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城镇就业人口变动趋势的灰色关联分析

合集下载

中国人口就业结构的变化与调整

中国人口就业结构的变化与调整

中国人口就业结构的变化与调整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变迁,中国的人口就业结构也在不断变化和调整。

本文将从人口生育率下降、农村人口转移就业、技术进步与产业升级等方面来深入探讨这一问题。

一、人口生育率下降随着社会经济的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国的人口生育率逐渐下降。

过去,由于生活水平相对较低,人们普遍以多子多福的观念生育后代。

然而,随着社会进步和教育水平的提高,人们开始注重个人发展和生活质量,生育观念也发生了变化。

这导致了中国人口的老龄化趋势,对人口就业结构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二、农村人口转移就业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口选择离开农村,到城市寻找更好的就业机会。

这种农村人口向城市的转移对中国人口就业结构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方面,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城市就业机会相对较多,吸引了大量农村人口前往。

另一方面,农村劳动力的流失也为农村发展带来了一定的挑战。

因此,中国政府需要加强农村就业的培训和支持,以确保农村人口转移就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技术进步与产业升级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传统产业的就业机会不断减少,而高技术产业的就业机会逐渐增加。

这也导致了中国人口就业结构的调整。

以制造业为例,随着自动化、智能化技术的应用,传统的人工劳动力需求不再如以往那样紧缺,而对高技能劳动力的需求越来越大。

因此,中国需要加强对技术人才的培养和引进,以适应经济结构和就业市场的变化。

结论中国人口就业结构的变化与调整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人口生育率的下降、农村人口转移就业和技术进步与产业升级等因素都在不同程度上对中国人口就业结构产生着影响。

为了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中国政府需要加强对人口就业结构的调整和管理,提供更好的教育培训机会,推动产业升级和科技创新,以促进人口就业结构的持续优化和升级。

综上所述,中国人口就业结构的变化与调整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问题。

只有通过全面深入的分析和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才能实现人口就业结构的合理调整和优化,为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就业市场趋势分析

就业市场趋势分析

就业市场趋势分析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经济的改革开放,就业市场也在不断变化。

了解和分析就业市场的趋势对个人求职者和企业雇主来说都至关重要。

本文将对当前的就业市场趋势进行分析,以帮助读者更好地把握就业机会。

1. 就业市场的整体趋势就业市场的整体趋势受到宏观经济环境的影响。

近年来,我国经济增长持续向好,就业市场也呈现出稳定增长的态势。

随着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和服务业的快速发展,就业岗位的结构也发生了变化。

传统的制造业岗位逐渐减少,而高技能、高薪资的服务业岗位逐渐增多。

2. 行业就业市场趋势不同行业的就业市场趋势也存在差异。

信息技术、金融、医疗保健等行业一直是就业市场的热门领域。

这些行业对于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需求较大,就业机会相对较多。

而传统行业如制造业、采矿业等则受到技术进步和市场需求减少的影响,就业机会相对较少。

3. 技能要求的变化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产业的升级,就业市场对技能要求也发生了变化。

传统的基本技能如阅读、写作、数学等仍然是基础要求,但现代社会对于科技能力和信息技术技能的需求越来越高。

掌握较高级别的技术技能,如编程、数据分析等,将有助于求职者在就业市场中获得更多机会。

4. 人力资源管理的变革随着人力资源管理理念的转变,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也发生了变化。

过去,企业更加注重应聘者的学历和工作经验,而现在,企业更注重应聘者的综合素质和潜力。

例如,一些企业倾向于招聘具有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的人才,而不仅仅关注他们的专业技能。

5. 新兴行业的崛起随着新兴行业的快速发展,就业市场也出现了一些新的机会。

例如,人工智能、物联网、生物医药等行业迅速崛起,对于相关领域的人才需求很大。

这些新兴行业既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也带来了创新和成长的空间。

6. 青年就业压力和创业趋势随着大学生和毕业生人数的不断增加,青年就业压力也越来越大。

很多就业市场趋势和需求都呈现出竞争激烈的态势。

因此,不少年轻人选择创业,寻求自主创业的机会。

基于灰色关联分析的就业影响因素分析

基于灰色关联分析的就业影响因素分析
建议 。 关键词 : 就 业 因素 ; 灰 色关 联 度 ; 影 响 因素 分析 中图 分 类 号 : F 2 4 1 . 4 文献 标 志 码 : A 文章编号 : 1 7 6 3 — 2 9 1 X ( 2 0 1 3 ) 2 3 — 0 1 4 6 — 0 2
2 0 1 2年 1 1 月 1 2日, 在 十八 大新闻 中心记者会上 , 人社 部副部长杨志明指出 , 经济增长放缓对就业的影 响开始显现。
经 营企业 、 合作经 营企业或合作 开发资源 的投 资 , 以及经政 府有关部 门批准的项 目投资总额内企业从境外借人 的资金 。 河南省统计局资料显示 , 利用外商直接投资数量的不断增加
与外 商 投 资 企业 中 的 中方 就业 人数 有 正 相 关 关 系 。 改 革 开 放
务 的价值 , 它 反映一个地 区的经济财富 , 是衡量 经济状况 的
人, 城镇 登记失业率为 4 . 1 %; 城镇新增就业增 幅从 4月份 以
来有所下 降 , 岗位 需求有所减 少 , 城镇 登记失业人 数有所增 加 。在此背景下 , 本文选取 了 1 9 9 8到 2 0 1 1 年 的 9个 因素指 标 的数据进行分析 , 考察其对就业是否存在显著的影 响。
最佳综合 指标 。地 区生产总值对 就业的影 响是基 础性 的影 响, 是根对 叶的影响 。地 区生 产总值增加 了 , 表明经济发展
了, 就业 的机 会 增 加 了 。
2 0多年来 , 外商直接投资对 中国的就业产生了一定 的积极影 响, 特别是外 商投 资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对 中国就业做 出了更
济发展 速度 快 , 说 明各个行业对 就业的需求量 比较大 ; 经济
发展速度缓慢或下降 , 表 明社会对劳动力 的需求量不大或者

2024Q2中国就业市场景气报告

2024Q2中国就业市场景气报告

2024Q2中国就业市场景气报告2024年第二季度中国就业市场持续保持稳定发展态势,总体上呈现出较为景气的态势。

以下是针对2024年第二季度中国就业市场的详细分析报告。

就业总体情况:2024年第二季度中国就业总体保持稳定。

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6月末,全国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8%,与上年同期相比基本持平。

这一数据表明,中国就业市场整体保持了较好的“就业状况”。

就业产业分析:服务业仍然是就业市场的主要推动力。

随着中国经济结构的不断转型升级,服务业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第二季度,服务业就业占比达到了46.2%,较上年同期的45.9%有所增长。

而制造业和建筑业的就业占比分别为29.9%和11.5%,与上年同期相比有所下降。

这说明了中国经济正在向服务业的转型。

就业地区分析:广东、山东和江苏是就业增长的主要地区。

根据数据,2024年第二季度,这三个省份的就业人口增长分别为80.8万人、42.6万人和39.2万人。

这是因为这些地区经济发展相对较好,具有较强的制造业和服务业基础。

就业岗位需求分析:就业市场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较高。

2024年第二季度,技术工人和技能型劳动力成为就业市场的热门。

根据调查,技术工人和技能型劳动力的就业占比为47.6%,较上年同期的46.3%有所增长。

与此同时,需求较低的岗位主要是办公室文员、销售人员等一些传统的非技能类工作。

大学生就业形势:大学生就业形势总体向好。

数据显示,2024年第二季度大学生就业率为89.1%,较上年同期的88.9%有所增长。

这一数据显示,大学生就业形势在逐步好转,政府对大学生就业的支持政策也取得了明显成效。

综上所述,2024年第二季度中国就业市场总体保持稳定发展态势,服务业持续成为就业市场的主要推动力。

广东、山东和江苏等地区的就业增长明显,技能型人才需求旺盛。

同时,大学生就业形势总体向好。

为了进一步完善就业市场,政府应加大对技能教育和培训的投入,促进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和就业。

深圳市就业人口增长的灰色预测与分析

深圳市就业人口增长的灰色预测与分析

i rae x dastnet n. erslso e a te oeat g rc i f - i es ng yG ( 1m dls n esdf e se ivs c i metT u w s hth r sn eio o dm ni e M 1 ) o e i h e th t f c i p sn 4 o r ,
深圳市就 业人 口增 长的灰 色预测 与分析
张 永领
摘 要: 根据深 圳最新就 业人 口数据 , 用灰 色 系统理论 , 讨并选择 了最优灰 色 G (, 模 型 对深 圳 未来几年 运 探 M1) 1 的就 业人 口进行灰 色预测 , 并用灰 色关联 方法分析 了深圳 市新 增就 业人 口与房屋竣 工 面积 、 宅竣 工面积 、 住 新增
t i etn fh e M 1 ) o e ,n e eu f - i e s n e M 1 ) o e ias bt rhnta o e h h hs i o e yG (, m dl adt slo dm ni y (, m dls l ee a tfh e g t g r 1 s hr t 4 og G r 1 o t t h t
a ay e t e r lt n hi ewe n t e n wl mp o e ,t e c mpo e ul i g ae ,c mp ee o sn r a a d n wl - n lz h e ai s p b t e h e y e ly d h o ltd b i n r a o l td h u i g a e n e y o d
a s ti v sme t s e n e t n .An h n u n e o o lt d b i i g ae ,te c mp ee o sng a e n h e y— n r a e d te i l f e c fc mp ee u l n r a h o ltd h u i r a a d te n wl i c e s d d i d a sti v sme t h n r a eo mp o e o u a in t i e ri b iusyhih rt a h to a ty a . f e se n e t n ot e ic e s ft ee ly d p p lto h sy a so vo l g e h n t a ft el s e r x t h h

2024年我国就业状况调查分析报告

2024年我国就业状况调查分析报告

近几年,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就业状况也逐渐改善。

为了更好地了解我国2024年的就业情况,我们进行了一次调查分析。

首先,就业率稳步提高。

根据我们的调查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的就业率达到了96%,比上一年有所增长。

这说明我国就业形势相对乐观,劳动力市场趋于稳定。

这一点主要得益于经济结构的优化调整,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以及就业政策的积极推动。

其次,就业结构继续优化升级。

随着科技进步和产业升级的推进,我国劳动力需求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

我们的数据显示,2024年,服务业和高技术制造业成为了就业增长的主要引擎,服务业就业人数增加了30%,高技术制造业增加了15%。

而传统制造业和资源密集型行业的就业人数相对下降。

这一趋势说明,我国经济正在从传统制造业向服务业和高技术制造业转型,劳动力需求也在相应变化。

第三,就业质量有所提高。

随着经济结构的升级和人力资源的优化管理,我国的就业质量也在逐渐提升。

根据我们的调查数据,2024年我国城镇新增就业岗位中,高技术岗位占比达到了30%,相较于普通劳动力岗位的20%,高技术岗位更具有技能要求和较高的薪酬水平。

此外,员工培训的普及也有助于提高就业质量,我们的调查数据显示,拥有岗位相关培训经历的员工在薪资福利和职业发展方面能够获得更好的提升。

然而,尽管2024年我国就业形势总体上看好,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关注和解决。

一方面,农村就业依然面临一定困难,尤其是青年农民工。

虽然有城乡差距的缩小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推进,但农村还需要加大就业创业扶持力度,提供更多的机会和资源给予农民工。

另一方面,大城市的就业压力依然较大,很多年轻人涌向一线城市就业,导致竞争激烈,就业困难增加。

政府应加大对中小城市和农村地区基础设施和产业发展的支持力度,为年轻人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综上所述,2024年我国就业状况总体良好,就业率稳步提高,就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就业质量逐渐提高。

但也需要关注农村就业和大城市就业压力等问题,加强相应的政策支持和解决方案。

中国劳动力和就业人员的历史变化行和行业数据分布数据分析

中国劳动力和就业人员的历史变化行和行业数据分布数据分析

中国劳动力和就业人员的历史变化行和行业数据分布数据分析
中国的劳动力和就业人员数量在近年来有了巨大的变化。

以下是一些历史数据和行业分布数据的分析:
1. 劳动力总量: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19年中国劳动力总量为8.74亿人。

这个数字在过去几年持续增长,但在未来几年可能会逐渐下降。

2. 城市化率:中国的城市化率正在不断提高。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19年中国的城市化率为60.6%,这意味着有大量的人口从农村地区向城市地区流动。

3. 行业分布:中国的经济结构正在不断发生变化,不同的行业对劳动力的需求也在变化。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19年第三产业(包括服务业、金融业等)的就业人员占比为5
4.5%,第二产业(工业、建筑业等)占比为27.6%,第一产业(农业)占比为17.9%。

4. 地区分布:中国的劳动力和就业人员数量在不同的地区分布不均。

东部地区的城市化率和就业率更高,而西部和中部地区的人口迁移和工作机会缺乏。

总的来说,随着中国的经济和社会的不断发展,劳动力和就业人员的历史变化和行业分布数据也在不断发生着变化。

城镇就业形势调查

城镇就业形势调查

城镇就业形势调查关于城镇就业形势的调查,可以从多个维度进行分析,包括就业率、失业率、就业结构、就业趋势以及面临的挑战和机遇等。

以下是对当前城镇就业形势的详细调查:一、就业形势概况1.就业率与失业率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近年来我国城镇调查失业率总体保持在稳定水平,但特定群体如青年(1624岁)的失业率相对较高。

例如,2024年6月的数据显示,16至24岁非在校青年失业率为13.2%,而整体城镇调查失业率平均为5.2%左右。

高校毕业生是就业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高校毕业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就业压力也随之增加。

2024年高校毕业生总人数预计将达到1179万人,比上年增加21万人,创历史新高。

2.就业结构城镇就业结构呈现出多元化趋势,制造业、批发零售业、建筑业、农林牧渔业和公共管理业是城镇就业的主要行业。

然而,随着科技进步和经济结构调整,一些传统行业的就业岗位在减少,而新兴行业如信息技术、电子商务等则在创造新的就业机会。

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在吸纳就业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非私营单位(包括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大中型企事业单位等)的就业稳定性更高,工资水平也普遍较高。

二、就业趋势1.多元化与灵活化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普及,灵活就业、远程工作等新型就业方式逐渐兴起,为求职者提供了更多选择。

这种趋势在年轻人中尤为明显,他们更加倾向于追求工作与生活的平衡,以及更自由的职业发展路径。

2.技能化与专业化在科技快速进步的背景下,企业对员工的职业技能要求越来越高。

因此,提升职业技能成为求职者增强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政府、企业和教育机构纷纷加大对职业技能培训的投入,为劳动者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和职业发展路径。

3.体制内就业偏好增强由于经济下行压力和就业市场竞争的加剧,越来越多的毕业生倾向于选择相对稳定的体制内工作,如央国企、政府机关和事业单位等。

这种趋势在近几年尤为明显,体现了求职者对就业稳定性的高度关注。

三、面临的挑战与机遇1.挑战供需失衡:高校毕业生数量逐年增加,但就业市场提供的岗位数量有限,导致供需失衡现象加剧。

社会经济调研分析——对我国就业状况的分析

社会经济调研分析——对我国就业状况的分析

社会经济调研分析——对我国就业状况的分析摘要:总体而言,我国经济持续恢复向好,对就业带动作用会不断增强,就业形势将在总体稳定基础上不断改善。

但也要看到,当前我国就业的总量压力和结构性矛盾并存,仍面临不少挑战和困难,需要进一步贯彻落实好中央部署,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健全就业促进机制,完善重点群体就业支持政策,以持续促进就业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通过创造更多就业岗位、改善就业环境、提高就业质量等措施,实现就业形势的总体平稳和就业质量的稳步提升。

引言:近年来,中国就业状况总体保持稳定。

2023年,中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平均值为5.2%,比上年下降0.4个百分点,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1%。

中国政府通过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多措并举促进就业扩容提质,有效应对了经济增速放缓和人口老龄化等挑战,保持了就业局势的总体稳定。

基于当前社会就业形势,本文通过分析我国就业政策和疫情对就业的影响,探究我国目前的就业状况及就业市场的发展状况。

社会调研以发放问卷的方式进行,通过获取居民对就业形势的态度,在此基础上,综合运用文献资料法和比较分析法,分析就业政策的落实情况和社会反响。

第一章我国就业状况概述我国的就业状况总体稳定。

2023年,在经济运行不确定因素增多的情况下,党中央、国务院将就业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位置,把稳就业提高到战略高度通盘考虑,取得了就业稳定增长、失业率平稳回落、就业形势总体改善的成果,为2024年稳就业积累了积极因素。

从相关数据来看,2023年全国城镇新增就业1244万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514万人,就业困难人员就业172万人,脱贫人口务工规模达3397万人。

2023年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4个季度的平均值分别为5.4%、5.2%、5.2%、5.0%,显现出就业形势逐步改善的态势。

2023年,从中央到地方各项稳就业促创业政策密集出台,各级政府各类资金直接支持就业创业超过3000亿元,为企业减少成本超过2000亿元。

影响我国城镇就业人数的因素分析

影响我国城镇就业人数的因素分析

影响我国城镇就业人数的因素分析北京林业大学欧芷伊、杨慧欣、吕英巧摘要: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同时也是人均自然资源和经济资源相对贫乏的发展中国家,就业问题一直困扰着我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

自2008年下半年以来, 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的影响日益显现, 人民币升值压力加大,出口贸易和国内经济受到严重影响,就业形势变得十分严峻, 很多中小企业出现经营困难和裁员现象,大量农民工返乡,大学生就业难问题也更加突出,就业成为当前民生问题的焦点。

在此阶段对影响就业的因素进行分析研究,找到改善我国就业状况的方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作者通过计量经济学的回归模型分析, 从劳动力的供给和需求方面探究影响我国就业的因素,并尝试从模型结果对未来我国该从哪些方面改善就业状况提出建议。

关键词:就业压力城镇就业计量经济学模型影响因素一、问题的提出就业是民生之本,是人们改善生活条件的基本前提和途径,历来都是各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

中国由于人口基数大,劳动力的无限供给和就业岗位严重不足之间的矛盾是最严峻的问题,解决好劳动就业问题其意义极为重大。

不仅涉及到求职者的工作安置和许多家庭的切身利益,还关系到经济发展和社会的稳定和谐。

我国经济连续多年高速增长,近几年经济增长率都在10%左右,是世界上经济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但是,经济的高增长没有带来高就业。

进一步讲,就业形势的好坏,与国民经济的发展速度有着密切关系。

一般而言,一定的经济增长所带来的就业增长也是一定的,然而我国的经济增长对就业增长的贡献却不是很明显。

降低失业率是宏观经济调控的目标之一,就业(或失业)问题也是社会、国民经济中备受关注的重大问题。

尤其对于中国这样一个人口大国来说,其劳动力人口逐年递增,就业问题更是重要的民生问题。

从我国的现实情况来看,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1978-1985年的城镇登记失业率逐年递减,从5.3%下降到历史最低点1.8%,而从1985年至今,中国的城镇登记失业率逐年上升,到2000年以来,维持在4%左右。

三大民生类公共支出影响因素灰色关联及回归分析

三大民生类公共支出影响因素灰色关联及回归分析
关联 度 回 归
大民生类公共 支出的规模 ,一般 用财政支
( 3)
出来度量。 三是城 乡人 民生活状况 , 随着经 济社会的发展 , 人 民生活水平越高 , 大众普
遍关心 的教育 、 公 共卫 生、 社会保 障等问题
其 中, L i i ( t ) 为因素 X . 对Y . 的关联 系数; p为分辨 系数 ,一般取 0 . 5 。
在我国 “ 十一五”规划 中 ,民生领域 的范围主要包括义务 教育、公共卫生 、社 会保障 、社会救助 、促进就业 、减少贫困 、
防 灾 减 灾 、公 共 安全 、 公 共 文 化 、基 础 科
年间各因素的样本数据进行处理 、 计算 , 得
到政府卫生支 出、预算 内教育支出 、社会
生类公共支出的主要因素的属性是不同的 ,
最后 ,计 算各子 因素与各母 因素之 间 的灰色关联系数和关联度 。灰色 关联 系数 表示各因素变化特征 的数据序列在 各个 时 刻的关联程度值 ,计算公式如下 :
f ) =
基 金 项 目: 国家社会 科 学基金 项 目 “ 西北 民族地 区基本公 共服 务均等
化 问题研 究”( 1 1 XZZ 0 1 2)研 究成果之 一 中图分类号 :F 8 1 0 . 4 文献标识码 :A

其次 ,对原始数据进行 变换 。消除量
纲。对各母 因素数列进 行初 始化处理 ,消
除量纲 :
) f 1 (1】
影 响 因 素 灰 色 关 联 及 回 归 分 析
7 3 0 0 7 0)
对各子 因素数列进 行初始化处理 ,消
x 【 f ) ( 2)
除量纲 :

内 容 摘 要 : 基 于灰 色 关联 及 回 归 分 析 方 法 ,本 文 运 用 1 9 9 9 - 2 0 0 9 年我 国时 间 序 列 数 据 对 政 府 卫 生 支 出 、预 算 内教 育 支 出及 社 会 保 障 支 出三 大 民 生 类 公 共 支 出与 国 内生 产 总值 、财 政 支 出、城 乡恩 格 尔 系数 等 8个 影 响 因 素 进 行 分 析 。结 果表 明 ,财 政 支 出 、 国 内生 产 总 值 、城 乡居 民 人 均 年 收 入 是 影 响 三 大 民生 类公 共 支 出的前 四位 重要 因素 。 因此 本 文 认 为 ,提 高 中 央 政 府 财 政 转 移 力 度 、提 高城 乡居 民收 入 水平 、缩 , 3 、 收 入 差 距 、 加 大教 育 支 出 力度 等 措 施 是 关注和重视 民生的必然举措。 关 键 词 : 民 生 公 共 支 出 影 响 因素

中国城镇就业人数、再就业人数及未来就业发展趋势分析

中国城镇就业人数、再就业人数及未来就业发展趋势分析

中国城镇就业人数、再就业人数及未来就业发展趋势分析城镇就业一般指城镇新增就业,指新参与就业经济活动,实现就业获得劳动报酬的人员数。

是反映就业工作状况和落实国家劳动就业政策的重要指标。

一、城镇就业概况近年来,我国就业形势总体稳定,2020年全国城镇新增就业1186万人,较上年减少166万人,同比下降12.28%;就业人数明显高于900万人以上的预期目标,完成全年目标的131.8%。

自2015年以来,全国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人数基本维持稳定状态,2019年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人数546万人,同比下降0.91%;受新冠疫情影响,2020年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人数511万人,较上年减少35万人,同比下降6.41%。

城镇就业困难人员是指正在享受失业保险待遇的失业职工中迫切要求就业的人员。

截至2020年末,全国就业困难人员就业人数167万人,较上年减少12万人,同比下降6.7%。

随着技能人才培养、职业技术培训制度的逐步完善,随着我国更加积极地参与世界技能大赛,中国技工正在以新的面貌走向世界。

截至2020年末,全国新增技师和高级技师人数25.8万人,较上年减少2.6万人,同比下降9.15%。

我国劳动力市场运行基本平稳,高校毕业生、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就业基本稳定,就业扶贫工作取得积极进展,失业率保持较低水平。

截至2020年末,全国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2%,失业率较上年上升0.6个百分点。

二、农民工概况2015年以来我国农民工工作取得了重大进展,农民工数量稳步增长,2019年全国农民工总量29077万人,较上年增加241万人,同比增长0.84%;受疫情影响,2020年全国农民工总量28560万人,较上年减少517万人,同比下降1.78%。

其中,外出农民工16959万人,较上年减少466万人,同比下降2.7%,占农民工总量的59.38%;本地农民工11601万人,较上年减少51万人,同比下降0.4%,占农民工总量的40.62%。

影响我国城镇就业人数的因素分析

影响我国城镇就业人数的因素分析

影响我国城镇就业人数的因素分析我国城镇就业人数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以下是几个重要因素的分析:1.经济增长:经济增长是推动城镇就业的主要因素之一、当经济增长速度较快时,企业会面临更多的商机和发展机会,从而需要雇佣更多的劳动力。

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率和各个行业的产出增长率都是评估经济增长的重要指标。

2.政府政策:政府的就业政策对城镇就业人数的影响不可忽视。

政府通过出台相关政策,如就业优先政策、降低税负、鼓励创业等,来促进就业增长和创造就业机会。

政府还可以通过支持重点行业和地区发展、培训就业人员等方式来推动城镇就业。

3.教育水平和技能培训:教育水平和技能培训对就业机会有重要影响。

高素质的劳动力更受到企业的青睐,技能专业和专业技术人员的就业机会相对较高。

因此,推动教育的普及化和提高劳动者的技能水平都可以促进城镇就业。

4.城市化水平:城市化进程也对城镇就业人数有影响。

随着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城镇就业人数相应增加。

城市的经济活力和多元化的产业结构为就业提供了更多机会。

5.产业结构调整:不同的产业对就业的需求是不同的。

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一些传统产业的就业需求减少,而一些新兴产业的就业机会增加。

因此,产业结构的调整对城镇就业人数的影响也非常重要。

6.全球贸易环境:国际贸易对城镇就业有重要影响。

我国出口导向型经济体系,在全球贸易环境下,国际市场的不确定性和需求变化都会影响到企业的生产和就业规模。

7.技术进步和自动化:技术进步和自动化对就业产生了双重影响。

一方面,技术进步和自动化可以提高生产效率,从而减少劳动力需求;另一方面,技术进步和自动化也创造了新的就业机会,特别是高技能和高附加值的岗位。

以上是一些影响我国城镇就业人数的主要因素的分析。

这些因素之间互相作用,相互影响,需要政府、企业和个人共同努力,以促进城镇就业的稳定增长。

人口变化趋势如何影响就业市场

人口变化趋势如何影响就业市场

人口变化趋势如何影响就业市场人口的变化趋势是一个复杂且动态的现象,它对就业市场产生着深远而广泛的影响。

从全球范围来看,人口的规模、结构、流动以及素质等方面的变化,都在不断重塑着就业市场的格局和需求。

首先,人口规模的变化是影响就业市场的一个重要因素。

当人口规模增长时,劳动力供给增加,这在一定程度上可能会导致就业竞争加剧。

尤其是在经济发展相对缓慢、产业结构不够优化的地区,新增劳动力可能难以找到与之匹配的就业岗位,从而造成一定程度的失业。

反之,如果人口规模缩小,劳动力供给减少,某些劳动密集型产业可能会面临招工难的问题,从而影响产业的发展和扩张。

人口结构的变化对就业市场的影响同样显著。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

在这种情况下,老年人口比例上升,劳动年龄人口比例下降。

这意味着养老服务、医疗保健等与老年人相关的行业将会有更大的需求,从而创造出大量的就业机会,比如护工、康复治疗师、老年心理咨询师等。

而对于一些传统的制造业和建筑业等劳动密集型行业,由于劳动力供给减少,可能会面临转型升级的压力,以提高生产效率和减少对劳动力的依赖。

人口的城乡流动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

在城市化进程中,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城市寻求就业机会。

这一方面为城市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促进了城市服务业、制造业等行业的发展;另一方面,也给城市的就业市场带来了压力,如就业岗位的竞争加剧、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负担加重等。

同时,农村地区由于劳动力的外流,可能会出现农业劳动力短缺的情况,这对于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经济的发展也带来了一定的挑战。

此外,人口素质的变化也在深刻影响着就业市场。

随着教育水平的普遍提高,劳动力的素质和技能水平也在不断提升。

这使得一些高端产业和知识密集型行业能够获得更多高素质的人才,推动了产业的创新和升级。

例如,信息技术、金融、科研等领域对高学历、高技能人才的需求持续增长。

然而,对于一些低技能、低学历的劳动者来说,如果不能通过培训和学习提升自己的能力,可能会在就业市场中处于不利地位,面临就业困难和收入水平较低的问题。

城镇居民就业状况调查报告及政策建议

城镇居民就业状况调查报告及政策建议

城镇居民就业状况调查报告及政策建议近年来,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城镇居民就业问题备受关注。

为了深入了解城镇居民就业的状况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我们进行了一项城镇居民就业状况调查。

本文将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一、调查结果分析1.就业率调查结果显示,城镇居民的整体就业率达到了90%以上。

这说明国家就业政策的推动效果逐渐显现,城镇居民的就业能力逐渐提升。

2.就业类型调查发现,城镇居民的就业类型主要分为三类:一是企事业单位就业,二是个体户经营,三是自主创业。

就业类型多元化,为城镇居民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和选择空间。

3.就业稳定性调查显示,城镇居民的就业相对较为稳定。

有超过80%的受访者表示他们目前的工作持续稳定,并且薪酬待遇水平得到了提高。

4.就业满意度调查结果显示,绝大部分城镇居民对自己的就业状况表示满意。

他们认为自己的工作与专业对口,并且工作环境良好,有良好的发展空间。

二、存在问题分析1.就业结构不合理尽管城镇居民的整体就业率较高,但调查发现,个别行业和职业的就业机会相对稀缺,导致一些劳动力就业困难。

此外,一些传统行业和过度竞争行业的就业压力较大,不利于结构调整和优化。

2.薪酬待遇差距大近年来,我国城镇居民收入水平逐步提高,但调查发现,不同行业、不同地区和不同人群之间的薪酬待遇差距依然较大。

一些高技能人才的薪酬水平明显偏低,不利于人才的留住和培养。

3.就业服务缺失尽管有城镇就业服务机构的存在,但相对而言,对城镇居民的就业服务仍然不足。

一些受访者反映,他们在求职过程中缺乏必要的指导和培训,无法充分利用相关就业资源。

三、政策建议1.优化就业结构政府应加大对传统行业的扶持力度,并积极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

此外,应加大对高技能人才的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以满足市场需求。

2.促进薪酬均衡政府应加强对企业薪酬水平的监管,推动薪酬公平。

同时,应鼓励企业加强员工培训和职业发展,提升员工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就业供给与需求调查分析

就业供给与需求调查分析

就业供给与需求调查分析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于就业问题越来越关注。

就业问题不仅影响着个体的生活,也关系到整个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就业供给与需求的调查分析就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就业供给与需求的角度出发,对当前就业形势进行调查分析。

一、就业供给的调查分析就业供给主要指的是劳动力市场上的求职者,即那些希望找到工作的人群。

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截至去年底,全国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8%,比上年末下降0.1个百分点。

而从不同行业来看,高技能劳动力的供给依然不足,而普通劳动力的供给则相对充裕。

这说明我国就业供给存在一定的结构性矛盾,即一方面存在着部分高技能人才的短缺,另一方面又有相当一部分人找不到工作。

从就业供给的地域分布来看,一线城市和发达地区的就业人口占比较高,而相对落后的地区则存在较大的就业压力。

这意味着就业供给存在区域性的差异,需要采取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来解决这一问题。

二、就业需求的调查分析就业需求主要指的是企业用工需求,也就是需要招聘新员工的企业。

根据国务院人事部门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去年底,全国共有786家用工完全困难企业,有7.8万个用工紧缺岗位。

从不同行业来看,制造业、信息技术、金融等领域的用工需求量居前,而传统制造业、餐饮、零售等行业的用工需求相对较低。

这也印证了之前提到的结构性矛盾,即高技能人才的供给不足,而一般劳动力的供给相对充裕。

由于国家不断推动新能源、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相关领域的用工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这为高技能劳动力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同时也提醒我们要加强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和引进,以满足未来经济发展的需要。

三、就业供给与需求的对比分析通过对就业供给与需求的调查分析,可以看出我国目前存在着一些明显的矛盾和问题。

就业供给存在着结构性矛盾,即存在高技能人才的短缺和一般劳动力的相对充裕。

这需要我们加强对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和引进,以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

就业需求也存在着结构性矛盾,即一些新兴产业的用工需求增加,而传统产业的用工需求相对较低。

A题我国就业人数或城镇登记失业率的数学登记失业率的数学建模2

A题我国就业人数或城镇登记失业率的数学登记失业率的数学建模2
针对问题 3,针对面板数据建立了个体固定效应模型,利用 Eviews 软件编 程求解,得出全国各地区城镇就业人数与劳动生产率、三产产值和 CPI 成负相关, 与 GDP 成正相关,且 GDP 每增加 1 个百分点,城镇就业人数将被拉动增长 0.5739 个百分点。
针对问题 4,在问题 2 的基础上建立 2 个 VAR 模型,通过对样本期内的数据 拟合,发现两个模型精度都相当高,在两个模型比较后,得出 VAR2 模型在预测 精度上优于 VAR1,最后运用 VAR2 模型预测出 2009 年全国城镇就业人数为 31304 万人,比上年增长 1094 万人,与中央预期新增就业 900 万人以上的目标一致。 关键字:灰色关联度 VAR 模型 个体固定效应模型 制度分析
针对问题 1,一方面,根据灰色关联度原则和模糊数学中最大最小贴近度准 则,建立影响就业的主要因素的模型,运用 MATLAB 软件编程求解,得出影响就 业的主要因素为全国总人口、劳动生产率、全国城镇单位平均工资、三产产值和 CPI;另一方面,利用逐步回归法,运用 Eviews 软件对影响就业的 7 个指标进行 回归,得出影响就业的主要因素为全国总人口、GDP、三产产值、CPI 和 M2。
目录
1 问题重述.......................................................................................................................................3 2 模型假设.......................................................................................................................................3 3 符号说明.......................................................................................................................................4 4 问题分析.......................................................................................................................................4

就业趋势数据分析

就业趋势数据分析

就业趋势数据分析引言就业市场是一个动态的系统,不断受到经济、技术和社会因素的影响。

对就业趋势进行数据分析可以帮助我们深入了解就业市场的变化。

本文将通过分析就业趋势数据,探讨近年来的就业趋势以及与之相关的因素。

数据收集为了进行就业趋势数据分析,我们需要收集大量有关就业市场的数据。

这些数据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就业人数:收集每年的就业人口数据,可以包括总就业人口、男女就业人口分布等。

2.就业结构:收集不同行业和职业的就业人数和比例,以了解不同行业的就业情况。

3.就业率:收集每年的就业率数据,以了解失业率和就业水平的变化。

4.教育背景:收集就业人口的教育背景数据,以了解教育水平对就业的影响。

5.技能需求:收集各个行业对人才的需求情况,了解求职者需具备的技能和特长。

就业趋势分析总体趋势通过分析就业人数和就业率数据,我们可以得出近年来的总体就业趋势。

这包括就业人数的增长或下降趋势,就业率的变化以及失业率的情况。

通过观察这些数据,我们能够判断经济形势对就业市场的影响。

行业趋势不同行业的就业情况通常是不同的。

通过分析不同行业的就业人数和比例数据,我们可以得出各个行业的就业趋势。

这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哪些行业在就业市场上更具竞争力,哪些行业提供更多就业机会。

同时,我们也可以观察到行业结构的变化,了解新兴行业的发展趋势。

教育背景与就业教育背景对于就业有着重要的影响。

通过分析就业人口的教育背景数据,我们可以了解不同教育水平的就业率和就业人数的变化。

这可以帮助我们判断教育对就业的贡献度,并为政策制定者提供参考,以优化教育资源的配置。

技能需求与就业技能需求是就业市场中的关键因素。

通过收集各个行业对人才的需求情况,我们可以了解不同行业对各类技能的需求程度。

这可以帮助求职者了解市场需要哪些技能,从而更好地选择培训和发展自己的技能。

结论通过对就业趋势数据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就业市场整体呈现增长趋势,就业人数和就业率逐年上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结 构性 变化 表现 为 ,长期 供大 于求 的状 况被 结构 性短 缺所 取代 ,本 个体 以及私 营企业 ,关联 度均 在0 . 9 以上 ;而与其 关联度 最低 的四种 论 文正是 在此背 景下开 始研究 的 。
是 :集 体单位 、联 营 单位 、股份 合 作单 位 以及有 限责 任公 司 ,关联 度均在 0 . 7 以下 。 首先 分析 外商 投 资单位 ,它 对 我 国宏观 经济层 面 的影 响主 要体 现在 我 国产 品出 口方 面 。但 自 从2 0 0 8 年 金融 风暴 席卷 全球 ,给 各 国 经济 带 来致命 的创 伤 ,伴 随而 来 的是海 外投 资的 减少 甚至 是外 商投 资者 的撤 资 。故对 中国就 业趋 势产 生 了不利 影响 ,与 就业 人 口的关


研究背景
改 革 开放 4 0 多 年 以来 ,一方 面我 国的 产业 结 构 、城 乡 结构 、
大 ,说 明其在 我 国经济 发展 方 面仍 具有 较大 的影 响力 ;而第 一 产业 的影 响力 已经大大 降低 ,它 与就 业 人 1 : 3 的关 联度 是最小 的 ,第 三产 业的 影响程度 有所 上升 。
广角 I Wi d e R n g t e
我 国城镇就 业人 口变动趋势的灰 色关联分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李 如 是 云 南 大学 云 南 昆明 , 6 5 0 0 9 1
摘要 : 近年 来 ,我 高校扩 招 带来的毕 业生数量增 多,国有化 企业不 断走 向市场 化经 营 ,再加上 2 0 0 8 年 全世 界的金 融危机 的爆 发对我 国产 生的影响 ,都 使得我 国的就业难度 不断增加 。在这样 的背景下 ,毕业生亟 需 了解我 国就 业 人 口的 变 动趋 势 , 以便 更好 地 选 择 未 来 的 职 业 生 涯 。本 文 通 过 灰 色 关联 分 析 ,从 企 业 性 质 、 地 区差 异 以 及 行 业 类 别等角度 分析 了2 0 1 1 年 至2 O 1 5 年 以来我 国的就 业趋 势 ,希 望能提 供借 鉴。 关键 词 : 就业趋 势;灰 色关联 ;影响 因素
作 者简介 : 参考 文献 . 陈佳 宾 ( 1 9 9 5 一 ) , 男 , 汉 族 ,安 徽 东至 人 , 本科 ,安 徽 【 1 】 肖池 平 . 加 强和 普 及 大 学 生保 险 意 识 教 育研 究[ D ] . 赣 南师 范 1
学院 2 0 1 2
财 经 大 学 ,研 究 方 向 :保 险 学
求出其对 就业 人 口的关联度 。
蓬勃 发展 。而第 三产 业也 是私 营和 个体 企业 非常 集 中的领 域 ,对劳
动力 需求量 的增 长幅度 比较大 ,使得 其吸 收了大量 的劳动 力 。 ( 一 ) 三大 产 业 ( 三 )地 区 通 常所 指 的三 大产业 分 别农业 、制造 业 、服 务业 及其 他 非物 质 本 文主 要针对 3 1 个省 份 ( 除港 、澳 、台地 区 )的就业趋 势 进行 生产部 门。计 算 出三大 产业 与就业 人 口关 联度 可 以看 出 ,相互 之 间 分析 。计算 出地 区与 就业 人 口关联 度 ,利用 网上 地 图绘 制网 页—— 相 差 不 大 ,均 在0 . 8 以上 。 其 中 ,第 二产 业 与就 业 人 口的 关联 度 最 地 图慧h t t p : / / c . d i t u h u i . c o m/ 绘制 出了如 下地 图统计 图。
联度 较高 。 . 其 次 ,贸易 的逐渐 自由化 带动 了经 济增 长 ,促进 了第 三产 业 的
二 、灰色关联分析
本 文的数据 均来 自2 0 1 1 年- 2 0 1 5 年的 《 中国统计 年鉴 》。 用 灰色 关联 分析 法通 过时 间序 列 曲线 的几何 形状 来衡 量系 统 或 各 因素 之 间的 关联性 大小 。采 用初 值法 对 映射量 进行 无量 纲处 理 , 取 分辨 系数 P : 0 . 5 。 以下 四个方 面 ( 产业 、企 业性 质 、地域 和行 业 )进行 灰色 关联 分 析 时 ,均将2 0 1 1 年至2 0 1 5 年全 国就 业总 人数 作为参 照数 列 ,最 终
[ 2 】 乔 纳森 . 学 习环 境 的理 论 基 础 【 M 】 . 上海 : 华 东 师 范 大 学 出版 社 2. 李玉春 ( 1 9 g 5 一 ) , 男,汉族 ,安 徽桐 城人 ,本科 ,安 徽 200 2. 财 经 大 学 ,研 究 方 向 :保 险 学 . 本文指导老 师 :李加明 ,安徽 财经大 学金融 学院教授 ,安徽 【 3 】 崔德 华 . 谈 加 强 高校 大 学 生 风 险 意 识 教 育 教 育 探 索【 J 】 . 教 育 5
劳 动力 就业 结构 发生 的 巨大变 化 ,成为 推动 经济 发展 的强 大动 力 。 但 另一 方面 ,在 经济 高速 增长 的 同时结 构性 问题 逐渐 成为 发展 的瓶
颈。
( 二)企 业性质
本文 是按 照 中国统计 年鉴 》 对企 业性 质的 划分 为依据 ,从而
能否 解决 发展 中出现 的 问题 、顺利 实现 经济 发展 方式 转变 ,成 计算 出企 业性 质 与就业 人 口关联 度 的关 联度 。从 结果 可 以看 出,与 为 决定 我 国未来 经济 持续 发展 的关 键 。其 中劳动 力市 场供 求关 系 的 就业 人 口变动 趋 势关联 度最 高 的三 种企 业类 型是 :外 商投 资单 位 、
探索 2 0 1 1( 4 )6 5 -6 5 财 经 大 学金 融 学 院保 险 系主 任 。
f 4 ] O l i v e r . R . L M e a s u r e m e n t a n d e v a l u a t i o n o f s a t i s f a c t i o n p r o c e s s e s i n r e t a i l s e t t i n g s[ J ] .J o u r n a l o f g e t a i l i n g , 1 9 8 1 , ( 5 ) : 2 5 -4 8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