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修论文-数学文化
数学文化在教学中实践(3篇)
第1篇摘要:数学文化是数学历史、数学思想、数学方法、数学应用和数学精神等内容的总和。
将数学文化融入教学中,不仅能够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
本文从数学文化的内涵、数学文化在教学中实践的意义以及具体实践方法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数学文化的内涵数学文化是指在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数学领域所形成的知识体系、思维方式、价值观和精神风貌等。
数学文化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数学历史:研究数学的发展脉络,了解数学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成就和贡献。
2. 数学思想:探讨数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定理,以及数学家们的思想方法。
3. 数学方法:研究数学的解题技巧、证明方法等,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
4. 数学应用:关注数学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 数学精神:弘扬数学家们的严谨、求实、创新等精神,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
二、数学文化在教学中实践的意义1. 丰富教学内容:将数学文化融入教学,可以使教学内容更加丰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数学文化教育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数学观念,提高数学思维能力。
3. 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数学文化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团队合作能力和实践能力。
4. 传承数学精神:通过数学文化教育,让学生了解数学家们的奋斗历程和优秀品质,传承数学精神。
三、数学文化在教学中实践的方法1. 结合数学史教学:在数学史教学中,介绍数学家们的生平事迹、数学成就和数学思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创设情境教学:结合实际生活,创设与数学相关的情境,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学的魅力。
3. 开展数学竞赛活动:组织数学竞赛,让学生在竞赛中锻炼自己的数学能力,提高数学素养。
4. 创设数学活动课:开展数学活动课,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数学、发现数学、欣赏数学。
5. 重视数学阅读:引导学生阅读数学书籍,了解数学的发展历程和数学家们的思想方法。
6. 融入跨学科教学:将数学与其他学科相结合,如物理、化学、生物等,让学生在跨学科学习中体会数学的应用。
数学知识论文(5篇)
数学知识论文(5篇)数学学问论文篇1一、引导同学学会识图,让同学感受数学的“形之美”在教学有关“圆”的学问时,老师可以举例,把“圆”比作太阳、苹果等有形的东西,加深同学对“圆”的熟悉。
老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来展现和我们的日常生活有紧密联系的有关“圆”的东西,如水面上激起的涟漪,既有静感又有动感,使同学如身临其境,有所感受,比老师单纯在课堂上用圆规画圆要形象得多、生动得多、鲜亮得多。
这样的课堂教学自然能激发同学的学习爱好,使同学深刻感受到数学的美。
二、让同学学会鉴赏,在鉴赏中感受数学的“和谐美”美是人们所憧憬和追求的,美感不但表达在艺术领域,在数学教学中也有肯定的美。
所以,老师要教给同学如何发觉和鉴赏数学之美,要让同学学会用审美的视角来观看数学,深化挖掘数学的结果美、过程美。
首先,老师要引导同学树立在数学中发觉和鉴赏数学美的观念,调动同学的主动性。
例如,在讲解“黄金分割”时,同学一开头会很生疏,不知道什么是黄金分割,这时,老师可以让同学测量一下自己身体的黄金分割点,并讲解有关黄金分割点的意义,让同学在实际生活中去找黄金分割点。
这样,同学自然会发觉其中存在的美感,从而产生深厚的学习爱好,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主动学习。
再如,老师在讲授数学应用题时,可以借助线段图形让同学理解题意。
同学在线段的引导下既能理解应用题的题意,又能感受到数学学问的系统性和关联性,感受到数学深层次的体系美。
总之,数学的美表达在方方面面,只要老师擅长引导,使同学树立发觉美的观念,就肯定能使同学感受到数学的美。
三、让同学在嬉戏中体验数学的“趣味美”传统的数学教学过分重视学问,缺乏对同学力量的培育,主要以老师为中心,同学只是被动地接受学问,严峻抑制了同学独特的进展。
新课程改革对数学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教学方式进行了大胆的改革和创新,更加注意同学的参加性和主动性。
所以,数学老师应转变教学观念,尽量让同学主动参加到数学教学中。
其中,一种重要的参加方式就是让同学在数学课堂上参加嬉戏,在嬉戏中感受数学的趣味美。
数学文化的论文范文参考
数学文化的论文范文参考(2)推荐文章学校廉政文化方面论文热度:建筑文化的论文发表热度:关于日本文化概论方面论文热度:日本文化毕业论文优秀范文怎么写热度:中国民俗文化论文范文参考论文热度:数学文化的论文篇3浅谈高中数学文化的传播途径一、结合数学史,举办文化讲座数学史教育对于了解数学这一门学科起着重要作用.数学史不仅仅是单纯的数学成就的编年记录,因为数学的发展绝不是一帆风顺的,在更多的情况下是充满犹豫、徘徊,要经历艰难曲折,甚至会面临危机;数学史也是数学家们克服困难和战胜危机的斗争记录,讲座中介绍重要的数学思想,优秀的数学成果,相关人事,使学生了解数学发展中每一步艰辛的历程,有助于培养学生坚忍不拔、不懈努力的意志和正直诚实的品质.比如,通过举办文化讲座向学生介绍“数学历史上三次危机”、“百牛定理”的来历、“哥德巴赫猜想与进展”、“数学悖论产生的原因及解决”、杨辉三角及中国古代数学成就、概率的发展、数学思想方法史等;向学生介绍一些数学大奖、数学界的名题,如数学界的“诺贝尔奖”———菲尔兹奖、沃尔夫奖、华罗庚数学奖、波利亚数学奖、高斯数学奖等,这种润物细无声的教育将激励学生个人的发展愿望.此外,介绍数学史上的重大事件,如无理数的产生引起的争论及代价、无穷小量是零非零的争论、康托尔集合论的论争等等,启发学生体会到,坚持学术争论有利于促进科学理论的完善与发展.二、结合教学内容,穿插数学故事数学故事引人入胜,能激起学生的某种情感、兴趣,激励学生积极向上.教师平时应注意收集与数学内容有关的数学故事,在讲到相关内容时,穿插到课堂教学中,通过向学生展现数学知识产生的背景、数学的思想方法、数学家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让数学文化走进课堂,不失时机地通过数学家的故事来启迪学生、激励学生,对学生进行人文价值教育;在新课引入中,可以从概念、定理、公式的发展和完善过程,数学名人趣闻轶事,概念的起源,定理的发现,历史上数学进展中的曲折历程,以及提供一些历史的、现实的真实“问题”引入新课,一个精彩的引入不仅能够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降低数学学习的难度,还可以拓宽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全方位的思维能力和思考弹性,使数学成为一门不再是枯燥呆板,而是生动有趣的学科.例如在讲欧拉公式时,介绍欧拉传奇的一生,欧拉解决该问题时的奇思妙想,特别是其双目失明后的贡献,用数学大师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讲解析几何时介绍“笛卡尔和费马”两位数学家在创立这门学科过程中的主要贡献,学生可以从中了解解析几何学产生的历史背景,数学家的成长经历,感受数学名人的执着信念,汲取宝贵的数学精神;在讲到相关内容时,介绍华罗庚、陈景润、苏步青、杨乐、陈省身、丘成桐等中国近现代数学家的奋斗历程和数学成就,让学生在感受数学家艰辛劳动的同时激发起民族自豪感.三、结合生活实际,例解数学问题作为工具学科的数学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数学教师必须考虑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要把数学与现实生活联系在一起,将某个生活中的问题数学化,才能使数学知识的运用得到升华,帮助学生获得富有生命力的数学知识,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世界,进而使学生认识到学习数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教学活动中可以引用贴近学生生活的事例,创设接近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生活实际的数学问题情境,让学生认识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在我们的生活中.例如,在讲等比数列求和公式时,可以列举其在贷款购房中的应用;从“条形码”、“指纹”等学生熟悉的生活实例深入浅出地解释抽象的映射概念,同时引导学生寻找生活中的映射,钥匙对应锁、学号对应学生等;在讲概率时,列举其在彩票方面的应用等;在讲“指数函数”时让学生了解考古学家是怎样利用合金的比例来测量青铜器的年代;在讲“双曲线方程”时,可结合工业生产中的双曲线型冷却塔、北京市修建的双曲线型通道和法国标志性建筑埃菲尔铁塔,让学生体验双曲线方程的应用价值;另外,分期付款问题、数学成绩与近视眼镜片度数的关系、银行存款与购买保险哪个收益更高、住房按揭、股市走势图、价格分析表等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通过对这些问题的解答,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是有用的,它源于生活用于生活,学会用数学的眼光看待生活中的问题,用数学的头脑分析生活中的问题.四、结合其他学科,共享文化精华科技发展迎来了各学科间的相互渗透、交叉与融合,尤其在当代,数学的影响已经遍及人类活动的各个领域.数学教师要注重数学和其他学科的联系,在教学活动中,努力寻找数学与其他学科的结合点,实现数学领域向非数学领域的迁移,最大限度地达到文化共享.可以通过以人物为线索、以数学题材为线索、以史料书籍为线索、以数学符号为线索、以现实生活为线索等多种途径挖掘数学文化资源;可以将封闭的教材内容开放化,把封闭的概念、公式、法则等分解成若干“小板块”,设计一些开放性的问题让学生探索,将书本知识拓宽到书外,与其他文化知识融为一体.实践证明,当老师讲些“活数学”或者把数学与哲学、美学、经济以及其他文化艺术相联系时,学生就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和热情.例如,讲“统计”时,可结合遗传学和法庭依据DNA、指纹印或性格分析等;讲解三角函数内容时,可以介绍三角学的起源与发展,说明对航海、历法推算以及天文观测等实践活动的作用;讲反证法时,向学生详细讲述伽利略是如何更正延续了1800多年的亚里士多德关于物体下落运动的错误断言;在理解仰角、俯角的概念时,可与“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联系;在理解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时,可与“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相联系;讲三视图的概念时,可与“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相联系;在理解随机事件、必然事件和不可能事件时,可与成语相联系(“守株待兔、滴水成冰、飞来横祸”是随机事件,“种瓜得瓜、种豆得豆、黑白分明、瓮中捉鳖”是必然事件,“水中捞月、海枯石烂、画饼充饥”是不可能事件),使学生体会到数学与其他学科的密切联系.五、结合课外活动,小组合作探究由于课堂时间有限而数学文化的内容包罗万象,单靠课堂时间进行数学文化教学是不足够的,课外活动也要凸显数学文化.要充分利用课外、校外的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利用网络、报刊等各种渠道了解丰富的数学文化内容,以某种形式拓展到学生的课余生活中.可以通过举办数学文化知识竞赛,推荐与数学相关的有价值的作品,供学生课外阅读,拓宽他们的数学视野,再通过撰写读后感、数学作文并组织学生交流等多种形式,使数学文化的点点滴滴如春风化雨,滋润学生的心田.书籍类有美国数学家西奥妮•帕帕斯写的《数学的奇妙》,陈诗谷、葛孟曾著的《数学大师启示录》,李心灿等著的《当代数学精英(菲尔玆奖得主及其建树与见解)》,张景中院士著的《数学家的眼光》《新概念几何》《漫话数学》《数学与哲学》等这些作品通俗易懂,都是传播数学文化,教学展现数学魅力的好书.还可以将学生分成小组,教师就某块内容或专题提供一些参考文献或选题,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从课外读物、因特网查找古今中外数学家的事迹,了解他们的成才过程、对数学的贡献及他们严谨治学、勇攀科学高峰的事迹,然后将收集到的故事编印后分发给学生交流,体会数学文化.例如就“多面体欧拉公式的发现”这一专题,由“直观———验证———猜想———证明———应用”层层推进,步步深入,追随着大数学家欧拉的足迹进行探索研究,不仅能掌握关于多面体的欧拉公式的来龙去脉,了解欧拉传奇的一生,还可以体会发现的艰辛,学习治学的态度,掌握研究的方法,提升学生的人文素质.这样,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增长了数学文化知识,体验合作探究的乐趣,让数学充满智慧与生命.六、结合教学评价,纳入数学考试虽然高中数学教材已经进一步改进,更大程度上体现数学文化内容,实验教材在每一章节或模块的始尾都有数学文化方面的介绍,但还都是阅读材料,教师认为学生能看明白,而学生认为考试不考,在教学中,往往是“考什么,教什么,学什么”,师生对此部分内容都未给予足够重视.平时注重的是对掌握知识、技能方面的情况进行考核和评价,呈现重数学知识,轻文化素养;重显性知识,轻隐性知识;重结果,轻过程等弊端.要让师生切实地感受到数学文化的重要性,应该以评价的方式促进高中数学文化的教学,可以把数学文化的相关内容根植于高考的试题之中,常规的考试中适当涉及常识性的数学文化内容.这样,高中教师在教学的同时就会自觉地将数学文化的内容尽可能与高中各模块的内容相结合,逐步地、系统地进行数学文化的传授.高中数学课程标准要求我们不仅要注重对学生数学知识的传递,还要重视数学文化内涵的传播,要树立数学文化观:充分发挥数学教育的两个功能即科学技术教育功能和文化教育功能.与数学知识和技能的教学不同,数学文化在数学教学中的体现形式应更为多样化和灵活化,这关键在于教师.首先,教师要提高自身的数学文化素养;其次,挖掘数学的文化内涵,努力营造数学文化氛围;再次,提升数学文化品位,在整合资源和优化课堂与活动方面下功夫.教师要善于在各个教学环节中合适而巧妙地渗透和传播数学文化,让数学文化走进课堂,努力使学生在学习数学过程中真正受到文化熏陶,让学生不但是一个科学人,还是一个文化人,形成和发展数学品质,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关于数学文化的价值获奖论文优秀范文
关于数学文化的价值获奖论文优秀范文数学文化可以表述为以数学科学为核心,以数学的思想、精神、方法、技术、理论等所辐射的相关文化领域为有机组成部分的一个具有强大功能的动态系统。
下文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数学文化的论文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数学文化的论文篇1浅析数学的独特文化美感【摘要】数学在普通人的心目中似乎永远是枯燥学科的代名词,正是这种先入为主的误解阻碍着更多人欣赏其独特宏大的自然学术之美。
本文结合美学的相关知识和作者本人数学专业学习的心得感受,从理性、简约、确定、基础四个方面,力图展示数学的独特文化美感,揭示其美中之最上者的学术文化地位。
【关键词】数学之美;文化美学相信在大多数人的眼中,世界上最枯燥的学科非数学莫属。
枯燥的数字,枯燥的定理,枯燥的推演方式,关于数学的一切都枯燥得令人敬畏。
学校里,同学们谈数学色变,偶然遇到一位学生,且不论其专业课成绩如何,有勇气选择这个充满挑战性的专业学习本身已经很值得佩服了。
这样一门世人眼中乏味枯燥的学科,为什么能让那么多拥有天赐之才的科学家为之着迷?为什么人类追求美的天性并没有让他们对似乎没有任何美感的数学退避三舍?直到最近一次偶然机会,才让我有时间仔细寻找学习数学的十几年在我的思想深处留下的痕迹,我终于能够明白“天堂里也有数学之美”是出自对于怎样一种宏大之美的敬畏与向往。
1 美之理性篇如果说培根的科学研究思想开启了人类认识世界的系统理性大门,那么最能够体现这种理性美的学科当之无愧非数学莫属。
无论是推理演绎的方法,还是严格的假设与证伪,都是数学研究中随处可见的思想,更不用说著名的庞加来猜想、歌德巴赫猜想等等人类对客观世界的理性扣问。
在古希腊时代,《几何原本》影响巨大,直到今天,它都是印刷数量、版本仅次于《圣经》的读物;文艺复兴延续到17、18世纪的近代文明,牛顿发明了微积分,连同他的力学理论把整个科学带到了新的境界;以爱因斯坦相对论为基础的现代文明中,高斯、黎曼准备了很多数学工作,黎曼几何就是相对论的数学基础;20世纪下半叶的信息时代,就是冯·诺伊曼创造了计算机的数学基础,开启了通往今日世界繁荣的大门。
数学史与数学文化论文
数学史与数学文化论文一、内容概览本文将深入探讨数学史与数学文化之间的相互影响和交融。
文章首先概述数学史的发展历程,从古代文明如埃及、巴比伦、希腊的数学起源开始,到现代数学的蓬勃发展。
阐述数学文化在这一过程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包括数学观念、思维方式以及其在社会、科技、艺术等领域的应用和影响。
文章还将分析不同文化背景下数学发展的独特性,以及数学在不同历史时期和地域的演变如何影响并塑造了独特的数学文化。
本文将讨论数学史与数学文化研究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以及这一研究领域对于教育、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的贡献。
通过深入研究数学史与数学文化的关系,本文旨在揭示数学的内在价值及其在人类文明进程中的重要地位。
1. 介绍数学史与数学文化的重要性。
传承文明,记录历史进程:数学史是一部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记录。
数学的进步总是伴随着社会、科技、文化和经济的变革。
通过研究数学史,我们可以了解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背景、科技水平和人们的思维方式,从而更全面地认识人类文明的发展历程。
促进数学教育与学习:数学史与数学文化的研究对于数学教育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
了解数学知识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的本质,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动力。
通过历史人物和故事,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术观念,培养科学精神。
弘扬科学精神,提升文化素养:数学文化作为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人类对自然世界的探索精神和科学思维。
研究数学文化有助于弘扬科学精神,提高公众的科学素养和文化水平。
通过数学文化的传播,可以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理解,增进人们对世界的认识。
激发创新,推动科技发展:数学史的研究可以让我们了解前人如何解决问题,进而激发我们面对新问题的创新思维。
通过对历史上数学家的研究方法和思路的学习,可以培养我们的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推动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发展。
数学史与数学文化的研究对于传承文明、促进数学教育、弘扬科学精神和推动科技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数学文化的论文
数学文化的论文导言数学是一种全球通用的语言,不仅仅是一门学科,更是一种文化。
在这篇论文中,我们将探讨数学与文化之间的关系,并分析数学文化的影响和价值。
数学与文化的关系数学与文化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首先,数学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它体现了不同文化的思维方式和观念。
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对数学的理解和应用方式有所不同。
其次,数学也受到文化环境的影响。
不同文化中的数学问题和解决方法往往是基于特定的背景和需求而产生的。
数学文化的影响数学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对人们的思维、生活和社会发展都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对思维的影响数学培养了人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通过数学的学习,人们能够锻炼出严密的逻辑思维,培养出辨别问题本质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对生活的影响数学在生活中无处不在,它影响着我们的日常决策和行为。
例如,在购物时,我们需要计算折扣和价格比较;在理财时,我们需要进行利息计算和资产管理。
数学使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数字,提高我们的生活质量。
对社会的影响数学在社会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它是科学研究和技术发展的基础。
无论是医学、工程还是经济等领域,都离不开数学的支持。
数学促进了社会进步和创新,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发展,对社会经济具有重要影响。
数学文化的价值数学文化具有独特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智力培养数学是培养人们智力的重要途径之一。
通过数学的学习,人们能够提高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培养出创造力和创新精神。
人文素养数学是一门人文学科,它不仅仅是一种技术或工具,更是一种文化表达和思考方式。
通过学习数学,人们能够深入了解数学的历史、发展和应用,增强人文素养和对数学文化的欣赏。
跨学科交叉数学作为一门跨学科性质强的学科,与其他学科有着广泛的联系和交叉。
数学文化能够促进不同学科之间的交流和合作,推动知识的整合与创新。
数学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为了促进数学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我们应该采取以下措施:1.在教育中重视数学文化的培养,将数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结合,加强对数学文化的宣传和教育。
数学文化选修课心得体会五篇论文(5篇)
数学文化选修课心得体会五篇论文(5篇)体会是指将学习的东西运用到实践中去,通过实践反思学习内容并记录下来的文字,近似于经验总结。
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得一篇好的心得体会吗?下面我帮大家找寻并整理了一些优秀的心得体会范文,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备教的方法很多,备学生的学习方法少。
老师注意到自身要有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如语言应简明扼要、准确、生动等),注意到实验操作应规范、熟练,注意到文字的表达(如板书编写有序、图示清晰、工整等),也注意对学生的组织管理,但对学生的学考虑不够。
老师的备课要探讨学生如何学,要根据不同的内容确定不同的学习目标;要根据不同年级的学生指导如何进行预习、听课、记笔记、做复习、做作业等;要考虑到观察能力、想象能力、思维能力、推理能力及总结归纳能力的培养。
一位老师教学水平的高低,不仅仅表现他对知识的传授,更主要表现在他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
教学过程是一个极具变化发展的动态生成的过程,其间必然有许多非预期的因素,即便教师对学情考虑再充分,也有“无法预知”的场景发生,尤其当师生的主动性、积极性都充分发挥时,实际的教育过程远远要比预定的、计划中的过程生动、活泼、丰富得多。
教师要利用好即时生成性因素,展示自己灵活的教学机智,不能牵着学生的鼻子“走教案”。
要促成课堂教学的动态生成,教师要创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
如果我们的课堂还是师道尊严,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不回答,不予理睬,或马上表现出不高兴,不耐烦,那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一定大打折扣,因而要让我们的课堂充满生气,师生关系一定要开放,教师要在教学中真正建立人格平等、真诚合作的民主关系。
同时教师要高度重视学生的一言一行,在教与学的平台上,做到教学相长,因学而教,树立随时捕捉教学机会的意识,就必定会使我们的课堂教学更加活泼有趣,更加充满生机,也更能展示教师的无穷魅力。
课堂提问注意开放性。
开放性的提问,没有统一的思维模式与现成答案,学生回答完全是根据自已的理解回答。
数学文化的论文范文参考
数学文化的论文范文参考数学文化是以数学科学体系为核心,以数学的思想、精神、知识、方法、技术、理论等所辐射的相关文化领域为有机组成部分的一个具有强大精神与物质功能的动态系统。
下文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数学文化的论文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数学文化的论文篇1试论初中数学教学中的数学文化教育数学思想是数学中的理性认识,是数学知识的本质,是数学中的高度抽象、概括的内容。
它蕴涵于运用数学方法分析、处理和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之中。
数学的研究对象是现实世界中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
数学不仅是一门科学,更是一个内容十分丰富的文化系统,蕴涵了大量的哲学、美学、文学、史学、经济学等知识。
初中数学文化教育的意义十分重大。
一、初中数学与哲学“数学:辩证的辅助工具和表现形式”(恩格斯)。
初中数学中蕴涵着大量的辩证唯物主义因素,如数学来源于实践又反作用于实践的认识论,数学内容中普遍存在的运动变化、相互联系、相互转化的辩证法和方法论等。
在有理数的运算、分式、二次根式等有关内容中,可通过揭示加法与减法、乘法与除法、乘方与开方的对立、统一与相互转化,“负负得正”中蕴涵的否定之否定规律,对学生进行初步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教育。
从“数的开方”的引入和数的扩展过程可以看出,数学知识的产生和发展,是既来源于实践又应用、服务于实践并受实践检验的,事物内部的矛盾性是促进事物发展的动力。
在“一次函数的图像和性质”中渗透了运动、发展的思想,曲线与方程的数形结合更是矛盾转化的范例。
在直线和圆、圆与圆的位置关系、圆幂定理(相交弦定理、切割线定理)等内容中,通过运动、发展、普遍联系的观点,揭示了事物量变引起质变的质量互变规律。
通过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与渗透,引导学生探索相近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优化认知结构,把握数学中蕴涵的本质规律,可以使学生逐步形成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增强他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促进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形成。
二、初中数学与美学罗素指出:“数学,如果正确地看,不但拥有真理,而且也具有高尚的美。
【参考文档】数学文化论文-优秀word范文 (13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数学文化论文篇一:数学文化论文数学文化的价值机制084 108011114 程应健内容摘要:数学是打开科学大门的钥匙。
科学家们如此重视教学,他们述说的这些切身经验和坚定的信念,如果从哲学的层次来理解,其实就是说,任何事物都是量和质的统一体,都有自身的量的方面的规律,不掌握量的规律,就不可能对各种事物的质获得明确清晰的认识。
而数学正是一门研究“量”的科学,它不断地在总结和积累各种量的规律性,因而必然会成为人们认识世界的有力工具。
关键词:科学思维思想方法理性艺术精神科学史表明,一些划时代的科学理论成就的出现,无一不借助于数学的力量。
早在古代,希腊的毕达哥拉斯(Pythagoras)学派就把数看作万物之本源。
享有“近代自然科学之父”尊称的伽利略(G.Galileo)认为,展现在我们眼前的宇宙像一本用数学语言写成的大书,如不掌握数学的符号语言,就像在黑暗的迷宫里游荡,什么也认识不清。
物理学家伦琴(W.K.R ntgen)因发现了X射线而成为1910 年开始的诺贝尔物理奖的第一位获得者。
当有人问这位卓越的实验物理学家科学家需要什么样的修养时,他的回答是:第一是数学,第二是数学,第三还是数学。
对计算机的发展做出过重大贡献的冯·诺依曼(J.V.Neumman )认为“数学处于人类智能的中心领域”。
他还指出:“数学方法渗透进支配着一切自然科学的理论分支,它已愈来愈成为衡量成就的主要标志。
”马克思曾明确指出:“一门科学只有当它达到了能够成功地运用数学时,才算真正发展了。
”这是对数学作用的深刻理解,也是对科学化趋势的深刻预见。
事实上,数学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连一些过去认为与数学无缘的学科,如考古学、语言学、心理学等现在也都成为数学能够大显身手的领域。
数学方法也在深刻地影响着历史学研究,能帮助历史学家做出更可靠、更令人信服的结论。
关于数学文化的论文范文
数学是一种文化,数学文化是人类社会优秀的、先进的文化。
下文是为大家整理的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篇1浅谈数学文化建设摘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数学文化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显得越来越重要。
本文从教师数学文化素养、教材数学文化建设、教学数学文化渗透三个方面对小学数学文化建设作了探索,希望能给新课改提供借鉴和启示。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数学文化;数学文化建设数学是人类的文化,数学文化表现在数学的起源、发展、完善和应用的过程中。
新课标指出:“数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它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数学文化的核心是数学产生、发展的历史进程中,逐步沉淀下来的数学思考,数学观念,数学品质。
因此,就小学数学教学而言,小学数学文化的建设显得尤为重要。
下面是我关于小学数学文化建设的几点思考。
一、小学数学教师数学文化素养数学新课程精神强调:数学课程应展示数学文化的魅力,即展示数学文化的悠久历史,展示数学文化的博大精深,展示数学家的探索精神,展示数学文化的美学价值。
作为数学文化传播者的小学数学教师,其自身的数学文化素养是决定小学数学文化建设的关键因素。
1.强化数学文化意识数学之于文化好比种子之于土壤,是厚重的人类历史文化孕育了今天的数学。
无论是从数学本身的发展看,还是从数学对社会与人类进步的作用看,数学文化的教育功能都是非常重要的。
数学文化的教育功能主要包括四个方面:1使学生真正理解数学的本质;2发展学生理性精神;3培养学生创新精神;4培养学生审美能力。
所以,小学数学教师首先要强化自身的“数学文化”意识,树立学生的“数学文化”意识。
如果只掌握专业知识而没有深厚的数学文化底蕴,那他的数学王国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数学家们有这样一种观点:三流的教师传授知识,二流的教师传授技巧,一流的教师传授思想方法,而超级大师传播数学文化。
2.加强数学文化学习研究小学数学教师仅仅具有“数学文化”意识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认真地系统学习与研究数学文化,切实把它当做一项系统工程来做。
有关数学论文300字(6篇)
有关数学论文300字(6篇)数学论文篇1一、数学文化的概述了解,让其在数学过程中能够更深层次地理解数学。
数学文化内容表现出来是不受任何限制的。
内容的丰富性使得数学文化的形式在数学教材中呈现为两种:隐性和显性。
在数学教学中的一种数学思想和数学理念,老师以肯定的方式传递给同学,这其实就是所谓的隐性的数学文化;而显性的文化学问能够呈现出明显的方面,但数学文化学问仅在课堂的课本教学中很难显现出来,难以到达同学的需求。
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无论是隐性的还是显性的数学文化,都依靠于同学的自身感悟。
通过同学的感悟可以进一步了解数学文化中所包含详细应用问题。
二、学校数学文化学问在教材中的详细编排状况学校数学文化学问编排的详细内容,其实可以对同学有促进作用。
同学学习数学运算之后,补充相关的数学文化内容,可以对同学个思维起到一个激活的作用。
因此,数学教材编研组应当留意对数学文化学问的补充。
1、关于人教版中数学文化内容的编排经过相关的统计工作,笔者对人教版中的数学文化学问进行了总结。
从总结的结果就可以知道,人教版中对于数学文化内容的编排并不是基于对同学的考虑,简单对老师的授课和同学的学习造成不好的影响,导致同学只注意数学运算,忽视数学思维的形成。
虽然数学的本质是计算,但是在其中所呈现的信息,传递给同学的学问面过于狭窄。
数学教材中的阅读材料仅是对历史性的时间进行简洁介绍,向同学介绍与之相关的数学内容,并没有对该学问点的教法进行论述,无法提起同学的爱好,而事实上教材中的阅读材料本应是激发同学阅读的。
2、对学校数学文化教学活动的思索数学主要由数学文化和数学运算技能构成,数学文化有时能够有效地关心数学运算。
数学文化学问的提取既可以来源于生活,也可以来源历史大事。
但是,目前数学教学活动关于数学文化的教学却没有满意同学的基本需要。
首先,教学活动缺少数学文化教学。
数学教学应当包括数学文化的教学,数学文化应当渗透进数学教学中。
但是现实却并非如此。
有关数学文化方面的论文
有关数学文化方面的论文数学文化是打开科学大门的钥匙,一些划时代的科学理论成就的出现,无一不借助于数学的力量。
下文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数学文化方面的论文的范文,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欢迎大家阅读参考!数学文化方面的论文篇1浅谈数学文化价值的挖掘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数学的文化价值在课堂教学中显得越来越重要。
在数学教学中,我们要对数学教材进行挖掘和理解,追溯数学的发展史,凸显数学的理性精神,渗透数学的人文教育,体现数学的应用价值。
通过对数学文化的传承和滋养,达到全面育人的目的。
关键词:文化价值; 数学发展史; 理性精神; 人文教育; 应用价值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数学的文化价值在课堂教学中显得越来越重要。
下面结合教学实例谈谈课堂中数学文化价值的挖掘。
一、追溯数学的发展史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我们可以有针对性地挖掘和展示数学史上重要人物、事件、优秀数学成果,或一些有趣地数学轶闻趣事等,不仅有助于学生了解数学宝库中中外数学家令人神往的成就,而且通过了解数学的发展过程,探索先哲的数学思想,还有助于学生感知数学发展的规律,指导数学学习,预测数学未来,从而提高学生探索数学问题的热情。
记得曾经听过《十进制计数法》一课,我深深地被执教者的充满数学文化的设计所吸引。
想必这位教师在设计这堂课时一定查阅了大量的史料、文献,他将蕴藏在这个知识点中的数学文化充分地挖掘了出来:数的起源、古代各国的数的各异形态、阿拉伯数字的发展历史等等。
这些丰富的素材,加上多媒体课件的渲染呈现,一段具有古代神韵的“数的产生”背景资料应运而生了,它带给学生的是什么呢?让我们听听课后学生们的感触吧――生1:我觉得数真是太神奇了!原来它是这样演化而来的,我想以后我会更加喜欢数学的!生2:通过这节课,我突然发现数学这么有趣,好像把我带到了神秘的古国!生3:真没想到数学知识如此丰富多彩和有意思!原来我一直认为数学就是写写算算,这节课改变了我的想法!……听了孩子们的感言,我才顿悟到,是不是我们平时给他们传播的数学文化与史料太少了?数学课,同样是颇具趣味性和人文性的,只要我们善于挖掘与深钻,里面的宝藏可不少啊!二、凸显数学的理性精神数学不只是数学知识、方法、过程的简单堆砌与叠加,数学教学也不仅仅是数学知识、技能和方法的机械传递与搬运。
数学文化论文
数学文化论文摘要数学作为一门科学,不仅仅是一种工具,更是一种文化。
本文将探讨数学与文化之间的关系,从数学的历史、数学的应用以及数学的教育等方面,分析数学如何影响和塑造人类的文化。
1. 数学的历史与文化传承数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人类文明的早期。
早期的数学发展与农业、经济、建筑等方面的发展息息相关,然而,随着数学的不断发展,它逐渐超越了实用的范畴,成为了一种独立的学科。
在古希腊、古印度和古中国等文化中,数学逐渐成为了一种独特的思维方式和艺术形式,成为了文化的一部分。
例如,希腊哲学家毕达哥拉斯认为数学是宇宙的基本原理,而《周易》中的六十四卦的排列也展示了中国古代数学家对数的崇拜和探索。
这些数学思想和理论的传承,影响了不同文化中人们对于数学的认识和应用。
2. 数学的应用与文化创新数学的应用在现代文化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从建筑设计到艺术创作,数学都为文化创新提供了基础。
在建筑设计中,数学的几何学和结构力学等知识被广泛应用,为建筑师们提供了更多的创作可能性。
而在艺术领域,数学的对称性和黄金分割等数学原理被艺术家们运用于艺术作品的创作中。
这些数学的应用不仅丰富了文化的内涵,也为创造出更为精美和复杂的艺术品提供了基础。
3. 数学的教育与文化传播数学教育对于文化的传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通过数学教育,人们不仅可以学习到数学知识和技巧,更能够培养逻辑思维、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数学教育的普及不仅有助于数学的传播,也可以促进文化的传承和创新。
例如,数学奥林匹克竞赛在世界范围内举办,不仅激发了青少年的数学兴趣,也扩大了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4. 数学教育与文化多样性尽管数学是一门普遍存在于全球各个文化中的学科,但在不同的文化中,对于数学教育的理念和方法存在着差异。
例如,在中国数学教育中,注重基础知识的灌输和计算能力的培养;而在西方国家,数学教育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种文化上的差异对于数学教育在不同文化中的传播和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
关于数学文化的论文
关于数学文化的论文我对数学文化的看法数学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之一,它不仅表达了人类思维中的意念,也表达了人类对客观世界深入细致的思考,以及追求完美和谐的愿望。
早在古希腊时代,哲学家___就把数学看作是文化的最高理想,认为研究数学不仅是为了求真,也是为了求善、求美。
因此,数学在人类文化中有着独特的地位。
现在,数学已经成为现代科学技术的语言和工具,几乎是任何科学都不可缺少的。
它的成果为众多学科所共识,积极推动着这些学科理论的建立和深化,它的思维方式和方法渗透到各学科,为这些学科的发展增添了活力。
数学追求的是一种完全确定、完全可靠的知识。
它的对象必须是明确无误的概念,推理过程的每一步骤都必须明确可靠、容不得半点的含糊,整个认识过程必须前后一贯而不容许自相矛盾。
正因为如此,数学方法成为人们一种典范的认识方法,帮助人们正确地、客观地认识宇宙和人类自己。
数学不断地追求最简单、最深层次,这是认识的根本。
用简洁的数学公式来表示复杂的事物、理解变化的客观规律。
在科学技术领域内,人们现在已经能惯地用非常简洁的数学公式来表示物体的运动,解释各种现象,同时借助于数学探求事物的机理,预测事物未来的发展变化,探求超出人类感官所及的宇宙的根本。
在认识客观世界的探索中,数学的生命力表现得十分强大。
几千年来,人类的思想发生了巨大变化,人类的知识在不断地增长。
而在由历史积累而形成的人类知识文化宝藏中,数学思想和方法却一直延续发展了几千年,为人类文化的繁荣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数学不仅研究客观世界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而且也研究它自身。
数学历史上的悖论记录了数学在研究自身过程中所经历的危机,但这些危机也促使数学不断审视自己、克服矛盾,夯实基础,使其更为扎实、牢靠。
公理化体系就是数学对自身基础深思熟虑的结果。
数学自身的探索也形成了新分支,如数理逻辑,推动了数学的发展。
数学的发展历史体现了人类追求真理不断探索的精神。
数学的基础是逻辑和直觉、分析和推理、共性和个性,这种思维方式是数学外在表现,也受到时代精神和思维方式的影响。
关于数学文化的论文
关于数学文化的论文数学的发展源远流长,可以说,人类文明的发展离不开数学,而“数学是一种文化”的观念也早已深入人心。
下文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数学文化的论文的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参考!关于数学文化的论文篇1谈数学文化与数学教学文化[摘要]数学文化是数学的灵魂,新课程改革以来,数学文化被数次提及,也成为数学教师的共识。
数学教学是一种传承文化的过程,同时其自身也是一种文化。
数学教学文化与数学文化之间是一种辩证关系,也能够在教学实践中体现出来。
[关键词]数学教学;数学文化;数学教学文化近几年,人们对数学文化的研究热情不减,这说明我们数学教师的研究触角已经更多地进入这一领域。
笔者一直思考一个问题:我们的研究触角为什么要伸出应试的海平面,伸入数学文化这个领域呢?经过持续思考,笔者的理解是,数学文化是推动数学发展的内在动力,数学文化是数学的灵魂。
而在高中数学的教学中,笔者以为其也应当有文化的成分。
也就是说,如果我们认为是数学是一种文化的话,那数学教学也应当是一种文化。
将数学教学放到文化的视角下来分析,有助于我们从更高的高度看待我们从事的高中数学教学。
一、数学文化与数学教学文化的辩证关系《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指出:“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说明从国家课程意志的层面已经明确了数学是离不开文化的,但数学课程标准给出的数学文化教学方式却耐人寻味。
其说:“数学课程应当适当介绍数学的历史、应用和发展趋势……数学的美学价值,数学家的创新精神。
”这段话的意思并不难理解,其似乎是告诉我们数学文化的一种呈现方式,那就是“介绍”。
我们不否认数学文化离不开介绍这一方式,但我们同时也应当看到文化的魅力不只在于介绍,文化最终是由学生来感知的,感知信息的输入除了老师的介绍之外,还有自我阅读、自主体验等多种方式。
这些方式没有纳入高中数学课程标准,这其中的原因是什么?而反思我们此刻正在思考的问题,即数学文化应当以什么样的方式来向学生传递的问题,其实正是我们所探讨的数学教学文化的问题——数学文化的教学方式是数学教学文化的产物。
关于数学文化的价值获奖论文优秀范文
关于数学文化的价值获奖论文优秀范文(2)推荐文章数学文化的论文范文参考热度:数学文化方面的论文发表热度:大学数学文化选修课论文3000字热度:有关数学文化方面的论文热度:数学文化论文投稿热度:数学文化的论文篇4浅谈小学数学教材中蕴含的数学文化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载体,并且具有自身独特的表达方式。
它体现于我们日常工作生活的诸多领域,以对物质世界的精确把握和对精神世界的完美锤炼塑造了数学美学。
数学家们普遍认为,数学不仅仅是一门思维学科,更是一种艺术类型。
它与哲学相似,为人们认识宇宙、了解意识功能提供了结构化的方法。
因此,小学数学教育不应该仅仅止步于讲解试题、机械化演算,更应该挖掘教材中蕴含的数学文化,将数学之美、数学之趣、数学之情呈献给学生。
一、小学数学教材与数学文化的理论分析小学数学教材中的文化信息隐含在教材的字里行间,即通过承载数学化术语的文本渗透出来,而不是类似其他学科教材那样可以直接通过文字所得,这就形成了数学文化的深入性、思考性和可挖掘性。
构成数学文化的载体主要有文字、数字和符号。
数字是数学的本质形态,是数学的根本存在方式,只有文字与数字不成其为数学文化。
符号作为数学文化的第二要素出现在教材之中,它是连接数字形成数学价值关系的重要桥梁,没有符号只有数字学生无法领悟到数学的逻辑性和客观性。
文字看似与数学关系不大,却是数学教材中必不可缺的润滑剂,它是小学数学教材中数学文化的直接载体,只有透过文字,学生才能对文化形成情感记忆并发展出价值观念。
文字相对于数字而言是文化的感性符号,它传达出数学所联结的博大的人文内涵和历史重量。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越来越脱离对单纯计算的重视,而是着重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情感价值和独立思考能力。
得以实现这些要求的最重要途径即是对数学教材中的文化内容的发掘,如何将小学数学教材中的文化信息呈献给学生,教师必然拥有各种不同的方法。
本文将以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为例,简要介绍几个实例。
数学文化论文
数学文化论文一、教学中的常见问题1、学习兴趣不足在当今的中小学数学教学中,学习兴趣不足的问题尤为突出。
这主要表现在学生对数学学科的热情不高,对数学知识的探究欲望不强。
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有以下几点:(1)教学方法单一,课堂互动不足。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过于依赖讲授法,缺乏启发式、探究式教学,使得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地位,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教学内容脱离实际,学生难以感知数学的价值。
教材中的例题和习题过于抽象,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去甚远,使学生觉得数学学习与自身发展无关,进而导致学习兴趣降低。
(3)评价体系过于注重成绩,忽视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应试教育的大背景下,教师、家长和社会对学生的评价主要依据考试成绩,这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过分关注结果,而忽视了学习过程中的思维发展和兴趣培养。
2、重结果记忆,轻思维发展在数学教学中,部分教师过于注重学生的计算速度和准确率,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过分依赖记忆,而忽视了思维能力的发展。
这种现象表现在以下方面:(1)课堂教学过于强调公式、定理的背诵和套用,忽视了对公式、定理的推导和理解。
(2)教师在布置作业和练习时,过于关注题目数量和难度,而忽视了培养学生的解题策略和思维方法。
(3)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将注意力集中在答案的正确与否上,而忽视了思考问题的过程和方法。
3、对概念的理解不够深入概念是数学知识体系的基础,对概念的理解程度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数学素养。
然而,在目前的数学教学中,对概念的理解仍然存在以下问题:(1)教师对概念的教学重视程度不够,往往一带而过,使学生难以深入理解。
(2)学生对概念的掌握停留在表面,不能准确把握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3)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缺乏有效的概念辨析和巩固方法,导致学生对概念的理解模糊不清。
二、教学实践与思考1、梳理脉络,全面理解教材(1)从培养目标出发,理解课程核心素养的发展体系为了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教师应当首先从培养目标出发,深刻理解数学课程的核心素养。
数学文化文章
数学文化文章数学文化是一种特殊的文化形式,是人类智慧的结晶。
它不仅仅是一门学科,更是一种思维方式和一种生活态度。
在数学文化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数学的美妙和深邃,体会到数学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巨大贡献。
数学文化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文明。
早在古代,埃及人、巴比伦人、古希腊人等就开始了数学的探索和研究。
他们利用数学解决土地测量、建筑设计、天文预测等实际问题,为社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例如,埃及人利用几何学来测量和划分土地,巴比伦人发明了著名的巴比伦数字系统,古希腊人则提出了许多几何学的基本概念和定理。
数学文化的发展离不开数学家们的努力和贡献。
从古代的欧几里得、阿基米德,到近代的牛顿、莱布尼茨,再到现代的高斯、欧拉等,每一位数学家都为数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他们的研究成果不仅推动了数学的发展,也对其他学科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例如,牛顿和莱布尼茨的微积分理论不仅为物理学的发展提供了基础,也为工程学、经济学等学科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推动力。
数学文化不仅仅体现在学术研究中,也渗透到了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会遇到许多与数学相关的问题,例如计算购物时的折扣、规划旅行路线、解决家庭财务问题等等。
数学文化的普及使得我们能够更好地应对这些问题,提高生活质量。
数学文化还体现在艺术和设计中。
许多艺术品和设计作品中都融入了数学的元素。
例如,建筑设计中的对称性、黄金分割等都是基于数学原理的;绘画中的透视法也是基于数学的几何学原理。
数学的美妙和规律性赋予了艺术作品以更深层次的内涵和美感。
除了对实际问题和艺术设计的应用外,数学文化还对人类思维方式的培养和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数学培养了人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了人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通过学习数学,我们可以培养自己的思维方式,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变化。
数学文化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科,它不仅仅是一种知识,更是一种思维方式和生活态度。
课题研究论文:浅谈数学文化
数学论文浅谈数学文化数学文化是人类文化的一种,它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为“文化”的数学,要充分展示数学知识发生、发展及其应用的过程,体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现数学的人文价值,而其中“数学的观念、意识和思维方式”是“数学文化”的核心,在初等数学的教学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一、从一般文化看数学文化我们先站在数学外考虑什么是数学文化。
这就是从文化本身出发,“演绎出”数学文化来。
数学文化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当然也是人类文化的诸多组成部分之一。
所以是数学文化而不是别的文化,在于数学文化是数学相关者在从事数学活动(如研究数学、教授数学、应用数学、学习数学或作数学游戏)时的“内环境”,数学文化是人类适应数学活动的环境与创造数学活动自身及其成果的总和。
通常认为,文化由器物文化、制度文化和观念文化三个层面构成,因此作为其子集合的数学文化也是由这三个层面构成的。
数学文化的器物层面是各种算器,例如算盘、算板、算图、各种计算器,特别是现代的电子计算机成为数学以及其他文化领域不可或缺的文化器物;数学文化的制度层面指的是进行数学活动的各种社会建制,如数学研究机构、数学学术团体、数学论文出版发表制度、数学创新制度等等;数学文化的观念层面与文化观念一样是数学文化的核心因素,包括数学知识、数学思想、数学方法、数学精神等。
我们思考一下,无论器物、制度还是观念都是一般文化的概念,知识、思想、方法、精神也是一般文化共同具有的观念因素。
所以从数学之外即从人类的一般文化的角度看数学文化,可以说数学文化就是一般文化在数学上的投影:数学文化是一般文化的特殊体现,应该蕴含一般文化的所有方面。
因此所谓数学文化研究就是从文化的各个领域对数学进行的探索。
二、数学文化与大众文化的不同文化是一个群体(可以是国家、也可以是民族、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形成的日趋稳定的思想观念、价值观、行为规范、风俗习惯、群体意识等等。
文化是人类生活的反映,活动的记录,历史的积沉,是人们对生活的需要、理想和愿望,是人们的高级精神生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学文化感想及数学的民族性和世界性数学是什么呢这似乎对大部分人来说很神秘,每当别人问起我大学的专业当我说出数学系的时候他们总是一副惊讶的表情然后又是一阵的赞叹在他们的脑海中似乎学数学的人都很聪明特别的厉害,其实不然,数学早就植根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的衣食住行中了如衣服的尺码出行的路程房屋的构建等,数学是研究数量、结构、变化以及空间模型等概念的一门学科透过抽象化和逻辑推理的使用,由计数、计算、量度和对物体形状及运动的观察中产生。
谈到数学文化,往往会联想到数学史。
确实,宏观地观察数学,从历史上考察数学的进步,确实是揭示数学文化层面的重要途径。
但是,除了这种宏观的历史考察之外,还应该有微观的一面,即从具体的数学概念、数学方法、数学思想中揭示数学的文化底蕴。
以下将阐述一些新视角,力求多侧面地展现数学文化。
万丈高楼平地起对于世界的发展数学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可以毫不夸张的说没有数学就没有社会的发展,数学就是科学这一高楼的地基,因为它所以世界文化得以辉煌。
我们在短短的几节课中学习数学文化这门课,其实效果是微乎其微的数学与人的的历史同在它有几千年的时间积淀,涉及方方面面文学如坐地日行三万里、飞流直线三千尺等幽美词句美学如“蒙娜丽莎的微笑”著名画作条条框框都是数学、“1/2+1/3=2/5 ?”是不是和谐美?二次方程的求根公式美不美?物理中物体天体各大星系的运动等等。
著名数学家笛卡尔、欧几里得、牛顿、莱布尼茨、陈省身、华罗庚等得对数学所作贡献又岂是三言两语可以说明的呢。
所以我觉得囫囵吞枣不如退而求其次贵精不求量,课上主讲某些重要人物的故事及对数学发展做出的贡献。
另外在大四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好多同学都在忙碌的准备考研此时开这门课正好在大家疲惫的时候精心设计一下课上的内容多一些互动如数学在物理化学美学等上的实际应用做一些小游戏,来让大家积极动手参加娱乐一下在娱乐中学习数学文化切实了解数学的应用。
语言中如“万无一失”,在中国语言里比喻“有绝对把握”,但是,这句成语可以联系“小概率事件”进行思考。
“十万有一失”在航天器的零件中也是不允许的。
此外,“指数爆炸”“直线上升”等等已经进入日常语言。
它们的含义可与事物的复杂性相联系(计算复杂性问题),正是所需要研究的。
“事业坐标”“人生轨迹”也已经是人们耳熟能详的词语。
大家竞赛含有数学字词的成语不失为一个开动脑筋活跃课堂的好办法。
认识数学文化的民族性和世界性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也就一定有属于这个文化的数学。
古希腊的数学和中国传统数学都有辉煌的成就、优秀的传统。
但是,它们之间有着明显的差异。
古希腊和古代中国的不同政治文明孕育了不同的数学。
古希腊是奴隶制国家。
当时希腊的雅典城邦实行奴隶主的民主政治(广大奴隶不能享受这种民主)。
男性奴隶主的全体大会选举执政官,对一些战争、财政大事实行民主表决。
这种政治文明包含着某些合理的因素。
奴隶主之间讲民主,往往需要用理由说服对方,使学术上的辩论风气浓厚。
为了证明自己坚持的是真理,也就需要证明。
先设一些人人皆同意的“公理”,规定一些名词的意义,然后把要陈述的命题,称为公理的逻辑推论。
欧氏的《几何原本》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
中国在春秋战国时期也有百家争鸣的学术风气,但是没有实行古希腊统治者之间的民主政治,而是实行君王统治制度。
春秋战国时期,也是知识分子自由表达见解的黄金年代。
当时的思想家和数学家,主要目标是帮助君王统治臣民、管理国家。
因此,中国的古代数学,多半以“管理数学”的形式出现,目的是为了丈量田亩、兴修水利、分配劳力、计算税收、运输粮食等国家管理的实用目标。
理性探讨在这里退居其次。
因此,从文化意义上看,中国数学可以说是“管理数学”和“木匠数学”,存在的形式则是官方的文书。
古希腊的文化时尚,是追求精神上享受,以获得对大自然的理解为最高目标。
因此,“对顶角相等”这样的命题,在《几何原本》里列入命题15,借助公理3(等量减等量,其差相等)给予证明。
在中国的数学文化里,不可能给这样的直观命题留下位置。
同样,中国数学强调实用的管理数学,却在算法上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负数的运用、解方程的开根法,以及杨辉(贾宪)三角、祖冲之的圆周率计算、天元术那样的精致计算课题,也只能在中国诞生,而为古希腊文明所轻视。
我们应当充分重视中国传统数学中的实用与算法的传统,同时又必须吸收人类一切有益的数学文化创造,包括古希腊的文化传统。
当进入21世纪的时候,我们作为地球村的村民,一定要溶入世界数学文化,将民族性和世界性有机地结合起来。
编辑本段揭示数学文化内涵,走出数学孤立主义的阴影,数学的内涵十分丰富。
但在中国数学教育界,常常有“数学=逻辑”的观念。
据调查,学生们把数学看作“一堆绝对真理的总集”,或者是“一种符号的游戏”。
“数学遵循记忆事实-运用算法-执行记忆得来的公式-算出答案”的模式[1],“数学=逻辑”的公式带来了许多负面影响。
正如一位智者所说,一个充满活力的数学美女,只剩下一副X光照片上的骨架了!数学的内涵,包括用数学的观点观察现实,构造数学模型,学习数学的语言、图表、符号表示,进行数学交流。
通过理性思维,培养严谨素质,追求创新精神,欣赏数学之美。
半个多世纪以前,著名数学家柯朗在名著《数学是什么》的序言中这样写道:“今天,数学教育的传统地位陷入严重的危机。
数学教学有时竟变成一种空洞的解题训练。
数学研究已出现一种过分专门化和过于强调抽象的趋势,而忽视了数学的应用以及与其他领域的联系。
教师学生和一般受过教育的人都要求有一个建设性的改造,其目的是要真正理解数学是一个有机整体,是科学思考与行动的基础。
”2002年8月20日,丘成桐接受《东方时空》的采访时说:“我把《史记》当作歌剧来欣赏”,“由于我重视历史,而历史是宏观的,所以我在看数学问题时常常采取宏观的观点,和别人的看法不一样。
”这是一位数学大家的数学文化阐述。
《文汇报》2002年8月21日摘要刊出钱伟长的文章《哥丁根学派的追求》,其中提到:“这使我明白了:数学本身很美,然而不要被它迷了路。
应用数学的任务是解决实际问题,不是去完善许多数学方法,我们是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己任的。
从这一观点上讲,我们应该是解决实际问题的优秀‘屠夫’,而不是制刀的‘刀匠’,更不是那种一辈子欣赏自己的刀多么锋利而不去解决实际问题的刀匠。
”这是一个力学家的数学文化观。
和所有文化现象一样,数学文化直接支配着人们的行动。
孤立主义的数学文化,一方面拒人于千里之外,使人望数学而生畏;另一方面,又孤芳自赏,自言自语,令人把数学家当成“怪人”。
学校里的数学,原本是青少年喜爱的学科,却成为过滤的“筛子”、打人的“棒子”。
优秀的数学文化,会是美丽动人的数学王后、得心应手的仆人、聪明伶俐的宠物。
伴随着先进的数学文化,数学教学会变得生气勃勃、有血有肉、光彩照人。
谈到数学文化,往往会联想到数学史。
确实,宏观地观察数学,从历史上考察数学的进步,确实是揭示数学文化层面的重要途径。
但是,除了这种宏观的历史考察之外,还应该有微观的一面,即从具体的数学概念、数学方法、数学思想中揭示数学的文化底蕴。
以下将阐述一些新视角,力求多侧面地展现数学文化。
数学和文学。
数学和文学的思考方法往往是相通的。
举例来说,中学课程里有“对称”,文学中则有“对仗”。
对称是一种变换,变过去了却有些性质保持不变。
轴对称,即是依对称轴对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都保持不变。
那么对仗是什么?无非是上联变成下联,但是字词句的某些特性不变。
王维诗云:“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这里,明月对清泉,都是自然景物,没有变。
形容词“明”对“清”,名词“月”对“泉”,词性不变。
其余各词均如此。
变化中的不变性质,在文化中、文学中、数学中,都广泛存在着。
数学中的“对偶理论”,拓扑学的变与不变,都是这种思想的体现。
文学意境也有和数学观念相通的地方。
徐利治先生早就指出:“孤帆远影碧空尽”,正是极限概念的意境。
欧氏几何和中国古代的时空观。
初唐诗人陈子昂有句云:“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这是时间和三维欧几里得空间的文学描述。
在陈子昂看来,时间是两头无限的,以他自己为原点,恰可比喻为一条直线。
天是平面,地是平面,人类生活在这悠远而空旷的时空里,不禁感慨万千。
数学正是把这种人生感受精确化、形式化。
诗人的想象可以补充我们的数学理解。
宏观和微观是从物理学借用过来的,后来变成一种常识性的名词。
以函数为例,初中和高中的函数概念有变量说和对应说之分,其实是宏观描述和微观刻画的区别。
初中的变量说,实际上是宏观观察,主要考察它的变化趋势和性态。
高中的对应则是微观的分析。
在分段函数的端点处,函数值在这一段,还是下一段,差一点都不行。
政治上有全局和局部,物理上有牛顿力学与量子力学,电影中有全景和细部,国画中有泼墨山水画和工笔花鸟画,其道理都是一样的。
是否要从这样的观点考察函数呢?总之,数学文化离不开数学史,但是不能仅限于数学史。
当数学文化的魅力真正渗入教材、到达课堂、溶入教学时,数学就会更加平易近人,数学教学就会通过文化层面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数学、喜欢数学、热爱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