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低段语文对话的情感朗读

合集下载

浅谈如何指导小学二年级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浅谈如何指导小学二年级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浅谈如何指导小学二年级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是课程标准对于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的要求,这个要求贯穿整个小学阶段,其实有感情地朗读是一个很空泛的说法,不但仅是老师,就连我们在课堂中让学生之间实行朗读后的互评学生也会说是没有感情,到底怎样朗读才是有感情朗读呢?怎样指导学生实行有感情地朗读呢?这是我们小学语文教师共同注重的问题,感情朗读是有感而发的朗读。

其实我们都知道文字阅读能够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这样说就是因为不同的人对文本的感受不同,所以这就要求我们在阅读文章的时候能够抓住文本的大的情感基调,在此基础上对于在感受稍有不同也是能够的,情感的充沛水准也就是对文本理解的水准。

而范读是教师最直接、最有效的朗读指导。

范读是教师根据自己对文本的理解的一种情感诠释,对于阅读水平不强的低年级学生来说,教师的范读尤为重要,是学生确定文章的情感基调的基础。

人们把中央电视台的几位新闻联播主持人称为“国家的晴雨表”,国家的荣辱悲喜都写在他们的衣着、表情、眼神中。

而教师也应成为“课文的晴雨表”欲喜先喜,于悲先悲,遇怒则怒,遇静则静,教师一定不能“于抱琵琶半遮面”,要敢于释放自己,用自己的神态、语言、情绪等去感染学生,带动学生,使他们通过大胆体验,和课文同悲、同喜、同激动、同平静......只有这样自外到内的学习,才谈得上提升语文素养,才是真正意义的语文学习。

接下来我就针对二年级语文课文谈谈我的一些朗读上的看法和体会:一、教师要准确把握课文的基调“三基四步”教学模式中抓三基的第三点就是定基调——体验文情。

这里强调“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没有情感的语言文字,会显得苍白无力。

语言文字抓得再扎实,也是不到位的。

从一定意义上说,语文教学就是一种情感体验,教师要引导学生做“真我”,露“真情”。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地引导学生去感受“七情”,即“喜怒哀乐爱恶欲”,生活中,我们都很讨厌冷漠,那么,我们就不能让我们的学生再去演绎“冷漠”,要把他们塑造成有血有肉、敢爱敢恨的人。

浅谈低段的朗读教学

浅谈低段的朗读教学

浅谈低段的朗读教学朗读是语言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于学生来说,通过朗读可以提高语音、语调和语境理解能力。

在教学中,特别是在低段学生的朗读教学中,老师需要采取一些有效的教学方法和策略,以帮助学生提高朗读能力。

本文将就一些适用于低段学生的朗读教学方法进行探讨,并探讨如何帮助学生提高朗读水平。

1. 理解文章情感和内容在进行朗读教学时,老师需要首先让学生理解文章的情感和内容。

无论是散文、小说还是诗歌,都离不开作者的情感表达和内容叙述。

学生在朗读时需要理解作者的情感表达和内容叙述,这样才能更好地传达出文章的意境和情感。

在理解文章情感和内容的过程中,老师可以选择一些简单、易懂的文本让学生进行朗读练习,帮助他们理解文章的情感和内容。

可以通过讨论和分析文章的语言、词汇和句式,引导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文章,从而提高朗读的准确性和感染力。

2. 规范语音语调朗读的质量与语音语调的准确性有着直接的联系,而对于低段学生来说,很多学生在朗读时存在语音语调不准确的情况。

老师需要通过有针对性的训练,帮助学生规范语音语调,提高朗读质量。

在规范语音语调的过程中,老师可以选择一些常见的语音语调问题,比如音调不准、语音连读和停顿不当等问题,通过练习和训练来帮助学生改正。

老师还可以借助音频、视频等多媒体资源,让学生模仿标准的发音和语调,帮助他们提高朗读的准确性和地道性。

3. 引导学生表达情感朗读不仅仅是机械地读出文字,更重要的是要能够表达出文章的情感和意境。

对于低段学生来说,他们往往会因为语言能力有限而表达不出文章的情感,这就需要老师进行有针对性的引导,帮助学生表达情感。

朗读教学对于低段学生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可以帮助他们提高语音、语调和表达能力。

在进行朗读教学时,老师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规范语音语调,提高朗读质量。

通过适当的训练和引导,相信学生在朗读方面会有所提高。

浅谈培养低年级学生的感情朗读

浅谈培养低年级学生的感情朗读

浅谈培养低年级学生的感情朗读【摘要】低年级的学生,如果纯理论地对其讲解朗读的方法和技巧,产生不了多大的作用。

因此,教师应该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实际情况,采用不同的朗读方式来提高他们学习的兴趣,帮助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让无声的文字变为动听的语言,使他们伴随着动听的语言把自己带进文章美妙的意境之中,使他们感受到学习语文是一种美的享受。

【关键词】培养小学生感情朗读《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在阅读教学中明确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

”由此可见,小学生的朗读水平是其语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在阅读教学中要强化朗读能力的基础训练,逐步提高小学生的朗读水平。

从一年级起,就应该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注意培养朗读的兴趣。

切实抓好低年级朗读教学,从小培养学生浓厚的朗读兴趣,对学生今后的学习语文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我在教学中,根据教材的特点和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以学生的多读来代替老师过多的串讲,如在朗读时采用分角色读、表演读,小组比赛读等进行教学,这样能有效地锻炼学生学习语文的能力,也收到一定的效果。

1 创设情境,宣染气氛情感并不是一件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说有就有,说无就无。

它需要感染,需要激发,它具有共鸣性,它可以随着环境气氛的变化而变化。

因此,在感情朗读课文时,创设一定的情境,在班级里宣染适当的气氛是非常必要的。

低年级学生有很强的自我表现欲,在课堂上,教师应及时抓住时机,诱导他们进入角色。

这样,不仅可以使他们进入角色,表演课文中的内容,加深对课文的了解,而且能启迪他们的思维,提高他们的表演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如在教学《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时,我在教室四周贴上一张张的荷叶荷花图片,整个教室就像是一个荷花池,班中的小朋友就像在荷花池中的小水珠、小蜻蜓、小青蛙。

我采用了演课本剧的形式,让小朋友挑选自己喜欢的角色戴上头饰、配上喜欢的动作说一说、演一演。

学生边演边说,再现了课文中的情景。

浅谈低段学生的“有感情朗读”

浅谈低段学生的“有感情朗读”

浅谈低段学生的“有感情朗读”作者:魏向芸来源:《读写算》2014年第46期《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朗读可以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是感知文本的一种基本手段。

朗读,特别是感情朗读,在培养学生语感方面更有着独特功能,它不仅可以加深对文本音节、语调、语速乃至轻重缓急的节奏、韵律的感受,还让学生从思想感情进行转化,使文章增色。

有效的感情朗读,不仅可以深刻理解文本含意,激起情感上的共鸣,还可达到“情动于中而行于外”的意境。

但在一些课堂中,感情朗读似乎只是作为一种教学形式,为了读而读,不能让学生真正入情入境,自然谈不上“情动于中”,不能让学生通过朗读体现自己所感悟的思想情感。

其次,感情朗读缺乏层次性。

教师进行教学设计时,不能让学生在情感共鸣上逐步递进与深入,导致反复诵读都是一个腔调,让感情朗读显得苍白、单调。

再次,教师对于学生感情朗读评价欠妥,导向不当。

很多老师认为对于刚刚初学这一学段的孩子,能够把字音读准,句子读通就万事大吉了,对于孩子的朗读习惯没有过多的要求。

在我看来这是不符合新课程的理念的。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阅读教学中提到:“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

”在1、2年级阶段目标中要求学生做到“喜爱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

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实践也充分证明了朗读对发展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情感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篇课文如果学生能够声情并茂、恰如其分的运用感情朗读,那么说明学生对课文已经理解了。

因此有感情朗读课文在阅读教学中占有重中之重的位置。

那么如何结合孩子的特点教低年级学生感情朗读呢?一、教给学生方法,指导朗读技巧可以发挥想象朗读。

在朗读训练中,我们要将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放于第一位。

一旦离开了积极的丰富的现象,既难以理解教材的内容,又难发展语文能力。

如《找春天》这篇课文,课前可以让学生走进校园,踏入公园,漫步家乡,去感受柳枝的轻柔,桃花的娇媚,春风的柔和……放飞田野去寻找春天。

浅析小学语文的情感朗读

浅析小学语文的情感朗读

浅析小学语文的情感朗读摘要:学生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词句、段落及情调、韵味,想象作者写作时的心境和情绪,理解也会更加深刻。

所以,平时需在日常教学中注重学生朗读能力培养,努力激发学生的情感朗读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朗读情感朗读方法作用引言朗读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最常用的方法。

重视朗读训练,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发展语言,培养学生表达能力和审美能力。

1、兴趣是学生朗读的动力兴趣是学生接受教育的感情基础,是获得知识的开端,入门的向导。

然而,在实际的朗读教学中,教师往往忽略了学生兴趣的培养,只是让学生一遍一遍自由读,该怎样换气、停顿学生不明白,他们会觉得难读易忘,甚至感到枯燥无味,读起来伤神费力。

儿童如果失去了兴趣,思想容易走神,他手里不由自主地就开始玩弄东西,这就严重地影响了朗读效果,这样的朗读甚至抹杀了学生的朗读天性。

爱因斯坦有句名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在朗读一篇文章时,要使学生的朗读充满热情,满怀信心,就要善于培养学生的朗读兴趣。

小学生识字量小,要把课文读正确都很难,这就要求教师一一解决文章中的“拦路虎”。

有些句子太长,一口气不能读完,这就要求教师让学生学会断句,哪儿换气、停顿。

小学生的理解能力相对弱一些,这就要求教师对文章作以说明阐述,然后在课堂上给足够多的时间让学生读,在读的过程中对个别学生勤加指导,这样,学生就会满怀信心地去读,读的过程中便会情不自禁地带上自己的喜恶感情。

读熟后,他们就喜欢朗读了,也会选择优美的词、句进行记忆。

这种选择性态度就是兴趣。

2、精心准备,作好指导课前,教师应深入钻研教材,紧紧抓住课文的情感脉络,吃透课文字里行间中所蕴含的思想感情,安排好朗读教学的手段、形式,确定好朗读教学的重点、难点及时间安排等要素。

细细推敲课文的感情基调,对重点句段的不同语气、速度、轻重音、语调等指标要心中有数,并亲自“下水”练习感情朗读,要把所有的朗读要求能融于自己的声情并茂的、绘声绘色的朗读之中。

语文教学论文:浅谈怎样指导低年级学生的感情朗读

语文教学论文:浅谈怎样指导低年级学生的感情朗读

浅谈怎样指导低年级学生的感情朗读进贤县民和一小付亚丽新课标明确指出:小学各年级都要重视朗读。

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可见,新课标对阅读教学的要求:明显淡化了刻意的语言文字训练,呼唤“读的回归”。

感情朗读的重要性在于它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感受语言之精妙,领悟语境之灿烂,从而陶冶美的情操。

更重要的还在于它是落实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重要途径。

感情朗读应从低年级孩子抓起,下面就怎样指导低年级学生感情朗读谈谈自己的几点心得:一、激发学生读的热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人们从事任何活动的动力。

我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也曾经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可见同样的,学生有了学习兴趣,才能从内心深处对朗读产生主动需要。

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我注意利用一切适当的机会点燃学生对朗读的渴望之火。

针对低年级儿童注意力、集中力容易分散,但同时又易受有趣生动的东西吸引这一年龄特征,我采取了多样化的朗读形式。

除了齐读、比赛读、自由读以外,还有很多有趣的读法。

例如,教学《比尾巴》一课时,我就采用了问答式的朗读方法:“谁的尾巴长?”“猴子的尾巴长。

”“谁的尾巴短?”“兔子的尾巴短。

”师生问答、男女生问答、同桌问答,学生边读边演,不知不觉进入课文所描写的情节之中。

通过问答式朗读读出了语感,又体会到了参与的喜悦。

在教学《小小的船》时,我在教室的窗帘上贴上许多小星星,同时还在黑板上画上星星,月亮,为学生营造出夜空的氛围。

同时,我用音乐拨动儿童情感之弦——配乐朗读。

随着舒缓、优美的音乐,我的示范朗读使学生如身临其境,仿佛置身于浩瀚而美丽的夜空中,学生们的朗读欲望被激起了,朗读的兴趣也提高了。

同时,我还认真检查学生的朗读情况,对朗读好的,有进步的加以表扬,对读不好的儿童给予亲切的指导、鼓励。

在不知不觉间,儿童朗读的热情高涨,没有把朗读看作一种任务、一种负担,而是轻松愉快地接受。

浅谈低段的朗读教学

浅谈低段的朗读教学

浅谈低段的朗读教学朗读教学是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和文学素养。

而在朗读的教学中,低段学生的朗读教学显得尤为重要,因为这是他们建立语言基础的关键阶段。

那么,如何进行低段的朗读教学?下面将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浅谈一下这一问题。

低段的朗读教学要重视声音的培养。

在低段,学生的声音还相对单一,因此要引导学生发出响亮、自然、生动的声音,让他们掌握正确的语音语调,锤炼自己的嗓音,培养朗读的基本功。

在日常的朗读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模仿、比赛、评比等形式,让学生们感受到不同的声音表现形式,养成良好的朗读习惯。

在教学中,还可以引导学生用不同的语音语调来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使朗读更加生动有趣。

低段的朗读教学要重视情感的表达。

朗读不仅是对文字的机械演绎,更是对情感的表达。

在低段朗读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朗读课文中的情感词句,引导学生感受课文情感,表达课文情感。

通过调整语音语调、加强停顿等手段来表达课文中的喜怒哀乐,让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真正地投入到情感中去,让语言表达更加生动、传神。

朗读教学中还可以通过故事角色扮演等形式,让学生更好地表达课文情感,使他们在情感表达中得到锻炼和提高。

低段的朗读教学要重视意境的营造。

教师在朗读教学中不仅要引导学生读对字音,还要引导学生读对情景。

在朗读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情境、夸张语音语调等方式,加深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体味,让学生在朗读中感受到美的魅力,感受到美文的意境韵味,使朗读更具有感染力和艺术性。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还可以通过音乐、声音效果等手段,创造出符合文学作品意境的环境,引导学生更好地表达文学作品的意境,使朗读更加生动有趣。

低段的朗读教学要注意手段的多样化。

在朗读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口型练习、情感体验、角色扮演、声音营造等各种手段,让学生真正地喜欢上朗读,真正地领悟到朗读的乐趣。

教师还可以通过朗读比赛、评比活动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

浅谈低段的朗读教学

浅谈低段的朗读教学

浅谈低段的朗读教学朗读是语言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尤其在低段教育中,朗读教学更是至关重要。

通过朗读,学生可以提高语音语调的准确性,丰富词汇的表达和修辞技巧,增强语言表达能力等。

今天,我们就来浅谈一下低段的朗读教学,探讨一些有效的教学方法和策略。

一、培养良好的朗读习惯在低段的朗读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朗读习惯是至关重要的。

良好的朗读习惯可以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语音语调,提高语言表达的流畅度和准确性。

老师在教学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朗读习惯,让学生养成每天朗读的习惯,使朗读成为他们学习语言的一种生活方式。

在培养良好的朗读习惯过程中,老师可以采取一些具体的措施,比如在课堂上进行朗读示范,让学生模仿老师的朗读方式;组织朗读比赛,让学生在竞争中产生对朗读的兴趣和热情;在课外选拔一些有朗读天赋的学生组成朗读小组,进行定期的朗读训练等。

通过这些方法,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良好的朗读习惯,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二、注重语音语调的训练在低段的朗读教学中,注重语音语调的训练是至关重要的。

语音语调是语言的基础,它直接影响着语言的表达和理解。

在朗读教学中,老师可以通过对语音语调的训练,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发音和语调,使他们的朗读更加准确、流畅。

在语音语调的训练过程中,老师可以结合具体的语音材料,对学生进行系统的发音训练,比如练习元音、辅音的发音规律;对语调进行模仿训练,比如练习语句的升降调、语气词的使用等。

老师还可以通过朗读练习,帮助学生模仿正确的语音语调,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三、注重词汇和修辞的训练在词汇和修辞的训练过程中,老师可以选择一些具体的课文或文章,对学生进行词汇的训练,比如选择一些生词或常用词进行词义解释和用法分析;对修辞进行训练,比如选择一些具有修辞手法的句子,进行解释和模仿训练。

老师还可以通过朗读练习,帮助学生掌握词汇和修辞的正确表达方式,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四、通过多媒体手段提高朗读效果在低段的朗读教学中,通过多媒体手段提高朗读效果也是非常重要的。

浅谈低段的朗读教学

浅谈低段的朗读教学

浅谈低段的朗读教学朗读是语言学习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无论是学前教育阶段还是初中阶段,朗读都是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语音语调的重要手段。

在低段朗读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来引导学生进行朗读,帮助他们提高语音语调和表达能力。

本文将就浅谈低段的朗读教学进行探讨。

一、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在低段的朗读教学中,首先要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教师可以通过给学生朗读一些生动有趣的故事或文章,引导学生对阅读产生浓厚的兴趣。

教师还可以通过讲述一些与学生生活经验相关的故事,激发学生阅读的愿望。

教师可以通过与学生互动的方式来推动朗读教学,让学生在轻松有趣的氛围中慢慢地提高朗读能力。

可以让学生分角色朗读故事或者表演小品,让他们感受到语言的魅力和能够通过朗读来表达情感。

教师还可以利用课堂小活动的形式,让学生在游戏中进行朗读练习,既锻炼了学生的语音语调,又提高了学生的表达能力。

二、重视语音语调的练习在低段朗读教学中,教师要重视语音语调的练习,因为这是朗读的基础。

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正确地发音,培养学生对语音语调的敏感性。

在练习时,教师可以通过多次反复朗读来巩固学生的语音语调,同时可以采用字正腔圆的方式来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语音语调。

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设计一些针对性的语音语调练习,比如通过模仿音频来练习语音语调,或者通过朗读绕口令来锻炼口齿能力等。

通过这些练习,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语音语调的理解,从而提高朗读的准确性和流畅度。

三、鼓励学生进行自主阅读在低段的朗读教学中,教师应该鼓励学生进行自主阅读,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表达的能力。

可以通过阅读小说、故事书等方式来拓展学生的阅读广度,同时还可以组织一些阅读分享会,让学生有机会向他人展示自己的朗读成果,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教师还可以给学生一些自主阅读的时间,让他们在课余时间多去阅读一些有趣的故事或文章,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和朗读水平。

在进行自主阅读的教师可以通过布置一些阅读任务来引导学生思考,培养他们的阅读习惯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浅谈低年级学生感情朗读的培养

浅谈低年级学生感情朗读的培养

韵味 , 想象作者写作时的心情 和情绪 。

课文的深刻涵义 和丰富感情表达出来。 二、 情感点拨 。 带动体验 在生 活 中学生都 有丰 富 的情 感体 验 ,
分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色朗读 或演 一演 , 可 以请 学生说 一 也

正确引导 。 避免唱读
说或想象一下类似情况下 的感受 , 当然 , 教
残 淡 少儿 声乐 教 育 的倾 听 艺 术
佟淑贞

要: 少儿声乐教 育作 为培养青少年审美意识和能力的重要的一环 , 可以从小提高少 儿的生理素质。倾听作为人与人之 间交流
沟通 的有效手段 , 师如果 善加利用, 教 根据学 生的特 点, 在倾 听中通过种种 艺术化 的策 略和手段加强学生的兴趣 , 消学生顾 虑 , 声 打 使 乐教育成为教 师和学生共渡 的生命历程, 共创的人生体 验。 关键词 : 儿 少
1 . 微笑倾听
实际的知识和智能水平 , 用耳 听内容 , 用 更
心“ 情感。其内容、 听” 形式和方法应是少 儿
2投入原则 .
孑 子 日: 亲其 师 , L “ 则信其道。” 在声乐
众所周 知 , 情到深处难 自禁 。少儿声乐 表演 中, 教师 的微笑 即是对学生的肯定 , 学
可以接受 的 , 在教育 实践中 , 以辩证性 的 教育 工作 中 , 要 当教 师全 心投入 到与 学生 的 生也会感觉 到老师的和蔼可 亲 , 因此 , 也 愿 手法 , 贯彻和落实好这一原则。
至关重要 的。 听是一种交 流, 倾 更是一门艺 倾听 出学 生的思想 ,倾 听出学 生的个性化 对出现问题 的学 生 ,要善于营造 宽松和谐 术, 倾听如 同一次心灵 的交流与碰撞 , 近 需求。反之 , 拉 如果缺乏投入 , 泛泛 即止 , 只能 的交流氛 围 , 于发现 学生的闪光点 , 善 及时 了师生间的距 离。但少 儿声乐表演时 , 教师 停 留于表 面 ,无法触及学生 心灵 深处 的真 给予表扬 和赞 美 , 即便 学生 ( 下书 簪 2 夏) 8

情趣共生,让低段语文对话朗读灵动起来

情趣共生,让低段语文对话朗读灵动起来

美的寻觅I©情趣共生,让低段语文对话朗读灵动起来◎耿晓红郝晓娜《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各个学段的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

朗读作为阅读教学中的一种方式,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尤其是小学低段的语文教学更是离不开朗读的训练和指导。

低段语文教学中有相当多的对话阅读,可是稍有处理不当,课堂上就会出现学生读得口干舌燥却仍读不出故事的生动和趣味。

在教学实践中,通过多次对对话的情感朗读进行思考、实践和反思,总结出以下教学策略:一、探究文本(提示语和标点符号),读出情感言由心生,所谓读出人物的思想感情,就是通过朗读,把人物语言中蕴涵的思想感情读出来。

以《狐狸分奶酪》为例进行如下教学设计:“这事好加我来帮你们分吧!”狐狸笑了笑,把奶酪拿过来掰成了两半。

“你分得不匀!”小哥儿俩嚷着,“那半块大一点儿。

”①指名读,师评价:孩子,这里有个感叹号,语气要读得腿烈些。

你再来试试!②分得不匀,小哥俩谁都不想少吃一点,于是嚷了起来。

(卡片出示:嚷)这个字读:生读。

你看,“嚷”里面有三口,该怎么嚷?(生:大声的)你来读读熊哥俩的话。

(要大声的嚷)③这时候小熊是什么样的心情?(生气、着急)带着你的感受读一读。

④你看关注了“!”这个标点和“嚷”这个提示语,再体会着小熊的心情,读的多好啊!教学时,先让孩子们读出感叹号的语气,更强烈,然后再体会什么是嚷,让孩子们关注提示语,最后在情境中,让孩子们体会熊哥俩的心情,读出着急的心情。

经过老师一步步的引导,学生的朗读一次比一次有进步。

一个“!”,一个“嚷”字,透过提示语和标点符号,就能很好地指导孩子读出情感。

二、标划对话(每介角色),养成习惯在一些人物对话特别多的课文里,只是看看那些话就让孩子读,对于一二年级的孩子来说是难以应付的。

文中有哪些人物,他们都说了哪些话,即使看过几遍之后也很容易混淆,所以应该先让孩子们理清楚。

在课堂上,让他们做好圈画标记,不仅让他们更容易分清人物对话内容,而且培养了他们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

浅议如何指导中低段小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浅议如何指导中低段小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浅议如何指导中低段小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新《语文课程标准》对小学各学段阅读教学的共同目标,这足见它的重要性。

然而指导民族地方农村小学生朗读难,指导他们有感情地朗读更难!那么,怎样有感情地朗读是大家共同关注的问题,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感悟,认为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应从以下四方面去尝试。

一、指导有效朗读需正确理解重点词语在课堂上,我们常常听老师这样说“请同学们有感情地读读这部分”,或“把……的语气读出来”。

可是怎样才能读出感情,怎样才算读出了感情,教师没有很好的引导、范读,学生也没有认真的体会,情从何来呢?有的即使有指导却不得要领,只重声音形式,不重内心体验;只重表层的技巧,不重语言的内蕴。

如果有一些效果的话,那也是勉强的“皮笑肉不笑”的感觉。

有的学生甚至认为大声的朗读就是有感情,在课堂上就声嘶力竭的朗读,让听的人感觉十分难受。

由此我深感朗读不是简单、生硬的强调,而是要建立在恰当的理解上。

二、朗读指导的主要途径是感受形象、体验情感语言是存在的家,作者的思想感情是寄寓在文字中的,“情动而辞发”。

阅读则是“披文而入情”,感情朗读是情感熏陶的主要手段。

这是一个过程,课文所塑造的艺术形象,字里行间作者所倾注的情感,与学生的情感世界相互作用,学生的情感潜移默化地发生着变化。

第一步是学生潜入课文,触摸言语形态,引起阅读冲动;第二步感受形象,体察情感,内化以至物我交融;第三步感情朗读,激情在朗读声中得到释放。

“感情”一词由“感”与“情”所组成,朗读先“感”(感知课文)而生“情”;再者,情用读的形式来宣泄,就变成“情感”了。

其中,感受课文形象、体验作者思想感情是朗读指导的关键环节。

三、教师最直接、最有效的朗读指导是范读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指导者,亲身示范是最直接、最有效的指导。

教师范读我认为有这些两点好处:一是为学生树立榜样,二是以情激情。

教师读毕,学生情绪激昂,跃跃欲试。

另一方面备课时备朗读也十分重要。

浅探小学低段语文课堂中情感朗读能力的培养

浅探小学低段语文课堂中情感朗读能力的培养

浅探小学低段语文课堂中情感朗读能力的培养摘要:读书是让学生和文本对话、和作者对话,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中,在丰富的情感活动中获得个人体验和独特感受。

而有情感的朗读则是读书的另一境界,是一种用有声语言表达的过程。

关键词:情感朗读兴趣朗读能力新课标指出: 朗读是阅读教学中最经常最重要的训练,各年级都要重视朗读,充分发挥朗读对理解课文内容、发展语言、陶冶情感的作用。

有感情地朗读能充分激活学生的内心世界,引发个性张扬,享受阅读的无限乐趣,让语文学习变得生气勃勃。

然而这种朗读能力要从小培养,低年级学生正处在学习语文的初级阶段,对语文充满了兴趣。

同时这阶段也是培养情感朗读的初级阶段,也是最佳阶段。

小学语文新课标规定了一二年级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低年级学生的情感世界十分丰富,大多表现在对外界直观的感悟上,因此,老师要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用多种形式引领学生读书,让学生在读中加深感悟。

一、培养学生的朗读兴趣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指出: 儿童是个有主动性的人,他的活动受兴趣和需要的支配,强迫学习是违反心理学原则的,一切有成效的活动须以某种兴趣作为先决条件。

可见,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是十分重要的一点。

人有学步时,读有起步时。

适时施教,在学生开读的最佳时段,教师帮助其树立起读书的兴趣是每个语文教师的责任,也是语文教育走向成功的机遇。

那么,我们该如何做呢?1.深厚的师生之情是兴趣之基础。

我们要对自己所从事的学科教学工作充满信心,有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备课、上课、改作业、辅导等认真负责,工作兢兢业业,治学勤奋严谨,课堂教学幽默风趣,处处为人师表,关心爱护每一个学生,特别是不歧视那些基础较差的学生,让每一个学生从老师的身上看到希望,看到榜样,从老师的期待信任、关怀中得到鼓励和勇气,从而让学生深深地喜欢上你,喜欢上你的课,深厚的师生之情是基础之基础。

2.多形式读激趣。

在教学中,我经常让学生欣赏我声情并茂的范读,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感情,并体味朗读对表情达意的重要作用,另外有学生自读、指名读、分角色(可戴头饰)读、评读、几人读、男女生轮读、每小组轮读、开火车读、齐读、默读等等。

低年级学生感情朗读指导例谈

低年级学生感情朗读指导例谈

低年级学生感情朗读指导例谈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说:“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

”语感,就是指人们对语言文字的直接的感受能力。

而训练语感的重要方法就是感情朗读,应当从低年级孩子抓起。

下面就如何指导低年级学生感情朗读谈几点浅见。

一、引导学生联系生活经验进行朗读低年级的课文比较浅显易懂,有一些内容非常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

生活经验的迁移,就能把学生已有的某些生活经验转移到课文的朗读指导上来。

有这样一篇课文《自己去吧》。

我就采用了这种朗读指导方法。

课文第一句写小猴说:“妈妈,我要吃果子。

”这句话应该用什么样的语气读呢?我认为应该读出小猴依赖、请求、甚至是撒娇的语气。

如果在指导朗读的时候,我们只要求学生要读出依赖、请求、撒娇的语气,学生可能会一头雾水,听不明白、读不到位,如果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去指导,学生就会很容易读出这句话的语气。

在朗读之前,我问学生,你如果和妈妈一起去逛商场,看到一件自己特别喜欢的玩具,你会怎么跟妈妈要?学生纷纷举手回答。

我顺势引导:小猴想吃到果子的心情和你们是一样的,应该怎么读?这时孩子们就水道渠成的读出了这句话的语气。

二、引导学生通过合理想象练习朗读低年级课文虽寥寥数语,但其中也蕴涵着美的因素。

如果能进行合理想象,并反复吟诵,就能品出“文中情”,悟出“文外味”,回味出文章的余韵和余意来。

以《雪地里的小画家》为例,这篇课文讲的是一群“小画家”在雪地上用自己独特的“画笔”画画的事。

在指导朗读第二句和第三句前,我引导学生想象这群“小画家”们雪后在雪地上奔跑、跳跃、嬉戏玩耍的场面,想象小动物们在雪地里画画的那种有趣、快乐的场景。

三?p引导学生用体态语言辅助朗读体态语言可以作为有声语言的辅助手段来丰富有声语言的表现力,使学生得到各种信息。

在低年级的感情朗读训练中,体态语言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悄悄话》的后面两个小节是两位小朋友在说悄悄话,我微躬身体,手放在嘴边,作讲悄悄话的样子,学生接受到这一体态信息。

简谈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有感情朗读

简谈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有感情朗读

简谈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有感情朗读朗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是加强学生对内容理解的重要途径。

语文教师要加强对朗读内容的指导,使学生通过朗读真正理解课文的内容,受到感情的熏陶。

教师要对朗读方法进行指导,让学生感到朗读是一种享受,是一种精神的愉悦,可以培养他们的美感。

朗读是一种艺术活动,是一种有声的语言。

教师要通过朗读指导, 让学生体会课文的思想内容,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将朗读课文看做是与作者心灵沟通,与作品对话,是一种精神的提升。

作为小学语文教师, 我们在指导学生朗读时要引导学生以不同的形式去朗读课文,学会在朗读时推敲词语的含义, 把握段落的语意,学会概括篇章的基本内容。

每篇课文有着不同的情调, 教师要根据课文的体裁和题材,引导学生读出课文的韵味,读出课文的情调,读出课文的神韵。

课文的阅读是一种再创造, 包含了学生的体验与主观感受, 既然如此,它对学生理解课文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朗读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语感。

古人很重视朗读,强调朗读成诵: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古人的话不无道理。

朗读的过程是一个感悟的过程,作者的遣词造句,语言形象生动,结构的灵巧与精致,韵律的和谐优美,节奏的抑扬顿挫等等,都可以通过阅读加以体味,进而整体感知。

学生对语言的敏感性和鉴别力也是通过阅读体现出来的。

在教学过程中, 我十分重视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注重学生朗读时的情感的激发,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学会朗读,要有感情地朗读文章不是无情物,它寄托着作者的思想,表达着作者的愿望。

所以,对于每一篇文章,教师都要指导学生朗读。

首先要会读,字音要读得正确。

小学课堂一节课一般是40 分钟,除了教师对课文的讲解, 留给学生朗读课文的时间很是有限。

况且学生单凭课上的时间很难读懂课文,有感情地读更是困难。

读得流利,是对学生的朗读一个更高的要求,课文中有很多长句子,又很难理解,加之学生水平参差不齐, 一上课马上朗读肯定达不到预想的效果。

对此,我加强了学生的课前预习。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的情感和语感朗读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的情感和语感朗读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的情感和语感朗读作为语文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到情感和语感是语文教学的灵魂、是学生智力的催化剂和学习的原动力,就一定会使学生在愉悦的审美满足中接受知识,受到教育。

经过实践证明,语文教学必须重视情感教育因素,在教学活动中应该充分开发利用情感因素。

以下就是我情感渗透的具体思路、步骤、方法与内心的情感体验一、通过朗读,渲染情感情感,应该渗透于教学的各个环节,语文教学中阅读是其中十分重要的一环,尤以朗读最为重要。

朗读是通过读出词语和句子的声音把诉诸视觉的文字语言转化为诉诸听觉的有声语言。

因为把无声的文字化为有声的,把储存信息的文字符号载体变成带有朗读者情感色彩的抑扬顿挫的语音,往往会还原出作者本身所要传达的情意,使作品中的人物形象跃然纸上,使学生受到直接的感染。

(一)教师示范读,学生听中生情。

郭沫若在《文艺论集》中描述道:“立在海边,听着一种轰轰烈烈的怒涛卷起吼来的时候,我们不禁要血跳腕鸣,我们的精神便要生出一种勇于进取的气象”。

听节奏有力的涛声,能引发人的情思,学生坐在教室里听老师声情并茂地朗读,自然能引起审美情感。

对于小学生来说,教师的师范朗读非常重要。

学生通过听,通过观察教师朗读时的表情,初步体会课文的感情基调,是喜爱还是愤恨?是讽刺还是赞美?从而正确把握自己的情感。

(二)学生自己读,读中悟情。

课文不是无情之物,课文愈好,思想感情愈强烈、愈真挚。

要想有效地领会好课文的思想情感内涵,单单依靠他人讲解,分析说明是不行的,学生必须要自己朗读,才能借助体味和揣摩课文内在意蕴。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散文,语言亲切,感情真实,通过反复朗读,以至达到可背诵的程度,可以使学生充分体验作者所表达的真挚情感通过朗读作品中的人物、情景便跃上纸面,作品的情感便入于目、出于口、闻于耳、铭于心。

如《再见了,亲人》一文,各段写法类似,均由话别引出发生在志愿军与朝鲜人民之间令人荡气回肠的往事。

教学时应凭借朗读理解其意,感知其情。

指导低年段学生进行感情朗读的策略

指导低年段学生进行感情朗读的策略

指导低年段学生进行感情朗读的策略《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感情朗读在阅读教学中占有重中之重的位置,它是学生语文素养中的重要能力。

感情朗读能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能使学生加深理解课文的语言文字,使语言文字变得有血有肉,帮助学生深刻理解作者的情感,陶冶学生的情操。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确实如此。

低年段小学生认字少,理解能力不高,因而感情朗读能力低,唱读现象较普遍。

因此,感情朗读要从娃娃抓起,教师必须重视低年段小学生的感情朗读训练。

一、创情景,激发兴致走进小学语文课堂,我们发现教师滔滔不绝地对语言表达形式分析,对句式、段式分析,忽视了感情朗读。

其实,这与儿童的语文学习规律是不相符的,儿童需要通过形象化的途径,把无声的文字还原成有味有色、有血有肉、可触可碰的生活情境或经历,儿童才会对文字产生感觉和感情。

在课堂教学中,适合时宜的情境创设,能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视听感官兴奋起来,对表现这一情境的语言文字产生极大的兴致。

这时,让学生进行朗读,学生易于接受,朗读的语调和语速随感情的起伏而自然流露。

比如教学一年级上册《升国旗》一课时,先进行情境的渲染:在庄严的国歌声中,五星红旗徐徐升起,迎风飘扬。

一群少先队员在国旗下注目、敬礼。

教师跟着音乐、画面,叙述课文的内容,把学生带到了升旗台前,学生进入了情境,感受到升旗仪式的庄严,体会到升国旗的神圣。

因而学生朗读课文时,感情特别投入,如“徐徐升起”“迎风飘扬”几个词读得特别自然流畅,“向着国旗,我们立正;望着国旗,我们敬礼”又读出了骄傲、自豪的语气,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感情油然而生。

这种效果,只有通过感情朗读才能感受到,仅凭教师的讲解、分析是无法实现的。

二、画节奏,增强语感著名的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说:“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

”这种语感,是从朗读中训练出来的,而其基础则来自学生朗读的节奏感,这种朗讀的节奏感不是有生具来的,而是在长期的朗读、吟诵中培养出来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低段语文对话的情感朗读——《棉花姑娘》多次磨课引发的思考题记:笔者根据自己一次教学公开课《雪地里的小画家》的磨课中一节失败的课以及一节成功的课去思考为何有时候孩子们读不好课文中简短的对话,为何读不出感情。

低段语文的对话朗读需要在完整朗读整篇课文的基础上进行,要做好对话的标划工作,设置生动的情景,加上动作并给于自由空间这些工作更能帮助朗读时的情感理解和情感表达。

关键词:低段语文对话朗读标划设置情景动作读书百遍,其义自现。

电视剧里我们对读书人最深刻的印象就是他们手握书卷摇头晃脑得读书。

所以从古至今,朗读都被摆在了至关重要的位置。

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各个学段的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朗读作为阅读教学中的一种方式,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尤其是小学低段的语文教学更是离不开朗读的训练和指导。

在低段语文教学中有相当多的对话阅读,可是稍有处理不当,课堂上就会出现学生读得口干舌燥却仍读不出故事的生动和趣味。

我在一次公开课《棉花姑娘》的多次磨课过程中,多次对对话的情感朗读进行了思考、实践和反思,有一些自己的想法。

一、一次失败的磨课在课文《棉花姑娘》中有三段棉花姑娘和燕子、啄木鸟、青蛙的对话:燕子飞来了。

棉花姑娘说:“请你帮我捉害虫吧!”燕子说:“对不起,我只会捉空中飞的害虫,你还是请别人帮忙吧!”啄木鸟飞来了。

棉花姑娘说:“请你帮我捉害虫吧!”啄木鸟说:“对不起,我只会捉树干里的害虫,你还是请别人帮忙吧!”青蛙跳来了。

棉花姑娘高兴地说:“请你帮我捉害虫吧!”青蛙说“对不起,我只会捉田里的害虫,你还是请别人帮忙吧!”这三段对话是第一课时的教学重点,要学生在读准确的基础上能读出棉花姑娘一次比一次的着急心情,也要读出燕子、啄木鸟、青蛙因为帮不上棉花姑娘的忙而感觉歉疚的心情。

第一次磨课对这三段对话的教学设计是这样进行的:1.指导第二自然段的朗读①师:如果你就是棉花姑娘,可恶的蚜虫正在你的身上让你浑身难受,你多么盼望有医生来给自己治病啊!你会怎么请求呢?谁来?(生读)用了一个“请”字,可真有礼貌。

②蚜虫正一口一口地咬着棉花姑娘,棉花姑娘痛死了,她着急死了,请你当一当棉花姑娘请求一下“请你帮我捉害虫吧!”师范读-多生朗读-齐读。

③师:燕子会怎么回答呢?你来。

(生读)又是一个有礼貌的燕子,用了一个对不起。

④师:燕子多想去帮她啊,可是她只会空中飞的害虫帮不了朋友,燕子心里是什么心情?(抱歉,对不起)那就请你带着抱歉和对不起的心情来读一读。

指名朗读-全班齐读。

⑤师生分角色读,师:接下来老师来当棉花姑娘,谁来做燕子姑娘?(最后总结并板贴“空中飞的虫子”)2.指导第三段朗读。

①师:燕子没能帮上棉花姑娘的忙,蚜虫咬得棉花姑娘更痛了!这时啄木鸟飞来了,棉花姑娘对啄木鸟说“”(指读,纠正“树干”的读音)。

我们一起来试一试。

②师:那么啄木鸟是怎么回答的呢?我们一起说(总结并板贴“树干里的虫子)3.指导第四段朗读。

①燕子和啄木鸟都没能帮上棉花姑娘的忙,就在她觉得自己就要被蚜虫咬死,这时候谁来了?(生:青蛙)是啊,青蛙可是有名的捉虫能手,所以棉花姑娘非常高兴,请你当棉花姑娘高兴得请求青蛙。

②可是青蛙是怎么回答的呢?我们一起来说。

(相机板贴“田里的虫子”)4.指导朗读语气的递进。

师:棉花姑娘三次请求说的话都一模一样,但你觉得语气是一样的吗?你觉得会发生怎么样的变化?(生:一次比一次着急,最后一次又着急又高兴)全班齐读三次请求。

第一次磨课非常的失败,学生在朗读请求的句子时无法朗读出请求的急切语气,我在课堂上试图用自己的范读来引导他们体会这种着急的心情,可孩子们似乎总没有进入到故事的情景中,读起来不仅有个别字疙疙瘩瘩读不上来,还有些孩子即使能读流利,也无法真正表达出着急的心情。

在朗读燕子、啄木鸟、青蛙的回答时困难就更多了,请孩子站起来读得时候,不仅举起的小手寥寥无几,有些孩子即使站起来也读不清楚这些句子,更别说读出歉疚的味道,仿佛只是在播报新闻似得没有任何感情的波动。

所以我开始思考自己的这些教学环节的设计,是否是自己的朗读指导太着急了,还没有让孩子熟读、读通顺的情况下就着急下手,是否是自己对文本的研读还不够,对细节的处理还不够到位?于是我进行了一轮又一轮的磨课。

二、磨课的成功经过四五次磨课的和修改,重新进行了三个对话教学:1.指导第二自然段的朗读①师:棉花姑娘是怎么请燕子帮忙的呢?请你马上读一读。

②指名两个学生朗读。

③在语文书上用横线划出棉花姑娘说的话,用波浪线划出燕子说的话。

反馈答案,女生读棉花姑娘说的话,男生读燕子说的话。

师:如果你就是棉花姑娘,可恶的蚜虫正在你的身上让你浑身难受,你多么盼望有医生来给自己治病啊!你会怎么请求呢?(PPT出示“请你帮我捉害虫吧!”)师范读-2生朗读-你能加上动作读一读吗-表演齐读。

②师:燕子会怎么回答呢?你来。

(PPT出示“对不起,我只会捉空中飞的害虫,你还是请别人帮忙吧!”)③师:燕子多想去帮她啊,可是她只会空中飞的害虫帮不了朋友,燕子心里是什么心情?(抱歉,对不起)那就请你带着抱歉和对不起的心情来读一读。

指名朗读-全班齐读。

⑤师生分角色读,师:接下来老师来当棉花姑娘,谁来做燕子姑娘?(最后总结并板贴“空中飞的虫子”)2.自由练习三四两段。

请一二大组的小朋友练习棉花姑娘和啄木鸟的对话,三四大组的小朋友练习棉花姑娘和青蛙的对话。

在练习之前先用横线和波浪线划出他们说的话。

现在开始。

反馈表演朗读。

(总结啄木鸟和青蛙捉的害虫)(如有时间,请四个小朋友,四人小组表演一下)在这次磨课中,第二自然段是我带着孩子们一块学习的,先让他们去划出棉花姑娘说的话,这个环节让孩子们能很清楚得理清对话的双方,在后面的对话教学中他们不至于自己要读哪个角色的话都分不清楚。

然后我设置情境,让学生感觉到自己似乎就是那个被蚜虫咬得浑身难受的棉花姑娘,这时候这句急切的请求句“请你帮我捉害虫吧!”就脱口而出了,并且这时候已经不再是对照课本念句子那种没有抑扬顿挫的感觉了,而是真正从心底发出的呐喊。

而后为了让孩子们体会到棉花姑娘的急切,去理解请求句的含义,我让孩子们当一当这个棉花姑娘去请求别人要求要加上动作,孩子们天真烂漫,手舞足蹈得开始表演起来,有些有悟性的孩子还调动了脸上的表情,整个课堂气氛非常活跃。

在充分得学习了第二自然段后,由于三四两段的形式相似,我就引导孩子们运用刚才学过的方法自己去学习三四段,并给于他们自由的空间,让他们自由选择一个小节进行小组表演,然后还可以进行四人小组的表演。

孩子们仿佛一个个都已经变成了童话故事里的角色,或伤心或难过得表演得兴致勃勃。

三、磨课中的反思因为第一次磨课中三段对话教学非常的失败,所以在磨课的过程中多次对三段对话教学进行了思考、实践、反思和再实践,看到一次次实践中,学生的反应一次比一次好,课堂的气氛一次比一次活跃,朗读一次比一次有感情,我在开心的同时也开始冷静的思考,第一次为何如此的失败,最后一次的成功又是源于哪些工作和细节呢?我想把自己教学中的一些心得体会拿来与各位共享。

1.充分完整朗读课文有些老师为了教学设计显得独具匠心,有的时候把完整得通读一遍课文这件事情总是省略不做,把第一遍熟悉课文的朗读分得支离破碎。

在小学低段语文教学中,课文都比较简短,形式比较规范,再加上低段孩子在识字上还有很大的困难,如果连第一遍熟读课文都没有踏踏实实得落实好,必然导致在后面的朗读教学中出现各种问题,后进生可能连话都断断续续不成句子,稍微好一点的也就只能把话读完整,更别说读流利,读出感情来了。

同时在学生初次朗读课文的时候要对孩子提出四个要求,四个到:眼到、手到、嘴到、心到。

意思是说,学生在读文时,首先要用眼看到,其次必须要用手指指到,读到哪个字就指到哪个字,然后张大嘴巴读出文字,要读得字正腔圆,最后还要把这个字放在心里,感悟生字宝宝的音、形、义。

2.划好每个角色说的话在第一次棉花姑娘的教学中我没有让学生先进行标划,所以在后来的朗读中,很多孩子还不清楚棉花姑娘说的话是哪些,也不知道自己应该读哪个地方。

造成场面特别混乱,孩子们学得糊里糊涂,老师也教的焦头烂额一身热汗。

所以在后来的教学中,我就选择着重教学第二段,在这一段中,让学生用不同的线条划出棉花姑娘的话和燕子的话,只有在自己亲手去找过划过以后,低年级的孩子心中才会有一定的印象,并且在这标划的过程中,他们又再一次在心中默默读了一遍这些话,这对于之后他们在角色朗读时朗读句子更加能够读出感情。

特别是对一些对话的人物特别多的课文里,更应该先让孩子们理清楚有哪些对话的人物,他们都说了哪些话,可是只是看看哪些话对于一二年级的孩子来说是难以应付的,即使看了一遍之后也很容易混淆,不如让他们做好圈画标记,不仅让他们在课堂上做到了手到,而且培养了他们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

3.语言设置生动情景孩子们对于语言的理解有限,对于情感的理解也比较单薄,这个时候就需要教师在必要的时刻去引导,并且去创设出情景。

当然在创设的过程中要使用孩童的语言简单易懂,并且要创设他们常常能体会到的情境,千万不要说了一大堆对于孩子们来时深涩难懂的情境。

例如《棉花姑娘》中,在引导学生体会棉花姑娘的痛苦和焦急时,我用生动富有感情的语言让学生仿佛自己就是棉花姑娘,“蚜虫咬得棉花姑娘浑身酸痛,所以她——;蚜虫吸收了棉花姑娘的养分,她越来越虚弱,所以她——;棉花姑娘被蚜虫害得快死了,她多着急啊,所以她——(生多次朗读“她多么盼望有医生来给她治病啊!”)这时候这句急切的恳求“她多么盼望有医生来给她治病啊!”就能脱口而出,经过多个学生的朗读,连后进生也能读出急切恳求的味道。

4.动作、表情的情感表达当人的情感特别丰富的时候会变得手舞足蹈,这就是一种自然的情感表达。

人需要表达情感的时候需要借助动作表情,而有时候加上动作和表情也能帮助你去更好的表达情感。

例如在《棉花姑娘》中,孩子们读好了棉花姑娘请求的话,这时候让他们加上动作,演一演棉花姑娘,这时候他们就会调动表情,皱着眉头瞪大眼睛,两手也加上仿佛就是一个急切的棉花姑娘。

这时候孩子们不需要再看书来读好请求句了。

在表演燕子的时候,他们也仿佛变成了一只空中飞的小燕子,也就自然而然得想到燕子是捉空中飞的害虫,更帮助他们理解文章的主旨。

在表演时孩子们都能声情并茂,我想下课以后他们肯定已经深深记住了棉花姑娘的着急、难受的恳求,也肯定记住了燕子、啄木鸟、青蛙这些捉虫医生的职责。

5.同桌、四人小组的合作朗读。

合作学习是非常重要的学习方式,孩子在课堂上学到的东西有很多时候还是向周围的人学到的多,同学和同学之间互相模仿互相学习是非常重要的学习方式,同时同学也有非常好的模仿和榜样作用。

在《棉花姑娘》的教学中,前面一个自然段我带着孩子们学,后面两个自然段我就让孩子们四人小组合作学习,并且不用学习两段,因为这三段格式相似,非常容易理解和记忆,所以让小组根据自己的喜好去选择一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