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市汪广仁中外教科文研究院已经起航

合集下载

泰国帕代岩画与中国左江花山岩画的比较研究

泰国帕代岩画与中国左江花山岩画的比较研究

泰国帕代岩画与中国左江花山岩画的比较研究李华维1,王 旭2(1.国防科技大学 外国语学院,江苏 南京 210039;2.池州市科学技术协会,安徽 池州 247000)摘 要:泰国东北地区乌汶府帕代岩画系泰国代表性史前岩画之一,中国境内对其仅有零星介绍,泰国岩画与中国岩画对比性研究也不多。

根据搜集到的文献资料,了解泰国帕代岩画群各岩画点所处环境、题材、技法等方面的详细情况,将其与中国左江花山岩画作系统性对比后发现,两者具有较高的相似性。

关键词:帕代岩画;左江花山岩画;文化区域;比较研究中图分类号:K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8891(2024)01-0009-08※南方民族研究※收稿日期:2023-11-03作者简介:李华维(1987—),女,湖北荆门人,国防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博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国别与区域研究;王旭(1985—),男,安徽枞阳人,池州市科学技术协会办公室主任、一级主任科员,研究方向:考古文物。

位于泰国东北地区乌汶府的帕代岩画群,系泰国著名的史前岩画。

泰国学界对帕代岩画群的定义有广义、狭义之分。

狭义的帕代岩画群指20世纪80年代初发现的以帕代岩画点为代表的4处岩画点,位于乌汶府孔江县甘达纳国家公园内的普攀山脉帕卡山上;广义的帕代岩画群则包含了以帕代岩画点为代表的4处岩画点和后续发现的28处岩画点,一共32处,后续发现的28处岩画点沿普攀山脉分布,分散于乌汶府的孔江县、思孟迈县、珀塞县、达干佩珀县境内。

笔者以广义的泰国帕代岩画群(以下简称“帕代岩画”)为研究对象,将其与中国左江花山岩画(以下简称“左江花山岩画”)进行对比研究。

一、帕代岩画的国内外研究综述(一)国外研究情况泰国岩画的国外研究方面,受客观条件所限,笔者能找到的文献资料不多。

1924年,爱尔兰植物学家阿瑟·弗朗西斯·乔治·克尔在那空拍依府发现了一处岩画点并对其进行记录,该岩画点的岩画有手型图像、人像图像和人眼图像等[1]。

南宁17个自治区级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名单

南宁17个自治区级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名单

南宁17个自治区级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
1、广西美术馆
2、广西融晟极地海洋公园
3、广西绿邦国防教育训练基地
4、南宁市妇女儿童活动中心
5、建工产业园——卡拉奇遇
6、广西蓝盔国防教育实践基地
7、南宁顶狮山遗址博物馆
8、南宁园博园
9、广西文化艺术中心
10、南宁市科技馆
11、广西科技馆
12、广西壮族自治区图书馆
13、南宁东站研学实践教育基地
14、广西三鼎生态农业
15、广西壮族自治区烈士陵园(广西革命纪念馆)
16、广西金花茶业工业研学基地
17、奥运城体育运动科普基地。

特掘、骆越文化和骆越古都

特掘、骆越文化和骆越古都

“特掘”、广西商周文化和骆越古都覃圣敏明山屹屹耸云间,风雨沧桑亿万年;哺就群灵功自显,神奇异彩耀南天。

自古以来,雄伟神奇的大明山,不知引发了多少诗人的灵感;也不知古今的诗人们吟咏大明山的诗词有多少!她至今仍弥漫着的许多神奇的色彩,也不断地浸润着我的心扉,可惜我不是诗人,感而不灵,写不成诗,因此,这里仅试探笼罩在大明山及环山诸县的神秘的远古文化。

一、大明山的地质地貌特征及山名考略大明山位于广西中部,呈西北——东南走向,长约100公里,宽10-30公里,山体主要由变质岩、砂页岩构成,主峰龙头山海拔1760米,为桂中地区最高峰。

据地质专家研究,远在距今约几十亿年前,即地质史上的寒武纪,大明山地区处在半深海区。

随着地壳的变化,至寒武纪晚期(距今约8亿年前),山体开始隆起,但仍浸在海水中;至奥陶纪末期(距今约4.7亿年前),山体才第一次露出海面,并在志留纪末期至泥盘纪初期(距今约4亿年前)随着广西陆地的普遍上升而不断隆起和扩大;但到泥盘纪中期(距今约3.25亿年前),又因海浸而被海水淹没,石炭纪时仍然如此。

直到三叠纪(距今约2.3亿年前)才又再次升出海面成为陆地,从此结束了海浸的历史,并形成了现在大明山的基本轮廓。

地壳在不停地运动着。

由于地壳的运动是波浪形的,有起有伏,而且每次运动的波幅有大有小,这样,原来在海底沉积形成的地层也随之发生复杂的变化。

我们现在可以从裸露的石山山体见到地层变化的结果:山体都是一层又一层地重叠在一起的;这些岩层线,有的是水平的,有的呈弧形向上拱起,有的则呈弧形向下凹陷。

在地质上,将地层呈弧形向上拱起的现象叫做“背斜”(弧口朝下),向下凹陷则叫“向斜”(弧口朝下)。

不过,弧口是朝上还是朝下,有时单从一座山是看不出的,需要从相隔蛮远的两座山的岩层线才能看出来。

大明山长达100公里,虽然山体在总体上不断上升,但这种上升是在起伏波动中完成的,不可能同时向上拱起或同时向下凹陷,因而形成了既有背斜,也有向斜,甚至有断层、裂隙隔开的复杂地貌。

顶蛳山遗址

顶蛳山遗址

石器时代晚期遗存。其中第二、第 三期的文化遗存是顶蛳山遗址最主 要的部分,其文化特征具有连续性, 属于同一史前文化系统,被学术界 命名为“顶蛳山文化”。这是广西 第一个史前考古学文化,成为研究
发现广西价值
展现至美广西
广西地区史前考古学文化的标尺。 中国古人类学的主要创始人裴文中 教授曾说:“中国可以成为世界上古 人类学的中心,广西是中心的中心。” 该遗址的发现进一步确立了广西在 中国史前文化中的地位。
文化南宁
“1997 年度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之一,2001 年 6 月 25 日被国务院核 定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18 年 12 月,顶蛳山考古遗 址公园、顶蛳山遗址博物馆建成开 放。2022 年 8 月,顶蛳山考古遗址 公园入选广西第一批考古遗址公园 名录,为南宁建设国家考古遗址公 园奠定了基础。顶蛳山遗址博物馆
占地面积 18355 平方米,建筑面积 3650 平方米,主要展出顶蛳山遗址 发掘出土的新石器时代文物、珠江 流域新石器时代贝丘文化的发展时 序,以及南宁古人类文明。基本陈 列展厅以“渔猎采集者的天堂”为 主题,包括序厅、先民与贝丘、聚 落与文明、富足与惬意、生命与天 堂 5 个单元。
顶蛳山遗址贝丘堆积层 ( 模拟 )( 冯革里 摄 )
SPECIAL ISSUE 专刊
文化南宁
顶蛳山遗址全景(黄红锦 摄)顶蛳山遗址 Nhomakorabea12
发现广西价值
展现至美广西
顶蛳山遗址位于南宁市邕宁区蒲庙镇新新村九碗坡东面的顶蛳山。该遗 址发现于 1994 年,至 1999 年,经过三次挖掘,共发掘面积 1000 多平方米, 发现了成排、有规律的建筑柱洞和 330 多座墓葬,出土了一批陶器(片)、 石器、骨器、蚌器等史前人类使用过的生产生活用具和鱼、蚌、牛、鹿、象、 鸟等水陆生动物遗骸,是典型的内河流域淡水性贝丘遗址。墓葬均为竖穴土 坑墓,墓坑大多浅而小,大部分为单人墓葬,小部分为合葬墓。葬式为屈肢 葬和肢解葬,以屈肢葬为主。屈肢葬样式较多,包括仰身屈肢、俯身屈肢、 侧身屈肢和屈肢蹲葬四种。

广西风景区语言服务研究——以青秀山风景区语言景观为研究个案

广西风景区语言服务研究——以青秀山风景区语言景观为研究个案

2019年1月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J a n .2019第40卷第1期㊀J o u r n a l o fG u a n g x i T e a c h e r sE d u c a t i o nU n i v e r s i t y (P h i l o s o p h y an dS o c i a l S c i e n c e sE d i t i o n )V o l .40N o .1D O I :10.16601/j.c n k i .i s s n 1002G5227.2019.01.030广西风景区语言服务研究∗以青秀山风景区语言景观为研究个案刘振平,黄章鹏(南宁师范大学国际文化与教育学院,广西南宁530001)[摘㊀要]㊀青秀山风景区是广西境内的5A 级风景区,分析其语言服务状况能透视出广西境内风景区语言服务的基本面貌.青秀山风景区的语言标牌使用规范汉字,以汉字为优势语码,采用汉语拼音拼写人名㊁地名,一定程度上做到了语言服务合法化㊁规范化.然而,其还存在着汉语拼音拼写不够标准㊁壮语地位未受到充分重视的问题.景区中双语和多语标牌占绝对多数,并将英文作为优先出现的外语语码,这表明景区标牌制定者认识到了英语的国际化地位,具有语言服务的国际化视野.但景区的多语标牌中的语码选择出现了语言服务针对性上的偏差.[关键词]㊀语言服务;青秀山风景区;语言景观[中图分类号]㊀H 102㊀㊀[文献标识码]㊀A㊀㊀[文章编号]㊀1002G5227(2019)01G0176G05引㊀言2014年3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贵州代表团审议时指出,要正确处理好生态环境保护和发展的关系,因地制宜选择好发展产业,让绿水青山充分发挥经济社会效益.广西壮族自治区第十一次党代会也将 山清水秀的自然生态 列为广西今后五年着重营造的 三大生态 之一.在此背景下,风景区的建设和发展将是广西今后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而风景区自然生态建设势必要与其中的人文景观建设相和谐,只有这样才能做到真正的绿色发展.语言景观是风景区内一种重要的人文景观,能够反映风景区及其所在地区的语言生态和语言服务水平.风景区的语言标牌是其语言景观的主要构成部分,主要用于标示公共设施㊁指示游览行进路径㊁介绍景点特色和景区文化㊁宣传国家相关政策等,是景区为游客提供的一种语言服务.研究风景区的语言标牌不仅可以了解风景区所在地的语言生态,还可以评估景区的语言服务质量,进而为景区语言生态的良性发展和语言服务质量的提升建言献策.近一二十年来,语言景观受到了越来越多的社会语言学者的关注[1G3],然而对风景区语言景观的研究尚不多见,更未见到有关广西境内风景区语言景观研究的成果.青秀山风景区是广西首府南宁市内唯一的5A 级景区,是南宁市最靓丽的城市名片之一,景区的语言景观能够反映广西境内主要风景区的基本情况,所存在的问题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基于以上认识,本文从语言服务的角度对青秀山风景区的语言景观进行梳理和分析,找出问题并提出改善景区语言生态㊁提高语言服务质量的建议,为推动广西各风景区语言景观建设水平和语言服务品质的进一步提高㊁促进广西的绿色发展提供一些参考.671 ㊀[收稿日期]㊀2018G10G16∗[基金项目]㊀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 多语竞争中的中国语言形象建构研究 (14X Y Y 020);广西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 一带一路 背景下东盟汉语传播研究 (17F Y Y 006)㊀[作者简介]㊀刘振平(1979 ㊀),男,河南正阳人,博士,南宁师范大学国际文化与教育学院教授,研究方向:汉语语法㊁语音与汉语国际传播;黄章鹏(1990 ㊀),男,江西抚州人,南宁师范大学国际文化与教育学院助教,研究方向:教育管理与汉语国际传播.㊀[引用格式]㊀刘振平,黄章鹏.广西风景区语言服务研究:以青秀山风景区语言景观为研究个案[J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40(1):176G180.2019年刘振平,等/广西风景区语言服务研究第1期一㊁青秀山风景区语言景观的特征语言景观研究中,最主要的语料收集方法是拍照,这已是共识.我们使用数码相机在青秀山风景区内共拍得含有文字符号的标牌162块.(一)语言标牌所用语码和类型S p o l s k y&C o o p e r指出,根据研究目的的不同,语言标牌可按三种标准进行归类:(1)根据标牌的功能和使用分类,如街牌㊁广告牌㊁警示牌㊁建筑名㊁信息牌㊁纪念牌㊁物品名牌㊁涂鸦等;(2)根据标牌的制成材料或物质形式分类,如金属㊁陶瓷㊁木料㊁石头等;(3)根据标牌上使用的语言及其数量分类,如单语标牌㊁双语标牌㊁多语标牌等[4].由于我们主要探讨语言标牌中的语言服务情况,了解语码选择和运用是否规范㊁是否为景区游客提供了恰当的语言服务,所以,我们采用第三种标准对青秀山风景区语言标牌进行分类.青秀山风景区语言标牌共使用了10种语码,分别为:汉字(简体)㊁汉语拼音㊁英文㊁日文㊁韩文㊁越南文㊁泰文㊁柬埔寨文㊁菲律宾文㊁德文.从单个标牌使用的语码数量来看,分为三类:单语标牌㊁双语标牌和多语标牌.其中单语标牌21块,双语标牌59块,多语标牌82块.三类标牌具体使用的语码及其搭配情况见表1所示.表1㊀青秀山风景区语言标牌使用的语码及其搭配情况标牌类型语码及其搭配标牌数量所占比例(%)单语标牌汉字1911.7英文21.213双㊀语㊀标㊀牌汉字+汉语拼音159.3汉字+英文4024.7汉字+泰文10.6汉字+柬埔寨文10.6汉字+菲律宾文10.6汉字+德文10.636.4多㊀语㊀标㊀牌汉字+英文+日文+韩文6741.4汉字+英文+韩文+日文21.2汉字+日文+英文+韩文31.9汉字+英文+越南文+韩文+日文63.7汉字+英文+日文+韩文+越南文42.550.6㊀㊀从统计数据来看,青秀山风景区有一半以上的语言标牌采用了多种语码,多语标牌中最少用4种语码,最多用到了5种语码.绝大多数双语标牌中采用了外语语码.两者加起来,景区内有近八成的标牌使用了外语语码.语言景观具有信息功能,景区内设立语言标牌最主要的一个功能就是为游客指引景点的位置,还有一部分标牌用于介绍景点或景物的情况.从语言服务的视角来看,绝大多数语言标牌都是以语言为工具向游客提供语言服务的,旨在传达相关信息以方便游客查找和了解相关景点及其背后相关的历史文化背景,外语语码的使用无疑大大便利了外籍游客对相关信息的了解.作为5A级风景区,青秀山风景区绝大部分语言标牌采用外语语码是符合风景区国际化发展的需求的,充分显示出了园区开发和建设者语言服务的国际化视野.(二)语言标牌的语码取向语码取向 作为社会语言学的一个概念,指的是语言标牌中不同语码的重要性和社会地位的高低.重要的㊁社会地位较高的语码为 优势语码 ,在招牌中会被凸显,在顺序上优先出现.一般来说,标牌中字号最大的㊁使用频率最高的㊁优先出现的语码就是优势语码.所谓 优先出现的语码 ,是指多种语码在包围式排列中,出现在中心位置的语码;在横向排列中,出现在上方的语码;在纵向排列中,当地书写习惯从左到右时为出现在左侧的语码,当地书写习惯为从右到左时为出现在右侧的语码[5].在我们拍得的162块语言标牌中,仅有两块未使用汉字,只用了英文,但这两块标牌中的信息并非是独立的,均有对应的汉字标牌.一块处在景区全景图的右侧,是对景区全景图左侧汉字标牌的翻译;另一块是对汉字标牌 观音禅寺站观光车停靠站 的翻译.在所有双语和多语标牌中,汉字相对于其他语码,要么是字号最大,要么处于标牌的最上方.由此可知,汉字是青秀山风景区语言标牌中的优势语码.作为中国境内的风景区,采用汉字作为优势语码,无论是从语言政策的角度,还是从语言服务受众的角度来看,都是合理的.二㊁国家㊁自治区语言政策与青秀山风景区的语言使用㊀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以下简称«语言文字法»)的规定: 公共服务行业7712019年刘振平,等/广西风景区语言服务研究第1期以规范汉字为基本的服务用字.因公共服务需要,招牌㊁广告㊁告示㊁标志牌等使用外国文字并同时使用中文的,应当使用规范汉字. 青秀山风景区以规范的汉字作为语言标牌的优势语码,是完全符合该法案的规定的.另外,作为5A 级国家级风景区,语言标牌中在以汉字作为优势语码的同时采用外语语码,既符合«语言文字法»的规定,也方便了外国游客.这也是各大风景区在景区内设置双语和多语招牌的依据和重要原因.青秀山风景区采用外语语码设置双语和多语标牌,是符合国家语言政策和国际化服务理念的.不过,景区在语码使用上还存在一些问题,甚至有悖于国家和地方语言文字使用的相关法律法规.(一)汉语拼音的使用不够规范«语言文字法»规定: «汉语拼音方案»是中国人名㊁地名和中文文献罗马字母拼写法的统一规范,并用于汉字不便或不能使用的领域. 青秀山风景区在语言标牌中运用汉语拼音拼写了一些地名㊁人名,如 青秀山 广西 广东 云南 岭南 观音 等的罗马字母拼写中都用了汉语拼音.关于人们对语言招牌中运用汉语拼音的接受情况,田飞洋和张维佳做了简单的调查,从中发现:一些人认为标牌中汉语拼音的存在是一种 多余 ,制作者这样做仅仅是为了看起来像英语,运用汉语拼音不如采用英译;而另外一些人则支持对地名完全采用汉语拼音注音,他们认为采用汉语拼音并没有对外国游客造成多大不便,外国游客既然来到中国,就不妨客随主便,何况很多外国游客在来中国之前多少学过一点汉语,认识汉语拼音[6].我们认为,«语言文字法»中明确规定在用罗马字母拼写中国人名地名时要运用汉语拼音,那么青秀山风景区选择使用汉语拼音拼写景区中的一些地名㊁人名是值得肯定的.但在具体的拼写中,却出现了违背国家制定的汉语拼音拼写标准«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以下简称«正词法»)的现象.«正词法»规定: 汉语地名中的专名和通名,分写,每一分写部分的首字母大写. 在某些场合,专有名词的所有字母可全部大写. 据此, 青秀山 的汉语拼音拼写应为 Q i n g x i uS h a n 或 Q I N G X I US H A N.然而,青秀山风景区所有采用 汉字+汉语拼音 的招牌中, 青秀山 均拼写为 Q I N G X I US H A N.在汉英双语标牌和多语标牌中,对含有 青秀山 的语句的英文翻译中也用了汉语拼音,但拼写非常混乱.一些标牌拼写为 Q I N G X I US H A N ;一些拼写为 Q i n gX i uS h a n ;还有一些拼写为 Q i n g x i u s h a n .这三种翻译都是在英文文本中直接用汉语拼音对译 青秀山 ,但这三种汉语拼音拼写形式都不符合«正词法»规定的拼写形式,都是不规范的拼写.另外,有些标牌并不完全用汉语拼音对译 青秀山 ,而是将 山 做了英译,拼写为 Q i n g x i u M o u n t a i n .对于地名在英文翻译中是完全采用汉语拼音拼写的形式,还是采用专名用拼音㊁通名用英文的形式,目前学界存在争议,政府层面也没有出台相关的规定,所以在英文文本中将 青秀山 翻译为 Q i n g x i u M o u n Gt a i n是可以接受的.但应该注意一个问题,即整个景区内语言标牌中的翻译应该一致,要么统一翻译成 Q i n g x i uS h a n ,要么统一翻译成 Q i n gx Gi u M o u n t a i n.另外,园区内 兰香路商店 这一招牌中的英文翻译为 L a nX i a n g R o a dS h o p ,其中 兰香 的汉语拼音拼写也不符合«正词法»的规定. 兰香路 作为一个道路名称,其中的 兰香 属于专名㊁路 为通名, 兰香 的汉语拼音应该连写,即应拼写为 L a n x i a n g.(二)景区语言景观中缺失壮文从语言服务的角度来看,作为少数民族集聚的自治区,辖区内拥有大量的少数民族语言使用者,语言景观中让少数民族语言占有一席之地,不仅可以为使用少数民族语言的人群提供方便,而且可以凸显民族区域自治地区的特色,增强少数民族族群学习民族语言的积极性,对民族地区民族语言文字保护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从语言经济学角度来看,出于推动旅游业发展或者宣传地方文化的目的,少数族群语言文字作为一种商品化的文化符号呈现在公共空间中,可以吸引国内外游客,为当地政府和商家带来经济利益[7,8].另外,已有的调查研究还表明,少数民族地区语言景观中出现民族语言可以给少数民族族群带来民族的自豪感㊁认同感[9].然而,青秀山风景区作为广西壮族自治区内重要的风景区,语言景观中却出现了壮文缺失的现象,实为一大缺憾.更大的问题是,从法律法规的层面来看,青秀山风景区语言景观中对壮文使用的忽视,是有悖于南宁市2013年5月15日发布的«南宁市壮文社会使用管理办法»的相关条款的.该办法第五条中明确规定: 鼓励企业㊁社会组织和个人,在社会用字中同时使用壮文㊁汉文两种文字. 第六条中明确规定: 下列场合㊁设施的社会用字,应当同8712019年刘振平,等/广西风景区语言服务研究第1期时使用壮文㊁汉文两种文字 (四)机场㊁火车站㊁汽车站㊁港口㊁码头㊁博物馆㊁展览馆㊁图书馆㊁体育馆等公共场所名称的招牌㊁标牌. 根据这两条规定,景区作为公共场所,其招牌应该同时运用壮文和汉文.同时,根据该办法中第七条的规定,在双语和多语标牌中壮文应作为优先出现的语码.第七条的具体规定如下: 同时使用壮文㊁汉文两种文字的,文字的书写顺序应当符合壮文在前,汉文在后的原则,并遵守以下规定:(一)横向书写的,壮文在上,汉文在下;(二)竖向书写的,壮文在右,汉文在左;(三)环形书写的,壮文在左半环,汉文在右半环,或者壮文在外环,汉文在内环.(四)两种文字的字体规格应当协调,且壮文的字体宽度应当为汉文字体宽度的三分之一以上.单独使用壮文㊁汉文分别书写且内容相同的两个招牌㊁标牌,应当按照前款规定的文字书写顺序悬挂㊁摆放.综上所述,我们认为,青秀山风景区作为南宁市下辖的唯一国家5A级风景区应在执行«南宁市壮文社会使用管理办法»上做好表率,重视壮文能够带来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功用,充分发挥壮语壮文的服务功能,在语言标牌中添加壮文并将其作为优先出现的语码.三㊁青秀山风景区外籍游客来源与景区多语标牌中的语言使用㊀㊀青秀山风景区中带有外语语码的语言标牌占绝对多数,共有128块,约占景区标牌总数的79%.从使用数量上看,含有英文的标牌最多,有124块;含有日文和韩文的标牌其次,有82块;另外还有含有越南文的标牌10块,含有泰文㊁菲律宾文㊁柬埔寨文和德文的各1块.从语码优先出现的顺序来看,含有英文的126块双语和多语标牌中英文优先于其他外语出现,也就是说,英文是青秀山语言景观中最重要的外语语码.含有日文和韩文的82块标牌中,日文常常比韩文优先出现,有71块多语标牌里的日文出现在英文之后韩文之前,还有3块是日文出现在英文之前,英文之后才出现韩文,只有6块含有5种语码的多语标牌中日文出现在了韩文之后.这表明,在青秀山风景区语言景观中日文和韩文也具有重要的地位,且日文的地位高于韩文.另外,在含有越南文的10块标牌中有6块是越南文优先于韩文和日文出现,其余4块越南文在日文和韩文之后出现.综合考虑青秀山风景区语言景观各外语语码使用的数量和优先出现的顺序,我们大致得出它们在景区的重要性和地位由高到低的顺序是:英文>日文>韩文>越南文>泰文㊁菲律宾文㊁柬埔寨文和德文.语言景观中某种语言是否出现㊁出现的数量和优先顺序等,是受到多方面因素影响的.从语言标牌的语言服务功能来看,景区中设立语言标牌时有两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必须得到重视:一是某种语言的使用范围,二是景区的游客构成.由于制作语言标牌时不能不考虑成本,不可能将所有来景区游览的游客的语言都放在标牌上,只能是优先使用通行范围广和游客数量比较多的国家的语言,如此才既能提高景区的语言服务水平,又能充分发挥语言景观的经济价值.在当今世界,英语无疑是最强势的语言,使用范围之广是其他语言无法企及的.在中国大中城市中带有英文的语言标牌随处可见,较大的一些风景区中也广泛使用含有英文的语言标牌.青秀山风景区中,有76.5%的语言标牌含有英文,且在多语标牌中英文排列顺序绝大多数情况下排在其他外语语码之前.无论是从语言服务的角度,还是从英语在全球范围内的社会地位来看,都是合理的,这些标牌不仅可以服务大批懂英语的外籍游客,而且还可以激活当地人面向国际㊁面向未来㊁潮流㊁现代㊁成功等价值观[10].而日语㊁韩语㊁越南语等都不如英语的通行范围之广,景区是否使用这些语言的语码应该主要依据持有这些语言的游客数量,也就是说要分析游客来源,景区中持有哪种语言的游客多,哪种语言要优先出现.语言标牌提供的是一种语言服务,而语言服务不可能不考虑服务对象的需求,景区内的语言标牌应能满足多数游客了解相关信息的需求.青秀山风景区语言标牌是否做到了这一点呢?为了了解这一情况,我们查阅了南宁市旅游发展委员会发布的«2017年南宁市旅游业统计报告»,2017年,外国旅游者占全市入境旅游者总数的比重达68.95%.按人数多少排位,前10名的客源国是:泰国㊁新加坡㊁马来西亚㊁越南㊁印度尼西亚㊁菲律宾㊁韩国㊁印度㊁蒙古㊁日本.如果依据游客数量来选择语言标牌中的外语语码,那么青秀山风景区除了选择英文外,泰文应优先被选用.如果选择3种外语语码可以进而选择马来9712019年刘振平,等/广西风景区语言服务研究第1期文,如果选择4种外语语码可以再进而选择越南文①.由此来看,当下青秀山风景区语言标牌在外语语码的选择上将日文㊁韩文的地位置于泰文之上,且不使用马来文,这些做法表明景区语言服务的针对性出现了偏差,并造成了语言资源的浪费(至少2017年度是这样的).结㊀论语言景观中语码的选择㊁运用㊁凸显和排列等受多种因素的制约.从语言服务的角度来看,语码的选择㊁运用㊁凸显和排列等首先要符合语言景观所在国家和地区的政策与规范,因为语言服务讲求合法化㊁规范化,语言景观选用的语码不符合相关政策和规范,将不仅不能很好地服务受众,反而会给受众带来误导.另外,语言服务受众的数量也是语码的选择㊁运用㊁凸显和排列时需要考虑的一个重要的因素.青秀山风景区的语言标牌运用规范的汉字 简体字,以汉字为优势语码,并在一些标牌中采用汉语拼音拼写中国的人名㊁地名,这些都是符合«语言文字法»的.然而,很多标牌中汉语拼音的拼写却出现了违反«正词法»的现象,而且作为处于壮族自治区内的风景区,其语言标牌中却未选择壮文并将其凸显,这既不符合«南宁市壮文社会使用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又未能充分发挥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青秀山风景区中双语和多语标牌占绝对多数,这体现了景区标牌制定者语言服务的国际化视野.英语是当下的国际化语言,景区标牌中将英文作为最重要的外语语码,不仅可以服务大批懂英语的外籍游客,而且还可以激活当地人面向国际㊁面向未来㊁潮流㊁现代㊁成功等价值观.而景区标牌在其他外语语码的选择和顺序安排上却存在一些问题,从语言受众的角度来看,青秀山风景区语言标牌应选择泰文作为继英文之后的优先语码,然后再进而选择韩文㊁马来文㊁印尼文等.而目前景区在泰国游客最多,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等国家游客都远远多于日本和越南的情况下,将日文的地位置于泰文之上,选择越南语而不以韩文和马来文作为多语标牌中的语码,都是没有充分考虑语言服务受众数量而出现的服务针对性上的偏差.[参考文献][1]㊀章柏成.国内语言景观研究的进展与前瞻[J ].当代外语研究,2015(12):14G18.[2]㊀李丽生.国外语言景观研究评述及其启示[J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15(4):1G7.[3]㊀徐茗.国外语言景观研究历程与发展趋势[J ].语言战略研究,2017(2):57G64.[4]㊀S P O L S K YB ,C O O P E R RL .1991.T h eL a n g u a geo f J e r u s a l e m [M ].O x f o r d :C l a r e n d o n P r e s s ,1991:76G81.[5]㊀S C O L L O N R ,S C O L L O NS W.D i s c o u r s e s i nP l a c e:L a n g u a g e i nt h e M a t e r i a l W o r l d [M ].L o n d o na n d N e w Y o r k :R o u t l e d ge ,2003:116G128.[6]㊀田飞洋,张维佳.全球化社会语言学:语言景观研究的新理论[M ].语言文字应用,2014(2):38G45.[7]㊀MO R I A R T Y M.C o n t e s t i n g L a n g u a g e I d e o l o gi e s i n t h eL i n g u i s t i cL a n d s c a p eo fa nI r i s h T o u r i s tT o w n [J ].I n t e r n a t i o n a lJ o u r n a lo fB i l i n g u a l i s m ,2014,18(5):464G477.[8]㊀李丽生,夏娜.少数民族地区城市语言景观中的语言使用状况:以丽江市古城区为例[J ].语言战略研究,2017(2):35G42.[9]㊀聂鹏,木乃热哈.西昌市彝文语言景观调查研究[J ].语言文字应用,2017(1):70G79.[10]P I L L E RI .I d e n t i t y c o n s t r u c t i o n s i n m u l t i l i n gu a l a d Gv e r t i s i n g [J ].L a n g u a g e i nS o c i e t y,2001,30(4):153G186.[责任编辑㊀易奇志]081 ①英语是新加坡的官方语言之一,新加坡人都通晓英文,标牌中只要有英文就能满足新加坡人了解标牌信息的需求.。

中国教育科学论文发表的平台

中国教育科学论文发表的平台

中国教育科学论文发表的平台G4类教育科学学术期刊——教育教学论文发表的平台《中国教育科学》杂志(月刊)为国家级刊物、国际级认证,由中国教育科学出版社(港府注册53523374-000)(8)in TELA NR 8/11),中国教育科学学会(政府注册号)协办。

正式创办于1995年,主要刊发教育教学科研论文、经验杂谈等凡与,面向中国及海外公开发行。

是中国首家在杂志封,供凡与教育 ,中图刊号 380Y0027,内地备案桂ICP 备11005641号,每月1日、11日、践、新成果,为广大教科研工作者提供学术交流平台,全面深入推动素质教育。

一﹑主要栏目:德育论坛,创新探索,百家争鸣,热点焦点,名家名校,管理之窗,兴趣能力,心理健康,创作天地,素质教育理论实践,课程教材教法学法,现代教育技术运用等。

二、征稿要求:1.一文一论,观点突出,内容健康,有说服力,富有创新,利于操作。

2.文稿应具有科学性、先进性、真实性和实用性,论点鲜明、论据充分、数据可靠、结论准确、层次分明、文辞精炼通顺。

3.论文题目下方写明作者姓名、单位,使用word 文档格式(图片则用JPG 格式),用电子邮箱发送为好。

宜1000-6000字(版面字数)。

正文前提炼出100字以内不加评述、反映主要观点的摘要和3-5个关键词,正文后注明主要参考文献书目,附100字左右作者扼要简介(含真实姓名、出生年月、性别、籍贯、职务、职称、学历、专业、简历、成就和主要研究方向等)。

若论文受到省、部级以上基金项目支持,注明基金名称和项目编号。

4.文稿严禁抄袭,不要同期一稿多投,一律文责自负。

本刊根据《著作权法》对决定刊用的文稿可作文字修改、删减(凡有涉及原意的修改则征求作者同意)。

来稿凡经本刊使用,如无电子版、有声版方面的特殊声明,即视为作者同意授权本刊及本刊合作媒体龙源期刊网、《中文期刊数据库》、期刊大全、中国论文发表3G 网站等进行信息网络传播及发行。

三、来稿须知:1.作者对文稿的真实性和保密性负责,不得使用笔名发表。

《汪氏相连公宗谱》简介

《汪氏相连公宗谱》简介

《汪氏相连公宗谱》简介本谱全名为《中华汪氏通宗世谱•川黔滇渝相连公宗谱》(简称《汪氏相连公宗谱》),为全国《中华汪氏通宗世谱》之系列宗谱。

本谱不同于以往各类谱书,突出特色即重在宗族文化内涵、历史探源,弘扬汪华精神、积淀氏族文化,凝聚族人力量、传承发展汪氏,根据老谱记载通过国内外很多档案馆、图书馆、博物馆查找史料、研究族史而严谨编纂续谱,属国家正规出版社合法出版物。

本谱收入人丁范围涉及国内川、黔、滇、渝、桂、湘、鄂、鲁、晋、冀、豫、粤、苏、赣、浙、陕、京、津、藏、新、台、港等地和国外日本、澳大利亚、马来西亚等地,以四川、贵州、云南、重庆等西南三省一市为主。

除重点收录相连公支系外,也收录2004版《滇黔川汪氏通宗世谱》尚未收录的川、黔、滇、渝其它部分支系。

各支系均属得姓始祖颖川侯的嫡系子孙,且一脉相承至今。

本谱承接资料以清代汪玑、汪嘉祺主编的《汪氏通宗世谱》为主,并参考数十部汪姓其他宗谱而定;相关文献主要参考2004版《滇黔川汪氏通宗世谱》、2013版《中华汪氏通宗世谱•统宗谱》等。

本谱世系源流,从古至今分段序列。

传说世系,盘古——少典(1—70代);远古世系,少典——黄帝(1—12代),黄帝——汪侯(1—59代)(姬姓阶段);早期世系,汪侯——汪华下一代汪建(1—45代)(汪氏第一阶段);中期世系,汪建——汪相连(入川始祖)(45-79世)(汪氏第二阶段);入川世系,汪相连入川发展至今(79-101世)(汪氏第三阶段)。

本谱编写体例主要参考2004版《滇黔川汪氏通宗世谱》和1997年国家档案局《中国家谱总目》、2000年上海图图书馆《上海图书馆藏家谱提要》及相关图书出版指南。

本谱详细纪年,上自黄帝出生(炎帝四十四年,公元前2708年)下至公元2015年(传说世系“盘古——少典”未使用详细纪年)。

源流概述主要追溯到黄帝时代,略公元前二十六世纪。

纪年以当时朝代年号记载,为了阅读方便,重要历史阶段加注(公元纪年)。

自-2013年汪氏家族53件大事记

自-2013年汪氏家族53件大事记

2013年汪氏家族53件大事记1.《江南汪氏合谱》(壬辰续修)圆谱大典:2013年1月2日,在江苏省江阴市,隆重举行了《江南汪氏合谱》(壬辰续修)圆谱大典。

2.2013年北京汪氏新春联谊会于1月13日在北京世纪黄山酒店成功举办并圆满闭幕。

3.永新汪氏理事会成立于元月16号。

4.汪氏家谱资料光盘制作并分发:1月18日、10月21日北京汪子明先后两次自费制作并刻盘共120套汪氏家谱资料光盘(每套收录14张,近百G),陆续发放到各地宗亲联谊会手中。

5.广东省梅州大埔县汪氏宗谱发放庆典:2月2日广东省梅州大埔县汪氏宗谱发放庆典,来自福建永定后又播撒到揭西潮汕茂名的电白宗亲到场祝贺。

6.湘东汪氏宗亲代表2013年新春联谊会,正月初五日(2月14日)上午在醴陵市新太阳国际大酒店三楼多功能厅举行,江西永新石市代表3名、重庆移民代表2名、株洲白马垅支代表2人、从新公、从善公后裔的各届人士,共计百余人参加。

7.癸巳清明公祭汪王活动: 2013年3月31日上午10时在歙县云岚山汪华墓地,自2008年以来,每年的汪王公祭活动-癸巳清明公祭汪王活动如期举行,纪念越国公汪华诞辰1427周年,缅怀“古徽州第一伟人”、“徽州的太阳神”、“江南吴王”汪华的历史功绩,传承汪华文化精神。

8.安徽无为汪氏积善堂宗祠重建开始:2013年3月13日(农历二月二)上午,安徽无为汪氏积善堂宗祠重建正式破土动工。

汪氏宗亲云集,欢歌笑语,鞭炮齐鸣,礼花绽放,共庆汪氏积善堂第四次续谱建祠迈出坚实的一步、迈向新的阶段。

9.办公室(汪公会馆)开始办公:2013年4月,汪华文化研究会秘书处确定办公室设在黄山市屯溪区广宇新城百鸟亭酒家(汪公会馆)内88号,定专人办公。

10.镇雄贵州安顺汪公殿之行:2013年4月4月(清明节),理事长汪义富帅镇雄族人代表和贵州清镇部份族人代表共18人一行到贵州安顺汪公殿祭拜华公祖。

11.湖北仙桃洪湖达公支牵头祭祖“添麒公”活动于2013年4月4日在仙桃市通海口镇石垸村举行。

关于常年举办“全国教育创新论文大赛”的通知

关于常年举办“全国教育创新论文大赛”的通知

关于常年举办“全国教育创新论文大赛”的通知作者:来源:《中国教育科学》2012年第10期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促进中国教育质量的提高,推广科学教育研究成果,支持、鼓励和组织教育科学研究”的宗旨,坚决执行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和温家宝总理强调的“造就一批杰出的教育家”之战略决策,改变教育思想、观念,尽快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推广教研、教管成果,实施教育创新,实现中国教育家大会提出的目标,中国教育科学学会、中国国际教育科学研究院、中国教育科学出版社等特长期常年举办“全国教育创新论文大赛”(每年一届,2012年为第十一届)。

本大赛已得到了中国国际认证中心、中国新闻出版社、中国教育科学院、南宁市汪广仁中外教科文研究院、中国教育家协会、中国教育家大会、中国教育学会、教育部《中国教师报》、宋庆龄基金会《中华少年》杂志社、中国人民大学《素质教育》杂志社、中国科协《发现》杂志社、北京师范大学等单位参与或赞助,现继续面向中国全国及海外华籍教育工作者常年征稿。

一、参赛对象:从事各级各类教育教学的教师、干部及科研、管理人员和与教育相关的人士及学生。

二、征文范围:上述各人员所涉领域(教育、教学、教管、教辅、教研等)的新思考、新实践、新发现、新理论。

三、征文要求:1、一文一论,观点突出,富有创新,利于操作。

2、来稿题目下面写明作者姓名、单位,正文前提炼出100字以内不加评述、反映主要观点的摘要和3-5个关键词,正文后注明主要参考文献书目,附100字左右作者扼要简介(含真实姓名、出生年月、性别、籍贯、职务、职称、学历、专业、简历、成就和主要研究方向等),标明作者邮编、详细通讯地址(是城市的要标明何路何街何巷何号何房)、电话、电子信箱等,最好附标准贴证照片2张。

3、来稿1000-6000字(文稿版面字数)为宜,请打印(A4纸,宋体5号字,每行40字)或用A4方格纸工整抄写,并在文末作者亲笔签名以示文责自负,能附寄光盘或软盘或U盘更佳,最好发电子稿[E-mail:zgjykx@,,请使用word文档格式(图片则用JPG格式)以附件形式发来]。

构建“润石成玉”特色校园文化促进学校优质发展——以南宁市第十中学为例

构建“润石成玉”特色校园文化促进学校优质发展——以南宁市第十中学为例

构建“润石成玉”特色校园文化促进学校优质发展——以南宁市第十中学为例陈珉(南宁市第十中学)摘要:南宁市第十中学结合本地及本校实际,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提炼“润石成玉”的校园文化主题,在实践过程中围绕该文化主题,从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课程文化、行为文化等五个层面进行全面建设,不断推进学校优质发展。

关键词:特色校园文化;“润石成玉”;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课程文化;行为文化;中学校园文化建设中图分类号:G6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4)08-0012-04作者简介:陈珉,1975年生,广西来宾人,研究生,高级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学校管理、学校文化建设、高中生物教学。

2006年,《教育部关于大力加强中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的通知》(教基〔2006〕5号)指出,“校园文化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育人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中小学校园文化通过校风教风学风、多种形式的校园文化活动、人文和自然的校园环境等给学生潜移默化而深刻的影响”[1]。

2020年,教育部等八部门发布《关于进一步激发中小学办学活力的若干意见》(教基〔2020〕7号)(以下简称《意见》),强调学校校园文化的引领作用,“鼓励支持学校结合本地本校实际,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倡导“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大力构建积极向上、奋发有为、团结和谐、富有特色的学校文化”[2]。

校园文化建设成为学校发展研究的热点之一。

校园文化的构建应当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精华,将校园实际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3],形成特色校园文化。

南宁市第十中学(以下简称我校)坐落于南宁市邕江河畔。

唐代诗人韦应物有诗云“临江之畔,璞石无光,千年磨砺,温润有方”,意思是河中的璞石经过磨砺可成为温润之玉。

在古代,玉既是饰品,又是理想人格的象征[4]31。

如东汉许慎《说文解字》所载,玉有“五德”:一是“仁”,即仁慈,修己达人,永葆仁心;二是“义”,即义气,长存浩然之气;三是“智”,即智慧,知人自知;四是“勇”,即勇敢,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五是“洁”,即洁净,冰清玉洁,出淤泥而不染[4]31。

南宁国际文化中心设计理念

南宁国际文化中心设计理念

南宁国际文化中心设计理念
南宁国际文化中心是一座集文化、艺术、教育和娱乐于一体的现代化建筑,它
的设计理念体现了对文化多样性和国际交流的尊重和追求。

这座文化中心的设计理念融合了现代与传统、东方与西方的元素,旨在为人们提供一个开放、包容、多元化的文化交流平台。

首先,南宁国际文化中心的设计理念注重了对当地文化的尊重和传承。

建筑外
观采用了传统壮族建筑的元素,结合了现代建筑的设计理念,体现了对当地文化的尊重和传承。

在室内设计上,也融入了壮族文化的元素,让人们在文化中心中不仅可以感受到现代文化的魅力,也可以了解到当地传统文化的魅力。

其次,南宁国际文化中心的设计理念强调了国际交流与合作。

文化中心内设有
国际艺术展览厅、国际交流中心等设施,为国际文化交流提供了便利的场所和条件。

设计师们在建筑结构、空间布局、装饰风格等方面都融入了国际化的元素,让人们在这里可以感受到来自世界各地的文化魅力,促进了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最后,南宁国际文化中心的设计理念强调了人文关怀和可持续发展。

建筑采用
了环保材料和节能设计,注重了对环境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文化中心内设有图书馆、教育培训中心等设施,为人们提供了学习、娱乐和休闲的场所,体现了对人文关怀的理念。

总的来说,南宁国际文化中心的设计理念体现了对文化多样性和国际交流的尊
重和追求,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开放、包容、多元化的文化交流平台。

希望这样的文化中心能够成为南宁市的一张名片,吸引更多的人们来此感受文化的魅力,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南宁国际文化中心设计理念

南宁国际文化中心设计理念

南宁国际文化中心设计理念
南宁国际文化中心是一个集文化、艺术、教育和娱乐为一体的综合性建筑群,
它的设计理念将成为这座城市的文化标志。

南宁国际文化中心的设计理念是融合传统与现代,展现地域特色,体现创新精神。

首先,南宁国际文化中心的设计理念是融合传统与现代。

在建筑的外观设计上,将传统的南宁文化元素融入其中,如壮族的壮乡风情、南宁的绿城形象等,同时结合现代建筑的设计理念,使整个建筑群既有传统的文化底蕴,又不失现代化的气息。

在建筑的内部设计上,也会融合传统文化的元素,如壮族的传统手工艺品展示、南宁的传统音乐表演等,让人们在现代化的环境中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

其次,南宁国际文化中心的设计理念是展现地域特色。

南宁是一个具有浓厚地
域特色的城市,其独特的文化、风土人情都应该在国际文化中心的设计中得到展现。

建筑的外观和内部装饰都应该体现南宁的地域特色,让人们一眼就能感受到这座城市的独特魅力。

最后,南宁国际文化中心的设计理念是体现创新精神。

作为一个集文化、艺术、教育和娱乐为一体的综合性建筑群,南宁国际文化中心应该是一个充满创新的地方。

无论是建筑的设计理念还是文化活动的策划,都应该充满创意和前瞻性,让人们在这里不断感受到新鲜的文化体验。

总的来说,南宁国际文化中心的设计理念是融合传统与现代,展现地域特色,
体现创新精神。

通过这样的设计理念,南宁国际文化中心将成为这座城市的文化标志,吸引更多的人们前来参观、学习和体验,为南宁的文化事业注入新的活力。

壮泰语言文化学术研讨会在南宁举行

壮泰语言文化学术研讨会在南宁举行
的讨 论 r进 一步 深化 了牡 泰 民族 历 史文 化 关系的 研 究
维普资讯
长廖明君研 究员发言
长韦树关博士 发言

宁举行。l 0多位黍国和中国学者 、 0 泰王国鸵中国大使、 泰 王国驻南宁领事馆 . 驻泰王国大使官鼠、泰国企业家 川 等出席了会议 泰王国诗琳通公主出席了开幕式 井作 r 热情洋溢的报 告 中泰学者就泰族与壮族的语言和文化的

开 幕

历史关系、共同特点 差异性殷其原因等问题屉开了热烈
维普资讯
牡 一 言 学 求 ;套 在 南 宁荦 行 i 污 蔓化 斫: i .
草彩銮 摄 / 文

术 研
由I 西民族 大学 、泰王国驻中国大使馆联 合举办的
“ 语言 文化学术研 讨会 ” 牡秦 ,予 2 0 年 4月 8日在广 西南 06

邕宁顶狮山遗址文化课题研究背景

邕宁顶狮山遗址文化课题研究背景

邕宁顶狮山遗址文化课题研究背景摘要:一、邕宁顶狮山遗址文化课题研究背景概述二、邕宁顶狮山遗址的发现与考古发掘三、邕宁顶狮山遗址的文化价值与意义四、邕宁顶狮山遗址文化课题研究的现状与挑战五、邕宁顶狮山遗址文化课题研究的前景与展望正文:一、邕宁顶狮山遗址文化课题研究背景概述邕宁顶狮山遗址位于我国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邕宁区,是一处具有重要文化价值的新石器时代遗址。

该遗址自上世纪80 年代被发现以来,已经引起了考古学界和历史学界的广泛关注。

在这里,考古学家们发掘出了大量珍贵的文物和遗迹,为研究广西地区史前文化提供了丰富的实物资料。

二、邕宁顶狮山遗址的发现与考古发掘邕宁顶狮山遗址的发现源于一次偶然的机会,当地村民在开山炸石时发现了一处古墓。

随后,考古学家们对此地进行了多次发掘,发现了大量新石器时代的遗物和遗迹,包括陶器、石器、骨器等生活用品和生产工具,以及墓葬、灰坑等遗迹。

这些发现为研究广西史前文化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

三、邕宁顶狮山遗址的文化价值与意义邕宁顶狮山遗址的文化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它是广西地区新石器时代遗址的代表之一,对于研究广西史前文化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其次,遗址中发现的文物和遗迹,展现了邕宁顶狮山遗址居民的生活方式、生产技术、丧葬习俗等方面的特点,为研究史前人类提供了丰富的实物资料;最后,邕宁顶狮山遗址的发现为当地历史文化的研究和传承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四、邕宁顶狮山遗址文化课题研究的现状与挑战目前,邕宁顶狮山遗址文化课题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仍面临一些挑战。

在现状方面,考古学家们已经对遗址进行了多次发掘,并初步了解了遗址的文化内涵、年代和分布情况。

然而,在挑战方面,由于遗址面积较大,发掘工作尚未完成,部分文化遗存尚待发现和研究;此外,由于遗址地处偏远山区,保护工作面临一定的困难;最后,在研究方面,目前对于邕宁顶狮山遗址文化的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需要进一步加强多学科交叉研究,提高研究水平。

去南宁西湘塘航天北斗基地的研学作文

去南宁西湘塘航天北斗基地的研学作文

去南宁西湘塘航天北斗基地的研学作文嘿,伙计们!今天我要给大家讲一个超级棒的研学故事,那就是去南宁西湘塘航天北斗基地!这个地方可是高科技的聚集地,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咱们要说的是这个基地的位置。

它位于南宁市西乡塘区,那里的环境可真是美得不得了!绿树成荫,鸟语花香,简直就是人间仙境!而且,这个基地的建筑也是非常有特色,古色古香的,让人感觉仿佛回到了古代。

说到这个基地,我们一定要提到它的主题——航天北斗。

你知道北斗吗?那可是中国的一项伟大的科技成果哦!它就像是我们生活中的一个导航系统,可以帮助我们找到方向。

而这个基地就是研究和开发北斗技术的地方。

所以,当我们在这里参观的时候,就像置身于一个神秘的太空世界一样,让人充满了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在这个基地里,我们可以看到各种各样的实验设备和仪器。

有的像一个大大的蛋糕,有的像一个巨大的钢琴,还有的像一个会跳舞的小人儿。

这些设备都是用来研究北斗技术的,虽然它们看起来很奇怪,但是它们都有着自己的神奇功能。

除了参观实验设备,我们还可以参加一些有趣的活动。

比如说,我们可以学习如何使用北斗导航系统,了解北斗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还有呢,我们还可以亲手制作一个属于自己的北斗模型,这可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事情哦!当然了,在这个研学之旅中,我们也不能忘记品尝一下当地的美食。

南宁的美食可是出了名的,有着丰富的口感和独特的风味。

我们可以尝一尝那个酸甜可口的螺蛳粉,还有那个香辣诱人的米粉。

相信吃过之后,你一定会爱上这个美丽的地方。

去南宁西湘塘航天北斗基地的研学之旅是一次非常有趣和难忘的经历。

在这里,我们不仅可以了解到北斗技术的奥秘,还可以感受到科技的魅力。

所以,亲爱的朋友们,赶快行动起来吧!让我们一起去探索这个充满神奇的太空世界!。

“三街两巷”历史文化街区

“三街两巷”历史文化街区

“三街两巷”是指南宁市兴宁路、民生路、解放路三条老街和金狮巷、银狮巷两条古巷,是南宁市主城区规模最大的历史文化街区。

从北宋开始至清末民初,这里就是南宁政治、军事、经贸、交通、文化、寓居、游娱的中心地带,汇聚了邕州知州苏缄殉难遗址、新会书院、广西高等法院办公楼旧址、两湖会馆、南宁商会旧址等自治区级和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是南宁历史文化的“活的博物馆”。

从2017年开始,南宁市分二期启动“三街两巷”保护改造工程。

该工程以重建或新建城隍庙、邓颖超纪念馆、仓西门,保护和修缮新会书院、粤东会馆、两湖会馆,改造提升中华大戏院、人民剧场、南宁建制博物馆(原广西高等法院办公楼旧址)等文化场馆为重点,引进漓江书院、瓯骆汉风陶瓷博物馆、“三街两巷”历史文化街区金狮巷民居群旧景 (周家志 摄 )北宋邕州知州苏缄殉难遗址浮雕(宋延康 摄)“三街两巷”仓西门(宋延康 摄)金狮巷内的北宋邕州知州苏缄殉难处的石碑亭(宋延康 摄)连忘返,成为市民和游客青睐的热史文化街区公顷。

根据规划目标,要在延续历史格局和风貌的前提下完善区域功能,提升区域整体品质;将“三街两巷”片区打造成为街巷格局独特、礼制特色明显、府县城池代表、市井文化活跃的历12月29日,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确定“三街两巷”历史文化街区为第三批自治区级历史文化街区。

2021年11月5日,文化和旅游部确定南宁市“三街两巷”为第一批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

2022年1月30日,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将“老南宁·三街两巷历史文化街区”列入首批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名录。

中华大戏院(周家志 摄)邓颖超纪念馆(宋延康 摄)金狮巷的漓江书院(资料图)节假日热闹的“三街两巷”(周家志 摄)汉服爱好者夜游“三街两巷”(宋延康 摄)“三街两巷”历史文化街区夜景(黄景颖 摄)金狮巷里漓江书院的文艺演出(资料图)夜色中的万国酒家(钟智勇 摄)。

汪广仁就世汪会致函汪炜会长

汪广仁就世汪会致函汪炜会长

汪广仁致函汪炜会长
黄山市汪华文化研究会及会长汪炜、秘书长汪怡民本家:听到《汪华文化研究会2014第三次会长办公会会议纪要》尤其“会议决定,启动‘世界汪氏联谊会’组织活动”,我很是高兴,相信你们会大有作为。

我2013年6月受汪炜会长之托去香港以法人、担保人双重身份发起组织了“世界汪氏文化研究会(世界汪氏宗亲联谊会)”并且交给黄山市汪华文化研究会及会长汪炜具体管理,这已经获得香港政府及相关国际教科文组织的认可。

由于本人身体等原因,我再次声明不担任“世界汪氏文化研究会(世界汪氏宗亲联谊会)”、黄山市汪华文化研究会等任何组织的任何实质性职务,但仍然会关心家族组织并且按时派人去香港缴费年检,尽量力争出席在汪氏发祥地黄山市(徽州)正式成立“世界汪氏联谊会(世界汪氏文化研究会)”的仪式。

我建议:原汪华文化研究会会长汪炜直接任“世界汪氏联谊会(世界汪氏文化研究会)”首任会长,并且在全国各省、全球各地汪氏居住地比较均衡的补充副会长人选;原黄山市汪华文化研究会会员,可以直接转入“世界汪氏联谊会(世界汪氏文化研究会)”;其它的按照你们的会议安排办理就很好了。

汪广仁
2014-5-13
(来源:《中国教育科学》)
1。

中外学生齐聚南宁 共同体验壮乡文化魅力

中外学生齐聚南宁 共同体验壮乡文化魅力

中外学生齐聚南宁共同体验壮乡文化魅力
本刊讯
【期刊名称】《广西教育》
【年(卷),期】2017(0)30
【摘要】7月19日下午,“2017年全国各民族大中专学生暑期同心营(广西营)”与“2017年‘亲情中华’(广西·南宁)夏令营”在广西华侨学校共同开展了民俗文化学习交流活动。

来自广西、云南、湖南、广东、
【总页数】1页(PF0003-F0003)
【关键词】大中专学生;文化魅力;南宁;共同体;交流活动;文化学习;华侨学校;广西【作者】本刊讯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127.1
【相关文献】
1.导入中外文化,提高中职学生文化素养--以南宁市第一职业技术学校双语文秘专业为例 [J], 李敏
2.在皖留学生齐聚黄山体验徽山徽水徽文化 [J], 王炳成;
3."中外学生学习共同体"模式在中国语言文化课程教学中的实施效果研究
——学生反思日志视角 [J], 谢静
4."基于项目的学习"视角下"中外学生学习共同体"教学模式的应用
——从中国语言文化类(英语)课程线下实践说起 [J], 王爽
5.“2015回家过节——金辉八桂壮乡文化体验营”在南宁开营 [J], 本刊讯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南宁市汪广仁中外教科文研究院已经起航
2011年1月4日,南宁市汪广仁中外教科文研究院获政府批准注册成立,随即参与协助香港的国际刊物《中国教育科学》的组织、宣传、编辑、出版、发行等工作,参与协助中国教育学会的全国优秀骨干教师、班主任、校长评选组织工作,参与中国教育家大会的组织、宣传工作,参与中国国际教育科学研究院、国内相关教科文立项研究工作。

2012年,正式成立南宁市汪广仁中外教科文研究院《中国教育科学》编译部并且在南京(朱爱军)、重庆(唐春秀)、西安(赵文侠)等省市建立征稿工作室,具体承办中国教育科学学会等单位组织的全国优秀骨干教师、班主任、校长评选组织工作并且设立日常办公室,继续参与中国教育家大会的组织、宣传工作,参与中国国际教育科学研究院、国内相关教科文研究项目的实施工作。

2013年,成立南宁市汪广仁中外教科文研究院“汪氏研究部《汪氏研究专辑》编辑室”并且编辑出版3期专刊赠送全国汪氏相关组织和部分汪氏宗亲;报请中国教育科学出版集团有限公司、香港政府组织成立“世界汪氏宗亲联谊会(世界汪氏文化研究会)”并且设立秘书处于安徽黄山汪华文化研究会,组织参与武汉首届《中华汪氏通宗世谱》编修研讨会、黄山汪王文化高峰论坛暨汪华文化研究会第二届理事会、毕节滇黔川渝三省一市汪氏家族理事会扩大会议等;继续具体承办全国优秀骨干教师、班主任、校长评选组织工作;继续参与中国教育家大会的组织、宣传工作;继续参与国内外相关教科文研究项目工作并且部分科研项目获得国家相关部门验收。

院长汪广仁先生对记者说,他已经陆续放弃了中国教育家大会、中国教育家协会、中国国际教育科学研究院、美国海外艺术家协会等组织的兼职及其工作,将把主要精力用于该院的国际合作建设。

(来源:《中国教育科学》)
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