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25课 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基础同步练习试题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同步练习题:第25课 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
第25课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一、选择题1.1899年5月23日,坐落在南通的大生纱厂试开车,成为轰动一时的大事。
如果你是当时的一名记者,要为此事写一篇新闻稿件,最恰当的标题是()A.《弃政从商,实业救国》B.《创办实业,开启中国近代化之路》C.《引进外资,救亡图存》D.《一战正酣,民族工业迎来“黄金时代”》2.有“状元实业家”之称的张謇为我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他创办的企业中最为著名的是()A.轮船招商局B.福新面粉公司C.江南制造总局D.大生纱厂3.周口模拟1881年,南海知县徐赓陛以继昌隆缫丝厂“专利病民”“夺人生业”“男女混杂,易生瓜李之嫌”为借口,下令予以封闭。
19世纪90年代,武举李福明因设立机器磨坊,被清朝官吏视为“不安本分”的“刁商”,经都察院批准,饬令撤去。
材料反映了() A.近代封建地主纷纷从事工商业B.实业救国思想在我国影响较大C.近代民族工业受到封建制度的阻碍D.洋务运动促进了我国民族工业的发展4.“先天不足,后天畸形”是对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生动写照。
说它“畸形”,是因为部门主要集中在()A.轻工业B.重工业C.造船业D.冶铁业5.据统计,20世纪20年代初中国的纺织业中,全国纱锭的41%集中在上海,10%集中在武汉,11%集中在天津,而广大内地纱厂很少。
该统计数据表明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特点之一是()A.轻工业发达,重工业落后B.地区分布极不平衡C.资金少,技术差D.受到外国资本控制6.漯河郾城区期末“洋务早期,风气初开;清朝末年,天下移风;民国初年,飙转豹变”可以用来概括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过程,其中“民国初年,飙转豹变”给我们的启示是( )①民族独立是经济发展的前提 ②外国资本的支持是经济发展的保证 ③良好的经济政策推动经济发展 ④思想的转变影响经济发展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②④D .①③④7.右图为20世纪前期上海街道上行驶的有轨电车,它反映了中国近代哪一方面的变化()A .交通B .通信C .文化D .教育8.如果你是一名导演,准备拍摄一部以20世纪20年代的中国社会为背景的影片,下列情形不应该在影片中出现的是( )A .男子留着长辫B .女子不用缠足C .吃西餐喝洋酒D .穿时装逛公园9.哲学家李泽厚强调:“辛亥革命至少带来了平等的观念。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5课《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同步课时练习题(有答案)
八年级历史第25课《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同步课时练习一、选择题1.中国读书人历来“耻于言商,耻于言利”,而清末“状元实业家”却放弃仕途,投身于近代工商业。
这位“状元实业家”的观念意识是( )A.实业救国B.工商皆本C.重利轻义D.重商轻农2.《近代实业第一人》中写道:他一生孤独,最大的精神支撑是内心崇高的社会理想,是一个状元告别仕途后仍念念不忘的兴国之梦。
“他”是( )A.林则徐B.魏源C.张謇D.严复3.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中国民族工业发展带来了一个“短暂的春天”。
这一时期我国民族工业快速发展的原因有( )①西方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②辛亥革命的推动③中国改变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④“实业救国”思想的影响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4.某人物传记按照时间顺序介绍了孙中山先生的一生。
在该书中,描写1912年时中国社会习俗发生变化的现象是()①女子缠足②男子剪掉辫子③穿翎顶补服④跪拜礼⑤鞠躬、握手礼⑥“老爷”“大人”等称呼⑦“先生”“君”等称呼A.①②③④ B.②⑤⑦ C.③⑤⑥⑦ D.①③⑤5.历史学习中,常常需要对历史事件的因果关系进行分析。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后,中国民族工业得到短暂发展的原因有( )①辛亥革命冲击了封建制度②日本给北京政府贷款③北洋军阀的分裂④帝国主义忙于战争,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A.①②B.②③C.①④D.②④6. 19世纪后期,西方近代新式交通工具相继传入中国,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进程。
近代交通工具的传入,对中国产生的影响包括( )①使人们的出行速度加快②促进了商品的流通③有利于列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④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近代交通的发展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7.下列哪项不是近代交通和通信变化带来的影响( )A.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 B.方便了人们的出行C.有利于信息的传达 D.促进了商品的流通8.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促使中国社会文化生活开始走向近代化的因素有()①经济的发展②政治的变革③教育的变革④中西文化交汇碰撞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9.我国废除图中有损人格的礼节,代之以文明简单的鞠躬、握手礼,是在( )A.鸦片战争后B.洋务运动后C.戊戌变法后D.辛亥革命后10.下列反映民国初年中国社会生活面貌变化的是( )A.身披西洋服,脚穿西式履B.辫线斜拖三尺短,之乎者也说荒唐C.官场“大人”“老爷”叫不停D.小脚一双三寸莲, 作揖跪拜大人前11.辛亥革命后改变的愚昧习俗中,专属妇女解放的一项是( )A.易服饰B.剪发辫 C.改称谓 D.劝禁缠足12.下表显示,到 1913 年中国通商口岸进出船只、进口贸易价值和机器设备进口价值均得到增长。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历史同步练习卷:第25课 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
第25课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一、选择题1.从1912——1919年,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最快的是()①纺织业①造纸业①面粉业①榨油业A.①① B.①① C.①① D.①①【答案】A2.中国近代民族工业产生的时间是()A.第一次鸦片战争后B.洋务运动中C.戊戌变法中D.辛亥革命后【答案】B3.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民族工业出现“短暂的春天”的外因是()A.辛亥革命推翻了君主专制制度B.帝国主义忙于战争,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C.南京临时政府提高民族资产阶级的地位D.日本支持中国近代的民族工业【答案】B4.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是“先天不足,后天畸形”。
对它“畸形”的表现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主要分布于沿海的大城市B.它的发展受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破坏C.重工业发展迅速,轻工业发展缓慢D.受到封建主义、帝国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压迫【答案】A5.请看下面一则材料:“1899年5月23日,坐落在南通唐家闸的大生纱厂开工试车了……难道他这个状元在办实业方面也比别人技高一筹吗?”材料中的“状元”是()A.张之洞B.张謇C.荣宗敬D.周学熙【答案】B6.下列对张謇所做的主要贡献,说法正确的选项是()①创办的南通大生纱厂建成投产①1901年建成面粉厂和通海垦牧公司①1903年开办轮船公司、榨油厂、酒厂等①创办中国第一所师范学校——通州师范学堂A.①① B.①①① C.①①① D.①①①①【答案】D7.毛泽东曾说:“讲到重工业不能忘记张之洞,讲到轻工业不能忘记张謇。
”张之洞和张謇的共同点是()A.都是洋务派的代表B.都为中国近代工业的发展作出了贡献C.都是中国近代著名实业家D.都提倡在不损害民族利益的前提下引进外资【答案】B8.下列现象,在中国近代社会中不可能出现的是()A.到电影院看电影B.用电报、电话与亲友进行联系C.用电脑上网D.出行可以使用轮船、火车、汽车【答案】C9.下列哪一个不是辛亥革命期间流行的社会潮流()A.穿西装、旗袍B.剪发辫C.改称呼D.说普通话【答案】D10.哲学家李泽厚强调:“辛亥革命至少带来了平等的观念。
初中部编统编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 第25课【同步练习】《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
《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同步练习◆选择题1.1899年,状元实业家张骞创办了江苏南通大生纱厂。
初期,厂子有长足发展;一战期间,有进一步发展;一站后,纱厂履遭挫折,最后被吞并。
对大生纱厂的发展历程最合理的解释是()A.在我国东南沿海地区最早出现民族工业B.甲午战争后中国民族工业得到进一步发展C.近代的中国民族工业难以得到正常发展D.张骞挣来的钱用于兴办学校等教育机构2.1912年12月,南京临时政府工商部颁布《暂行工艺品奖励章程》,规定工艺品的发明者有权申请专利;后又颁布了《公司条例》《农商部奖章规则》等。
南京临时政府采取这些措施的主要目的是()A.鼓励民族工业的发展B.促进文化生活的变迁C.推动社会习俗的变化D.推进新式教育的发展3.下表反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状况,你认为出现这种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项目一战前(工厂数)一战后(工厂数)棉纺厂22家64家缫丝厂170多家430多家面粉厂40多家120多家A.辛亥革命摧毁了封建制度B.“实业救国”思潮的兴起C.民族资产阶级队伍的壮大D.帝国主义国家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4.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经历了一个曲折的发展历程。
如图是其发展示意图,F1是它发展的动力,F2是它发展的阻力。
下列哪一史实客观减少了F2?()A.国民党发动内战B.欧洲列强忙于一战C.一战后,帝国主义势力卷土重来D.官僚资本主义的形成5.小红在历史课上搜集了如下史料“江南制造总局”、“汉阳铁厂”、“大生纱厂”,推断她学习的主题是()A.洋务企业的产生B.近代工业的兴起和发展C.一五计划的成就D.社会主义国营企业的建立6.“1866年,方举赞投资200元,在上海虹口创办了发昌机器厂。
建厂时,只有一座打熔炉,四五个工人。
19世纪70年代,这家工厂发展很快,已经能够制造小火轮船,但是,它制造的小火轮船的发动机均为英国制造。
进入80年代,发昌机器厂受到外商排挤,日趋衰落,到90年代,终于被英商开班的耶松船厂吞并。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5课 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作业同步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第八单元近代经济、社会生活与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第25 课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1.毛泽东在谈到中国工业发展时说过:“讲轻工业,不能忘记张謇。
”那么,张謇对近代工业发展所做出的贡献是( )A.提出“自强求富”,创办汉阳铁厂B.提出“实业救国”,创办一系列企业C.提出“救亡图存”,进行维新变法D.提出“师夷长技”,掀起洋务运动2.“民族工业的黄金时代在近代中国经济发展中占有特殊地位,是转瞬即逝的没有前途的经济奇迹。
”材料中的“黄金时代”主要发生在( )A.洋务运动期间B.戊戌变法期间C.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D.人民解放战争期间3.下面两幅图片反映了中国近代( )A.交通的变化B.通信的变化C.文化的变化D.社会习俗的变化4.如果你想根据右图写一篇图说历史的小文章,最佳题目是( )A.抓盗贼,保平安B.易服饰,新风尚C.改称谓,平等观D.剪辫子,去陋俗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846 年)据时人记载:“近日洋布大行,价才当梭布三分之一。
吾村专经纺织为业,近闻已无纱可纺……”农民和手工业者在此冲击下纷纷破产。
材料二1895—1898 年,新建的商办厂矿企业资本万元以上的有60 多家,棉纺织厂最多。
由于日本棉纱的大量倾销以及资本雄厚的英、美、德等国纱厂在上海相继设立,加上清政府的苛捐杂税和官吏勒索,沪、苏、杭一带的华资纱厂从1898 年起就开始亏损,其他各地纱厂也难以维持。
材料三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实行扶植民间轻工业、统一货币、关税自主等政策。
1928—1937 年, 中国工业产值年增长率达到8%以上。
1936 年,工业产值达到近代以来的最高水平。
(1)根据材料一,当时中国社会的经济结构发生了什么变动?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变动出现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1895—1898 年这一时期的社会经济发生了什么变化?1898 年以后纱厂亏损的原因有哪些?(3)根据上述材料,指出影响近代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
八上历史第25课 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 同步训练(部编版)(含答案解析)
第25课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同步训练1.下图中,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增长最快阶段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甲午中日战争后,外国人纷纷在华开办工厂的刺激B.“实业救国”思潮的影响C.清政府为了增加税收,放宽了民间设厂限制D.帝国主义国家忙于“一战”2.据《一战前后农商部注册工业公司表》显示,中国境内,战前(1914年8月前)注册的本土工业公司,共计146个,资本总额41148205元;而自1914年8月至1920年,新注册的本土公司就有272个,资本额为117434500元。
这一变化()A.扭转了中国对外贸易出超的局面B.加剧了官僚资本主义经济的膨胀C.得益于列强暂时放松对华经济侵略D.因为清政府放宽兴办实业的限制3.1904年日俄战争爆发后,日本倾销东北的洋布锐减,而大生纱厂的棉纱已占东北用纱量的一半,因而获利丰厚。
1917年由于外货锐减,国产纱布畅销,大生纱厂因此全年获利银两76万。
这表明大生纱厂阶段性发展的主要因素是()A.实业救国开始兴起B.中国自给自足自然经济最终解体C.辛亥革命推翻帝制D.列强暂时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4.李大钊在一篇文章中写道:“在礼节上,有的鞠躬,有的跪拜,有的脱帽,有的作揖”,“在婚姻上,一面立禁止重婚的刑律,一面许纳妾的习俗”。
这反映了近代中国在社会习俗变迁中()A.民主平等普遍实现B.顽固保守抗拒潮流C.崇洋媚外追求新潮D.新旧并行多元发展5.1912年到1919年,中国新建的厂矿企业达470多家,投资近1亿元,加上原有企业的扩建,新增资本达到1.3亿元以上,相当于之前50年的投资总额。
这可以用来说明A.洋务运动开启了中国近代化的历程B.辛亥革命促进了中国民族工业发展C.帝国主义经济势力加大对华侵略D.国民党官僚资本出现后急剧扩张6.如图是上海小校场年画《上海新造铁路火轮车开往昊淞》,描绘了1876年昊淞铁路开通时的情景,此年画反映了A.中西方文明在碰撞中相互渗透B.中国民众生活方式已完全西方化C.西方民主共和观念已深入人心D.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得到飞速发展7.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帝国主义忙于战争,给该厂带来了“黄金时代”。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25课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课堂练习
第25课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一、选择题1.清末状元张謇认为:救国为目前之急……臂之树然,教育犹花,海陆军犹果也,而其根本则在实业。
在此,张謇认为解决目前之急的关键是A.发展教育B.重视国防C.实业救国D.民主共和2.下表反映了1911-1919我国面粉业生产的状况,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是时间面粉厂和机器磨坊(家) 资本(万元) 日产量(万袋) 1911年10 约600 4.31919正120 约4500 18.8①西方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②“实业救国”思想的鼓舞③中华民国临时政府鼓励发展工商业④中国民族工业实力雄厚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3.“先天不足,后天畸形”是对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生动写照。
说它“畸形”,从行业看,是因为主要集中在A.轻工业B.重工业C.造船业D.大城市4.歌谣是一定历史时期社会现实的反映。
下列歌谣反映了民国时期社会习俗变化的是①旗袍西服中山装,穿着舒适又大方②辫子搭肩三尺长,之乎者也说荒唐③禁缠足,倡女权,男女平等新追求④称先生,道某君,人格平等又义深A.①②③④B.①②③C. ②③④D.①③④5.1912年3月5日《时报》上题为《新陈代谢》的文章曾这样生动地描述:“剪发兴,辫子灭……天足兴,纤足灭;放足鞋兴,菱鞋灭;鞠躬礼兴,拜跪礼灭。
”引起上述变化的直接原因是A.中国共产党的提倡B.辛亥革命的推动C.新文化运动解放了思想D.洋务运动的兴起6.清末毅然退出官场走上“实业救国”之路的状元实业家是()A.曾国藩 B.李鸿章 C.左宗棠 D.张謇7.近代中国民族工业发展举步维艰,但也曾出现过一个“短暂的春天”,这个“短暂的春天”出现于()A.洋务运动时期B.戊戌变法时期C.辛亥革命时期D.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8.下表显示的是民国初年中国民族工业发展变化情况。
导致1914—1918年间年份1912 1913 1914 1915 1916 1917 1918 1919 1920厂家数622 689 941 1275 1641973 23 1965 17954AC.外资企业大量投资D.中国民族工业排挤了列强在华企业二、非选择题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八年级上册历史第25课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练习题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第25课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练习题一、选择题1.请看下面一则材料:“1899年5月23日,坐落在南通唐家闸的大生纱厂开工试车了……难道他这个状元在办实业方面也比别人技高一筹吗?”材料中的“状元”是()2.中国近代民族工业主要集中在()A重工业部门B轻工业部门C第三产业部门D交通运输部门3.中国的民族工业进入“短暂的春天”是在()A.甲午战争时期B.辛亥革命时期C.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D.抗日战争时期4.南京临时政府不失时机地颁布了许多有利于振兴实业的政策法令,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清政府时期束缚民族资本发展的障碍。
与此同时,在革命势力活跃的上海、湖北、福建、广东、浙江等地,地方政府也制定一些保护民族工商业发展的政策,为民族资本的发展营造了有利的氛围。
这说明()5.以下是八年级一班“历史学习园地”里展示的某人物简历,请你推断该人物是()1857年至1873年,就学于私塾,攻读四书五经1894年,考中状元1896年,筹办大生纱厂1905年,创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博物馆——南通博物苑1915年,专事实业、教育和慈善A.李鸿章6.哲学家李泽厚强调:“辛亥革命至少带来了平等的观念。
”下列史实最能证明这一点的是()7.以下为1913﹣1920年中国民族工业发展情况表。
出现表中数据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外商企业的资金和技术支持B.清政府放宽民间办厂的限制C.西方列强暂时放松经济侵略D.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实力雄厚8.右面漫画反映了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状况,透过漫画我们可以得出的历史信息是()A.甲午中日战争后,民族工业得到初步发展B.辛亥革命后,掀起了发展实业的热潮C.内忧外患的危机,严重阻碍着民族工业的正常发展D.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民族工业出现了“短暂的春天”9.1899年5月,张謇的大生纱厂开张,成为轰动一时的新闻。
在1914年至1918年之间,大生纱厂迎来迅速发展的机遇,但好景不长,后来负债累累被吞并。
新版人教版初二八年级历史上册试题-同步测试第二十五课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
个人 既舒适又美观,也更便于行动
易服饰
满足了人们不同的审美要求, 也促进了人
社会 们观念上的更新
改称谓 用人格的平等代替身份的不平等
废跪拜 使人格独立、平等观念深入人心
劝禁缠足 有利于妇女的身心健康
考点一 张謇与大生纱厂
例1 (湖南岳阳) 19世纪末,状元实业家张謇为“实
答案:C
价值百万的高效学习方法
张老师强力推荐
1.读:通读教材,找重难点;
预习
(每堂课与旧知识有联系,可自学掌握)
2.画:在读教材过程中找出疑惑点、重点、
难点等,在课堂中着重解决;
3.查:网络、参考书等工具,尝试扫除学习
上的拦路虎;
4.做:选做一下课后练习题,测试一下自己
的预习情况。
预习
1.知识点是否清楚; 2.教材编排的用意是否清楚
一战 三座大山的压迫
后
民族工业再度 受挫
总体特点 (1)发展 比较缓慢;
(2)主要 集中在轻工 业部门;
(3)地区 之间的发展 也不平衡
2.与欧美国家相比,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存在哪些不足? (1)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不仅受到内部封建保守势力的抵 制,还不断遭到外部资本主义列强的压制,发展缓慢,历 经曲折。 (2)民族资产阶级始终没有真正掌握中国的领导权。 (3)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缺少必要的资本积累,技术、人才 和思想准备不足。 (4)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发展畸形,多集中于轻工业, 而重工业微弱。 (5)地区分布不平衡,主要分布于东南沿海和沿江地区。
社会生活的变化 1.新式交通
时间 19世纪70年代以后
西方发明的火车、轮船、电车、汽车、飞机等新式 表现
交通工具相继传入中国
人教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课后习题 第8单元 第25课 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
第25课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知能演练提升1.(云南昆明中考)他是晚清状元,甲午中日战争后,他主动放弃高官厚禄,怀抱“实业救国”的理想,回乡创办大生纱厂、面粉厂等产业,还投资兴办文化和公益事业。
这位“状元实业家”是( )A.卢作孚B.张謇C.荣宗敬D.荣德生2.“民族工业的黄金时代在近代中国经济发展中占有特殊地位,是转瞬即逝的没有前途的经济奇迹。
”材料中的“黄金时代”主要发生在( )A.洋务运动期间B.戊戌变法期间C.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D.人民解放战争期间3.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在三座大山的夹缝中求生存、图发展,这三座大山是( )①帝国主义②封建主义③官僚资本主义④共产主义A.①②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②③④4.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进入了一个“短暂的春天”,其原因是( )①辛亥革命的推动②列强暂时放松了对华的经济掠夺③实业救国潮流的影响④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结束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5.下图为20世纪初上海街道行驶的有轨电车和汽车,它反映了中国近代哪一方面的变化( )A.交通B.通信C.文化D.教育6.我国废除跪拜礼,代之以文明简单的鞠躬、握手礼,是在( )A.鸦片战争后B.洋务运动后C.戊戌变法后D.辛亥革命后7.如果你想根据右图写一篇图说历史的小文章,最佳题目是( )A.抓盗贼,保平安B.易服饰,新风尚C.改称谓,平等观D.剪辫子,去陋俗8.清末民初山西有一首歌谣:破戏台,烂秀才,小足板子洋烟袋;火车站,德律风(指电话),大足板子毕业生。
这反映出当地( )①传统习俗受到冲击②文化教育日渐衰落③生活方式发生变化④思想观念有了改变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9.如果你是一名导演,准备拍摄一部以20世纪20年代的中国社会为背景的影片,下列情形不应该...在影片中出现的是( )A.男子留着长辫B.女子不用缠足C.吃西餐喝洋酒D.穿时装逛公园10.(云南中考)历史叙述包括史实与评价。
部编版【整合】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第8单元第25课 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 同步练习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第八单元第25课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同步练习一、选择题:1、张謇说:“天之生人也,与草木无异。
若遗留一二有用事业,与草木同生,即不与草木同腐朽。
”张謇创办的“有用事业”是( D )A.安庆内军械所 B.汉阳铁厂C.轮船招商局 D.大生纱厂2、小红在历史课上搜集了如下史料“江南制造总局”、“汉阳铁厂”、“大生纱厂”,推断她学习的主题是( B )A.洋务企业的产生B.近代工业的兴起和发展C.一五计划的成就D.社会主义国营企业的建立3、电视台拍摄了一部反映我国近代人们社会生活的电视剧,以下镜头不正确的是( D )A.人们坐在家中读报纸B.居中人物穿着中山装、西服、新式旗袍C.男主角上街被剪掉了辫子D.人们见面就叩头,口中称着“大人”“老爷”4、以往人们穿着长袍马褂,梳着长辫子,相互交谈和通信多称呼对方大人、老爷。
易服装、剪发辫、改称呼等礼节出现在( C )A.太平天国运动期间 B.洋务运动期间C.辛亥革命期间 D.戊戌变法期间5、歌谣是一定历史时期社会现实的反映。
下列歌谣反映了民国时期社会习俗变化的是( A )①旗袍西服中山装,穿着舒适又大方②辫子搭肩三尺长,之乎者也说荒唐③禁缠足,倡女权,男女平等新追求④称先生,道某君,人格平等意义深A.①③④ B.①②③C.②③④ D.①②④6、下列人物与事件有直接联系的一组是( D )A.李鸿章——创办福州船政局B.孙中山——指挥武昌起义C.严复——发起公车上书D.张謇——创办大生纱厂7、压在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头上的三座大山是( A )A.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B.帝国主义、无产阶级、资产阶级革命派C.帝国主义、资产阶级维新派、官僚资本主义D.帝国主义、开明的地主阶级、官僚资本主义8、1912至1918年间,中国发展最快的民族工业是( D )A.煤炭和钢铁业 B.铁路和公路C.建筑和纺织业 D.纺织业和面粉业9、中国近代生活由于西方科技的传入而丰富起来。
2018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第25课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同步测试题
第25课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同步测试题一、选择题1.(2017·广东学业考)他提出“中国须兴实业,其责任须士大夫先之”。
人们称赞他“创办了大生,把大生留给了社会”。
这个人是( A ) A.张謇 B.张之洞C.詹天佑D.李鸿章【解析】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
创办大生纱厂的是张謇,《马关条约》签订后,帝国主义在中国开矿设厂,利用中国廉价的原料和劳动力,直接剥削中国人民,清末状元张謇深感要挽回中国的利益,必须发展本国的工商业,于是他提出了“实业救国”的口号,主动放弃高官厚禄,回乡创办大生纱厂等一系列企业。
2.(2017·枣庄学业考)枣庄中兴煤矿公司是第一家完全由中国人自办的民族矿业,并为国家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下列哪一时期是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黄金时代”( C )A.洋务运动时期B.辛亥革命时期C.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D.抗日战争时期【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分析能力。
据所学可知,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西方列强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中国的民族工业快速发展,出现了“短暂的春天”,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帝国主义卷土重来,中国的民族工业走向萎缩。
3.某同学将下列四位历史人物归为一类。
他确定的分类标准是( D )A.勇于学习西方的先行者B.清政府内部的有识之士C.倡导政治维新的改革家D.近代著名的爱国实业家【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
卢作孚创办的民生公司是中国近现代最大和最有影响力的民营企业集团之一;荣宗敬和荣德生兄弟创办的荣氏企业是近代中国著名的企业之一;侯德榜是中国近代史上最早的化工实业家之一。
他们都是著名的近代爱国实业家。
4.“先天不足,后天畸形”是对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生动写照。
说它“畸形”,从行业看,是因为主要集中在( A )A.轻工业B.重工业C.造船业D.冶铁业【解析】本题考查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特点。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存在着先天不足,重工业落后,主要集中在轻工业。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同步练习:第25课 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
第25课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一、选择题1.?近代实业第一人?中写道:“他一生孤独 ,最大的精神支撑是内心崇高的社会理想 ,是一个状元辞别仕途后仍念念不忘的兴国之梦。
〞“他〞是( )A.林那么徐B.魏源C.张謇D.严复2.孝义市期末测试题下面曲线图反映了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开展的曲折历程 ,其中1912-1923年民族工业开展显著增长的原因是( )①洋务运动的开展②辛亥革命后 ,民国政府鼓励兴办实业③戊戌变法的推动④欧洲列强忙于一战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3.中国近代民族资本家开办的企业主要集中于( )①纺织业②冶铁业③轮船制造业④面粉业A.①②B.②③C.①③D.①④4.民族工业是指在近代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时期由中国人创办的用机器生产的工业。
以下关于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描述错误的选项是( )A.产生于19世纪六七十年代B.主要分布于内陆地区C.一战期间出现“短暂的春天〞D.资金少 ,规模小 ,技术差 ,总体比拟落后5.运城市盐湖区期末测试题当时南昌城内七处城门口 ,以及督军衙门(市政府) ,百花洲等十处 ,皆设有“义务剪辫处〞 ,凡来剪“文明〞发式剃成光头者 ,一律免费。
上述现象发生于( )A.鸦片战争时期B.戊戌变法时期C.中华民国成立前D.中华民国成立后6.以下关于我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的说法 ,正确的有( )①沿海地区的变化大于内陆地区的变化②各地之间的变化存在着严重的不平衡③和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密切相关④反映了中国向西方学习的不断深入开展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D.②③二、非选择题7.阅读材料 ,答复以下问题。
材料一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我国民族工业开展情况比拟表年份,拥有厂家,拥有资本,工人人数1913年,698家,33亿元,27万人1920年,1795家,50亿元,55万人材料二在甲午中日战争前 ,商办企业始终没有获得正式的成认 ,处于听任地方官吏随意摆布的地位。
如1881年南海知县徐赓陛以继昌隆缫丝厂“专利病民〞“夺人生业〞“男女混杂 ,易生瓜李之嫌〞为借口 ,下令予以封闭。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第25课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同步练习题(无答案)
第25课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同步练习题1.中近代民族工业出现在()A. 洋务运动到清朝末年B. 甲午中日战争之后C. 辛亥革命之后D. 五四运动之后2.他一生创办了20多个企业,曾被誉为“中国轻纺工业第一人”,又被称为“状元实业家”。
此人是()A.张謇 B.李鸿章 C.陈启元 D.张之洞3.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进入了一个“黄金时代”,其主要原因是()A.辛亥革命的推动B.列强暂时放松了对华的经济掠夺C.实业救国潮流的影响D.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结束4.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出现“短暂的春天”是在()A.鸦片战争后 B.洋务运动后 C.辛亥革命 D.一战之后5.我国近代的民族工业主要集中在()A.重工业B.轻工业C.石油化学工业D.机械制造业6.中国近代人们经常会说三座大山压得人们喘不过气来,那么三座大山指的是()A.资本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B.资本主义、封建主义、本本主义C.资本主义、封建主义、保守主义D.资本主义、激进主义、官僚资本主义辛亥革命7.下列史实反映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工业曲折发展的是()A.李鸿章创办江南制造总局B.张之洞创办汉阳铁厂C.张謇兴办大生纱厂D.詹天佑修建京张铁路8.辛亥革命后,随着民主平等思想的进一步传播,愚昧落后的社会习俗逐渐得到改变。
下列体现这一改变的是()A.称“老爷” B.行握手礼 C.缠足 D.穿翎顶补服9.令李鸿章伤感反省——“洋务是纸老虎”;让康有为、梁启超愤然上书——变法图强;使张謇暗下决心——“实业救国”的共同背景是( ) A.鸦片战争失败,清政府被迫签订《南京条约》B.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C.甲午中日战争失败,清政府被迫签订《马关条约》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失败,清政府被迫签订《辛丑条约》10.近代社会政治革新与风俗的变迁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下列不能反映民国初年社会风尚变化的是()A.披件西洋衣,穿双西式履B.阴阳合历,你过你的年,我过我的年C.宣读婚誓,互抉约指,携手同归D.小脚一双三寸莲,作揖跪拜大人前11.生活在民国晚期的刘某在生活中,最不可能出现的情况是( )A.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发型 B.着中山装到学校去读书C.在校见到老师行跪拜之礼 D.同学之间以“某君”相称12.“剪发辫”“易服饰”“改称呼”,这一社会潮流出现的时期是( ) A.鸦片战争 B.洋务运动 C.解放战争 D.辛亥革命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5课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同步测试卷
一、选择题
1. 下列关于近代中国规模最大的出版机构的创办时间和地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A.1860年,香港
B.1897年,上海
C.1898年,广州
D.1905年,澳门
2. 要准备一期“中国近代摄影作品展”,你认为不可能收集到的历史照片是()
A.慈禧太后的生活照
B.林则徐在虎门销烟时的留影
C.南京临时政府参议院开幕典礼留影
D.重庆谈判时国共双方的合影
3. 19世纪70年代以后,中国开始出现的通讯手段是()
A.有线电报
B.有线电话
C.无线电报
D.无线电话
4. 有线电报的出现方便了人们的生活,下列不正确的是()
A.商人用来传达生意信息
B.使人们留下许多珍贵的历史镜头
C.记者用来发送新闻报道
D.亲朋好友用它来传递亲情
5. 19世纪中国人交往和交流的速度大大加快了,这是因为有了()
①火车②轮船③飞机④电报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6. 19世纪70年代,人们能够获取信息、了解社会的主要传媒工具是()
A.广播电台
B.因特网
C.电视
D.报纸
7. 19世纪,西方哪种近代交通工具相继传入中国,使人们的出行速度大大加快()
①马车②火车③轮船④牛车
A.①②③
B.②③
C.②③④
D.②④
8. 在人们的日常交往中,以文明简单的鞠躬、握手礼取代旧有的跪拜礼,是在()
A.洋务运动后 B.戊戌变法后 C.辛亥革命后 D.五四运动后
9. 1902年,北京城一茶馆里四位中国人在聊天,李辛说:“我在江南总局做过工。
”张义说:“我参加过公车上书。
”王平说:“我家住在东交民巷。
”赵洋说:“我在京师大学堂读书。
”他们当中谁的话不符合当时的现实()A.张义 B.李辛 C.王平 D.赵洋
10. 《上海洋场竹枝词》日:“最是称奇一线长,跨山越海渡重洋。
竟能咫尺天涯路,音信飞传倏忽详。
”此诗描述了近代中国由西方传入的()A.轮船 B.火车 C.电影 D.电报
11. 鲁迅说,近代中国“简直是将几十世纪缩在一时:自松油片以至电灯,自独轮车以至飞机,自标枪以至机关枪,……都摩肩挨背的存在。
”上述现象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传统风俗习惯根深蒂固 B.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变
C.新旧风俗杂陈 D.西方文化对中国影响广泛
12. 在中国近现代,有这样一种男式服饰,它有五粒纽扣,代表五权分离和五族共和,它的四个口袋,代表礼义廉耻,它综合了西式服装与中式服装的特点,是一种直翻领有袋盖的四贴袋服装。
它被定名为()
A.长袍马褂 B.西装 C.中山装 D.列宁装
13. 近代以来,人们的社会生活发生了显著变化。
下列现象不可能发生的是()
A.1909年,张某乘坐火车,行驶在中国人自己设计修筑的铁路上
B.1910年,李某赴京参加了科举考试
C.1911年,王某通过《申报》获得了武昌起义的消息
D.1912年,赵某穿着中山装参加了一个重要宴会
14. 1876年某天,家住上海的李先生,在当时最著名的中文报纸上,看到了淞沪铁路正式投入运营的报道。
该报纸应是
A.《民报》 B.《申报》 C.《每周评论》 D.《新青年》
15. 19世纪末,一位天津人要与上海的朋友联系,可以选择的最佳手段有()。
A.拍电报 B.写信 C.上网 D.打电话
二、填空题
16. 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是______;中国人自己拍摄的第一部影片是_____。
17. 1905年,中国人自己拍摄了第一部影片______________。
这是一部京剧艺术纪录片。
中国近代第一份商业性报纸是______________。
18. 社会的变迁彰显时代的进步。
(1)在中国,以“君”“先生”取代“大人”“老爷”等称呼得益于革命。
(2)日本提倡“穿西服、吃西餐、跳交际舞”等行为是在(改革)之后。
(3)城市即使在夜晚也亮如白昼,居民出行更加方便。
这些主要是得益于革命。
19. 中国近代化的带来了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结合下列材料提供的信息,写出相关内容。
(1)的传入,为我们观察当时的社会风貌提供了珍贵的影像资料。
(2)19世纪70年代在上海创办的《》是中国大众传媒的先驱。
(3)中国人自己设计和修建的第一条铁路干线为 ___ __
(4)1905年中国人自己拍摄了第一部影片《》揭开了中国电影事业的序幕。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 B
2、 B
3、 A
4、 B
5、 C
6、 D
7、 B
8、 C
9、 C 10、 D 11、 B 。
12、 C
13、 B 14、 B 15、 A
二、填空题
16、《狂人日记》《定军山》
17、《定军山》《申报》
18、(1)辛亥(2)明治维新(3)第二次工业革命
19、(1)照相术(2)《申报》(3)京张铁路(4)《定军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