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HLA基因复合体的多基因性和多态性
〖医学〗HLA多态性的遗传基础
![〖医学〗HLA多态性的遗传基础](https://img.taocdn.com/s3/m/bdd781983169a4517623a339.png)
二、免疫应答
1. 抗原提呈与MHC的限制性 抗原递呈: 抗原 APC HLA-Ⅰ类分子抗原肽复合物 表达于细胞膜表面 CD8+T细胞识别; 抗原 APC HLA-Ⅱ类分子抗原肽复合物 表达于细胞膜表面 CD4+T细胞识别。
MHC限制性(或称限制性识别): 特定T细胞识别特定类别的自身 MHC分子而发挥免疫学效应的 现象。
多种 肺炎
细菌均可引起大叶性肺炎,但绝大多 数为肺 炎链球 菌,其 中以Ⅲ 型致病 力最强 。肺炎 链球菌 为革兰 阳性球 菌,有 荚膜, 其致病 力是由 于高分 子多糖 体的荚 膜对组 织的侵 袭作 用。少数为肺炎杆菌、金黄*色葡萄球 菌、溶 血性链 球菌、 流感嗜 血杆菌 等。肺 炎链球 菌为口 腔及鼻 咽部的 正常寄 生菌群 ,若呼 吸道的 排菌自 净功能 及机体 的抵抗 力正常 时, 不引发肺炎。当机体受寒、过度疲劳 、醉酒 、感冒 、糖尿 病、免 疫功能 低下等 使呼吸 道防御 功能被 削弱, 细菌侵 入肺泡 通过变 态反应 使肺泡 壁毛细 血管通 透性增 强,浆 液及 纤维素渗出,富含蛋白的渗出物中细 菌迅速 繁殖, 并通过 肺泡间 孔或呼 吸细支 气管向 邻近肺 组织蔓 延,波 及一个 肺段或 整个肺 叶。大 叶间的 蔓延系 带菌的 渗出液 经叶支 气管 播散所致。 编 辑 本 段 临 床表现
主要方法: (1) RFLP (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法 (2) PCR- RFLP法 (3) PCR-SSO(顺序特异性寡核苷酸)法 (4) PCR-SSCP(单链构象多态性)法
第六节 HLA在医学上的意义
一、器官移植 移植成败的关键是供受者间主
要组织相容性抗原的相容程度。 HLA配型:--- 组织相容性试验对 供、受者HLA进行鉴定。
免疫学 习题集精选
![免疫学 习题集精选](https://img.taocdn.com/s3/m/934c3e42b9f3f90f76c61be6.png)
免疫学习题集第一章免疫学绪论1.简述固有性免疫(非特异性免疫)和获得性免疫(特异性免疫)的概念和作用。
2.简述免疫系统具有双重功能(防卫、致病)的理论基础。
3.简述特异性免疫的特点?1.固有(天然)免疫(非特异性免疫)是指个体在长期种系发育和进化过程中逐渐形成的防御功能,乃经遗传而获得,而并非针对特定抗原,属天然免疫;具有无特异性、无记忆性、作用快而弱等特点;是机体免疫防御的第一道防线,在感染早期(数分钟至96小时内)执行防卫功能。
执行固有性免疫功能的有皮肤、粘膜物理屏障作用及局部细胞分泌的抑菌和杀菌物质的化学效应;有非特异性效应细胞(中粒、单核/巨噬细胞、NK细胞等)对病毒感染靶细胞的杀伤作用,及血液和体液中效应分子(补体、溶菌酶、细胞因子等)的生物学作用。
获得性免疫(特异性免疫)是指个体发育过程中接触特定抗原(决定簇)而产生,仅针对该特定抗原(决定簇)而发生反应。
由后天获得,具有特异性、记忆性、作用慢而强等特点。
其执行者是T及B淋巴细胞。
T及B细胞识别病原体成分后被活化、增殖、分化等免疫应答过程,约4-5天后,才生成效应细胞,杀伤清除病原体。
适应性免疫应答是继固有性免疫应答之后发挥效应的,在最终清除病原体,促进疾病治愈,及在防止再感染中,起主导作用。
2.免疫是指机体对对“自己”或“非己”的识别并排除非己的功能,即免疫系统对“自己”和“非己”抗原性异物的识别与应答,借以维持机体生理平衡和稳定,从而担负着机体免疫防御、免疫自稳和免疫监视这三大功能。
免疫系统在免疫功能正常条件下,对非己抗原产生排异效应,发挥免疫保护作用,如抗感染免疫和抗肿瘤免疫;对自身抗原成份产生不应答状态,形成免疫耐受。
但在免疫功能失调的情况下,免疫应答可造成机体组织损伤,引起各种免疫性疾病。
如免疫应答过强造成功能与组织损伤引发超敏反应,或破坏自身耐受而致自身免疫病;如机体免疫应答低下,使机体失去抗感染、肿瘤能力,导致机体持续或反复感染、或肿瘤的发生。
免疫学重点
![免疫学重点](https://img.taocdn.com/s3/m/db12b27927d3240c8447ef81.png)
单克隆抗体:是由单一B细胞克隆产生的、只作用于单一抗原表位的高度均一(属同一类、亚类、型别)的特异性抗体粘膜相关淋巴组织(MALT): 又称为黏膜免疫系统,主要指呼吸道、肠道及泌尿生殖道黏膜固有层和上皮细胞下散在的无被膜淋巴组织,以及某些带有生发中心的器官化的淋巴组织,如扁桃体、小肠的派氏集合淋巴结及阑尾等。
黏膜免疫系统是人体重要的防御屏障,也是发生局部特异性免疫应答的主要部位。
细胞因子:是由机体多种细胞分泌的小分子蛋白质,通过结合细胞表面的相应受体发挥生物学作用。
集落刺激因子(CSF):指能够刺激多能造血干细胞和不同发育分化阶段的造血祖细胞增殖分化,在半固体培养基中形成相应细胞集落的细胞因子。
目前发现的集落刺激因子有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单核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CSF)、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
MHC:是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
因为最初发现,决定不同近交系小鼠之间皮肤移植排斥的H-2基因,有两个特点:一是在排斥中起主要作用,是组织不相容的主要决定者;二是在结构上是一个复合体。
因而把小鼠H-2称为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简称MHC。
现知,各种动物,特别是哺乳动物,都有MHC,但名称不尽相同,如人的MHC称为HLA。
同时,MHC也并非专司移植物排斥,其主要功能是以其产物提呈抗原肽,进而激活T淋巴细胞,在启动特异性免疫应答中起主要作用。
因此,用“组织相容性”为这一基因系统命名显然是不确切的,仅由于习惯或尊重历史而沿用至今。
连锁不平衡(linkage disequilibrium:是指HLA基因复合体中,分属两个或两个以上基因座位的等位基因同时出现在一条染色体上的几率高于随机出现的频率的现象。
CD分子:应用以单克隆抗体鉴定为主的方法,将来自不同实验室的单克隆抗体所识别的同一分化抗原称为CD(cluster of differentiation)。
人CD的编号目前已从CD1命名至CD247。
hla复合体的遗传特征
![hla复合体的遗传特征](https://img.taocdn.com/s3/m/0fd90f76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ab04531.png)
hla复合体的遗传特征HLA(人类白细胞抗原)复合体是一组高度多态的基因和蛋白质,对于人类免疫系统的正常功能至关重要。
它们在免疫识别和免疫应答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角色。
HLA复合体的遗传特征包括其基因的多态性、等位基因频率差异以及等位基因对疾病易感性的影响。
首先,HLA复合体基因的多态性是其遗传特征的重要组成部分。
HLA基因是高度多态的,意味着存在多个不同的等位基因。
目前已经发现了数百种不同的HLA等位基因,包括A、B、C、DRB1、DRB3/4/5、DQA1、DQB1等等。
这种多态性源于基因的变异,如单核苷酸多态性(SNP),插入或缺失等。
每个人一般都有两个基因,一个来自父亲,一个来自母亲,这也意味着一个人可以携带多个HLA基因(如A1/A2、B1/B2)。
其次,HLA基因的等位基因频率在不同的人群中有显著差异,这也是HLA复合体的遗传特征之一。
由于历史、地理和环境等原因,不同人群在HLA基因的等位基因频率上存在差异。
这一差异导致了人群之间免疫应答能力的差异,进而影响个体对特定病原体的易感性。
例如,某些HLA等位基因与乙肝病毒感染的易感性相关,而其他等位基因则与免疫细胞介导的自身免疫病有关。
最后,HLA复合体的遗传特征还包括等位基因对疾病易感性的影响。
一些特定的HLA等位基因与特定疾病的发生风险增加或减少相关。
例如,HLA-B27等位基因与强直性脊柱炎的发病风险高度相关。
其他疾病如糖尿病、类风湿关节炎、银屑病等也与特定的HLA等位基因相关联。
通过研究HLA的等位基因组成和相关疾病之间的关系,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疾病的发病机制以及开发个体化的治疗方法。
此外,HLA复合体的遗传特征还涉及与移植排斥反应相关的HLA匹配。
在器官移植等临床过程中,HLA匹配是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
基因型的HLA匹配度越高,移植成功的概率越高。
因此,了解HLA复合体的遗传特征有助于更好地进行器官移植配型和预测患者的移植排斥反应风险。
〖医学〗HLA多态性的遗传基础
![〖医学〗HLA多态性的遗传基础](https://img.taocdn.com/s3/m/e0c12850cc22bcd127ff0c0f.png)
五、HLA检测在法医学上的应用
在基因和所编码产物二个水平 同时检测HLA基因型,可进行亲 子关系及死亡者身份等方面的法医 学鉴定。
六、HLA分型在人类学研究方面的应用
HLA基因遗传的连锁不平衡,导致不同 人种、民族或不同地域的人群的HLA单 元型基因表达特点不同。 如:中国人和日本人中A1极少;
多数起病急骤,常有受凉淋雨、劳累、 病毒感 染等诱 因,约1/3患病 前有上 呼吸道 感染。 病程7~ 10天。 (一 )寒战 、高热 :典型 病例以 突然寒 战起病 ,继之 高热, 体温可 高达39℃~40℃,呈 稽留热 型,常 伴有头 痛、全 身肌肉 酸痛, 食量减 少。抗 生素使 用后热 型可不 典型, 年老体弱者可仅有低热或不发热。
一、复等位基因(multiple alleles)
等位基因(alleles):位于同源染色体对 应位置的一对基因。
复等位基因:在群体中位于同一基因 位点而具有不同编码特性的基因系列。 是群体的基因概念。
二、共显性表达(co-dominant)
每一对等位基因位点的两个基因均为 显性基因,其编码分子可同时表达于细胞 膜表面。
第五节 HLA分型
分型方法:血清学方法 细胞学方法 分子生物学方法
1. 血清学分型法
--- 补体介导的微量细胞毒试验 原理:
抗体(HLA分型) + 淋巴细胞(受者) + 补体 淋巴细胞受损 判定结果 (细胞死亡百分率)
主要应用:检测HLA-A、B、C抗原。
2. 细胞学分型法 --- 混合淋巴细胞培养法(MLC)
三、HLA与疾病的关系
R.R (relative risk,相对危险率) 病人(Ag+/Ag-)
hla复合体的遗传特征
![hla复合体的遗传特征](https://img.taocdn.com/s3/m/c90ebb5c26d3240c844769eae009581b6bd9bde4.png)
hla复合体的遗传特征HLA(Human Leukocyte Antigen)分子是一种高度多态的蛋白质,其编码位于人类染色体6号的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基因中。
作为免疫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HLA复合体的遗传特征对于机体抵御感染、病毒和肿瘤具有重要意义。
一、HLA复合体的基因结构和多样性HLA复合体由一系列的不同基因组成,包括Class I、Class II 和Class III区域。
Class I区域即HLA-A、B、C基因,Class II 区域即HLA-DR、DP、DQ基因,而Class III区域则包含了多种不同的基因,例如补体因子、炎症因子等。
HLA复合体的多样性来源于其基因的高度多态性,即不同个体之间的HLA基因序列可以存在明显差异。
其中,Class I和Class II区域的HLA基因表现出高度的聚集性,即存在大量的等位基因(alleles),每个等位基因对应不同的HLA蛋白质序列。
例如,HLA-A基因按照其蛋白质序列的多样性已经发现超过300种。
这种多样性最主要的原因是HLA复合体的遗传方式。
二、HLA复合体的遗传方式和表达分布HLA复合体的遗传方式是Co-dominant(共显性),意味着每个个体中同时存在父母各遗传一个HLA基因,组成一个杂合(Heterozygous)状态。
因此,每个个体的HLA基因组成非常复杂,每个区域都存在多个等位基因,这种遗传模式极大地增加了HLA复合体的多样性。
HLA复合体的表达分布非常广泛,其中大量的组织细胞和免疫细胞表达不同的HLA分子,例如免疫细胞表达的HLA-A、B和C分子,对于识别和清除感染和肿瘤细胞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此外,HLA分子也经常作为自身抗原,引发自身免疫反应,例如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等自身免疫疾病。
本科医学免疫学试题
![本科医学免疫学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7bb71fa20722192e4436f623.png)
医学免疫学试题集第一章免疫学发展简史及其展望一、单选题:1.免疫的概念是:A.机体排除病原微生物的的功能B.机体清除自身衰老、死亡细胞的功能C.机体抗感染的防御功能D.机体免疫系统识别和排除抗原性异物的功能E.机体清除自身突变细胞的功能2.首先使用人痘预防天花的是:A.法国人 B.中国人 C.英国人D.希腊人 E.印度人3.免疫对机体是:A.有害的 B.有利的 C.有利也有害D.有利无害 E.正常条件下有利,异常条件下有害4.免疫监视功能低下的机体易发生:A.肿瘤 B.超敏反应 C.移植排斥反应D.免疫耐受 E.自身免疫病5.免疫防御功能低下的机体易发生:A.肿瘤 B.超敏反应 C.移植排斥反应D.反复感染 E.免疫增生病二、填空题:1.免疫系统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组成。
2.在体内有两种免疫应答类型,一种是__________、另一种是________。
3.免疫系统三大功能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特异性免疫应答有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三大特点。
三、名词解释1.免疫(immunity)2.免疫防御(immune defence)四、问答题1.简述固有性免疫和适应性免疫的概念及作用。
2.简述免疫系统具有双重功能(防卫、致病)的理论基础。
第二章免疫组织和器官一、单选题1.人类的中枢免疫器官是:A.淋巴结和脾脏 B.胸腺和骨髓 C.淋巴结和胸腺D.骨髓和粘膜相关淋巴组织 E.淋巴结和骨髓2.人体中体积最大的免疫器官A.胸腺 B.法氏囊 C.脾脏D.淋巴结 E.骨髓3.免疫细胞产生、发育、分化成熟的场所是:A.淋巴结和脾脏 B.胸腺和骨髓 C.淋巴结和胸腺D.骨髓和粘膜相关淋巴组织 E.淋巴结和骨髓4.周围免疫器官是A.淋巴结、脾脏、胸腺 B.胸腺、淋巴结、粘膜组织C.脾脏、淋巴结、粘膜相关淋巴组织D. 骨髓和粘膜相关淋巴组织E. 扁桃体、淋巴结和骨髓二、填空题1.免疫器官按其功能不同,可分为 ________和_______,二者通过_________和_______互相联系。
简述hla复合体的基因组成
![简述hla复合体的基因组成](https://img.taocdn.com/s3/m/1024be1b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4da02e8.png)
简述hla复合体的基因组成HLA复合体是人类白细胞抗原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
它在人类免疫系统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参与了人体对抗外来病原体的免疫反应和自身免疫疾病的发生。
HLA复合体由多个基因组成,这些基因在人群中具有高度的多态性,为个体提供了抵抗病原体入侵的免疫保护。
HLA复合体的基因组成主要包括两类基因:HLA-A、HLA-B、HLA-C 和HLA-E等类I类基因以及HLA-DR、HLA-DQ和HLA-DP等类II 类基因。
这些基因位于人类染色体6的短臂上,通常被称为HLA区。
HLA区的长度约为4兆碱基对,其中约有200个基因和众多的假基因。
类I类基因编码的蛋白质是HLA复合体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些蛋白质在细胞膜上表达,并在细胞表面呈现抗原片段,以便被免疫系统识别。
HLA类I分子由一个α链和一个β2微球蛋白组成。
α链由HLA-A、HLA-B或HLA-C基因编码,而β2微球蛋白由一个独立的基因编码。
HLA类I分子主要与CD8+T细胞相互作用,参与细胞免疫应答。
类II类基因编码的蛋白质也是HLA复合体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些蛋白质主要在抗原呈递细胞表面表达,并与CD4+T细胞相互作用,调节体液免疫应答。
HLA类II分子由一个α链和一个β链组成。
α链由HLA-DR、HLA-DQ或HLA-DP基因编码,而β链由一个独立的基因编码。
HLA基因在人群中高度多态,存在大量的等位基因和等位型。
这种多态性使不同个体之间HLA分子的表达差异很大。
不同等位基因和等位型的存在导致不同个体对抗原片段的识别能力不同,从而影响了个体对病原体的免疫应答。
同时,HLA复合体的多态性还与人类自身免疫疾病的易感性密切相关。
HLA复合体的多态性是由基因的遗传变异所决定的。
这些遗传变异包括基因的点突变、基因的重组、基因的插入/缺失等。
这种遗传变异使得HLA基因不断产生新的等位基因和等位型,从而保证了HLA 复合体的多样性。
总的来说,HLA复合体的基因组成包括HLA-A、HLA-B、HLA-C、HLA-E、HLA-DR、HLA-DQ和HLA-DP等多个基因。
医学免疫学复习……名词解释与部分问答题
![医学免疫学复习……名词解释与部分问答题](https://img.taocdn.com/s3/m/14c0d923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901f019.png)
医学免疫学复习……名词解释与部分问答题医学免疫学复习……名词解释1.免疫:是指机体免疫系统(immunity system,IS)识别“⾃我(self)”与“⾮我(non-self)”抗原,从⽽维持内环境稳定的⽣理防御机制。
2.淋巴细胞再循环:是指淋巴细胞在⾎液、淋巴液、淋巴器官或组织间反复循环的过程。
3.抗原:是指能与TCR/BCR或抗体结合,具有启动免疫应答潜能的物质。
或:指能够刺激机体IS产⽣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并且能够与相应的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发⽣特异性结合的物质。
4.抗原表位:是抗原分⼦中能与TCR/BCR及抗体特异结合的基本结构单位。
是免疫应答特异性的物质基础。
5.异嗜性抗原:指⼀类与种属⽆关的存在于⼈、动物、植物和微⽣物之间的共同抗原(或:不同种属⽣物中存在的共同抗原表位),⼜名Forssman抗原。
6.佐剂:预先或与抗原同时注⼊体内,可增强机体对该抗原的免疫应答或改变免疫应答类型的⾮特异性免疫增强性物质。
7.超抗原:是指某些抗原物质,在极低浓度下即可激活⼤量的T细胞产⽣极强的免疫应答,是⼀类多克隆激活剂。
8.共同抗原表位:不同抗原间的相同或相似决定基。
9.抗体:B淋巴细胞在抗原刺激下分化为浆细胞,产⽣的能与相应抗原发⽣特异性结合的免疫球蛋⽩,称为抗体(Ab)。
10.免疫球蛋⽩:具有抗体活性或化学结构与抗体相似的球蛋⽩统称为免疫球蛋⽩。
11.单克隆抗体:由单⼀克隆B细胞针对单⼀抗原表位产⽣的均⼀性的⾼特异性的抗体称为单克隆抗体。
12.补体系统:是由补体、补体调节蛋⽩和相关膜蛋⽩(受体)共同组成的⼀个具有精密调控机制的蛋⽩质反应系统。
13.过敏毒素:C3a、C5a被称为过敏毒素。
它们可与肥⼤细胞或嗜碱性粒细胞表⾯的C3aR、C5aR结合,触发靶细胞脱颗粒,释放组胺和其他⾎管活性介质,介导局部炎症反应。
14.细胞因⼦:是由免疫原、丝裂原或其他因⼦刺激细胞(即活化的细胞)所产⽣的低分⼦量可溶性蛋⽩质,具有调节固有免疫应答和适应性免疫应答,促进造⾎,刺激细胞活化、增殖和分化以及损伤组织修复等多种功能。
hla复合体的遗传特征
![hla复合体的遗传特征](https://img.taocdn.com/s3/m/ce47ce2f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83e62e0.png)
HLA复合体(Human Leukocyte Antigen Complex)是人类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位于人类染色体6号上。
HLA复合体包括HLA-A、HLA-B和HLA-C三个类别的分子,以及HLA-DR、HLA-DQ和HLA-DP三个类别的分子,这些分子在机体的免疫反应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HLA分子主要参与机体的免疫识别和抗原呈递过程。
它们在人群中表现出高度的多态性和遗传异质性,这源于基因的多副本存在以及基因组的重组。
每个人都有两个HLA基因,分别来自母亲和父亲。
HLA复合体的遗传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多态性:HLA分子存在非常高的多态性,即在人群中有多个不同的等位基因。
这种多态性使得每个人的HLA分子组合都有差异,从而导致人们对不同抗原的敏感性和反应性也有所不同。
2.血型系统:HLA分子也与人体的血型系统密切相关。
例如,HLA分子与ABO血型系统的相关性被广泛研究,特别是与具体的HLA等位基因有关。
不同的HLA基因组合可能会影响红细胞的抗原特征,从而导致不同的血型。
3.免疫相关性疾病:HLA复合体与多种自身免疫相关性疾病(如类风湿关节炎、糖尿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等)之间存在密切关联。
这是因为具体的HLA等位基因与这些疾病的易感性相关。
研究表明,某些特定的HLA基因组合可能增加发生某些自身免疫疾病的风险。
4.种族差异:不同人种和种族之间的HLA分子组合存在显著差异。
由于种族的遗传背景不同,导致不同群体在特定的HLA等位基因频率上存在差异。
这也是移植手术成功率受到HLA匹配程度影响的原因之一。
5.免疫耐受性:HLA分子与免疫耐受性之间存在密切关系。
具体的HLA分子组合可能影响免疫系统对自身细胞和外来抗原的辨识和反应。
一些研究表明,特定的HLA基因型可能与特定类型的免疫耐受性相关。
总的来说,HLA复合体的遗传特征在人类免疫系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它们通过调节免疫反应和抗原呈递过程,辨识并应对各种内外源性抗原。
hla的遗传特点
![hla的遗传特点](https://img.taocdn.com/s3/m/43278477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801f046.png)
hla的遗传特点
HLA(人类白细胞抗原)是一种高度多态性的遗传系统,具有以下遗传特点:
1.多态性:HLA系统具有高度的多态性,即在人群中存在许多不同的等位基因。
这种多态性使得每个个体的HLA基因型都是独特的,从而增加了器官移植和免疫反应的复杂性。
2.单体型遗传:HLA基因位于第6号染色体的短臂上,呈单体型遗传。
每个个体继承了来自父母的一对HLA基因,称为单体型。
HLA基因的组合决定了个体的HLA类型。
3.连锁不平衡:在HLA基因区域内,不同等位基因之间存在连锁不平衡现象。
这意味着某些等位基因在一起出现的频率高于预期的随机组合频率。
这种连锁不平衡现象在HLA基因的遗传中具有重要的免疫遗传学意义。
4.种族差异:不同种族群体之间的HLA基因频率和分布存在差异。
这是由于长期的自然选择和遗传漂变导致的。
因此,HLA类型在不同人群中具有不同的分布模式。
HLA系统的遗传特点对于器官移植、免疫遗传学研究、疾病关联分析和人类学研究等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简明免疫学课后思考题
![简明免疫学课后思考题](https://img.taocdn.com/s3/m/52663276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83e6208.png)
简明免疫学课后思考题第一章1)1.简述免疫学发展史上的重大发现及其意义?2)2.现代免疫学时期的基本研究内容及免疫学的作用。
第二章3)1.简述中枢免疫器官和外周免疫器官的组成和功能。
4)2.试述淋巴结、脾和肠黏膜相关淋巴组织的结构特点和与其功能的关系。
5)3.T淋巴细胞有哪些亚群?各亚群有何功能?第三章6)1.试述抗原的基本特性。
7)2.试述决定抗原特异性的结构基础。
8)3.简述影响抗原免疫应答的主要因素。
9)4.试比较TD-Ag和TI-Ag的特点。
第四章10)1.画出Ig的基本结构示意图并简述Ig的生物学活性。
11)2.试述免疫球蛋白的异质性及其决定因素。
12)3.比较各类Ig的特性及功能。
13)4.讨论Ig分子多样性的基础。
第五章14)1.细胞因子的分类及生物学活性有哪些?15)2.细胞因子有哪些临床应用及应用前景?16)3.已经商品化的细胞因子及其相关药物的作用机制是什么?第六章17)1.补体系统的概念及其组成。
18)2.比较补体3条激活途径的异同。
19)3.试述补体激活的调节机制。
20)4.补体系统具有哪些生物学作用?第七章21)1.何谓HLA基因复合体的多基因性和多态性?22)2.HLA-I、HLA-II类分子结构、分布和功能有何异同?23)3.为什么MHC的主要生物学功能体现在结合与递呈抗原肽?HLA 与临床医学有什么关系?第八章24)1.体液免疫应答的特点。
25)2.B细胞对TD、TI-1及TI-2抗原免疫应答的异同。
26)3.Th细胞如何辅助B细胞的免疫应答?第九章27)1.中性粒细胞在炎症过程中的生理作用有哪些?28)2.什么是趋化作用?趋化作用在整个炎症过程中有什么功能?29)3.说出干扰素抗病毒作用的特点。
第十章30)1.血清病、血清过敏性休克、吸入花粉引起的过敏性鼻炎和链球菌感染收起的肾小球肾炎分属哪型超敏反应?其发病机制如何?怎样防治,简述其防治原理。
31)2.青霉素应用广泛,临床使用时,有可能引起哪些类型超敏反应性疾病?简述其发病机制。
关于hla的解说
![关于hla的解说](https://img.taocdn.com/s3/m/69f99a9e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00a53b7.png)
HLA是人体的一种重要基因复合体,也称为人类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位于第6号染色体短臂上。
它是一种由高度重复DNA序列组成的基因复合体,编码与人体细胞免疫反应有关的蛋白质。
HLA基因的表达和产物具有广泛的组织抗原特异性,它在机体的免疫监视、免疫自稳和免疫调节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在免疫系统中,HLA复合体具有多种功能,如参与免疫反应的启动、细胞死亡、旁路刺激的免疫反应以及在免疫应答中调节自身抗原的交叉反应等。
HLA的表达具有种系多态性,即不同种族之间具有不同的抗原表达类型,同一种族的人之间具有相同的抗原表达。
此外,HLA的表达还具有个体特异性,即每个人体中只有一套HLA 基因,控制着不同的个体的特有基因型。
这种个体特异性决定了HLA复合体在法医个人识别、亲子鉴定、移植排斥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此外,HLA基因复合体还具有细胞内定位的特殊性,通常位于细胞膜内表面,以骨架形式存在。
HLA复合体的表达通常受到细胞周期、炎症反应、氧化应激、DNA损伤等环境因素的影响。
因此,了解HLA的表达和调控机制对于深入探讨细胞内免疫应答和基因表达的调节具有重要意义。
总之,HLA是人类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它编码与人体细胞免疫反应有关的蛋白质,具有多种功能,包括参与免疫反应的启动、细胞死亡、旁路刺激的免疫反应以及在免疫应答中调节自身抗原的交叉反应等。
其种系多态性和个体特异性决定了它在法医个人识别、亲子鉴定等领域的应用价值。
4.1.33.3HLA的遗传特点
![4.1.33.3HLA的遗传特点](https://img.taocdn.com/s3/m/5992c89485254b35eefdc8d376eeaeaad1f316b0.png)
思考题
人类MHC的基因有哪些遗传特点呢?
HLA复合体遗传特点
1. 高度多态性
多态性(polymorphism)是指在随机婚配的群体中,同一基因 座位存在两个以上子
HLA-B
HLA-C
HLA II类分子
HLA-DP HLA-DQ
HLA-DR
共显性遗传
MHC的多态性
No of polymorphisms
X
MHC XX
Survival of individual threatened
Population threatened with extinction
If each individual could make two MHC molecules, MHC X and Y
Pathogen that evades MHC X
but has sequences that bind to MHC Y
MHC XX
MHC YY
MHC XY
Impact on the individual depends
upon genotype
Population survives
2. 单体型遗传
MHC基因的非随机表达
其中两个等位基因DRB1*09:01和DQB1*07:01在群体中的频率,按随机分配的原则, 应该是0.047%(1/2122)和0.087%(1/1152),然而,在我国北方汉族人群中它们的频 率分别高达15.6%和21.9%
连锁不平衡
不随机
连锁不平衡指分属两个或两个以上基因座位的等位基因同时出 现在一条染色体上的概率,高于随机出现的频率。
等位基因DRB1*09:01和DQB1*07:01我国北方汉族人群中的频率15.6%和21.9%
hla复合体的遗传特征(一)
![hla复合体的遗传特征(一)](https://img.taocdn.com/s3/m/1d6e5e79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1f6f8f9.png)
hla复合体的遗传特征(一)HLA复合体的遗传特征HLA复合体是人类组织相容性抗原的主要成分,是由一组遗传亲缘关系密切的基因编码的蛋白质复合物。
通过学习HLA复合体的遗传特征,可以更好地了解人类的免疫系统。
HLA基因的分布HLA基因位于人类染色体6p21.3位置,包括三个区域:HLA-A、HLA-B和HLA-DR。
这三个区域中,HLA-B基因最为复杂,编码了最多种类的HLA蛋白质。
HLA多态性HLA基因具有高度多态性,表现为同一基因座上存在多个等位基因。
这些等位基因因人群的不同而具有巨大的多样性,使得HLA复合体可以识别和结合来自不同细胞的肽段。
HLA基因的遗传方式HLA基因是常染色体遗传的,但是存在着主要与母亲遗传有关的偏向性。
同时,由于同一基因座上有多个等位基因,个体的HLA基因型是由父母分别遗传的,其遗传方式是随机的,因此兄弟姐妹之间HLA基因差异很大。
HLA的临床应用HLA基因与某些疾病的发病和预后密切相关,因此可以利用HLA基因的分型来进行疾病预测和治疗。
例如,在骨髓移植中,选择HLA匹配度高的供体可以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总结综上所述,HLA复合体的遗传特征与人体免疫系统的发展密不可分。
对HLA基因的了解有利于研究疾病的发生和治疗,同时也可以为个体的健康提供重要的指导。
HLA复合体的功能HLA复合体是免疫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结合来自细胞内的肽段,将这些肽段呈递给T细胞,使得T细胞能够识别和消灭这些细胞。
因此,HLA复合体的功能涵盖了人体免疫系统中的识别、处理和应答等方面。
HLA基因型的检测方法为了充分利用HLA基因的信息,需要对其进行全面而准确的检测。
目前,常用的HLA基因型检测方法包括PCR-SSP、SSO、PCR-SSOP、SBT、NGS等方法。
HLA复合体与移植排斥HLA基因型之间的不同,可以触发移植排斥反应。
如果移植受体个体的HLA基因型与供体个体的HLA基因型存在不匹配,就可能引发移植排斥反应。
hla复合体的遗传特征
![hla复合体的遗传特征](https://img.taocdn.com/s3/m/bb6a06a1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0d23dc7.png)
hla复合体的遗传特征# HLA复合体的遗传特征HLA(Human Leukocyte Antigen)复合体是一组高度多态的基因群,位于人类染色体6号上。
它在免疫系统中起着关键作用,包括参与免疫应答、调节自身免疫等重要功能。
本文将介绍HLA复合体的遗传特征。
## HLA基因的多样性HLA复合体包含三类基因:HLA-I、HLA-II和HLA-III。
其中,HLA-I基因编码类I MHC分子,主要在体细胞表面表达,调节细胞免疫;HLA-II基因编码类II MHC分子,主要在抗原呈递细胞上表达,调节体液免疫;HLA-III基因编码一些与免疫调节相关的分子。
HLA复合体的遗传特征主要表现在多个基因座上的高度多态性。
每个基因座上通常存在多种等位基因,使得HLA类别的组合变得非常多样。
这种多态性为了应对不同的致病微生物和抗原,提供了免疫系统在进化的过程中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
## HLA的遗传方式HLA基因的遗传方式为主要为多等位基因的共显性。
即,一个个体的HLA型是由其父母的基因型共同决定的。
父母分别从各自的父母那里继承一个等位基因,然后通过遗传方式传递给子代。
这种遗传方式导致了HLA基因池的广泛多样性。
## HLA的单倍型和二倍型在研究HLA的遗传特征时,常常使用单倍型和二倍型的概念。
单倍型是指某个个体在一个基因座上的等位基因的组合情况,而二倍型则是指一个个体在所有基因座上的等位基因的组合情况。
通过研究单倍型和二倍型的分布和频率,可以推测不同群体之间的遗传关系和进化历史。
## HLA的相关性与免疫疾病由于HLA复合体在免疫系统中的重要作用,它与多种免疫疾病的发病风险存在关联。
例如,HLA-B27等等位基因与强直性脊柱炎的发病有关;HLA-DRB1*15与多发性硬化症的发病风险相关性较高。
通过研究HLA的相关性,可以深入了解不同免疫疾病的发病机制和预测风险。
## HLA的移植兼容性在器官移植和造血干细胞移植等临床操作中,HLA的匹配程度对于移植成败至关重要。
hla复合体的特点
![hla复合体的特点](https://img.taocdn.com/s3/m/8ff225e8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15a0104.png)
hla复合体的特点HLA复合体是一种由人类白细胞抗原(HLA)分子和抗原肽组成的复合物。
HLA分子是一类高度多态性的膜蛋白,它们在免疫系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参与了抗原呈递和T细胞识别的过程。
HLA复合体的形成是由于HLA分子与抗原肽的结合,这种结合是高度特异性的,只有与特定的抗原肽结合才能形成HLA复合体。
HLA复合体的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高度特异性:HLA复合体的形成是由于HLA分子与抗原肽的高度特异性结合,只有与特定的抗原肽结合才能形成HLA复合体。
这种高度特异性的结合是免疫系统识别和攻击外来抗原的基础。
2. 多样性:HLA分子是高度多态性的,不同的人具有不同的HLA 基因型,因此不同的人对同一种抗原肽的HLA复合体的识别能力也不同。
这种多样性使得免疫系统能够识别和攻击各种不同的病原体。
3. 重要性:HLA复合体在免疫系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们参与了抗原呈递和T细胞识别的过程。
抗原肽必须与HLA分子结合才能被T细胞识别,从而引发免疫反应。
因此,HLA复合体的形成是免疫系统识别和攻击外来抗原的关键步骤。
4. 可变性:HLA复合体的结构是可变的,它们可以通过结构变化来适应不同的抗原肽。
这种可变性使得HLA复合体能够识别和攻击各种不同的病原体。
在中心扩展下,HLA复合体的研究已经成为了免疫学研究的重要领域之一。
研究人员通过研究HLA复合体的结构和功能,探索免疫系统的工作原理,发现新的免疫调节机制,开发新的免疫治疗方法。
例如,HLA复合体的结构研究为设计新的疫苗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HLA复合体的功能研究为开发新的免疫治疗方法提供了新的思路。
因此,HLA复合体的研究对于深入理解免疫系统的工作原理,发现新的免疫调节机制,开发新的免疫治疗方法具有重要的意义。
hla复合体的结构
![hla复合体的结构](https://img.taocdn.com/s3/m/b3f6051d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92e59e9.png)
hla复合体的结构HLA复合体是人类白细胞抗原(Human Leukocyte Antigen)的复合体结构,是人类免疫系统中最重要的分子之一。
HLA复合体主要存在于人体的细胞膜表面,起着识别自身和非自身抗原的作用。
本文将从HLA复合体的结构及其功能两个方面,详细介绍HLA复合体的重要性和作用机制。
一、HLA复合体的结构HLA复合体由多个蛋白质分子组成,主要包括HLA-A、HLA-B和HLA-C等类别。
每个类别又可分为多个亚型。
这些蛋白质分子由多个不同的基因编码,因此在不同个体中存在多种HLA亚型。
HLA 复合体的结构主要包括HLA分子的外显区和内源区。
1. 外显区HLA分子的外显区是HLA复合体的核心部分,也是最具多样性的区域。
它由多个氨基酸残基构成,这些氨基酸残基的序列不同决定了不同的HLA亚型。
外显区的多样性使得HLA复合体能够与多种不同的抗原结合,从而激发免疫反应。
2. 内源区HLA分子的内源区包括跨膜区和胞浆区。
跨膜区位于细胞膜内外两侧,起到连接外显区和胞浆区的作用。
胞浆区则与细胞内的信号转导通路相关,参与细胞的免疫应答过程。
二、HLA复合体的功能HLA复合体作为免疫系统中的重要分子,具有以下几个重要的功能:1. 抗原呈递HLA复合体通过抗原呈递机制,将抗原分子与HLA分子结合,并展示在细胞表面,供免疫细胞识别。
这一过程是免疫系统识别外源抗原的关键步骤。
当免疫细胞识别到与HLA复合体结合的抗原时,会启动免疫应答,从而引发免疫反应。
2. 免疫识别HLA复合体在免疫系统中起着识别自身和非自身抗原的作用。
正常情况下,HLA复合体会识别并结合自身的抗原,并被免疫系统视为“自己”的一部分,不会引发免疫反应。
而当HLA复合体结合非自身抗原时,免疫系统会认为这是一种外来入侵,从而引发免疫应答。
3. 免疫调节HLA复合体还参与调节免疫应答的过程。
一方面,HLA复合体能够通过与免疫细胞表面的受体结合,传递信号,调节免疫细胞的活性和分化。
hla复合体名词解释
![hla复合体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6b90095c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f60e4f6.png)
hla复合体名词解释HLA复合体(Human Leukocyte Antigen complex),也称为人类白细胞抗原复合体,是人类免疫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存在于人体细胞的表面,并在免疫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
HLA复合体由大约200个基因组成,其中包括HLA-A、HLA-B和HLA-C类I抗原基因以及HLA-DR、HLA-DP和HLA-DQ类II抗原基因。
HLA复合体负责显示并识别外来抗原,以调节免疫系统的活性和响应。
它基本上可以被视为身份证,告诉免疫系统某个细胞是否是自身细胞或是外来入侵者。
每个人的HLA复合体具有独特的特征,形成个体的特异性。
这种特异性对于器官移植、输血和免疫疾病的发生等方面非常重要。
HLA复合体基因的编码与免疫功能密切相关。
HLA-A、HLA-B和HLA-C类基因编码MHC(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I型分子,它们主要在体细胞表面表达,并在被感染或受到损伤时显示外来抗原以激活免疫反应。
HLA-DR、HLA-DP和HLA-DQ类基因编码MHC II型分子,它们主要在免疫细胞表面表达,并在免疫反应的启动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HLA复合体的功能不仅限于抗原的展示和识别,它还参与调节免疫应答的强度和方向。
HLA复合体能够通过与外来抗原结合来激活或抑制特定的免疫细胞,以达到抵抗疾病和感染的目的。
此外,HLA复合体还与自身免疫疾病、肿瘤和器官移植排斥等疾病密切相关。
由于HLA复合体的高度多态性,即存在较多的不同变异形式,个体之间具有巨大的差异。
这种多态性使得个体之间产生免疫差异,从而影响了免疫系统的适应性和效益。
在临床实践中,HLA复合体的差异被广泛应用于器官移植、输血和疾病诊断等领域。
总之,HLA复合体在人类免疫系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它通过识别和展示外来抗原来调节免疫应答,并参与调控免疫反应的强度和方向。
HLA复合体的多态性使得个体之间存在差异,对于疾病发生、预防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什么是HLA基因复合体的多基因性和多态性
陈莉文2011211865
多态性
多态性是指在一随机婚配的群体中,染色体同一基因座有两种以上基因型,即可能编码二种以上的产物。
HLA复合体是迄今已知人体最复杂的基因复合体,有高度的多态性。
HLA的多态性现象乃由于下列原因所致:①复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对应位置的一对基因称为等位基因;由于群体中的突变,同一座的基因系列称为复等位基因。
前已述及,HLA复合体的每一座均存在为数众多的复等位基因,这是HLA高度多态性的最主要原因。
由于各个座位基因是随机组合的,故人群中的基因型可达108之多。
②共显性;一对等位基因同为显性称为共显性。
HLA复合体中每一个等位基因均为共显性,从而大大增加了人群中HLA 表型的多样性,达到107数量级。
因此,除了同卵双生外,无关个体间HLA型别全相同的可能性极小。
HLA的高度多态性显示了遗传背景的多样性,这可能是高等动物抵御不利环境因素的一种适应性表现,从而维持种属的生存与延续具有重要的生物意义,但也对组织移植过程中寻找配型合的供体带来很大的困难。
多基因性
多基因性:基因复合体由多个紧密相邻的基因座位组成,其编码产物具有相同或相似的功能。
例如:小鼠H-2:17号染色体:6号染色体短臂(6P21.31),全长3600-4000kb,224个基因座位(128个功能基因,96个假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