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电网和微网技术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世纪九十年代,高 级计量体系(AMI) 2005年坎贝尔基 于群体行为原理 发明无线控制器

2006年,IBM与全球电 力科研机构和电力企业 合作提出“中枢神经系 统”的智能电网方案

2008年,Google与GE 2009年2月,华北电网公司的智能 联合宣布开发新能源 电网项目——华北电网稳态、动 业务,目的是为美国 态、暂态三位一体安全防御及全过 打造智能电网 程发电控制系统通过专案组验收

微网技术
 微网是一种在能量供应系统中增加可再生能源和分布式能 源渗透率的新兴能量传输模式  微网包括不同各类的分布式能源(DER)、各种电负荷和/ 或热负荷的用户终端以及相关的监控、保护装置  DER单元为具有不同容量和特性的分布式发电单元(DG) 或分布式储能单元 (DS);而负荷则分为敏感性和非敏感 性负荷  微网体系架构:单个设施级,负荷量小于2MW;多个设 施级,负荷量在2-5MW;馈线 级,容量 5-10MW;变电 站级,容量5-10MW

智能电网——技术内容和功能
 配电数据通信网络:覆盖配电网中所以节点的IP通信网, 采用光纤、无线与载波等组网技术,支持各种配电终端与 系统“上网”  先进的传感测量技术:光学或电子互感器、架空线路与电 缆温度测量、电力设备状态在线监测、电能质量测量技术  先进的保护控制技术:广域保护、自适应保护、配电系统 快速模拟仿真、网络重构等  高级配电自动化(ADA):配电运行自动化(SCADA、变 电所自动化、馈线自动化)、配电管理自动化(配电GIS 、设备管理、检修管理等)  高级计量体系(AMI):使用智能电表通过多种通信介质 ,按需或以设定的方式测量、收集并分析用户用电数据的 系统

微网——单相原理图

微网——三相原理图

微网——直流并接+储能馈电



微网技术
 由各种分布式电源/微电源、储能单元、负荷以及监控、保护装置组成 的集合  可在并网运行和孤岛(自主)运行2种模式间切换  通过相关控制装置间的协调配合,可以同时向用户提供电能和热能  根据实际情况,系统容量一般为数千瓦至数兆瓦  通常接在低压或中压配电网络中  目前主要应用 单一种类可再生能源发电场、(冷)热电联供系统
智能电网&微网
——基本技术和发展概况

智能电网技术

微网技术

智能电网——定义  美国:统一智能电网,强调“全国统一、可靠、降损、高 效、投资拉动、可再生能源接入”,GridWise项目和 Intelligrid项目  欧洲:超能智能电网,强调“供电安全、跨区电力交易和 输送、可再生能源接入、分布式能源、环境保护”, SmartGrid项目  国内,坚强智能电网,强调“特高压为骨干网架,各级电 网为分区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电网”

微网——建模与仿真
 微网单元级:对各种供热、供电、储能单元及相关单元级 控制器进行单元级建模,包括系统各组成单元的数学模型 ,以可再生能源为初始能源的DER单元出力 的随机模型 、储能单元的充放电模型  微网系统级:各DER单元间的协调、系统的集成运行相应 的能量管理软件(短期、超短期的能量预测和负荷需求预 测、机组调度、组合、经济调度、实时管理)、系统稳态 和动态仿真(潮流分析、动态电压控制、系统不平衡、不 对称的预测和评估、不同组成单元的动态交互及对系统稳 定性的影响)  实例:美国CERTS提出了分布式电源用户侧模型DERCAM,开发微网分析工具μGrid;GE开发和检验微型电网 的能量管理系统;日本Hachinohe微网示范工程相关的能 量系统

微网——发展历程

美国电气可靠性技术措 施解决方案联合会 (CERTs)提出微网概念

美国电力公司 Walnut微网测试 基地验证CERTs微 网理论和方法

美国北部电力 系统Mad River 微网示范工程
Biblioteka Baidu
美国能源部制定“Grid 加拿大BC和Quebec开 2030”发展战略 建微网示范工程

2005,欧洲提出“智能电网计 划,2006年出台技术实现方案

智能电网——技术内容和功能

智能电网——高级计量体系(AMI)
 AMI可实现电力供应商与用户间的互动交流,支持实时电 价,利用分布式发电与储能设备参与削峰填谷  AMI授权给用户,使系统同负荷建立联系,并让用户能够 支持电网的运行,同时与电网友好的电器(GFAs) 可帮助 电网提高设备利用率和防止停电事故的发生

自愈:稳定可靠 安全:抵御攻击 兼容:发电资源 交互:电力用户 协调:电力 市场 高效:资产优化 优质:电能质量 集成:信息系统

智能电网——与目前电网对比
目前电网状况 电价不透明,缺 激励/包括电力用户 少实时定价,选 择很少 集中的发电占 优,少量DG, 提供发电/储能 DR,储能或可再 生能源 有限的趸售市 使市场化成为可能 场,未很好的集 成 关注停运,不关 满足电能质量要求 心电能质量 很少计及资产管 优化 理 扰动发生时保护 自愈 资产(保护跳 闸) 对恐怖袭击和自 抵御攻击 然灾害脆弱 智能电网特征 将来智能电网状况 充分的电价信息,实时定价, 有许多方案和电价可供选择 大量“即插即用”的分布式电 源补助集中发电 成熟、健壮、很好集成的趸售 市场 电能质量需保证,有各种各样 的质量/价格方案可供选择 电网的智能化同资产管理软件 深度集成 防止断电,减少影响 具有快速恢复能力

目前,欧盟主要资助 “Microgrids”和“More Microgrids”微网项目

希腊、德国、西班牙等建立 不同规模的微网实验室

日本已经建立了 多个微网工程

微网——并网、保护和通信技术
 电力电子技术:并网逆变器(整流器)、静态开关、电能 质量控制装置  故障检测与保护:过压和欠压保护、反孤岛和低频保护  通信技术:在采集不同特性的DER单元信息的基础上,通 过配网级、微网级、单元级各控制器间的通信来实现

智能电网——发展历程
20世纪八十年 代,大型工业用 2001年,意大 户自动读表系统 利电力公司智 能化计量网络 2006年,欧盟理 事会发表《可持 续的、竞争的、 安全的欧洲能源 策略》绿皮书 2008年美国科 罗拉多波尔德 建成美国第一 个智能电网城 2009年1月,美国白宫发布《复 苏计划尺度报告》,计划铺设 可更新3000英里输电线路,并 安装4000万只家用智能电表

智能电网——高级配电运行体系(ADOI)
 ADOI主要作用是使“自愈”功能得以实现  ADOI主要包括高级配电自动化、配电快速仿真与模拟、 分布式电源运行、AC/DC微网运行、新兴电力电子装置、 配电SCADA、配电地理系统(GIS)

智能电网——高级输电运行体系(ATOI)
 ATOI主要实现输电智能化,强调的是阻塞管理和降低大 规模停运风险  ATOI主要包括阻塞管理、输电SCADA、WAMS、输电 GIS技术、EMS高级报警可视化、输电系统仿真与模拟等

智能电网——技术内容和功能
 并网技术(DER):包括DER在配电网的即插即用以及微 网技术。即插即用包括:DER高度渗透的配电网的规划建 设、DER并网保护 控制与调度管理、系统与设备接口的 标准化等;微网指接有分布式电源的配电子系统。DER并 网研究还包括有源网络技术,即分布式电源大量应用、深 度渗透、潮流双向流动的网络  DFACTS:柔性交流输电(FACTS)技术在配电网的延 伸。包括电能质量与动态 潮流控制。设备包括:静止无 功发生器(SVC)、静止同步补偿器(STATCOM)、有源 电力滤波器(APF)、动态不停电电源(UPS)、动态电 压恢复器(DVR)、固态断路器(SSCB)、统一潮流控 制器(UPFC) 等  故障电流限制技术:利用电力电子、高温超导技术限制短 路电流

智能电网——高级资产管理体系(AAMI)
 AAMI主要实现电力资产管理,改进电网的运行和效率  AAMI主要分为四个层次:用户层、业务逻辑层、应用服 务层、系统服务层  AAMI管理分为:设备资产管理、缺陷管理、发电计划及 项目管理、检修管理、备品备件及工器具管理等

智能电网——关键技术
 集成通信技术:无线、电力线宽带(BPL)等,主要用于变电站自动 化(SA)、配电自动化(DA)、监控与数据采集系统(SCADA)和需 求侧管理(DSM)  传感器和计量技术:高级传感器、智能电表、AMI、PMU、广域测量 系统(WAMS),用于监视设备运行情况,估计电网 阻塞及稳定性, 为控制策略的选择提供依据  高级交互界面和决策技术:可视化技术、加密技术、为系统运行提供 多重选择的软件系统、用于运行测试和假设分析的仿真系统  高级控制技术:分布式智能代理、高级分析软件、高速计算工具和用 于调度运行、SCADA、SA、DSM等高级控制技术  其他高级应用技术:输电线路建设的超导技术、柔性交流输电( FACTS)和高压直流输电(HVDC)技术、支持分布式电源并网的储能 技术  相关标准和规约

智能电网——定义

优化电力用户峰荷时段用电量 实现分布式电源“即插即用”的并网运行 方式,进而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 在传统电力网络中应用最新的信息化和数 字化技术,是现有输配电网的智能化升级 目的在于进一步优化系统运行,提高 系统 的安全稳定性,并解决分布式电源并购我 运行产生的问题

智能电网——特征

微网——规划设计
 网络结构的优化设计以及DER单元类型、容量、位置的选 择和确定  设计原则:根据微网系统安置处的负荷和可利用能源的情 况,考虑设备的响应特性、效率、安装费用和控制方法等 ,优化确定相关DER单元的信息,提高整个系统的可靠性 、安全性和经济性

微网——运行控制和能量管理
 监控体系:配网级(配电网控制器,DNO和市场控制器,MO)、微网 级(微风中央处理器,MCC)和单元级(DER单元和负荷的就地控制 器,LCs)3个层次的协调合作,控制方式分为集中式和分散式  运行管理:综合当地的热电需求情况、气候状况、电价、燃料消耗、 电能质量要求、泵售及零售服务需求、需求侧管理要求以及拥塞水平 来进行决策  孤岛控制:纯下垂控制、逆变器模式控制、基本能源控制、反向下垂 控制、单元功率和馈线潮流相结合控制、多代理控制  辅助服务:一是不允许微网向主网提供能量时,微网以一个可控的负 荷形式运行,能够控制负荷量和功率因数;一是允许微网向主网提供 能量,参与电力市场时的控制(实时频率稳定调节、功率平衡、电压 稳定调节、长短期各种备用能力、黑启动、网络稳定性  运行标准:完善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