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法规
卫生法规对医务人员的意义
卫生法规对医务人员的意义
卫生法规对医务人员具有重要的意义。
以下是一些主要方面:
1.规范行为:卫生法规为医务人员提供了明确的行为准则和规范,要求他们在医疗服务过程中遵守法律、道德和职业规范,保证医疗质量和安全,维护患者权益。
2.保护患者:卫生法规通过规定医务人员的职责和义务,确保他们提供安全有效的医疗服务,并保护患者的隐私和个人信息安全。
此外,法规还规定了医疗纠纷处理的程序,保障患者合法权益。
3.促进专业发展:卫生法规要求医务人员进行继续教育和职业培训,不断提高专业技能和知识水平。
这有助于提升医务人员的专业素质,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4.防控疾病:卫生法规确定了疾病预防控制的措施和标准,医务人员需要按照法规要求参与疾病监测、报告和防控工作,确保公众的健康安全。
总之,卫生法规对医务人员的意义在于规范行为、保护患者权益、促进专业发展和防控疾病,为医疗服务提供了法律保障,同时也强化了医务人员的责任和义务。
卫生相关法律法规
卫生相关法律法规卫生相关法律法规概述卫生是指维护人们身体健康、保护环境、预防疾病的一系列活动和措施。
为了确保公众的健康和安全,各国制定了一系列的卫生相关法律法规,以监管和规范卫生领域的行为。
本文将介绍一些主要的卫生相关法律法规,并对其内容和作用进行分析。
国家卫生法律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法》是中国卫生领域的基本法律,于2002年通过,旨在保护公众的健康和生命安全。
该法规定了卫生工作的基本要求和目标,并规范了卫生行业的各个方面,包括卫生设施建设、传染病防控、食品安全、卫生监督等。
根据该法,卫生部门负责制定和实施相关政策和措施,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应积极参与卫生工作,共同创造良好的卫生环境。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食品安全是人民群众关注的重要问题,而《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是中国食品安全领域的核心法律。
该法于2009年1月1日生效,旨在保障公众食品安全权益,维护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
该法规定了食品的生产、加工、储存、运输、销售等环节的卫生要求和安全措施,规范了食品标签的使用、食品广告的发布以及食品安全监督和处罚等。
食品经营者应按照法律规定的标准和程序进行操作,确保食品安全。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传染病是卫生领域的重要问题之一,为了有效防控传染病的传播和流行,中国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
该法于2004年通过,旨在规范传染病的防治工作,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
该法明确了传染病的报告和监测制度、病原学实验室的管理要求、传染病的防控措施和隔离治疗等。
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应密切关注传染病的动态,及时报告和处理疫情,确保公众生活在健康和安全的环境中。
地方卫生法律法规除了国家层面的卫生法律法规外,各省、市、自治区等地方也制定了一系列相关法律法规,以适应本地区的具体情况。
这些地方卫生法律法规在继承和发展国家法律法规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化和落实了卫生工作的具体要求。
举例来说,北京市制定了《北京市食品安全条例》,旨在加强本地区食品安全管理,确保食品安全。
卫生法规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卫生法规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卫生法规是指通过立法确定的卫生保健制度和行为规范,是国家管理卫生领域的法律依据。
卫生法规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凸显在以下几个方面。
1. 维护公共卫生安全
卫生法规的制定与执行,可以有效防范传染病和疾病的暴发扩散,保障社会公共卫生安全。
例如,对于突发传染病的应急处置及防控措施,卫生法规提供了明确的法律依据,保护民众免受疾病侵害。
2. 规范卫生行为
卫生法规规定了公民、单位在卫生领域中的权利和义务,约束和引导人们的卫生行为。
从生活垃圾分类到食品安全管理,卫生法规的制定引导着人们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促进社会整体卫生水平提升。
3. 加强卫生监管
卫生法规赋予卫生监管部门依法履行监督管理职责的权限,对卫生机构、从业人员进行规范管理和监督。
通过加强卫生监管,可以有效防范医患纠纷、提升卫生服务质量,保障公众的身体健康权益。
4. 促进卫生事业发展
卫生法规的建立为卫生事业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规范了卫生机构和人员的执业行为,促进了卫生事业的规范化和专业化发展。
同时,卫生法规也为医疗设施建设、医疗器械使用等提供了规范指导,推动了卫生事业的发展。
综上所述,卫生法规的重要性与必要性不言而喻。
它不仅维护公共卫生安全,规范卫生行为,加强卫生监管,而且促进卫生事业的发展,是维护社会公共利益、保障人民健康权益的重要法律工具。
只有不断完善与执行各项卫生法规,才能切实落实好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群防群控的卫生工作方针,为构建全民共建共享的卫生健康大格局贡献力量。
卫生法律法规
卫生法律法规正文开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护公民的健康权和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维护社会和谐稳定,规范卫生工作,加强卫生监督管理,制定本法。
第二条本法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卫生行为的监督、管理和法律责任的追究。
第三条国家鼓励和支持医疗卫生科技的发展与创新,提高保健、抢救、诊疗和康复服务的质量和效果。
第四条保护和改善人民群众的健康,促进人口的健康发展,是国家的重要任务,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第二章公共卫生第五条国家支持和组织开展公共卫生服务,采取预防为主、综合干预、应急处理等措施,保护和促进人民健康。
第六条国家鼓励开展疾病预防控制、卫生环境治理、健康教育、预防接种、卫生监测和卫生宣传等公共卫生服务。
第七条地方各级人民应当加强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的职责履行和工作协调,规范公共卫生服务管理。
第八条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按照法律授权和规定,加强卫生监督和管理,认真处理卫生事件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
第九条国家建立健全公共卫生应急体系,保障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的有效性和及时性。
第三章医疗卫生第十条国家加强医疗卫生机构的管理,提高医疗卫生服务质量和安全水平。
第十一条医疗卫生机构应当按照规定提供必需的医疗卫生服务,不得违反医疗纪律和伦理规范。
第十二条医疗卫生机构应当落实各项医疗质量控制措施,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第十三条国家鼓励和支持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和个人参与医疗卫生服务,提供优质医疗资源。
第四章药品和医疗器械第十四条国家实行药品和医疗器械的监管制度,保障药品和医疗器械的质量和安全。
第十五条国家加强药品和医疗器械监管机构的能力建设,提高监管水平和效果。
第十六条药品和医疗器械的生产、经营、使用、处方和购销等行为应当遵守法律法规和行业准则。
第五章卫生监督第十七条卫生监督机构是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的助理机构,担负卫生监督和监察责任。
第十八条卫生监督机构应当加强对卫生行为的监督和管理,发现违法违规行为及时处理。
卫生法律法规精简版
卫生法律法规一、卫生法律法规的意义卫生法律法规是指国家针对卫生方面的规定和法律制度。
它的制定和实施,对于保障人民的身体健康、促进社会卫生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卫生法律法规的主要内容1. 医疗机构管理法:规定医疗机构的设置、管理和监督等事项,保障医疗机构的卫生质量和服务水平。
2. 传染病防治法:规定传染病的预防、控制和防治措施,保障公众的健康和生命安全。
3. 食品安全法:规定食品生产、经营和食品安全监督管理等方面的内容,保障食品的安全和消费者的权益。
4. 健康教育法:规定开展健康教育的内容、方式和方法,提高公众的健康素养和意识。
5. 烟草控制法:规定控制烟草制品的生产、销售和使用等方面的要求,保护公众免受烟草危害。
6. 环境保护法:规定环境保护和环境污染治理的措施和要求,维护生态环境和人民的健康。
7. 药品管理法:规定药品的生产、流通和使用等方面的内容,保障药品的安全和疗效。
8. 健康管理法:规定健康管理的内容和组织实施方式,推动健康管理事业的发展。
三、卫生法律法规的作用和意义1. 保障人民的健康权益:卫生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实施,可以规范医疗机构的行为,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和安全性,保障公众的健康和生命安全。
2. 促进卫生事业的发展:卫生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实施,可以加强对卫生事业的管理和监督,推动卫生事业的发展和进步。
3. 维护社会秩序和稳定:卫生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实施,可以规范行业秩序,维护社会的稳定和和谐。
4. 促进科学技术的应用:卫生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实施,可以推动科学技术的应用,促进医疗健康事业的创新和发展。
5. 保障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卫生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实施,可以防止和控制传染病的传播,保障国家的安全和社会的稳定。
四、卫生法律法规的新发展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卫生法律法规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
需要与时俱进,适应卫生事业发展的需求,不断完善和创新卫生法律法规,提高其适应性和实用性。
五、卫生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实施,对于保障人民的身体健康和促进社会卫生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和意义。
常用卫生法律法规汇编
常用卫生法律法规汇编常用卫生法律法规汇编第一章基础卫生法律法规第一节《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法》第二节《传染病防治法》第三节《食品安全法》第四节《环境保护法》第五节《职业病防治法》第六节《职业卫生管理条例》第七节《药品管理法》第八节《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第九节《卫生监督条例》第二章健康教育法律法规第一节《中华人民共和国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第二节《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居民健康促进条例》第三节《草地工程建设管理办法》第四节《非法行医行为若干规定》第五节《白求恩式卫生纸免费使用管理办法》第三章医疗卫生法律法规第一节《卫生机构医疗工作常规》第二节《传染病预防和救治法实施条例》第三节《医疗纠纷处理办法》第四节《医保药品目录管理办法》第五节《结核病防治工作管理办法》第四章药品管理法律法规第一节《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第二节《医药行业营销人员行为规范》第三节《医疗设备监督管理条例》第四节《药品广告审查发布办法》第五节《医疗器械生产许可管理规定》第五章食品安全法律法规第一节《食品生产经营工作管理办法》第二节《食品安全追溯管理条例》第三节《食品添加剂使用管理规定》第四节《食品安全标识管理条例》第五节《罚没财产处理办法》第六章环境卫生法律法规第一节《环境保护工作违法行为处理办法》第二节《危险废物经营许可条例》第三节《卫生监测奖励办法》第四节《噪声环境影响评价管理办法》第五节《卫生行政执法工作规定》附件: 此处列出相关法律法规的附件,包括相关规范、指导文件等。
法律名词及注释:1. 卫生法律法规:指与卫生相关的法律法规,包括传染病防治、食品安全、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法规。
2. 健康教育:指对公众普及健康知识,提高健康素养的教育活动。
3. 医疗卫生法律法规:指与医疗卫生管理相关的法律法规,包括医疗机构管理、医疗纠纷处理等方面的法规。
4. 药品管理法律法规:指与药品管理相关的法律法规,包括药品生产质量管理、医药行业营销规范等方面的法规。
医疗卫生相关法律法规
医疗卫生相关法律法规医疗卫生相关法律法规模板附件:1.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法》2. 《中华人民共和国医疗器械管理法》3. 《中华人民共和国医疗服务价格管理办法》4.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5.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6. 《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传染病法》7. 《中华人民共和国医疗机构管理条例》8.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与信息服务管理办法》9. 《中华人民共和国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10.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场所控制吸烟条例》法律名词及注释:1. 卫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法是为保障公民的健康权益,促进全民健康而制定的法律。
2. 医疗器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医疗器械管理法是为规范医疗器械管理,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权益而制定的法律。
3. 医疗服务价格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医疗服务价格管理办法是为管理和规范医疗服务价格,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而制定的管理办法。
4. 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是为预防和控制传染病,保障公共卫生安全而制定的法律。
5. 药品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是为管理和监督药品生产、经营和使用,保障公民用药安全和合理用药而制定的法律。
6. 预防传染病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传染病法是为预防和控制传染病,保障公共卫生安全而制定的法律。
7. 医疗机构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医疗机构管理条例是为规范和管理医疗机构,保障公民的医疗权益而制定的条例。
8. 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与信息服务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与信息服务管理办法是为监测和管理药品不良反应,保障公民用药安全而制定的管理办法。
9. 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是为保障公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和促进健康,提高全民健康水平而制定的法律。
10. 公共场所控制吸烟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场所控制吸烟条例是为保障公民的无烟环境权益,减少吸烟对健康的危害而制定的条例。
卫生法律法规试题及答案
卫生法律法规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法》,以下哪项不是卫生行政部门的职责?A. 制定卫生标准B. 监督卫生法规的实施C. 审批药品生产D. 组织卫生宣传教育答案:C2.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传染病分为哪几类?A. 一类、二类、三类B. 甲类、乙类、丙类C. 普通、严重、非常严重D. 轻度、中度、重度答案:B3.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当遵守哪些规定?A. 遵守食品安全标准B. 获得食品生产经营许可C. 定期进行食品安全自查D. 所有选项都是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1.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以下哪些属于职业病?A. 尘肺B. 放射性疾病C. 职业性皮肤病D. 职业性眼病答案:ABCD2.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公共场所经营者应当遵守哪些规定?A. 定期对公共场所进行卫生检查B. 保持公共场所的清洁卫生C. 配备必要的卫生设施D. 所有选项都是答案:D三、判断题1.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医疗事故分为一级至四级,一级为最严重。
()答案:√2.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所有药品都必须经过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的审批。
()答案:√四、简答题1. 简述《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中规定的食品安全标准应当包含哪些内容?答案:食品安全标准应当包含食品、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中的有害物质限量,食品生产经营过程的卫生要求,与食品安全有关的质量要求,以及其他需要制定为食品安全标准的内容。
五、案例分析题案例:某食品公司在生产过程中使用了未经批准的食品添加剂,导致消费者出现食物中毒事件。
请分析该公司可能面临的法律责任。
答案:该公司可能面临以下法律责任:1)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该公司可能被责令停止生产、销售,召回问题食品;2) 可能被处以罚款,罚款金额根据违法所得的一定比例确定;3) 如果情节严重,可能被吊销食品生产许可证;4) 对受害者造成的损害,公司需要承担民事赔偿责任;5) 如果构成犯罪,相关责任人可能被追究刑事责任。
卫生法规课件pptx
卫生法规与民法的关系
卫生法规与民法存在交叉
卫生法规与民法存在一定的交叉,二者都关注于保护人的生 命健康和人身权利。
卫生法规对民法的补充
卫生法规对民法在某些方面的规定进行了补充和完善,特别 是在涉及健康和医疗方面的问题上,卫生法规提供了更为具 体和针对性的规定。
卫生法规与社会法的关系
社会法与卫生法规存在交集
卫生标准的制定与实施
制定卫生标准的意义
01
卫生标准的制定对于保障人民健康、规范市场行为、推动行业
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制定卫生标准的流程
02
制定卫生标准需要遵循一定的程序和步骤,包括前期调研、起
草标准、征求意见、审查批准等环节。
实施卫生标准的要求
03
实施卫生标准需要严格按照标准要求进行,同时加强监督和检
公布
修改后的卫生法规应当及时公布,并自公布之日 起生效。
未来卫生法规的发展趋势
更加注重预防
与国际接轨
未来卫生法规将更加注重预防,加强源头治 理,注重风险评估和控制。
随着全球卫生形势的变化,未来卫生法规将 更加注重与国际接轨,加强与其他国家和地 区的交流与合作。
加强监管力度
促进创新发展
未来卫生法规将加强对相关领域的监管力度 ,严格执法,保障公众健康和安全。
社会法与卫生法规存在一定的交集,二者都关注于社会公共利益和社会秩序 的维护。
卫生法规为社会法的实施提供支持
卫生法规对于社会法的实施提供了重要的支持和保障,为社会法的实施提供 了更为具体的措施和手段。
06
卫生法规的修改与完善
卫生法规的评价与反思
01
法规实施效果评估
定期对卫生法规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估,以便了解法规存在的问题和不
《卫生法律法规》课程标准
《卫生法律法规》课程标准一、课程简介《卫生法律法规》是一门重要的卫生专业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掌握卫生法律法规的基本知识,提高卫生法律意识,增强卫生法治观念。
本课程共分为四个模块,包括基础理论、实践技能、案例分析、综合应用,旨在帮助学生全面了解卫生法律法规的相关知识,为今后的卫生工作奠定基础。
二、教学目标1. 掌握卫生法律法规的基本概念、原则和制度;2. 了解卫生法律法规在实践中的应用,包括卫生监督、医疗纠纷处理等;3. 培养学生的卫生法治观念,增强法律意识;4. 提高学生运用卫生法律法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与要求1. 基础理论:介绍卫生法律法规的基本概念、原则和制度,包括宪法、卫生法、传染病防治法、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等;2. 实践技能: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卫生法律法规在实践中的应用,包括卫生监督、医疗纠纷处理等;3. 案例分析:选取典型案例,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4. 综合应用:通过模拟实践,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综合应用能力。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 采用案例教学、情景模拟、小组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 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如视频、图片等,增强教学效果;3. 鼓励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五、考核方式与标准1. 考试成绩:占总评成绩的70%,包括基础理论、实践技能和案例分析三个部分;2. 平时成绩:占总评成绩的30%,包括出勤率、作业完成情况、课堂表现等。
六、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卫生法律法规的基本概念、原则和制度,实践中的应用,案例分析的解决能力;2. 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卫生法律法规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如何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七、教学支持与保障1. 教材选用:选用权威的卫生法律法规教材,确保教学内容的准确性和系统性;2. 师资力量:授课教师具有丰富的卫生法律法规教学和实践经验,能够保证教学质量;3. 教学设施:提供必要的教室、电脑、投影仪等教学设施,确保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4. 实践教学: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组织学生参加卫生法律法规相关的实践活动,提高实际应用能力。
卫生法规的概念
卫生法规的概念
《卫生法规的概念》
一、什么是卫生法规
卫生法规是指国家和政府制定的,旨在保护和改善公众健康的宪法、法律、法规、行政法规和有关卫生服务的政策性文件。
它们涵盖了许多方面,包括饮食安全、疾病预防和控制、卫生服务体系、公共卫生基础设施、公共卫生服务、公共卫生行政措施等等。
二、卫生法规在国民健康中的作用
卫生法规旨在保障和提高公众健康。
它们影响着健康水平、健康状况、健康结果和健康服务的可及性、可用性和质量。
它们通常包括了限制或禁止贩卖、传播、使用有害物质的规定,以及监督生产、管理饮食安全、疾病预防和控制、卫生服务体系以及其他有关卫生服务的规定。
这些法规的执行有助于提高公众的健康水平,同时也可以保护个人、家庭和社会免受由缺乏饮食安全、环境污染、医疗保健品质等不良情况所造成的损害。
三、卫生法规的执行
卫生法规的执行有不同的机构承担,包括中央政府、省级政府、市级政府、县级政府和其他地方政府,以及其他有关行政机构和社会组织。
它们设立了施行者,负责实施国家的法律、行政法规、行政规章以及有关卫生服务的有效政策。
它们能够针对具体情况,制定具体的行政措施,以确保卫生法规的得到遵守,并及时处理违反卫生法规的行为。
同时,它们也通过监管和信息宣传,向公众提供必要的健康
信息,以便更好地实施卫生法规。
卫生法律法规教案
卫生法律法规教案第一章:卫生法律法规概述1.1 卫生法律法规的定义与作用1.2 卫生法律法规的分类与结构1.3 卫生法律法规的制定与实施1.4 卫生法律法规的适用范围与效力1.5 卫生法律法规的修订与解释第二章:公共卫生法规2.1 公共卫生法规的定义与作用2.2 公共卫生法规的主要内容2.3 公共卫生法规的制定与实施2.4 公共卫生法规的适用范围与效力2.5 公共卫生法规的修订与解释第三章:医疗机构与医疗人员法规3.1 医疗机构法规的定义与作用3.2 医疗机构法规的主要内容3.3 医疗机构法规的制定与实施3.4 医疗机构法规的适用范围与效力3.5 医疗机构法规的修订与解释第四章:药品管理与药品法规4.1 药品管理与药品法规的定义与作用4.2 药品管理与药品法规的主要内容4.3 药品管理与药品法规的制定与实施4.4 药品管理与药品法规的适用范围与效力4.5 药品管理与药品法规的修订与解释第五章:食品安全与食品法规5.1 食品安全与食品法规的定义与作用5.2 食品安全与食品法规的主要内容5.3 食品安全与食品法规的制定与实施5.4 食品安全与食品法规的适用范围与效力5.5 食品安全与食品法规的修订与解释第六章:传染病防治法规6.1 传染病防治法规的定义与作用6.2 传染病防治法规的主要内容6.3 传染病防治法规的制定与实施6.4 传染病防治法规的适用范围与效力6.5 传染病防治法规的修订与解释第七章:职业病防治法规7.1 职业病防治法规的定义与作用7.2 职业病防治法规的主要内容7.3 职业病防治法规的制定与实施7.4 职业病防治法规的适用范围与效力7.5 职业病防治法规的修订与解释第八章:环境卫生法规8.1 环境卫生法规的定义与作用8.2 环境卫生法规的主要内容8.3 环境卫生法规的制定与实施8.4 环境卫生法规的适用范围与效力8.5 环境卫生法规的修订与解释第九章: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法规9.1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法规的定义与作用9.2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法规的主要内容9.3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法规的制定与实施9.4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法规的适用范围与效力9.5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法规的修订与解释第十章:卫生监督与卫生法规10.1 卫生监督与卫生法规的定义与作用10.2 卫生监督与卫生法规的主要内容10.3 卫生监督与卫生法规的制定与实施10.4 卫生监督与卫生法规的适用范围与效力10.5 卫生监督与卫生法规的修订与解释第十一章:卫生应急与事故处理法规11.1 卫生应急与事故处理法规的定义与作用11.2 卫生应急与事故处理法规的主要内容11.3 卫生应急与事故处理法规的制定与实施11.4 卫生应急与事故处理法规的适用范围与效力11.5 卫生应急与事故处理法规的修订与解释第十二章:医疗事故处理法规12.1 医疗事故处理法规的定义与作用12.2 医疗事故处理法规的主要内容12.3 医疗事故处理法规的制定与实施12.4 医疗事故处理法规的适用范围与效力12.5 医疗事故处理法规的修订与解释第十三章:生物制品与医疗技术法规13.1 生物制品与医疗技术法规的定义与作用13.2 生物制品与医疗技术法规的主要内容13.3 生物制品与医疗技术法规的制定与实施13.4 生物制品与医疗技术法规的适用范围与效力13.5 生物制品与医疗技术法规的修订与解释第十四章:卫生财务管理法规14.1 卫生财务管理法规的定义与作用14.2 卫生财务管理法规的主要内容14.3 卫生财务管理法规的制定与实施14.4 卫生财务管理法规的适用范围与效力14.5 卫生财务管理法规的修订与解释第十五章:卫生法规的实践与应用15.1 卫生法规实践与应用的重要性15.2 卫生法规实践中的常见问题与解决办法15.3 卫生法规应用的案例分析15.4 卫生法规在实际工作中的运用15.5 卫生法规的持续改进与未来趋势重点和难点解析本文教案主要介绍了卫生法律法规的概述、公共卫生法规、医疗机构与医疗人员法规、药品管理与药品法规、食品安全与食品法规、传染病防治法规、职业病防治法规、环境卫生法规、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法规、卫生监督与卫生法规、卫生应急与事故处理法规、医疗事故处理法规、生物制品与医疗技术法规、卫生财务管理法规以及卫生法规的实践与应用等十五个章节。
完整版卫生法律法规知识点
完整版卫生法律法规知识点完整版卫生法律法规知识点一、法律法规概述卫生法律法规是指国家为了规范卫生行为、保障人民身体健康,制定的一系列法律法规文件。
我国的卫生法律法规体系包括了宪法、刑法、卫生法等多个层次和方面。
卫生法律法规内容丰富,旨在维护公共卫生和个人健康的权益,保障卫生行业的有序发展。
二、宪法中的卫生法律法规知识点1. 宪法作为国家的最高法律,明确规定了国民有保护健康和生存环境的权利。
根据宪法规定,国家应当开展公共卫生工作,建立健全的卫生服务体系,并加强对环境污染的治理。
2. 宪法还对依法保护公民的健康权利做出了规定,明确规定国家保障公民的健康,制定健康的卫生法律法规。
三、刑法中的卫生法律法规知识点1. 刑法是我国刑事法律体系的基本法律,其中涉及了一系列与卫生相关的罪名及其刑责。
例如,危害公共安全罪中包括了故意传播传染病罪,以及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2. 刑法还对食品安全犯罪、药品犯罪等进行了规定,以保障公众的食品药品安全和身体健康。
四、卫生法中的卫生法律法规知识点1.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法》是我国卫生法律法规体系中的基础法律,全文包括了国家对卫生工作的组织和管理机构、卫生事业的发展和监督、公民的卫生权益等方面的规定。
2.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是我国卫生法律法规体系中的重要法律,主要对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报告和应急处置等进行了详细规定,旨在保护公民免受传染病的侵害。
五、其他卫生法律法规知识点1. 除了宪法、刑法和卫生法等基本法律法规之外,我国还有一系列针对特定领域的卫生法律法规。
例如,食品安全法、药品管理法、医疗器械管理法等。
2. 这些法律法规对食品、药品、医疗器械等领域的监管和管理做出了规定,旨在保障公众的饮食安全、医疗安全等方面的权益。
以上仅是卫生法律法规知识点的简要介绍,具体细节和条款可根据相关法律法规进行深入了解和研究。
卫生法律法规的学习和遵守对于保护公众健康、加强卫生管理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能够维护社会公平和稳定。
卫生法律法规汇编
卫生法律法规汇编《卫生法律法规汇编》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障公民生命健康,维护社会卫生安全,加强卫生法律法规的统一管理,制定本法。
第二条卫生法律法规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卫生行政部门、卫生机构、卫生从业人员以及与卫生事业相关的其他组织和个人。
第三条国家推行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卫生工作方针,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依靠群众,综合治理卫生问题。
第四条卫生工作应当贯彻国家的基本卫生政策和规划,保障人民生命健康,维护生态环境安全。
第五条卫生工作应当贯彻卫生法律法规和行政法规,遵守公共卫生纪律,提高预防、控制、诊治能力,维护医疗秩序。
第六条卫生工作应当坚持预防为主,加强传染病、慢性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等疾病防控。
第七条卫生工作应当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医疗质量和安全管理,提高医疗服务水平,遏制医患纠纷。
第八条卫生工作应当加强卫生队伍建设,培养专业人才,提高全民健康素养,推动卫生知识普及。
第九条依法建立健全卫生监督体系,加强卫生监督执法,惩治卫生违法行为,保障卫生安全。
第十条卫生工作应当加强国际卫生合作和交流,参与全球卫生事务,分享卫生成果,共同维护全球公共卫生安全。
第二章卫生行政管理第一节卫生行政组织第十一条国务院组织卫生行政工作,建立卫生行政部门,统一管理国家卫生事业。
第十二条卫生行政部门实行垂直管理体制,履行卫生行政职能,组织、协调、指导和监督地方卫生工作。
第十三条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设立卫生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的卫生事业管理工作。
第十四条卫生行政部门依法履行以下职责:(一)制定和组织实施卫生发展规划、政策和标准;(二)组织、协调和监督卫生机构和卫生从业人员的管理工作;(三)加强卫生队伍建设和培训,提高卫生从业人员的业务水平;(四)组织开展卫生监督和监测工作,保障卫生安全;(五)组织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协调应急响应和救治工作;(六)推动卫生科技创新和信息化建设;(七)加强卫生宣传教育工作,普及卫生知识,提高公众健康意识;(八)开展国际卫生合作和交流,推动卫生事业的发展。
卫生法的主要类型
卫生法的主要类型
卫生法是一个广泛的概念,它可以包含很多不同的法律文件和规定。
卫生法的主要类型可以根据其来源、法律效力和具体内容进行划分。
1. 卫生法律: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2. 卫生行政法规:由国务院制定,其法律效力低于法律而高于地方性法规等。
3. 地方性卫生法规:指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制定的规范性文件。
其不能与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只在制定者管辖的区域内生效。
4. 卫生部门规章:由卫生行政部门制定的规范性文件,如卫生部的通知、命令、指示等。
5. 卫生标准:分为强制性卫生标准和推荐性卫生标准,具有约束力。
6. 国际卫生条约:如世界卫生组织通过的条约,对我国卫生活动具有约束力。
此外,卫生法还可以按照其具体内容划分为多个子领域,如公共卫生法、医疗法、药事法、中医药法和医疗保障法等。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建议查阅专业的卫生法书籍或咨询专业律师,以获取更准确全面的信息。
卫生监督执法所依据的11部法律39部法规
卫生行政法律法规目录一、卫生法律(11部)1.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1984年9月20日,2001年2月28日修订)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境卫生检验法(1986年12月2日,2007年12月29日修正,2009年8月27日修正)3.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1989年2月21日,2004年8月28日修订)4.中华人民共和国红十字会法(1993年10月31日,2009年8月27日修正)5.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1994年10月27日,2009年8月27日修正)6.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1997年12月29日)7.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1998年6月26日,2009年8月27日修正)8.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2001年10月27日,2011年12月31日修订)9.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2001年12月29日)10.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2009年2月28日)11.中华人民共和国精神卫生法(2012年10月26日)二、卫生行政法规(39部)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境口岸卫生监督办法(1982年2月4日,2011年1月8日修订)2.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1987年4月1日)3.中华人民共和国尘肺病防治条例(1987年12月3日)4.艾滋病监测管理的若干规定(1988年1月14日)5.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1988年7月21日)6.医疗用毒性药品管理办法(1988年12月27日)7.放射性药品管理办法(1989年1月13日.2011年1月8日修订)8.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境卫生检疫法实施细则(1989年3月6日,2010年4月24日修订)9.化妆品卫生监督条例(1989年11月13日)10.学校卫生工作条例(1990年6月4日)11.中华人民共和国转染病防治法实施办法(1991年12月6日)12.中药品种保护条例(1992年10月14日)13.医疗机构管理条例(1994年2月26日)14.食盐加碘消除碘缺乏危害管理条例(1994年8月23日)15.中华人民共和国红十字标志使用办法(1996年1月29日)16.血液制品管理条例(1996年12月30日)17.国内交通卫生检疫条例(1998年11月28日)18.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2000年1月4日)19.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管理条例(2001年6月13日2004年12月10日修订)20.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实施办法(2001年6月20日)21.医疗事故处理条例(2002年4月4日)22.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2002年5月12日)23.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法实施条例(2002年8月4日)24.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条例(2003年4月7日)25.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2003年5月9日,2011年1月8日修订)26.医疗废物管理条例(2003年6月16日,2011年1月8日修订)27.乡村医生从业管理条例(2003年8月5日)28.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2004年11月12日)29.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2005年3月24日)30.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2005年8月3日)31.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2005年9月14日)32.艾滋病防治条例(2006年1月29日)33.血吸虫病防治条例(2006年4月1日)34.人体器官移植条例(2007年3月31日)35.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等产品安全监督管理的特别规定(2007年7月20日)36.护士条例(2008年1月31日)37.乳制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条例(2008年10月9日)38.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条例(2009年5月11日)39.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2009年7月20日)。
卫生法规新版
卫生法规一、卫生法规概述卫生法规是国家对卫生行业制定的一系列法律、法规、规章、规范和标准的综合称呼。
它们的作用是规范和管理卫生行业的各个方面,保障人民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卫生法规来源于我国宪法和法律,以及中央和地方政府相关部门制定的法规和规章。
这些卫生法规具有强制性和约束力,任何单位和个人都必须遵守。
卫生法规在我国的卫生保障体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它们是指导和规范卫生行业工作的重要法律基础,同时也是保障人民身体健康的重要保障。
我国的卫生法规涉及面广,内容丰富,既包括对医疗机构和卫生行业从业人员的管理规定,也包括对卫生产品和设备的监管要求。
二、重要的卫生法规1.《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计生委关于规范医师执业行为的通知》这个文件是国家卫计委规范医师执业行为的一项重要举措,旨在规范医师执业行为,保障患者合法权益。
通知要求全国所有的医师在执业中要遵守职业道德规范,保持医学专业知识的更新,认真履行诊疗工作的义务,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2.《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这是我国食品安全领域的基础法律,旨在保障消费者的食品安全。
法律规定对食品生产经营者进行严格监管和严格质量控制,并赋予相关部门采取必要的行政措施来维护食品安全。
法律还规定了严厉的处罚措施,以惩罚那些故意或者重大过失危害消费者食品安全的企业和个人。
3.《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这是我国药品管理领域的基础法律,旨在规范药品生产、管理和使用,保障人民的药品安全。
法律规定药品生产企业必须遵守国家有关药品生产的管理规定和药品质量标准,确保药品质量和疗效。
同时,法律还规定了药品生产和管理者的责任和义务,并设立了药品监管机构来实施管理和监督。
三、卫生法规执行情况我国卫生法规执行情况存在一些问题。
一方面,一些医师和药品生产企业存在违法违规行为,对患者和消费者的健康造成了威胁。
另一方面,一些地方政府和部门对卫生法规的执行不够严格和细致,导致法规的执行效果不尽如人意。
国家卫生健康工作有关法律、法规、方针、政策
国家卫生健康工作有关法律、法规、方针、
政策
国家卫生健康工作涉及到人民的健康和生活质量,因此需要依
法加以保护和规范。
以下是与国家卫生健康工作相关的一些法律、
法规、方针和政策的概述:
法律和法规
-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法》是我国卫生健康工作的基本法规,规定了卫生工作的目标、原则、职责等基本内容。
- 《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传染病法》对预防传染病的防治工作
进行了规范和管理。
-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确保食品的安全和卫生,保
护人民的身体健康。
-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对药品的生产、销售、使用
等环节进行了管理和监督。
方针和政策
-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了一系列卫生健康工作的指导方针和政策,如《关于加强基层卫生健康工作的意见》、《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方案》等。
- 在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方面,国务院发布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为突发事件的预防和应对提供了法律依据和操作指导。
总结
国家卫生健康工作有关的法律、法规、方针和政策目的在于保障人民的健康权益和提高全民的健康水平。
这些法律和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对于建设健康中国、履行政府职责,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医疗卫生法律法规知识
医疗卫生法律法规知识
医疗卫生法律法规是指用于规范和管理医疗卫生领域的法律规定和政策。
医疗卫生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实施可以保护患者的权益,保障医疗机构
和医务人员的合法权益,维护医疗卫生秩序,提高医疗卫生质量,促进医
疗卫生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以下将介绍一些重要的医疗卫生法律法规。
1.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法:该法规定了医疗卫生机构的设立、运行和
退出规则,明确了医务人员的职责和权益,规定了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的
工作纪律和责任,保证了患者的合法权益。
5.医疗纠纷处理办法:该办法规定了医疗纠纷的处理程序和方式,包
括医疗纠纷的调解、协商和仲裁等。
该办法维护了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合法
权益,促进了医疗卫生工作的顺利进行。
6.医疗机构管理条例:该条例规定了医疗机构的设立、运行和管理规则,包括医疗机构的资质认定和年检、医疗机构的管理机构和人员要求等。
该条例保障了患者的权益和安全,提高了医疗机构的管理水平和质量。
7.医务人员管理条例:该条例规定了医务人员的职责和权益,包括医
务人员的注册和执业条件、医务人员的职业纪律和道德规范。
该条例维护
了医务人员的合法权益,促进了医疗卫生事业的良好发展。
总的来说,医疗卫生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实施,可以保护患者的权益,
保障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的合法权益,维护医疗卫生秩序,提高医疗卫生
质量。
同时,医疗卫生法律法规还可以指导医务人员的职业行为,规范医
疗机构的管理和运作,促进医疗卫生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因此,了解和遵
守医疗卫生法律法规对于患者、医务人员和医疗机构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
卫生政策法规医德医风
卫生政策法规医德医风一、医德规范医德是医疗卫生人员的职业道德,是其在职业活动中应遵循的道德规范。
医德规范包括尊重患者、保护隐私、严谨治学、救死扶伤、廉洁自律等方面的内容。
医德规范是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提升医疗卫生人员形象的重要保障。
二、医风建设医风是指医疗卫生行业的风气和习惯。
良好的医风是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增强患者信任度的重要因素。
医风建设包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强化服务意识、提高沟通能力、倡导团结协作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医风建设,可以营造良好的医疗环境,提升整个医疗卫生行业的形象。
三、医疗质量管理医疗质量管理是确保医疗服务质量的重要环节。
通过对医疗服务全过程进行质量监督和控制,提高医疗质量水平,减少医疗事故的发生。
医疗质量管理包括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加强医疗服务过程的质量控制、定期开展质量评估与改进等方面的内容。
四、医疗服务监管医疗服务监管是对医疗服务提供者及其行为进行监督和管理的过程。
通过制定和执行相关法律法规,对医疗服务质量、安全、价格等方面进行监管,保障患者的合法权益。
医疗服务监管包括建立完善的监管体系、加强医疗服务市场监管、实施严格的处罚等方面的内容。
五、医疗纠纷处理医疗纠纷是指患者与医疗机构及其人员在医疗服务过程中产生的纠纷。
妥善处理医疗纠纷,对于维护患者权益、保障医疗秩序具有重要意义。
医疗纠纷处理包括建立完善的纠纷处理机制、加强医患沟通与调解、实施第三方调解和仲裁等方面的内容。
六、医疗卫生机构管理医疗卫生机构是提供医疗服务的主体,其管理水平直接影响到医疗服务质量。
加强医疗卫生机构管理,建立科学、高效的管理体系,有利于提高医疗服务水平,满足人民群众的医疗需求。
医疗卫生机构管理包括完善内部管理体制、加强人力资源管理、提高财务管理水平等方面的内容。
七、医疗卫生人员培训医疗卫生人员是提供医疗服务的核心力量,其专业素质和服务水平直接影响到医疗服务质量。
加强医疗卫生人员培训,提高其专业素质和服务能力,是提升整个医疗卫生行业水平的重要途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单元医疗与妇幼保健监督管理法规1.第一节执业医师法2.1998年6月26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1999年5月1日起施行。
3.一、总则(概述)4.考点1 立法目的;5.考点2 适用对象:6.依法取得执业医师资格或者执业助理医师资格,经注册在医疗、预防、保健机构中执业的专业医务人员,适用本法。
本法所称医师,包括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
7.1.适用对象:执业医师或执业助理医师,经注册在医疗﹑预防﹑保健机构工作;8.2.对医师的要求:医德,医术;9.3.立法目的:提高医师职业道德和业务素质,保障医师合法权益;10.4.主管部门: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全国)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地方);11.二、考试和注册12.考点1.报考资格:13.1.具有下列条件之一的,可以参加执业医师资格考试14.(1)具有高等学校医学专业本科以上学历,在执业医师指导下.在医疗、预防、保健机构中试用期满一年的。
15.(2)取得执业助理医师执业证书后,具有高等学校医学专科学历,在医疗、预防、保健机构中工作满二年的;具有中等专业学校医学专业学历.在医疗、预防、保健机构中工作满五年的。
16.2.具有高等学校医学专科学历或者中等专业学校医学专业学历,在执业医师指导下,在医疗、预防、保健机构中试用期满一年的,可以参加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
17.考试制度:医师资格考试制度;18.考试类别:执业医师资格考试,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19.报考资格;报考执业医师的要求:本科,工作满一年,助理医师,高等学历(大专),工作满二年助理医师,中等学历(中专),工作满五年20.报考执业助理医师的要求:大专或中专,工作满一年21.另外,中医类学徒满三年或多年,考核合格可以报考,但内容不同;22.考点2:注册国家实行医师执业注册制度23.(1)取得医师资格的,可以向所在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申请注册。
24.(2)除有本法第十五条规定的情形外,受理申请的卫生行政部门应当自收到申请之日起三十日内准予注册,并发给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统一印制的医师执业证书。
25.(3)医疗、预防、保健机构可以为本机构中的医师集体办理注册手续。
26.医师变更执业地点、执业类别、执业范围等注册事项的,应当到准予注册的卫生行政部门依照本法的规定办理变更注册手续。
27.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予注册(3+1种情况)28.(1)不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
无完全民事行为能力29.(2)因受刑事处罚,自刑罚执行完毕之日起至申请注册之日止不满二年的。
刑罚不满二年30.(3)受吊销医师执业证书行政处罚,自处罚决定之日起至申请注册之日止不满二年的。
吊销不满二年31.(4)有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不宜从事医疗、预防、保健业务的其他情形的。
32.受理申请的卫生行政部门对不符合条件不予注册的,应当自收到申请之日起三十日内书面通知申请人,并说明理由。
33.申请人有异议的,可以自收到通知之日起十五日内,依法申请复议或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34.考点3.重新注册的条件35.中止医师执业活动二年以上以及有本法第十五条(不予注册)规定情形消失的,申请重新执业,应当重新注册36.注销,收回5+1:尤其是刑罚,吊销,考核不合格,中止执业满二年。
37.医师注册后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其所在的医疗、预防、保健机构应当在三十日内报告准予注册的卫生行政部门,卫生行政部门应当注销注册(6方面),收回医师执业证书:38.(1)死亡或者被宣告失踪的。
(2)受刑事处罚的。
(3)受吊销医师执业证书行政处罚的。
(4)依照本法第三十一条规定暂停执业活动期满,再次考核仍不合格的。
(5)中止医师执业活动满二年的。
(6)有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不宜从事医疗、预防、保健业务的其他情形的。
39.被注销注册的当事人有异议的,可以自收到注销注册通知之日起十五日内,依法申请复议或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40.注册制度是考试的重点,不予注册、注销注册、重新注册、变更注册的几种情形)41.考点5.个体行医的许可。
42.申请个体行医的执业医师,须经注册后的医疗、预防、保健机构中执业满五年,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办理审批手续;未经批准,不得行医。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对个体行医的医师,应当按照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的规定,经常监督检查,凡发现有本法第十六条规定的情形的,应当及时注销注册,收回医师执业证书。
43.三、执业规则44.考点1医师权利(七种)45.1.医师权利(七种)46.1)在注册的执业范围内.进行医学诊查、疾病调查、医学处置、出具相应的医学证明文件,选择合理的医疗、预防、保健方案。
医学活动47.2)按照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标准,获得与本人执业活动相当的医疗设备基本条件。
48.3)从事医学研究、学术交流,参加专业学术团体。
49.4)参加专业培训,接受继续医学教育。
50.5)在执业活动中,人格尊严、人身安全不受侵犯。
51.6)获取工资报酬和津贴.享受国家规定的福利待遇。
52.7)对所在机构的医疗、预防、保健工作和卫生行政部门的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依法参与所在机构的民主管理。
53.考点2医师义务(五种)54.2.医师义务(五种)55.1)遵守法律、法规,遵守技术操作规范。
(医技)56.2)树立敬业精神,遵守职业道德.履行医师职责,尽职尽责为患者服务。
(医德)57.3)关心、爱护、尊重患者,保护患者的隐私。
58.4)努力钻研业务,更新知识,提高专业技术水平。
(注意权利与义务的第四条)59.5)宣传卫生保健知识,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
60.另外8条:61.3.医师实施医疗、预防、保健措施,签署有关医学证明文件.必须亲自诊查、调查,并按照规定及时填写医学文书,不得隐匿、伪造或者销毁医学文书及有关资料。
医师不得出具与自己执业范围无关或者与执业类别不相符的医学证明文件。
62.4.对急危患者,医师应当采取紧急措施进行诊治;不得拒绝急救处置。
63.5. 使用规定药品器械;64.6. 患者知情同意;65.7. 不得索贿受贿;66.8.遇有自然灾害、传染病流行、突发重大伤亡事故及其他严重威胁人民生命健康的紧急情况时,医师应当服从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的调遣。
服从调遣;67.9. 报告医疗事故和传染病;按规定报告给:所在机构或者卫生行政部门68.10.执业助理医师应当在执业医师的指导下,在医疗、预防、保健机构中按照其执业类别执业。
在乡、民族乡、镇的医疗、预防、保健机构中工作的执业助理医师,可以根据医疗诊治的情况和需要,独立从事一般的执业活动。
69.四、考核和培训70.考点:考核部门: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委托的机构或组织;71.考核内容:业务水平,工作成绩,职业道德;72.考核不过关:责令暂停执业3~6个月,培训后再考核;73.再次考核不合格:注销注册,收回证书;74.医师培训和继续教育;75.考点:76.1.受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委托的机构或者组织(考核部门);应当按照医师执业标准,对医师的业务水平、工作成绩和职业道德状况(考核内容)进行定期考核。
对医师的考核结果,考核机构应当报告准予注册的卫生行政部门备案。
77.(考核不过关的处理)对考核不合格的医师.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可以责令其暂停执业活动三个月至六个月,注意新的医师考核办法,预测将是今年的考点,),并接受培训和继续医学教育。
暂停执业活动期满,再次进行考核,(再次考核结果的处理)对考核合格的,允许其继续执业;对考核不合格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注销注册,收回医师执业证书。
78.2.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负责指导、检查和监督医师考核工作。
79.五、法律责任k80.考点:(12种违法行为)81.1.医师在执业活动中,违反本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给予警告或者责令暂停六个月以上一年以下执业活动;情节严重的,吊销其医师执业证书;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82.1)违反卫生行政规章制度或者技术操作规范,造成严重后果的。
(法律责任是法规部分考核的重点)严重违反制度和规范83.2)由于不负责任延误急危患者的抢救和诊治,造成严重后果的。
抢救延误;84.3)造成医疗责任事故的。
医疗责任事故;85.4)未经亲自诊查、调查,签署诊断、治疗、流行病学等证明文件或者有关出生、死亡等证明文件的。
(6个月到一年的停业处罚)虚假文件;86.5)隐匿、伪造或者擅自销毁医学文书及有关资料篡改文件;87.6)使用未经批准使用的药品、消毒药剂和医疗器械的。
非法药械;88.7)不按照规定使用麻醉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精神药品和放射性药品的。
(情节严重,吊销职业证书)限制级药品;89.8)未经患者或者其家属同意,对患者进行实验性临床医疗的。
(()法律责任是法规部分考核的重点)隐瞒实验;90.9)泄露患者隐私.造成严重后果的。
严重泄密;91.10)利用职务之便,索取、非法收受患者财物或者牟取其他不正当利益的。
牟利;92.11)发生自然灾害、传染病流行、突发重大伤亡事故以及其他严重威胁人民生命健康的紧急情况时不服从卫生行政部门调遣的。
不服从;93.12)发生医疗事故或者发现传染病疫情,患者涉嫌伤害事件或者非正常死亡,不按照规定报告的。
不报告;94.考点:非法行医4种处理办法95.3.未经批准擅自开办医疗机构行医或者非医师行医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予以取缔,没收其违法所得及其药品、器械,并处十万元以下的罚款;对医师吊销其执业证书;给患者造成损害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96.非法行医处罚:1取缔,没收,罚款;2吊销;3赔偿;4刑事;97. 4.阻碍医师依法执业,侮辱、诽谤、威胁、殴打医师或者侵犯医师人身自由、干扰医师正常工作、生活的,依照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规定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98.第二节《医疗机构管理条例》99.第一章总则100.第二章规划布局和设置审批101.第三章登记k102.考点:103.1、医疗机构执业,必须进行登记,领取《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
104.2、为内部职工服务的门诊部,未经许可和变更登记不得向社会开放105.3、歇业,必须向原登记机关办理注销登记。
经登记机关核准后,收缴《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
106.医疗机构非因改建、扩建、迁建原因停业超过1年的,视为歇业。
107.4、门诊病历保存不得少于15年,住院病历保存期不得少于30年。
108.第四章执业109.考点:110.1、医疗机构必须将《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诊疗科目、诊疗时间和收费标准悬挂于明显处所。
4111.2、医疗机构工作人员上岗工作,必须佩带载有本人姓名、职务或者职称的标牌。
112.3、医疗机构必须按照核准登记的诊疗科目开展诊疗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