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第一单元 第3课《囚绿记》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2
高中语文 第一单元 第3课《囚绿记》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2
《囚绿记》教材概述:本文讲述了作者与常春藤绿枝条一段“交往”的故事,文章思路大致可以分为“寻绿”“观绿”“囚绿”“放绿”和“怀绿”五个阶段。
通过描绘绿枝条的生命状态和“性格特点”,写出作者的生存状况和真挚心愿,含蓄地揭示了华北地区人民面临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苦难命运,象征着作者和广大人民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
教学目标:1、介绍本文的写作背景,即作者当时所处的历史环境,结合作者的身世,引导学生加深对本文内涵的理解。
2、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对“绿”的认识、感受和理解。
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对“绿”的感受以及由此而抒发的对不屈服于黑暗、顽强抗争精神的赞美。
3、了解如何运用象征的手法、并能在写作中运用。
教学重点:1、理解托物言志的象征的写作手法。
2、体会作者在散文中寄托的感情、散文的内涵美及象征意义。
教学难点:1、理解“绿”在本文中的象征意义及作者赋予“绿”的深刻思想内涵。
2、结合作者赞美“绿”的历史背景,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审美观。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课堂导入:对于绿色,我们由衷地喜爱,因为绿色是生命的颜色。
看见了绿色就会感受到生命的鲜活,生机的蓬勃。
自古以来,吟咏绿的诗人有很多,古诗词中描写绿的句子也有不少,请同学们说出两句来。
1、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2、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孟浩然《过故人庄》)3、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刘禹锡《陋室铭》)4、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李清照《如梦令》)绿色,不仅在视觉上让人觉得清新,而且在心理上也给人带来希望和生机。
但为什么作者却硬生生地把“绿”给囚了起来。
今天就一起走进散文——《囚绿记》,去揭开其中的谜底。
二、品析文章标题(一)解题本文题为“囚绿记”,这里的“绿”具体指什么?“囚绿”是怎么回事?明确:绿是“我”租住北平公寓小屋窗前的一株常春藤;“囚绿”是作者把常春藤的两条柔枝从窗子的破洞中牵进房间,叫它垂在自己的书桌上,以便时时欣赏。
高中语文第一单元第3课《囚绿记》教学设计新人教版必修2
《囚绿记》一、教学目标1、熟读课文,理清结构,体会象征手法的特点。
2、指导学生抓住文中的重点句、关键词圈点批注,欣赏品析,形成阅读的能力。
3、理解作者对“绿”永不屈服于黑暗的精神的赞美,对忠贞不渝的民族气节的赞颂.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体会散文“形散神聚”“言在此而意在彼"的写作特点,理解托物言志的象征写作手法.2、理解“绿”在文本中的象征意义及作者赋予“绿”的深刻思想内涵。
3、结合作者赞美“绿"的历史环境,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审美观。
三、书目推荐巴金回忆一位作家时说,他有“优美的性格和黄金的心”,同他谈话,“仿佛听完一曲贝多芬的交响乐,因为,我是和一个崇高的灵魂接触了".多好的人!他就是一位很有才华的青年散文作家和翻译家——陆蠡。
他是一位真诚的作家,是一位文如其人的作家.学习《囚绿记》,不妨先阅读散文集《囚绿记》的序言,思考作者的写作目的。
四、文本教学1、情景导入悲欢离合往往是人与人之间的故事,草木非人,但它们却在永恒地演绎着生命的故事。
《囚绿记》中,作者和绿藤间有着怎样动人的镜头呢?2、、文意概括(1)北平的一家公寓房间很多,作者为什么偏要选定“这”一间?提示:作者对阳光反照下的常青藤的确“一片绿影“情有独钟(喜爱绿色的举动).(2)作者为什么对这“一片绿影”如此倾倒?提示:因为绿色是宝贵的,它是生命,它是希望,它是慰安,它是快乐。
(3)作者为什么要把“绿"囚住?提示:让学生了解囚绿的动因,“让绿色和我更接近,更亲密”(喜爱绿色的举动)(4)被囚的常春藤生长的一个显著的特征是什么?提示:作者在文中两次写到“永远向着阳光生长”,意在提醒学生阅读的时候一定要紧扣文本,切忌泛泛而谈而抓不住要点(喜爱绿色的举动).(5)请根据被囚常春藤的特点,尝试着归纳出它的象征意义。
提示:一是象征它是给人的一种精神上的激励和召唤,二是象征着作者憎恶黑暗和罪恶、向往自由和光明的情怀,三是象征中华民族坚贞不屈的抗敌精神。
人教版高中(必修二) 语文 第1单元 第3课-囚绿记教案
<< 囚绿记>>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作者借窗前的一株常春藤所抒发的思想感情。
2、体会“绿”的象征意义及托物言志的写法。
3、树立做“被囚”而“永远向着太阳生长”的“常春藤”的人生信念。
一、导入:绿色是生命之色,绿色是希望之色,哪里有绿色哪里就有生活的情趣,哪里有绿色哪里就显示出勃勃生机,它不仅是芸芸众生的喜爱之色,也是文人墨客的歌咏之色。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位喜爱绿色的现代散文家陆蠡的一篇散文《囚绿记》。
二、作者简介陆蠡(li)字圣泉,生于1908年,原籍浙江天台,现代散文家、翻译家。
1933年至1934年在泉州中学教书,同时开始写作散文,1935年任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编辑,业余从事散文创作和翻译,1938年创办科学、文化综合性杂志《少年读物》。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他在沦陷后的上海坚守文化工作岗位,1942年4月13日被捕,不久由捕房转到虹口日本宪兵拘留所,刑审数月,惨遭杀害,时年34岁。
陆蠡是我国近代文学史上一位出色的散文家,代表作品有散文集《海星》、《竹刀》、《囚绿记》等。
他的散文从琐细的生活情节中,挖掘出某种耐人寻味的人生哲理,透出了作者真诚、淳朴心灵的闪光,作品大都瞩目现实社会和下层人民的贫穷疾苦,通过对劳动人民的勤劳、勇敢、淳朴的优良品质和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的颂赞,表现出作家爱国忧民的高尚情怀和可贵品格。
陆蠡不仅文章优美,人品更是受到很多作家的高度评价。
巴金老人回忆陆蠡时说:“他有“优美的性格和黄金般的心”,同他谈话,“仿佛听完一曲贝多芬的交响乐,因为我是和一个崇高的灵魂接触了”作家李健吾评价他的散文时说:“陆蠡的成就得力于他的璞石一般的心灵。
”陆蠡之文,亦如陆蠡之人三、字音字词:陆蠡(lǐ) 涸(hé)辙婆娑(pósuō) 猗(yī)郁囚系(xì) 瞥(piē)见⑴了截:直截。
⑵涸辙:干涸的车辙。
⑶急不暇择:因着急而没时间选择。
⑷婆娑:①盘旋舞动的样子、②枝叶扶疏的样子③眼泪下滴的样子。
高中语文《1-3囚绿记》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必修2
新疆和田地区第二中学高中语文《1-3囚绿记》教学设计新人教版必修2第一课时学情分析高一(11)班,普通平行班级,学生基础一般。
教材分析《囚绿记》是普高语文必修2第一单元第3课。
这一单元是学习写景状物散文,本篇是自读课文。
本文讲述了作者与常春藤绿枝条的一段“交往”经历,描述了绿枝条的生命状态和“性格特点”,也写出了作者的生存状态和真挚心愿,含蓄的揭示了华北地区人民面临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苦难命运,象征作者和广大人民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
本文的意思有两个层面,一个是叙事层面,表现了作者对绿枝条的无比喜爱,一个是象征层面,即本文的深层寓意。
前者意思浅显,学生通过阅读可以理解,后者比较含蓄,学生不易把握。
因此我把本文的教学目标设定为如下4点,并把其中第2点作为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1)了解作者的身世,加深对本文内涵的理解;(2)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3)学习象征手法,把握文章的主题;(4)领会作者赋予“绿”的另一层涵义。
2、过程和方法目标:(1)通过朗读的方法,达到把握全文整体脉络的目的; 1(2)运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逐步深入课文,使学生能够自主的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1)体会作者在文中所寄寓的深沉的爱国情感;(2)理解文中所蕴含的作者的性格特征。
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结合作家的经历及文章的写作背景,理解‘绿’的象征意义和作者的情感达到思想上的升华。
2、教学难点:让学生结合文章语言和作家的经历及文章的写作背景,体悟文中蕴含的作者的性格特征。
教学方法新课改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语文学习方式,改变学生的学习观念、态度、习惯,鼓励学生想象、质疑、发现、创新。
所以,我尝试使用以下教法和学法进行教学:1、诵读法;2、讨论法;3、多媒体教学法;教学用具:多媒体预习要求1、熟读全文;2、了解作家和文章的内容。
教学过程一、导入巴金先生的回忆性评价。
(与后文探讨作者个性特征时相呼应)二、解题 2三、检查预习(学案的生字识读)四、品读文本1 学生自由地大声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2 学生分组讨论,划分层次,用与“囚绿”结构相同的二字词概括层意;3 围绕绿,作者为什么有这多的行为举止?(引导学生品味语言)4作者为什么唯独喜欢这一枝绿?在作者的眼里,它有什么特殊之处吗?(结合背景回答,理解绿的象征意义。
《囚绿记》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一必修二)共3篇
《囚绿记》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一必修二)共3篇《囚绿记》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一必修二)1《囚绿记》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一必修二)作为必修二中的一篇短篇小说,梁实秋的《囚绿记》将生动地表达了一个重要的主题:自由。
我们认为自由是一种自然而然的权利,但是它是在某些情况下被剥夺的,而小说中的主人公就是这样一个例子。
教师可以通过这篇小说来讨论这个主题并引导学生思考人类自由的意义。
一、教学目标:1.在阅读小说的过程中,学生们能够理解小说的主题并分析它们的表达方式。
2.学生们能够加深对自由的认知,并学会如何保护自己的自由权。
3.学生们能够提高理解英语文本的能力,并通过朗读小说提高自己的发音和语调。
二、教学过程:1.教师讲解主题: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小说中的主题,教师应该先介绍一下“自由”这个概念,然后询问学生们对自由的看法和理解。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们的回答来引导进一步的讨论。
最后,把重点放在小说中的主题上,并解释它的意义和重要性。
2.阅读小说:由于小说篇幅较短,可分为几段阅读讨论。
如第一段,阅读内容是描述主人公所处环境,学生们应该能够理解这个关押于牢狱之中的主人公所经历的强制措施和深度痛苦的感受。
第二段讲述主人公是如何逃离押后之后,需要解决很多问题,如穿新衣、偷东西、值夜、打工等。
英汉对照朗读,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小说的内涵,同时也可以提高他们的语音和读音。
3.测验:在阅读和讨论之后,可抽出10道选择题和3道问答题来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
问答题的答案可以是学生自己的意见,他们需要从小说中选择一个例子来支撑他们的回答,因此学生需要在阅读和讨论中认真思考,详细回答问题。
4.小组活动:教师将学生分为小组,要求每组提出“保护人类自由权”的计划方案。
在小组中,学生们可以交流他们的想法和意见,讨论出一个完整有效的保护自由的计划。
每个小组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展示他们的计划,并给出他们相互的反馈。
学生们需要在活动中发展他们的逻辑和理解能力。
高中语文 第3课《囚绿记》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必修2新人教版
高中语文第3课《囚绿记》教学设计新人教版必修2新人教版《囚绿记》一、学习目标1.知识与能力:抓住重点词句,理清文章思路,体会其间蕴含的情感;探讨“绿〞的深刻含义;理解“坚贞不屈的民族精神〞的内涵,培养良好的情操。
2.过程与方法:小组合作探究与展示。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顽强的个人品质与坚强不屈的民族精神。
二、学习重点理清文章思路,体会其间蕴含的情感;探讨“绿〞的深刻含义。
三、学习难点理解“坚贞不屈的民族精神〞的内涵,培养良好的情操。
四、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自学预习〔一〕预习导学案1.通读文章,掌握重点字音字形。
涸辙〔〕镶嵌〔〕婆娑〔〕蕈〔〕菌茎〔〕葱茏〔〕迁徙〔〕学徒〔〕猗〔〕郁瞥〔〕见急不暇〔〕择了截〔〕爽直揠〔〕苗助长2.有感情朗读课文,学生互相〔或教师〕纠正错误字音。
3.再读课文,理清思路。
课文中哪几段是写“囚绿〞?“囚绿〞之前、之后主要写了哪些内容?每一局部流露出作者什么样的情感?〔完成表格〕行文思路段落范围表达思路的句子感情变化表达感情的语句第二课时:课堂教学〔一〕欣赏图片,导入新课几米说:生命中不断有人离开或进入,于是,看见的,看不见了;记住的,遗忘了。
然而,看不见的,是不是就等于不存在;记住的,是不是永远不会消失?我要问:你曾喜欢的那一片浓绿,囚住了,是不是可以算作真的拥有呢?〔二〕课文研读,品味鉴赏1.预习检测。
课文中哪一局部是写“囚绿〞?“囚绿〞之前、之后主要写了哪些内容?每一局部流露出作者什么样的情感?〔填写下表〕明确:行文思路段落范围表达思路的句子感情变化表达感情的语句寻绿1—4 我瞥见这绿影,感觉到一种喜悦我怀着喜悦而满足的喜悦,便毫不犹疑地决定了下来。
满足心情占有它。
观绿5—7 我望着这小圆洞,绿叶和我对语。
我天天望着窗口常春藤的生长。
喜爱留恋我急不暇择的心情即使一枝之绿也视同至宝。
我留恋于这片绿色。
囚绿8—11 突然有一种自私的念头触动了我。
我从破碎的窗口伸出手去,把两枝浆液丰富的柔条牵进我的屋子里来。
2019高中语文 第1单元 第3课《囚绿记》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2
第3课《囚绿记》这是一篇咏物抒情的散文,作者讲述了他孤旅生涯中一个令人心动的故事,借窗前的一株常春藤,抒发了对光明与自由的向往之情。
学生要自读,感知文章的内容;选读,感受作者的情感;研读,领会作品内涵。
1.体会本文的精巧构思。
感受作者真挚的感情。
2.品析含蓄优美的语言。
学生朗读感知作品中的思想情感,积累相关的字词,为文本深层次解读作准备。
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李白说“东风已绿瀛洲草”,常建说“主人山门绿”,王安石说“春风又绿江南岸”,宗璞说“绿色,是生命的颜色”。
你能说说对绿的感受吗?2.在中国现代作家群中,陆蠡是一个极有个性的作家。
他散文委婉多姿而清丽媚人,然而他本人却是副傻傻的书生相。
抗战期间他主持出版社工作时,一次入侵的日军突然前来查抄反日书籍,抄走满满两卡车书。
陆蠡恰巧外出,幸运地躲过了这一灾。
然而陆蠡并没有幸运感,而是深深为自己不在场内疚,觉得自己是负责人,不能推卸责任连累别人,他甚至毫不顾忌,对抄走进步书籍的敌人决不罢休,反而自己主动上门,来到租界巡捕房论理儿问究竟。
人家正愁没处找你呢,自己倒送上门来了,结果是明摆着的:咔嚓一声,投进监狱了!此后他便作为犯人被无休止地提审。
这时,陆蠡似乎还未醒悟,依然是那副倔骨和“傻”相,日本人问他:“你爱不爱国?”陆先生大声回答:“爱国!”又问:“日本人能不能征服中国?”答曰:“绝对不能征服!”接下来自然就是酷刑了,不久他便吐血而死。
据说他惟一的罪名就是口气强硬。
老朋友吴朗西曾说过:“陆蠡太傻了,然而他的可爱,感召我至深的,就是这一股傻气、正气。
”这不由让人想起了古希腊哲人苏格拉底被判刑前的申诉:“我宁可照我的样式说话而死,也不照你们的样式说话而活。
”故人已去,然而他留下的文字还在,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他的散文《囚绿记》。
(二)初读(1)读准字音。
(2)了解内容。
(3)把握情感。
(三)正音陆蠡(lí)涸(hé)辙淅沥(xīlì)猗(yī)郁蕈(xùn)菌揠(yà)苗助长(四)研读1.文章题为“囚绿”,哪个同学知道“囚”这个字的含义?可以借助于字形来表述。
高中语文 第一单元 第3课《囚绿记》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必修2-新人教版高中必修2语文教案
《囚绿记》
进行美点赏析。
板 书 设 计
教 学 反 思
经常听到身边有老师抱怨,高中生对语文不重视,高中语文课太难上,经常是老师在上面讲得吐沫横飞,学生在下面昏昏欲睡,结果是老师累,学生厌,其效果也就可想而知。
其实,如果我们的老师能稍微懂得一些“偷懒”的技巧,这种现象可能就会得到很大的改观。
我在对《囚绿记》这篇课文进行教学时,就适当地运用了一些“偷懒”的技巧。
这篇课文是一篇自读课文,难度不大,而且学生对散文也比较感兴趣,所以课堂上,我摒弃了由教师对文本进行大量深入细致的讲解分析的做法,把课堂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由学生展开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并分享、展示学习成果。
在学习过程中,要求学生对文章进行圈点批注,这是教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向学生传达一种“不动笔墨不读书”的理念,掌握了这种方法,对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是大有帮助的。
在合作探究过程中,各个小组活动都非常充分,几乎每个小组成员都参与到讨论中,不时地碰撞出思维的火花,在展示环节,代表们精彩流畅的发言不时地引来同学们的阵阵掌声。
最后的写作环节,我原本还担心在很短的时间内,同学们可能写不出什么东西,没想到,两分钟后就有几位同学声情并茂地朗读了自己的作品。
我醉心于这样的课堂,同时我的心中生出无限的感慨:我们的孩子真的是太棒了,我们要相信他们的能力,把课堂还给他们,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作为教师的我们,真的不能再大包
觅 释 囚 赏
怀
绿。
《囚绿记》教案(精选8篇)
《囚绿记》教案(精选8篇)《囚绿记》教案(精选8篇)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
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囚绿记》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囚绿记》教案篇1教学目标:朗读以悟情品析以释旨续写以练笔教学方法:整体感知读写赏悟教学过程:一、板书课题并释题1、“囚”是什么意思?2、“绿”是指什么?明确:绿色的常春藤3、那么“囚绿”是怎么一回事呢?(用文中的话回答)明确:我从破碎的窗口伸出手去,把两枝浆液丰富的柔条牵进我的屋子里来,教它伸长到我的书案上,让绿色和我更接近,更亲密。
二、选读语段,体悟感情1、能用自己的话说说作者这样做表现了他对“绿”有怎么样的感情吗?明确:喜爱2、请你找出文中体现作者对绿喜爱的语段内容,并酝酿一下如何有感情地把它朗读出来。
(1)学生找出体现作者喜爱绿的语段,并轻声地朗读。
(2)小组内先交流朗读,然后讨论如何朗读更好。
(3)全班同学交流朗读,体会作者对“绿”的感情。
*教师可根据情况组织全班朗读,并对朗读予以指导。
三、圈画语句,品悟文旨1、通过刚才的朗读,我们深深地体会到作者对绿的喜爱之情。
那么,作者为何对绿有如此之情,请你从文中找出表明原因的语句。
明确:绿色是多宝贵的啊!它是生命,它是希望,它是慰安,它是快乐。
……我并不感到孤独,……我拿绿色来装饰我这简陋的房间,装饰我过于抑郁的心情。
我要借绿色来比喻葱茏的爱和幸福,我要借绿来比喻猗郁的年华。
我囚住这绿色如同囚住一只小鸟,要它为我作无声的歌唱。
(齐声朗读体会作者的感情)2、还有没有其它的缘故呢?请你找出文中能体现作品。
写作背景时间的语句。
明确:卢沟桥事件发生了。
……在七月中旬,不能再留连于烽烟四逼中的旧都,……终于在一天早晨……。
离开北平一些年了。
……3、哪个同学能说说中国的这段历史呢?4、面对列强入侵,作为一个爱国的作家,能无动于衷吗?他写这篇文章真得就没“别有用心”吗?请你从文中圈画出表达作者思想感情而又富有哲理的语句,然后在文旁进行批注。
高中语文3囚绿记教案新人教版必修2
《囚绿记》教案教学方针:1.知识与能力:指导学生学习把握文章的重要信息,学会运用圈点批注的读文方式。
2.过程与方式:探究赏析法,能找出作者抒写绿的形象的语句,探究绿的内涵;能通过写作背景和作者的感情态度,说出绿的新的含义。
3.感情态度与价值观:理解中华民族和一切进步势力不屈服于任何暗中势力、顽强抗争、永不气馁的民族精神。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1、联系当时的社会环境,明确作者在抒写对绿的挚爱之情,表达对生命的爱,对光明、自由的向往,对刚毅不屈的抗敌精神的歌颂。
2、把握散文大旨的一般方式:从品味关键句即凝聚着作者感情体验和理性思考的语句入手。
难点:学习本文借物抒情的写作特色。
让学生在阅读中明确“绿”的象征意义。
课时放置: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当代著名诗人顾城有诗云:“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来寻找光明。
”现在请同学们带着本身的一双慧眼来欣赏一组有关绿地图片。
欣赏完图片,相信同学们对绿都有本身的理解吧!在你的心中绿是什么呢?学生阐述对绿的理解。
师总结:绿是生命,是希望,是芳华,是快乐,是一切美好事物的象征,可是现在却有人要将它囚禁起来,这是为什么呢?让我们一起走进陆蠡的《囚绿记》,去体味他对绿那份独特的感情吧。
二、解题“囚”的含义是什么?明确:人居斗室为“囚”,在我们的理解里,“囚”的对象往往是人,而本文中囚禁的对象是常春藤的绿枝条。
这里的“囚绿”是把绿拟人化了。
三、读“绿”——品读悟情,感触感染绿之形象1.作者为什么要囚住绿色?请以作者口吻用一句话或一段话向“绿”表白。
(请选用文中的词语或句子)(注意赏析浮现作者爱绿的句子)我囚禁你,因为你。
过渡:一句句真情告白,让我们读到作者对绿的深深喜爱。
那常春藤在作者的这份浓浓爱意的滋养下必然会茁壮成长吗?或者:作者为什么要囚住绿色?第8段从这段中你感触感染到作者对绿具有怎样的感情?喜爱你还能从文章哪些地方感触感染到作者对绿的喜爱之情,请找出来并分析。
那常春藤在作者的这份浓浓爱意的滋养下必然会茁壮成长吗?2、找出文中描写“囚绿”后“绿”的形象的语句。
高级中学高中语文 第3课《囚绿记》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2(2021年整理)
辽宁省庄河市高级中学高中语文第3课《囚绿记》教案新人教版必修2 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辽宁省庄河市高级中学高中语文第3课《囚绿记》教案新人教版必修2)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辽宁省庄河市高级中学高中语文第3课《囚绿记》教案新人教版必修2的全部内容。
囚绿记教学目标1、整体把握,理清结构。
2、体味语言,理解作者的情感.3、学习象征手法,探究文章的主旨。
教学过程一、导语巴金回忆一位作家时说,他有“优美的性格和黄金的心”,同他谈话,“仿佛听完一曲贝多芬的交响乐,因为,我是和一个崇高的灵魂接触了”。
他就是陆蠡。
当代诗人顾城曾写道:“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
”今天就让我们带着一双慧眼,共同走进陆蠡的《囚绿记》,去接触他那崇高的灵魂。
二、整体感知自读课文,思考问题题目是“囚绿记”,意思是“记叙囚绿的过程”,“囚绿”体现在文章的哪些章节?“绿”在被囚之前和之后又与作者发生了怎样的故事?下面请同学们自读课文,根据以下几个问题理清文章思路。
1、“绿”是指什么?(常春藤)2、文中哪几段写囚绿?(8-12)3、作者为什么要囚绿?(因为他爱绿,文章开篇就讲述了他因为爱那片绿影而选择了一间并不是很好的房间)4、作者最终把绿彻底“囚”牢了吗?(后来把绿释放了,文章的倒数第二段。
)5、离开了绿,作者对绿的感情又是怎样的?(怀念,文章的最后一段“离开北平一年了。
我怀念着我的圆窗和绿友”)我们沿着作者对“绿”的情感变化历程,可以将文章思路归纳为:爱绿(1—7)——囚绿(8—12)-—释绿(13)--怀绿(14)可以说每一步都是作者感情的深化,曲折有致地表现了他热爱绿色生命的生活经历和心灵历程。
高中语文 第3课《囚绿记》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2
《囚绿记》【教学目标】1.体会本文抒发的对“永不屈服于黑暗,顽强抗争”的精神的赞美。
2.学习本文象征手法的使用。
【教学重点】在鉴赏中体会作者的情感,注重对文本的解读。
【教学难点】学习本文借物抒情的写作特色,让学生在阅读中明确“绿”的象征意义。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以学生喜爱哪种颜色并说明理由导入,引出本课。
二、速读,梳理文章脉络给同学们几分钟时间速读文章,读完后概括全文各个部分的内容。
生答:寻绿→赏绿(关绿)→囚绿→放绿(释绿)→怀绿(想绿)师总结:很明显,全文围绕着“绿”展开,那么绿在作者的心中有什么样的地位?为什么要写一枝常春藤?我们在文章中一寻究竟。
三、自主学习,品味语言再读文章,细细品味,找出对你有所触动的句子,并说明原因。
师提示:文章的第2段“小房间、潮湿的地面、灵巧的纸卷帘”---战乱年代对事物的热爱、诗意之情。
第5段“我怀念着绿色把我的心等焦了” ---自有一种柔美,内心的淳朴。
让学生从品读文章语言当中得到审美的享受,体验学习的乐趣,学习圈点批注的阅读方法,教师点拨,让学生感受绿的精神所在和作者淳朴、向往自由的情感。
)生可能答:1.“绿色是多宝贵的啊!它是生命,它是希望,它是慰安,它是快乐。
”(句式整齐,感情浓烈,直抒胸臆,表达作者对绿的喜爱。
)2.“下雨的时候,我爱它淅沥的声音,婆娑的摆舞。
”(拟人的手法,看出常春藤的可爱。
)3.“它的尖端总朝着窗外的方向。
甚至于一枚细叶,一茎卷须,都朝原来的方向”(可以看出绿枝条身上的执着,倔强,坚贞,向阳)4.“我发现了一种“生的欢喜”,超过了任何的喜悦”(表达作者对生命的活力的赞美。
)师总结提示:从这些句子中,我们可以看出绿的可爱、倔强,在作者的字里行间都满蘸着作者对这枝常春藤的喜爱与尊重,更能看出作者是一个淳朴,情感细腻的人。
那么,仅仅因为常春藤的倔强、可爱,作者就如此喜爱她吗?在这枝常春藤身上是否还隐含有其他的信息呢?试找出本文中能暗示主旨的句子。
囚绿记优秀教案
囚绿记优秀教案囚绿记优秀教案(通用14篇)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
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店铺精心整理的囚绿记优秀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囚绿记优秀教案篇1【教学目标】1.联系当时的社会环境,明确作者在抒写对绿的挚爱之情中,表达对生命的爱,对光明、自由的向往,对坚贞不屈的抗敌精神的歌颂。
2.学习本文借物抒情的写作特色。
3.巩固把握散文主旨的一般方法:从品味关键句——凝聚着作者感情体验和理性思考的语句入手。
【教学重难点】【教学目标】1、3是本文教学的重点。
教学目标2是教学的难点,让学生在阅读中明确“绿”的象征意义,而不只是结论的传递。
【教学方法】从圈划、品味凝聚着作者感情体验和理性思考的语句、含有言外之意的语句入手,把握本文的主旨,提高感悟能力。
【教学设计】本文教学需一课时。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巴金回忆一位作家时说,他有“优美的性格和黄金的心”,同他谈话,“仿佛听完一曲贝多芬的交响乐,因为,我是和一个崇高的灵魂接触了”。
多好的人!他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囚绿记》的作者,一位很有才华的青年散文家和翻译家陆蠡。
陆蠡是一位真诚的作家,是一位文如其人的作家。
1942年,他才34岁,坚贞不屈死于日寇酷刑之下。
83年4月,国家民政部批准他为革命烈士。
现在,让我们一起研读陆蠡的散文代表作《囚绿记》,接触他那崇高的灵魂。
二、研读课文1.本文题为“囚绿记”,意思是记述“囚绿”的经过。
① 哪几段写囚绿的?囚绿之前,之后写了什么?请快速阅读课文,圈划关键句(即那些写行动的句子)这样也就理清了全篇的思路,如能象“囚绿”那样用两个字概括更好,这是任务一。
② 哪一段,哪几段写得特能打动你,使你动情的,做一下记号,待会儿我们要好好朗读和品味。
③质疑。
有疑惑的地方打个问号。
学生自读、圈划。
2.提问任务一全班交流后明确:文章自始至终紧扣一个“绿”字,择绿、近绿、囚绿、释绿,这过程与作者的感情有什么联系呢?每一个意念与行动都体现着作者对绿的爱,文章的最后,作者向永不屈服于黑暗的囚人——一株常春藤“致诚意的祝福,愿它繁茂苍绿,一年后还在怀念并盼望再见。
人教新课标版-语文-高一必修2教学案第一单元第3课 囚绿记
第3课囚绿记(一)作者简介生平经历陆蠡(1908—1942),学名陆圣泉,原名陆考原,浙江天台人。
1926年考入之江大学,1930年任教于杭州中学。
1934年,陆蠡到上海南翔立达学园农村教育科任数理教员。
1937年8月,在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工作。
1938年,应老友朱洗的邀请,到临海琳山农校任教,翌年仍回出版社。
几年间,在敌机轰炸中出版的书籍竟达数百种,还有十几种丛书。
期刊《少年读物》因有抗日内容被强令停刊,他又先后主编了《少年读物小丛书》和《少年科学》。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本进驻上海租界,由于在沦陷后的上海坚守文化工作岗位,他于1942年4月13日被捕,不久由巡捕房转到虹口日本宪兵拘留所,刑审数月,惨遭杀害,年仅34岁。
主要作品散文集《海星》《竹刀》《囚绿记》,小说《覆巢》《秋嫁》,译著《罗亭》《鲁宾逊漂流记》《寓言诗》《希腊神话》。
评价中国现代散文家、翻译家。
(二)人物轶事“傻气”的陆蠡陆蠡散文委婉多姿,清丽媚人,然而他本人却是副傻傻书生相。
抗战期间他主持出版社工作时,日军突然前来查抄反日书籍,抄走满满两卡车书。
陆蠡先生恰巧外出,幸运地躲过了这一灾,然而陆蠡并没有幸运感,而是为自己不在场深感内疚,觉得自己是负责人,不能推卸责任连累别人,他甚至毫不顾忌抄走的是进步书籍,自己主动上门,到租界巡捕房找到刽子手们论理儿。
到那里的结果是明摆着的:人家正愁没处找你呢,自己倒送上门来了,咔嚓一声,投进监狱了!此后便作为犯人无休止地提审。
这时,陆蠡似乎还未有所醒悟,依然是那副倔骨和“傻”相,日本人问他:“你爱不爱国?”陆先生大声回答:“爱国!”又问:“日本人能不能征服中国?”答曰:“绝对不能征服!”接下来自然就是酷刑了,不久便吐血而死。
据说他唯一的罪名就是口气强硬。
老朋友吴朗西曾说过:“陆蠡太傻了,然而他的可爱,感召我至深的,就是这一股傻气、正气。
”上学时,同学们在寝室生火把地板烧焦了,却是他一个人站出来承揽了责任,为保全别人自己被迫退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囚绿记》
教材概述:
本文讲述了作者与常春藤绿枝条一段“交往”的故事,文章思路大致可以分为“寻绿”“观绿”“囚绿”“放绿”和“怀绿”五个阶段。
通过描绘绿枝条的生命状态和“性格特点”,写出作者的生存状况和真挚心愿,含蓄地揭示了华北地区人民面临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苦难命运,象征着作者和广大人民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
教学目标:
1、介绍本文的写作背景,即作者当时所处的历史环境,结合作者的身世,引导学生加深对本文内涵的理解。
2、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对“绿”的认识、感受和理解。
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对“绿”的感受以及由此而抒发的对不屈服于黑暗、顽强抗争精神的赞美。
3、了解如何运用象征的手法、并能在写作中运用。
教学重点:
1、理解托物言志的象征的写作手法。
2、体会作者在散文中寄托的感情、散文的内涵美及象征意义。
教学难点:
1、理解“绿”在本文中的象征意义及作者赋予“绿”的深刻思想内涵。
2、结合作者赞美“绿”的历史背景,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审美观。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堂导入:对于绿色,我们由衷地喜爱,因为绿色是生命的颜色。
看见了绿色就会感受到生命的鲜活,生机的蓬勃。
自古以来,吟咏绿的诗人有很多,古诗词中描写绿的句子也有不少,请同学们说出两句来。
1、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2、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孟浩然《过故人庄》)
3、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刘禹锡《陋室铭》)
4、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李清照《如梦令》)
绿色,不仅在视觉上让人觉得清新,而且在心理上也给人带来希望和生机。
但为什么作者却硬生生地把“绿”给囚了起来。
今天就一起走进散文——《囚绿记》,去揭开其中的谜底。
二、品析文章标题
(一)解题
本文题为“囚绿记”,这里的“绿”具体指什么?“囚绿”是怎么回事?
明确:绿是“我”租住北平公寓小屋窗前的一株常春藤;“囚绿”是作者把常春藤的两条柔枝从窗子的破洞中牵进房间,叫它垂在自己的书桌上,以便时时欣赏。
(“囚绿”意思就是把绿色囚禁起来);“记”告诉我们这篇文章的文体属于——记叙性的散文。
三、整体感知,理清思路
1、作者自始至终紧扣“绿”字来记叙文章,请你用与“囚绿”相同结构的动宾短语来概括本文的写作思路。
板书:文章思路:寻绿——观绿——囚绿——放绿——怀绿
2、作者围绕“绿”展开思路,铺设线索。
以“寻绿—观绿—囚绿—放绿—怀绿”作为行文线索贯穿全文,在这条明线下还隐藏了一条暗线,即作者感情的发展和升华。
请同学们找出作者行为背后的感情发展变化的词语?
(欢喜、喜悦、满足)——(怀念、急不暇择、忘记困倦、消除烦恼、快活)——(让绿色和我更亲近,更亲密、留住幸福和青春、不了解“我”对它的爱抚、损害了我的自尊心)——(佩服勇士、诚挚祝福)——(怀念朋友)
三、赏囚绿之韵
1、我们在朗读时,都被作者对绿的挚爱感动了,作者为什么这么爱这片绿——一株常春藤呢?在作者眼中,所囚之绿有着怎样的特点呢?请同学们再默读课文,思考这个问题,圈划有关词、短语、句子,作些批注。
(1)美
“伸开柔软的卷须”“舒开折叠着的嫩叶”,下雨时带着“淅沥的声音,婆娑的摆舞”;(2)它是青春、爱和幸福的象征
就像作者说的,“我要借绿色来比喻葱茏的爱和幸福,我要借绿色来比喻猗郁的年华”(意思理解);
(3)倔强的、执着的、坚贞的
“它的尖端总是朝着窗外的方向。
甚至于一枚细叶,一茎卷须,都朝原来的方向。
植物是多固执啊!”它是“永不屈服黑暗的囚人”。
(4)向往自由和光明的
“它的尖端总是朝着窗外的方向。
我为了这永远向着阳光生长的植物不快。
”
(5)柔弱的
离开阳光就“失去了青苍的颜色,变成柔绿,变成嫩黄,枝条变成细瘦,变成娇弱,好像病的孩子”;
2、小结:
从作者的体验思考中,我们感悟了作者为什么那么爱绿,那就是——它是美的,柔弱的,倔强的、坚贞的,它是青春、爱和幸福的象征。
因为绿蓬勃向上,充满生机;因为绿永远向着阳光,固执,坚持已见;因为绿使处于孤独、寂寞、苦闷中的作者以精神的激励,所以,他深深地爱绿——一株常春藤。
四、悟囚绿之魂:
难道这就是本文的主旨吗?作者在文章中仅仅是要抒发自己对绿的喜爱和怀念之情吗,还是有更深层的寄寓?
1、提示:请你找出文中能体现本文时代背景的语句,联系作者生平,谈谈你的理解。
明确:写作时代背景——“卢沟桥事件发生了。
”
作者简介:陆蠡是现代散文家、翻译家,抗日烈士。
散文集有《海星》《竹刀》《囚绿记》等,其特点是从琐细的生活情节中,挖掘耐人寻味的人生哲理,文笔凝练、质朴、蕴藉而秀美。
他也曾写过许多短篇小说,给人感觉总是“渴望着,更有生命,更有力量,更有希望和鼓舞”。
陆蠡是一位对生活极为严肃认真的老实人。
1942年4月,陆蠡工作的上海文化生活社被抄,为了追回书刊,他亲自去巡捕房交涉,结果被引渡到日本宪兵部,屡遭酷刑,年仅34岁的他吐血而亡。
据说日敌问他赞不赞成伪府,他回答不赞成。
问他对于大东亚的看法,他认为一定失败。
正是这种民族的骨气,坚定的信念,使他的散文贮满着一种积极乐观的情绪。
李健吾在《陆蠡的散文》一文中说:“生命真纯,节奏美好。
陆蠡的成就得力于他的璞石一般的心。
”
《囚绿记》写于抗战爆发后,当时中国大地烽烟四起,我们的国家正遭受日本侵略者践踏,在这民族危亡的时刻,作者居无定所,奔波流离,四处漂泊,焦虑不安,生活就像是这抹被囚禁的常春藤一样。
这抹绿是作者个人境遇的隐喻,也是广大人民的隐喻。
作为一个爱国作家,作者从绿“这永不屈服于黑暗的囚人”这种顽强抗争的性格,向着
光明的执着中,感受到了民族的顽强,看到了民族的希望。
此时作者不再是停留在对绿色植物旺盛的生命力、坚强生长这些特点的喜爱之情了,而是借一枝常春藤来抒发对坚贞不屈的民族精神的颂扬之情。
这种写作方法就是我们常说的托物言志。
主题一:个人境遇的隐喻,民族命运的象征。
提示:难道这仅仅是文章的主旨吗?作者说:“魔念在我心中生长了。
”这是怎样一种魔念?
因为爱一样东西至于极点,便想把它牢牢占据,置于自己的控制之下,这是人类的共性,可爱而愚蠢。
对于那些有生命的东西来说,让它生活在最适合的环境中,才是一种真爱、才是最爱。
作者爱绿,爱长春藤,我们爱我们所喜欢的事物,这没有错。
爱是人类的天性,可是,《囚绿记》却形象而理性的警示我们:在一定的情况下,爱是自私的,爱是魔念,爱是毒药,爱是囚笼,爱是死亡。
真正的爱不是占有,爱理应学会是放手。
爱是站在平等的位置上相互关怀、相互支持和相互欣赏。
——这是《囚绿记》对人性误区的深刻揭示。
主题二:深刻揭示爱的误区
五、再读课文,发散思维:本文给你什么深刻的人生启示?
(提示:从常春藤的身上和作者对绿的态度和方式上去思考。
)
1、困境中要坚强,冲破阻力才能成功。
2、爱不一定要占有,真爱就应学会放手。
3、世间的一切生命其实都是平等的,我们应该尊重生命。
六、作业布置
课后练笔:
陆蠡被日本宪兵逮捕后,日本人问他:“你爱不爱国?”他大声回答:“爱国!”又问:“日本人能不能征服中国?”答曰:“绝对不能征服!”
……
假设陆蠡临牺牲时,眼前又闪现出那一抹远在旧都的绿色,他会想到什么呢,他会对他的“绿友”说些什么呢?
请以“蓦然,我又想起了你,我所挚爱的绿友”作为开头,写一段话,100字左右。
七、板书设计:
《囚绿记》
陆蠡
寻绿——观绿——囚绿——放绿——怀绿(明线)
(欢喜、喜悦、满足)——(怀念、急不暇择、忘记困倦、消除烦恼、快活)——(让绿色和我更亲近,更亲密、留住幸福和青春、不了解“我”对它的爱抚、损害了我的自尊心)——(佩服勇士、诚挚祝福)——(怀念朋友)(暗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