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误判-孙涤

合集下载

拨开阴霾,又见夕阳红

拨开阴霾,又见夕阳红
的是 ‘ 得 了厅 堂 , 不 了厨房 ” 但 是 后 上 下 。
所 谓 的参 与 , 括体 育锻 炼 , 包 各种 社 会 活 动、 家务 劳 动、 带 孙子 孙女 等 等。 带
女 性 到 5 岁就 退 休 了 5 。
系融洽、 有基本经济保障、 身体健康并积 极参 与各项活动的老年人 , 心理健康状
况较好, 而相反 , 文化程度不高、 配偶去 世或离异、 与家人关系紧张、 体弱多病、 经 济困难、 期待 在家里且不愿参与活 长
有一位 老爷 子说 自己多年来 一直存
字 与2 世纪9 年代 的不足1 % O 0 0 相比 , 有
了大幅 度增 长 。
() 2 随着年龄 的增 长, 老年人的抑 郁 会更 加普 遍 , 0 8 岁以 后老人 抑郁 症
状 的发 生 比例会 有一个 更明显 的上升
趋势。 () 3 较高 的文化程度、良好的家庭 关系、身体健康和经济保障都是 有效预 每 次提 到 心理健 康的保 护 因素 , 我都会想 起两个故事。 乍一 听, 您会觉 得有些可笑, 但细细品味却能有另外 的
人或多或少地存 在着抑郁症状。这个数
2 0 年l 月, 0 9 1 在美国亚特兰大召开 的心理 学 学术会 议 上 , 一组 调研 数 字 引起了国内外同行的广泛关注。 该研 究 结 果表 明: 当前 中国老年人抑郁症状 的 发 生比例显著升高, 已与西方发达 国家
相 当。 这 次调 研 从 2 0 年 1 月 ̄ 2 0 年 2 07 2 08
斤的西红柿 回家 , 但告诉 老伴是两块 五

斤的, 差价就 用自己的私 房钱 补上 ,
就 是为了讨老伴 一个高兴 。 老爷子这笔
E 论 坛

情绪对学习不良青少年选择性注意和持续性注意的影响

情绪对学习不良青少年选择性注意和持续性注意的影响

心 理 学 报 2007,39(4):679~687 A cta Psychologica S in ica679 收稿日期:2006-09-26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570614)项目,中国人民大学科学研究项目(06XNB037)。

 通讯作者:俞国良,E 2mail:yugllxl@sina .com情绪对学习不良青少年选择性注意和持续性注意的影响3俞国良 董 妍(中国人民大学心理研究所,北京100872)摘 要 以学习不良青少年为被试,采用成绩反馈法诱发情绪,考察了情绪对学习不良青少年选择性注意和持续性注意的影响,结果表明:(1)情绪会影响学习不良青少年的选择性注意,具有积极低唤醒情绪的学习不良青少年,他们的选择性注意的反应时显著短于消极情绪下的被试;(2)学习不良青少年的情绪会影响到他们的持续性注意能力,消极高唤醒的情绪能够增加虚报率,而积极高唤醒的情绪能够提高判断标准,降低虚报率。

关键词 学习不良,情绪,选择性注意,持续性注意。

分类号 B8421 引言 注意是个体进行认知加工的重要条件,因此,很早以来学习不良儿童的注意问题就受到了诸多研究者的关注。

目前大量研究已经表明,存在注意缺陷是学习不良儿童的特征之一[1~5]。

对学习不良儿童注意的研究主要涉及选择性注意和持续性注意两个方面。

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进行了多项有关学习不良儿童选择性注意和持续性注意缺陷的研究[6]。

许多学习不良儿童的注意困难表现在选择性注意方面[7]。

在一些对学习不良儿童的研究中,没有排除注意力缺陷多动儿童(ADHD )。

因此,有研究者质疑这种结果是由ADHD 儿童导致的。

但是,一些研究剥离了ADHD 和学习不良(LD )后发现,学习不良儿童仍然存在选择性注意的缺陷,即他们不能像一般儿童那样忽略无关刺激,而将注意力集中在靶刺激上。

Taranowski 等检验了ADHD 、LD 、ADHD 和LD 联合型以及控制组儿童的注意力问题[1]。

医学心理学参考文献

医学心理学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第二章参考文献:王重鸣.心理学研究方法.北京市: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朱智贤(主编).心理学大词典.北京市: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杨治良.内隐记忆的初步实验研究.心理学报,1991,23卷,2期,113-119.杨治良(主编).记忆心理学.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杨治良(主编).基础实验心理学.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88.郑昭明.认知心理学.台北:桂冠图书公司.1993.孟昭兰.人类情绪.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胡德辉.现代心理学.郑州:河南教育出版社.1989.孟昭兰.普通心理学.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Atkheim.R.(1972). Psychology today: all introduction(2nd).Del Mar: CRM.Coon,D.(1977).Introduction to psychology: Exploration and application. New York: West. Izard,C.(1977).Human emotions. New York: Plenum Press.第三章心理健康朱敬先. 2002年.《健康心理学》.教育科学出版社,梁宝勇. 2002年.《心理卫生于心理咨询百科全书》.南开大学出版社,洪炜. 1996年.《医学心理学》.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第四章变态心理⒈李心天主编 1998年医学心理学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 397-458⒉沈渔邨主编 2001年精神病学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426-435,512-519,524-529⒊陈彦方主编 2001年 CCMD-3相关精神障碍的治疗与护理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43-259, 278-287,313-325⒋翟书涛相德森主编 1998年人格形成与人格障碍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242-336⒌范肖冬等译 1993年世界卫生组织 ICD-10精神与行为障碍分类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90-116,156-173⒍丁宝坤 2002年异常心理与不良行为见:姜乾金主编医学心理学第三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84-196⒎张伯源陈仲庚 1986年变态心理学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1-8⒏江达开 2002年变态心理见:李建林主编医学心理学三版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94-114⒐丁宝坤 1987年变态心理学见:李鸣杲、金魁和主编医学心理学沈阳辽宁科技出版社 114-222 ⒑(美)伯纳德·D·贝特曼岳冬梅李晓白译丁宝坤李鸣杲审校 1995年心理治疗技巧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 18-128第七章参考文献1.倪青.睡眠—人生的三分之一.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02.游国雄,张可经等.失眠与睡眠障碍疾病.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03.李融,花戎.失眠自然疗法.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4.李雪梅,杨华.失眠调养与护理.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95.徐俊冕.医学心理学.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19966.乐华.网络心理行为公开报告.广州:广东经济出版社,20027.周军,郑日昌,刘嘉.英特网使用与心理健康.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28.顾瑜琦,刘克俭.中华现代行为医学.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9.金伯利(美).毛英明,毛巧明译.网虫综合征-网瘾的症状与康复策略.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0 10.Patricia Wallace(美).谢影,苟建新译.互联网心理学.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1 11.Phillip L.Rice(美)著.胡佩诚等译.健康心理学.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012.李心天.医学心理学.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813.姜乾金.医学心理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4.张立生,刘小立.现代疼痛学.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15.李仲廉,华勇.慢性疼痛治疗学基础.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316.季建林.医学心理学.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117.谭冠先.疼痛诊疗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18.姚东.生理学(第五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9.江正辉,王泰龄.酒精性肝病.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0第八章参考文献岳文浩,张红静,潘芳.医学心理学.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凌文辁,宾治世.心理测验法.北京:科学出版社,1988第十二章参考文献1. 姜乾金. 医学心理学. 第三版. 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 北京2. 时容华. 社会心理学. 第二版. 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4. 上海3. 刘晓虹. 护理心理学. 人民军医出版社,2004.1. 北京4. 吕国香. 医学心理学.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1. 北京5. 史瑞芬. 护理人际学. 人民军医出版社,2002.4. 北京。

大学生“空心病”现象及其社会心态透视

大学生“空心病”现象及其社会心态透视

大学生“空心病”现象及其社会心态透视
于越
【期刊名称】《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年(卷),期】2022()5
【摘要】大学生“空心病”是一种存在于大学生群体中,由于个体价值观缺陷所致的心理障碍。

近几年,受浮躁变质的社会环境、功利低质的学校教育、沉重压抑的家庭期望以及混乱错位的自我心理等因素的影响,大学生“空心病”日益严重。

这一现象的背后是大学生的消极社会心态的呈现:追捧功利主义、经受社会焦虑、缺乏理想信念等。

社会、学校、家庭、个人需采取措施,通过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净化社会环境,确立合理心理期望、重视心理干预,树立正确价值观念、认识自我价值等途径培育大学生积极社会心态。

【总页数】3页(P137-139)
【作者】于越
【作者单位】黑龙江大学教育科学研究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41
【相关文献】
1."佛系青年"现象下的文化表征与社会心态透视
2.从“空巢”心态到“集群”行为:“空巢青年”现象透视与网络映射
3.“丧文化”现象与青年社会心态透视
4.寂
寞的心灵谁来慰藉——透视现代社会的“空巢”现象5.大学生“空心病”现象的透视与引导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2个典型案例分析

12个典型案例分析

12个典型案例分析1、第二章医学心理学主要学派的理论观点主要问题:1)精神分析理论、行为理论、认知学派、人本主义理论的主要理论及观点?2)运用以上理论来解释人类抑郁的成因?典型案例:玛茜,19岁,刚上大学。

她在一个小镇长大,在离家很远的一个重点大学就读。

家境一般,财力有限,大学奖学金是她上大学的唯一机会。

对于离开家她很不愿意,但因这是个难得的机会,家人和老师都鼓励她去。

当玛茜还是个孩子的时候,一年夏天她参加了夏令营,整整一周的时间都非常想家。

现在当她试图在新城市适应大学生活的时候那种感觉就再次浮现。

她非常难过,会无缘无故地哭,并且开始不去上课。

因不能适应大学生活,她觉得自己是个失败者,而且不敢把这些告诉父母。

她几乎不和那位对她很关心的室友交谈。

玛茜已经很久不洗澡了,时常赖在床上不起来,还会好几天不吃东西。

还曾说“还不如死了好”。

运用以上理论,结合本案例解释玛茜抑郁的成因?2、第五章心理应激主要问题:1)应激源、应激反应2)心理应激的中介机制:认知评价、人格3)应对方式、社会支持对应激的影响典型案例:《士兵突击》中的许三多在一次执行战斗任务中杀死女毒贩后,出现了各种心理应激症状。

试结合章节主要问题,分析许三多的主要表现是什么?哪些因素导致了这些问题的出现?军人在执行战斗任务部署过程中出现类似的应激反应后,需要采取什么样的心理处置方法?3、第六章心身疾病主要问题:1)心身疾病的诊断标准?2)心身疾病的发病机制?3)心身疾病的防治原则典型案例:A先生今年46岁,有5年的时间,他经常感到胸闷胸痛。

几年来,他吃了多种治疗冠心病的药物。

为了治好病,他都是吃最好最贵的药,但效果并不好,相反症状越来越重,发作越来越频繁。

有好几次,医生劝他作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可他总是下不了决心,想想这么年轻就在心脏上放支架,心里总觉着不是滋味。

最后医生说实在不行,先作个64排螺旋CT看看心脏的血管狭窄到什么程度了,然后再放支架。

中度智力落后儿童情绪理解能力研究

中度智力落后儿童情绪理解能力研究
( - - ) 测验程序。 点采择和移情得分正确率顺序是一致的。 ( 二) 中度智力落后儿童不同面部表情识别的性另 4 和年
上 的差 异
1 . 情绪理解的 测量。本研究的 任务 采用个别施测的方
式。 担任主 试的 是受过专业训练的 硕士研究生, 在特殊学校 龄差异。 的 一间独 立小教室里进行。 在进行实验前, 首先, 主试自 我介 表 2 中度 智 力落后 儿 绍, 然后, 让儿 童熟悉实验程序。
( 1 ) 情绪表情识别: 向儿童随机呈现四 种基本面部表情
图片: 高 兴、 伤心、 生气和害怕。 然后, 主 试随机指一张图片对 被试 说: “ 小朋 友, 你看这张图片是 什么表情啊?” ( 2 ) 情绪观点采择: 主试用中 性语气向 被试讲述情境故 事, 然后问: 故 事中的 小朋友 会是什么样的情绪?例如, 今天
情绪理解能力 是指 儿童对自 我和他人情绪产生的 原因、
以上都是以正常儿童为对象 进行的研究。目 前, 在 特殊
结果解释, 以及以 此做出相应的行为反应的一种能力。 作为一 儿童研究领域, 以自 闭症儿童为对象, 把情绪理解和心理理
种社 会认 知技能, 情绪理 解能 力在 社会交往中 发挥着重 要的作 论的发展 相结 合的 研究比较多见, 但是以 智力落后儿童为 研
地识别 ; 而对于害怕和厌恶情绪, 儿童识别的年龄则要小于 5 据。
岁, 但 在随后 五年 这一能 力会 有较大的 提高 四 。 国 内 学者陈 英和 研 究得出, 3 岁 左右儿童 能够识 别由 情境引 发的 情绪 阿 。 王异芳 研 究表明, 3 至4 岁儿童已 获 得表 情再认 和表情 命名, 4 至5 岁
, I c
第 3 5卷 第 7期

人类误判心理学原文

人类误判心理学原文

人类误判心理学
人类误判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在认知、判断和决策过程中出现的错误和偏差的学科。

这些错误和偏差可能导致人们在面对各种情况时做出不合理的判断,从而产生负面后果。

人类误判心理学试图揭示这些认知偏差,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自己和他人的思维过程,从而在实际生活中做出更明智的决策。

人类误判心理学涉及许多认知偏差,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认知偏差:
1. 锚定效应:人们在评估某个数值时,往往会受到初始值的影响,导致评估结果偏离实际值。

2. 代表性启发:人们倾向于根据一个样本或一组样本的特征来判断整个总体的特征,这可能导致判断偏差。

3. 确认偏误:人们倾向于寻找、解释和记住那些支持自己观点的信息,而忽视、最小化或解释那些与自己观点相悖的信息。

4. 认知失调:人们在面对矛盾或冲突时,可能会产生一种不舒适的心理状态,进而采取措施来消除这种不舒适感,这可能导致非理性的判断和决策。

5. 过度自信:人们往往高估自己的能力和知识,低估潜在的风险和困难,从而导致判断失误。

6. 损失厌恶:人们往往更害怕损失已拥有的东西,而忽视潜在的收益,这可能导致决策过于保守或冒险。

7. 现状偏见:人们往往倾向于维持现状,抵制改变,这可能导致错过更好的机会或解决方案。

了解这些认知偏差有助于我们认识到自己在判断和决策过程中的潜在弱点,从而提高自我认知,做出更明智的决策。

此外,人类误判心理学还可以应用于各个领域,如投资、法律、医学等,帮助专业人士更好地理解和应对人类认知中的偏差,提高工作效果。

心理陷阱和“无理性”投资

心理陷阱和“无理性”投资

心理陷阱和“无理性”投资
孙涤
【期刊名称】《科学与财富》
【年(卷),期】2004(000)002
【摘要】实验心理学的调查一再表明,投资行为的“有悖逻辑”,有不少其实是常态。

譬如,炒股人手中持有A和B两支股票,在A股上升了30%,而B股亏损了30%的时候,几乎有90%的股民会倾向于卖掉A而保有B。

尽管经验告诉我们,更为可能的是,A会继续上扬而B将持续下挫。

【总页数】3页(P44-46)
【作者】孙涤
【作者单位】中国建设银行投资银行部总经理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830.59
【相关文献】
1.青年投资股票的心理行为陷阱及规避策略 [J], 韩莉
2.浅谈期货投资的心理陷阱 [J], 雷宣云;
3.青年投资股票的心理行为陷阱及规避策略 [J], 韩莉;
4.中国电力改革亟待深化投资应避免无理性局面 [J],
5.投资家应关注的四大投资陷阱 [J], 罗天昊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孩子留学的选择方法

孩子留学的选择方法

孩子留学的选择方法
孙涤
【期刊名称】《科学与财富》
【年(卷),期】2004(000)004
【摘要】时下,把孩子送出去留学已经成为一种时尚,好像非得如此,才能使自
己的孩子成才。

针对某些人错误的观点,本文提出了一些忠告,更列出了有助于你
准确判断的步骤
【总页数】4页(P20-22,15)
【作者】孙涤
【作者单位】中国建设银行重组改制办公室资深顾问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48.9
【相关文献】
1.立思辰留学360加拿大部罗智文“帮助孩子留学就是帮助孩子成长” [J], 李文星;
2.立思辰留学360加拿大咨询主管夏婵“不仅是一位留学顾问,更是孩子们的朋友” [J], 李文星;
3.立思辰留学36O日本部主管昌山:为了普通家庭的孩子,将公益留学进行到底[J], 李文星;
4.低龄留学是否违反《义务教育法》--10岁孩子将去英国读五年级,留学趋于低
龄化引关注 [J], 陆美;
5.留学三问之第一问什么样的孩子适合留学? [J], 范亚飞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人际原则之黑铁法则篇

人际原则之黑铁法则篇

人际原则之黑铁法则篇
孙涤
【期刊名称】《科学与财富》
【年(卷),期】2007(000)010
【摘要】北京街道每公里的平均小车拥有率不及伦敦的五分之一,但道路堵塞的严重程度却有过之而无不及,这常常是“自作孽”引起的。

本文试图说明以惩罚为基础的“黑铁法则”必须提升,才能适应文明的扩展。

【总页数】2页(P88-89)
【作者】孙涤
【作者单位】无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C912.1
【相关文献】
1.人际原则之白银法则和黄金法则篇 [J], 孙涤
2.人际原则之青铜法则篇 [J], 孙涤
3.当代中国熟人间的人际交往--对人际信任和交往法则变迁的探讨 [J], 鲁小彬
4.中外不动产估价原则对比研究——新时期估价原则对形成法则的借鉴 [J], 赵慧;陈常优;秦明周;王猛
5.浅谈形式美法则中平衡原则和简化原则 [J], 朱效萱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以高峰情操状态衔接潜意识行为改变人格--一例初三考生的元认知干预技术辅导历程

以高峰情操状态衔接潜意识行为改变人格--一例初三考生的元认知干预技术辅导历程

以高峰情操状态衔接潜意识行为改变人格--一例初三考生的元
认知干预技术辅导历程
徐淑清
【期刊名称】《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年(卷),期】2014(000)022
【总页数】3页(P26-28)
【作者】徐淑清
【作者单位】辽宁省大连市汇文中学,大连,116033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你的爱,胜过一切——元认知干预技术对一例高二女生家庭问题的心理干预 [J], 李婷婷
2.起跑瞬间的潜意识过程、杠杆解及其技术干预--一名体育生起跑障碍的元认知心理干预技术处理 [J], 任丹
3.元认知干预技术教育课程、团体辅导与个案干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实效化的三种技术干预途径 [J], 魏晓旭
4.促使学生心理质变的元认知干预技术团体辅导--从涿鹿县魏萍老师的小学生团体心理辅导说起 [J], 金洪源
5.做好心理“断奶”,培养独立人格——元认知干预技术在大学生独立性人格培养中的应用 [J], 孙艺萌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当代心理学的困惑与争论

当代心理学的困惑与争论

当代心理学的困惑与争论
叶浩生
【期刊名称】《社会科学》
【年(卷),期】2006(000)006
【摘要】当代心理学在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和科学观方面存在着诸多的困惑与争论.在研究对象方面,传统心理学认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精神实体",而后现代主义心理学则认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社会文化的建构;在研究方法方面,经验实证方法处在主流地位,但是方法多元论的呼声越来越高;在科学观方面,自然科学模型的心理学与人文社会科学模型的心理学处于争论不体的状态.
【总页数】7页(P177-183)
【作者】叶浩生
【作者单位】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研究所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B84
【相关文献】
1.意动心理学与内容心理学争论之始末 [J], 段碧花
2.科学实验的当代困惑三,当代复杂性研究的兴起与科学实验的困惑 [J], 宋正海;
3.谈西方心理学学派争论对我国心理学研究的启示 [J], 赵明丽
4.谈西方心理学学派争论对我国心理学研究的启示 [J], 赵明丽
5.心理学:世纪之交的困惑与争论 [J], 叶浩生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优势行动价值问卷及其应用研究进展

优势行动价值问卷及其应用研究进展

¨ O © a a ª « ¬ ­ ; ® ¯ ° & ± ² ³ !B H ´ µ U ¶ · !^ r . / ± ¸ U
4i¹º
¼ ½ ± a a ¾ R ¿ À 5 Á ± Â Ã + ¤ ¸ Ä Å 5 !H Æ Ç È G É !r Å 5 Ê ¾ 8 Ë Ì Í Î !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量表虽然已经被广泛使用,但还在 不断修订与改进中,针对成人版和未成年版问卷的探索性因 素分析均得出一个比较简单的结构,都少于理论构想时的六
·206·
种美德。 其中,成人版问卷的探索性因素分析得出五大因子: 克制的优势、智力优势、人际优势、情感优势和灵性神学的优
Chinese Journal of Clinical Psychology Vol.19 No.2 2011
【基金项目】 本文受重庆市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心理学与社 会 管 理 研 究 中 心 (491-411016)项 目 及 西 南 大 学 博 士 基 金 (104040- 20710901 ) 资 助 通讯作者:张永红
与社交智慧类似的仁慈;又因其具有帮助我们掌握、完善和 使用知识的功能,又可以归为智慧与知识美德;但 是 Peterson 等人却将其归类为自我超越美德, 认为它能够超越自己,让 我 们 与 更 伟 大 、更 永 久 的 精 神 相 连 接 [3]。
X )YaaZ6[\ ]^;78 9:U_‘ab
f gh aaijklmncop!qr./Ujkstuvwx

y z{aa$|}~ H!$rt^iOu!
H^./
aa%&=! rH; x¡¢£+¤¥¦§
f
aaì ñò56;eñòóÕÖà)! ñò56^ Dks¸è

人类对心理疾病认识的三次转变

人类对心理疾病认识的三次转变

人类对心理疾病认识的三次转变
汪新建
【期刊名称】《自然辩证法研究》
【年(卷),期】2000(16)8
【摘要】从医学模式的精神病学到精神分析和行为疗法 ,再到存在 -人本主义心理治疗 ,是人类对心理疾病理解的三个阶段 ,它揭示了人类对心理疾病认识的深化过程。

人类对心理疾病的探索也就是对自身本性的探索。

【总页数】4页(P59-62)
【关键词】精神病学;精神分析;行为疗法;心理疾病;心理疗法
【作者】汪新建
【作者单位】南开大学心理学研究中心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49;R395
【相关文献】
1.60年来对社会主义认识的三次转变 [J],
2.对德国社会民主党三次转变的认识 [J], 武振华
3.日本学者提出地球动力学新范式—人类认识地球的第三次浪潮 [J], 程席法
4.创造性是人的基本属性——人类自身认识的第三次飞跃 [J], 傅纯一
5.人类对多声部结构规律认识的三次飞跃 [J], 孙维权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采访中的移情

采访中的移情

采访中的移情
罗赛清
【期刊名称】《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年(卷),期】2002(002)002
【摘要】善于移情是一种人际交往能力.采访活动是记者与采访对象之间的人际交往活动.在这个交往过程中,记者运用移情,有助于了解采访对象的社会需要,有助于用自己的情绪感染采访对象,使采访顺利进行.
【总页数】3页(P71-73)
【作者】罗赛清
【作者单位】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湖南,长沙,410007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212.1
【相关文献】
1.即时文字网络心理咨询中的移情与反移情 [J], 赵静;贾晓明;王伟
2.移情、应变与新闻采访 [J], 杜筱;李旭
3.新闻采访中的移情 [J], 齐彬彬
4.移情、反移情在心理治疗中的应用与进展 [J], 叶维菲
5.从客体关系理论理解咨询关系中的移情与反移情--《妈妈的心灵课--孩子、家庭和大千世界》读书笔记 [J], 朱晓鹂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论青少年心理的失衡与平衡

论青少年心理的失衡与平衡

论青少年心理的失衡与平衡
王俊明;吴锡改
【期刊名称】《新校园(理论版)》
【年(卷),期】2011(000)001
【摘要】心理失衡是当代青少年中普遍存在的不良心理表现,严重影响着青少年的健康成长.重视青少年心理失衡的研究,并积极寻求有效措施去调适青少年心理失衡,是当前学校教育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根据我国学校和青少年生活实际,对青少年心理失衡的危害与成因,常见表现以及相关针对性的平衡策略等进行了探讨和研究.【总页数】2页(P47-48)
【作者】王俊明;吴锡改
【作者单位】长江大学教育科学系,湖北,荆州,434023;长江大学教育科学系,湖北,荆州,434023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青少年心理失衡现象分析
2.浅析青少年心理失衡的原因及对策
3.论青少年心理失衡
4.对犯罪青少年心态失衡的社会心理学探析
5.谈当前教育领域中的若干心理失衡现象──对教育改革力度与社会心理平衡关系的思考之一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国警察心理健康的研究进展及分析

中国警察心理健康的研究进展及分析

中国警察心理健康的研究进展及分析
袁小姗
【期刊名称】《中国人民警察大学学报》
【年(卷),期】2024(40)3
【摘要】警察在维护和保障社会治安中扮演重要角色,警察的心理健康不容忽视。

基于文献计量学分析,对中国知网数据库1985—2023年间收录的有关中国警察心理健康的期刊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对中国警察心理健康的研究热点进行了总体概述和微观探析。

结果显示,中国警察的心理健康问题已得到学者们的高度重视和深入探究。

一方面,研究对象与内容集中,重点突出。

研究主要关注了公安民警、监狱警察等警种的心理健康问题,并注重从个体和环境两方面为其提供应对措施。

另一方面,研究层次清晰,导向明显。

目前,主要分为中国警察心理健康问题导向研究和中国警察心理健康对策导向研究。

【总页数】6页(P19-24)
【作者】袁小姗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警察大学(广州)警务指挥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D631.1
【相关文献】
1.监狱警察心理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2.公安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问题研究\r——以中国刑事警察学院学生为样本
3.中国警察心理健康变迁的横断历史
研究4.中国公安机关警察心理健康状况的元分析5.共建系统图书发行主渠道北京天剑华夏国际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诚征《中国警察心理健康训练教程》(2007年版)各省、地总发行代理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同事中的“代沟”

同事中的“代沟”

同事中的“代沟”
孙涤
【期刊名称】《《中国MBA》》
【年(卷),期】2004(000)004
【摘要】在目前的企业里,同事中确实有着明显的群体区分,彼此的性向、追求、价值观都有相当的不同,而年龄层次是这些差异中的最大因素。

对于人事的管理,经理人员应该用什么方法来理解这种“代沟”,以及调度和激励他们来组成团队去有效地工作呢?
【总页数】2页(P92-93)
【作者】孙涤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270
【相关文献】
1.浅谈“在代沟中,如何与90后一起成长” [J], 朱娲;
2.音乐传播中的\"文化代沟\"及\"文化反哺\" [J], 陆正兰
3.性别气质与审美代沟——从“娘炮羞辱”看当前媒介文化中的“男性焦虑” [J], 盖琪
4.同事中的“代沟” [J], 孙涤
5.现代公司中的代沟 [J], 陈彩虹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我国监狱精神病学发展概述

我国监狱精神病学发展概述

我国监狱精神病学发展概述
管唯;赵海
【期刊名称】《中国司法鉴定》
【年(卷),期】2006(000)003
【摘要】作者介绍了监狱精神病学的概念,并重点从服刑、劳教人员的人格特征,心理卫生状况,精神障碍的流行病学,司法精神病鉴定和心理矫治几个方面阐述了该学科在我国的发展进程及研究成果.
【总页数】4页(P36-39)
【作者】管唯;赵海
【作者单位】司法部司法鉴定科学技术研究所,上海,200063;上海市水上公安局,上海,20000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DF95.3
【相关文献】
1.美国联邦监狱产业运营对我国监狱生产的启示 [J], 商希雪
2.我国监狱是否需要“宗教”--从监狱文化建设视角看监狱中的宗教问题 [J], 王雪峰;高畅
3.我国监狱囚犯权利状况调研——以C市X监狱为例 [J], 陈立敏
4.我国监狱罪犯矫治模式及效能问题实证研究——以163例12348中国法网监狱矫治个案为例分析 [J], 王超
5.我国监狱图书馆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基于黑龙江地区九所监狱的调查报告[J], 张慧杰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孙涤:心理误判
2010-05-25 08:33:36
来源: 上海证券报(上海)
人类有一些固有的心理倾向,根植在人的本性之中,对于人们怎样形成决定,有着重大的影响。

这些倾向经过数百万年的生物进化,自然有其合理性,但是推至过度,就会导致有害的偏误。

孙涤(美国加州州立大学商学院教授)
本系列的开篇,笔者就用亚当·斯密的话来揭示市场法则:交易若要“自己满意”,必须先得“让对方满意”,其内涵是十分丰富且极具挑战性的。

首先,得明白市场法则的“合金性质”,有如青铜(又有铜和锌,又有种种杂质,)和“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并无共同之处,那类“铂金法则”在乌托邦之外没有可操作性;其次得了解,市场青铜法则的“人之所欲,乐施于人”,实质上是令交易对方选择做令你满意的事,和我们老祖宗的“将欲取之,必先与之,将欲合之,必固张之”一脉相承。

因此,在市场上若要达成交易,你不得不诉诸对方的利益,而不是他们的理性。

然而在文明的进程中,人们却经常混淆利益和理性两者。

是为了解决矛盾而做削头适冠般的简化呢,还是为了动听,迷惑对方到头来连带迷惑了自己?反正后来干脆拔苗助长,把理性等同于利益。

更有害的是,一些学说坚持假设说,人们的选择越是不受限制,就越能彻底运用其理性,他们的利益于是就越能臻于极致。

其中,交易各方的选择都能独立完成,既不互相干扰(其实这正是博弈的本质属性),也不受决策者的过去及其本身心理的影响。

市场行为的许多乱象,人们认知过程的不少困扰,其实和这类有悖常情常理的错误假设有很大的关联。

另外还有一些误解,比如把经济效率和人的利益追求等同起来,以货币来计量所有的利益,等等,也加剧和加深了人们的对市场的误判。

先来检视一些主要的心理误判倾向,以便替以后探讨市场法则复杂的“青铜性质”做一铺垫。

本篇将继续引用芒格在《穷查理宝典》上的见解。

巴菲特和芒格在针砭证券投资行为的愚顽时,总能一针见血。

不过相比之下,芒格更要率直一点,他的批评更集中在个人决策时易犯的谬误。

在告诫证券投资者时,芒格常常强调,“别自欺。

毕竟自己是最容易糊弄的对象!”(他是借用了著名物理学家费曼的意思。


《穷查理宝典》屡次提到,人类有一些固有的心理倾向,根植在人的本性之中,对于人们怎样形成决定,有着重大的影响。

这些倾向经过数百万年的生物进化,自然有其合理性,但是推至过度,就会导致有害的偏误。

最新版《穷查理宝典》(中译本今年5月由上海的世纪出版集团出版)里芒格做了修订,把可能导致误判的人类固有心理倾向表述成为——
1. 对奖惩激励的反应倾向;
2. 偏爱倾向;
3. 偏恶倾向;
4. 凭直觉反应迅即行动的倾向;5.维持一贯的倾向;6. 好奇倾向;7. 普遍公平的倾向;8. 妒忌倾向;9. 互惠回馈的倾向;10.注重简单联想的倾向;11.回避繁难和不方便的倾向;
12.自视过高的倾向;13.过度乐观的倾向;14.对损失反应过度的倾向;15.从众倾向;16.锚定倾向;17.压力过大时反应过度的倾向;18.过于重视易获信息或印象的倾向;19.不用即忘的倾向;20.受麻醉毒品左右的倾向;21.大脑衰老的倾向;22.服从权威的倾向;23.啰嗦的倾向;24言之成理的倾向;25.多种倾向并发症的倾向。

芒格说,他列出的这些容易导致判断失误的心理倾向,并不完备,有些还未能归并起来,其顺序也可以有多种排法。

他之如此陈述,是出于实用的考虑,容易被人理解,容易助人们克服各自的倾向缺失,来扬长避短。

这些在进化中积淀而成的心理倾向,通常是有利于人们合理决策的,不过在太过偏执的情况下,这些心理倾向却可以变得非常有害。

要是一个人能时时警戒勤加操练的话,他不但可以免受这些心理倾向之害,而且还可以恰度地反其道而用之,那会比其他受同样困扰的人更具竞争力,能在市场博弈中胜出。

从来没有上过心理学课程的芒格之所以酷爱这方面的学问,因为他早已认识到,不论是主动做决策还是被迫做选择,都是活生生的人——生于长期的进化,长于文化的环境——而非从理性的假设里被抽象出来的标本。

人受经济利益的驱动参与市场博弈,同时却受着其固有的心理倾向的制约。

市场法则的“青铜性质”就在于,只要是人就远远不是十足理性的。

芒格列举的心理误判倾向,可以追根溯源到著名的荷兰生物学家N.丁伯根的研究(他是诺贝尔经济学奖首任获得者J.丁伯根的胞弟;和奥地利的K. 洛伦茨一起开创生物行为学,并同获诺贝尔医学奖)。

N.丁伯根首先揭示出动物对刺激存在着过度反应(supernormal stimuli)的倾向,以至于有损它们的进化,甚至导致其毁灭。

近年来的知识积累,如认知科学、脑神经学、行为心理学等,已取得长足的进展,给经济学的经典假说构成了强烈冲击。

例如,以色列心理学家D.卡尼曼在2002年获得的经济学诺奖就象征着里程碑式的变迁。

本系列接下来对市场交易的“青铜法则”的探讨,将不时引用卡尼曼学派及其同行的分析成果。

孙涤:“逆向思维”市场的青铜法则之二
作者孙涤
时间2010-05-19 11:06来源上海证券报
2008年9月底的金融大崩塌像一阵狂飙席卷全球股市,投资人无不肝胆俱裂,但10月16日巴菲特就在《纽约时报》重申,“我买入的指导原则很简单:当别人贪婪之际你得审慎,别人畏葸时你得进取。

眼下畏惧情绪弥漫,连投资老手都畏缩不前……”他接着在美国市场频频出手买入。

按经济学的经典理论,市场里的价格总是供求两方力量达到平衡的结果,价格就是交易对象的价值,因此不必再探寻价值,它已充分涵盖在价格里了。

巴菲特显然不以为然,他认为,投资标的物的价格同它的内在价值是两个不同的东西,虽然价值到头来会反映在价格上面。

用他五十年来的“亲密战友”芒格的话来讲,“要是你以为股市暴跌,我们就会深陷绝境的话,那说明你对市场投资没有什么了解。

”其实市场处于低迷谷底,正是他们出手买进被市场严重低估的投资对象的好时机。

巴菲特和芒格都是我心目中的英雄,不但在投资和经营上,更在智慧和人格上。

他们的“逆向思维”,是理解市场法则的关键:价格和价值不同,两者怎样互动,驱动着人们的经济博弈并受人际博弈的操控,这是我们称市场法则为青铜法则的理由所在。

我做伯克希尔的“芝麻”小股东已经很久,早在1995年替上证报写专栏时就开始推介价值投资的投资风格,也帮助营造了众多中国粉丝,却从未到过他们的股东大会。

这次友人说是能面谒芒格先生,并有机会亲炙其教诲,于是赶紧去参加了芒格主持的西科金融公司的股东大会。

5月5日下午在帕萨迪纳市(距离我家50公里)的大会上,三个小时,几乎是芒格的个人秀。

往往提问者语音刚落,芒格就已应答了,而且直捣问题核心,庄谐并陈,脍炙人口。

我特意向芒格讨教了四个问题,面聆他对各种事理的洞察力,收获确实超出了我的预想。

86岁的芒格气色清朗、步履迅捷,好奇心和幽默感充溢,展示出他旺盛的生命力。

他思维敏锐超过了年轻人,我的话还没完,他已明白了整个问题,以及背后提问的动机。

极为坦直向来是芒格的风格,但他不会就事论事直接回答,而是促使你去思索并期待你举一反三。

有关具体投资对象,他和巴菲特一样,一般是不回答的。

总有不少人求芒格指点快速致富之道,芒格提醒道,即使世上真有这类点石为金的门道,也无从学起。

他始终认为投资选股不过是普世智慧艺术的一个小分支。

当我问他,中国不少人有巴菲特的价值投资方法不适合中国股市的看法,有无道理?他回答说,即使在华尔街,很多专业经理人对此也还将信将疑,他们的确难做到位。

至于经济和金融学的教授们以及商学院的课程不顾实际,误导也很严重,但这不妨碍你针对市场做对的事情,终了还是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