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教师队伍急需新鲜“血液”
从免费师范生就业现状看农村教师补充问题
从免费师范生就业现状看农村教师补充问题【摘要】教师素质的高低,是教育水平提高的关键因素,现在我国农村师资还比较短缺,且整体水平还比较低,教师队伍急需补充和提高。
2007年国家在六所部属师范院校实行免费师范生政策,一个主要的目的就是培养优秀的教师,提高教师水平,并鼓励其毕业以后到农村从教,改善农村教育教学水平。
本研究通过文献研究法、资料分析法来对免费师范生的就业状况及原因进行了研究,免费师范生的就业情况与国家的初衷存在不少差距,绝大部分免费师范生不愿到农村就业。
因此,农村教师的补充,教师队伍的建设还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
【关键词】教师队伍;免费师范生;就业;农村教师补充邓小平同志指出“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教师”教师素质的高低,对教育改革成败、办学水平的的优劣起关键性作用。
当前农村教师队伍主流很好,但在贫困地区,农村教师队伍现状不容乐观,存在各种问题,如:骨干教师流失严重、贫困地区小学代课教师比例较高、教师素质低、师生比例大、教师专业水平层次低、教师年龄结构不合理。
2007年5月国务院决定在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实行师范生免费教育并颁布《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师范生免费教育实施办法(试行)》(简称《办法》)。
采取这一重大举措,就是要进一步形成尊师重教的浓厚氛围,让教育成为全社会最受尊重的事业;就是要培养大批优秀的教师;就是要提倡教育家办学,鼓励更多的优秀青年终身做教育工作者。
一、免费师范生的招生和就业情况分析1.免费师范生的招生情况分析从2007、2008、2009年6所免费师范大学在全国各地区计划招生人数可以看出,免费师范生90%以上来自中西部地区。
《师范生免费教育协议书》要求,“毕业后一般回生源地省份从事中小学教育工作不少于十年。
到城镇学校工作的,应先到农村义务教育学校任教服务两年。
”两者相比较可以看出,师范生教育政策实施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期望通过该政策来解决基础教育,特别是中西部地区师资队伍短缺的问题。
农村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入 , 步 改 善 农 村 学 校 的 办 学 条 件 , 高 农 村 教 师 的 工 逐 提 资 、 利 待遇 , 小城 乡差 距 。政 府 应 对 在 乡镇 以下 学 校 福 缩 工作 的教 师 实 行 “ 乡村 教师 岗位 津 贴 ” “ 和 乡村 教 师 定 期 离职带薪免费进修 ” 等特 殊 措 施 , 予 乡 村 教 师 更 多 的 给 表彰 奖 励 和 职 称 晋 升 激 励 ,让 他 们 安 心 农 村 教 育 工 作 。 二是 制 定 相 关 政 策 , 年 选 拔 一 批 师 范类 大 中 专毕 业 生 每 到农 村学 校 任 教 , 农 村 教 师 队 伍 补 充 新 鲜 血 液 , 断 为 不 优 化 和 提 高农 村 教 师 队伍 的结 构 和 素 质 。建 立 有 效 的城 乡教 师 流 动 机 制 , 行 中青 年 教 师 “ 期 流 动 制 ” 名 优 实 定 、 教 师 “ 回授 课 制 ” 紧 缺 教 师 “ 校 走教 制 ” 刚 性 与 柔 巡 、 跨 等 性 相 结 合 的 教 师 流 动 机制 , 建 立 相 应 的 政 策 导 向机 制 并 和 保 障 机 制 。 发 挥我 省高 等教 育 的优 势 , 相 关 高 等师 在
阵 地 的 作 用 , 促 中小 学 校 把 教 育 教 学 业 务 工 作 与 教 师 督 继 续 教 育 工 作 紧 密结 合 起 来 , 且 注 重 发 挥 本 校 优 秀 教 并 师 的模 范 带 头 作 用 和 辐 射 作 用 , 建 能 者 为 师 、 帮 互 构 互 学 的培 训 模 块 , 分 发 挥 校 本 研 修 灵 活 性 和 机 动 性 的优 充
开辟 农 村教 师专 业 发 展绿 色 通 道 。完 善 教 师教 育经 费保 障机 制
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要重点提高农村教师的素质
加 强 教 师 队伍 的建设 , 重 点 提 高农 村 教 师 的素 质 要
王 海 云
( 州 市教 育局 副局 长 、 郑 中学 高级教 师 )
在 这几 年农村 教育 大发 展 的过程 中 , 村教 师起 着重 要 的支 撑作 用 。但在 目前 城 乡二元 结构 的现 状下 , 农 在新课 改 的推行进 程 中 , 明显暴 露 出农村教 师 队伍 急需 加强 的要求 。郑 州市 作为 省会 城市 , 也 也许 其农 村教 师 队伍 的建设 状况 , 为区 域性 问题 有着一定 的代表性 。 作
教师 之间 没有显 著差 异 。19 9 8年 P asn考察 了教师 态度 与教 师 自主之 间 的关 系 , 现 教 师压 力 大 、 er o 发 教师 工
资偏 低与 教师 自主之 间没 有显 著关 系 , 教师 的工 作 满 意度 与教 师 自主 之 间显 著 相 关 。 ( 但 国外 专 家 观 点 均
定也 不是财 政 系列 的红头 文件 , 因此 在执行 中难 以落实 到位 。
( ) 三 工作 负担 过重 , 工学 矛 盾难 以解决
农 村教 师 的编制是 按 学生数 来 核定 的 , 由于农 村 的学 生在 逐年 减 少 , 此农 村 教师 的编 制 相 当 紧 , 致 因 导
职工培 训经 费人 均标 准”, 而职 工培 训经 费人 均 标 准 为其 工 资 的 1 5 。二 是 2 0 .% 0 6年 出 台 了农 村 义务 教 育 经费保 障新 机制 。在 财政 部部 长 的讲 话 中提 到要将 公 用经 费 的 3 用于 教师 培训 。但 这 两 点 既不 是法 律 规 %
村教 师 的素质 相对 还是 比较低 的 , 这在 一定程 度上 制约 着农 村教 育 的发展 。
我国农村教师队伍流失问题及对策研究
我国农村教师队伍流失问题及对策研究作者:张宏伟来源:《新课程·中学》2017年第01期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教育的战略地位得到进一步的加强,与此同时,暴露出的教育问题也急需解决,特别是农村教师队伍的流失问题。
目前,农村教师流失现象严重,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尤为重要。
要解决一切由于城乡发展差距,政府财政投入不均,资源配置不平衡以及由于农村居民文化水平低等因素导致的农村教师流失现象,合理地从政府、财政部门、学校以及教师自身入手,合理地制定解决方法,为下一步实施农村素质教育和基础教育提供最优良的保障。
关键词:农村教师;流失问题;解决方法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尤其是农村教育日益受到社会的关注,但农村教师队伍的建设问题仍然是工作的难点,存在的问题仍然很多。
这些问题既有传统发展的老问题,也有随着时代发展出现的新问题。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将教师队伍建设作为研究的重要内容,其中谈到农村地区教师队伍流失和建设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重点是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扶持困难群体,根本措施是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向农村地区等贫困地区倾斜,加快缩小教育差距。
可见,研究现阶段农村地区教师队伍及农村基础教育问题,显得尤为重要。
一、农村教师流失的现状及其不利影响当前我国农村中小学教师的流失现象比较严重,影响最大的是两大类教师的流失:其一是骨干教师流失严重,其二是青年教师流失较多。
在一定的条件下,地区之间,学校之间合理的教师流动是正常的,但是如果这种现象演变成教师流失,它就会给学校教育教学和当地的基础教育发展产生不利的影响。
首先,它直接影响着教学质量的提高,近几年,由于教师流失现象比较严重,只是有些学校师资结构失调,甚至有些学科无法正常开课。
其次,它间接影响着学校的声誉和教师队伍的稳定。
二、农村教师流失的原因1.城乡二元制原因造成我国农村教师流失现象的原因有很多。
其中,城乡二元制是一个最主要和最根本的原因。
浅谈我国农村小学教育当前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
浅谈我国农村小学教育当前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12行政管理本科朱萍文章摘要:我国人口众多且分布在各个不同区域,因而生活及教育发展水平也就参差不齐,农村小学教育一直是其中的软肋,近年来,虽然各级政府不断加大对农村小学教育的投入,但相对于快速发展的社会大环境,还不能够与时俱进。
其中存在着很多问题,例如:教育教学质量欠缺、办学规模萎缩、师资力量薄弱、家庭教育缺陷等等,只有解决好这些问题才能更好的发展农村小学教育。
关键字:农村、小学教育、教师资源、留守儿童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少年志则国志,少年强则国强。
教育决定着农村未来的发展,国家未来的发展。
在我国农村人口占大多数,所以农村教育的问题受到了各级各部门的高度关注,其中农村小学教育则是重中之重,虽然近些年我国农村小学教育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随着经济飞速发展和社会快速进步,农村小学教育存在的问题也一步步凸显出来,并成为制约农村发展的巨大障碍。
为了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强化对农村义务教育的保障责任,普及和巩固九年义务教育,就必须要加快农村小学教育步伐,提升农村小学教育的整体水平。
我国教育一直存在这样或那样的不足,在远离都市的农村,因为诸多方面的原因,农村小学教育远远落后于城市。
在农村小学教育中,存在诸多问题,如教育经费严重缺乏、教学设施陈旧、师资流失、教师素质低下等等。
这些都是严重制约农村教育发展的瓶颈,使得农村小学教育远远滞后。
这些问题的存在也将严重制约中国教育前进的步伐。
一、农村小学教育存在的问题1、教育教学资源的欠缺农村小学为广大农村孩子提供不可或缺的公共资源的地方,随着教材改革,基础教育课程的逐步推进和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慢慢普及,农村小学对于优秀的教育教学资源的需求越来越迫切。
教育教学资源丰富与否直接影响着该地区基础教育事业的持续发展。
当前,农村小学教育资源建设存在的问题主要有:1、农村小学教育资源建设缺乏国家的统筹规划、整体调控以及有效引导。
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对村级小学教育资源建设的相关政策重视程度不够,也是造成现今低水平重复开发的问题始终无法有效解决的主要原因之一。
关于加强农村师资力量的建议
关于加强农村师资力量的建议近年来,我省九年义务教育取得了较快发展,教学环境和教育质量都不同程度上得到提高。
但从总体上看,农村中小学教育仍然是全市教育事业发展中的一个薄弱环节,根本原因在于城乡师资力量不均衡,具体表现是:一是教师资源配置不均衡。
据调查,城区学校教师有富余,一个教师上一个学科还有剩余,而农村学校,一个教师跨年级、跨学科教学是常事,师资严重不足。
农村中小学教师中,英语、信息技术、音乐、体育、美术等学科的教师普遍短缺,甚至有些学校因缺教师而不能开课,此外,教师水平差异也较大,表现在名师、骨干教师、中高级教师人数的比例上。
这是农村中小学最急需解决的问题。
二是农村教师整体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
农村中小学由于地理位置、经济条件的限制,教师的待遇整体水平较低等原因,无法吸引优秀人才到农村地区从事教育工作,即使是当地培养出来的优秀骨干教师,也因待遇低、职称提升困难等问题而流向城镇或城区,这给农村学校师资力量发展造成了很大的负面影响,也是目前农村中小学面临的头等问题。
三是教师编制规定本身不符合实际。
教育部原规定以班级定编,2001年改为以学生数额定编,这对调整城市学校布局,减少师资数量有一定的好处,但农村有些地方学生数很少,交通不便,必须设立学校,在这样的学校执行编制规定很困难。
用这种方法计算,由于农村地广人稀,班容量小,较少的学生人数决定了教师编制数量也少。
因而造成部分农村学校的教师编制整体上是满编的,甚至是超编的,但在开设科目上又是严重缺编的现象。
虽然“支教”工作能缓解一下农村教师不足的问题,但是“支教”仅仅是个短期行为,“支教”老师一年后回到城市,他在农村所带的班级没人能接得了,一年一换老师,对农村学生来讲也是一种不负责。
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了“学有所教、促进教育公平”的要求,而目前城乡教育的不均衡就是制约农村基础教育发展的瓶颈所在,为进一步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为此,提出以下建议:一、制定向农村学校倾斜教师编制政策。
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现存问题及对策研究
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现存问题及对策研究随着中国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农村中小学教育事业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目前仍存在一些问题。
主要表现在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结构不合理、缺乏专业技能、缺乏培训机会、待遇低等方面。
本文将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结构不合理目前,很多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结构不合理,年龄、性别、专业结构不够合理,导致教育质量上升的难度较大。
具体表现为:1.教师学历水平不高。
很大一部分农村中小学教师只具有高中或职校文凭,甚至没有专业文凭。
这些教师缺乏专业知识,教学方法和教育思想等方面存在不足。
2.教师专业技能不足。
这些教师教学理论并不深厚,缺少优质的教育资源和培训机会,教育技能水平较低,教育教学模式陈旧。
3.教师年龄结构不合理。
大量老师年龄过大,对新的教育理念和新的教学方法不熟悉。
教育工作时间较长,工作疲劳加重,有些人甚至无心工作。
针对以上问题,可以采取以下对策:1.重视教师专业素质。
通过各种方式,提高教师的学历和教育水平应成为一个重要任务。
教育行政部门要优先考虑招聘持有研究生及本科以上学历教师。
2.注重教师培训。
针对农村中小学教师实际工作需要,定期举办培训班和学术讲座,让教师真正了解和运用新的教育技术,帮助他们掌握和运用先进的教育技术和教育方法。
3.控制教师聘用年龄。
通过合理调整招聘条件,吸收年轻的、富有活力和创新思维的教师,提高人才质量,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优势。
二、农村中小学教师缺乏专业技能专业知识的缺失是农村教师的一个突出问题。
许多农村中小学教师缺乏必要的专业技能,无法满足现代教学的需要。
另外,缺乏新技术、新思想和新方法的教学,会导致教育体系落后,教育质量不高。
因此,针对这一问题,应采取以下对策:1.加强教师专业培训。
加大对农村中小学教师的培训力度,让他们接受新技术、新思想和新方法的教学,提高教师教育水平。
2.培训网络能力。
当今的教学环境变得越来越多样化和多元化,农村中小学教师利用网络媒体进行教学、研究事宜较为困难,因此应加强教师网络能力培训,让农村教师融入时代的潮流中。
目前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的存在问题及解决对策
目前农村教师队伍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对策姜迎霞只有高素质的教师,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学生。
在经济日新月异迅速发展和教育改革浪潮澎湃的新形势下,社会对教育的要求变得越来越高,因此,必须建立一支数量足够、德智双馨的教师队伍,以满足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
但由于体制等因素,目前我省农村中小学的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仍然不高,有待于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予以重视,落实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一、目前农村教师队伍存在的主要问题目前,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存在着年龄老化、学历与学力不对等、农村学校教师资源配置不合理等不容忽视的问题,严重制约着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1、教师年龄偏大,队伍老化。
在年龄结构上,由于近年大学生不包分配,以及大学毕业生不愿到农村地区任教,许多农村学校要想充实年轻教师很难,导致教师队伍老化现象严重。
比如,通化县的初中学校教师一般平均年龄在43-45岁之间,部分村小平均年龄已超过50岁。
老教师观念陈旧,不易接受新的教育理念,影响了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和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2、教师学历水分大,专业结构不合理。
在学历结构上,农村教师队伍从学历达标上看比较乐观,专任教师基本达到《教师法》规定的学历标准,但相当数量是通过函授、自考、自学、进修、学历补偿教育等途径取得的,真正第一学历达到专业要求的不多,可以说教师的学历与学力不对等。
在学科结构上,基础学科教师相对较多,小学科教师相对短缺。
在农村初中,急需学科的教师往往得不到及时补充,专业结构不合理,文教理、理教文现象较多,跨学科、改学科的现象比较严重,个别学校存在一人教数个学科的现象。
3、教师队伍资源配置不合理,人员流动不畅。
由于体制的原因,一些农村学校总体看既“超编”又“缺员”,有的学校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人员没有明显变化,几年或十几年没有派进一个新的大学毕业生。
教师资源不能较好地组合和利用,学科教师分布不合理,校际之间人员难以按需调配和流动,造成教师之间关系僵化没有活力,缺乏动力和压力。
乡村教师难题,发达国家怎么解?
XIANGCUNKEJI 2017年7月(中)13乡村教师难题,发达国家怎么解?目前,为了缩小城乡师资水平差距,让每个乡村孩子都能接受公平、有质量的教育,我国正在探索多种措施,鼓励优秀教师“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
对于这个全球教育面临的问题,发达国家也在政策上不断创新。
乡村教师难题,发达国家怎么解?乡村教育和乡村教师问题是世界各国教育公平的难题,发达国家也不例外。
虽然发达国家城镇化率较高,但是也存在乡村教师不足、流失严重和水平不高等问题。
为了让乡村教师“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发达国家在教师补充、岗位吸引和专业培训方面积累了许多经验。
多渠道为乡村教育补充师资拓宽渠道、多措并举是各国补充乡村教师的重要方式。
例如,美国在扩大潜在乡村教师范围。
从传统上看,大学毕业后有志于从事教育工作的毕业生是乡村教师的主要来源。
但是,由于待遇低、工作环境距离市区较远和工作条件差等因素影响,毕业后去乡村学校任教的教师很容易流失。
为此,美国将乡村教师招募的范围扩大到学校教辅人员、社区中在教学方面有天赋的人员和退休教师等。
他们对学校教辅人员和社区中在教学方面有天赋的人员进行培训或培养,帮助他们拿到教师资格证书,使他们成为乡村教师。
美国很多州还鼓励退休教师返回课堂,承担正常工作量的一半甚至全部工作。
一些国家希望用体验的方式影响学生的职业选择。
澳大利亚政府在西澳大利亚开展了“职前教师农村教育体验项目”,给毕业后愿意从事乡村教育的大学毕业生提供往返路费和生活补助,让他们提前体验乡村教学生活,吸引大学毕业生留在农村任教。
美国南卡罗莱那州采用系统化的方式影响各层级学生的职业选择。
例如,对七、八年级少数民族学生开设介绍教师职业的课程,帮助十二年级的学生申请大学贷款,鼓励学生与教师短缺地区的教育工作者一对一交流等,培养孩子们在农村地区工作的兴趣。
另外,这些国家还以奖学金或贷款的方式资助学生或教师进修。
美国密西西比州为教师短缺的乡村地区提供教师奖学金,如乡村信托全球教师奖学金项目,易感到与现代社会脱节,从而产生严重的心理落差。
解决乡村学校教师培养的“造血”问题
解决乡村学校教师培养的“造血”问题作者:张合庆张献伟来源:《民主》2015年第10期近些年,国家对教育公平越来越重视,接连出台了一系列农村教育扶持政策。
国家和地方政府这几年对农村学校“输血”(人、财、物、培训)很多,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依然没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村学校教师外流、学生流失、学校规模萎缩、教学质量偏低等问题。
农村学校日渐衰落,究其原因笔者认为并不是简单的“缺钱”和“缺人”。
农村学校发展没有“规模优势”是公认的,真是因为学生少而办不下去了吗?其实,多数情况下,除了山区外的村子,平原地区少于100名学生的村小(不含只有个别年级的教学点)并不多。
参照国外的多项研究成果,120名左右学生的学校就能保障最佳教育效果。
依据教育部“不足100人村小、教学点一律按100人核拨付公用经费”的政策,以及逐年增加的生均公用经费,如处于全国中下等的河南省小学生均经费已达600元。
按理说,这些经费用来保障学校正常运转是没问题的,特别是随着中央政府启动的“全面改善义务教育阶段薄弱地区校舍项目”,农村学校的部分硬件相比城市也并不差,在生均活动场地面积方面远远优于城市。
然而,遗憾的是,很多教育经费并没有用在“刀刃”上,譬如很多农村学校都存在每个班级新安装的多媒体设备几乎没人会用,体育设备生锈在仓库,实验器材长期不用等。
正如有些地方反映的“我们本来缺教师,结果上面拨下来一栋楼”等现象广泛存在。
这里面有财务政策的问题,也有地方政府只追求表面政绩的因素。
事实上,农村学校缺少教师现象多数地方已经有了很大改观,特别是近几年国家实施的“特岗教师”计划大幅提升了乡村教师的师资水平。
依照国家规定的师生比来计算乡村教师缺口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大,最多算是“结构性缺编”。
当然,由于历史政策原因,农村学校缺少优秀骨干教师却是事实。
为什么农村学校培养不出优秀教师,留不住优秀教师呢?最主要的问题是乡村教师看不到发展的希望。
为了提高教师的素质和能力,国家和各级政府部门启动和实施了“国培计划”、“省培计划”,以及其他培训项目,但培训质量打折、工学矛盾突出、教师培训积极性不高、培训效果不明显等诸多问题也随之产生。
农村教师队伍建设的建议
农村教师队伍建设的建议干这行这么久了,今天就来分享点农村教师队伍建设的经验。
我觉得吧,首先这待遇得跟上。
农村环境就摆在那儿呢,生活条件比不了城里。
咱就说住房这一块,好多年轻教师刚来都没个安稳的地儿住。
我之前认识一个刚分配到农村的老师,因为住宿环境差,天天晚上都睡不好,白天教学状态那能好吗?所以政府或者学校得给农村教师们解决住的问题,提供教师公寓啥的,至少让大家没有后顾之忧。
学费补贴也得有,农村教师补贴应该实实在在发到老师们手里,别整那些虚头巴脑的。
还有啊,专业培训这块真的很重要。
农村教师不能像个闭门造车似的,得跟上时代的教育理念和方法。
我就知道有些地方的农村教师,教学方法很老套,还是几十年前的那一套。
培训不能只是走形式,要有实际内容。
比如说,线上的一些优质教育课程,可以让老师们学习。
我记得有个农村学校,刚开始组织教师线上学习的时候,老师们都很不积极,觉得没什么用。
后来学校专门设立了考核奖励机制,谁学得多学得好有奖励,这下大家的积极性就被调动起来了,教学水平也慢慢上去了。
哦对了还有,农村教师队伍得增加一些新鲜血液。
总不能老是那些老师一直教吧?要吸引年轻人来。
可以给大学生一些优惠政策,像什么考公务员加分啊,考研优先录取啊之类的,鼓励大学生来农村支教或者长期任教。
我在一个农村学校就见到过一个支教的大学生,他带来了很多新的教学思路,让学生们开阔了眼界,学生们特别喜欢他的课。
但是呢,他因为服务期满后没有什么后续的发展激励,最后还是离开了。
所以啊,吸引年轻人过来是一方面,把他们留住也是很重要的。
哎,咱说回来这队伍建设啊,团队协作也关键。
农村教师们之间交流太少了,单打独斗可不行。
我的建议呢,学校要多组织教师之间的交流活动。
比如教学经验分享会,定期开一开,大家互相取长补短。
我发现有些农村教师觉得自己的教学方法是最好的,不愿意去改变。
这时候如果有同校的老师分享成功案例,说不定就能让他改变想法呢。
不过呢,我也知道我这些建议可能不是那么全面,也得根据不同的农村地区实际情况来调整。
农村师资补给既要“输血”更要“造血”
农村师资补给既要“输血”更要“造血”2015年6月,国家出台了《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吹响了加快乡村教育发展的“集结号”,绘就了一张改变乡村教师工作境遇,增强职业吸引力的清晰“路线图”,描绘了推动农村教育健康发展的美好蓝图。
这让广大乡村教育工作者们看到了提高工作待遇和职业地位的曙光,必将坚定他们从事乡村教育事业的信念与决心,有效补齐乡村教师“下不去”、“留不住”、“教不好”的短板。
长期以来,我国农村地区学校尤其是偏远地区的乡村教学点教学环境差、师资水平低、教师知识结构单一老化等问题非常突出,成为严重制约区域教育公平发展的“短板”。
为破解农村师资短缺困局,国家和一些地方在优化农村教师队伍方面不断进行制度创新和实践探索,相继实施了“免费师范生”、“特岗教师”、“支教教师”等政策措施。
然而,面对农村学校尤其是贫困艰苦地区中小学和教学点的巨大师资需求,这些定向扶持政策的“输血”作用仍然是杯水车薪。
现实中,很多师范毕业生在教师招考中总是向城市学校“集结”,“下不去”,不愿到农村执教,即便到偏远学校任教的新教师,多数也是“留不住”,工作几年便“卷铺盖走人”、“孔雀东南飞”。
去年11月,因“老师苦教、学生苦读、家庭苦供”的“会宁精神”而享誉教育界的甘肃会宁地区,就有171名教师集体“跳槽”当警察,这再一次让乡村教师职业不给力的问题暴露无遗。
面对此次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的政策最强音,处在中国教育发展最底层的广大乡村教师,对充分发挥政策杠杆作用,让自己在教育改革中“出人头地”翘首企盼。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
《乡村教师支持计划》这项助力乡村教师发展的顶层制度设计,能否取得良好的预期效果,关键在于扶持政策能否不折不扣地在农村教育的土壤中“落地生根”,让广大农村教师“货真价实”地享受到教育公平发展的政策红利。
由于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的存在,经济、文化、环境等因素时刻制约着乡村教育的发展,使城乡教育发展形成一道不均衡“屏障”,导致农村教育发展水平严重滞后于城市教育。
新老更替教师队伍变化的喜与忧
新老更替教师队伍变化的喜与忧随着时间的流转,教师队伍的变化也愈加明显。
新老更替的教师队伍的变化,既带来了喜悦,同时也带来了忧愁。
本文将探讨教师队伍的变化所带来的喜与忧。
一、喜:新老更替带来的新鲜血液新老更替的教师队伍变化,为学校注入了新鲜血液。
新生代教师对教学理论的掌握、技能的运用以及社会各层面的经验都比较丰富,具有较好的专业素质和教育态度。
他们讲求创新,积极探索,更懂得运用网络技术和新媒体方式开展教学和学习,使学校教育更加丰富多彩,更具有时代感和创新意识。
老教师则拥有较强的经验沉淀和教学技能,了解学生的心理和成长状态。
他们有不少经验、技巧值得学习,可以为新生代教师传道解惑,对于所有教师队伍的知识和技能提拔,有非常积极和重要的作用。
随着老教师退休,新生代教师已在学校中担任重要的角色,为学校培养了一支年轻、富有活力与慧眼的队伍。
二、忧:教师队伍变化引发的教育困境教师是学校教育的关键环节,是培育第一道门槛,其素质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成长和国家教育事业的发展。
教师队伍变化会导致教育资源流失造成教育水平的不断降低。
过度依赖新生代教师,会导致老教师的离开所带来的知识流失和经验流失,而新生代教师的短暂教育生涯难以优化教育环境和提供更高素质的教育。
此外,教育改革提高了教师的素质要求,需要不断地加强自身的知识水平;同时,工作量不断加大,庞杂的工作压力也一直在教师队伍中存在。
如果长期没有有效措施加以缓解,会使教师队伍的压力和负担达到较高水平,甚至会导致教师的辞职和离开。
这将极大影响教育领域的人才供给问题。
三、省思与建议新老更替的教师队伍变化,既带来了喜悦,同时也带来了忧愁,我们需要全面思考,提出建议:首先,要加强教育人才队伍建设,建立完善的人才培养机制和合理的奖励机制,激励教育教学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增强其教育育人的能力和责任感,完善教师队伍结构。
其次,要加强教师队伍和职业生涯的规划和培训,提供有效的培训和学习平台,使教师更加适应需求和面临的变化,增强其教育教学技能和能力,掌握最新的教育人才要求。
大支援农村教育改善教师队伍短缺的局面
大支援农村教育改善教师队伍短缺的局面近年来,农村地区教育问题成为了公众关注的焦点。
在这些地方,教师队伍的短缺已经成为制约农村教育发展的重要问题。
为了改善农村教育状况,大规模支援农村教育已经成为必要举措。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大规模支援农村教育改善教师队伍短缺的局面,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首先,我们需要认识到农村地区教师队伍短缺的根本原因。
一方面,农村地区的教育资源相对匮乏,工作和生活环境相对落后,这导致了许多教师不愿意前往农村任教。
另一方面,农村地区的教育投入不足,导致了教师待遇相对较低,这也使得吸引优秀教师前往农村变得更加困难。
针对农村教师队伍短缺的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改善局面。
第一,提高农村教师的待遇和福利。
政府应该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提高教师的工资待遇,给予他们更好的福利待遇,以增加前往农村任教的吸引力。
此外,还可以通过设立奖学金、助学金等措施,鼓励有志于从事农村教育事业的学生选择相应的专业,进一步增加农村教师队伍的人数。
第二,加强农村教师的培训和支持。
农村地区的教师通常面临着教育资源不足和学生多样性等挑战,需要具备更多的专业知识和教育技能。
因此,政府可以组织各类教师培训班,提供专业的培训课程,帮助教师不断提升自己的教育水平和能力。
同时,可以建立农村教师交流平台,让他们互相学习和分享经验,提供更多的支持和帮助。
第三,积极引进外地优秀教师到农村任教。
政府可以制定相关政策和措施,鼓励优秀教师前往农村任教,并提供相应的奖励和支持。
同时,可以加强城乡教育资源的统筹,在农村地区建设更好的学校和教育设施,为教师提供更好的工作和发展环境。
第四,加强农村教育与城市教育的对接与交流。
城市地区的教育资源相对充足,与农村地区的教育存在差距。
可以通过加强城乡教育合作,推动城市教育资源向农村地区倾斜,帮助农村学校提升办学水平,提高农村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综上所述,要改善农村教育中教师队伍短缺的问题,需要政府、社会各界共同努力。
马克思作业模板
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作业历史文化学院 2011级 2 班姓名孙亚鹏学号得分题目及要求请用普遍联系、永恒发展、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等学过的某一哲学原理分析现实生活中的某一问题或现象。
(具体形式可用调查报告、小论文等。
字数要求不少于2000字。
调查报告必须写清楚调查目的、调查结论、所用原理。
小论文必须论证充分、合理。
)调研报告针对农村小学教育问题的思考——以昌邑市下营镇为例撰稿人孙亚鹏调查目的:教育问题一直是我党我国高度重视的问题之一,随着改革开放后,经济的飞速发展,国家对教育问题的关注力度逐年加大,教育为本的思想在国家工作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影响。
近几年来,国家对农村教育问题的关注逐渐加大,2011年10月召开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的主要精神就是“文化强国”,这一精神充分说明了国家对教育问题,尤其是农村教育问题的重视。
寒假期间,我对自己家乡的农村小学教育状况进行了调研,运用辩证唯物论中联系与发展的观点以及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等观点对农村教育问题进行了深刻的剖析,得出了重要的结论。
量变与质变是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它揭示了一切事物、现象发展过程中量变和质变的内在联系及其相互转化,这一规律表明,事物的发展变化存在两种基本形式,即量变和质变,前者表现为事物及其特性在数量上的增加或减少,是一种连续的、不显著的变化,后者是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是渐进过程的中断,是由一种质的形态向另一种质的形态的突变。
在事物内部矛盾的作用下,事物的发展从量变开始,当量变达到一定的界限时,量变就转化为质变,事物的性质发生了变化,旧质事物就变成了新质事物。
这是量变向质变的转化。
在新质的基础上又开始了新的量变。
这是质变向量变的转化。
量变引起质变,质变又引起新的量变,循环往复以至无穷,构成了事物无限发展的过程。
在地区人才的发展问题上也面临这量变与质变的关系。
任何地区的发展靠的都是本地区人才的数量与质量,国与国之间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之间的竞争。
教师队伍老龄化的思考
教师队伍老龄化的思考随着时间的变迁,我校也在不断的发生着变化。
学校创立于1978年9月,当时,学校名称为东濮油田井下子弟学校,1984年1月,学校更名为东濮油田井下子弟中学,1984年4月14日更名为中原油田第四中学, xx年更名为濮阳市油田第四中学。
学校现有班11个,在校学生552人;编制数51人,除去内调人员,实际在编在岗教职工数43人,其中,60年代的28人,70年代的7人,80年代的6人,90年代之后的2人。
近年来,教师队伍的老龄化逐渐凸显,可以说直接制约着学校今后的前进和开展,教师队伍的老龄化问题值得思考。
我校教师年龄结构表从表中对照,可以看出,我校教师老龄化明显。
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有三:一是,前身为油田子弟学校,多数教师为学校创立初来校的,可以说是学校元老级别的了。
二是,从一九九零年到二零一零年,二十年几乎没有新进教师,中间形成了一个断层。
三是,随着油田职工搬迁油田总部地区居住,近几年学校油田学生明显减少,教师配置也相应减少。
教师老龄化问题带来弊病将凸显:1、教师队伍逐渐老龄化,接受新事物慢。
教师队伍没有梯度,整体缺乏朝气、活力、个性和工作热情。
教师的年龄过45岁,精力明显地跟不上,身体状况、事业状况和家庭事务已经影响到学校的教学。
2、老教师普遍缺乏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开拓精神,局部教师死抱着“教学经验”,不思进取,信息社会化的素质和能力缺乏,观念渐显陈旧,面对新课程改革新理念,教学方法,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不强。
3、教师与学生之间代沟增大,与学生交流沟通不协调。
4、造成当前高职、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年龄老化。
是一个生命工程,必须要注入新鲜血液,才能保持教育可持续开展。
课程改革在层层铺开,必须拥有一支有先进理念、接受能力强而又知识广博的老中青教师梯队为保证。
应对教师老龄化趋势,促进学校可持续开展的思考:1、针对教师老龄化困难情况,加强自身建设,增加中老年教师的培训学习机会。
人都是随着社会的开展不断在进步,观念是会转变的,有些陈旧的教学方法,有些老式的知识结构,也可以说是原有的教育理念“思维定势”造成的。
农村教师现状与发展
农村小学教师现状与发展酉阳县兴隆镇土坪明德小学黄杰我是一名来自大山深处的孩子, 2004年从大学后就毕业义无反顾的走上了教书育人这个职业。
如今在教育第一线工作已差不多十年有余。
我对农村有着无法割舍的情感,而对于农村来说,教育是广大农村孩子走出大山最好的途径。
每个家庭都把孩子看作一家人的希望,这其实无形中就给我们广大农村教师带来一定的压力。
不得不说,我们广大农村教师是幸苦的,崇高无上的职业在带给我们无限荣誉的时候,也深深的透露出我们农村教师的不足与心酸。
工作以来,我一直在比较偏僻的农村小学任教,对农村小学教师现状十分了解。
具体现状如下:一、我们广大农村教师队伍机构机制不合理.1.在我所工作过的几个乡镇来看,农村小学教师的老龄化现象比较严重。
农村教师老龄化对农村小学教育影响很大。
以我校教师为例,年龄大的教师大多是90年代民办教师转正,有极其少的教师是顶替父母任教。
都没有受过专业的知识培训,大多凭借自学知识开展教育工作。
习惯“传统式教学”“方言任教”。
,难以接受教育新理念,新知识,教学水平难以提高,面对当前教育的不断改革,他们往往是力不从心。
2.老教师在体力与精力上都给工作带来诸多不便。
我校有一位年事已高的教师,因年龄偏大,视力下降,备课都十分困难。
在这样的情况下,如何能提高原本就落后的农村教育呢?3.老教师参与工作的热情不高。
“各种培训、各种活动是你们年轻人的事,我们再过几年就退休了,没有必要参加。
”虽说年龄大接受新事物的能力较差,但所有教师抱着这样的心态,要想发展教育就更为艰难。
4、在知识方面,农村小学教师与城区相比,教学设备欠缺、教学观念陈旧、教学能力偏差,大多数都没有通过正规学习。
在农村小学每个学校都还有代课教师,对于外行看来,教书是件极其简单的事情,却不知除了教学生“1+1=2”之外,我们要教给孩子的还有很多很多。
所以部分家长,宁可出高价让孩子到城区去读书,也不愿意让孩子在农村小学受教育。
5、教育资源分配不合理。
老化:农村教师队伍的无奈
老化一个不轻松的话题针对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老化问题,我们近日在湖北省内专门进行了采访调查。
除局部情况稍微好点以外,大部分农村中小学教师老化现象突出,尤其是乡村小学。
教师队伍的年龄老化,还带来了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教学手段等方面的老化。
英山是湖北的国家级贫困县,有教职工3656人。
其中50岁以上教师496人,占教职工总数的13%;36~50岁的有2105人,占教职工总数的58%;35岁以下的教师仅占29%。
农村学校教师年龄偏大尤为突出,农村小学教师的平均年龄达到46.38岁。
一些小学和教学点,基本上是老教师在任课,他们年龄大、身体差,一个人常常要带几门课甚至十几门课,教学质量难以保证。
郧县南化塘镇从2001年起全面进入初中入学高峰期,学生逐年增加,教师却无法补充。
该镇教育工会主席刘永涛说,目前全镇小学教师平均年龄达46岁,45岁以下的教师在小学基本见不到。
2003年8月12日,郧县实验小学副校长李剑平和郧县城关二小校长杨刚在南化举办小学教师新课程讲座,看到参训教师的年龄不禁吃了一惊,笑着说:“你们来受训的咋全是老爷子、老奶奶?”浠水县丁司当镇罗口中学石头分部8个初中班28名教师,30岁以下的只有5人,且全都是代课教师。
而这5名代课教师有可能因资金紧缺而难以续聘。
该镇还有一所村小,5位教师里最年轻的是校长——55岁。
随州市曾都区教育局长张道亮讲了两件令他心痛的事。
一是原来一批在省市优质课、歌唱、演讲等比赛中摘金夺银的优秀教师大都偃旗息鼓,很少有新秀“异军突起”;二是区第一幼儿园6年没有进一位年轻教师,原来每年市里文艺会演,幼儿园的文艺节目非常精彩,连市领导都赞不绝口,现在这批人都成了妈妈、奶奶,元旦晚会再也拿不出一台像样的节目。
教师年龄的老化带来了学历结构和知识结构的老化。
罗田县曾对4个乡镇24所中小学的478名教师进行了抽查。
职前学历达标的教师,小学占22.1%,初中占25.1%。
经过学历补偿教育,现在小学取得中师及以上学历的教师占94.7%,初中教师取得专科及以上学历的占87.1%。
描写注入新鲜血液的句子
描写注入新鲜血液的句子1、——列宁 5.不管一个人多么有才能,但是集体常常比他更聪明和更有力。
2、齐心合力开大船,万众一心创辉煌。
3、如果能用一辈子换你停留在我视线中我将毫不保留。
4、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
(苏轼)5、我要让自己的人生活的美好,我要注入新鲜的力量,我要活出自己的快乐,人生给自己的人生一份好的活法!6、我们教师团队急需一批新鲜血液的小鲜肉进入团队7、五花肉口感描写,不要让自己的青春堕落。
8、人就是这样,新鲜感一过,指不定说出什么难听的话来。
9、血橙,寓意着红红火火,心想事成,可以有一个好彩头。
象征事业顺利,工作顺利,学习顺利。
10、——马卡连柯11.经营企业,是许多环节的共同运作,差一个念头,就决定整个失败。
11、你迟早会知道,冲动、喜欢、新鲜感都不是爱情。
12、不求与人相比,但求超越自己,要哭就哭出激动的泪水,要笑就笑出成长的性格13、注入了新鲜的力量,我感觉一切都不一样了,我感觉这就是一种青春的生命!14、在别人眼里他或许并不是那么那么好,可在我心里谁也替代不了。
15、花了十几年学的语文,我会用我学的所有去表达对你的喜欢。
16、——莎士比亚9.共同的事业,共同的斗争,可以使人们产生忍受一切的力量。
17、生活就是一遍遍的枯燥重复和偶尔的新鲜感。
所有事等要等到熬过了新鲜感,才能配得上其他形容词。
18、不要总是估量自己在别人心中的地位,活在别人的眼神里,就等于失去了自我。
人,要有一个独立的自我!19、不要自卑,你不比别人笨。
不要自满,别人不比你笨。
20、还是喜欢和你刚认识的时候,热情又虚伪,新鲜又浪漫。
不像你离开的时候,认真又洒脱。
21、你想要更伟大更不朽,还是一瞬间成永恒。
22、古老的家族需要不时地注入新鲜血液。
23、我愈来愈相信,创造美好的代价是:努力、失望以及毅力。
首先是疼痛,随后才是欢乐。
24、星星在哪里都是很亮的,就看你有没有抬头去看他们。
25、吃橙子的时节终于到了,一个个都很新鲜,皮薄肉多,咬一口香甜多汁,价钱合理,不错的选择,每个橙子都特别的饱满,味道真不错,挺甜的,汁也很多,而且都很新鲜的商家发的顺丰快递,很快就到了包装的很仔细,没有坏果分量足,大小均匀,很新鲜,水分很足酸甜可口,真的很好吃!26、每个人都在行走,在未来的道路上,但是要学会勇于创新,只有不断的创新,才能让我们在工作当中赢得更多的成功,从而体现自己的价值。
多渠道师资培养为我国农村中小学输血、造血
多渠道师资培养为我国农村中小学输血、造血新华网北京2月25日电教育部最新统计显示:我国县镇以下的农村中小学有33万所,占目前全国中小学总量的79%。
然而,在全国1000多万普通中小学专任教师中,这些学校的教师数量还占不到一半。
这种巨大的反差,既说明我国教师队伍面临突出的结构矛盾,也与我国目前的国情密不可分。
教育部新闻发言人王旭明25日说,为了解决城乡教师分布不合理和农村地区教师匮乏的现状,我国采取多渠道师资培养方式,努力为农村“输血”,并正在逐步帮助农村提高自身“造血”能力。
提高待遇吸引优秀教师教育部师范司副司长宋永刚说,在我国目前的地方经济条件下,大幅度提高农村教师的待遇并不现实。
因此,教育部和各级地方政府采取多项创新措施,鼓励、支持城镇教师去农村支教。
例如,已实施两年的“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就是由中央政府出钱,支付教师前三年的工资,帮助地方吸引合格教师。
三年后,地方政府再接管,即使只有80%的教师留下,也算成功地留住了人才。
据统计,“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目前已从应届大学毕业生中招聘特岗教师3.3万名,覆盖12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395个县级单位的4074所农村中小学,缓解了义务教育资源极其匮乏的地区的教师不足、素质不高的问题。
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中规定,政府应在区域内有效合理地配置师资资源,要鼓励校长、教师的合理流动。
“这是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的治本之策。
”宋永刚说。
大力推进师范生支教2007年,教育部下发《关于大力推进师范生实习支教工作的意见》,要求高师院校要因地制宜地组织高年级师范生,到中小学进行不少于一学期的教育实习。
宋永刚说,这项措施在农村很受欢迎,得到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
河北和山西等地的师范学院目前都积累了很好的经验。
宋永刚说,在师范生培养方面,教育部也针对农村地区音体美教师奇缺的问题制定政策。
教育部有关部门已与国家体育总局展开合作,专门策划一个针对农村体育老师的培训计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项调研发现,农村小学教师老龄化现象有继续加重的趋向
为全面摸清农村教育的底子,去年山东省按财政状况好、中、差分别选取了四个有代表性的县市进行调研。
结果发现,46岁以上的农村小学教师总体上已占据近40。
值得关注的是,由于农村人口出生率降低,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农村中小学教师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超编情况,年轻的新教师很难充实到农村教师队伍中,老龄化现象将有继续加重的趋向。
日前,记者在滨州市两个乡镇采访时,对农村教师尤其是小学教师“老龄”程度又有了直观感受。
滨城区是滨州市政府所在地,全区14个乡(镇、办事处)。
里则镇在该区属于中游偏上。
全镇有12所完全小学,3个教学点;教职工402名,内退、病退教职工40人左右,36岁以下165人,36岁至46岁106人,47岁以上131人。
在36岁至46岁的106人中,有一半以上是民办教师转正的。
该镇苏集小学具有正式编制的11名小学教师中,平均年龄为45.2岁。
堡集镇在滨城区属于中下游。
全镇现在有6所完全小学,4个教学点。
据中心小学校长介绍,全镇教师平均年龄在44岁以上。
滨州市虽是山东的经济欠发达地区,但滨城区综合发展水平位于全市中游偏上,所选2个镇也是位于中游水平,因此,这两个镇的教师年龄数据应该具有一定代表性。
临沂市莒南县农村小学教师平均年龄42.7岁,又进一步验证了农村小学教师急需补充新鲜“血液”的结论。
当前,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遍及全国,有些省从2004年秋季起,义务教育阶段将全部进入新课程。
记者在这些农村学校采访时,有一种隐忧挥之不去:农村小学老教师比例过大,不仅是新课改之“痛”,也是城乡教育均衡发展之“痛”,更是农村孩子全面发展之“痛”。
目前农村小学仍有一大批老教师在讲台上支撑着,他们爱岗敬业,辛勤耕耘,为农村教育事业奉献了大半生。
但部分教师由于老龄化或学历偏低,给当
前实施新课程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采访中,让我们更为忧心的是,症结十分清楚,可真正改变这种现状却很难:其一,编制的硬性规定已把“进口”卡死,新教师难以充实到农村小学中。
由于历史的、现实的原因,农村小学教师的结构一直没有很大改观。
尤其中小学新编制标准的实施,使得许多地方农村小学教师呈现超编现象。
这种背景下,充实新教师很困难。
在“以县为主”管理体制落实前,乡镇党委、政府宁愿学校自己设法临时聘用教师,也不愿意聘用大中专毕业生为正式教师。
因为临时聘用的教师月工资平均几百元,可以减轻乡镇财政负担,这种急功近利使得年轻教师无法补充到农村学校中来。
其二,教师流动机制不完备,老教师只能“安心从教”。
由于编制控制和财政“退养”制度难以落实,导致“进口”、“出口”不畅,多年来农村小学教师只能维持现状,并且日益老龄化。
其三,部分老教师自身素质不适应新课改的要求。
在信息时代,老教师深感知识的匮乏和能力不强。
记者在此呼吁:要重视农村小学教师老龄化问题,拿出应对措施,切实保证新课改在农村学校顺利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