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传统与时代精神-太虚“人间佛教”思想的基本意义

合集下载

人间佛教的基本思想

人间佛教的基本思想

星云大师《人间佛教的基本思想》护眼色:绿橙棕黑字体:粗体大中小作者:星云法师发布时间:2010-6-17 0:16:12佛光山住持心平和尚、大会主席慈惠法师、各位法师、各位教授、各位嘉宾、各位发表论文的同学们:佛光山是提倡人间佛教的,所以刚才主席说,在1990年开始这一天,我们举办青年的学术会议,以“人间佛教”为研究的主题,这对我来说,是非常高兴的。

我最近几天都在军中说法,回来时,大会主席慈惠法师邀请我发表主题演说。

学术的主题演说,必须作些研究;我也没有时间去准备资料,他们对我说:‘您已提倡人间佛教几十年了,应该说说您的心得。

’“人间佛教”,不但早在我心里,在我的行为里,也时时在我的思想里;所以,藉此机会把我心里对人间佛教的一点看法,向大家提出,谈谈“人间佛教的基本思想”。

各位既然以研究“人间佛教”为主题,对于人间佛教的思想应该有所了解,那么,究竟什么是人间佛教呢?我们知道佛教的教主──释迦牟尼佛,就是人间的佛陀。

他出生在人间,修行在人间,成道在人间,度化众生在人间,一切都以人间为主。

佛陀为什么不在其它五道成佛呢?为什么不在十法界中,其它的法界中成道呢?而降世在人间成道呢?再深入来看,佛陀为什么不在过去时间、未来时间成道?而在我们现世的娑婆世界成道?也就是说,佛陀他是以提倡人间为主的。

人间的佛陀,他所展现的人间佛教,具有下面六个特性:一、人间性:佛陀不是来无影、去无踪的神仙,也不是玄想出来的上帝。

佛陀的一切都具有人间的性格。

他和我们一样,有父母,有家庭,有生活,而在人间的生活中,表现他慈悲、戒行、般若等超越人间的智慧,所以他是人间性的佛陀。

二、生活性:佛陀所发展的佛教,他非常重视生活,对我们生活中的衣食住行,乃至行住坐卧,处处都有教导,处处都有指示。

甚至对于家庭、眷属的关系,参与社会、国家的活动,都有明确的指示。

三、利他性:佛陀降生这个世界,完全是为了“示教利喜”,为了教化众生,为了给予众生利益,以利他为本怀。

佛教精神的现实人生意义

佛教精神的现实人生意义

要的是“完成”这个过程,只要你经历了这个过程, 来破除这些执着“空”的消极断见。性空要求众生解
你必然会有所得。随缘处事的人生态度,给众生在这 除各种身心束缚、获得解脱和自在,获得一种玄妙的
繁忙的名利场中,给予了一片片刻清闲的绿洲。在此 涅槃境界。但佛教仍然不舍世间,他的立足点仍是人
绿洲之上,放松身心,静心体悟,找回本心,识得自 间社会,致力于众生的解脱,救众生于生死苦海,我
的是做好自己的本份工作,若能得到所求,便为吾之 大可不必执着于某一物。表面物的“有”之存在,往
所喜,若不得亦无忧,让苦乐得失皆随缘。
往依赖于众多物而存在,此有无自性,因此万有皆无
若心随缘,在面对各种社会相,我们便多了一 恒常之理,人生无常便是常,若众生执着于这些无恒
份豁达的心态,即使在喧嚣的外在环境中,依然能保 之有,便会陷入永无休止的追逐这“有”,把“有”
文艺探究 WEN YI TAN JIU
佛教精神的现实人生意义
吴 菲
佛教诞生于公元前 6 世纪的古印度,是世界上 是缘起论,佛教认为“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此
三大宗教之一。在佛教经典中蕴含着许多丰富的人生 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无故彼无、此灭故彼灭”,
哲理,它企图通过唤起人内心的自觉,将人们从苦痛 宇宙的万事万物皆由缘所起。“涅盘”,亦称寂灭、
持恬静、冷静。同时,我们也应注意,佛家所谓的随 当作一种永恒不变的存在,欲将万物据为己有,哪里
缘,并不是消极处事亦不是避事,特别是中国的佛家, 知道他所追逐的仅为无恒的有。不懂得“空”的人生
它依然是建立在现实人生之上的,它要求的是一种以 是一种贪欲的人生,一个人若将“有”看得太重,便
“出世的态度做入世的事情”。在现实中,努力做好 会贪得无厌,以至欲壑难填,人永远填平不了欲望的

佛教关于精神的名词解释

佛教关于精神的名词解释

佛教关于精神的名词解释在佛教的教义中,精神(Spirit)是一个重要的概念。

佛教对精神的理解超越了物质层面,将其作为人类思想、意识和灵性的核心。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索佛教关于精神的名词解释,从佛陀的教导以及佛教哲学的角度,深入探讨这一主题。

佛教认为,精神是由思想、意识和灵性组成的。

思想是由我们的思考、观念和理解组成的过程;意识是我们内心体验的感知和认知;而灵性则涉及到我们的内在智慧和慧觉,以及我们与宇宙和其他众生之间的连接。

佛陀教导我们修行的目的就是要发展和培养我们的精神。

通过修持禅定和智慧,我们能够超越物质世界的束缚,真正了解自己和宇宙的本质。

佛陀教导我们通过内观(Insight)的实践,观察和认识我们内心的梦幻般的变化和恒常地不断流动的本质。

通过观察我们的身体、感受、思想和心理状态等,我们能够培养出智慧,逐渐超越痛苦和欲望的困扰,达到内心的平静与解脱。

佛教还强调了这一修行过程中的道德观念。

在佛陀的教导中,道德被视为培养精神的关键因素之一。

佛陀教导我们要追求善行,远离恶行,以发展清净和善良的心灵。

通过慈悲、忍辱和无私的行为,我们能够培养出无我和爱他人的精神,从而减少贪嗔痴等烦恼,并逐渐觉悟于众生之间的相互依存。

在佛教哲学中,精神也被视为超越个体的存在,与宇宙和整个众生息息相关。

佛教强调了因果律的概念,认为我们的行动会带来相应的结果。

当我们言行合一并修持善行时,我们为自己和他人带来了正面的影响。

佛教鼓励我们培养善念、利他心和智慧的思考,以创造和谐与平衡的社会。

佛教还教导我们要接纳和面对生活的变化和不确定性。

佛陀认为,苦(Dukkha)是生活中普遍存在的现象,而我们的思想和欲望才是我们感受苦的根源。

精神修行的目的之一就是要通过觉知和智慧,超越对欲望的执着和对苦的逃避。

通过接纳和面对生活的变化,我们能够获得内心的平静和自在。

总之,佛教关于精神的名词解释强调了思想、意识和灵性的核心作用。

佛陀教导我们通过修持禅定和智慧,培养内在的智慧和慧觉,超越物质层面的束缚,实现内心的平静与解脱。

佛家思想及其现代价值

佛家思想及其现代价值

佛家四圣谛说四圣谛,也称四真谛,简称四谛。

“谛”就是梵文的意译,具有“实在”或“真理”的意思。

“四谛”即佛教的四个最基本的真理,包括苦谛、集谛、灭谛、道谛四者。

1,苦谛。

苦谛,就是佛教对现实世界的根本瞧法,就是佛教对现实世界最基本的价值判断。

它认为,包括人在内的一切众生的生命存在的根本意义就就是一个“苦”字,生命所包含的其实就是无尽的烦恼、不安、困惑、痛苦。

这里“苦”的涵义,主要不就是指生理上与感情上的痛苦,而就是泛指精神的逼迫性,即心理意识上的逼迫恼忧的意思。

佛教认为,世俗世界中的一切都就是变迁不息的、没有恒常的,众生对自我不能主宰,而常为生命的无常患累所逼,因此没有安乐,只有痛苦。

可以说,对于众生来说,生命的无常,就是人生痛苦的根本原因与基本标志。

2,集谛集谛的“集”,本意就是“招聚”或“集合”,集谛就是指造成世间人生及其苦痛的根本原因。

对于这一问题,集谛主要从十二因缘与业报轮回两方面进行了阐述。

佛教认为,一切众生都处于十二因缘(无明、行、识、名色、六处、触、受、爱、取、有、生、老死)的不断生死轮回过程之中,在轮回过程中遭受着痛苦。

而众生之所以在十二因缘中轮回不断,原因在于众生自身所造的业力。

“业”就就是行为或行动,佛教一般将业分为三种,即身业、语业、意业,涵盖了众生一切身心活动。

佛教认为,众生身心不断进行造作活动,就就是在不停地造业,而所造之业作为一种原因,必然会招致相应的业果。

随业因的善恶性质不同,招致善恶不同的果报。

如此因果不绝,循环往复,故使众生生死不断,轮回不已,痛苦不止。

3,灭谛灭谛的“灭”,就是指人生苦难的灭寂、解脱。

灭谛就是指断灭世俗诸苦得以产生的一切原因,就是佛教一切修行所要达到的最高目的。

灭谛也称为“爱灭苦灭圣谛”与“苦尽谛”。

“爱”,即贪欲。

灭尽贪欲就就是灭除痛苦的根源,而灭尽贪欲也就灭除了痛苦。

灭谛阐述的正就是灭尽贪欲,灭除痛苦,令其不再生起的道理。

佛教常以“涅槃”概念来标明灭寂的最高境界。

太虚人间佛教思想与中国佛教的现代化

太虚人间佛教思想与中国佛教的现代化

太虚“人间佛教”思想与中国佛教的现代化刘延刚通观中国历史,我们不难发现,中国历史上有一特殊现象,中国历史上的百家争鸣和思想激荡时期,是中国文化的真正复兴时期,而这些时期恰恰是中国的乱世而不是治世,无论是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儒、道、释的会合与争执,还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以后各种文化思潮的风云际会,都是这样。

中国学术与社会的治乱兴衰紧密关联,天下大乱,人们就思天下大治,被社会搞乱了的人心,中国的知识分子就想重新来一次拨乱反正,于是各种文化思潮就风起云涌,针对时代文化的变迁而给以相应的学术应对,于是文化重构问题就摆在了中国知识精英们的面前。

佛教自印度传入而本土化,隋唐以来成为中国文化的三大骨干,自宋明理学的兴起渐趋衰落,而鸦片战争以来又显日薄西山之势,但在上层的文化界内,复兴佛学的思潮则薪火相传,代不乏人。

清末以来佛学研究之风已启其端,在这方面有两股力量为之作出不懈努力:一股力量来自世俗的思想家,如龚自珍、魏源、康有为、谭嗣同、梁启超、杨度、章太炎等人皆有一定建树。

一股力量来自于对佛教抱有信仰的居士,如郑学川、杨文会、欧阳渐、韩清静等人,这两股力量对佛学的研究和提倡,势必影响到佛教界内部,所以从清末开始,佛教诸宗内部开始出现一些起较有思想的人,到民国年间,相继活跃在社会舞台上,形成佛教的“复兴”之势,其中一代诗僧,以割肉燃灯供佛而舍身为法的“八指头陀”敬安和尚影响很大;曾先后于上海的哈同花园和杭州海潮寺创办华严大学(后迁到常熟福兴寺)的贤首宗代表月霞法师贡献不小;天台宗的代表谛闲法师,清末民初净土宗的一代名师省元和印光两位法师;特别是在民国年间十分活跃,不局限于一宗一派,而对各家学说融会贯通,成为“台、贤并治”,“禅、净兼修”的一代高僧的圆瑛大师和才艺超群,以“念佛不忘救国,救国不忘念佛”而声名远播的弘一大师,这些近现代史上的佛门弟子都为佛教的现代化作出过一定的贡献。

在他们的努力下,中国佛教在民国年间开始了全面现代化的进程,他们建立现代佛教组织,兴办佛教学校,整理出版佛教典籍,开展佛学研究,发行佛学刊物,积极参加抗日救亡运动,为佛教文化的现代转型作出了不懈努力,其中尤以提出“人间佛教”思想,并为之建立起体大精深的思想体系的现代佛教改革大家太虚法师为最杰出的代表人物。

人间佛教思想十堂课心得

人间佛教思想十堂课心得

人间佛教思想十堂课心得当我看完了人间佛教思想十堂课后有了很多的心得。

如何体现星云大师设置佛光山僧团的制度,并以“守正”及“创新”形容佛光山的制度,剖析其中的三大特色:传统性(佛说的)、时代性(人要的)、庄严性(给人欢喜)。

他提到,近代以来佛教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现代性”,太虚大师倡导“人生佛教”、“人间佛教”,就是要带领佛教去适应现代社会;星云大师在《贫僧有话要说》中提出佛光山新戒条“十要十不要”,旨在让戒律的精神进入当代人的生活中。

“十要”包括:要正常吃早饭、要有表情回应、要能提拔后学、要能推荐好人、要肯赞叹别人、要能学习忍辱、要能长养慈悲、要有道德勇气、要能知道惭愧、要能守时守信。

“十不要”包括:不可好买名牌、不可轻慢他人、不可嫉妒好事、不可侵犯他人、不可语言官僚、不可去做非人、不可承诺非法、不可打扰别人、不可轻易退票、不可无理情绪。

以上二十点,是大师护教安众的一种伦理创新。

慧传法师谈及,星云大师如何透过佛教的管理、制度,弘扬人间佛教。

慧传法师依据星云大师在《僧事百讲》第五册“组织管理”的内容,回溯当初佛陀成立僧团,以六和敬为纲领戒条,使得僧团有共遵的法则。

佛教传到中国以后,则为因应文化、气候、生活的改变,而有“马祖创丛林,百丈立清规”的丛林制度。

大师为顺应时代的改变,“更要因应时代的需要,重新估定价值,订定适合佛光人的组织内容,举凡人事制度和福利办法等,把制度化的管理系统融入教团里面”。

星云大师这种“传统跟现代整合”理念,具体的落实就是佛光山所制定的一套符合全球化及现代化的规章制度。

这套规章制度主要包括行政组织、人事评鉴及福利制度三方面。

在行政组织方面,以宗务委员会为最高决策单位,主要特色是“两序大众”平等。

两序大众的观念涵盖了比丘及比丘尼、出家众及在家众,在“是法平等,无有高下”的观念下,每个人都受到尊重,而让人愿意自己自动自发地工作。

人事评鉴主要体现在职务分配上秉承“人尽其才”的理念,力求开发僧众的潜能;同时三年一次的轮调制度,能让人力的运用不致僵化,同时也为信众树立“依法不依人”的观念。

佛教哲学与人生意义

佛教哲学与人生意义

佛教哲学与人生意义佛教哲学是一种追求内心清净、平和的学问,同时也是一个充满智慧的哲学体系。

它的理论基础是四圣谛、八正道等说法,通过人们对自己的内心、自己的行为、自己与他人的关系等方面的思考,引导人们得到自我救赎,达到“涅槃”的境界。

在佛教哲学中,人生意义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话题,这也是我们所探讨的主题。

佛教中人生意义的根本观念是:生老病死、苦乐皆因因果报应。

在佛教的眼中,人生是短暂的、无常的、苦难的。

有形之物都是会逝去的,生命终究会走向死亡,而人生之中的苦难也是不可避免的。

在佛教看来,这些苦难是因缘果报的结果,既然苦难是不可避免的,那么人们应该通过正觉的修持,获得涅槃境界,从而摆脱轮回、解脱苦难。

佛教对于人生的常识解析也有着很深刻的理解。

佛教认为,所有人都处于同一痛苦之中,而这种痛苦的根源,是人在对于自我存在的错误认识上。

人们通常认为自己是独立的、单一的存在体,但这其实是一种错误的观念。

佛教认为,人类的生命根源是对于万物的信赖,因此,人们在看待问题时应该有更宽广的视野,更为深刻的体认。

人们应该明白,自己的存在是相互联系的、相互依存的。

佛教认为,生命意义的根源不仅在于追求内在的平静,还在于贡献。

人们应该尽力为他人的幸福发声,这样才能获得快乐、自由的状态。

佛教所阐述的“大自在”观念,也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

佛教认为,“大自在”不仅是一种境界,更是一种无尽的境界,是所有人所追求的境界。

这个境界并不是仅仅属于宗教性的概念,而是所有人所能真正追求、得到的完美境界。

通过佛教的思想体系,人们能够更好地理解自身存在的含义,体悟到生命中存在的真正价值所在。

这些思想是在日常生活中,实行修行的执行力来源。

在佛教的眼中,通过消除偏见和执着,从而逐渐智慧开发、提升境界,体验到生命中的快乐与自由。

在这过程中,快乐和自由就是生命的一种意义。

最后,佛教哲学对于人生意义的关注,是极其重要的。

通过不断地修行,消除自我的执着,才能在涅槃境界实现一种真正的自由、快乐。

中国佛教思想总结

中国佛教思想总结

中国佛教思想总结中国佛教思想源于印度佛教,经过本土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产生了独特的风格和特点。

佛教思想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中国思想史上占据重要地位。

下面我将从佛教的根本观念、修行方法以及对人生、社会等方面的思考,对中国佛教思想进行总结。

中国佛教的根本观念是“三不邪”和“空、假、中、常”的思想。

其中,“三不邪”指无我、无人、无众生,即佛教主张追求超脱自我的境界,超越个体差异和众生分别;“空、假、中、常”则是佛教对于世界及现象的反思。

佛教认为一切现象皆为空性,即世界的本质是空无所有,没有实有的实体存在,只是幻影或假象。

佛教强调修行者要认识这一真理,通过觉悟和证悟,从而实现自由和解脱。

修行方法是中国佛教思想的核心。

佛教强调个体的修行和自我觉醒,通过冥想、念佛、戒律等方法,去除人生的痛苦、纷扰和执着,达到安定、平和和清明的境界。

比如,通过修持慈悲心和舍离心,可以减少贪欲、嫉妒和恨怒等负面情绪,提升人的品质和修行境界。

佛教还提倡智慧的修行,通过对世界的观察和思考,超越对表象的执着,认识到事物的相对性和无常性。

佛教重视禅修的方法,通过打坐、观察呼吸等方法,使心境平静和集中,进入深度冥想的境界,获得对自我和世界的超越性认识。

佛教对于人生的思考是中国佛教思想的重要内容。

佛教认为生命是苦的,苦的根源在于欲望、贪婪和痴迷。

佛教提倡从内心根本上改变人的追求和生活方式,超越个体的渴望和执着,逐渐消融个体的边界,达到全人类的福祉和平等的境界。

佛教还关注众生的福报和业果,认为众生的积善可以转化为福报,通过修行可以获得快乐和幸福。

佛教对于社会的思考和批判是中国佛教思想的重要特点之一。

佛教强调离世修行,批判现实世界的诱惑和束缚。

佛教提倡世界上没有永恒的固定存在,一切事物都是无常和变化的,因此对于财富、地位、势力等社会名利都持有冷静和淡化的态度。

佛教也强调人际关系的重要性,主张以慈悲和智慧为基础的互帮互助,推动社会的和谐与进步。

中国的佛教文化与哲学思想

中国的佛教文化与哲学思想

中国的佛教文化与哲学思想随着时代的变迁,佛教文化与哲学思想在中国的传播、发展及应用方式也在不断的演化,成为了沉淀在中华文化中的一部分,已经深深地影响了中国人的生活观、价值观和方式方法。

在本篇文章中,我们将探寻中国的佛教文化与哲学思想,从历史、文化、艺术和社会角度全面呈现。

一、佛教文化在中国的历史渊源佛教起源于印度,公元1世纪传入中国,经历了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等朝代的传承和发展。

佛教在中国的传播,有走丝绸之路的官方外交和贸易传播方式,也有由禅师传道授徒传播的方式。

佛教的传入,丰富了中国民族文化,佛教及其所涉及的宗教哲思和文化内容也被中国文化所吸收和融合。

二、佛教文化关于人生的价值观和人生意义佛教文化认为生老病死是人生的必然境遇,而佛教律与菩萨般若心提供了面对生死的一种生机和弥补,教育人们克服苦难,不断抱持正向思维,修善积德。

同时,以“无为而治”、“因缘发生”、“万法归一”的思想,表现了佛教文化重视自然和理性的倡导。

佛教对人性、伦理、道德等各个方面都有深入的探讨和认识,并且在强调个人脱离险恶世界不断追求完善性的同时,强调个人与社会的联系,让人心中懂得博爱、理解和宽容。

三、佛教文化的艺术表现佛教文化的艺术表现丰富而多样,不仅反映了佛教文化的精神和思想,也代表了中国的文化艺术水平和生活礼仪。

其中,佛像是佛教文化的重要代表之一,佛像造型多样、风格独特,在中国的佛教文化中占据了重要地位;佛教文化里还有许多古籍和佛经,这些古籍已经成为中国文化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即便随着技术的改变和现代化手段的出现,这些古籍仍然可以在现代社会中传承和应用,为人们带来启迪和智慧。

四、佛教文化对于中国社会的影响佛教文化已经融入了中国文化中,并对中国社会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最明显的例子便是“中国侨界心理辅导员”一项工作中佛教平和、宽容、慈悲之精神得到普遍应用;此外佛教还对中国文艺、哲学、宗教领域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人间佛教”的理论演进及其当代社会价值

“人间佛教”的理论演进及其当代社会价值

[ 关键词]人间佛 教 太虚 印顺 星云 佛教社会价值 [ 中图分类号]B 9 1 1[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1 0 0 0 — 1 1 4 X( 2 0 1 3 ) 0 3 — 0 0 7 2 — 0 6
自晚清 以来 ,“ 人间 佛 教 ” 作 为 一 种 应 对 近 世 佛 教 窳 败 的 思 潮 而 逐 渐 成 为 中 国佛 教 界 的共
识 。这一思潮由太虚肇其端 ,印顺 、星云承其绪 ,绵 延百余年而不衰。进入 2 1 世纪 以来 , “ 人 间佛教”的理念与实践得到更多人 的认 同。出现这种现象 ,一则因 “ 人间佛教 ”经百余年之发
展 ,高僧 大德 与佛 学研究 界不 断 为其 找寻 经典论 据 ,夯 实理论 基 础 ,丰 富概 念 内涵 ,凸显其 延展 性 和创生 性 ;继则 因 “ 人 间佛教 ” 的 探索 切 中时代 的脉 搏 ,契 合 社 会 发 展 的 整体 趋 势 ;再则 因 中共 十 六大 以来 ,建构 “ 社 会 主义 和谐社会 ” 成为 了 中 国整 个社 会 的共识 ,“ 人 间佛 教 ” 在 兼顾 “ 人间 ” ( 慈悲)与 “ 佛教” ( 智慧 ) 的实践 基础 上 ,其所 具有 的 “ 和谐 ” 特 质也 愈 发得 到认 可 ,
成为指导当代佛教参与中国社会建设的重要基础。本文试 图梳理 “ 人 间佛教” 的概念 缘起,在 厘清 “ 人间佛教” 于不同时期产生的对治效果之基础上 ,力 图阐明其 当代社会价值 。


从 “ 人生" 到 “ 人间”:以太虚 为中心
本文 系2 0 1 1 年 教 育部 人 文 社 科 规 划 项 目 “ 和 谐 视 野 下 当代 佛 教 社 会 福 利 事 业 研 究” ( 项 目号

佛教教义及其现实意义

佛教教义及其现实意义

佛教和谐思想诠释及其当代意义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从成立至今已经过2500多年的历史。

在佛教的庞大的教义体系中蕴含着丰富的和谐思想,是今天我们用来建立和谐文化和促进亚洲、世界和谐的宝贵的思想文化资源之一。

在世界广大民众诚心希望建立和平、和谐的国际秩序的时刻,对佛教中的和谐思想进行挖掘、阐释和应用,是一项十分有意义的工作。

笔者以下仅对佛教中的和谐思想及其在当代的现实意义试作诠释和论证,提出自己的见解,希望得到诸位学者的补充和修正。

一、佛教教义和伦理规范中蕴含的和谐思想佛教发源于公元前6、5世纪的古印度,在向国内外的传播过程中不断得到充实和发展。

原始佛教和部派佛教在教义上同属一个体系,被后来兴起的大乘佛教统称为小乘。

大乘意为大的运载物,谓能运载无量众生从生死的此岸到达觉悟解脱的彼岸;小乘意为小的乘载物,大乘说它只能运载少量众生到达涅槃彼岸。

现在一般把它们看作是佛教发展的两大阶段、两大类佛法,而舍弃原来含有的褒贬意义。

在佛教向世界各国、各民族传播过程中又形成很多风格各异的佛教学派或宗派,无论在教义、教制和修行、活动方式等方面都得到很大的丰富和发展,反映佛教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和适应性。

从佛教经过的漫长历史和流传世界广阔的地域国度来看,佛教所具有的崇尚和平、和谐、慈悲、劝善、饶益众生等的性格和价值取向是十分明显的。

佛教的这种性格和价值取向体现在它的基本教义和伦理、戒规的理念与规范之中。

笔者在这里仅围绕这个侧面进行考察。

(一)四谛与十二因缘中的和谐思想小乘佛教(原始佛教、部派佛教)以四谛、八正道及围绕生死的因果缘起学说为基本教义。

四谛是对造成人生苦恼的原因及摆脱人生藏苦恼途径的总的说明,是原始佛教及部派佛教教义中的核心内容,包括苦、集(因)、灭(灭除苦恼,达到解脱)、道(灭苦的途径)。

苦谛是说人生充满各种痛苦,归纳为八种: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怨憎会苦(与自己所怨恨的人不得已而相会或结合;不能自由脱离自己所憎恶的环境或遭遇)、所求不得苦、爱别离苦(与自己相爱的人分离;离开自己爱恋的环境或年华、际遇等)、五盛阴苦(五阴指色、受、想、行、识,概指一切身心之苦)。

论中国佛教伦理思想及其当代意义

论中国佛教伦理思想及其当代意义

论中国佛教伦理思想及其当代意义【摘要】世界各大宗教和伦理传统中都有为现代伦理可资利用的精神资源,就中国文化传统而言,佛教伦理的思想资源不可忽视。

佛教的基本义理及平等原则、慈悲救济观念、戒杀护生理念、明心见性的关怀等佛教伦理观念,丰富了中国传统伦理的内容。

强化了中土道德教化的信仰力量,增强了世俗伦理的约束力。

作为宗教伦理,中国佛教以其普遍性、超越性特征在中土传统社会中成为一种有效的劝善化俗之道,在现代社会中具有缓解现代危机、增进义务责任等普世意义。

【关键词】佛教;佛教伦理;意义一、引言人类进人21 世纪,随着世界经济的全球化,现代社会、人类心灵的困境也全球化,人类迫切需要一个赖以安身立命的伦理基础以确立现代人群、现代人生的共同的责任和义务。

本文力图以普世伦理构想为背景,探讨中国佛教伦理的思想及特质,并阐明佛教伦理思想的现代意义。

二、中国佛教伦理思想的内容是中国传统伦理思想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全球佛教伦理的一份宝贵资源。

作为宗教伦理,它是佛教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一套完整的伦理道德体系。

就现实作用而言,包括佛教在内的宗教在现实社会中所表现出的影响力”主要在于它的道德规范,另外,道德规范也是宗教的坚实基础”。

可以这样说,佛教伦理是佛教思想、佛教教义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佛教中最容易被普通民众所接受,有着广泛社会影响和教化作用的部分。

如果说宗教世界与世俗世界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那么,包括佛教伦理在内的宗教伦理就是不可或缺的桥梁。

三、佛教伦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内容和特色。

(一)原始佛教以人生问题为中心,认为人生皆苦,人生处于轮回苦境是缘于无明和恶业,有关分别善恶的理论及指导修行生活的戒律也因此产生。

原始佛教以后的部派佛教时期,作为佛教伦理的重要内容的佛教戒律日趋广备。

(二)大乘佛教佛教伦理思想更为丰富,自利利他、自觉觉人成为大乘伦理精神的旗帜,以个体修习为中心的“戒定慧”三学被扩充为具有广泛社会伦理内容的“菩萨行”,亦即大乘六度、四摄。

佛教哲学的基本价值观

佛教哲学的基本价值观

佛教哲学的基本价值观1. 引言佛教,起源于公元前6世纪的印度,由释迦牟尼(佛陀)所创立,是世界上主要的宗教之一。

佛教哲学以佛陀的教义为基础,经过历代高僧大德的阐释和发展,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

本文旨在探讨佛教哲学的基本价值观,以期为人们提供一种指导人生、优化心灵的精神资源。

2. 四圣谛佛教哲学的核心思想可以概括为“四圣谛”,即苦、集、灭、道。

- 苦谛:生活中充满了苦难。

佛教认为,人生充满痛苦,这是其基本观点。

痛苦源于多种因素,如生老病死、爱别离、怨长久、求不得等。

- 集谛:痛苦的根源在于渴爱。

佛教认为,人们的痛苦源于内心的无明和渴爱。

无明导致人们对事物的错误认识,渴爱使人们陷入轮回之中。

- 灭谛:通过修行,可以断除渴爱,从而消除痛苦。

佛教认为,只有消除内心的无明和渴爱,才能真正摆脱痛苦。

- 道谛:达到涅槃的路径。

佛教认为,通过八正道等修行方法,可以消除无明和渴爱,最终达到涅槃,即解脱生死轮回的境界。

3. 八正道八正道是佛教修行的基本途径,包括:- 正见: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 正思维:积极的思考方式。

- 正语:言行举止符合道德规范。

- 正业:正当的职业和行为。

- 正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

- 正精进:努力践行佛教教义。

- 正念:时刻保持正念,关注自己的内心世界。

- 正定:通过禅定等方法,达到心灵的平静和安宁。

4. 因果律佛教哲学强调因果律,即“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佛教认为,人们的命运是由自己的行为和心态决定的。

只有通过修行,积累善业,才能得到美好的果报。

5. 无常观佛教哲学强调无常观,认为世间万物都在不断变化之中。

人们应该认识到万事无常,看淡名利,从而减少痛苦。

6. 空性观佛教哲学强调空性观,认为一切事物都没有固定的自性,都是因缘和合的结果。

人们应该认识到事物的空性,从而摆脱对事物的执着,达到解脱的境界。

7. 结论佛教哲学的基本价值观包括对痛苦的认知、对因果律的信仰、无常观和空性观等。

这些价值观为人们提供了一种看待世界和人生的新视角,有助于优化心灵,引导人们走向和谐、宁静的生活。

中国古代的佛教思想与佛教文化

中国古代的佛教思想与佛教文化

中国古代的佛教思想与佛教文化佛教自印度传入中国已经有数千年的历史,其思想和文化深深地影响了中国社会,打造了中国独特的佛教文化。

这种文化不仅是一种宗教信仰,也是一种哲学思想和文化传承,被人们普遍认为是世界上最为精深的文化形式之一。

本文将从佛教思想、佛教传入中国、佛教文化等方面展开探讨,以期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中国古代的佛教思想与佛教文化。

佛教思想佛教思想起源于印度,其核心思想是“四谛”,即生命的苦、起因、涅槃和八正道。

其中最为重要的一点是“涅槃”,是指通过抛弃一切欲望和执着,彻底消灭世间的罪恶,达到解脱和超越,进入到一种无尽的境地中去。

在这种境地中,个体能够超越个人利益,看到世界的本质和真相,获得智慧并最终走向圆满。

佛教的另一个核心思想是“因果律”,它强调了以前世和现世之间的关系。

即每个人的处境都是由过去的行为所决定的,每个人都承担着自己的因果责任,应该通过善行来减少世间的苦难。

佛教传入中国早在汉朝时期,佛教就开始从印度传入中国。

但是,佛教影响中国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3世纪,《佛经》和《般若经》在中国留下了最早的记录。

在那个时期,佛教主要从中亚地区通过丝绸之路传入中国,一直留存至今。

佛教文化佛教文化是中国古代文化中的一股重要力量。

在中国,佛教思想融入了本土文化中,进一步发展出了与印度佛教非常不同的宗教和文化形态。

例如,中华文化中的“观音菩萨”就是佛教的代表形象之一。

关于她的形象和传说,在中国文化中占据着很重要的地位。

佛教文化与中国艺术的结合也是中国佛教文化的一大特点。

明朝时期,佛教与艺术相结合,产生了许多艺术经典之作。

例如,在南京市玄武湖畔就有一座“明孝陵”,它的建筑之美和雕刻之艺术都达到了巅峰之境。

这样的作品,代表了中国古代佛教文化最高水平的艺术成就。

另外,中国的佛教文化也影响着世界。

自唐代开始,许多中国佛教经典逐渐流传到世界各地,成为世界佛教学和研究的重要文献之一。

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佛教文化也是世界佛教文化的一部分。

论佛教在中国文化中的意义和特点

论佛教在中国文化中的意义和特点

论佛教在中国文化中的意义和特点佛教是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宗教之一,它的传入是中华文化发展过程中的重要部分,许多人认为佛教是中国文化的一部分,正如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一样。

佛教不仅影响了中国人的文化和价值观,而且还深刻地影响了中国的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

本文将从佛教在中国文化和社会方面的作用、佛教的传入和演化、佛教与中国其他宗教对话等角度来谈论佛教在中国文化中的特点和意义。

一、佛教在中国文化和社会中的作用佛教进入中国后不仅发扬光大了自己的信仰,也留下了许多宝贵的文化和文化遗产。

佛教在中国受到了网络舆论和其他宗教的重视,并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对于中国的文化、社会和政治制度发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中国佛教传统中,最重要的是其对道德伦理和人生观的影响。

首先,佛教在中国文化中的作用体现在其道德伦理的传递上。

佛教在中国的传播过程中,普及了一系列的道德教义。

佛教的道德源于佛教教义和佛教文化,同时在中国经过不断传承和发展,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道德价值观。

比如,佛教的教义强调无我、法空、因缘等观念,即说知道自己的存在不能超越物质世界,生命和物质是连续的、相互依存的,因此要以慈悲为怀,关爱他人,不伤生,不妄语、不妄想、不妄行,这些生命伦理观念对于完成人道主义和社会效益都具有重大的影响。

其次,佛教在中国社会中的作用体现在其影响和参与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

佛教在中国的传播过程中,伴随着一整套的经文、文化、生活方式等,也在某些程度上改变了中国封建社会的制度。

比如佛教强调慈悲心,鼓励人们向低落的社会阶层提供援助和关注,这种文化传统是一种社会正义意识和人文精神,这种传统的价值意义贯穿在许多中国社会制度中。

二、佛教的传入和演化佛教最早是在东汉时期传入中国的。

在那个时候,佛教的宗教教义被看做一种与传统儒道思想相异的东西,而且被一些人视为异端、危害社会的东西。

然而,随着汉朝时期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人们开始对佛教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到了唐朝时期,佛教在文化、艺术、社会制度、政治制度等方面的影响已经十分明显,成为了中国社会不可忽视的重要部分。

太虚大师的佛教近代化思想和实践

太虚大师的佛教近代化思想和实践

太虚大师的佛教近代化思想和实践佛教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它一直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在现代社会中,随着科技与文化的迅猛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也对佛教信仰和传承方式提出了新的挑战。

太虚大师将大众化的思想引入佛教,并将东西方文化融合,为佛教的现代化和普及化注入了新的思想和活力。

本文将探讨太虚大师的佛教近代化思想和实践,并尝试从五个方面来证明它:一、强调佛法需融合中西文化元素佛教是一种东方文化系统,它的传承历史已经有两千多年。

而现代社会是多元文化的,这就必然导致了对传统佛教信仰和实践方式的挑战。

太虚大师强调,佛教的传承需要把中西文化元素融合起来,在保持佛教传统的同时,顺应当代文化的变化,尽可能地接近普通人的生活和心理,这样才能让佛教更好地为当代社会服务,更好地传承下去。

太虚大师的《新佛教运动》便充分体现了这种思想,其中包括了一系列中西融合的方法论和实践方法。

二、强调佛教需大众化佛教曾经是贵族阶层的信仰,也曾是僧侣的专利。

但是,当代佛教的传承需要适应大众的消费观念,让普通人都可以享受到佛教所带来的精神福祉。

太虚大师提出,佛教需要大众化,这是佛法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佛教转型升级的必要条件。

比如,在太虚大师的影响下,广东采用普及佛教法会、佛教课和佛教会员等方法,使得大众可以更好地了解佛教,并将佛教融合到日常生活中。

三、强调佛教需开展公益活动太虚大师认为,佛教不仅仅是一种信仰,还需要将慈善和公益活动融入到佛教实践中。

因为佛教所倡导的是对社会的关注和爱护,而慈善和公益活动则是佛教所倡导的爱心之举。

在太虚大师的引领下,在中国,佛教社团不断开展慈善活动,比如,佛教义工、义诊、抗震救灾等,这些活动不仅降低了佛教与社会的距离,还促进了佛教和社会的和谐发展。

四、强调佛教需与现代科技相结合佛教经文往往被注视为过时并与科技发展失之交臂。

然而,太虚大师提出,佛教与现代科技需相结合,因为科技的发展符合佛教的“智慧”精神。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佛教思想解析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佛教思想解析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佛教思想解析佛教是一种充满着深邃人文内涵的宗教,它历史悠久,不仅在印度和东南亚地区有着大量信徒,同时也在中国造就出了独特的佛教文化。

佛教思想渗透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方方面面,影响着国人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艺术美学等各个领域,本文就来深入探究佛教在中国文化中的精髓。

一、佛教思想对传统文化的影响1.尚事物的本质佛教强调万物皆空,让人们认识到世界上的一切都是短暂的,包括人的身体和心灵。

这种思想让人们更关注事物的本质,而不是外观。

在古代书法、绘画中,禅宗的影响显而易见,法师们采用极简的笔画去表现事物的本质,传达出一种极简、沉静、深入骨髓的美。

2.重视心灵净化佛教信仰中强调,在追求幸福的过程中,物质享受并不能传达真正的快乐,真正的快乐在于心灵的净化。

这种思想深深地影响了古代文化,呈现出淡泊名利,精神修养重于物质享受的特点。

在古代文人墨客的诗歌中,往往表达出对人生短暂的意识及对身心的净化的向往。

3.尊重个体佛教中也强调“我见”和“我执”的困扰,提倡不执著、不自我中心的理念,这与中国传统文化尊重个体的特点相契合。

历史上有很多文人墨客写下的自传和个人文集,这些作品在展现他们个人历程的同时,也表达出对生命价值和尊重的观念。

二、佛教文化在艺术美学中的体现1.墨色深邃佛教文化的影响使得古代中国的书法、绘画色彩更加朴素、简洁、极具神韵,表现出浑圆、厚重、安宁、恬静的气息。

这样的形式美是灵与性的结合,受到世人的喜爱。

2.意境超凡佛教文化的影响也让古代中国的艺术作品具有很高的修养性和超凡脱俗的意境,特别是寺庙中的佛像和壁画。

通过色彩、形态和线条等方式来表现佛教禅宗的精神,使人们感受到的是深远而超然的意境,意境中的艺术表现也体现了佛教思想的精髓。

3.艺术之道佛教文化的影响,使得古代中国的艺术家们练就了一种炼就心性的艺术之道,认为艺术是通向佛道的一种方法,艺术创作不仅仅是人类感觉和知觉的表达,更具有超越艺术本身的意义。

佛教思想在当代社会的价值和意义

佛教思想在当代社会的价值和意义

佛教思想在当代社会的价值和意义佛教是世界上重要的宗教之一,深受亿万信徒的推崇和追随。

其独特的哲学思想和修行方式,被认为能够给当代社会带来巨大的价值和意义。

本文将探讨佛教思想在当代社会中的应用,并分析其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

一、佛教思想对个人的影响佛教强调内观与修行,主张通过静心冥思、观察自己的身心状态,站在超越一切烦恼的角度看待人生。

这一思想对于当代社会中人们面临的压力和焦虑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佛教注重觉知和正念的培养,使人们能够更好地认识自己,并与自己的情绪和念头保持距离。

在现代社会中,人们经常被繁忙的生活所压迫,容易迷失自我,佛教的内观修行能够帮助人们认识到自己的真实需求,减轻压力和焦虑。

其次,佛教教导个人要正视生老病死,看待世间万象具有一定的超脱性。

这种超脱思维使得个人能够更加深入地思考生命的目的和人生的意义,避免过度追求物质享受带来的虚无感。

在当代社会中,物质主义盛行,佛教的这种思想能够提醒人们要重视内心的满足感和心灵的平静。

最后,佛教强调慈悲与智慧,鼓励人们对他人充满爱心和同情心,并以智慧去理解世界。

这种慈悲与智慧的结合,使得个人能够更好地与他人和谐相处,并在处理人际关系和社会问题时具备超越个人利益的视野。

在当代社会的人际关系紧张和社会冲突频繁的背景下,佛教的慈悲智慧具有重要价值。

二、佛教思想对社会的影响佛教思想不仅对个人有积极的影响,也对整个社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首先,佛教教导的非暴力和和平思想,对社会的和谐与稳定有着巨大的推动力。

佛教鼓励人们以和平的方式解决争端和冲突,反对使用武力和采取暴力手段。

在当代社会中,战争、恐怖主义和暴力犯罪等问题仍然存在,佛教的和平理念为社会提供了和解和调和的方法。

其次,佛教强调伦理与道德的维护,对社会的价值观和道德观有着深远的影响。

佛教倡导慈悲、忍耐、忠诚等美德,这些美德的践行不仅对个人有益,也对整个社会的和谐与稳定产生积极影响。

在当代社会中,诚信危机、道德沦丧等问题十分突出,佛教的道德观无疑能够为社会提供正面的价值引导。

佛教人士的思想总结

佛教人士的思想总结

佛教人士的思想总结佛教是东方文化中的一支重要思想流派,佛教人士的思想体系承载着许多智慧和哲理。

佛陀的教导和佛教经典中的教义,对佛教徒的思想、行为和生活方式产生了深远影响。

以下是对佛教人士思想的总结,以展示佛教对思想理念和人生态度的重要影响。

首先,佛教人士强调修行与觉醒。

佛教思想的核心是解脱生死轮回,达到觉悟状态。

佛教人士追求通过正知正觉的修行,最终达到超越个体身心的觉醒。

他们相信通过正义的行为和内心的净化,可以超越欲望与烦恼,实现心灵的自由和平静。

佛教人士认为觉醒是人类最高的目标,只有通过修行和觉悟,才能获得真正的内在安宁与智慧。

其次,佛教人士注重中道与平衡。

佛陀教导人们避免极端和过度。

他强调中道的重要性,认为在人生的各个领域中,都应保持适度与平衡。

佛教人士提醒人们追求中道的价值,并使其成为行为和思维的指导原则。

他们相信只有通过保持适度与平衡,才能避免欲望的困扰和情绪的波动,实现真正的内心平静与和谐。

第三,佛教人士以慈悲与无私为基础。

佛教教导人们要体现慈悲和无私的精神,将其作为人际关系和社会行为的准则。

佛陀教导人们要善待他人,不伤害生命,以悲悯心对待众生,尊重和珍视一切生命。

因此,佛教人士常常参与慈善和公益活动,努力推动社会的和谐与进步,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们。

他们相信通过慈悲和无私的行为,可以获得内心的喜悦和满足,并对他人产生积极的影响。

第四,佛教人士强调无常与无我。

佛教思想警示人们一切事物都是无常的,包括自己。

佛教人士的思维模式带有无我的观念,他们认为个体的存在是虚幻和流动的,没有固定的实体。

佛教人士以此为基础,削减个人欲望,超越自我中心主义,以求达到更高的智慧和觉醒状态。

他们用无常和无我的理念来面对生活中的变化和挑战,对待人际关系和困境,以一种更为灵活和平静的态度面对一切。

最后,佛教人士崇尚自由和开放。

佛陀的教导强调个体自由和自主性,佛教人士鼓励个人思考和独立判断。

佛教并不强制信徒做出特定的行为选择,而是鼓励他们根据自己的理解和经验,自主地探索真理和智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想 的 重 点 从 注 重 单 纯 的 悟 道 成 佛 , 向 关 注 社 会 转 生 活 包 括 6- 的 道 德 修 行 和 服 务 社 会 这 6 方 面 。 " 人 - 太 虚 的 “ 间 佛 教 ” 放 大 了佛 教 理 论 中 的 “ 人 是 人
的 社 会 政 治 生 活 状 况 和 沙 门 僧 侣 的 文 化 传 统 有
密 切 的 关 系 。 国 的 渥 德 尔 在 《 度 佛 教 史 》 书 英 印 一 中 指 出 , 些 沙 门 僧 侣 “ 出 普 通 社 会 , 为 漫 游 这 退 成
世 ” 义 或 者 更 确 切 的 说 是 人 的 社 会 生 活 的 意 意 义 , 解脱 人 生 痛 苦 的 任务 放 到 了未 来 的 时 间概 把
念 中 , 凸 现 现 实 社 会 生 活 中 的 道 德 伦 理 问 题 和 而 现 实 人 生 的 价值 问题 , 佛 教 的精 神 境 界 和社 会 使
者 … … 他 们 的 目的 是 发 现 真 理 , 得 幸 福 , 少 获 至
达 到 心 的 安 宁 。 … 他 们 已 经 抛 弃 了 一 切 社 会 责 … 任 , 以 自 由 自 在 地 消 耗 时 间 于 思 考 , 试 苦 行 可 尝
的 责 任 感 联 系 起 来 , 虚 无 飘 渺 的 西 方 净 土 和 极 将 乐 世 界 引 入 “ 世 间 ” 日 常 生 活 和 社 会 道 德 建 人 的 设 之 中 , 而在 佛教 传统 中体现 出时代 精 神 。 从
印 度 佛 教 在 它 的 诞 生 之 日起 就 涂 上 了 浓 重 的 “ 世 ” 彩 。 迦 牟 尼 因 为 要 追 求 佛 教 的 精 神 出 色 释 境 界 而 放 弃 王 位 、 庭 和 亲 情 。 组 织 的 僧 伽 集 家 他
佛 教 徒 门 的 衣 、 、 、 , 处 表 现 出他 们厌 弃 食 住 行 处 人 生 欲 求 , 染 世 间 事 务 的 风 格 。 不 ” 印 度 佛 教 的 这 种 “ 世 ” 征 一 方 面 与 印 度 出 特
代 化 所 必 须 的 “ 教 革 命 ” 划 。 的 基 本 指 导 思 佛 规 它 想 “ 是 以 大 乘 佛 教 利 生 、 世 的 精 神 , 导 现 代 就 救 引 社 会 的 人 心 、 思 。 【在 佛 教 理 论 的 基 础 上 将 思 正 ”l 1
义 的 作 了 具 有 世 俗 内 容 的 新 诠 释 , 讨 了 佛 教 的 探
“ 间 化 ” 必 然 性 与 意 义 , 制 定 了 佛 教 思 想 现 人 的 并
团 也 与 世 俗 的 生 活 方 式 相 -: 远 , 佛 门 弟 子 都 Z甚 “ 剃 须 弃 发 , 披 架 裟 , 示 割 断尘 缘 , 情 绝 俗 。 身 以 离
从 人 生 的 苦 海 中 解 脱 出 来 的 唯 一 方 法 是 抛 弃 人 世 间 和 人 生 。 此 , 避 人 间 的 生 活 是 佛 教 教 义 因 回
的必 然选 择 。
之 一 。 且 , 重 要 的 是 它 的 “ 他 ” 神 与 中 国 而 更 利 精
的 传 统 伦 理 道 德 并 不 相 悖 , 国 先 秦 诸 子 中 就 有 中 其 “ 同道 合 ” “ 志 ” 墨 子 就 是 具 有 这 种 “ 志 的 同 , 普 渡 众 生 ” 利 他 精 神 。 子 虽 然 指 责 他 的 “ 爱 ” 的 孟 兼 思 想 与 孔 子 的 “ 爱 ” 想 相 对 立 , 也 十 分 敬 佩 仁 思 但 墨 子 的这 种 “ 顶 放 踵 , 天 下 为 之 。 的 精 神 。 摩 利 ” 佛 教 的 “出 世 ” 神 与 中 国 的 传 统 儒 家 伦 理 精 和 积 极 “ 世 ” 精 神 是 完 全 背 道 而 驰 的 , 此 在 人 的 因
关键 词 人 间佛教 “ 榘” 界 涅 境 入 世 精 神 时 代 性 现 代 化

伟 , 京 大 学 哲 学 系 博 -  ̄I 生 南 Z - - )究 -
2 09 10 3
在 对 中 国 现 代 佛 教 思 想 进 行 改 革 并 付 诸 实 践 的 中 国 僧 人 中 , 虚 ( 8 9— 1 4 大 师 是 最 杰 太 18 9 7) 出 的 人 物 之 一 。 印 度 佛 教 经 历 了 自汉 代 的 传 播 在 和 中 国 化 的 改 造 后 的 二 十 世 纪 , 国 佛 学 又 面 临 中 着 西 方 文 化 和社 会 变 革 的 挑 战 。 了迎 接 挑 战 , 为 为 了 佛 学 的 自 身 发 展 , 虚 提 出 了 他 的 “ 间 佛 太 人 教 ” 想 。 在 佛 教 基 本 教 义 的 框 架 内 对 人 生 意 思 即
的 世 俗 倾 向 和 伦 理 思 想 , 佛 教 的 “ 榘 ” 界 与 培 养 儒 家 所 提 倡 的 道 德 情 操 结 合 起 来 , 传 把 涅 境 把 统 的 佛 教 思 想 与 西 方 的 科 学技 术 理 论 加 以 圆 融 , “ 渡 众 生 ” 大 乘 精 神 与 爱 国救 国 思 想 联 把 普 的 系起 来 , 提 出 了推 向世 界 的 “ 界 佛 教 ” 点 。 思 想 最 突 出 的 特 点 是 “ 间 化 ” 时 代 精 神 。 并 世 观 其 人 和
维普资讯
哲 学 研 究
狒 教 德 撬 时

太 虚 “ 间佛教 ” 想 的基 本 意 义 人 思

பைடு நூலகம்

内 容 提 要 太 虚 的 “ 间 佛 教 ” 想 在 坚 持 佛 教 的 基 本 理 论 的 基 础 上 突 出 和 发 挥 了佛 教 人 思

1 — 7
维普资讯
江 苏 社 会 科 学
| ~ ’ l
修 炼 , 究 自 然 , 然 还 有 说 教 。 另 一 方 面 佛 教 研 当 ”
教 义 对 人生 持 否 定 的态 度 , 为 人 生 是 苦 海 , 认 要
对 于 人 世 间 对 于 佛 教 信 徒 的 重 要 性 。 中 国 它 同 在 样 也 是 一 个 能 够 与 中 国 佛 教 信 徒 相 联 系 的 契 机 和 纽 带 , 为 中 国 僧 人 津 津 乐 道 的 重 要 布 道 内 容 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