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MCF5208的电力负荷管理系统的硬件设计
基于MMC的柔性直流输电换流阀试验系统设计
行 模 拟 ,以 期 验 证 换 流 阀 设 计 是 否 符 合 要 求 。首先 介绍了基于M M C 的柔性直流输电换流阀试验系 统的主回路和控制系统设计,并针对某集团研制 的换流阀组件进行了测试,验证了试验系统的正 确性和实用性。
2 MMC换流阀及其运行特性 2.1 M M C 换流阀基本结构
图 la为 M M C 型直流输电拓扑,换流器的各 桥 臂 由 图 lb 所示的子模块串联构成。
此处设计了一种基于M M C 的柔性直流输电 换 流 阀 试 验 系 统 。该 试 验 系 统 采 用 等 效 试 验 方 法 , 对换流阀在稳态和暂态运行工况下的主要应力进
25
第 55卷第6 期 2021年 6 月
电力电子技术 Power Electronics
Vol.55, No.6 June 2021
式 中 :/2f为 2 次 谐 波 环 流 幅 值 ; 为 其 初 相 角 。
3 试验应力
换 流 阀 承 受 过 应 力 是 其 失 效 的 根 本 原 因 ,分 析换流阀不同工况下的应力是研宄换流阀等效试 验方法及开发试验电路的基础。换流阀失效主要 发生在运行工况下,因此此处仅关注换流阀在稳 态和暂态运行工况下的应力。 3.1 稳态应力
LIU Jing-yi1,2, D O N G Chao-yang1,2, JI Pan-pan1,2, Y A N G Feng-yuan1,2
( l . X J Electric L td., X uchang 461000, China) Abstract:The converter valve is core module to complete power conversion in the flexible high-voltage DC transmis sion project.Its operational reliability is directly related to the stability of the entire direct current (DC) transmission sys tem. Therefore, the converter valve needs to be strictly type tested.The operation tes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type test,which mainly detects the resistance of the converter valve to current, voltage and temperature stress.According to the actual engineering operating conditions of the modular multi-level converter (MMC) voltage source converter valve, an equivalent test method is adopted to design a MMC-based flexible DC transmission converter valve test system,which can realize the steady-state operating condition of the converter valve simulate with transient working conditions, and then realize the inspection of the on,off and related current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onverter valve.The main circuit de sign and control system design of the MMC-based flexible DC transmission converter valve test system are introduced in detail, and the actual engineering converter valve is assembly taken as the test object to verify the correctness and practicability of the designed MMC-based flexible DC transmission converter valve test system. Keywords : flexible direct current transmission ;converter valve;modular multi-level converter Foundation Project :Supported by Maj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ojects in Henan Province( No. 191110210900)
基于BUCK电路的功率驱动装置设计
3.1 电流大小控制模块设计
电流大小控制模块设计要求输入直流电 压为 24V,输出电压 0V 至 18V 连续可调,输 出电流值最大值为 8A。而 BUCK 电路主要应 用于低压大电流领域,应用 BUCK 电路原理
图 1:功率驱动装置总体结构
图 2:BUCK 电路原理图
可以实现电流大小控制模块设计。但是 BUCK 电路一般采用二极管进行续流,其导通电阻较 大,应用在大电流场合时,损耗很大。降低二 极管损耗的有效办法是选择低压降的二极管, 如肖特基二极管,但是低压降的肖特基二极管 漏电流与结电容也大,会产生更大的损耗,因 此通过综合各种因素考虑,本设计采用同步整 流方案,即使用导通电阻非常小的 MOS 管来 代替续流二极管,有效解决了续流管的导通损 耗问题,但同时对驱动电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 Electronic Technology 电子技术
基于 BUCK 电路的功率驱动装置设计
文/范志永 李子晓 张涛 金川
摘
本文介绍了应用于半导体温
控系统的一种基于 BUCK 电路的功 要 率驱动装置。针对半导体温控系
统中 TEC 模块的驱动特点,提出
了将功率驱动电流大小控制与功
率驱动电流方向控制两项功能分
所设计的电流大小控制模块如图 3 所示, 包括半桥接闸极驱动器、功率 MOS 管 Q1、 功率 MOS 管 Q2、功率电感 L1、滤波电容 C1 和电流取样电阻 R1。其中功率 MOS 管 Q1、 功率 MOS 管 Q2、功率电感 L1 和滤波电容 C1 组成了改进型 BUCK 电路,PWM 信号通过半 桥接闸极驱动器同步控制功率 MOS 管 Q1 和 Q2,Q1 导通时 Q2 截止,Q1 截止时 Q2 导通, 即可代替经典 BUCK 电路中二极管的续流功 能。
FP5208最新中文规格书
非同步PWM升压控制器一般说明FP5208、FP5208A和FP5208B是适用于广泛工作的升压型拓扑开关稳压器电压应用。
他们提供内置的门驱动器引脚驱动外部N-MOSFET。
这个误差放大器的非逆变输入连接到0.6V的精密参考电压。
他们有可编程软启动时间由外部电容器设定。
FP5208和FP5208B具有可编程性由外部电阻器设定的频率。
FP5208A 和FP5208B具有可编程电流检测和由外部电阻器设置的过电流保护。
FP5208A和FP5208B采用小尺寸DFN-12L封装,以适应为应用领域节省空间的PCB布局。
特征⚫宽电源电压工作范围:2.5V至24V⚫精密反馈参考电压:0.6V(±2%)⚫关机电流:<1μA⚫内部固定PWM频率:200KHz/FP5208A⚫可编程PWM频率:100KHz~1000KHz/FP5208、FP5208B⚫可编程软启动功能(SS)⚫轻载检测/FP5208A、FP5208B⚫可编程过电流保护(OCP)/FP5208A、FP5208B⚫过热保护(OTP)⚫包装:SOP-8L(EP)/FP5208、DFN-12L/FP5208A、FP5208B应用芯片135代2845理8039 Mr。
郑,工程FAE⚫充电器⚫液晶显示器⚫手持设备⚫便携式产品功能描述操作FP5208、FP5208A和FP5208B是电压模式升压控制器。
他们用脉冲宽度调制(PWM)。
内部电阻分压器为误差提供0.6V参考电压放大器。
当输出为轻负载时,它们将切换到PSM模式。
它们可以提高效率,但是PSM模式还会增加输出电压纹波。
软启动功能软启动时间可编程,以连接SS引脚与地之间的电容器。
在IC之后启用后,误差放大器的输出被内部软启动功能钳制,从而产生PWM脉冲宽度缓慢增加,从而减少通电时的输入浪涌电流。
软启动偏置电流为1.5µA。
振荡器通过连接电阻,振荡器频率可以从100KHz设置到1000KHzRT与地面之间。
MC55模块在电力负荷管理终端中的应用
西 门子公 司 的 MC5 5模 块 是 目前 最 小 的 三
频 GS GP S模块 , 有 很 高 的 可 靠 性 和 易 用 M/ R 具 性 , 合 在 移 动 终 端 中作 无 线 通 信 模 块 。MC 5 适 5 提供 了 R L MUX 软 件 包 , I/ 同时 内嵌 了 TC /P P I
电力 负荷 管 理 系统 是 围绕 着 需 求 侧 管 理 , 集 现代 数字 通信 技术 、 计算 机软 硬 件技术 、 电能计量 技术 和 电力 营销技 术为 一体 的综 合性 的实 时信 息
采集 与分 析处 理 系统 。系统 由负 荷 管 理 中心站 、
1 MC 5 块 简 介 5模
w iee sl k wih u r p i g Th r s n e a a e e t s s e i v r x e sb e e ib e e l r l s i t o td o p n . n e p e e t d m n g m n y t m s e y e t n i l ,r l l ,r a— a
t ea d h sh g r n m iso p e .GP ewo k c n p o i eam e n fc mm u iain f rp w— i n a i hta s s in s e d m RS n t r a r vd a so o nc t o o o e u o to y tm ih i r l b e o v ne tt x a d n a yt it i . ra t ma in s se whc S ei l ,c n e in o e p n ,a d e s o man an a Ke r s p we a n g me ttr n l ywod : o rl dma a e n emi ;MC5 ;Ge ea a k tRa i evc ( RS ;A c mma d o a 5 n r l c e doS r i GP ) T o P e n
电力系统中,SCADA系统
在电力系统中,SCADA系统应用最为广泛,技术发展也最为成熟。
它作为能量管理系统(EMS系统)的一个最主要的子系统,有着信息完整、提高效率、正确掌握系统运行状态、加快决策、能帮助快速诊断出系统故障状态等优势,现已经成为电力调度不可缺少的工具。
它对提高电网运行的可靠性、安全性与经济效益,减轻调度员的负担,实现电力调度自动化与现代化,提高调度的效率和水平中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根据ARC的一项报告,电力行业SCADA系统全球展望,全球电力工业SCADA系统市场在2004年超过了12亿美元,预计至2009年将超过15亿美元,其复合年增长率可超过4%。
SCADA系统的效率,越来越重要的是能集成在公司的业务系统中。
SCADA系统必须能向企业的所有需要的节点提供实时的数据。
对于电气设施,一个典型的运行网络通常包括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s (GIS),客户管理系统customer management systems (CMS),职工或维护管理系统以及ERP。
SCADA的信息必须与人力资源和资产优化程序集成,以有效的作用于业务过程的改变,提高传送和分配系统的可靠性,提高性能,改善客户服务,降低运行成本。
?论用Linux/PC构建电力系统SCADA通用平台周拥华1,程时杰1,黄立滨2,罗成2(1.华中科技大学电气工程学院,湖北武汉430074;2.河南许昌许继集团,河南许昌461000)??? 摘? 要:为向我国220kV及以上电压等级的SCADA系统提供可靠性高、普遍实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且性能价格比高的系统软硬件平台,结合计算机技术发展的最新成果,论述了基于Intel架构的PC服务器与Linux操作系统用于构建SCADA平台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同时提出了平台的构建方案。
从电力系统中广泛存在的监控后台需求出发,讨论了现有Solaris/Sparc、MS Windows/Intel等多种方案的局限性,并针对PC的局限,着重论述了各项关键指标的解决办法。
最新【毕业设计】基于PSTN远程遥控系统的硬件设计
基于PSTN远程遥控系统的硬件设计学生姓名:刘洪班级:030422指导老师:付崇芳摘要:随着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利用现有的通信设备和网络对电器进行远程控制,已形成一种趋势。
目前,人们开始尝试利用电话来控制家用电器。
这种技术非常方便,因为它充分利用了现有的公用电话网络。
本次课程设计了一种以AT89C52单片机和MT8870芯片为核心元器件的远程多路控制器。
当电话接通时,它能通过电话线路来控制各相关电路。
这种系统实用性强且功能多样,可以根据遥控对象的状态查询来完成对其的控制。
鉴于此,它也能广泛地应用于其它场所的各种电气设备的控制。
关键词:PSTN 查询与控制远程控制目录前言--------------------------------------------------01 第一章系统组成与工作---------------------------------------------02 第二章系统要求分析----------------------------------03 2.1 总体设计技术要求-----------------------------------------------03 2.2 系统单元功能模块-----------------------------------------------03 第三章系统的硬件设计--------------------------------------------------------------------04 3.1 振铃检测电路---------------------------------------------------04 3.2 模拟摘挂机电路--------------------------------------------------------06 3.3 语音电路---------------------------------------------------------------08 3.3.1 分段录音-------------------------------------------------------083.3.2 分段放音-------------------------------------------------------10 3.4 双音多频解码电路-----------------------------------------------12 3.5 电器控制电路---------------------------------------------------15 3.6 上拉电路-------------------------------------------------------15 3.7 放大电路---------------------------------------------------------------15 第四章系统的软件设计-------------------------------164.1 系统的总流程图-------------------------------------------------16 4.2 放音部分---------------------------------------------------------------17 4.3 密码检测部分----------------------------------------------------------17 4.4 密码修改部分----------------------------------------------------------18 4.5 控制电器部分----------------------------------------------------------19 4.6振铃计数部分---------------------------------------------------20第五章系统调试与测试---------------------------------------------225.1硬件调试与分析---------------------------------------------------------225.1.1 振铃检测调试----------------------------------------------22 5.1.2 模拟摘挂机电路调试----------------------------------------22 5.1.3 解码电路调试----------------------------------------------22 5.1.4 语音电路调试----------------------------------------------23 5.2软件调试与分析---------------------------------------------------------23 5.2.1 密码检测的调试--------------------------------------------23 5.2.2 双音频信号处理--------------------------------------------23 5.3联机调试与分析---------------------------------------------------------23 第六章总结------------------------------------------------------------256.1 本次设计的特点--------------------------------------------------------25 6.2本次设计的不足之处----------------------------------------------------25 致谢-----------------------------------------------27参考文献----------------------------------------------28附录 1 PCB版图-------------------------------------292 电路原理总图----------------------------------30前言21世纪是信息时代,各种新技术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步。
电力负荷控制管理系统.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电力学院毕业设计电力负荷控制管理系统总体设计专业班级学生姓名指导教师年月日摘要随着电力市场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的转变,电力部门的经济效益将越来越取决于对供用电各环节进行管理的细致程度,其中,加强对大用户用电现场的管理是提高经济运行水平的有效途径之一。
建立大用户电力负荷管理系统,可实现大用户远程自动抄表和负荷现场管理,提高用电监测及负荷管理水平,为加强电力需求侧管理提供重要技术支持。
为了能够顺利地完成供电公司大用户用电现场管理系统的工程设计和实施,在本技术方案中,结合电量采集与配用电管理系统设计、开发和实施方面的专业技术和经验,以及在工程建设中的实际情况,面向电力公司提出的一种解决方案。
希望能为供电公司建立一套实用的、可靠的大用户用电现场管理系统,最大限度地满足供电公司在电能量采集和大用户用电现场管理现在和未来的需要,并以此提高供电公司的智能化、促进供电事业的腾飞。
本文从确保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角度出发,针对当前日益突出的电力供应紧张的局面,提出建设一套集实时监控、负荷预测、需求响应、智能报警、远程遥控为一体的电力负荷控制系统的设计思路。
本方案设计的电力负荷控制管理系统,考虑了设计的规范性和可扩展性,发挥了管理系统的作用,能够有效地控制调整电力负荷,通过远程抄表维护电网的安全运行,对该地区电力负荷管理起到了积极作用。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及相关行业的发展,负荷控制手段也越来越丰富,能够按照市场规律做出更多的电网调峰、居民用电智能化管理、基于尖峰电价/可中断负荷激励引导柔性负荷参与电网需求响应方面的探索尝试。
关键词:电力负荷管理,需求侧管理,电力智能化目录第一章电力负荷控制管理系统的意义 (1)第一节电力负荷控制管理系统研究的目的 (1)第二节电力负荷控制管理系统研究的意义 (1)1.负荷预测准确性 (1)2.与电力营销系统实现了数据共享,确保数据的唯一性 (2)3.为降低线损提供了科技手段 (2)4.优化运行方式 (2)5.有效杜绝窃电的发生 (3)6.实时控制负荷,科学调配 (3)7.反应迅速,确保电网安全稳定 (3)第三节电力负荷控制管理系统的功能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基于W5200的电能质量远程监控系统设计
1 )电源 模块 。将 电网 电压 转换 成芯 片可用 的工 作 电源 ,通信 电源 等 。
2 )数据采 集模 块 。完成 电网数据 信号 的采集电 流 。
由于 S M3 T 2具有 1 2位 A DC采 样 , 样速度 最 采 快 可达 到 1t I S采集 一 次,精度 也可 保证 ,因此 ,直
m a e e e t s e lz d n g m n i r ai e ba e o t g i p r m e e s c uiii n n e h r e r m o e s d n he rd a a t r a q sto a d t e n t e t m o t rng nio i
随着 电力 电子技 术 的不断 发展 , 电力 电子 设备
得到 了, 泛 应用 ,使 得 电 网负 荷 中的感 性负载 占很 大 比例 ,如变压 器 , 电动 机等 ,同时也产 生 了 电网 谐波 l。无 功功率 会 增加 设 备容量 以及线 路损 耗 , 1 ] 同时 冲 击 性 无 功 功 率 负 载还 可 能 引起 电压 剧 烈波 动 ,使得 电网质 量严 重 降低 _。而谐波 的危 害更大 , 2 J 谐波 使得 元器 件产 生 附加 的损 耗 ,此外 谐波可 能影 响各 种 电气 设备 的正常运 行 ,如机 械振 动 、噪声和 过 电压 ,使 得变压 器 、电容器局 部过 热、绝缘 老化 ,
P we ai moeMo i rn y tm s nBae nW 5 0 o rQu lyRe t nt igS s t o e Dei sdo 2 0 g
X / n Fe g o i Xi a We n Gu we a Wu
(in s o e Ee tcR a t e o r o t l n ier gT cn lg sac ne, no g Jag u2 6 0 Ja guM d m lc i e c v we nr gn ei eh oo yRee rhCe t Na tn ,i s 2 0 6) r i P C oE n r n
改进蚁群算法在可靠多电源配电网规划模型中的应用
设计应用技术改进蚁群算法在可靠多电源配电网规划模型中的应用吴恺琳(国网福州供电公司,福建福州针对传统电力系统存在的故障诊断能力差、数据冗余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自组织和深度强化学习相结合的新一代分布式电源系统可靠性优化方法。
首先,利用蚁群算法对传统的单电源配电网进行建模分析;其次,采用改进蚁群算法对该模型进行训练与测试;最后,将结果作为输入,构建出一个全新的多电源配电网综合评价体系并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研究表明,相比于传统的单电源配电网而言,该模型能够显著提升网络的鲁棒性、抗干扰能力以及预测准确率。
同时,由于引入了自组织机制来改善网络结构,使得网络具有较高的泛化性及适应度,因此可以更好地实现对复杂电网运行状态下的动态响应,从而进一步提高预测精度和稳定性。
此外,通过实验证明所提出的方法能够有效提高供电系统整体的供电效率。
蚁群算法;多电源配电网;规划模型Application of Improved Ant Colony Algorithm in Reliable Multi-Source DistributionNetwork Planning ModelWU Kailin(State Grid Fujian Fuzhou Electric Power Supply Company, Fuzhou条件;三是遗传算法,这是近年来研究比较成熟的一种方法,能够解决传统优化方法无法解决的一些实际问题,特别适合处理大规模的复杂问题[1]。
1.2 配电网潮流计算的数学模型为了更好地理解潮流计算方法,首先建立了配电网潮流计算数学模型。
假设某地区有n条支路和1条线路,每条路都独立且不与其他路相连接;该地区所有的节点均位于同一个区域内;各支路上的电流分别由各自的源点(X1)和汇点(X2)提供;各个节点上的电压值为U1、U2[2]。
1.3 配电网潮流计算方法根据上述方法,对某一地区的电负荷进行分析。
首先利用MATLAB软件编程求出各站用电量;其次将该区域划分为若干个小区间,每一个小区间内分别设置一个节点(即潮流节点)和一个潮流单元;最后再通过潮流单元与各个节点之间的距离关系来求出整个区域的总潮流值。
一种基于MCF5208的电力负荷管理系统的硬件设计
一种基于MCF5208的电力负荷管理系统的硬件设计摘要:本文介绍了一种电力负荷管理系统,该系统主要由数据采集通信以及处理分析等部分组成。
该系统利用gprs的通信功能实现数据传输,系统接口严格按照电力部门的相关通信规定,可方便嵌入电力网络中。
该系统可采集各相电压、电流、功率、功率因数、电压越上、下限时间以及累计电量等,并具有开关量状态监测、控制、电压越限报警、电流越限报警等功能。
关键词:电力负荷 gprs中图分类号:tm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416(2012)11-0152-02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中国目前的信息化和电气化程度也在不断提高,电力供应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石,其自动化程度就显得极其重要。
因此,电力管理部门对电力设备集成化、综合化、自动化的需求极为迫切,特备希望能将管理配电系统用上科学的手段。
这也是目前全球电力产业发展的新趋势。
另外,随着信息及数字技术的进步,特别是对因特网以及多媒体通信需求的不断增长,目前通信技术的发展主要集中在宽带通信网络以及无线通信等领域。
而gprs技术可以方便的将宽带数据网络与无线通信网络连接在一起,可以在嵌入式系统中担当比较重要的角色。
1、硬件设计鉴于本系统的复杂行和可靠性要求,本项目中选择了工业级32位mcu外挂sdram和flash的系统方案,电量信号的采集和测量使用adi 公司的ade7758,它是一种功能强大的专用三相电能测量芯片。
电力终端的主要组成部分可分为以下几个功能模块:电参数采集及测量功能模块,显示功能模块,存储器功能模块,通信功能模块和中央控制功能模块,具体结构如图:系统结构图控制器选用了freescale的mcf5208,其工作频率达到166mhz,足以满足现场应用的性能要求。
它内部集成了多个必需的模块,简化了系统设计,提高了系统的稳定性。
本系统中采用adi公司的专用芯片ade7758芯片实现所需的电信号采集及计算。
ad7758是一种adi公司研制的专用asic,它专门为三相电能表设计,它将多路模拟通道、高精度adc转换器以及专用的dsp集成为一体,可以帮助用户完成电压以及电流有效值、功率及电能的累积值测量,并可以通过外部的辅助计算完成全部电量参数的测量;在测量精度方面,ade7758的可以达到1000:1的0.1%精度;ade7758的片内集成了精度比较高的基准及温度测量部分;它采用标准的spi完成与外围mcu的接口,通过spi,用户可实现对ade7758芯片的编程配置以及电量数据的采集校准等多种功能。
浅议负荷管理系统在用电管理中的应用
浅议负荷管理系统在用电管理中的应用
郭毅鹏;王翠敏
【期刊名称】《河南城建学院学报》
【年(卷),期】2004(013)001
【摘要】在我国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时期,电力企业也面临着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这给用电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利用负荷管理系统现有的"设备、信道、人员"等综合资源,拓宽先进管理信息工具的功能,是摆在负荷管理人员面前的新课题,也是本文探讨的主要内容.
【总页数】3页(P29-30,55)
【作者】郭毅鹏;王翠敏
【作者单位】平顶山市电业局,河南,平顶山,467001;平顶山市电业局,河南,平顶山,46700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M734
【相关文献】
1.负荷管理系统在用电管理中的运用探究 [J], 邱扬福
2.负荷管理系统在有序用电决策管理中的应用 [J], 姚生杰
3.浅谈电力负荷管理系统在用电营销管理中的应用 [J], 王奇伟
4.负荷管理系统在用电管理中的应用分析 [J], 张爱群
5.电力负荷管理系统在用电营销管理中的应用 [J], 徐珊珊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基于 COLDFIRE MCF5270电力通讯管理机的设计
基于 COLDFIRE MCF5270电力通讯管理机的设计
周帆
【期刊名称】《中国新通信》
【年(卷),期】2013(000)010
【摘要】介绍一种基于飞思卡尔 MCF5270单片机的电力通讯管理机的设计,同时介绍了其硬件设计和软件设计方案,通过配置软件可方便地配置其所有通讯端口的协议、通讯参数等设置,并可进行远程维护调试。
【总页数】1页(P17-17)
【作者】周帆
【作者单位】南京国网电瑞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基于ColdFire处理器及μClinux系统的通信管理机 [J], 祁建华;乐秀璠;王广彬;徐波;刘大伟;王文艺
2.基于工控机的电力线扩频载波通讯卡的设计与实现 [J], 涂宇宁
3.基于COLDFIRE MCF5270电力通讯管理机的设计 [J], 刘双才
4.基于ColdFire V4内核的低成本现场通信管理机的实现 [J], 杜连贺
5.基于电力载波通讯的泛在低压泛在电力物联网共享终端的设计 [J], 洪智勇; 林青瑜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种基于MCF5208的电力负荷管理系统的硬件设计
作者:梁军波
来源:《数字技术与应用》2012年第11期
摘要:本文介绍了一种电力负荷管理系统,该系统主要由数据采集通信以及处理分析等部分组成。
该系统利用GPRS的通信功能实现数据传输,系统接口严格按照电力部门的相关通信规定,可方便嵌入电力网络中。
该系统可采集各相电压、电流、功率、功率因数、电压越上、下限时间以及累计电量等,并具有开关量状态监测、控制、电压越限报警、电流越限报警等功能。
关键词:电力负荷 GPRS
中图分类号:TM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416(2012)11-0152-02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中国目前的信息化和电气化程度也在不断提高,电力供应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石,其自动化程度就显得极其重要。
因此,电力管理部门对电力设备集成化、综合化、自动化的需求极为迫切,特备希望能将管理配电系统用上科学的手段。
这也是目前全球电力产业发展的新趋势。
另外,随着信息及数字技术的进步,特别是对因特网以及多媒体通信需求的不断增长,目前通信技术的发展主要集中在宽带通信网络以及无线通信等领域。
而GPRS技术可以方便的将宽带数据网络与无线通信网络连接在一起,可以在嵌入式系统中担当比较重要的角色。
1、硬件设计
鉴于本系统的复杂行和可靠性要求,本项目中选择了工业级32位MCU外挂SDRAM和FLASH的系统方案,电量信号的采集和测量使用ADI公司的ADE7758,它是一种功能强大的专用三相电能测量芯片。
电力终端的主要组成部分可分为以下几个功能模块:电参数采集及测量功能模块,显示功能模块,存储器功能模块,通信功能模块和中央控制功能模块,具体结构如图:
系统结构图
控制器选用了FREESCALE的MCF5208,其工作频率达到166MHz,足以满足现场应用的性能要求。
它内部集成了多个必需的模块,简化了系统设计,提高了系统的稳定性。
本系统中采用ADI公司的专用芯片ADE7758芯片实现所需的电信号采集及计算。
AD7758是一种ADI公司研制的专用ASIC,它专门为三相电能表设计,它将多路模拟通道、
高精度ADC转换器以及专用的DSP集成为一体,可以帮助用户完成电压以及电流有效值、功率及电能的累积值测量,并可以通过外部的辅助计算完成全部电量参数的测量;在测量精度方面,ADE7758的可以达到1000:1的0.1%精度;ADE7758的片内集成了精度比较高的基准及温度测量部分;它采用标准的SPI完成与外围MCU的接口,通过SPI,用户可实现对
ADE7758芯片的编程配置以及电量数据的采集校准等多种功能。
由于常用集成字库和行列驱动的液晶的EMC并不是很好,本系统采用了分离的液晶驱动芯片和液晶显示屏,保证了液晶在恶劣情况下的正常显示。
采用分离的液晶驱动控制器后,也为更换液晶显示屏提高了方便,不需为不同的屏提供不同的程序。
液晶驱动芯片采用EPSON的S1D13305,它支持文本,图形或两者混合的显示模式,最多640x256x象素分辨率;最多支持3个图层,层之间可进行多种逻辑运算后显示出来;支持两种控制逻辑接口(8080/6800)。
本系统采用了160x160象素的液晶屏。
该驱动芯片需外挂RAM,用于存放显示内容,其在屏上的显示内容映射到显存中的一片区域,该区域可通过设置寄存器实现,这样就可以实现写入缓冲和显示区域的分离,避免抖动。
由于其不带字库,故需软件将汉字“画”到屏上,这部分在系统驱动中实现,对上层软件编写透明。
本系统的通讯部分,通信接口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无线通信接口利用GPRS和因特网进行数据传输。
(1)抄表接口采用RS485接口,主要用于数据的采集和抄收,对多功能三相电表或其他电力装置的数据读取。
(2)红外接口进行红外数据传输,主要对用在手持设备与近距离与电力终端间。
调试接口采用RS232接口,是在调试连接终端时采用的接口,它主要用于终端校表以及通信规则测试。
无线通信接口部分,系统采用SIM300C,它是一种工业级GPRS模块。
除RF接口外,它的主要接口通过40针的连接器引出。
在这40个引脚中,主要包括了小功率电源输出引脚VDD,电源接口,紧急关闭接口,SYNC LED控制引脚,IGT模块激活引脚,SIM卡接口,一个串口。
SIM300系列产品的射频阻抗为50欧姆,连接器为GSC,用户可以使用合适的射频同轴电缆与相应的发送或接收天线相联接。
SIM300与其他SIMCOM模块一样,都提供了引脚VDD。
当模块工作时,VDD引脚就会输出2.9V的电压。
所以,只需要判别VDD的电平,就可以判定是模块关机还是其他的原因造成“死机”。
如果VDD已经的电平已经变低,说明该模块已经关机了,VDD引脚如果是高电平,那么说明模块正处于正常状态。
MIGT/MEMERGY与主控制器相连,提供3v供电。
分别用于开机和紧急关机,SIM卡由其它引脚和主控器连接。
抄表接口用来读取三相多功能电表。
考虑到瞬态浪涌电压的影响,必须选择合适的通讯芯片。
瞬态浪涌电压的产生原因较多,主要由大电容充放电,外界瞬态高电压感应等因素造成。
可以使用瞬变抑制diode或者通过选择一个带有集成瞬变抑制功能的收发模块对总线进行保护。
在本系统中,我们选用ISL81487EIP,通过光耦TLP421进行电气隔离。
红外线是红外通讯技术的通讯载体,通过红外发射器和接收器来实现成信号的收发。
数据存储器由S29GL032M90TAIR4构成,它是一种大容量的FLASH存储器,工作电压为3V左右,对其的访问可采用SPI模式或并口;它的页面数为8192,每页的字节数为1056,它的总容量为64Mbit;内部集成两个数据缓存SRAM,支持连续换页;最高时钟频率为
20MHz;工作电流小于4mA,静态电流约为2uA左右。
2、终端软件设计
系统的程序采用分层结构。
底层和上层透明,各个模块和各个任务之间耦合性小,可尽量保证各个模块的通用性及可移植性。
软件的开发环境采用了uClinux的操作系统,需要采用交叉式的开发编译环境。
在一台开发用主机上装载linux系统,RedHat,Fedra等,然后将编写的程序连同uClinux的内核一起在主机上编译,在这我们采用的编译工具是make和gcc,最后生成一个.bin格式的文件,最后通过网口烧写到目标机中运行。
我们采用嵌入式操作系统的好处很多,比如可以如支持任务自动调度,让用户不需再考虑任何任务的执行顺序,高优先级任务可优先取得CPU控制权等。
在我们的开发过程中,采用了系统提供的两个比较有用的工具,一是信号机制,另一个是fifo通信机制,程序的多个进程之间即使耦合度再低,也不可能完全没有公用,相通的地方,这时信号和fifo就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进程之间可以通过向目标进程发送某一信号来通知对方某个事件的发生,uClinux系统提供给用户使用的信号只有两个,但是其余的信号中有许多是我们目标系统中用不到的,比如说我们的终端没有键盘,那么系统中与键盘有关的系统信号不会发生,这样我们便可以重新定义这些信号,为我们所用。
应用程序按功能划分为了5个部分,加上一个后台看护进程,共6个进程。
其中后台看护进程主要负责检查其他进程的运行情况,正常情况下,其余5个进程每隔固定的时间会通过fifo向看护进程发送注册信息,表明自己运行状态,如果超过固定时间仍然没有收到某一进程的注册信息,则认为该进程已处于僵死状态,看护进程会将其重启。
其他各进程分别为上行进程,负责控制gprs模块并通过gprs网络接受主站下达的各种命令,并将其按照内部格式解析;下行进程主要负责抄读多功能表,内嵌可扩展式协议库,可以根据现场不同规约的多功能
表添加协议,支持多种多功能表,抄读回的数据统一转换成内部数据类型float型;数据库进程主要负责保存下行抄回的数据,提供上行主站下发的各种抄读类指令的数据;显示进程主要控制液晶的显示内容,及时地将报警信息显示给用户;负荷控制进程主要根据下行抄读回的数据分析计算当前的功率,电量等重要计量信息,并根据这些信息控制报警,跳闸等重要动作。
GPRS模块数据接口采用波特率一定的AT指令进行各种操作控制。
GPRS业务提供的是点对点的PPP链路,因此GPRS拨号上网的过程必须严格按照PPP的网络建立相关协议。
拨号完成后,我们就可以建立起一条物理上的GPRS通道。
在这时,服务器端会发起相关配置请求。
由于通信是双向的,并且每帧有自己对应的编号,因此用户也可以发出请求报文,以便加快配置过程。
3、结语
电力负荷管理系统是电力部门实现自动监控的趋势,它可借助GPRS网络等构建远程电力自动监控系统,是电力监控系统的一种新颖的方式,可产生可观的社会及经济效益,具有较为广阔的应用与发展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