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游恒山记参考答案
23 《游恒山记》学案(带答案)
教师用23. 游恒山记学习目标:1、掌握文言实词与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2、在诵读中,理清作者的记游顺序,培养学生对于古代游记散文的阅读理解能力,体会本文条理分明的游记特点。
3、学习作者不畏艰险,勇于攀登的精神。
学习重点:1.文章是按游踪的顺序组织材料的,移步换景是写作上的突出特色。
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根据作者的游踪把握文章的材料。
2.文章中的方位词语使用得准确恰当,在教学中应该引起注意。
3.文章中有几处生动的比喻,如“用力虽勤,若堕洪涛,汩汩不能出”“先从顶上望松柏葱青,如蒜叶草茎,至此则合抱参天,虎风口之松柏,不啻百倍之也”等,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注意其表达效果。
学习难点:本文生字较多,文句较拗口,会带来理解方面的困难,因此要学会生字,熟悉课文。
学习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知识链接我们学过了柳宗元的《小石潭记》和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两篇游记,它们的内容是描述祖国的壮丽山河,但更主要的是借助景物抒发作者当时的心情。
有这样一部著作,它既是我国一部地理学名著,也是一部名符其实的古代文学游记。
它凝聚了作者三十多年的旅游勘察汗水。
这部著作就是《徐霞客游记》,这部著作被誉为千古奇人的千古奇书。
清代钱谦益称它为“世间真文字,大文字,奇文字”。
徐霞客(1587~1641 年)名弘祖,字振之。
明代杰出的地理学家、旅行家。
生活于明末官僚政治极其腐败、社会矛盾极其尖锐的时代。
他少年好学,喜读奇书,博览古今史籍、图经地志,为人清廉刚正。
二十二岁起毅然抛开功名利禄,弃科举业,受母鼓励,不避风餐露宿之苦,不怕葬身丘壑之险,遍游华北、华东、华南、西南山水,考察自然地貌、水文气候、植被动物、风俗习惯、经济状况等,前后三十余年,以在祖国壮丽的山川中寻幽览胜为毕生乐事,他游遍中国的名山大川,同时还以日记的形式,把各地的地质、水源、物产、民情及山川景胜都一一详记下来。
三次遇盗,四次断粮,而志不变,气不馁,写游记不辍。
崇祯十三年(1640 年)病倒于云南丽江,被人护送回乡。
八年级语文上册 23.游恒山记课文全解素材 语文版
【基础知识及相关背景】一、字音及词义:风翳净尽:风平云散。
翳,云雾。
策杖登岳:拄着手杖攀登恒山。
策,拄着,扶着。
岳,这里指恒山。
浅阜:低矮的土山。
无攀跻劳:意思是没有爬山的劳累。
跻,升,登。
离立:并立。
于是:从此。
是,代词,指虎风口。
循崖乘峭而上:顺着山崖,爬上峭壁,向上攀登。
循,顺着,沿着。
乘,登,爬。
穹碑森立:高大的石碑密集地竖立着。
森立,形容密集的样子。
倚而室之:就着改成一间屋子。
间道:偏僻的小路。
仰眺绝顶,犹杰然天半:抬头远看山顶,还突出地悬在半空里。
绝顶,极顶,最高点。
汩汩:形容水流急的样子。
青青与此作伍:呈现出一派青色,跟恒山作伴。
此,指恒山。
比肩连袂:肩靠肩,衣袖连衣袖。
形容靠得很紧的样子。
比,并。
袂,衣袖。
二、相关背景:1、关于作者徐霞客(1587~1641)名弘祖,字振之。
明代杰出的地理学家、旅行家。
祖父以上四世均有文名,父徐有勉隐迹田园,母王氏豁朗节俭。
徐自幼聪慧过人,好读书。
15岁博览祖遗“绛云楼”藏书,特好古今史籍、地志图经,萌远游五岳之志。
18岁,父受群豪欺侮,忧愤而死。
他决意不应科举,不入仕途,问奇名山大川。
万历三十五年徐21岁,辞别母亲和新婚的妻子开始出游。
初期旅行以登名山、访胜迹为主,因老母在堂,每年春天外出,秋冬计程以归。
他游山川如会知己,探穷奥如掘至宝。
47岁以前,游历了北方的泰山、嵩山、华山、恒山、五台山;南方的黄山、庐山、普陀山、天台山、雁荡山,最远至福建的武夷山。
崇祯元年4月,去福建漳州看望好友黄道周,远抵广东罗浮山。
崇祯二年,由南转北,人京师,游盘山。
三年,再南游漳州。
五年,重游天台山、雁荡山。
六年,出南京,再北上京师,游五台山、恒山,又南下三游漳州。
他身体健壮,登山捷如猿。
能忍数日饥,逢食即饱,旅泊岩栖,游行无所碍。
崇祯九年,徐年届50,于九月十九日深夜,辞别亲友,大笑出门,放舟作万里遐征,同行有静闻和尚和顾姓仆人。
静闻系江阴迎福寺僧,刺血写成法华经1部,愿供于云南的鸡足山。
八年级语文上册 23 游恒山记课文分析 语文版
游恒山记第一段交代出发的时间和天气情况。
“风翳净尽〞,是一个无风无云的好天气。
“澄碧如洗〞是表示中的描写。
向东上山,开始登山时比拟轻松,“土冈浅阜,无攀跻劳〞。
简略表示了登恒山之初的情况。
第二段详写了上山登顶的经过。
以游踪为线索依次记叙,一步一景,描写生动,景物、地名,景物间相隔的距离都写得极为详尽,目之所见,都细致记录。
上山一里后向北走,看到山上有埋藏不深的煤炭,再走一里,看到土石都呈红色。
之后他依次经过了望仙亭、虎风口、“朔方第一山〞牌坊、寝宫、飞石窟、北岳殿、会仙台等景观。
每处景观写得各有特色。
如:写松,用了“松影筛阴〞,阳光透过松树像过筛一样投下阴影,生动形象;写牌坊内,细致地写到了官房里的厨房、水井;写北岳殿,“上负绝壁,下临官廨,殿下云级插天,庑门上下,穹碑森立〞,对偶句式把殿的气势渲染出来;写会仙台,“台中像群仙,环列无隙〞,景物的形象如活现在目前。
登顶的经过写得最为详细。
先明确登顶的决心:“欲跻危崖、登绝顶〞。
再写山崖的险峻:“两崖断处,中垂草莽者千尺〞“出危崖上,仰眺绝顶,犹杰然天半〞,高崖裂开的地方,中间悬垂千尺草莽;出了高崖,抬头远看山顶,还突出地悬在半空。
写攀登的困难:“满山短树蒙密,槎枒枯竹,但能钩衣刺领,攀践辄断折,用力虽勤,假如堕洪涛,汩汩不能出〞,满山的荆棘茂密,参差的树枝和枯竹,只是钩刺衣服,抓住攀踏立即折断,不断地努力,却好似坠入洪流中,没在急流里不能出来。
山崖险峻攀登困难,可见登顶之不易。
然而,这一切并没有吓退登山者,“余益鼓勇上,久之棘尽,始登其顶〞。
一位地理学家、旅行家为亲历祖国山河,勘查地貌所表现出来的不畏艰险、锲而不舍的精神,由此可见。
第三段写登顶后远眺所见周围的景物。
登上山顶,重见天日,心情也愉快,“日色澄丽〞,再回看来路,“崩崖乱坠,杂树密翳〞,攀途险恶。
然后开始观察,写了山北的特点:“是山土山无树,石山如此有。
北向俱石,故树皆在北。
〞土山没有树,石山才有树,这种现象非常奇怪,后来有人解释,某某干旱少雨,山南向阳多蒸发,虽土山也少有树;山北是阴坡,化雪时间长,又少蒸发,所以较湿润,虽然多石,也长了许多树木。
《记承天寺夜游》《游恒山记》阅读练习及答案(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1课)
《记承天寺夜游》《游恒山记》阅读练习及答案一、基础知识1、《记承天寺夜游》作者苏轼,代文学家。
字子瞻,号,眉山人。
2、填空: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3、下面对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念无与为乐者(思念)B. 遂至承天寺(于是,就)C. 怀民亦未寝(睡觉)D. 相与步于中庭(共同,一起)4、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5、本文集中写景的句子是第句,其主要内容可用4个字概括为:6、这篇文章主要表现了作者的心境。
二、阅读能力训练(一)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回答问题:台中像群仙,环列无隙。
余时欲跻危崖。
登绝顶。
还过岳殿东,望两崖断处,中垂草莽者千尺,为登顶间道,遂解衣攀蹑而登。
二里,出危崖上,仰眺绝顶,犹杰然天半,而满山短树蒙密,槎枒枯竹,但能钩衣刺领,攀践辄断折,用力虽勤,若堕洪涛,汩汩不能出。
余益鼓勇上,久之棘尽,始登其顶。
1、解释下列字词:像:;还:绝顶:;蒙密:槎枒:;汩汩:2、翻译划线的句子。
3、这段描写作者登山的过程,主要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精神。
4、作者后来爬到了山顶,描写了哪些景物?(二)阅读下列文段,回答问题:江水又东,经西陵峡。
所谓“三峡”,此其一也。
国山松*言:“常闻峡口水疾,书记及口传悉以临惧①相戒②,曾无称有山水之类也。
及余来践跻③此境,既至欣然,始信耳闻之不如亲见矣。
其叠崿秀峰,奇构异形,固难以辞叙④。
林中萧森,离离蔚蔚,乃在霞气云表。
仰瞻俯映,弥习⑤弥佳,流连信宿⑥,不觉忘返。
目所履历,未尝有也。
既自欣得此奇观,山水有灵,亦当惊知己于千古矣。
(选自郦道元《水经注·江水·三峡》)注:国山松:姓袁,东晋末人,博学能文,著有《后汉书》一百篇,今不传。
一作“山僧”5、解释下列词语:临惧:;戒:践跻:;辞叙:弥习:;信宿:6、划线的句子可用现代汉语中的哪一句话来代替。
恒山游记 阅读答案附翻译
恒山游记阅读答案附翻译乔宇北岳在浑源州之南,纷缀典籍。
《书》著其为舜北巡狩之所,为恒山;《水经》著其高三千九百丈,为玄岳;《福地记》著其周围一百三十里,为总玄之天。
予家太行白岩之旁,距岳五百里,心窃慕之,未及登览,怀想者二十余年。
至正德改元,奉天子命,分告于西蕃园陵等,道经浑源。
去北岳仅十里许,遂南行至麓,其势冯冯煴煴,恣生于天,纵盘于地。
其胸荡高云,其巅经赤日。
余载喜载愕,敛色循坡东,迤岭北而上,是多珍灵草,枝态不类;桃芬李葩,映带左右。
山半稍憩,俯深窥高,如缘虚历空。
上七里,是为虎口,其间多横松强柏,壮如飞龙怒虬,叶皆四衍。
从者云:是岳神所保护,人樵尺寸必有殃,故环山之斧不敢至。
其上路益险,登巅三里,始至岳庙。
颓楹古像,余肃颜再拜。
庙之上有飞石窟,两岸壁立,豁然中虚。
相传飞于曲阳,今尚有石突峙。
故历代凡升登者,就祠于曲阳,以为亦岳灵所寓也。
然岁之春,走千里之民,来焚香于庙下,有祷辄应,赫昭于四方。
如此,岂但护松柏然哉!余遂题名于悬崖,笔于碑及新庙之厅上。
又数十步许,为聚仙台。
台上有石坪,于是振衣绝顶而放览焉。
东则渔阳上谷,西则大同以南,奔峰来趋,北尽浑源、云中之,南目五台隐隐在三百里外;而翠屏、五峰、画锦、封龙诸山,皆俯首伏脊于其下。
因想有虞君臣会朝之事,不觉怆然。
又忆在京都时,尝梦登高山眺远,今灼灼与梦无异,故知兹游非偶然者。
1.对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纵盘于地纵:放纵,自由自在B.枝态不类类:像,相似C.如缘虚历空缘:沿着D.奔峰来趋趋:归附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3分)A.作者想要游览恒山已经有二十多年了。
皇帝改年号为正德,作者奉皇上之命去恒山通告此事,才得以游览。
B.这篇游记是按照由上而上的登山顺序来写的,先写从山麓仰望,再写在半山腰俯深窥高,最后又写山顶所见。
C.每年,从千里之外赶来的百姓,来到岳庙烧香,有求必应,因此岳庙显赫的名声传遍四方。
《游恒山记》练习
《游恒山记》练习【基础知识】1.游恒山记》的作者是,是我国朝著名的地理学家,他的著作是由他旅途中的日记结集而成的。
2.本文以为线索,登顶途中依次经过等地方。
3.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虬松()萦回( ) 杰坊()官廨()庑门()穹碑()攀蹑()不啻()风翳()间道()4.结合语境解释下列加横线的词。
(1)还过岳殿东。
()(2)循崖乘峭而上。
()(3)倚而室之,曰会仙台。
()(4)台中像群仙。
()(5)但能钩衣刺领。
()(6)于是石路萦回。
()5.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有虬松离立道旁,亭曰望仙。
(2)二里,出危崖上,仰眺绝顶,犹杰然半天。
(3)是山土山无树,石山则有。
6.“我曾有缘,在黄昏的江船上仰望过白帝城,顶着浓烈的秋霜登临过黄鹤楼,还在一个寒夜摸到了寒山寺。
我周围人头济济,差不多绝大部分人的心头,都回荡着那几首不必引述的诗。
……这些诗,他们在孩提时代就能背诵。
”(选自余秋雨《阳关雪》)文中提到的那几首人们在孩提时代就能背诵的是你也一定很熟悉,请在下面横线上默写出含有以上名胜名称的相对完整的古诗文句子。
(三处名胜中任选两处)(1)《早发白帝城》李白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2)《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3)《枫桥夜泊》张继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阅读驿站】一里,转北,山皆煤炭,不深凿即可得。
又一里,则土石皆赤。
有虬松离立道旁,亭曰望仙。
又三里,则崖石渐起,松影筛阴,是名虎风口。
于是石路萦回,始循崖乘峭而上。
三里,有杰坊曰“朔方第一山”,内则官廨厨井俱备。
坊右东向拾级上,崖半为寝宫,宫北为飞石窟,再上则北岳殿也。
上负绝壁,下临官廨,殿下云级插天,庑门上下,穹碑森立。
从殿右上,有石窟,倚而室之,就着改成一间屋子,曰会仙台。
台中像群仙,环列无隙。
余时欲跻危崖、登绝顶。
23、游恒山记导学练
*******学校八年级上语文第23课《游恒山记》导学练班级:姓名:【格言积淀】1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
2大丈夫当朝碧海而暮苍梧。
3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目标要求】1.了解有关作者徐霞客的文学常识.2. 熟读课文, 疏通文义,理解课文内容。
3. 理解作者在文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4. 能够分析游记的特点(理清游踪,掌握作者的写作手法),并发表自己的意见。
【预习导学】恒山简介:素有“塞北第一名山”美称的恒山位于山西省浑源县城南5千米处,亦名太恒山,又名元岳,常山,相传4千年前舜帝巡狩至此,因见其山势雄伟,遂封为北岳。
恒山分为东、西两峰,最高峰东峰天峰岭,海拔2190米,其中西峰名为翠屏山,两峰对峙,以金龙峡分开,地势险要,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相传为古杨家将征战之处。
恒山风景以地险,山雄、寺奇、泉绝称著。
天峰、翠屏两山怪石争奇,古树参天,苍松翠柏间散布着楼台殿宇。
古有恒山十八胜景,今尚存朝殿,会仙府,九天宫,悬空寺等十多处,另有琴棋台,出云洞,紫芝峪等自然景区。
在悬崖峭壁上面,还留有很多名人题咏,岳顶松涛,夕阳返照,金鸡报晓,玉羊游云等景观更令人神往。
恒山第一胜景为悬空寺,位于恒山金龙悬西崖峭壁上,出悬空寺南行不远为恒山水库,坝顶有虎风口,此处风力较大,如虎啼山岗,故名。
此北方为果老岭,相传为八仙之一的张果老倒骑毛驴上天处,此东为夕陌崖,值日没时,金辉普照,满峪参差尽收眼底,如临仙境。
过果老岭即到朝殿,朝殿两旁配青龙白虎二殿,此处还有一苦一甜二井,苦井已封,甜井尚存,朝殿前廊有康熙二十四年重修恒山庙碑记等,过朝殿上行,走一两个小时达主峰,臵身于山巅,俯视千里朔方,万种景象尽收眼底,北岳之雄令人赞叹不已。
作者简介:徐霞客(1587~1641)名弘祖,字振之。
明代杰出的地理学家、旅行家。
他少年好学,喜读奇书,博览古今史籍、图经地志。
二十二岁起弃科举业,受母鼓励,不避风餐露宿之苦,不怕葬身丘壑之险,遍游华北、华东、华南、西南山水,考察自然地貌、水文气候、植被动物、风俗习惯、经济状况等,前后三十余年。
徐霞客《游恒山记》原文、译文与赏析
徐霞客《游恒山记》原文、译文与赏析徐霞客,字振之,号霞客,明代地理学家。
十一日,风翳(yì)净尽[风平云散。
翳,云雾],澄碧如洗。
策杖登岳……[拄着手杖攀登恒山]。
[策,拄着,扶着。
岳,这里指恒山],面东而上,土冈浅阜(fù)[低矮的土山],无攀跻(jī)劳[没有爬山的劳累。
跻,升,登]。
一里,转北,山皆煤炭,不深凿即可得。
又一里,则土石皆赤。
有虬(qiú)松[盘曲的松树]离立[并立]道旁,亭曰望仙。
又三里,则崖石渐起,松影筛阴,是名虎风口。
于是[从此。
是,代虎风口]石路萦回,始循崖乘峭而上[顺着山崖,借着峭壁,向上攀登。
循,顺着,沿着。
乘,凭借]。
三里,有杰坊[高大的牌坊。
杰,高大的样子]曰“朔方[郡名。
这里泛指北方]第一山”,内则官廨(xiè) [官署]厨井俱备。
坊右东向拾(shì)级[一步一步踩上台阶。
拾,放轻脚步往上走]上,崖半为寝宫,宫北为飞石窟,再上则北岳殿也。
上负绝壁,下临官廨,殿下云级[很高的台阶]插天,庑[wǔ,堂四面的廊屋]门上下,穹碑森立[高大的石碑密集地竖立着。
穹,高。
森立,密集的样子]。
从殿右上,有石窟,倚而室之[就着改成一间屋子],曰会仙台。
台中像[塑造]群仙,环列无隙。
余时欲跻(jī)危[高]崖、登绝顶。
还[huán,转,绕]过岳殿东,望两崖断处,中垂草莽者千尺,为登顶间(jiàn)道[偏僻的小路],遂解衣攀蹑[niè,踩]而登。
二里,出危崖上,仰眺绝顶,犹杰然天半[抬头远看山顶,还突出地悬在半空里。
绝顶,极顶,最高点],而满山短树蒙密[茂密],槎枒[chá yā,参差不齐的样子]枯竹,但能钩衣刺领,攀践辄断折,用力虽勤,若堕洪涛,汩汩[gǔ,水流急的样子]不能出。
余[我]益鼓勇上,久之棘[jí,酸枣树。
这里指有刺的灌木]尽,始登其顶。
时日色澄(chéng)丽[明丽],俯瞰(kàn)山北,崩崖乱坠,杂树密翳(yì)[浓阴遮蔽]。
2023年《游恒山记》阅读答案
2023年《游恒山记》阅读答案2023年《游恒山记》阅读答案1十一日,风翳净尽,澄碧如洗。
策杖登岳,面东而上,土冈浅阜,无攀跻劳。
一里,转北,山皆煤炭,不深凿即可得。
又一里,则土石皆赤。
有虬松离立道旁,亭曰望仙。
又三里,则崖石渐起,松影筛阴,是名虎风口。
于是石路萦回,始循崖乘峭而上。
三里,有杰坊曰朔方第一山,内则官廨厨井俱备。
坊右东向拾级上,崖半为寝宫,宫北为飞石窟,再上则北岳殿也。
上负绝壁,下临官廨,殿下云级插天,庑门上下,穹碑森立。
从殿右上,有石窟,倚而室之,曰会仙台。
台中像群仙,环列无隙。
余时欲跻危崖、登绝顶。
还过岳殿东,望两崖断处,中垂草莽者千尺,为登顶间道,遂解衣攀蹑而登。
二里,出危崖上,仰眺绝顶,犹杰然天半,而满山短树蒙密,槎枒枯竹,但能钩衣刺领,攀践辄断折,用力虽勤,若堕洪涛,汩汩不能出。
余益鼓勇上,久之棘尽,始登其顶。
时日色澄丽,俯瞰山北,崩崖乱坠,杂树密翳。
是山土山无树,石山则有。
北向俱石,故树皆在北。
浑源州城一方,即在山麓。
北瞰隔山一重,苍茫无际。
南惟龙泉,西惟五台,青青与此作伍。
近则龙山西亘,支峰东连,若比肩连袂下扼沙漠者。
既而下西峰,寻前入峡危崖,俯瞰茫茫,不敢下。
忽回首东顾,有一人飘摇于上,因复上其处问之,指东南松柏间,望而趋,乃上时寝宫后危崖顶。
未几,果得径。
南经松柏林,先从顶上望松柏葱青,如蒜叶草茎,至此则合抱参天,虎风口之松柏,不啻百倍之也。
从崖隙直下,恰在寝宫之右,即飞石窟也。
1、解释下列文中加点的词语。
无攀跻劳()还过岳殿东()2、找出文中点明游恒山的时间和天气情况的句子。
3、用自己的话表述下面句子的意思。
仰眺绝顶,犹杰然天半。
4、细读__第二段,找出最能表现作者精神风貌的句子。
5、从作者身上,你得到了哪些启示?参考答案:1、升、登现在作环,转,绕2、十一日,风翳净尽,澄碧如洗。
3、抬头远看山顶,还突出地悬在半空里。
4、余益鼓勇上,久之棘尽,始登其顶。
5、此题为开放性题。
语文版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23《游恒山记》同步练习
语文版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23《游恒山记》同步练
习
第23 课游恒山记
【基础巩固】
1.《游恒山记》的作者是,是我国朝着名的,他的着作是由他旅途中的日记结集而成的。
2.本文以游踪为线索,登顶途中依次经过了
等地方。
3.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虬松()萦回( ) 杰坊()官廨()庑门()
穹碑()攀蹑()不啻()
4.结合语境解释下列加横线的词。
(1)还国岳殿东。
()(2)循崖乘峭而上。
()
(3)倚而室之,曰会仙台。
()(4)台中像群仙。
()
(5)但能钩衣刺领。
()(6)于是石路萦回。
()
5.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有虬松离立道旁,亭曰望仙。
(2)二里,出危崖上,仰眺绝顶,犹杰然半天。
(3)是山土山无树,石山则有。
(4)既而下西峰,寻前入峡危崖,俯瞰茫茫,不敢下。
2018最新试题资料-《游恒山记》同步练习及参考答案
《游恒山记》同步练习及参考答案
《游恒记》同步练习及参考答案《游恒记》同步练习及参考答案
5 c 《游恒记》同步练习
维度A 基础知识
1徐霞客,明代。
霞客是他的。
2下列词注音正确的是
A浅阜(fù)虬(qiú)松朔(shuǒ)方
B 间(iàn)道汩汩(ɡǔ)袂(èi)
c廨(iè)不啻(chì)楂枒(zhā)(ā)
D 庑(ù)跻(ī)翳(ǐ)
阅读下列段,回答问题
台中像群仙,环列无隙。
余时欲跻危崖。
登绝顶。
还过岳殿东,望两崖断处,中垂草莽者千尺,为登顶间道,遂解衣攀蹑而登。
二里,出危崖上,仰眺绝顶,犹杰然天半,而满短树蒙密,楂枒枯竹,但能钩衣刺领,攀践辄断折,用力虽勤,若堕洪涛,汩汩不能出。
余益鼓勇上,久之棘尽,始登其顶。
3解释下列字词
像还
绝顶蒙密
楂枒汩汩
4翻译划线的句子。
5这段描写登的过程,主要表达了什么样的精神。
6后爬到了顶,描写了哪些景物?
维度B 阅读能力训练
江水又东,经西陵峡。
所谓“三峡”,此其一也。
松*言“常闻峡口水疾,书记及口传悉以临惧①相戒②,曾无称有水之类也。
及余。
初二语文上册第23课《游恒山记》同步练习1
第23课游恒山记【基础巩固】1.《游恒山记》的作者是;是我国朝著名的;他的著作是由他旅途中的日记结集而成的。
2.本文以游踪为线索;登顶途中依次经过了等地方。
3.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虬.松()萦.回( ) 杰坊.()官廨.()庑.门()穹.碑()攀蹑.()不啻.()4.结合语境解释下列加横线的词。
(1)还国岳殿东。
()(2)循崖乘峭而上。
()(3)倚而室之;曰会仙台。
()(4)台中像群仙。
()(5)但能钩衣刺领。
()(6)于是石路萦回。
()5.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有虬松离立道旁;亭曰望仙。
(2)二里;出危崖上;仰眺绝顶;犹杰然半天。
(3)是山土山无树;石山则有。
(4)既而下西峰;寻前入峡危崖;俯瞰茫茫;不敢下。
6.“我曾有缘;在黄昏的江船上仰望过白帝城;顶着浓烈的秋霜登临过黄鹤楼;还在一个寒夜摸到了寒山寺。
我周围人头济济;差不多绝大部分人的心头;都回荡着那几首不必引述的诗。
……这些诗;他们在孩提时代就能背诵。
”(选自余秋雨《阳关雪》)文中提到的那几首人们在孩提时代就能背诵的是你也一定很熟悉;请在下面横线上默写出含有以上名胜名称的相对完整的古诗文句子。
(三处名胜中任选两处)(1)(2)【阅读驿站】一里;转北;山皆煤炭;不深凿即可得。
又一里;则土石皆赤。
有虬松离立道旁;亭曰望仙。
又三里;则崖石渐起;松影筛阴;是名虎风口。
于是石路萦回;始循崖乘峭而上。
三里;有杰坊曰“朔方第一山”;内则官廨厨井俱备。
坊右东向拾级上;崖半为寝宫;宫北为飞石窟;再上则北岳殿也。
上负绝壁;下临官廨;殿下云级插天;庑门上下;穹碑森立。
从殿右上;有石窟;倚而室之[就着改成一间屋子];曰会仙台。
台中像群仙;环列无隙。
余时欲跻危崖、登绝顶。
还过岳殿东;望两崖断处;中垂草莽者千尺;为登顶间道;遂解衣攀蹑]而登。
二里;出危崖上;仰眺绝顶;犹杰然天半;而满山短树蒙密;槎枒枯竹;但能钩衣刺领;攀践辄断折;用力虽勤;若堕洪涛;汩汩不能出。
语文版八年级上册:6.23《游恒山记》同步练习及答案
6.23 游恒山记1.解释下面各句中加点的词语。
(1)解衣欲.睡( )(2)遂.至承天寺( )(3)庭下如积水空明..( )(4)盖.竹柏影也( )(5)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答案:(1)想要(2)于是,就(3)清澈透明(4)表示推测(5)只是,不过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1)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译文:(2)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译文:答案:(1)想到没有和(我)游乐的人,于是我就到承天寺寻找张怀民。
(2)张怀民也同样没有睡,一同到庭院中散步。
3.下列句子朗读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A.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B.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C.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D.盖/竹柏影也【解析】选D。
A项应为“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B项应为“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C项应为“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4.名句积累。
(1)庭下如积水空明,,。
(2)作者抒发自己感受的句子是:??。
答案:(1)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2)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5.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本文写于作者贬官期间,作者在文中表达的感情与柳宗元《小石潭记》中的感情一致。
B.文中“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等句都与“闲”字相关。
C.苏轼此时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这是一个有职无权的官,所以他自称“闲人”。
D.本文写景较为简洁,用素描的笔法,写月色,写景物,给人清静雅致的感觉。
【解析】选A。
两文表达的感情不一样,本文表达作者遭贬自我排遣的特殊心情,《小石潭记》中则流露作者被贬后的孤凄之情。
6.课内阅读。
(2012·株洲中考)阅读《记承天寺夜游》全文,回答问题。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①欣然..起行( )②念.无与为乐者( )答案:①高兴的样子②考虑、想到(2)翻译下面句子。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译文:答案:只是缺少像我们两个这样清闲的人罢了。
语文版八上语文第六单元第23课﹡游恒山记
初中语文试卷鼎尚图文整理制作温馨提示: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
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训练·达标检测一、双基积累1.解释下面各句中加点的词语。
(1)风翳.净尽( )(2)策.杖登岳( )(3)无攀跻.劳( )道旁( )(4)有虬松离立..(5)循崖乘.峭而上( )(6)杰.坊( )(7)穹.碑森立( )(8)台中像.群仙( )枯竹( )(9)槎枒..(10)比.肩连袂(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1)风翳净尽,澄碧如洗。
(2)崖石渐起,松影筛阴。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崩崖乱坠,杂树密翳。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余益鼓勇上,久之棘尽,始登其顶。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下列语句朗读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 )A.始/循崖/乘峭而上B.坊/右东向/拾级上C.因/复上其处/问之D.先/从顶上望/松柏葱青4. 请你说说徐霞客的精神给你什么启示。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课内阅读阅读课文第2段,完成5~7题。
5.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余时欲跻危.崖( )(2)遂解衣攀蹑.而登( )( )(3)满山短树蒙密..(4)余益.鼓勇上( )6.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恒心】【同步阅读】八年级语文上册 23 游恒山记
同步阅读
阅读下文,完成习题。
江水又东,经西陵峡。
所谓“三峡”,此其一也。
国山松言:“常闻峡口水疾,书记及口传悉以临惧①相戒②曾无称有山水之类也。
及余来践跻③此境,既至欣然,始信耳闻之不如亲见矣。
其叠崿秀峰,奇构异形,固难以辞叙④。
林中萧森,离离蔚蔚,乃在霞气云表。
仰瞻俯映,弥习⑤弥佳,流连信宿⑥,不觉忘返。
目所履历,未尝有也。
既自欣得此奇观,山水有灵,亦当惊知己于千古矣。
(选自郦道元《水经注·江水·三峡》)注:国山松:姓袁,东晋末人,博学能文,著有《后汉书》一百篇,今不传。
一作“山僧”
1.解释下列词语:
临惧:;戒:
践跻:;
辞叙:
弥习:;
信宿:
2.画线的句子可用现代汉语中的哪一句话来代替。
3.这段话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参考答案
1.临惧,登临此境令人恐惧。
戒,告,劝人注意。
践跻:登临。
辞叙:言辞来叙说。
弥习:愈熟习。
信宿:两晚。
2.百闻不如一见
3.表达了作者热爱祖国大好河山,且勇于探险的精神。
初二语文上册第23课《游恒山记》同步练习2
《游恒山记》同步练习维度A 基础知识1徐霞客;明代。
霞客是他的。
2下列词注音正确的是:A浅阜(fù)虬(qiú)松朔(shuǒ)方B 间(jiàn)道汩汩(ɡǔ)袂(mèi)C廨(jiè)不啻(chì)楂枒(zhā)(yā)D 庑(wù)跻(jī)翳(yǐ)阅读下列文段;回答问题:台中像群仙;环列无隙。
余时欲跻危崖。
登绝顶。
还过岳殿东;望两崖断处;中垂草莽者千尺;为登顶间道;遂解衣攀蹑而登。
二里;出危崖上;仰眺绝顶;犹杰然天半;而满山短树蒙密;楂枒枯竹;但能钩衣刺领;攀践辄断折;用力虽勤;若堕洪涛;汩汩不能出。
余益鼓勇上;久之棘尽;始登其顶。
3解释下列字词:像:还:绝顶:蒙密:楂枒:汩汩:4翻译划线的句子。
5这段描写作者登山的过程;主要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精神。
6作者后来爬到了山顶;描写了哪些景物?维度B 阅读能力训练江水又东;经西陵峡。
所谓“三峡”;此其一也。
山松*言:“常闻峡口水疾;书记及口传悉以临惧①相戒②;曾无称有山水之类也。
及余来践跻③此境;既至欣然;始信耳闻之不如亲见矣。
其叠崿秀峰;奇构异形;固难以辞叙④。
林中萧森;离离蔚蔚;乃在霞气云表。
仰瞻俯映;弥习⑤弥佳;流连信宿⑥;不觉忘返。
目所履历;未尝有也。
既自欣得此奇观;山水有灵;亦当惊知己于千古矣。
(选自郦道元《水经注·江水·三峡》)注:国山松:姓袁;东晋末人;博学能文;著有《后汉书》一百篇;今不传。
一作“山僧”7解释下列词语:临惧:戒:践跻:辞叙:弥习:信宿:8划线的句子可用现代汉语中的哪一句话来代替。
9这段话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维度C 探究应用去北台七十里;山始豁然;曰东底山。
台山北尽;即属繁峙界矣。
初九日出南山。
大溪从山中俱来者;别而西去。
余北驰平陆中;望外界之山;高不及台山十之四;其长缭绕如垣矮墙;东带平邢;西接雁门;横而径者十五里。
北抵山麓;渡沙河;即为沙河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参考答案:
2、
(2)虚词:
净:副词,全部。
皆:副词,都,全。
是:a代词,这。
B正确。
俱:副词,全。
于是:从此,从这里。
余:代词,我。
犹:副词,仍然,还是。
遂:连词,于是。
辄:连词,就。
益:副词,只有。
始:连词,才。
惟:副词,只有。
则:连词,却。
既而:副词,一会儿。
因:a于是;b 依靠。
于:a从;b在。
未几:副词,不一会儿。
不啻:不止。
7、
8、第一段略写出发的时间和天气情况
第二段详写上山登顶的经过
第三段写登顶后远眺所见之景
第四段写从西峰下山至飞石窟的情况
9、详略得当
10、
11 松树:松如筛阴
北岳殿:上负绝壁,下临官廨,
殿下云级插天,庑门上下,穹碑森立。
会仙台:台中像群仙,环列无隙。
12(1)、写决心:余时欲跻危崖,登绝顶
(2)、写山的险峻:“望两崖断处,中垂草莽者千尺,为登顶间道”、“出危崖上,仰眺绝顶,犹杰然天半”
(3)、写其难攀:满山短树蒙密,槎ya枯竹,但能钩衣刺服,攀践辄断折,用力虽勤,若堕洪涛,汩汩不能出。
13明确:一里,又一里,又三里,三里……
作者这样写,显出文章记游顺序清晰,条理分明的特点。
14 --余益鼓勇上,久之棘尽,始登其顶。
--不畏艰险、不怕辛劳、勇于实践的精神
15用定点观察发法,以山顶为基点俯视四周:
山北--崩崖乱坠,杂树密翳。
隔山一重,苍茫无际
山南--龙泉
山西--五台
近处--龙山西亘,支峰东连,
若比肩连袂下扼沙漠者。
16同样的事物从不同的角度观察,所见的景致也不同。
通过对比,反衬出恒山的高峻。
17像:塑造还:通“环”转,绕。
绝顶:极顶,最高点。
蒙密:茂密楂枒:参差不齐的样子汩汩:形容水流急的样子。
18我更加鼓起力气攀登,慢慢的荆棘也就被折断了,才登到了山顶。
19表现了作者不畏艰难,奋勇直前的精神。
20作者在山顶看到了日色,山石坠落,树等景物。
21临惧,登临此境令人恐惧。
戒,告,劝人注意。
践跻(j9):登临。
辞叙:言辞来叙说。
弥习:愈熟习。
信宿:两晚。
22百闻不如一见
23表达了作者热爱祖国大好河山,且勇于探险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