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者会为“道德产品”买单吗

合集下载

市场营销观念与商品包装的伦理道德问题

市场营销观念与商品包装的伦理道德问题

市场营销观念与商品包装的伦理道德问题市场营销一直以来都是商业活动中的重要环节,而商品包装作为市场营销的一种重要手段,在产品推广过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然而,在市场营销与商品包装的实践中,往往存在一些伦理道德问题,这些问题不但涉及到企业经营者的商业道德与社会责任,也关乎消费者的权益与利益。

首先,,涉及到虚假宣传与误导消费者的问题。

一些企业为了追求短期销售,可能会夸大产品的功效或者效果,甚至利用虚假广告来吸引消费者购买。

这种行为不但违背了诚实信用的商业准则,也损害了消费者的权益。

消费者在购买产品时,往往是基于对产品信息的信任而做出选择,如果市场营销中存在虚假宣传,消费者将无法做出准确的决策,从而导致消费者权益受损。

其次,市场营销观念与商品包装的伦理道德问题还涉及到对环境的破坏与污染。

随着消费需求的不断增长,各种产品包装的使用量也随之增加,导致大量的包装垃圾产生。

一些企业为了迎合市场需求,可能会过度使用包装材料,或者采用难降解的材料进行包装,从而加剧了对环境的破坏。

此外,在包装设计中,有些企业还存在着过度浪费资源的问题,比如过度包装、奢华包装等,这不仅增加了产品的成本,也增加了对资源的浪费,从而违背了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再次,市场营销观念与商品包装的伦理道德问题还涉及到对员工权益的侵犯。

一些企业为了追求高额利润,可能会采取压榨员工的方式来降低成本,例如无偿加班、低于法定工资的薪酬等。

这种做法不仅违背了劳动法的规定,也损害了员工的合法权益。

员工是企业的重要资产,其权益受到侵犯将影响到其工作积极性和生产效率,甚至可能导致劳资纠纷,从而影响到企业的稳定发展。

此外,市场营销观念与商品包装的伦理道德问题还涉及到对竞争的破坏与垄断的问题。

一些企业为了获取市场份额,可能会采取不正当手段进行竞争,如价格倾销、虚假比较广告等。

这种做法不但损害了其他竞争对手的利益,也破坏了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另外,一些企业为了实现市场垄断,可能会采取垄断定价、限制竞争等手段来排挤其他竞争对手,这种行为不但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也有可能导致市场的不正常运行,甚至影响到整个行业的正常竞争秩序。

中国人决不能远离“道德消费”

中国人决不能远离“道德消费”

2013年11月,坦桑尼亚当局在一名中国人的住处,发现了超过七百余块象牙,估计来自二百余头被偷猎大象。

这些象牙若不被查获,最终将流向中国市场。

于是,中国的象牙消费者受到了各方责难。

“没有买卖,就没有杀害”,这现状真让我们感到羞愧和难堪。

象牙消费在我国大有市场,这不仅是一种不可理喻的消费行为,更使我们在道德消费上蒙羞受辱。

什么是道德消费?先举一例,伦敦奥运,作为最大赞助商之一的阿迪达斯实在有些晦气。

在为这一盛事投资1亿英镑之后,人们记住的只是它频频因血汗工厂风波遭受围剿。

比如,在男子百米决赛之后,抗议者将反对阿迪达斯的口号“剥削:在这里不可以,在哪里都不可以”,投影到一栋奥林匹克公园的高楼上,散场时八万人抬头可见。

干这事的人不是与阿迪达斯有私仇,他们是认真固执的道德消费者。

道德消费者不仅是高尚的人,也是有远见的人,因为他们已看到,不道德消费或缺德消费表面上有利于自己个人的经济利益,如价格低廉,如收藏象牙的物以稀为贵,但却有损于他内心的道德修养,而如果人人都对违反公益和损害公共道德的商品熟视无睹和无动于衷,每个人都迟早要为此买单,付出更大的代价,如对环境的破坏、对动物的任意杀戮而导致生态失衡等。

目前,世界范围内的道德消费越来越普遍,道德消费的内涵也越来越广泛,例如,反对虐杀动物,阻止因象牙、犀牛角和鱼翅买卖的杀戮,都是人们道德消费意识的觉醒和体现。

有一种观点认为现在在我国大谈道德消费为时尚早,它是发达和富有国家的洋玩意,是消费思想和实践中的奢侈品。

在“中国人爱买象牙”的讨论中,我们又看到这种说法的影子。

笔者不认同这种说法。

尽管影响人们消费行为的因素很复杂,也受到一国经济、文化和传统的影响,而且目前在我国消费者中仍有不少人首先考虑的是自己的物质需求和商品的性价比,但是这几年,道德消费观念在我国也在快速成长,有了一定的基础和呼应,在一些方面甚至渐成强势,如现在大多数人选择利用可再生能源的产品,至少在同类产品中选择低能耗的;购买环保节能型家庭用品,如无磷洗衣粉和无氟冰箱;还有拒食鱼翅和熊掌等也得到社会的广泛呼应和认同;还有社会对名人穿皮衣的反感;甚至,人们对公款大吃大喝的厌恶中也有对道德消费的觉悟和渴望。

消费者权益法24条理解

消费者权益法24条理解

消费者权益法24条理解
消费者权益法24条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中第24条规定的内容,其主要内容如下:
1. 消费者有权要求生产者或者销售者提供关于商品或者服务的
真实、完整、及时、明确的质量、性能、用途、成分、生产日期、有效期限等信息。

2. 消费者购买的商品或接受的服务存在瑕疵或者不符合约定的,可以依法要求生产者或者销售者承担责任。

3. 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或接受服务的过程中,有权自主选择,不
受强制、欺诈、误导的影响。

4. 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或接受服务的过程中,有权知情、参与决策,对商品或服务的质量、价格、安全等方面进行监督。

5. 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或接受服务的过程中,有权拒绝强制交易,禁止以垄断地位或者滥用市场支配地位为由实行强制交易。

6. 消费者享有公平、合理、及时、便利的投诉处理和赔偿补偿
权利。

对于因商品或服务造成的损失,可以向生产者或者销售者要求赔偿。

总之,消费者权益法24条规定了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或接受服务
的过程中应享有的权利和应承担的责任,旨在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并促进市场秩序的健康发展。

消费者会为“道德产品”买单吗.doc

消费者会为“道德产品”买单吗.doc

消费者会为“道德产品”买单吗作者:来源:《商业评论》2013年第01期蒂莫西·德温尼帕特·奥格贾纳·埃克哈特近25年间,有关企业社会责任(CSR)价值的争论从未间断,而“道德消费者”(ethical consumer)的兴起对这一争论更是推波助澜。

有些消费者在做购买决策时,会考虑产品的社会和道德定位是否与他们的价值观一致,比如他们会考虑产品对环境会造成什么影响或制造过程中劳工措施是否妥当。

许多调查报告都声称,即使普通消费者也会对所谓的“道德产品”有所需求,这些产品包括有公平贸易认证的咖啡和巧克力、有公平劳工认证的服装、未经动物实验测试的化妆品,以及利用可持续发展技术制造的产品,等等。

然而,当企业真的提供这些产品时,除了一小部分特定的消费者外,大多数消费者并没有表现出特别的兴趣。

是不是消费者在接受调查时是公益至上的自由派,但到真正付钱时却变成了经济保守派?道德消费者是否只是一个神话?尽管许多人都会将自己的价值观和信念带入消费决策,但是当我们审视实际的消费行为时,却发现真正基于道德考虑的购买决策所占比例要远远低于大多数观察者的预期,而且也比倡导道德产品的团体所宣传的数据要小得多。

道德消费数据所面临的问题是,不论是调查问卷还是访谈,绝大多数调研都局限于人们对自己购买习惯或意愿的描述。

但是消费者在问卷中所汇报的信息大多未经证实,而人们又往往在提到购买习惯时夸大社会与道德责任的重要性。

就如企业社会责任咨询公司Corporate Culture的CEO约翰德拉蒙德(John Drummond)所说:“大多数消费者调研都是很不可靠的,因为人们往往言行不一。

”市场上道德产品购买方面的统计数据也说明了这一点。

大多数道德产品仅仅拥有小众市场。

通常只有少数情况例外。

比如说,一家跨国企业收购了另一家提供道德产品或服务的公司,将它作为独立业务来投资,但并不改变其他原有业务,这时被收购公司就可能利用跨国企业的渠道扩大市场。

消费者会为公司善行买单吗

消费者会为公司善行买单吗

消费者会为公司善行买单吗作者:雷米·特鲁德尔琼·科特来源:《商业评论》2017年第02期某消费品公司决定创办连锁小饭馆,为了区别于竞争对手,该公司首席营销官提出了一个差异化战略:“我们可以出售按道德标准生产出来的商品、符合公平贸易原则的咖啡和巧克力,另外提供本地生产的有机水果、蔬菜和肉类。

”道德采购可能会增加成本,公司自然要面对一些关键问题:公司将吸引什么样的消费者?消费者愿意支付足够多的额外费用,以补偿更高的成本支出吗?所有产品都需要遵循公平贸易原则吗?通常,研究者会依靠消费者态度调查来找到此类问题的答案,但调查并非总能反映实际行为。

于是,我们做了一系列的实验证明了下面三条论断。

消费者实际上愿意为道德商品支付更多。

对于以不道德方式生产产品的企业,消费者会要求大幅折扣。

消费者的反应表明,少许的道德生产与大力投资道德生产最后得到的“回报”是一样的。

在心理学领域,最被广泛接纳且影响最深远的现象之一便是人们接受正面和负面主题信息时在反应方式上的不对称性。

消费者会区别对待负面信息和正面信息:相比正面信息,个体对于负面信息的反应更为强烈。

于是,我们预测,相比正面(道德)商品信息,负面(不道德)商品信息对消费者的影响更大。

消费者对不道德商品的价格贬低程度,要超出消费者愿为道德商品所支付的溢价。

为了检验上述猜测正确与否,我们围绕着消费者会为咖啡支付多少钱的问题,设计了一系列的实验。

我们将喝咖啡的成年消费者随机分为三组,并对每组给予不同的信息提示。

在其他条件都一样的情况下,道德组被告知这种咖啡是公平贸易咖啡,不道德组则被告知这种咖啡在生产过程中有危害环境、不公平贸易和雇佣童工的行为。

对照组没有收到任何与伦理道德相关的信息。

结果表明,作为对公平贸易行为的回报,消费者愿意支付的溢价为每磅咖啡1.4美元,而对于不公平贸易行为的惩罚/价格贬低为每磅咖啡2.4美元。

也就是说,与贸易行为相关的负面信息对于咖啡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影响,几乎是正面信息的两倍。

消费者对广告中道德问题的态度与购买意愿

消费者对广告中道德问题的态度与购买意愿

消费者对广告中道德问题的态度与购买意愿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市场经济中,广告作为企业推销产品与服务的重要手段,已经成为了商业竞争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然而,广告中常常出现的道德问题引发了消费者对于广告真实性的疑虑与担忧。

本文将探讨消费者对广告中道德问题的态度,以及这种态度对购买意愿的影响。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什么是广告中的道德问题。

广告中的道德问题包括虚假宣传、误导消费者、夸大产品效果等行为。

这些行为旨在通过误导与夸大的手段吸引消费者的注意与购买欲望,但往往会引发消费者的不满与失望。

众所周知,诚信是商业运作的基石,如果广告行为缺乏道德准则,消费者对广告的不信任感将会产生负面影响。

消费者对广告中道德问题的态度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

首先,消费者对于虚假宣传以及误导消费者的行为持有强烈的反感态度。

他们认为企业通过这种手段获取利益是不道德的,对于这类广告,消费者往往会选择抵制或反对。

其次,消费者对于广告中夸大产品效果的行为持有较为谨慎的态度。

他们会更加关注产品的实际性能与特点,而非广告所宣传的虚假与夸大。

消费者对广告中道德问题的态度与购买意愿之间存在着紧密的关系。

一方面,如果广告行为被认为是不道德的,消费者往往会表现出对该产品的不信任感,进而降低购买意愿。

他们会选择其他更加可靠与诚信的品牌或产品,以避免受到虚假宣传的影响。

另一方面,如果广告行为被认为是诚信的、真实的,消费者会对该产品产生更高的信任感,并且增加购买的可能性。

因此,企业在广告中应更加注重道德准则的遵守,树立诚信形象,以赢得消费者的信任与购买意愿。

在广告宣传中,企业应该提供准确、真实的信息,避免虚假宣传与误导消费者的行为。

同时,企业应该注重产品的品质与实际效果,避免过度夸大产品的性能与特点,以免引发消费者的不满与失望。

对于消费者而言,他们也应保持对广告的理性态度,学会辨别广告中的真实与虚假。

消费者可以通过获取多方面的信息,如产品评价、口碑和第三方机构的认证,来判断广告中的宣传是否可信。

消费者如何在购买决策中考虑社会责任和道德因素

消费者如何在购买决策中考虑社会责任和道德因素

消费者如何在购买决策中考虑社会责任和道德因素?在购买决策中考虑社会责任和道德因素已经成为越来越普遍的趋势。

消费者在做出购买决策时可能会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社会责任和道德因素:企业社会责任(CSR):消费者可能会关注企业的社会责任表现,包括环境保护、社会公益、员工福利等方面。

他们可能会选择支持那些注重CSR的企业,以表达对可持续发展和社会责任的支持。

产品的环保特性:消费者可能会优先选择具有环保特性的产品,比如使用可再生材料、节能环保、低碳排放等的产品。

他们可能会考虑产品的生命周期影响,包括生产、使用和处理环节的环保性能。

道德供应链:消费者可能会关注产品的供应链和生产过程中是否存在违反道德标准的行为,比如劳工权益的侵犯、儿童劳工、不公平薪酬等问题。

他们可能会选择支持采用公平贸易或其他道德标准的产品。

社会公益和慈善捐赠:消费者可能会选择购买那些承诺捐赠部分销售额用于社会公益或慈善事业的产品。

他们可能会支持那些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和慈善捐赠的企业或品牌。

文化和多样性:消费者可能会关注企业对待文化和多样性的态度,包括是否支持文化多样性、性别平等、反歧视等价值观。

他们可能会选择支持积极促进文化和多样性的企业。

健康和安全:消费者可能会考虑产品对健康和安全的影响,包括产品的安全性能、食品安全、化妆品安全等方面。

他们可能会选择购买对健康和安全风险更低的产品。

社会影响和可持续性:消费者可能会考虑产品或服务对社会的整体影响和可持续性。

他们可能会选择支持那些对社会和环境贡献积极的企业,以推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消费者在购买决策中可能会考虑多个方面的社会责任和道德因素,包括企业社会责任、产品的环保特性、道德供应链、社会公益和慈善捐赠、文化和多样性、健康和安全、社会影响和可持续性等方面。

这些因素可能会影响消费者的购买偏好和行为,促使他们选择支持社会责任和道德价值观的产品或服务。

道德与法律在消费者权益保护中的关系

道德与法律在消费者权益保护中的关系

道德与法律在消费者权益保护中的关系消费者权益保护是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旨在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确保消费市场的公平、公正和有序。

道德与法律在消费者权益保护中起着重要作用,二者相互关联、相互支持,共同构建了一个良好的消费环境。

一、道德在消费者权益保护中的作用道德是人们在行为准则和价值观念上的自觉遵循,是社会公德的规范。

在消费者权益保护中,道德发挥着以下作用:1. 引导消费者识别真伪道德教育可以培养消费者正确的价值观和消费观念,使其具备辨别商品真伪的能力。

当市场上涌现出一些质量不合格或伪劣商品时,消费者可以凭借自己的道德底线来抵制这些不良产品,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2. 倡导诚信消费道德的力量能够引导消费者进行诚信消费,即通过与商家进行公平交易,自觉抵制欺诈行为。

诚信消费既可以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也可以促进商业信用的建立,维护市场的正常秩序。

3. 培养消费者自律意识道德教育可以培养消费者的自律意识,使其自觉遵守消费规则和消费者权益保护的相关法律法规。

消费者应该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遵守消费主体的职责与义务,在消费中保持理性和克制,不盲目追求低价或购买不需要的商品。

二、法律在消费者权益保护中的作用法律是社会行为规范的总称,其主要作用是对社会成员的行为进行约束和规范。

在消费者权益保护中,法律发挥着以下作用:1. 设立法律框架法律为消费者权益保护设立了明确的法律框架,明确了消费者的权利和义务,规定了商家的行为规范,为消费者维权提供了法律依据。

2. 规范市场行为法律通过规范市场主体的行为,约束商家不得采取欺诈、虚假宣传等不正当手段,保护消费者的知情权、选择权和公平交易权。

3. 提供维权渠道法律为消费者提供了多种维权渠道,如消费者协会、行政机关和司法途径等,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得到及时有效的维护。

三、道德与法律的互动关系道德与法律在消费者权益保护中互为补充,相互促进,共同推动了消费者权益的保护。

1. 道德的力量推动法律的完善道德意识的觉醒常常是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律的背后推动力。

伦理与消费行为道德购物的挑战

伦理与消费行为道德购物的挑战

伦理与消费行为道德购物的挑战引言在当代社会,消费行为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觉醒,人们对消费行为的伦理和道德问题越来越关注。

道德购物已经成为了一个热门话题,并带来了一系列的挑战。

伦理购物的定义伦理购物是指在购买商品或服务时,考虑到个人的道德价值观并选择遵守伦理规范的购物行为。

伦理购物要求消费者关注产品的生产过程、环境保护、劳动条件以及其他社会责任等方面的问题。

伦理购物的核心是消费者不仅仅考虑自身利益,还要考虑到更广泛的利益,包括环境、社会和经济利益。

挑战一:信息获取困难在进行伦理购物时,消费者需要获取产品或服务的相关信息,以评估其是否符合自己的道德标准。

然而,由于供应链的复杂性和信息不对称等问题,消费者往往难以获取到准确、可靠的信息。

许多商品的生产过程被隐藏起来,导致消费者对产品的伦理性难以评估。

解决这一挑战的方法之一是通过认证机构提供的信息来辅助消费者做出决策。

例如,一些组织提供对产品生产过程的审核和认证,向消费者提供可信赖的信息。

挑战二:伦理与价格之间的冲突伦理购物往往与价格之间存在冲突。

许多伦理商品或服务的成本较高,导致其价格相对较高。

而对于一些消费者来说,价格是购买商品的主要考虑因素之一。

因此,选择伦理商品往往需要消费者做出权衡。

解决这一挑战的方法之一是通过政策和法规的支持降低伦理商品的价格。

例如,政府可以提供补贴或减免税收来支持伦理商品的生产和销售,使其价格更具竞争力。

挑战三:可持续性与消费欲望之间的冲突伦理购物的另一个挑战是可持续性与消费欲望之间的冲突。

许多伦理购物的原则强调保护环境、减少资源浪费和减少排放。

然而,当消费者面临自己的消费欲望和购买力时,他们往往更倾向于满足自己的需求,而忽视了可持续性的考虑。

解决这一挑战的方法之一是通过教育和宣传来增加消费者对可持续性的认识和意识。

通过提供相关信息和案例,消费者可以更好地了解可持续性的重要性,从而调整他们的消费行为。

道德与法治网络购物的消费者权益

道德与法治网络购物的消费者权益

道德与法治网络购物的消费者权益在当今数字时代,网络购物已经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它带来了便利和选择的多样性,然而,网络购物中涉及的消费者权益问题也随之而来。

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同时保障消费者的道德权益和法治权益,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

首先,道德在网络购物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道德是人们行为判断和行为选择中的准则,也是社会秩序的基础。

对于网络购物中的消费者权益来说,道德不仅仅是一种互相尊重的态度,更是一种诚信的原则。

例如,在购物平台上买家和卖家之间应当建立诚信关系,卖家应准确详尽地描述商品信息,买家应按时付款。

只有建立起这样的道德关系,才能保证消费者的权益不受损害。

然而,仅仅依靠道德并不能完全保障消费者的权益,还需要法治的有效监管。

法治是保障公民权益的基本保障,同样适用于网络购物环境。

通过法律规定和法律监督,可以约束商家和平台的行为,保护消费者的个人信息和合法权益。

例如,消费者可以通过网络购物平台提交投诉,要求商家给予退货、补偿或赔偿。

这种法治方式不仅保护了消费者的权益,也促使商家更加重视售后服务和产品质量。

在网络购物中,道德与法治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

在这两者的配合下,消费者权益保障才能得以更好地实现。

道德的引导和规范可以使人们遵循诚信原则,经营健康的消费环境。

而法治机制则是保障和维护消费者权益的法律基础,使整个网络购物市场更加安全和可持续发展。

有鉴于此,网络购物平台应加强自律,制定行业规范和准则,推动道德意识的增强。

同时,政府应加强对网络购物环境的监管,建立健全的法律体系,确保消费者权益得到有效保护。

只有道德与法治相结合,才能实现网络购物消费者权益的全面保障。

然而,道德与法治仅仅是消费者权益保障的基础,在实际操作中还有许多其他因素需要考虑。

例如,消费者应当提高自身的权益保护意识,选择正规可信的购物平台,避免虚假广告和陷阱。

同时,政府和消费者组织可以加强合作,提供消费者教育与咨询,为消费者维权提供便利。

产品销售过程中的道德风险如何应对

产品销售过程中的道德风险如何应对

产品销售过程中的道德风险如何应对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商业环境中,产品销售对于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

然而,在销售过程中,道德风险问题时有发生,给企业和消费者都带来了不良影响。

道德风险不仅可能损害企业的声誉和长期利益,还可能破坏市场的公平竞争环境,影响消费者的信任和忠诚度。

因此,如何有效应对产品销售过程中的道德风险,成为了企业和社会都需要关注和解决的重要问题。

道德风险在产品销售中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

例如,销售人员可能为了达成销售目标,夸大产品的功能和效果,对消费者进行虚假宣传。

或者故意隐瞒产品的缺陷和潜在风险,误导消费者做出错误的购买决策。

还有些销售人员可能会采取不正当的竞争手段,如恶意诋毁竞争对手的产品,以获取竞争优势。

另外,在销售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价格欺诈、强制搭售等不公平的交易行为,这些都属于道德风险的范畴。

道德风险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从企业内部来看,可能是由于企业过于强调销售业绩,而忽视了对销售人员的道德教育和监督。

一些企业没有建立完善的内部管理制度和伦理规范,导致销售人员在追求个人利益时缺乏约束。

此外,企业文化如果存在偏差,过于追求短期利益而忽视了社会责任和商业道德,也容易滋生道德风险。

从外部环境来看,市场竞争的压力可能迫使销售人员采取不正当手段来获取订单。

部分消费者对产品信息的了解不足,容易被误导,也为道德风险的产生提供了条件。

为了应对产品销售过程中的道德风险,企业首先要加强内部管理。

建立健全的销售管理制度和伦理规范,明确销售人员的职责和行为准则。

加强对销售人员的培训,不仅要提高他们的销售技巧,更要注重培养他们的道德意识和职业操守。

通过定期的培训和教育活动,让销售人员明白道德违规的后果,从而自觉遵守道德规范。

同时,企业要完善监督机制。

加强对销售过程的监控,通过定期的审计和检查,及时发现和纠正不道德的销售行为。

建立举报渠道,鼓励员工和消费者对不道德的销售行为进行举报,并对举报人进行保护和奖励。

消费者权益保障与商业道德

消费者权益保障与商业道德

消费者权益保障与商业道德在商业社会中,消费者权益保障和商业道德不仅是保证消费者权益的必要手段,也是商家提高经营和发展的重要条件。

多年的市场经验表明,商家如果不注重道德规范和消费者权益的保护,其生意将难以长久。

因此,在商业社会中,确保消费者权益和遵守商业道德是很重要的。

保护消费者权益是商业的基础,一个良好的商业环境不能没有保护消费者权益的制度。

消费者权益的保障需要有一套完整的法律体系,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等。

而商家必须严格遵守这些法律,诚实守信经营,合法经营,保持公平竞争,不得虚假宣传,不得故意误导消费者行为。

通过这些基本的规范,才能让消费者感到安全和放心去购买商品和服务。

同时,保护消费者权益也需要商家自觉承担道德规范。

商家在经营中要注重质量、价格、服务等方面的问题。

要保证商品的质量,保持公道合理的价格,提供优质的售后服务。

此外,商家还应该正视消费者反馈,积极表达对消费者的尊重和感激之情。

商家通过良心经营,让消费者感到公道,也能够提高品牌形象,增加消费者的忠诚度。

当然,商业道德不仅仅是为了保护消费者权益,也是商家经营的重要依据。

商家要想长期经营,就必须注重企业社会责任,撑起公益和生态的道德理念。

商家要重视员工、客户、同行和社区的关系,赢得良好的商业信誉。

只有在商业道德的指引下,企业才能形成良好的企业文化和品牌文化。

商业社会中消费者权益保障和商业道德的意义深远广泛。

保护消费者权益和遵守商业道德,不仅仅是维护市场秩序和激发消费者购买的信心,更是表达对社会经济发展的贡献。

在今天的商业社会中,商家已经认识到保障消费者权益和遵守商业道德是基本的要求,商家也将积极负责地投入到这些有关的工作中去。

康师傅营销过程中出现的道德伦理问题

康师傅营销过程中出现的道德伦理问题

康师傅营销过程中出现的道德伦理问题康师傅再陷道德门:道歉没诚意消费者不买账时隔月余,康师傅饮品控股公司在9月2日,就矿物质水产品广告中标示“选用优质水源”首次公开表示道歉。

然而,康师傅的这次道歉不仅没有取得广大消费者的谅解,反而陷入更为严重的信任危机。

“就只有这几瓶了,一个月了还没有卖出去。

现在很少有人再买康师傅的饮料了。

很多顾客表示不再信任康师傅的任何产品。

”9月5日,北京市朝阳区一家社区便利超市的销售人员张先生告诉《中国产经新闻》记者。

有类似情况的不止这一家超市,腾讯网络调查显示:参与调查的近700人中明确表示不再购买康师傅水者占61.07%,犹豫不决者占20.41%,继续购买者只占18.52%,这意味着80%以上的消费者不再信任康师傅。

看来,“产地门”还未告一段落,康师傅又身陷“道德门”。

看看康师傅饮品事业群总经理黄国书的辩解:“康师傅在推广中,没有解释清楚‘优质水源’的原意,从而造成了消费者认知上的差距,导致部分消费者和媒体产生误解,为此,表示遗憾和抱歉。

”至于为何在一个多月之后才道歉,康师傅控股有限公司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最初考虑康师傅在矿物质水行业里算是大规模企业,如果一开始就表示道歉,怕造成不必要的影响。

然而,现在才道歉似乎晚了一些。

“康师傅抛开虚假宣传不提,没有正视自己进行欺骗消费者的错误,反而把问题归结为认知差距,实在是没有诚意。

既然康师傅矿物质水的水源是自来水,而我们平时烧水做饭用的也是自来水,那么何来‘选用优质水源’的说法?”北京市民王先生对《中国产经新闻》记者表示质疑。

网友“随风飘零”更称:指鹿为马,混淆概念,嘴比贼硬,侮辱众智,死不认错,越抹越黑;现在出来道歉了?就行了?我喝了40多瓶怎么办?空瓶可退钱吗?显然,消费者并不买账,反而对康师傅的道德品质提出质疑。

北京海铭律师事务所律师王庭伟对《中国产经新闻》记者说:“对于虚假广告,我国在法律上的规定是非常严格的,可是在实践中有很多企业出现过这种情况。

伦理消费与道德市场

伦理消费与道德市场

伦理消费与道德市场作者:刘智娜来源:《神州》2011年第32期摘要:人类一切经济活动的最终目的是消费,通过消费人们可以获得效用、经济福利乃至快乐幸福。

市场经济为人类社会创造了空前的物质繁荣,极大地促进了消费和经济福利,但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它所导致的全球气候变暖、自然资源枯竭、不公平贸易等问题正在制约着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公平正义社会体关的建立。

在这种背景下,近十年来世界范围内兴起了一种新的消费方式——伦理消费,这种消费及其生活方式尽管在目前尚处于起步和萌芽阶段,但它为全球市场经济的发展隐涵地指出了新的方向——道德市场经济。

关键词:伦理消费;道德市场;公平交易;1前言近些年来,[伦理消费](ethical consumption)的概念风行一时,我们要求动植物的有机种植、养育,公平贸易,以及反对任何形式的血汗工厂。

工业资本主义的先行者──欧盟国家,于1992年签订的《马斯垂克条约》,其中第F条对民主、人权进行了重要的宣示,举其重要条文內容大致上有:欧盟应尊重会员国之国家认同,其政府机关应建立在民主原则上;欧盟应具备必要之工具,以实现目标并执行各项政策。

的确,第F条规笵的是欧盟国家,但根据民主、自由、法治与人权的普世价值信念,欧盟对世界各地的民主发展每每做出回应:2004年2月,欧盟谴责伊朗的国会大选是[民主的倒退];2006年9月,当时的欧盟轮值主席芬兰总理万哈宁要求泰国军政府即刻恢复民主秩序;2007年6月,欧盟公布的香港特別行政区年度报告,表示支持香港政改,向全面民主过渡。

欧盟于2004年推动「欧盟睦鄰政策」(European Neighborhood Policy),其內容主要是推动与欧盟接壤的区域,像是北非、高加索山周边、前苏联、欧亚交界处等地带的国家,进行经济合作与民主推动的工作。

欧盟的动机相当明确,希望透过资金供给的方式,使得欧盟周边国家能够建立代议民主政治、维持与欧盟的经济合作,达成利用民主与贸易促进多边和平的目标。

道德与法治的消费者权益保护

道德与法治的消费者权益保护

道德与法治的消费者权益保护道德和法治是两种不同的保护机制,它们在消费者权益保护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道德是一种社会规范,强调个体的责任和行为准则;法治则是通过立法和法律实施来保护消费者权益。

本文将探讨道德和法治在消费者权益保护中的作用,并就如何加强消费者权益保护提出建议。

一、道德在消费者权益保护中的作用道德在消费者权益保护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首先,道德规范引导消费者诚信消费。

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或服务时,应遵循公平交易原则,不采取欺诈手段获取利益。

这种诚信消费的道德准则能够维护市场秩序,保障消费者的正当权益。

其次,道德规范要求商家诚实守信。

商家应提供真实准确的商品信息,不得虚假宣传或误导消费者。

此外,商家应履行承诺,积极解决消费者的投诉和疑虑。

这种以诚信为基础的经营行为能够增强消费者对商家的信任,推动市场的良性发展。

然而,道德规范并非完全可靠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机制。

在某些情况下,个别消费者或商家可能为了自身利益而违背道德准则,导致消费者权益受到侵害。

因此,法治的介入是必要的。

二、法治在消费者权益保护中的作用法治在消费者权益保护中起到关键的作用。

立法者通过制定法律和相关法规,规范市场行为,保护消费者权益。

比如,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了消费者的基本权益和商家的责任,明确了合同的要求和义务,为消费者权益的维护提供了法律依据。

法治还通过司法机构的介入来解决消费者纠纷。

当消费者的权益受到侵害时,他们可以通过法律途径维权。

法院作为独立的解决纠纷的机构,可以公正审理案件,对侵权者进行惩罚,并给予消费者相应的赔偿。

这种通过法律程序来保护消费者权益的方式,能够有效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然而,法治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首先,司法程序通常较为繁琐,消耗时间和精力。

消费者可能需要长时间等待裁决结果,而这期间他们的损失可能会进一步扩大。

此外,消费者在维权过程中可能面临着高昂的法律费用,这对一些经济条件较差的消费者来说是一项不小的负担。

消费者为概念产品买单

消费者为概念产品买单

消费者为概念产品买单
予菲(编译)
【期刊名称】《中国商界》
【年(卷),期】2013(000)006
【摘要】现在的消费者需要更多创新的、激动人心的、独特的产品和服务,而在这个平台上有许多的创业者和初创公司为消费者提供比其他地方更好的选择。

扩展中的全球智囊众筹平台使全球智囊在消费主义上释放出巨大的能量(全球智囊由全球成千上万的个人和初创公司的集体创造力、智慧以及创业精神所构成)。

【总页数】2页(P88-89)
【作者】予菲(编译)
【作者单位】不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713.50
【相关文献】
1.没有消费者思维,别指望消费者买单 [J], 杜晓东;
2.消费者愿为环保买单助企业推100%再生包装 [J], ;
3.商家是否有告知消费者“优惠买单”的义务探析 [J], 陈威;胡洋
4.手游消费者究竟为什么而买单\r——从分析游戏《FGO》入手 [J], 胡雨佳
5.“最后一英里”被堵塞,上游也被波及“掉链子”的全球供应链通胀成了大麻烦?最后买单的还是消费者? [J], 谢玮;吕江涛;伍素文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道德与消费观念

道德与消费观念

道德与消费观念现代社会的发展带来了物质条件的大幅提升,消费观念也因此出现了重大的变化。

然而,在追求物质享受的同时,我们是否应该对消费行为更加审视并与道德价值观相结合呢?本文将探讨道德与消费观念的关系,并引发人们对于消费伦理的思考。

一、消费的背后存在的道德困境众所周知,道德是人们行为准则的基础,它反映了我们对善恶、正义和法律的认识。

然而,在消费领域中,我们常常会面临一些道德困境。

首先,消费者往往为了满足自己的个人需求而盲目购买物品,忽视了对他人和环境的影响。

比如,由于过度购买和浪费,我们可能加剧了资源的紧张和环境的破坏。

其次,透明度问题也是消费领域的一大难题。

假冒伪劣商品、虚假宣传以及商家的不当行为在市场上屡见不鲜,这些现象不仅破坏了市场秩序,还损害了消费者的权益。

二、培养良好的消费观念既然消费与道德息息相关,我们就应该积极培养良好的消费观念。

首先,需要理性思考。

在购买商品或服务之前,我们应该仔细考虑自己的真实需求,并审慎判断物品的质量和性价比。

其次,持有可持续消费观念。

可持续消费强调以环保和社会责任为导向,对于那些倡导绿色环保、社会公正和文化多样性的品牌和产品给予支持。

同时,我们也应该减少浪费,延长物品的使用寿命,以减少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最后,加强道德教育。

学校、家庭和社会都应该加强对于道德教育的重视,提高消费者的道德意识和责任感,使其在购买过程中能够理性选择和判断。

三、企业道德与消费者选择企业作为消费者的供应者,对于消费者的道德观念和购买意愿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

如果企业追求利益最大化而忽视了道德底线,消费者将面临选择的困境。

因此,企业应该主动承担社会责任,注重道德经营,并真正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同时,透明度也是企业道德的重要方面,企业应该公开自身的生产过程、产品质量以及行为准则,让消费者能够对其进行评估和选择。

四、社会共同参与构建消费伦理构建消费伦理不仅需要个体的努力,也需要社会的共同参与。

政府在加强市场监管的同时,还应该强化对于消费者权益的保护,并建立健全的消费投诉机制。

消费者承担的六项义务

消费者承担的六项义务

消费者承担的六项义务每个人有权利就相对会有义务,作为一名消费者,需要承担怎样的义务,现在店铺为大家解答消费者需要承担哪些义务的疑问,希望对你有用。

消费者承担的六项义务一是维护社会公德的责任。

作为一个有社会责任感、有道德的消费者,在整个消费过程中应主动承担起维护社会公德、遵守公共秩序、促进社会风气好转等社会赋予的责任。

二是自觉抵制假冒伪劣商品的责任。

作为合格的消费者不仅不要购买假劣商品,还应积极抵制假冒伪劣商品,抵制侵犯知识产权的盗版产品,积极参与对商品和服务的社会监督。

同时对有可能发生的造假行为进行防范,不让制假、售假分子有可乘之机。

三是投诉举报的责任。

如果购买的商品出现问题,我们广大消费者应积极勇敢的向有关部门投诉举报,主动向行政执法机关提供调查线索,或向厂家建言改进。

以避免更多的消费者再次上当受骗,同时让那些坑害消费者的黑心企业早日落马。

四是依法维权的责任。

我们遇到消费争议时,应当文明理智、合理合法的主张自己的权利,尽量通过协商解决,只有合法的维权方式,才能得到法律的有效保护。

五是理性消费的责任。

作为一名成熟的消费者,不要为所谓的免费使用、换季打折、幸运大奖等活动所迷惑。

在消费过程中尽量到正规商家消费,尽量选择自己熟悉或信誉度高且适合自己需要的商品。

六是制止炫耀浪费的责任。

作为现代消费者的我们,在享受物质文明的同时,应当养成科学、合理的消费习惯,对身边那些挥金如土、炫耀摆阔的畸形消费,应主动抵制批评,为实现社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担起我们应尽的义务。

企业的经营者承担的义务一、经营者向消费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和其他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履行义务。

经营者和消费者有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覆行义务,但双方的约定不得违背法律、法规的规定。

二、经营者应当听取消费者对其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务的意见,接受消费者的监督。

三、经营者应当保证其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务符合保障人身、财产安全的要求、对可能危及人身、财产安全的商品和服务,应当向消费者作出真实的说明和明确的警示。

为品质买单

为品质买单

为品质买单
刘红
【期刊名称】《《中外鞋苑》》
【年(卷),期】2017(000)003
【摘要】'谁有敬业福,我拿富强福换';'求万能福一张'……在农历2017年的春节前后,这成为了80后、90后微信朋友圈中常见的句子。

众所周知,中国人过春节习俗很多,但如今'抢红包'似乎已经成为年轻人的新年俗。

熬过了2016初春的'摇一摇'、'抢红包'大战,到了刚刚过去的2017年春节,以支付宝为首的各大电子网络商,又开
始了新一轮的抢红包吸粉行为,花样也是不断变化。

今年的玩法,集福卡活动中就有
利用AR实景扫描福字。

【总页数】1页(P17-17)
【作者】刘红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426.8
【相关文献】
1.中国消费者为品质生活买单意愿到底有多高? [J], 世界经理人网
2.为品质买单 [J], 刘红
3.“慢性毒药”你还要用多久?——谁来为化妆品质量买单 [J], 郑慧漩
4.什么因素促使你为高品质生活买单? [J],
5.中国消费者为品质生活买单意愿到底有多高?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消费者会为“道德产品”买单吗
作者:蒂莫西•德温尼(Timothy Devinney)帕特•奥格(Pat Auger)贾纳•埃克哈特(Giana M.Eckhardt)
近25年间,有关企业社会责任(CSR)价值的争论从未间断,而道德消费者(ethical consumer)的兴起对这一争论更是推波助澜。

有些消费者在做购买决策时,会考虑产品的社会和道德定位是否与他们的价值观一致,比如他们会考虑产品对环境会造成什么影响或制造过程中劳工措施是否妥当。

许多调查报告都声称,即使普通消费者也会对所谓的道德产品有所需求,这些产品包括有公平贸易认证的咖啡和巧克力、有公平劳工认证的服装、未经动物实验测试的化妆品,以及利用可持续发展技术制造的产品,等等。

然而,当企业真的提供这些产品时,除了一小部分特定的消费者外,大多数消费者并没有表现出特别的兴趣。

是不是消费者在接受调查时是公益至上的自由派,但到真正付钱时却变成了经济保守派?道德消费者是否只是一个神话?尽管许多人都会将自己的价值观和信念带入消费决策,但是当我们审视实际的消费行为时,却发现真正基于道德考虑的购买决策所占比例要远远低于大多数观察者的预期,而且也比倡导道德产品的团体所宣传的数据要小得多。

道德消费数据所面临的问题是,不论是调查问卷还是访谈,绝大多数调研都局限于人们对自己购买习惯或意愿的描述。

但是消费者在问卷中所汇报的信息大多未经证实,而人们又往往在提到购买习惯时夸大社会与道德责任的重要性。

就如企业社会责任咨询公司Corporate Culture的CEO约翰德拉蒙德(John Drummond)所说:大多数消费者调研都是很不可靠的,因为人们往往言行不一。

市场上道德产品购买方面的统计数据也说明了这一点。

大多数道德产品仅仅拥有小众市场。

通常只有少数情况例外。

比如说,一家跨国企业收购了另一家提供道德产品或服务的公司,将它作为独立业务来投资,但并不改变其他原有业务,这时被收购公司就可能利用跨国企业的渠道扩大市场。

像联合利华
(Unilever)就收购了班杰利自制冰淇淋公司(Ben Jerrys Homemade Inc.),使班杰利的冰淇淋连锁经营得以在美国扩张,但联合利华的其他业务基本上不受影响。

那些想致力于前瞻性、公益性产品开发的企业往往发现自己处于劣势不是它们的目标市场远小于焦点小组和问卷调查所预言的规模,就是它们提供道德产品特性所需的成本高于消费者愿意支付的价格。

为了解道德消费者的真面目,我们在近10年间进行了一系列普遍的、实验性的民意调查,从大规模样本中收集有关消费者在社会和道德偏好方面的信息。

我们还对八个不同国家(澳大利亚、中国、德国、印度、西班牙、瑞典、土耳其和美国)的消费者进行了120次深度访谈,不仅请他们确认是否会去买某种产品,而且让他们考虑一些具体的场景。

比如从一个缺乏严格劳工标准的公司购买运动鞋,购买生产过程中可能会污染环境的肥皂,购买假冒名牌的钱包或手提箱。

他们还被问到,其他本国同胞面对这些场景会如何应对这种完善的投射技术所给出的回答往往比询问受访者的直接购买行为更为准确。

另外,我们还问及他们过去的购买行为,比如所有受访者都承认自己在过去某个时间买过假货。

我们明确询问了受访者对这些道德问题所产生的后果怎么看,以及他们为何会言行不一。

受访者对于道德问题都知道得不少,而且也认同那些有利于劳工、环境和知识产权的做法对社会很重要。

但是,大多数人并不认为这些问题与他们自身有什么关系。

事实上,他们常常声称这不是个体消费者的责任,而应当追究其他方的责任,比如法规(政府应该保护环境)、竞争市场(这样做太差劲了,可所有运动鞋公司都这么做)、公司本身(产品广告应该告诉我们这些信息)或者是整个系统(我什么也改变不了,又何必自寻烦恼)。

颠覆对这一问题传统看法的另一个重大发现是,大多数人都不会为了道德去牺牲产品功能。

当面对道德定位好但性能差、性能好但道德定位差的两种商品时,人们往往毅然选择后者。

他们非常不情愿将产品的道德特性作为其购买产品的首要原因。

一位受访者说:除非发生什么特大灾难才能使我在乎。

与按人口特征或价值观问卷回答来划分道德消费者的调研结果相反,我们发现,考虑产品道德因素的人和不考虑道德因素的人之间并没有什么不同。

例如,大众传媒普遍认同,具有很强社会民主传统的欧洲人比从小浸润在自给自
足和个人主义观念中的美国人更具社会责任感。

然而,我们并不能为此观点找到足够的证据。

仅仅根据性别、教育、收入、文化、住所、基本价值观等特征过分简单地推断其道德消费取向,也同样缺乏依据。

通常,人们认为新兴市场的消费者更关注经济发展,对社会问题明显比较淡漠。

不过现实情况可没这么简单。

来自不同市场消费个体的回答其实并没有太大差别。

我们发现虽然德国、美国或者中国的消费者为他们进行(或不进行)道德消费所找的理由可能不同,但他们为之辩护的行为却惊人地相似。

道德消费的倡导者总希望相信以社会为本的选择在某些方面有别于一般的产品选择做出这样的选择可能是基于更高的觉悟。

其实这也是个错觉。

只有当消费者将产品的道德性与所有其他有价值的性能相比较后认为道德性更重要,他们才会把道德性放在首位。

而我们的调查显示,对许多人来说,这样的情况很少发生。

这种说法在一些人听来像是异端邪说。

一块肥皂的成本怎会比不危害生态环境更重要?但不论涉及怎样的道义功德,一般情况下,普通人确实更看重成本。

对大多数人而言,就算跑鞋的颜色也比造鞋的环境更重要。

现实社会离产生真正意义上的道德消费者群体这一步还相距甚远。

虽说现在一些消费者也关心他们购买行为的社会意义和公司社会责任方面的政策,但大多数人并不愿为此承担更高的商品价格。

不过展望未来,道德消费有潜力成为一种大众市场现象。

我们看到目前的道德消费市场实际上与90年代中期的电子商务起步阶段相类似。

随着互联网使用的不断扩展,以及互联网功能和安全性的日趋成熟,消费者也学会了将技术融入自己的日常生活。

现在亚马逊(Amazon)和其他许多网站已经使电子商务成为购物(和理财)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目前对社会负责的消费还是一项新兴技能。

人们未必知道如何将道德行为描述转化为自己的判断。

(例如,什么是良好的劳工措施?购买道德的跑鞋对于改善劳工条件有多大作用?)而且人们也没有任何理由去相信这些信息的证实者,因为证实者常常就是公司本身或者有偏向性的第三方组织。

为了使道德消费成为主导,消费者不能只做产品标签的阅读者,还需要成为知识更丰富的参与者。

公司也不能完全依赖传统的市场调研技术,而是需要帮助现有的和未来的消费者在购物方面具备更强的社会意识。

在消费者面对众
多选择的情况下,要做到这一点,公司应提供更为切实可靠的信息,以便消费者更充分地了解其产品和服务为健康、社会和环境所带来的好处。

产品标签必须说明某个公司的生产足迹、包装技术或产品成分为何优于竞争对手而且还需要证实这些优越之处,最好是通过从互联网或社会媒体可以获取的独立信息渠道来证实,而且消费者也能够在智能手机上看到这些信息。

渐渐地,这类信息会变得越来越容易获得,人们不仅会在调查问卷中反映自己的价值观,也会开始将其付诸消费实践。

不过这种演变是渐进的,这样的行为离成为人的第二本性还相差甚远。

有可能再过10年或20年,人们会习惯于道德消费,不过企业(以及第三方信息提供者)首先必须让主导市场的务实型消费者切实感受到其产品和服务的社会价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