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新一德小学语文教学教研考试

合集下载

中小学教师三新一德教育新理念选择题判断题专辑完整版

中小学教师三新一德教育新理念选择题判断题专辑完整版

中小学教师三新一德教育新理念选择题判断题专辑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三新一德考试之教育新理念选择题、判断题复习资料多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1.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问题意识、问题能力是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基础B.创新意识、创新能力是问题意识、问题能力的基础C.有问题就一定有创造,没有问题就一定没有创造D.问题意识与生俱来,但问题意识的日渐淡化往往与不恰当的教育态度有关E.问题意识和创造能力之间没有必然关系2.以综合为导向进行教学的理论基础是()A.世界是综合的B.解决实际问题需要综合的知识和能力C.分析的方法已经过时D.专门化人才的培养已经过剩E.综合是教学的唯一实现途径3.从世界范围看,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教育研究发生了非常明显的变化,形成了一些新的研究重心,其中包括()A.教育政策研究B.教师教育研究C.课程研究D.教学的有效性研究E.教育史4.艺术研究分成哪四个层次()A.基本理念研究B.应用理论研究C.技术理论研究D.工艺研究E.野外写生研究5.经过研究形成的政策,虽然是主体决定的结果,但也体现了决策者的()A.年龄B.性别C.思想D.情感E.意志答案:1、AD2、AB 3、ABCD 4、ABCD 5、CDE6、关于问题意识和创造能力的关系阐述正确的是( )A、问题意识、问题能力是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基础。

B、创新意识、创新能力是问题意识、问题能力的基础。

C、有问题就一定有创造,没有问题就一定没有创造。

D、问题意识与身俱来,但问题意识的日渐淡化往往与不恰当的教育态度有关。

7、关于研究性教学的特点阐述正确的是:( )A、通过师生的互动研究,形成统一答案。

B、研究性教学的问题经常自发地产生于学生中间,是生活化的、社会化的。

C、需要教师确立课程意识。

三新一德:中学课程标准语文研究试题-判断题..

三新一德:中学课程标准语文研究试题-判断题..

四川省高等教育自考中学语文课程标准研究(初中)试卷判断改错题(5题 30分)1、教材的体例与呈现方式应尽量模式化。

(×)(p103:教材的体例和呈现方式要灵活多样,避免模式化。

)2、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阅读资源。

(×)(p167: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

)3、写作评价应注意对写作过程的评价。

(×)(p174:写作评价应重视对写作的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的评价。

)4、“以评价促发展”是语文新课程评价的基本理念。

(√)5、建立新型师生关系是转变教学方式的前提。

(√)6、课程标准的三维目标是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思想与品德。

(×)“思想与品德”改为“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7、课程标准要求初中阶段应当学写规范、通行的草书。

(×)“草书”改为“行楷字”。

8、初中学生课外阅读总量应不多于260万字。

(×)“不多于”改为“不少于”。

9、写作时应考虑不同的目的和对象。

(√)10、课程标准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11.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

(√)12.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

(√)13.阅读教学中,学生必须成为真正的阅读主体,教师是学生阅读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师生之间是平等的学习关系。

(√)14.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必须对学生进行系统的、集中的语文知识教学。

(×)改正: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

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

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

15.综合性学习是一种学习方式,不是教学目标。

中小学教师三新一德新世纪教师素养真题及参考答案

中小学教师三新一德新世纪教师素养真题及参考答案

《新世纪教师素养》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 、对学生的培养及全面素质的提高,起关键作用的是教师的()A、能力B、学识C、态度D、方法2、学生在学校各项权利中最主要、最基本的一项权利是()A、受教育权B、生命健康权C、性的不可侵犯权D、人身自由权3、教师未经学生同意,按考分高低排列名次,张榜公布,或让学生分发试卷即侵犯学生的()A、隐私权B、名誉权C、受教育权D、人身自由权4、关于“师爱”,下列正确说法是()A、出于私情之爱B、对少数优秀学生的关爱C、严慈相济,既有母爱的纯真、慈祥,又有父爱的严格、庄重D、师爱不具有育人的作用5、教师必须十分重视自身的发展,做到以身作则,为人师表,这体现了教师劳动的哪一特点?()A、复杂性、创造性B、连续性、广延性C、长期性、间接性D、主体性、示范性6、在对待学生的不同态度中,下列哪种类型普遍受学生欢迎()A、对立型B、民主型C、放任型D、权威型7、下列哪种课程观没有体现“学习者是课程主体”的思想()A、课程即知识B、课程即复杂会话C、课程即活动D、课程即经验8、关于“教材”,表达适当的选项是()A、学校教学的惟一依据B、教师教学用书C、学生学习的客体和目的D、落实课程标准的媒介9、新课程特别强调引导学生建立哪种新的学习方式()A、合作学习、接受学习和体验学习B、探究学习、实践研究和反复巩固学习C、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D、自主学习、小组学习和班级学习10、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为的是增强课程的()A、统一性B、适应性C、规范性D、选拔性11、新课程认为,教学过程的本质是()A、传授知识的过程B、引导学生学习和掌握双基的过程C、交往互动过程D、生命意义的实现过程12、与新课程的开放性、生成性不相适应的课堂教学是()A、教学过程的预定性B、教学设计预留空间C、培养学生多向思维、求异思维的习惯D、善于利用“突发事件”13、以官方文件形式对教师专业做出明确说明的是()A、199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B、1986年美国《卡内基报告》C、1966年国际劳工组织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D、1995年国务院《教师资格条例》14、“学高为师”、“良师必须是学者”,强调哪一类知识对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性。

三新一德小学语文

三新一德小学语文

三新一德”考试小学语文《语文课程标准》的特点是什么?A、洋溢着时代气息,充满了改革的精神。

B、立足于促进人的发展,字里行间处处表现出对人的尊重,对学生的关爱,处处为学生的发展着想。

C、妥当处理了开具性与人文性的关系,尤其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的有机结合,有利于学生全面而和谐地发展。

D、指明了我国中小学语文教育改革的方向,标志着我国语文课程的改革与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

2.基础教育有着怎样的变化?应试教育正在向素质教育转变;基础教育在新的终身教育的体系中找到了自己合适的位置,它不是精英教育而是大众教育,不是专业教育而是通才教育;它更多地考虑了人的发展,使基础教育成为人的发展的基础。

3.信息化给语文教育带来了哪些启示?A、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学习。

终身教育的思想和学习化的构想,已成为现实的需要。

书读不完,关键是要爱读书,会读书。

B、必须让学生学会处理信息。

搜索、筛选、传播等处理信息的能力,成为信息化社会的基本能力。

C、必须培养学生具有高效快速的阅读与表达的能力。

4.全球化给语文教育带来的启示是什么?A、语文教育应拓宽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开放意识,把学生带入现代文明。

B、培养学生尊重多元化文化的态度,正确的价值观念和鉴别能力。

C、合作与交流的能力是全球化社会中现代公民之必需。

语文教育应关注学生的合作与交往的能力。

D、语文教育应该渗透规范、规则、法制的意识。

E、要培养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

F、培养学生积极进取的精神,培养学生竞争的意识和能力。

5.个性化给语文教育带来哪些启示?A、语文教育也应该充分尊重人的个性一,发展人的个性。

B、课程、教材、教法、评价诸方面都应该尽可能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和学生对学习方式的不同选择,促进每一个学生有个性的发展。

6.为什么说课程功能的转变是课程改革的关键?课程改革有六项改革目标,涉及课程功能、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课程管理等方面。

国家开放大学《小学语文教学研究》形考任务1参考答案

国家开放大学《小学语文教学研究》形考任务1参考答案

国家开放大学《小学语文教学研究》形考任务参考答案形考任务1在班级学习报告会后,提交一份独立撰写的学习和实施语文课程标准的学习报告。

要求字数:800字。

参考答案:学习和实施语文课程标准的学习报告通过学习,我对语文的概念和作用有了新的认识。

语文是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的一门重点教学科目,其教学的内容是语言文化,其运行的形式也是语言文化。

语文能力是学习其他学科和科学的基础,也是一门重要的人文社会科学,是人们相互交流思想等的工具。

具有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特点。

现就学习语文新课程标准谈一谈几点体会:(一)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课程应激发和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有适应实际生活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正确运用祖国语言文字。

语文课程还应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促进学生和谐发展,使他们提高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

并让学生明白,语文不是死记硬背,而是真正意义上的体会和运用。

不是为卷而读,为师而记。

语文能让学生谈吐修养提升,字字珠玑。

(二)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世界的影响是广泛而深刻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感受和理解又往往是多元的。

因此,应该重视语文课程对学生思想情感所起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课程内容的价值取向,要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导作用,突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树立社会义荣辱观,培养良好思想道德风尚,同时也要尊重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

语文课程是实践性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

语文课程是学生学习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因而,应该让学生多读多写,日积月累,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体会、把握运用语文的规律。

中重点小学教师三新一德教育新理念选择题、判断题专辑

中重点小学教师三新一德教育新理念选择题、判断题专辑

三新一德考试之教育新理念选择题、判断题复习资料多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1.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问题意识、问题能力是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基础B.创新意识、创新能力是问题意识、问题能力的基础C.有问题就一定有创造,没有问题就一定没有创造D.问题意识与生俱来,但问题意识的日渐淡化往往与不恰当的教育态度有关E.问题意识和创造能力之间没有必然关系2.以综合为导向进行教学的理论基础是()A.世界是综合的 B.解决实际问题需要综合的知识和能力C.分析的方法已经过时 D.专门化人才的培养已经过剩E.综合是教学的唯一实现途径3.从世界范围看,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教育研究发生了非常明显的变化,形成了一些新的研究重心,其中包括()A.教育政策研究 B.教师教育研究 C.课程研究D.教学的有效性研究 E.教育史4.艺术研究分成哪四个层次?()A.基本理念研究 B.应用理论研究 C.技术理论研究D.工艺研究 E.野外写生研究5.经过研究形成的政策,虽然是主体决定的结果,但也体现了决策者的()A.年龄 B.性别 C.思想 D.情感 E.意志答案:1、AD 2、AB 3、ABCD 4、ABCD 5、CDE6、关于问题意识和创造能力的关系阐述正确的是( )A、问题意识、问题能力是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基础。

B、创新意识、创新能力是问题意识、问题能力的基础。

C、有问题就一定有创造,没有问题就一定没有创造。

D、问题意识与身俱来,但问题意识的日渐淡化往往与不恰当的教育态度有关。

7、关于研究性教学的特点阐述正确的是:( )A、通过师生的互动研究,形成统一答案。

B、研究性教学的问题经常自发地产生于学生中间,是生活化的、社会化的。

C、需要教师确立课程意识。

D、需要综合运用知识。

8、教学走向综合的理论基础是:( )A、世界是综合的。

B、解决实际问题需要综合的知识和能力。

C、分析的方法已经过时。

最新三新一德考试教师职业道德模拟考试试题汇总(整理)

最新三新一德考试教师职业道德模拟考试试题汇总(整理)

最新三新一德测验教师职业道德模拟测验试题汇总一、判断题1. 教师吃苦学习,钻研业务就是唯书、唯上,多读少思。

A : 正确B : 错误B2. 道德意义上的良心是一种道德心理现象,是指主体对自身道德责任和道德义务的一种自觉意识和情感体验,以及以此为根底而形成的对于道德自我、道德活动进行评价与调控的心理机制。

3. 一个教师不热爱本身的工作对象同样可以说热爱本身所从事的教书育人工作,就像一个不喜欢本身的工作的工人同样可以出产出高质量的产品一样。

V4. 所谓师表美就是教师的外在形象之美。

A : 正确B : 错误请选择答案: B5. 依法治教的主体就是各级行政机关。

A : 正确 B : 错误请选择答案: BA 正确B 错6. 由于职业的规定性,教师的道德人格与一般道德人格有显著的不同。

误答案:A7. 教师可以在" 教书" 实践中贯彻落实教育法律法规和其它相关的方针和政策。

A 正确B错误A8. 伦理学与心理学对人格的解释是一样的。

A : 正确B : 错误请选择答案: B9. 孔子说:" 少成假设本性,习惯如自然" 。

可见,早期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根底。

V10. 一个教师的举止既表达了他的道德修养、文化程度,又暗示出他与别人交往是否有诚意。

V11. 当前的在校中小学生中独生子女占主体,由于家庭生活空间与心理空间的狭小,在很大程序上促成他们的" 自我专注" ,教育他们学会团结协作底子不成能。

X12. 团结协作与彼此鼓励公平竞争是矛盾的。

X13. 现代学校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教师的劳动是社会劳动的一局部,是在人们的彼此联系中进行的。

V14.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养成人性化的教学风格和独特的教学艺术。

VX15. 当当代界,科学技术突飞大进,处于“常识爆炸〞时代,所以多读书毫无用处。

16. 家长们有的" 望子成龙",有的" 望女成凤" ,这是一种错误的教育思想。

四川省三新一德考试教育新理念研究2008年10月试题及答案

四川省三新一德考试教育新理念研究2008年10月试题及答案

四川省“三新一德”考试教育新理念研究2008年10月试题及答案.一、单选(20题20分)1、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和教育改革的原点是(D)A.家庭教育B.教师培训C.课外活动D.课堂教学2、面对不断的批评和嘲笑,孩子们回答问题和提出问题的积极性逐渐降低,这样会日渐淡化他们的(C)A.劳动意识B.创造意识C.问题意识D.奋进意识3、让学生自己去探索若干知识点之间的联系,补充需要的知识,这种教学方式是(B)A.研究性教学 B.散点教学 C.综合性教学 D.问题性教学4、教师综合知识的水平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是什么的关键?(D)A.课堂教学B.创新性教学C.学科教学D.综合性教学5、研究的第一步是(A)A.觉察到问题,然后形成某种假设B.实验C.提出某种建议D.调查6、数学可以帮助人们建立自然和社会现象的主观联系,从这个意义谁说,数学的本质是(C)A.发现B.探究C.发明D.规律7、下面不属于中国传统知识教育特征的是(C)A.被动接受的B.知识的学习过程主要是记忆过程C.学生在知识教育中占有主动地位D.知识的学习带有社会强制性8、五步教学法的提出者是(C)A.孔子B.蔡元培C.杜威D.赫尔巴特9、希望通过“无目的”的教育培养有民主意识的公民和建立民主的国家的教育家是(B)A.卢梭B.杜威C.陶行知D.蔡元培10、艺术离不开(D)A.善良B.理性C.科学D.情感11、中共中央国务院做出“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的时间是(C)A.1980年B.1985年C.1999年D.2006年12、素质教育在本质上是一种新的(C)A.教育思潮B.教育思想C.教育价值观D.教育改革13、提出“生活教育”的教育家是(C)A.卢梭B.杜威C.陶行知D.蔡元培14、“修道之为教”出自于(B)A.大学 B.中庸 C.论语 D.尚书15、第一个明确提出应该把教育学建成一门科学的人是(D)A.老子B.杜威C.约克D.赫尔巴特16、与形式主义教育论相对应的是(B)A.本质主义教育论B.实质主义教育论C.要素主义教育论D.社会主义教育论17、从世界范围看,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教育研究发生了非常明显的变化,并形成了一些新的研究重心的时间段是(C)A.20世纪末期B.21世纪初C.20世纪70、80年代以后D.20世纪90年代以后18、为教师职业的专业化发展奠定了法律基础的法律是(A)A.《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学校法》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19、1966年国际劳工组织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了一个文件,对教师专业化作出了明确说明,这个文件是(D)A.《教师专业化》B.《明天的教师》C.《以21世纪教师装备起来的国家》D.《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20、关注课程的第一步是(B)A.形成课程观念B.形成课程意识C.形成课程理论D.形成教育敏感二、多选题(5题10分)21、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B)A.问题意识、问题能力是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基础B.问题意识与生俱来、但问题意识的日渐淡化往往与不恰当的教育态度有关C.有问题就一定有创造,没有问题就一定没有创造D.创新意识、创新能力是问题意识、问题能力的基础E.问题意识和创造能力之间没有必然关系2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A.老庄把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关系比做形和影的自然亲和B.老庄把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对话比做心灵的交流C.罗杰斯提出了“以人为中心”的教育主张D.卢梭主张教育过程中坚持儿童中心E.《大教学论》的作者是恩格斯23、从世界范围看,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教育研究发生了非常明显的变化,并形成了一些新的研究重心,其中包括(A-D)A.教育政策研究B.教师教育研究C.课程研究D.教学的有效性研究E.教育史24、下列属于教师的职业倾向性指标的有(ABC)A.工作态度B.职业道德C.敬业精神D.学历E.知识25、经过研究形成的政策,虽然是主体决定的结果,但也体现了决策者的(CDE)A.年龄B.性别C.思想D.情感E.意志三、判断改错题(5题30分)26、知识的本质在于它的确定性和稳定性。

三新一德新世纪教师素养测试及参考答1

三新一德新世纪教师素养测试及参考答1

三新一德新世纪教师素养测试及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5分)1、从某种意义上说,教师的(C)比道德宣言或道德演讲更能教育学生。

A、人格魅力B、知识学问C、道德行为D、教学业绩2、具有较高(A)是教师综合素质的核心。

A职业道德修养B、教学水平C、教学艺术D、职业道德理论3、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是(B)的根本。

A、以德治国B、以德兴教C、依法执教D、育人为本4、加强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必须以(B)教育为核心。

A、教育观念B、理想信念C、职业道德D、在职培训5、(C)是实现社会理想的桥梁。

A、生活理想B、人生目标C、职业理想D、社会实践6、(A)是教师职业的特殊性。

A、示范性B、内省性C、他利性D、实践性7、教师的任何教育行为都要受(D)的制约。

A、教育部门B、教育环境C、教育方法D、教育观念8、让每一个学生在学校都能得到自己的发展,这是检验教育者是否坚持(A)的一块试金石。

A、育人为本B、以德兴教C、面向全体D、精英教育9、对教师来说,承认学生间的差异,因材施教,发展学生的强势智能,这就是(D)的表现。

A、热爱学生B、全面发展C、大众教育D、个性化教学10、在一定情况下,对个别学生的违法违纪现象,教师可以采用(D)的手段,以保证教育要求的实现,但不能超越法律的限度。

A、打骂B、罚跪C、变相体罚D、惩戒11、教育从本质上来说,是通过(B)来构成的。

A、情感关系B、师生关系C、伦理关系D、教学关系12、(C)对于建立新型师生关系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

A、教师的学识B、教师的言行C、教师的人格D、教师的教学13、(D)是学生在学校各项权利中最主要、最基本的一项权利。

A、性的不可侵犯权B、名誉权C、人身权D、受教育权14、(C)是教师最神圣的权利。

A、管理学生权B、民主管理权C、教育教学权D、获取报酬待遇权15、教师在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依照法律的规定,向法定主管机关申述理由,请求处理的制度,称为(B)。

A、教师行政复议B、教师申诉制度C、教师行政诉讼D、教师调解制度二、填空题:(15分)16、是道德之本,是师德之魂。

三新一德考试之教育新理念复习资料2

三新一德考试之教育新理念复习资料2

三新一德考试之教育新理念复习资料《教育新理念》选择题和判断题部分P1:课堂教学是素质教育的主渠道,也是教育改革的原点。

P2:创新能力具有竞争能力、是否能够立于不败之地的关键。

从教育学、心理学的角度看,创新不创新是就他个人而言的,而不是及别人比是否有所创新。

从个体思维发展的角度说,一名小学生发现了他个人未曾发现的东西,及科学家发现了人类未曾发现的东西,是等价的。

创新当然希望有创造性的成果,但从学校教育的角度说,创新更在于创新意识、创新人性的培养。

P3:创造性,首先要保护和发展学生的问题意识,进行问题性教学。

问题意识、问题能力可以说是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基础。

P6:面对不断的批评和嘲笑,孩子们回答问题和提问问题的积极性也逐渐降低,所以在学校里看到的情形是,小学低年级小手如林,小学高年级则逐渐稀疏,到了初中举手的则是廖若晨星了。

高中学生还有举手的吗?没有了。

随着这种态度的发展,问题意识也在日渐淡化。

P7:学生没有问题走进教室,没有问题走出教室。

我把这种教育称为“去问题教育”。

而美国人却不这样理解教育。

学生带着问题走进教室,带着更多的问题走出教室。

这就是以问题为纽带的教育。

教师并不以知识的传授为目的,而是以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加深问题的深度、探求解决问题的方法,特别是形成自己对解决问题的独立见解为目的。

P9:问题能力在于学生,能不能以问题贯穿教学在于教师。

P10:知识的本质在于它的不确定性,在于它的不断定变化,知识的本质在于不断地推陈出新。

所谓科学态度,就是实事实是的态度,所谓科学精神,就是怀疑的、批判的、探索的、创造的精神。

科学态度、精神必须渗透在学科教学的过程之中。

P18:以综合为导向的教学。

世界是综合的。

人类认识世界的过程可以看做是一个不断深化地对世界进行分析的过程。

能不能综合所学的知识根据需要解决问题。

P21:20世纪50年代以后,科学发展的最大特点就是在两个或多个学科的边缘,在学科交叉、重叠的地方产生重大突破;在各个学科、在各行各业最活跃的人才总是具有强烈综合知识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最新小学语文教师新课程标准考试题目(含答案)

最新小学语文教师新课程标准考试题目(含答案)

最新小学语文教师新课程标准考试题目(含答案)2018年小学语文教师新课程标准考试题目(含答案)1.填空题1.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研究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2.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

3.语文课程总目标第五条是“能主动进行探究研究,在实践中研究,运用语文。

”4.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研究资源。

课程资源的种类有三种:一种是将课程资源直截了当的分为有形资源和无形资源;一种是将课程资源划分为素材性资源和条件性资源两大类;一种是将课程资源划分为校内资源、校外资源与网络化资源三大类。

5.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

6.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一至二年级的教学重点。

7.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

8.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

9.1-4年级从写话、作入手,是为了降低起始段的难度,重在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自信心,语文课程标准将原来的中高年级“以写记叙文为主”改成了“能写简单的纪实作文和想象作文”。

10.突出语文课程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要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几方面进行评价,以全面考察学生的语文素养。

11.语文课程标准阶段目标从识字和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四个方面提出要求;课程标准还提出了综合性研究的要求,以加强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与生活的联系,促进学生听说读写等语文能力的整体推进和协调发展。

12.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该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

13.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研究方式。

14.阅读教学过程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三新一德小学语文问答题汇总及答案

三新一德小学语文问答题汇总及答案

三新一德小学语文问答题汇总及答案1.简述如何培养阅读能力?A.加强朗读和诵读。

B.强化体验,注重感悟。

C.注重积累,形成语感。

2.简述新课程的评价理论所决定的评价策略。

A.单项和综合相结合,注重综合的评价。

B.形成性和终结性相结合,注重形成过程的评价。

C.定性与定量相结合,注重定性评价。

D.关注差异,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E.注意教师的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与学生间互相评价相结合。

F.鼓励探索创新,优化评价方法。

3.简述在写字教学中如何实施“在临摹中实践美”。

A.加强基本笔画的训练。

B.不断总结汉字基本偏旁部首的书写规律。

C.研究汉字的结构形成、布局,根据不同的高低宽窄大小形态来合理搭配结构。

4.简述基于网络环境的作文教学优势。

A.利用网络可以建立“写作素材库”。

B.利用网络可以优化课堂作文教学。

C.利用网络可以优化习作讲评修改。

5.《语文课程标准》对写作教学的评价策略有哪些方面的优化?A.鼓励学生自由表达。

B.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

C.强调真情实感。

D.淡化了文体意识。

比大纲要求明显降低了,作出的建议是:第一学段要求学生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第二学段乐于书面表达,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第三学段是能写简单的纪实作文和想象作文,能写常见的应用文。

6.简述加强写字指导的主要方法。

A.常规性指导:注意坐姿、执笔要领、运笔技巧及汉字笔顺、间架结构等。

B.规律性指导。

7.简述写作教学中如何鼓励“自由表达”。

A.鼓励自由表达首先要做到的是减少束缚,解放学生。

B.让学生写自己想写、爱写的内容。

C.只是要求“具体明确,文从字顺”,消除学生惧怕作文的心理。

8.简述新课程的基本理念。

A.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B.正确把握语文课程的特点。

C.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D.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9.简述在口语交际中拓展交际渠道的措施。

A.融口语交际于语文课堂教学中。

B.开展丰富的语文活动。

(全)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考试题一套及答案【历年真题】

(全)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考试题一套及答案【历年真题】

(全)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考试题一.选择题(共9题,共18分)1.关于教学策略的认识正确的是()。

A.教学策略即教学方法B.制定教学策略就是做好教学计划。

C.能够找到统一的适用于所有的教学的教学策略D.教学策略具有明确的针对性和典型的灵活性2.()是我们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点,也是我们本次新课程改革的主要目标。

A.探究精神和合作能力B.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C.自主意识和探究精神D.合作能力和创新精神3.新课程积极倡导的学生观是()。

①学生是发展的人②学生是独特的人③学生是单纯抽象的学习者④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4.阅读教学过程是()。

A.学生与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B.学生与教师之间对话的过程。

C.教师与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D.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5.教学方式、学习方式转变的基本精神是()。

A.自主、合作、创新B.自主、合作、探究C.主动、合作、改革D.提高、发展、创新6.评价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发展性评价的核心是()。

A.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B.关注学生在群体中的位置C.关注和促进学生的发展D.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7.教育的中心和灵魂在()。

A.学生B.学校C.教师D.校长8.课程评价按评价的主体可分为()。

A.定量评价法与定性评价法B.目标评价法和目标游离法C.自评与他评9.探究学习实施的过程是()。

A.计划阶段——问题阶段——研究阶段——解释阶段——反思阶段B.问题阶段——计划阶段——研究阶段——解释阶段——反思阶段C.问题阶段——计划阶段——研究阶段——反思阶段——解释阶段D.计划阶段——问题阶段——解释阶段——研究阶段——反思阶段二.填空题 (共5题,共20分)1.小语新课标第一学段要求学生认识汉字()个,其中()个要求会写;第二学段要求累计认识常用汉字()个左右,其中()个左右会写;第三学段要求学生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

累计认识常用汉字( )个左右,其中 ( )个左右会写。

三新一德教师职业道德试题和答案

三新一德教师职业道德试题和答案

三新一德教师职业道德试题和答案3(2008-10-14 20:04:22)转载标签:教育三新一德教师职业道德试题答案分类:三新一德一、判断题1. 教师刻苦学习,钻研业务就是唯书、唯上,多读少思。

A : 正确 B : 错误B2. 道德意义上的良心是一种道德心理现象,是指主体对自身道德责任和道德义务的一种自觉意识和情感体验,以及以此为基础而形成的对于道德自我、道德活动进行评价与调控的心理机制。

3. 一个教师不热爱自己的工作对象同样可以说热爱自己所从事的教书育人工作,就像一个不喜欢自己的工作的工人同样可以生产出高质量的产品一样。

V4. 所谓师表美就是教师的外在形象之美。

A : 正确B : 错误请选择答案:B5. 依法治教的主体就是各级行政机关。

A : 正确 B : 错误请选择答案:B6. 由于职业的规定性,教师的道德人格与一般道德人格有显著的不同。

A 正确 B 错误答案: A7. 教师可以在"教书"实践中贯彻落实教育法律法规和其它相关的方针和政策。

A正确B错误A8. 伦理学与心理学对人格的解释是一样的。

A : 正确 B : 错误请选择答案:B9. 孔子说:"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

可见,早期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基础。

V10. 一个教师的举止既体现了他的道德修养、文化水平,又表现出他与别人交往是否有诚意。

V11. 当前的在校中小学生中独生子女占主体,由于家庭生活空间与心理空间的狭小,在很大程序上促成他们的"自我专注",教育他们学会团结协作基本不可能。

X12. 团结协作与相互激励公平竞争是矛盾的。

X13. 现代学校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教师的劳动是社会劳动的一部分,是在人们的相互联系中进行的。

V14.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养成人性化的教学风格和独特的教学艺术。

V15.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处于“知识爆炸”时代,所以多读书毫无用处。

X16. 家长们有的"望子成龙",有的"望女成凤",这是一种错误的教育思想。

2022年小学语文教师专业测试题与解答(三套)

2022年小学语文教师专业测试题与解答(三套)

2022年小学语文教师专业测试题与解答(三套)第一套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个选项不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的小学语文课程目标?A. 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B. 培养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C. 增强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D. 发展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二、简答题(每题5分,共25分)2. 请简述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有效地进行字词教学。

3.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如何指导学生进行朗读?三、案例分析题(每题10分,共30分)4. 请分析以下教学案例:某小学语文教师在教授《荷塘月色》一文时,采用了多媒体展示荷塘图片,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荷塘中的生物,以增强学生对文本的理解。

第二套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个选项不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的小学语文课程目标?A. 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B. 培养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C. 增强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D. 发展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二、简答题(每题5分,共25分)2. 请简述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有效地进行字词教学。

3.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如何指导学生进行朗读?三、案例分析题(每题10分,共30分)4. 请分析以下教学案例:某小学语文教师在教授《荷塘月色》一文时,采用了多媒体展示荷塘图片,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荷塘中的生物,以增强学生对文本的理解。

第三套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个选项不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的小学语文课程目标?A. 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B. 培养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C. 增强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D. 发展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二、简答题(每题5分,共25分)2. 请简述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有效地进行字词教学。

3.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如何指导学生进行朗读?三、案例分析题(每题10分,共30分)4. 请分析以下教学案例:某小学语文教师在教授《荷塘月色》一文时,采用了多媒体展示荷塘图片,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荷塘中的生物,以增强学生对文本的理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复习题 1、《课程标准》的特点是什么? (1)《课程标准》洋溢着时代的气息,充满了改革的精神. (2)《课程标准》立足于促进人的发展,处处表现出对人的尊重,对学生的关爱,处处为学生的发展着想。

(3)《课程标准》妥善处理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关系,尤其是知识和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的有机融合有利于学生全面而又和谐的发展。

(4)《课程标准》指明了小语改革的方向,标志着我国语文课程的改革与建设进入了一个新时期。

2、学习《课程标准》与大纲异同的意义是什么? 有利于准确理解和把握语文课程标准,推进我国语文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3、信息化给语文教育的启示是什么? A 、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学习。

终身教育的思想和学习化社会的构想,已成为现实的需要。

书读不完,关键是要爱读书,会读书。

B 、必须让学生学会处理信息。

搜索、筛选、传播等处理信息的能力,成为信息化社会的基本能力。

C 、必须培养学生具有高效快速的阅读与表达的能力。

4、全球化给语文教育的启示是什么?(5-6) A 、语文教育应拓宽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开放意识,把学生带入现代文明。

B 、培养学生尊重多元化文化的态度,正确的价值观念和鉴别能力。

C 、合作与交流的能力是全球化社会中现代公民之必需。

语文教育应关注学生的合作与交往的能力。

D 、语文教育应该渗透规范、规则、法制的意识。

E 、要培养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

F 、培养学生积极进取的精神,培养学生竞争的意识和能力。

5、个性化对语文教育的启示是什么?(7) A 、语文教育也应该充分尊重人的个性,发展人的个性。

B 、课程、教材、教法、评价诸方面都应该尽可能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和学生对学习方式的不同选择,促进每个学生有个性的发展。

新世纪的到来给现代语文教育带来哪些新启示?(信息化、全球化、个性化) 基础教育有着怎样的变化? 应试教育正在向素质教育转变;基础教育在新的终身教育的体系中找到了自己合适的位置,它不是精英教育而是大众教育,不是专业教育而是通才教育;它更多地考虑了人的发展,使基础教育成为人的发展的基础。

第二章 课程功能的转变 1、课程改革的关键是什么?(10)课程功能的转变. 2、课程改革涉及哪六个方面?(10) 课程功能、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课程管理 3、课程的三级管理指的是哪三级?(12)中央、地方、学校 4、什么是对课程功能的正确定位?(13)以学生发展为本.(即由知识本位转变为以促进人的发展为本.也就是从注重传授知识到以学生的发展为本.) 5、语文课程对学生发展有那些方面的影响?(13-14) (1) 文化熏陶(2)发展语言(3)启迪智慧(4)价值导向(5)陶冶情操(6)发展个性 6、语文课程的基本任务是什么?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帮助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是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 7、为什么说课程功能的转变是课程改革的关键?(10页12页) 答:课程改革有六项改革目标,涉及课程功能、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课程治理等方面。

在这些目标中,课程功能的转变是关键性的改革。

其他几项都与课程功能的转变有关。

课程改革要求课程功能由“知识本位”转变为“以促进人的发展为本”。

在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程中,学生是活生生的完整的人,要求课程考虑学生怎样适应未来社会的需要,考虑学生知识与技能、学习的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诸多方面而协调的发展。

课程功能的转变也是时代发展的需要。

课程评价应该充分发挥促进人发展的功能,课程评价还要能够促进教师的提高和课程的改善,以进一步促进学生的发展。

新课程实行的三级管理也与课程功能的转变有关。

从各方面看出,准确掌握课程功能的转变,是实现课程改革六项具体目标的关键。

第三章 课程性质的对比 1、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什么?(19)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2、如何理解语文课程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22页) 答:所谓工具性是指语文本身是表情达意、思维交际的工具,可以帮助学好其他学科;同时语文可以传承文化,可以传达社会价值观,从而维系社会的正常运转。

人文性是指语文学习的过程是人实现自我成长的过程,激发人创造力与生命力的过程。

尊重人,尊重具体的人的生命价值,尊重具体的人的文化及其多样性,是语文课程的精神价值。

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说“工具性”与“人文性”是一个有机统一体,二者不可割裂,不可偏废,不是二者相加,而是二者一体化。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指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语文课程必须遵循语文的特点和学生学习语文的特点;自主合作,探究性的学习方式应得到积极的提倡和实行,语文课程必须容纳学生的生活经验,并有助于学生与课程文本的互动。

这也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

3、叶老的“工具本质论”对语文教学有何影响?(19) 一是把语文学习与简单的重复的文字操练等同起来。

二是把语文参考书当作圣经。

三是把语文课当成训练课。

四是把语文课当成“应试”的工具。

4、课程性质与课程地位的关系是什么?(23) 课程性质决定课程地位。

小学语文在小学学科课时安排中占20-22%的课时数。

A、语文课程是学生学好其它课程的基础。

B、语文课程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

C、语文课程是学生了解和掌握祖国语言文化的基础。

D、语文是迄今为止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E、语文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F、语文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

第四章新的课程理念1、语文素养指的是什么?(24)语文课程应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

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康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2、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是什么?(24-30或者156-157)(1)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正确把握语文课程的特点。

(人文性实践性生活化民族化) (3)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4)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3、如何正确把握新课标中语文课程的新特点?(25页27页四点)答:⑴人文性:①重视语文的薰陶感染作用,通过各种手段、方法让学生亲近文本,受到优秀的作品的浸染,移人性情,提升人格。

②留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

语文对人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学习语文,接触大量语材料的过程,也是一个文化建构的过程;语文课程应该对人的发展负责,对国家未来负责的高度,来选择教学的内容。

③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

学生的多元反应是正常的,也是非常贵重的,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就是对学生的尊重和鼓励,也是对真理的尊重。

⑵实践性:①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听说读写、搜集信息的能力,良好的语感);②重视学生的语文实践活动(在活动中提高实践能力)。

⑶生活化:《语文课标》指出“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如让学生接触大量的生活中的语文材料,积累丰富的语言,形成良好语感,培养阅读能力,强调在生活中的习得和积累。

⑷民族化:汉语言是最奇妙的文字,汉语特殊具有灵性。

热爱祖国语言从热爱汉字、汉语言开始。

每一个汉字都是一首诗。

象形、会意、指事、形声都是极富创意的造字方法。

按照汉字规律识字,极富情趣,又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⑴“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提出是社会发展对学生发展的要求,因为自主学习能力,探究能力是一个人生存与工作最重要的能力。

⑵“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最能体现“学生主体”和满意学生的个体差异,让每一个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得到充分发展。

⑶“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最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是科学、高效,让课堂布满创造,充满生命力的学习方式。

⑷“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最能体现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最能进行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对话,最好地体现了学生主体和教师是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的角色定位。

⑸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法的选择,都就有助于“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形成。

第五章新的目标体系1、新的课程目标的特点是什么?⑴课程目标九年一贯整体设计。

a.九年一贯统筹安排。

b.总目标恰当简明。

c.阶段分明,大体有序。

⑵五大板块协调一致。

特点:a.追求综合化;b.增强时代性;c.整体提高,协调发展。

⑶三个维度有机融合。

a.三个维度的内容: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b.知识与能力的整合。

c.过程与方法的意义。

注重学习主体的实践和学习经验;注重学习者的学习经历和学习经验;引导学生在学习中掌握学习方法;对教学过程有正确引导;改变只重结果不重过程的现象。

d.三维融合的境界。

2、课程目标的设计思路是什么?(1)课程目标九年一贯整体设计. (2)五大板块协调一致. (3)三个维度相互渗透有机融合,注重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各个年段相互联系,螺旋上升,最终全面达成总体目标。

(4)课程标准“实施建议”部分,对教材编写、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教学、评价等,提出了实施的原则、方法2和策略,也为具体事实留有创造的空间.3、五大板块指的是什么?有什么特点? 五大板块指识字写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 特点1)追求综合化(2)增强时代性(3)整体提高,协调发展.4、过程与方法的意义是什么?. 过程与方法的意义:*注重学习主体的实践和体验。

*注重学习者的学习经历和学习经验.*引导学生在学习中掌握学习方法。

*对教学过程有正确引导.*改变只重结果不重过程的现象。

一、新课程目标体系:1、按九年一贯制在总目标下分四个学段提出阶段目标,体现整体性与阶段性。

2、阶段目标的结构分五大板块即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四个方面加上综合性学习形成五大板块。

3、设计依据:根据“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

四个学段是纵向结构,四个方面加上综合性学习五大板块是横向结构,构成纵横交织的平面系统。

三维目标的交融使这个平面系统血肉丰满,成为了一个立体化的生命体。

二、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简述课程标准中三个维度的有机融合?(37页-38页1、三个维度的内容2、三个维度在具体教学中体现)答:新课程标准三个维度也是三维目标,即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课程标准中是有机融合的。

第一,是知识与能力的整合:学习语文知识的目的就是为了运用,也只有在运用知识的过程中才能学会知识,而运用语文知识也是一种重要的能力。

把知识和能力分解开来的作法造成了教学的繁琐化,是不足取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