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章 价值观与态度

合集下载

管理心理学第4章-态度

管理心理学第4章-态度

四、态度的改变
2.个体人格因素 (1)智慧能力:对于较复杂的问题,智慧高者较易了解 各种赞成的或反对的论点,进而根据此论点,形成或改 变自己的态度,其改变是主动的。智慧低者由于缺乏判 断力,容易被说服,也容易接受团体的态度,其改变是 被动的。
(2)自我防卫:自我防卫强大的人,会尽力维护自己已有的态度以保持自尊。因此,这种人的 态度很难改变。心理学家Rosenberg指出,在政治上极端保守者,都有不安与自卫的倾向。
海德的平衡理论,原则上与认知失调 理论是相同的,但海德强调一个人(P)对 某一对象(X)的态度常受他人(O)对该 对象之态度的影响。即海德重视人际关系 对态度的影响力。
四、态度的改变
3.参与改变理论
德国心理学家勒温认为,个体态度的改变依 赖于他参与群体活动的方式。个体在群体中的活 动方式,既能决定他的态度,也会改变他的态度。
勒温在他的群体动力研究中,发现参与群体活动的人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主动型 的人,这种人主动参与群体活动,自觉地遵守群体的规范;另一种是被动型的人,他们只是 被动地参与群体活动,服从权威和已制定的政策,遵守群体的规范。
勒温提出了他的“参与改变理论”,认为个体态度的改变依赖于在群体中参与活动的方 式。后来,这个理论在管理中得到广泛的应用,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1.技术一:利用传播或沟通灌输新知识 态度的形成有赖于知识,而往往接触的新知识又可能改变已形成的态度。提供新
知识时,有下列几种技术性的问题。 (1)知识的来源。 (2)媒体。 (3)单面说明或双面说明。 (4)诉诸情感。 (5)明示结论与否。 (6)传播者(宣传者)的企图。 (7)反复提示。
四、态度的改变
二、态度的功能
(三)价值表现功能 在很多情况下,特有的态度常表示

组织行为学:第4章 价值观、态度和工作满意度

组织行为学:第4章 价值观、态度和工作满意度

第4章价值观、态度和工作满意度•员工的价值观和态度决定一切。

1 价值观•1.1 价值观的内涵–价值观,是指一个人对周围的客观事务(包括人、事、物)的意义、重要性的总评价和总看法,是一个人基本的信念和判断。

–价值观包含判断:好/坏,对/错,可以/不可以…–价值观体系,是指一个人对各个事务的看法和评价在心目中的主次、轻重的排列次序。

–价值观支配着个体的需要、动机、行为。

–价值观和价值观体系是决定人们行为的核心因素。

–价值观一旦形成,具有相对稳定性。

–影响价值观形成的因素:•文化•父母以及家庭环境•老师•朋友•舆论和大众传媒•……•1.2 价值观的分类–奥尔波特的分类•理论型:重视以批判和理性的方法需求真理;•经济型:强调有效和实用;•审美型:重视外形与和谐匀称的价值;•社会型:强调对人的热爱;•政治型:重视用于权利和影响力;•宗教型:关心对宇宙整体的理解和体验的融合。

–罗克奇的价值观分类•终极价值观:一种期望存在的最终目的,它是一个人希望通过一生而实现的目标;–舒适的生活,和平的世界,平等,家庭安全,自由…•工具价值观:偏爱的行为方式或实现终极价值观的手段,主要表现在道德和能力两个方面。

–辛勤工作,心胸开阔,欢乐,勇敢,富于想象,负责,自我控制,顺从…–讨论:•试比较三种经营价值观:企业利润最大化,企业价值最大化,企业价值-社会效益最优。

•(比较方面:指导思想,对政府、股东、员工作用的认识,领导的方式等)•研究发现,价值差异是企业成功的原因。

•1.3 价值观对人的行为的影响–价值观影响:•对其他个人或群体的看法•决策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对面临的形势和问题的看法•确定有关行为的道德标准•对个人和组织成功或成就的看法•对个人和组织目标的选择•对管理和控制组织中人力资源手段的影响–提示:•合理的组织目标是充分平衡各方面价值观基础上的选择;•致力于组织文化的建设。

2 态度•2.1 态度的概念–态度,是指主体对特定事务和现象作出价值判断后的心理倾向,如喜欢或不喜欢。

组织行为学第4章-价值观与态度

组织行为学第4章-价值观与态度

2018/11/9
9
中山大学旅游学院
曾国军
罗克奇价值观
终极价值观 舒适的生活 成就感 和平的世界 平等 自由 内在和谐 工具价值观 雄心勃勃 能干 欢乐 勇敢 助人为乐 富于想象
2018/11/9
10
中山大学旅游学院
曾国军
格雷夫斯:价值观的七个等级
反应型、部落型、自我中心型、坚持己见型、玩弄权术型、 社交中心型、存在主义型 有调查表明,员工的价值观位于2-7层,而管理者的价值 观主要落在4、5两层。
2018/11/9
31
中山大学旅游学院
曾国军
影响员工态度转变的因素
外部因素:人际影响、企业内部的信息沟通、企业文化的 影响 内部因素:员工的认知、员工的需要、员工的个性心理特 征
2018/11/9
32
中山大学旅游学院
曾国军
如何转变员工的态度
宣传法:权威效应、名片效应、“自己人”效应 员工参与法:角色扮演、换位思考 组织规范法:形成决定,进行约束
2018/11/9
30
中山大学旅游学院
曾国军
案例分析
(1)这是一个典型的“皮格马利翁效应”的事例。 (2)学生相信老师的预言,对自己充满信心,向着教师 的预言的“未来”努力。 (3)学生努力的结果必然是取得好的成绩,好成绩反过 来又证实了自己在这方面的才能,对教师的预言更坚信, 更加努力。
17
中山大学旅游学院
曾国军
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价值观
垂直集体主义是指个人将自己看作是群体的一部分,但群 体成员各不相同,大家相互依赖又各不相同。 水平集体主义是指个人将自己看作是群体的一部分,所有 成员彼此相似,平等是至关重要的。 垂直个人主义是指自我是自主的,但每个人是不同的,不 平等被接受和认可。 水平个人主义是指自我是自主的,但个体与他人的地位或 多或少的是平等的,自我独立并与他人的自我相同。

(完整版)组织行为学第4章-价值观与态度

(完整版)组织行为学第4章-价值观与态度

▪ 菲斯汀格认为,失调的任何形式都是令人不舒服的,个体 将会试图减少这种不一致和不舒服,因此,个体将寻求最 小失调的稳定状态。
▪ 你知道偷漏所得税是错误的,但是也许每年你都少交一点, 并且希望不被审查出来。或者,你告诉你的孩子饭后要刷 牙,尽管你自己可能都做不到。
▪ 减少失调的愿望是由以下三个因素决定的:造成失调的原
2020/6/16
‹#›
中山大学旅游学院
价值观问卷
曾国军
▪ P101
2020/6/16
‹#›
中山大学旅游学院
曾国军
态度及其改变
2020/6/16
‹#›
中山大学旅游学院
什么是态度
曾国军
▪ 态度是指个体对外界事物的一种较为持久而又一致的内在 心理和行为倾向。态度有指向性,必须有态度主体和态度 客体。
‹#›
中山大学旅游学院
曾国军
案例问题和提示
▪ 问题:

1.衫本辰夫的管理方法表现了那些组织发展的基本价
值观?

提示:尊重人,信任和支持,创新

2.这些价值观对组织发展有什么帮助?

提示:建立良好的工作环境,有利于员工的自我实现,
有利于团队和学习型组织的建立
2020/6/16
‹#›
中山大学旅游学院
2020/6/16
曾国军
‹#›
中山大学旅游学院
曾国军
格雷夫斯:价值观的七个等级
▪ 反应型、部落型、自我中心型、坚持己见型、玩弄权术型、 社交中心型、存在主义型
▪ 有调查表明,员工的价值观位于2-7层,而管理者的价值 观主要落在4、5两层。
2020/6/16
‹#›
中山大学旅游学院

价值观与态度的浅析

价值观与态度的浅析

价值观与态度的浅析转眼间,本学期的组织行为学课程以接近尾声,组织行为学这门课程是研究在组织中以及组织与环境相互作用中,人们从事工作的心理活动和行为的反应规律性的科学,与情商有关,总体来说还是很有意思,让我们更加了解自己在组织中所处的位置以及心态。

回想起这门课程印象最深的则是第四章—价值观与态度。

下面我针对此章所学的内容进行简单的介绍以及自己的理解和体会。

价值观是基于人的一定的思维感官之上而作出的认知、理解、判断或抉择,也就是人认定事物、辩定是非的一种思维或取向,从而体现出人、事、物一定的价值或作用;在阶级社会中,不同阶级有不同的价值观念。

价值观对动机有导向的作用,人们行为的动机受价值观的支配和制约,价值观对动机模式有重要影响,在同样的客观条件下,具有不同价值观的人,其动机模式不同,产生的行为也不相同,动机的目的方向受价值观的支配,只有那些经过价值判断被认为是可取的,才能转换为行为的动机,并以此为目标引导人们的行为。

态度是个体对特定对象,如:人、观念、情感或者事件等,所持有的稳定的心理倾向。

这种心理倾向蕴含着个体的主观评价以及由此产生的行为倾向性。

工作态度是对工作所持有的评价与行为倾向,包括工作的认真度、责任度、努力程度等。

态度来源于人们基本的欲望、需求与信念,从认知过程来说也就是道德观与价值观,就行为过程来讲其由从低到高产生可分为个体利益心理、群体归属心理和荣誉心理三个层次。

态度一旦形成,可以以两种形式存在:外显态度和内隐态度。

外显态度是指我们意识到的并易于报告的。

人们也有内隐态度,是自然而然的、不受控制的、而且往往是无意识的评价。

价值观就是一种意识,有什么样的意识,就有什么样的生存方式和生活追求,许多人一辈子匆忙奔波最后一事无成,主要原因是没有明确的价值观,或者说他们的价值观是混乱的,不确定的,他们从来没有思考过人生什么是最重要的,所以也不清楚人生的主次先后和轻重缓急,他们在随大流,东风大了跟东风,西风强了随西风,忙了一辈子,也没忙出一个所以然来。

[04] 价值观与态度

[04] 价值观与态度

“太好了。”J回答 在他们一块儿骑马时,他们决定一起准备 第一次考试。他们在一起学习,结果两个人开 始都拿了“A”。突然之间菲尔对上大学有了极 大的好感:他的成绩不错,还遇到了一个很棒 的女孩。 而且,他还见到了仰慕已久的一位骑术表 演明星。那位明星对菲尔说:“你作出这个决 定很明智,一辈子骑马赶牛可不是什么正路。 你需要有管理经验经验才能把农场经营好。 菲尔不用说,菲尔表示他要留在大学里直 到拿的学位。
2、工作满意度的内容
※工作本身。员工所从事的工作有趣的程度及
提供进一步学习的机会和承担更多的责任。
※报酬。所得报酬的多少、报酬的公平性和支
付报酬的方式。
※升职机会。升职的现实可能性。
※上司。上司的技术和管理能力,对员工及利 益的关心程度。
※同事。同事友善、合作的程度及技术能力。
快乐的员工பைடு நூலகம்是高 效率的员工吗?
© 2003 Prentice Hall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态度的概念
态度是对某种事物或对象所持有的一 种肯定的或否定的心理倾向。
态度的结构
• 无论哪种态度,都包含了3种心理成 分(ABC): 认知 cognitive 情感 affective 行为意向 behavioral
三、价值观的分类
苏联心理学家奥尔波特
经济型 理论型 审美型 社会型 政治型 宗教型
罗克奇价值观调查 目的价值观 工具价值观 格雷夫价值观七个等级 反应型 部落型 自我中心型 坚持己见型 玩弄权术型 社交中心型 存在主义型
三种职业的人对价值观重要性的排序
排序 1
2 3 4 5 6
牧师 宗教
社会 唯美 政治 理性 经济
——毛泽东

组织行为学--价值观与态度

组织行为学--价值观与态度
第一,态度的概括程度对行为的调节作用各不相同。 第二,许多情景因素影响行为。
第三,个体的切身体验会加强态度与行为的一致关系。
3.行为对态度的影响
1、关于态度改变理论
1)态度改变平衡理论
O
O
O
O
+
+
+
-
-
-
-
+
P
XP
XP
XP
X
+
-
+
-
O
O
O
O
+
-
+
+
-
+
-
-
P
XP
XP
XP
X
+
-
+
-
图3.2 P-O-X关系模式
马:你别胡说!给工程师们做鉴定、写评语,是领导的事。你的 任务就是做好本职工作,别干扰人家干活。你要是好好干下去, 在这儿还是很有前途的;可你光管你的技术活就行了,管理方面 是我的职责。
小苏离开办公室时,觉得很伤心,也挺寒心。她不知道该怎么办, 有点想哭,但马上忍住了。把头一抬,她又挺胸阔步朝设计室走 去。
上一章介绍了个性、知觉对个体行为的影响。除此之外, 还存在着另外的因素对个体行为产生影响,包括价值 观与态度。本章将介绍在认知的基础上,人们如何通 过对客观事物的意义、重要性的总体评价而形成的价 值观体系。并通过分析人们在不同的价值观体系中对 待具体事物的态度而产生的不同工作行为和生活方式 来了解关于价值观和态度这些人类心理活动共同规律 以及它们在个体上的差异表现。分析人们的价值观和 态度有助于在组织环境中因人而异的管理。
教学目的: 通过本章的学习,你应该能够: 了解价值观的概念及形成的过程; 了解价值观的类型、测量以及对不同价值观的管理; 了解态度的性质与形成; 了解态度与行为的关系;

价值观和态度

价值观和态度

不同的职业 对6种价值观 的排序不同
罗可齐的价值观分类 终极价值观:指理想状态 工具价值观:实现终极价值观的手段
不同的人群的 罗可齐价值观 有较大的差异
3管理启示
关注员工的价值观对其行为的影响 关注社会上价值观变动对员工价值观的影响 促使员工价值观与组织价值观一致
甄选 培训 组织文化建设
第二节 态度
4.态度与行为的关系
态度决定行为 行为决定态度 取决于中介变量
对具体对象的态度 社会限制 时间 相关性
5.态度的改变方法
群体影响法 活动参与法 信息沟通法
沟通者 沟通方式 接受者 沟通情景
6. 管理者关注的态度类型
工作满意度:个体对所从事工作的总体态度。 影响工作满意度的因素:
工作性质 监督与控制 当前的收入 晋升机会 同事关系 ……
工作满意度对工作绩效、流动率、缺勤等 行为的影响
工作满意度与工作绩效的相关系数为+0.17 工作满意度与流动率的相关系数为-0.40 工作满意度与缺勤的相关系数为-0.15 工作满意度可以明显降低偷窃与暴力行为
组织承诺:员工对特定组织和目标的认同, 并且希望保持组织成员身份的一种心态。 感情承诺: 个体对组织的认同程度 持续承诺:个体愿意为组织工作的程度 规范承诺:个体愿意遵从组织社会规范的
1.定义 attitude
个体对某个具体对象的相对持久的 情感、认知及行为倾向。
认知:老板很有魄力,很随和 情感:钦佩老板
行为倾向:努力工作 和老板讨论工作
2.费斯廷格的认知失调理论
认知失调:态度中的三个元素不一致而造成的 协调方法: 改变或否定其中的一个元素
降低矛盾的重要性 增加新的元素
小案例 人们大都认为诚实是美德。 在收银员多找了50元的情况下,为什么没有

价值观与态度

价值观与态度

价值观与态度 的基本概念和类型
什么是价值观?




价值观是指个体在长期的社会环境中所形成的比较稳定 价值观 的、持久的社会信念 价值系统 社会信念和价值系统 社会信念 价值系统。 价值观包括内容 强度 内容和强度 内容 强度两种属性。内容属性告诉人们某 种方式的行为或存在状态是重要的;强度属性则表明其 重要程度。 对于各种食物的看法和评价在心中的主次、轻重的排列 次序就是价值观体系 价值观体系。 价值观体系 价值观和价值观体系 价值观体系是决定人的行为的核心因素 核心因素。 价值观 价值观体系 核心因素
价值观和态度之间的关系
(一)价值观更概括和稳定,而态度则更具体 (二)价值观对态度的影响 (三)态度对价值观的影响
工作满意度 --对待工作的态度 --对待工作的态度
什么工作满意度
工作满意度是员工对自己的工作所持有的态度, 是个体对工作的认知、情感和行为倾向。
工作满意度的影响因素
(一)人格 (二)价值观
(二)伦理价值观
伦理价值观可以分为实用主义价值观、道德 权利价值观和公平价值观。 个人的伦理价值观是经过很长时间逐渐形成 个人的伦理价值观 的,并受到来自家庭、同伴、学校、宗教机 构以及其他群体的影响。拥有特定种类的工 作或职业的员工群体回形成所谓的职业伦理 职业伦理 价值观。而蕴含在法律、风俗中的社会伦理 价值观 社会伦理 价值观会对整个社会发挥潜移默化的作用。 价值观 个人伦理、职业伦理和社会伦理都会影响到 组织的伦理规范。
激励因素: 激励因素 与人们的满
意情绪有关的因素。
传统理论与双因素理论的比较
(三)工作满意度的差异模型
工作满意度的差异模型基 于这样一个基本理念:员 满意度 工往往将自己当前的工作 与理想的工作进行比较, 比较的结果将决定他对工 作的满意程度。 所谓理想工作,指的是员 工认为工作应该是怎样的, 期望工作是怎样的,或者 员工以前的工作是怎样的。 0

价值观态度品德及其相互关系

价值观态度品德及其相互关系
价值观态度品德及其相互关系
目录
CONTENTS
• 价值观 • 态度 • 品德 • 价值观、态度与品德的关系 • 培养正确的价值观、态度和品德
01 价值观
CHAPTER
定义与内涵
价值观是指一个人对周围的客观 事物(包括人、事、物)的意义、
重要性的总评价和总看法。
价值观是社会成员用来评价行为、 事物以及从各种可能的目标中选
学校教育的责任
传授核心价值观
学校通过德育课程和活动,向学 生传授社会主流价值观,如平等、
公正、爱国等。
引导正确态度
学校通过教育教学活动,引导学生 形成积极向上的态度,如乐观向上、 勇于探索等。
培养良好品德
学校通过校规校纪和奖惩制度,规 范学生行为,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 习惯。
社会环境的影响
社会价值观导向
个人经历
个人的成长经历、教育背 景、职业选择等也会对价 值观的形成产生作用。
价值观的作用
导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作用
价值观对人们自身行为的 定向和调节起着非常重要 的作用。
动力作用
价值观是驱动人们行为的 内部动力,能够激发人们 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评价作用
价值观是人们评价事物、 判断是非曲直的标准和依 据。
02 态度
择自己合意目标的准则。
价值观通过人们的行为取向及对 事物的评价、态度反映出来,是 世界观的核心,是驱使人们行为
的内部动力。
价值观的形成
01
02
03
家庭环境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个教育 场所,父母的言传身教对 孩子的价值观形成具有重 要影响。
社会环境
社会环境中的文化、习俗、 道德观念等都会对人的价 值观产生影响。

Chapter 4 价值观与态度

Chapter 4 价值观与态度

(三)凯尔曼的态度改变与形成三阶段论
心理学家凯尔曼提出态度的形成过程有三个阶 段:服从、同化和内化。 服从(顺从):一个人从表面上转变了自己的 观点 (是个体在遭受外部压力的情况下造成 的) 同化:自愿地接受他人的观点、信念、态度和 行为,使自己的态度和他人的态度相近。 内化:一个人从内心深处相信和接受他人的新 观点,从而彻底转变自己的态度。(把他人的 新观点、新思想接纳入自己的价值体系,使之 成为自己态度体系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3)稳定性 态度的稳定性是相对的,一旦形成就不容易 改变。但是可随客观条件和经验的变化而改 变。 (4)习惯性 态度形成后便成为个体适应上的习惯性反应。 (5)内隐性 态度是一种内在的心理体验,具有行为的倾 向,但不是行为本身。
二、态度的理论
(一)费斯汀格的认知失调理论 认知失调理论是社会心理学家费斯汀格提出: 认知不协调的基本单位是认知,认知包括对人 和事的看法、信念、知识和态度等多种元素。 这些元素存在三种关系:协调、不协调和不相 关。
第五级 玩弄权术型 通过戏弄别人,篡改事实,以达到个人目的,积极争取 地位和社会影响
第六级 社交中心型 把被人喜爱和与人善处看作重于自己发展,受现实主义、 权利主义和坚持己见者的排斥 第七级 存在主义型 能高度容忍模糊不清的意见和不同观点的人,对制度和 方针的僵化、权力强制使用等敢于直言
四、中国当今劳动力中占主导地位 的价值观
(3)员工的个性心理特征 气质和性格对员工态度转变有重要影响。 胆汁质、多血质:容易转变 粘液质、抑郁质:转变较难 外向比内向易转变。 高自尊者难被说服。 高智力者也难以说服。 自信心强者难被说服 年轻人也容易改变自己的态度和观点。
(二)转变员工态度的方法 与员工建立和保持沟通是成功改变员工态度的关 键。 1、宣传法 借助一定的手段,把信息传递给员工,改变原有 态度以形成新态度的方法。 单向宣传 只讲有利或不利的一面 双向宣传 既讲有利又讲不利 (被认为更公正)

第04章 价值观与态度

第04章 价值观与态度

四、态度改变理论
平衡理论(纽科姆) 海德的平衡理论虽简单,但有些简化,尤其是没有说明 态度改变的详细过程。社会心理学家纽科姆发展了平衡 理论,他用A、B分别替代了P、O,指出: —A、B关系越好,不一致时两人关系越紧张; —X越重要,不一致时A、B关系越紧张;
—A、B为了X交往的次数越多,不一致时两人关系越紧张;
题?
—服从:受外来影响而改变;
—同化:从模仿中并入自身的个性特征;
—内化:从内心深处相信并接受新观念。
举例:斯德哥尔摩综合症(人质综合症)。
四、态度改变理论
参与改变理论(勒温) 该理论认为个体态度的改变同群体的规范和价值观 密切相关,个体在群体中的活动性质能决定他的态
度,也会改变他的态度。
减少认知失调的方法:改变态度;改变行为;为这种不一致找一 种合适的理由。
仅仅是不协调,并不必定使人们直接寻求一致性,还要考虑以下 因素: —导致不协调的因素的重要性; —个人认为他对这些因素的影响程度; —不协调可能带来的后果。
经典试验——“真实的谎言”
有助于预测员工卷入态度和行为改变的倾向性。
见到未婚妻F后,M一直心里有事,考虑了很久,终于决 定把向L和S借船的故事跟F说了。可惜,F听了非常伤心, 一气之下与M分了手,她觉得M不忠,不能原谅。F失恋 了,很受打击。
这时他的生活里出现了位女子E,两人也开始恋爱了, 但之前的故事一直让他耿耿于坏,E问M是不是有什么话 要跟她说,于是,M一五一十地把他和L、S、F之间的故 事讲了一遍。E听了后,说,我不会介意的,这些跟我 没关系。
理上对其工作的认同程度,认为他的绩效水平对自我
价值的重要程度。 组织承诺——是指员工对于特定组织及其目标的认 同,并且希望维持组织成员身份的一种状态。

价值观和态度

价值观和态度

价值观和态度深圳有家电子企业专门重视职员的技能培训,几年下来便拥有一批得力的技工,成为生产骨干,专门能解决咨询题。

一时刻订单持续,利润大增。

老总欣喜若狂,对这批骨干宠爱有加,频频加薪宴请,嘘寒咨询暖,劳资双方真个如漆似胶,仿佛蜜月情侣。

老总颇为中意:一手抓金钞票,一手抓酒瓶,还怕你们不卖命。

谁知好景不长,那个技工头目本是老实人,但几年下来满脑子只有钞票美酒,本分的他逐步变得自私贪欲,眼珠子整天贼溜溜地转。

和老总酒酣耳熟之际竟萌生了外念:我有一批骨干,老总没我不行,何不敲他一杠?开始时借意暗示,果然得手;继而便公布讲数,得寸进尺,私欲一发不可收拾。

稍不遂意便带头怠工,再以集体跳槽相威逼,最后难道在外商验货之际做手脚,使企业缺失惨重。

老总怒不可遏,把这批技工全部炒了鱿鱼,企业元气大伤。

遭此一创,老总心中阴影难消,再招技工时竟颇为犹豫。

而那些被炒的职员今后要改邪归正,做个又有技术又有品德的好职员,可能也不易了。

[评析] 在职员培训时,专门多企业的培训理念和内容有缺陷,没有把做事和做人统一起来。

当企业竞争拼到职员素养那个层面时,要在职员的品德上给予一个正确的培训,要把培训与待遇、奖惩、治理紧密结合起来。

价值观价值观------代表一个人对周围事物的是非、善恶和重要性的P评判。

价值观是人一辈子的基石,是成功的前提。

------李开复* 个人价值观------只属于个人的并指导其行为的价值观。

一个人的价值观从出生开始,在家庭和社会的阻碍下,逐步形成的。

价值观是决定人们行为的心理基础,因此它不仅阻碍个人行为,而且还阻碍群体行为和整个组织行为,进而阻碍组织的效益。

价值观的最终点确实是理想。

邹承鲁第一次人工合成牛胰岛素而未获得诺贝尔生物学奖。

王淦昌两次与诺贝尔奖擦肩而过。

为拿诺贝尔奖而搞科研是专门危险的。

------丁肇中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范仲淹《岳阳楼记》* 集体价值观------集体、组织中的人员共同承认、同意并指导他们的行为的价值观。

价值观与态度培训讲义

价值观与态度培训讲义

价值观与态度培训讲义1. 引言本讲义旨在帮助个人和组织理解和培养积极的价值观与态度。

价值观和态度在个人和组织的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们不仅影响着个体的行为和决策,也影响着团队的合作和创造力。

通过本讲义的学习,您将了解价值观和态度的重要性,并学习如何培养和强化积极的价值观与态度。

2. 价值观的定义与意义2.1 什么是价值观价值观是一个个体或组织对于什么是重要和有意义的事物的基本信念和评价。

它们指导着个体和组织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行为和决策。

2.2 价值观的意义•指导行为:价值观影响我们选择和决策,帮助我们确定什么是正确和重要的。

•建立信任:通过共享和遵循共同的价值观,个体和组织能够建立互相信任和合作的基础。

•塑造文化:价值观是组织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塑造了组织的行为、态度和工作方式。

3. 常见的积极价值观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积极价值观的例子: - 诚实正直 - 责任感 - 尊重他人 - 公平公正 - 创新和进取 - 协作和团队合作4. 如何培养和强化积极的价值观4.1 自我反思•了解自己的核心价值观和信念•弄清楚您认为重要和有意义的事物4.2 设定目标•根据您的价值观设定明确的目标•确定每天为实现这些目标而采取的行动4.3 周围环境的选择•选择与您的价值观一致的环境•避免与与您的价值观不一致的人和事物接触5. 态度的定义与意义5.1 什么是态度态度是个体对于特定对象、人员或情境的评价和反应。

它包括个人的情感、信念和意愿。

5.2 态度的意义•影响行为:态度决定了个体对于特定对象的行为和决策。

•影响工作满意度:积极的态度可以提高个体的工作满意度和幸福感。

•影响团队合作:个体的态度会影响团队的氛围和合作效果。

6. 培养和强化积极的态度6.1 意识自己的态度•自我意识:了解自己对于特定对象或情境的态度。

•积极态度:培养积极和乐观的态度,尽量避免消极的想法和情绪。

6.2 社交影响•与积极人士交往:与积极和乐观的人保持联系,受到他们的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态度改变理论
平衡理论(海德) 即为“P—O—X”模式,该理论认为,某人(P)与 别人(O)的关系是通过某些事情(X)形成的。
P 、 O 、 X 三者之间的关系符号( + 或 - )相乘结果是
正号时,三者处于平衡状态,三者相乘是负号时, 则三者不平衡,而不平衡会产生焦虑,驱使其恢复 平衡。 从海德理论来看,人际关系改善的动力就在于人们
—A和B越自信,不一致时两人关系越紧张; —A、B对X的替代差异越大,不一致时两人关系越紧张。
五、学科前沿:A—B关系研究
前面所讲的都是态度如何影响行为,认为态度是因行为是果, 即人们所持的态度决定了他们所做的事情,通常感觉也是如此。 但研究者得出结论:态度与行为之间没有关系,或者只有很少 的联系。如果引入中介的权变变量,它们之间的关系将得到改 善。可使用的中介变量有以下:使用具体的态度和具体的行为;
死刑、新闻检查、进化、节育、法律、共产主 义十种现象发表看法,结果发现其中某些态度 之间存有高相关。
三、态度的类型
组织行为学通常研究的态度: 工作满意度——指个人对他所从事的工作的一般态 度。测量方法有:单一整体评估法、由多种工作要素
组成的总和评分法。
工作参与(工作投入度)——测量的是一个人在心
一男人M要与未婚妻F相会结婚,但两人一河相隔,M必 须要借船过河才能见到F,于是他开始四处找船。这时 见一个女子L刚好有船,M跟L借,L遇到M后爱上了他, 就问:我爱上你了,你爱我吗?M比较诚实,说:对不 起,我有未婚妻,我不能爱你。这么一来,L死活是不 把船借给M,她的理由是:我爱你,你不爱我,这不公 平,我不会借你的!
题?
状态是重要的,强度表明其重要程度。当我们按照强
度来排列一个人的价值观时,就可以获得一个人的价 值体系。
二、价值观的重要性P79
影响个人决策和选择解决问题的方法;
影响个人对所面临的形势和问题的看法;
影响对其他个人及群体的看法,从而影响到人与人的 关系; 影响确定有关行为的道德标准; 影响个人接受或抵制组织目标和组织压力的程度; 影响对个人及组织的成功和成就的看法; 影响对个人目标和组织目标的选择; 影响人力资源的手段。
这样的行为道德吗?
在工作业绩方面没有做到自己 的最好水平,算不算不道德呢? 你应在多大程度上对你同事的
道德行为负责?如果你目击了不道
德的行为但没有报告,算不算是同 谋呢?
一、价值观定义
定义: P78价值观是一个人对周围客观事物的是非、
善恶和重要性的看法、评价,是个人对某种特定的行
为方式或存在状态的一种持久信念。人的价值观一旦 形成,就如同社会文化价值观一样,是相对稳定的。 价值观是一个人的基本信念和判断。价值观包括内容 和强度两方面,内容告诉人们某种方式的行为或存在
情感成分(情);
意向成分(意,又称行为倾向)。
关系:态度的三种成分之间存在着内在的一致性, 某个成分的变化将导致其他成分从而整体态度的相 应变化。
二、影响态度形成的因素P75
欲望; 知识; 群体观念; 个性特征; 个体经验。
三、态度的类型
态度束/态度丛:相关联的态度
例如:对战争、上帝的存在、爱国、罪犯处理、
见到未婚妻F后,M一直心里有事,考虑了很久,终于决 定把向L和S借船的故事跟F说了。可惜,F听了非常伤心, 一气之下与M分了手,她觉得M不忠,不能原谅。F失恋 了,很受打击。
这时他的生活里出现了位女子E,两人也开始恋爱了, 但之前的故事一直让他耿耿于坏,E问M是不是有什么话 要跟她说,于是,M一五一十地把他和L、S、F之间的故 事讲了一遍。E听了后,说,我不会介意的,这些跟我 没关系。
人员在选取目标、制定规章制度时应考虑有关
各种人员和群体的价值观;
企业文化学派认为,管理的重要任务之一就
是培养、塑造和转变员工的价值观念;
企业文化的塑造。
你的价值体系?
1.灵活的; 2.适应性强的; 3.创新的; 6.冒险的; 9.适应规则的; 12.精确的; 4.能抓住机会的;5.愿意尝试的; 7.小心的; 10.分析的; 8.寻求自治的; 11.专注细节的;
13.团队导向的; 14.愿意分享信息的;15.员工导向的;
16.随和的; 19.进取性的; 17.冷静的; 20.果断的; 18.愿意提供支持的; 21.行动导向的;
25.苛求的; 26.容忍矛盾冲突的;27.愿意承担个人责任的; 28.竞争性的; 29.高度条理性的; 30.结果导向的。
故事讲完了,问题来了:请你按照喜欢程度把这五个人 排列个次序。不要想太复杂,也不需要考虑大众看法, 你认为谁做得好就是好。
M——金钱(Money) L——爱情(Love) S——性(Sex) F——家庭(Family) E——事业(Enterprise)
三、价值观的来源
遗传;
工具价值观——这种价值观指的是偏爱的行为方式
或实现终极价值观的手段。
终极价值观
舒适的生活(富足的生活) 内在和谐(没有内心冲突) 振奋的生活(刺激的\积极的生活) 成熟的爱(性和精神上的亲密) 成就感(持续的贡献) 和平的世界(没有冲突和战争) 国家的安全(免遭攻击) 快乐(快乐的\闲暇的生活)
社会对行为的限制;问题中所涉及的态度的体验。
自我知觉理论认为,人们通过自己的行为和行为发生的情境了 解自己的态度、情感和内部状态。即态度是在事实发生之后,
用来使已经发生的东西产生意义的工具,而不是在活动前指导
行动的工具。
六、态度调查
作用:给管理者提供关于员工对工作的态度的有价 值的反馈信息;提醒管理层及时了解员工的意图, 发现潜在的问题,以采取行动防止其消极影响。 考虑因素:倾向性;深度和强度;外显性。
第四章 价值观与态 度
第一节 价值观
价值观的定义★★★★★ 价值观的重要性★★★
价值观的来源★★★★★
价值观的分类★★ 对管理者的启示★★★★★
这样的行为道德吗?
如果你在面试时夸大你的个人背 景,算不算撒谎呢?为了保护同事而
撒谎是不是可以接受的行为呢?
如果你卖的产品有轻微缺陷,你 会自觉地告诉买主吗?如果广告中的 “特卖价”实际上就是平时的价格, 你会将这个消息告诉客户吗?
清洁(卫生\整洁)
勇敢(坚持自己的信仰) 宽容(谅解别人) 助人为乐(为他人的福利工作) 正直(真挚\诚实)
博爱(温情的\温柔的)
顺从(有责任感\尊重的) 礼貌(有礼的\性情好) 负责(可靠的) 自我控制(自律的\约束的)
五、对管理者的启示
价值观不同,会导致人们行为的不同。管理
—服从:受外来影响而改变;
—同化:从模仿中并入自身的个性特征;
—内化:从内心深处相信并接受新观念。
举例:斯德哥尔摩综合症(人质综合症)。
四、态度改变理论
参与改变理论(勒温) 该理论认为个体态度的改变同群体的规范和价值观 密切相关,个体在群体中的活动性质能决定他的态
度,也会改变他的态度。
人类文明中的精华代代相传;
家庭、教育、同伴团体及大众传播媒介。
四、价值观的分类
罗克奇把价值观分为两种类型:终极价值观和工具价
值观。每种类型有18项具体内容。他认为,在不同的
人群中价值观有很大的差异,相同职业或类别的人倾 向于拥有相同的价值观。 终极价值观——指的是一种期望存在的终极状态。 它是一个人希望通过一生而实现的目标。
有恢复认知结构平衡的需求。这种理论常被用来解
释人际关系的变化情况。
四、态度改变理论
平衡理论(海德)
O + + O
+ X(体育锻炼) P
X(改革) +
P
+
P、O矛盾,为恢复平衡,P可以: 1.劝说O改变态度,赞成改革; 2.改变自己对O或X的态度。 不平衡的关系促使改变,而且更容易改变的是P和O的关系,P、O 对X的各自看法较难改变。
—主动型:态度转变明显,速度也较快;
—被动型:态度难以转变。
—个体态度的改变依赖于其参与群体活动的方式和 程度。
四、态度改变理论
认知失调理论(费斯廷格)
失调:态度成分之间不一致,或者与行为不一致。
认知失调会产生一种心理紧张,使人感到不舒服,因此个体会力 图解除这种紧张,以重新恢复平衡。
调查方法:主管人员平时观察法;有关资料统计法;
面谈;发调查表;态度量表法;自由反应法;生理 反应法(测谎术)等。
作业:
新饭馆的糟糕体验——卫生状况、 服务质量、菜品质量都奇差。
一直心仪的约会对象,约定周末
见面,地点即为此饭馆。 1.解释你对餐厅、约会对象的态 度是如何形成的? 2.如何解决这一选择中的冲突问
第四章 价值观与态 度
第二节
态度的内涵★★★ 影响态度形成的因素★★
态度
态度的类型★★★★
态度改变理论★★★★★ A-B关系测量★★★ 态度调查★★
一、态度的内涵
定义:态度为个体对待一类人和社会事物所持的较 为稳定的评价和行为倾向,反映了一个人对某些事 物的感受。P75
构成:认知成分(知);
减少认知失调的方法:改变态度;改变行为;为这种不一致找一 种合适的理由。
仅仅是不协调,并不必定使人们直接寻求一致性,还要考虑以下 因素: —导致不协调的因素的重要性; —个人认为他对这些因素的影响程度; —不协调可能带来的后果。
经典试验——“真实的谎言”
有助于预测员工卷入态度和行为改变的倾向性。
理上对其工作的认同程度,认为他的绩效水平对自我
价值的重要程度。 组织承诺——是指员工对于特定组织及其目标的认 同,并且希望维持组织成员性的改变和不一致性的改变。 影响因素:态度本身的特性; 个体的个性特征;
个体所处的群体观念。
四、态度改变理论
三程序理论(凯尔曼) 该理论以满足人们的需要和期待有利于态度的改变 为基础,提出态度改变过程的三个阶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