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高考语文诗歌鉴赏复习之鉴赏诗歌形象(精心整理上课实用)

合集下载

高考诗歌鉴赏专题复习(之一)[1]-2

高考诗歌鉴赏专题复习(之一)[1]-2
望月怀远 张九龄
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参考答案:这是一首望月怀人的诗。由望月引起
相思,竟彻夜难眠,月光是引起相思的原因,又是相
思的见证。
.
20
三、鉴赏诗歌的意境
例1、王维《山居秋暝》一诗,塑造了 怎样的一种意境?表现了作者怎样的理想?
注:①“危冠广袖”是一种高冠宽袖窄腰的南方的贵族女 装。②砌竹,阶沿下的修竹,以钗击节是唐宋人歌吟的习惯。 ③清歌一曲,即吟歌一首。
参考答案:这首诗创造了一种清雅幽静的意境。暗蓝色的天幕上一轮 秋月高悬,凉爽的闲庭中女诗人依阶低吟。清冷的吟诗声和着玉钗敲竹的节 拍飘荡在寂静的夜空,冰冷如霜的月光勾勒出一个蛾冠广袖的少女徘徊的身 影。结尾“月如霜”三字,以满目如霜的月色来烘托四周的沉寂,透露出少 女韵吟味罢。之后心境的清冷和吟声给听者带. 来的莫名的惆怅,从而留下了无23穷的
参考答案:全诗运用动静结合、视觉听觉结合的手法,
通过选取繁花、粉蝶、黄莺等典型形象,描写了春暖
花开、花香鸟语的美好景象,抒发了诗人欣喜之情。
.
18
二、鉴赏诗歌中的景物形象
例2、阅读曾巩《西楼》一诗,简析 这首诗描写了什么景象?这首诗表达了诗 人怎样的情感?
海浪如云去却回,北风吹起数声雷。 朱楼四面钩疏箔,卧看千山急雨来。
“马蹄轻”写出奋力追击的情形,“忽过、还归”描写出策马疾驰的英姿,
“回看”描写出踌躇满志的神情。这些词句不仅生动描写了猎骑情景,也真
切表现了主人公的轻快感觉和喜悦心情。表达诗中人充满生气的意态与豪情。
.
14
一、鉴赏诗歌中的人物形象
例2、阅读陈子昂《登幽州台歌》,试分 析诗中所塑造的人物形象。

专题15 古代诗歌鉴赏之读懂诗歌,鉴赏形象-2021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最新备考学案

专题15 古代诗歌鉴赏之读懂诗歌,鉴赏形象-2021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最新备考学案

专题15 古代诗歌鉴赏之读懂诗歌,鉴赏形象【高考真题演练】1.【2020·新高考Ⅰ卷(山东)】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试题。

赠别郑炼赴襄阳杜甫戎马交驰际,柴门老病身。

把①君诗过日,念此别惊神。

地阔峨眉晚,天高岘首春②。

为于耆旧内③,试觅姓庞人④。

【注】①把:握,执。

②岘首山,在襄阳。

③耆们:年高望重的人。

④姓庞人:指庞德公,汉末襄阳高士。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诗的首联简单交代了兵荒马乱的时代背景和诗人年老多病的艰难境况。

B.虽然日后仍有朋友的诗篇陪伴,但面对离别,诗人还是感到心惊神伤。

C.诗人请郑炼在襄阳寻访庞德公那样的高士,表达了对先贤的仰慕之意。

D.全诗情感表达含蓄蕴藉,格律谨严,比较典型地体现了杜甫诗的风格。

2.【2020·全国Ⅲ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2)题,苦笋陆游藜藿盘中忽眼明①,骈头脱襁白玉婴。

极知耿介种性别,苦节乃与生俱生。

我见魏征殊媚妩②,约束儿童勿多取。

人才自古要养成,放使干霄战风雨。

【注】①藜藿:藜和藿,泛指粗略的饭菜。

②唐太宗曾说,别人认为魏征言行无礼,我却觉得他很妩媚。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诗人看见盘中摆放的一对剥去外皮的竹笋,洁白鲜嫩,不禁眼前一亮。

B.诗的三、四两句既是对苦笋的直接描写,又有所引申,使苦笋人格化。

C.诗人虽然喜爱苦笋,但毕竟吃起来口感苦涩,所以吩咐不要过多取食。

D.全诗以议论收尾,指出人才养成既需要发展空间,也要经历风雨磨练。

(2)诗人由苦笋联想到了魏征,这二者有何相似之处?请简要分析。

(6分)【参考答案】1.D【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诗句和诗人情感的读懂和理解。

“表达含蓄蕴藉”错误。

从本诗颔联可以看出诗人对朋友的感情表达十分直接,并不含蓄。

2.(1) C 【解析】本题是综合性考查题目,考查理解分析诗词的内容、手法、语言、情感等的能力,采用了客观选择题的形式。

课时05 如何读懂诗歌(四)-2021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诗歌鉴赏课时精讲

课时05  如何读懂诗歌(四)-2021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诗歌鉴赏课时精讲

王维
江色晴明,有位女子在浣洗,旭日初升群鸡竞相
际晓投巴峡,馀春忆帝京。 啼鸣。
晴江一女浣,朝日众鸡鸣。 水国舟中市,山桥树杪[注]行。
水上人家在船上做生意,山间桥上行人如在树梢
登高万井出,眺迥二流明。 上行走。
人作殊方语,莺为故国声。 登上高处万家村落出现,眺望远处二水流过十分
赖多山水趣,稍解别离情。 澄明。
将帅、胡人、单于等)。
二、边塞征战诗——从课内到高考
找出下列各诗中具有明显标记的诗题标志、意象,并分析感悟。
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二、边塞征战诗——从课内到高考
找出下列各诗中具有明显标记的诗题标志、意象,并分析感悟。
题材特征
内容情感
常用技法
内涵 标志
诗人因长期客居在外,滞留他乡, 或漂泊异地等,对所见所闻有所感, 内 借此抒发对家乡、亲人的无尽思念 容 和人生感叹、漂泊愁苦。
(1)标题中多含有“客舍”“登高 ”“望月”“忆 ”“寄”“行”“思”等词语以及 元宵、中秋、重阳、除夕等节日名。 情 (2)常见意象:月亮、秋风、秋霜、 感 杜鹃、猿啼、沙鸥、孤雁、浮云、 梧桐叶落、西楼、高楼、危楼、危 栏等。
题材特征
内容情感
常用技法
内涵
边塞征战诗是以边疆地区军民生活和 自然风光为题材的诗。
内 容
边塞诗多表现从军出塞,保家卫国, 民族交往,塞上风情;或抒报国壮志, (1)修辞方面:
或发反战呼声,或记现实战事。 主要有夸张、
对比、互文、
(1)标题中往往有“行”“军”“征
用典等。
人”“塞”“戍”等与军旅有关的字。 (2)常见意象:自然景物类(黄沙、秋 月、大漠、孤城、边关、雨雪、风沙 等)、地理区域类(塞外、雁门关、玉 标志 门关、黄河、阴山、楼兰、蓟北等)、 战事器具类(金鼓、旌旗、烽火、羌 笛、琵琶、战马等)、乐曲类(《梅花 落》《折杨柳》《关山月》《阳关三 叠》《渭城曲》等)、人物类(戍卒、

高考诗歌鉴赏之形象鉴赏教案

高考诗歌鉴赏之形象鉴赏教案

1高三研讨课鉴赏古典诗词中的形象教学目标:1、掌握诗歌人物形象分析手法2、能够透过诗歌人物形象分析诗人的思想感情、观点态度 教学重点:1、掌握诗歌人物形象分析手法2、能够透过诗歌人物形象分析诗人的思想感情、观点态度教学难点:形成对诗歌形象化鉴赏的意识(这样才有利于学生真正读懂诗歌) 教学工具:黑板 多媒体 教学过程:1、导语:同学们,诗歌的语言本身具有形象性的特点,比如,想念不直接说,却要用“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来表达,可见中国古代诗人常常通过塑造各式各样的形象来隐藏他们的感情,所以,破解诗歌中的形象往往也是解读诗歌主旨的关键,也就成为了诗歌鉴赏中非常重要的环节。

那么,今天我们就一同走进诗歌的形象世界,进而走进诗人的真实内心世界。

诗歌中的形象大致可以分为人物形象和景物形象,比如《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念奴娇〃赤壁怀古(宋 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2、PPT 幻灯片人物形象包括作者和他人,景物形象在高中我们常称之为意象,这些景物形象经常交织成一个富有感情的画面空间,我们叫它意境。

这节课我们集中时间来赏析诗歌形象中人物形象。

诗歌篇幅大多非常短小,大家想一下,作者在这么有限的诗歌篇幅中塑造形象的目的是什么?传达思想感情。

所以,诗歌形象的鉴赏是由形象分析到主旨的过程。

3、PPT 幻灯片①今天我们主要集中鉴赏诗歌中的人物形象 一个见到心上人来了很慌张,害羞地逃走,同时又非常想看看心上人的样子,所以还故作聪明地假装嗅青梅,一系列动词,塑造了一个天真纯洁、感情丰富却又矜持害羞的闺阁女子,也表现了李清照早年少女情怀中对爱情的追求。

由这首诗歌告诉我们人物形象的鉴赏要抓住人物的动作。

2025年高考语文古诗词考点梳理:鉴赏古代诗歌形象之景物形象(意象、意境)

2025年高考语文古诗词考点梳理:鉴赏古代诗歌形象之景物形象(意象、意境)

鉴赏古代诗歌形象之景物形象(意象、意境)考点解读景物形象指写景诗或杂诗中的一般景物,如湖光山色、田园桑林、大漠孤城之类。

诗人在抒发主观情感时,往往借助这些自然景物或人文景物,这些承载主观感情的客观事物,就成了“意象”,它是作者内在的思想情感与外在的客观物象的统一;而多个意象构成“意境”。

一、意象(景象)(一)意象的含义诗人表达思想感情时,往往采用寄情于物的方式,通过描写具体而生动的形象,把复杂而深刻的内心情感投射到客观的物象上,使思想感情——“意”和客观的物象——“象”相互交融,相互渗透,相互统一,从而构成了“意象”。

意象是渗透着诗人情感的客观物象,它既是情的物象化,也是情景交融的形象。

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就是拨开意象的“迷雾”,见到思想感情的“天日”。

(二)常见意象的特点和寓意1.松柏——松柏生长环境恶劣,经寒不衰,枝干坚韧,具有一种凛然正义的品质。

在文人笔下,松是坚贞、孤直和高洁的象征,古人常通过咏松来表现自己对高风亮节的赞美和追求。

如李白《赠韦侍御黄裳二首(其一)》:“愿君学长松,慎勿作桃李。

”韦黄裳一向谄媚权贵,李白写诗规劝他,希望他做一个正直的人。

2.竹——本固性直、心空节贞。

葱茏绿竹代表正直谦虚、坚贞高洁的品格或象征隐士君子。

如苏轼《于潜僧绿筠轩》:“可使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

人瘦尚可肥,俗士不可医。

”3.柳——“柳”者,“留”也。

柳枝依依,缠绵悱恻,古人常借柳抒发送别怀人的离愁别绪。

如“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维《送元二使安西》),表达了分别时诗人对友人的眷恋。

又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雨霖铃》),在杨柳依依的岸边,词人的离别之情油然而生。

4.梅——最先开放,傲霜斗雪,敢为人先,不畏权贵,是君子。

如宋代陈亮《梅花》:“一朵忽先变,百花皆后香。

”诗人抓住梅花最先开放的特点,歌颂了梅花不怕打击挫折、敢为天下先的品质,既是咏梅,也是咏自己。

高考语文复习:诗歌鉴赏之语言(炼字、诗眼、炼句、语言风格)课件

高考语文复习:诗歌鉴赏之语言(炼字、诗眼、炼句、语言风格)课件

第一步:解释句意
【参考答案】
这这首句描绘了钟声在苍翠的山中响起的情景。 第二步:具体分析
作者运用了以声衬静的手法,以回荡山林、
经久不息的钟声,来衬托山林静谧的气氛;从色
彩和声音的角度,运用视听结合手法写景,用
“连”字把听觉形象“钟声”与视觉形象“翠微”
彼此沟通起来。
第三步:点明作用
表达了诗人流连忘返、迷恋山林的独特感受。
2023诗歌鉴赏 之语言
炼 字
考点阐释 对诗歌语言的考查主要有以下类型:
1、第一种模式:炼字型(诗眼题)
2、第二种模式:炼句型 3、第三种模式:分析语言特色
什么是炼字?
炼字,指锤炼词语,指诗人根据内容和意境 的需要,经过反复琢磨,从词汇宝库中挑选出 最妥切、最精确、最形象生动的词语来描摹 事物或表情达意。
【规范参考答案】 ①“斗”为“相争,相斗”之意,写了江流曲折回转, 两岸石崖对峙相斗, ②“攒”为“聚集,聚拢,集中”之意。写了太阳尚 未出山,群峰聚集在一起。(释含义、结合诗句释义) ③“斗”和“攒”两字,都运用了化静为动(拟人) 的手法,“斗”生动形象地描写了两岸崖石耸立对峙 相斗的形态,体现了江崖陡峭之势;“攒”生动形象 地刻画出群峰集聚一起的姿态,使画面生动鲜活。 (手法+效果)
比较鉴赏
★诗中某字可否换为另 一字?请简述理由。 ★此诗有两个版本,你 认为哪一个版本的用字 更好,为什么?
炼字题方法小结
1.析本义: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及所用手法。
2.描情景:把该字放入原句中,展开联想,再现诗人所描绘的情景, 并结合具体诗句进行分析。
3.说效果: 分析该字突出景物特点方面的作用(“描物”角度); 分析该字营造意境(氛围)方面的作用(“造境”角度); 分析该字表现人物形象的作用(“写人”角度); 分析该字传情达意方面的作用(“抒情”角度); 分析该字技巧运用或感染读者的作用(“艺术”角度)。

备战2021年高考语文考点一遍过考点31鉴赏诗歌的说话(含解析)

备战2021年高考语文考点一遍过考点31鉴赏诗歌的说话(含解析)

考点32 鉴赏诗歌的表达技能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是高考古代诗歌鉴赏部份考查的重要内容。

“语言”主要包括炼字炼词和语言风格两类。

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就是要理解诗歌的语言所表达的思想情感,体会诗歌的语言美,进而做出评述。

从近几年的高考试卷来看,高考对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这一考点的考查,主要呈现以下两方面的特点:1.考查形式。

多以主观表述题的形式考查考生对诗歌的语言的把握。

只有极个别地域采用客观题的形式进行考查。

2.考查内容。

主要包括:(1)品味诗歌中的关键词语,即分析其含义和作用;(2)品评某一字词的艺术表达效果,如2021年高考山东卷第14题的第(1)小题;(3)理解诗歌中某一两个语句的含义,如2021年高考课标全国I卷第15题;(4)归纳诗歌的语言风格等。

考生在备考时,应联系诗歌的主旨,从遣辞、造句、修辞等不同方面仔细琢磨和推敲,从而准确理解诗歌语言的精妙的地方。

估计2021年高考对古代诗歌的语言的考查仍会增强,而考生应给予重视。

考向一炼字炼词1.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最爱东山晴后雪①【宋】杨万里只知逐胜忽忘寒,小立春风夕照间。

最爱东山晴后雪,软红光里涌银山。

【注】①本诗为《雪后晚晴,四山皆青,惟东山全白,赋〈最爱东山晴后雪〉二绝句》中的一首。

请赏析“软红光里涌银山”中“软”“涌”二字的妙处。

【答案】“软”字以触觉写视觉,生动地写出了夕阳余晖可感可触、柔和温暖的独特美感;“涌”字运用比拟的手法,形象地描画出在夕阳红光映照之下,白雪覆盖的东山如银涛涌出的奇丽景象。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的能力。

考生通过度析可知,“软红光里涌银山”中“软”是触觉,“红光”是视觉,这里是“通感”的修辞手法,写出了夕阳的柔和温暖。

“涌”字运用比拟的手法,写出了壮丽的景色。

考生了解了字的本义,再联系文中内容明白其所运用的修辞手法,点出表达效果即可。

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完成题目。

春日【南宋】吴锡畴①韶光大半去匆匆,几许幽情递不通。

2021届高考语文总复习第二部分古代诗文阅读专题五古代诗词鉴赏考点一诗词的形象课件

2021届高考语文总复习第二部分古代诗文阅读专题五古代诗词鉴赏考点一诗词的形象课件

(二)试题类型 1.人物形象类题型 (1)请简要分析这首诗(词)中诗人的形象。 (2)诗(词)刻画了诗人怎样的自我形象? (3)诗(词)中的人物形象具有怎样的特点? 2.景物形象类题型 (1)诗中某句(联)描绘了怎样的景象? (2)诗(词)中表达了怎样的情景? (3)这首诗(词)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请简要叙述。 3.事物形象类题型 (1)诗中的语句描写体现了形象(物象)怎样的品性特点? (2)简要分析诗中塑造的××形象。 (3)××句中的“××”有哪些特点?诗人是如何描写的?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首联先直抒胸臆,言自己以身报国,志愿坚决,但鬓发已经斑白; 接着触景生情,眺望南山,引出下文。 B.颔联紧承“望南山”句,“横”“笑”二字表现了诗人杀敌 报国的英雄气概和收复失地的决心,气度不凡。 C.尾联从对峥嵘岁月的追忆回到现实,写三秦父老望眼欲穿,左 等右盼,始终没能看到北伐大军开出大散关。 D.本诗观图兴怀,将写实与想象融为一体,抒发了深沉的爱国激 情,情感真挚热烈,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感情。作者塑造物象是为了言志、言情、言心声。如王安石的 《梅花》(“墙角数枝梅”)中“梅花”的形象,郑板桥的《竹石》 (“咬定青山不放松”)中“竹”的形象。
【答题思路】
(1)写的是什么(物象的特点)物象→(2)结合诗句分析物象(结
合表达技巧)→(3)指出物中蕴含的诗人的感情。
【答题模板】
【第一层】诗歌描写了
考点一 诗词的形象
(一)考点剖析 诗词形象分为三类:(1)人物形象;(2)景物形象;(3)事物形象。 人物形象有两种类别:一类是抒情主人公自己的形象,如张籍 的《秋思》中的形象,这类诗歌常用第一人称的写法。另一类是 诗中主人公的形象,如柳宗元的《江雪》,“蓑笠翁”是一个清高 孤傲的隐者形象;诗人既是刻画渔翁的形象,又是折射自己,两者 巧妙地统一。 景物形象指写景诗或杂诗中的一般景物。抒情诗也常借助客 观事物来表达情感,这种承载主观情感的客观事物也是景物形象。 包括:①景物描写(含季节、时令、地域等);②场面描写(含农事、 战争、狩猎、离别等);③色彩描写。高考对景物形象主要考查 意象类和意境类。

古代诗歌专题鉴赏古代诗歌形象(事物形象)高考语文总复习之古代诗歌阅读

古代诗歌专题鉴赏古代诗歌形象(事物形象)高考语文总复习之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此诗,简析这首诗塑造了骏马什么样的形象?抒写 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 【明确】
▪ 步骤1:这首诗描绘了一匹威武雄健,渴 望驰骋疆场、大显身手的骏马形象。
▪ (概括物象的基本特征)
▪ 步骤2:边境战场,一片肃杀悲凉景色, 烘托了战马;那骏马却企盼着披上威武的 鞍具,在战场上迅捷地奔驰,“何当”表 现心理,“踏”显出轻捷矫健的风姿。 (结合诗句具体分析形象)
05 简析某句中的物象。
分析下面诗歌中的形象。
石灰吟
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答案】1.刻画了一个要把自己的清白留在人间的 石头形象。
2.诗歌通过对经过千万次锤打出深山,熊熊烈火焚 烧也视若等闲,即使粉身碎骨又何所畏惧,只为把 一片清白长留人间的石头的描写,
《白 云 泉》 白居易
天平山上白云泉,云自无心水自闲。 何必奔冲山下去,更添波浪向人间。
(1)、分析诗中抒情主人公的形象特点。 (2) 本诗在艺术手法上有何突出特点?试简要分析。
①胸怀淡泊,精神闲适,渴望摆脱俗务,具有出 世归隐思想的仕人。 (步骤1) ②诗人以“云自无心水自闲”自况,表面上写白 云随风飘荡,舒卷自如,无牵无挂;泉水淙淙潺 潺,自由流淌,从容自得, (步骤2) ③实际上正是诗人内心的独白。 (步骤3)
分析物象的社会属性(从物人一体角度抓 物与志的相似点、契合点,分析物象内在 的品格、精神)
阅读下面一首词,谈谈你对词中“梅”的形象的理解。
咏梅[陆 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 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 如故。
阅读下面一首词,谈谈你对词中“梅”的形象的理解。

备战2021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易错题31诗歌鉴赏之形象理解偏颇含解析

备战2021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易错题31诗歌鉴赏之形象理解偏颇含解析

易错点31 诗歌鉴赏之形象理解偏颇【典例分析】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题济渎①[宋]文彦博导沇②灵源祀典尊,湛然凝碧浸云根.远朝沧海殊无碍,横贯黄河自不浑.一派平流滋稼穑,四时精享荐蘋蘩③。

未尝轻作波涛险,惟有沾濡及物恩。

[注]①1073年冬,文彦博奉旨前往济渎庙求雪,作此诗。

济渎,济水;济渎庙,为祭祀济渎神之所.②沇,音yǎn,济水的别称。

③蘋蘩,两种可食用的水草,古代常用于祭祀。

此处泛指祭品。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句交代济水源头,“灵”字饱含崇敬之情,“尊”字则突出了济渎庙特殊的地位。

B.次句诗人视线由近及远,济水清澈,而一个“浸”字写出深山云起之处的烟波浩渺。

C.后面三联重在写景,诗人在对沧海、黄河、波涛等描写中,表达对济水的由衷赞叹。

D.诗人奉旨前往祭祀求雪,有感而发,既在题咏济渎,也在抒写自身的一片赤诚丹心。

2.结合全诗,归纳济渎的品格。

【答案】1.C2.远赴大海,无惧阻碍的百折不挠之坚韧精神;横贯黄河,依旧清澈的扬清远浊之高洁品质;滋养稼穡,润泽千里的仁爱天下之博大情怀;不作险波,未尝泛滥的温文尔雅之柔性涵养。

【解析】1.C项,“重在写景”“在对沧海、黄河、波涛等描写”错误。

根据后三联的诗句的内容,尤其是最后一句“惟有沾濡及物恩”是重在抒情,既是对济渎坚韧高洁的由衷赞叹,也是对自身一片赤诚丹心的写照。

故选C。

2.“远朝沧海殊无碍”的意思是:远赴大海,一点儿也不畏惧阻碍。

从这句诗中,可以看出济渎具有百折不挠、无所畏惧的精神。

“横贯黄河自不浑”的意思是:济水横贯浑浊的黄河却不受污染。

从这句诗中,可以看出济渎自身清澈不受污染,至清远浊的精神。

“一派平流滋稼穑,四时精享荐蘋蘩”的意思是:济水流经一带平原,滋养着千里庄稼,养育着千万人民;一年四季享用着人们虔心准备的祭品。

从这句诗中,可以看出济渎滋养稼穡,润泽千里的仁爱天下之博大情怀。

“未尝轻作波涛险,惟有沾濡及物恩”的意思是:济渎不曾轻易地兴起险浪波涛,总是平波流动,护佑万物的恩泽。

专题05 诗歌鉴赏-2021年高考语文真题和模拟题分专题训练(教师版含解析)

专题05 诗歌鉴赏-2021年高考语文真题和模拟题分专题训练(教师版含解析)

专题05:诗歌鉴赏【2021年高考】一、【2021年高考全国乙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2题。

鹊桥仙·赠鹭鸶辛弃疾溪边白鹭,来吾告汝:“溪里鱼儿堪数。

主人怜汝汝怜鱼,要物我欣然一处。

白沙远浦,青泥别渚,剩有虾跳鳅舞。

听君飞去饱时来,看头上风吹一缕。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上阕结尾句“要物我欣然一处”,表达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望。

B.因“溪里鱼儿堪数”,故作者建议鹭鸶去虾鳅较多的“远浦”“别渚”。

C.本词将鹭鸶作为题赠对象,以“汝”“君”相称,营造出轻松亲切的氛围。

D.词末从听觉和视觉上分别书写了鹭鸶饱食后心满意足的状态,活灵活现。

2.这首词的语言特色鲜明,请简要分析。

【答案】1.D2.①本词语言多用口语,风格亲切自然,浅近直白,通俗易懂。

②语言诙谐风趣,活动生动。

【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词作的赏析能力。

D.“听觉”是错误的。

本词词末中“听”是任凭的意思,没有听觉描写,只是从视觉上书写了鹭鸶饱食后心满意足的状态,活灵活现。

故选D。

2.本题考查学生对词作语言特色的鉴赏能力。

作答时抓住本词的重点语句“来吾告汝”“主人怜汝汝怜鱼,要物我欣然一处”“白沙远浦,青泥别渚”“虾跳鳅舞”,可见本词并非辛词一贯的沉雄豪迈,而是清新明快的词风。

明确本词的语言特色后,结合诗中相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并阐述诗中用语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即可。

本词开篇就写到“溪边白鹭,来吾告汝”就像作者边抚摸着鹭鸶边同它谈话,并且话中称鹭鸶为“汝”“君”,告诉它要去鱼虾多的地方去捕食,要有鸿鹄之志。

采用这种对话式的描写,营造出了轻松亲切的氛围。

本词采用了很多口语化的语言,如“鱼儿”“堪数”“剩有”“来”等,这些口语的运用,不加雕饰的语言,使语言更清新自然,表达更加的直白,描绘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画面。

二、【2021年高考新高考I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

寄江州白司马①杨巨源江州司马平安否?惠远东林住得无②?湓浦曾闻似衣带,庐峰见说胜香炉。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古诗鉴赏之形象、语言、技巧和情感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古诗鉴赏之形象、语言、技巧和情感

古诗鉴赏:形象、语言、技巧和情感一、考题纵览主观简答题。

一般从情感、形象、语言、技巧角度设题。

二、高频考点——鉴赏分析情感1.命题特点一般有三种题型,即:①表达了怎样的情感;②诗作是怎样表达情感的,这是前一问的变式,答题时要先回答表达了怎样的情感再回答是怎样表达情感的;③分析情感的变化。

2.解题指津“情感理解题”指的是对主观人物,即诗人情感形象的理解。

其情感形象是通过如下三个途径来表现的:一是写景抒情(情景关系)。

二是以时人、时事、时物来喻己之现状(写人喻己、托物言志)。

三是借助于怀古咏史来表达对现实的鞭挞或讽喻。

①咏史多因事兴感,重在寓历史鉴戒之意,给人以充实具体之感。

②怀古则因触景生情,重在抒今昔盛衰之感,给人以抽象空灵之感。

③用典。

3.解题步骤(1)以时人、时事、时物来喻己之现状时的情感理解思路:通过……表达……。

(2)借助于怀古咏史来表达对现实的鞭挞或讽喻时的情感理解思路:①“咏史”——眼前景象与昔时景象的比较+差异原因+现实意义。

②“怀古”——昔时景象(事例)+实质+所寓道理。

(3)分析情感的变化时的情感理解思路:作者首先借……表达……;而后借……表达……;最后借……表达……。

(4)用典是“咏史抒怀”的一种方式,目的是要借古喻今、讽今或自喻。

因此拟题者在考查考生对作者用典意图的理解时,通常是问有什么意图,表达了怎样的情感等。

用典的目的:一是为国家。

多为借古讽今,讽谏君王。

二是为个人。

多为仰慕前人,感怀自己,或者抒发同病之悲等。

答题时应将古人古事所要表达的情感内容,视为今人今事来理解作答。

[例1]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春夕崔涂水流花谢两无情,送尽东风过楚城。

蝴蝶梦中家万里,子规枝上月三更。

故园书动经年绝,华发春唯满镜生。

自是不归归便得,五湖[注]烟景有谁争?【注】〔五湖〕春秋时越国大夫范蠡归隐之处。

这里指诗人家乡浙江桐庐一带的大好山水。

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诗人表达了哪些复杂的情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形象。诗中以“万里”“匹马”来表现
人物曾经的金戈铁马,驰骋疆场,以
“关河梦断”“泪空流”写出自己的年
华已老又被弃置不用,“身老沧洲”,
但仍“心在天山”,胸怀报国之志,心
系抗金前线。诗歌通过这一形象的塑造,
表达了自己壮志未酬、报国无门的感慨。
指出形象的意义
练习
例1、阅读王维《观猎》,试分析诗中所塑 造的人物形象。
东坡①
苏轼
雨洗东坡月色清,市人行尽野人行。
莫嫌荦确②坡头路,自爱铿பைடு நூலகம்曳杖声。
[注]①此诗为苏轼贬官黄州时所作。东坡,是苏轼在黄州居住与
躬耕之所。②荦(luò)确:山多大石。
请结合全诗解读抒情主人公的形象。
从“野人”一词中体会出了诗人的幽默和 自嘲,从“莫嫌”和“自爱”中读出了旷达和恬 淡,从“铿然曳杖声”中听到了一位智者与自然 的交流。联系第三句诗对道路坎坷的交代,注
知识点指津
❖(一)事物形象分类
❖ 1、具有象征意义的形象:咏物诗运用的是托物 言志(象征)的手法,通过对某一具体事物的描 绘来表达自己的某种理想和人格,以物喻人,言 在此而意在彼。
❖ 2、具有特定含义的形象:古诗词中有一些意象 具有特定的含义,比如:柳,谐音“留”古代有 折柳送别之俗,所以有惜别怀远之意。
❖ 古诗中的事物形象:
❖ 1、具有象征意义的形象 ❖ 2、具有特定含意的形象
物象,即被作者人格化了的描写对象。诗 人通过这种象征性的物象描写来曲折地表 现他的品格节操、思想感情。
作者塑造物象是为了言志、言情、言心声。
物的形象鉴赏窍门
诗人笔下的 诗中描绘的 诗中的
诗人托物寓意
+物+ 物的 特征 +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 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注:沧洲,水边,古时隐者所居之地。陆游晚年 居于绍兴镜湖边的三山。
【提示】分析诗歌形象要把握作者经历,写作背景 以及人物外貌、动作、神态、心理等,深入理解诗 歌,挖掘内涵,概括出形象的特征和意义。
概括形象特点
分析形象的
【参考答案】 基本特征
诗歌描写了一个被闲置不用的抗金英雄
释中对写诗背景的交待,可看出抒情主人公即 作者被贬后不避坎坷、 超脱旷达的形象。
阅读李白诗《独坐敬亭山》,试分析诗 中所塑造的诗人形象。
独坐敬亭山
李白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独坐敬亭山 李白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扩写
我双手背在身后,抬头仰望天上那群鸟儿不停地向 远处飞去,眼睛充满无限的忧伤。天空的最后一片云彩 随着冷冷的风闲散地飘向远方,这时,我的衣襟被风吹 起。望着那高高的敬亭山,无语,望着它,渐渐地,我 觉得我变得与它一样高大,我用我忧伤的眼神看着它, 而它也用那浑然的自然的眼神看着我,一样的无语,但 我俩彼此都不觉得厌烦,此时我孤独寂寞的心情大概只 有敬亭山了解了。
诗人借物喻人 诗人以物自喻 诗人托物明理
诗人托物象征
+寓意
表达诗人…… 情感(追求、 理想) 表明了…… 生活哲理
象征了……人 物或精神
❀归纳答题步骤:诗人笔下物+特征+结 合诗句+诗人托物言志+表达了什么感情 (表明了什么哲理/象征怎样的精神)
其中“物的特征”又包括外在特征 和内在特征。
物 外在特征:外表状态,处境际遇
诗歌鉴赏
诗歌内容鉴赏“六看”
1.看题目认识对象 2.看作者了解背景 3.看意象把握情感 4.看尾句参透主旨 5.看注释破解难点 6.看题干得到启示
鉴赏诗歌的形象
(二)、诗歌形象的分类:
诗歌中的形象是个广义的概念,包括人物、景色、事
物(后两种合称景物)。人物又分作品中人物形象和抒情 主人公。但在诗歌中,多注重形象的“神”,即内在的精 神形象。 1)人物形象。诗中的诗人形象“我”,一般指的就是抒 情主人公,即诗人自己。有别于小说中的“我”(非作者 本人)。
注:带郭,意即靠近外城。 问:诗中的陆鸿渐是怎样的一个人物形象?请简要 分析。
陆鸿渐是一个寄情山水、不以尘事为念的高人逸士形象。 前四句通过对陆鸿渐幽僻、高雅的隐居之地的景物描写,表 现了他的高洁不俗。最后两句通过西邻对陆鸿渐行踪的叙述, 侧面烘托了陆鸿渐的潇洒疏放。作者通过陆鸿渐这一形象的 塑造表现了他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菊花在万物萧条的深秋开放, 不与百花争春, 她虽然独立的稀疏的篱笆墙下, 却显现了无穷的意趣。 她宁可在花枝上留下余香干枯而死, 也不愿被北风吹落枝头。
具有特定含意的形象
❖ 鹧鸪天 晏几道
❖ 十里楼台倚翠微,百花深处杜鹃啼。殷勤自 与行人语,不似流莺取次飞 。
❖ 惊梦觉,弄晴时。声声只道不如归。天涯岂 是无归意,争奈归期未可期。
认知理解形象
具有象征意义的形象
❖ 画 菊 郑思肖 ❖ 花开不并百花从,独立疏篱趣未穷。 ❖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 [注]郑思肖:南宋故臣,宋亡后不仕。
❖ ★本诗中作者运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参考答案】作者运用托物言志的手法,以菊花 自况,借菊花傲然不屈的品格, 表达了自己不 屈从于元朝统治者,对宋朝耿耿忠心、铮铮铁骨,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高风亮节。
小儿垂钓 胡令能 蓬头稚子学垂纶,
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
怕得鱼惊不应人。
这首诗是从哪几个方面来 刻画垂钓小儿的这个形象 的?这个形象有哪些特点, 试作分析。
从形神两个方面(或从外貌、动作、心理等方面)刻画的。
特点:聪明(机灵),天真可爱;“蓬头”“侧坐”等表面小 孩的天真可爱,从“遥招手”“怕”等可看出小孩的聪明(机 灵)。
❖答题步骤
❖(1)指出形象(物象)并概 括物象的基本特征;
❖(2)结合诗句具体分析形象 (结合表现手法);
❖(3)点出形象的意义(作者 的情感、理想、追求、品性 等)。
如何规范答题
❖ 早 梅 张渭
❖ 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
❖ 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消。
独坐敬亭山 李白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一个山头,一座亭子,一个人,所有的鸟儿都飞走 了,连云儿都不愿停留。清冷的环境中,诗人守望山头, “相看两不厌”写出了作者的凄凉,最后“只有敬亭山” 道出了作者内心的感受。
解答不具体, 且答非所问。
独坐敬亭山 李白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答案一般有三部分构成: (1)概括形象特点; (2)分析形象的基本特征; (3)指出形象的意义。
(2013年辽宁卷)竹轩诗兴
鉴赏人物形象常用到的重要词语
不慕权贵、豪放洒脱、傲岸不羁、心忧天下、 忧国忧民、寄情山水、归隐田园、怀才不遇、 壮志难酬、慷慨愤世、矢志报国、报国无门、 建功立业、友人送别、思念故乡、献身边塞、 反对征伐、爱恨情长、悯农怜农、热爱山川、 哀叹昔盛今衰等。
试题在线 寻诗两绝句
练习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采桑女 唐彦谦 春风吹蚕细如蚁, 桑芽才努青鸦嘴。 侵晨采桑谁家女, 手挽长条泪如雨。 去岁初眠当此时, 今岁春寒叶放迟。 愁听门外催里胥, 官家二月收新丝。 注:唐彦谦 唐末诗人。朝廷财政入不敷出,统治者就加 紧掠夺,把征收夏税的时间提前到阴历二月。里胥:里中 小吏。初眠:蚕蜕皮期间不食不动称“眠”,七日为一眠 1.诗歌塑造的采桑女的形象是怎样的? 2.这首诗的首联中的“努”的含义是什么? 3.这首诗的语言风格怎样?
路所见,表现李凝居处的清幽,烘托出李凝生活的悠闲、宁静。
尾联的作者心理活动彰显主旨,表现作者对这种隐逸生活的追
求和向往。
鉴赏事物形象
【考向探究】
古典诗歌中有一类诗叫“咏物诗”, 这类诗歌以某些事物为具体描写对象,在形象 描写中将事物人格化。从全诗看,即把诗人要 表现的品格节操或思想感情用象征性的形象曲 折的表达出来,这种象征性的形象就是事物形 象。
诗人李白是一位豪放不羁的才子,在敬亭山之上, 与敬亭山厮守,不去理睬“众鸟”与“孤云”,清高自 傲的诗人形象自然流露,但从诗中我们隐约可见诗人的 寂寞心情,或为功名,或为宦海浮沉。也许只有人格化 的敬亭山才能与李白比孤比傲比豪迈。
不是本诗的表 现
练习:简析下面这首宋词的人物形象。 诉衷情 陆游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 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1.勤劳善良备受压迫下层劳动人民形象。采桑女 清晨采桑,泪如雨下,在苛捐杂税的压榨下遭到无 边痛苦。此诗深刻揭露了唐末“苛政猛于虎”的社 会现实。表现了诗人对黑暗现实的强烈不满和对下 层人民的深切同情。
2.柔桑用力凸出青鸦嘴般的嫩芽。用“努”把 “桑芽”与“青鸦嘴”连接起来,既说明二者之间 的比喻关系,又用拟人手法刻画出“桑芽”在春风 中正在“冒出”的动态。一“努”字,把桑芽写活 了,给画面增添了情趣。反衬了采桑女的愁苦之情。
练习3、《题李凝幽居》中李凝是一个怎 样的人?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原指出。形象的意义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
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分析形象的
概括形象特点
基本特征
【参考答案】李凝是一个过着悠闲、宁静生活的隐士形象。
首联诗人用“少邻”“草径”“荒园”的环境描写,表现了李 凝居处的荒僻,暗示其隐士身份。颔联的以动衬静,颈联的归
3.此诗语言生动质朴、明白如话。“桑芽才努青 鸦嘴”,诗人用工笔细致地描绘出桑枝上那斑斑点 点的嫩芽形状,“青鸦嘴”比喻“桑芽”,酷肖而 生动;“去岁”“今岁”对比鲜明,有力地表现了 诗人对黑暗现实的强烈不满和对下层人民的深切同 情。
寻陆鸿渐不遇 皎然
移家虽带郭,野径入桑麻。 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 扣门无犬吠,欲去问西家。 报道山中去,归来每日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