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目的论视角解读林语堂英译_论语_中的_叛逆_现象

合集下载

探讨目的论视角下译者的忠实与背叛

探讨目的论视角下译者的忠实与背叛

探讨目的论视角下译者的忠实与背叛作者:尹亚辉来源:《语文建设·下半月》2014年第01期摘要:作为功能派的重要理论,目的论在各类文本翻译中应用广泛,为译者的翻译活动提供了理论原则和实践依据。

本文正是从目的论的相关应用入手,以英诗汉译为例,探讨翻译过程中译者对忠实性原则的理解与实践。

笔者认为,在进行文学翻译,尤其是诗歌翻译的过程中,应该以翻译目的论为指导,既要忠实于原文,也要注意满足译文作者的阅读需求,努力在忠实性与灵活性中寻找一个平衡点,达到翻译的预期目标。

关键词:目的论英诗翻译自20世纪70年代,功能派翻译理论在德国兴起之后,英国著名语言学家凯瑟琳娜莱斯首次把功能范畴引入翻译批评,目的论这一功能派的重要理论也被汉斯弗米尔正式提出,费米尔认为,翻译中的最高法则应该是“目的法则”。

简言之,翻译目的决定了翻译的策略和方法,更决定了译文的语言表现形式与文体风格。

一、目的论遵循的原则笔者在大量的理论学习与日常翻译实践中,认为我们目前的翻译活动在翻译过程中应时刻牢记以下三个翻译原则:首先,目的原则。

目的论认为,所有翻译活动遵循的首要原则是“目的原则”,即翻译应能在目的语情境和文化中被目的语读者所接受,按目的语读者期待的方式发生作用。

其次,连贯性原则。

它指译文必须内部连贯,其语言表现形式在目的语译文读者看来必须是可理解的,易于接受的。

最后,忠实性原则。

诺德认为,由于文化差异,不同文化背景中的人对译文好坏有不同的看法,而且,如果目的原则所要求的译文其交际目的与原文作者的意图刚好相反,那么我们就会遵守目的原则而违背原文本意。

二、翻译过程中译者的忠实与背叛目的论中的忠实性内涵包含以下两个方面:其一是形式上的忠实,其二是意义上的忠实,它要求译文的思想内容必须与原文完全一致,在意义上没有增删更改现象。

但是,我们知道,首先,翻译不可能绝对忠实。

翻译过程中,忠实性当然是一项指导原则,但绝对忠实是不可能的,任何一种翻译都会与原文存在着一些差距。

林语堂英译《论语》的“偏离”现象

林语堂英译《论语》的“偏离”现象

W i s d o m o fC o n f u c i u s 。
《 论 语》 原文共 二十 个篇章 , 但林 语 堂对
林 语堂 对于 翻译 的艺术性 独到 的见解 . 展现在他对“ 美” 的标准之 中 理想 的翻译家
译” 以原文为基础 . 发挥译者 自身的主观能动 性, 进行再创作 。 这既不是严格上的创作 . 又不 属于传统 的翻译范畴
四、 译者主体性对“ 偏离” 的阐释 林 语堂将毕生精力 置身于 中西 方文化 的 交流. 他的翻译成就集中于编译中国传统经典 文化, 将之传 到西方 。 翻译和语言密切相关 , 语 言是文化 的载体 .因此文化和翻译 也密不可
要内容 除去第一章 I n t r o d u c t i o n 和每个 章节 前的简要介绍 . 其余部分都是由儒家经典书 目
翻译而来
另外 .在 T he WI S d o m C o n f ci u s 中, u 出
年. 林 语堂将众多传统 中国哲学与思想 译为 英文 . 其 中包 括 T he Wi s d o m o f L a o t s e和 T h e
管是对原 文的编译 . 译文并没有“ 偏离” 原文重
译者 主体性是指译者 以尊重翻译对 象为 前提. 在翻译 目的指 导下 . 在翻译活 动中表现 出的主观能动性 影 响译者主体性 的基本 因
素 为译者 的文化意识和审美标 准 长久以来 . 译 者主体性遭到 忽视 .二十世纪七十年 代文
林语 堂英译《 论语 》 的¨ 偏 离” 现 象
译标准及手术的问题有正确 的见解 ” 林语堂
伦 的翻译作品共 同造就 了林语堂 的伟 大 在 《 论 翻译》 中, 林语 堂提 出 了“ 忠 实、 通顺 和美” 的翻译三标准 林语 堂的翻译有 时并不符合

亦写亦译,不亦快哉!—从目的论视域看林语堂《生活的艺术》中的翻译

亦写亦译,不亦快哉!—从目的论视域看林语堂《生活的艺术》中的翻译

亦写亦译,不亦快哉!—从目的论视域看林语堂《生活的艺术》中的翻译亦写亦译,不亦快哉!—从目的论视域看林语堂《生活的艺术》中的翻译翻译作为一门艺术,扮演着连接不同语言和文化的桥梁。

在这个全球化的时代,翻译的重要性变得更加突出。

“翻译是文化的契约”这句话可以说是翻译的精髓所在。

在翻译过程中,不仅需要准确传达原文的意思,更需要考虑到目标语言及文化的特点,使译文能够与读者产生共鸣。

而林语堂的《生活的艺术》这本书中的翻译便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生活的艺术》是中国著名学者、作家林语堂的一本代表作。

这本书以林语堂生动的文笔和深入浅出的语言,阐述了他对艺术与生活的独特见解。

这本书在中国读者中享有很高的声誉,并且被译为多种语言,在国际间也获得了广泛的认可。

而其中的翻译实践不仅成功地传达了原文的意思,而且具备了较高的艺术性。

首先,对于林语堂的作品来说,准确传达作者的意图是最基本的要求。

在翻译过程中,翻译者需要准确理解原文的内容和语境,并将其转化为目标语言的表达方式。

比如,在《生活的艺术》这本书中,林语堂以幽默诙谐的笔调,表达了他对于艺术与生活的深入思考。

翻译者需要尽力保留这种幽默感和思想内涵,使译文能够让读者感受到作者的独特风格。

因此,准确传达作者的意图是林语堂作品翻译的基本要求之一。

其次,对于跨文化的翻译来说,考虑到目标语言及文化的特点也至关重要。

翻译不仅仅是简单的转换语言,更是将一种文化意识通过另一种文化的语言展现出来。

在《生活的艺术》这本书的翻译中,翻译者需要将中国文化和思维方式与目标语言的文化背景相结合。

比如,在将林语堂书中的中国文化元素译为西方语言时,翻译者需要寻找到目标语言与中国文化的相似之处,避免语义和文化的疏忽。

这样,读者在阅读译文时就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接受其中的思想。

最后,翻译不仅仅是简单地把原文的意思翻译过来,更需要有创造性的表达方式。

在翻译林语堂的作品时,翻译者需要运用一定的表达技巧,使译文具备较高的艺术性和流畅性。

识解理论视角下翻译的创造性叛逆——以林语堂《兰亭集序》译文为例

识解理论视角下翻译的创造性叛逆——以林语堂《兰亭集序》译文为例

第19卷 第2期华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Vol.19 No.22019年03月Journal of North Chin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Social Science Edition)Mar.2019收稿日期:2018-12-11 修回日期:2018-12-19作者简介:郝越(1994-),女,河北廊坊人,华北理工大学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英语笔译。

刘亚楼(1975-),男,河北张家口人,硕士,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外国语言文学、英语教育。

文章编号:2095-2708(2019)02-0138-05识解理论视角下翻译的创造性叛逆———以林语堂《兰亭集序》译文为例郝越,刘亚楼(华北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河北唐山063210)关键词:认知;识解;忠实;创造性摘 要:以林语堂《兰亭集序》的译文为研究对象,分析此译文在识解理论下体现的译者创造性叛逆活动。

从而得出译者应选取适当角度重构识解方式,在忠实原文与创造性翻译之间保持平衡,这样才能创造出优秀的译文。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语言是人类内心活动的一种外在表达,促进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其实质是心理活动的翻译转化。

狭义的翻译是将一种语言转换为另一种语言,而广义的翻译是一项复杂多变的科学。

依据狭义理论,透视翻译活动,可以将其内化为输入、转换、输出等确定性步骤,译者在该活动中扮演转化这个关键环节。

输入时,译者作为读者首先要好好地阅读原文本,必要时需站在原作者的角度去揣摩其心境或思维方式;转换时,译者作为不同语言文化之间的桥梁,以其自身文化底蕴,创造性地肩负起弱化因语言差异引起的文化差异;输出时,译者作为第二作者给予原文本第二次生命,努力给予目的语读者更好的阅读体验,使译文读者尽可能达到与原文读者相同的阅读效果。

因此,译者的创造性决定翻译质量,以林语堂《兰亭集序》译文为例,识解理论视角下翻译的创造性叛逆,以提供翻译新视角,服务相关译者。

目的论指导下的《论语》英译

目的论指导下的《论语》英译

目的论指导下的《论语》英译《论语》是中国古代儒家经典之一,被誉为中国思想宝库的精华。

它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以及他们之间的讨论和对话。

《论语》一直以其深刻的思想和智慧的言辞为世人所景仰,对中国社会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而目的论是一种研究语言和沟通的理论,它着眼于语言使用的目的和效果,强调语言是为了实现特定目标而产生和运用的。

本文将从目的论的角度出发,对《论语》进行英译,以期更好地传播和理解其中蕴含的思想和智慧。

1. 关于目的论目的论是由美国语言学家约翰·西尔科斯基提出的,它认为语言是为了达到特定目的而使用的。

在目的论的理论框架下,语言行为是以实现特定的交际目的为前提的。

目的论关注的焦点在于对语言使用的目的和效果的分析,以及话语背后的意图和动机。

目的论强调语言是一种行为,是一种被使用者用来达成特定目标的工具。

研究者在进行翻译时,需要考虑原文中所传达的意图和目的,以便更准确地表达原文所包含的信息和思想。

2. 《论语》的英译《论语》是儒家经典之一,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和对话。

它以简洁明了的语言阐述了儒家的思想,包括仁、义、礼、智等核心价值观。

《论语》被认为是中国古代哲学的典范,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对《论语》的翻译需要准确地传达其中所蕴含的思想精髓和智慧。

在进行《论语》的英译时,翻译者需要深入理解原文所包含的思想和目的,以便更准确地表达原文所传达的信息。

由于《论语》的语言古朴而深刻,因此翻译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原文中的蕴涵和内涵,尽可能地保持原作的风格和意境。

翻译者还需注重语言的准确性和流畅性,以便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感受到《论语》所蕴含的思想和智慧。

下面是《论语》中的一段经典语录及其英译实例:原文:“不闻不知,不闻不怪。

”(《论语·为政》)直译:Not to hear is not to know, not to know is not to blame.在这个例子中,孔子强调了人们应该通过倾听来获取知识,而不是仅凭自己的感觉和直觉来判断事物。

浅析林语堂翻译苏轼词中的创造性叛逆

浅析林语堂翻译苏轼词中的创造性叛逆

浅析林语堂翻译苏轼词中的创造性叛逆作者:崔小欢来源:《校园英语·下旬》2016年第02期【摘要】创造性叛逆,包括创造性与叛逆性,是一个和谐的有机体。

从创造性翻译和叛逆性翻译两部分对林语堂译苏轼词分析,探讨创造新叛逆在中国古典诗词翻译中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创造性叛逆林语堂苏轼词翻译一、创造性叛逆“创造性叛逆”这一概念是法国文学社会学家埃斯卡皮(Robert Escarpit)于 1987 年在《文学社会学》中首次提出的。

他指出“翻译总是一种创造性叛逆”,说翻译是背叛,那是因为它把作品置于一个完全没有预料到的参照体系里(指语言);说翻译是创造性的,那是因为它赋予作品一个崭新的面貌,使之能与更广泛的读者进行一次崭新的文学交流;还因为它不仅延长了作品的生命,而且又赋予它第二次生命。

”创造性叛逆,包括创造性与叛逆性,是一个和谐的有机体。

从创造性翻译和叛逆性翻译两部分对林语堂译苏轼词分析,探讨创造新叛逆在中国古典诗词翻译中的指导意义。

二、林语堂翻译苏轼词中的创造性叛逆1.创造性翻译。

翻译是一种艺术的再创造。

“翻译实践中,译者具体化、现实化诗作诗味的效果如何关系到的因素很多……最主要有审美追求、翻译意图与策略、在创造的能力等”(张保红,2004)林语堂翻译,根据自己的审美追求,创造地翻译,把诗歌译活了。

如苏轼抵达惠州那年(1094)所写《赠朝云》的《殢人娇》:白发苍颜,正是维摩境界。

空方丈散花何碍……明朝端午,待学纫兰为佩。

寻一首好诗,要书裙带。

林译:When time’s due course do th age with white hair Crown...Discover the best Poem that can be found,And write it on the flowing lines of thy gown.译者借用了西方十四行诗的形式,创造性地将《殢人娇》全词的十三个长短句,译成一首仿十四行诗。

从目的论视角看林语堂对借喻的翻译策略

从目的论视角看林语堂对借喻的翻译策略

从目的论视角看林语堂对借喻的翻译策略作者:尤磊来源:《北方文学》2018年第02期摘要:《浮生六记》,是清代名作家沈复的名作。

在清代笔记体文学中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

林语堂十分喜爱这本书,并将其翻译成英文。

迄今为止,很多学者对林译本进行过多角度,多维度的研究。

其中包括从功能对等角度研究隐喻的翻译,以及从目的论角度研究文化负载词的翻译。

但是还没有人从目的论的角度对其中的借喻翻译进行过研究。

所以本文将从目的论的视角对林译本中的借喻的翻译策略进行研究。

其翻译策略根据其对喻体的处理共分成四类。

关键词:目的论;借喻;林译本;翻译策略古典文学精品《浮生六记》,是清代名作家沈复的名作。

全书用自传的形式,将他一生的酸甜苦辣、悲欢离合生动地记叙下来,文笔大胆,文辞绮艳,读之令人回肠荡气、蚀骨销魂。

在清代笔记体文学中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

本文就从目的论这一视角对林译本中的借喻翻译进行研究。

希望通过对林译本的借喻研究对以后中国典籍中的借喻的英译有些帮助。

一、目的论以及借喻(一)目的论的原则目的论翻译理论共有三个原则:目的原则、连贯原则和忠实原则,所有翻译遵循的首要原则就是“目的原则”。

即翻译应能在译人语情境和文化中,按译入语接受者期待的方式发生作用。

翻译行为所要达到的目的决定整个翻译行为的过程,即结果决定方法。

但是,通常情況下,“目的”指的是译文的交际目的,即译文在译入语社会文化语境中对译入语读者产生的交际功能。

因此,译者应在给定的翻译语境中明确其特定目的,并根据这一目的来决定采用何种翻译方法,主要是直译、意译或介于两者之间。

(二)借喻借喻是比喻的一种,是以喻体来代替本体,本体和喻词都不出现,直接把A(本体)说成乙(喻体)。

一般,人们会将隐喻与借喻弄混,而二者最主要的区别在于隐喻中本体会出现而借喻中本体则不会出现。

借喻由于只有本体出现,所以会产生更加深厚、含蓄的表达效果,同时也使语言更加简洁。

二、《浮生六记》原著及其译本分析(一)《浮生六记》原著《浮生六记》以作者夫妇生活为主线,描绘了平凡而又充满情趣的家庭生活,以及夫妻二人的游历各地的所见所闻,展示了当时幕客士大夫的生活经历,向读者展现了一个至情至性,可爱至极的女子。

目的论指导下的《论语》英译

目的论指导下的《论语》英译

目的论指导下的《论语》英译1. 引言1.1 研究背景Overall, the research background of this study lies in the need for a more systematic and theoretically informed approach to translating the Analects into English, in order to bridge the cultural and linguistic gap between Chinese and Western readers and contribute to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Confucian philosophy in the global context.1.2 研究目的Furthermore, the research will conduct a comparative analysis between different English translations of the Analects, highlighting the strengths and weaknesses of each approach. By examining how different translators have interpreted and transformed the text, this study hopes to shed light on the unique language features and cultural nuances present in the Analects.1.3 研究意义The significance of studying the English translation of the Analects under the guidance of Skopos theory lies in its ability toprovide new insights into the interpretation and transmission of this classical text. By applying the principles of Skopos theory, translators are able to take into account the specific communicative goals and cultural considerations of the target audience, resulting in more accurate and culturally appropriate translations.2. 正文2.1 目的论的理论基础Purpose-oriented translation theory, also known as skopos theory, is a fundamental concept in translation studies that emphasizes the importance of purpose or function in the translation process. According to this theory, the translator's primary objective is to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target audience and the specific communicative situation in which the translation will be used.2.2 目的论指导下的《论语》英译实践The practice of translating the Analects under the guidance of Skopostheorie is a challenging yet rewarding endeavor. Skopostheorie emphasizes the importance of translation purpose, which allows translators to make informed decisionsabout how to best convey the original text's meaning in the target language.2.3 翻译策略探讨在目的论指导下的《论语》英译实践中,翻译策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浅析林语堂翻译观在其英译作品中的体现

浅析林语堂翻译观在其英译作品中的体现

浅析林语堂翻译观在其英译作品中的体现作者:王昊洋来源:《青年时代》2019年第17期摘要:林语堂一生脚踏中西文化,创作出了许多优秀的作品,也翻译了众多文学著作。

在其创作与翻译的实践中,他形成了自己的翻译观。

本文重点关注林语堂的译者身份,结合经典译例,分析其翻译观在其英译作品中的体现。

关键词:林语堂;翻译观;典籍英译一、林语堂简介林语堂(1895—1976),原名和乐,后改玉堂,又改语堂,今福建漳州人。

他一生成就颇高,多重身份让他的人生充满传奇色彩。

众所周知,林语堂是我国著名的现代作家,学者,代表作有《京华烟云》、《风声鹤唳》、《吾国与吾民》和《浮生若梦》等。

此外,林语堂还是一位成功的翻译家,特别是他英译的诸多中国古代文学作品,十分值得当今译者体悟学习。

二、林语堂翻译观在当今国内译界,要论中国近现代影响最大的翻译理论,严复提出的“信达雅”应当名列前茅。

林语堂的翻译观,除了来源于自己丰富的翻译实践之外,也部分融合了严复的翻译理念。

其翻译观中最核心的部分当属“忠实、通顺、美”五字标准。

从某种程度上讲,“信”与“忠实”,“达”与“通顺”基本等同。

严复提出的“雅”,经过后来诸多学者的考证,更多地解释为“古雅”,而林语堂主张的“美”则与之不尽相同。

林语堂认为,翻译是一门艺术。

他延伸了“美”的内涵,将美进一步细分为“音美、意美、神美、气美、形美”,深刻体现了他对译作艺术性的要求。

论忠实之翻译标准,林语堂将忠实的程度分为“死译、直译、意译、胡译”,但他又认为“直译”与“意译”之名略有不妥,存在引发歧义的可能。

例如,“直译”可能会被部分人理解为“依字直译”,而这种极端情况其实就类似于“死译”,但直译和死译实际上存在很大区别。

并且,不排除有些译者表面上以“直译”与“意译”为由,实则在“死译”或者“胡译”。

在《论翻译》一文中,林语堂在阐释“忠实”时,明确了忠实的两个要义:第一,忠实并非字字对译,译者应忠实的是零字所组成的语意;第二,译者不但须求达意,且应以传神为目的。

功能翻译理论诠释下的《论语》林语堂英译本

功能翻译理论诠释下的《论语》林语堂英译本
A h n o s’ g a n u h(ri alt eo h S a gd ent o f e o g o teb lw r s il te n r a) T e S A hh a b ̄ rp ro ? h o 1”“ h n i h S i e e esn” m .
人 描述 ”( sr t n o o fc sb i efa d Deci i fC nu i y H msl n po u O h r) “ 子 的感情 与艺术 生活 ”( h moin l tes, 孔 Te E t a o a d A t t i fC nu i ) “ n r sc Lf o o fc s, 谈话 风格 ”(h ii e u Te
功能翻译理论诠释下的论语林语堂英译本电子科技大学成都610054德国功能翻译理论为文学翻译批评提供了以目的论和充分度为标准的新的动态模式使批评者从宏观和微观的视角去分析制约译者翻译目的的因素进而客观公正地评价翻译结果
Ju l f S C(oil cecs dt n F b2 ,o.1 . o mao T S c ine io ) e . 1 V 1 No1 UE aS E i 0 0 1,
C n est nl tl) “霸 气 ” ( h o no i o v r i a ye, a o S T e J h sna n
《 语 》 是 儒 家 学 派 的 经 典 著 作之 一 ,对 中 论
国 的思想文化 产生 了深远 的影响 ,也是世 界上 最具
影 响力 的书籍 之一 。在众 多英 译本 中 ,学贯 中西 的 代大 家林语 堂 的译本格 外 引人注 目,其 原 因就在 于 他 以编 译 的形式 , “ 逆 ”地将 中 国的这 一经 典 叛
子 日: “ 过犹 不及 ” 林语 堂译 : T e u gak dwh te hh(sc a go h n sk n se e r i T e hn )r a g h S S ( sh i T e s )wa h e e n C nu issi, “ a steb t rma . o fc a t u d Ah S i o sal l tofr ri ao eten r 1 a d hhg e te o a( b v oma) i o S h n

阐释学视阈下的林语堂《论语》英译分析

阐释学视阈下的林语堂《论语》英译分析
翻 译 者 对 先 给 予 他 的 词 所 进 行 的 解 释 过 程 。_4 关 于翻译 活动 的性 质 , 去人 们 常 常 简 ”19 0 J 过 单地 将 翻 译 的模 式 归 结 为 : 著 一 译 者 一 译 本 。 原 当今 翻译界 认 为 这种 归 结 其 实 是不 全 面 的 , 因为
5 2

阳 大



第2 3卷
是看视 的 区域 , 个 区域 囊 括 和包 容 了从 某 个 立 这 足点 出发所 能看 到 的 一切 , 理解 者 和 解 释者 的任 务就是 扩 大 自己的视域 , 它与其 他视 域相交 融 , 使 从而 达 到 视 域 的融 合 【 3 。译 者 在 翻译 过 程 中 18 J 进 行 了两次 “ 视域 融合 ” 。第 一次是 译者 视域 与源 语 文本视 域 的融 合 , 二 次则 是 目的语 语 言 文 化 第 视域与译 者 新 视域 的融 合 l 。因 而 , _ 4 j 目的语 文 本 的产生不 是 由源 语 文 本视 域 单 独 决定 的 , 是 由 而 源语文本 视域 、 者 视 域 和 目的语 文 化 视域 共 同 译 决定 的[l 5。
第 2 卷 第 6期 3
2 1 0 1年 1 2月
沈 阳 大 学 学 报
J OURNAL OF HENYANG S UNI VERS TY I
Vo . 3. . 】2 No 6
De . 2 0 1 1 c
文章编号 :10 —2 52 1 )60 5 4 0 89 2 (0 1 0 .0 1 0
翻译也是译者与原著作者及 目的语读者视域
融合的过程 。伽达默尔在海德格尔“ 前理解” 的基
础上提 出了“ 域 融 合 ” 视 的观 点 。他 指 出 : 域就 视

基于目的论语境的《论语》英译本对比解析

基于目的论语境的《论语》英译本对比解析

- 224-校园英语 / 翻译研究基于目的论语境的《论语》英译本对比解析English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Department, Yonsei University/朱田媛【摘要】儒家学派学说是我国传统文化的基石,而《论语》又是儒家学说的精髓,所以一直以来《论语》都非常受国内外的重视。

在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中,各种英译版的《论语》陆续出现,其中不少版本具有很大的影响力,这为外国友人学习、了解中国文化提供了一个很好的途径。

本文基于作者自身的学习了解,主要基于目的论语境,对一些英译本《论语》进行了对比解析,以期能对相关文化工作的开展起到参考与指导作用,促进世界文化交流。

【关键词】目的论 《论语》 英译本 对比为了满足社会文化需求,不少的人都对《论语》进行了英文翻译,其中不乏影响力甚大者,但它们在翻译过程当中各有特点。

下面基于目的论语境,分别对理雅各、亚瑟韦利、辜鸿铭的三个英译本进行对比解析。

一、《论语》英译的基本发展情况从十六世纪开始,东方和西方的交流开始逐渐增多,交流的内容除了商贸之外,也包括精神和文化,在这样的情况下,《论语》就出现在了西方人的视野当中,很多的西方人都对其非常感兴趣,渴望对其进行学习和了解,于是就出现了不同语言的全译或节译本,其中以英译本居多。

当前,影响力较大的《论语》英译本共有二十多个,多为西方人翻译,且翻译时间早于华人自身,中国人自己对其进行英语翻译的时间大约是在100年前,而西方人的翻译时间则更早。

汉学家理雅各(James Legge ,1815年-1897年)所翻译的英译本Confucius Analects 是影响力最大的《论语》英译本之一,被收入到了香港出版的《中国经典第一卷》,该版本的学术特色是最为浓郁的。

1938年,另一位汉学家亚瑟韦利(Arthur Waley ,1889年-1966年)也译成初版英译本并出版,1956年对初版英译本进行了修改,最后出版了新版的The analects of Confucius ,影响力也非常大。

林语堂_论语_编译的生态翻译学解读_李钢

林语堂_论语_编译的生态翻译学解读_李钢

湖南社会科学2013/6林语堂《论语》编译的生态翻译学解读X□李 钢摘 要:生态翻译学认为,翻译是译者在翻译过程中为适应翻译生态环境而进行的一种选择活动,为翻译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研究视角。

从生态翻译学来看,林语堂《论语》编译取得成功的关键在于他根据译语所面临的新的生态环境,采取了适应目的语读者的翻译策略和方法。

关键词:林语堂 《论语》 生态翻译学中图分类号:H0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675(2013)06-263-03 一、生态翻译学简介生态翻译学运用生态理性、从生态学途径或视角对翻译进行综观的整体性研究。

其最先由胡庚申教授在2001年的第三届亚洲翻译家论坛上提出。

经过十余年的发展,现已成为国内一种很有影响的翻译研究方法。

根据胡庚申教授(2011:5)的统计,近些年来,国内外刊物刊发了百余篇关于生态翻译学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的文章,全国也有六十多所高校的硕士或博士研究生运用生态翻译学的基础理论作为整体的理论框架完成学位论文和发表研究论文。

生态翻译学认为,翻译是语言之间的转换,语言文字是文化的重要载体;处于广袤的大自然界(生态)之中的人类在语言、文化、思维等方面都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差异。

正是由于翻译、语言、文化乃至翻译活动所处的特定生态环境之间密不可分的复杂关联性,人们也就可以从生态的角度来研究翻译活动。

生态翻译学将翻译定义为译者在翻译活动中,为适应翻译生态环境而进行的一种选择活动(胡庚申2008: 11)。

翻译生态环境是指原文、原语和译语所构成的世界,即语言、交际、文化、社会,以及作者、读者、委托者等互联互动的整体。

翻译生态环境的构成要素包括原语、原文和译语等庞大复杂的系统,是译者和译文所处的总体环境,它制约着译者最佳适应和优化选择的多种因素,又是译者在翻译中多维度地适应与适应性选择的依据和前提(胡庚申2011:7)。

生态翻译学主张“译有所为”和“译者中心”。

“译有所为”主要表现在主观动机和客观效果两个方面:一是译者为何要从事此项翻译工作(侧重主观动机);二是译者所译译作的功能(侧重客观效果)(胡庚申2011:7)。

目的论视角下林语堂英译《论语》的编译策略

目的论视角下林语堂英译《论语》的编译策略

106基金项目:浙江省教育厅科研项目“中国古诗词汉英平行语料库及其检索系统建设与应用研究”(Y201533786);宁波大学校级科研基金项目“以具身认知为导向的中国汉英平行语料库建设”(XYW16005);宁波大学SRIP 项目“基于平行语料库的林语堂中国文化英 译策略研究”作者简介:1.许 蔚,男,宁波大学科学技术学院讲师; 2.赵灵妤,女,宁波大学外语学院本科生。

目的论视角下林语堂英译《论语》的编译策略许 蔚1,赵灵妤2(1.宁波大学 科学技术学院,浙江 宁波 315211;2.宁波大学 外国语学院,浙江 宁波 315211)摘 要:林语堂的英文著作《孔子的智慧》涉及到许多《论语》的英译,作者以独特的编译模式和跨文化编译策略,为弥合中西方文化鸿沟做出了令人瞩目的贡献。

本文拟从目的论视角出发,着眼于林语堂《论语》英译本的篇章结构,探讨其系统化、主题化的编译模式、副文本的介入运用以及与西方文化类比的编译策略,并探讨其对传播中国古代哲学文化的作用。

关键词:林语堂;《孔子的智慧》;翻译目的论;编译策略2019年第2期总第680期MODERN CHINESENo.2General No.680现代语文《论语》是我国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是学习与研究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

其英文全译本至今约有30个,其中较为著名的有理雅各、安乐哲、罗思文及华人辜鸿铭等的译本,这些译本在不同历史时期展示了中国哲学典籍外译的进程(王东波,2008)。

理雅各认为,系统地译介儒家经典特别是其代表作《论语》,是传播中华民族精神和思想文化的必然途径。

Hans Vermeer(1978)提出了翻译目的论(Skopos Theory),认为翻译方法和翻译策略必须由译文预期目的或功能决定,即基于不同的翻译目的,译者应采取不同的翻译策略。

1938年,林语堂的The Wisdom of Confucius(《孔子的智慧》)问世,其中《论语》的英译占了很大的篇幅。

目的论视角下林语堂汉译英翻译策略研究

目的论视角下林语堂汉译英翻译策略研究

目的论视角下林语堂汉译英翻译策略研究
秦楠
【期刊名称】《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年(卷),期】2016(029)001
【摘要】翻译是一种目的性的活动.林语堂汉译英典籍是其翻译作品中最为出色的一部分,选取了其中比较著名的五部古典译著作为研究对象,从四个不同层次的目的分别对林语堂在汉译英过程中就不同翻译目的所采取的灵活翻译策略进行更为深入的剖析和研究.
【总页数】4页(P43-46)
【作者】秦楠
【作者单位】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金城学院,江苏南京211156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H315.9
【相关文献】
1.目的论翻译视角下的物流英语词汇翻译策略研究 [J], 井伟
2.基于目的论视角下的
手机游戏汉译英
翻译研究
——以《王者荣耀》为例 [J], 谈津雷;杨玉
3.目的论视角下景区介绍汉译英翻译研究
——以云南玉龙雪山景区为例 [J], 卢小玲;刘艳
4.翻译目的论视角下的乡村旅游资料翻译策略研究 [J], 刘庆连;马莉
5.“目的论”视角下从“可读性”出发浅谈汉译英歌词翻译技巧——以华晨宇的歌词为例 [J], 郭欣悦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译有所为

译有所为

r s t nme d,sc t nl i to s uha,adt n ee o d fr l i ,aeut a l.T if dn era l a o at ao a ao h s d io ,d lin omua o i t a r n e t n rjsi be hs n ig as nmpi t n ht esn i f i b i ci t r
wok ai it s t np roe T u, te r c l o ssig rnl init d e ehrt ll nl in rsa t r l e s r l i u s. h s h i i e f ses a s t j g te flt s t s o e z h a ao p n pn p a n t a o so u wh if i s r a o u a
分的译 文,辜氏所运用 的各种增补、删 除和重排 的翻译 方法是 实现其翻译 目的的合理手段 。本研 究的启示在于:文学翻 译 中的 ‘ 逆”现 象可 以从翻译 目的论 角度给 予合理解释 ,译者对原 丈的 ‘ 镢 ‘ 叛逆”是 实现其翻译 目的的选择 ,而评价译
文的标准则是看其是否有效 实现翻译 目的 。
WANGC e -e h nj i
( ol e f cec & Tc n lg Ni b nv ri, n b 12 2 Z ei g C ia C l g S i e eh oo y n oU iesyNig o3 5 1 , hj n , hn ) e o n g t a
Ab ta t Ku Hu g m ig’ S r n lt n o n Yut g t e t t tg e ea o t d i su i dd s r t e y fo t ep r sr c : n- n a sa i f t o Lu eh rwi sr e ish d p e t d e e c i i l r m e - o h a s p v h s e t eo o o e r . Th e s n , wh c e d t n at f l h n me o n f r a d c n e t a ei v sia e r u h p c i fs p s t o y v k h erao s ih la o u f i u e o n n i o m n o t n , r n e t t d t o g h p g h s o o e r , wh s r cp eo s e sn ・ a sa in i d q a  ̄ k p sho t y o ep i i l f s s i gt n lt a e u c n a r o s W i a sa in b if sg i ei e , t i ta sa in p o e t t n l t re u d l s h s r n lt r v s hr o a n o

从林语堂翻译理论看《论语·颜渊篇》的三个英译本

从林语堂翻译理论看《论语·颜渊篇》的三个英译本

从林语堂翻译理论看《论语·颜渊篇》的三个英译本最近几年,从林语堂翻译理论受到学者们的重视,关于林语堂翻译理论在《论语颜渊篇》英译本的运用也受到同样的关注,其中包括《从林语堂翻译理论看《论语颜渊篇》的三个英译本》。

《论语颜渊篇》是一部千古不朽的经典悬案,自古以来就受到众多翻译家们津津乐道的研究。

《论语颜渊篇》有三个英译本,分别是英国翻译家林语堂(1799-1876)翻译的《Confucius & Mencius Cathay》,美国翻译家陈伯钧(1853-1921)翻译的《The Analects of Confucius》以及中国翻译家蒋衍顺(1880-1946)翻译的《The Analects of Confucius》。

三个不同译者翻译的《论语颜渊篇》,在语言表达上存在一定的差异。

林语堂翻译的《Confucius & Mencius Cathay》采取的是直译的语言表达方式,即以更接近汉语的语言来表达汉语的意思,而陈伯钧的《The Analects of Confucius》则是以译者的个人理解对原文进行重新编排,采取更加“活生生”的形式来表达汉语的意思,蒋衍顺的《The Analects of Confucius》更是把汉语的意思做了“高级”的处理,以英语来表达汉语的思想。

以林语堂《Confucius & Mencius Cathay》为例,他采取的是“直译”,也就是把汉语语言维持原有状态尽可能进行英译,而不对意思作过多处理,比如把《论语颜渊篇》中的“大道无形,其次亲民”的原文是“大道无形,其右康”,林语堂在翻译的时候尽可能的将中文的“康”按照原有状态保持,将其翻译成了“亲民”,因此,林语堂采取的是直译而不多做处理的方式来进行翻译。

陈伯钧的《The Analects of Confucius》则采取的是理解译的手法,也就是说,陈伯钧在翻译的时候不仅要把汉语的意思正确的表达出来,还要根据时代的要求进行编排,让读者能够更加容易的理解这些汉语表达的思想,比如,把“大道无形,其右康”的原文,陈伯钧重新编排成“大道没有形象,它的实践是敬爱他人”,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陈伯钧要把原文的意思进行理解,比如“康”有敬重他人的意思,所以他也把它理解为“敬爱他人”,这就是理解译的手法。

目的论指导下的《论语》英译

目的论指导下的《论语》英译

目的论指导下的《论语》英译目的论是翻译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其侧重点在于研究翻译的目的对翻译过程和翻译结果产生的影响。

在翻译《论语》这样的经典文献时,目的论的指导作用尤为重要。

《论语》是中国古代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内容丰富,言简意赅,是中国文化的瑰宝。

在进行《论语》的英译时,必须充分考虑其传统文化背景以及读者的需求,确保翻译的准确性和传达的有效性。

本文将以目的论的角度探讨《论语》的英译策略,并对几个经典的《论语》英译版本进行分析和比较。

目的论指导下的《论语》英译需要考虑原著的文化背景。

《论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丰富的儒家思想和智慧。

在翻译时,必须尊重原著的文化内涵,避免出现文化误解和语境失真。

还要注意对一些特有的儒家思想和哲学概念进行恰当的解释和诠释,以便西方读者能够理解和接受。

对于“仁者爱人”、“知者不惑”等儒家经典名句,翻译时要注重保留原有的内涵和意境,同时加以恰当的解释,使之符合西方读者的语境和认知习惯。

基于以上考虑,我们可以对几个经典的《论语》英译版本进行分析和比较。

现代英译的《论语》版本有鲁班,刘禹锡等著名的英文版。

这些版本在翻译《论语》时,都充分考虑了目的论的指导,在保持准确性和忠实性的基础上,对原著的文化内涵和哲学意蕴进行了深入的解释和诠释,使得翻译更加贴近西方读者的认知和接受水平。

它们也在语言风格和表达方式上进行了一定的调整和变通,使之更加贴近当代英文的表达习惯,增加了翻译的可读性和通俗性。

目的论的指导下,《论语》的英译需要兼顾准确性、文化适应和读者接受水平。

翻译人员必须深入研究原著的文化背景和内涵,注重文化适应和文化转换,力求做到原汁原味的又能有效地传达给西方读者。

只有如此,才能真正实现《论语》的有效传达和有效传承,使之成为世界文化的共同财富。

译有所为,“叛逆”有理——从目的论视角解读辜鸿铭英译《论语》的“叛逆”现象

译有所为,“叛逆”有理——从目的论视角解读辜鸿铭英译《论语》的“叛逆”现象

The Analysis of Ku's Translation of Lun Yu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kopos Theory
作者: 王晨婕
作者机构: 宁波大学科学技术学院,浙江宁波315212
出版物刊名: 宁波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页码: 33-37页
年卷期: 2011年 第2期
主题词: 翻译目的论 辜鸿铭 《论语》 翻译方法
摘要:本文采用描述翻译学的研究方法,首先分析辜鸿铭英译《论语》过程中导致在形式和
内容方面"叛逆"现象的翻译策略,既而运用翻译目的论揭示"叛逆"现象背后的因素。

目的论将"翻译充分"作为评价译文的标准。

在翻译目的论框架下考察该《论语》英译本预期功能,译
入语受众和译本产生的动机等,发现该译本是符合翻译目的,翻译充分的译文,辜氏所运用的各种增补、删除和重排的翻译方法是实现其翻译目的的合理手段。

本研究的启示在于:文学翻译中的
"叛逆"现象可以从翻译目的论角度给予合理解释,译者对原文的"叛逆"是实现其翻译目的的
选择,而评价译文的标准则是看其是否有效实现翻译目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8年2月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第25卷第1期Feb.2008Journal of Chongqing Technology and Business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 Edition)Vol125 NO.1从目的论视角解读林语堂英译《论语》中的“叛逆”现象3王晨婕(浙江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浙江金华321004)[摘要]采用描述翻译学的研究方法,首先分析林语堂编译《论语》过程中导致在篇章结构和内容方面“叛逆”现象的翻译策略,既而运用翻译目的论揭示“叛逆”现象背后的因素。

林语堂在英译《论语》过程中采取编译的形式———重排原文篇章结构和增删内容———是基于一定的翻译目的: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向西方社会通俗地介绍儒家思想的精髓和塑造孔子文化形象。

研究的启示在于:文学翻译中的“叛逆”现象可以从翻译目的论角度给予合理解释,译者对原文的“叛逆”是实现其翻译目的的选择,而评价译文的标准则是看其是否有效实现翻译的目的。

[关键词]《论语》;目的论;编译[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598(2008)01-0134-04 一、研究的缘起学贯中西,并以“脚踏中西文化,一心评宇宙文章”作为座右铭的一代文豪林语堂先生曾译介了一系列的中国经典文学作品和传统典籍,例如以全译的形式译介清代沈复自传式小说《浮生六记》,以编译的形式译介了《孔子的智慧》、《老子的智慧》等中国古典哲学类著作,成功地向西方介绍了中国的传统文化。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随着对林语堂研究的深入,其作为翻译家的研究也日益受到了学者专家的关注,特别对其翻译理论和实践的研究是翻译界研究的热点之一;而就译本研究方面,以对《浮生六记》等全译本的研究居多,这些研究大多关注文化差异的可译性、翻译文本的语言分析和译者翻译策略的选择等诸多方面的问题,而对于林语堂翻译生涯中颇为重要的贡献———将诸多中国经典文化形象通俗化地译介到西方———鲜有提及。

《论语》作为我国一部优秀的语录体散文集以言简意赅、含蓄隽永的语言,记述了孔子的言论,历史上曾有很多学者将其译介到世界各国。

林语堂则是采取了编译的形式将其英译到西方社会,以此传播中国文化。

笔者不揣浅陋,尝试在分析林语堂编译《论语》时所采取特殊翻译策略的基础上,运用翻译目的论对译本的“叛逆”现象予以合理解释,同时揭示“不忠”现象背后的因素。

二、林语堂编译《论语》策略分析首先必须澄清的是,林所英译的《论语》是其所编译的《孔子的智慧》中的第五章。

为了更好地解读林在编译《论语》中的策略,有必要概述The Wisdom of Confucius(《孔子的智慧》)的内容编排。

表一Chapter I Introduction(导言)Chapter IIThe Life of Confucius(by Szema Ch’ien)(孔子传[依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英译])Chapter III Central Harmony(《中庸》)Chapter IVEthics and Politics(《大学》[依宋儒朱熹改编本英译])Chapter VAphorisms of Confucius(《论语》[依《论语》编译])Chapter VIFirst discourse:Education through The Six Classics(《论以六艺施教》[依《礼记》第二十六《经解》英译]) Chapter VIISecond Discourse:An Interview with Duke Ai(《哀公问》[依《礼记》第二十七《哀公问》英译])Chapter VIIIThird Discourse:The Vision of a Social Order(《理想社会》[依《礼记・礼运》英译])Chapter IXOn Education(《论教育》[依《礼记・学记》英译])Chapter XOn Music(《论音乐》[依《礼记・乐记》英译])Chapter XIMencius(《孟子》[依《孟子・告子》英译]) 由于篇幅有限,本文着力探讨《孔子的智慧》第五章,即林所编译《论语》中的翻译策略。

以下从译文与原文篇章结构和内容的对比,分析林的编译策略。

(一)对原文篇章结构的“叛逆”———重新编排《论语》篇章结构《论语》共有二十篇,512条,各篇均取开头的两个字作为篇名;而林则重新排列、选录了其中的203条,对源文本“根据思想性质予以重编”(林语堂,2004:107)。

4313[收稿日期]2007-12-13[作者简介]王晨婕(1982-),女,浙江宁波人,浙江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翻译理论与实践。

表二(中文摘自黄嘉德译本)1.学而篇2.为政篇3.八佾篇4.里仁篇5.公冶长篇6.雍也篇7.述而篇8.泰伯篇9.子罕篇10.乡党篇11.先进篇12.颜渊篇13.子路篇14.宪问篇15.卫灵公篇16.季氏篇17.阳贷篇18.微子篇19.子张篇20.尧曰篇I.Description of Conf ucius by Himself and others(夫子自述・旁人描述)II.The Emotional and Artistic Life of Conf ucius(孔子的感情与艺术生活)III.The Conversational Style(谈话风格)IV.The Johnsonian Touch(霸气)V.Wit and Wisdom(急智与智慧)V I.Humanism and True Manhood(人道精神与仁)V II.The Superior Man and The Inferior Man(君子与小人)V III.The Mean as the Ideal Character andTypes of Persons that Conf ucius Hated(中庸为理想父子之所厌恶)IX.G overnment(论为政)X.On Education,Ritual and Poetry(论教育、礼与诗) 从上表可以发现,译文不仅在篇章数量上比原文有所减少,而且译文的篇名也根据内容和思想性质重新给予命名。

值得一提的是第六篇的篇名:The Johnsonian Touch,这里的Johnsonian所指涉的是个性鲜明、霸气十足的十六世纪英国著名的诗人,剧作家,评论家本・约翰森(Ben Johnson),林在此把孔子与西方人熟知的人物作了类比。

总体上,在经过重新编排的译本中,前五章都是关于孔子文化形象的塑造,而后五章均是具有代表性的孔子思想的精髓部分。

显然,林在译本中着力刻画孔子的形象和强调孔子思想的核心内容。

另外在儒家思想的具体编排上,林也独具匠心。

在此试举一例:在林译本的第六篇Humanism and True Manhood(人道精神与仁)中林将《论语》中唯一出现两次的有关“恕”的两个条目(分别为4.15、15.24)都编辑在以The G olden Rule(黄金法则)为小标题之下,另加了12.2、5.12两个条目。

试看:原文:12.2仲弓问仁。

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在邦无怨,在家无怨。

”5.12子贡曰:“我不欲人之加诸于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

”子曰:“赐也,非尔所及也!4.15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

”曾子曰:“唯。

”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15.24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生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林译:The Golden Rule:Chung Kung asked about true manhood,and Confucius re2 plied,“When the true man appears abroad,he feels as if he were receiving distinguished people,and when ruling over the people,he feels as if he were worshipping God.What he does not want done unto himself,he does not do unto others.And so both in the state and in the home,people are satisfied.”Tsekung said,“What I do not want others to do unto me,I do not want to do unto them.”Confucius said,“Ah Sze,you cannot do it.”Confucius said,“Ah Ts’an,there is a central principle that runs through all my teachings.”“Yes,”said Tsengtse.When Confucius left,the disciples asked Tsengtse what he meant,and Tsengtse replied,“It is just the principle of reciprocity(or shu).”Tsekung asked,“Is there one single word that can serve as a principle of conduct for life?”Confucius replied,“Perhaps the word ‘reciprocity’(shu)will do.Do not do unto others what you do not want others to do unto you.”(着重号由笔者所加)林语堂选录《论语》中的12.2和5.12作为对儒家思想“恕”阐释的导入:12.2和5.12中虽然没有出现“恕”字,但都是关于“恕”的重要解读,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和“我不欲人之加诸于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

另外,林将这两点英译为:Do not do unto oth2 ers what you do not want others to do unto you.等。

首先,林用The G olden Rule作为小标题,很容易使得西方读者联想到他们所熟悉的《圣经》中的黄金法则;再者,Do not do unto others what you do not want others to do unto you.可以看作是《圣经》中的黄金法则“Do to others as you would have them do to you”(“holy”)的否定式;Reciprocity(互惠原则)亦是基督教中的重要教义,林将其与儒家思想中的“恕”作类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