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缝隙护理模式在急救科护理中的应用

合集下载

无缝隙护理服务模式在急诊的应用

无缝隙护理服务模式在急诊的应用
p a t i e n t s o f o u t p a t i e n t o b s e r v a t i o n f r o m Au g u s t 2 0 1 2 t o Oc t o b e r 2 01 2 we r e s e l e c t e d f o r t h e c o n t r o l g r o u p,t h e y we r e
【 关键 词 】 无缝 隙护理服 务模 式 ; 急诊 ; 护理
【 中图分 类号 】 R 4 7 3 【 文献标识码 】 B 【 文章编号 】 2 0 9 5 — 0 6 1 6( 2 0 1 3) 1 2 — 1 5 6 一 O 2
Se a n de s s c a r e i n t he e me r g e nc y mo d e a p p l i c a t i o n

临床护理 ・
2 0 1 3 年 6 月 第 3 卷 第 1 2 期
无缝隙护理服务模式在急诊 的应用
吴 红红
南昌市第九 医院急诊科, 江西南 昌 3 3 0 0 0 2 【 摘要 】 目的 探讨元缝 隙护理 服务模 式在急诊 中应用 的效果 。方法 选取 2 0 1 2 年8 月 ~2 0 1 2 年1 0 月 门诊 留观 的
s e l e c t e d f o r t h e o b s e r v a t i o n g r o u p, t h e y we r e i mp l e me n t e d s e a ml e s s c a r e mo d e 1 . T h e r e l e v a n t i n d i c a t o r s o f t h e t wo g r o u p s we r e c o mp a r e d , e v a l u a t e d t h e e f f e c t i v e n e s s . Re s u l t s Co mp a r e d wi t h t h e c o n t r o l g r o u p, o v e r a l l s a t i s f a c t i o n a n d q u a l i t y o f c a r e i n o b s e r v a t i o n g r o u p we r e i mp r o v e d s i g n i f i c a n t l y , n u r s i n g d e f e c t s a n d c o mp l a i n t s n u mb e r we r e

无缝隙护理在手术室中的应用

无缝隙护理在手术室中的应用
1 术 前 访 视
员 的谈话 内容 , 根据 这些情 况 , 回护 士要 保持 手术 室 中的 巡 环境安静 , 做到说话 轻 、 走路 轻 、 开关 门窗轻 、 拿放 物 品轻 和 操作轻 , 放体位时 在充分 暴露 手 术野 的 同时 , 量使 患者 摆 尽 舒适 , 减轻 因体 位造 成 的压 力。给 患者 捆绑束 缚 带 固定 时 , 应 向患者解 释 其作 用 和 必要 性 , 得 患者 配 合 。探 察 腹腔 取 时, 我们轻握患 者的手 , 嘱其深 呼吸 , 以减轻牵 拉反射所 致 的 不适。全麻患者诱导期应协助 患者 放松 , 守护床旁 。术 中注 意观察患者的生命 体 征 , 保证 输血 、 液通 畅 。适 时为 患者 输
【 关键 词】 无缝 隙护理 ; 手术室 ; 访视
无缝隙护理是体现“ 人为本” 性化 、 性化 的服务理 以 人 个
2 2 手术 中护理 .
术 中管理 好 手术 问 , 对于非 全麻 的 手பைடு நூலகம்
念, 使住 院患者从人 院到出院后的康 复成 为一 个连续 性一体
化 的 过 程 … 。 如 何 实 现 手 术 患 者 在 手 术 室 中 的无 缝 隙护 理 , 是急待解决的一个课题 , 它要 求 手 术 患 者 在 手 术 室 中 的 整 个
的恢复情况 。用通俗易懂 、 如其分 的语 言介 绍手术 中可能 恰 感受到的痛苦体验 , 患者有 一定 的 心理准 备 , 使 心情 愉 快 的
接受手术。 2 术 中护 理 2 1 麻醉前护理 . 入室 时是 患者 心理 上最 紧张 的时刻 , 患
液量 , 血液 制品 , 输入 的 粗制 品、 在 申请用 的 血制 品; 未 正 医
手 术室的巡 回护士在手术前 1d 根 据手术通 知单 , , 深入 病 房阅读病 历 , 了解 患者 的 一般 情况 、 史 、 病 手术 诊 断、 称 名

无缝隙护理在手术室护理的应用

无缝隙护理在手术室护理的应用

无缝隙护理在手术室护理的应用
无缝隙护理是一种在手术室护理中广泛应用的概念。

它强调有效的团队协作和协调,以确保手术过程中的连续性和安全性。

在手术室中,无缝隙护理的应用通常包括以下方面:
1. 术前准备:护士负责核实患者身份、手术部位和手术操作等信息,并与其他团队成员进行确认。

他们还准备所需的设备、药物和器械,并确保手术室环境清洁、安全。

2. 手术过程中:护士在手术室中提供直接的护理支持,例如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处理手术器械和药物、配合外科医生操作等。

他们还与其他团队成员密切合作,确保手术过程的顺利进行。

3. 沟通和协作:无缝隙护理强调团队成员之间的有效沟通和协作,以确保信息的准确传递,避免误解和错误。

护士在手术室中负责协调团队的动作和流程,确保每个人都清楚自己的任务和责任。

4. 资源管理:护士负责手术室内的物资和设备的管理和使用,以确保它们始终可用且符合卫生要求。

他们还监测手术室环境的温度、湿度和清洁程度等因素,以确保手术的成功进行。

总之,无缝隙护理在手术室中的应用旨在优化团队协作、安全性和效率,为患者提供高质量的护理。

它强调每个团队成员的重要性,并强调团队之间的沟通和协作,以确保无缝流程和协调一致的护理。

无缝隙护理模式在急诊科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

无缝隙护理模式在急诊科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

无缝隙护理模式在急诊科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急诊科的服务质量和效率也成为了医院管理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

在急诊科,患者往往因为意外伤害、急性疾病等突发情况需要立即得到治疗和护理,因此急诊科的护理服务质量对患者的生命安全和健康至关重要。

在这样的背景下,无缝隙护理模式被提出,并被广泛应用于急诊科,以提高护理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无缝隙护理模式是一种全新的护理模式,它强调在治疗和护理过程中无缝隙地提供患者所需的医疗护理服务,以确保患者在急诊科得到全方位、全过程的优质护理服务。

该护理模式的提出和应用,旨在消除传统护理模式中因为信息传递不畅、工作流程不清晰等问题而导致的护理服务断档和交接不畅的情况,从而提高护理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在急诊科中,应用无缝隙护理模式能够为患者提供更加全面、全程的护理服务。

通过无缝隙护理模式,医护人员可以更好地协作工作,及时收集和传递患者信息,快速做出诊断和治疗计划,提高对患者的救治效果。

无缝隙护理模式能够更好地保障患者在急诊科中的安全,确保患者在求医治疗的整个过程中都能得到医护人员的关怀和照顾,有效预防和控制医疗事故的发生。

无缝隙护理模式还能够提高患者的满意度,使得患者在急诊科中得到更好的护理服务体验,增强对医院的信任感。

综合以上优势,无缝隙护理模式在急诊科中的应用不仅可以提高护理服务的质量和效率,还能够增强急诊科的服务优势和竞争力。

急诊科的管理者和医护人员应该深入理解和掌握无缝隙护理模式的要点和实施方式,将其融入到急诊科的日常护理工作中,并进一步完善和落实该护理模式,以期为患者提供更为优质的护理服务。

为了更好地推广和应用无缝隙护理模式,急诊科的管理者和医护人员应该采取以下措施:应加强对无缝隙护理模式的理论知识和实施方法的培训,使医护人员能够深刻理解该护理模式,并将其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应建立和完善急诊科的信息化系统,以提高患者信息的收集、传递和共享效率,并确保医护人员能够随时获取和更新患者的信息;应强化医疗质量管理,建立健全的护理记录和评估体系,从而全面监测和评估无缝隙护理模式的实施效果;应注重医患关系的建立和维护,使患者能够在急诊科中感受到医护人员的关怀和温暖,从而增强对医疗服务的满意度。

无缝隙护理模式在急诊科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

无缝隙护理模式在急诊科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

无缝隙护理模式在急诊科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无缝隙护理模式是一种基于团队协作和有效沟通的护理模式,能够帮助医护人员更好地协作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

在急诊科,医护人员需要在极短的时间内为患者提供及时、全面的护理服务,无缝隙护理模式可以帮助医护人员更好地完成急诊工作。

无缝隙护理模式的核心理念是协作和沟通。

医护人员不再是单独工作,而是以团队的形式为患者提供护理服务。

医护团队应该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这是无缝隙护理模式实施的基础。

医护人员应该同步记录患者的病史、诊断结果、治疗进展等信息,确保其他团队成员能够及时了解患者情况,提高不同阶段的协作效率。

在急诊科,无缝隙护理模式的应用可以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以病人为中心,共同制定护理计划无缝隙护理模式的一个重要特点是以患者为中心,将患者的需求和期望纳入护理计划中。

在急诊科,医护人员应该与患者及其家属紧密沟通,了解其病史、症状和疾病进展情况,并结合医学知识和团队经验,共同制定最佳的护理计划和治疗方案。

2. 高效的团队协作在无缝隙护理模式下,医护人员间应该通过信息共享和协调工作,避免冗余工作和重复记录。

例如,在急诊科中,护士可以首先对患者进行初步评估,评估结果应该及时公布给医生,方便医生进行进一步的医学诊断。

医生制定出治疗方案后,需要与护士沟通具体操作细节,以确保治疗效果最佳。

3. 多元化的护理方法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无缝隙护理模式可以为患者提供更多元化的护理服务。

例如,在急诊科中,可以应用智能设备和人工智能技术,实现患者监测和诊断的自动化,从而减轻医护人员的工作压力。

同时,护理人员应该关注患者的心理需求,在治疗过程中给予积极的心理支持。

综上所述,无缝隙护理模式的应用可以为急诊科优质护理服务提供重要的支持。

医护人员应该高度重视团队协作和有效沟通,以提高护理服务的效率和质量。

同时,医疗机构也应该为医护人员提供相关培训和技术支持,使其更好地应用无缝隙护理模式。

无缝隙急救护理模式在急诊创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无缝隙急救护理模式在急诊创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无缝隙急救护理模式在急诊创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发布时间:2022-12-23T01:32:32.234Z 来源:《护理前沿》2022年26期作者:周雁[导读] 分析在急诊创伤护理过程中采取无缝隙急救护理模式对患者的进行护理的效果。

周雁云南省普洱市人民医院 665000摘要:目的:分析在急诊创伤护理过程中采取无缝隙急救护理模式对患者的进行护理的效果。

方法:根据我院在2021年1月到2021年12月期间急诊科就诊的310例严重创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各155例,研究组的患者采取无缝隙急救护理方式进行护理,对照组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的方式进行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救治结果、并发症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

结果:对照组的患者满意度低于对照组,P<0.0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的抢救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低于研究组,P<0.0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在急诊创伤护理过程中,对患者进行无缝隙急救护理,可以缩短确诊、救治及送手术的时间,有效提高患者的抢救成功的效果,减少致残率,从而提升了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减少了医疗的纠纷的发生,可以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关键词:急诊创伤;无缝隙急救护理;护理满意度;效果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严重创伤的发生率呈现上升的趋势。

急诊创伤的患者大部分都是因为意外所导致的,其病情发生突然,病情危急,如不能及时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和高效率的护理服务,会导致患者的出现伤残和死亡等严重的现象,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

严重创伤患者的急救,需要多学科联合救治。

常规的护理模式已经无法满足急诊创伤的患者的护理需求,无缝隙急救护理模式的主要是以患者的为中心的一种新型的护理模式,使患者在最短的时间内得到有效的救治,大幅度提高患者的急救结果。

根据我院在2021年1月到2021年12月期间急诊科就诊的310例严重创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在急诊创伤护理过程中采取无缝隙急救护理模式的效果,具体内容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在2021年1月到2021年12月期间急诊科就诊的310例严重创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有155例患者,有男患者138例,女患者111例,年龄在19岁~6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1.41±1.42)岁,对照组有249例患者,年龄在22岁~61岁之间,有男患者128例,女患者121例,平均年龄为(33.4±1.32)岁。

“无缝隙"护理管理在急诊科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

“无缝隙"护理管理在急诊科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
心电图。 第三责任人( 3 号位 护 士 ) , 由护 士 长 、 主 管护 士或 高 年 资
1 质 量缝 隙 的原 因 1 . 1 全方位 、 专业 化 服务 不 到位
随着患者就医期 望值增 高 , 急诊科越来越呈现出紧张 、 快节 奏、 复杂化 的工作局面 , 对护士的整体素质也有 了更高 的要求。 由 于工作性质 的特殊性 , 急诊科护理 队伍 的年轻化 , 临床工作经验 的缺乏 , 专业理论知识的不全面 , 护理操作技能的不熟练 , 无法满 足对护理服务全方位 、 专业化的需求 。
中 图分 类 号 : R1 9 7 . 3 2 3 文献 标 识码 : B 文 章编 号 : 1 0 0 6 — 6 4 1 1 ( 2 0 1 3 ) 0 7 . - 0 1 7 4 — 0 2 2 . 2 专 业技 术 无缝 隙
“ 无缝隙” 护理质量管理 , 就 是 在 护 理 活 动过 程 中 , 针 对 当 前
科 护士 身 心疲 惫 , 影 响护 理 质量 。
实施先抢救后补办手续制度 , 即先进行抢救 、 治疗及检查 , 后补办 手续。 患者无陪护人员时 , 护士代办各种手续 。 患者进入绿色通道
后, 分 诊 护 士 在 第 一 时 间 对 患 者 进行 迅 速 而准 确 地 分 诊 , 并 立 即
在缝隙并提 出相 应对策。 认为“ 无缝 隙” 护理 管理能使患者进入 急诊科能享受到全程优质的护理服 务, 医、 护、 患满意度大大提 升 , 实现
了“ 夯 实基 础 护 理 , 提供满意服务” 的 优 质 护理 服 务 宗 旨, 值 得 临床 推 广 。
关键词 : 无缝 隙; 优 质护理 ; 护理管理 ; 急诊
1 . 3 持续服务存在缝隙

院前急救中的无缝隙护理

院前急救中的无缝隙护理

[ 摘要] 目的 通 过 无缝 隙优 质 护 理 的 应 用 , 提 高 院前 急 救 护 理 质 量 , 建立 良性 护 患 关 系 。 方法
服 务理 念 , 将 注 重 细 节 的无 缝 隙护 理 服 务 融 入 院 前 急救 护 理 中并 通 过 问 卷 调 查评 价 效 果 。
院前 急 救 是 急 救 医 疗 体 系 的 重 要 环 节 , 是 健 康 保 障 系统 的 重 要组 成 部 分 。 院 前 急 救 人 员 在 第 一 时 间 到 第 一 现 场 对
技术 , 是 抢 救 成 功 率 提 高 的 关 键 。( 4 ) 进 行 各 项 治 疗 护 理 时
与患 者 及 其 家 属 随 时 沟 通 交 流 , 避免 纠纷 , 近 年 来 医 患 关 系 紧张 , 各地频发医务 人员被伤 害事件 , 而 出 诊 到 现 场 的 医 护 人 员少 , 如 出现 纠 纷 伤 害 事 件 孤 立 无 援 , 因此 , 要 加 强 自我 保 护 意识 , 保证医患沟通畅通 , 形 成 和 谐 医 患 关 系 。( 5 ) 加 强 法 律 知识 学 习 , 提高法律意识 , 规 范 出诊 表 格 书 写 , 重 视 书 写 的 及时性 , 严肃性及全面性 , 重视 交 接 班 及 报 告 制 度 。 2 . 4 亲情 式优 质 护 理 ( 1 ) 护 士和患者是两个不 同的群体 , 按 照 群 体 利 益 化 和 立 己 原 则E z 3 , 护 士 和 患 者 在 认 知 上 必 然 产 生 差 异 。出 诊 护 士 应 用 护 理 软 技 能 与 患 者 及 其 家 属 有 效 沟
通 有 助 于 形 成 和 谐 的护 患 关 系 , 因此 , 护 士 必 须 掌 握 常 规

探讨无缝隙护理管理在急诊-ICU患者转运交接中的应用效果

探讨无缝隙护理管理在急诊-ICU患者转运交接中的应用效果

中国卫生产业OPERATING MODEL MANAGEMENT 运营模式管理[作者简介]薛宏奎(1985-),男,本科,护师,研究方向为急诊护理。

急诊-ICU 转运是急诊危重症患者经初步抢救处理后,因治疗与诊断需要转至ICU,虽然该过程短暂,只有几分钟时间,但因急诊危重患者病情严重,变化快,故转运交接过程存在诸多高风险因素[1-2]。

无缝隙护理管理属于一种新型护理管理模式,是指将先进管理理论作为基础,将科学管理手段作为依据,通过重组业务、优化智能、创新机制等方式形成一种持续管理系统,该护理管理方式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3-4]。

为了保证急诊-ICU 患者转运交接过程顺利完成,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确保患者生命安全,该研究在急诊-ICU 患者转运交接中应用了无缝隙护理管理模式,并将其实施效果与常规管理模式进行对照,即对实施前(2017年1—12月)与实施后(2018年1—12月)共100例患者的转运护理质量、转运交接记录单合格率、交接缺陷与纠纷发生率进行对比分析,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将该院急诊科20名急诊科护士作为研究对象,年龄20~41岁,平均年龄(38.96±2.13)岁;工作时间1~15年,平均(6.58±1.28)年;主管护师、护师、护士分别有3名、6名、11名。

该院从2018年1月开始在急诊-ICU 患者转运交接中实施无缝隙护理管理,实施前后护理人员DOI:10.16659/ki.1672-5654.2020.28.108探讨无缝隙护理管理在急诊-ICU 患者转运交接中的应用效果薛宏奎,关虹,易滔南华大学附属长沙中心医院急诊重症监护室,湖南长沙410004[摘要]目的探究急诊-ICU 患者转运交接中无缝隙护理管理的应用效果。

方法该院从2018年1月开始在急诊-ICU 患者转运交接中实施无缝隙护理管理,对比实施前(2017年1—12月)与实施后(2018年1—12月)100例患者的转运护理质量、转运交接记录单合格率、交接缺陷与纠纷发生率。

链式无缝隙一体化护理在低血容量性休克患者液体复苏救治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链式无缝隙一体化护理在低血容量性休克患者液体复苏救治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链式无缝隙一体化护理在低血容量性休克患者液体复苏救治中的应用效果观察【摘要】目的对低血容量性休克患者的液体复苏救治中,应用链式无缝隙一体化护理的应用效果。

方法研究时间段选择2021年1月~2021年12月,选择80例进行研究,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链式无缝隙一体化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

结果观察组的复苏开始、达标时间以及休克纠正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在低血容量性休克患者中,通过链式无缝隙一体化护理的实施,能促进复苏效果的提升,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关键词】低血容量性休克;链式无缝隙一体化护理;常规护理;复苏救治近年来在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下,创伤事件的发生率不断上升尤其是交通事故等意外创伤事件的发生不断增多[1]。

而在创伤后,患者机体的受损,会出现血容量的下降。

为患者开展治疗的同时,采取何种方案改善患者的结局,是临床亟需解决的问题。

近年来,临床提出了链式无缝隙一体化护理方式,这种护理模式具有高效率、高质量的特点,能够使患者的急救时间得以有效缩短,促进抢救成功率的提升[2]。

有研究提出在链式无缝隙一体化护理的实施之下,能够促进救治效果的提升。

为进一步对该种护理方式的应用效果进行探究,本研究就收治的低血容量性休克患者80例进行分析,现论述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研究时间段选择2021年1月~2021年12月,选择80例进行研究,组间资料对比后,见:P>0.05,符合研究所需。

具体如表1。

表1组间信息资料比较(n,±s)组别例数男性女性年龄范围(y)平均年龄(y)观察组4021(52.50)19(47.50)41~6752.82±11.93对照组4022(55.00)18(45.00)40~6552.76±11.851.2纳入和排除标准纳入标准:(1)所有患者本次研究知情,并表示配合研究,签署同意书;(2)确诊为低血容量性休克者。

无缝隙护理在急诊危重患者院内转运中的应用

无缝隙护理在急诊危重患者院内转运中的应用
间短暂 ,有 文献 报道转 运 的患者 比平 常高 9 . 6 % 死 好效 果 。
亡 率的危险 … 。无缝隙护理是现代护理管理 的新 1 资料 与方法 1 . 1 病例人选标准
DO I :1 0 . 3 7 6 0 / e ma . j . i s s n . 1 0 0 7 - 1 2 4 5 . 2 0 1 3 . 2 1 . 0 4 1
1 . 2 转 运 目的
危 重患 者转 运单 。 ( 1 ) 气 道 :转 运 前 清 除 气 道 内分 泌 物 ,保 持 气 道通 畅 。( 2 ) 管道 :妥 善 固定 各
. 3 . 2 . 3 转运前准备 完 成 包 括 B超 、X线 、C T 、MR I 1
2 0 0 8 :8 3 .
【 3 】 汪 向东 ,王 希林 ,马弘 . 心理 卫生评定 量表手册 [ M] . 增订版 . 北京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 ,1 9 9 9 :1 3 4 — 2 3 5 .
( 收稿 日期 :2 0 1 3 - 0 6 — 2 1 )
( 责任校对 :成观星 )
综 上 所 述 ,中医 五音 疗 法 对 先兆 流 产并 发 焦
虑患者 有抗 焦虑作 用 ,能提 高妊娠 成功 率 。
参 考 文献
[ 6 ] 陈勇 ,黄润强 ,郑蓉 ,等 . 保胎灵 片对 先兆流产患者 内分泌激素 的影 响 I J l _ 现代 中西 医结合杂 志 ,2 0 1 0 ,
1 9 ( 2 9 ) :3 6 9 8 — 3 6 9 9 ,3 7 0 9 .
[ 7 ] 朱丽辉 . 心理评价及 干预在先兆流产患者护理 中的应 用效果分析 叽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 0 1 1 ,1 7( 2):
2 35 -23 8.

全程无缝隙护理模式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

全程无缝隙护理模式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

全程无缝隙护理模式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发布时间:2021-11-25T15:36:01.904Z 来源:《医师在线》2021年7月13期作者:凌洁[导读] 对全程无缝隙护理模式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进行探究。

凌洁(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四川成都610041)摘要目的对全程无缝隙护理模式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进行探究。

方法随机抽取我院手术室2018年5月~2020年12月期间的103例手术患者开展研究,以常规围手术期护理为A组(53例)、以全程无缝隙护理模式为B组(53例),通过比较心理弹性水平、并发症、护理满意度、应激反应等变化,全面评价全程无缝隙护理模式的可行性。

结果干预后,B组 CD-RISC评分高于A组,P<0.05;B组手术准备时间、术后送回病房时间较A组减短,P<0.05;B组肾上腺素浓度、皮质醇浓度、心率较A组低,P<0.05;B组并发症发生率较A组低,3.77%vs16.98%,P <0.05;B组护理满意度较A组高,96.23%vs81.13%,P<0.05。

结论全程无缝隙护理模式可强化手术室护理质量,提高患者心理弹性水平,减短手术准备时间、术后送回病房时间,以及减轻机体应激反应,减少并发症,促进护理满意。

关键词:手术室;手术患者;全程无缝隙护理模式;应激反应;并发症、护理满意度前言作为各级医院的重要科室之一,手术室是为患者提供手术的重要场所之一。

随着当前人们自我保健意识的增强,再加上对对手术室缺乏认知、手术室环境陌生、低体温及切口感染等并发症风险高、机体应激反应强烈等影响,使其对手术室护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低体温是最常见的围手术期问题,调查显示其发生率高达50%~90%,与麻醉、术中液体输入、肢体暴露面积、手术室环境等原因有关,如若不及时进行防护,则会引起机体代谢异常,加重组织缺血缺氧严重程度,甚至造成术后寒战、切口感染、凝血功能障碍等并发症,降低手术效果,危及生命安全。

李娜等[1]人选择剖宫产手术患者开展研究,比较分析常规手术护理与手术室积极保暖护理的效果差异(术后低体温、切口感染率、护理满意度,发现手术室积极保暖护理患者术后的低体温发生率、切口感染率均为4.55%,而护理满意度为95.45%,提示重视剖宫产手术患者的术中保暖护理可有效降低切口感染、低体温等发生风险,促进护理满意、产妇术后康复。

急诊EICU患者72例无缝隙护理模式的临床疗效

急诊EICU患者72例无缝隙护理模式的临床疗效
值 得 临床 进 一 步推 广 应 用 。
无缝 隙护 理模 式 管理 明 显提 高 了临床 护理 质量 ,
【 键 词 】护பைடு நூலகம் 质 量 无缝 隙护 理模 式 关
【 图 分 类 号 lR 中 4 3 7
【 献 标 识 码 lA 文
【 章编 号 】1 7 -0 4 ( 0 1 () 0 - 2 文 4 7 22 1 )2b- 1 6 0 6 0 5
式 设 备 。 班 次 确 保该 救治 小 组 2 A 在 岗 。 天 下 班 前 对 该 患 每 ~3 每 者 的 护理 进 行 回顾 性 总 结 , 到 薄 弱 和 不 足 点 , 之 进 行 改正 。 找 对 1 24 密切 观 察 , .. 真实 记 录 EC I U患者 病情 危 重 , 随时 可 能 发生 病 情 变 化 。 因此 , 要求 护 理 人 员 密切 观 察 , 到 预 见 性 护 理 。 做 在 抢 救 记 录 中 , 实 记 录 时 间 、 人 表现 症 状 、 救 措 施 及 效 果 。 真 病 抢 1 2 5 心理 护 理 急诊 患 者 多数 为 急性 发 病 , 情 重 。 . . 病 对于 各 种 治 疗 和 检 查 , 者 及 家 属 存 在 各 种 顾 虑 , 向患 者 讲 解 治 疗 患 应
和 检 查 的 方 法 及 必要 性 , 时 了 解 患 者 的 心 理 需 求 , 其 以 最 佳 及 使
诊EC I U于2 0 年 6 09 月至 2 1年 6 0 O 月应 用 无缝 隙护 理 模 式 护 理重 症
患 者 7 例 , 得较 好 的 护理 效 果 , 报 道 如 下 。 2 取 现
暖固
现 代 护 理
急 诊 E 患 者 7 U I C 无 缝 隙 护理 模 式 的 临 床 疗 效 2例

无缝隙护理配合SBAR模式在急诊住院患者与病房交接中的运用

无缝隙护理配合SBAR模式在急诊住院患者与病房交接中的运用

无缝隙护理配合SBAR模式在急诊住院患者与病房交接中的运用在医院急诊科,每天都有大量的患者接受治疗和观察,有些情况可能需要留院观察或接受进一步的治疗。

在患者从急诊科转移到病房的过程中,需要进行一系列交接操作,以确保患者的连续护理。

而在这个交接过程中,无缝隙护理和SBAR模式成为了非常重要的工具。

本文将探讨无缝隙护理配合SBAR模式在急诊住院患者与病房交接中的运用。

我们来了解一下无缝隙护理的概念。

无缝隙护理是指在医疗过程中,保证患者护理连续性和安全性的一种护理模式。

它要求各个环节的医护人员在患者的护理过程中做到无缝隙的连接,确保患者在转运、交接和治疗过程中不会出现遗漏或失误。

而SBAR模式则是一种在医疗工作中常用的交流模式,它指的是情况(Situation)、背景(Background)、评估(Assessment)和建议(Recommendation),用于有效地传递患者信息和医疗建议。

在急诊科与病房交接中,无缝隙护理和SBAR模式的运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一、信息传递在患者交接过程中,有效的信息传递是非常关键的。

急诊科的护士或医生需要向病房护士或医生传递患者的情况、背景、评估和治疗建议。

这就需要运用SBAR模式,清晰地将患者的情况和治疗计划传达给接手的医护人员。

无缝隙护理也要求在这个信息传递过程中不出现遗漏或误解,确保患者的信息准确地传递到每一个环节。

二、交接手续在患者交接过程中,还需要进行一系列的交接手续,比如签字确认、病历记录的转交等。

无缝隙护理要求在这些手续中做到无误差和无遗漏,以确保患者的治疗过程不会出现中断或延误。

而SBAR模式则可以帮助医护人员在交接手续中清晰地传达患者的信息和治疗计划,减少信息传递的误解和偏差。

三、沟通协作四、监测评估在患者交接后,病房的医护人员需要对患者的情况进行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和处理可能出现的问题。

在这个过程中,SBAR模式可以帮助医护人员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观察和判断,确保患者的情况得到及时处理。

无缝隙护理模式在急诊科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

无缝隙护理模式在急诊科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

无缝隙护理模式在急诊科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医疗服务水平的提高,急诊科在现代医疗体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急诊科是医院的窗口和门面,也是医院对外提供的医疗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急诊科,护理服务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安全和治疗效果。

提高急诊科护理服务的质量和水平是急需解决的问题。

无缝隙护理模式是一种新的护理模式,旨在通过提高护理工作的协调性和连续性,以实现对患者的全方位、全过程的护理。

无缝隙护理模式的应用可以有效提高急诊科护理服务的质量和水平,为患者提供更加安全、周到、细致的护理服务。

本文将探讨无缝隙护理模式在急诊科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并对其实施中可能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以期为急诊科护理服务的改进提供一些借鉴和参考。

一、无缝隙护理模式的基本概念无缝隙护理模式是一种强调全方位、全过程护理的新型护理模式。

它强调护理工作应当是一个连续统一的过程,没有隔阂、间断和断层。

在无缝隙护理模式中,护士要将工作重心转移到患者本身,把患者作为服务的中心,为患者提供连续、持续的、全面的护理。

无缝隙护理模式要求护理人员之间要密切合作,协调工作,使得患者在接受护理时能感受到一种连续性和一种流畅性,而不是一种零散的、断断续续的服务。

1. 提供及时、周到的护理服务急诊科是医院的窗口和门面,也是医院对外提供的医疗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急诊科,患者因各种急性疾病、意外伤害等突发状况前来就医,需要得到及时、周到的护理服务。

无缝隙护理模式的应用可以保证急诊科护理人员之间的协作和配合,使得护理服务能够及时、周到地为患者提供。

无论是患者的初步评估、急诊抢救、还是日常护理,都可以通过无缝隙护理模式来实现无间隙、无中断的护理服务,使得患者能够得到更加安全、周到、细致的护理服务。

2. 实现全程无缝隙的护理服务3. 促进医护间的良好沟通和协作急诊科是医院里繁忙、复杂的场所,医护人员之间的沟通和协作对于患者的救治和护理非常重要。

无缝隙护理管理在外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无缝隙护理管理在外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无缝隙护理管理在外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摘要:近些年来,人们生活水平逐渐提升,对临床护理服务的要求也相应提高。

有研究认为,医院的整体水平及形象与护理质量关系密切,高质量的服务能为治疗工作的开展奠定基础,但当下许多医院依旧存在护理人员分工不明确等问题,不仅增加了日常工作量,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护理人员工作积极性。

因此采取科学、合理的护理管理至关重要。

无缝隙护理管理属于新兴护理管理模式,不仅能提高护理质量,使患者的医疗需求得到满足,还可改变传统护理管理中条块分离的现状,消除各种缝隙因素,达到系统化、规范化管理的目的。

关键词:无缝隙护理管理;外科护理;应用效果引言近年来,患者的健康意识以及维权意识都在持续不断地得到强化,在接受诊疗过程中对于护理工作开展的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对于护理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技术水平以及服务质量水平要求都在不断提升。

无缝隙护理管理模式虽然还属于一种全新的护理管理方式,但在临床上却得到了十分广泛的应用。

这种护理管理方式主要是通过发现护理工作开展过程中所存在的风险,找到相关问题出现的具体原因,并且在充分分析问题基础上对护理措施以及护理流程进行改进,使护理质量能够得到有效提升。

本次临床实验旨在进一步观察无缝隙护理管理模式的有效性。

1对象与方法1.1研究对象选择2020年12月-2021年11月外科接诊的2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及组间基本资料均衡可比的原则进行分组,每组100例。

对照组男52例,女48例;年龄24~70岁,平均46.3±12.9岁。

观察组男51例,女49例;年龄23~72岁,平均46.5±12.4岁。

两组上述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本研究通过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护理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护理人员一方面要能够为患者提供基础的护理服务,另一方面也需要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对其实施健康教育,做好针对患者病情的观察工作。

急诊创伤护理中应用无缝隙急救护理模式的效果评价

急诊创伤护理中应用无缝隙急救护理模式的效果评价

急诊创伤护理中应用无缝隙急救护理模式的效果评价【摘要】目的:对无缝隙急救护理模式于急诊创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评价。

方法:将2019年8月~2020年8月期间我院急诊创伤外科收治的急诊创伤患者列为观察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82例,对观察组患者实施无缝隙急救护理模式,对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急诊护理模式。

观察两组患者急诊时间和护理满意度。

结果:①观察组患者急诊确诊时间、急诊至手术时间以及急诊至病房时间均要显著快于对照组患者,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t=2.193,2.965,2.074)。

②两组患者护理总满意度比较分析,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分别为97.6%、84.1%,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X2=3.173)。

结论:将无缝隙急救护理模式应用于急诊创伤护理中可起到极佳的应用效果。

【关键词】急诊创伤护理;无缝隙急救;护理模式;效果评价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将2019年8月~2020年8月期间我院急诊创伤外科收治的急诊创伤患者列为观察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82例。

所有患者均在急诊创伤外科被确诊为外部创伤。

排除重度昏迷、送医时已抢救无效患者。

观察组患者年龄段为11~75岁,平均年龄(41.6±9.2)岁;其中女性有35例,男性有47例;37例为交通事故伤,25例为作业意外伤,20例为坠落伤。

对照组患者年龄段为13~71岁,平均年龄(40.9±8.7)岁;其中女性有37例,男性有45例;39例为交通事故伤,24例为作业意外伤,19例为坠落伤。

组间各项资料比较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

1.2方法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急诊护理模式,包括及时给予急救治疗与护理,配合医生检查和监测患者体征,止血、止疼、处理伤口、防感染等。

观察組患者实施无缝隙急救护理模式:①向公众公布我院急救电话,由我院急诊吧台护土24小时接听并指导患者及家属基本急救知识。

无缝隙急救护理模式在急诊创伤护理中的应用

无缝隙急救护理模式在急诊创伤护理中的应用

CHINESE COMMUNITY DOCTORS中国社区医师2021年第37卷第4期创伤是急诊科常见疾病,往往需要快速救治与护理。

急诊创伤患者多伴随应激心理反应,不利于治疗顺利进行。

有研究指出[1],急诊创伤患者实施无缝隙护理干预,可有效预防并发症,改善预后效果,当前临床有关研究较少。

基于此,本研究为了进一步探讨急诊创伤护理的有效模式,对急诊科90例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2019年6月-2020年6月收治急诊创伤患者90例,根据不同急救护理模式分为两组,各45例。

对照组男27例,女18例;年龄18~64岁,平均(37.34±10.26)岁;病程0.5~4h,平均(1.39±0.67)h;受伤原因:交通事故伤24例,钝锐器损伤14例,砸伤5例,坠落伤2例;受伤部位:腹部16例,颅脑13例,胸部10例,合并伤6例。

试验组男26例,女19例;年龄18~63岁,平均(37.30±10.29)岁;病程0.5~4h,平均(1.41±0.63)h;受伤原因:交通事故伤22例,钝锐器损伤15例,砸伤6例,坠落伤2例;受伤部位:腹部17例,颅脑12例,胸部10例,合并伤6例。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

方法:⑴对照组实施常规急救护理模式,观察患者临床症状,监测生命体征等指标,做好术前准备,并指导术中体位、用药等。

⑵试验组实施无缝隙急救护理模式,主要内容包括:①查阅相关文献资料,结合本院急诊科实际情况,对急诊护理流程进行优化,明确接诊、急救、转运等护理流程。

②对急诊科护士进行系统培训,使其了解急诊护理流程,规范急诊护理行为,增强急救意识,明确各岗位的工作任务,并做到责任到人。

③急诊科护士在接到急救电话后,简单了解患者病情,快速派车,救护车出诊后与患者家属和现场人员主动联系,了解患者病情,并让现场人员做出相应的保护措施,以确保患者安全。

无缝隙护理管理模式在急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无缝隙护理管理模式在急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无缝隙护理管理模式在急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研究发表时间:2020-12-18T05:28:48.925Z 来源:《健康世界》2020年13期作者:陈林娟[导读] 目的:观察无缝隙护理管理模式在急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6月收治的116例急诊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我院实施无缝隙护理管理模式时间节点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实验组为实施后,对照组为实施前,各58例,实施不同护理模式,对比患者护理效果,指标观察护理纠纷率及就诊等待时间。

陈林娟江阴临港医院急诊室 214443摘要:目的:观察无缝隙护理管理模式在急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6月收治的116例急诊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我院实施无缝隙护理管理模式时间节点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实验组为实施后,对照组为实施前,各58例,实施不同护理模式,对比患者护理效果,指标观察护理纠纷率及就诊等待时间。

结果:患者护理纠纷发生率对比有差异(P<0.05),且患者就诊等待时间对比有差异(P<0.05),实验组整体好于对照组。

结论:急诊护理中实施无缝隙护理科提高患者护理质量,降低了护理纠纷发生率也缩短了患者就诊等待时间,可推广到临床。

关键词:无缝隙护理;管理模式;急诊护理;应用方法;效果观察急诊作为医院日常管理工作开展中比较重要的管理科室之一,是医院日常管理工作开展中应该重点监督的一项管理工作[1]。

由于急诊管理工作实施难度较大,所以在急诊管理过程中需要采取科学的护理模式。

通过构建无缝隙护理管理模式,可提高急诊护理指导水平,对改善患者就诊环境,缩短患者就诊时间有一定帮助,所以可将该模式融入到患者护理指导中[2]。

本研究选取116例急诊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无缝隙护理管理模式在急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9年1月-2020年6月收治的116例急诊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我院实施无缝隙护理管理模式时间节点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实验组为实施后,对照组为实施前,各58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无缝隙护理模式在急救科护理中的应用
作者:张丹雷莉利
来源:《健康之路(医药研究)》2015年第03期
【摘要】目的:分析研究无缝隙护理管理在急救科当中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2009年5月-2012年9月在我院急救科就诊的患者一共有84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对照组,对照组对患者采取常规护理干预,干预组对患者采取无缝隙护理干预,对干预组与对照组护理干预效果给予对比分析。

结果:干预组患者的SAS评分以及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
【关键词】无缝隙护理模式;急救科;护理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clinical effect of seamless nursing management in the emergency department. Methods: Selected 84 cases of patients in in emergency department from May 2009 to Sep 2012, they were divided into interven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routine nursing care, while intervention group received seamless nursing care, then compared the curative effect of two groups. Results: The SAS score and SDS scores of patients in interven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P
[Key words] seamless nursing mode; emergency department; nursing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5)03-0179-02
无缝隙护理管理是能够提高临床护理治疗的主要措施,能够使优质护理当中的各个环节紧密相连,增强工作之间衔接的连贯性,同时还可以使病人护理舒适度明显提高,使其对临床护理服务满意度进一步增加,进而建立一个和谐的护患关系,使发生护患纠纷事件明显减少[1]。

本文笔者选取2009年5月-2012年9月在我院急救科就诊的患者一共有84例,对42例患者采取无缝隙护理干预,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09年5月-2012年9月在我院急救科就诊的患者一共有84例,随机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2例。

当中,干预组男性32例,女性10例。

年龄在20-71岁,平均年龄为41.5±6.8岁;对照组男性30例,女性12例。

年龄在22-78岁,平均年龄为44.3±7.2岁。

干预组与对照组患者之间的相关资料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进行对比。

1.2临床护理
1.2.1对照组护理
对照组对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模式。

1.2.2干预组护理
干预组在上述护理干预的基础之上采取无缝隙护理模式,其中包括有以下几点;(1)对参与无缝隙护理的相关护理人员进行专业知识培训,当中包括有专业技能、理论知识以及服务意识等;(2)对治疗效果没有影响的情况之下,要充分尊重其生活习惯,如,生活当中物品的摆放、使用及饮食习惯等;(3)临床护理人员一定要将患者的隐私给予有效保护,不可泄露患者隐私;(4)临床护理人员要为患者提供一个整洁、舒适的住院环境,在病房当中可以摆放鲜花以及图画等,同时可以让患者听一些轻柔音乐,进而使患者心情得以舒缓;(5)临床护士要主动和病人进行良好的沟通,对患者身心变化给予给予密切观察,同时对患者提出的建议给予耐心回答,并满足患者的基本需求,进而患者对医护人员的信任感明显增强;(6)改变传统的排班制度,实施弹性排班制度,根据病房的工作特征和病人具体需求情况给予排班,增加小时班等相关模式,进而使护理连续性得到保证。

1.3临床评价标准
(1)SAS(焦虑自评量表):这个评量表主要应用在评量病人对焦虑的主观感受,满分一共为100分,分数越高,则表明病人焦虑情况越加严重[2];(2)SDS(抑郁自评量表):这个评量表主要用于衡量病人的抑郁程度和治疗过程当中的变化情况,满分一共为100分,分数越高,则表明患者的抑郁情况越加严重[3]。

1.4临床护理满意度
采取我科室自主研制的问卷调查表,非常满意:90-100分;满意:81-90分;一般;70-80分;不满意:70分以下。

一共发放84份;回收84份,回收率为100%[2]。

1.5临床统计学处理
采取SPSS13.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

计量资料以()表示,组间比较行t检验。

计数资料以(%)表示。

用X2检验,P
2结果
2.1干预组与对照组病人SAS评分以及SDS评分情况对比
干预组患者的SAS评分以及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
表1 干预组与对照组病人SAS评分以及SDS评分情况对比()
组别 n SAS评分(分) SDS评分(分)
干预组 42 33.25±9.24* 41.16±7.04*
对照组 42 42.42±9.35 43.24±8.54
注:和对照组对比,*P
2.2干预组与对照组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情况对比
干预组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
表2 干预组与对照组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情况对比【n(%)】
组别 n 非常满意满意一般不满意满意度
干预组 42 20(47.6) 13(30.9) 7(16.7) 2(4.76) 95.23%*
对照组 42 14(33.3) 11(26.2) 10(23.8) 7(16.7) 83.33%
注:和对照组对比,*P
3讨论
在临床工作当中,护理干预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其需要多个群体共同完成,其中从医师到护理人员,从病人亲属到病情,多个环节之间的相互配合。

无缝隙护理模式是从临床护理当中分离出来对质量缝隙给予有效管理的一种全新模式,可以为病人提供最优质的服务,使临床护理质量明显提高。

现如今,无缝隙护理干预已经在我国临床当中得以广泛应用,并且其效果非常显著,已经获得大部分人的认可与支持,同时还可以使临床护士的专业素质以及专业修养明显提高,使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明显提高,进而建立一个和谐的护患关系,使护患纠纷事件明显降低,使临床护理质量明显提高[4]。

在医院急诊护理工作当中加入无缝隙护理模式,可以获得令人满意的干预效果,其可以对临床护士的班表给予有效调整,建立一个弹性的排班制度,当科室病人明显增多的时候,增加临床护士以及延长护理时间,反之,当病人数量减少或者不多的时候,可以让临床护士适当休息,将以往的搭配模式保持不变,连续监测病人的相关病情。

另外,还要专门成立一个无缝隙护理模式小组,组长由护士长担当,帮助临床医师进行抢救,同时要定期组织护理人员进行相关专业知识培训,使护理人员应对突然事件的能力明显增强,使临床护理水平明显提高。

另外,急救科临床护理人员要严格遵守相关规章制度,建立一个全方位的无缝隙护理模式。

当有病人需要到我院采取治疗的时候,首先要对病人的相关病情给予全面评估,同时对其各项指标进行检查,并通知临床医师进行手术,等到病人病情稳定以后,要设有专门人员进行陪同。

除此之外,临床护士要做好病人以及其亲属的工作,使患者焦虑以及抑郁的情绪得到明显改善,进而能主动配合临床医护人员的工作,使患者治疗依从性明显提高。

与此同时,手术以后要对
病人进行悉心照料,使患者疼痛明显减轻,建立一个和谐的护患关系。

本文结果显示,干预组患者的SAS评分以及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
总之,对急救科就诊患者采取无缝隙护理模式,可以使患者焦虑以及忧郁症状得到明显改善,使临床护理质量明显提高。

参考文献:
[1]曾亮芳.无缝隙护理模式在急救科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4,13(2):46.
[2]李欣怡.无缝隙护理模式在急救科应用的效果评价[J].大家健康(下旬版), 2014, 8(4):273.
[3]张仲文.浅谈无缝隙护理模式对护理质量影响[J].健康大视野,2013, 21(11):304.
[4]王惠玲,陈箴.临床护理路径在妇产科中的应用探究[J].吉林医学,2014,35(10):2241.
[5]任杰,杨瑞仙,张润芳.无缝隙式护理对妇科患者康复的影响[J].中国医药导刊,2014,3(25):11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