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与传统文化 方园
最新-传统文化与佛教文化的联系 精品
传统文化与佛教文化的联系本文作者敖以深工作单位贵州省社会科学院佛教起源于南亚印度半岛的古印度国。
关于佛教传入中国的具体时间和年代,目前众说纷纭。
可以肯定的是,佛教自传入中国以后,在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接触中,经过长时期的吸收、消化和融汇,自汉以后在中国的传播日益广泛,影响也越来越深远,特别是隋唐以来,佛教在中国的传播得到了创造性发展,并对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发展产生了十分重要的影响。
乌江中下游地区是著名的文化走廊,是多元文化的沉积地带,是贵州最早传入佛教的地区之一。
据资料记载和已有研究成果表明,最迟到东晋时期,乌江下游地区连接长江地带已经受到了佛教文化的影响,中原佛教已经浸润到民间宗教中,并通过民间宗教的形式影响到贵州东部地区。
[1]4至唐代,佛教已经沿着乌江航道传入到了乌江中游部分地区,经宋、元、明时期不断发展变迁,至明末清初达到繁盛,形成了以梵净山为中心,辐射黔东、影响全国的梵净山佛教文化圈。
当前,梵净山已经成为贵州的重要佛教圣地,是全国著名的弥勒菩萨道场,其佛教文化在道场、宗派、寺庙分布等方面都有自己的特点,带有鲜明的地域性特征,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视为与五台山、峨眉山、九华山、普陀山等齐名的中国佛教名山。
阳明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宋明理学的重要派别,其集大成者是王阳明,于明代中后期盛极一时,之后,影响不断扩大,甚至影响到朝鲜半岛、东南亚地区以及日本、美国等许多国家和地区。
贵州是阳明文化的始创地和首传站,乌江中下游地区是贵州阳明文化的重要传播地。
明武宗正德年间,王阳明在贵州龙场悟道,并先后在龙场、贵阳讲授心即理思想和知行合一学说,使贵州得开风气之先。
王阳明离开贵州以后,其弟子、再传弟子继续在贵州弘扬师说,大兴讲学之风,逐步形成了以龙场、贵阳、思南、清平、都匀五大重镇为传播中心的贵州阳明文化圈。
乌江中下游地区阳明文化的传播,以书院为载体,以李渭心学为核心内容,以李渭及其弟子的讲学活动为主要途径。
佛教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佛教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佛教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摘要春秋战国时,佛教传入中国以前,中国的哲学流派以儒家和道家最广为流传,其中儒家更是当时中国正统的哲学思想,对政治、社会、文化等起着深远的影响。
儒家的哲学思想开创性的发现“人”的价值,所以说儒学之于中国,正如文艺复兴之于西方一样。
而佛教在中国大规模传播,开始于东汉末年的战乱瘟疫和饥馑的年代。
普遍的痛苦和生命的危机,很容易引起人们对人生价值的重新思索。
人们开始思考儒学避而不谈的人生之本质和世界之本质的问题。
这些思考,使佛教哲学渐渐融入中国的传统哲学之中,改变了人们的思维模式,从而改变人们的行为,进而对语言、艺术、政治乃至社会关系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不得不提的是,佛教在传入中国后,不仅对中国的文化产生了莫大的影响,其自身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不断的演化发展。
现在,已经有“不懂佛学就不懂中国文化”之说,可见两者相融之紧密。
一、佛教传入中国以前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格局使中国哲学十分活跃。
其中以儒家学派流传最为广泛,也相对而来最受认可,被视为中国传统思想的主流。
儒家学说是一种关于人的学说,或者说是一种伦理哲学,这也正是儒家的伟大之处,实现了中国思想史上从“天”到“人”的转变。
它所探讨的主要对象,是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人的道德修养,人的道德修养的境界问题。
除儒家以外,中国传统的哲学几乎都重经验认识,注意对生活自身的探讨,老子的哲学,就只从“天地之始”、“万物之母”讲起,天地万物之前一片朦胧;庄子更干脆:“六合之外,圣人存而不论。
”然而,人类社会发展到某一阶段,当基本的生存不再是首要解决的问题,那不可避免的会生出许多其他的思考。
中国的传统哲学在教导人们怎样生活的更好,怎样生活的更有秩序,然而在这生活以外的其他种种几乎都不予考虑。
诸如:我是谁?我为什么会来到这个世界上?我死后又会去哪里?世界是怎样运转的?我所能接触到的世界之外的世界是什么样的?我做这些又有什么意义呢?等等。
佛教与传统文化
佛教课堂学习心得首先很荣幸能上老师的《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让我有机会接触和学习到一个新的佛教概念。
我不是一个信佛的人。
当然,我说的信佛是烧香拜佛,祭祀、祈求那些,那些只是一些飘渺的东西,而在我的观念中,佛教应该是一种思想,一种智慧,是追求自身思想提高、觉悟的一种修行。
是一个影响我们的生活活动、世界观、待人处事的一种思想。
是一种文化,深刻影响我过传统思想的一种文化。
而我想了解和学习的是佛教的各种思想,了解佛教的文化,增长见识。
如果说能在这短短的几节课里能真正体会到佛教的精髓,我实在只能略知皮毛。
佛教文化博大精深,单是在国内来分,就有北传、南传和藏传。
北传、南传、藏传里面又有小的分类,分为天台宗、律宗、密宗、华严宗、唯识宗、净土宗、禅宗和三论。
佛教中最广为流传的一句话是:“南无阿弥陀佛”,那么好了,我们就从这句大家都很熟悉的句子入手,来看一看“佛”到底是何意思呢。
“南无”翻译过来是皈依,敬投的意思,“阿弥陀”是无量无边无穷的意思,那么“佛”则译为觉悟者的意思。
连起来就是我们要皈依敬投无量无边的觉悟者。
通俗一点来说,就是要像觉悟者,拥有很多智慧的觉悟者学习。
那么“佛”究竟是不是由人变成的呢?所以经典上说。
一切法由心想生,心即是佛。
佛即是心。
若是一个人的内心清静,那么他也自然是慈悲的、平等的、无私的、自在的、一个字来表达,那就是所谓的“佛”。
有的人学佛很多年, 然而却迷信了。
佛其实不是别人,你若是善良、慈悲、热爱帮助别人宽容孝顺, 仁爱, 你即是佛. 有的人整天满口佛言名理.试问有几个真正懂得真正的含义佛是来源于生活的,是在生活中感悟的.。
只要我们一心向善,在生活中磨难挫折中,只要用心体会感悟,总有一天会觉悟的,什么是佛呢,说复杂很复杂说简单很简单其实就在我们身边。
在高深的境界,也是从生活中慢慢修行而达到的。
所以说只要一心向善不管是谁总有一天会快乐。
不管怎么样,我们每天都应该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和良好的情绪,没事经常笑一笑。
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课件
人之烦恼:三毒
贪 瞋 痴
对治之法:三学
戒 定 慧
佛门五戒
不杀生 不偷盗 不邪淫 不妄语 不饮酒
诸恶莫做 众善奉行
自净其意 是诸佛教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2006年4月13日上午9时 浙江省人民大会堂 37个国家和地区的高僧大德 颂经祈愿世界和谐、人民安康
和谐世界 从心开始
2006年4月16日上午9时 中国舟山南海观音广场 祈祷世界和平法会
二
什么是佛教?
外国学者眼中的佛教
神秘的东方,这片富产宗教的土地,它的确在佛 教中给了我们启示——它让我们了解到人性深处的美
好和圣洁,并且明白了一个道理——不靠什么神,只
需用人类心中本具的灵性即可唤起那种美好和圣洁并 使之成为人类生命中的荣耀。
——查尔斯.戈尔汉姆
和善,从容,慈悲,戒除自私贪欲,这就是伟
大的东方宗教——佛教的基本教义。 ——E.A.勃特《慈悲的佛陀》
中国学者眼中的佛教
佛法本来不是宗教……一切大乘的目的,无非
是断所知障,成就一切智者,分明是求智者的意思,
断不是建立一个宗教,劝人信仰。
——章太炎(1869-1936)
佛法非宗教非哲学,而为今时 所必需。
——欧阳竟无(1871-1943)
丁福保《佛学大辞典》 : 【佛教】(术语)佛之教法也。
《佛地论》一曰:于一切法,一切种相, 能自开觉,亦开觉一切有情。如睡梦觉醒, 如莲华开,故名佛。 《仁王经》上曰:一切众生,断三界烦 恼果报尽者名为佛。
刹那、生生世世
醍醐灌顶、大彻大悟
平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苦海无边回头是岸 无事不登三宝殿
影视与音乐
《少林寺》、《西游记》 《栖霞寺1937》、《一轮明月》…… 百家讲坛《玄奘西游记》 大型纪录片《法门寺》、《敦煌》 《大悲咒》、《心经》 专辑《天籁梵音》……
中国佛教与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中国佛教与传统文化 系 别 机械工程系 专 业 机械 . 班 级 1 .... 学 号 1.... 姓 名 *** 二零一二年六月 中国佛教与传统文化 摘 要:佛教与书法两者都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民族文化遗产,它们同样都历经千年、 饱经风霜,也同样坚毅不倒、不断成长。
在此过程中,两者并不是独立进展而是相辅相成的。
佛教,于两汉之际自古印度东来,几乎参与了大半个书法史的流程而书法作为华夏最古老的艺术之一,所受佛教影响更是弥深。
关键词:佛教;书法;融合 一、佛教 佛教发源于距今2552年前的古印度。
佛教的创始人是释迦牟尼佛,这个名号是印度梵语音译过来的,释迦是仁慈的意思,牟尼是寂默的意思,寂默也就是清净的意思,佛是觉悟的意思。
大约在公元一世纪中叶传入中国。
按正式文献记载,佛教在汉朝传来中国,非正式文献记载的更早,在周朝时已经陆陆续续传过来,到公元六世纪末至九世纪中叶的隋唐时期,中国佛教达到极盛时期。
最初来的二位法师,是迦叶摩腾和竺法兰,他们二位把佛教、佛像、经典第一次正式带到中国。
佛教传到中国后因其进足以救济苍生、退足以超越自我的精神内涵,暗合汉地“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文化氛围而得以生根,在长达两千年中华文明的历史进程中扮演着独特的角色。
与中国的传统文化互相影响、吸收,进展为中国的民族宗教之一,成为中国封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古代社会历史,对哲学、文学、艺术等其他文化形态,都发生了深远的多方面的影响。
在经历了漫长的历史之后,佛教在中国已经占据了重要的地位。
二、书法 书法是汉字的书写艺术。
它不仅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而且在世界文化艺术宝库年左、6000中独放异采。
近代经过考证,关于中国文字起源,一般认为在距今约5000中国佛教与传统文化 摘 要:佛教与书法两者都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民族文化遗产,它们同样都历经千年、 饱经风霜,也同样坚毅不倒、不断成长。
在此过程中,两者并不是独立进展而是相辅相成的。
佛教与中国文化
饮食对于一切生命来说,都是最基本、最重要的需要之一。
对于一般动物而言,饮食不过是一种本能的需求——填饱肚子而已,但对于人——有着独立的双手、发明了火和工具、具有高度社会文明——这种高等动物来说,饮食就不限于填饱肚子了,虽然它仍是第一需要。
人类在长期的社会发展过程中,使饮食不仅在数量、质量上有了极大的飞跃,而且已形成了特有的饮食观念,被赋予了重要的社会职能,升华为一种特殊的文化形态。
中国作为一个文明古国,很早就进入农耕时代,数千年来创造了光辉灿烂的饮食文化。
随着近代中西文化的交流,中国的饮食文化在世界各国大放异彩,一直享有盛誉,这是值得千百万炎黄子孙引为骄傲的。
如果我们回顾历史,对饮食文化稍作研究,就会发现,佛教传入我国两千年来,给予了中国的饮食文化以很大的影响。
笔者拟就这个问题略作探讨,希望有助于认识和光大佛教的饮食文化和中国的饮食文化。
一、中国固有的饮食文化在蛮荒时代,人类山居野处,与一般灵长类动物没有什么区别。
以后随着生产力的发展,食物丰富了,人们开始讲究饮食的质量、品味。
而氏族社会乃至阶级和国家的形成以及敬鬼神祭祖先的需要,饮食更被赋予了社会的功能和宗教的意义,由此构成了人类早期的饮食文化。
例如公元前2200年至公元前1100年我国的夏、商时期,考古发现当时已出现五谷、家畜,已能酿酒,已能生产一些陶瓷器皿和青铜酒具等,它们既是社会发展的产物,反过来又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的进步。
《礼记》认为:“礼制的产生是从饮食开始的。
”我国春秋战国时期是一个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时代。
此时的饮食文化可以说已相当发达,并出现了许多重要的饮食理论。
例如《论语》有“食不言,寝不语”、“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强调“吃饭不可过饱”,饮酒须有节制,不可喝到神志昏乱。
儒家充分肯定食欲的客观性:“食色,性也,人之大欲存焉”(《孟子·告子上》),同时又要求有所节制,要合乎礼:“欲虽不可尽,求者犹近尽;欲虽不可尽,求可节也。
佛教与中国文化(上)
佛教与中国文化(上)楼宇烈北京大学宗教研究所所长课程前言佛教是一种外来文化,是从印度传入中国的,佛教认为人们痛苦的根源是由于在面对世间的种种现象时有分别心,因为分别而产生执着,随之产生烦恼,要消除这种痛苦,就必须认识到一切现象都是各种各件聚合而生的,并不真实。
这就是“空”的思想。
各位下午好,今天要给大家讲的就是关于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这样一个关系问题了,我想关于佛教本身应该也是很复杂的一个问题,我对佛教本身我只能做一个很简略的介绍,主要是讲佛教跟中国文化在互动中间怎么样相互地影响,但是因为佛教是一个外来的文化了,那么这种外来文化就对中国的文化是有极大的影响,有的学者就曾经这样讲过了,如果没有佛教文化的传入,中国现在的文化可能不是这样的面貌,那样一个情况,那么我首先讲讲,简单地回顾一下佛教的创立、发展和佛教的主要的一些教义和理论。
一、佛教的创立、发展与佛教的主要思想(一)佛教概说那么佛教是创立于公元前六世经的古印度,它的创始人是释迦摩尼,释迦摩尼大约生活在公元前的566年到486年,对释迦摩尼生卒年代学术界是有很多的不同的一个说法,因为没有非常确切的一种史料来加以说明,所以大概也就是那么一个时期,他创立佛教在当时印度来讲,是针对了当时印度的一些占主导地位的宗教和学术来讲的,因为印度最古老的他们本土的宗教是婆罗门教,那么婆罗门教是很有古老的传统的,到了公元前六世纪的时候,婆罗门教本身也出现了很多问题,所以那个时候出现了一股思潮,在印度史上叫做沙门思潮,所谓沙门思潮这个里面就是说有很多对婆罗门教的教义和它的一些修行的方式提出了一种不同的看法,那么这个沙门思潮里面大概最有代表性的就是佛教。
它主要是针对当时婆罗门教强调我们的天地万物都是由梵,大梵天那中间流转出来的,所以每个生命其实也就是大梵天的一个可以说是一部分,那么最终他是要跟梵天去合一的,所谓的梵我合一,那么这样也就有点由梵天来决定一切的生命,那么佛教就认为这样一种对生命的产生、万物的产生这样一种解释是不正确的、不准确的,所以它就提出了一种因果的理论来说明万物的生成,特别是生命体的生成,生命体在佛教里面就称之为有情众生,那么同时它也反对那些不讲因果的,认为一切事物都是突然而有的,谁也不知道它怎么一下子就出来了,或者说是它自然而然就是,没有什么原因可讲,那么佛教也反对这样一种说法,所以它坚持一种因果的理论,但是又反对那样一种没有原因的说法,而这因果理论它又强调是在事物的本身,这个因是在事物的本身,那么一切的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的,没有孤立的,原因总是会产生一个结果,任何的一个结果都有它的原因,而这个原因都是主要的是在事物的本身,这也就是在因果的说法上面形成佛教的一个最根本的理论,就叫做缘起理论。
佛教与中国文化
佛教与中国文化(赖永海教授的讲课)佛教与中国文化一、佛教与一般宗教同:了脱生死:解决人生的烦恼,探讨死后的问题。
异:不纯靠信仰(强调“慧解脱”)二、佛教与缘起论1、缘起论是佛法的理论基石悉达多之成为释迦牟尼,不纯靠信仰,也不靠苦修,而是靠“悟”:他在菩提树下逆观十二因缘,悟到人生是一个念念不住的过程。
此中,把人生是视为一个因缘而起,缘尽而灭的过程,乃是悉达多变为“释迦牟尼”的关键所在。
人生亦然,阴阳和合,五蕴会聚,即有人生;四大失调,五蕴离散,人即死亡,人生与宇宙万象一样,都是一个缘聚即生起,缘尽即失灭的自然过程,没有什么造物主和主宰者存在。
三、佛法与辩证法辩证法基本观点有二:一事物是普遍联系、不断发展变化的,二这种发展变化是有条件的。
缘起论的基本思想也认为一切万物都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一个念念不住的过程,而一切变化都是因缘而起的,缘即条件。
德国古典哲学家黑格尔就很推崇佛教中的辩证法,马克思也说辩证法在古希腊人和佛教徒那里已发展到相当精致的程度,恩格斯也很重视佛教中的辩证思维,认为,对人的理论思辨的训练,学习古代哲学是一种很好的方法,其中包含学习佛教哲学。
四、佛教的基本教义1、四谛法:苦、集、灭、道四谛法实际上运用缘起理论去看人生,把人生看成是一个由四大会聚、五蕴和合而成的假相、幻影。
而世俗之人把这假相视为一个实体,故有主客对待,因之追求、执著及由之而来的求不得等种种烦恼、痛苦,而释迦牟尼创立佛教的目的就是为了灭除人的种种烦恼而求得解脱。
苦:人生皆苦,如八苦:生、老、病、死苦、求不得苦、怨憎会苦、爱别离苦、五取蕴苦。
五蕴:色、受、想、行、识。
集:苦的原因(烦恼):贪、瞋、痴灭:涅槃(最高境界)道:求得解脱的道路、方法(三学、八正道等)2、十二因缘无明‖ 过去世二因行‖识‖现在世五果名色‖六入‖触‖受‖爱‖现在世三因取‖有‖生‖未来世二果老死‖十二因缘是从纵的角度去看待人生,把人生看成是一个不断从无明到老死念念不住的往复流转的过程。
第四课《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总结
第四课《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总结本课主要讲述了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联系。
我从以下几个方面粗略地总结法义:一:佛教与哲学。
佛教渊源于宗教和哲学特别发达的印度,具有丰富的哲学内涵。
我国古代魏晋玄学,便深受佛教般若思想的影响,隋唐哲学的内涵主要是佛学,宋明理学表面为儒家,内涵却是佛家。
清末民初,谭嗣同、康有为、梁启超、杨度等维新人士,他们的思想源于佛学。
二:佛教与文学、艺术。
佛教对中国文学和艺术创作影响也非常深远,文学及艺术作品代表着作者对世界的观察、心得及生活积累,同时也是作者思想境界的反映,精神信仰的折射。
因此,古代的很多文学作品字画都蕴涵着佛理,流动着禅意。
如果我们不了解佛教,就很难透彻这些作品的底蕴。
所以有说“不懂禅,不足以言诗歌论书画”。
三:佛教与民俗、道德。
国人的很多道德观念也深受佛教影响,如因果报应的观念。
维系社会安定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通过法律,一是通过道德。
宗教是道德建立的基石,宗教的戒律,是针对人性弱点而建立的。
有些传统宗教排他性较强,或与现实人生距离较大。
而佛教,则立足于现实人生并具有包容性。
更使人容易接受的是。
四:佛教与人生的幸福。
佛教认为生命是习惯的积累,幸福的根本在于良好的心态,未来能否获得幸福,关键取决于心理素质。
因为外在的一切都会变化,面对世间的风云变化,如果能时时保持一份正见,能够始终坦然淡定、宠辱不惊,何时何地都能立于不败之地,幸福感就会油然而生。
五、“空”的智慧。
佛教所说的“空”,非常人所理解的什么都没有。
佛教的“空”,是对存在的一种智慧诠释。
从佛法修行上说,“空”主要是破除“我执”。
世界是无限的,宇宙是无限的,佛法认为我们的心也是无限的。
佛教关于“空”的认识,作用就在于帮助我们打破“我执”,使有限回归无限,生命就会回归到原初的自然状态,成为一个自在的人。
心得分享:1、让我由一种重读经典的计划:如《红楼梦》、《西游记》、古诗词。
特别唐朝的诗歌。
2、佛教应该是属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也就是中国传统文化里面应该包含佛教:(1)曾经看过一篇文章好像是北京日报刊登的题目是《佛教的本质不是宗教而是教育》里面提到说今天中国社会人群日常生活中的常用语是在佛学经典的翻译流通过程中,添入我国文学宝库。
第7讲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精品PPT课件
主要经典:《阿弥陀经》、《往生论》。 主要思想:念“阿弥陀佛” ,去西天净土。
三、中国佛教的主要宗派
5. 禅宗 禅宗是东土佛教中最具有中国特色、影响最大、传播最
大千世界:
佛教以一个日月系统为作为一世界的单位, 累计1000个日月系列的世界,名为一个小千世界; 累计1000个小千世界,名为一个中千世界;累计 1000个中千世界,名为一个大千世界。如此三千 大千世界,在这无垠无限的宇宙,至多如河沙数 量,不可计算。
(三)佛教教义
●.小乘佛教:认为世间无常,人生是苦。主 张出家修行,宣称生死轮回,在轮回中善有善 报,恶有恶报。 (罗汉)
(三)佛教教义
2.“ 十二因缘说”
人生由无明—行—识—名色—六处—触— 受—爱—取—有—生—老死这12 因缘和合而成, 前因后果,人人如此。悟透因缘说,(缘觉), 便是罗汉果位的最高阶梯。
(三)佛教教义
3.“业报轮回说”
佛教教义的基本思想是:因果报应,生死轮回,善有 善报,恶有恶报。释迦牟尼建立了三世因果,六道轮回的 生命现象论。
宰者。
③“涅磐寂静”:认为人生活的最终目的是要达到一种
绝对安静的、无人生痛苦的精神状态,进入远离烦恼、断 绝相累、无生无死、寂然常住的涅磐神秘的最高境界。
(三)佛教教义
5.大乘教义的法门—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六度波罗蜜
⑴.布施:① 财施;② 法施;③ 无畏施。 ⑵.持戒:即严持佛教戒律。 ⑶.忍辱:锻炼忍耐力、包容力、忍受打骂毁辱、赞誉奉 承以及饥寒困苦。 ⑷.精进:精勤不懈地学习六度。 ⑸.禅定:使心性专注不散,深入定性。 ⑹.智慧:以般若智慧正观世界实相总导一切修持法门
探究中国古代雕塑中的“方圆”
探究中国古代雕塑中的“方圆”作者:吕相勃来源:《大观》2018年第01期摘要:因为汉朝实现了政治上的大一统,在文化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实现了“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哲学理念,形成了本土的审美情趣。
所以当佛教传入中土,与儒家正统思想的碰撞中,逐渐造就了佛教造像的汉化。
佛造像在造型上开始体现儒家思想的审美特点,力量开始由外向内转化,造型圆融却不失棱骨,在方与圆中找到了一种“之间”的审美情趣,这些转变充分体现了传统文化中天圆地方的审美观念。
从云冈到龙门,是这种审美转变的具体例子。
关键词:“方圆”;佛教艺术;气韵西方写实雕塑大多是体会自然主义美的追求,而东方艺术体会到的却是心灵和信仰上的精神美,我觉得两者在造型本体语言上是相互区分又相互融合的。
本文欲尝试解读舶来文化遇到中国本土文化后,在雕塑方面的一些变化和体会,并将这些体会应用到自己的创作当中。
一、浅谈中国古代审美情趣的产生(一)我对天圆地方的审美哲学理解从旧石器时代开始,人们就发明和创造了许多形状概念,来传达一些象征性的意思,到后来就成了一种象征符号。
汉代大一统时期,圆的造型和方的造型逐渐结合起来了。
汉代对“规”与“矩”——画圆的圆规和画方的矩尺产生了极大的兴趣。
“规矩”成为汉代的宇宙论①,不仅在汉镜中出现,在汉代画像石中总能看到“伏羲女娲图”一手执“规”一手执“矩”(图1),代表了宇宙的文明创始,具有深刻的意义。
(二)方圆之说在器形上的体现在出土的汉朝时期的镜子和一些生活用品上都体现了这种方圆融合,如玉琮(图2)和汉镜铭文(图3)这种造型的方与圆,反映在现实的人生里就是树立一些平凡的生活典型。
这些都表现出“之间”一直是汉文化里的核心,也可以说是一种冲突的均衡,是汉人处事的一种智慧。
在汉镜的方格周围总能看到一些愿语,如“结心相思”“幸母见忘”“长乐未央”“乐无事”“日有喜”“宜酒食”“常富贵”。
从某种意义上讲,汉代圆和方是天和地,是时间和空间,又是天道和人世。
+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
佛教与传统文人
文人字号与佛教
王 维 —— 李 白 —— 白居易 —— 司空图 —— 杨凝式 —— 欧阳修 —— 苏 轼 —— 秦 观 —— 周邦彦 ——
摩诘 青莲居士 香山居士 耐辱居士 维希居士 六一居士 东坡居士 淮海居士 清真居士
船子和尚 千尺丝纶直下垂, 一波才动万波随。 夜静水寒鱼不食, 满船空载月明归。
另一方面,文人中乐于参禅学佛的也为数不 少,从山水诗的鼻祖谢灵运到唐代的王维、 白居易、柳宗元,再到宋代的苏轼、黄庭坚, 都以信佛著称。佛教尤其是禅学对他们的思 想及创作都有深刻的影响。
以禅入诗
其一是禅理诗:
诗僧王梵志
寻陆鸿渐不遇 皎然 移家虽带郭,野径入桑麻。 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 扣门无犬吠,欲去问西家。 报道山中去,归来每日斜。
书林逸人壁 惠崇 诗语动惊众,谁知慕隐沦。 水烟常似暝,林雪乍如春。 薄酒懒邀客,好书愁借人。 有时行药去,忘却戴纱巾。
绝 句 志南
古木阴中系短篷, 杖藜扶我过桥东。 沾衣欲湿杏花雨, 吹面不寒杨柳风。
《香山诗》:“空门寂静老夫闲,伴鸟随云 往复还。家醖满瓶书满架,半移生计入香
柳宗元
“吾自幼好佛,求其道,积三十年。世之言 者罕能通其说,于零陵,吾独有得焉。” (《送巽上人赴中丞叔父召序》)
刘禹锡
“予策名二十年,百虑而无一得,然后知世 所谓道无非畏途。唯出世间法可尽心耳。” (《送僧元暠南游》)
中轴线,由南向北,依次为山门、天王殿、 大雄宝殿、藏经楼。东西两侧,是两条侧轴 线,依次有伽蓝殿、祖师殿、观音殿、罗汉 堂等,最后还有僧房、禅房等设施。
大大自 北
钟 楼
最新-传统文化与佛教文化的联系 精品
传统文化与佛教文化的联系本文作者敖以深工作单位贵州省社会科学院佛教起源于南亚印度半岛的古印度国。
关于佛教传入中国的具体时间和年代,目前众说纷纭。
可以肯定的是,佛教自传入中国以后,在与中国传统文化的接触中,经过长时期的吸收、消化和融汇,自汉以后在中国的传播日益广泛,影响也越来越深远,特别是隋唐以来,佛教在中国的传播得到了创造性发展,并对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发展产生了十分重要的影响。
乌江中下游地区是著名的文化走廊,是多元文化的沉积地带,是贵州最早传入佛教的地区之一。
据资料记载和已有研究成果表明,最迟到东晋时期,乌江下游地区连接长江地带已经受到了佛教文化的影响,中原佛教已经浸润到民间宗教中,并通过民间宗教的形式影响到贵州东部地区。
[1]4至唐代,佛教已经沿着乌江航道传入到了乌江中游部分地区,经宋、元、明时期不断发展变迁,至明末清初达到繁盛,形成了以梵净山为中心,辐射黔东、影响全国的梵净山佛教文化圈。
当前,梵净山已经成为贵州的重要佛教圣地,是全国著名的弥勒菩萨道场,其佛教文化在道场、宗派、寺庙分布等方面都有自己的特点,带有鲜明的地域性特征,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视为与五台山、峨眉山、九华山、普陀山等齐名的中国佛教名山。
阳明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宋明理学的重要派别,其集大成者是王阳明,于明代中后期盛极一时,之后,影响不断扩大,甚至影响到朝鲜半岛、东南亚地区以及日本、美国等许多国家和地区。
贵州是阳明文化的始创地和首传站,乌江中下游地区是贵州阳明文化的重要传播地。
明武宗正德年间,王阳明在贵州龙场悟道,并先后在龙场、贵阳讲授心即理思想和知行合一学说,使贵州得开风气之先。
王阳明离开贵州以后,其弟子、再传弟子继续在贵州弘扬师说,大兴讲学之风,逐步形成了以龙场、贵阳、思南、清平、都匀五大重镇为传播中心的贵州阳明文化圈。
乌江中下游地区阳明文化的传播,以书院为载体,以李渭心学为核心内容,以李渭及其弟子的讲学活动为主要途径。
中国文化 8 第七讲 道教佛教与中国文化
2.佛教与文学艺术
佛教对中国文学影响也十分广泛。佛经所展现的时空观,更是国人 闻所未闻的。中国人的时空观比较狭窄,正如庄子所言,‚六合之 外,圣人论而不议‛。而佛经阐述的无限时空,则为我们展现了极 为磅礴的气势。它那开放的思维空间,极大地拓展了国人的想象力。 佛经浩如烟海,仅《大正藏》便收录了一万多卷经文。佛教中的许 多经典,如教界广为流传的《金刚经》、《维摩经》、《法华经》, 即使单是从文学角度来看,也足以是传世力作。佛教典籍的体裁也 非常丰富,既有诗歌式、散文式的,也有小说式、戏剧式的。即使 不从信仰层面来接受,也可作为文化传承来学习,因而在传统的文 人士大夫中非常普及。
顾恺之《洛神赋》
4.道教与古代文学艺术
(五)道教与中国文化
5. 道教与民俗:
中国百姓崇拜 神灵; 年俗:贴门神、 画桃符、请灶君、 迎赵公等。
门神 山神
灶君
财神
桃符
“三山国王‛主要是粤东地区及台湾潮州籍民所奉的地方守护神。每年正 月初九,乡民将庙中的‚大王爷‛等6尊木雕偶像抬出来,初十全乡家家 户户摆牲祭祀,焚香烧元宝。十一日,将神像送回庙中。送回时可将神像 夹在腋下,或扛在肩上,还故意让神像相碰撞。游行结束时,将神像集中 在空地,抱着神像狠狠一摔,这叫‚舂老爷‛。有的地方甚至用草绳套住 偶像的脖子在地上‚五马分尸‛。这种方式,潮汕俗语叫‚卧石老爷(神) 愈食愈惊‛。据说是能够把神像弄得越破越烂,来年的运气越兴旺,只要 事后把神像修补完整就行了。
苦——“人生皆苦‛ 集——“烦恼惑障‛ 灭——“回头是岸‛ 道——“常乐我净‛
苦——“人生皆苦‛ 是说人生是充满种种痛苦的,也可以说人生是个充满痛苦的过程。 佛教把各种苦恼归纳为八种: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怨憎会苦 (与自己所怨恨的人不得已而相会或结合;不能自由脱离自己所憎恶 的环境或遭遇)、所求不得苦、爱别离苦(与自己相爱的人分离;离 开自己爱恋的环境或年华、际遇等)、五盛阴苦(五阴指色、受、想、 行、识,概指一切身心之苦)。 集——“烦恼惑障‛ 揭示人生苦恼产生的根本原因。佛教认为人的贪求欲望或‚爱‛是 带来一切苦痛的根本原因,有时把‚贪、嗔、痴‛看作是万恶之源。 说由于有贪爱的欲望,并且对人生的道理无知(无明,或‚痴‛), 便产生追求金钱利益和名誉的思想和行动,达不到目的便产生嗔怒感 情,与别人发生冲突和争斗,从而烦恼丛生,不仅生前痛苦不已,并 且招致死后在‚五道‛或‚六道‛中轮回。佛教虽主张一切事物的生 灭、聚散是由因缘(各种内外条件)决定的,但也继承了古老的灵魂 不灭的思想,认为众生生前由于‚无明‛、‚贪爱‛等趋使,不可避 免地要产生各种各样的善恶行为(‚造业‛),将导致死后灵魂在天 界、人间、畜生、饿鬼、地狱的‚五道‛(加上阿修罗——恶神,为 ‚六道‛)间轮回投生,不能从生死苦恼中得到解脱。
佛教与中国文化之天道、道德伦理、审美境界之关系探析
佛教与中国文化之天道、道德伦理、审美境界之关系探析兰浩
【期刊名称】《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12(026)002
【摘要】印度佛教传入中国,对中国本土文化影响深远,但最终和中国本土文化融合调和,形成中国化佛教。
文章探讨了佛教与传统文化之内在天道观、道德观以及审美境界的区别,旨在进一步深刻理解中国文化的价值。
【总页数】4页(P109-112)
【作者】兰浩
【作者单位】厦门大学人文学院,福建厦门361005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02
【相关文献】
1.青海藏传佛教寺院与村社的关系探析——以黄南州同仁县瓜什则寺及其周边村社为例 [J], 曲卓;索端智
2.天道、王道与人道的和合之象——从作为一种文化符码的"乾陵"看唐人的审美境界 [J], 赵录旺;江秀玲
3.阳明心学与佛教禅宗的本体论关系探析 [J], 刘莹
4.天道观与中医魂从中国文化史角度探讨《内经》中的道与德 [J], 刘伯阜
5.吐蕃“佛苯之争”与藏传佛教发展史内在关系探析——吐蕃“佛苯之争”马克思唯物辩证观解读 [J], 杨桑杰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佛文化同民族文化融合 内容摘要
佛文化同民族文化融合内容摘要:佛教传入中国二千年的历程中,三大语系佛教与本民族的传统文化和论理互相交融、互相适应,走出了符合本民族因缘的发展模式。
在中国民族平等共荣的今天,三大语系佛教发扬和合圆融精神,共同维护民族和国家的尊严,促进社会和谐,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
关键词:佛教;文化;民族;圆融引言: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佛教自古印度传入中国的二千多年以来,以其深邃的哲理和弘法利生的理念,与中华各民族的传统文化和伦理互相交融、互相适应,逐步演变成为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佛教文化。
在今天建设当代先进文化的伟大实践中,佛教文化已成为中华民族文化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正文:一、佛教文化的民族特征由于佛教传入我国的时间、途径的不同,以及各地区的民族文化、社会历史背景的差异,形成了中国佛教的三大系,即汉传佛教、藏传佛教、南传佛教。
这三大系佛教由于信仰民族的不同,各自具有独特的民族特征,而民族特征的不同,往往是一种文化区别于另一种文化的重要标志,正所谓“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汉传佛教传入中国后,经过与以儒、道为代表的原有文化融合,形成了具有浓厚中华汉民族文化特征的佛教文化,而中国文化也被打上深深的佛教文化的烙印,以至在汉地中国人中形成的“儒可以治国、佛可以治心、道可以治身”的文化共识。
如今遍布汉地的寺、塔、窟、石刻、壁画等诸多形式;信奉释迦佛、阿弥陀、观世音等诸多内容,可以说是大乘佛法天然的博物馆、艺术宫,如乐山大佛的大雄大悲、敦煌壁画的博大精深、梵呗音乐的清净韵律,这些都具有不朽的科学价值、人文价值与美学价值,为世界佛教的珍贵遗产。
藏传佛教是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融合的宗教,已有一千多年的传统。
在西藏地区,宗教情感与艺术活动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藏传佛教建筑物都装饰着雕塑、壁画和唐卡,这些造型艺术既保存着原始宗教古朴稚拙的遗风,又呈现出系统宗教的成熟、发达和精致。
藏传佛教的各种造像和供奉物,可以激发佛教徒的禅恩,从中可窥探到藏族祖先的精神寄托和对文化艺术的审美追求,探寻到藏民族的历史以及各种文化交融发展的轨迹。
44.俊才:佛教文化与中华民族文化的圆融
佛教文化與中華民族文化的圓融俊才中國佛教協會理事、江蘇省佛教協會副會長內容摘要:佛教傳入中國二千年的歷程中,三大語系佛教與本民族的傳統文化和論理互相交融、互相適應,走出了符合本民族因緣的發展模式。
在中國民族平等共榮的今天,三大語系佛教發揚和合圓融精神,共同維護民族和國家的尊嚴,促進社會和諧,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努力。
關鍵詞:佛教文化民族圓融中國是一個統一的多民族的國家,佛教自古印度傳入中國的二千多年以來,以其深邃的哲理和弘法利生的理念,與中華各民族的傳統文化和倫理互相交融、互相適應,逐步演變成為具有中華民族特色的佛教文化。
在今天建設當代先進文化的偉大實踐中,佛教文化已成為中華民族文化中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
一、佛教文化的民族特徵由於佛教傳入我國的時間、途徑的不同,以及各地區的民族文化、社會歷史背景的差異,形成了中國佛教的三大系,即漢傳佛教、藏傳佛教、南傳佛教。
這三大系佛教由於信仰民族的不同,各自具有獨特的民族特徵,而民族特徵的不同,往往是一種文化區別于另一種文化的重要標誌,正所謂“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漢傳佛教傳入中國後,經過與以儒、道為代表的原有文化融合,形成了具有濃厚中華漢民族文化特徵的佛教文化,而中國文化也被打上深深的佛教文化的烙印,以至在漢地中國人中形成的“儒可以治國、佛可以治心、道可以治身”的文化共識。
如今遍佈漢地的寺、塔、窟、石刻、壁畫等諸多形式;信奉釋迦佛、阿彌陀、觀世音等諸多內容,可以說是大乘佛法天然的博物館、藝術宮,如樂山大佛的大雄大悲、敦煌壁畫的博大精深、- 433 -梵唄音樂的清淨韻律,這些都具有不朽的科學價值、人文價值與美學價值,為世界佛教的珍貴遺產。
藏傳佛教是外來文化與本土文化融合的宗教,已有一千多年的傳統。
在西藏地區,宗教情感與藝術活動是緊密聯繫在一起的。
藏傳佛教建築物都裝飾著雕塑、壁畫和唐卡,這些造型藝術既保存著原始宗教古樸稚拙的遺風,又呈現出系統宗教的成熟、發達和精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是一个诗歌大国,诗歌在中国古代文化中占有极为重要的位置,诗歌是反映社会生活的主要艺术形式。
在印度佛教传入中国的时候,诗歌已经达到相当高的艺术水平和思想水平,外来文化影响中国诗歌是十分困难的。
从诗歌本身来说,每个地区的文学都具有一种排他性,但佛教就是凭借着其顽强的生命力,融入了中国诗歌之中。
使中国的诗歌都或多或少地打上了佛教的印痕。
宋代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的重要阶段,也是中国古代文化集大成阶段。
在佛教发展史上,这一阶段佛教由兴盛转向衰败。
而承载着千余年文化沉淀发展起来的中国佛——禅宗在这一时期仍然在发挥着作用,由于僧团活动的日渐衰落,宋代士大夫、文人居士阶层自觉承担起佛教对文化传承的重任,在思想、学术领域发挥着积极的作用,直接影响了佛禅与宋诗的发展。
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小字獾郎,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
抚州临川(今江西临川县)人,北宋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
出身于一个地方官吏家庭,他聪明好学,经由科举而踏上仕途。
王安石是个饱读诗书、吸纳百川的宋代大儒,是宋诗发展一代面目的成就者。
王安石一生诗作颇丰,现存诗歌1700 多首,涉及到佛禅的诗歌占有相当大的比重。
上文介绍过王安石对“空”有独特的认识,他认为从“有”的方面看“空”,“空”亦“幻”;从“空”的方面看“有”,“幻”亦“实”;然而“幻”与“实”又没有什么区别,终归万法皆空。
他有文《空觉义示周彦真》云:“觉不遍空而迷,故曰觉迷。
空不遍觉而顽,故曰空顽。
空本无顽,以色故顽。
觉本无迷,以见故迷”
由此看来,王安石认为佛家的“觉”和“空”是相互依托而存在的,如果不能觉悟诸法性空,就是“觉迷”,如果“空”只是意味一无所有的虚空的话,而不是觉悟后的“真空”,那就是“空顽”,这样就没有摆脱“色”或“见”。
王安石还在《维摩像赞》中云:“是身是像,无有二相。
三世诸佛,亦如是像。
若取真实,还成虚妄。
应持香花,如是供养。
”
此文意谓维摩真身和画像一般无二,难以区分,极言其像栩栩如生。
其“三世诸佛”指过去佛迦叶诸佛,现在佛释迦牟尼,未来佛弥勒诸佛。
而维摩诘却集三世诸佛的智慧于一身。
“真实”,佛教谓离迷情、绝虚妄为真实。
“虚妄”,佛教称无实曰虚,反真曰妄。
虚妄和真实本无二,一切皆幻,皆空,而其维摩诘的佛学修为才是真正值得用香花供养的。
再看《和棲霞寂照庵僧云渺平甫同作》:
萧然一世外,所乐有谁同。
宴坐能忘老,斋蔬不过中。
无心为佛事,有客问家风。
笑谓西来意,虽空亦不空。
这是一首描写寺院僧人日常生活的诗,诗句既生动又形象,从中多处引用佛语,从而展示万法皆空的佛学思想。
其诗中大意是说:萧然世外的生活乐趣是和常人不一样的?宴坐能忘记自己已经老了。
佛家的生活方式,过午就不吃饭了。
佛本无求,佛本无心,因此也就不存在着做佛事,却有客人来探讨禅机。
笑着问祖师西来之意,其万法皆空的佛禅精神又怎么能用语言来形容那。
首联“萧然一世外”,是说生活在空寂之地尘世之外。
王安石的
诗《無动》亦表现了“觉所觉空,空觉极园,空所灭空”的精神。
诗云:
无动行善行,无明流有流。
种种生住灭,念念闻思修。
终不与法缚,亦不着僧裘。
这首诗描述了王安石心目中一种至上的佛禅境界,只有进入了这种境界,才
能使诗人做到无妄无求,无限靠近下一番道悟。
首联“无动行善行,无明流有流”,源于《华严经》。
《华严经》:“起信抄中,善行,非福行,不动行,无明流,
烦恼流,欲有流。
”第二联“种种生住灭,念念闻思修”,马鸣起信论四相,生
住灭。
《楞伽经》有不生不灭说。
据《楞伽经》无常品第三之余载:“尔时,大
慧菩萨摩诃萨承佛威神,复白佛言:‘世尊,如来演说不生不灭,非为奇特。
何
以故?一切外道亦说作者不生,不灭,世尊亦说虚空、涅盘及非数灭不生不灭;
外道亦说作者因缘生于世间,世尊亦说无明爱业生诸世间,俱是因缘,但名别耳,外物因缘亦复如是。
是故,佛说与外道说无有差别。
晚年精研佛典,使其更具有深厚的佛学底蕴。
甚至在晚
年编写的《字说》中,以佛教化来解释文字。
如他对“空”的解释,他认为:“无土以为穴则空无相,无工以空之则空无作;无相无作,则空冥不立。
他对“诗”
解释,认为:“‘诗’字从‘言’从‘寺’,‘诗’者,法度之言也。
”
②
可见
其对佛法的深刻认识。
由此可见,王安石晚年的诗歌创作固然离不开法度之言。
他的诗歌原本就有取材广泛,手法多样,追求新奇的特点。
晚年以寺为家,可谓
得天独厚。
佛禅典籍中的形象故事,玄奥义理乃至佛禅语言更迎合了他诗歌创作
的需要,使其诗歌具有独特的风貌。
Discrimination of Storage Time for Pork Using 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 (MOS)-Type E-Nose
Identification of adulterated milk using electronic n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