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喀左县蒙古族高级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卷含解析

合集下载

辽宁省高三上月考三历史试卷

辽宁省高三上月考三历史试卷

辽宁省高三上月考三历史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24题;共48分)1. (2分)分封制是西周巩固统治的重要制度,荀子在《荀子·儒教》中说:“周之子孙,荀不狂惑者,莫不为天下之显诸侯。

”对此理解最准确的是A . 分封制的推行是要达到“以藩屏周”的目的B . 分封的同姓诸侯位居显略之地C . 同姓诸侯是分封的主体D . 同姓诸侯比异性诸侯重要的多2. (2分) (2018高二下·灌南期中) 1898年,康有为在《进呈法国革命记序》中说,“普天地杀戮变化之惨,未有若近世革命之祸酷者矣,盖自法肇之也”,“近世万国”目睹其祸,纷纷“行立宪之政,盖皆由法国革命而来,……亦可鉴也”。

康有为的用意在于()A . 论证法国大革命的世界意义B . 坚定光绪帝实施变法的决心C . 促使光绪帝效法法国大革命D . 阐述法国大革命的严重后果3. (2分) (2016高二下·新洲期末) 在谈及中法建交问题是,时任法国总统的戴高乐说,两国建交“只是如实地承认世界而已……目前还在观望的某些政府,迟早会觉得应该仿效法国”。

据此可知()A . 世界政治多极化趋势进入到新阶段B . 欧洲一体化进程需要中国助力C . 建交是冷战格局下中法的理性选择D . 中国的大国地位已被普遍认可4. (2分)(2019·宜宾模拟) 恩格斯曾定义:“小农是指小块土地的所有者或租佃者尤其是所有者,这块土地即不大于他以自己全家的力量通常所能耕种的限度,也不小于足以养家糊口的限度。

”马克思也曾说:“这是一个只能用统计来判断的问题,就我们研究的目的来说,对此也没有必要进行详细的探讨。

”在此表明马、恩特别强调“小农”这一概念()A . 土地性质的确定性B . 土地数量的规定性C . 分散性与封闭性D . 质与量的有机统一5. (2分)(2016·绵阳模拟) 魏晋南北朝时期商业发展相对缓慢,至隋唐时期,商业发达的城市广布于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及沿海地区。

2018-2019学年高三第三次月考历史试卷含解析

2018-2019学年高三第三次月考历史试卷含解析

A使生产力提高的工业革命
B.代议制提供的稳定政局
高三月考卷·历史
第1页(共6页〉
楚惠王十年(前479年) “灭陈丽县之” 献公灭掉耿、霍、魏之后置县。文公时,狐漆为温大夫,晋国当时的卿大夫称 2“温,吾县也” 管仲改革规定“三乡为县”
A春秋时期县制普遍推行
c. 周王室的统治土崩瓦解
B.秦国最早推行了郡县制 D.各国推行县制方法不一
2.伪色诺芬在《雅典政制》中提到,平民发觉抽签当选为将军或者骑兵长官都是没必要
1.必修1政治史与必修2经 济 史的 基础知识 2.高频考点的突破 3. 部分冷考点的照应
特别提醒
本卷考查的内容在高考中十分重要,每年都是必 考的,在高考考杏内容中占 30%左右,兼以选择 题和非选择题形式考查
第5、6、7,8题突出对近 代 中 国政 治 的考查F第27题突出对热点知识的 考查;第9、22题兼顾了知识的覆盖 与冷考点的考查源自第 I 卷{选择题 共48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
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表反映的是春秋战国时期有关县制方面的历史叙述。据此可得出的结论是
秦国
楚国 晋国 齐国
武公十年(前688年) “伐邹、冀戎,初县之” 。 昭襄王二十二年(前285 年) “蒙武伐齐。 向东为九县”
2018-2019学年第三次月考
高三月考卷·历史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请将试卷答案填在试卷后面的答题卡上。 3.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必修1+必修2。
考点分类
高频考点
本卷特点
考点内容
1.古代中国与希腊的政治制度 2.近代列强侵华的影响及中国民主革命 3. 近代西方各国代议制的特征 4.现 代中国民主政治、外交及 经济的 发 展 5.现代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特征及经济发展趋势

辽宁省重点高中协作校2018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题及答案

辽宁省重点高中协作校2018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文综历史试题及答案

24.据《左传·僖公四年》记载,“初,晋献公欲以骊姬为夫人,(以龟甲占)卜之,不吉(祥)。

(以)筮(占卜)之,吉(样)。

公曰:‘从筮。

’卜人曰:‘筮短龟长,不如从长。

’(晋献公)弗听,立之”。

孔颖达认为:“卜人欲令公舍筮从卜,故云‘筮短龟长’。

”这可以用来说明先秦时A.法律的制定者是君主B.政治活动有原始色彩C.诸侯的权力受到制约D.社会贵贱观念的削弱25.南宋时杭州在“夜市于大街有车担设浮铺,点茶汤以便游观之人”,“巷陌街坊,自有提茶瓶沿门点茶,或朔望日,如遇吉凶二事,点送邻里茶水,倩其往来传语”。

这可用来说明当时A.政治与经济中心合一B.城市商业比较发达C.官府加强了经济监管D.理学思想压倒迷信观念26.据表可以得出的正确认识是史料出处《白氏长庆集·序》(824年) 至于缮写、模勒(雕刻之文),铉(炫)卖于市井,或持之以交酒茗者,处处皆是中和三年癸卵夏(883年)……阅书于重城之东南,其书多率雕版印《家训序》纸,漫染不可尽晓咸通九年(868年)四月二十五日,王瑜为二亲敬造普施1899年敦煌发现雕版印刷品《金刚经》A.文献史料的主观性须甄别使用B.不同史料导致历史真相多样化C.雕版印刷术在唐代已得到应用D.历史结论必须要依靠考古证实27.《清史稿》载:“世谓(内阁)大学士非兼军机处,不得为真宰相。

胜此任者,非以其慎密,则以其通敏。

慎密则不泄,通敏则不滯,不滞不泄,枢机之责尽矣。

”该记载A.体现军国大权尽归内阁B.显示经世致用思想的发展C.证实清朝中央集权强化D.说明军机大臣需敏锐严谨28.下面是近代上海部分年份进出口贸易总值统计图(单位:万关两)。

据图可知这一时期A.中国日益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B.上海逐渐成为全国的商贸中心C.中国进口货物贸易额呈增长趋势D.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不断加深29.陈独秀在总结辛亥革命失败的教训时,敏锐地意识到“当下的革命阻力已不再是表面上的制度与体制是否与现行的社会政治形势相一致,而是体制层面的价值体系是否符合民众之心理”。

辽宁省喀左县蒙古族高级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卷

辽宁省喀左县蒙古族高级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卷

2017——2018学年度高三年级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卷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4小题,共68分)1. 根据《周礼》记载,每年正月初一,朝廷的司徒官向乡大夫讲授法律,乡大夫颁授给乡吏,乡吏立即返回对乡民进行宣讲,且往往和最隆重的祭祀活动同时进行,全民都要有组织地参加。

这表明A. 西周开始出现文化下移B. 诸侯国争霸割据的局面出现C. 周王室直接控制了地方D. 分封制之中孕育着中央集权【答案】D【解析】材料“朝廷的司徒官向乡大夫讲授法律,乡大夫颁授给乡吏,乡吏立即返回对乡民进行宣讲”表明中央派官员逐级将法律宣讲到地方,使全民都要知晓法律、遵守法律,有利于加强对地方的控制,D正确;材料不是反映文化传播,而是宣讲法律,A错误;材料与“诸侯国争霸割据”无关,排除B;材料反映的是中央派官员逐级将法律宣讲到地方,无法体现周王室直接控制了地方,排除C。

2. 史书中关于汉武帝与其丞相田蚡有这样一段记载:丞相入朝奏事,推荐了一些人担任官员。

皇上说:“你任免官吏任免完了吗?我也想任免一些官吏。

”这则记载反映出A. 中外朝制度削弱了君主专制B. 从无为到有为转变很有必要C. 地方王国问题仍然威胁皇权D. 官吏任免权全操于丞相之手【答案】B【解析】依据题干材料“丞相入朝奏事,推荐了一些人担任官员”说明相权较大,“你任免官吏任免完了吗?我也想任免一些官吏”反映出汉武帝要削弱相权,加强君权,从无为转变到有为,故B项正确;结合所学可知,中外朝制度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故B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君权与相权的问题,材料与地方王国问题无关,故C项错误;D项不符合史实,应排除。

点睛:本题考查汉武帝削弱相权的措施,解题的关键是对“丞相入朝奏事,推荐了一些人担任官员”、“你任免官吏任免完了吗?我也想任免一些官吏”的分析理解,结合中外朝制度和汉武帝削弱相权的措施解答即可。

3. 儒家崇尚知仁行义的谦谦“君子”;墨家推崇分人以财、助人以力的“兼士”;法家则以循名责实、公正无私的“铁腕”实行者为道德极峰。

辽宁省喀左县蒙古族高级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化学试卷

辽宁省喀左县蒙古族高级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化学试卷

2017—2018年度上学期高三年级第三次月考化学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 1 C 12 N 14 O 16 Cl:35.5 Mg 24 S 32 Na 23 Al27一、选择题(包括18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题3分,共54 分)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生铁、不锈钢和黄铜都属于合金B.淀粉、油脂和蛋白质都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C.水泥、玻璃和陶瓷都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D.天然气、液化石油气和汽油的主要成分都属于烃类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干冰、盐酸都是电解质B. Na2O2、Fe2O3、CaO既属于碱性氧化物,又属于离子化合物C. 有单质参加或有单质生成的反应不一定属于氧化还原反应D. 根据是否具有丁达尔效应,可将分散系分为溶液、浊液和胶体3.下列反应中,反应物的用量或浓度改变时,不会改变生成物的是()A.铁与硝酸反应B.硫在氧气中燃烧C.碳酸钠溶液和盐酸酸溶液反应D.明矾溶液与烧碱溶液反应4.下列有关性质的比较,不能用元素周期律解释的是()A.酸性:H2SO4>H3PO4B.非金属性:Cl>BrC.碱性:NaOH>Mg(OH)2D.热稳定性:Na2CO3>NaHCO35.据报道,N5是破坏力极强的炸药之一,18O2是比黄金还贵的物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N5和N2互为同位素B.18O2的摩尔质量为36C.原子半径:N<18O D.2N5=5N2是化学变化6.下列有关化学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用广范pH试纸测定某溶液的pH为8.3B.实验室可以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检验氨气C.海带中提取碘时先将海带在蒸发皿中灼烧灰化D.碘的CCl4溶液获得单质碘的实验方法是蒸发结晶7.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标准状况下,0.1 mol Cl2溶于水,转移的电子数目为0.1N AB.物质的量浓度为0.1mol•L﹣1的MgCl2溶液中,含有Cl﹣个数为0.2N AC.标准状况下,2.24L甲醇中含有C﹣H键的数目为0.3N AD.常温下,22g CO2和N2O混合气体中,含有的原子数目为1.5N A8.下列物质的转化在给定条件下不能实现的是()A.饱和NaCl(aq)NaHCO3Na2CO3B.MgCl2(aq)Mg(OH)2MgOC.Al2O3NaAlO2(aq)Al(OH)3D.Fe2O3FeCl3(aq)无水FeCl39.下列离子在有关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无色溶液:Al3+、K+、Cl-、S2-B.滴加酚酞显红色的溶液:Na+、ClO-、NO3-、Cl-C.滴加甲基橙显红色的溶液:Fe2+、NH4+、SO42-、NO3-D.c(H+)=c(OH-)的溶液:Fe3+、K+、Cl-、SO42-10. 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错误的是()A. 在蓝色的淀粉溶液中通入足量SO2后成无色溶液:I2+SO2+2H2O=2I-+SO42-+4H+B. 饱和Na2CO3溶液中通入CO2足量:2Na++CO32-+ CO2+H2O=2NaHCO3↓C. 向酸性KMnO4溶液中加入H2O2:2MnO4-+3H2O2+6H+=2Mn2++4O2↑+6H2OD. 钠投入CuSO4溶液中:2Na+Cu2++2H2O=2Na++Cu(OH)2↓+H2↑11.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 2SO2+O2=2SO3;△H= -196.6 kJ/molB. 2H2(g)+O2(g)=2H2O(l);△H =-571.6 kJC. H2(g)+ 1/2 O2(g)=H2O(l);△H =-285.8 kJ/molD. C(s)+O2(g)=CO2(g);△H =+393.5kJ/mol12.表中a、b、c表示相应仪器中加入的试剂,可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取、净化、收集的气体是( )113.“便携式乙醇测量仪”以燃料电池为工作原理,在酸性环境中乙醇被氧化为X,其中一个电极的反应式为:CH3CH2OH-2e-= X + 2H+。

高三历史第三次月考试题word版本

高三历史第三次月考试题word版本

新疆石河子二中2018 届高三历史第三次月考试题一、( 1.5*36=54分)1.“不西周氏族,乃及夏氏族、商氏族及其他氏族,全在此制度下,逐出一种同一文化、同一政府、同一制度的大同念来。

在春秋代,西周王室早已覆,但由它所分封的侯,却逐形成一的结盟体。

”此资料旨在明A. C.分封制有利于建立集体治B. 分封制推了“王至上”的同分封制后辈一国家建立有影响 D. 分封制不利于建立中央集制2.“密折”一始用于康熙,最初一种特,限于少许信官等使用。

康熙五十一年前后,地方和中央官才宽泛得奏折。

雍正帝即位后,又予道、知府、同知、副将一的官密上奏折的力。

据,当上密折的人数已达到1000 人以上。

明A. 清朝中央政府管理的开放性B.制主中央集达到峰C. 中央一步加地方的控制D.清朝加人民的控制3.中国古代天文机构是政府的重要部。

从事天文的人都是朝廷命官,甚至有人担当高官并有特别政治地位。

民私藏和研究天文籍被禁止。

此象正确的是A. 造成古代天文学期落后B.治者崇奉君神授C. 天文会打破君的迷信D.天文只能是政府行4.江云港尹湾曾一个古代墓葬,其中出土的木正面写道:“ 、邑、侯国卅八:十八,侯国十八,邑二。

其二十四有堠。

都官二⋯⋯。

”依照所学知剖析,墓葬最有可能属于以下哪一史期A. 西周B.秦代C.代D.元代5. “位卑重、位高”是中国古代置官吏的重要原,品低者委以重任便于控制。

以下符合一原的是A.秦始皇期的“丞相”B.武帝期的“侍中”C. 宋太宗期的“参知政事”D.明太祖期的“尚6.“自板印史之流行,寒士得日易,此与教育之普及,相相成。

当尤有一事可注意者,即籍之保留,多在南,此地区均寒士之新土。

北方大族之旧,籍反残缺。

”南北一反差从本上反应出A. C.文化中存在着地区色彩南方的教育事更达B.中国重心南移D.士族退出政治舞台7.宋代地主利用民之的矛盾,用增租佃方式增加地租,而民利用地主之的矛盾,用佃他人之田的方式来达到降低地租的目的。

辽宁省高三上第三次月考历史试卷

辽宁省高三上第三次月考历史试卷

辽宁省高三上第三次月考历史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34题;共68分)1. (2分) (2017高一上·唐山月考) 史书上载“益(当时一部落首领)干启位,启杀之”。

启这一做法,对我国古代政治制度产生的最主要影响是()A . 实行了禅让制B . 建立了奴隶制国家C . 开创了王位世袭制D . 确立了皇帝制2. (2分) (2016高一上·铜陵期中) 钱穆在《中国社会演变》一文中指出:“不论西周氏族,乃及夏氏族、商氏族及其他氏族,全在‘此制度’下,逐渐酝酿出一种同一文化、同一政府、同一制度的大同观念来。

”材料中的“此制度”是指()A . 禅让制B . 分封制C . 宗法制D . 中央集权制3. (2分) (2017高三上·黄陵开学考) 中国古代高层行政区经历了秦汉的郡、魏晋南北朝的州、唐朝的道、宋朝的路、元朝的行省、明朝的布政使司和清朝的省的变迁,极不稳定,变化较大。

这反映出()A . 中央与地方的矛盾长期存在B . 高层行政区的数量不断增多C . 地方行政区的权利不断扩大D . 中央与地方的分权日趋合理4. (2分) (2017高三上·新乡月考) 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官员获得监察官职的必需条件,首先要有足够的学识、才干,凜然的风骨、人格;然后又要有丰富的从政经验、政绩等。

这说明()A . 匡正社会风气的重要性B . 西汉中央集权得到加强C . 应该不断完善监察立法D . 监察官的遴选重视修养5. (2分) (2017高二上·台州月考) 康熙帝在孔子故乡曲阜亲书“万世师表”悬于孔庙大成殿上,其作用不包括()A . 缓和了阶级矛盾B . 缓和了汉、藏之间的民族矛盾C . 加快了满汉文化的发展步伐D . 巩固了清朝对中原地区的统治6. (2分)冯友兰在《中国哲学史》一书中写道:(明清)在这个时期,在某些方面,中国的文化有了重大进展。

内蒙古高三上第三次月考历史试卷

内蒙古高三上第三次月考历史试卷

内蒙古高三上第三次月考历史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34题;共68分)1. (2分)(中国政制)达臻“文明”一途,实应归功于西周的创制。

……西周政治里显然有深厚的贵族色彩,而“共主”名义下的地方分权体制……与秦以后一统的君主“独制”格局泾渭分明。

因此古贤多称周秦之间为“天下一大变局”。

(王家范《中国历史通沦》)下列对材料的解读,不正确的是A . “西周的创制”指包括实行分封制等制度创建B . “贵族色彩”是因为分封制与宗法制的结合C . “共主”是指周王室已实现了权力的高度集中D . “地方分权体制”指地方拥有较大自主权2. (2分)“(楚庄王十六年)伐陈,杀夏征舒。

……已破陈,即县之。

”“(韩桓惠王十年)我上党郡守以上党郡降赵。

”这说明春秋战国时期()A . 楚国和赵国分别分封了陈国和韩国B . 楚庄王完成了对全国的统一C . 秦国在新征服的地方设立了郡县D . 出现了分封制与郡县制并存的局面3. (2分)明太祖朱元璋鉴于历史上宰相“专权乱政”,废除了丞相职位,但又导致从杂事务集于一身的烦恼。

为解决这一烦恼,他设立了什么机构作为皇帝处理国政的助理机构A . 宣政院B . 殿阁大学士C . 参知政事D . 内阁4. (2分) (2018高一上·黄陵期末) 据史料记载,从明太祖洪武十七年九月十四日至二十一日的八天内,内外诸司送到皇宫的奏章多达1460件。

在这样的背景下,为有效处理政务,后来明成祖朱棣采取的措施是()A . 设立中朝B . 设立丞相C . 设立内阁D . 设立军机处5. (2分)有学者认为,综观中国历史,儒家“君子”几乎始终是政治、社会批判功能的首要承担者。

从汉末“清议”到宋代“太学生”运动,再到晚明东林党人的“一堂师友,冷风热血,洗涤乾坤”,无不是儒家“君子”发挥政治主体意识和批判精神的表现。

下列解释与该学者的主张最符合的是A . 道德修养是儒家“君子”的首要内涵B . 儒家“君子”是维护君权和统治者的保守派C . 儒家“君子”是“批判”的政治主体D . 学习知识对儒家“君子”有重要意义6. (2分) (2019高二下·芜湖期中) 宋代妇女有财产继承权,法律也允许妇女改嫁、离婚,丈夫外出三年不归,女方就可以主动提出离婚。

2018届高三历史第三次月考试卷

2018届高三历史第三次月考试卷

XXXX学校2018届第一学期第三次月考试卷高三历史注: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命题人:xxx 审核人:xxx一、选择题(每题3分,16小题,共48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在西周分封制下,被嫡长子继承制排除在王位继承以外的众王子弟,获得了新建诸侯国的权力,更得到一般宗族子弟绝不会出现的各种政治特权。

材料表明西周分封制A.推动了王室宗族迅速分化B.强化了王室间的血缘纽带C.有效缓和了各诸侯国矛盾D.实现了地方对中央的拱卫2.秦律对官府铁器的供应和使用都有具体的规定,如果铁器损失,必须根据情况分别处理。

秦律规定对偷盗耕牛的人必须判罪,并规定厩苑所饲养的牛必须达到一定的繁殖率,完不成任务的要受处罚。

这些规定A.促使秦律形成了完整体系 B.推动了精耕细作的深化C.推动了秦代冶金业的发展 D.说明铁犁牛耕技术普及3.唐代科举分为常举和制举。

常举每年举行考试,科目主要是明经、进士、明法等,应考者有两个来源,一为生徒,即由各级各类学校保送者;二为乡贡,即经州县考试选拔的自学者。

制举是为了搜罗非常人才而临时设置的考试,所设科目有贤良方正、直言极谏、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等。

一般士人和官吏都可应考,录取者授予官职或提升。

这说明唐代科举制A.保证了人才选拔的公正性 B.进一步扩大了统治基础C.体现了严格的等级差异 D.沉重打击了贵族特权4.某思想家认为:“知是心之本体,心自然会知……不假外求。

若良知之发,更无私意障碍,即所谓充其恻隐之心,而仁不可胜用矣”。

材料中的思想家强调A.“格物致知”才能求得天理 B.知行合一是获取天理的关键C.良知是存在于人心中的天理 D.顺应了当时商品经济的发展5.古代中国的官衙机构、官职名号各有渊源。

根据学者钱穆的说法,元朝政府所设的“行中书省”意为“行动的中书省”,从名称解释看,“行省”是A.皇帝的秘书机构 B.朝廷的朝贡藩属 C.地方的自治机构 D.中央的派出机构6.根据《南京条约》文本,五口通商后,中方认为英人可在各口岸的港区居停,不得入城;英方则坚持要到城内活动。

辽宁省高三文科综合历史三轮复习模拟考试试卷

辽宁省高三文科综合历史三轮复习模拟考试试卷

辽宁省高三文科综合历史三轮复习模拟考试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12题;共24分)1. (2分) (2017高一下·惠来期末) 杨宁一曾说:“总体看来,周天子虽表面上为天下共主,但实际上控制力有限,各诸侯国实际上都是有很大独立性的政治实体。

”这表明西周()A . 已经实现了权力的高度集中B . 形成了诸侯国对周王室众星捧月的格局C . 对地方进行垂直管理D . 统治具有松散性2. (2分) (2018高二上·吉林期中) 对下表著作中关键词出现次数的统计数据分析,可知汉朝()A . 社会等级秩序固定化B . 孝处于社会伦理体系的核心C . 君主专制进一步加强D . 讲究礼义成为重要社会共识3. (2分)(2019·赣州模拟) 唐宋以来,江浙地区之田,“所种惟稻”。

到了明中后期,“农田种稻者不过十之二三,图利种植者,则十之七八”。

这种变化反映了江浙地区()A . 经济重心地位日渐凸显B . 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发展C . 农业商品化趋势的增强D . 自给自足自然经济瓦解4. (2分) (2018高三上·龙岗期中) 历史学家黄仁宇指出,明朝“商人之互相合作,共同经营之情形已屡见不鲜,但始终无发展为股份公司取得财团法人地位之趋向”。

借助血缘关系维系的商业组织……道德义务可能超过其经济利益。

执商业资本之牛耳的徽商、晋商,其汇兑业务的运转“全赖个人操守及道德观念……”在此,作者最想表达的是()A . 明朝商业发展缺乏资本主义特征B . 明朝商人靠诚信经营以获取利益C . 明朝的经济区域性分工日益明显D . 明清时期出现跨地域的商帮组织5. (2分) (2016高二下·南宁期末) 史学家胡绳认为,中国近代史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成过程中从时间上能够衔接起来的三个环节是:1840—1864年;1864—1901年;1901—1919年。

辽宁省喀左县蒙古族高级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

辽宁省喀左县蒙古族高级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

2017-2018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地理试卷一、单项选择题(计30小题,每题2分,共60分)2017年上半年,国家基建投资增长21.1%,导致钢材价格涨幅明显,尤其是螺纹钢,每吨比年初涨了1000多元,创下了四年以来的新高。

同时煤炭价格持续回升,自6月7日至8月18日,焦炭期货价格已经持续上涨949元/吨,涨幅达71%;焦煤期货价格涨幅也达64%,焦煤、焦炭合约双双创出两年来新高,而迎峰度夏高峰期的到来,更让各界惊叹“煤超疯”又来了。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导致钢材价格上涨明显的主要原因是A. 煤炭价格持续回升B. 钢铁生产加大了科技投入C. 全国钢铁环保限产D. 国家基建拉动钢铁的需求2. “煤超疯”来了对山西省的影响是A. 小煤窑大量增加B. 促进煤炭产业发展C. 减小交通运输压力D. 利于改善环境质量【答案】1. D 2. B【解析】1. 据题干知,2017年上半年,国家基建投资增长21.1%,导致钢材价格涨幅明显,说明国家基建拉动钢铁的需求导致钢材价格上涨明显。

故选D。

2. “煤超疯”体现了煤炭需求量增加,会促进山西省煤炭产业的发展,促进经济发展,但小煤窑数量不一定增加,A错误,B正确;不利于环境质量的改善,D错误;增加交通运输的压力,C错误。

故选B。

近日,继共享单车、共享睡眠舱、共享雨伞、共享充电宝之后,“共享健身房”出现在北京。

在四、五平方米的空间内,有空调、空气净化器、跑步机、电视等设备,扫码支付后可进入健身,5分钟一元。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 “共享单车”的出现A. 彻底改变人们的出行方式B. 可以缓解城市交通拥堵C. 全面改善城市大气环境质量D. 势必增加市民出行成本4. “共享健身房”最适合布局在A. 休闲广场B. 大型商场C. 城市公园D. 居民小区5. “共享事物”面临的共同问题主要是A. 使用安全问题B. 卫生保证问题C. 管理规范问题D. 信息网络问题【答案】3. B 4. D 5. C【解析】.....................4. “共享健身房”主要是人们休闲健身的地方,因此最适合布局在居民小区。

辽宁省高三(普通班)上册历史第三次月考试卷

辽宁省高三(普通班)上册历史第三次月考试卷

辽宁省高三(普通班)上册历史第三次月考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 (共29题;共58分)1. (2分) (2018高三上·东城期末) 战国时期思想的起源和流行具有地域特征。

下图是战国思想大致分域图(虚线为分界线),下列主张与代号对应正确的是()A . “明王之治天下也,缘法而治”B . “行仁政,民之悦之”C . “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D . “燔诗书,贱游学之人”2. (2分) (2017高一上·舟曲月考) 2000万人口的秦朝,可以调40万劳动力去修长城,70万人去修始皇陵,70万人去修阿房宫,50万人戍五岭……这是西周天子难以办到的事。

其主要原因在于秦与西周的()A . 国力差异B . 制度差异C . 观念差异D . 时代差异3. (2分)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国务院决定压缩中央国家机关5%的公用经费用于抗震救灾。

地震后的第七天,国务院决定全国举行三天哀悼日,停止一切娱乐活动,降半旗默哀,沉痛悼念地震罹难同胞。

上述材料所体现的精神与下列思想有一致的地方是()①儒家思想②道家思想③墨家思想④法家思想A . ①②③B . ①③C . ①②④D . ①②③④4. (2分)《管子·心术》载:事督乎法,法出乎权,权出乎道,道与德无间,德出乎人。

这段材料()A . 表明了法与德的基本矛盾B . 奠定了法家学派的理论基础C . 反映了儒家“德治”的思想D . 强调了“人治”的治国理念5. (2分)西汉时期灾异频发。

每当灾害发生,皇帝常常下罪己诏。

据黄仁宇先生统计,《汉书》中记载皇帝颁布“罪己诏”多达三十三次。

这反映了A . “天人感应”学说B .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C . “大一统”的主张D . “三纲五常”学说6. (2分) (2019高三上·泰州期末) 孔子曰:“奢则不孙(孙:同逊,恭顺),俭则固(固:简陋、鄙陋)。

内蒙古高三高中历史月考试卷带答案解析

内蒙古高三高中历史月考试卷带答案解析

内蒙古高三高中历史月考试卷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元世祖忽必烈曾经说:“中书省是朕的左手,枢密院是朕的右手,御史台是用来医朕两只手的。

”这表明元朝()A.注重权力监督B.君主专制空前强化C.实行三权分立D.中书省是最高行政机关2.军机处“初只承庙谟商戎略而已”,后分割和取代了许多内阁“承旨出政”的职权,军机处实际上成了凌驾于内阁、部院之上的中枢政府机构。

以上材料说明军机处()A.已经成为清政府的最高行政权力机关B.最初的军政机构逐渐演变为行政机构C.相当于英国的内阁,是政府中枢机构D.取代内阁,成为政令制定、发布机构3.(东汉)永元十三年,和帝下诏:“幽、并、凉州户口率少,边役众剧,束修良吏,进仕路狭。

抚接夷狄,以人为本。

”于是,将以前边郡“不满十万三岁一人”的标准降为“五万以下三岁举一人”,五万至十万口郡的由“三岁举一人”调整为“二岁举一人”。

上述措施的主要目的是()A.防止中原人口流失B.加强中央集权C.加强少数民族治理D.调集民力开发边疆4.《旧唐书·食货志》记载:“(唐)高祖即位,仍用隋之五铢钱(“铢”是古代一种重量单位,一两的二十四分之一为一铢)。

武德四年(621年)七月废五铢钱,行开元通宝钱(规定每十文重一两,每一文的重位称为一钱),径八分。

”这成为唐以后历朝的铸币标准,沿袭近1300年。

据此可推断,唐朝()A.政府垄断铸币权限B.货币贬值严重C.货币改革适合经济发展D.藩镇威胁解除5.北宋理学家周敦颐的“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爱莲说》)与元王冕的《墨梅图》颇有相通之处。

两者所体现的认识论与艺术手法的相同之处分别是()A.格物致知、浪漫主义B.反省内心、变化万端C.知行合一、写实主义D.格物致知、托物言志6.《舌尖上的中国》中有这样的描述:“(明中期)扬州是中国食盐的集散中心,大批的商人来到这里,命靠着食盐贸易发家,他们同时带来的还有各自家乡的厨师、食材、口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2018学年度高三年级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卷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4小题,共68分)1. 根据《周礼》记载,每年正月初一,朝廷的司徒官向乡大夫讲授法律,乡大夫颁授给乡吏,乡吏立即返回对乡民进行宣讲,且往往和最隆重的祭祀活动同时进行,全民都要有组织地参加。

这表明A. 西周开始出现文化下移B. 诸侯国争霸割据的局面出现C. 周王室直接控制了地方D. 分封制之中孕育着中央集权【答案】D【解析】材料“朝廷的司徒官向乡大夫讲授法律,乡大夫颁授给乡吏,乡吏立即返回对乡民进行宣讲”表明中央派官员逐级将法律宣讲到地方,使全民都要知晓法律、遵守法律,有利于加强对地方的控制,D正确;材料不是反映文化传播,而是宣讲法律,A错误;材料与“诸侯国争霸割据”无关,排除B;材料反映的是中央派官员逐级将法律宣讲到地方,无法体现周王室直接控制了地方,排除C。

2. 史书中关于汉武帝与其丞相田蚡有这样一段记载:丞相入朝奏事,推荐了一些人担任官员。

皇上说:“你任免官吏任免完了吗?我也想任免一些官吏。

”这则记载反映出A. 中外朝制度削弱了君主专制B. 从无为到有为转变很有必要C. 地方王国问题仍然威胁皇权D. 官吏任免权全操于丞相之手【答案】B【解析】依据题干材料“丞相入朝奏事,推荐了一些人担任官员”说明相权较大,“你任免官吏任免完了吗?我也想任免一些官吏”反映出汉武帝要削弱相权,加强君权,从无为转变到有为,故B项正确;结合所学可知,中外朝制度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故B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君权与相权的问题,材料与地方王国问题无关,故C项错误;D项不符合史实,应排除。

点睛:本题考查汉武帝削弱相权的措施,解题的关键是对“丞相入朝奏事,推荐了一些人担任官员”、“你任免官吏任免完了吗?我也想任免一些官吏”的分析理解,结合中外朝制度和汉武帝削弱相权的措施解答即可。

3. 儒家崇尚知仁行义的谦谦“君子”;墨家推崇分人以财、助人以力的“兼士”;法家则以循名责实、公正无私的“铁腕”实行者为道德极峰。

这说明先秦士子A. 主张规范伦理道德B. 讲究胸怀宽容博大C. 注重个人道德修养D. 提倡政治参与意识【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信息,无论是儒家、墨家还是法家,都要求个人具有良好的品德,都注重个人道德修养,故答案为C项。

AD项材料没有体现,B项属于个人道德修养的组成部分,ABD 三项均排除。

4. 在中国古代,褒扬官员德行和政绩,往往称其人为“民之父母”,官员亦以“为民父母“爱民如子”作为执政的理想境界。

这一现象反映出A. 宗族关系已成为执政的基础B. “家天下”观念的政治影响C. 官员考核主要依据民本思想D. 官民之间具有共同政治诉求【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宗族关系是家族关系,不会成为执政的基础,故A项错误;材料“民之父母”、“为民父母”、“爱民如子”体现的是“家国同构”的“家天下”观念,故B项正确;官员考核的依据应该是官员的德行和政绩,故C项错误;材料体现不出官民具有共同的政治诉求,故D项错误;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宗法制5. 两汉实行州郡推荐、朝廷考试任用的察举制;经魏晋九品中正制,至隋唐演变为自由投考、差额录用的科举制。

科举制更有利于A. 选拔最优秀的官吏B. 鉴别官员道德水平C. 排除世家子弟入仕D. 提升社会文化水平【答案】D6. 北魏时,贾思勰的《齐民要术》总结出一套个体农户农副兼营的精耕细作农业模式,反复强调农户不要过度扩大耕种面积,“宁可少好,不可多恶”。

这表明A. 精耕细作的目的是追求农业收益的最大化B. 精耕细作农业遏止了大土地所有制的发展C. 个体农户为主体的耕作模式限制农业的进步D. 人口与土地的尖锐矛盾导致耕作模式的转变【答案】A【解析】材料“宁可少好,不可多恶”说明古代精耕细作追去的是农业收益的最大化,故B 项正确;精耕细作农业推动了大土地所有制的发展,故A项错误;小农经济为主体的精耕模式推动了农业的进步,故C项错我;材料不能反映出人地矛盾对耕作模式转变的影响,故D 项错误。

点睛:材料“宁可少好,不可多恶”是解题的关键。

7. 江南农业经济在东晋南朝、唐后期五代及南宋三个时期得到很大发展.其共同的原因是A. 推广普及铁制农具提高生产效率B. 官府组织民众屯田扩大耕地面积C. 政府改革税制调动农民的积极性D. 黄河流域人口因动乱大规模南迁【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中国古代经历了三次经济重心南移,即魏晋南北朝时期、唐代安史之乱时以及两宋之际,南移的原因都是因为北方战乱导致人口大规模的南迁,充实了南方的劳动力,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故答案为D项。

ABC项不是共同原因,故排除。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古代经济•经济重心南移8. 宋代官员待遇优厚,俸禄以货币为主,官员除了月给俸钱之外,还有禄粟、职田等实物和土地报酬,以及“农粮钱”、“餐钱”、“给券”、“茶汤钱”等津贴。

据此可知,宋代的俸禄制A. 易于滋生腐败堕落现象B. 加重了人民的经济负担C. 助推了商品经济的发展D. 促使重文轻武局面出现【答案】C【解析】材料中的“俸禄以货币为主”,有“月给俸钱” “农粮钱”“餐钱”“晶给券”“彭茶汤钱”的措施和形式,都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故答案为C项。

宋代官员除了俸禄外还有各种津贴,就是为了防止滋生腐败贪污,排除A项;B项材料不能反映,排除;“重文轻武”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D项。

点睛:官员的俸禄和其他津贴均以货币为主,官员用这些货币购买生活用品以及用于其他方面的开销,促进了货币在商品流通中发挥作用,相对于实物俸禄制,这种做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助推商品经济的发展。

9. 明朝洪武年间,政府允许商人用粮食换取盐引(一种取盐的凭证),商人可以凭借盐引到指定的盐场去支取食盐,再到指定的地区去销售,获取利润。

材料反映出当时A. 政府对盐商采取扶植政策B. 食盐业仍被政府严格控制C. 食盐市场已出现官商勾结D. 食盐生产具有区域性特征【答案】B【解析】材料中政府允许商人用粮食换取盐引(一种取盐的凭证),商人可以凭借盐引到指定的盐场去支取食盐,再到指定的地区去销售,获取利润。

可知政府对盐业严格控制,不能体现出对盐商采取扶植政策,故A错误,B正确;材料中政府允许商人用粮食换取盐引(一种取盐的凭证),这是政府允许的,不能体现出官商勾结,故C错误;材料中商人可以凭借盐引到指定的盐场去支取食盐,再到指定的地区去销售,可知不仅仅食盐生产具有区域性特征,销售也具有区域性特征,D不能全面反映材料信息,排除。

10. 明太祖通过户部晓谕两浙、江西百姓:“为吾民者当知其分,田赋力役出于供上者,乃其分也。

能安其分者,则父母妻子,家昌子裕,为忠孝仁义之民……否则,不但国法不容,天道也不容矣。

”据此可知,明初A. 强调家国一体的政治传统B. 致力于构建新意识形态C. 财政税收开始依赖于江南D. 实行严刑峻法维护统治【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意思可知明太祖要农民安于本分,反映了对封建制度的基础--小农经济的重视,强调家国一体的政治传统,强调家国一体的政治传统,A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致力于构建新意识形态,排除B;材料主旨强调农民安于本分,并没有提到国家财政税收开始依赖于江南,排除C;材料没有提到实行严刑峻法维护统治的相关信息,排除D。

所以选A11. 史载,苏州吴江县在明成化时只有四镇三市,嘉靖时有四镇十市,清康熙年间又增至七镇十市。

这一变化源于A. 对外贸易的繁荣B. 政府对商业高度重视C. 商品经济的发展D. 小农经济发展的推动【答案】C【解析】明清时期商品经济的发展,推动了南方市镇经济有了较大的发展,故C项正确,D项错误;康熙年间实施“海禁”,对外贸易并不繁荣,A项错误。

故答案为A项;明清政府推行“重农抑商”政策,B项错误。

12. 一个英国人曾记载:“远在1844年,我曾把这种土布的各种质地的样品,标明每一种的价格送回英国。

和我通信的人都说,按照所标的价格,他们在曼彻斯特也做不出来。

”这反映了当时:A. 自然经济抵制使英国商品滞销B. 中国的劳动力价格比英国低C. 机器生产优于传统的手工生产D. 中国土布有一定的竞争优势【答案】D【解析】从“和我通信的人都说,按照所标的价格,他们在曼彻斯特也做不出来”,可知中国的土布价格具有优势,有利于商业竞争,故D项正确;A项材料中没有涉及;材料中没有涉及两国劳动力的价格对比,故B项错误;从“和我通信的人都说,按照所标的价格,他们在曼彻斯特也做不出来”,可知材料体现不出机器生产优于手工生产,故C项错误。

点睛:材料“和我通信的人都说,按照所标的价格,他们在曼彻斯特也做不出来”是解题的关键。

13. 两江总督张之洞奏称:“苏州开埠通商,所有筹办缥丝、纺纱各厂及内河行驶小轮各事宜,除江宁、苏州、上海各设商务总局,派员督饬办理外,并照会在籍绅士分别经理。

”这主要反映出A. 官僚资本不断挤压吞噬民营企业B. 开埠通商推动中国近代工业发展C. 资本输出成为列强侵华主要手段D. 市场扩大刺激了苏州丝织业发展【答案】B【解析】从材料中的“苏州开埠通商,所有筹办缥丝、纺纱各厂及内河行驶小轮各事宜”,可以看出当地工商业发展与开埠通商之间的关系,即开埠通商推动了中国近代工业的发展。

故答案为B项。

其他三项材料不能反映,排除ACD项。

14. 杨在军在《家族企业长寿之家族因素剖析》中指出;“步入近代,同仁堂药店除加强产品开发和市场营销外,还积极利用官方联系以图在原材料、定价权,品牌维护、资金方面获得好处,企业获得新发展。

”这反映出同仁堂A. 经营者专注于产品结构调整B. 充分利用官商合办经营模式C. 利用与官方的关系垄断市场D. 借助政府力量加快市场开拓【答案】D【解析】重视产品结构的调整和市场营销,只是同仁堂成功的因素之一,排除A;同仁堂只是重视与官方的联系,借助官方力量发展自己,并没有采取官商合办的经营模式,故D项正确,B项错误;材料并没有说明其垄断市场,C项错误。

故答案选D。

15. 1400年到1800年间……中国不仅是亚洲纳贡贸易体系的中心,而且在整个世界经济中即使不是中心,也占据支配地位……它吸引和吞噬了大约世界生产的白银货币的一半。

这表明A. 古代中国是世界经济的中心B. 当时中国农耕经济领先世界C. 明清时期中国经济发展依然领先世界D. 明清之际商品经济繁荣【答案】B【解析】1400年到1800年间是中国的明清时期,封建农耕经济高度发展,领先世界,中国的茶叶和瓷器等手工业品远销海外,在对外贸易中,中国始终处于出超地位,白银大量流入我国,B正确;根据“在整个世界经济中即使不是中心,也占据支配地位”表明材料不是说明“古代中国是世界经济的中心”,而是说明中国在整个世界经济中的地位,排除A;1765年英国已经开始工业革命,推动资本主义快速发展,而中国明清时期封建社会已经走向衰落,C说法错误;材料说明的是国际贸易发展情况,明清之际商品经济繁荣与材料无关,排除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