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信息防雷术语
雷电术语
4 与雷电有关的术语4.1 保护角shielding angle(1)(避雷线对导线的)保护角由通过避雷线对水平面所作下垂线和避雷线与被保护导线连线形成的夹角。
选择保护角对导线提供一个保护区,使几乎所有雷直击于避雷线而不击于导线。
(2)(避雷针的)保护角由通过避雷针顶部的垂线和另一由避雷针顶到大地与垂线成所选角度的直线相交形成,此角绕经避雷针顶部的垂线形成一锥形保护区,使物体位于圆锥中,选择此角度使雷击于避雷针而不击于位于所形成保护区内的物体。
(IEEE Std 998-1996 1.3.14)(IEV845-10-31)4.2 避雷线shield wire (overhead power line or substation)悬于建筑物、变电站设备或线路的相导线之上,其目的是使雷击该线而不击建筑物、变电站设备或相导线。
(IEEE Std 998-1996 1.3.15)(IEV 466-10-25)4.3 避雷针lightning rod, lightning conductor一个柱子或基础结构,由它的顶到地有一垂直导体或它本身就是一到地的导体,其目的是拦截雷击使不落在其保护范围内的物体上。
(IEEE Std 998-1996 1.3.1)(IEV 604-03-50)4.4 长时间雷击long stroke电流持续时间(从波头10%幅值起至波尾10%幅值止的时间)长于2ms且短于1s的雷击。
(GB50057-94)4.5 单位能量specific energy一闪击时间内雷电流的平方对时间的积分。
它代表雷电流在一个单位电阻中所产生的能量。
(GB50057-94)4.6 地面落雷密度ground flash density (GFD)在局部地区单位时间内单位面积雷击地面平均次数。
(IEEE Std 998-1996 1.3.6)4.7 电气几何理论electrogeometric model theory描述电气几何模型与相关的定量分析,包括对模型的不同元件的击距与第一次主放电幅值关系的理论。
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GB50343-2004)
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GB50343-2004)(上)[作者:佚名转贴自:本站原创点击数:369 更新时间:2004-8-20 文章录入:liuc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50343-2004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公告第215号建设部关于发布国家标准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的公告现批准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为国家标准,编号为GB50343-2004,自2004年6月1日起实施。
第5.1.2、5.2.5、5.2.6、5.4.1(2)、5.4.10(2)、7.2.3条(款)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本规范由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发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2004年3月1日前言根据建设部建标标[2000]43号语文,关于同意编制《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的函,并由四川省建设厅(原建委)负责组织成立了规范编制组,规范编制组参考国内外有关标准,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广泛征求各方意见之后,制订了本规范。
本规范共分8章和4个附录。
主要技术内容是:1.总则;2.术语;3.雷电防护分区;4.雷电防护分级;5.防雷设计;6.防雷施工;7.施工质量验收;8.维护与管理。
本规范主要对微生物电子信息系统综合防雷工程的设计、施工、验收、维护与管理作出规定和要求。
本规范中以黑体字标志的条文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本规范由建设部负责管理和对强制性条文的解释,四川省建设厅负责具体管理,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四川中光高技术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具体内容的解释。
在执行过程中,请各单位结合工程实践,认真总结经验,如发现需要修改或补充之处,请将意见和建议寄四川省建设厅(地址:四川省成都市人民南路四段36号,邮政编码:640041)。
1总则1.0.1为防止和减少雷电对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千万的危害,保护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制定本规范。
1.0.2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扩建、改建的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的设计、施工、验收、维护和管理。
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方法与常规防雷方法的区别
杭州
313 ) 12 1
要: 阐述常规 防雷 与信息防雷的不 同。 重点 阐述不同防雷任务的保护 方法与重点的不 同。 明不能简单地套用常规 的防雷 方法去保护 电 说
Di e e c sBewe n Elcr n cI f r a i n S se i h e n r tci n M eh d a d f r n e t e e t o i n o m t y tm SL g tn g P o e to t o n o i Ge e a g tn n r tci n M eh d n rl Lih e g P o e t t o i o
维普资讯
—
—
—
—
2 0 . 0 6 NO 3
水 ・ ・ 通 电 暖
l7 0
电孑信息系统殇富 法与审规殇富 法的区别
孑、 江 J 全
( 浙江建设 职业技术学 院, 浙江
摘
子信 息 系统 。 关 键词 : 电 电磁 脉 冲 ; 雷效 应 ; 雷 引 感应 脉 冲过 电压 ; 雷击 概 率 ; 击 雷 ; 应 雷 直 感 中 图分 类 号 : U9 6.5 T 7 ̄ 5 文 献 标 识 码 : B 文 章编 号 : 0 7 7 5 2 0 0 — 1 7 0 1 0 — 3 9( 0 6) 3 0 0 — 2
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
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GB50343 标准条文说明1总则1.0.1随着经济建设的高速发展,电子信息设备的应用已深入至国民经济、国防建设和人民生活的各个领域,各种电子、微电子装备已在各行业大量使用。
由于这些系统和设备耐过电压能力低,雷电高电压以及雷电电磁脉冲器入所产生的电磁效应、热效应都会对系统和设备造成干扰或永久性损坏。
每年我国电子设备引雷击造成的经济损失相当惊人。
因此解决电子信息系统对雷电灾害的防护问题,雷电防护标准的制定工作,十分重要。
由于雷击发生的时间和地点以及雷击强度的随机性,因此对雷击的防范,难度很大,要达到阻止和完全避免雷击的发生是不可能的。
国际电工委员会标准IEC-61024和国家标准GB50057均明确指出,建筑物安装防雷装置后,并非万无一失。
所以按照本规范要求安装防雷装置和采取防护措施后,可能将雷电灾害降低到最低限度,减小被保护的电子信息系统设备遭受雷击损害的风险。
1.0.4雷电防护设计应坚持预防为主、安全第一的原则,这就是说,凡是影响电子信息系统的雷电侵入通道和途径,都必须预先考虑到,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将雷电高点压、大电流堵截消除在电子信息设备之外,不允许雷电电磁脉冲进入设备,即使漏过来的很小一部分,也要采取有效措施将其疏导入大地,这样才能达到对雷电的有效防护。
科学性是指在进行防雷工程设计时,应认真检查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所在地电的地理、地质以及土壤、气象、环境、雷电或冬、信息设备的重要性和雷击事故的严重程度等情况,对现场的电磁环境进行风险评估和计算,并根据表4.3.1雷电防护级别的选择确定电子信息系统的防护级别,这样,才能以尽可能低的造价建造一个有效的雷电防护系统,达到合理、科学、经济的效果。
1.0.5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遭受雷电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既有直接雷击,又有从电源线路、信号线路等侵入的雷电电磁脉冲,还有在建筑物附近落雷形成的电磁场干应,以及接闪器接闪后由接地装置引起的地电位反击。
防雷术语
1) 防雷区(Lightning Protection Zones,LPZ)将一个易遭雷击的区域,按照通信局(站)建筑物内外、通信机房及被保护设备所处环境的不同,进行被保护区域划分,这些被保护区域称为防雷区。
2) 雷电活动区Keraunic Zones根据年平均雷暴日多少,雷电活动区分为少雷区、中雷区、多雷区和强雷区;少雷区为一年平均雷暴日数不超过25的地区;中雷区为一年平均雷暴日数在25~40以内的地区;多雷区为一年平均雷暴日数在40~90以内的地区;强雷区为一年平均雷暴日数超过90的地区。
3) 非直击雷 Indirect Lightning Flash击在建筑物附近的大地、其它物体或与建筑物相连的引入设备的闪电。
4) 非直击雷频度 Indirect Lightning Flash Frequency每年间接雷闪的期望次数。
5) 故障频度 Frequency of Damage雷击引起的预期故障的年平均次数。
6) 滚球法 Rolling Sphere Method电气几何理论应用在建筑物防雷分析中的简化分析方法。
滚球法涉及沿被保护物体表面滚动一规定半径的假想球,此球在避雷针、避雷线、围栏和其他接地的金属体支持下,上下滚动以供计算雷电保护范围用。
一个设备若在球滚动所形成的保护曲面之下,它受到保护,触及球或穿入其表面的设备得不到保护。
7) 环状导体 Ring Conductor围绕建筑物形成一个回路的导体,它与建筑物雷电引下导体间互相连接并且使雷电流在各引下导体间分布比较均匀。
8) 建筑物雷闪频度 Lightning Flash Frequency to the Structure建筑物直接和间接雷闪的期望次数。
9) 建筑物损坏的可接受频度 Accepted Frequency of Damage to the Structure建筑物可承受的损坏期望频度的最大值。
10) 接闪系统 Air-terminal System直接接受雷击的避雷针、避雷带(线)、避雷网,以及用作接闪的金属屋面和金属构件等。
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
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一、引言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是指为了满足建筑物内电子设备运行需要而建设的系统,包括通信系统、网络系统、安防系统等。
随着科技的发展,电子信息系统在建筑物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然而,雷电对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的安全造成了严重的威胁。
为了确保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的正常运行和使用,制定本防雷技术规范,旨在规定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的必要技术要求和防雷措施。
二、技术要求1. 防雷设施建设: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的防雷设施应根据建筑物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设计。
包括建筑物外接闪电等防雷器、接地装置以及预防雷电波通过线路进入建筑物的措施。
2. 天线避雷器:对于通信系统、无线网络系统等使用天线的电子信息系统,应安装天线避雷器。
天线避雷器具备快速反应速度和高能量吸收能力,能有效保护建筑物内的电子设备。
3. 建筑物接地系统:建筑物的接地系统是防雷的基础。
接地装置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要求,并与建筑物的金属结构、设备设施等可导电部分连接良好,确保防雷措施的有效性。
4. 防雷保护装置:对于建筑物内重要的电子设备,应设置防雷保护装置,如防雷电源、防雷插座等。
防雷保护装置能够及时将雷电流引入地下,保护电子设备的安全运行。
5. 建筑物导线布线:建筑物内的导线布线应合理规划,避免在高雷电活动频繁区域设置。
导线应选择符合防雷要求的特殊材料,以提高其防雷性能。
同时,导线的连接点应进行可靠的接地,保证设备与设备之间的互联能够正常运行。
三、防雷措施1. 选择合适的建筑物位置:在选址阶段,应避开雷击频繁和雷电活动强度较高的地区,选择相对安全的建筑物位置,减少雷电对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的威胁。
2. 定期进行防雷设施维护和检查:防雷设施应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
特别是雷电接地装置,应及时清除导电部分的积灰和杂物,保持良好的接地效果。
3. 安装避雷带:对于高层建筑物,应安装避雷带。
避雷带能将雷电引入地下,避免雷电对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造成直接威胁,提高系统的安全性。
现代防雷技术措施五个英文字母
现代防雷技术措施五个英文字母
现代防雷技术措施:EARPD
在现代社会,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和电气设备的广泛应用,防雷技术变得越来越重要。
EARPD作为一种现代防雷技术措施,已经在许多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EARPD代表“Early Warning, Arresting, Routing, Protection, and Detection”,即早期预警、拦截、路由、保护和检测。
早期预警(Early Warning):这是防雷措施的第一步,通过安装雷电探测器等设备,实时监测雷电活动的发生,为后续的防雷措施提供及时、准确的预警信息。
拦截(Arresting):在雷电活动发生时,通过安装避雷针、避雷带等设备,将雷电引导至地面,避免雷电对建筑物或电气设备的直接雷击。
路由(Routing):通过合理的电气线路布局和接地系统设计,将雷电引入地下的路径进行优化,减少雷电对电气设备和人身安全的潜在威胁。
保护(Protection):在电气设备和线路上安装防雷器、浪涌保护器等设备,对雷电产生的过电压和过电流进行限制和抑制,保护电气设备的正常运行。
检测(Detection):定期对防雷设施进行检测和维护,确保其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的防雷安全隐患。
综上所述,EARPD作为一种现代防雷技术措施,通过早期预警、拦截、路由、保护和检测五个方面的综合应用,为电气设备和人身安全提供了有效的防雷保护。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防雷措施,确保防雷设施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
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This manuscript was revised by JIEK MA on December 15th, 2012.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一.防雷与接地(一). 电源线路防雷与接地应符合下列规定:1 进、出电子信息系统机房的电源线路不宜采用架空线路。
2 电子信息系统设备采用TN 交流配电系统时,配电线路和分支线路必须采用TN—S 系统的接地方式。
4 在直击雷非防护区(LPZ0)或直击雷防护区(LPZO)与第一防护区(LPZ1)交界处应安装通过Ⅰ级分类试验的开关型浪涌保护器或限压型浪涌保护器作为第一级保护;第一防护区之后的各分区(含LPZ1区)交界处应安装限压型浪涌保护器。
使用直流电源的信息设备,视其工作电压要求,宜安装适配的直流电源浪涌保护器。
5 浪涌保护器连接导线应平直,其长度不宜大于。
当电压开关型浪涌保护器至限压型浪涌保护器之间的线路长度小于10m、限压型浪涌保护器之间的线路长度小于5m时,在两级浪涌保护器之间应加装退耦装置。
当浪涌保护器具有能量自动配合功能时,浪涌保护器之间的线路长度不受限制。
浪涌保护器应有过电流保护装置,并宜有劣化显示功能。
6 浪涌保护器安装的数量,应根据被保护设备的抗扰度和雷电防护分级确定。
(二).信号线路的防雷与接地应符合下列规定1 进、出建筑物的信号线缆,宜选用有金属屏蔽层的电缆,并宜埋地敷设,在直击雷非防护区(LPZ0)或直击雷防护区(LPZO)与第一防护区(LPZ1)交界处,电缆金属屏蔽层应做等电位连接并接地。
电子信息系统设备机房的信号线缆内芯线相应端口,应安装适配的信号线路浪涌保护器,浪涌保护器的接地端及电缆内芯的空线对应接地。
2 电子信息系统信号线路浪涌保护器的选择,应根据线路的工作频率、传输介质、传输速率、(三).天馈线路的防雷与接地应符合下列规定1 架空天线必须置于直击雷防护区(LPZO)内。
2 天馈线路浪涌保护器的选择,应根据被保护设备的工作频率、平均输出功率、连接器型式及特性阻抗等参数,选用插入损耗及电压驻波比小,适配的天馈线路浪涌保护器。
2010防雷行业最新防雷术语防雷百科大全
中国最大的防雷技术论坛之一
本文来自:中国防雷技术论坛
因特定的雷电放电,在系统中一定位置上出现的瞬态过电压。 (41)雷闪 由雷云产生的先导以一次或多次主放电组成的整个雷闪放电。 (42)临界雷击电流幅值 击于相导线使导线电压升至可能发生闪络的最小雷电流幅值。 (43)内部引下线 引下线位于被防雷保护的建筑物的内部。例如一个钢筋水泥柱就可作为一个自然 引下线。 (44)耐雷水平 同临界雷击电流幅值。 (45)少雷区 平均雷暴日不超过 15 的地区。 (46)绕击率 以回路或线路长度为基数每年雷电绕过地线或屏蔽线直接击于导线的事故数,它 可以造成闪络也可以不造成闪络。 (47)绕击闪络率 以回路或输电线路长度为基数的绕击闪络数。 (48)闪络 通过物体(固体或液体)周围空气或流径物体绝缘表面的击穿放电现象。 (49)首次雷击 当下行先导头部与地面上行先导相遇开始的对地雷击。 (50)损坏频度 引起建筑物损坏的雷电年平均次数,可以分别指直接雷闪、间接雷闪或全部雷闪 的损坏频度。 (51)梯级先导 静电荷由一雷云传播进入空气中的放电过程。与最终的雷击电流相比,梯级先导 电流幅值小(100A 量级)。梯级先导随机地以每级 10m-80m 的步长传播,速度约为光 速的 0.05%或 150000m.s-1,直到梯级先导到达被击点击距范围内,梯级先导才定向指 向被击点。
3
间电压峰值( 2 Um)的任意随时间变化的相对地或相间电压。其中,Um 为设备最高 相电压有效值。
(12)计算机系统安全性 建立技术性的和管理性的防护设施,将其用于数据处理系统经保护硬件、软件和 数据,使之免于偶然的或恶意的修改、破坏和汇漏。 (13)接口 两个功能部件之间的共同界面。该界面是由各种功能特性、公共的物理互联特性、 信号特性及其他适当特性规定的。 (14)局域网 一种位于有限地理区域用户宅院内的计算机网络。 (15)馈电线,馈线 功率传送系统中的传输线。 (16)电涌电流 加在电气设备上持续时间短暂的高于额定值的暂态电流。 (17)输入保护 模拟输入通道任何两个输入端之间或者任何输入端与地之间的过压保护。 (18)数据通信 数据从一处通过通信手段供给别处接受的传送。 (19)同时可触及部分 人能同时触及的导体或导电部分,或在某些场所中动物能同时触及的导体或导电 部分。同时可触及部分可以是:①带电部分;②外露可导电部分;③外部可导电部分; ④保护导体;⑤接地极。
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
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一、前言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的重要性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而防雷技术则是保障其稳定运行的关键。
本文旨在阐述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提高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二、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是指包括通信、数据、广播、监控、安防、电视、音响、电脑、网络等各种形式的音视频、数据或信号传输系统。
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的故障不仅会影响生产、经济和安全,还可能造成重大损失。
三、建筑物防雷基础知识雷电是一种强烈的大气静电放电现象,其电磁干扰对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产生很大的影响,甚至可能烧毁电子设备,因此需要特别加以防护。
建筑物的防雷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建筑物主体结构的防雷:通过设置避雷针或吸收装置等,将雷击电流引导到地下,达到防雷的效果。
2.电子设备的防雷:可采用输入滤波器、绝缘放电管、静电保护、避雷器等设备,提高设备的抗雷击性能。
3.接地的防雷:即将设备的接地接口连接到可靠接地端子上,以达到防雷的效果。
四、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1.设备选择:在选购设备时,要特别关注其抗雷击性能,选择较为可靠的厂家和组件。
2.接地系统:接地系统是防雷的基础,必须采用合适的接地装置和方式,并保持接地电阻的合理范围。
3.设备布局:设备应该远离铁质结构、高压电线和磁场强烈的设备,以减少电磁干扰和雷击风险。
4.防雷保护措施:在电子设备前应设置专用的避雷器或者终端之类的装置,以防止雷击直接掉在设备上。
5.电缆系统防雷:电缆传输系统中常常受到雷击干扰,应对电缆进行正确的绝缘和屏蔽。
6.设备散热要求:在高温环境下的设备更容易受到雷击干扰,应当加强散热,以降低设备工作温度。
7.定期检测:要定期检测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的防雷情况,及时对存在的隐患进行处理,确保系统的稳定运行。
五、结论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旨在提高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关于电子信息系统综合防雷技术分析
关于电子信息系统综合防雷技术分析摘要:随着二十一世纪的迅速发展,电子信息系统已经逐渐普及到人们的生活当中。
众所周知,电子信息系统是由电子设备所组成的,而电子设备多数绝缘度较低,所以很容易遭受雷电的打击。
因此,本文针对电子信息系统综合防雷技术进行分析,并从中找出有效的防雷措施。
关键词:电子信息系统;雷电防雷;技术引言:电子信息系统是由电子设备所组成的,这些电子设备由于自身的绝缘性能较低,只要受到雷电的冲击,电子设备就会遭受一定损坏,导致整个电子信息系统造成短路现象的发生,以至于给社会经济造成巨大损失。
因此,相关人员要做好电子信息系统的防雷措施,以避免重要的电子信息遭到破坏。
1.雷电的形式一般情况下,雷电所形成的破坏模式主要有:雷电感应、雷电波入侵、直击雷三种破坏力极强的雷电模式,篇幅有限,下文举例两种说明。
1.1直击雷直击雷是指带电的云层与大地上某一点之间发生迅猛的放电现象,主要危害建筑物、建筑物内电子设备和人。
直击雷的破坏性很强,要想有效避免这种直击雷,通常所采用的就是避雷针、避雷带、避雷线、避雷网或金属物件作为接闪器,将雷电流接收下来,并通过避雷物件作引下线的金属导体,将雷电导引至大地后,起到了散流作用的接地装置,最终再泄散入大地。
1.2雷电感应雷电感应也被称作感应雷,雷电放电时,由于附近落雷所引起电磁作用的结果,导致附近导体上产生了静电感应和电磁感应,感应雷就会使金属导体部件之间产生火花,从而严重损害电子设备。
感应雷分静电感应和电磁感应。
静电感应是由于雷云接近地面时,在地面凸出物顶部感应出大量异性电荷所致。
而电磁感应则是由于雷击后,巨大的雷电流在周围空间产生迅速变化的强大磁场所致,这种磁场能够在附近金属导体上,感应出很高的电压,最终导致电子设备受到损害。
2雷击破坏信息系统的主要途径2.1直击雷是指雷雨云对大地和建筑物放电的现象直击雷是指带电的云层与大地上某一点之间发生迅猛的放电现象,一瞬间直接击中建筑物、建筑物内电子设备和人,对建筑物、电子设备以及人造成巨大的损害。
防雷专业名词
防雷专业名词防雷是指为了保护建筑物、设备和人员免受雷电侵害而采取的各种措施。
在防雷领域中,存在着许多专业名词,这些名词涉及到防雷的原理、设备、材料以及相关标准等方面。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防雷专业名词,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于实践。
一、气象雷电1. 雷电雷电是指大气放电现象中的一种,通常表现为云与地面或云与云之间的放电。
雷电产生时伴随着强烈的光和声现象,并伴随着雷暴天气。
2. 雷暴雷暴是指闪电放电过程中通过大气的电流流动引起的强烈声光效应。
雷暴可以伴随着豪雨、冰雹、风暴等天气现象。
3. 闪电闪电是指大气放电现象中的一种,通常表现为一道强烈的光线。
闪电释放出巨大的能量,对人身安全和设备设施造成威胁。
二、防雷设备1. 避雷针避雷针是一种安装在建筑物或其他高大物体上,用于引导雷电击中针尖并通过接地线引导电流流入地下的装置。
避雷针起到了集中和引导雷电的作用,保护了建筑物和人员。
2. 接闪器接闪器是一种用于将雷电引入地下或尽可能快地释放到地面上的装置。
它通过接闪引线和避雷针、接地装置等组成,起到了保护设备和系统免受雷电侵害的作用。
3. 金属氧化物压敏电阻器(MOVR)MOVR是一种用于防雷保护的电子元件,常用于电力系统、通信系统等设备中。
它能够快速响应并吸收过电压,保护设备免受雷电冲击。
4. 雷电监测仪雷电监测仪是一种用于监测雷电活动、测量和记录雷电参数的设备。
它能够提供雷电活动的实时数据,用于预测和预警雷电活动,以保护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三、防雷材料1. 防雷导线防雷导线是一种用于接闪和引导雷电的导线,通常由导电材料制成。
它能够将雷电引导至接闪器或接地装置,防止雷电对设备和建筑物造成损害。
2. 防雷板防雷板是一种用于防护建筑物外墙、天窗等易受雷电侵害的部位的板材。
它采用导电材料制成,能够将雷电从建筑物表面引导至接地装置,保护建筑物内部免受雷电损害。
3. 防雷胶带防雷胶带是一种具有导电和粘接功能的带状材料。
电子信息设备防雷选型及接地
一、雷电防护区划分1、LPZ0A区:受直接雷击和全部雷击电磁场威胁的区域;2、LPZ0B区: 直接雷击的防护区域,该区域的威胁仍是全部雷电电磁场;3、LPZ1区:由于边界处分流和浪涌保护器的作用是浪涌电流受到限制的区域;4、LPZ2~n后续防雷区:由于边界处分流和浪涌保护器作用使浪涌电流受到进一步的限制的区域。
二、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的一般要求:1、需要保护的电子信息系统必须采取等电位连接与接地保护措施,具体如下:1) 等电位连接和接地;2)电磁屏蔽;3)合理布线;2、等电位体和共用接地1)机房内电子信息设备应作等电位体连接,连接形式分S型和M型以及其组合。
电子设备的金属外壳、机柜、机架、金属管屏蔽线缆金属外层、防静电接地、工作接地、保护接地、浪涌保护器接地端均应以最短的距离与网格进行连接。
机房等电位连接连接网格应与共用接地系统连接。
2)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置的局部等电位接地端子板之间要做多股铜芯导线或铜带进行连接:机房局部等电位端子板之间的连接导体截面不小于16mm²;设备与机房等电位连接网络之间的连接导体截面不小于6mm²;机房网络采用铜箔或多股软铜芯导体截面不小于25mm²;3)电子信息设备中的音、视频等专用设备接地干线应通过专用等电位接地端子板独立引至设备机房;4)进入建筑物的金属管线((含金属管、电力线、信号线)应在入口处就近连接到等电位连接端子板上。
在LPZ1入口处应分别设备适配的电源和信号浪涌保护器,使电子信息系统的带电体时限等电位连接。
3、屏蔽和布线1)为减小雷电电磁脉冲在电子信息系统内产生的浪涌,宜采用建筑物屏蔽、机房屏蔽、设备屏蔽、线缆屏蔽等措施;2)机房屏蔽的要求:利用建筑物的金属框架、混凝土钢筋、金属墙面、屋顶等金属构件与防雷装置连接构成大空间屏蔽;增加机房屏蔽;机房配置在LPZ1区之后的后续防雷区内,并与雷电防护区屏蔽体留有安全距离;3)线缆屏蔽要求:应在屏蔽层两端并宜在雷电防护区交界处做等电位连接并接地。
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GB50343-2019培训稿
•1、总则 2、术语 3、雷电防护分区 4、雷电防护等级划分和雷击风险评估 5、防雷设计 6、防雷施工 7、检测与验收 8、维护与管理
•1 总则
1. 0.1 为防止和减少雷电对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造成的危害, 保护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制定本规范。
1. 0. 2 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改建和扩建的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 防雷的设计、施工、验收、维护和管理。本规范不适用于爆炸 和火灾危险场所的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
Ⅰ类试验的SPD
Ⅱ类试验的SPD
•2 术语
术语从21条增加至37条,新增部分主要是SPD的性能指标 和试验参数
2.0.33 插入损耗 传输系统中插入一个浪涌保护器所引起的损耗,其值等于浪 涌保护器插入前后的功率比。插入损耗常用分贝(dB)来表示。 2.0.34 劣化 由于浪涌、使用或不利环境的影响造成浪涌保护器原始性能 参数的变化。 2. 0. 35 热熔焊 利用放热化学反应时快速产生超高热量,使两导体熔化成一 体的连接方法。 2.0.36 雷击损害风险 (R) 雷击导致的年平均可能损失(人和物)与受保护对象的总价值(人 和物)之比。
•2 术语
术语从21条增加至37条,新增部分主要是SPD的性能指标 和试验参数
2. 0. 30 Ⅰ类试验 按本规范第2. 0.19 条定义的标称放电电流In ,第2.0.27 条 定义的1. 2/50μs 冲击电压和第2.0.21 条定义的冲击电流Iimp 进行的试验。I类试验也可用T1 外加方框表示。 2. 0. 31 Ⅱ类试验 按本规范第2. 0.19 条定义的标称放电电流In ,第2.0.27 条 定义的1. 2/50μs 冲击电压和第2.0.20 条定义的最大放电电流 Irnax进行的试验。Ⅱ类试验也可用T2 外加方框表示。 2.0.32 Ⅲ类试验 按本规范第2.0.29 条定义的复合波进行的试验。 Ⅲ 类试验 也可用T3 外加方框表示。
电子信息系统防雷分析与设计
直击雷防护方案设计主要在于防雷装置的选用和计算上,以下从接闪器、引下线、以及接地装置等对电力高架铁塔进行设计和分析。
2.1接闪器:
LY-ESE-4500型接闪器,该接闪器接闪时的击穿电压更低,同时电流的波动更小。配置高压绝缘转接器。
1)卫星提前放电避雷针保护范围的计算方法
LY-ESE-4500接闪器在UTE(法国电工技术联合会)机构认可的University of Pau(France)高压实验室,按照NF C 17-102试验标准进行多次试验验证,其提前放电时间为△T=86μs。根据法国2012年08月颁布实施的新的规范标准:在实施保护范围时,△T提前放电时间超过60μs时按60μs计算。
应小于80mm2。地网敷设示意见图2.5。
图2.5地网敷设示意图
3结语
通过以上分析计算和设计,电子信息系统的防雷设计主要在于分析好电子信息系统架设环境,考虑多方面因素,从防雷装置着手进行系统设计。
参考文献:
[1]GB50057-2010.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S]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11年.
[2]IEC 61312雷电电磁脉冲的防护.
当h≥5(m)时计算公式:
当2≤h≤5(m)时计算公式为。
其中:r-为滚球半径,其滚球半径取45m(我国标准滚球半径分别为一类30m,二类45m,三类60m);
△-抢先距离,60m。
图2.1采用法国新标准保护半径示意图
“滚球法”是国际电工委员会(IEC)推荐的接闪器保护范围计算方法,已被世界上多数国家作为国家防雷规范采用,我国建筑物防雷规范GB50057-2010以及GJB 6784-2009均采纳“滚球法”作接闪器保护范围计算的方法。
比如电力塔高度50m,天线高度0.7m,顶部平台0.8×0.8m,根据滚球法计算,该天线属于二类防雷保护装置,天线置于接闪器保护范围内,接闪器高度1.2米,考虑到接闪器接闪后,雷电流对天线造成一定的影响,接闪器一般应与天线有≥3m的空气间隔,但由于移动装备的特殊性,以及避雷针支撑杆采用透波绝缘材料,其间距按1.5m计算,接闪器支撑结构可考虑采用折叠式结构(见图2.2)。液压升降塔可兼做独立避雷塔使用,距离铁塔3m外可根据装备情况布置设备,非易燃易爆及敏感电子设备可考虑60m或100m滚球半径考虑布置装备,高度按2m计算(接闪器保护范围见图2.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局部等电位接地端子板local equipotential earthing terminal board(LEB)
电子信息系统设备机房内,作局部等电位连接的接地端子板。
2.0.15等电位连接网络bonding network(BN)
由一个系统的诸外露导电部分作等电位连接的导体所组成的网络。
2.0.16浪涌保护器surge protective device(SPD)
至少应包含一个非线性电压限制组件,用于限制瞬时过电压和分流浪涌电流的装置。
按照浪涌保护器在电子信息系统的功能,可分为电源浪涌保护器、天馈浪涌保护器和信号浪涌保护器。
2.0.17电压开关型浪涌保护器voltage switching type SPD
采用放电间隙、气体放电管、晶闸管和三端双向可控硅组件构成的浪涌保护器。
通常称为开关型浪涌保护器。
2.0.18电压限制型浪涌保护器voltage limiting type
SPD
采用压敏电阻器和抑制二极管组成的浪涌保护器。
通常称为限压型浪涌保护器。
2.0.19雷电防护区lightning protection zone(LPZ)
需要规定和控制雷电电磁环境的区域。
2.0.20综合防雷系统synthelical protection against lightning system
建筑物采用外部和内部防雷措施构成的防雷系统。
2.0.21雷电电磁脉冲lightning electromagnetic impulse(LEMP)
作为干扰源的雷电流及雷电电磁场产生的电磁场效应。
3雷电防护分区
3.1地区雷暴日等级划分
3.1.1地区雷暴日等级应根据年平均雷暴日数划分。
3.1.2地区雷暴日等级宜划分为少雷区、多雷区、高雷区,并符合下列规定:
1少雷区:年平均雷暴日在20天及以下的地区;
2多雷区:年平均雷暴日20大于天,不超过40天的地区;
3高雷区:年平均雷暴日大于40天,不超过60天的地区;
4强雷区:年平均雷暴日超过60天以上的地区。
3.1.3地区雷暴日数按国家公布的当地年平均雷暴日数为准,见附录D。
3.2雷电防护区划分
3.2.1雷电防护区的划分是将需要保护的控制雷电电磁脉冲环境的建筑物,从外部到内部划分为不同的雷电防护区(LP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