以判断B为氢气,进而判断C为铁单质或是酸,但是酸不能燃烧,所C为铁单质,而A为四氧化三铁;根据“E是红色的固体单质”可知E为铜,可以知道F为氧化铜;根据“G是蓝色溶液”可以知道G为铜盐的溶液,G 和C反应生成了亚铁盐,与刚才的推断吻合,至此分析完毕,可以据此答题.【解答】解:根据“D为浅绿色溶液”可以知道D为亚铁盐的溶液,根据图框可以判断B为氢气,进而判断C为铁单质或是酸,但是酸不能燃烧,所C为铁单质,而A为四氧化三铁;根据“E是红色的固体单质”可知E为铜,可以知道F为氧化铜;根据“G是蓝色溶液”可以知道G为铜盐的溶液,G和C反应生成了亚铁盐,代入检验.(1)根据分析,由A为四氧化三铁;B为氢气,D是FeSO4,G是CuSO4;(2)E→F的化学方程式为:2Cu+O22CuO,故F为CuO;F→G就是CuO转化为CuSO4,此反应一定不是置换反应.故答案为:(1)Fe3O4,H2,FeSO4,CuSO4;(2)2Cu+O22CuO,不是.【点评】推断题是中考化学题中的一种常见题型,它涉及的知识面广,题型多样,变化复杂,条件隐蔽,容易出错,是一种既考查知识,又考查能力的题型.学生要在审题的基础上找准解题的突破口,经过分析,归纳,推理,得出正确的答案.三、实验与探究(本大题包括2个小题,共12分)13.如图是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NaCl溶液的实验操作示意图:。

德州市初三一练化学试题

德州市初三一练化学试题

九年级化学考试试题(时间:60分钟分值:50分)2015.4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O—16 C—12 N—14 Zn—65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1个正确答案,共16分)1. 诗词是民族灿烂文化的瑰宝.下列著名诗句中只含有物理变化的是A.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B.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C.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D.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2. 规范的操作是实验成功的保证。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CO2验满B.收集O2C.滴加液体D.测溶液pH3.我国科学家用滤纸和二氧化钛(TiO2)薄膜制作出一种新型“纳米纸”,又在纳米纸上“铺”一层“萘胺”(C10H9N)染料,制成一种试纸,用于检测食品中亚硝酸盐浓度的高低。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二氧化钛中Ti的化合价为+2 B.萘胺中C、H、N的质量比为10 : 9 : 1 C.萘胺一定是有机物D.这种试纸是一种新型化合物4. 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

t1℃时,在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等质量的两种物质,再分别加入等量的蒸馏水,充分振荡后,试管底部均有未溶解的固体。

再将两支试管升温到t2℃。

由t1℃到t2℃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乙溶液一定都成为饱和溶液B.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变C.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都增大D.甲溶液的质量一定比乙溶液大5. 根据你的生活经验和所学的化学知识,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铵态氮肥与熟石灰混合使用既可以补充氮元素,又可以改良酸性土壤B、由于缺碘和碘过量都会引起甲状腺肿大,所以我们要适量食用加碘食盐C、铝的使用要比铜和铁晚得多,是因为地壳中铝的含量较少D、化石燃料的燃烧对环境造成了不良影响,因此现在要禁止使用6. 在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丙可能是单质B.在该反应中丁可能是催化剂C.该反应是化合反应D.反应中甲、乙、丙的质量比是14:3:177. 归纳推理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之一。

山东省德州市九年级化学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

山东省德州市九年级化学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

山东省德州市2013年九年级化学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考生注意:本试题分第I卷和第Ⅱ卷两部分。

请考生将第I卷中选择题的正确答案在答题卡上涂黑,交卷时只交第Ⅱ卷。

你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Ca—40 Fe—56第I卷(16分)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计16分)1、下列说法一定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用干冰进行人工降雨 B.用铜粉和锌粉熔合成“黄金”C.用食醋除去水壶中的水垢 D.用木炭除去冰箱中的异味2、物质的性质决定它的用途。

下列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对应关系不正确的A.氢氧化钠易潮解——用作某些气体的干燥剂B.一氧化碳具有毒性——用于冶炼金属C.磷燃烧能产生白烟——可用于制作烟幕弹D.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波——可用作食品保护气3、宏观与微观相互联系是化学最基本的思维方式。

下列对宏观现象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A.非吸烟者受到被动吸烟的危害,是因为分子在不断地运动B.稀盐酸和稀硫酸都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是因为它们溶液中的阳离子都是H+C.氧气性质活泼,是因为氧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6,极易失去电子D.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具有不同的化学性质,是因为它们的分子组成不同4、九年级化学教材中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种类,将化学反应分为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四种基本反应类型。

下列反应不属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是A.CH4 + 2O2 CO2 + 2H2O B. S + O2 SO2C.HCl +NaOH=NaCl + H2O D.Fe + 2HCl=FeCl2 + H2↑5、下面是小青同学对部分化学知识的归纳,其中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实验记录:①用10mL量筒量取7.025mL水;②用托盘天平称取5.6g氯化钠B.安全常识:①酒精灯打翻起火,可用湿抹布扑灭;②冬天用煤炉取暖,应保证室内通风C.化学与健康:①人体缺维生素A会引起夜盲症;②杜绝使用食品添加剂D.化学与生活:①用钢丝球擦洗铝锅上的污垢;②加入肥皂水振荡可区别硬水与软水6、向盐酸中加入过量某物质X,溶液的pH随加入X的量的变化关系如右下图所示。

德州市九年级下学期化学第一阶段考试试卷

德州市九年级下学期化学第一阶段考试试卷

德州市九年级下学期化学第一阶段考试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填充题 (共10题;共20分)1. (2分) (2015九上·青岛月考) 判断镁在空气中燃烧是化学变化的根据是()A . 放热B . 发出耀眼的白光C . 生成白色固体D . 冒出白烟2. (2分) (2018九上·柳州期末) 能保持氢气化学性质的微粒是()A . HB . H+C . H2D . 2H3. (2分)如图所示的甲、乙两个剂可能是装置中,胶头滴管中吸入某种液体,平底烧瓶中充入(或放入)另一种物质,挤压胶头滴管加入液体,一段时间后两装置中的气球都明显胀大。

则滴管和烧瓶中所用试A . 甲: 稀硫酸和铜片乙: 水和COB . 甲:双氧水,二氧化锰,乙: NaOH溶液和CO2C . 甲: NaOH溶液和CO2乙: NaOH溶液和H2D . 甲:H2O和NH3乙:稀盐酸和大理石4. (2分)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下列有关实验问题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 在做“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实验时,一定要用到过滤操作B . 碳酸盐、碳酸氢盐中只有碳酸盐能与盐酸反应产生COC . 沉淀过程中一定伴随着化学变化D . 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的物质一定是碱5. (2分)下列符号中“3”所表示的含义错误的是()A . 3H2O中的“3”表示三个水分子B . SO3中的“3”表示一个三氧化硫分子中含有三个氧原子C . 3C中的“3”表示三个碳原子D . Al3+中的“3”表示铝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6. (2分)(2016·揭阳模拟) 蛋白质是由多种氨基酸构成的极为复杂的化合物,丙氨酸(C3H7O2N)是其中的一种.以下对丙氨酸的认识错误的是()A . 它是有机化合物B . 该化合物中碳、氢、氧、氮四种元素质量比为3:7:2:1C . 它是由碳、氢、氧、氮四种元素组成D . 它的相对分子质量为897. (2分)(2017·苏州)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 用小苏打治疗胃酸过多B . 用氢氧化钠改良酸性土壤C . 用铁桶长时问存放硫酸铜溶液D . 用食盐水除去热水瓶中的水垢8. (2分)(2017·卧龙模拟) 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甲的溶解度等于乙的溶解度B . 升高温度可以将甲的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C . 20℃时,100g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是60gD . 40℃时,分别用100g水配制甲、乙的饱和溶液,所需甲的质量大于乙的质量9. (2分) (2015九上·衡水期中) 我国使用“长征3号甲”运载火箭的动力是由高氯酸铵(NH4ClO4)分解所提供的,反应方程式为2NH4ClO4 N2↑+Cl2↑+4X↑+2O2↑,则X的化学式为()A . NH3B . H2C . H2OD . HCl10. (2分) (2018九上·定州期末) 下列是“家庭小实验”不能达到预期目的是()A . 将铅笔芯粉末放入锁芯,使开锁更灵活B . 向洗净的碎鸡蛋壳中加入食盐水可制二氧化碳C . 用小卵石、石英砂、活性炭等作家庭净水器D . 用冷碟子放在蜡烛火焰上方,压住火焰,制取少量炭黑二、信息分析题 (共2题;共20分)11. (2分) (2018九上·内江期中) 如图中的①、②是氟元素、钙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A.B.C.D 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请你回答:(1) A,B,C,D属于同种元素的粒子是________(填序号);(2) A粒子的化学性质与B,C,D中哪一种粒子的化学性质相似________(填序号)12. (18分)(2017·柘城模拟) NaOH是化学实验中常用的试剂.(1)氢氧化钠溶液与指示剂的反应,完成如表.紫色石蕊溶液无色酚酞氢氧化钠溶液________________(2)中和反应将某NaOH溶液逐滴滴入一定量的某盐酸中,如图图象合理的是________(填“甲”或“乙”).(3)向长期敞口放置的NaOH溶液中滴加盐酸时,意外发现有气泡产生,请解释其原因.(4)怎样区分氢氧化钠溶液与饱和石灰水,简要写出实验步骤、现象和结论.(5)常用熟石灰与纯碱制取氢氧化钠,若要制取氢氧化钠80g,计算需要纯碱多少?三、探究题 (共3题;共24分)13. (6分)(2016·桐城模拟) 小马同学在用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做中和反应的实验时,滴加一些盐酸后没有看到现象,才想起来忘了加酚酞试液.于是赶忙补加几滴酚酞试液,发现溶液是无色的.他认为酸碱发生了中和反应,溶液已是中性的了.(1)小亮同学对此提出了质疑,认为溶液也可能是酸性的.理由是________.(2)那么小马同学实验得到的溶液究竟是中性的还是酸性的呢?小亮的实验是:取少量溶液,滴加几滴石蕊试液,溶液变成________色,表明溶液呈酸性.小华的实验是:取少量溶液,滴到碳酸钠溶液中,看到________,表明溶液呈酸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3)请你也设计实验方案(不同于小亮和小华的方案),证明溶液呈酸性.每写出一个正确方案,要求:所用试剂类别必须不同.方案一:________方案二:________.14. (9分)“双吸剂”是一种常见袋装食品的保鲜剂,能吸收空气中的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气等.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某食品袋中发现一包“双吸剂”,其标签如图所示.同学们对这包久置的“双吸剂”固体样品很好奇,设计实验进行探究.【提出问题】久置“双吸剂”固体的成分是什么?【查阅资料】①铁与氯化铁溶液在常温下发生反应生成氯化亚铁.Fe+2FeCl3═3FeCl2②碱性的Na2CO3溶液可以和中性的CaCl2溶液发生复分解反应.【作出猜想】久置固体中可能含有Fe、Fe2O3、CaO、Ca(OH)2和CaCO3(1)【实验探究1】下表是小明设计的实验方案和记录的实验报告,请你补充完整: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①取少量固体放于试管中,滴加一定量的________,用带导管的单孔橡皮塞塞紧试管口,导管另一端伸入澄清石灰水中.试管中固体逐渐减少,有大量无色气体产生,得到浅绿色溶液,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样品中一定含有________ ,不含Fe2O3②取少量样品放入试管中,加水溶解,静置后取上层清液滴加无色酚酞试液.试管底部有不溶物,上层清液由无色变为红色样品中含有________【实验质疑】小组同学通过讨论认为实验中并不能得出一定含Fe2O3的结论,理由是________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进一步确定这包久置的“双吸剂”固体的成分进行如下定量试验.(2)【实验探究2】取3g样品研碎,并用磁铁充分吸引后,得到剩余固体2.6g,按照如图流程进行实验,请回答相关问题:(1)操作二、操作三名称是________;(2)固体Ⅰ的成分是________ (填物质化学式,下同);(3)烧杯A中溶液和加入的碳酸钠溶液反应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4)依据实验探究1,2中现象的分析及数据计算判断,这包久置“双吸剂”固体的成分是________ .【实验反思】下列对实验探究1、2的反思,不正确的是________ (填字母序号).A.对物质成分的探究有时需要定性与定量实验的结合B.实验探究2烧杯C中的溶质为Na2CO3和NaOHC.实验探究1、2中都有气体产生,但生成的气体成分不同D.在原样品中加入足量盐酸有4个反应发生.15. (9分)(NH4)2SO4、NH4NO3、CO(NH2)2是常见的化肥,对提高农作物产量有重要作用.(1)上述物质中属于有机物的是________;(2)NH4NO3中N、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 ;(3)为测定(NH4)2SO4化肥样品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小民和小青分别按自己设计的方案进行了实验(样品中杂质可溶,且不参与反应).方案1:小民称取13.60g样品,与足量的浓NaOH溶液混合加热,充分反应后,将获得的气体直接用足量的浓硫酸吸收,浓硫酸增重3.91g.方案2:小青另取等质量的样品溶于水,向水中加入足量的BaCl2溶液,充分反应后将沉淀过滤、洗涤、干燥,得白色固体23.30g.①上述不合理的方案是________ ;简述理由________.(4)②选用合理方案计算该(NH4)2SO4化肥样品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参考答案一、选择填充题 (共10题;共20分)1-1、2-1、3-1、4-1、5-1、6-1、7-1、8-1、9-1、10-1、二、信息分析题 (共2题;共20分)11-1、11-2、12-1、12-2、12-3、12-4、12-5、三、探究题 (共3题;共24分) 13-1、13-2、13-3、14-1、14-2、15-1、15-2、15-3、15-4、。

德州市九年级化学一模考试试卷

德州市九年级化学一模考试试卷

德州市九年级化学一模考试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 (共13题;共33分)1. (2分)以下家庭食品制作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A . 葡萄酿酒B . 凉水冻冰C . 黄瓜切片D . 辣椒剁碎2. (2分)(2011·钦州) 下列图示的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A . 铁丝在O2中燃烧B . 蒸发C . 过滤D . CO2验满3. (2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 溶液中的溶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气体B . 溶液一定由溶质和水组成C . 一定条件下,同种物质在不同溶剂里溶解现象不一定相同D . 一定条件下,不同物质在同一物质里的溶解现象不一定相同4. (2分)(2017·宿城模拟) 中考复习阶段,小轩同学梳理了以下知识:①利用金属的化学性质可以区别不同金属的活动性强弱;②催化剂一定能加快化学反应的速率;③具有可燃性的气体有甲烷、氢气和氧气;④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故破坏其中一个条件就可以灭火;⑤微量元素是人体健康必不可少的,但补充微量元素也要适可而止;⑥二氧化碳能灭火是因为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且密度比空气大,而用水灭火是因为可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其中你认为合理的是()A . ①④⑤B . ①③⑥C . ②⑤⑥D . ②④⑤5. (2分)下列在灭火过程中所采取的措施不正确的是()。

A . 将燃烧着的可燃物与空气隔绝B . 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C . 将未燃烧的可燃物与火源隔绝D . 使可燃物降温至其着火点以下6. (2分)(2017·广东模拟) 进行化学实验,观测实验现象,通过分析推理得出正确结论是化学学习的方法之一.对下列实验事实的解释正确的是()A . 在紫色的石蕊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溶液变红,说明二氧化碳气体能与石蕊反应B . 在某化肥中加入碱液,无氨味,说明该化肥一定不是氮肥C . 高锰酸钾受热后,固体质量减少了,说明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不相等D . 把铁钉放在硫酸铜溶液中,铁钉上有紫红色的铜生成,说明铁比铜活泼7. (2分)(2017·射洪模拟) 下列化学用语中,数字“2”的说法正确的是()①2H②2NH3③SO2④CuO⑤Mg2+⑥2OH﹣⑦H2O.A . 表示离子个数的是⑤⑥B . 表示离子所带电荷数的是④⑤C . 表示分子个数的是①②D . 表示分子中原子个数的是③⑦8. (2分)(2017·苏州模拟) 下列“家庭小实验”中,不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A . 用某些植物的花瓣制酸碱指示剂B . 用碎鸡蛋壳和食盐水制二氧化碳C . 用柠檬酸、果汁、白糖、水、小苏打等自制汽水D . 用石子、细沙、活性炭、棉、纱布等制作简易净水器9. (2分)下列有关物质的检验、鉴别及分离、提纯的做法中正确的是()A . 除去铁制品表面的锈渍可将其长时间投入足量的盐酸中B . 可用水鉴别氢氧化钠和硝酸铵两种白色固体C . 检验 NaCl 溶液中混有盐酸,可滴加无色酚酞溶液D . 除去CO2气体中混有的少量HCl,可将其通过足量的NaOH溶液10. (2分)(2018·平南模拟) 下列各组物质在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且无色的是()A . HCl NaNO3 K2SO4 Na2CO3B . CuCl2 Na2SO4 KNO3 NaClC . NaOH K2CO3 NaCl Na2SO4D . BaCl2 KNO3 CaCl2 Na2SO411. (2分)下列有关铁的说法正确的是()A . 铁锈的主要成分是Fe3O4 ,铁丝燃烧的产物是Fe2O3B . 铁元素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C . 铁锈很致密能防止铁进一步氧化D . 铁丝生锈是缓慢氧化12. (2分)(2016·封开模拟) 为除去下表样品中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所选试剂及操作方法均正确的是()序号样品成分所选试剂操作方法A KCl(MnO2)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B Na2CO3(NH4HCO3)加热至质量不再减少C NaCl(KNO3)水溶解、降温结晶、过滤D NaCl(MgCl2)过量NaOH溶液过滤、蒸发结晶A . AB . BC . CD . D13. (9分) (2018九上·平邑期末) 我国自主研发的“硅衬底高光效氮化镓(CaN)发光二极管(简称LED)技术“已广泛应用于照明、显像等多个领域。

德州市九年级下学期化学第一次全真模拟考试试卷

德州市九年级下学期化学第一次全真模拟考试试卷

德州市九年级下学期化学第一次全真模拟考试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16题;共32分)1. (2分) (2015九上·阿拉善盟期末) 下列变化是化学变化的是()A . 活性炭的吸附B . 蜡融化C . 食物腐烂D . 液化空气制氧2. (2分)(2018·石景山模拟) 人体各处液体的pH:口腔为6.5~7.5,胃部为1.0~3.0,小肠为7.8-8.4,血液为7.35~7.45。

其中碱性最强的部位是()A . 口腔B . 胃部C . 小肠D . 血液3. (2分)将密封良好的方便面从平原带到高原时,包装袋鼓起,是因为袋内气体分子()A . 个数增多B . 质量增大C . 体积增大D . 间隔增大4. (2分)某粒子结构示意图为,下列对该粒子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 核内一定是10个质子B . 核外电子是分层排布的C . 具有相对稳定结构D . 可能是阳离子或阴离子或稀有气体原子5. (2分)乙烯(C2H4)是石油炼制的重要产物之一.常温常压时,乙烯是一种气体,它与另一种气体组成的混合物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87%,则另一种气体可能是()A . H2B . CH4C . C2H2D . CO6. (2分)(2018·田阳模拟) 水是生命之源,下列有关于水的说法错误的是()A . 可用活性炭吸附水中的异味B . 过滤可除去水中的可溶性杂质C . 可用肥皂水区别硬水和软水D . 蒸馏可降低水的硬度7. (2分)水是生产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物质.下列关于水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 明矾溶液可以区分硬水和软水B . 在自来水厂净化水的过程中,发生的变化都是物理变化C . 水与过氧化氢的组成元素相同,均可用于制备氧气D . 为了节约用水,可以用工业废水直接浇灌农田8. (2分) (2019九下·岗巴模拟) 我市一家企业生产的“土豆农膜”是一种新型环保农膜,在塑料中添加土豆淀粉,可被细菌和微生物释放的酶分解,使塑料呈多孔状、强度下降。

德州市中考化学一模试卷(含答案)

德州市中考化学一模试卷(含答案)

德州市中考化学一模试卷(含答案)一、选择题1.下列依据实验目的所设计的实验方案中,正确的是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方案A分离CaO和CaCO3的混合物加水充分溶解后,过滤B鉴别NaOH和Ca(OH)2溶液加适量Na2CO3溶液C除去二氧化碳中的水蒸气通过碱石灰(NaOH和CaO)D检验NaCl中含有Na2CO3加水溶解A.A B.B C.C D.D2.部分变质的烧碱样品18.6g,能与7.3%的稀盐酸200g恰好完全反应,则此样品中变质的烧碱与原烧碱的质量比为( )A.3:2 B.2:3 C.1:2 D.1:13.甲、乙、丙、丁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之间的部分转化关系如图所示(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已略去。

“——”表示物质之间能发生化学反应。

“―→”表示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

下列推论不正确...的是( )A.若甲是碳酸钙,则乙转化成丙的反应可以是放热反应B.若乙是最常用的溶剂,则丁可以是单质碳C.若甲是碳酸钠,乙是硫酸钠,则丁可以是氯化钡D.若丙是二氧化碳,丁是熟石灰,则丁可以通过复分解反应转化为乙4.已知反应前后分子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下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B.A是有机物,C、D是无机物C.点燃前要先检验A的纯度,防止爆炸D.此反应中A和B的化学计量数之比等于1:15.A~H是初中常见的物质,已知A~G七种物质均含有同一种元素, D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00,可用作建筑材料。

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图中“一”表示两端物质间能发生化学反应,“→”表示物质间存在转化关系;反应条件、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已略去。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A为一种单质,D为碳酸钙B.可能涉及四种基本反应类型C.E、F的物质类别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D.H的浓溶液具有挥发性6.氧烛是一种便携式供氧设备(如下图)。

产氧药块由氯酸钠(分解时吸收热量为QkJ·g-1)、金属粉末(燃烧时提供氯酸钠分解所需的热量)和少量催化剂组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九年级化学参考答案
评分说明:化学方程式中化学式错误.方程式没配平均不给分;反应条件气体符号或沉淀符号遗漏不扣分。

一、选择题(本题有8小题,每小题2分,共16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二、理解与应用(本题包括4小题,每空1分,共16分)
1.(4分)(1)①2Mg2+ ②C (2)①CH4、O3 ②2NO + O2 = 2NO2
2.(4分)(1)升高(2)H2S -2 0
3.(3分)(1)2KClO32KCl+3O2↑(2)Cl2 (3)MgH2+2H2O=Mg(OH)2+2H2↑4.(5分)(1)CuSO4 Fe + CuSO4 = Fe SO4 + Cu 置换(2)碱(3)①
三、实验与探究(本题包括2个小题,每空1分,共12分)
1.(6分)(1)化学方程式与反应装置对应即可(答案略)EG
(2)CEF 用玻璃片盖好,正放在桌面上气体发生装置漏气(或反应物量不足)2.(6分)(1)C (2)浓度(3)①越快②碱性
BaO2 +H2SO4= BaSO4 ↓+H2O2过氧化氢在酸性环境下分解较慢
四、计算与分析(本题有2小题,共6分)
1.(2分)(1)20.65% (2)276
2.(4分)
(1)三(1分)
(2)解:设样品中MgCl2的质量为x
MgCl2 + 2NaOH == 2NaCl + Mg(OH)2↓·················1分
95 58
x 8.7g
95 ∶58 == x ∶8.7g
x =14.25g ·····························1分
粗盐纯度:[(100 g– 14.25g)/ 100g] × 100% == 85.75% ········1分答:(略)(其他合理解答过程参照评分标准给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