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NA多态性
分子生物学名词解释
分子生物学:从广义来讲,分子生物学是从分子水平阐明生命现象和生物学规律的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
它主要对蛋白质及核酸等生物大分子结构和功能以及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进行研究。
DNA重组技术:DNA重组技术(又称基因工程)是将DNA片段或基因在体外经人工剪接后,按照人们的设计与克隆用载体定向连接起来,转入特定的受体细胞中与载体同时复制并得到表达,产生影响受体细胞的新的遗传性状。
信号转导:是指外部信号通过细胞膜上的受体蛋白传到细胞内部,并激发诸如离子通透性、细胞形状或其它细胞功能方面的应答过程。
转录因子:是指一群能与基因5′端上游特定序列专一结合,从而保证目的基因以特定强度在特定时间和空间表达的蛋白质分子。
功能基因组:又称后基因组,是在基因组计划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它主要研究基因及其所编码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指导人们充分准确地利用这些基因的产物。
结构分子生物学:就是研究生物大分子特定空间结构及结构的运动变化与其生物学功能关系的科学。
生物信息学:是生物科学和信息科学重大交叉的前沿学科,它依靠计算机对所获得数据进行快速高效计算、统计分类以及生物大分子结构功能的预测。
染色体:是指存在于细胞核中的棒状可染色结构,由染色质构成。
染色质是由DNA、RNA和蛋白质形成的复合体。
染色体是一种动态结构,在细胞周期的不同阶段明显不同。
C-值(C-value):一种生物单位体基因组DNA的总量。
C-值矛盾(C-value paradox):基因组大小与机体的遗传复杂性缺乏相关性。
核心DNA(core DNA):结合在核心颗粒而不被降解的DNA。
连接DNA(linker DNA):重复单位中除核心DNA以外的其它DNA。
DNA多态性:指DNA序列中发生变异而导致的个体间核苷酸序列的差异,主要包括单核苷酸多态性和串联重复序列多态性两类。
DNA的一级结构:是指4种核苷酸的排列顺序,表示了该DNA分子的化学组成。
又由于4种核苷酸的差异仅仅是碱基的不同,因此又是指碱基的排列顺序。
分子生物学名词解释
分子生物学考试重点一、名词解释1、分子生物学(molecular biology):分子生物学是研究核酸、蛋白质等所有生物大分子的形态、结构特征及其重要性、规律性和相互关系的科学。
2、C值(C value):一种生物单倍体基因组DNA的总量。
在真核生物中,C值一般是随生物进化而增加的,高等生物的C值一般大于低等生物。
3、DNA多态性(DNA polymorphism):DNA多态性是指DNA序列中发生变异而导致的个体间核苷酸序列的差异。
4、端粒(telomere):端粒是真核生物线性基因组DNA末端的一种特殊结构,它是一段DNA序列和蛋白质形成的复合体。
5、半保留复制(semi-conservative replication):DNA在复制过程中碱基间的氢键首先断裂,双螺旋解旋并被分开,每条链分别作为模板合成新链,产生互补的两条链。
这样形成的两个DNA分子与原来DNA分子的碱基顺序完全一样。
一次,每个子代分子的一条链来自亲代DNA,另一条链则是新合成的,所以这种复制方式被称为DNA 的半保留复制。
6、复制子(replicon):复制子是指生物体的复制单位。
一个复制子只含一个复制起点。
7、半不连续复制(semi-discontinuous replication):DNA复制过程中,一条链的合成是连续的,另一条链的合成是中断的、不连续的,因此称为半不连续复制。
8、前导链(leading strand):与复制叉移动的方向一致,通过连续的5ˊ-3ˊ聚合合成的新的DNA链。
9、后随链(lagging strand):与复制叉移动的方向相反,通过不连续的5ˊ-3ˊ聚合合成的新的DNA链。
10、AP位点(AP site):所有细胞中都带有不同类型、能识别受损核酸位点的糖苷水解酶,它能特异性切除受损核苷酸上N-β糖苷键,在DNA链上形成去嘌呤或去嘧啶位点,统称为AP位点。
11、cDNA(complementary DNA):在体外以mRNA为模板,利用反转录酶和DNA聚合酶合成的一段双链DNA。
DNA多态性及其与医药学的关系
DNA多态性的研究意义
基因的多态性显示了遗传背景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它可能是人类 在进化过程中抵御不良环境因素的一种适应性表现,对维持种群的生 存与延续具有重要的生物学意义。
DNA多态性与人类学相关
在遗传过程中,Y染色体呈全男性遗传,线粒体为严格的母系遗传。 因此,Y染色体和线粒体DNA的多态性就可成为可靠的遗传标记。 Deka等人在15个不同地域人群中筛查了五个多态性位点,发现这 些位点的等位基因的分布很相近,只是DYS390的203bp等位基因 在非洲很常见,而其他地域的人群却很少,这些人群均具有所推测 的祖先单倍型,由此可推测这些人群可能具有共同的祖先。柯越海 等在研究我国22个省市汉族人群的分布时,观察比较了由19个Y染 色体SNP单倍型和3个微卫星标记(如STRs)位点,认为现代人类 自南方进入中国,随后由南向北迁移,并据此估算了现代人类进入 中国的时间大致在18000~60000年前。Underhill等人采用变性高 效液相色谱等方法检测了167个双等位基因位点,其研究对象为 1062个来自全球各地的个体,发现现代的东非和khojsan是现代人 的祖先,他们在35000~89000年前离开非洲,再一次证明了“走 出非洲”假说。 人体许多表型差异诸如身高、肤色、指纹、血型等,同样可以 通过一些多态性位点找出差异。
这个家伙的基因超好
一、中医药与DNA研究相互渗透的可能性
人类DNA研究的方法学内容与中医学的整体观、辨证观有许多相似之处。 在微观水平的基因调控与修饰,反映着生命机体的整体功能状态,基因组的多样 性高度强调了每个人的基因组特特异性,从人类到“模式生物”的研究是“活 体”、“整体”的研究体系。DNA研究在过去对单个基因研究工作基础上,充分 认识到基因之间相互联系的复杂性,即一种疾病可能由于多个基因的改变所致, 而同一个基因的不同表达状态又可能造成多种疾病。特别是从结构研究向功能研 究方式的转变,对基因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日趋重视,反映出基因组学与 中医药两个学科在思维方法学上的趋近特征,显示出研究思路与方法相互渗透的 可能性。
DNA多态性分析基础详解
DNA多态性分析基础详解DNA多态性分析(Polymorphism Analysis of DNA)是一种用以研究个体之间基因组差异的分析方法。
DNA多态性是指DNA序列的差异,这些差异可能会导致个体之间的遗传差异。
DNA多态性可以作为人类遗传学、分子进化学和医学研究的重要工具之一DNA多态性分析可以通过不同的方法进行。
其中常用的方法包括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RFLP)、单点突变(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 分析、序列分析和扩增子长度多态性(Amplified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AFLP)等。
RFLP是一种具有高度位点特异性的分析技术。
这种方法是基于限制酶特异性切割DNA,然后通过电泳将产生的DNA片段分离,并通过染色剂将其可视化。
RFLP可以用于检测DNA序列的特定变异位点,从而确定个体之间的差异。
SNP分析是目前最常用的DNA多态性分析方法之一、这种方法利用PCR扩增待检测的DNA片段,然后使用特异性引物结合DNA序列进行扩增。
产生的扩增产物将通过电泳分离,并通过测序或其它方法来检测SNP位点的具体变异。
序列分析是一种直接检测DNA序列的方法。
它利用测序技术来确定个体之间的差异,通常应用于长序列的DNA分析。
序列分析可以提供更精确的结果,但是相对较为耗时和费用较高。
AFLP则是一种无需基因序列信息即可研究DNA多态性的方法。
这种方法将限制酶切割DNA,然后使用引物对产生的DNA片段进行扩增。
产生的扩增产物经过电泳分离并可视化,从而了解个体之间的差异。
DNA多态性分析在人类遗传学研究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它可以用于亲子鉴定、个人特征分析、基因功能研究以及疾病易感性筛查等领域。
在医学研究中,DNA多态性分析可以用于确定特定基因变异与特定疾病之间的关系,从而为疾病的早期诊断和个体化治疗提供依据。
Section 1 DNA结构多态性
外形 螺旋方向 螺旋直径 碱基数/圈 螺距 糖环折叠
粗、短 右手 2.55nm
major 11
细长 左手 1.84nm 12 4.56nm
minor
适中 右手 2.37nm 10.4 3.4nm C2’内式 宽、深
minor major
2.46nm
minor C3’内式
嘧啶C2’内式; 嘌呤C3’内式 平坦
螺旋的稳定因素为氢键和碱基堆积力;
双 螺 旋 平 均 直 径 =2nm , 螺 距 =3.4nm , 每 圈 螺 旋 包 含 10bp
B型双螺旋DNA的结构特征
碱 基 配 对 及 氢 键 形 成
T:A
C:G
2.2 DNA的其它双螺旋构象:
(1) A-DNA: • 相对湿度92% —B 型;相对湿度<75% —A 型DNA • A 型:较宽、短的右手螺旋,碱基倾角19 • 存在:RNA分子双螺旋区、 RNA-DNA杂交链 (2) Z-DNA: • 为左手双螺旋,螺距=4.56nm,每圈12nt。螺旋细长,只 有小沟。 • 磷酸及核糖骨架呈现Z字形走向。 • 必须含G,且嘌呤碱与嘧啶碱基交替出现,盐或有机溶 剂、DNA甲基化,导致B-DNA→Z-DNA • 存在:天然DNA局部区;人工合成寡核苷酸链 (3) C、D、E-型:类似于B 型,属于B-族DNA
• P-DNA中反式Watson-Crick碱基配对方式
2.3 DNA双螺旋族形相互转换:
3.三链DNA结构(triplet DNA ) :
3.1 三股螺旋DNA (triple helices ,triplex):
寡聚嘧啶核苷酸或寡聚嘌呤核苷酸双螺旋,第三条寡聚嘌呤
或嘧啶核苷酸(位于大沟中)。1963年由Hoogsteen最早描述。
DNA多态性原理
多态性(polymorphism)是指处于随机婚配的群体中,同一基因位点可存在2种以上的基因型。
在人群中,个体间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存在着差异性称为基因(DNA)的多态性(gene polymorphism)。
这种多态性可以分为两类,即DNA位点多态性(site polymorphism)和长度多态性(longth polymorphism)。
基因多态性的主要检测方法简述如下: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RFLP):由DNA 的多态性,致使DNA 分子的限制酶切位点及数目发生改变,用限制酶切割基因组时,所产生的片段数目和每个片段的长度就不同,即所谓的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导致限制片段长度发生改变的酶切位点,又称为多态性位点。
最早是用Southern Blot/RFLP方法检测,后来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与限制酶酶切相结合的方法。
现在多采用PCR-RFLP法进行研究基因的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
对于刚进入分子生物学实验室的新手,提取不是按传统方法就是用试剂盒,对于提取的每一步的原理并不是特别清楚。
不论用哪一方法搞清楚每一步的步骤至关重要,在实验记过不满意时,可以顺利到原因。
特查找一些关于基因组DNA提取原理,在自己学习的同时,也供各位同仁参考。
DNA提取原理一、大体原理1.细胞裂解蛋白酶K和SDS可破坏细胞膜及细胞中的蛋白质,使基因组 DNA 从破碎的细胞中释放出来。
2.蛋白质淬取用酚/氯仿/异戊醇 (25/24/1) 淬取蛋白质。
3.基因组 DNA 沉淀用0.1倍体积的3M NaAC和2.5倍体积的100%乙醇沉淀DNA,用70%乙醇除去DNA沉淀中的盐离子。
4.将基因组DNA溶解在TE缓冲液中,使其终浓度为1 mg/ml,置4°C保存。
二、实验试剂作用原理1.溶液II-NaOH-SDS溶液NaOH核酸在pH大于5,小于9的溶液中,是稳定的。
DNA多态性及其分析技术
• 一. 定义
多态性概述
• 不同种的生物以及同一种生物的不同个体之间都 存在着许多差异,称为生物的多态现象,即生物 的多态性(polymorphism)。 • 生物群体中个体间的变异有的是由环境因素,如 营养、气候等造成的;有的则是由遗传因素造成 的。由遗传因素造成的变异形成一系列的多态性, 称为遗传多态性(genetic polymorphism )。
• 二.核酸探针的标记
• 将准备作为探针的DNA片段纯化,用同位素(如32P)或 非同位素标记,经纯化后使用。
• 三.杂交显示
• 将标记好的探针与硝酸纤维膜或尼龙膜上的单链DNA杂 交,洗膜以后进行放射自显影或加入酶的反应底物显色, 再对显示出来的谱带进行分析。
• 影响RFLP的几个因素 • 一.限制性内切酶
• 影响RFLP图谱的重要因素。 • 市售常见的有100多种。 • 星号*活性即非特异性酶解活性。反应液中甘油、乙醇 浓度及被酶解DNA的质量和浓度。
• 二.核酸探针
• • • • 不同的DNA探针会显示出不同类型的RFLP图谱。 1.基因探针 人基因组中某一基因的一个片段。 常用于研究人类遗传性疾病。
• 三.分类
• 遗传多态性主要可分为遗传表型的多态性和 DNA的多态性两大类。
• 由遗传控制表现出来的性状就是遗传表型。 • 检测遗传表型多态性有其局限性: • ①遗传表型的多态性只反映出编码基因的部分 变异。后者只占人基因组总DNA的10%(<10%)。基
因及基因相关序列占总DNA的25%。 • ② DNA序列中的同义突变不会引起表型的改变。 这时检测表型就不能发现编码基因中存在的变异。 • ③基因的表达会有变异,基因型完全相同的生物体 在不同的生长条件下可能有不同的表型,靠检测表型 多态性来推断基因有时会出现错误结论。
DNA的多态性
DNA的多态性是指正常人群中,DNA分子或基因的某些位点可以发生中性改变,使DNA的一级结构各不相同,但并不影响基因的表达,形成多态;DNA的多态性可以看作是在分子水平上的个体区别的遗传标志。
不同的人群由于遗传基因的差异因而对一些疾病有不同的敏感性,我们可以找到人体对某一疾病的易感基因,这些易感基因往往与DNA 的多态性片段相关联。
利用不同的方法将各种基因确定到染色体的实际位置上,就可以对某种疾病的易感基因在遗传图谱上定位。
针对个体差异预测易患疾病,进行针对性的预防。
也可对疾病进行基因诊断,用基因芯片等可快速的确认是否患有基因突,细菌或病毒感染等。
同时不同个体对药物的药效和不良反应存在的差异与DNA多态性存在一定关系,药物基因组学即通过DNA序列差异的分析,从基因组水平深入认识疾病及药物作用于个体差异的机制,指导和优化临床用药。
DNA多态性与个体识别及亲子鉴定相关
DNA包含着一个人所有遗传信息的片段,与生俱来,并终身保持不变,且没有人拥有完全相同的DNA信息,由于人的基因位点组合不同,可以将个体加以区分,还可以进行亲子鉴定和各类刑事案件的犯罪嫌疑人排除和认定,还包括大的灾难性事故的个体认定。
DNA的多态性也为基因治疗提供了广阔的选择空间,可针对性的导入特定的DNA序列,使基因治疗更有针对性和目的性。
dna多态性名词解释
dna多态性名词解释
DNA多态性是指生物体内某一基因或某一基因座上存在的多
种不同的等位基因,表现为基因型和表型上的变异。
它是生物进化和遗传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对于研究物种的遗传多样性、分子进化和种群遗传结构具有重要意义。
DNA多态性的存在为物种的进化提供了变异的基础。
基因座
上不同等位基因的存在导致了个体之间的基因型差异,使得个体间的表型差异出现。
这种基因型和表型的变异在生物进化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通过在环境中的竞争和适应,在物种中选择出适应环境的个体。
这种选择导致了不同等位基因在物种中的频率变化,进而影响物种的进化速度和方向。
DNA多态性还可以用于研究物种的遗传多样性和分子进化。
通过对基因座上不同等位基因的频率分布进行分析,可以确定不同等位基因间的遗传距离和遗传关系。
通过构建遗传距离矩阵和系统聚类分析,可以研究物种间的遗传相似性和进化关系。
此外,DNA多态性还有助于研究种群遗传结构和人类遗传疾病。
基因座上不同等位基因的频率分布和组合形式可以反映种群内部的遗传结构和遗传流动情况。
通过对不同等位基因的相关性进行分析,可以研究种群间的遗传差异和种群分级。
在人类遗传学中,DNA多态性的研究可以帮助解析与遗传疾病相
关的基因组变异和个体易感性。
总的来说,DNA多态性是生物体内某一基因或某一基因座上
存在的多种不同的等位基因,它在生物进化、遗传多样性和分
子进化以及人类遗传疾病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通过对DNA多态性的研究,可以深入了解物种的遗传特征和进化历史,为人类健康和物种保护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DNA多态性分析基础详解
DNA多态性分析基础详解DNA多态性是指细胞或个体间在DNA序列上的差异。
这种差异可以是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 SNP)、插入缺失多态性(Insertion/Deletion Polymorphism, Indel)、重复序列多态性(Tandem Repeat Polymorphism, TRP)等,是生物学中一个重要的遗传变异现象。
对DNA多态性的分析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基因间的差异、对个体间遗传关系的研究、对疾病易感性的预测等,因此在医学、生物学、法医学等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
在进行DNA多态性分析时,首先需要从个体样本中提取DNA,并经过一系列的处理步骤进行扩增和测序,最终得到目标DNA序列。
接下来我们将详细介绍DNA多态性分析的基本原理及常用的技术方法。
1.DNA多态性的基本原理DNA多态性是由基因上的变异所致。
人类有大约3亿个碱基对,而这些基因组都是类似的。
然而,在这些基因组中却存在一些微小的差异,也就是DNA多态性。
这种多态性可以是单个碱基对的差异,也可以是较大的插入/删除(Indel)或者重复序列的差异。
其中最常见的是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即在基因组中一些位置上的碱基对发生了变异。
例如,在一些位置上,有的个体的DNA序列是"A",而另外一些个体的DNA序列却是"G",这种变异就构成了一个SNP。
SNP是最基础也是最常见的DNA多态性,因此在大部分DNA多态性分析中都会对SNP进行检测。
2.DNA多态性分析的技术方法(1)PCR-SSPPCR-SSP(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Sequence Specific Primers)是一种常用的DNA多态性分析方法。
它通过使用特异性引物扩增出目标DNA片段,然后进行电泳检测,根据不同的片段长度判断样本中的多态性。
PCR-SSP方法简单高效,广泛应用于HLA基因型分析、疾病易感性研究等领域。
分子医学实验-DNA多态性
試寫出幾種檢測DNA多態性的基因技術1〃限制性片段長度多態性(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RFLP):由DNA 的多態性,致使DNA 分子的限制酶切位元點及數目發生改變,用限制酶切割基因組時,所產生的片段數目和每個片段的長度就不同,即所謂的限制性片段長度多態性,導致限制片段長度發生改變的酶切位點,又稱為多態性位點。
最早是用Southern Blot/RFLP方法檢測,後來採用聚合酶鏈反應(PCR)與限制酶酶切相結合的方法。
現在多採用PCR-RFLP法進行研究基因的限制性片段長度多態性。
2〃單鏈構象多態性(SSCP):是一種基於單鏈DNA構象差別的點突變檢測方法。
相同長度的單鏈DNA如果順序不同,甚至單個堿基不同,就會形成不同的構象。
在電泳時泳動的速度不同。
將PCR產物經變性後,進行單鏈DNA凝膠電泳時,靶DNA中若發生單個堿基替換等改變時,就會出現泳動變位(mobility shift),多用於鑒定是否存在突變及診斷未知突變。
3〃PCR-ASO探針法(PCR-allele specific oligonucleotide, ASO):即等位基因特異性寡核苷酸探針法。
在PCR擴增DNA片段後,直接與相應的寡核苷酸探雜交,即可明確診斷是否有突變及突變是純合子還是雜合子。
其原理是:用PCR擴增後,產物進行斑點雜交或狹縫雜交,針對每種突變分別合成一對寡核苷酸片段作為探針,其中一個具有正常序列,另一個則具有突變堿基。
突變堿基及對應的正常堿基勻位於寡核苷酸片段的中央,嚴格控制雜交及洗脫條件,使只有與探針序列完全互補的等位元基因片段才顯示雜交信號,而與探針中央堿基不同的等位元基因片段不顯示雜交信號,如果正常和突變探針都可雜交,說明突變基因是雜合子,如只有突變探針可以雜交,說明突變基因為純合子,若不能與含有突變序列的寡核苷探針雜交,但能與相應的正常的寡核苷探針雜交,則表示受檢者不存在這種突變基因。
DNA多态性分析基础教学课
dna多态性分析基础教学课件pptxx年xx月xx日CATALOGUE目录•引言•dna多态性基础知识•dna多态性分析技术•dna多态性与生物进化•dna多态性与基因组医学•讨论和总结01引言DNA多态性分析是生物信息学的一个重要领域,它涉及到遗传变异和个体差异的研究,对于深入探讨人类生物学特征、遗传疾病和个性化医疗等领域有着重要的意义。
当前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目前,DNA多态性分析已经成为了生物信息学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
随着测序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生物信息学算法的日益优化,DNA多态性分析在研究人类遗传疾病和药物反应等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03掌握相关数据分析技巧学生需要掌握常用的数据分析技巧,如基因型比对、连锁分析和聚类分析等。
01掌握DNA多态性分析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学生需要了解DNA多态性的基本概念、分类、遗传学基础以及测序技术的基本原理等。
02熟悉常用的DNA多态性分析软件和方法学生需要熟悉常用的DNA多态性分析软件、数据处理流程以及统计学分析方法等。
预期学习成果熟悉常用的DNA多态性分析软件和数据处理流程;理解DNA多态性的基本概念和遗传学基础;能够理解和应用相关的生物信息学知识和术语。
能够应用常用的DNA多态性分析方法和数据分析技巧;02dna多态性基础知识DNA是一种长链生物分子,其结构由双螺旋组成,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氢键相互配对。
DNA双螺旋结构DNA中的碱基有四种,分别是腺嘌呤(A)、鸟嘌呤(G)、胸腺嘧啶(T)和鳞喉嘧啶(C)。
碱基种类dna结构与组成DNA复制DNA的复制是指DNA双链在细胞分裂之前进行的复制过程,以保证亲代DNA的遗传信息正确传递给子代。
转录和翻译DNA的遗传信息通过转录和翻译两个过程转化为蛋白质,其中转录是指将DNA上的信息转录到RNA上,翻译是指将RNA上的信息翻译成蛋白质。
dna的复制和表达DNA多态性是指在一个生物群体中,存在两种或多种不同的DNA序列或基因型,这些序列或基因型在频率上至少相差1%。
DNA多态性及其分析
DNA多态性及其分析DNA多态性是指DNA序列在人群或物种中存在的差异。
这些差异可以以单个核苷酸的替代(单核苷酸多态性,SNP)、插入(插入/缺失多态性,INDEL)或重复序列(重复序列多态性)等形式存在。
这些多态性可以对个体之间的遗传差异进行研究,并被广泛用于种系关系、疾病易感性、药物反应等方面的研究。
DNA多态性的分析是指通过不同的实验方法来研究DNA中的差异。
常用的分析方法包括PCR(聚合酶链式反应)、测序、引物扩增长度多态性(PCR-RFLP)、串联重复序列(STR)等。
下面将详细介绍各种分析方法及其应用。
PCR是一种广泛应用的DNA分析方法,通过特定的引物扩增特定DNA序列,从而实现对该序列的研究。
PCR通常通过选择性引物来扩增目标序列,然后通过电泳或测序等方法来检测PCR产物。
PCR在研究DNA多态性中被广泛应用,例如通过扩增SNP位点来研究个体的遗传差异。
测序是一种可以直接读取DNA序列的方法,可以精确地测定DNA中的碱基序列。
测序方法包括Sanger测序、NGS(Next-Generation Sequencing)等。
测序方法可以用于鉴定SNP、INDEL等多态性,并且可以在同一次实验中检测多个位点。
PCR-RFLP(引物扩增长度多态性)是一种通过PCR扩增特定DNA序列后再通过限制性酶切来检测DNA多态性的方法。
不同的基因型会产生不同的酶切片段,从而可以通过电泳等方法来检测不同的基因型。
PCR-RFLP方法简单、便宜,并且适用于大规模筛查。
STR(串联重复序列)是指在DNA中串联重复的小片段DNA序列,STR位点的多态性通常由重复单元的数目和结构差异所决定。
STR是DNA指纹分析的主要依据,可以在法医鉴定、亲子鉴定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DNA多态性的分析在生物学、医学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
例如,在种系关系研究中,通过分析DNA多态性可以揭示不同群体或物种之间的遗传关系。
在疾病研究中,通过对DNA多态性的研究可以发现与疾病相关的位点,从而对疾病的易感性进行分析。
dna二级结构多态性
DNA二级结构多态性
所属章节
核酸结构
解析
DNA双螺旋可以不同的构象形式存在。
在改变了溶液的离子强度和湿度时,DNA螺旋结构的沟的深浅、螺距、旋转角等都会发生一些变化。
目前从天然及合成的核酸X线衍射分析,已知的DNA构象形式有三族类型:1 高湿度低盐度下的B-DNA,即Watson-Crick模型,B-DNA结构是细胞内DNA存在的形式。
2低湿度高盐度下的A-DNA。
A和B型DNA均为右手双螺旋结构,差别主要为双螺旋的密度不同。
3 在研究人工合成的寡聚嘌呤-嘧啶核苷酸如CGCGCG的晶体结构时发现左手螺旋结构的Z-DNA。
A-DNA及Z-DNA在细胞中也可存在。
在体内,不同构象的DNA在功能上有所差异,可能参与基因表达的调节和控制。
关键点
因为在转录过程中出现的短期的DNA-RNA杂交链是近似A型,因此推测A型DNA易于转录和表达,而Z型则不易转录和表达,相当于闭锁起来的DNA,不同DNA片段采用不同二级结构存在形式,与其转录活性相适应,是调控的又一个手段
易出现的错误
我们通常所说的DNA二级结构模型都是指B型,但DNA二级结构的存在形式多样,不仅由B型、Z型、A型,还有其他的存在形式,每一种存在形式可能都有一定的作用。
DNA序列多态性
Biotin
T T T T TTTTTTTTTTTT T
PROBE
Examples:
Probe Specifications:
1 2 3 4 C 1.1 12-14 1.3 All but 1.3
AMPLIFIED DNA
IMMOBOLIZED ASO PROBE NYLON MEMBRANE
DQA type
PCR-SSCP法具有能快速、灵敏地检测有 无点突变或多态性的优点,但如欲阐明突 变的碱基性质,则需作序列分析。
PCR扩增
PCR-SSCP
快速复性 单链构象形成
电泳,分析
PCRSSCP
Structure of Maldi-TOF
Laser Sample
Linear Reflector
Matrix Assisted Laser Desorption Ionisation
RFLP
§3 PCR-RFLP
RFLP反映了常见的个体间DNA核苷酸的可 遗传性变异,它按照孟德尔方式遗传。
RFLP可用Southern印迹杂交法检出。
§3 PCR-RFLP
PCR与RELP相结合
A/O
CACCCCGGCTTCT
B
CACCCCAGCTTCTAl I§4 MVR 特点:既有长度差异,又有序列差异
对特定碱基(或特定类 型的碱基)进行化学修饰 修饰碱基从糖环上脱落 修饰碱基5’和3’的磷酸 二酯链断裂
Protein-DNA
Sanger
Born August 13th, 1918 in Rendcombe, Gloucestershire. His father (also Frederick Sanger), was a medical doctor who inspired his son to persue biology. Ph.D. in biochemistry during the war on lysine metabolism.
dna多态特点
dna多态特点
DNA多态性是指同一物种不同个体之间的DNA序列存在差异。
这种差异表现为个体间某些DNA片段的长度、序列或者结构存在差异,这些差异被称为多态性。
DNA多态性是生物进化的重要基础,它与个体的遗传、表型、疾病易感性等方面密切相关。
以下是DNA多态性的特点:
1. 广泛存在:DNA多态性普遍存在于各种生物物种中,包括人类、动物、植物等。
这种广泛存在使得生物具有多样性和适应性,能够适应不同的环境条件。
2. 遗传稳定性:DNA多态性具有遗传稳定性,也就是说,这种差异是可以遗传给后代的。
在人类中,一些多态性位点与某些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可以作为疾病预测和预防的指标。
3. 类型多样性:DNA多态性包括多种类型,如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微卫星多态性、插入/缺失多态性等。
这些不同类型的多态性在遗传学研究中具有不同的应用价值。
4. 表现复杂性:DNA多态性可以影响个体的表型和疾病易感性,这种影响可以是复杂的。
例如,某些多态性位点可以增加个体患某种疾病的风险,而另一些位点则可以降低风险。
这种复杂性使得对DNA多态性的研究需要深入探讨其与环
境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
5. 技术依赖性:对DNA多态性的检测和分析需要依赖于先进的生物技术,如基因测序、基因芯片等。
这些技术的不断发展为深入研究DNA多态性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DNA多态性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基础,它具有广泛存在、遗传稳定性、类型多样性、表现复杂性和技术依赖性等特点。
对这些特点的深入了解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生物进化、遗传和疾病发生的复杂性。
DNA等位基因多态性遗传规律解读
DNA等位基因多态性遗传规律解读DNA等位基因多态性是指同一基因座上存在两个或以上等位基因。
等位基因多态性的存在在基因组范围内是普遍的,它对物种的多样性和适应性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侧重解读DNA等位基因多态性的遗传规律,探讨其在个体间分布、遗传传递和进化中的重要性。
DNA等位基因多态性是由基因突变等因素产生的。
基因突变是指产生新等位基因或改变现有等位基因表达的DNA序列变异。
基因突变可以分为点突变、插入/缺失、倒位和复制等类型。
这些突变事件导致了等位基因多样性的产生,从而为物种的适应性演化提供了基础。
在个体间分布上,等位基因多态性通常表现为多态基因频率,即不同等位基因在一个群体或种群中的比例。
在同一种群中,多态基因频率常常呈现正态分布,这表明群体中个体的基因型是多样且连续的。
多态基因频率的分布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自然选择、突变、基因漂变和迁移等。
遗传传递是等位基因多态性的重要表现形式。
通过遗传传递,等位基因多态性可以在个体之间传递并维持下去。
常见的遗传传递方式有孟德尔遗传、连锁不平衡和复杂遗传模式。
孟德尔遗传是基因遗传学的基础,它描述了通过有性生殖传递等位基因的方式。
连锁不平衡是指不同基因座上的等位基因之间相互组合的非随机性现象。
复杂遗传模式体现了多基因和环境的相互作用对等位基因多态性的影响。
等位基因多态性对进化过程起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自然选择,适应环境的等位基因可在群体中增加频率,而不适应环境的等位基因则会减少甚至消失。
这种选择作用促使物种适应环境的演化。
此外,等位基因多态性还可以提供有效的基因交换和遗传重组方法,促进了群体间或物种间的遗传融合,从而推动了进化进程的发生。
深入理解DNA等位基因多态性的遗传规律对于癌症、遗传疾病和物种适应性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在癌症研究中,等位基因多态性可以帮助识别易感基因和风险因子,为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对于遗传疾病的研究,等位基因多态性提供了理解基因突变对疾病发生和发展的机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DNA多态性(个体之间 DNA 的核苷酸序列存在差异,称为 DNA 多态性)
1)位点多态性:(单核苷酸多态性SNP)
是由于等位基因之间在特定的位点上DNA序列存在差异,也就是基因组中散在的碱基的不同,包括点突变(转换和颠换),单个碱基的置换、缺失和插入。
突变是基因多态性的一种特殊形式,单个碱基的置换又称为单核苷酸多态性(SNP)。
2)序列长度多态性:(又称可变数目变异串联重复序列(VNTRS);
重复序列以各自的核心序列(重复单元)首尾相连多次重复,散在地分布于染色体上,以插入/缺失方式形成多态。
VNTR两侧的酶切位点固定,但两酶切点之间的串联重复拷贝数不同,酶切后产生不同长度的片段。
3)PCR-SSCP(SSCP :单链构象多态性)
是指单链DNA由于碱基序列不同而引起构象差异,这种差异将造成相同或相近长度的单链DNA电泳迁移率不同。
据此,可用于DNA中单个碱基的替代、微小的缺失或插入的检测。
通常与PCR技术联合应用,称为PCR-SSCP技术。
4)RFLP:(即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
个体之间DNA 的核苷酸序列存在差异,改变了限制性内切酶的酶切位点则可导致相应的限制性片段的长度和数量发生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