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的交往与冲突》课后反思
中外的交往与冲突教案(精选4篇)
中外的交往与冲突教案(精选4篇)中外的交往与冲突篇1【教学目标】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郑和下西洋、戚继光抗倭、葡萄牙攫取澳门的居住权等基本史实,掌握明朝对外关系的概况。
通过本课学习,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观察和分析图片及史料的能力。
引导学生综合评价戚继光为民族英雄,以提高学生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通过郑和远航的盛况所体现的我国古代造船业、航海技术在世界的先进地位,以及郑和远航增进我国同亚非各国的友谊这些史实,增加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教材分析】本课重点是郑和下西洋。
郑和下西洋标志着我国古代航海事业发展达到了顶峰,是我国古代经济发达的体现,同时也表现了中国人民英勇无畏的精神。
学习这一内容,对于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有重要作用。
另外,郑和下西洋后,中国文化进一步影响到亚非地区,郑和远航架起了中国同亚非各国友谊的桥梁,在郑和船队到达的很多地方,都有纪念他的遗迹,影响至今,意义深远。
本课涉及的空间概念较多,学生在世界历史方面的知识储备不足,加上古今地名的叫法不一致,会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不便。
【教学过程】一、郑和下西洋1、郑和下西洋的概括将郑和的航海与同一时期欧洲航海家的航海活动作一简单比较,并引导学生得出结论:郑和下西洋不仅时间早,而且航海规模之大、远航次数之多,以及涉及的地区范围之广,在世界航海史上都是空前的。
人物地点时间次数人数船数郑和下“西洋” 1405~1433年7次27800人大号宝船63艘(共百余艘)哥伦布到达美洲 1492~1504年 4次 1000~1500人 17艘达伽马绕过好望角,到达印度1497~1498年1次160人4艘(一说3艘)船只大小大号宝船长44.4丈,宽18丈(淮尺),折合公制长151.8米,宽61.6米旗舰100吨,长24.5米,宽6米,其他二舰50吨、40吨120吨100吨50吨2、郑和下西洋的条件学生讨论、归纳。
(1)明朝前期国力的强盛;(2)指南针的广泛使用;(3)郑和个人气概和勇于探索的精神;(4)明朝造船技术的发达。
课文《中外的交往与冲突》教学反思
课文《中外的交往与冲突》教学反思课文《中外的交往与冲突》教学反思反思一:中外的交往与冲突>教学反思《中外的交往与冲突》这节课,虽然教学环节比较完整。
但是总体上感觉比较沉闷,没有激情和闪光点,我觉得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一、学生比较紧张。
平时上课,这个班的学生是比较活跃的。
但是公开课有老师在后面听课,大家就都显得很拘束,有个学生站起来回答问题,紧张得连话都说不完整。
因此举手发言的学生只是集中在少数几个学生身上。
二、学生思维受课本影响较大。
本课的内容比较充实,所以为了让教学内容能在指定的时间里完成,要求学生课前按四人小组为单位根据《随郑和下西洋的经历》预习课文。
结果学生由于紧张、怕出错,答案都局限在课本上,课本上找不到答案就不知道如何回答了。
而本课在其他班讲授时,没有进行课前预习,可学生思维很活跃,抢着回答,答案超出了课本范围,而且讲得合情合理,可是时间花费较多,教学任务没有完成。
三、教学设计有所欠缺。
有关"郑和下西洋的经过"设计得不好,本想让学生以四人小组为单位根据路线、贸易、困难条件等内容进行讨论描绘,结果却变成了老师提问、学生读书的局面,思维没有发散。
而"戚继光抗倭"一目,抗倭史实讲述得比较简单。
课后根据学生上交的评价表来看,三维目标基本上达到,特别是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
大部分小组在>心得体会上写到:为中国感到自豪,要学习郑和吃苦耐劳和戚继光英勇无畏的精神。
还有小组说到:今天不仅学习了历史,而且还学会了如何做人;从小养成好的品质,等于向成功迈进了一步。
第三单元测试卷中第六大题是有关郑和下西洋的内容,学生在测试中本题的正确率较高,其中问道"如果你是明朝皇帝,你会继续进行大规模的航海活动吗?"大部分学生回答:"不会,因为会大大损耗本国的国力,给其他国家以可乘之机,但是也不能放弃海外交往和贸易。
"这些说明学生基本上掌握了本课的内容。
中外的交往与冲突教学反思
第16课《中外的交往和冲突》教学反思《中外的交往和冲突》是七年级下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的危机”中的一课。
本课主要讲述了明朝的建立以及明朝时期统对外交往的措施及其影响。
在本课的教学实施过程中,我感觉到有以下的可取之处:1.本课能紧紧围绕明朝君权的加强这一主题,通过设计主问题,以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来理清本课的线索,落实重点知识,突破难点知识。
在教学设计上,我把《郑和下西洋》、《戚继光》、《葡萄牙攫取澳门的居住权》等的内容重新整合,由浅入深地将全课知识串起来,这当中既有基础性的问题,学生通过阅读就能明确答案,又有需要合作探究来解决的问题,在问题的设计上是有梯度、有层次的。
2.充分利用了历史课程的各种资源,包括图片、文字介绍、视频资料等,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历史事件。
我们知道教材是重要的教学资源,但只靠教材教学却有很大的局限性。
因此我注重开发课外历史课程资源,弥补教材的不足,拓展和活化教材内容,引发学生兴趣,兼顾不同层次学生的认知。
本节课中,我选用的教学资源有人物图片、文物图片、视频资料、文史资料等。
比如,在上课之前,我通过PPT播放了郑和下西洋的路线图、戚家军抗倭等图文资料,让学生了解生活中与明朝有关的一些故事,为新课的学习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教学过程中,选用了图片和文字介绍。
通过播放一段视频资料的形式,帮助学生理解了这个历史事件,有效地突破了教学难点,充分发挥了多种历史课程资源的优势,使我们的历史课堂真正做到有声有色。
3.教学过程中我注重调动学生的参与课堂学习的欲望,把课堂上话语权交给学生,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尤其关注学生概括能力和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鼓励学生相互合作和努力实践,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有成功感,相信并肯定自己。
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我还力求体现备课思路,引导学生在轻松自然的课堂氛围中积极主动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上的主人。
教学语言上,更加注重规范性,做到精、准、趣,避免口头禅,让学生能够真正被语言所打动。
16课---中外交往与历史冲突
历史教学】第16课《中外的交往与冲突》教学设计2008-06-04 00:53:00, 灵山中学林佳,6121,0/93, 原创,(1)第16课《中外的交往与冲突》教学设计、反思(林佳)。
本节课的点评(林芳华)第16课《中外的交往与冲突》教学设计海口市灵山中学林佳学习目标1、通过本课学习,了解郑和下西洋、戚继光抗倭、葡萄牙攫取在澳门的居住权等基本史实,掌握明朝对外关系的概况。
2、通过学习郑和下西洋、戚继光抗倭等事件,从他们身上学习高尚的品德。
3、通过学习葡萄牙攫取澳门的居住权,正确认识“落后就要挨打”。
教学重点1、郑和下西洋。
2、戚继光抗倭。
教学难点郑和下西洋路线和所经过的地方(古今地名对照)。
教学过程及指导一、导入新课,提示学习目标。
二、学习新课。
(一)、郑和下西洋1、提示自学指导(一):请同学们认真自读课本第一子目的内容(即84—87页),大字部分细读、小字部分快读,找出下列问题的相关答案,并用红笔做好标记。
5分钟后检测,看谁回答得快而准确。
(1)、明朝的“西洋”是指什么?(2)、郑和下西洋的伟大壮举发生在哪位皇帝时?郑和下西洋的目的是什么?(3)、郑和为什么能成功地实现远航?(讨论)(4)、看下列表格,郑和下西洋有什么特点?(5)、郑和下西洋有什么意义?2、学生自学,教师巡视指导。
3、学生对疑难问题进行讨论交流。
4、检测(学生举手回答),点拔,更正和补充。
5、导入下一子目内容。
(二)、戚继光抗倭1、提示自学指导(二):用3分钟自学本子目内容,大部分细读、小部分快读,回答下列思考题:(1)、”倭寇”是指—?(2)、戚继光为什么要抗倭?你从他身上能学到哪些优秀品质?(3)、戚继光抗倭取胜的原因有哪些?(讨论)(4)、在中国古代史上还有哪支军队以纪律严明而著称?这一支军队和戚家军在抗击对象上有什么不同?如何评价戚继光?2、学生自学,教师巡视指导。
3、学生对疑难问题进行讨论交流。
4、检测(学生举手回答),点拔,更正和补充。
《中外的交往与冲突》教案范文
《中外的交往与冲突》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中国古代历史上的对外交往,如丝绸之路、郑和下西洋等。
(2)了解中国近代历史上的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如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等。
(3)了解世界历史上的重要战争和冲突,如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等。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查阅资料、讨论等方式,分析中外交往的意义和影响。
(3)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评价中外交往与冲突的历史作用和影响。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民族自豪感。
(2)培养学生珍惜和平、反对战争的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中国古代历史上的对外交往,如丝绸之路、郑和下西洋等。
(2)中国近代历史上的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如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等。
(3)世界历史上的重要战争和冲突,如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等。
2. 教学难点:(1)丝绸之路的历史背景和影响。
(2)郑和下西洋的航海路线和意义。
(3)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原因和影响。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多媒体展示丝绸之路、郑和下西洋等图片,引导学生关注中外交往的历史事件。
(2)讲述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等历史事件,引发学生对中外冲突的思考。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查阅资料,了解丝绸之路的历史背景、经过和影响。
3. 课堂讲解:(1)讲解中国古代历史上的对外交往,如丝绸之路、郑和下西洋等。
(2)讲解中国近代历史上的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如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等。
(3)讲解世界历史上的重要战争和冲突,如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等。
4. 课堂互动:(1)进行小组合作,让学生比较中外交往与冲突的异同。
(2)开展课堂讨论,让学生评价中外交往与冲突的历史作用和影响。
(2)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进一步深入了解中外交往与冲突的历史事件。
四、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讨论等情况,评价学生的参与程度。
【2021年】第16课中外的交往与冲突4
《第16课中外的交往与冲突》课后反思1、时间上:从定下来上整合课,到整合课录像完毕,个人对于时间的安排不合理,即前松后紧。
学校事务性的工作多,个人思想上总认为时间充裕,导致自己不能有效、合理的安排、规划好这节课。
2、技术上:由于自己技术的不过硬,在整合课的制作上完全依赖计算机老师。
在日常教学中,自己能够灵活应用PPT于教学,但凡是超出这个范围,自己就无从下手。
通过这次参加比赛,暴露出自己在计算机应用技术上的薄弱之处,不能进一步了解掌握更高一级的技术,只是满足于课堂教学的范围。
因此,前期自己的工作就是搜集资源,在将所授内容构思好之后,通过跟计算机老师协调、沟通之后,将自己的思路呈现出来。
技术上的不过关,造成自己在完成整合课这项工作时的被动。
3、课程内容上:之所以选择这一课来进行整合,是基于资源的丰富以及通过两个人物带动的两个历史事件所产生的不同的影响。
教学设计上,因为自己没有很高的计算机技术,又怕给别人增加很大的负担,就采用了以“我的博客”的形式来再现教学资源,这样设计的目的主要就是不花哨、实用。
我们的课堂有时就是需要扎实的做些东西,而非仅仅停留在“表面繁荣”上。
因此,在将本节课整合成三大块的同时,主要是依托“我的博客”来进行教学。
记得第一次在计算机教室上课时,留给自己最深的印象就是:“这里不是我的地方。
”孩子们人手一台电脑,特别是课堂中相当一部分时间都是需要学生自己操作电脑,教学形式的改变,也让学生在课堂上的关注点发生了改变。
因此,课堂的秩序和上课效果不好。
通过调整,从以下几个方面下手整改:一是及时点评、控制,课堂张弛有度。
在计算机教室上课并不意味着计算机取代了教师,而是教师通过计算机为学生提供更丰富、有效的学习资源来完成学习任务以及拓展学科视野。
因此,教师及时总结,并且在总结时一定要让学生放下手中电脑,认真、集中精力的去听,这时,就需要老师通过控制电脑的形式进行。
因为,孩子毕竟是孩子,课堂上不能任其为所欲为。
《中外的交往与冲突》教案范文
《中外的交往与冲突》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中外历史上的交往与冲突,掌握相关的历史事件和人物;通过分析史料,提高解读和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批判性思维;学会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历史问题。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珍视和平,反对侵略的爱国情感;认识历史的发展规律,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中外历史上的重要交往与冲突事件,及其对我国的影响。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历史问题,认识历史的发展规律。
三、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料,再现历史场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问题驱动法:设置思考题,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3. 小组合作学习:划分学习小组,让学生在讨论中互动交流,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中外历史上的交往与冲突,引发学生对主题的兴趣。
2. 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中外历史上的重要交往与冲突事件。
3. 合作探讨:划分学习小组,让学生针对某一冲突事件,分析其原因、过程和影响。
4. 分享与展示:各小组代表分享研究成果,全班同学互动交流,教师点评。
5. 总结提升:教师引导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历史问题,认识历史的发展规律。
五、课后作业1. 请学生结合所学内容,选取一个中外历史上的冲突事件,深入了解其原因、过程和影响,下节课分享。
2. 思考题:如何看待中外历史上的交往与冲突?对我们今天有何启示?六、教学评价1. 知识掌握:通过课堂提问、课后作业等方式,评估学生对中外交往与冲突历史事件的了解程度。
2. 能力培养:通过小组讨论、分享与展示,评估学生在团队协作、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方面的能力提升。
3. 情感态度:通过课堂讨论、课后作业等,评估学生对爱国主义、珍视和平、反对侵略等情感态度的培养。
第16课中外交往和冲突
第16课中外的交往与冲突一、导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郑和下西洋、戚继光抗倭、葡萄牙攫取澳门的居住权等基本史实。
2、能力目标:.通过本课学习,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观察和分析图片及史料的能力。
通过分析戚继光抗倭取得成功的原因,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向学生进行传统的爱国主义教育,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健全的人格。
二、教材简析明朝对外关系中的几件大事有郑和下西洋,戚继光抗倭,葡萄牙攫取在澳门的居住权。
前者属于友好的交往,后两者表现为冲突和战争。
三、导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教师导入:学生根据搜集的资料介绍郑和,教师问学生:你们知道成年以后的郑和是怎样远航的吗?明代的中外关系中还发生过哪些重大事件?学过这篇课文,你就会明白了。
(二)、新知预习1、为了加强同的联系,从年到年,郑和下西洋,到过亚非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和.促进了我国和亚非各国的,加强了我国同亚非各国的关系。
比欧洲航海家的远航早,郑和是我国也是世界历史上伟大的航海家。
2、元末明初,“”侵略骚扰我国。
明朝中期,明政府派将领,到沿海抗倭,他组建了一支抗倭队伍,人称“”,在台州战役,平息了东南沿海的倭患。
3、从16世纪开始,一些相继来到我国的沿海地区,进行活动。
年,葡萄牙殖民者攫取了在我国的居住权。
(三)学生小组合作学习1、郑和下西洋的目的是什么?郑和下西洋的目的有几种观点——政治原因说;经济原因为主说;稳定局势,发展友好说。
然后指出:目前史学界对郑和下西洋的目的争论较多,但都不否认“为了加强同海外各国的联系”这一最基本的目的。
2、明成祖为什么将远航的重任交给了郑和?3、明朝中期,国势日渐衰落,东南沿海倭患猖獗,为捍卫祖国领土完整和主权不受侵犯,明政府派年轻将领戚继光到浙东沿海抗倭,结果如何?4、戚继光身上能学到哪些优秀的品质?【戚继光热爱祖国、淡泊名利;能在国家危难之时立下远大志向,挺身而出,时刻以国家和民族安危为己任。
《中外的交往与冲突》教案范文
《中外的交往与冲突》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中国古代与外国的交往历程;(2)掌握中外交往中的重要事件和人物;(3)分析中外冲突的原因和影响。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查阅资料、讨论交流,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团队协作能力;(2)运用历史地图、图片等教学辅段,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中外交往与冲突的过程;(3)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深入了解中外交往与冲突的具体情况。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自豪自信的情感;(2)培养学生尊重不同文化、理解不同价值观的态度;(3)培养学生珍惜和平、反对战争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中国古代与外国的交往(1)丝绸之路的开通与中断;(2)郑和下西洋的壮举;(3)外国使节来华的史实。
2. 中外冲突事件(1)鸦片战争的爆发;(2)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经过;(3)甲午中日战争的经过及结果。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中国古代与外国的交往历程;(2)中外冲突事件的原因、过程和影响。
3. 教学难点:(1)丝绸之路的开通与中断;(2)郑和下西洋的壮举;(3)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的背景、过程和结果。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运用多媒体展示中国古代与外国交往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2)教师简要介绍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内容。
2. 自主学习:(1)学生阅读教材,了解中国古代与外国的交往历程;(2)学生分组讨论,分析中外冲突的原因和影响。
3. 课堂讲解:(1)教师讲解丝绸之路的开通与中断、郑和下西洋的壮举;(2)教师讲解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的背景、过程和结果。
4. 案例分析:(1)教师展示相关案例,引导学生深入了解中外交往与冲突的具体情况;(2)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案例中的人物和事件。
5. 课堂小结:(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知识点;(2)学生分享学习收获和感悟。
五、课后作业1. 请学生结合教材,总结中国古代与外国的交往历程;3. 请学生查找相关资料,深入了解一位在中外交往与冲突中立下赫赫战功的民族英雄,下节课分享。
《中外的交往与冲突》教案:探究跨国学术交流中的文化背景与学科差异
《中外的交往与冲突》教案:探究跨国学术交流中的文化背景与学科差异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旨在帮助学生明确跨国学术交流中文化背景和学科差异对交流的影响,加深其对不同文化和学科领域之间契合和冲突的理解,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有助于其在不同文化和学科背景之间有效沟通和交流。
二、教学内容1.中外文化背景的异同2.学科差异对交流的影响3.跨国学术交流中的文化背景和学科差异三、教学方法1.教师导授2.讨论和分组讨论3.视频观看四、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组图片让学生回顾一下中外文化差异,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图像:在西方文化中,左侧的画面上女士倾斜着头,眉头紧锁,看着镜头;右侧的画面上,两个人都正视镜头,同时微笑着,这象征着什么?这种区别在文化接触中有何影响?2.讨论中外文化背景的异同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对中西文化方面的共性和差异进行讨论,请一名学生汇报讨论结果。
3.学科差异对交流的影响教师根据自己的学科背景,引领学生讨论学科差异对交流的影响,如间接与直接推理、概括与综合、逻辑与传统等方面的基本差异,通过讨论和分析,引导学生理解并能够运用到实际中。
4.观看视频让学生观看跨国学术交流的视频,引导他们关注文化和学科方面的差异,着重解读视频中的语言和行为背后的文化意义。
通过观看和分析,让学生深刻体会文化背景和学科差异对交流的影响。
5.讨论跨国学术交流中的文化背景和学科差异让学生分组进行讨论,探讨跨国学术交流中的文化背景和学科差异,例如跨国推销和跨国合作中存在的文化差异,跨学科交流中的沟通困难和理解偏差等。
六、教学评价方法教学评价方法主要是通过观察、参与和讨论来完成的,评价学生是否能够充分理解中外文化背景的异同和跨学科交流中所存在的问题和挑战,并能够灵活运用到实际跨文化交际中。
最终将通过定期测验和考评的方式对学生进行评价,以评估他们的学习成果和技能水平。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旨在帮助学生了解跨国学术交流中文化背景和学科差异的影响,在学生活动中运用视觉、听觉和语言多种感知方式提高学习效果,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跨文化交际的技能,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和操作性。
《中外的交往与冲突》教案:分析人际交往中的文化误解与解决方法
《中外的交往与冲突》教案:分析人际交往中的文化误解与解决方法人类社会是由各种各样的文化汇聚而成的,而文化的差异导致了不同民族之间的交流、交往、互动时难免会产生出现文化误解,甚至是冲突。
在跨文化的交往中,文化背景的差异和文化价值观的不同,常常会导致人际交往中的各种问题,如沟通障碍、行为误解、情感矛盾等等。
本文将分析人际交往中的文化误解和解决方法,帮助人们更好地处理跨文化交往中的问题。
一、人际交往中的文化误解1.语言障碍在语言和思维模式上存在差异是跨文化交往中最常见的问题之一。
一方面,由于语言不通,很难彼此有效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意愿;另一方面,由于言语的表达方式和意义的背景存在巨大的差异,往往会导致沟通交流的困难。
例如,在华人社区中,“马马虎虎”被认为是不太负责任的表现,而在美国文化中,“好的”回答通常被认为是礼貌性的回答,实际上并不代表同意或者会去做某事。
2.文化价值观的不同相信大家都有这样的体验:当有机会接触到不同文化的人们时,可能会对对方的言行产生困惑,甚至是不满。
比如,中国人会觉得英国人喜欢排队,是个很受人尊重的行为,而美国人却不喜欢排队,更喜欢挤在一起,这两种行为在两个文化中都是被认为是文化背景下自然而然的,但对于不同文化的人来说,总是会认为对方不懂规则或者是故意不遵守规则。
3.行为模式的差异不同的文化通常会表现出不同的行为模式,人们在进行跨文化交往时,很容易将对方的行为视为不礼貌或者令人反感。
例如,中国人喜欢亲密的肢体接触,美国人自认为空气中应该充满个人空间,任何肢体接触都是不受欢迎的,并会导致反感。
二、人际交往中的文化冲突1.文化歧视跨文化交往中常常会遭遇到文化歧视。
由于对方文化背景的不同,人们很容易出现“异化”的现象,并产生歧视,造成冲突。
例如,一个西方人可能会认为中国人是非常礼仪的,并强制中国人在“适当的”场合下挥手,但是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挥手是不被认为是合适的举止方式,可能会造成尴尬和冲突。
中外的交往与冲突课后反思
《中外的交往与冲突》课后反思《中外的交往与冲突》课后反思周正勇在这次中,我们历史组精心设计、认真打磨了《中外的交往与冲突》一课,获得了较多的好评,也收获了听课老师的宝贵建议。
>一课,就内容而言,内容多,需要学生思考的东西也多,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逐步了解知识、领会知识、引起思考。
整堂课以交往与冲突、强与弱的变化来组织材料、呈现内容,学生学习思路清晰热情也高。
通过一些视频资料和图片资料的应用,学生有了身临其境的感受,拉近了历史与现实的距离。
下面结合我的教学实践,谈谈此次“教学活动周的几点体会。
一、创设历史情境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陶冶学生情操我们的历史是丰富多彩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学、自然科学等都有历史的影子。
历史知识的教学与青少年的探求心理是可以紧密联系的,那么,历史教学过程应该是多姿多彩的,而创设历史情境教学,就是符合青少年心理,调动学生学习历史兴趣的重要方法之一。
历史情境教学就是教师运用或渗透情感并利用各种教学手段,通过对图片、录像、电视、多媒体课件的展示,学生表演等方法,渲染出形象、生动、感人、逼真的教学环境和氛围,多方面、多层次、多角度地唤起学生的注意,使学生身临其境,并在这种环境和氛围中去感知和探究历史。
例如在本课的设计上,“郑和下西洋”是本课的重点,而郑和下西洋的条件、影响对于初中生来讲是较难理解的。
我设计了几个问题,通过材料和视频展示,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合作探究,通过情景假设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受。
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有话说,在交流中增进同学间的了解,他们既获得了知识,更能体验成功。
同时体现了“生存”理念。
学生讨论很热烈,准备了很多东西,我再引导得出物质上的准备、技术上的准备、心态上的准备等。
同时更大程度上发挥了图片的作用,为了让学生更为全面的了解了郑和远航的历史意义,给学生提供放飞想象的空间,我设计了“看图说史”的环节,多媒体展示了三张纪念郑和下西洋的邮票,让学生讲出邮票上反映的史实,从而得出郑和下西洋影响:促进了中国和亚非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加强与亚非国家的友好关系。
《中外友好交往》的历史教学反思
《中外友好交往》的历史教学反思
《中外友好交往》的历史教学反思
在学到中日友好关系的史实时,我让学生根据日本重视唐朝文化、唐文化对日本的影响、中日友好交往中人物三个方面来讲述。
由于是学生讲给学生听,同学们的注意力集中,全神贯注的'听,学生学得轻松、愉快。
教师充当‘导游’角色,在教室里巡视、指导每小组需要质疑的地方,教得也轻松。
我觉得这样太能真正体现课改的要求,放手让学生自己学,自己独立解决问题,学生才真正把课本上的知识变为自己头脑中的知识。
如果在课堂上这样的‘小老师’多起来,教师会轻松、愉快很多。
寓教于乐,让学生走上讲台,改变一下角色,改变传统教学模式,我想我们的历史教学会走进一片天地,成绩也会提高。
《中外的交往与冲突》教案范文
《中外的交往与冲突》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外关系的发展历程,理解不同历史时期中外交往与冲突的特点。
2. 培养学生运用历史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历史思维水平。
3. 通过对中外交往与冲突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和平与发展的重要性,增强民族自豪感和使命感。
二、教学内容1. 中外关系的发展历程2. 不同历史时期中外交往与冲突的特点3. 影响中外交往与冲突的原因4. 我国在中外交往与冲突中的地位和作用5. 和平发展与国际合作的重要性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中外关系的发展历程,不同历史时期中外交往与冲突的特点,影响中外交往与冲突的原因。
2. 教学难点:我国在中外交往与冲突中的地位和作用,和平发展与国际合作的重要性。
四、教学方法1. 采用案例分析法,以典型历史事件为例,引导学生深入了解中外交往与冲突的背景、过程和影响。
2. 运用比较法,让学生分析不同历史时期中外交往与冲突的异同,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3. 采用讨论法,组织学生就中外交往与冲突相关问题展开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张世界地图,引导学生关注各国之间的地理位置,引发对中外交往与冲突的思考。
2. 讲解中外关系的发展历程,分析不同历史时期中外交往与冲突的特点。
3. 分析影响中外交往与冲突的原因,如经济利益、政治制度、文化差异等。
4. 讲解我国在中外交往与冲突中的地位和作用,如古代丝绸之路、抗日战争等。
5. 讨论和平发展与国际合作的重要性,引导学生认识到我国在国际事务中的责任和使命。
6. 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进一步深入思考中外交往与冲突的问题。
六、教学评价1. 通过对学生课堂表现的评价,了解学生对中外交往与冲突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采用小组讨论、问题解答等方式,评估学生在讨论中的参与度和合作能力。
4. 结合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和考试成绩,全面评价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掌握情况。
16课---中外交往与历史冲突
16课---中外交往与历史冲突历史教学】第16课《中外的交往与冲突》教学设计2008-06-04 00:53:00, 灵山中学林佳, 6121, 0/93, 原创 ,(1)第16课《中外的交往与冲突》教学设计、反思(林佳)。
本节课的点评(林芳华)第16课《中外的交往与冲突》教学设计海口市灵山中学林佳学习目标1、通过本课学习,了解郑和下西洋、戚继光抗倭、葡萄牙攫取在澳门的居住权等基本史实,掌握明朝对外关系的概况。
2、通过学习郑和下西洋、戚继光抗倭等事件,从他们身上学习高尚的品德。
3、通过学习葡萄牙攫取澳门的居住权,正确认识“落后就要挨打”。
教学重点1、郑和下西洋。
2、戚继光抗倭。
教学难点郑和下西洋路线和所经过的地方(古今地名对照)。
教学过程及指导一、导入新课,提示学习目标。
二、学习新课。
(一)、郑和下西洋1、提示自学指导(一):请同学们认真自读课本第一子目的内容(即84—87页),大字部分细读、小字部分快读,找出下列问题的相关答案,并用红笔做好标记。
5分钟后检测,看谁回答得快而准确。
(1)、明朝的“西洋”是指什么?(2)、郑和下西洋的伟大壮举发生在哪位皇帝时?郑和下西洋的目的是什么?(3)、郑和为什么能成功地实现远航?(讨论)(4)、看下列表格,郑和下西洋有什么特点?特点时间1405~1433年次数先后7次规模最大的海船44丈,宽18丈。
每次航行大小船只200多人数每次出海2.7~2.8万人到达范围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岸。
(5)、郑和下西洋有什么意义?2、学生自学,教师巡视指导。
3、学生对疑难问题进行讨论交流。
4、检测(学生举手回答),点拔,更正和补充。
5、导入下一子目内容。
(二)、戚继光抗倭1、提示自学指导(二):用3分钟自学本子目内容,大部分细读、小部分快读,回答下列思考题:(1)、”倭寇”是指__?(2)、戚继光为什么要抗倭?你从他身上能学到哪些优秀品质?(3)、戚继光抗倭取胜的原因有哪些?(讨论)2、郑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因为()(1)时间长,1405-1433年七次航海(2)航程远,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3)航史早,比欧洲开辟新航路早半个世纪(4)规模大,第一次航行有航船二百我艘,两万七千多人A、(1)(2)B、(1)(2)(3)C、(1)(3)(4)D、(1)(2)(3)(4)3、戚继光抗倭所取得的台州九捷,发生在()A、浙江B、江苏C、广东D、福建4、假如你跟随郑和的船队下西洋,下面哪些地方是般队没到过的()A、印度洋沿岸B、红海沿岸C、非洲东海岸D、地中海沿岸5、明朝中期的抗倭斗争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反抗外来民族侵略并取得胜利的斗争,在这次抗倭斗争中涌现出来的著名民族英雄是()A、戚继光B、文天祥C、岳飞D、林则徐6、郑和下西洋的最主要目的是()A、为加强同海外各国的联系B、宣扬明朝国威C、寻找在“靖难之役”中不知去向的建文帝D、开拓疆域7 、南宋“岳家军”和明朝“戚家军”最相似的方面是()A、抗击蒙古军队B、作战勇敢,纪律严明C、肃清倭寇D、抗击金军8 、1553年,攫取在我国广东澳门居住权的是()A、西班牙殖民者B、荷兰殖民者C、葡萄牙殖民者D、英国殖民者第16课《中外的交往与冲突》教学反思海口市灵山中学林佳本节课是以“中外的交往与冲突”为主线开展的一系列课堂教学活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外的交往与冲突》教学反思
一、内容分析
第16课《中外的交往与冲突》在七年级历史下册中占有重要位置,它叙述了明朝和外界的交往与冲突的事件,在一定程度上显示了中国的强大,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本节课设计的教学目标是:通过教学,让学生知道郑和下西洋、戚继光抗倭、葡萄牙攫取澳门的居住权等基本史实,掌握明朝对外关系的概况;分析郑和能成功地实现远航西洋的条件,戚继光抗倭取得成功的原因,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学习郑和精神,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学习戚继光抗倭的事迹,初步树立对国家、民族的历史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感受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英勇斗争精神。
通过澳门被侵占的史实理解封建制度的衰落。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郑和下西洋、戚继光抗倭,而郑和下西洋应该是重中之重。
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是:郑和能成功地实现远航西洋的条件。
二、教学理念
1.以《历史教学大纲》、《新课标》、《考试大纲》为依据,从实际出发。
本节课除了郑和下西洋、戚继光抗倭、葡萄牙攫取澳门居住权等基本史实外,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对学生进行传统的爱国主义教育外,通过引导学生发现郑和与戚继光这二位历史人物的人格魅力,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健全的人格,增加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等方面有着独道的作用。
这一内容也是中考要求的高度。
因此在上课时我增加了这一内容的拓展。
2.制做多媒体课件,通过播放历史视频,展示各种图片,欣赏音乐等方式,使学生从视觉、听觉上更加直观形象地感知具体的历史,从而使抽象的历史知识变得更直观、形象而生动,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和热情。
3.初高中历史知识的衔接。
如在讲郑和下西洋目的的时候,我们书本上就只讲是为了“加强同海外各国的联系”,实际上郑和下西洋最主要的目的是我上课时补充的第(2)点,即“宣扬国威和到西洋取宝”,北师大版(第23课)教材讲得很直白:“郑和下西洋的目的主要是宣扬国威和到西洋‘取宝’……”,而在高中历史《中国古代史》模块第六章的第六节也把“宣扬国威”做为郑和下西洋的首要目的,因此在考虑初高中历史知识的衔接问题时,我补充了这一内容。
4.关注前后历史知识、中外历史知识的联系,使学生从纵向、横向来理解、掌握历史知识,并学会用联系的方法来学习历史知识。
如我在讲郑和下西洋时,我进行了郑和下西洋与欧洲航海家航海的横向比较,得出“郑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的结论;在讲葡萄牙攫取澳门居住权知识点时,我增加了澳门的回归内容。
5.考虑到课时紧的问题,我在课前制做了《学习导航》,让学生在课前带着思考题去预习。
三、教学缺憾与启示
这一节课的课件,我做得太完整了,而正是这过于完整的教学设计,导致了:老师做多了,学生做的就少了!这也是这节课时间紧,节奏快的主要原因。
更是这节课最大的一个缺憾。
好在这一节课也让我看到了我们学生的高度:从学生对郑和下西洋条件、戚继光抗倭取胜原因的分析上看,我们的学生应该是很棒的,今后应该大胆的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要记住:教师的角色应该是教学的领路人,指导者,而不是主导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