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 四则运算
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集体备课教案第一单元《四则运算》
第1课时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上课时间:)教学目标:1.从实例中归纳加减法的意义和关系,初步理解加法与减法的意义以及它们之间的互逆关系。
2.初步学会利用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求解加减法算式中的未知数。
3.培养学生发现数学知识和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加、减法的意义和利用加减法的关系求加减法中的未知量。
教学难点:从实例中探究加、减法的互逆关系。
教学准备:口算卡片、课件。
1课时第2课时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上课时间:)教学目标:1.理解乘除法的意义,理解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并会在实际中应用。
2.学生总结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并会应用这些关系进行乘、除法的验算。
3.在分析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推理、概括能力。
4.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验算习惯。
教学重点:掌握乘、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并对乘、除法进行验算。
教学难点:理解乘、除法的互逆关系,以及用除法意义说明一些题为什么用除法解答。
教学准备:课件。
第3课时带括号的四则运算(上课时间:)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学生理解带中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熟练习的进行运算。
2、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理解带中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理解带中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课时:1课时第4课时租船问题(上课时间:)教学目标:1.通过解决租船问题,学会在解决问题时,先假设,然后根据实际情况调整策略的方法。
2.在解决租船问题时,能灵活运用四则运算进行计算。
3.引导学生在合作交流中勇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学会倾听他人的意见,通过合理解决实际问题,体验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点:解决租船问题,学会在解决问题时,先假设,然后根据实际情况调整策略的方法。
教学难点:能够用语言表达租船问题的思路,熟练掌握四则运算的计算方法。
教学准备:课件。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四则运算》知识点汇总
商=被除数÷除数除数=被除数÷商
被除数=除数×商
4.有余数的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被除数=商×除数+余数
商=(被除数-余数)÷除数
除数=(被除数-余数)÷商
5.余数一定比除数小。
6.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利用乘、除法的互逆关系来验算乘、除法算式。
没有余数的除法算式:
五、有关0的运算
12×5÷12×5
=60÷12×5
=5×5
=25
运算顺序的口诀巧记
中小括号混合Biblioteka ,运算顺序要体现。小括号里要优先,
中括号里紧接算。
括号里面全算完,
中括号外最后算。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灵活处理。
1
一、加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
1.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叫做加法。
2.加法各部分的名称。
相加的两个数叫做加数;加得的数叫做和。
3.加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和=加数+加数
加数=和-另一个加数
二、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
1.已知两个数的和与其中的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叫做减法。
2.减法各部分的名称。
六、四则运算
加、减、乘、除四种运算统称四则运算。加、减法称为第一级运算,乘、除法称为第二级运算。
七、运算顺序
1.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都要按从左往右的顺序依次运算;既有乘、除法又有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
2.含有小括号的运算顺序:算式里含有小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
3.一个算式里,既有小括号又有中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最后算中括号外面的。
注意:括号的作用是改变运算顺序,要想改变运算顺序可以使用括号。
四年级数学下册 第一单元《四则运算整理与复习》教案 人教版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四则运算整理与复习》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整数、小数的四则运算规则,并能熟练运用。
2. 培养学生运用四则运算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进行数学思考和数学交流的习惯。
教学内容:1. 四则运算的规则和运算顺序。
2. 四则运算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3. 四则运算的复习和整理。
教学重点:1. 四则运算的规则和运算顺序。
2. 四则运算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教学难点:1. 四则运算的运算顺序。
2. 四则运算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
2. 四则运算的练习题。
教学过程:一、导入1. 引导学生回顾四则运算的知识点,包括整数、小数的四则运算规则和运算顺序。
2. 提问:四则运算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哪些应用?二、新课导入1. 讲解四则运算的规则和运算顺序,通过具体的例子让学生理解和掌握。
2. 讲解四则运算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通过具体的例子让学生学会如何运用四则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三、课堂练习1. 让学生进行四则运算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老师对学生的练习进行点评和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四、课堂小结1. 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总结四则运算的规则和运算顺序。
2. 提醒学生要注意四则运算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五、作业布置1. 布置四则运算的练习题,让学生回家进行练习。
2. 布置一道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四则运算进行解决。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和练习,让学生掌握了四则运算的规则和运算顺序,并能运用四则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进行数学思考和数学交流,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也要注意对学生的练习进行及时的点评和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重点关注的细节:四则运算的运算顺序和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四则运算的运算顺序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容易混淆的一个点,也是解决实际问题的基础。
因此,我们需要在这个细节上进行详细的补充和说明。
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四则运算教案(精选3篇)
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四则运算教案(精选3篇)四班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四则运算教案篇1(一)第一单元、四则运算第一课时:教学内容:p4/例1、例2(只含有同一级运算的混合运算)教学目标:1. 使同学进一步把握含有同一级运算的运算挨次。
2. 让同学经受探究和沟通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
3. 使同学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养成仔细审题、独立思索等学习习惯。
教学过程:一、主题图引入观看主题图,依据条件提出问题。
(1)说一说图中的人们在干什么?“冰雪天地”分成几个活动区?每个区有多少人?你是怎么知道的?组织同学提问并对简洁地问题直接解答。
(2)依据图中提出的信息,你能提出哪些问题,怎样解决?通过补充条件,连续提问。
1. 滑冰场上午有72人,中午有44人离去,又有85人到来。
现在有多少人在滑冰?2. “冰雪天地”3天接待987人。
照这样计算,6天估计接待多少人?等等。
先小组沟通,再全班沟通。
提示同学可以自己进行条件的补充。
二、新授1. 小组4人对黑板上的题目进行安排解答。
引导同学对黑板上的问题进行解答,请同学在练习本上列出综合算式并进行脱式计算。
1. 小组内相互说说你是怎样解答的?老师巡察并对同学的叙述进行指导。
1. 全班汇报:组织全班同学进行汇报,并且相互补充,留意每步表示的意义的叙述。
(1)71-44+85=27+85=113(人)71-44表示中午44人离去后还剩多少人,在加上到来的85人,就是现在滑冰场有多少人。
(2)987÷3×6 6÷3×987=329×6 =2×987=1974(人) =1974(人)第一种方法中,987÷3算出了1天“冰雪天地”接待的人数,在乘6算出6天接待的总人数。
(实际上就是原来学习的乘除混合应用题,不知道单一量的状况下求总量,一般都是乘除混合应用题。
)其次种方法,由于是照这样计算,那么每天接待的人数可以看作是一样多的,就可以先算出6天是3天的几倍,6天接待的总人数也是3天接待的总人数的几倍。
四下第一单元《四则运算》易错题
第一单元易错题填空题:1、把两个数()的运算,叫做加法。
2、100-68表示已知两个数的()是100,其中一个()是68,求另一个()是多少。
3、求几个相同()的()的简便运算,叫做乘法。
4、120÷25表示已知两个因数的()是120,其中一个()是25,求另一个()是多少。
5、计算300÷(12-9)×2时,应先算()法,再算()法,最后算()法,结果是()。
6、计算300÷[(12-9)×2]时,应先算()法,再算()法,最后算()法,结果是()。
7、如果要改变算式160×650-320÷80的运算顺序,使得先算减法,那么必须使用括号,算式是()。
8、买一只钢笔15元,那么3×15表示()。
9、如果□÷△=○,那么△=()。
选择题:1、已知a-b=30,下面错误的是()。
A.a>bB.a=30-bC.b=a-302、已知a÷b=20,下面错误的是()。
A.a>bB.a=20bC.b=a÷20D.a=20÷b3、已知a×b=0,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 a必为0B. b必为0C. a、b都为0D.a、b至少有一个为04、用差和减数的和除以被减数,商是()。
A.1B.2C.无法确定判断题:1、0除以任何数,都得0。
( )2、24-24÷8的结果为0。
( ) 解决问题:1、猜猜我是几?(1) (2)2、猜猜我是几?(1) (2)2、两数相减,差是50,现在把被减数减少12,减数增加18,现在的差是多少?3、已知被减数、减数与差的和是780,减数与差相等,被减数、减数与差分别是多少?4、这位老爷爷现在有多少岁?7、飞机的速度是小汽车的几倍?960千米/时 2小时行驶192千米8、四(1)班44名同学在王老师的带领下去参观海底世界。
9(1(2)如果有4个大人和6个学生,怎样买票最合理?最少要多少钱?10、学校组织学生春游,四年级有学生280人,教师8人。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四则运算-测试卷附参考答案【综合题】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四则运算测试卷一.选择题(共5题, 共10分)1.甲、乙两列火车从相距1008千米的两地同时相对开出, 8小时后还相距48千米, 甲车每小时行40千米, 乙车每小时行()。
A.82千米B.92千米C.80千米D.120千米2.72﹣4×6÷3如果要先算减法, 再算乘法, 最后算除法, 应选择()。
A.72﹣4×6÷3B.(72﹣4)×6÷3C.(72﹣4×6)÷33.大润发超市运进245个玩具熊, 按单价16元卖出了179个玩具熊, 已经收入了()元。
A.2864B.3920C.1056D.28804.把5×8=40, 200÷40=5, 100+5=20合并成综合算式为()。
A.100+200÷5×8B.100+200÷(5×8)C.(100+200)÷5×8D.(100+200÷5)×85.下面的算式中, 去掉小括号不会影响计算结果的是()。
A.9×(4+5)B.(42-12)÷5C.42-(6×6)二.判断题(共5题, 共10分)1.12×4÷12×4=1÷1=1。
()2.一个有中括号的四则运算算式里, 可以没有小括号。
()3.四年级同学为庆祝节日做纸花, 6个同学做了48朵。
照这样计算, 34个同学一共可以做270朵。
()4.加法的验算方法是可以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再计算一遍, 看两次计算的结果是否相同。
()5.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 既有减法, 又有乘法, 要先算乘法后算减法。
()三.填空题(共5题, 共14分)1.2967÷(356-287)=()2.一个算式里, 既有小括号, 又有中括号, 要先算()里面的, 再算()里面的。
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四则运算知识点归纳总结
四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第一单元四则运算四则运算: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统称四则运算。
1、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
(1)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叫做加法。
加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和=加数+加数加数=和-另一个数(2)已知两个数的和与其中一个加数,求另一个数的运算,叫做减法。
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差=被减数-减数减数=被减数-差被减数=差+减数(3)加法和减法是互逆运算。
2、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
(1)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叫做乘法。
乘法各部分间的关系:积=因数×因数因数=积÷另一个因数(2)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叫做除法。
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商=被除数÷除数除数=被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3)乘法和除法是互逆运算。
3、关于“0”的运算(1)“0”不能做除数;字母表示:a÷0错误(2)一个数加上0还得原数;字母表示:a+0 = a (3)一个数减去0还得原数;字母表示:a-0 = a (4)被减数等于减数,差是0;字母表示:a-a = 0 (5)一个数和0相乘,仍得0;字母表示:a×0 = 0(6)0除以任何非0的数,还得 0;字母表示:0÷a(a≠0)=0 (7)被减数等于减数,差是0。
字母表示:A-A=0(8)被除数等于除数,商是1。
字母表示:A÷A=1(a不为0)4、四则运算顺序(1)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2)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除法和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
(3)一个算式里既有小括号,又有中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最后算括号外面的有括号,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括号里面的算式计算顺序遵循以上的计算顺序。
5、租船问题两个原则:(1)尽可能多的租单座便宜的;(2)尽可能坐满。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四则运算》知识点总结及典型易错题详解
第一单元《四则运算》知识点总结及典型易错题详解1、加、减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1)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叫做(加法)。
(2)相加的两个数叫做(加数)。
加得的数叫做(和)。
(3)已知两个数的和与其中的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叫做(减法)。
(4)在减法中,已知的和叫做被减数,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
2、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1)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和的简便运算,叫做(乘法)。
(2)相乘的两个数叫做(因数)。
乘得的数叫做(积)。
(3)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叫做(除法)。
(4)在除法中,已知的积叫做(被除数),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
3、加法各部分的关系:加数+加数=和加数=和-另一个加数减法各部分的关系:被减数-减数=差被减数-差=减数差+减数=被减数乘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因数×因数=积因数=积÷另一个因数除法各部分间的关系:被除数÷除数=商除数=被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有余数的除法:被除数=商×除数+余数除数=(被除数-余数)÷商商=(被除数-余数)÷除数/4、四则混和运算的顺序(1)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都要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2)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既有乘、除法,又有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先乘除,后加减);(3)在有括号的算式里,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后算(括号外面)的。
5、有关0的计算①一个数和0相加,结果还得原数:a+0=(a)0+(a)=a②一个数减去0,结果还得这个数:a-0=(a)③一个数减去它自己,结果得零:a-a=(0)④一个数和0相乘,结果得0:a×0=(0);(0)×a=0⑤0除以一个非0的数,结果得0:0÷a=(0)⑥0不能做(除数):a÷0=(无意义)6、租船问题。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四则运算》教案
第一单元四则运算第一课时加、减法的意义及各部分间的关系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通过对算式变换的比较,理解和掌握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2、在探索加、减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的过程中,发展抽象、概况的能力,进一步建立代数的思想。
3、在用抽象文字表示加、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的过程中,感受数学的内在逻辑性,体会数学的价值。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加减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表示加、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教学准备:课件、学习单。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1.师:同学们,你们知道中国新世纪四大工程之一,被誉为“天路”的工程是什么吗?生:青藏铁路2.师:青藏铁路的建设创造了很多高海拔地区铁路建设的奇迹,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从数学的角度一起走近青藏铁路。
(出示主题图)3.师:你能根据图中的信息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吗?生1:西宁到拉萨的铁路长多少千米?生2:格力木到拉萨的铁路长多少千米?生3:西宁到格里木的铁路长多少千米?二、自主探究,加减定义1.师:同学们提出的问题能够解决吗?我们先来看看第一个问题,请每个同学自己动手试一试。
2.学生独立解题3.汇报交流,展示解题过程:预设:814+1142=19564.师:为什么用加法计算?生:把两段合在一起计算。
5.师:你还能提出什么用加法计算的问题吗?(学生提出数学问题)6.师:用你自己的话说一说什么是加法?生: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叫加法。
(板书:加法定义)7.师:你知道加法算式中这些数都叫什么名字吗?介绍加法算式各部分名称(加数+加数=和)8.师:刚才同学们还提出了两个问题,他们能解决吗?请大家试一试,看看谁的速度快。
9.学生列式计算。
(2)1956-814=1142 (3)1956-1142=81410.师:同学们计算的真快,没看到大家列竖式呀,你们是怎样计算的?生:参考加法算式解可以。
11.师:为什么用减法计算?生:因为知道了两段的和求一段就可以减去另一段。
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四则运算-测试卷及答案解析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四那么运算测试卷一.选择题(共6题, 共12分)1.解放军叔叔进行野外训练, 晴天每天行25千米, 雨天每天行15千米, 8天共行了180千米。
这期间雨天有〔〕天。
A.8B.6C.22.一台黑白电视机520元, 一台彩电的价钱比一台黑白电视机的5倍少100元. 一台彩电比一台黑白电视机贵〔〕。
A.2500元B.1880元C.1980元D.2980元3.如果□÷△=○, 那么以下算式中正确的选项是〔〕。
A.□×○=△B.△=○÷□C.□=△×○4.在“90-30÷3×5=400〞算式中添上括号, 使等式成立, 正确的选项是〔〕。
A.90-〔30÷3〕×5=400B.〔90-30〕÷3×5=400C.90-〔30÷3×5〕=400D.〔90-30÷3〕×5=4005.28个人去旅游, 有6辆小轿车, 每辆小轿车可以做4个人, 请问剩下〔〕个人无法做小轿车。
A.4B.14C.8D.26.小芳在计算99×27时, 将算式转化成〔99+1〕×27进行计算, 计算的结果与正确的结果比〔〕。
A.不多不少B.多了27C.少了27二.判断题(共6题, 共12分)1.在减法算式中, 差比被减数、减数都小。
〔〕2.35与50的和除以10与5的差, 商是多少?这道题列式为: 35+50÷10-5。
〔〕3.在计算125×[126-〔78+22〕]时, 最后计算乘法。
〔〕4.125×8÷125×8=1000÷1000=1。
〔〕5.在计算135-27-38和135-〔27+38〕时都是先算135-27。
〔〕6.在减法中, 差比被减数、减数都小。
〔〕三.填空题(共6题, 共13分)1.计算25×〔6+3〕时, 先算〔〕法, 再算〔〕法。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四则运算》教材分析及课标解读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四则运算》教材分析及课标解读一、教材分析(一)主要内容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整数的四则运算,编排本单元的目的是对以前的知识进行较为系统的概括和总结,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
主要内容分为三个方面:四则运算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混合运算的顺序;解决问题。
1.四则运算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例1到例3)学生在前学习前面教材基础之上,对整数四则运算的意义和关系进行抽象、概括,使学生对每种运算的认识从感性上升到理性。
整数四则运算的意义是学习小数、分数四则运算意义的基础,对于四则运算意义认识的提升,将为学习小数、分数四则运算的意义和关系打下基础。
2.四则混合运算(例4)。
学生在已初步认识小括号的作用的基础上,学习并认识中括号,通过“你知道吗”知识框让学生了解大括号。
对整数四则混合运算进行概括和总结。
由此,不仅使学生丰富了计算知识,提高计算能力,也为学生列综合算式解决问题打好基础。
为进一步学习代数运算做好准备。
3.解决问题(例5)。
本单元设置租船问题,用两、三步计算解决的实际问题,旨在让学生合理灵活的运用相关知识解决问题,感受、领悟优化思想,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4.四则运算的意义、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也是教学的难点。
(二)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加、减、乘、除四则运算的意义,掌握四则运算中各部分间的关系,对四则运算知识进行较系统的概括和总结。
2.认识中括号,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能进行简单的四则混合运算。
3.让学生经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学会用四则混合运算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
4.通过数学学习,提高抽象概括能力,养成认真审题、独立思考等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教学建议1.让学生经历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过程。
学生在前面已经学会加、减、乘、除的计算方法,积累了丰富的有关加、减、乘、除的意义的感性认识。
在此基础上,通过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与经验,再以“为什么要用加(减、乘、除)法计算?”引导学生思考,概括运算的意义。
新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四则运算》精品教案
新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四则运算》精品教案一、单元教材分析:1.主要内容:(1)四则运算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例1~例3)。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对整数四则运算已积累了丰富的感性认识,并掌握了相应的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对整数四则运算的意义和关系进行抽象概括,使学生对每种运算的认识从感性上升到理性,为学习小数和分数四则运算打下基础,让学生把分散学习的有关0的运算知识系统化,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整理概括能力。
(2)四则混合运算(例4)。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学过混合运算及运算顺序,初步认识小括号的作用的基础上,认识中括号,对整数四则混合运算进行归纳总结,为学生列综合算式解决问题打好基础,为进一步学习代数运算打好基础。
(3)解决问题(例5)。
这部分内容是用两、三步计算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在灵活运用相关知识解决问题的同时,感受、领悟优化思想,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地位与作用:四则运算的知识和技能是小学生学习数学需要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本单元的内容是在学生已学过四则运算的知识的基础上,对加、减、乘、除四则运算进行概括。
二、单元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加、减、乘、除四则运算的意义,掌握四则运算中各部分间的关系,对四则运算知识进行较系统的概括和总结。
2.认识中括号,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能进行简单的四则混合运算。
3.让学生经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学会用四则混合运算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
4.通过数学学习,提高抽象概括能力,养成认真审题、独立思考等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单元教学重点:四则运算的意义、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
四、单元教学难点:1.减法、除法的意义;2.合理、灵活、正确地计算与解决问题是本单元的难点。
五、课时安排:建议用6课时进行教学。
第1课时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教学内容:教材P2~3例1,完成P3“做一做”,P4“练习一”第2题。
四年级数学第一单元
四年级数学第一单元
1.四则运算: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统称四则运算。
(1)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叫做加法。
和=加数+加数加数=和-另一个数
(2)已知两个数的和与其中一个加数,求另一个数的运算,叫做减法。
差=被减数-减数减数=被减数-差被减数=差+减数
(3)加法和减法是互逆运算。
2.
(1)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叫做乘法。
积=因数×因数因数=积÷另一个因数
(2)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叫做除法。
商=被除数÷除数除数=被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
(3)乘法和除法是互逆运算。
3、关于“0”的运算
(1)“0”不能做除数;字母表示:a÷0错误
(2)一个数加上0还得原数;字母表示:a+0= a
(3)一个数减去0还得原数;字母表示:a-0= a
(4)被减数等于减数,差是0;字母表示:a-a = 0
(5)一个数和0相乘,仍得0;字母表示:a×0= 0
(6)0除以任何非0的数,还得0;字母表示:0÷a(a≠0)= 0 (7)被减数等于减数,差是0。
A-A=0 被除数等于除数,商是1.A÷A=1(a不为0)。
四则运算四年级第一单元
一、四则运算第一课时教学内容:教材第4~5页的例题1、2,练习一的第1题。
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没有括号的加减混合或乘除混合的运算顺序。
2、培养学生在合作交流中掌握知识。
3、通过合作学习,培养互帮互助的学习态度。
教学重、难点:没有括号的加减混合或乘除混合的运算顺序。
教学过程:一、情境引入出示主题图,让学生说一说图中的人们在干什么?再根据图中提出的信息,你能提出哪些问题,怎么解决?学生提出问题,在班内交流。
教师选择两步或两步以上计算的问题,引入课题。
二、探究新知1、教学例1。
分析:题目的已知条件是什么?“中午有44人离去”是什么意思?“又有85人到来”又是什么意思?那么要求“现在有多少人在滑冰”该怎样列式?让学生分步列式:72-44=28(人)28+85=113(人)指导学生列出综合算式:72-44+85=113(人)答:现在有113人在滑冰。
2、练习:教材第5页“做一做”第1题。
3、观察:这两道题中,有什么共同点?那我们都是怎样算的?小结:如果一道算式中没有括号,只有加法和减法运算,那我们就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4、教学例2。
分析:“照这样计算”表示什么?用线段图表示出相应的数量关系。
请学生列出综合算式。
987÷3×6 6÷3×987=329×6 =2×987=1974(人)=1974(人)提问:987÷3表示什么?提问:6÷3表示什么?再乘6又表示什么?再乘987又表示什么?5、练习:教材第5页“做一做”第2题。
学生独立分析,列式计算。
讲评时让学生说出每一步表示的意义。
6、观察:例2和“做一做”第2题这两道题中,有什么共同点?那我们都是怎样算的?三、总结升华1、引导学生总结: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顺序计算。
2、完成教材第8页练习一的第1题。
3、银川南门总站上车的有24人,到了鼓楼车站下车4人,18人上车。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四则运算》(第三课时)教案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四则运算》(第三课时)教案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四则运算》(第三课时)主要讲述了四则运算中的混合运算,包括加减乘除的顺序以及运用运算定律进行简算。
本节课的内容是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四则运算的关键,对于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加减乘除的基本运算,对于四则运算也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学生在混合运算中,对于运算顺序和运算定律的运用还不够熟练,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进一步巩固和提高。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会正确进行四则混合运算,掌握加减乘除的运算顺序,能够运用运算定律进行简算。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运用四则运算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学习态度。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会正确进行四则混合运算,掌握加减乘除的运算顺序。
2.教学难点:运用运算定律进行简算,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情境,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四则运算的知识。
2.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发现运算定律,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小组合作学习: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六. 教学准备1.教学PPT:制作相关的教学PPT,展示四则混合运算的例子。
2.练习题:准备一些四则混合运算的练习题,用于课堂练习和巩固。
3.教学道具:准备一些教学道具,如小卡片、计算器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学习。
七.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生活情境,如购物场景,引入四则混合运算的概念。
展示一个购物清单,让学生观察并说出计算总价的方法。
2. 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展示一些四则混合运算的例子,让学生观察和思考运算顺序和运算定律。
同时,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分享自己的解题方法。
3. 操练(10分钟)教师分发练习题,让学生独立进行四则混合运算。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四则运算》课件(5课时)
一列火车从西宁经过格尔木开往拉萨。西宁到格尔木 的铁路长814km,格尔木到拉萨的铁路长1142km。 西宁到拉萨的铁路长多少千米?
814+1142 =1956 加数+加数 =和 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叫做加法。 相加的两个数叫做加数。加得的数叫做和。
口算下面各题。
24+0= 24 70-0=70
13-13=0 0+504=504
0×8= 0 0÷36= 0
0÷9= 0 392×0= 0
二、探索新知
知识点1 0在四则运算中的特性
观察发现:观察下列各式,并计算出结
果,你从中发现了什么?
123+0=
456+0=
567-0=
336-336=
234+0=
三、巩固练习
先说一说下面各题的运算顺序,再计算。
360÷(70-4×16)
=360÷(70-64) =360÷6 =60
158-[(27+54)÷9]
=158-[81÷9] =158-9 =149
列式计算: (1)43与76的和乘以17与14的差,积是 多少?
(43+76)×(17-14) =119×3 =357
4条大船+2小小船: 30×4+24×2 =120+48 =168(元)
回顾反思
解决这类问题需要注意什么呢? 先要考虑租哪种船便宜
还要?
三、巩固练习
假期张华的父母带着他和爷爷、奶奶、姥姥、姥 爷去××山旅游,他们准备坐缆车上山。他们怎样买 票比较合算?
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四则运算》应用题专项练习
演讲人
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四则运算》应用题专项练习
01
1.四(1)班的55个同学出去郊游,如果再有5人则刚好由4辆同样的客车一次拉完,问每辆客车可乘多少人?
02
2.图书馆有数学类图书126本,是故事书的3倍,语文类图书是故事书的5倍,问图书馆有语文类图书多少本?
5.公园的售票方案如下:
甲方案:个人票:5元/张(1人)
乙方案:10人一张的团体票:25元/张(须10人)
丙方案:10人以上团体票:3元/张(1人)
外出参观学习的学生与教师共32人。怎样租车最省钱?
在右侧编辑区输入内容
(1) 六(1)班32名同学怎样买票最省钱,共用多少钱?
1.12条牛仔裤共396元,8条休闲裤共216元。一条牛仔裤比一条休闲裤贵多少元?
3.每支圆珠笔11元,每支钢笔的价钱比圆珠笔的3倍少2元。聪聪买了钢笔和圆珠笔各1支,一共用了多少元?
外出参观学习的学生与教师共32人。怎样租车最省钱?
4.2只大熊猫一天要吃4 kg玉米面包,现有150 kg玉米面包,够5只大熊猫吃多少天?
5.王老师和张老师带25名学生去儿童公园游玩,儿童公园有两种售票方式:
2.每支圆珠笔的价钱是8元,每支钢笔的价钱比圆珠笔的2倍少2元,王老师买了1支钢笔和1支圆珠笔,一共用了多少元?
4.玩具厂要生产200只玩具,已经生产了60只,用了3时。照这样计算,完成这批玩具还要多少时?
5.校园里有松树150棵,柳树12棵,柏树13棵,杨树的棵数是柳树和柏树总棵数的2倍,校园里松树的棵数是杨树的多少倍?
方案一:成人每人30元。儿童每人15元。
方案二:团体10人以上(包括10人)每人20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单元四则运算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在已学的加减法知识的基础上,概括出加减法的意义,并对加减法的认识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2引导运用已有的经验,通过知识迁移,使学生理解新知,掌握知识。
3深刻理解加减法之间的关系,提高审美意识。
教学重难点:
理解加减法的意义
掌握加减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及应用
一导入
出示情景图:
你获得哪些信息?
二新授
1 这道题与前面的题有什么关系?
你能画出线段图吗?
请列式:814+1142=
列竖式:
在这个算式中的几个数据分别表示什么?
814和1142是加数,1956是和
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叫做加法。
相加的两个数叫做加数,加得的数叫做和。
2 出示情景图
分析题意画出线段图
根据线段图列式
1956-1142=814(千米)
3 通过以上分析、比较,分别说说加法和减法是一种什么样的运算?
加数+加数=和
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
另一个加数=和-一个加数
差=被减数-减数
减数=被减数-差
被减数=减数+差
加法是减法的逆运算
进行加法计算时,用减法验算加法,应用的是加法中各部分间的关系和减去一个加数等于另一个加数。
减法验算:
加法可以用减法来验算,那么减法可用什么方法来验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