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中央民族大学管理学院行政管理考研状元笔记

合集下载

2017中央民族大学行政管理考研直接背诵版讲义

2017中央民族大学行政管理考研直接背诵版讲义

第3章计划第1节计划工作的实质和意义计划指关于组织未来的蓝图,是对组织在未来一段时间内的目标和实现目标途径的策划与安排。

计划工作的意义:1计划明确了组织成员行动的方向和方式,从而成为协调组织各方面行动的有力根据。

2计划工作的开展迫使各级主管人员花时间和精力去思考未来的各种情况,从而促发了各种沟通、思考、预测等行为。

3计划工作能促使人们改善组织运行的效率。

4计划工作还为组织各层管理人员的日常考核和控制工作提供最基本的依据。

关于计划的典型误解:1计划关系到组织的发展大计,和中、基层管理者无关。

2计划是计划部门的事,和其他管理人员无关。

3当环境不断变化时,计划也要不断调整,因此计划的意义不大。

4计划是一种约束,会降低组织的灵活性。

第2节计划工作的类型★★以表现形式分正式计划和非正式计划,以内容差异分指向性计划和具体性计划,以时间长短分长期计划和短期计划,以作用性质分战略计划和战术计划。

正式计划指正式付诸笔墨的、以书面文件形式明文和明确规定下来的计划。

非正式计划指蕴涵在当事人脑海中的、不以书面文件形式予以表述的计划。

指向性计划指仅对行动提供较宽松的指导和一般性方向的计划。

具体性计划指规定有明确是目标和实现目标的方案的计划。

战略计划指关于企业活动总体目标和战略方案的计划。

战术计划指有关组织活动如何运作的计划,它详细规定组织实现目标的具体实施方案和细节。

第3节计划工作的程序1.收集资料,确定计划的基本前提条件。

分为:1外部和内部的前提条件。

2定量和定性的前提条件。

3可控和不可控的前提条件。

有效确定计划的基本前提条件需要注意:1合理选择关键性的前提条件2提供多套备选的计划前提条件3保证计划前提条件的协调一致。

2.确定组织目标和实现目标的总体行动计划。

步骤:1根据前述对计划基本前提条件的认识,估量组织发展的机会,确定组织的目标。

2进一步调查研究,明确计划的具体前提条件。

3提出多种可供选择的方案,经过比较分析,确定最优或最满意方案。

2017年中央民族大学行管王凤彬、李东《管理学》考研笔记整理4-育明考研考博

2017年中央民族大学行管王凤彬、李东《管理学》考研笔记整理4-育明考研考博

中央民族大学行政管理专业专业考研复习必备资料-育明考研考博目录一、中央民族大学行政管理专业考研招生情况 (3)二、中央民族大学行政管理专业考研近五年复试分数线(育明考博辅导中心) (4)三、中央民族大学行政管理专业考研专业课参考书(育明考博辅导中心) (4)四、中央民族大学行政管理专业考研资料一本通(目录) (5)五、王凤彬、李东《管理学》考研笔记整理5 (7)一、中央民族大学行政管理专业考研招生情况中央民族大学是直属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的重点大学,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

学校的前身是是1941年9月在延安创办的民族学院。

1951年6月,中央民族学院在北京正式成立,1993年11月,更名为中央民族大学。

1999年、2004年先后进入“211工程”和“985工程”国家重点建设大学行列。

学校现有23个学院,有覆盖10个学科门类的63个本科专业、5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5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国家级重点学科3个、省部级重点学科一级5个、二级17个,2个国家文科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1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3个国家“985工程”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

中央民族大学管理学院是一所综合性管理学院,专业设置横跨管理学和法学两大学科门类,拥有工商管理、公共管理、政治学三个一级学科,专业设置齐全,学科层次完备。

管理学院虽然年轻,但发展迅速,充满了朝气和活力。

为北京及全国各地区培养了大量专业人才。

经育明教育统计,民大行管研究生社会认可度高,就业情况较好好,包括各级政府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和知名企业。

其行管考研在北京地区高校中属中等偏上难度,竞争还是比较激烈的,同学们一定要早作规划,科学备考。

中央民族大学行管考研具体情况可以咨询育明·斯泰朗考研·张老师扣扣:七七二六、七八、五三七中央民族大学行管考研招生报考统计(育明考博辅导中心)专业招生人数初试科目复试科目120401行政管理2014年10人2015年15人2016年14人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202俄语203日语③614政治学管理学基础④815行政管理学专业笔试综合面试育明·斯泰朗考研·张老师解析:1、中央民族大学行管专业考研的报录比平均在8:1左右,报考民大行管专业的现场确认人数116人。

行政管理考研贸大行管张国庆《公共行政学》状元笔记

行政管理考研贸大行管张国庆《公共行政学》状元笔记

第十三章依法行政第一节依法行政的历史缘由和发展依法行政:在三权分立的国家政治体制格局中,公共行政权力主体即狭义的政府,应当依法设定和实施行政行为。

论述依法行政的历史缘由和发展?(1)依法行政的缘起:依法行政源起于新兴的资产阶级反对封建君主专制的需要。

(2)依法行政的形成:依法行政形成于阶级完全控制国家权力,并形成资本主义国家体系之后。

(3)依法行政的发展:依法行政发展于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之时并延续至今。

简述西方依法行政的理论和初中实践历史变迁的特点?(1)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大体上都经历了一个从重视立法,强调立法高于一切,向重视行政、突出行政职能地位转变的历史过程。

(2)资本主义国家依法行政释义的宽泛化,是在三百余年法制基础上出现的一种国家现象。

(3)行政权力的扩展受到了三权分立国家权力体系中其他国家权力主体的制衡,使行政权力不可能恣意妄为。

第二节依法行政的理论基础简述依法行政的理论基础的构成?(1)资产阶级在反封建斗争中提出的自然法理论和契约论等构成其原理性的思想源流;(2)资产阶级的权力分立和制衡学说及其实践构成其直接的法政基础;(3)资本主义的经济原理和市场经济规则构成其广泛的社会基础。

简述资本主义经济特性与依法行政的内在联系?(1)财产私有制;(2)市场竞争;(3)管理理性化。

第三节依法行政的制度机制简述强调依法行政的原因?(2004年简答题)(1)在与公民、与社会的关系上,政府行政机关是最直接的、最经常的、最广泛的、最具体的,事实上,“公民从生到死的全部都与行政部门所提供的服务密切相关”,从一体两面说,受到行政部门侵权的可能性也最大。

(2)在组织构成和决策程序上,三权当中的立法权是典型的“票决制”,司法也有陪审制和两级终审制,唯独行政是首长个人负责制。

(3)在实际生活中而不是法理上,“权”与“事”合称“权事”,权随事走乃是常态,即掌理多少事情就有多大的权力。

(4)法律永远不可能对一切关于国家和社会事务的管理做出规定,法律也总是落后于现实生活的发展变化,因而法律的规定总是原则的、有限的,法律的适用也经常是模糊的、有争议的。

2017中央民族大学行政管理考研专业课核心备考章节

2017中央民族大学行政管理考研专业课核心备考章节

第4章组织第1节组织工作的基本内容和过程组织工作的目的建立一种能产生有效的分工合作关系的结构。

组织工作三步骤:1组织设计2组织运作3组织变革组织设计指着眼于建立一种有效的组织结构框架,对组织成员在实现组织目标中是工作分工协作关系作出正式、规范的安排,是组织工作中最重要、最核心的一个环节。

目的是形成实现组织目标所需要的正式组织。

组织设计的步骤:1确定组织的目标和实现目标所必须的活动。

对企业生存发展影响重大的关键性活动,应该成为组织设计工作关注的焦点。

2根据组织资源和环境条件对实现目标所必需的活动进行分组。

分组指组织单位的划分和组合。

原则:贡献相同或相似的活动应该归并在一起,由一个单位或部门来承担。

有贡献相似性原则和关系相似性原则。

两种方法:从小而大的组合法(工作-职位-部门-管理层次),由大到小的划分法(管理层次-部门-职位-工作)。

3根据工作和人员相称的原则为各职位配备合适的人员,并通过决策任务的分析所确定每个职务所拥有的职责与权限。

人与事相结合指工作和人员相匹配,职位和能力相适应。

决策任务的分析的原则:决策权限应该下放到尽可能低的组织层次并尽可能使其接近于活动现场,同时应注意使所有受到影响的活动和目标都得到充分考虑。

4设置各层次、各部门之间纵向与横向联系的手段。

分化与整合,或者说分工与协调,这是组织工作的两个核心内容。

5业务流程和运行规范的设计。

业务流程指一组共同为顾客创造价值而又相互联系的活动。

组织运作指使所设计好的组织运行和运转起来。

1合理的选聘人员,鼓励上级人员向下级人员妥当授权、下级人员向上级人员全面负责,同时积极有效的进行上下左右的信息沟通联系。

2将已制定出来的各类规章制度落到实处。

组织变革指对组织的调整、改革与再设计,它属于组织工作过程中的反馈与修正步骤。

第2节职务设计与人员配备职务说明书指对每个职务应当做些什么工作以及任职者的雇佣规范的规定。

雇佣规范指进一步指明某个职位适合配备什么资格或条件的人员来担任,亦称广义的职务说明。

中央民族大学行政管理考研参考书目《公共管理学》张成福考研重点笔记

中央民族大学行政管理考研参考书目《公共管理学》张成福考研重点笔记

中央民族大学行政管理考研参考书目《公共行政管理学》张成福考研重点笔记公共管理学(修订版)张成福党秀云著第1章公共管理导论重点问题●公共管理的性质●公共管理的研究途径和公共管理学的性质●公共管理与私人部门管理的区别与联系●新公共管理●公共管理的时代挑战1.1公共管理的意义皮瑞和克莱姆的观点公共管理一种新的途径,它是传统公共行政的规范性取向以及一般管理制工具取向的结合体。

公共管理的重点是将公共行政作为一种职业,并将公共管理这是为职业的实践者,而非政客或政治家。

卡尔森和欧尔曼的观点公共管理是对行政的一般方面科际整合的研究……它将人力、财力、物资、信息和政治资源的管理与管理学的计划、组织、控制职能相融合。

卡尔森和欧尔姆还对公共管理与公共行政的不同进行了说明。

奥托、海蒂和沙夫里茨的观点公共管理是公共行政或公共事务的一部分,是综合了公共行政的方案设计与组织重建、政策与管理规划、经由预算将公共管理进行资源分配、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的各种方法与艺术。

波茨曼与史陶斯曼的观点公共管理就是对政治权威的管理。

如果不考虑组织的性质,大部分管理工作和任务是具有共通性的。

但公共管理的主要领域在政治系统下,一旦政治权威进入管理戏局,管理的游戏规则就会改变。

在他们看来,公共管理含有战略意义,并且更有弹性。

休斯的观点与管理相比,行政的范围更狭小、功能更有限,因此,从公共行政到公共管理的变化意味着理论和功能的变化。

公共行政的焦点在于过程、程序以及顺序,而公共管理包括得更多。

公共管理者不仅仅遵循指示,而且关注达成结果以及为达成结果而承担的责任。

本书对公共管理的理解公共管理是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部门整合社会的各种力量,广泛运用政治的、经济的、管理的、法律的方法,强化政府的治理能力,提升政府绩效和公共服务品质,从而实现公共的福祉与公共利益。

1.2公共管理学的发展与研究途径公共管理学的发展公共管理学这一名词首次出现在20世纪30年代,当时行政学者古利克主张将管理主义与公共性目标相结合。

最新整理—2017年中央民族大学行政管理专业最全面考研复试信息汇总

最新整理—2017年中央民族大学行政管理专业最全面考研复试信息汇总

育明教育战绩:2016年育明教育共有4名学员被中央民族大学行政管理专业成功录取。

育明教育从2006年起开设针对中央民族大学管理学院专业课程的辅导,用10年的辅导经验对每位考生负责。

2017年考研的小伙伴们,经过了这么多天的休息调整,有没有缓过神来呢?忽然轻松下来,是不是有点无所适从?不用担心,因为接下来还有很多事情在等着你做。

要想顺利走完整条考研路,不想留有遗憾,那么关于复试的事情,你就必须要关注和了解,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

复试分数线高出10-15分左右,初试分数越高越好。

】(二)参加复试的考生1、一志愿进入复试的考生(名单于3月17日起在我校研究生院网站陆续公布)。

2、已经通过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确认参加复试的调剂考生。

3、推免生和达到教育部确定的复试分数线的提前面试预接收考生(提前面试预接收工作已在初试前结束并进行了名单公示),不再参加复试程序,经过复查程序后,直接列入拟录取名单。

(1)普通招生计划(统考、联考)管理学院根据生源和招生计划情况,在不低于教育部复试分数线的基础上公布本单位的复试分数线,并与复试办法一并公布。

(2)少数民族骨干计划、大学生士兵计划、单独考试、破格复试分数线由学校另行单独划定,面试试题提前命制,密封保管。

面试时当场启封,由考生随机抽取试题进行回答。

面试过程中,适当对考生的心理方面进行考察(如了解考生对自身的认识、家庭状况、人际交往、考研动机、职业规划等),考察结果仅作为复试成绩的参考,不计入复试成绩,不作为录取依据。

(2)专业笔试:个别专业会进行笔试,复试笔试科目与初试的业务课不重复,考试时间3个小时,百分制。

(3)同等学力考生加试同等学力考生、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应届本科毕业生、自学考试和网络教育于2016年9月1日前可毕业本科生,在复试时须加试两门所报考专业的本科主干课程。

考试形式为笔试,每科考试时间3小时,百分制,成绩不计入复试总分。

8、关于复试成绩(1)对成绩的要求考生各复试项目的单项得分要同时满足以下要求,否则不予录取。

中央民族大学2017年学硕《行政管理学》考试大纲_中央民族大学考研网

中央民族大学2017年学硕《行政管理学》考试大纲_中央民族大学考研网

中央民族大学2017年学硕《行政管理学》考试大纲I.考查目标行政管理学考试涵盖公共管理一般原理、公共政策分析、公共组织管理、领导科学、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政府改革与治理等方面的相关知识与内容。

要求考生系统掌握行政管理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能够运用所学理论及方法,分析、判断和解决行政管理领域的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

II.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题型结构名词解释: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简单题:共5小题,每小题15分,共75分论述题,共2小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Ⅲ.考查范围一、行政管理学概述1、行政管理的性质与特点(1)行政管理的性质(2)行政管理的基本特征(3)行政管理的类型2、行政管理学的性质与特征(1)行政管理学的基本特点(2)行政管理学的研究范畴(3)行政管理学的研究方法3、行政管理学的理论发展(1)传统行政理论(2)新公共行政理论(3)公共管理理论(4)新公共管理理论(5)新公共服务理论(6)公共治理理论4、公共管理的兴起(1)公共管理兴起的背景及影响因素(2)公共管理与私部门管理的区别(3)公共管理的研究途径①p途径下的公共管理②b途径下的公共管理(4)公共管理的特质(5)公共管理面临的时代挑战二、公共管理者的角色与技能1、公共管理者的角色(1)公共管理者(2)作为一般管理者的角色(3)公共管理者的特殊角色2、公共管理者的基本技能(1)技术性技能(2)人际关系技能(3)概念化技能(4)诊断技能(5)沟通技能3、有效公共管理者的基本特质4、未来公共管理者的能力要求与面临的挑战三、政府职能与政府治理1、政府职能概述(1)政府职能的概念(2)市场失灵及其表现(3)政府失灵及其表现表现(4)政府与市场的关系(5)矫正政府失灵和市场失灵的策略(6)市场经济下政府的角色与基本职能2、政府职能转变(1)政府职能设计的依据与原则(2)我国政府职能设计中存在的问题(3)我国政府职能转变的重点、难点与任务(4)影响我国政府职能转变的原因与要素(5)政府职能转变的目标与方向3、政府监管体制机制改革(1)政府监管的概念(2)政府监管的主要形式与类型(3)政府监管的基本原则与要求(4)政府监管体系的构成(5)我国政府监管体制的改革与完善4、政府治理及其政府治理工具选择(1)什么是政府治理(2)什么是政府治理工具(3)政府治理工具的主要类型(4)政府治理能力及治理能力的现代化(5)政府治理体系创新与政府治理现代化四、公共组织管理1、公共组织的性质与特征(1)公共组织的概念(2)公共组织的特征(3)公共组织与私营组织之间的差异(4)行政组织的基本类型(5)中央政府行政组织及其构成(6)地方政府行政组织及其构成2、公共组织理论的历史演进(1)古典时期的组织理论(2)行为科学时期的组织理论(3)系统科学时期的组织理论(4)公共组织理论的现代发展3、公共组织设计与管理(1)公共组织结构的基本类型(2)公共组织设计与管理的基本原则(3)公共组织设计的模式与影响要素(4)弹性化政府的组织设计(5)学习型组织的建立4、公共组织文化管理(1)公共组织文化(2)公共组织文化的功能(3)公共组织文化管理的策略与途径5、公共组织战略与变革(1)公共组织战略的特性(2)公共组织战略管理过程(3)公共组织战略管理问题(4)公共组织战略改进五、公共政策设计、执行和评估1、公共政策的性质(1)公共政策的概念(2)公共政策的性质(3)公共政策的主要类型①管制性政策②自我管制性政策③分配性政策④重分配性政策2、公共政策问题的建构(1)政策问题的概念(2)政策问题的性质(3)政策问题建构的方法(4)政策问题诊断的误差3、政策规划与设计(1)政策规划与设计的特性(2)政策规划与设计的原则(3)理性政策规划的基本步骤4、公共政策执行(1)政策执行的理论模式(2)影响政策执行力的因素分析5、公共政策评估(1)政策评估的概念与内涵(2)政策评估的特质(3)政策评估的功能4)政策评估的一般标准(5)政策评估可能遇到的问题和困难(6)政策评估结果的处理方式六、行政领导1、行政领导概述(1)行政领导(2)行政领导的地位与作用(3)行政领导的基本类型(4)行政领导的职责(5)行政领导的方式(6)领导职务、职责、职权及其相互关系2、领导权力与影响力(1)领导权力的来源与发展(2)权力性影响力(3)非权力性影响力(4)领导权力的规范行使与制约(5)我国领导体制的主要类型(6)我国领导体制的改革与完善3领导素质与群体结构(1)领导者个体素质(2)领导群体结构及其要求(3)领导艺术及提升(4)行政领导者的素质要求(5)行政领导的能力建设及其途径七、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1、人力资源管理的性质与功能(1)人力资源及其特性(2)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功能(3)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目标(4)人力资源管理者的角色与技能(5)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兴起的主要原因与影响因素2、公共部门的人力资源管理(1)公务人力资源管理的性质(2)公务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原理(3)公务人力资源管理的战略目标(4)公务人力资源管理的新趋势3、公共部门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1)战略管理与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的概念(2)战略管理的特征(3)公共部门重视战略管理的原因(4)SWOT分析方法(5)公共部门战略管理存在问题(6)公共部门进行战略管理的思路八、公共预算管理1、公共预算概述(1)公共预算的性质(2)公共预算的分类(3)公共预算的功能(4)公共预算的地位2、政府预算制度模式(1)复式预算(2)规划计划预算模式(3)零基预算模式(4)绩效预算3、公共预算的管理过程(1)预算编制(2)预算执行(3)预算决算4、政府会计(1)政府会计(2)政府会计的一般原则(3)政府会计的功能与作用5、政府财务报告(1)政府财务报告的功能(2)政府财务报告的质量要求(3)政府财务报告的需求回应6、政府财务审计(1)政府财务审计的范围(2)政府财务审计的类型(3)政府财务审计的程序(4)政府财务审计的社会影响7、政府采购管理(1)政府采购的一般准则(2)政府采购的方式(3)政府采购制度的基本要素(4)政府采购的方法决策(5)政府采购管理的问题与改进九、公共服务管理1、公共服务性质与内涵(1)公共服务(2)公共服务管理(3)公共服务管理的目标(4)公共服务管理的原则2、公共服务供给(1)公共服务与公共产品的属性与特征(2)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理由与依据(3)公共服务供给的途径与方式(4)政府公共服务供给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困境(5)公共服务民营化的优缺点(6)公共服务民营化的风险及其防范3、非营利组织与公共服务(1)非营利组织及其特征(2)非营利组织的活动领域及其功能(2)非营利组织在公共服务供给中的角色(3)非营利组织提供公共服务的有效与失灵4、公共服务管理体制机制创新(1)公共服务中的全面质量管理(2)公共服务中的顾客导向(3)公共服务中标杆管理(4)服务型政府的建立、完善及途径十、政府绩效管理1、绩效管理与政府绩效管理(1)绩效与政府绩效(2)政府绩效管理(3)绩效管理的功能(4)绩效管理的需要与必要性2、政府绩效管理工具(1)绩效评估与衡量的一般指标(2)影响政府绩效指标设计的主要因素(3)目标管理(4)关键绩效指标(5)平衡积分卡3、政府绩效管理过程(1)政府绩效计划(2)政府绩效监控(3)政府绩效评价4、政府绩效管理与改革(1)影响公共部门绩效的原因与因素(2)我国政府绩效管理与评价中存在的主要问题(3)提高和改善政府绩效的途径与方法十一、行政监督与行政法治1、行政监督概述(1)行政监督(2)行政监督的原则(3)行政监督的职责与范围(4)行政监督的作用与意义2、行政监督体系(1)行政监督的基本类型(2)行政内部监督体系及其构成(3)行政内部监督的方式与途径(4)行政外部监督体系及其构成(5)行政外部监督的方式与途径(6)目前我国行政监督体制机制存在的主要问题(7)改革和完善我国行政监督体制3、行政法规(1)行政法的法律渊源(2)行政法规的分类(3)行政法规的基本原则(4)行政法律关系的基本内容4、行政程序法(1)行政程序(2)行政程序的基本原则(3)行政程序的基本制度5、行政救济法(1)行政诉讼(2)行政诉讼的种类(3)行政诉讼的原则(4)行政复议(5)行政赔偿6、依法行政(1)依法行政的内涵(2)依法行政的原则(3)依法行政的核心与基本要求(4)法治政府的建立及其途径十二、行政伦理与政府责任1、行政伦理概述(1)行政伦理(2)行政伦理规范(3)行政伦理规范的本质与作用(4)行政伦理规范的基本内容(5)公共管理职业伦理的基本要求(6)公共管理职业伦理实现的途径与要求2、行政责任(1)行政责任的概念(2)行政责任的内涵(3)责任政府的内涵与基本要求(4)责任政府的建立与落实3、政府信任与政府诚信(1)政府信任(2)政府信任关系的内容(3)政府信任关系的建构(4)政府信任与诚信政府的建立4、行政道德评价和行政伦理监督(1)行政道德评价机制(2)行政伦理监督机制(3)行政伦理监督机制建设十三、公共危机管理1、公共危机相关概念(1)危机与公共危机(2)公共危机的预测、预警、预案与预控(3)群体性事件2、公共危机的类型与特征(1)国家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中对突发事件的分类(2)公共危机事件的特征(3)公共危机多发的原因(4)公共危机的危害(5)公共危机的发展趋势3、公共危机管理的概念和理念(1)公共危机管理(2)公共危机决策(3)公共危机决策的原则与目标(4)全面整合的危机管理体系的概念(5)全面整合的危机管理体系构成要素(6)公共危机复合治理的概念与思路(7)公共危机管理的核心理念(8)危机决策与常态决策的不同4、公共危机治理的思路(1)公共危机管理的阶段与政策(2)公共危机管理的总体架构与对策(3)公共危机预案制定的内容(4)公共危机的应对策略十四、行政改革与行政发展1、行政改革的理论及其发展(1)行政改革的概念(2)行政改革的原因与动力(3)行政改革中面临的主要阻力(4)行政改革的主要模式(5)当代行政改革的目标与发展趋势2、西方发达国家的行政改革(1)西方国家行政改革的动因与目标(2)西方国家行政改革的基本经验或主题(3)当代国外政府行政改革的主要内容与特点(4)企业型政府(5)企业型政府的实施策略3、当代中国的行政改革(1)当代中国行政改革的历程及评析(2)我国行政改革的存在的主要问题(3)我国行政改革的动力与诉求(4)我国行政改革的重点、难点与路径选择4、行政发展(1)行政发展的内涵(2)行政发展的目标与内容(3)政治发展与行政发展的关系(4)影响我国行政发展的主要因素(5)当代行政发展的趋势文章来源:文彦考研。

2017中央民族大学行政管理考研学长学姐所用资料

2017中央民族大学行政管理考研学长学姐所用资料

第2章管理决策★★★第1节决策的含义与过程决策:指在行动之前进行的对行动目标与手段的探索、判断和选择。

决策是指这样一个过程,而不仅仅是最终选定某个方案的那一步骤。

决策在管理中的地位:决策是管理的中心,管理就是决策。

决策过程:从发现问题到制定和实施解决问题的方案的完整的过程。

决策的基本步骤:1.发现问题。

决策者要在全面调查研究、系统收集环境信息的基础上发现差距,确认问题,并抓住问题的关键要害。

2.确定目标。

决策目标既是决策方案评价和选择中依据的标准,又是衡量决策行动取得预期结果的尺度。

决策目标不正确或不明确,往往会导致决策错误或决策时犹豫不决。

3.拟定方案。

备选方案至少要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决策者才能从中比较,然后选出最理想的方案。

备选方案通常应该包括两大内容:一是落实决策总目标的各级次目标及这些目标实现的途径,二是目标实现过程中的主要约束条件及其可控和不可控的程度。

4.选择方案。

1作为最后选定的方案,首先必须能在较高程度上实现预定的决策目标,这是决策的合理性标准。

2选择方案时还必须考虑方案实施所需付出的代价与可能带来的效果的比值,此称为费用效果比或成本收益比。

3合理的决策要妥善处理好正面效果和负面效果,以及效果与风险之间的关系。

5.执行方案。

执行决策往往是决策过程中最为困难的一步,决策不力就不能收到应有的效果。

6.检查评价和反馈处理。

通过追踪检查与评价,可以发现决策执行过程中出现的偏差,以便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进行决策控制。

具体追踪处理措施有三类:1保持现状,不采取措施。

2采取措施纠正偏差。

3修正原决策。

原决策在制定时由于对客观条件估计有误而存在明显缺陷,或决策在制定之时是正确的,但由于对客观条件出现了巨大变化,致使决策变成不适用、不正确或无法执行,或虽然原决策本身是正确的,但实施决策的的组织工作很差,而这种状况目前还不可能有根本性改变,这就需要对原决策加以修正。

西蒙的决策过程:情报活动,设计活动,抉择活动和审查活动四阶段。

中央民族大学行政管理《管理学》王凤彬、李东考研精编笔记

中央民族大学行政管理《管理学》王凤彬、李东考研精编笔记

育明教育中国考研专业课辅导第一品牌八年专注于中央民族大学行政管理考研专业课辅导。

2014年,育明教育共有4名学员成功考上中央民族大学行政管理专业,包括初试第一名、第二名学员(二本,育明集训营学员)。

更有8名学员成功考上北大行管,12名学员成功考上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2015年中央民族大学行管考研全程班(基础+强化+冲刺)优惠价2500元!赠送阅卷人指导一对一指导!通过率高达百分之八十五以上!中央民族大学管理学院考研招生专业目录注:因为民大的行管招生人数并不是很多,除去统考一般是招6个人左右,但是因为教育经济管理、社保还招收3个人左右,另外0304Z2 ★民族地区公共行政管理也招收2个人,考试的内容都是一模一样的,大家不妨先认真准备,最后根据准备的程度报考最后的方向,行管相对来说是最热的,难度也比其他方向大一些。

毕竟报考是10月份底才结束。

2015年民大行管考研参考书(官方版)614政治学、管理学基础《政治学导论》,杨光斌,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2版);《管理学》,王凤彬、李东,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2版);815行政管理学《实用行政管理学》,荣仕星,人民出版社,2004年;《公共管理学(修订第2版)》,张成福、党秀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

民大行管考研参考书复习特点解析:首先:民大行政管理,教育经济与管理,社会保障,民族地区公共行政管理这几个专业的参考书目和试卷都是一样的,所以在复习的时候这几个专业的同学可以共享经验和资料。

1、《公共管理学》这本书看着觉得很简单,实际上并非如此,里面很多观点都是来自于国际知名学者的看法,由此一来,翻译过程中难免出现难以理解之处,对这本书的复习是所有专业书里面最为重要的一本。

2、对于《管理学》这本书,在复习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重点。

里面有很多的企业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的内容,因为考试有教育经济与管理,社会保障,民族地区公共行政管理这几个专业,这些专业的试卷都相同的。

中央民族大学行政管理专业考研必备知识复试保过辅导导师信息参考资料-育明教育

中央民族大学行政管理专业考研必备知识复试保过辅导导师信息参考资料-育明教育

民大行政管理专业考研考试内容初试复试重点-育明考研考研复试真题,复试分数线,复试大纲,复试资料,复试经验,面试注意事项,专业课重点笔记,复试热点,复试时政热点一、中央民族大学行政管理考研专业目录(育明考研考博)(2016行管考研复试资料、复试真题、复试热点、高分保过咨询育明教育杜老师QQ:893.241.226)二、中央民族大学行管考研复试1、复试预计于2016年4月在中央民族大学举行,具体安排另行通知。

2、实行差额复试,考试方式一般为面试+笔试。

3、同等学力考生、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应届本科毕业生以及自学考试和网络教育于2016年9月1日前可毕业本科生在复试时须加试两门所报考专业的本科主干课程。

4、复试时将对考生的报考资格进行审查,同时对考生的思想品德表现进行考查。

(2016行管考研复试资料、复试真题、复试热点、高分保过咨询育明教育杜老师QQ:893.241.226)三、中央民族大学行政管理考研参考书(育明考研考博)(2016行管考研复试资料、复试真题、复试热点、高分保过咨询育明教育杜老师QQ:893.241.226)立足近4000余位成功考研学子的辅导,育明教育将考研专业课的复习分为六大阶段,六大阶段是考研专业课复习的“六部曲”。

正确的阶段做正确的事,优化每个阶段的复习,才能让考研“更容易”,才能做到“不走弯路,一次成功。

”(一)择校预备阶段(1月中旬——3月初):关键词:全面自我分析、确定考研院校专业、了解内部信息、抱定信念这一阶段最重要的任务是:全面的自我分析基础上,定下自己的目标院校和专业,并进一步明确自己报考专业的参考书目、报考人数、招生人数、复试分数线、该专业必备考研资料。

育明教育提醒广大考生:选择院校和专业要综合考虑兴趣、专业课基础、外语水平、未来职业规划、报考专业的就业前景等因素。

考研就是给自己一次机会,无论跨考与否,报考名校与否,择校、择专业一定要要建立在全面自我分析的基础上。

一旦决定,要抱定信念,切勿轻易中途换学校、转专业!育明教育认为,中途换院校和专业会极大浪费有限的备考时间和精力。

2017中央民族大学行政管理考研学姐学长笔记

2017中央民族大学行政管理考研学姐学长笔记

第7章管理思想的演变第1节古典管理思想差别工资制:指对完成与未完成工作定额的工人按不同的计件工资率水平来计算和发放工资的一种计件工资制度。

科学管理理论。

弗雷德里克·泰罗,科学管理的创始人,被管理界誉为科学管理之父。

泰勒认为科学管理的根本目的是谋求最高劳动生产率,最高的工作效率是雇主和雇员达到共同富裕的基础,要达到最高的工作效率的重要手段是用科学化的、标准化的管理方法代替经验管理。

四条科学管理必须遵守的基本原则:1对工人操作的每一个动作进行科学研究,用来替代旧的、单凭经验警醒的劳动操作。

(关键在于以一种科学去替代工人的个人判断,包括每个人每个动作的严格规则,以及所有工具和操作条件的完善化和标准化。

)2科学挑选工人,并进行培训和教育,使工人成为能采用新方法的人,而不是听由工人以任意的方式去选择操作方法或进行自我培养。

3管理人员与工人之间亲密协作,以保证一切工作都按建立起来的规章制度去办。

(精心制定一套组织制度对影响工人日常工作的动机进行科学研究,进而使工人按已形成的科学规律干活)4管理人员与工人在工作和职责上要有分工,各自承担最适合的工作,以代替将所有的工作和大部分责任都推卸给工人的办法。

一般管理理论。

法约尔管理五大职能和有效管理的十四条原则。

法约尔将管理活动分为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等五大管理职能,并进行了相应的分析和讨论。

法约尔认为十四项管理原则是:1劳动分工;2权责对等;3纪律严明;4统一指挥;5统一领导;6个人利益服从整体利益;7报酬;8集权;9等级链;10秩序;11公平;12人员稳定;13首创性;14团结精神。

行政性组织指以合理合法权力作为基础,具有明确的分工、清晰的等级关系、详尽的规章制度和非人格化的互相关系、人员的正规选拔及职业定向等特征的组织系统。

行政组织理论。

马克斯.韦伯。

它的行政组织理念认为,理想的行政组织体系就是所谓的“官僚制”,这一行政组织体系包括六个方面的内容:1.将组织活动细分给不同的人; 2.给每个职务以明确的权利和义务;3.根据职务要求进行培训;4.管理者有明确的工资和升迁机会;5.管理者严格执行规则与纪律;6.管理以理性为指导,不带个人情感目标。

2017中央民族大学行政管理考研王凤彬《管理学》重点总结

2017中央民族大学行政管理考研王凤彬《管理学》重点总结

第一篇概述第1章管理者与管理工作【重点】第1节管理的概念、作用和任务组织: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个人为了实现共同的目标组合而成的有机整体。

组织中的活动包括作业活动和管理活动两大部分。

管理的作用组织需要合作、协作或协调,这样管理就应运而生了。

人类对于管理的需要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组织规模的不断壮大而日益明显的。

管理:就是在特定的环境下,对组织所拥有的资源进行有效的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以便完成既定的组织目标的过程。

管理的目标1.组织的产出目标。

一个组织要开展活动,必须具有人、财、物和信息资源。

组织所获得的这些人力资源、金融资源、物资资源和信息资源,就构成了组织的“投入”。

对资源或投入的运用,就可以产生组织的成果。

成果是组织活动过程的最终结果,通称为组织的“产出”。

包括:1产量与期限2品种与质量3成本花费。

2.组织的效率和效果。

绩效目标是对组织所取得的成果与所运用的资源之间转化关系的一种更全面的衡量。

组织的绩效高低,表现在效率和效果两大方面。

效率是指投入和产出的比值。

效果是指组织在高效率的基础上实现正确的活动目标。

3.组织的终极目标。

终极目标有2种表现形式:以追求利润和资本保值增值为主要终极目标的组织为营利性组织,以满足社会利益和履行社会责任为主要终极目标的组织为非营利性组织。

管理的任务:使组织以尽量少的资源而尽可能多地完成预期的合乎要求的目标。

第2节管理者的职责、技能及职业化管理者:指组织中从事管理工作的人。

包括综合管理者、专业管理者,以及高层、中层、基层管理者。

职业管理者:指接受专门管理训练的、在经理市场上自由流动的、通过管理劳动而换取薪资报酬的人。

管理者的分类与职责:1.从组织的横切面分:1.作业人员,指组织中直接从事具体实施和操作工作的人。

没有管理职能。

2.基层管理人员,处于作业人员之上的组织层次中,负责管理作业人员及其工作。

重在领导职能。

3.中层管理人员,是直接负责或者协助管理基层管理人员及其工作的人。

2017年中国人民大学行政管理考研真题 考研笔记资料 考研笔记资料 考研辅导

2017年中国人民大学行政管理考研真题 考研笔记资料  考研笔记资料 考研辅导

科目三
科目四 841-公 共管理 与公共 政策 841-公 共管理 与公共 政策
复试科 目 中国政 府与政 治,外语
备注 学科基 础含经 济学、 社 会学 学科基 础含经 济学、 社 会学
620-学 科基础
120404 社会保障
620-学 科基础
社会保 障理论 与政策, 外语
120405 土地资源管 理
推免
41 23 36 90 26 54 14 41
合计
102 46 75 130 67 125 36 76
农业与农村发展学 250 35 36 71 院 全国 8 大分校·出题人阅卷人加盟·多对一跟踪督促·精准考研信息·考前绝密押题·复试协议保过高端 状元集训营·一对一押题保分·专业课视频课程·全套真题(含解析)笔记·专业课押题卷
全国 8 大分校·出题人阅卷人加盟·多对一跟踪督促·精准考研信息·考前绝密押题·复试协议保过高端 状元集训营·一对一押题保分·专业课视频课程·全套真题(含解析)笔记·专业课押题卷
育明教育官方网站:
5
育明北京分校
北京院校专业课考研考博辅导第一品牌
序号
院系
招考专业
①120401 行政管理(行政管理理论与实践方向) ②120404 社会保障 ③120405 土地资源管理 1 公共管理学院 ④1204Z1 公共财政与公共政策 ⑤1204J1 城乡发展与规划 ⑥120402 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 ⑦1204Z2 公共组织与人力资源 ①120401 行政管理(教育行政管理)专业 2 教育学院 ②120403 教育经济与管理 社会与人口学 院 劳动人事学院 农业与农村发 展学院
3
120402 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
4
120404 社会保障

【学姐分享】2017中央民族大学行政管理考研王凤彬《管理学》核心笔记

【学姐分享】2017中央民族大学行政管理考研王凤彬《管理学》核心笔记

管理学王凤彬第5章领导【重中之重,每年必考】第1节领导的本质和内容领导者指组织中确定和实现组织目标的首领。

非正式领导指未在正式组织中拥有管理职位的领导者。

领导的本质指通过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作用,使被领导者能义无反顾的准随他前进,自觉自愿而又充满信心的把自己的力量奉献给组织,促进组织目标的更有效实现。

侧重于人的因素及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作用,是领导职能与其他管理职能的显著区别之一。

领导工作指管理工作过程中的一项重要而独特的职能,它通过领导者与被领导者之间的双向互动过程,使被领导者能义无反顾的准随他前进,自觉自愿而又充满信心的把自己的力量奉献给组织,促进组织目标的更有效实现。

领导工作的内容:1权力或影响力的形成和运用2激励3沟通4营造组织气氛,建设组织文化。

第2节领导的权力基础权力指一个人主动影响他人行为的潜在能力,它是领导者对他人施加影响的基础。

权力有职位权力与个人权力之分。

权力分为5种:1法定权力,指组织内各领导职位所固有的合法的、正式的权力。

2奖赏权力,指提供奖金、提薪、升职、赞扬、理想的工作安排和其他任何令人愉悦的东西的权力。

3强制权力,指给予扣发工资、降职、批评乃至开除等惩罚性措施的权力。

4专家权力,指由个人的特殊技能或某些专业知识而产生的权力。

5感召和参考权力,这是与个人的品质、魅力、经历、背景等相关的权力。

职位权力指主要依靠法定权力、奖赏权力和强制权力而形成的影响力,个人权力指与个人因素相关的专家权力、感召和参考权力的统称。

第3节领导效能的决定因素及有关的领导理论领导效能的决定因素:1领导者2领导风格3领导工作的情境。

领导特质理论:领导者的人格特质是决定领导效能的关键因素。

那些成功的领导者也一定有某些共同点。

根据领导效果的好坏,找出好的领导者与差的领导者在个人品质或特性方面有哪些差异,由此就可确定优秀的领导者应具备哪些特性。

缺点:1领导者的特质有些是冲突的2领导者是先天的这有片面性3忽视了被领导者及其他情境因素对领导效能的影响。

2017中央民族大学行政管理考研张成福《公共管理学》重点总结

2017中央民族大学行政管理考研张成福《公共管理学》重点总结

第一章公共管理导论(重点,理解)【考点1】公共管理的含义和性质公共管理是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部门整合社会的各种力量,广泛运用政治的、经济的、管理的、法律的方法,强化政府的治理能力,提升政府绩效和公共服务品质,从而实现公共的福祉与公共利益。

公共管理作为公共行政和公共事务广大领域的一个组成部分,其重点在于将公共行政视为一门职业,而将公共管理者视为这一职业的实践者。

(05年名词解释)公共管理的性质在于:(1)承认政府部门治理的正当性;(2)强调政府对社会治理的主要责任;(3)强调政府、企业、公民社会的互动以及在处理社会及经济问题中的责任共负;(4)强调多元价值;(5)强调政府绩效的重要性;(6)既重视法律、制度,更关注管理战略、管理方法;(7)以公共的福祉和公共利益为目标;(8)将公共行政视为一种职业,而将公共管理者视为这一职业的实践者。

【考点2】公共管理学的含义公共管理学是一门新兴的学科与学派,旨在帮助公共管理者获取解决公共问题、处理公共事务所需的知识、技能与策略。

作为一门学科,它以公共管理者为教学与研究的对象;既重视公共管理的外在环境,又重视内在的管理;公共管理重视私部门的管理方法和技术,但未改变公部门的主体性;作为一门学科,它是科际整合的。

【考点3】公共管理的发展背景1.公共管理发展的学科背景从1887年威尔逊的《行政之研究》发表后,公共行政学便成为了一门独立的学科。

公共行政学的发展,依照行政学家亨利(N.Henry)的观点,经历了不同时期的典范变迁。

第一阶段:政治与行政二分法(1900——1926)。

主要代表学者有古德诺和怀特。

公共行政在这一阶段,关注的是研究如何有效运用资源以执行政策。

第二阶段:行政原则(1927——1937)。

在这个阶段,许多行政学者关注建构“行政原则”。

魏劳毕于1929年出版了《公共行政的原则》,特别强调有一些科学的行政原则存在,这些原则可以被发现,行政人员一旦学会如何应用这些原则就可以成为专家,这些原则可不考虑环境因素而适用于任何地方。

中央民族大学行政管理考研参考书,状元笔记,考研真题,题库

中央民族大学行政管理考研参考书,状元笔记,考研真题,题库

2014年行政管理视频课程+近三年真题+笔记+最后押题三套卷+公共课阅卷人一对一指导=2500元 7月1日前报名,8折优惠!8月1日前9折优惠!育明教育,7年专注考研辅导,北大、北外、中财、北外教授领衔辅导!包揽北大、北师大、政法、矿大、地大、北航、湖大、浙大行管状元!第四节自然环境和国际社会环境对行政系统的影响一、自然环境对行政系统的影响地球环境影响人类文明的形成与发展,制约行政系统的发展模式自然资源和国土面积影响各国综合国力的强弱,从而制约其行政系统的财力基础和功能发挥自然资源环境影响各国经济发展的方向与结构,从而制约着其行政系统的部门设置与功能体系地理形状影响国家的民族团结、国家统一与行政系统稳定状况地理环境制约着政府的国际战略及其相应的功能组织二、国际社会环境对行政系统的影响国际环境是指一国在与外国或各种国际组织交往过程中所形成的、影响该国行政系统及其功能的各种因素的总和,包括国际关系的发展、重大国际事件、战争与和平、国际组织与国际法、及共同关心的其他事物。

国际社会环境不仅影响国家行政系统的设立、地位的高低,还制约行政系统权力的行使。

国家间的密切交往,影响各国行政系统的职能、政策及机构重大国际事件的发生,促使各国设立处理这些事件的临时机构国际社会的共同问题,使各国相应设置了解决问题的职能及机构国际组织的出现,使各国政府产生了与之相对应的职能及机构国家行政系统的活动还要受到国际社会所公认的行为准则的约束和调整,受到规范国家间相互关系的、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国际法所制约第五节创建良好的外部环境一、创建良好的经济环境巩固、发展和完善社会的基本经济结构行政系统是建立在一定基本经济结构之上的上层建筑,它的生存和发展以一定的社会基本经济结构为基础。

它的任务首先是为经济基础服务,以巩固、发展和完善基本经济结构为目的。

巩固,即不准有破坏基本生产关系的行为;发展,即要随着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提高,使生产关系也作相应的调整与发展;完善,即要使生产关系更加精细,更加灵活,更加有效地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

2017中央民族大学行政管理考研杨光斌《政治学导论》状元学姐笔记

2017中央民族大学行政管理考研杨光斌《政治学导论》状元学姐笔记

杨光斌《政治学导论》状元笔记第二章政治权力关键词:政治权力权威合法性本章重点:权力是政治的核心要素,政治的核心问题是国家权力问题。

本章应该重点理解政治权力的基本含义,政治权力的类型划分,权力、权威与合法性的关系,以及不同国家政治权力的分配方式。

第一节政治权力及相关概念一、政治权力的概念现代政治学的权力定义受到马克斯·韦伯的影响。

韦伯认为:权力是指处于社会关系之中的行动者排除抗拒其意志的可能性,而不论这种可能性的基础是什么。

在韦伯影响之下,现代政治学中存在不同的权力观,例如:影响力说,决策参与说,等。

我们认为可以这样来理解政治权力:政治权力就是在政治关系中,权力主体依靠一定的政治强制力,为实现某种利益而作用于权力客体的一种政治力量。

对此定义可作如下理解:1.权力是政治关系的中介,即无权力便不能构成政治关系。

政治关系的要素是权力主体、权力客体及政治作用。

权力主体是占有或行使权力的个人或团体,如国家、政府、社团及个人。

权力客体是接受权力作用的团体或个人。

权力主体与权力客体的地位是相对的,可以因时因地而转换。

政治作用是权力主体所拥有的政治力量,主要是政治强制力。

2.政治权力要实现的目的主要是利益。

利益既有物质利益,也有意识形态利益,等。

3.权力主体能否达到目的取决于政治力量的对比。

综上,政治权力的主要因素包括:权力主体、权力客体、目的性、强制力、权力作用的方式,等。

二、政治权力的作用方式政治权力的作用方式体现于权力运作之中,建立在权力结构与权力主体结构之上。

政治权力的结构涉及以下方面:1.权力作用的方向和方式。

2.权力运行的层次。

3.权力运行的时间性。

4.权力作用的结果。

政治权力的结构对于我们研究现实政治生活很有意义。

也可以看出,权力的结构离不开政治权力主体的结构。

首先,权力在政治主体结构内运行,权力的大小取决于政治主体的层次,层次越高,权力影响规模越大。

其次,政治主体是多元的,这也决定了政治权力的层次性,例如行政系统内部的层级结构。

2017中央民族大学行政管理815行政管理学考研真题

2017中央民族大学行政管理815行政管理学考研真题

微信公众号关注中民大考研网:muckyw考研课程报名电话400-068-6380 2017中央民族大学行政管理815行政管理学考研真题
名解(5*5=25)
1.科层制
2.民族自治地方立法权
3.新公共服务
4.政策工具
5.政府特许经营
简答(5*15=75)
1.简答民族自治地方自治机关性质和特征
2.简答现阶段公共部门人力资源管理面临的挑战和障碍
3.简答行政强制措施的类型
4.简答公共政策执行的主要影响因素
5.简答我国行政机关外部监督的主体和主要方式
论述(2*25=50)
1.结合市场失灵理论讨论我国过去经济发展为什么造成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并论述我国未来经济发展模式
2.结合公共管理危机理论和我国实践,论述政府如何对危机信息进行引导和监管,实现有效的危机管理
中央民族大学考研微信公众号2018考研微信公众号
本专业考研协议过线课程报名咨询电话400-068-6380
咨询QQ:744569778课程报名微信aikao168电话:400-068-6380爱考宝典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考研课程报名地址:人大西门长远天地大厦A1座705室外地学员安排人大校内住宿额满即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决策★★★★★第1节决策的含义与过程一、什么是决策决策就是人们对行动目标和手段的一种选择或抉择。

其核心和本质就是选择。

决策不仅包括在某一瞬间作出明确、果断的决定,还包括在做决定之前进行一系列的准备活动,以及在决定之后采取具体措施落实决策方案。

二、决策在管理中的地位西蒙(1978年)提出:“管理就是决策。

”西蒙之所以称“管理就是决策”,其目的显然是为了强调决策是管理的核心内容,决策贯穿于管理过程的始终。

确实,无论进行计划、组织还是领导和控制,各项管理职能的开展都离不开决策,决策是管理工作的基本要素。

管理实际上是由一连串的决策组成的,决策的身影始终伴随着管理工作过程的每一个环节,决策质量好坏对于管理各项职能工作的效率和效果都有着不容忽视的影响作用。

正是为了突出决策的地位和作用,所以我们通常说:决策是管理的中心,管理就是决策。

三、决策的基本步骤决策过程通常可划分为如下几个基本步骤:发现问题、确定目标、拟定方案、选择方案、执行方案、检查评价和反馈处理1.发现问题。

一切决策都是从问题开始的。

所谓问题,就是应有状况与实际状况之间的差距。

2.确定目标。

决策目标既是决策方案评价和选择中依据的标准,又是衡量决策行动是否取得预期结果的尺度。

3.拟定方案。

在决策过程中,为解决某一问题需要设计出两个或两个以上备选方案。

备选方案通常应该包括两大方面内容:一是落实决策总目标的各种次级目标及这些目标实现的途径;二是目标实现过程中的主要约束条件及其可控和不可控的程度。

4.选择方案。

选择方案是指根据一定标准,从各种可供选择的方案中选取其一或综合成一。

作为最后选定的方案,首先必须能在较高程度上实现预定的决策目标,这是决策的合理性标准。

5.执行方案。

6.检查评价和反馈处理。

这是决策过程的最后一个步骤。

通过追踪检查与评价,可以发现决策执行过程中出现的偏差,以便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进行决策控制。

具体追踪处理措施有三类:一是保持现状,不采取措施;二是采取措施纠正偏差;三是修正原决策。

第2节决策的要素与类型一、决策的类型1.个体决策与群体决策(按决策主体数量分)个体决策指由一个人进行决策活动。

群体决策是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共同进行决策(如委员会)。

一、决策的类型个体决策与群体决策各有优缺点,两者都不可能适用于所有的情况。

◆群体决策优点是:决策质量高、决策方案接受性高等;缺点是:群体决策的效率性或时效性低。

◆个体决策:优点是:效率高;缺点是:效果一般要低于群体决策。

对于复杂、重要和需有关人员广泛接受的决策问题,组织最好要采取群体的方式来制定决策。

反之,简单、次要和不需要体现共同意志的决策,采取个体决策方式可能更适宜。

2.理性决策与非理性决策(按是否围绕特定目标分)理性决策,就是完全着眼于组织所要实现的目标而进行的决策。

非理性决策,就是随意的、无目的的决策,它不考虑这次的决策会对组织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完全凭决策者自己个人的爱好或一时的喜怒哀乐来行事。

3.单目标决策与多目标决策(按选定的决策目标的多寡分)单目标决策,指决策行动只力求实现一种目标,因而是相对比较简单的决策。

多目标决策就是决策行动需要力图实现多个目标。

4.最优决策与满意决策(按决策准则不同分)最优化决策准则,意味着决策者必须在给定的约束条件下选出一个能产生最优后果(如利润最大化、成本最小化或其他目标最好)的行动方案,以求一次性地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满意化决策准则,指只要求将既定目标实现到足够好的、令人满意的程度即可。

5.保守决策与冒险决策保守决策是决策者倾向于选择风险小的、成功率高的决策方案。

冒险决策是指决策者倾向于选择风险大的方案。

6.确定型决策、风险型决策和非确定型决策确定型决策是指无论这一决策下的备选方案有多少,每一方案都只有一种确定无疑的结果。

风险型决策是指决策方案的自然状态有若干种,但每种自然状态发生的概率是可以作出客观估计的决策。

非确定型决策是指方案实施可能会出现的自然状态或者所带来的后果不能作出预计的决策。

第3节决策的基本方法一、确定型决策方法确定型决策是指各个备选方案都只有一种确定的结果的决策。

对确定型决策问题,制定决策的关键环节是判断什么样的行动方案能最好地实现既定的决策目标。

◆盈亏平衡分析是一种典型的确定型决策方法。

盈亏平衡分析,也叫量本利分析,是指通过分析某种产品的产销量、成本和利润之间的变化关系,从而实现目标的决策方法。

因为,利润=产销量×单价-产销量×单位变动成本-固定成本二、风险型决策方法风险型决策是指决策方案的自然状态有若干种,但每种自然状态发生的概率是可以作出客观估计的决策,所以亦称作随机型决策或统计型决策。

在这种决策下,方案实施可能会出现几种不同的情况(自然状态),但每种情况下的后果(即效益)是可以确定的,所不可确定的是最终将出现哪一种情况。

风险型决策的基本目标,就是要达到期望值最优(指预期平均收益最大或预期平均成本最小),但同时使方案的风险度保持尽可能低。

所谓期望值,就是方案各不可控状态的概率与其出现时所带来的损益的乘积的总和。

◆决策树和决策表是风险型决策的主要方法。

决策树法是一种以树形图来辅助进行各方案期望收益的计算和比较的决策方法。

决策树的基本形状如下图:上图中,方框□表示决策点,由决策点引出的若干条一级树枝叫做方案枝,它表示该项决策中可供选择的几种备选方案,各圆点代表状态点,由各圆形结点进一步向右边引出的枝条称为方案的状态枝,每一状态出现的概率可标在每条直线的上方,直线的右端可标出该状态下方案执行所带来的损益值。

决策树法的步骤。

用决策树的方法比较和评价不同方案的经济效果,需要进行的步骤是:a.根据决策备选方案的数目和对未来环境状态的了解,绘出决策树图形。

b.计算各个方案的期望收益值。

首先是计算方案各状态枝的期望值,即用方案在各种自然状态下的损益值去分别乘以各自然状态出现的概率;然后将各状态枝的期望收益值累加,求出每个方案的期望收益值。

c.将每个方案的期望收益值减去该方案实施所需要的投资额(该数额可标记在相应的方案枝的下方),比较余值后就可以选出经济效果最佳的方案。

比较两者,可看出应选择第一方案(在决策树图中,未被选中的方案是以“被剪断”的符号来表示)。

决策树法举例某公司为投产某种新产品拟定两个方案:一是建设规模较大的工厂,另一是建设规模比较小的工厂。

假设两者的使用期一样,但建大厂需投资30万元,建小厂只需投资20万元。

这种新产品未来的销路有好坏两种情况,它们出现的概率分别为0.7和0.3,相应的损益值预测结果是:建大厂方案下,如果销路好,生产经营这种新产品能带来100万元的收益,但如果销路差,则要损失20万元;建小厂方案下,如果销路好,经营收益能达到40万元,而如果销路差,则只有20万元的收益。

试问哪一种方案更可取?计算得:第一方案的期望收益=100×0.7+(-20)×0.3=64(万元);第二方案的期望收益=40×0.7+30×0.3=37(万元);第一方案预期的净收益=64-30=34(万元);第二方案预期的净收益=37-20=17(万元)。

比较两者,可推出:应选择第一方案。

2.决策表法决策表法实际上与决策树法原理相似,只是表示的方式有所不同。

仍上例来说明,其决策表为:方案的自然状态损益值概率期望收益投资额净收益方案一销路好销路差100-200.70.3643034方案二销路好销路差40300.70.3372017根据上表,计算得:第一方案的期望收益=100×0.7+(-20)×0.3=64(万元);第二方案的期望收益=40×0.7+30×0.3=37(万元);第一方案预期的净收益=64-30=34(万元);第二方案预期的净收益=37-20=17(万元)。

比较两者,可推出:应选择第一方案。

三、非确定型决策方法非确定型决策是指方案实施可能会出现的自然状态或者所带来的后果不能作出预计的决策。

与风险型决策相比,非确定型决策所面临的不确定性通常更大。

在非确定型决策中,最不确定的情况是连方案实施所可能产生的后果都无法估计,这样的决策就相当难决定,甚至可以说,决策时基本毫无把握可言,只能凭决策者的学识、智慧、胆略甚至运气来作决定。

处理非确定型决策问题的办法有二:(1)通过一些科学方法来补充信息,变不确定性问题为风险型问题再进行处理。

在这里,实现转变的关键是,设法正确地估计出主观概率,然后据此求得各方案的期望值。

(2)依经验进行模糊决策,如判断哪个方案成功可能性最大,哪个次之,哪个最小。

对于非确定性决策问题,决策者无论是否知道决策方案执行后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他们做决策时都必须预先设定某种适用的决策准则,依此才可能对各种行动方案进行比较和选择。

不同的决策者由于其个性和风险偏好的不同,其选用的决策准则不可能一样。

非确定型决策的方案选择准则,典型的有四种:1.乐观准则2.悲观准则3.折衷准则4.最大后悔值最小化准则下面以A、B两企业间的竞争为例,介绍非确定型决策四种典型的方案选择准则的应用。

B企业的可能反应A企业的策略B1B2B3乐观准则(X)悲观准则(Y)折衷准则(αX+βY)A11314111411 A291518189 A32421152415 A41814282814相对收益最大值及选取的方案28第4方案15第3方案1.乐观准则亦称“大中取大”法或“好中求好”决策法。

持这种准则的决策者是一个乐观者,认为未来总会出现最好的自然状态,因此他对方案的比较和选择就会倾向于选取那个在最好状态下能带来最大效果的方案。

如表2所示,乐观者在决策时是根据每个方案在未来可能取得的最大收益值,也就是方案在最有利的自然状态下的收益值,来进行比较,从中选出能带来最大收益的第4方案作为决策实施方案。

2.悲观准则亦称“小中取大”法,或称“坏中求好”法。

与乐观准则正好相反,悲观的决策者认为未来会出现最差的自然状态,因而为避免风险起见,决策时只能以各方案的最小收益值进行比较,从中选取相对收益为大的方案。

以表2的例子来说,悲观者在决策时首先会试图找出各方案在各种自然状态下的最小收益值,即与最差自然状态相应的收益值,然后进行比较,选择在最差自然状态下仍能带来“最大收益”(或最小损失)的方案作为拟付诸实施的决策方案。

因此,本例中按悲观准则所选取的方案是第3方案。

3.折衷准则持折衷观的决策者认为要在乐观与悲观两种极端中求得平衡,即决策时既不能把未来想像得非常光明,也不能将之看得过于黑暗。

最好和最差的自然状态均有出现的可能。

可以根据决策者个人的估计,给最好的自然状态定一个乐观系数(α),给最差的自然状态定一个悲观系数(β),并两者之和等于1(即α+β=1);然后,将各方案在最好自然状态下的收益值和乐观系数相乘所得的积,与各方案在最差自然状态下的收益值和悲观系数的乘积相加,由此求得各方案的期望收益值,经过该值的比较后,从中选出期望收益值最大的方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