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二十三)
2023年山东省潍坊市中考语文真题(含答案解析)
![2023年山东省潍坊市中考语文真题(含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b5f427af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ad6907b.png)
2023年山东省潍坊市中考语文真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A.“平缓舒展”“古代文明”“万物生灵”三个短语的结构都是相同的。
B.“失润”与“湿润”读音相同而意义相反,用在句中令人耳目一新。
C.“这真可谓‘不废江河万古流’”中的指示代词“这”指“水的大循环”。
D.“一切生命之水,都在这恒量的水体中流转。
”这句话的主干是:水在流转。
5.对文中画横线句子语言特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句①用“至柔、至容、至润、至洁”形容水的特点,用词典雅,言简意丰。
B.句②运用比喻,用“交响乐章”生动地表现出江河起伏变化的流动状态。
C.句③运用拟人,“闯”“夺”等动作将黄河奔涌向前的气势充分表现出来。
D.句④中的四个句子,既构成对比又形成排比,富有气势,突出“润”的重要。
二、语言表达三、情景默写四、诗歌鉴赏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千里思郑锡①渭水通胡苑,轮台望汉关。
帛书秋海断,锦字夜机②闲。
旅梦虫催晓,边心雁带还。
惟余两乡思,一夕度关山。
[注]①郑锡,唐朝登宝年间进士,官至礼部员外。
②机:原意是弩机,代指武器。
10.下面对诗歌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用“通”和“望”连接四个地方,紧扣诗题“千里思”。
“望”是“思”的具体表现。
B.颔联意为:家乡来信被深秋大漠阻断;想写封家书,却战事不断、枕戈达旦。
C.“两乡思”是“独在异乡为异客”的羁旅之人的思乡之情。
“惟余”极言思乡之切。
D.“一夕度关山”与“关山度若飞”都写出了迅速越过关山、立即奔赴战场的状态。
11.请简要分析“虫”和“雁”两个意象在表达思乡情感方面的作用。
五、课外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郭泰字林宗,太原介休人。
少孤养母。
年二十,为县小吏,喟然叹曰:“大丈夫焉....能处斗筲①之役!”乃言于母,欲就师问,母对之曰:“无资奈何?”泰曰:“无用资六、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崇左市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崇左市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072ac06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202f329.png)
崇左市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崇左市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很多参加中考的学子会疑问要怎么样去提高中考的语文成绩,其实想提高中考语文成绩可以多做一些历年的中考语文试题。
以下是店铺给你推荐的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希望对你有帮助!崇左市中考语文试题一、积累与运用(每小题2分,共12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蓬蒿(gāo) 亵渎(dú) 静谧(mì) 镂空(lóu)B.污秽(huì) 狩猎(shòu) 狡黠(jié) 殷红(yīn)C.怂恿(sǒng) 归省(shěng) 荣膺(yīng) 决眦(zhì)D.黄晕(yùn) 陨落(yǔn) 酬和(hè) 确凿(záo)2.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嶙峋谰语赋闲五彩斑澜B.告罄诓骗狼籍张皇失措C.羸弱荫庇慰藉面面相觑D.聒噪诘责睥睨粗制烂造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比尔•盖茨是一位鲜为人知的公众人物。
B.比赛开始了,田径运动员前仆后继往前冲,勇争第一。
C.在人民大会堂的迎客厅里,各省劳模正襟危坐地等待中央领导人的接见。
D.崇左石林里的石头形态各异,有的像盛开的菊花,有的像参天大树,真是精巧绝伦。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通过参加智慧阅读活动,同学们拓宽了视野,提高了学习语文的兴趣。
B.这件事情太过复杂,具体详情以后我再告诉你。
C.乾清宫是皇帝处理日常政务,批阅各种奏章,后来还在这里接见外国使节。
D.在水流湍急和能见度极差的情况下,潜水员进入“东方之星”沉船搜救,这不仅相当危险,而且极其困难。
5.下列句子中语言表达最得体的一项是( )A.妻子对酒驾的丈夫说:“你想死别带上我!”B.小明为了阻止过道上乱停车的行为,贴出标语:乱停车则放气!C.医院欢送康复病人的临别赠言:但愿您身体健康,哪怕我们的药生虫也不怕。
2016年上海市奉贤区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和答案
![2016年上海市奉贤区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和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67216ed84254b35eefd34bd.png)
2015学年奉贤区第一学期初三质量检测语文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2016.1)一、文言文阅读(共39分)(一)默写(15分)1、万籁此俱寂,_______________。
(《题破山寺后院》)2、_______________,为伊消的人憔悴。
(《蝶恋花》)3、半匹红绡一丈绫,_______________。
(《卖炭翁》)4、_______________,草色入帘青。
(《陋室铭》)5、自云先是避秦时乱,_______________。
(《桃花源记》)(二)阅读下面的诗,完成第6-7题。
(4分)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唐)刘禹锡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6、下列对本诗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2分)A.诗人在扬州写了本首诗来酬答白居易的赠诗。
B.诗人离开巴山楚水之地已经二十三年了。
C.诗人在巴山楚水听到了吹笛声,勾起了他对白居易的思念。
D.诗人用敬酒来感谢白居易为自己唱歌。
1.6 能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
7、颈联“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表现的是:________________。
(2分)1.8 能理解和把握诗词的基本内容和作者的感情倾向。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8-10题。
(8分)爱莲说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牡丹之爱,宜乎众矣!8、文中的“予”指的是_______(人名),他是_______(朝代)哲学家。
(2分) 1.4掌握课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以及相关的文学和文化常识。
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3分)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2024年甘肃省兰州市中考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
![2024年甘肃省兰州市中考语文试题(含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ab59616d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04d84f5.png)
2024年兰州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注意事项:全卷共12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基础•运用(24分)班级开展“迷人的想象”主题活动,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想象•知识】1.阅读下面语段,完成各题。
①“想象〃是一个十分迷人的词汇。
这个词汇意味着无拘无束、天马行空和xu*n()丽多彩……理便g学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
”②想象力是知识的一种创新。
想象力绝对不会让现有的知识停申()不前,它是最活跃的、启发性的,是知识最有效的运动,能使知识不断得到更新、进化。
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要善于创新思维方式,打破陈规,束缚,思维空间,通过思考善于去想别人所未想、求别人所未求、做别人所未做的事情,最终不断创新发展。
(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字注音。
xuan()丽多彩停滞()不前(2)依次填入语段横线上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A.冲击扩充推行B.冲破扩充推行C.冲破扩展推动D.冲击扩展推动(3)语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表达欠妥,请写出修改意见。
【想象•文学】2.阅读下面语段,完成各题。
①小时候读过的红色经典中,我印象最深的是《星火燎原》。
这本书由毛主席亲笔题写书名,由无数革命先辈用自己的热血来撰写,被誉为“红宝石砌成的万里长城”O那些化作群星的英灵们,是燎原的星火,也是击碎浪涛的礁石,被永久地封存在历史的琥珀中。
②透过文字,我们看见那一根根顶住天穹的脊梁和那一双双烛照人间苍茫的虎目,为人间定又着新的肉度和广度。
,,,O(1)语段中画波浪线句子的主干是:O(2)依次填入语段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恰当的一项是()①开出名为信念的花②这些文字早已生了根③深深地扎在中华大地之中④结出名为坚定的果实A.①④②③B.②①③④C.②③①④D.①③②④(3)想象力贵在独特。
请仿照例句再写一个句子,表达你阅读红色经典的体验。
例句:是燎原的星火,也是击碎浪涛的礁石。
安徽省2016年中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安徽省2016年中考语文试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a3e4926b52acfc788ebc925.png)
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你拿到的试卷满分为 150 分(其中卷面书写占 5 分),考试时间为 150 分钟。 2.试卷包括“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试题卷”共 4 页,“答题卷”共 6 页。请务必在“答题 卷 ”上答题,在“试题卷”上答题是无效的。 3.答题过程中,可以随时使用你所带的正版学生宇典。 4.考试结束后,请将“试题卷”和“答题卷”一并交回。
拜祖,不烧香许愿,它就这样敞开自己,接纳每一个有缘相见的人。作为一座山,这正是它的本分。山风 凌厉,劲松回击,那些松树终把山风抽打到呜咽。奇石耸立,云海变幻,黄山总在不经意间给人带来心灵 的振撼。
(1)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不ān()世事劲()松呜咽() (2)文中画线的句子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这个词的正确写法是“”。 (3)“厉”在《新华字典》中有下面三个义项。文中“凌厉”的“厉”意思应为()。 A.严格 B.严厉 C.凶猛 (4)将下面的句子改为反问句,不得改变原意。 作为一座山,这正是它的本分。 3.运用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1)~(2)题。(4 分) (1)向了一回火,觉得身上寒冷,寻思:“却才老军所说,五里路外有那市井.何不去活些酒来吃?” 便去包里取些碎银子,把花枪挑了酒葫芦,将火炭盖了,取毡笠子戴上,拿了钥匙,出来把草厅门拽上。 出到大门首,把两扇草场门反拽上,锁了。带了钥匙,信步投东。 以上文段出自《》,描写的人物是(人名)。 (2)《海底两万里》是一部出色的悬念小说。小说从海面上“怪兽”出没开始,到(潜艇名)被大西 洋漩涡吞噬结束,悬念迭出,环环相扣,读者始终想解开一个谜:船长(人名)究竟是什么人? 4.九年级某班以“我是合格小公民”为主题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活动中一些问题,请你参与解决。(12 分) (1)普法活动我宣传 活动中,班级进行《环保法》普法宣传,请你使用比喻或对偶的修辞手法,拟写一则宣传语。 (2)道德风尚我倡议 陈洁同学为本次活动拟了一份倡议书。下面是倡议书的部分内容,请你按要求帮她修改。 为了强化同学们的公民意识,营造“争做合格小公民”的浓郁氛围,特向大家发出如下倡议: 一、爱国守法,自觉培育爱国情操,遵守各项法令制度; 二、诚实守信,严于律己,[A]坚决杜绝考试没有舞弊行为; 三、团结友善,与同学和睦相处,尊敬师长,关心他人; 四、 乐于奉献,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以 感恩之心回报社会。
山东济南中考语文真题附带答案
![山东济南中考语文真题附带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7f765c7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009a3df.png)
山东济南中考语文真题附带答案试卷试题一、积累与运用(共15分)1.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汉字并改正句中的错别字。
(3分)语文教学,即要重视包括字词使用、语法结构等语言能力的培养,更要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对学习主体的思想水平、道德品质、文化品位、知识视野、智力发展、人格个性的塑造,在长期的教学、xūn陶、浸染之后,将这些内容积淀内化为一种基础,再通过学生的日常生活和考试过程展现出来。
①塑②xūn ③ 改为2.按要求填空。
(5分)①儒家经典让我们获益匪浅。
《〈论语〉十则》中的“ ? ?传不习乎?”可以看出古代治学的人非常重视品德的修养;《〈孟子〉两章》中概括决定战争胜负的三个方面及其关系的句子是“ ,”说明人心所向、内部团结是克敌制胜的首要条件。
②王维《使至塞上》中“ ,”与范仲淹《渔家傲秋思》中的“ ,”有异曲同工之妙。
③思乡是萦绕在漂泊异乡的游子心中挥之不去的情愫。
请你写出连续两句表达“思乡”之情的诗句。
3.下列加点的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2分)A.中学生需要广阔的视野,参与各种社会实践活动特别是文化活动,这样才能开卷有益。
B.人类的智慧和大自然的智慧相比实在是相形见绌。
C.诵读经典对提升学生修养,陶冶学生性情的作用是不容置疑的。
D.精益求精体现了一种追求卓越的精神,这种精神是我们成长道路上的推进器。
4.下列有关名著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2分)A.《海底两万里》是凡尔纳的三部曲的第二部(第一部是《神秘岛》,第三部是《格兰特船长的儿女》),主要讲述诺第留斯号潜艇的故事。
B.《水浒》的作者是元末明初的施耐庵,小说塑造了众多草莽英雄的形象,表达了人们对平等与人人互爱的理想社会的向往。
C.《简·爱》这部小说以第二人称叙述,有强烈的主观色彩,亲切感人。
D.《骆驼祥子》中的祥子来自农村,他老实、健壮、自尊好强,经历了人生的三起三落后,变得更加坚强起来。
5.2014年9月16日,山东省第二十三届运动会将在我市举行。
2016中考语文56篇古诗文重点默写篇目:(二十三)《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2016中考语文56篇古诗文重点默写篇目:(二十三)《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https://img.taocdn.com/s3/m/d9fd78b451e79b89680226bc.png)
2016中考语文56篇古诗文重点默写篇目:(二十三)《水调歌
头·明月几时有》
1.表达了作者旷达的胸襟,且饱含人生哲理的词句是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2.词中写由月光转为思绪的过渡排比句是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3.通过写明月来表达对人生美好祝愿的词句是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4.我欲乘风归去,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何似在人间。
5.苏轼在《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一词中,借明月对远隔千里的胞弟表达思念和祝愿的句子是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语文) 中考语文诗歌鉴赏+文言文阅读试题(有答案和解析)含解析
![(语文) 中考语文诗歌鉴赏+文言文阅读试题(有答案和解析)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adee6d80fc4ffe473268ab20.png)
(语文)中考语文诗歌鉴赏+文言文阅读试题(有答案和解析)含解析一、中考语文诗歌鉴赏训练1.阅读古诗词,完成小题天净沙·秋思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1)曲中的“昏鸦”是指________(2)下列对“夕阳西下”一句作用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 点明流浪旅人思秋的特定时间。
B. 渲染既温情又悲凉的特殊氛围。
C. 使得全曲情境交融,浑然一体。
D. 烘托抒情主体怅惘若失的心绪。
【答案】(1)黄昏时归巢的乌鸦。
(2)C【解析】【分析】(1)理解词语意思先要理解诗句的意思,天色黄昏,一群乌鸦落在枯藤缠绕的老树上,发出凄厉的哀鸣。
昏:傍晚。
昏鸦:黄昏时归巢的乌鸦。
(2)“夕阳西下”一句,将前面九个独立事物统一到一幅画面中,有一种凄凉美。
A.“流浪旅人思秋的特定时间”表述错误。
B.“温情”表述错误,无中生有。
D.“怅惘若失的心绪”。
应是传达出旅人凄苦的心境。
故答案为:⑴黄昏时归巢的乌鸦。
⑵C【点评】⑴本题考查诗歌词语的理解能力。
难度不大,考生在理解诗歌的内容基础上就能完成。
⑵本题考查句子的做的鉴赏,考生要整体理解诗歌内容,领悟诗人的情感及诗歌的写作特点,对选项逐项审读,仔细辨析,能够判断出正误。
2.阅读下面古诗,完成小题。
瑞鹧鸪①〔宋〕卢炳客里惊嗟(客居他乡,贫困潦倒,如今不觉又是一年将除,如何不“惊嗟”?)又岁除。
萧萧寒雨滴茅庐。
山深溪转泉声碎(甲),夜永风摇烛影孤。
冷甚只多烧木叶,诗成无处写桃符②(乙)。
强酬节物聊清酌,今岁屠苏③自取疏。
【注释】①瑞鹧鸪:词牌名。
②桃符:古代在大门上挂的两块画着门神或题着门神名字的桃木板,后来在上面贴春联,因此借指春联。
③屠苏:酒名。
古代风俗于农历正月初一饮屠苏酒以避瘟疫。
在理解已有批注的基础上,给(甲)(乙)两处作赏析性批注。
【答案】示例:【甲】“泉声碎”实乃心碎。
除夕之夜,本是团圆之时,而诗人却身处郊野,客居他乡,形单影只,怎不心碎?【乙】身处他乡,居无定所,纵然觅得佳句,凑成春联,亦无处可题,凄苦、无奈之情溢于言表。
2016年江苏省无锡市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2016年江苏省无锡市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dc78f22ecc175527072208b7.png)
江苏省无锡市2016年中考语文试卷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10分,满分25分)1.(10分).根据课文默写,并写出相应的作者或篇名。
①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其不善者而改之。
(《论语》)②问君何能尔?。
(陶渊明《饮酒》)③,禅房花木深。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④,随风直到夜郎西。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⑤烽火连三月,。
(杜甫《》)⑥无可奈何花落去,,小园香径独徘徊。
(晏殊《浣溪沙》)⑦先天下之忧而忧,。
(范仲淹《岳阳楼记》)⑧,清风半夜鸣蝉。
(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2.(3分).下列各组词语中读音和书写都有错误的一项是()A.婆挲(suō)生意盎(yàng)然B.震撼(hàn)锲(qiè)而不舍C.轮廓(kuò)优(yōu)柔寡断D.蹊(xī)跷一筹(chóu)莫展3.(3分).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杨绛先生心怀恬淡,一生与世无争,醉心于读书.B.在开学典礼上,他第一次代表全体学生发言,显得有点儿矜持.C.无锡拥有惠山泥人、锡绣、竹刻等一批光怪陆离的传统艺术.D.上海一人工湖惊现巨幅“中国地图”,这一巧妙设计可谓独具匠心.4.(3分).下面文段中加点词的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
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
稍近,益狎,荡倚冲冒。
驴不胜怒,蹄之。
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㘎,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A.以为且噬己也且:将要B.益习其声习:熟悉,习惯C.蹄之蹄:用蹄子踢D.尽其肉尽:完全5.(3分).下列对名著有关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西游记》中,花果山上的一块仙石产一石卵,见风化作石猴.石猴率先发现水帘洞,众猴称他为“千岁大王,自此遂称美猴王.B.《西游记》中,孙悟空在铁扇公主处未借到真扇,就偷了牛魔王的坐骑,假扮牛魔王骗得真扇,后被牛魔王所扮的唐僧骗了回去.C.《水浒传》中,鲁提辖在五台山出家,被赐法名智深,因醉后大闹五台山,长老介绍他去东京大相国寺.D.《水浒传》中,杨志奉命押送生辰纲,一路上小心谨慎,处处提防,但还是在黄泥岗中计,生辰纲被吴用等人劫去.6.(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2024届浙江省温州市鹿城区第二十三中学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含解析
![2024届浙江省温州市鹿城区第二十三中学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131e8f08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c4fe381.png)
2024届浙江省温州市鹿城区第二十三中学中考一模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5.如需作图,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一、积累与运用1.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A.由于参加中学生体质测试,使我们本周的阅读课受到了影响。
B.是否专注,直接关系到自习课效率的高低。
C.2018年9月17日,受台风“山竹”影响,广东省所有学校停课,深圳、广州、中山、江门等沿海多市采取“停工、停业、停产、停运”等措施严密防御。
D.斑马线前“车让人”,不仅是扬州城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也是扬州文明城市的一张新名片。
2.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由于合理的体能训练,使他的体重在两个月内减掉了二十多斤。
B.最近热播的电影《流浪地球》改编自科幻作家刘慈欣的同名小说。
C.为了营造良好的安全环境,各级部门应切实加强安全执法检查和应急管理水平。
D.“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不仅要落实到位,而且要宣讲到位。
3.下列各个选项中,说法错误的一项是()A.“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出自我国现存第一部叙事详细的国别体史书《左传》。
B.“未若柳絮因风起”出自南朝宋临川王刘义庆组织编撰的笔记小说《世说新语》。
C.老舍,中国现代作家,代表作有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话剧《茶馆》《龙须沟》等。
D.普希金,俄国诗人,代表作有《假如生活欺骗了你》《自由颂》等。
4.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项是A.场.院/场.馆会.计/心领神会.纤.尘不染/说媒拉纤.B.镂.空/蝼.蚁上尉./蔚.为壮观阴差阳错/封妻荫.子C.畜.牧/牲畜.苏打./打.抱不平降.龙伏虎/拱手而降.D.摆脱./蝉蜕.捶.打/唾.手可得前仆.后继/扑.朔迷离5.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着.眼(zháo)蝙.蝠(biān)比较.(jiào)吹毛求疵.(chī)B.憎.恨(zēng)差.使(chāi)祈.祷(qǐ)畸.形(qí)C.气氛.(fēn)堵塞.(sè)戛.然而止(jiá)炽.热(chì)D.狡黠.(jié)迸.溅(bìng)粗犷.(kuàng)诲.人不倦(huì)6.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答题。
2024年云南省德宏州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原卷版+解析版)
![2024年云南省德宏州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原卷版+解析版)](https://img.taocdn.com/s3/m/7941b343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6ee14f4.png)
德宏州2024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模拟监测九年级语文试题卷(全卷四个大题,共25个小题;满分10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注意事项:1.本卷为试题卷。
考生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
答案应书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2.考试结束后,请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语文知识积累(1~5题,每题2分,第6题6分,共16分)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完成小题。
池边满是枝条修长的柳树,形成柔美的舞台幕布。
池上着白玉石的曲折石廊,流连其上,就可以近距离“亵(xiè)玩”这清高仙子了。
透过粉色的娇柔花辫儿,清楚地看到嫩黄的蕊儿,不时会有嗡嗡的蜜蜂前来拜访。
石廊尽头建有玲珑的亭子,静坐小憩,荷香细细,翠叶田田,风生两肋,心萌莫名感动,竟有之感。
这心心念念了平生的高洁仙子,昔时清渺如高楼歌吹的怡人境界,此时竟倏然出现在眼前。
灵魂来不及,我已拜在这风韵婉转的丝柔裙裾下了。
旧读周敦颐《爱莲说》,人们都传诵里面赞莲的名句,“出淤泥而不染,濯(zhuó)清涟而不妖”最能见莲之风骨。
可我却喜欢“香远益清”“亭亭净植”,轻盈洁净地出水玉立,迎风摇曳(yè)清香暗度,是夺人眼目的独特风韵。
至于“可远观而不可亵玩”,让我有了驻足不前的犹豫,这等清高底蕴自非凡物,也当然是我等所不可接近的了。
当读到曹植“览百卉之英茂,无斯华之独灵”时,更加这水中的精灵,也更加想一睹芳容。
荷塘有乾隆题的“听荷”二字,当时就觉得游牧过来的这位皇帝,已经显出被汉文化影响。
这“听荷”二字浸(qìn)润了丰腴的江南的意韵、文化的濡沫,是从心灵深处去捕捉那似乎缥缈无闻的天籁。
1. 文中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A. 亵(xiè)B. 濯(zhuó)C. 曳(yè)D. 浸(qìn)2. 文中加点词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花辫B. 小憩C. 底蕴D. 缥缈3. 文中横线上依次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A. 摆放超凡脱俗震颤佩服B. 错落超凡脱俗震颤钦敬C. 摆放凡夫俗子震动佩服D. 错落凡夫俗子震动钦敬4. 对文中画线句子病因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 语序不当B. 句式杂糅C. 搭配不当D. 成分残缺【答案】1. D 2. A 3. B 4. D【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字音。
2018年中考语文限时集训二十三
![2018年中考语文限时集训二十三](https://img.taocdn.com/s3/m/d82e3eeaf90f76c660371a11.png)
2016年中考语文限时集训(二十三)一、给汉字注音,给拼音写汉字。
汲.取 ( ) 阴晦.( ) 麾.()军拮.据( ) 豁.然贯通( )腻.()烦星宿.()恣.睢( ) 作yī( ) â( )然 chī( )笑xī( )闹 zhàn( )桥吹毛求cī( ) 味同jiáo( )蜡wǎng( )然发jiào( ) 抽yē( )二、名句默写1、人生自古谁无死,;2、身世浮沉雨打萍,;3、马作的卢飞快,;4、人有悲欢离合,;5、在《水调歌头》中,表现诗人旷达的心胸和情怀,表达作者对人生的感悟的赋予哲理的词句是“,,。
”三、古文阅读王冕僧寺夜读王冕(1)者,诸暨人(2)。
七八岁时,父命牧牛陇(3)上,窃入学舍,听诸生诵书;听已,辄默记。
暮归,忘其牛,父怒挞之。
已而复如初。
母曰:“儿痴如此,曷(4)不听其所为(5)?”冕因去,依僧寺以居。
夜潜出坐佛膝上,执策(6)映长明灯读之,琅琅达旦。
佛像多土偶,狞恶可怖(7),冕小儿,恬(8)若不知。
(《宋学士文集》)【注释】(1)王冕(miǎn):明初著名画家、诗人,善画梅,诗有《竹斋集》。
(2)诸暨(j ì)(3)陇上:田埂上。
“陇”同“垄”。
(4)曷:通“何”,为什么。
(5)为:做,这里指读书。
(6)执策:拿着书。
(7)狞恶可怖:狰狞凶恶,令人害怕,(8):恬:神色安然,满不在乎的样子。
1.结合文意,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父命牧.牛陇上(2)窃.入学舍(3)辄.默记(4)儿痴.如此2.与“曷不听其所为”中“曷”用法不同的一项是()A.止有剩骨 B.满坐寂然 C.坐佛膝上 D.同舍生皆被绮秀3.与“依僧寺以居”中的“以”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或以为死,或以为亡 B.必以分人C.属予作文以记之 D.以刀劈狼首4.翻译下面的句子。
(1)暮归,忘其牛,父怒挞之。
(2)夜潜出坐佛膝上,执策映长明灯读之,琅琅达旦。
5.从本文中可以看出,王冕后来之所以成为著名的画家、诗人,其根本原因是四、按照例句进行仿写。
中考语文试题以及答案
![中考语文试题以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1ccdc2e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90f72b1.png)
中考语文试题以及答案中考语文试题以及答案初中毕业考试,简称“中考”,是检验初中毕业生是否达到初中毕业水平的考试。
以下是店铺为大家收集的中考语文试题以及答案,欢迎大家分享。
一(30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A.菜畦(qí) 睥睨(pì) 味同嚼蜡(jiáo)B.猝然(cú) 砭骨(fā) 五行缺土(xíng)C.悲怆(chuàng)羸弱(yíng) 气冲斗牛(dǒu)D.慰藉(jiè) 恣睢(suī) 断壁残垣(gèng)2.下列词语中没有别字的一项是(3分)(原创)A. 伎俩绵沿绿草如茵月明风清B. 悲怆崩塌修养生息提纲挈领C. 抉择震撼梦寐以求纷至沓来D. 宣泄端详锋芒毕露志同道和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A.在当前物价温和上涨的形势下,价格调整要按照先易后难、先急后缓的秩序,安排好出台改革措施的节奏,把握好价格改革的力度。
B. 以城市生活为题材的电视剧《蜗居》播出前并未大事宣传,可播出后却成为了人们争相谈论的热门话题。
C.为了救活这家濒临倒闭的工厂,新上任的厂领导积极开展市场调查,狠抓产品质量和开发,真可谓处心积虑。
D. 目前正是旅游的黄金季节,各地的游客绵绵不绝地来到中国十大名胜之一——黄山。
4.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3分)A.《《香菱学诗》选自清代文学家曹雪芹的长篇小说《红楼梦》,小说通过神态、语言等描写塑造了一个“苦学”和“乐学”作诗的香菱形象。
B.《伤仲永》的作者是我国北宋文学家、政治家。
“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轼。
C.《隆中对》中诸葛亮为刘备勾画了一幅战略蓝图,《出师表》中又为后主刘禅提出了以“亲贤远佞”为核心的三条建议。
D.吴敬梓的《范进中举》与鲁迅先生的《孔乙己》同是抨击罪恶的封建科举制度的佳作,揭露封建科举制度对人心灵的荼毒。
5.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2014年我国多地又出现了感染H7N9型禽流感疫情,为了防止这种病毒再蔓延,我国政府采取了强有力的应对措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年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二十三)一、积累与运用(26分,1-7题各3分;第8题5分)1.下列选项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A.嫉.妒(jì)倔.强(jué)长缨.(yīng)汪洋万顷.(qīn)B.蓦.然(mò)日晕.(yùn)憎.恶(zèng)鲜.为人知(xiān)C.河畔.(pàn)氛.围(fēn)长吟.(yín)接踵.摩肩(zhǒng)D.驾驭.(yù)栖.息(qī)平仄.(zhè)潜.滋暗长(qián)【考点】易误读常见字.【分析】此题考查学生的字音问题,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把握课文中的字词,踏踏实实地读、写,把握不准的要养成查字典的好习惯.【解答】A.“嫉妒”应读作“jídù”,“汪洋万顷”应读作“wāng yáng wàn qǐng”;B.“憎恶”应读作“zēng wù”,“鲜”是多音字,可读作“xiān,xiǎn”,此处应读作“xiǎn”;C.正确;D.“平仄”应读作“píng zè”。
故选:C。
【点评】做好本题需要平时积累重点词语的音形义。
2.下列词语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A.震憾惺忪中西合璧心弛神往B.酬谢竣工无暇顾及故弄玄虚C.风糜澄碧重峦叠嶂阵词乱调D.恻隐苍桑言简意赅闲情逸志【考点】常见易错字。
【分析】本题考查字形辨析,解答时要认真审题,结合句意判断题中所用词语的正确与否.对一些形近字要做到准确辨析,明确它们的异同及用法。
【解答】A.“震憾”应写作“震撼”,“心弛神往”应写作“心驰神往”;B.正确;C.“风糜”应写作“风靡”,“阵词乱调”应写作“陈词滥调”;D.“苍桑”应写作“沧桑”,“闲情逸志”应写作“闲情逸致”。
故选:B。
【点评】本题较为简单,只要平时留意这些基本字词的书写即可.当然认真审题确定词语在句中的意思是也很重要。
3.依次填入下面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读如春,你心便无冬;读如秋,你心中便挂满果实。
从阴雨读出晴日,从暗夜读出,从枯黄读出,从沙漠读出清泉,你就读出了常人所读不到的。
读的最高境界是读出,这样才能把被读的生命与自己的生命读在一起。
A.霞云翠绿意境灵魂B.光明翠绿意义生命C.霞云丰润意义灵魂D.光明丰润意境生命【考点】正确使用词语。
【分析】此题考查了学生对词语理解运用,解答时要注意题目的句子中“阴雨”与“晴日”相对。
后面的词语也是相对的关系,然后再根据句意来理解。
【解答】本题要结合句意来分析,“阴雨”与“晴日”相对,后面的词语也是相对的关系,与“暗夜”相对的是霞云,与“枯黄”相对的是翠绿,再根据句意理解后面两个词语应填“意境”和“灵魂”。
故选:A。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词语理解运用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勤查字典,明确相近词的不同。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3分)A.在公共汽车上是否该给有需要的人士让座?对此,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B.在武当山机场我与十年未见的朋友萍水相逢,不由得热泪盈眶。
C.迪士尼门票5月28日零时开始预订,市民们趋之若鹜,以致一票难求。
D.我市争创文明城市首战告捷,目前的当务之急是在社会风尚、市民素质等方面还需要狠下功夫。
【考点】成语。
【分析】本题考查成语的使用,学生要明确成语的意思及用法,在具体语境中体会成语使用的正确与否.成语在句中要使语言表达更准确,简洁,要和句子所表达的感情色彩相一致。
【解答】A.使用正确,莫衷一是:莫:不;还是;衷:折衷;断定;是:对,指不知哪个正确。
形容各种意见都有.得不出一致的看法。
B.使用有误,萍水相逢:萍:浮萍;是随风飘荡;聚散离合不定的一种厥类植物,像浮萍随水飘泊;偶然聚在一起。
比喻互不相识的人偶然相遇。
我与朋友早已认识,所以该成语使用不当。
C.使用有误,趋之若鹜:趋:快走;鹜:野鸭。
象鸭子一样成群跑过去。
比喻很多人争着赶去。
该成语是贬义词,所以用于此处不恰当。
D.使用有误,当务之急:当务:指应当办理的事.当前任务中最急切要办的事。
“社会风尚、市民素质等方面”不是急切要办的事情,所以该成语使用不当。
故选:A。
【点评】做好本题学生要在学习过程中认真阅读,多积累课文中以及课外的成语和意思,学会恰当的使用。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我市文明办开展与策划的“经典诵读”活动,有利于更多的人了解、研究国学经典。
B.有数据显示,随着生态持续优化,空气质量不断改进,十堰的蓝天成了常态。
C.当参加“国际青少年网球巡回赛”的体育明星来到我市,受到了球迷的热烈欢迎。
D.为积极响应我市“外修生态,内修人文”方略,市五创办、市环保局联合举行了以“践行文明之约,共享生态之美”为主题的大型公益活动。
【考点】病句辨析与修改。
【分析】本题考查病句辨析,学生要掌握病句的常见类型及辨识病句的方法,还需要提高修改病句的语感能力。
【解答】A.语序不当,应该是“策划与开展”。
B.搭配不当,“空气质量”不能“不断改进”,应该是不断优化。
C.成分残缺,缺少主语,应该把“当”去掉。
D.正确。
故选:D。
【点评】做好本题要仔细阅读题干,根据病句类型加以修改,平时对常出现的病句类型进行整理积累。
6.将下列句子重新排序,顺序恰当的一项是()①舆论几乎一边倒地把今年冬天的极端天气归咎于全球变暖。
②因为早在人类出现之前,地球就出现过导致冰川大规模融化的全球变暖,而近年的气温上升很可能只是地球正常的周期性气候气变化的一个阶段。
③也有不少科学家认为,全球变暖对飓风、暖流、风暴、洪水及干旱等极端天气现象的作用被远远夸大了。
④气候变化在全球引起了激烈的争论。
这些人认为,气候是复杂的地球整体变化过程中的一个方面,人类活动对其影响究竟能起到多大程度的作用尚无明确证据。
A.④②①③⑤B.①③②④⑤C.①③④②⑤D.④①③⑤②【考点】排列句子顺序。
【分析】此题利用确定中心的方法,选准第一句,然后用排除法筛选排序。
【解答】排列这几个句子的顺序,要首先阅读这些句子,明确这个语段是围绕气候变化的争论展开的,所以④是中心句,做首句,排除BC,然后看到①句“归咎于全球变暖”,②③⑤句都是有关气候变暖的;所以②③⑤句是联系紧密的几句话,选择D;然后看②③⑤句,⑤中“这些人”指的是认为全球变暖的作用被远远夸大的科学家,因此⑤前是③,②是对科学家看法的解释,所以在③⑤句后.这段话顺序是:④①③⑤②。
故选D。
【点评】句子的衔接和连贯是中学语言运用方面的一个基本要求,它主要考查了学生的分析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要求学生注重语言表达的整体连贯原则。
7.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按内容体制分为“赋、比、兴”,按表现手法分为“风、雅、颂”,二者合称“诗经六义”。
B.《邹忌讽齐王纳谏》出自我国古代重要的历史著作《战国策》,这部史书长于议论和叙事,鲁迅称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C.唐诗、宋词、元曲是我国诗歌史上的三大高峰。
唐有大小李杜,宋有豪放之“苏辛”,元有四大家。
正如赵翼《论诗》中所言,“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D.为了夺取生辰纲,晁盖等人进行了周密分工,其中阮小二负责卖酒,白胜扮作贩枣子的客商。
【考点】文学常识。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学常识的掌握情况.对于课本上的课文涉及到的名著,尤其是所收录的名作家的文章、作品,不仅要知道文章的作者、出处、作者的相关常识,还要对文章(名著)的内容、主题等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解答】A.有误,应该是按内容体制分为“风、雅、颂”,按表现手法分为“赋、比、兴”。
B.有误,被鲁迅市委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是《史记》。
C.正确。
D.有误,分工错误,应为白胜卖酒,其他人扮作客商。
故选:C。
【点评】做好本题还需要懂得通过课内的文章学到相关的语文知识的道理。
8.古诗词默写填空(5分)①俱怀逸兴壮思飞,。
(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②伤心秦汉经行处,。
(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③塞下秋来风景异,。
(范仲淹《渔家傲》)④苏轼在《江城子·密州出猎》中以“,”两句借用典故表达了自己希望得到朝廷重用的愿望。
⑤晏殊在《浣溪沙》一词中以“,”句将景物与人事联系在一起,含蓄委婉地表达了伤别怀旧之情。
【考点】古诗(词)文名句默写。
【分析】本题为连续性默写和情境默写的综合,答题时注意题目提供的前后句即可.书写时注意字迹清楚,不要出现多字、少字、错别字的情况。
【解答】(1)欲上青天揽明月(重点字:青、揽)(2)宫阙万间都做了土(重点字:阙)(3)衡阳雁去无留意(重点字:衡、雁)(4)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重点字:遣)(5)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重点字:燕)【点评】为了保证在默写名句时不出错,关键还是平时要加强背诵和记忆,准确书写。
下面几种方法可供借鉴。
1、保持良好的心态,培养识记兴趣。
2、多种方式相结合,提高识记效果。
3、提倡使用名句,巩固识记成果。
4、留心特别词句,规避识记误区。
二、现代文阅读(28分)(一)阅读《卖面包的小女孩》,根据要求回答后面问题。
(16分,11、13题各2分,其余每小题3分)卖面包的小女孩马海霞①我被护士领着离开病房,准备去八楼手术,一位小女孩提着两大袋面包堵在了病房门口,她把两大袋面包放在地上,弯腰,然后目视大家,伸出了三个手指,示意她的面包三元一个。
老公忙掏出二十元钱递给小女孩,然后让她取六个面包放在我的病床上,又对同病房的人说:“这孩子可能不会讲话,大家帮帮她,买点她的面包吧。
”②我从手术室出来后,老公见我已无大碍,便给我雇了个护工,然后去公司打理业务去了。
③下午,病房门被推开,那个卖面包的小女孩又来了,依旧提着两大袋面包,弯腰,然后目视大家,这次她没有打哑语,而是用极低的声音吐出几个字:“帮帮我吧。
”④哎哟,原来她会说话!那昨天干嘛打哑语欺骗大家消费?这孩子心术不正,装可怜让大家买她的面包,哼,骗人只能骗一次,坚决不再上当。
“昨天买的面包还没吃呢,今天就不买了。
”大家纷纷指着桌子上的面包对她讲。
⑤她没有离开,依旧呆站在原地,行弯腰礼,目光扫过病房里的每个人,楚楚可怜的模样里掺杂着一股不卖掉面包绝不离开的“黏人”劲儿,让人甚是生厌。
我躺在病床上暗自庆幸:幸亏老公不在,否则他定招架不住她这可怜见儿。
病房里的人不再理会她,任她站在那里,也不会和她目光对接,五分钟后,她提着袋子弯腰退出了病房。
⑥第二天,我能下地自己走动了,下午病房门被推开,那个卖面包的小女孩又来了,“帮帮我吧。
”说完便立在原地,不待够五分钟她是不会离开的,但大家这次都懒得和她对话,把她当空气是对她最大的冷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