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苏教版选修《史记选读》练习:秦始皇本纪演练+Word版含解析.doc
语文苏教版选修《史记选读》练习:综合能力检测(二)+Word版含解析.doc
综合能力检测(二)(本试卷满分60分,时间90分钟)一、知识积累(共21分,每小题3分)1.下列加点字字形和读音都正确的一项是()A.巡狩.(shòu)沟淢.(xù)陂.九泽(bēi) 断垣.残壁(yuán)B.践阼.(zuò) 田筹.(chóu)度.九山(dù) 骄奢淫逸.(yì)C.湍.悍(zhuān) 衍.溢(yǎn)飨.其利(xiǎng) 川壅必溃.(kuì)D.蓟.北(jì) 僭.端(jiàn)相.齐国(xiāng) 殷.鉴不远(yīn)解析:选A。
B.筹—畴,“度”读duó;C.“湍”读tuān;D.“相”读xiàng。
2.下列各句中加点实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天下皆以舜之诛.为是沛公至军,立诛.杀曹无伤B.禹伤先人父鲧功.之不成受诛驽马十驾,功.在不舍C.禹乃行相.地宜所有以贡伯尔教其所爱者相.驽马D.女其往视.尔事矣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解析:选C。
A项,名词,惩罚;动词,诛杀。
B项,功效;成功。
C项,察看,考察。
D项,办理;比较。
3.下列各句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女平水土,维是勉之.卜居焉,曰吉,遂国之.B.我以.其璧与圭归南面倍依以.朝诸侯C.于楚,西方则.通渠汉水、云梦之野此渠皆可行舟,有余则.用溉氵侵D.其德不违,其仁可亲,其言可信.信.有,昔周公命我勿敢言解析:选C。
A项,助词;代词。
B项,介词,把;连词,表目的,来。
C项,连词,表承接,就。
D项,动词,相信;副词,确实。
4.下列选项中都有通假字的一项是()①天下皆以舜之诛为是②九山刊旅,九川涤原③太公、召公乃缪卜④薄衣食,致孝于鬼神⑤坠天之降葆命⑥尔之许我,我以其璧与圭归⑦淮夷、徐戎亦并兴反⑧故道河自积石历龙门A.①③⑤⑥B.②③④⑦C.②⑤⑥⑧D.①④⑦⑧解析:选C。
高二语文苏教版《史记选读》综合测试 Word版含解析.docx
综合测试(满分150分,时间150分钟)第Ⅰ卷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3题。
中国古典山水诗究竟源于何时?近人范文澜说:“写作山水诗起自东晋初庾阐诸人。
”这话不无根据,写作山水诗形成一种潮流、一种时尚,的确是在东晋时期,《兰亭集》就是一个突出的例证。
东晋出现大量的山水诗,主要是纷乱的国情使然。
东迁的文士几乎都有“风景不殊,正自有山河之异”的慨叹,加上受政治暴力和军事暴力的迫害,失落感愈来愈沉重。
从清丽无比的江南山水风物中寻求抚慰和解脱,是行之有效的办法,于是流连山水,写作山水诗便相因成习,以至蔚然成风。
另外,在新的哲学思潮如玄学的冲击下,汉朝以来“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思想控制日趋软弱松弛,于是出现“越名教而任自然”“法自然而为化”之类的主张。
“自然”指宇宙自然规律,岿然不动的山和变动不居的水,则最充分、最完美地体现了这种规律,也就成了师法的对象,成了精神力量不竭的泉源。
孔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所谓“知者”,就是智慧之人;“仁者”则是仁义之人。
为什么说“知者乐水,仁者乐山”?朱熹的解释是:“知者达于事理,而周流无滞,有似于水,故乐水。
仁者安于义理,而厚重不迁,有似于山,故乐山。
”原来,知者、仁者的品德情操与山水的自然特征和规律性具有某种类似性,因而产生乐水乐山之情。
另外,与山水亲近还可丰富知识、培养和提高审美情趣以及模山范水的能力。
古今诗文大家、艺术巨匠大抵都有“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经历。
“读万卷书”正好可以弥补“行万里路”的不足。
由于受种种条件的限制,人们无法遍览全国各地的山水胜迹,便可持山水诗集为“卧游”之具,作纸上的观瞻。
这间接得到的知识和印象,与亲身所历、亲目所见自然隔了一层,但收获往往更快捷,也更精粹。
好的山水诗总是包含着作者深刻的人生体验,不单是模山范水而已。
如“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以理势入诗,兼有教化和审美的双重功能,它表现出的求实态度和奋进精神,对读者无疑是有力的鞭策和激励。
苏教版选修-史记-16.《秦始皇本纪》练习(附答案)
《秦始皇本纪》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历史上的秦始皇其人其事2.积累文中出现的重要字词和文言现象3.初步了解《史记》叙事的体例,叙事方式和叙事的艺术特色4.认识作者的思想感情,学会辨证的看待历史人物教学重点难点:掌握文中出现的重要字词和文言现象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导入: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时代,硝烟四起,群雄逐鹿,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这个时候,历史需要一个人来统一整个华夏大地,使社会稳定下来。
于是,赢政出现了,他励精图治,任用贤良,终于统一六国,建立起强大的秦王朝——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国家,虽然仅仅维持了十几年的时间,但是在我国的历史上却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代表着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总是越来越走向进步。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史记》,进一步了解一下这个集大毁大誉于一身的千古一帝。
2检查预习,学生朗读,纠正字音井陉(xíng)王贲(bēn)雨(yù)雪眇眇(miǎo) 谥(shì)朕(zhèn)辟(bì)禁黥(qíng)3学生自主梳理课文指导学生处理课文字词句中的疑难问题:(1)通假字彗星见东方“见”通“现”寡人以眇眇之身“眇”通“渺”不为置王,毋以填之“填”通“镇”卒有田常、六卿之臣,无抚拂“拂”通“弼”夸主以为名,异取以为高“取”通“趋”宫观百官奇器珍怪徙臧满之“臧”通“藏”闭中羡,下外羡门“羡”通“埏”虽万世世不轶毁“轶”通“迭”(2)古今异义昔者王帝地方千里古义:土地方圆今义:跟“中央”相对;地点他时秦地不过千里古义:不超过今义:表示转折增始皇寝庙牺牲及山川百祀之礼古义:古代祭祀用的牲畜今义:为正义事业献出生命百姓当家则力农工古义:在家今义:主持家务二世三世至于万世古义:到了今义:另起一事(3)词类活用诸尝与王生赵时母家有仇怨,皆坑之名词作动词,坑杀燕王东收辽东而王之名词作状语,向东降越君,置会稽郡使动用法,使……投降一法度衡石丈尺数词作动词,统一博士七十人前为寿名词作动词,上前人善其所私学,以非上之所建立意动用法,认为……是好的宫观百官奇器珍怪徙臧满之使动用法,使……满今青臣又面谀以重陛下之过,非忠臣名词作状语,当面;形容词作动词,加重树草木以象山名词作动词,栽树(4)特殊句式十四年,攻赵军于平阳状语后置非死云阳省略句卒有田常、六卿之臣,无抚拂,何以相救?宾语前置尽闭工匠臧者定语后置(5)多义词初:初令男子书年开始初大人以臣无赖当初楚怀王初封项籍为鲁公当初将:桓攻赵平阳,杀赵将将军使王贲将做将军乃遣当阳君,蒲将军将卒二万渡河率领皮之不存,毛将安附?将要兵:燕太子患秦兵至国军队又复立国,是树兵也战争收天下兵,聚之咸阳兵器齐王建与其相后胜发兵守其西界军队兵连祸结战争军:东与燕和兵,军上谷驻扎破荆军军队晋军汜南驻扎面:今青臣又面谀以重陛下之过当面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当面于是焉河伯旋其面目脸吕马童面之,指王翳曰背向发:发卒受地韩南阳假守腾派遣有贤士大夫发五十金拿出非常之谋难于猝发发动发其志士之悲哉抒发发沛中小儿得百二十人征发使:韩非使秦出使秦使将军王贲从燕南攻齐派遣周公之逮所由使也指使人皆得以隶使之驱使秦王使使者告赵王派遣下王翦将上地,下井陉攻占始皇下其议下交率群下以造谤在下位的人下外羡门放下(6)重点实词虚词:王之河南到秦用李斯谋,留非扣留发卒受地韩南阳假守腾代理内史腾攻韩,得韩王安捕获以其地为郡,命曰颍川命名秦王觉之,体解轲以徇示众乃益发卒诣王翦军增加王翦谢病老归辞别寡人以眇眇之身凭借今名号不更,无以称成功显扬,称颂群臣皆以为便有利请立诸子,唯上幸许希望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用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因为并阴山至辽东沿着吾闻殷周之王千岁统治所置凡七庙共道古以非今,饰虚言以乱实来以古非今者族用4课后作业:整理学习课文中的重要字词和文言现象思考课后阅读与探讨第二课时一..回忆上一节课的内容:翻译句子:秦王之邯郸,诸尝与王生赵时母家有仇怨,皆坑之始皇下其议于群臣,群臣皆以为便秦始皇置酒咸阳宫,博士七十人前为寿今青臣又面谀以重陛下之过,非忠臣人善其所私学,以非上之所建立二.复读全文,分析文章的结构:全文可分为两部分。
苏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史记选读)检测:6 秦始皇本纪 Word版含解析.doc
秦始皇本纪焚书坑[唐] 章碣竹帛烟销帝业虚,关河空锁祖龙居。
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元来不读书。
【内容赏析】这首咏史诗全诗运用了讽刺手法,对秦始皇焚书坑儒的暴虐行径进行了辛辣的嘲讽和无情的谴责。
秦始皇焚书的目的是加强思想统治,巩固帝业,但结果适得其反。
诗人用一“虚”字暗指秦王朝土崩瓦解,帝业落空,讽刺焚书的愚蠢。
“祖龙居”是指秦国首都咸阳所在的关中之地,尽管关河险固,防守严密,最终还是徒劳,故谓“空锁”。
“坑灰未冷山东乱”,运用夸张手法,写从焚书到农民起义相隔时间之短(实际是相隔四年),借以讽刺愚民之举之愚蠢。
以“刘项元来不读书”作结,既与开头紧密呼应,又深化了本诗的主题。
刘邦初为泗水亭长,项羽是“学书不成”,正是这两个“不读书”的人把“焚书”的王朝给推翻了。
本诗的特点是叙议结合,以叙史为依据,深入剖析,重在议论,表明观点,对所咏之史作出评判,成为咏史绝句中的名篇。
[知识·梳理]第1步读准字音——千言万语总关音邺.(yè) 颍.川(yǐnɡ) 井陉.(xín ɡ) 眇.眇(miǎo) 谥.号(shì) 仇雠.(chóu) 暨.(jì) 蓍.草(shī) 卜筮.(shì) 黔.首(qián) 辟.禁(bì) 强.起之(qiǎnɡ) 第2步识记通假——奥妙无穷方块字(1)寡人以眇眇之身(“眇”同“渺”)(2)毋以填之(“填”同“镇”,镇压,安定)(3)异取以为高(“取”同“趣”,趋向)(4)宫观百官奇器珍怪徙臧满之(“臧”同“藏”)(5)大事毕,已臧,闭中羡,下外羡门(“羡”同“埏”,墓道)(6)虽万世世不轶毁(“轶”同“迭”)第3步一词多义——看我七十二变(1)军⎩⎪⎪⎪⎨⎪⎪⎪⎧ 一军.至邺(名词,军队)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名词,战,战争)王亦能军.(动词,统帅,指挥)使曼伯与子元潜军军.其后(动词,攻击)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名词,军队)见可而进,知难而退,军.之善政也(名词,兵事)沛公已去, 间至军.中(名词,军营)楚伐绞,军.其南门(动词,陈兵)李广军.,极简易(动词,治军)全军.为上,破军次之(名词,军事编制单位)(2)患⎩⎪⎪⎪⎨⎪⎪⎪⎧ 燕太子丹患.秦兵至国,恐,使荆轲刺秦王(动词,担心,担忧)人人自安乐,无战争之患.,传之万世(动词,忧虑,担心)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名词,祸害,灾难)此数者用兵之患.也(名词,忌讳)故君之所以患.于军者三(动词,危害)时有患.疟疾者(动词,生病)(3)发⎩⎪⎪⎪⎪⎨⎪⎪⎪⎪⎧ 发.卒受地韩南阳假守腾(动词,派送)有贤士大夫发.五十金(动词,拿出)发.沛中儿得百二十人(动词,征召)野芳发.而幽香(动词,开放)舜发.于畎亩之中(动词,起用)使人发.书至赵王(动词,发出,送出)秦王发.图,图穷而匕首见(动词,打开,展开)见其发.矢十中八九(动词,射出,放出)非常之谋,难于卒发.(动词,发动)东窗事发.矣(动词,暴露)扼腕墓道,发.其志士之悲哉(动词,抒发)顷之未发.,太子迟之(动词,出发)(4)假⎩⎪⎪⎨⎪⎪⎧ 发卒受地韩南阳假.守腾(动词,代理)人多以书假.余(动词,借)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动词,凭借,借助)汉人未可假.大兵权(动词,给予)大臣犯法,无可宽假.(动词,宽容)假.之有人而欲南(连词,假设)十旬休假.,胜友如云(jià,名词,假期) (5)并⎩⎪⎪⎨⎪⎪⎧ 并.阴山至辽东(动词,傍,沿着)秦初并.天下(动词,兼并,吞并)异时诸侯并.争,厚招游学(副词,一起,一并)方夜中,生人与死者并.踵顶而卧(动词,紧挨着)并.歌舞之乐(同“屏”,屏除)苏秦为从约长,并.相六国(副词,同时)对联题名并.篆文,为字共三十有四(连词,和)而令广并.于右将军军出东道(动词,合,合并)第4步词类活用——词性变异含义迥(1)王翦将.上地(名词用作一般动词)率领 (2)燕王东收辽东而王.之(名词用作一般动词)称王 (3)博士七十人前.为寿(名词用作一般动词)走上前 (4)东与燕合兵,军.上谷(名词用作一般动词)驻扎 (5)其外侯服夷服诸侯或朝.或否(名词用作一般动词)朝拜 (6)皆坑.之(名词用作一般动词)坑埋 (7)今青臣又面.谀以重陛下之过(名词作状语)当面 (8)东.与燕合兵,军上谷(名词作状语)向东 (9)事不师.古而能长久者(名词的意动用法) 以……为师(10)降.越君,置会稽郡(动词的使动用法)使……降服(11)攻赵军于平阳,取宜安,破.之(形容词用作动词)打败(12)今青臣又面谀以重.陛下之过(形容词用作动词)加重(13)天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术也(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安宁(14)宫观百官奇器珍怪徙臧满.之(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满(15)人善.其所私学(形容词的意动用法)认为……是好的(16)天下共苦.战斗不休(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苦(17)古者天下散乱,莫之能一.(数词用作动词)统一第5步古今异义——词语的昨天和今天(1)死而以行为..谥古义:“行”为“品行”,“为”为“确定”“命名”。
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苏教版选修史记选读落实应用案:第15课 秦始皇本纪
[学生用书P139(单独成册)](时间:45分钟 分值:55分)一、积累运用(25分)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3分)A.{日月所照,莫不宾服古者天下散乱,莫之能一)B.{事不师古而能长久者今诸生不师今而学古)C.{以非当世,惑乱黔首以非上之所建立)D.{王翦将上地杀赵将扈辄)解析:选D。
A项中“莫”都是代词,没有人,没有谁;B项中“师”都是动词,效法、师法;C项中“非”都是动词,非议、诽谤;D项中“将”,动词,率领/名词,将军。
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3分)A.秦王游至郢陈 游:巡游,游历B.是以诸侯并作作:兴起C.发卒受地韩南阳假守腾假:假装D.或言工匠为机,臧皆知之机:机关解析:选C。
假:代理。
3.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3分)A.{秦王之邯郸赵公子嘉率其宗数百人之代)B.{以古非今者族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C.{而使王翦、辛胜攻燕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D.{百姓当家则力农工入则心非)解析:选C。
A项,都是动词“到”。
B项,都是介词“用”。
C项,连词,“然后”/连词,“却”。
D项,都是连词,“就”。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3分)A.诸尝与王生赵时母家有仇怨,皆坑之B.军上谷C.今青臣又面谀以重陛下之过D.以古非今者族解析:选C。
C项为名词用作状语,当面,其他三项均为名词作动词。
5.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丞相王绾等人认为应该在天下分封诸侯,其他大臣们也都认为应该这样做,只有廷尉李斯反对这种做法。
B.李斯认为在全国设置郡县,国家用征收的赋税赏赐给皇子功臣,就很容易控制他们,天下也会安定,秦始皇采纳了李斯的建议。
C.李斯向秦始皇建议,在全国设置郡县,统一全国法律,统一度量衡,统一车辆的尺寸和全国的文字,秦始皇也完全同意。
D.秦始皇统一天下后,设置郡县,统一法律制度,统一度量衡、车辆的尺寸和文字等措施,对社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语文苏教版选修《史记选读》练习:高祖本纪演练 Word版含解析推荐
一、积累运用1.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乃绐.为谒曰“贺钱万”绐:假装 B.于是沛公起,摄衣谢之,延.上坐延:请 C.二世使使者斩以徇.徇:示众 D.乃以秦王属.吏,遂西入咸阳属:交付,委托 解析:选A 。
绐:欺骗,诈说。
2.下列加点的虚词的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A.⎩⎪⎨⎪⎧ 仁而爱人战胜而不予人功 B.⎩⎪⎨⎪⎧ 以备诸侯盗兵袭之其以沛为朕汤沐邑C.⎩⎪⎨⎪⎧ 高祖因狎侮诸客因袭攻武关,破之D.⎩⎪⎨⎪⎧沛中空县皆之邑西献其先刘媪尝息大泽之陂 解析:选C 。
A 项,连词,表示并列;连词,表示转折。
B 项,连词,表示目的;介词,把。
D 项,动词,到;结构助词“的”。
只有C 项中的两个“因”都是介词,“趁机”。
3.下列各句中全含通假字的一组是( )①诸吏人皆案堵如故②可急使兵守函谷关,无内诸侯军③无所诎④因以文谕项羽⑤乃详尊怀王为义帝⑥夫运筹策帷帐之中A .①②③⑤B .②④⑤⑥C .①②④⑤D .①③④⑥解析:选A 。
①“案堵”同“安堵”;②“内”同“纳”;③“诎”同“屈”;⑤“详”同“佯”。
4.下列加点的词与现代汉语含义相同的一项是( )A .不事家人..生产作业B .待诸侯至而定约束..耳 C .秦人大失望.. D .始大人常以臣无赖..解析:选C 。
C 项,古今皆指因为希望未实现而不愉快。
A 项,“家人”,古指平民百姓,现指一家的人;B 项,“约束”,古指规约,现指限制使不超出范围;D 项,“无赖”,古指没有恃以谋生的手段,没有出息,现指蛮不讲理或品行不端的人。
5.下列各句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使郦生、陆贾往说秦将,啖以利A .此非儿女子所知也B .又与秦军战于蓝田南C .不然,籍何以生此D .项羽王诸将之有功者,而王独居南郑解析:选B 。
B 项和例句均为状语后置句。
A 项为判断句;C 项为宾语前置句;D 项为定语后置句。
二、课内阅读阅读下面的课文选段,回答6~9题。
高中语文课时作业14秦始皇本纪(含解析)苏教版选修《史记选读》
高中语文课时作业14秦始皇本纪(含解析)苏教版选修《史记选读》[基础运用层]1.下列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A .毋以填之B .虽万世世不轶毁C .天子仪当独奉酌祠始皇庙D .异取以为高C [A 项,“填”同“镇”;B 项,“轶”同“迭”;D 项,“取”同“趣”。
]2.对下列句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王之.河南②秦王觉之.⎩⎪⎨⎪⎧③不为.置王,毋以填之④赵高为.郎中令 A .①②相同,③④相同B .①②相同,③④不同C .①②不同,③④相同D .①②不同,③④不同D [之:①动词,到;②代词,代这件事。
为:③介词,给;④动词,担任。
]3.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秦王游.至郢陈 游:巡游,游历 B .是以诸侯并作.作:兴起 C .群臣皆以为便.便:方便 D .或言工匠为机.,臧皆知之 机:机关C [便:有利,适宜。
]4.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A .王翦将.上地 B .大雨.雪 C .以古非今者族.D .东.与燕合兵,军上谷 D [D 项为名词用作状语,“向东”。
A 、B 、C 三项均为名词用作动词,意思分别是“率领”“下(雪)”“灭族”。
]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不属于古今异义的一项是( )A.昔者五帝地方..千里B.二世下诏,增始皇寝庙牺牲..及山川百祀之礼C.死而以行为..谥D.甚无谓..,朕弗取焉D[D项“无谓”古今义相同,均为“没有意义,毫无价值”的意思。
A项“地方”在古代汉语里是两个词“地”和“方”,地,土地;方,方圆。
指“土地方圆”。
B项“牺牲”古代指“祭祀用的牲畜”。
C项“行为”在古代汉语里是两个词“行”和“为”,行,品行;为,确定,命名。
]6.下列对文化常识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御史”即御史大夫,秦汉三公之一,在君主左右掌管文书档案记录等事,又负责监察执法讨奸治狱,地位仅次于左右丞相。
2021年高中语文 秦始皇本纪同步练习2 苏教版选修《<史记>选读》
2021年高中语文秦始皇本纪同步练习2 苏教版选修《<史记>选读》一、解释句中加点的词语属①属予作文以记之。
②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③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
④勃九岁,善属文。
师①古之学者必有师。
②事不师古而能长者,非所闻也。
③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④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二、下面句中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北据河为塞,并阴山至辽东。
吞并B.百姓当家则力农工。
致力于C. 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杂烧之全部D. 天子仪当独奉酌祠始皇庙。
祭祀三、下面句中加点字用法,判断正确一项是()今诸生不师今而学古,以非当世。
②事不师古而能长久者,非所闻也。
③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
④若欲有学法令,以吏为师。
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B. ①②相同③④相同C. ①②不同③④不同D. ①②不同③④相同四、选出与例句句式不相同的一句()例句:古者天下散乱,莫之能一。
古之人不余欺也。
微斯人也,吾谁与归?是以诸侯并作,语皆道古以害今D. 秦军破燕军易水西。
五、阅读下面一首唐人诗歌,请结合全诗从思想内容和章法布局上谈谈你对最后一句的认识。
焚书坑 (唐) 章碣竹帛烟销帝业虚,关河空锁祖龙居。
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
注:《史记·秦始皇本纪》始皇三十六年,有神人对秦使者说:“今年祖龙死。
”使者回报始皇,始皇听了,好久不讲话,过后自作解释说:“祖龙者,人之先也。
”六、阅读下面一段古文,完成后面的试题。
秦王初并天下,令丞相﹑御史曰:六王咸伏其辜,天下大定。
今名号不更,无以称成功,传后世。
其议帝号。
”丞相绾﹑御史大夫劫﹑廷尉斯等皆曰:“臣等谨与博士议曰:‘古有天皇,有地皇,有泰皇,泰皇最贵。
’臣等昧死上尊号,王为‘泰皇’。
”王曰:“去‘泰’,著‘皇’,采上古‘帝’位号,号曰‘皇帝’。
”维秦王兼有天下,立名为皇帝,乃抚东土,至于琅邪。
齐人徐市等上书,言海中有三神山,名曰蓬莱﹑方丈﹑瀛洲,仙人居之。
苏教版《史记》选读综合检测习题(可编辑修改word版)
高二语文《<史记>选读》综合检测题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3 分)()A.屏人间语(bìng)作揖(yī)狎侮(yā)佯装(yánɡ)B.摄敝衣冠(bì)虚诞(xián)骁勇(xiāo)瞋目(chēn)C.变徵之声(zhǐ)麾下(huī)逃遁(dùn)自刭(jǐnɡ)D.冠盖相属(shǔ)拜谒(yè)愠怒(yùn)深堑(qiàn)2.下列各组词语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3 分)()A.沉湎歃血决别井径之战B.深堑讽谏屈辱日暮酒阑C.滑稽怏然睥倪天崩地坼D.杀戮匮败嗔目霸王别姬3. 对“所以”的用法归类正确的一项(3 分)()①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
②吾所以待侯生者备矣。
③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④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⑤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A.①②④∕③⑤B.①③⑤∕②④C.①②③∕④⑤D.①③④∕②⑤ 4.下列句子中划横线词的意思全都相同的一组是(3 分)()A.①已而论功,赏群臣及当坐者各有差②直上载公子上坐B.①顾计不知所出耳②顾见汉骑司马吕马童C.①致食客三千人②言田光已死,致光之言D.①相如因持璧却立②太子逢迎,却行为导5.下列各组句子中划横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 分)()A.①秦王特以诈详为予赵城②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B.①因宾客至蔺相如门②愿因太傅而得交于田先生C.①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②均之二策D.①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②赵王、成安君陈余闻汉且袭之也6.下面对划横线词语的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是(3 分)()①公子从车骑,虚左②汉欲西归③项王乃复引兵向东④武负、王媪见其上常有龙,怪之⑤信乃解其缚,东乡坐,西乡对,师事之⑥左右欲刃相如⑦宁许以负秦曲⑧非尽天下之地,臣海内之王者,其意不厌A.①⑦⑧/②⑤/③⑥/④B.①⑦/②③/④⑤/⑥⑧C.①/②③⑤/④⑥/⑦⑧D.①⑧/②⑤/③④⑥/⑦7.下列句子中划横线的词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3 分)()A.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亡之燕,太子丹受而舍之B.朱亥袖四十斤铁椎,椎杀晋鄙自缪公以来,稍蚕食诸侯C.怀其璧,从径道亡北救赵西却秦,此五霸之伐也D.公子乃自骄而功之乃遂盛樊於期首函封之8.下列句子全都有通假字一组是(3 分)()A.公子与侯生决相如持其璧睨柱,欲以击柱B.于是信孰视之公子闻之,意骄矜而有自功之色C.侯生果北乡自刭不至十日,而两将之头可致于戏下D.公子引侯生坐上坐骓不逝兮可奈何9.下面句子文言句式不同的一组是(3 分)( )A.必为二子所禽矣/ 嬴闻如姬父为人所杀B.此五霸之伐也/ 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C.求人可使报秦者/ 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D.譬若以肉投馁虎,何功之有哉?/ 人之不我信也10.下列句子在翻译成现代汉语时都需要调整语序的一项是(3 分)()A.必为二子所禽矣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寸之兵B.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C、又与秦军战于蓝田南我何渡为D.何功之有哉荆轲者,卫人也11.对下列古代文化常识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3 分)()A.“二十四史”是指清代乾隆年间编定的二十四部纪传体史书,被称为“正史”。
选修《《史记》选读》选修《《史记》选读》秦始皇本纪
选修《《史记》选读》选修《《史记》选读》秦始皇本纪测试题 2019.91,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A.这幅图片再现了身穿节日盛装的姑娘们围绕在熊熊篝火旁一起歌舞狂欢,汗水浸湿了她们的衣衫。
B.根据意大利法律规定,贝卢斯科尼在总理任期内不能担任俱乐部主席,否则他就有可能做有违公众利益的行为。
C.只有当劳动与兴趣、爱好乃至理想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的时候,潜藏在每个人身上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才能够最大程度地发挥出来。
D.我校这次为四川地震灾区募捐的活动,得到了许多学校老师和同学的积极响应,在不到一天的时间内就募集善款三万余元。
2,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古人说:“文无定法”。
鲁迅说,所谓“作文秘诀”都是“骗人”的;后来邓拓说写作只有一条“不要秘诀的秘诀”,其看法与鲁迅的话实质相同。
B.求职时漫不经心,一旦工作会不会专心,不少用人单位就部分大学生求职时的懒散表现提出如是疑问。
C.每一个时代的先进文化,总是在推动历史进步中展示了巨大力量,先秦诸子的学说,至今仍有借鉴意义;一篇《共产党宣言》,开辟了人类思想史的新纪元。
D.除另有规定外,2003年财政部在中国境内(不包括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发行的记账式国债的招、投标活动适用本规则。
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柳柳贵于垂,不垂则可无柳。
柳条贵长,不长则无袅娜之致,徒垂无益也。
此树为纳蝉之所,诸鸟亦集。
长夏不寂寞,得时闻鼓吹者,是树皆有功,而高柳为最。
总之,种树非止娱目,兼为悦耳。
目有时而不娱,以在卧榻之上也;耳则无时不悦。
鸟声之最可爱者,不在人之坐时,而偏在睡时。
鸟音宜晓听,人皆知之;而其独宜于晓之故,人则未之察也。
鸟之防弋,无时不然。
卯辰以后,是人皆起,人起而鸟不自安矣。
虑患之念一生,虽欲鸣而不得,鸣亦必无好音,此其不宜于昼也。
晓则是人未起,即有起者,数亦寥寥,鸟无防患之心,自能毕其能事。
且扪舌一夜,技痒于心,至此皆思调弄,所谓“不鸣则已,一鸣惊人”者是也,此其独宜于晓也。
高二语文苏教版选修《史记选读》学案:第16课 秦始皇本纪 Word版含答案
第16课秦始皇本纪本文记述的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专制独裁的暴君、集大功大过于一身的秦始皇的事迹。
学习本文,首先要认识其人,了解他在统一天下后采取的各种政策,正确评价其功过。
本文在叙事上最大的特点是详略分明。
要记住作者详写始皇什么,略写其什么,认识这样安排的原因,从而体会作者对始皇的态度。
继续积累文言基础知识,特别是本文的重点实词和特殊句式。
一、人物名片秦始皇(前259~前210),是完成中国统一的秦王朝的开国皇帝,是战国末期杰出的政治家、军事统帅。
姓嬴,名政,秦庄襄王之子。
他13岁时即王位,因年幼,由太后和相国吕不韦及嫪毐掌管朝政。
22岁时,开始亲理朝政,除掉吕不韦、嫪毐等人,重用李斯、尉缭等人,灭韩、赵、魏、楚、燕、齐六国。
39岁时完成了统一大业,建立起一个以汉族为主体、多民族统一的中央集权制的强大国家——秦国。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东巡途中驾崩于沙丘(今河北省广宗县西北)。
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使用“皇帝”称号的君主,对中国和世界的历史均产生了深远而重大的影响,被明代思想家李贽誉为“千古一帝”。
二、背景资料秦国,从襄公被封为诸侯以后,经过二十几代人的苦心经营,在政治、经济、军事上与山东六国相比都占据了绝对的优势,天下统一已成为大势所趋。
秦始皇顺时乘势,奋发努力,终于兼并六国,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接着他又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诸方面实施了一系列重大措施,以健全和巩固新政权。
然而,倏忽之间,这个空前强大的封建王朝就被农民起义的汹涌波涛冲毁了。
三、知识链接“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
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
二川溶溶,流入宫墙。
五步一楼,十步一阁”;“蜂房水涡,矗不知乎几千万落……”这是唐代著名诗人杜牧在《阿房宫赋》中对阿房宫庞大规模的描述。
公元前212年,秦始皇征发刑徒七十余万人伐运四川、湖北等地的木材,开凿北山的石料,在渭河南上林苑中开始兴建更大规模的宫殿——朝宫,朝宫就是历史上有名的阿房宫。
语文苏教版选修《史记选读》练习:综合能力检测(一)+Word版含解析 (1).doc
综合能力检测(一)(本试卷满分60分,时间90分钟)一、知识积累(共18分,每小题3分)1.下列各项中加点的字读音无误的一项是( )A .圜.墙(yuán) 倜傥.(tǎnɡ) 徇.朝歌(xún) 石室金匮.(kuì) B .缧绁..(léi xiè) 曩.者(rǎnɡ) 司马卬.(Án ɡ) 牝.牡雌雄(bì) C .蝼蚁.(shì) 股肱..(ɡǔ ɡōnɡ) 记正朔.(sù) 贪生恶.死(è) D .厄.运(è) 会稽..(Kuài jī) 纂.其职(zuǎn) 强.颜欢笑(qiǎnɡ) 解析:选D 。
A 项,“圜”读huán ,“徇”读xùn ,“匮”读ɡuì;B 项,“曩”读nán ɡ,“牝”读pìn ;C 项,“朔”读shuò,“恶”读wù。
2.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汉代所说的“古文”与今天不同,它是指用先秦古文字所写的古书。
B .“乡射”是古代的礼节之一,是指州、乡的长官在乡学里会集乡民习射,秦汉以后,时有仿效。
C .古书上说“刑不上大夫”是说古代的官吏因为自身的职位而不受刑法约束。
D .司马迁写到周文王、孔子、屈原、左丘明等人,是为了交代自己忍辱负重写《史记》的动力,表达自己写《史记》的决心。
解析:选C 。
“刑不上大夫”是说士大夫应该加强自我约束。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 .故重黎氏世序.天地 序:理,这里是主管的意思 B ..史记石室金匮之书:缀集 C .伏羲至.纯厚 至:到 D .史记放绝..放绝:废弃 解析:选C 。
至:程度副词,极。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虚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 .故.重黎氏世序天地 故:所以 B .而子迁适.使反 适:正好 C .故发愤且.卒 且:将要 D .及以至是.是:正确的 解析:选D 。
语文苏教版选修《史记选读》练习:第六章秦始皇本纪巩固提升案 含解析
答案:(1)现在天下靠您的神灵之威获得统一,都划分为郡县,(对于)皇子功臣,用公家的赋税重重赏赐,这样就很容易控制。
(2)统一法令和度量衡标准。车轮宽度统一。文字统一。
二、课内阅读
阅读下面的课文选段,完成6~9题。
丞相绾等言:“诸侯初破,燕、齐、荆地远,不为置王,毋以填之。请立诸子,唯上幸许。”始皇下其议于群臣,群臣皆以为便。廷尉李斯议曰:“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足易制。天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术也。置诸侯不便。”始皇曰:“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廷尉议是。”
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秦王游至郢陈 游:巡游,游历
B.是以诸侯并作作:兴起
C.发卒受地韩南阳假守腾假:假装
D.或言工匠为机臧皆知之机:机关
解析:选C。假:代理。
3.下列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A.
B.
C.
D.
解析:选C。A项,都是动词“到”。B项,都是介词“用”。C项,连词,“然后”/连词,“却”。D项,都是连词,“就”。
三、类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秦始皇帝者,秦庄襄王子也。庄襄王为秦质子于赵,见吕不韦姬,悦而取之,生始皇。以秦昭王四十八年正月生于邯郸。及生,名为政,姓赵氏。年十三岁,庄襄王死,政代立为秦王。当是之时,秦地已并巴、蜀、汉中,越宛有郢,置南郡矣;北收上郡以东,有河东、太原、上党郡;东至荥阳,灭二周,置三川郡。吕不韦为相,封十万户,号曰文信侯。招致宾客游士,欲以并天下。李斯为舍人。蒙骜、王、麃公等为将军。王年少,初即位,委国事大臣。
语文苏教版选修《史记选读》练习:综合能力检测(五)+Word版含解析.doc
综合能力检测(五)(本试卷满分60分,时间90分钟)一、知识积累(共21分,每小题3分)1.下列各项中加点的词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A .数阕.(què) 附和.(hè) 曩.者(nǎnɡ) 肉袒.负荆(tǎn ) B. 绐.曰(dài) 刈.旗(yì) 不怿.(yì) 以药淬.之(cuì) C .单.于(chán) 睨.柱(nì) 拜谒.(yè ) 遗.赵王书(wèi) D .渑.池(miǎn ) 瞋.目(chēn ) 燕.国(yān ) 赍.金百斤(lài) 解析:选D 。
“赍”读jī。
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 .项王军壁.垓下 壁:名词,石壁B .骑能属.者百余人耳 属:名词,下属C .有宁越、徐尚、苏秦、杜赫之属.为之谋 属:名词,部属D .盖聂怒而目.之 目:用眼睛瞪着解析:选D 。
A.军营;B.跟随;C.类。
3.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B .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C .太子送至门,戒曰D .楚兵罢食尽解析:选A 。
B.蚤,同“早”;C.戒同“诫”;D.罢,同“疲”。
4.与“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中加点的“之”字用法完全相同的一句是( ) A .令诸君知天亡我,非战之.罪也 B .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 C 而之.燕,燕人谓之荆卿 D .专诸之.刺王僚,彗星袭日 解析:选D 。
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A.结构助词,的;B.定语后置标志;C.动词,到、去、往。
5.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语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 ) A.⎩⎪⎨⎪⎧ 王许之,遂.与秦王会渑池秦王度之,终不可强夺,遂.许斋戒五日 B.⎩⎪⎨⎪⎧赵王窃闻秦王善.为秦声,请奉盆缻秦王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C.⎩⎪⎨⎪⎧ 相如顾.召赵御史,书曰“某年月日,秦王为赵王击缻” 子布、元表诸人各顾.妻子 D.⎩⎪⎨⎪⎧秦王怒,不许.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解析:选C 。
语文苏教版选修《史记选读》练习:夏本纪演练+Word版含解析.doc
一、积累运用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 .九泽既陂.陂:堤防 B .命诸侯百姓兴.人徒以傅土 兴:征集 C .西被.于流沙 被:遭遇 D .禹伤先人父鲧功之不成受.诛 受:遭受 解析:选B 。
A.陂:动词,筑堤防;C.被:覆盖;D.受:被。
2.下列各组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天下皆以舜之诛为是.觉今是.而昨非 B.⎩⎪⎨⎪⎧ 鲧为人负.命毁族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C.⎩⎪⎨⎪⎧ 身为度.度.九州 D.⎩⎪⎨⎪⎧禹乃行相.地宜所有以贡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解析:选A 。
B.动词,违背;动词,背,用背驮东西。
C.名词,法度;动词,测量。
D.动词,察看,考察;名词,辅助君主掌管国事的最高官吏。
3.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用法和意义,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其⎩⎪⎨⎪⎧ ①其.仁可亲,其言可信②女其.往视尔事矣 是⎩⎪⎨⎪⎧①女平水土,维是.勉之②天下皆以舜之诛为是. A .两个“其”字相同,两个“是”字也相同B .两个“其”字相同,两个“是”字不同C .两个“其”字不同,两个“是”字相同D .两个“其”字不同,两个“是”字也不同解析:选D 。
其:代词,他的;副词,还是。
是:代词,它;形容词,正确。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词类活用的一项是( )A .鲧为人负命毁族B .行山表木C .东渐于海D .以均诸侯解析:选A 。
B 项,表,名词活用作动词,表记;C 项,东,名词作状语,向东;D 项,均,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均衡。
5.下列加点词的含义与现代汉语不.同的一项是( ) A .命诸侯百姓..兴人徒以傅土 B .过家门..不敢入 C .天下于是太平..治 D .黄帝之玄孙..而帝颛顼之孙也 解析:选A 。
百姓:百官。
二、课内阅读阅读下面的课文选段,完成6~9题。
当帝尧之时,鸿水滔天,浩浩怀山襄陵,下民其忧。
尧求能治水者,群臣四岳..皆曰鲧可。
尧曰:“鲧为人负命毁族,不可。
2018版高中语文苏教版史记选读学案:专题六 第16课 秦始皇本纪 Word版含答案
第16课 秦始皇本纪1.通假字(1)寡人以眇眇..之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不为置王,毋以填.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卒有田常、六卿之臣,无辅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夸主以为名,异取.以为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宫观百官奇器珍怪徙臧.满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虽万世世不轶.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词多义(1)下⎩⎪⎨⎪⎧王翦将上地,下.井陉: 始皇下.其议于群臣: 率群下.以造谤: 下.外羡门: (2)复⎩⎨⎧ 五帝不相复.: 乃并复.丰,比沛: 终不能复.对刀笔之吏: (3)并⎩⎨⎧ 并.阴山至辽东: 及并.天下:(4)面⎩⎨⎧今青臣又面.谀以重陛下之过: 马童面.之,指王翳曰: 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3.古今异义词(1)昔者五帝地方..千里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他时秦地不过..千里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增始皇寝庙牺牲..及山川百祀之礼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百姓当家..则力农工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二世三世至于..万世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说说下列加点词语的活用情况,并解释一下(1)诸尝与王生赵时母家有仇怨,皆坑.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燕王东.收辽东而王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降.越君,置会稽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一.法度衡石丈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博士七十人前.为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人善.其所私学,以非上之所建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宫观百官奇器珍怪徙臧满.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今青臣又面.谀以重.陛下之过,非忠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树.草木以象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判断下列各句的句式特点(1)尽闭工匠臧者,无复出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古者天下散乱,莫之能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翻译下面的句子。
语文苏教版选修《史记选读》练习:第六章秦始皇本纪巩固提升案+Word版含解析.doc
一、积累运用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 A.⎩⎪⎨⎪⎧日月所照,莫.不宾服古者天下散乱,莫.之能一 B.⎩⎪⎨⎪⎧事不师.古而能长久者今诸生不师.今而学古 C.⎩⎪⎨⎪⎧以非.当世,惑乱黔首以非.上之所建立 D.⎩⎪⎨⎪⎧王翦将.上地杀赵将.扈辄 解析:选D 。
A 项中“莫”都是代词,没有人,没有谁;B 项中“师”都是动词,效法、师法;C 项中“非”都是动词,非议、诽谤;D 项中“将”,动词,率领/名词,将军。
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 .秦王游.至郢陈 游:巡游,游历 B .是以诸侯并作.作:兴起 C .发卒受地韩南阳假.守腾 假:假装 D .或言工匠为机.臧皆知之 机:机关 解析:选C 。
假:代理。
3.下列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 A.⎩⎪⎨⎪⎧秦王之.邯郸赵公子嘉率其宗数百人之.代 B.⎩⎪⎨⎪⎧以.古非今者族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 C.⎩⎪⎨⎪⎧而.使王翦、辛胜攻燕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 D.⎩⎪⎨⎪⎧百姓当家则.力农工入则.心非 解析:选C 。
A 项,都是动词“到”。
B 项,都是介词“用”。
C 项,连词,“然后”/连词,“却”。
D 项,都是连词,“就”。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 .诸尝与王生赵时母家有仇怨,皆坑.之 B .军.上谷 C .事不师.古而能长久者 D .以古非今者族.解析:选C 。
C 项为名词的意动用法,其他三项均为名词作动词。
5.下列加点词不.属于古今异义的一项是( ) A .昔者五帝地方..千里 B .二世下诏,增始皇寝庙牺牲..及山川百祀之礼 C .死而以行为..谥 D .甚无谓..,朕弗取焉 解析:选D 。
“无谓”古今义相同,均为“没有意义,毫无价值”的意思。
A 项,古义:在古代汉语里是两个词“地”和“方”,地,土地。
方,方圆;今义:各级行政区划的统称。
B 项,古义:指祭祀用的牲畜;今义:为了正义的目的舍弃自己的生命。
语文苏教版选修《史记选读》练习:项羽本纪演练+Word版含解析.doc
一、积累运用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 .毋妄言,族.矣 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 B .令诸君知天亡.我 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 C .所当.者破,所击者服 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 D .顾.见汉骑司马吕马童 顾.计不知所出耳 解析:选C 。
A 项,动词,灭族;名词,类。
B 项,动词,此处为使动用法,使……亡;动词,消亡。
C 项,动词,阻挡。
D 项,动词,回头;副词,表轻微转折,不过,只是。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A.⎩⎪⎨⎪⎧ 封于.项与籍避仇于.吴中 B.⎩⎪⎨⎪⎧ 梁以.此奇籍楚战士无不一以.当十 C.⎩⎪⎨⎪⎧ 是何楚人之.多也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 D.⎩⎪⎨⎪⎧王翳取其.头奋其.私智而不师古 解析:选B 。
A 项,介词,在。
B 项,介词,因为;介词,用。
C 项,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
D 项,代词,他,指项羽。
3.下列句子中含通假字的一句是( )A .每吴中有大繇役及丧B .于是项王乃悲歌忼慨C .项王身亦被十余创D .所当者破,所击者服解析:选A 。
A 项中“繇”同“徭”,其他均无通假,但值得注意的是,“忼”“被”“当”均不是通假字,因为它们本身的意思能满足句子的表意要求。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与现代汉语的意义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 .左右..皆泣,莫能仰视 B .项王至阴陵,迷失..道 C .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 D .欲以力征经营..天下 解析:选B 。
A 项,古义,身边的下属;今义,方位名词,表概数或左和右两个方向,作动词讲时为支配、操纵。
C 项,古义,地方方圆;今义,某一区域,空间的一部分,部位。
D 项,古义,治理;今义,筹划并管理(企业等)。
5.下列各句中句式类型和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A .为秦将王翦所戮者也B.与籍避仇于吴中C.乃遣当阳君、蒲将军将卒二万渡河D.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解析:选A。
2019-2020学年苏教版选修史记选读学案:第15课秦始皇本纪Word版含解析
《史记》作为史学巨著和文学巨著,既复原了历史原貌,又以高明的叙事艺术成为传记文学的模范,为后代各样体裁的文学作品的发展与创作供给了丰富的营养。
本专题选用了一篇“ 本纪” ——《秦始皇本纪》,一篇“ 世家” ——《赵世家》,两篇“列传” ——《魏公子传记》《淮阴侯传记》,均是《史记》中擅长叙事的名篇,也是叙事中写人的名篇。
经过本专题四篇文章的学习,我们要点要认识《史记》擅长叙事的艺术特色。
《秦始皇本纪》以编年记事的形式,记录了秦始皇及秦二世一世的主要活动和所发生的重要事件,条理清楚,内容丰富,真切地反应了秦王朝成立前后四十年间风云变化的历史场面。
《赵世家》,全文洋洋万言,如长江大河,波涛起伏,出色片断时有所见。
其叙事之生动,人物之传神,章法之多变,剪裁之精妙,都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此中最惹人注视的有两件大事,其一是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其二是对于赵氏孤儿的故事。
《魏公子传记》,魏公子即信陵君,是“战国四公子” 之一。
他名冠诸侯,声震天下,其才德远远超出齐之孟尝、赵之平原、楚之春申,《魏公子传记》即是司马迁倾注了高度热忱为信陵君所立的一篇专传。
《淮阴侯传记》,本传记录了韩信一世的事迹,突出了他的军事才能和累累战功。
功高于世,却落个夷灭宗族的下场,注入了作者无穷怜悯和感触。
第 15 课* 秦始皇本纪[ 学生用书 P76])东门黄犬秦始皇临终前,他想因由反对自己镇压儒生而被派往上郡做蒙恬监军的长子扶苏,所以发遗诏让其至咸阳会丧并嗣皇位。
秦始皇死后,赵高将遗诏压下不发,找来李斯密谋窜改遗诏。
李斯经不住威胁利诱,终于与赵高一同捏造皇帝遗诏,勒令长子扶苏自杀,拥立少子胡亥为帝,史称秦二世。
后赵高任郎中令,居顶用事,控制朝政,掌握大权,甚至欺君罔上,当着满朝文武演出指鹿为马的闹剧。
为了扫清阻碍,他还加紧离间二世与李斯的关系。
李斯对赵高的专权十分不满,便上书揭穿赵高,二世百般包庇赵高。
此后,李斯终被赵高诬告坐牢。
语文苏教版选修《史记选读》练习:太史公自序演练Word版含解析推荐
一、积累运用1.下列各句中不 .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 A .而子迁适使反 B .无忘吾所欲论著矣C .善善恶恶,贤贤贱不肖D .辅拂股肱之臣配焉解析:选 C 。
A 项,反,通 “ 返”;B 项,无,通 “毋”;D 项,拂,通 “弼 ”。
2. 下列各句中没有词类活用的一项是 ( ) A .于是惠王使错将伐蜀 B .南略邛、笮、昆明 C .孔子修旧起废D .小子不敏,请悉论先人所次旧闻,弗敢阙解析: 选 D 。
A 项, “ 将 ” ,名词活用为动词,率领军队; B 项, “南 ” ,名词活用为状语,向南; C 项, “旧 ” 、 “废 ” ,形容词活用为名词,指过去被废弃破坏的礼乐。
3.下列各句中加点字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 .故重黎氏世序.天地序:顺序B .守经.事而不知其宜经:经过C .被.之空言而不敢辞被:表被动D .海外殊俗,重译款 .塞款:叩解析: 选 D 。
A 项,序:理,主管。
B 项,经:常,通常。
C 项,被:蒙受,遭受。
4. 下列各句中不.属于宾语前置的一项是 ( )A .昔孔子何为而作《春秋》哉B .古之人不余欺也C .此孝之大者D .大王来何操解析: 选 C 。
C 项为判断句。
二、课内阅读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 5~ 8题。
迁生龙门,耕牧河山之阳。
年十岁则诵古文。
二十而南游江、淮,上会稽,探禹穴,窥九疑,浮于沅、湘;北涉汶、泗,讲业齐、鲁之都,观孔子之遗风,乡射邹、峄;厄困鄱、 薛、彭城,过梁、楚以归。
于是迁仕为郎中,奉使西征巴、蜀以南,南略 邛、笮、昆明,还.报命。
是岁天子始建汉家之封,而太史公留滞周南,不得与从事,故发愤且卒。
而子迁适使反,见父于河洛之间。
太史公执迁手而泣曰: “ 余先周室之太史也。
自上世尝显功名于虞夏,典天官事。
后世中衰,绝于予乎?汝复为太史,则续吾祖矣。
今天子接千岁之统,封泰山,而余不得从行,是命也夫,命也夫!余死,汝必为太史;为太史,无忘吾所欲论著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积累运用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 A.⎩⎪⎨⎪⎧ 日月所照,莫.不宾服古者天下散乱,莫.之能一 B.⎩⎪⎨⎪⎧ 事不师.古而能长久者今诸生不师.今而学古 C.⎩⎪⎨⎪⎧ 以非.当世,惑乱黔首以非.上之所建立 D.⎩⎪⎨⎪⎧王翦将.上地杀赵将.扈辄 解析:选D 。
A 项中“莫”都是代词,没有人,没有谁;B 项中“师”都是动词,效法、师法;C 项中“非”都是动词,非议、诽谤;D 项中“将”,动词,率领/名词,将军。
2.下列关于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之⎩⎪⎨⎪⎧ ①王之.河南②秦王觉之. 为⎩⎪⎨⎪⎧③不为.置王,毋以填之④赵高为.郎中令 A .①②相同,③④相同 B .①②相同,③④不同C .①②不同,③④相同D .①②不同,③④不同解析:选D 。
之:①动词,到;②代词,代这件事。
为:③介词,替;④动词,担任。
3.下列加点词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A .何足法.也 B .大雨.雪 C .以古非今者族. D .东.与燕合兵,军上谷 解析:选D 。
A 、B 、C 三项都是名词作动词,意思分别是“效法”“下(雪)”“灭族”,D 项是名词作状语,“向东”,故选D 项。
4.下列各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A .寡人以眇眇之身 B .异取以为高C .毋以填之D .天下大酺解析:选D 。
本题考查对通假字的辨析。
A 、B 、C 三项都有通假字。
A 项,“眇”同“渺”;B 项,“取”同“趣”;C 项,“填”同“镇”。
5.下列加点词不.属于古今异义的一项是( ) A .昔者五帝地方..千里 B .二世下诏,增始皇寝庙牺牲..及山川百祀之礼 C .死而以行为..谥 D .甚无谓..,朕弗取焉 解析:选D 。
“无谓”古今义相同,均为“没有意义,毫无价值”的意思。
A 项,古义:在古代汉语里是两个词“地”和“方”,地,土地。
方,方圆;今义:各级行政区划的统称。
B 项,古义:指祭祀用的牲畜;今义:为了正义的目的舍弃自己的生命。
C 项,古义:在古代汉语里是两个词“行”和“为”,行,品行。
为,确定,命名;今义:受思想支配而表现出来的活动。
二、课内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丞相绾等言:“诸侯初破,燕、齐、荆地远,不为置王,毋以填之。
请立诸子,唯.上幸许。
”始皇下其议于群臣,群臣皆以为便.。
廷尉李斯议曰:“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
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足易制。
天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术也。
置诸侯不便。
”始皇曰:“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
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廷尉议是。
”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监。
更名民曰“黔首”。
大酺。
收天下兵,聚之咸阳,销以为钟,金人十二,重各千石,置廷宫中。
一法度衡石丈尺。
车同.轨。
书同文字。
地东至海暨朝鲜,西至临洮、羌中,南至北向户,北据河为塞,并阴山至辽东。
徙天下豪富于咸阳十二万户。
诸庙及章台、上林皆在渭南。
6.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群臣皆以为便.便:合适B.然后属.疏远属:连续不断C.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树兵:自我树敌,自引战乱D.车同.轨。
书同文字同:统一解析:选B。
属:族属,同族的人。
7.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A.①唯.上幸许②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B.①然.后属疏远②不然.,籍何以至此C.①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②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D.①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②而蔺相如徒以口舌为劳,而.位居我上解析:选B。
A.都表示希望;B.①表转折,②代词;C.都表示原因;D.都表示转折。
8.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丞相王绾等人认为应该在天下分封诸侯,其他大臣们也都认为应该这样做,只有廷尉李斯反对这种做法。
B.李斯认为在全国设置郡县,国家用征收的赋税赏赐给皇子功臣,就很容易控制他们,天下也会安定,秦始皇采纳了李斯的建议。
C.李斯向秦始皇建议,在全国设置郡县,统一全国法律,统一度量衡,统一车辆的尺寸和全国的文字,秦始皇也完全同意。
D.秦始皇统一天下后,设置郡县,统一法律制度,统一度量衡、车辆的尺寸和文字等措施,对社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解析:选C。
C项中“李斯向秦始皇建议”的内容,在文中无根据。
9.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足易制。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一法度衡石丈尺。
车同轨。
书同文字。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现在天下靠您的神灵之威获得统一,都划分为郡县,(对于)皇子功臣,用公家的赋税重重赏赐,这样就很容易控制。
(2)统一法令和度量衡标准。
车轮宽度统一。
文字统一。
三、类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李斯者,楚上蔡人也。
年少时,为郡小吏,见吏舍厕中鼠食不洁,近人、犬,数惊恐之。
斯入仓,观仓中鼠,食积粟,居大庑之下,不见人、犬之忧。
于是李斯乃叹曰:“人之.贤不肖,譬如鼠矣,在所自处耳!”乃从荀卿学帝王之术。
学已成,至秦,说秦王曰:“自秦孝公以来,周室卑微,诸侯相兼,关东为六国,秦之乘胜役.诸侯,盖六世矣。
今诸侯服秦,譬若郡县。
夫以秦之强,大王之贤,足以灭诸侯,成帝业,为天下一统,此万世之一时也。
”秦王乃.拜李斯为长史。
听其计,阴.遣谋士持金玉以游说诸侯。
秦王拜李斯为客卿。
会韩人郑国来间秦,以作注溉渠,已而觉。
秦宗室大臣皆言秦王曰:“诸侯人来事秦者,大抵为其主游间于秦耳。
请一切逐客。
”李斯议亦在逐中,李斯乃上书谏秦王,秦王乃除逐客之令,复李斯官。
卒用其计谋,官至廷尉。
二十余年,竟并天下,尊主为皇帝,以斯为丞相。
始皇三十七年十月,行出游,至沙丘,始皇帝病甚,令赵高为书赐扶苏曰:“以兵属蒙恬,与.丧会咸阳而葬。
”书已封,未授使者,始皇崩;书及符玺皆在赵高所。
独子胡亥、丞相李斯、赵高及幸宦者五六人知始皇崩,余群臣皆莫知也。
赵高乃说胡亥,请诈以始皇帝命诛扶苏而立胡亥为太子,胡亥然其计。
赵高乃见丞相李斯曰:“上赐长子书及符玺皆在胡亥所,定太子在君侯与高之口耳。
”丞相斯以为然,乃相与谋,诈为受始皇诏,立子胡亥为太子,更为书赐扶苏与将军恬皆死。
初,赵高为郎中令,所杀及报私怨者众,恐大臣入朝毁恶之,乃说二世,二世用其计,乃不坐朝廷见大臣,居禁中,赵高常侍中用事。
于是赵高待二世方燕乐,使人告丞相:“上方间,可奏事。
”丞相至宫门上谒,如此者三,二世怒,乃使人案.验三川守与盗通状。
是时二世在甘泉,李斯不得见,因上书言赵高之短,二世已前信赵高,曰:“其以李斯属郎中令!”赵高案治李斯,治罪,责斯与子由谋反状,皆收捕宗族宾客。
二世二年七月,具斯五刑,论.腰斩咸阳市。
太史公曰:李斯以闾阎历诸侯,入事秦,因以瑕衅,以辅始皇,卒成帝业。
斯为三公,可用尊用矣,斯知《六艺》之归,不务明政以补主上之缺,持爵禄之重,阿顺苟合,严威酷刑,听高邪说,废適立庶。
诸侯已畔,斯乃欲谏争,不亦末乎!人皆以斯极忠而被.五刑死,察其本,乃与俗议之异。
不然,斯之功且与周、召列矣。
(节选自《史记·李斯列传》)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秦之乘胜役.诸侯 役:役使 B .阴.遣谋士持金玉以游说诸侯 阴:暗中 C .乃使人案.验三川守与盗通状 案:案卷 D .论.腰斩咸阳市 论:判罪 解析:选C 。
“案”应译为“考察、察看”。
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A.⎩⎪⎨⎪⎧ 人之.贤不肖,譬如鼠矣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B.⎩⎪⎨⎪⎧秦王乃.拜李斯为长史乃.使其从者衣褐C.⎩⎪⎨⎪⎧ 与.丧会咸阳而葬蜩与.学鸠笑之曰 D.⎩⎪⎨⎪⎧人皆以斯极忠而被.五刑死身被.二十余创 解析:选C 。
A.助词,的;B.副词,于是、就;C.动词,参加/连词,和;D.动词,遭受。
12.下列各组句子中,分别表明李斯“有功于秦”和“有过于秦”的一组是( ) A.⎩⎪⎨⎪⎧人之贤不肖,譬如鼠矣,在所自处耳听高邪说,废適立庶 B.⎩⎪⎨⎪⎧李斯乃上书谏秦王,秦王乃除逐客之令李斯不得见,因上书言赵高之短 C.⎩⎪⎨⎪⎧ 以辅始皇,卒成帝业丞相斯以为然,乃相与谋,诈为受始皇诏,立子胡亥为太子D.⎩⎪⎨⎪⎧诸侯已畔,斯乃欲谏争,不亦末乎会韩人郑国来间秦,以作注溉渠,已而觉 解析:选C 。
上句说李斯“有功于秦”,下句说李斯参与“沙丘之谋”,“有过于秦”。
A.上句是说李斯见“仓中鼠”与“厕中鼠”的感受;B.上句说“有功”尚可,下句“言赵高之短”。
为了自保,谈不上对秦的功过;D.下句是叙事,谈不上李斯对秦的功过。
13.联系全文看,下列对文末太史公的一段话的认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李斯是个有功有过的悲剧人物,他懂得《六经》的旨趣,却不致力于修明政治。
B .流俗认为:李斯为秦尽了忠心而被杀害是冤屈的,太史公认为他是罪有应得。
C .当皇帝行苛政时,李斯作为丞相就应该“谏争”,到诸侯都已叛变,再“谏争”,已经太晚了。
D .李斯有性格的缺陷,为了保全高官厚禄,阿谀顺从,是造成自身悲剧的原因之一。
解析:选B 。
说“认为他是罪有应得”不对。
1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近人、犬,数惊恐之。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诸侯人来事秦者,大抵为其主游间于秦耳。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赵高乃说胡亥,请诈以始皇帝命诛扶苏而立胡亥为太子,胡亥然其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