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界面的生态语言1
生态模式语言在现代生态住宅中的运用
第 46 卷 第 16 期
2 0 2 0 年 8 月
山 西 建 筑
SHANXI ARCHITECTURE
Vol. 46 No. 16
Aug. 2020
25
文章编号:1009 ̄6825(2020)16 ̄0025 ̄02
关键词:生态住宅ꎬ生态模式语言ꎬ回收材料
中图分类号:TU241. 91
文献标识码:A
1 概述
Hamptons 的自然环境优越ꎬ吸引着许多艺术家前来并
创作出许多绝世佳作ꎮ 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ꎬ它的诱惑力
超过了它的承受范围———盲目修建、居民人口急剧增加、交
通日渐堵塞ꎬ甚至居住于此开始被认为是炫富招摇ꎮ 此时
家、艺术家等等ꎻ西海岸则是富人聚集的地区ꎬ很多美国富
人ꎬ包括国外富豪都在这里置办了房产ꎬ这也使得他们各具
特色的别墅闻名遐迩ꎬ并发展为长岛的旅游项目之一ꎬ但这
也带来了上述的问题ꎮ
3 生态建筑语言的运用
生态建筑是将建筑作为一个生态系统ꎬ其内部各种物
质能源有序的循环使用ꎬ从而获得高效率、低能耗、少污染
的建筑环境ꎬ以此达到与自然的和谐共生ꎮ
3. 1 生态模式语言
3. 1. 1 产生背景及概念
图1
俯瞰图
住宅除了 占 地 4 000 平 方 英 尺 的 建 筑 外ꎬ 还 有 一 个
200 平方英尺的露台与住宅平行ꎬ沿着小丘向下延伸ꎬ最后
形成一个 75 英尺向西延伸的无边界游泳池( 见图 1) ꎮ 住
宅和平台一起形成正、负两个体量ꎬ混凝土、雪松、再生木材
便急需一栋建筑为周围做出范例ꎬ提供可参考的意义ꎮ
2 住宅背景介绍
旨在通过建造一个融于环境、拥抱自然的住宅以对应
托马斯赫尔佐格的生态建筑分析课件
2.2 辅助空间的营造
•
赫尔佐格的作品总是把使用频率较少的辅助空间置于北向,利用保温良
好的材料形成封闭空间。这样的缓冲空间既可以遮挡北来的寒风侵袭,也由于
分时供能而最大现对的节约了能源。在青年教育中心的平面布局中,经常使用
的客房空间置于在南向,而辅助的卫浴布置在北向,仅在使用时快速升温即可。
青年教育中心
对工作区使用者的影响,也使大空间内气流尽量均匀。
汉诺威26号大
厅通风示意图→
c. 高层建筑的通风
由于具有足够的高度,在贯穿全楼的竖 井中很容易形成空气压力差,即“烟囱效应”。 在OBAG管理大楼设计中,房间的空气交换通过 立面自然通风,新鲜空气经过室内使用后加热 进入竖井排出室外。这种措施高效且不消耗能 源。但是应注意避免交叉污染并做好防火措施。
北向光线属 于漫射光,且 带有的太阳热 量较少,因此 在赫尔佐格的 作品中被大量 使用。其常用 手法是通过反 射作用,把北 向光线均匀引 入室内。
b. 采光与遮阳的转换
托马斯·赫尔佐格在建筑工业养老金基金 会扩建项目中在南立面上设计了一个可调节装 置。当天空阴暗时,可将顶光反射到楼地面; 当阳光照射时,构建则转到垂直方向的遮阳板 位置,从而提供遮阳措施。
3
新技术、新材料、新系统利用
4
实例分析
1
结构与艺术的统一
汉诺威世博会大屋顶
2000年汉诺威世博会 主题是人,自然,技术:一个诞 生中的世界 生态景观建筑的实践
该设计中,通过对木 构件独特巧妙的处理形成 大面积鞍状屋顶。轻盈的 木材与与坚实的木构件体 现了结构与美学的平衡和 技术与艺术的平衡。
2
缓冲空间的营造
2.1 中庭空间的营 造
建筑界面的生态语言
立面空间
、
”
,
该手 法不仅 软化 了 建筑 立 面
、
b u ild i n g
a n
in t e r f a
m o rp
h o lo g y f r o
’ ’
the
is
开 启 的 窗 扇 ; 而 外 层 界 面 主 要 起 附加 作 用
,
设 计 增 加 立 面 的景 观 层 次 加 强 了 建 筑 与 环
f t he
e c o lo
gy
.
ly
a
肤
— —
”
。
通常,
双 层 表 皮 的 内层 是 普 通 意 义 上
,
墙 等 多种 手 法
“
,
创造
一
个开 放 的
“ ”
、
有层 次 的
d in d u
c t io n
c e
t he
e c o lo
g ic
a
l
.
a n
d
m
s u s ta
in
v
b le
u a
的建筑 界面 拥有 建筑 围 护功 能 以及 可 正 常
、
“
”
,
建筑
ra c
t : o n t e m p o ra ry C
a rc
h it e
遍采用 的
c t u re
一
项措施
“
,
被称 为
”
“
in t e r f a By
a n a
可 呼 吸 的皮
立 面 可 利用檐廊 柱廊 构件 凹 凸 构架 构造
、
c e
生态建筑
生态建筑[摘要]该文通过简要阐述生态建筑的概念和表现形式,以及对托马斯·赫尔佐格建筑大师的生态建筑思想和作品的探讨,来学习和理解生态建筑。
Abstract Generally stating the concept and the expression of ecological and comparing Thomas Herzog and Norman Foster'stheories and works of ecological buildings to learn and acknowledge ecological buildings.关键词:托马斯·赫尔佐格生态建筑生态建筑的表现形式生态建筑思想生态美学Key Words Thomas Herzog,EcologicaI building,Expressjon form of ecological building,Theory Of ecological building.Ecological esthetic引言:目前,随着人们对防治环境污染和保持生态平衡意识的不断增强,以及城市绿化的日益发展,创造低能耗的、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建筑环境这个崭新的建筑研究方向,越来越受到重视和推崇。
生态建筑就是将建筑看成一个生态系统,通过组织(设计)建筑内外空间中的各种物态因素,使物质、能源在建筑生态系统内部有秩序地循环转换,获得一种高效、低耗、无废、无污、生态平衡的建筑环境。
1 生态建筑的概念所谓生态建筑,就是根据当地自然生态环境,运用生态学、建筑技术科学的原理和其他相关学科知识,合理地安排并组织建筑与其他领域相关因素之间的关系,使其与环境形成一个有机结合的整体,且适合人类的栖居。
生态建筑必须满足以下四点:第一,必须与周围环境协调,并且对周围生态环境起到保护作用;第二,建筑物本身绝不可对自然环境造成污染或破坏,建筑物内部的使用者能较好地享受大自然并感受到其赋予的舒适和愉快;第三.室内设计应尽量回归自然,如天然采光、自然通风、利用太阳能、理想的室内绿化等;第四,各种物质、源在建筑系统内可以有序的循环转换。
当代建筑师对建筑表皮原生性材料的探索
当代建筑师对建筑表皮原生性材料的探索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技术手段愈加先进,材料更为多样,建筑的物质实体变得复杂起来,表皮也不例外。
能源的日益短缺和环境污染的加重,使得表皮所担负的功能越发复杂和苛刻,并随着地域、使用者的需求变化而变化。
鉴于技术的发展,建筑师对建筑表皮本身进行了深入研究,将日益变化的功能需求与现代科技相结合,在追求文化内涵的同时,也要表达更为复杂的因素。
建筑表皮是承担建筑外部围护界面的物质系统。
从空间的视角看,它是形成空间的基本物质条件,担负着为人类过滤外界影响、营造舒适栖居之地的基本功能。
表皮材质和构造的变化也会对空间产生细微而丰富的影响。
当代建筑师探索原生性材料的新语言,考虑地域、生态、文脉等因素是建筑回归本原的一种现象。
1 表皮材料的生态学探索在建筑设计中,考虑气候和地域因素早已成为建筑设计中的一项指导原则。
印度建筑师柯里亚(CharlesCorrea)提出形式追随气候的设计方法,以用来适应印度大陆各个地区的干热或湿热气候。
马来西亚建筑师杨经文(KenYeang)则认为,传统建筑学并没有把建筑看作是生命循环系统的有机部分,也没有从生态的角度来研究建筑科学的发展。
而生态建筑学则要求建筑师和设计者有足够的生态学和环境生物学方面的知识,进行研究和设计时应与生态学相结合。
2000年汉诺威世博会大屋顶的设计是原生性材料与现代技术生态学的完美结合。
德国建筑师赫尔佐格教授(ThomasHerzog)所言:任何一种具体系统的设计与确定,都是与各个工种的工程师共同完成的,其整个过程持续了很长的时间,并且反复经过了下列几个阶段:模型设计阶段、计算阶段、模拟阶段、风洞试验阶段、荷载试验阶段和设计研究阶段。
在设计概念中,采用大屋顶这种形式和采用木材等,都是赫尔佐格教授在建筑的设计构思和概念设计阶段便已经确定好的。
而深化设计的每一个设计阶段,都有相关学科专业人员的介入。
这个尺度巨大的木结构物结合了现代制造工艺与传统技艺覆以半透明的隔膜(ETFE)来抵御气候的影响,以其沉静的色彩和丰富的形态,成为一个令人印象深刻的现代木结构设计的范例。
寒地建筑外界面的生态技术设计研究
因素在 建筑 外界面 的实践 活动中体 现 出独特风貌 ,才会具
有现实意义。
1 合理 的应 用 途径 . 3
寒地技术 的发展战 略应服从于社 会、经济 发展总 目标
的 需 要 。 既 要 大 力提 高 寒 区 的 经 济 技 术 水 平 ,提倡 将 当代
的先 进技术 有 选择地 与建 筑特 定 的需 求和 现实 条件相 结 合 ,并避免对原有 文化的冲击和破坏 ;同时也 要重视对传
寒地建筑外界面 的生态技术 设计研 究
■ 李巍 郑馨
人 类社 会的不断发展依赖于科学技术 的进步 与生产力 的发展 ,建筑 设计也不例 外。建筑 外界面 的各种 形态 ,需 要技术 保证来实现 ,同样 ,它又始终受到技术环境 的影响 制约 ,二者相互促进 ,相互作用。 1寒地建筑外界面技术表达的途径 . 11 .经济技术途径
风 需要注意 :在寒 冷气侯 条件下 或寒冷季节 中,减 小 空气 流
动 ,避免 出现冷气流 ;在炎 热季节 中 ,最 大限度促 进空气 流
动 ,以提供 足够 的通风来有效地降低室内气温。 3寒地建筑外界面生态技术的设计策略 .
31 .建筑 外 界 面形 态 的 设计
与 耗 能 的 全程 比较 、传 统 技 术 的 革 新和 先 进 技 术 的 支撑 、材 料 的 综合 利用 等。 因此 ,在 设计 中应 该 强 调 生 态 的 观 念 ,而 不 是 生 态 技 术 的 片面 运 用 ;强调 从 实 际 出发 解 决 生 态 问题 ,而 不 是 用 高科 技 装 点 门面 ;强调 地 方材 料 与 设 计 技 术 的 有机 结 合 ,而 不 是 生搬 硬 套 一 些 现 成 实例 。设 计 中 ,我 们 应 遵循 保 护 生 态 环
建筑界面的绿色营造
解则只 是对 于外界 气候 的抵御 。 “ 筑表皮 ” 建 则是 当代 建筑 师使 用 频率较 高的一 个词 汇 ,因 为 一些建 筑师提 出 围护体 系应像 皮肤一样 对气
候 进 行 “ 滤 ” 作 用 ,从 s i 个词 可 以看 过 k n这 出建 筑表 皮的功 能性 和相对 独立 性 ,并 且开始 具有 了生态 意义 。 之后又有了 比 “ 围护 结 构 ” 和 “ 皮 ” 表
i o t e nt h bui ng e l di s r s yes as a ubs i e f t ut or t tadi on pace env ope. f enc r t aI i s el I om pas es s bot h phy i scaland s pat r i p al operi and i tes t hasO v et or , h e ar y of m t e gr en and i t f e i f n er c a
附 于界 面的 绿 色缓 冲空 间 。通 过绿 化 来调 节微 小 气
候 是一 种 自然 、生 态 而且 简 便 易行 的 方 式 , 仅改 不 善 了建 筑内 部 空间 的外 部视 觉环 境 .而 且 成为 了建 筑界 面 的热 缓冲 层 。绿 色植 物 与建 筑界 面 的结 合 是 生态 建筑 的一 个重要 理 念 。
和 内 面来思 考 。 当代建 筑 已经 不可 能被简单 得划 分为 室内 和 室外 , 而是可 能由几 种不 同的空 间质地构成 , 建 筑界 面则应 该是指 将这 些空 间质地 分隔开 的 面 的组 合 ,包 涵 了实体 和 空间两 方面 的属性 。
立体生态建筑技术标准
立体生态建筑技术标准
一、建筑设计
1.1 立体生态建筑设计应充分考虑地形、地貌、气候等自然条件,以及当地文化、社会和经济状况,确保建筑与环境和谐共生。
1.2 建筑设计应注重空间利用,通过合理布局,实现自然通风、采光和隔热等性能,降低能耗。
1.3 建筑外观设计应考虑生态美学,采用绿色材料和绿色植被,营造宜人的建筑景观。
二、结构设计
2.1 结构设计应遵循安全、适用、经济、美观的原则,确保建筑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2.2 结构设计应采用先进的结构形式和材料,提高建筑的耐久性和抗震性能。
2.3 结构设计应注重节能减排,通过合理的结构布局和材料选择,降低建筑能耗。
三、能源利用
3.1 能源利用应优先采用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风能等,减少对化石能源的依赖。
3.2 能源系统设计应注重能效比和节能减排,采用高效节能设备和系统,降低能耗。
3.3 能源利用应建立智能化管理平台,实现能源的实时
监测和调控。
四、环保要求
4.1 立体生态建筑应遵循绿色建筑的原则,采取一系列环保措施,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4.2 建筑应采用环保材料和绿色植被,减少建筑废弃物的产生和对自然资源的消耗。
4.3 建筑应建立完善的雨水收集和利用系统,减少用水量,同时降低对城市排水系统的压力。
五、室内环境
5.1 室内环境应注重舒适度和健康性,提供充足的自然通风和采光,降低室内污染。
5.2 室内环境应采用低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的环保材料和家具,保障室内空气质量。
生态学中R语言的应用(一)-R语言入门基础与常用技巧
⽣态学中R语⾔的应⽤(⼀)-R语⾔⼊门基础与常⽤技巧⽣态学中R语⾔的应⽤(⼀)--R语⾔⼊门基础与常⽤技巧作者:呆笨朝⼣⽬录1.1 R语⾔简介 (2)1.2 R语⾔的下载与安装 (2)1.3 Rstudio的安装与使⽤ (3)1.3.1 R Studio使⽤的⼩技巧 (4)1.4 R程序包(R Packages)简介 (5)1.4.1 程序包是什么? (5)1.4.2 为什么要安装程序包? (5)1.5 程序包的安装与导⼊ (5)1.5.1 程序包的安装 (5)1.5.2 程序包的加载 (6)1.6 如何获取帮助 (6)1.7 R语⾔的基本构成 (7)1.8 R语⾔使⽤技巧 (8)1.8.1 R语⾔使⽤过程中的⼀些操作技巧 (8)1.8.2 R语⾔编程中常见错误 (8)1.1 R语⾔简介R是⼀个⾃由、免费、源代码开放的软件,R语⾔主要⽤于数据处理、统计计算、分析绘图等⽅⾯。
⽬前R⽹站上有⼏千个包,并且在不断更新,包含经济计量、财经分析、⼈⽂科学研究以及⼈⼯智能等各个⽅⾯,R语⾔集数据分析与作图展现为⼀体,⼊门简单,资源开源共享,近年来使⽤发展迅速。
1.2 R语⾔的下载与安装直接⽹页搜索R,可以看到R的简介及下载页⾯,可以⾃⾏下载安装。
点击download R,根据提⽰在默认路径安装即可。
图1.1、⽹站页⾯图1.2、软件操作页⾯1.3 Rstudio的安装与使⽤R语⾔本⾝⾃带操作页⾯使⽤感较差,现⼤多使⽤R Studio配合使⽤R语⾔。
⽹页搜索R Studio,可以看到下载安装页⾯,同样根据提⽰安装即可。
这个是R Studio 的操作页⾯,⽐R语⾔看着舒服了很多,可以同时展现不同的版块,使⽤起来⽐较⽅便。
我的所有操作基本都是在R Studio上进⾏的。
1.3.1 R Studio使⽤的⼩技巧1、R语⾔版本更新在R Studio 中,可以使⽤ installr 包的 updateR() 更新R版本:installr::updateR()2、在R Studio中撤销上⼀步操作在R Studio中,每⼀步代码在“history”栏都有记录,如果不⼩⼼写完⼀系列代码(简称代码a系列),最后⼀步代码b出错或不是你想要的结果,那么,直接在history栏,只选定代码a系列--to console--按回车键,即可。
ecotect建筑生态辅助技术
逐时直射辐射分析: 在图中可以看到黄线 比较稀疏绵阳阴天或 者雨天比较多,特别 是秋冬季节。这对利 用太阳能十分不利。
TYAD 2014-07
TYAD
Solar Radiation(太阳辐射)——对各朝向立面上的全年太 阳辐射进行分析对比。
图中红色与蓝色区域分别代表 过热与过冷的时间(该区域与 Best Orientation命令中的设置 有关); 较粗的黄线表示平均曝辐射 量; 较细的黄线表示实际记录的全 年逐时曝辐射量; 左上角的文字中“161.0°”表 示偏北161.0°,说明图3-21是 这个方向上的太阳辐射情况; “Total Annual Collection”表示全年该方向的 总曝辐射量,“Underheated Period”表示过冷时间段(蓝 色区域)的总曝辐射量, “Overheated Period”表示 过热时间段(红色区域)的总 曝辐射量。 通过动画我们可以发现北京地 区冬季南偏东20度(-160°)左 右的曝辐射量最高,而夏季正 东(-90°)的曝辐射量最高。
TYAD 2014-07
TYAD
TYAD 2014-07
TYAD
TYAD 2014-07
TYAD
TYAD 2014-07
TYAD
TYAD 2014-07
TYAD
照度数据
TYAD 2014-07
TYAD
Autodesk Ecotect Analysis 建筑方案对风环境影响分析 winAIR4插件
TYAD 2014-07
TYAD
OVER THANKS
TYAD 2014-07
TYAD
TYAD 2014-07
TYAD
焓湿图
简单地说,焓(Enthalpy)是表示物质 内部具有的一种能量的物理量,也就是一 个表示物质状态的参数,单位是kJ或kJ/kg。 焓湿图在通风、空调工程中用来确定空 气的状态,确定空气的四个基本参数,包 括温度、含湿量、大气压力和水蒸气分压 力与热环境的关系。在气候设计过程中可 以借用它来比较直观的分析和确定建筑室 内外气候的冷、热、干、湿情况,以及距 离舒适区的偏离程度。
建筑表皮的双面性_形态与生态
77摘 要:基于建筑表皮在当代建筑设计中的应用情况,通过对马德里当代艺术博物馆的分析,从金属表皮和垂直花园表皮入手,剖析其在建筑设计中形态与生态的双重表现,期望探讨建筑表皮在建筑中的更多的可能性。
关键词:建筑表皮;双面性;生态;形态Abstract:According to the application statusof building skin in the Caixa Forum Madrid,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dual expression through the metal skin and vertical garden skin, both morphological and ecological. It is set out more future possibilities of exploration about the building skin.Keywords:building skin;dual expression;ecology;morphology中图分类号:TU-8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0422(2013)07-0077-021 建筑表皮的双面性建筑表皮是人的感官最为直接的接触界面,表皮在限定空间的同时,其自身的表现性质也会影响到建筑内外的空间体验。
表皮的质感、肌理、色彩以及建造方式等信息的交织,都能赋予人们不同的视觉和心理体验。
建筑表皮也呈现出形态和生态的双重特性。
材料潜力的不断挖掘赋予了表皮形态极大的可能性;而表皮的生态性则体现在过滤阳光、风和雨等自然气候要素,并保证室内实现向外渗透的最大可能性,提供一定的安全保障。
建筑师通过结合建筑创作的主题和意象,并正确的分析建筑与周围环境的相互关系,能够塑造出恰如其分的建筑表皮,以保证建筑设计的整体性和一致性。
2 马德里当代艺术博物馆(Caixa Forum Madrid)马德里当代艺术博物馆位于普拉多大街的中段,地处“艺术三角洲”(即马德里老城区的三大博物馆所在地)的核心位置。
现代建筑简史
现代建筑发展简史1851年,帕克斯顿水晶宫现代建筑的标志1889年,埃菲尔埃菲尔铁塔“工艺美术运动”:韦布肯特红屋“新艺术运动”:维克多。
霍塔比利时人民宫霍塔旅馆西班牙安东尼奥。
高迪神圣家族大教堂,米拉公寓,巴特罗公寓“分离派”:分离派大楼凡。
德。
维尔德布鲁尔自用住宅彼得。
贝伦斯:德国通用电气公司的涡轮机车间“表现派”:E。
门德尔爱因斯坦天文台20世纪建筑“现代建筑四巨头”:格罗佩斯,赖特,柯布西耶,密斯现代建筑创作原则大至总结:1.要创时代之新2.强调建筑师科学艺术与建筑的结合3.强调建筑是设计的表里一致,即从功能决定建筑外形4.强调建筑空间是建筑的实质,建筑设计是空间的组合与表现5.提倡建筑的美应是空间的容量与体量在组合过程中的表现,一处四个向度的空间与时间构图手法格罗佩斯狄索包豪斯校舍包豪斯指导思想:1,综合全部的造型活动,是指凝集于建筑之下,创造绘画,雕塑,建筑为一体的统一艺术;2,造型活动的基础是手工艺,美术家都必须重新回归到手工艺(或手工劳动)的思想上来包豪斯思想“艺术与技术的统一”,“设计是为了人而不是产品”赖特“有机建筑”流水别墅纽约古根汉姆美术馆约翰逊制腊中心日本东京帝国饭店柯布西耶“多米诺体系”马赛公寓昌迪加尔市政中心昌迪加尔高等法院里昂圣玛丽修道院朗香教堂密斯精炼,简洁,尺度和比例的高雅气质,“少即是多”巴塞罗那德国馆范斯沃斯住宅土根哈特住宅伊利诺工程院新建筑:框架结构摩天楼::芝加哥马歇尔。
菲尔德百货大楼纽约帝国大厦加拿大多伦多电视塔日本东京千年塔大跨度1,钢筋混凝土薄壳顶巴黎西部国家工业与技术中心大厅的壳体2,悬索结构小沙利宁华盛顿杜勒斯国际机场候机厅丹下建三东京奥运会大体育场3,悬挂结构德国慕尼黑奥林匹克体育场4,钢网架结构美国新奥尔良市体育馆蒙特利尔世界博览会美国馆上海体育场5,充气结构日本大阪世博会美国馆第二代现代建筑师埃罗。
沙利宁菲利普。
约翰逊路易斯。
康奥斯卡。
浅谈中国生态建筑的模式语言的构建
1 生态建筑 的概 念 、 内涵及其设计 标准
生态建筑学作为一门学科 , 它诞生至今不过 4 年的历史。 O多 2 0世纪 6 0年代美籍意大利 建筑 师保罗 ・ 索勒尔在专 门研 究 了现
工 缺 代 城市 的经 济 、 化 、 态 环 境 和 能 源 等 问题 之 后 , 了 一 座 “ 文 生 做 大 廉 , 种 分 阶段 介 入 , 乏 配 合 等 是 制 约 生 态 建 筑 实 践 发 展 的 主 要方面。设计周期短暂 , 设计 费用低廉导致建筑师难 以深入思考 桥城市” 的设 想 , 城 镇 集 中布 置 在 多层 巨 大 的 混凝 土结 构 之 中 , 把 这 和 城 市分 散 主 义 观点 相 反 , 主 张 保 持 生 态 平 衡 并 保 持 城 市 与 他 和 熨彻 生态 的技 术 问 题 ; 种 的 分 阶 段 介 入 , 导 致 _ 筑 师 在 工 又 r建 建 筑 的 自身 特 征 , 生 态 学 和 建 筑 学 两 词 合 并 成 为 生 态 建 筑 学 。 设计过程中难 以和工程 师与科学家 交流沟通。生态建筑 的设计 把 需 而 16 9 9年 , 美国著名景观建筑师麦克哈格 出版 了《 设计结合 自然 》 一 是 一种 研 究 型 的 建 筑 设 计 , 要 一 定 的 技 术 支 撑 , 在 生 态 技 术 书 , 志 着 生态 建 筑 学 的 正式 诞 生 。 标 的研 发 和创 新 上 工 程 师 和 科 学 家一 般 更 具 影 响 力 。 中 国 传 统 的 工 所谓 生 态建 筑 , 即用 生 态 学 的 观 点 看 待 建 筑 与 环 境 的关 系 , 设 计 模 式 中 , 程 师一 般 要 在初 步 设 计 和施 工 图 阶段 才 能 真 正 介 建筑 师 和 工 程 师之 间 缺乏 配 合 , 建筑 的生 态技 术 问题 通 过对 建 筑 本 身 和 建 筑 所 在 的 生 态 环 境 的 相 关 因 素 的 组 织 、 设 入 到 设 计 中 ,
建筑模式语言
建筑模式语言这些模式在今天和以后的500年间将成为人性的一部分,成为富有人情味的行动的一部分。
模式一:独立区域1、大都会各区只有在它的每一区都成为小的自治区,并足以成为独立的文化区时才会趋于平衡。
2、希腊式民主中全体公民都能聆听演说家的雄辩,并能对立法问题直接投票,因此,他们的哲学家认为一个小城市可能是最民主的国家了。
3、独立区域是语言、文化、风俗、经济和法律的天然容器,无论你在什么地方,都要竭尽权利促进独立区域及文化的发展。
模式二:城镇分布1、小村庄不会产生现代文明,世界毁灭一定是城市过大。
2、经济学和生态学论证:100万人口的城镇相距250英里,10万人口的城镇相距80英里,1万人口的城镇相距25英里,1千人口的城镇相距8英里。
3、睿智的政府应制定分区与土地转让政策刺激鼓励合理的城镇分布。
模式三:指状城乡交错1、城市同乡村保持密切接触是一种生物学上的需要,现在还无法透彻理解人为什么一听到鸟儿的啼鸣就会产生心理的愉悦。
估计跟遗传学有关。
2、将市区扩大成蜿蜒曲折的向农田延伸的指形地带,每人应当在10分钟之内能够步行到乡村。
3、城市指状带的宽度应不超过一英里,而农田指状带的宽度不应小于一英里。
模式四:农业谷地1、适合农业的土地也最适合于建筑,而土地被毁坏多少个世纪都无法恢复。
所以要慎重。
2、保护农业谷地,即使不能成为农场,成为荒野也很好啊。
3、城镇发展向山坡和高地转移,谷地一览无余,看城市或者从城市看出去都很美。
模式五:乡村沿街建筑1、市郊是人类聚居地的过时的充满矛盾的形式。
2、在城乡交会的地区,各乡村公里至少相距一英里,以便原野和农田保持至少一平方英里的完整性。
公路沿线建筑家园,离公路有一宅基地的间距,宅基地至少半英亩面积,在住宅后有一平方英里的旷野和农田。
3、听起来好象很奢侈,按照如此规划,一平方英里会出现400户人家,1600人口,其实和普通市郊人口密度相差无几。
模式六:乡间小镇1、大城市犹如一块磁铁,乡间小镇保持繁荣的出路是保养乡味。
传统建筑山水内涵探析
传统建筑山水内涵探析提纲:1. 传统建筑山水内涵的概念和特点。
2. 传统建筑山水内涵与生态环境的关系。
3. 传统建筑山水内涵的艺术表现形式。
4. 传统建筑山水内涵的现代价值。
5. 传统建筑山水内涵的保护与传承。
1.传统建筑山水内涵的概念和特点:山水是中国文化艺术中一种重要的意象。
传统建筑中的山水内涵也是中国建筑文化的瑰宝和灵魂。
传统建筑山水内涵的概念是指建筑设计师在设计房屋时,利用自然山水、风水地理和文化背景等因素进行融合,从而达到一种完美融合的状态。
传统建筑山水内涵是祖先传下来的历史文化遗产,表现了中国建筑的美学独创性和文化传承性。
传统建筑山水内涵具有以下的特点:(1)地形特征鲜明:山水在传统建筑中的表现形式十分丰富,设计师通常选择地势起伏较大的地方,既能够充分体现人与自然的相处方式,又能增加主人的财富、威严和品位。
(2)多样化的神话故事和文学艺术:传统建筑山水内涵同神话故事和文学艺术有着密切的联系,以诗、书、画等方式进行营造,让人们感受到了一种文化的艺术气息。
(3)以生态环境为基础:山水内涵要求建筑的设计者要根据生态环境来进行设置,这样能够减少对周边环境的污染,并让生态环境得到充分的保护。
(4)注重形式语言的艺术性:传统建筑山水内涵需要建筑设计师将自然界的元素与人性的因素进行完美地融合,从而产生一种独特的艺术效果。
2.传统建筑山水内涵与生态环境的关系:传统建筑山水内涵与生态环境的关系是十分密切的,这种关系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1)山水内涵体现了人与自然共生的理念:传统建筑山水内涵是将自然界的美与人性的美完美地融合在一起,既能够满足居住条件的需求,又能够让人们体验到自然界的美的感受。
(2)山水内涵体现了对生态的保护:传统建筑山水内涵要求建筑设计者在建筑过程中应该充分考虑生态环境的需求,设计出绿色的建筑,即在建筑过程中要尽量减少浪费,同时要进行环保防治,以避免环境的污染。
(3)山水内涵能够促进生态文明的发展:山水内涵是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之间达到平衡,对传承和发展生态文明,促进绿色建筑发展做出了贡献。
公园边界面演变及优化方法7篇
公园边界面演变及优化方法7篇第1篇示例:公园作为城市中重要的休闲场所,在城市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其边界面的设计及演变对公园整体环境和城市形象都有着重要影响。
合理的边界设计能够美化环境、提升公园品质,吸引更多市民前来游玩、健身,增加城市绿化指数,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
而在公园边界面的优化方法中,需要考虑到公园的环境特点、周边的城市规划以及市民的需求。
公园边界面的演变历程可以追溯到早期的城市园林设计,最初的公园边界多为砖石围墙或铁艺栅栏。
在这种设计下,公园和城市之间的界限明显,有明确的区分。
而随着城市的发展和人们对环境的提高要求,公园边界的设计也在不断的演变和优化。
如今,现代公园的边界设计趋向于开放性和交流性。
开放性的设计能够让公园更具有包容性和亲和力,让市民能够轻易进入公园,尽情享受其中的美景和休闲氛围。
公园的边界面也要考虑到交通便利性和安全性。
在公园边界设置恰当的交通引导标识和安全警示牌,提醒市民注意交通安全。
边界角色多变且边界位置受到文化的影响,需要灵活适应。
一些公园可能与周边建筑紧密相连,边界面也可能与周边商业、居住区有着直接的联系。
在这种情况下,公园边界面可以借鉴周边建筑的风格和设计元素,与周边环境融为一体。
这种设计能够提升公园的整体美观度,增加其与周边环境的和谐性。
为了优化公园边界面,需要考虑以下几点:1. 结合公园环境特点:公园的边界设计应该考虑到公园内部的景观环境特点,如植被种植、地形地貌和水体等,尽可能与自然环境相融合,打造一个具有独特魅力的边界。
2. 考虑周边城市规划:公园边界与周边城市规划要保持一致性,使得公园和周边环境形成有机的整体。
边界设计要与周边道路、建筑风格相协调,不破坏城市整体形象。
3. 提高互动性和开放性:通过设置景观雕塑、互动装置等,吸引市民前来参与,增加公园边界面的互动性和娱乐性。
增加入口设置和便捷设施,提升公园的开放性,让更多市民能够参与其中。
4. 强化安全性和环保性:在公园边界设置合适的围栏、护栏等设施,确保市民在公园内的安全。
简述生态建筑设计
1生态 设 计 产 生 于对 现 代 建 筑 的 反 思
生 态 建 筑 的设 计 思 想是 在 本 世 纪 不 断发 生 地
区性 的环 境 污 染 和全 球 性 的生态 环 境 恶 化 的过 程
当中产 生 的 , 不少 学 者和建 筑 师对 现代 工业 文 明开 始进 行深 刻 的反思 。 特 别是研 究现 代工 业在 高速发
什 么样 的定 义 , 哪些 内容 认 识 上还很 不 一致 。 日本 建 筑 中心 在 《 建 筑要 项 》 一 书 中提 出生 态技 术 有 种 环境共 生 的建 筑 与技术种 。 在 加拿 大召 开绿 色挑 战 会 议上 提 出的生态 技术更 是 五花八 门。到现 在为 止 大家对 生态 环境包 含 的内容 在认识 上并不 统一 。 从
有: 1 ) 尽可 能减少 资源 能源 的消耗 : 2 ) 把 环境 直接 和
建 筑 的污染 降 到最低 ; 3 )保 护 自然生 态 环境 ; 4 ) 创 造 健康 舒适 的室 内外环境 ; 5 ) 使 建筑 功 能质量 目标 统一 ; 6 ) 使建 筑生 态 、 经 济取 得平衡 。 在 生态 建筑 基 本 目标 当中创 造 健 康舒 适 的室 内环 境 和建 筑 功 能 质量 目标 相 统一 在 很 大 程度 上要 保 持 节俭 和 适 用 的 目标 。
2技 术选 择 决定 生态 建 筑 设计 水 平
生 态建 筑 要 实 现 它 的基 本 目标 必须 要 有 现 代 技术 的支 持 。从 国 内外 来讲 对什 么是 生 态技 术 , 有
邑G
4 ) 张拉 前 对 钢 束锚 固部 分 、 锚环 、 夹 片进 行 彻 底 清理 , 安装 夹 片 时要保 证 外 露 部 分 相 同 、 顶 面平
建筑生态语言
手 法 .为 每个不 同的艺 术教 育区域 都确定 了 不同 的建筑布 局 、外貌 和建筑组 群形式 其 中所 有的建 筑则通 过相 对统一 的红色调 进行 整合 。以视 觉艺术 园 区为例 ,这 里主要 使用 砖 和 当地 的火 山岩 材料 .并通过 火 山岩的本 色 与红 色在建 筑体 块上 的变化取 得个性 化与 统 一 性的协调 视 觉 中心 在主要 建筑体 块的
的。此外 .这座 图书 建筑还 有一 个标 志性 的
的总体 布局 结构 这种 对峙局面 的看 台设置 将 观众 集 中形 成两 大派 别 设计 之初担 心观
众是否 有被孤 立 的感觉 。没想 到在激 烈的 比
物 质富足 的福 利社会 ,然 而它 的头上 永远 高
悬 着一柄 利剑 那就 是资 源 的极 限 。正如 威 震天下 的始皇 帝在征 服一 切之后 却不 能征 服 死亡 ,现 代人 不幸 的发现 是地球 供 养不起 我 们 的欲望 。西 方世界 一 系列的能 源危 机和 经 济 危机 明白地告 诉人们 一切 争论 都是 徒劳
建 筑 剩 下 的三 个 立 面 均 使 用玻 璃幕 墙
结 构 ,轻 透的玻璃 幕 墙与 巨大的 绿地 坡面形
以 求 场馆 与 自然 山 体 更 进 一 步 地融 合 。其
次 ,他 大胆 地提 出 了只 在两 个端头 设置 看 台
但火 山岩 与建 筑本 身红色 的建筑 基调形成 鲜
维普资讯
西哥 1 世 纪的传 统石墙 建筑形 式和 建筑组合 6
19年落 成 的荷兰德 尔福特 大学 新图书 7 9 馆建筑主体的高度随主立面逐渐下沉 ,形成 一
个 巨大 的坡面。而这个 巨大的坡面 被满覆 以 大 片草皮 .与地面上的草坪连为一体 就像人 们在校 园中经常见到的那样 .学生们三两成 群 地聚集在 图书馆长满绿草的坡屋顶上和其他 角 落 .营造出令人神往的校园气氛 。
托马斯。赫尔佐格生态建筑分析
生态建筑
(1)一般建筑的通风
❖
在著名的雷根斯堡住宅中,南向的玻璃温室,在冬季,发挥白天收集储存 热量、晚上释放热量、阻隔室外寒气的缓冲空间作用;在夏季,则因下部空气 受热升温而向北侧上部出气口运动的气流,并把室内多余热带走。
生态建筑
生态建筑大师——托马斯·赫尔佐格作 品浅析
❖ 班 级:建筑 09-1 班 ❖ 小组成员:陈依伦 谭军军
生态建筑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托马斯·赫尔佐格先生(Thomas Herzog)是德国
著名的建筑师和建筑学教授。他以其关注技术、
注重生态的建筑设计享誉世界。
托马斯·赫尔佐格很少把自己的创作愿望强加
于环境之上,他的生态建筑思想是人类和所有的
夏季白天
冬季白天
夏季夜晚
冬季夜晚 雷根斯堡住宅冬夏通风分析图
生态建筑
(2)大厅型空间的通风
❖
大体量的建筑空间仅靠热压通风效果并不明显,为了更好的促进自然通
风,风压通风常常与热压通风一起发挥作用。
❖
如汉诺威26号展厅项目中,新风从距离底面4.7m高度吹进,冷空气缓慢
下降后逐渐升温后再从高起的屋顶排出。气流缓慢下降后又上升的过程可以
作室设计中,室内空间的分隔
是可移动的胶合板墙,根据使
用的需要进行自由推拉,从而
最大限度满足空间使用灵活性。
巴伐利亚的工作室
生态建筑
小结
❖
从托马斯·赫尔佐格的设计思想可以看出:在生态建
生态策略下的动态建筑表皮设计研究
生态策略下的动态建筑表皮设计研究摘要: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生态理念的应用较为关键,是将绿色建筑由构想转变为实际的重要理念,关注人与自然和谐统一,以生态理念给出住宅建筑设计方案,在环境保护、资源节约的同时,打造健康、舒适的居住环境,提高居民居住质量的同时,推动建筑业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生态理念;建筑设计;应用引言基于建筑工程以及建设施工存在能源消耗量大、易造成环境污染、施工技术专业性强等特点,在自然资源紧缺、环境污染问题严峻的当下,需在建筑设计环节中引进绿色建筑技术,通过二者的优化结合提高建筑工程的生态环保与经济效益。
然而,为实现这一目标,需从设计理念这一环节入手,使绿色建筑技术以最科学合理的方式取代传统建筑技术,在不影响工程质量、造价成本的前提下,达到节能降耗、减少污染的目的,推动我国建筑行业以及生态环保事业的健康发展。
1建筑表皮的概述建筑表皮主要指的是建筑最外层独立存在的或者与建筑结构相融合的维护体系,即建筑和建筑之间与外部空间直接相接处的界面,以及就此所表现出来的形态特性及构成方式,或者建筑内部与外部空间接触界面的构件以及不同组合方式的一种统称,对建筑内部结构及使用性能起到保护作用且具有弹性的一种建筑皮肤。
通常而言,建筑表皮主要包括除了建筑屋顶以外的所有外围护部分,在一些特定环境下,建筑墙体与具有特定几何结构的屋顶之间所展现出的连续性的、难以区分的,或者为了更好的观察角度与视觉效果而将屋顶作为建筑“第五立面”进行处理时,此时可以将屋顶视为建筑表皮的一个组成项目。
“表皮”从其字面意义上看是将“内”与“外”进行有效区分,具有一定的空间化的界定意义。
构成建筑表皮的要素主要体现在建筑物与外部空间接触的墙体、屋顶、外墙内镶嵌的门窗、百叶帘、玻璃等建筑构建物。
2建筑设计生态理念下现代住宅设计应用的原则2.1因地制宜在生态住宅设计时,需要基于生态理念减少建筑所用的材料和能源,结合建筑区域实际情况,使用相应区域的建材资源,最大程度利用工程所在地的地理条件、自然资源,减少建造过程中对能源的消耗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筑界面的生态语言摘要:当代建筑界面充满了深浓的生态意识,本文从“建筑立面”、“建筑屋顶”等视角,对注重生态与可持续的建筑界面形态进行分析与归纳,提出了“双层表皮”、“可启屋盖”等10种建筑界面的生态语言。
关键词:建筑立面、建筑屋顶、生态语言建筑界面是建筑的外在形态,是使建筑空间从自然界无限连续空间中分离出来的决定性要素,建筑界面由建筑立面与建筑屋顶组成。
在生态与可持续理念的影响下,建筑界面形态构思力求能够反应生态的内在要求,如使建筑最大限度地获得日照、采光、通风以及节约建筑能耗等;另外,建筑界面与各种相关技术的整合,也代表了当代建筑的发展方向,这种重技术的倾向使得当代建筑界面形态呈现出更加理性与生态。
1、建筑立面的生态语言建筑能给人们带来美的感受,这种感受来源于形态。
建筑形态与语言、符号等本无联系,但在如何表达思想、情感这一意义上,建筑却象语言学一样,有一种系统化的、可以诠释某种信息的符号系统,因而形成了建筑的语言符号体系。
当代生态建筑立面更是处处充满了理性与诗意的生态语言。
1.1 双层表皮双层围护结构是当今生态建筑中所普遍采用的一项措施,被称为“可呼吸的皮肤”。
通常,“双层表皮”的内层是普通意义上的建筑界面,拥有建筑围护功能以及可正常开启的窗扇;而外层界面主要起附加作用,如为建筑遮挡不稳定的猛烈气流;两层界面间安置防止阳光直射的百叶。
而内、外两层界面间的空气又充当了建筑内部空间的气候缓冲区域,使建筑内部拥有更为舒适的气候环境。
双层界面在减低建筑能耗、实现建筑生态化的同时,也创造了一种崭新的建筑形态,增加了使用者对建筑空间层次的体验。
如德国埃森的RWE公司塔楼,是一座拥有双层玻璃表皮的圆柱形建筑。
该建筑的内外两层玻璃间距50厘米,有利于空气的流通,并安装了一套遮阳系统。
内层玻璃可以自由开启,外层玻璃阻挡高空的风力,因此其内部工作间可以享受自然的空气却不必担心高空猛烈的阵风。
这一生态与诗意构想使大楼基本上放弃了昂贵的机械空调,也节约了能源。
此后还有盖茨大楼、吉宝欧文化中心等等,更是“双层表皮”充满智慧与诗意的完美表现。
1.2 立面复合建筑外表不再是一张单一的“膜”,建筑立面可利用檐廊、柱廊、构件凹凸、构架、构造墙等多种手法,创造一个开放的、有层次的“立面空间”,该手法不仅“软化”了建筑立面设计、增加立面的景观层次、加强了建筑与环境的对话,更重要的是立面也具有了生态调节、遮阳等多种功能。
如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办公楼,在西向建筑主入口处设计了一面大尺度的防晒墙。
这面由混凝土制成的防晒墙完全与建筑脱开,在夏季与过渡季节,可以完全遮挡西晒的直射阳光;防晒墙与建筑主体之间的空隙有利于室内空气的流通(拔风作用)并可保证主体建筑室内的均匀天光照明。
在冬季,防晒墙能有效的遮挡西北风,从而有效缓解外部气温对建筑内部的影响。
“立面复合”的设计手法和细部处理给人们以诸多新颖的感觉。
1.3 立面绿化界面绿化是指利用植物的美学、生态学和能源保护等方面的优势,将植被与建筑的表皮相结合,进而达到绿化、美化及生态的目的。
从生态学的角度讲,墙面尤其是垂直墙面是建筑实现生态化的薄弱环节。
因此,如何解决墙面的保温隔热问题,是生态建筑设计的重要环节,毫无疑问,“立面绿化”是有效的途径之一,绿化犹如为建筑穿上了一层绿色的外装,在夏季能对室内空间与建筑外墙起遮阳作用,同时减少外部的热反射和眩光进入室内,在冬季成为建筑的附加保温层;绿化的立面使建筑拥有看起来更自然的外观,同时软化了城市“水泥化”的僵硬形象。
“立面绿化”已成为广泛使用的建筑生态化和建筑美化的有效途径之一。
1.4 可调界面依据环境可以进行自我调节的建筑界面是当代建筑在高技术条件下实现生态化、节能化的新措施。
1996年,欧洲的30多位著名建筑师共同签署了《在建筑和城市规划中应用太阳能的欧洲宪章》,其中曾对建筑界面做出过如下的陈述:建筑外墙对光、热和空气的穿透性以及墙体本身的通透程度必须是可调控的,即能够根据当地气候条件的变化作出相应的调整。
法国建筑师让·努维尔设计的阿拉伯世界研究中心,其建筑立面的设计就是利用照相机光圈可调原理。
努维尔在窗户上装入了按照阳光的强度调节进光量的装置,建筑主立面覆以隔栅,形成单元格式立面构成,每一个单元格里都清晰可见控制调节的电子线路板,充分体现出技术与艺术的完美结合。
关于这座与众不同的建筑,努维尔曾这样说过:“传统的建筑是以固定的体量作为基础。
这里边没有注意到光的首要性——正是光使我们能够看到建筑;并且它忽视了光的可能性以及它的多样性,一旦你理解了光是如何的丰富多变,并且感受到它的丰富性,你的建筑语汇就会立刻变得不同,是许多经典建筑所没有想到的。
这样,一个暂时的建筑变得可能了——不是因为暂时的结构,而是因为光随时改变着建筑的形态。
”1.5 遮阳构件当代的生态建筑对于遮阳设计非常重视。
良好的遮阳设计不仅有助于节能,符合未来发展的要求,而且遮阳构件还具有使建筑趋于人性化的作用,透过精致的细部设计充分展现材料特性与细腻的尺度,改变人们对于“工业时代”机械美学冷冰冰、缺乏人性化尺度的看法。
当代的建筑遮阳形式有横向的或纵向的遮阳格片,有可以塑造震撼的室内光影效果的布慢遮阳,也有角度自动可调、遮阳不遮光的百叶窗帘。
不同形式的遮阳构件适用于不同的地区和建筑,而且对于建筑立面具有不同程度的装饰效果。
如建筑师诺曼·福斯特设计的弗雷尤斯地方中等职业学校,建筑在向阳的一侧设计了一组银色的遮阳板,用来阻挡夏季酷热的阳光。
阳光透过遮阳板的缝隙投下缕缕的光斑,犹如谱写一曲动人的旋律。
曾几何时,遮阳构件已被世界上各个国家各个地区的建筑师广泛采用,成为生态建筑立面典型的形式语言。
2、建筑屋顶的生态语言与建筑立面一样,建筑屋顶也是建筑界面的一部分,建筑屋顶的生态化也应该采用理性的生态设计与感性的艺术创作相结合的设计方法,将生态学的原理落实为可操作的建筑形态模式语言,建筑屋顶便拥有了丰富多彩的,多种功能与动态相结合的外部表现形式。
这样,我们的建筑不仅具有优美屋顶形态,更有生态与形态相得益彰的完美意境。
2.1 可启屋盖早在古罗马时代,就有中心庭院的雏形。
采用可开启玻璃顶的现代中庭空间更具气候的调节性。
夏季,屋盖开启,中庭在烟囱效应的作用下,经由“可呼吸的外墙”流入外界的新鲜空气,循环后由中庭上方排出。
冬季,屋盖下降,室内的通风主要靠建筑的外墙来实现。
在整座建筑的生态循环中,“可启屋盖”占有重要的地位。
如德国柏林盖茨总部、日本松下电子公司信息交流中心等,均采用了“可启屋盖”的设计策略,“可启屋盖”不仅保证了这个开放、透明的工作场所的高质量室内环境,同时也创造了与生态共辉的优美建筑外部形态。
2.2 漂浮屋盖“漂浮屋盖”是当代建筑经常采用的形态构成手法,其特点是以附加整体性屋盖“笼罩”在由功能自然形成的建筑屋顶之上,“漂浮”的上屋盖与建筑自然屋顶之间形成部分“灰空间”,该空间区域也具有气候缓冲、遮阳等功能。
同时,由于“漂浮”屋盖摆脱了与建筑平面的必然联系以及空间限定的模糊性,大大增强了建筑对人行为活动的包容性,建筑形态更为自由。
如屈米设计的弗雷斯诺国立当代艺术学校,用一个巨大的屋顶将新旧两部分整体罩盖,形成一个半室外、半室内的空间区域。
该区域因具有优美的空间形态、良好的气候条件和适宜交往的特质倍受到人们喜爱。
2.3 屋顶花园1926年,现代建筑的奠基人勒·柯布西耶出版《建筑五要点》,其中就有关于建筑屋顶绿化的内容,其本意是要恢复被房屋占去的地面。
屋顶绿化对城市景观、环境以及改善城市热岛效应等都能起到重要的作用。
当然,屋顶绿化必然会对建筑室内具有良好的保温隔热效果,可以减少夏季和冬季的温度波动。
此外,屋顶绿化还可与城市广场、花园等公共开放空间相结合,逐步走向城市化,向城市开放,向普通的公众开放,也是当代屋顶绿化的发展趋势。
法国波尔多的梅里纳克航空管制中心便是“屋顶花园”的优秀代表,该建筑最大胆,也是最吸引人的就是一个庞大的几乎插入地下的斜面屋顶。
屋顶上种植了大量的灌木,从一个角度看过去,建筑宛如一座坡地花园,“屋顶花园”的设计赋予了建筑独特的个性——自然、开放、亲和力强。
2.4 架空坡顶“架空坡顶”是当代常用的建筑形式,开口倾斜的架空屋顶内能形成热压对流,既使在无自然风的条件下,架空坡屋顶也具有良好的隔热和自身散热调节性能。
坡顶或陡或缓、或长或短;形态多变,色彩纷呈。
因而,架空坡顶已成为世界各国普遍采用的生态与可持续的建筑形式语言。
较具代表性的建筑作品当属印度建筑师查尔斯·柯里亚的“管式住宅”。
“管式住宅”实际上是把烟囱拔风原理应用于剖面设计中,在低层高密度的住宅群体中,既可在户内创造小型化的阴影户外空间,又有效地解决了室内空气流通的问题,并产生了直接反映地域气候特征的优美建筑形态。
2.5 通风塔体利用竖向连续空间的“烟囱效应”,在大体量的建筑中设置高出屋面的通风塔,实现室内的自然通风,降低能耗。
与此同时,通风塔体也创造了独特的建筑形体特征。
建筑师肖特和福德设计的英国莱切斯特的蒙特福德大学机械馆,是综合利用了风压及热压从而实现建筑自然通风的实例。
建筑师将建筑庞大的体量分割成小块,这样既在尺度上与周围古老街区相协调,又能形成一种有节奏的韵律感,可谓匠心独具。
3、结束语充满生态的建筑界面是在传统的、静态界面创作理念的基础上,借鉴生态学的基本原理,将建筑界面表层视为有自我调节功能的有机生物体的表皮,进而运用技术手段和多样化的建筑形式来创新建筑形态语言,实现建筑节能等生态综合目标。
其界面形态的新颖性、地域性和功能的必然性,正在孕育形成我们时代风格的特征性。
这种开放的、多样化的界面形态特征,正在以一种模式化的生态语言,赋予当代建筑以独特的艺术与可持续的魅力。
参考文献:Ecological Language About Building InterfaceMa Ping , Shi Meng Liang(author unit: Hunan City University zip code: 413000)Abstract: Contemporary Architecture interface fulls of a deep sense of the ecology. By analyzing and induction the ecological and sustainable building interface morphology,from the visual angle of " Building Facade "and "building roof ",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10 kinds ecological construction interface language, such as "the double deck cuticle” , "can-uncovered building roof " and otherwise.Keywords: Building Facade, building roof, organism's habits language, ecological langu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