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_窦娥冤_之悲剧性
浅谈窦娥人物的悲剧原因
浅谈窦娥人物的悲剧原因《窦娥冤》是中国文学史上一部非常优秀的悲剧作品。
该剧主要讲述窦娥因受害而寻求复仇的过程,其中充满了悲情和惨痛。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窦娥的悲剧呢?本文将从窦娥的性格、世态炎凉以及社会制度等角度来探讨这个问题。
首先,从窦娥的性格入手,她是一个极其善良而又无畏的女子。
她的善良体现在她不仅关心自己,也关心身边的人。
在不幸遭受侮辱后,她并不是一个被动等待命运的人。
相反,她寻求着复仇的机会,同时也不忘帮助其他人,包括给穷人分发钱财、安慰受难者等等。
然而,她的无畏性格也导致了她的悲剧。
她对权威人物的言行没有顾忌,甚至因此得罪了旁人。
而在当时,尊卑等级有着非常明显的界限,普通人如果得罪了权威人物,就很容易受到报复。
因此,窦娥的善良和无畏,构成了她悲剧的第一原因。
其次,从世态炎凉的角度来看,也能够解释窦娥的悲剧。
窦娥所处的是一个暴虐的封建社会,统治者责任感淡薄,结果是民生疾苦,民不聊生。
窦娥以及其他普通百姓,就没有得到视线之内的机会。
他们的命运像草芥一般,在权力的洪流中四处漂泊,直到消逝在深渊之中。
窦娥自己的经历也是如此,她是一个无依无靠的妇女,没有财产,没有亲属,连一个庇护之所都没有。
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任何一个人都会感到渺小和无助,更不用说一个被冤枉的妇女了。
这是窦娥悲剧的第二个原因。
最后,也是最为重要的是,社会制度的影响也导致了窦娥的悲剧。
在封建社会中,女性的地位非常低下,无权无势,只能做一个闲散的陪衬。
更何况,窦娥又因为身世的原因,没有一个可以庇护的亲人。
在这种境况下,她很容易成为社会虐待和歧视的对象。
她遭受各种不公正待遇之后,一直没有得到公道。
更令人痛心的是,她最终被指控为妖怪,居然被绞死在市场上。
窦娥悲惨的命运是封建制度的产物,而她的悲剧也为当时女性的地位和待遇敲响了警钟。
综上所述,窦娥的悲剧不是单一的因素所导致的,而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她的善良、无畏、社会状况以及封建制度等因素,都共同合力导致了她的悲剧。
浅析《窦娥冤》中窦娥的悲剧形象
浅析《窦娥冤》中窦娥的悲剧形象《窦娥冤》是元代作家关汉卿创作的一部梦幻剧,以唐代宰相窦娥被诬陷进狱受尽摧残,最终被迫自尽的悲惨遭遇为故事主线。
该剧通过窦娥的悲剧形象,展现了封建社会的黑暗,以及个人在这个恶劣环境中追求自由与正义的难题。
本文将对《窦娥冤》中窦娥的悲剧形象进行浅析。
窦娥是一位忠贞坚贞的女性形象。
剧中窦娥以清白贞烈的形象呈现,她聪明、善良,对丈夫窦平忠贞不渝,即使在遭受重重冤狱之苦也不曾拋弃他的爱。
在窦娥被囚禁期间,她遭受了种种侮辱和折磨,但她从未动摇对丈夫的忠诚之心。
窦娥的忠贞可嘉,她以生命捍卫了婚姻的纯洁和爱情的高尚,成为了封建道德的化身。
窦娥是受害者和斗争者。
窦娥被诬陷为奸夫之妇,入狱受尽折磨。
剧中她被迫住进“冤杏园”,受尽侮辱和欺凌,不仅遭受身体上的摧残,精神上也备受煎熬。
尽管窦娥的心灵和身体受到了严重的创伤,但她并没有垂头丧气,而是用自己的行动和言辞反抗了冤屈和不公。
她以坚强的意志和机智的智慧,展示了女性在逆境中的坚韧和勇敢,成为了对抗压迫的斗争者。
窦娥是对封建社会黑暗的象征。
窦娥的悲剧形象,正是封建社会黑暗和残酷的具体体现。
她的窘境不仅来自“圣上旨意”,更有封建社会不公正的制度与伦理观念的束缚。
窦娥的遭遇揭示了封建社会对妇女的压迫和剥削,以及封建道德观的虚伪与肆意妄为。
通过窦娥的悲剧遭遇,观众看到了封建社会的罪恶和黑暗,引发对封建制度的思考和批判。
《窦娥冤》中窦娥的悲剧形象表现了忠贞、受害与斗争、对封建社会黑暗的悲剧。
她的形象在剧中起到了批判封建道德、揭示封建社会黑暗的作用,展现了作者对自由与正义的追求和呼吁。
她的形象令人动容,引发观众对社会公正与人性的思考,为现实中的压迫和不公义发出了警示。
论《窦娥冤》的悲剧主旨
论《窦娥冤》的悲剧主旨论《窦娥冤》的悲剧主旨[摘要] 《窦娥冤》得主题历来被认为是反封建,本文从作品得人物形象和关汉卿对原型得制造两方面剖析作品主题,窦娥得形象是按封建文化得形象设计而成得,她得宿命论、贞烈观和只知尽义务得孝便是明证.关汉卿通过这对原型得加工,着重表现善良微小百姓与强大黑暗势力之间得冲突,揭示窦娥悲剧得社会根源.能够认为,《窦娥冤》得悲剧主旨是人性得悲剧和社会得悲剧相交错.[关键词] 《窦娥冤》《窦娥冤》 封建文化封建文化 悲剧悲剧《窦娥冤》是关汉卿杂剧中最出色得代表作.王国维在《宋元戏曲史》中认为它“即列之于世界大悲剧中,亦无愧色也①”.关于这篇作品得主题,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编写得《中国文学史》讲它“有力地抨击了封建社会得黑暗、窳败得政治,异常强烈地表现了长期遭受压迫得人民群众得抵抗情绪②”.郭预衡主编得《中国古代文学史》则认定它是表现“对传统得封建制度以及维护那个制度得思想、道德、习俗表示抗争③”那个主题.总之,学术界大都认为这部作品得主题是反封建.对那个学术界比较笼统得看法,我不敢苟同.本文拟从作品得人物形象和关汉卿对原型得制造两方面剖析作品主题,从而揭示《窦娥冤》得悲剧实质. 一文学作品是通过其描写得生活和塑造得艺术形象来表现主题得.分析《窦娥冤》得主题就应由此入手.这部作品反映得内容是窦娥与张驴儿、桃杌得冲突.张驴儿如此得恶棍流氓和桃杌这种贪官污吏得产生,当然与封建社会有关,但他们怎么说不是封建社会得化身,况且封建制度对他们也是严惩不贷得.只有在封建社会秩序遭到破坏时,这些人渣才可能肆意横行而逍遥法外.wM 因此,惩治流氓和贪官,从全然上讲也是一种恢复封建秩序得努力,所以也体现了人民得某些愿望.我们不可简单地把这种行为看成是反封建得表现.窦娥抵抗张驴儿和桃杌得行动,是一种善与恶得斗争,而不是反封建得表现.假如再结合窦娥得形象作一些分析,那个看法就会显得更清晰明了.窦娥得抗争举动依据得思想武器是封建礼教对它灌输得“三从四德”.她身上带有浓厚得封建意识,她得悲剧性格是封建文化道德塑造而成得,这要紧表现在对命运得逆来顺受、贞节和孝得思想行为上.七岁得窦娥被生父窦天章以四十两银子为代价,卖到高利贷者蔡婆婆家做童养媳.但是还不到二十岁,她就与婆婆一道守寡了.经历了幼年失母、青年离父、青春丧偶得窦娥,在遭受深重苦难时询咨询道:“满腹闲愁,数年禁受,天知否?天若是知我情由,怕不待和天瘦④”显然,她独守空房,对“长则是急煎煎按不住意中焦,闷沉沉展不彻眉尘皱”死水般得生活是哀怨得.但她把这种悲惨遭遇归结为“莫不是八字儿该载着一世忧?”“莫不是前世里烧香不到头,今也波生招祸尤?”认为今生苦难是前世注定得.这是典型得“生死有命,富贵在天”得思想.两千多年前得孔子在《论语·季氏》里告诫人们要敬畏天命:“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后世儒家紧步其后尘,把知命、畏命、安生立命当作共有得人性要求.如此,命定观念在中国也就妨碍深远,它让人消极处世,顺时而处,随遇而安,消蚀了人掌握自身命运得愿望,把人变成了天命得奴隶,导致人性萎缩.窦娥在悲剧命运面前,没有想到改变现状,她为了脱离苦海,情愿逆来顺受,尽孝守节:“劝今人早今后世修,我将这婆侍养,我将这服孝守,我言词须应口.”一副活脱脱对天命小心敬畏得神态.有得学者列举窦娥在第三折里唱得曲词,即(正官·端正好)“怎不将天地也生埋怨!”(滚绣球)中“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以此断定窦娥不信天命,“是她对封建秩序所表示得怀疑⑤”,这种讲法值得推敲.事实上,窦娥在这个地方怨天恨地只是一种愤慨感情得抒发,窦娥如此一个安分守己得善良女子,竟遭冤刑,不能不产生一种“信而见疑、忠而被谤”得屈原式怨愤.还有窦娥指责天地昏庸糊涂,并不意味着她不信天命,讲明她依然承认有天地如此一个神在,她临刑前发下得三桩誓愿确实是明证,并坚信“若没些儿灵圣与世人传,也不见得湛湛青天.”她得天命观并没有动摇在这个地方,不管老天是糊涂得善恶颠倒、贤愚不分,依然清醒得天网恢恢、疏而不漏,都统一于窦娥主体意识丧失得精神状态,既然一切皆由命定,皆天数,那么希求脱离人世苦海,只能借助于超现实力量得实现,所以是一种虚幻得实现.这种宿命论式得心理也是我们民族文化心理特质.封建文化塑造窦娥另一个性格是贞烈观念.面对流氓张驴儿父子得逼婚,蔡婆婆无奈只好顺从,而窦娥则坚决不从,这是她倔强个性得闪光,是对自己人格和尊严得维护.在张驴儿诬陷窦娥毒死其父并以此来挟制时,窦娥仍大义凛然地严辞拒绝.只是,我们也应看到,促使她抵抗张驴儿得道德力量来自封建礼教得贞烈观.豆蔻年华得她想得是:“我一马难将两鞍,想男儿在日曾两年匹配,却教我改嫁他人,事实上做不得.”极力克制人得自然本能得要求.尽管她曾有过空房难守得感叹,却始终恪守“一女不嫁二夫”得戒律,从未想到也不敢想寡妇再嫁得事.她不然而贞节观得自觉遵守者,依然这种思想得维护者.她对婆婆“妇道”得动摇进行指责:“婆婆也,怕没得贞心儿自守,到今日招着这村老子,领着个半死囚.”并用“黄金浮世宝,白发故人稀”非议她婆婆得行为,极力用“妇无二适之文”得妇道坚决其婆婆得封建礼教立场.我们不妨如此假设,假如窦娥不是面对张驴儿,而是碰上怜香惜玉如贾宝玉那样得英俊青年,同样也会被拒之门外.因为再嫁对窦娥来讲,是奇耻大辱.这是一种扭曲得人性.自宋代二程和朱熹对贞烈态度加严后,夫死守节,差不多成为每个妇女应尽得义务.但即使是提倡“饿死事小,失节是大”得程颐在家族面前也会恢复一点人性.程颐得甥女丧夫后,程怕胞姐过于难过,遂即迎甥女归家,后再嫁他人.他不恪守自己倡言得信条,讲明他也明白节烈观违背人性.窦娥自觉抵制正常欲望.从某种程度看,这种悲剧烈似法场屠戮. 关汉卿着力描绘得窦娥性格是孝.在《窦娥冤》第一折里,我们看到,窦娥虽遭年幼失母、青年离父、青春丧偶等一连串得人一辈子打击,但她想得是“我将这婆待养,我将这服孝守,我言词须应口.”她活着仿佛确实是为了尽孝.她劝阻婆婆再嫁,既是出于封建礼教得立场,也是出于对婆婆得关怀:“我替你到细细愁:愁则愁兴阑珊咽不下交欢酒”.在大堂下被打得皮开肉绽,她没有屈服,当昏官要打她婆婆时,她却忙讲,“住住住,休打我婆婆,情愿我招了罢.”宁可冒被杀得危险,也要尽力爱护婆婆,表现她性格得善良.在她被押往刑场得路上,她请求绕道走后街,不要走前街,以免被她婆婆看见,如此好减轻她得痛苦,写出悲剧主人公得心地高洁.冤案平反以后,她想得不是自己,不是官居要职得父亲,而是那个曾和自己相依为命,眼下年老衰迈、无依无靠得婆婆她叮嘱父亲收养她婆婆她这种温顺、善良、孝顺得品行,千载之下尤令人动容如此一个温顺得人,却无端地被社会黑暗势力蹂躏而死,悲剧也具有了撼动人心得力量.孝是美德,然而过分得孝也是一种人性得悲伤, 窦娥所体现得牺牲精神便是如此.封建社会,孝与不孝,既是伦理咨询题,又是法律咨询题.在古代,一方面通过行政表彰孝,对孝子孝女摇着甜蜜得橄榄枝,另一方面又用刀剑惩处不孝之人,不孝是“十恶不赦”之罪.在教化和屠刀得强制下,孝终于积淀为中国人普遍得伦理精神.子女在这种文化气候中,被训练成循规蹈矩小心敬畏得义务型人格,没有个体意识.这种礼教对女性要求尤严.《仪礼·丧服》中最早规定“未嫁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得“三从”,限定了女子终身处于卑贱得地位.在《礼记·昏义篇》有所谓“妇顺者,顺于姑舅,和于室人”得讲法,并要在出嫁之前三个月“教以妇德、妇言、妇容、妇功”亦即“四德”.班昭得《女诫》是“女四书”之首(其他三部是唐宋若莘《女论语》、明成祖得徐《女范捷录》,这几部基本上女得写得,由此可见封建礼教毒害之深),皇后《内训》、明刘氏得明刘氏得《女范捷录》对“三从四德”进行详尽阐述其中有所谓“曲从”,确实是公婆得意愿,不管对否都要俯首贴耳,不可失其欢心,否则就可能被夫君、相公遗弃.窦娥为了“孝”,竟献出宝贵得生命,这更是一种悲伤.通过上面得分析可知,窦娥得形象是按封建文化得形象设计而成得,她得宿命论、贞烈观和只知尽义务得孝便是明证.这所以与那个时代得封建礼教得熏陶分不开.透过窦娥温驯、倔强得个性,我们能够感到她人性扭曲得一面,她严格按照封建礼教要求,压抑个人得正常欲求,只知守着清白宁静得生活,没有肉体得感情冲动;只知尽孝义务,从没想到自己这是一种人性得悲剧,所以,这也许并非关汉卿原作得本意,他不可能用现在得眼光来理解人一辈子,可幸得是他按生活本来得模样记下来了,窦娥得形象也就显得血肉丰满,给后人留下了分析考虑得空间.但窦娥决不是反封建得形象,这是能够确信得. 二、仅仅从人物形象理解悲剧主旨是不够得.按照西方新批判派人物罗兰﹒巴特得理论,读者分析作品得主题不一定是作家得本意.为了进一步探究《窦娥冤》得作品主题,我们有必要分析作家对原型得改造.众所周知,关汉卿是借助“东海孝妇”那个原型创作了震耳发聩之作——《感天动地窦娥冤》.如此,《窦娥冤》也可看成是历史剧.“东海孝妇”得故事最早见于刘向《讲苑﹒贵德》,叙述东海有孝妇“无子、少寡,养其姑甚谨.其姑欲嫁之,终不肯.”他婆婆怕耽搁她得青春,上吊自杀.她姑子却以孝妇杀母告官,竟被锻炼成词.于公(于定国之父)虽对此有疑议,但“数争不能得”,“太守竟杀孝妇.郡枯旱三年.”后来于公在新太守前为孝妇陈述冤情,天落大雨,此后得干宝《搜神》里除上述内容外,又有新情节,孝妇周青行刑时,车载十丈竹竿,上悬五幡,对众人立誓道:“青若有罪,愿杀,血当顺下,青若枉死,血当逆流⑥”.此外《淮南子》有段话对关汉卿也有启发:“邹衍事燕惠王尽忠,左右谗之王,王系之狱;仰天哭,夏五月天为之霜.”此事也被关汉卿移用到窦娥身上,也可看成是《窦娥冤》得原型之一.原型是集体无意识得载体.集体无意识是凝聚着几乎人类有史以来得情感经验而又是非常难被个体意识证明得心理层次.而作为文化得集体无意识也是一种传统,人类不仅在血缘上继承着祖先得传统和历史,而且在文化上也继承着祖先得传统和历史.只是,这传统同我们得主体意识中得传统不是一回事,因为原型所包含得传统存在于人类无意识得范畴中.精神分析理论者认为:“艺术家从无意识中激活原始意象,并对它加工造型精心制作,乃有一部分完整得作品得诞生.⑦”这个地方得原始意象即原型.荣格认为,太阳下没有新得东西,一切新讲皆有其历史得原型,关汉卿创作只是让原型复活,给予传统美德得讴歌,那么,《窦娥冤》中也就可不能有反封建得主题.仅从理论上讲还显得空泛,我们不妨看看关汉卿是如何进行艺术构思,重新诠释那个古老得故事得.“东海孝妇”旨在表明于公断案公平.关汉卿同时得杰出作家王实甫、康进之基本上依照那个故事写就一个同名剧本——《于公高门》.从剧目中就可看出他们太过依靠原型,这也许是他们得这部剧作没有流传下来得一个非常重要缘故关汉卿得高超之处在于:他着眼点并不仅止于故事得传奇性,而是让孝妇作为悲剧主角,并给予悲剧深刻得社会内涵,使窦娥得悲剧产生了惊天地、泣鬼神得戏剧效果.在剧中,孝妇作为主人公,并名之为窦娥,关汉卿在她身上加上多重社会悲剧成份,作家把自己得时代复活到古代去.关汉卿在此创作过程中对原型孝妇作了较大得“变形”,笔者从下面几个方面来分析.首先,窦娥因高利贷而成为童养媳.蒙古人打到欧洲,也带回了西方民族善于放羊羔利(高利贷)得那一套方法.朱东润先生对此在《元杂剧及其时代》有详尽得考证和论述,这个地方就不赘言⑧.高利贷在当时对朋友也不例外,是一个普遍存在得现象,蔡婆婆被关汉卿作为高利贷者而存在,所以蔡婆婆不同于那些茹毛吮血得恶棍,她听天由命,是一个敦厚、善良得老人.窦娥因父亲借蔡婆婆二十两银子而成为蔡家童养媳,开始了她人一辈子得悲剧旅程,这是她得第一层悲剧.其次,窦娥吃官司不是因为婆婆自杀被姑子告发,而是由于流氓得无理取闹在剧中,蔡婆得放贷对象蔡卢医因无法还钞票,便将蔡婆婆骗至荒郊野岭企图杀她灭口赖帐,正巧张驴儿父子路过,救下蔡婆婆.这对无赖得爷俩儿遂以救人之恩挟制蔡婆婆和窦娥招之入赘.如此蔡婆婆引狼入室也就顺理成章,显出关汉卿得艺术手段得巧妙.窦娥也为此吃官司.与“东海孝妇”中得婆婆自杀而死相比,如此更突出窦娥得“孝”感天动地,强化了戏剧效果.写张驴儿得横行无忌,也写出那个时代得秩序扰乱.关于流氓横行,《元史》中也有记载,据陆德阳著得《流氓史》载⑨,流氓集团在元代达到鼎盛时期,元代有闻名得扁担社集团我们不妨看看元代对流氓众多得专称.无徒,《救风尘》第四折“淫乱心情歹,凶顽胆色粗,无徒,到处里胡为做.”以光棍和棍徒在元以后得书籍中广为使用,并加上修饰词,均专指流氓,如大棍、滩棍、青皮光棍、讼棍、恶棍、奸棍、流棍、赌棍、讼棍等等,由此可见元代流氓得猖狂.身受流氓得凌辱,是窦娥身上得第二层悲剧.再看窦娥得第三层悲剧.张驴儿嫁祸于窦娥,企图用“官体”和“私体”来逼窦娥顺他,窦娥天真地相信官府“如明镜、清似水”,情愿与张驴儿见官.残酷得现实教育了她.楚州太守桃杌是个“告状来得要金银”得贪官.张驴儿向他跪下,他也跪下,祗候道:“相公,他是告状得,怎生跪着他?”太守道“你不明白,但来告状得,确实是我得衣食父母.”几句插科打诨勾勒出元代贪官污吏得丑恶嘴脸,虽夸张,却真实.我们明白,元代郡邑正官完全是蒙古人或色目人.他们不了解中国文化,也不同意中国文化,如此郡邑正官,其治绩也可想见.元初军官与州县官都没有俸给,其必定得结果是掳掠、贪污还有,元代科举制中断,由士人进身得官员非常少,而由胥吏进身得却司空见惯,即使恢复科举后,“由进士入官者百之一,由吏致显要者十之八九.重要胥吏得情形仍十分严峻.这些成年累月“手挚哭丧棒,囊揣滴泪钞票”胥吏,上台以后,只会大行其搜刮之能事.这一切造成元代吏治得黑暗.你看,当窦娥辩诬时,桃杌得审判方式为“人是贱虫,不打不招”,在太守眼里,老百姓只是一条虫而已!这也是漫长封建社会人民地位得真实写照,尤其是妇女,还有“三从四德”得法律折磨着精神和肉体,如窦天章在剧中首先对女儿施以一连串得呵诉,怕女儿有违礼教,然后才代为伸冤.这个地方,窦娥在这位青天大老爷兼做父亲眼里,仍然是一条“虫”,一条循规蹈矩得“虫”.太守得“人是贱虫,不打不招”得这句直白暴露了得这句直白暴露了封建官僚严刑逼供得反动实质.窦娥捱尽严刑拷打,昏了又醒,醒了又昏,太守确实是想屈打成招.只凭口供定案,而且不再复勘,法律野蛮、粗疏于此可见一斑.因此窦娥得一曲“衙门从古向南开,就中无个不冤哉!”这喷射血泪得呼号是对草菅人命得封建吏治得强烈抗议,也是元代吏治黑暗得真实写照,据元史载,大德七年,一次就查勘出贪官污吏一万八千四百七十三人,而当时元代官吏总数不外两万六千人⑩.如此,关汉卿通过这对原型得加工,着重表现善良微小百姓与强大黑暗势力之间得冲突,揭示窦娥悲剧得社会根源.窦娥遭受社会黑暗势力得层层压迫,她因高利贷得剥削而卖身为童养媳,因地痞流氓得横行霸道而吃官司,因贪官污吏得残民以逞而被冤杀.而官场得黑暗是悲剧得根源联系第一部分得论述,我们能够认为,《窦娥冤》得悲剧主旨是人性得悲剧和社会得悲剧相交错.如此,人性得悲剧也就有了具体得社会内涵和历史背景.对《窦娥冤》悲剧主旨分析,我们不能不发出如此得感慨:假如对扭曲、异化人性得封建文化不进行清理,而单单依靠好皇帝和清官来为民作主,那么,类似窦娥如此得悲剧,还会在中国大地上以生动丰富得形式一次次上演,经久不衰.注释:注释:①王国维《宋元戏曲史》[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12 p99②⑤中科院文研所编《中国文学史》第三册[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 p727、p729-730 ③郭预衡主编《中国古代文学史》第三册[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12 p347 ④吴因钦编选《中华古典观止》《窦娥冤》引文皆出此书.[m]上海:学林出版社19968 ⑥滕云编《汉魏六朝小讲选释》上册[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p195⑦陆扬《精神分析文论》[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1998 p110⑧吕微编《名家解读元曲》[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9 p32、33⑨陆德阳《流氓史》[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199512 p77⑩《元史﹒卷21﹒成宗本纪》[m]北京:中华书局1976 p456。
浅析《窦娥冤》中窦娥的悲剧形象
浅析《窦娥冤》中窦娥的悲剧形象
《窦娥冤》是元代著名剧作家关汉卿所作的一部杂剧,通过讲述窦娥的不幸遭遇和悲惨命运,展现了封建社会的黑暗和残忍。
窦娥是一位千金小姐,出身显赫,但她却屡遭不幸。
首先,她遭遇“奸臣”李义府的不义之举,李义府安插间谍污蔑窦娥,使她被父亲驱逐出家门,一蹶不振。
接着,窦娥又遭遇了死于非命的前夫赵知县的陷害,被冤枉成杀夫的罪犯,被迫流亡他乡。
最后,窦娥无法忍受种种不幸和屈辱,选择了自杀,以了自己的九死之灾。
窦娥的不幸遭遇,展现出封建社会男权制度下女性的脆弱和无助,女性被认为是社会的附属品,她们的命运受到男性的支配和决定。
在《窦娥冤》中,窦娥一再遭受重重打压和冤屈,但她却无力反抗和自救,面对权贵和暴力,她只能选择坚持正义,与命运抗争。
尽管最终她不能摆脱悲惨的命运,但她的坚韧和勇气,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此外,窦娥的悲剧也反映了社会道德的低落和黑暗,封建社会的法制和司法制度十分薄弱,无法保护社会弱势群体的利益。
《窦娥冤》的情节告诉我们,权贵和暴力可以制造一切罪名,但这并不代表他们的行为就是合法的。
反而,正义和道德的力量将一直对暴力和压迫斗争,坚持不懈地追求公平和正义。
总之,窦娥的悲剧形象在封建社会道德和价值观念的束缚下,表达了社会弱势群体的无助和命运悲剧,也反映了封建社会法制和司法制度的缺陷和黑暗。
通过对窦娥的描写和刻画,揭示了封建社会的种种弊端和不公,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历史,珍惜现在。
浅析《窦娥冤》中窦娥的悲剧形象
浅析《窦娥冤》中窦娥的悲剧形象
《窦娥冤》是元代文学家关汉卿的一出悲剧剧本,讲述了窦娥因为好心救了痢疾犯而被指控为谋害皇子,遭受杀害和冤死的悲惨故事。
在剧本中,窦娥是一个仁慈善良,才貌双全的女子。
她的悲剧形象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其次,窦娥性格温柔善良,但却因为一时的好心而受到了惨重的处罚。
她得知了一名囚犯患有痢疾,便自告奋勇前去治疗,但却被赵世杰所发现,被诬陷为谋害皇子的凶手。
她被迫承认了一个她不曾犯下的罪行,并在九泉之下受尽酷刑,最后身亡。
最后,窦娥的悲剧形象还表现在她被极度冤枉后所遭受的痛苦。
她不仅被活埋在黄泉之下,而且在九泉之下还要受到种种的苦痛。
她在地狱中遭受的折磨让人揪心,包括被炙烤、被鞭打、被扒皮,以及在水井中度日等等。
在剧中,窦娥还的确向阎王陈述了自己的冤情,但总是无果而终,而最后她只能怒斥阎王:“阎王,你一定是有眼无珠!”
综上所述,窦娥是一位受害者,她的悲剧形象体现在她的家庭矛盾、她的善良和她的冤死之上。
她的故事也让人想到社会中存在的种种不公与险恶,呼吁人们不应该对善良的人们忽略不计,也应该不断努力去改善社会在道德、法律、人性等方面的缺憾。
浅析《窦娥冤》的悲剧特征
浅析《窦娥冤》的悲剧特征摘要:《窦娥冤》是元杂剧中最终名的悲剧,通过对窦娥悲惨命运的描写,揭示出了元代社会的黑暗,歌颂了人民的反抗精神。
本文首先介绍了作者和作品以及背景,继而就作品的悲剧特征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关汉卿;窦娥冤;悲剧特点一、关于作者关汉卿(约1210—约1300)号已斋叟,金末元初大都(元代都城,故址在今北京城区北部及其附近)人;元代著名的戏剧家,与郑光祖、白朴、马致远并称为“元曲四大家”。
元代人曾说他“生而倜傥,博学能文,滑稽多智,蕴藉风流,为一时之冠”。
他曾经把自己比做“蒸不烂、煮不熟、捶不扁、炒不烂,响当当的一粒铜豌豆”,表明了他敢于斗争,不畏权贵的性格。
元代的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十分尖锐,关汉卿对当时的社会现实极为不满。
他生活在社会底层,了解人民的疾苦,借杂剧来揭露黑暗现实,寄托自己的社会理想。
他经常出入于歌楼、戏场之中,不仅写剧本,有时还登台演唱。
他熟悉人民的语言和民间的艺术形式,音乐和戏曲方面的造诣很深,成了元代最多产的杂剧作家。
他一生创作了60多部剧本,现存的有18部,其中《窦娥冤》《望江亭》《救风尘》《蝴蝶梦》《单刀会》等都是十分著名的。
王国维先生曾盛赞关汉卿“一倚空傍,自铸伟词”,称赞其剧作语言“曲尽人情,字字本色”“当为元人第一”。
“本色”二字,准确概括了关汉卿戏曲语言的特色,即语言通俗而自然,朴实而生动。
如课文中,指天斥地的场面高亢激越、紧张急促。
《端正好》和《滚绣球》,几乎句句押韵;而诀别婆婆的场面则曲白相间,如泣如诉,哀婉低回;三桩誓愿的场面,则激情如火,慷慨激昂。
关汉卿剧作的语言,集中体现了元曲具有抒情性和音韵美的特点。
二、关于作品《窦娥冤》是关汉卿最重要的剧作之一。
现代戏剧家田汉创作话剧《关汉卿》(《语文读本》第四册选有该剧片断)时,也是以关汉卿创作《窦娥冤》作为剧作核心情节的。
《窦娥冤》历来被列为元曲四大悲剧和中国十大悲剧之首。
课文节选部分,是《窦娥冤》的第三折,也是全剧的高潮部分。
论《窦娥冤》的悲剧审美
论《窦娥冤》的悲剧审美《窦娥冤》是我国十三世纪的伟大戏剧家关汉卿的代表作。
它的悲剧力量究竟是怎样产生的呢?鲁迅说“悲剧是将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这道出了悲剧的两个基本要素:首先,悲剧人物必须是“有价值的”,必须具有值得肯定的正面素质;其次,悲剧人物的结局总是毁灭,或者是理想和精神的毁灭。
悲剧根源:悲剧必须真实地反映社会生活中的悲剧性冲突。
王国维认为:“剧中虽有恶人交构其间,而其蹈汤赴火,乃出于其主人翁的意志。
”但用意志或性格解释悲剧是唯心主义的。
悲剧应当到社会生活中去寻找根源。
《窦娥冤》表现了窦娥悲剧深刻的社会历史必然性。
窦a娥对生活不敢奢求,三岁丧母,十七岁丧夫,她原打算驯顺地侍姑守寡,默默地忍受煎熬,让古老而野蛮的封建习俗慢慢地把她销蚀净尽。
可是元代封建社会连这样卑微的生活要求也容纳不下,真是“欲做奴隶而不可得”的时代啊!关汉卿通过对典型环境的描写,让我们看到一幅暗无天日的元代封建社会图景:豺狼当道,虎豹横行,黑暗势力丝连线结。
在这样的社会图景里生活的窦娥连起码做人的权利都无法保障,所追求的正义和光明就无法实现,就必然会有成千上万的窦娥要被活生生地吞噬。
正是这种悲剧性的冲突注定了窦娥的毁灭。
悲剧性格:悲苦命运和高尚品格构成窦娥悲剧性格的特征。
她是一个受压迫的平民弱女子。
她善良、仁爱、有自我牺牲精神。
窦娥同蔡婆在孀居生活中相依为命,在遭受迫害时患难相扶,她对蔡婆充满了怜孤尊老的体恤和友爱。
在昏官桃杌的公堂上,身受重刑“一杖下,一道血,一层皮”,打得“肉都飞,血淋漓”,她一口咬定“委得不是小妇人下毒药来”,决不屈招;但看到血淋淋的刑棍要向蔡婆打去时,她屈认了毒杀张老头之罪,不惜以自己的生命作代价,把年迈的蔡婆从刑杖下解救出来。
接着要求刽子手绕道从后街走,担心走前街被蔡婆看见“披枷带锁赴法场餐刀”的惨状。
直到鬼魂托梦去见窦天章时,她还不忘请求父亲收养照顾蔡婆。
她是压迫和屠戮的反抗者,光明和正义的追求者,她抗拒地痞恶棍的威胁,她不屈服于封建衙门的吊拷绷扒,即使死到临头,她也要“争到头,竟到底”。
论《窦娥冤》的悲剧意识
论《窦娥冤》的悲剧意识一.悲剧地位的界定王国维认为《窦娥冤》是“列之于世界大悲剧中亦无愧色”的悲剧佳作。
王国维认为悲剧有三种不同层次:“第一种之悲剧,由极恶之人,极其所有之能力,以交构之者。
第二种,由于盲目的命运之者。
第三种,由于剧中之人物之位置及关系而不得不然者,非必有蛇蝎之性质,与意外之变故,但由普通之人物,普通之境遇,逼之不得不如是;彼等明知其害,交施之而交受之,各加以力而各不任其咎。
”【1】张驴儿父子当然不是什么好东西,在恶人之列,但他们不是作家表现的主角;窦娥当然不会盲目的任由命运的播弄,她做出过最坚定最彻底的抗争。
所以,《窦娥冤》应当不属于前两种悲剧,仔细思量,还是与第三种比较贴合。
窦娥是一个普通的劳动妇女,她的不幸遭遇,在元代社会,也是普遍的。
窦娥的死是“本着一点孝顺的心情”,逼不得已“屈招了药死公公”,她明知这种行为的后果,但又不得不为之。
鲁迅比王国维说得更简洁:“悲剧就是将美好的东西毁灭给人看”。
《窦娥冤》“毁灭的是一个善良女性的青春生命和柔弱的殉道者对现实社会的美好幻想。
”【2】《窦娥冤》作为关汉卿的代表作,作为中国古代十大悲剧之一,其深刻意义在于:“它通过一个蒙冤而死的普通妇女的满腔怨愤使天地发生异常变化的情节,有力的抨击了封建社会黑暗、窳败的政治,强烈的表现了长期遭受压迫的人民群众的反抗情绪。
”【3】二.悲剧发生机制的设置窦娥的悲剧是由于其主观意志与客观环境之间的矛盾不可调和而产生的。
先看窦娥主观意志对悲剧产生的影响。
首先,窦娥的贞节观。
窦娥十七岁守寡,并立志守节,时经三年。
显然,窦娥是深受儒家礼教影响的,并且是封建礼教的坚决维护者和执行者。
守节,是程朱理学特别提倡的。
如果是在宋朝,窦娥也许可以荣获一块贞节牌坊。
但窦娥的贞节观与元朝的主流意识是不符的。
蒙古族的贞节观念并不强,“一女不侍二夫”,宁可丧命也不失节,对于蒙古族来说是陌生的。
就连铁木真的女人也曾在部落征战中被人抢走,几年以后又被铁木真夺回,仍然做了王妃。
浅析《窦娥冤》的悲剧性及原因
浅析《窦娥冤》的悲剧性及原因【摘要】《窦娥冤》是关汉卿的代表作之一,同时也是一出杰出的古典悲剧,是中国历史上悲剧的典型代表作品。
窦娥最大的悲剧,源于封建社会的各种弊端,源于元朝官僚制度的腐败。
对《窦娥冤》文本进行具体的分析,从悲剧性质的界定、悲剧的题材、激烈的悲剧冲突、悲剧的结局、悲剧的效果、典型化的悲剧形象这六个方面来探讨《窦娥冤》的悲剧性。
【关键字】悲剧性质题材冲突结局效果形象关汉卿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他对中国戏剧的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奠定了中国。
戏剧发展的基础。
王国维《宋元戏曲考元剧之文章》中说“关汉卿一空依傍,自铸伟词,而其言曲尽人情,字字本色,故当为元人第一”。
指出了他对中国戏剧的开创奠基之功。
一悲剧性的表现1.1悲剧的性质在中国戏剧史上,剧作所体现的不同的作家的创作风格特征,要比体现的戏剧分类中悲剧、喜剧、正剧的戏剧类型特征鲜明得多。
但《窦娥冤》却是一部学术界公认的、特征鲜明的悲剧杰作。
王国维说;“其最有悲剧之性质者,则如关汉卿之《窦娥冤》,纪君祥之《赵氏孤儿》。
剧中虽有恶人交构其间,而其蹈汤赴火,仍出于主人翁之意志,即列之于世界大悲剧中,亦无愧色也。
”这是从中国和世界戏剧史的高度作出的评价。
对于“悲剧”的定义,前哲时贤多有探讨。
我认为最具权威和经典性是恩格斯和鲁迅的话。
恩格斯说悲剧是“历史的必然要求和这个要求的实际上不可能实现之间的悲剧性冲突”。
鲁迅说;“悲剧是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
所谓“历史的必然要求”,所谓“有价值的东西”,具体到《窦娥冤》中便是窦娥的生活愿望。
戏里写了她两个愿望。
窦娥是人生苦难的化身。
她三岁丧母,七岁成了高利贷的牺牲品,被父亲用来抵债,做了蔡婆的童养媳,十七岁成亲不久,丈夫便亡故了。
一个二十岁无儿无女的寡妇面对着无边的苦难,“天若知我情由,怕不待和天瘦”。
这时她的生活愿望是:守节尽孝,用今生受苦以修来世。
这是窦娥的选择,虽然这种选择有明显的时代局限——一个别剥夺了谋生能力的弱女子,在重重封建道德的束缚之下,已经失去了为自己谋取幸福的能力和自由了。
浅析《窦娥冤》中窦娥的悲剧形象
浅析《窦娥冤》中窦娥的悲剧形象《窦娥冤》是一部具有深厚历史底蕴和文学价值的传世之作,作为中国古典文学中的经典之一,其深刻的人物形象、情节设置和历史背景都具有非常高的研究价值。
窦娥这一悲剧性的人物形象更是引人深思,她的遭遇和命运令人动容。
本文将试图从不同角度来分析《窦娥冤》中窦娥的悲剧形象,探讨她的悲剧命运背后所蕴含的丰富内涵和历史意义。
在《窦娥冤》中,窦娥的悲剧形象首先体现在她家族所受的不公待遇。
《窦娥冤》以北宋宰相窦漪岩一家被冤屈的历史事件为背景,通过对其家族悲惨命运的描绘,展现了社会上层对底层百姓的残酷剥削和不公正待遇。
窦娥作为窦家的女儿,在父亲被冤枉之后,也被迫背井离乡,流落街头,生活十分艰辛。
她的命运受到了家族悲惨遭遇的影响,同时也受到了当时封建社会的枷锁,这种巨大的社会压力和家族悲惨遭遇使得窦娥成了悲剧的受害者。
从这一角度来看,窦娥的悲剧形象在很大程度上是源自于她所处的社会和家族环境。
窦娥的悲剧形象还体现在她与王安石的爱情故事中。
在《窦娥冤》中,窦娥与王安石之子王无垢之间发生了一段无奈的爱情故事。
王无垢对窦娥倾心,但由于两家世仇,形势的逼迫和无奈使得他们的爱情注定了不能得到良好的发展。
王无垢的身世和家庭决定了他不能与窦娥结合,最终导致了窦娥的悲剧结局。
在这段爱情故事中,窦娥不得不承受着来自命运的无情打击,她的爱情遭到了家族和社会的阻挠,最终导致了她的悲惨命运。
窦娥的爱情悲剧也是她悲剧形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窦娥冤》中窦娥的悲剧形象是一个多维度、复杂而丰富的。
她所处的社会和家族环境、爱情悲剧以及女性身份带来的束缚等多种因素共同构成了她的悲剧形象。
窦娥的悲剧形象不仅是一个个体的悲剧命运,同时也具有深刻的历史意义。
通过对窦娥的悲剧命运的深入剖析,我们不仅可以更加深刻地理解《窦娥冤》所揭示的历史背景和社会风貌,也可以从中反思当下社会中的一些现实问题。
希望本文的分析能够对读者进一步理解《窦娥冤》中的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有所帮助。
浅析中国古典《窦娥冤》的悲剧特征
浅析中国古典《窦娥冤》的悲剧特征元代的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十分尖锐。
关汉卿对当时的社会现实极为不满,他生活在社会的底层,写杂剧、演杂剧,揭露黑暗现实,寄托自己的生活理想。
《窦娥冤》取材于当时的现实生活和历史传说,通过描写善良的窦娥所遭受的种种迫害、侮辱、冤屈,最终被昏官和恶棍诬为杀人犯而冤斩的千古奇冤,暴露封建社会的黑暗,揭露了统治阶级的昏庸残暴,歌颂了窦娥的善良心灵和反抗精神。
作者借抨击贪官污吏危害人民的罪行,异常强烈地表现出了长期遭受压迫的人民群众的反抗情绪。
《窦娥冤》作为一部戏曲名剧,它的思想内涵是深刻的,艺术形象是具有典型性的,其艺术感染力更是超越时空的,这一作品,体现了中国古典悲剧的一些重要特征。
《窦娥冤》是元代戏曲家关汉卿的代表作,也是元杂剧的代表作,更是中国戏曲史、文学史上的著名悲剧之一。
在王季思先生主编的《中国十大古典悲剧集》中,它名列第一。
近代学者王国维在《宋元戏曲考》中,曾给予这部名剧以很高的评价,认为它“即列之于世界大悲剧中,亦无愧色!”一、善与恶的冲突――中国古典悲剧的主线戏剧的本质在于冲突,戏剧冲突是戏剧的生命。
通常人们评价一部戏的好坏所说的“有‘戏’、没‘戏”’,或所谓“戏剧性”,指的就是剧中的戏剧冲突。
这就要求剧情发展曲折跌宕,悬念环生。
我国民众对于戏剧情节的兴趣十分浓厚,很多传统戏之所以常演不衰,是与它们的故事情节引人入胜、戏剧冲突紧张激烈分不开的。
而中国古典悲剧主要是善与恶的斗争,鲁迅说“悲剧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人生有价值的东西”自然属于善,使其毁灭的东西自然属于恶。
剧中人物的悲剧性结局皆因矛盾冲突激化所致,关汉卿的《窦娥冤》。
就是一很好的例证。
《窦娥冤》中的窦娥是一位不幸的年轻女性。
幼时丧母,七岁即被父亲用以抵债,成婚不久即丧夫。
接二连三的打击使她心灰意冷,几乎彻底失去了对生活的追求,只希望“今世早将来世修”,侍奉好婆母,了此一生。
可是,残酷的现实让她的这个最低层次的希望竞成为奢望。
辨《窦娥冤》的悲剧性
辨《窦娥冤》的悲剧性内容摘要:窦娥是世界文学画廊中一个著名的悲剧典型。
造成窦娥悲剧有旧时封建社会制度的黑暗,同时也有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的影响。
还有窦娥自身的性格原因,窦娥的性格具有二重性,她的性格体系中有两大既对立又统一的脉络:自觉高尚和伦理精神和刚烈不屈的斗争精神,这两脉络又由很多具体的、活生生的性格元素组成,这些性格元素又分别组成一组一组既对立又统一的联系。
造成窦娥悲剧很大程度上就是由于她的性格的二重性。
当然,还有关汉卿用高超的艺术手法塑造的中国式的悲剧。
关键词:社会黑暗伦理精神悲剧性格的二重性中国式的悲剧《窦娥冤》是关汉卿的代表作,我国古代戏剧史上一个无与伦比的大悲剧。
王国维认为它与世界著名的大悲剧比较“亦无愧色”。
①《窦娥冤》是关汉卿主体意识的外化,它凝聚着关汉卿对社会与人生的深沉思考,翻腾着作家爱与恨的感情巨澜。
它是旧时代一曲人生的悲剧,妇女的悲剧,平民的悲剧,足以撼人心扉,感天动地。
窦娥善良、温硕、守礼节、懂孝道、明事理、善克制,就是这样一个人人皆怜爱赞扬,对世道毫无触犯的女性,却被大千世界所不容,遭受了人世间的诸多不幸。
青春不幸,窦娥深感孤寂与凄凉,以致鲜花会催她下泪,圆月能令她断肠,她整日“情怀冗冗,心绪悠悠”。
死水般的生活使他感到“天长地久难过遣”,但自幼濡染的封建道德规范了她,她虽叹“命好苦”,却随遇而安:“我将这婆侍养,我将这服孝守”,服孝、守节,寄希望于来世,成了她“急煎煎”、“闷沉沉”地生活下去的精神支柱。
恪守封建妇道的善良弱女,竟不见容于当时社会,可见社会何等黑暗。
究其原因,当然有社会的原因,封建统治者的草菅人命,地痞无赖的凌逼迫害,甚至高利贷的高利盘剥都是社会的原因,但这是造成其悲剧的外在因素,造成窦娥悲剧还有内在因素,即窦娥自身的原因,这是最基本的因素,一切恶势力之所以能够得逞,正是利用了窦娥这个“内在因素”。
柯列根说过:“悲剧并非只是描写死亡,死亡是生活中的一件事实,无论我们承认与否,死亡是我们的伴侣,悲剧表现由于我们不能始终保持浑然一体,因而我们所希望的一切无可避免地要遭到失败,根源并非由于外力,而是在于心中,我们如果要打开悲剧艺术之门,真正的钥匙就是必须承认一切悲剧在于人类的冲突,而是从人性的基本分裂中产生出来的。
浅析《窦娥冤》中窦娥的悲剧形象
浅析《窦娥冤》中窦娥的悲剧形象窦娥是一个受害者。
在《窦娥冤》中,她首先面临的是家庭的不幸。
她的父亲因为受到冤枉而被害,而她则被迫成为孤儿。
在当时的封建社会中,女性本身就是弱势群体,而失去了父亲的庇护后,她更是陷入了无助的境地。
她又面临了凌辱和流离失所的命运。
在剧中,窦娥被迫嫁给了昔日的仇家,成为了妾室。
而她的忠贞不屈的性格使得她在这样的环境中备受折磨,最终导致了她的悲剧结局。
从这些方面来看,窦娥所承受的种种磨难,使得她成为了受害者,她的悲剧形象立即引起了观众的同情和怜悯。
窦娥是一个真情至死的女子。
在整个故事中,窦娥的高尚情操和忠贞不渝的爱情形象深深打动了观众。
在剧中,她对已故的爱人一直念念不忘,忠心守护,不肯改嫁。
即使面对恶毒的欺凌和凌辱,她也从不屈服,从不退让。
以致最终宁死不屈,愤而白了头发,以显自己的忠贞。
这样一位真情至死的女子形象,无疑是窦娥悲剧形象的一个最重要的方面。
她用自己的生命诠释了忠贞不渝的爱情和妇德精神,受到了观众的推崇和钦佩。
窦娥是一个传统美德的化身。
在《窦娥冤》中,窦娥所表现出的传统美德形象是无愧于古代贤妇标准的。
她不仅是一个忠贞不渝的爱妻,而且还是一个敢于维护家族尊严和男性气节的女性形象。
她在遭受种种屈辱和不公正对待时,不愿屈从于命运的安排,而是选择了义无返顾地表达自己的坚贞和忠诚。
这正是中国传统美德中所强调的妇德精神,也是中国古代文化所推崇的忠贞爱情和男女亲情的具体体现。
窦娥的悲剧形象也是对这些传统美德的生动表现和继承。
窦娥是一个社会悲剧的化身。
《窦娥冤》所揭示出的封建社会黑暗和人性丑恶对窦娥造成的不公正对待和严重伤害,也正是窦娥悲剧形象的集中体现。
在封建社会中,女性地位低下,妇女权益丧失,不被重视,这使得窦娥的命运注定是悲剧的。
而窦娥所受的种种磨难和不公正对待,也正是社会悲剧的一种缩影。
从这个角度来看,窦娥的悲剧命运实际上是封建社会黑暗和残酷对个体的摧残,是对封建社会体制和伦理道德的一种强烈反讽。
最新关汉卿《窦娥冤》的悲剧性
《窦娥冤》是关汉卿的代表作,也是我国古代悲剧的代表作。
它的故事渊源于《列女传》中的《东海孝妇》。
但关汉卿并没有局限在这个传统故事里,去歌颂为东海孝妇平反冤狱的于公的阴德;而是紧紧扣住当时的社会现实,用这段故事,真实而深刻的反映了元蒙统治下中国社会极端黑暗、极端残酷、极端混乱的悲剧时代,表现了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斗争精神和争取独立生存的强烈要求。
它成功地塑造了“窦娥”这个悲剧主人公形象,使其成为元代被压迫、被剥削、被损害的妇女的代表,成为元代社会底层善良、坚强而走向反抗的妇女的典型。
深刻的反映了元蒙统治下中国社会极端黑暗、极端残酷、极端混乱的悲剧时代,表现了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斗争精神和争取独立生存的强烈要求。
它成功地塑造了“窦娥”这个悲剧主人公形象,使其成为元代被压迫、被剥削、被损害的妇女的代表,成为元代社会底层善良、坚强而走向反抗的妇女的典型。
惊心动魄的人间惨剧极度恶化的生存空间维护自身的人格尊严满腔怒火喷薄而出人间正义的最终胜利关汉卿对社会现实有清醒的认识,他的喜剧已包涵着悲剧意蕴。
至于他的悲剧创作,更是酣畅淋淳地揭示出元代惊心动魄的人间惨象。
在关汉卿笔下,《窦娥冤》中女主人公的悲剧命运,是最具有震撼力和典型意义的。
窦娥是一位善良而多难的女性。
她出生在书香之家,父亲是“幼习儒业,饱有文章”的书生。
窦娥家境贫寒,三岁丧母,幼小的年纪过早地遭受失恃之痛和穷困之苦,从小养成了孝顺的品格。
父亲为了抵债,忍心将她出卖,让她成了债主蔡婆婆的童养媳,这加重了她幼小心灵的创伤。
她在蔡家平淡地度过了一段相当长的时期。
岂料至17岁,即婚后不久,丈夫因病去世,窦娥随即变为寡妇。
世事的多变、接踵而来的苦难,不仅使窦娥磨炼出应付灾变的心理承受能力,同时,也使她对“恒定不变”的天理产生怀疑。
她出场时,便满怀忧怨地唱道:“满腹闲愁,数年禁受,天知否?天若是知我情由,怕不待和天瘦。
”然而,饱受折磨的窦娥万万没有想到,她一生中最大的苦难还在后头。
浅析《窦娥冤》中窦娥的悲剧形象
浅析《窦娥冤》中窦娥的悲剧形象《窦娥冤》是中国京剧史上的一部经典之作,该剧以历史事件为背景,以窦娥这位史实人物的悲剧命运为主线,展现了窦娥被冤枉入狱,遭受种种磨难的悲惨遭遇。
窦娥这一角色形象在该剧中被塑造得深刻动人,她的悲剧命运让人唏嘘不已。
本文将从窦娥的性格特点、遭遇的不幸和最终的悲剧结局等方面来浅析《窦娥冤》中窦娥的悲剧形象。
窦娥的性格特点。
在《窦娥冤》中,窦娥被塑造成了一个坚强善良、聪明独立的女子形象。
她不畏强权,敢于为自己、为正义而奋起反抗。
面对家族的不幸遭遇,她没有沦为懦弱无助的弱者,反而顽强地与命运做斗争。
在剧中,窦娥与丈夫商议揭露真相,为自己和家族申冤。
她的坚韧不拔、义正词严的性格特点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也是她成为悲剧英雄的重要条件之一。
窦娥遭遇的不幸。
在剧中,窦娥和丈夫竭力申冤,但是却遭到了宦官和权贵的强大打压。
治下官员庞德公对窦家恶意陷害,导致窦娥丈夫被迫自杀,而她本人也被诬陷入狱等不幸遭遇接踵而至。
在狱中,窦娥遭受种种凌辱和折磨,她的家人也被迫沦为难民,生活陷入困境。
在这样的困境中,窦娥仍然不失志气,坚强面对,没有放弃对真相的追求和对生活的希望。
窦娥的不幸遭遇为她的悲剧命运铺设了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也使她的悲剧形象更加感人。
窦娥的悲剧结局。
在《窦娥冤》的结尾,尽管窦娥尽全力申冤,但最终仍然未能申明清白,她和家人仍然未能摆脱苦难的命运。
剧中窦娥的悲剧结局,不仅是对她个人悲惨遭遇的见证,也是对自身命运和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
她的悲剧结局,反映了当时的权贵割据、民不聊生的社会现实,也引发了人们对社会公理的追求和对悲剧命运的深沉感慨。
窦娥的悲剧结局在历史上留下了深远的影响,在文学艺术作品中也被广泛反映和传颂。
《窦娥冤》中窦娥的悲剧形象展现了一个坚强善良、聪明独立的女子形象,表现了凄凉悲惨的个人遭遇,以及没有得到公正申冤的悲剧结局。
她的悲剧形象深刻地展现了历史社会的黑暗和悲惨,也在人们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论《窦娥冤》的悲剧性
论《窦娥冤》的悲剧性作者:孟令阳来源:《名作欣赏·学术版》 2017年第10期摘要:《窦娥冤》是元代戏曲家关汉卿的代表作品,以高超的艺术性和深刻的思想性成为我国优秀的古典悲剧之一。
关汉卿通过窦娥所遭受的悲剧命运反映了元代下层人民的生存状况,同时窦娥的反抗又是向黑暗的社会发出的控诉。
本文将从悲剧的特点、社会现实和人物性格等方面探讨《窦娥冤》的悲剧性。
关键词:悲剧《窦娥冤》社会性格王国维在《宋元戏曲史》中说:“其最有悲剧之性质者,则如关汉卿之《窦娥冤》、纪君祥之《赵氏孤儿》。
剧中虽有恶人交构其间,而其赴汤蹈火者,仍出于其主人翁之意志,即列之于世界大悲剧中,亦无愧色也。
”“一无依傍,自铸伟词,而其言曲尽人情,字字本色,故为元人第一。
”{1}关汉卿的《窦娥冤》以其高超的艺术性和深刻的思想性,成为我国悲剧的杰出作品。
其悲剧性与西方的悲剧相比更加具有广泛性,反映了丰富深刻的社会内容。
一、《窦娥冤》中人物的社会阶层与元代社会现实元代是民族矛盾十分尖锐的时期,科举制被废除,知识分子地位低下,有“九儒十丐”的说法,他们生活贫困窘迫,受不到尊重,窦娥的父亲窦天章就是这样的一位书生。
窦娥出生在这样的家庭是她悲剧命运的开始。
关汉卿从窦娥的身世开始写起,以一个具有普遍性的家庭来反映元代下层人民的生活状态,具有广泛的社会内容。
在西方的悲剧中,主角大都是正面典型或英雄人物,他们有着尊贵的出身,高贵的血统。
而中国古典悲剧中主人公多是处于社会下层被统治阶级中的人物。
窦娥就是一个穷知识分子的女儿,三岁丧母,七岁就因父亲借了蔡婆的高利贷无力偿还被卖为蔡婆的童养媳。
窦娥十七岁成亲,年纪轻轻守了寡,和婆婆二人相依为命。
婆媳两个人的家庭在当时社会中属于弱势群体,她们又遇到了赛卢医这样一个骗子医生,借高利贷不还从而想谋财害命。
这时张驴儿父子救了蔡婆,本以为遇到了好人,谁料刚摆脱一个坏人,却又招来更加凶恶的坏人,就戏剧冲突的组织与推进来说,这当然是剧作者在有意利用社会生活中的偶然性因素。
浅析《窦娥冤》中窦娥的悲剧形象
浅析《窦娥冤》中窦娥的悲剧形象
《窦娥冤》是元代作家关汉卿所创作的古代戏曲作品,该剧以历史上真实的人物窦娥为原型,描述了她被错判冤死后,灵魂不散地报复仇人的故事。
窦娥作为曾经受到冤枉的女子,她的悲剧形象主要体现在她的生活遭遇和内心境遇两方面。
窦娥的悲剧形象体现在她的生活遭遇。
窦娥出身书香门第,自幼聪慧娴静,但她的美貌和才情却引来了文归的侵犯,成为文归凭借权势而娶妻的借口。
在婚后,窦娥受到了夫家的冷落和欺压,成为许多人的眼中钉肉中刺。
她的婚姻并没有给她带来幸福,相反却是无尽的痛苦和屈辱。
在父亲被迫出逃之后,她成为了家族的惟一希望,但她却因为文归的诬陷而被判冤死。
她的一生被不公平对待,为权势所欺压,最终走上了悲剧的道路。
窦娥的悲剧形象还体现在她的内心境遇。
窦娥是一个心地善良、聪明才智的女子,她对待他人充满了慈爱之情。
她所面对的是残酷的现实和不公平的对待,她的善良和正直并没有得到应有的回报,反而使她陷入了更深的困境。
她的悲剧也在于她对家族的责任感,尽管遭受了许多冤屈,她依然选择留下来为父亲和家族寻找正义。
她的坚守和忍耐,加上对冤屈的绝望和愤懑,使得她的内心承受着重重的伤痛和煎熬,成为了一个深陷苦难中的悲剧人物。
《窦娥冤》中,窦娥的悲剧形象主要表现在她的生活遭遇和内心境遇两个方面。
她一生坎坷,遭到了不公平和冤屈的对待,她的善良和聪明让她成为了强权与权谋的牺牲品。
她的悲剧形象体现了人性的脆弱和社会的黑暗,强烈地触动了人们对正义和公平的反思和思考。
她的形象也成为了中国戏曲中一位永远的悲剧英雄,永不磨灭的千古经典之一。
浅析《窦娥冤》中窦娥的悲剧形象
文化研究WenHuaYanJiu教师·TEACHER1202019年7月Jul.2019《窦娥冤》的故事源于《列女传》中的《东海孝妇》。
关汉卿在这个传统故事的基础上,紧扣住当时的社会现实,深刻地反映了元朝统治下中国社会悲剧的时代,表现了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斗争精神和争取独立生存的强烈要求。
元朝在政治上实行等级制度,将百姓分为四个等级进行管理,如此不平衡的人口管理制度致使民族矛盾激化。
而在军事上,统治者并没有放弃继续对外扩张,在战争中却屡遭失利,如元日战争等。
此外,元朝吸取宋朝重文轻武的教训,废除了科举制,打压知识分子。
直至元中期,政治始终未上正轨,政变频繁。
而据《元史·成宗本纪四》记载,大德七年,“七道奉使宣抚所罢赃污官吏有一万八千四百七十三人,赃四万五千八百六十五锭,审冤狱五千一百七十六事。
”可见,后期的政治统治极其腐败,权臣干政直接导致矛盾激化,引发农民起义。
而正如梁启超所说的:“时势造英雄。
”在民不聊生的时代,往往会催生出愿为人民而发声的有志之士。
著名的元代戏曲家关汉卿,正是一位这样的艺术家。
关汉卿通过塑造窦娥这一形象,揭示了元代社会背景的黑暗、官场的腐败,同时也歌颂了受压迫的人民仍然坚信正义、勇于反抗的精神。
一、窦娥忍受命运但并非性格懦弱窦娥作为《窦娥冤》的中心人物,她的性格并不是单一的,而是随着剧本的发展而逐渐丰富起来,最终成为有血有肉的人物。
在剧本开始之初,窦娥展现出的便是对悲剧命运“既来之,则安之”的性格。
窦天章无力偿还拖欠蔡婆婆的四十两银子,被迫把女儿作为童养媳留下来给蔡婆婆,之后独自上京赶考,望日后高中再将女儿寻回。
年幼的窦娥面对父亲的抉择,只能悲叹一句:“爹爹,你直下的撇了我孩儿去也!”年幼的她自知无法动摇父亲的选择,只能忍受这一切,留在蔡婆婆家中侍奉。
虽说,蔡婆婆是将窦娥作为童养媳收入家中,但对窦娥来说,留在蔡婆婆家中生活,尽管衣食无须忧虑,但始终是寄人篱下,命运亦难逃悲苦。
《窦娥冤》的悲剧性
《窦娥冤》的悲剧性窦娥是一个善良女子──具有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对悲剧人物所要求的那种善良性格。
她有封建社会下层少女可能遭遇的命运:做童养媳。
我们一开始就看见她和父亲生别──也就是永别。
父亲哭道:“儿呵,我这一去了呵,几时再得相见也?”直逼第四出。
我们在对话中,还知道这个用来抵债的小女孩三岁就死了母亲。
剧作者不给这不懂事的七岁小女孩语言,她不开口,更收可哀的效果。
只在父亲辞出时,她才哭闹,也就够了。
这里不需要成年演员扮演,那样一来,意味就不真纯了。
这是基础。
情形已经够惨了。
紧跟着是十年后,我们再见她时,不是新婚后的少妇,而是开始由成年演员扮演的年轻寡妇。
原来她已经和丈夫死离了,──死离太惨,不宜明写。
而且不足以成为悲剧。
剧作者也不写那悠长的十年的童养媳生活。
不重要吗?形式有限制,他放弃可能在生活上比较幸福的十年。
她和未婚夫很可能就有青梅竹马的感情。
蔡婆婆也不算坏人。
这说明她为丈夫守节,不一定完全由于封建观点,还可能由于有较深的感情。
这样一想,你会帮自己在开始就建立一种真纯的悲剧感情:这女孩子实在命运多舛。
更大的打击还在后头。
这些苦难经历,由于女主人公只是消极承受,不能形成震撼人心的悲剧作用。
但是有过这一连串的苦难经历,我们明白,她的性格将是一个经得起考验的性格。
我们将发现她对命运之神永不低头。
她可能迷信,还可能头脑封建:这是封建社会一般的妇女的精神生活。
她的性格中真正属于她自己的那一部分,却是刚直。
她认为对的时候,一定说到做到。
她劝说婆婆。
她大骂张驴儿。
她说话不会拐弯儿,做事不会拐弯儿。
她是那种坚强的性格。
这是性格的一面。
剧作者鞭辟入里,写她的烈性,又写她的孝心。
她怕婆婆受刑,招成死罪;怕婆婆看见她赴法场就刑,哀求刽子手绕道后街。
直到做了鬼,她还一再要父亲照管孤苦无依的婆婆。
忠厚还表现在她不知道怎样对付那一对地痞父子。
我们可以想象这一对老实的婆媳的尴尬处境。
悲剧为她们结束了这种可耻的生活。
张驴儿的父亲错吃羊肚汤,毒发身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习编辑:李海潮
能实现,但激发了观看者的怜悯之情。亚 里士多德认为,引起怜悯与恐惧,是悲剧 独特的快感,这是一种包含痛感的快感, 是“无害的快感”,它使人的思想感情得 到净化与疏泄,产生好的影响和作用,使 人身心健康,达到伦理教育的目的。
从意大利的文艺复兴到古典主义、启 蒙主义,虽然出现了高乃依、布瓦洛、伏 尔泰、莱辛、席勒等一批学者反复阐释和 论述悲剧,但就整体而言,仍不出亚里士 多德之右。直至 18、19世纪,德国哲学家 黑格尔才对以往的悲剧理论作了根本性的 变革。黑格尔认为,就悲剧而言,“基本的 悲剧性就在于这种冲突对立的双方各有它 那一方面的辩护理由,而同时每一方拿来 作为自己所坚持的那种性格的真正内容的 却只能是把同样有辩护理由的对方否定掉 或破坏掉。”在黑格尔看来,悲剧之所以 发生,并不是出于个人的偶然原因,而是 两种实体性的伦理观念的冲突。冲突的双 方是不同伦理观念的体现者,就其自身而 言,他们都有辩护理由和合理性,但同时 又都是片面的。当这些具有理想色彩、合 理而又片面的伦理力量追求自己的实现 时,必然要否定、损害同样具有辩护理由 和合理性的另一种力量。因此,最后的结 局必然是,要么冲突的双方都以完全遭到 毁灭而告终,要么各自放弃自己的片面而 归于和解。
文学与传播 111
评《窦娥冤》之悲剧性
文 / 崔艳天
由于所取学术立场不同,学术界向来对《窦娥冤》评价不一。从西方悲剧理论立 场出发的学者质疑《窦娥冤》之悲剧性,坚持民族本位的学者则肯定其为中国古典悲 剧的杰出代表。二者取向都有其合理性,但也都有失偏颇。坚持本民族文化立场,以 西方悲剧理论作为参照来研究中国古典悲剧是可供参考的途径。
《窦娥冤》中的主要矛盾冲突围绕女 主人公窦娥设置、展开:窦娥为保全自己 的贞操与尊严拒绝泼皮无赖的逼婚,遭到 陷害被送进官府。在衙门里她据理抗争, 但为救婆母而屈打成招,最终背着杀人的 罪名走向刑场。该剧中无论窦娥与张驴儿 父子的冲突,抑或她与桃杌的矛盾,均显示
112 文学与传播
出鲜明的伦理性质,但只有主人公窦娥是 感过分强烈,超过了一定的限度,不符合
注释: [1]亚里士多德著.陈中梅译.诗学.北京: 商务印书馆,1996.63 页 [2]《论语·八侑》 [3]《论语·卫灵公》 [4]《国语·郑语》 [5]《左传·昭公二十年》 参考文献: [1]黑格尔著.朱光潜译.美学.北京:商务 印书馆,1981 [2]王季思.中国十大古典悲剧集.济南:齐 鲁书社,2002 [3]朱恒夫.中国戏曲美学.南京:南京大学 出版社,2008
先王之济五味,和五声也,以平其心,
有辩护理由和合理性,但同时又都是片面 成其政也。声亦如味……君子听之,以平
的。”那么需要注意的是,《窦娥冤》中, 其心。心平德和。[5]
由于矛盾双方伦理力量的不均衡,这就相
晏婴认为这种“和乐”可以使人心平
对减弱了冲突的尖锐性,也就在一定程度 德和,对人的道德修养起正面作用。这种
尾时就要充分考虑到观众的愿望,而带有
以“和”为美在中国传统审美观念中 喜庆色彩的大团圆结尾,最为民众所喜闻
占据重要地位,甚至可以说,“和”是中国 乐见。梅兰芳在《舞台生活四十年》中说:
古典哲学及审美传统中的核心范畴之一。 “这种俗套实在腻味透了,为什么从前不破
在孔子的审美体系中“,和”可以说是其核 这个套子呢? 观众的好恶力量是相当大
合乎“礼”的规范。孔子认为,郑声的情 么强烈的期待。
从尊重本民族的审美传统、审美习惯 出发,中国古典悲剧的“大团圆”结局并 非一无是处,相反,在本土具备极强的合 法性与极大的吸引力。西方的悲剧与悲剧 意识当然也是中国戏剧亟需学习、吸取的 元素,但像《窦娥冤》、《赵氏孤儿》这样 一批作品也是在一定时代,鉴于当时的时 代背景、文化观念及社会审美习惯、审美 需求而产生的,不应从西方悲剧观念出发 任意剪裁、批评。
《窦娥冤》一向被认为是中国古典悲 剧的杰出代表,但学术界关于其悲剧定位 一直争论不休。有学者从西方悲剧理论出 发,认定《窦娥冤》并非严格意义上的悲 剧,也有学者反对从西方悲剧理论出发来 点评《窦娥冤》,主张坚持其民族特色。其 实,双方各有偏执。西方悲剧理论经亚里 士多德、黑格尔、尼采等杰出哲学家发展, 可谓系统而精熟,虽不完全适应中国之所 有剧作,但也并非毫无参考价值。当然, 完全以西方悲剧理论为坐标而对中国古典 悲剧任加裁剪则是另一极端。以西方悲剧 理论为参考,尊重中国大众审美传统,取 长补短方是可取之策。
者否定其悲剧性。批评大团圆结局的学者 标准;就作品结构而言,应结构匀称、均
多是站在西方悲剧理论的角度看问题,这 衡, 悲剧情节和喜剧情节要交织迭出, 以
固然无可厚非,但也不能完全忽略该作作 喜剧因素冲淡悲剧气氛;剧作的结局则更
为本土作品的民族特色。中国古典戏剧有 受观众重视,以“和”为美的传统心理造
色。《窦娥冤》的开头部分交代了窦娥悲 惨的身世、与蔡婆的关系等, 这样才引出 了下面的事件。当张驴儿乘人之危,逼迫 寡妇为妻,并在阴谋难以得逞,无耻地加 以陷害时,窦娥表现出少有的愤慨和勇 敢。为了维护个人的贞节和尊严,她决不 向无赖张驴儿妥协,但考虑到让年迈的婆 婆不致于受刑丧生,窦娥屈招赴死。既有 完整严肃的情节,又引出了悲惨事件的发 生,完全符合亚里士多德关于悲剧完整性 的理论。
亚里士多德在他著名的“宣泄说”中 强调,悲剧应当通过引发怜悯和恐惧使这 些情感得到疏泄。窦娥在被押赴刑场斩首 时, 她发出了惊天动地的控诉:“为善的 受贫穷更命短,造恶的享富贵又寿延;天 地也,做得个怕硬欺软,却原来也这般顺 水推船。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 你错勘贤愚枉做天!哎,只落得两泪涟 涟。”在这里,窦娥字字句句充满了控诉 之情,誓死捍卫着流血的价值,“我不要 半星热血红尘洒,都只在八尺旗枪素练 悬!”,“若果有一腔怨气喷如火,定要感 的六出冰花滚似绵!”,“做甚么三年不见 甘霖降?也只为东海曾经孝妇冤。如今轮 到你山阳县!”面对死亡,窦娥以对天地 的控诉,以至勒令它做出反常的气象,来 昭示自己的冤屈。至此,窦娥已不是一个 被同情、被可怜的弱者,而是一个激励人 们反抗的斗士。这三桩誓愿在现实中不可
心审美范畴。《论语》记载:
的, 我的观众常对我说‘: 我们花钱听戏,
子曰:“《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 目的是为找乐子来的, 不管这出戏在进行
伤”。[2]
的过程中,是怎样的险恶,都不要紧,到了
颜渊问为邦。子曰:“行夏之时,乘 剧终,总想看到一个大团圆结局, 把刚才
殷之辂,服周之冕,乐则《韶》、《武》。放 满腹的愤慨不平都可以发泄出来, 回家睡
三、结语
《窦娥冤》作为中国古典悲剧的杰出 代表,不管是悲剧事件的设置、人物命运 的安排还是悲剧气氛的渲染都足以与西方 知名悲剧相媲美。其中法场誓愿、托梦伸 冤两折既富民族特色,又加倍渲染了悲剧 气氛“,大团圆”的结局也不足以减轻其分 量。当然,以西方悲剧理论为参考,《窦娥 冤》在矛盾冲突的设置方面尚有待提高。剧 中窦娥对张驴儿、桃杌等恶势力的反抗斗 争已具悲剧意识,但窦娥只是底层弱势群 体的代表,她与邪恶势力的斗争确实反应 了当时黑暗的社会现实,而封建恶势力欺 压百姓、草菅人命的事件在受封建统治已 久的中国人看来似乎也司空见惯。虽然窦 娥的反抗精神感天动地,但由于斗争双方 伦理实力的不均衡,抑或伦理斗争的不深 刻,就相应地减弱了冲突的尖锐性,从而 淡化了整出戏的悲剧精神。如果作者在情 节上进一步深化窦娥与蔡婆或窦天章的伦 理冲突,抑或增加一点张驴儿、桃杌的正 面伦理实力,或许悲剧效果会更加突出。
着鲜明的民族特色, 其中, 大团圆结尾即 就了人们期待和谐、圆满、团圆的审美期
其表现之一,而这一文化现象主要与民族 待,于是,中国戏曲便多有“大团圆”结
审美心理有关。积淀已深的审美传统,既 局。因为只有如此,才能使观众的悲哀感、
影响着创作者的创作动机、创作模式,也 压抑感得以化解,从而达到“怨而不怒,哀
左右着大众的审美期待。具体言之,几千 而不伤”的审美理想。
年积淀下来的审美心理对中国戏曲的创
中国戏曲除了其伦理教化的功能之
作、欣赏、评价及走势都产生着深刻影响。 外,还有一个重要功能便是娱乐、消遣。
而以“和”为美的传统观念则对古典戏剧 既然看戏是为消遣, 剧作家在安排戏剧结
的结局及人们的审美期待影响至深。
一、从西方悲剧理论 看《窦娥冤》之悲剧性
在汉语中,“悲剧”有三层含义:第 一,指日常生活中悲惨的事件;第二,指 与喜剧相对应的戏剧样式;第三,指审美 范畴内的“悲剧性”或“悲剧美”。在西方 语言中,作为戏剧样式的“悲剧”可追溯 到古希腊的酒神祭祀仪式,而第一个对悲 剧进行理论阐述的学者乃是亚里士多德。 他在《诗学》中写道:“悲剧是对于一个严 肃、完整、有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模仿…… 借引起怜悯与恐惧来使这种情感得到陶 冶。”[1]这里,亚里士多德点出了悲剧的几 大要素:完整、严肃的情节、悲惨事件的 发生、人们的情感应得到陶冶和净化。而 完整的故事情节正是《窦娥冤》的一大特
上淡化了该剧的悲剧性,使作品的思想性 以“和”为美的观念对古典戏曲也产生了
有所降低,这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
深刻影响,影响着剧作者及观众的审美趣
二、从民族立场看《窦娥冤》的结局 味与审美期待。就作品情感渲染而言,不
《窦娥冤》剧中窦娥托梦伸冤的“大 过分超出大众日常感情所能承受的程度,
团圆”结局常饱受批评甚至引致部分学 基本符合“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的审美
合理的、具备辩护理由的伦理实体,张驴 “礼”的规范,因此不是审美的情感。同样,
儿、桃杌是邪恶势力的代表,并不具备合 孔子还提出过“文质彬彬”的审美主张。
理的、有辩护理由的性质。窦娥作为一伦
“和”这个观念在孔子以前就有了。西
理实体,坚定地维护其伦理原则,当遇到 周末期的太史史伯说:“夫和实生物,同则
实力强大的封建腐败官僚集团时,由于其 不继。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